《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出真情实感》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出真情实感》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出真情实感》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基于作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在写作教学中,应注意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评价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

说假话、空话、套话。然而小学生作文普遍流露出“假、大、空”倾向,“一凑、二抄、三套”成了作文的“诀窍”。学生的习作之所

以失真,流于学生腔,就是因为作文中缺乏真实的描写,真实的情感。

同时,语文教师对习作的训练往往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在习作教学中有流于随意性,从而使作文教学“高耗低效”,学生难学,老

师难教,学生怕写,老师怕教的问题突出。因此,走出传统作文教学

误区,革除传统作文教学痼疾,研究探讨新时期作文教学,激发小学

生作文兴趣,引导学生贴近生活 , 感悟生活 , 从生活中发现真善美 ,从细微处见真情 , 写出有真情实感、打动人心的习作 , 尝试构建体验性作文的训练模式,让作文真正成为一件快乐的事,让学生在习作中提高表达能力,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

2.基于学生一生发展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时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一生的发

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课题。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人的发展,我们要从人的发展的高度来开展作文真

实性研究,在作文中寻求学生的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基于学校作文教学特色创建的需要。

我校近年来重视作文教学,广大语文教师们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习

作兴趣,从挖掘学生习作的广度和深度出发,对作文教学的内容,方

法指导,评价机制等均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们

撰写的许多论文获奖或发表,学生们在国、省、市的各类作文大赛中

取得好成绩。鱼学良老师主持的市级课题《低年级大班额学生写话能

力提高研究》也已顺利结题。我校的作文教学渐渐形成特色,在此基

础上进行《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课题研究,能使以往学

校的作文科研成果得以推广和发展。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现代教育理论

现代教育思想之一是主题教育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实践和体验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讲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只有亲自体验了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作文的积

极性,激发他们喜欢作文,乐于写作的情感,点燃他们写作的热情。

2.文学创作的萌芽理论

虽然小学生的写作不能和作家的文学创作等同起来,但这并不否认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的写作可以看作是

文学创作的萌芽阶段。若没有生活的积累,就没有习作的内容,一切习

作训练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学生有了表达的愿望和内容,才为我们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供了可能。因此我们提出的情景体验

性作文是从作文的内容入手,通过创设情境,增添学生的生活阅历,

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小学生最能真实反映自己的生活,真实表达自

己的情感。

3.新课标理论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目标的设定,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

面的因素,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其重在从学生自己生活视

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立意,引发真情实感,以求得写作的个性化和独

特性的导向更为鲜明突出。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也强调:写作教学

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

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4.语文即生活的理论

我国一代宗师叶圣陶先生指出: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

有所撰写。德国哲学家狄尔泰强调生命的历程即体验的过程。作文是学生真实情感的再现,个性内在感受的体验,这些情景的再现和体验过程都离不开生活,那么作文就应该是学生生命在生活中的体验和成长的过程。

三、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1.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实践能力及教学科研能力,为教

师开展作文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供可供借鉴和利用的资源,促进

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

2.通过研究和实践,总结出情感作文的基本途径、策略、内容

的组织、方法的选择、教学程序的设计,得出情感作文的理论与操作

性结论 , 为作文教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经验。

3.通过研究和实践,提高学生表达个性思想、情感,抒写社会、生活、自然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作文的意识、兴趣、能力、习惯,给作文以真情实感的灵魂,克服作文虚假空洞现象,逐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4.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着眼于学生的持续发展和终身发

展。

(二)研究内容

(1 )小学语文教学中高年级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分析。

(2 )指导高年级学生作文写出真情实感的教学途径和方法。

(3)教师习作评改策略的研究。重点研究教师怎样批阅习作更科学、更有效,探索引导学生修改习作的途径、方法与策略。

(4)学生获取习作素材方法与能力研究。重点研究如何引导不同阶段的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表现生活的方法与策略。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现行小学作文教学中出现的“写进作文中的人是虚的,事

是假的,观点是强加的,感情是冷淡的,甚至是无病呻吟,失去了生活

的真实性”这一现象,进行深层的剖析,全面提升教师作文教学的理论

水平,更新作文教学理念,革新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良好的作文习

惯的形成,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生活细节,积累写作的材料,还作文教学于生活的本位,激发学生内在习作动机,孕育写作文的激情。让学生学会在共同探究、合作、讨论中构建自己的作文思路。建立多元

评价体系,让学生学会评价,并在评价中增强作文的信心,提高写作的

鉴赏水平。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此进行作文修改实践,提高

作文品味。同时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展示平台中,真正实现自我需要,

让学生乐于表达,实现作文水平的飞跃,最终实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维度的目标。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学生对作文的态度、兴趣、习惯、作

文课的满意度、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等。

2.行动研究法:通过课堂实践,不断探索改进模式及方法,积

累经验,形成理论,撰写相关论文。

3.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有关“体验性教育教学”的理论与

经验进行学习研究,经常浏览教育教学网站,参与教育教学论坛的

讨论,主动向有关专家请教,加强理论学习,得到理论上的提高。

4.个案研究法:对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个案分析、分类研究,跟

踪调查评价,写出个案研究报告。

5.经验总结法:实验教师收集,总结在作文教学中的经验,形

成经验性总结。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3年7月至2013年8月)

(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

(2)选定《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出真情实感》为研究课题,制定方案,呈报课题。

(3)确定研究课题研究人员,同时确定研究对象为四至六年级。

(4)培训研究成员:对参加研究的老师进行培训,加强对研究性教学理论学习指导,明确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

(5)问卷调查,调查学生在习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查阅相关资料,确定研究范围,为本课题的实施打下基础。

1.调查对象:商洛市小学五年级全体学生。

2.调查方法:调查采用集体开卷式,记名问卷的方法,发405 份,收回

有效问卷 405 份,所有数据全部采用人工统计处理分析,有效率达

100%。

小学五年级学生作文现状的调查问卷

(在所选序号上打√)

(1)通常作文课给你的感觉是:

①轻松愉快,使人充满信心②单调,不讨厌也没乐趣。③讨厌,难于

忍受。

(2)作文课时,你能在老师的提示下回忆起与某方面相关一些经历

吗?

① 通常都能做到②有时能做到③从来都做不到

(3)作文前,你会认真审题、写提纲吗?

①会②有时会③不会

(4)写作前,你是否有读别人的佳作或查阅相关资料的习惯①

常常是这样②有时这样③ 偶尔如此④ 从不这样

(5)你有写日记的习惯吗?

①没有②老师布置才写③有时兴趣来了就写④经常写

(6)一般情况下,你写完作文或日记后会有一种怎样的心情?

①愉快,满足②完成任务后的轻松③没什么感觉④真累啊

(7)你经常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吗?

①经常观察②偶尔观察③没有注意

(8)你喜欢作文的原因是

①觉得作文很容易,能获得成功体验② 对作文非常感兴趣③老师、家长的鼓励

(9)你写好作文草稿后会认真修改吗?

①没有修改②自己修改③家长修改

(10)你不喜欢作文的原因是

①觉得作文很难②对作文题目不感兴趣③老师给的作文分数

低④不太喜欢上老师的课

(11)你觉得作文难写的原因是什么?

①没有东西可写②缺少写作技巧③肚里有话表达不出④作文题缺乏新意

(12)你喜欢读课外书吗?

①喜欢②比较喜欢③一般④不喜欢

(13)你喜欢读哪方面的书?

①优秀作文选②百科知识书籍③故事、童话、小说等④卡通、漫画书

(14)你读书时是否有摘抄的习惯?

①经常摘抄②有时摘抄③在老师的要求下摘抄④从不摘抄

(15)摘抄过、见过、学过的好词句你会在作文中运用吗?

①不会②有时会③经常会

(16)面对作文,你最烦恼的是什么?

①没材料写②写不具体③写不生动

3.调查结果与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了解到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阅读仅局限于教材和极少的课外书,阅读量不够。

(2)大部分学生能按老师的要求摘录好词好句,但能巧妙运用

的学生较少。部分学生课外阅读及积累主要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

业,不能学以致用。

(3)大部分学生作文能把握结构,但没有生活积累,内容空洞,语言贫乏,不够形象生动。

(4)部分学生虽然观察周围生活,但不能用心感受,写不出真

情实感。

(二)实施阶段 (2013 年 9 月至 2014 年 4 月) 制定出课题实施方案,

课题参与人员开展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更新教育

观念。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作文教学对比研究。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个案研究。

1.(2013年9月至2013年10月)本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制定

教学规则,搜集材料进行准备,主要是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学习。

2.2013 年 10 月至 2014 年 4 月) 本阶段为探索阶段。通过实践,

进行听课、评课、座谈、收集各方面反馈信息,及时分析总结,调整

修改方案,形成初步经验。

①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提出本阶段的工作计划。

②围绕课题开展各类研究活动。

a.听课评课。

由课题组成员张莉上一节作文示范课,其他成员认真听课、评课、反思、研究、总结,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构建“真情实感作文”教学内容新体系,构建“真情实感作文”课堂教学新模式。

b.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作文教学对比研究。采取比较分析法。

我们确定五年级六个班都为实验班,实验前调查分析,发现问题。试验中,从学生的习作兴趣、课外阅读、留心观察、勤于动笔、真情表达、修改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指导、实践、反思、交流、改进,再指导、再实践、再反思、再交流、再改进等形式进行。

观察学生各方面的进步,并做好记录。每个月,课题组成员都在一起交

流收获,互相学习,并探讨研究过程中新问题的有效对策,再进行训练

指导学生写作文。通过半年的研究实践,和研究前相比较,学生的作文

水平已有很大进步,各方面都有提高。已形成初步经验,

构建了构建“真情实感作文”教学内容新体系。

五年级学生作文调查情况对比表

学测试时间习作兴趣课外阅读留心观察勤于动笔真情实感习作分析

班级

(2013.10

生优良中差优良中差优良中差优良中差优良中差优良中差

研究前143113119301910123018810311512829191212262010五( 1) 68

研究后21358616361151834106163413515332191630148

研究前12301213825211310331688321314628171610242013五( 2) 67

研究后193477143113916359713351181132141013281511

研究前132815128272211113115119311315828221010232213五( 3) 68

研究后2030117132919715331281433111012301881529186

研究前11281610727201110281710929161182620111126199五( 4) 65

研究后173014712291771429157133014812281781328177

研究前12291699301710102918910281810825201311261811五( 5) 66

研究后1830135143212815301651431147112916101429158

研究前122717108291811112817101129179926191212271710五( 6) 66

研究后173013613311661431156153015612291691530156

3.阶段性总结,进行中期评估。

(三)第三阶段 (2014 年 4 至 2014 年 5 月) 在实验班级开展阅读教学,练习写作生活作文等,探讨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关系。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作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目的。作文能力如何,是语文水平、语文

教学质量如何最终的试金石。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作文学作文,作文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提高作文能力,最

终要从阅读教学找突破口,打通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通道,才能解决阅读教学为什么、干什么的问题和作文教学的活水源问题,因此,

两者应很好地结合起来。

实验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使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互相促进,

成为一体。

1.根据课文内容积累好词佳句“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

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

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2.通过写日记积累作文素材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

己的喜怒哀乐都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情感。

3.通过课外阅读提升写作灵感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丰富阅读内容,给孩子们提供更多读书的机会。通过阅读让学生从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中感受美,从千姿百态的景物描写中想象美,从巧妙完整的结构安排中体味美,从而拔动沉睡的心弦,产生多方位多层面的情感体验,进而自觉产生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获取写作灵感材料。

根据学校要求创建书香校园,各班制定详实的读书计划,并扎

实有效开展。成立读书角,每人带一本有益的课外书,利用每天下午课

前预备的 20 分钟时间和中午下放学等待的 20 分钟时间,组织学生在教

室安静读书,并指导读书方法。每天的家庭作业,各班都布置了读课外

书的作业,并在班级定期召开读书交流会,读书笔记展示会,大大提高

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并鼓励学生读名著,读整本的书,老师引导学生分

析人物形象、作者的写作技巧,鼓励学生写读后感,激发了学生的习作

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我们推荐学生阅读书目,《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中华成语

故事》《中国名人故事》《爱的教育》,四大名著,《再寄小读者》《简·爱》《鲁滨逊漂流记》《呼兰河传》《昆虫记》《窗边的小豆豆》《皮皮的长筒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童年》等。

(四)第四阶段 (2014 年 6 月至 2014 年 9 月) 本阶段对培养教学策略

进一步研究、改进、总结可行性经验。成果结集并展示,负责整编学生

习作,编辑作为实验成果《学生优秀作文集》,收集教师教学典型设计、论文、随笔、课件等。

(五)结题阶段(2014年9 月至2014年10月)本阶段为深化、

论证、总结推广阶段。

①整理研究成果。

②撰写研究报告

③结题鉴定。

④总结推广。

七、研究成果

通过一年多的研究实验,教师们的习作教学理念已经有所转变,

尤其在研究课上,执教老师能够让学生课前仔细观察,亲自体验。课

上,则进一步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由思到说、由说到写、由

写到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注意读写结合,从而使学生喜欢习作、

乐于表达。学生的习作兴趣及习作能力也有了提高。用我手写我心,

用我心抒我情,写出了内容充实、语言生动、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我们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1.通过研究,课题组成员更新了教育观念,提高了理论水平,增

强了科研能力。

一年多来,课题研究小组的老师们共攥写习作教学论文、优秀习

作案例 11 篇,分别在省市级论文评选中获奖。 2013 年 7 月,张莉、白

云娥、胡志平、王晓、李慧琳、郭文艳在陕西省学习科学与实践活

动大奖赛中,指导小学生作文成绩优异,均荣获优秀指导奖。2013

年12 月 20 日,在我校“赛出你的幸福故事”主题书信征文活动中张

莉、王晓、白云娥均获优秀组织奖。 2014 年 9 月 22 日,在我校举办

的以“爱的行动”为主题的少儿书信大赛中王晓、张莉、李慧林、胡

志平均获优秀组织奖。李慧林老师的论文《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方

法》在全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学术论文评选中获三等奖。

同时,课题研究中收集了张莉的作文教学设计《记亲身经历的一件事》,白云娥的论文《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出真情实感》,郭文艳的

教学随笔《作文与生活》,胡志平制作的作文教学课件。课题的研究,锻炼了一批人,培养了一批人,也带动了一批人。

2.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源泉,以育人为目标的习作教学思想

得到了确立,习作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

手段得到了优化,以习作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学

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3.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了提高。通过课题研究,学生的习作兴趣

浓厚,写作水平已有很大提高,学生的作品不仅题材新、范围广、立意

高,而且表现手法灵活,质量好,特别是在抒发真情方面有很大进步。基本根除了抄袭作文的现象,大多数学生不再畏惧习作,能从生活中找

到材料,能真实地习作。学生的真情作文有的在报纸书刊上发

表,有的在征文中获奖,有的在演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2013

年“全国小学生自主写作大赛”中,我们年级学生积极参与此次征文

活动,参赛作品287 篇,获奖作品198 篇,其中一等奖23 名,二等

奖45 名,三等奖 58 名, 优秀奖 72 名。同年在我校举办的以“爱的行动”

为主题的少儿书信大赛中 107 名学生获奖,其中一等奖 14 人,

二等奖 35 人,三等奖 58 人。学生拿到红红的荣誉证,体验到了成功

的快乐,课题研究的开展,提高了学生读写的兴趣和能力。此次课题

研究后中,我们还编辑了部分获奖同学《优秀作文集》。

4.探索出了教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途径和方法。我们从学生生活

实际出发,通过“调查——研讨——交流——反思——课堂实践——对

比分析——个案研究”等方式,构建了“真情实感作文”课堂教学新模式,总结出“真情实感作文”训练新途径。

(一)感受生活孕育情感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真实来自生活。叶圣陶说:“写作这件事离不

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所以要想学生在

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必须让学生有一定的机会接触自然,了解社会,感受人生。

1.留心观察发现真情

我们经常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用心去

感悟生活,关注社会,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以饱满的热情和自己

独特的眼光与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建立感情,再将这感情融进写

作中,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我们鼓励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四季美景,书

写祖国的壮美山河;观察家乡的新面貌,歌颂党的好政策;观察生活中

的人和事,表达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为了让学生能从生活中收集写作素材,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我

们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每周写周记,内容一定要从生活中选材,有

教师命题,也可让学生自由发挥,每次布置周记,老师们都精心选题,

关注学生生活及内心感受,力求每次周记都让学生有话可写、有

情可抒。实践证明,从生活中选材,让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写实感,学生才会乐于表达,热爱写作,写作成了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2.亲身体验感悟真情

托尔斯泰说过,优秀的作家都是蘸着自己的血肉写出来的,真诚

的文章是从作者的心里流出来的,而不是硬挤出来的。只有真正动

了情,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东西。教学中,我们经常组织学生亲自体

验生活,让学生参与活动,融于生活,真切感悟。我们布置学生利用

星期日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洗衣、摘菜、打扫卫生、整理房间、做

手工、接待客人、买菜、购物,发传单等;又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

的课外活动,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象棋比赛、跑步比赛;带学生

参观科技节作品展、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学生一起打雪仗、堆雪人;组织学生搞元旦联欢,搞辩论会等等;教育学生乐于助人,主动积极的帮助他人、关心他人。以上活动,丰富了学生生活内容,为学生提

供了写作素材,唤起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有内容可写,有感而发,有情可抒。

(二)大胆写作抒发情感

创新作文内容,减少束缚,激发学生写作的动机、兴趣,使他们充

满自信,敢于表达,乐于表达。注重发展学生个性,说真话,吐真情,

我手写我心。养成有想而写,有感而发的良好写作习惯,使写作真正成

为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我们在实验中坚持作文

指导课首先做到一个“放”字。打开作文思路,使每个人都有内容可

写,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多写一些“放胆文”。

(三)指导技巧升华情感

有了可写的生活素材之后,要想写出洋溢着真情实感的好文章的关

键还在于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对材料进行艺术加工。第一,要合理地运用事件,去粗取精,选择事例中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环节作为重

点来详写,次要一点的环节略写,与中心无关的干脆不写。文字的功夫在于精而不在于多,不能随意地堆砌材料,所以要大胆取舍,无用而多余的笔墨要删之毫不留情。第二,要适当地铺垫和渲染。一件相同的事如

果发生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背景下,往往会有不同的结果,写作效果可能会大相径庭。这就需要我们为事件创设必要的前提或环境。同时利

用课文做例子,教学生学习作者写法,学以致用。如:细节描写、环

境描写、场面描写、心理活动的描写、铺垫烘托、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第三,综合运用各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一定是有血有肉的,他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个体,要让他自己在读者面前充分的展示。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诸多方面,让读者感受到一个栩栩如生的血肉丰满

的形象。当然,描写时要力求抓住人物的特征,表现其鲜明的个性,

有个性才有生命力。

(四)加强阅读丰富情感

丰富阅读内容,给孩子们提供更多读书的机会。通过阅读让学生从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中感受美,从千姿百态的景物描写中想象美,从巧妙完整的结构安排中体味美,从而拔动沉睡的心弦,产生多方位多层面的情感体验,进而自觉产生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获取写作灵感材料。

( 五) 网络激趣,情动辞发

写作的兴趣始于视听的冲击和心灵的感染,多媒体网络虚拟现实设置的多维作文环境,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再现生活场景,并可以多角色扮演和体验,真正意义上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展现了学生创作的个性,是出色的情境表达高手。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网络则使我们在几十平米的教室内为学生提供一个精彩纷呈的社会画卷和生

动活泼的历史长廊,从空间上扩大到整个世界,从时间上延伸到人类文明史的全过程。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强大的搜索功能,找到与文题相关的众多资料,弥补了学生生活实际和体验方面的缺陷,这样给学生以实在的各种感觉形象思维的材料,既能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又为学生重组和深化理解生活提供了广阔的思路。学生耳朵长了,嗅觉灵了,兴趣浓了,视野开阔了,情感也更丰富了。情动而辞发,自然就能用简洁、形象、流畅的语言抒发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来。

( 六) 灵活评价激发情感

建立开放、多元的评价体系。老师评语加符号的方式肯定学生习作中的优点,重于表扬和鼓励,激发兴趣,多让学生产生成功体验。

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除了赞扬以外提出更高要求,对于写作困难的

学生除了指导以外发现其闪光点,哪怕只是一个句子、一个词语用得好,都值得当着全班面表扬。并把优秀习作在班里范读,和学生共同

分析学习优点,摘抄小作者的精美句段,同时把优秀习作上传到班级

群里面,让家长和学生都来欣赏。将学生平时自己最拿手的作文打印

出来,添上图案颜色订制成集子,全班漂流传阅分享。自己的作文会

被展览出来让大家品读,所以学生的写作兴趣特别高涨,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写作热情。

八、问题设想

1.有些教师的习作指导还停留在语文教材对作文教学的安排上。

我们使用的是苏教课标版教材,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习作教学。很多教师

的习作指导还仅仅停留在指导单元习作上,没有建立起一种大作文观,平时缺乏作文训练的意识。

2.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有待于再提高。在课题研究中,教师不仅要

有扎实的业务基本功、新的教学理念,还要有较高的写作水平,以指导

学生习作。我们的教师科研的意识不浓,科研水平和论文水平有待加强。

3.有步骤地深入研究作文教学中的问题还缺少严密的计划,缺

少教育科研手段与方法,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还有一个过程。

今后,我们将继续挖掘生活中的作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多阅读,培养学生的感悟力和表达力,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培养洞察力和鉴别力,尤其要开展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扩宽作文形式与渠道,建立

大作文观,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学习作文,运用作文,提高习作能力。

九、课题主要参考资料

1.(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

2.《皮亚杰建构教学法》

3.《叶圣陶教育文集》叶圣陶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4.《小学语文教师》

5.《马斯洛人本主义教学论》

6.《杜威“儿童中心说”》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 (2)

篇一:课题结题报告的格式要求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的格式要求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格式要求:1、课题结题报告背景及立项 (800~1000字左右) 2、课题结题报告简介 (500字左右) 3、课题结题报告主持人及课题结题报告实验学校 建议包含以下部分: 领导小组成员 实验校 起止时间 4、课题结题报告的理论依据 (500~800字左右) 建议包含以下部分: 理论依据 课题结题报告研究目的与意义 5、课题结题报告理论研究和探索 (5000~8000字左右) 6、课题结题报告研究的主要阶段成果 (500~800字左右) 7、课题结题报告终结成果目录 8、参考文献 课题结题报告组成部分:1、报告标题:课题名称+结题报告 2、作者署名:单位+姓名(负责人或负责人和撰写人),署在标题的下面。 3、内容提要:主要观点、内容。超过4000字的就要写内容摘要。 4、问题提出:意义(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对研究方案中的研究意义部分的深化)、理论依据、前人研究综述(包括研究方案中前人研究综述以及立项后又看到过的同类课题研究成果)。 5、研究过程:简单介绍研究经过、方法、步骤。方案中的研究过程是一种假设,而结题报告中的研究过程是实际做的。 6、结果分析:摆事实,讲道理,对研究内容进行分析。这块是结题报告的主体部分,应按原来设计的内容,分几个部分把自己已做的工作加以描述分析出来。这些事情做后得到什么启发,得出什么规律性的东西,可以有数据分析、案例分析等。 7、成效分析: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效果的分析。成绩与效果的分析最好是对比分析,通过前测、中测、后测得到三组数据,最能反映表面出成效。也可以通过具体案例的描述看出效果,如某个学生行为的变化,研究之前什么样的行为,通过一年的干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把他们的行为描述出来。 8、问题思考:研究的特点,今后努力的方向。充分肯定自己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看看还存在什么问题。 9、参考文献:引用(注释),参考他人的成果。注释,即原滋原味地引用别人的成果的,要注出谁的文章,哪一年,哪一篇文章,第几页。参考文献则附在后面。(注释的方法和参考文献的注入格式附后) 10、附录:不便列入正文的原始材料等。如一些原始材料,包括调查问卷,一些统计过的数据,一些典型的案例,一些照片等材料。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一篇:《中考作文升格途径的探索》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论文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初中理化实验课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国传统的科学教育,以传授自然知识为主,即向学生讲授自然科学的一般规律,利用“一言堂”把大量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非常薄弱,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自我意识在应试的范畴内得不到充分的培养。新的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旨在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的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新知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精神。”为此在理、化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优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尤为重要。 面对新课程的要求,结合当前我们学校的设施和教师教学情况,发现存有以下几个问题: 1、由于农村学校一般没有专职实验教师,实验准备量太大,或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常常在教室里纸上谈兵代替学生实验甚至取消实验,或用演示实验取代学生分组实验。 2、尽管开设实验,但由于农村学生自小学教育就缺乏实验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差强人意,部分学生对实验课无兴趣,或者存在畏惧心理,主动性差,或只看不动手,成为实验边缘人。 3、部分教师实验教学水平和对实验的研究能力有待提高。为了适应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改变我校理化实验课教学的现状,优化理化实验课堂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因此,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学校的理化教研组的几个老师研究讨论决定对《农村初中理化实验课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并对我们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做好记录,从而形成适合新课标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意义 我们课题组理化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以学生为本,努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熟悉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数学小课题结题报告(培训学习)

库尔勒市实验中学“小课题研究”课题开题报告(方案)课题名称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 课题成员 忽兴、杨丽萍、汪帅、高红伟、柳东阁课题 组长 李海峰 简要背景说明(课题是如何提出来的)(一)问题提出背景: 审视当前学校的课堂教学,由于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缺乏深刻认识,使之在具体实践中走了样:一是过分追求外在的形式,而缺乏时效性。二是过分追求课堂顺畅,严重忽视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过强,过弱的趋势都会影响合作探究的有效性,因此探究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内容: ①构建合理合作探究组织。合理、科学分配小组,还要有良好的分工与配合,要做好合作学习的准备,培养良好的合作技能,加强对合作方法的指导。 ②选择恰当的合作探究时机,把握好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应有的契机,给学生一个交流的机会,精选合作课题,要设计好讨论的内容。灵活、科学安排合作探究。 ③建立有序的合作规则,保证充裕的合作探究时间,使合作具有实效性。

④发挥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小组学习中的作用。合作不仅能有效地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投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而且能激发每个人高度的求异思维。 (三)课题的应用价值: ①扭转教学现状:合理设计教学中的小组合作讨论,使之不再流于形式,重视合作交流的实效性。 ②学习形式的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注重知识的记忆,注重知识的运用,而现代的学习形式更加注重知识的转变和形成过程,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进一步推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创新点: ①改变合作学习中的重“学生”轻“教师”现象,对传统讲授式矫枉过正。 ②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合作学习不能轻视学生的“独立思考”。 ③数学合作学习的“合作”主要体现在思维上的激发、互补与互动。任何形式上热闹而思维活动不足或不够深入的合作,都不是理想的数学合作学习。 ④数学内容通常具有延续性、拓展性与应用性,所以课内合作与课外合作需要并重。

怎样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怎样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结题报告的结构及写作方法 撰写课题报告有一般性的共同要求。但不同类型的课题报告由于其结构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研究者撰写课题报告,首先必须把握各类报告的特征。 教育技术研究报告是对某种教育现象的调查,经过整理分析后的文字材料。一般由题目、引言、正文、讨论或建议、结论等几部分组成。 教育技术研究报告是教育实验研究之后,对教育实验研究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客观、概括地反映的书面材料。一般由题目、引言、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结论、分析与讨论、参考文献和附录等几部分组成。 教育经验总结报告是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积极探索而积累起来的经验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书面材料。由题目、引言、正文、结尾等几部分组成。至此可见,课题报告的写作形式是不尽相同的,但可以归结为前言,正文、结论这种三段式的基本格局。一篇完整的教育课题报告。除了上述几个组成部分外,还应有署名和参考资科两个部分。其目的是表示对报告负责并表明对报告的所有权。附录和参考资料是必须向读者交代的一些重要材料,参考文献是指在课题报告中参考和引用别人的材料和论述应注明出处、作者、文献标题、书名或刊名、卷期、页码、出版机构及出版时间。 二、撰写课题报告的基本要求 1.引言引言是课题报告的开场白。引言部分必须说明进行这项课题研究工作的缘由和重要性;前人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存在什么问题;本研究的目的,采用什么方法,计划解决什么问题,在学术上有什么意义等。要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应该指出的是,有的人在文章中对前人的工作随意否定,或轻易断言此问题前人没有研究过,属于历史空白,这是不妥当的。怎样开头为好,应根据课题报告的内容、各人的写作风格等因素全面考虑后确定。但必须注意防止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等毛病。 2.正文正文是课题报告的主体,占报告的绝大部分篇幅;是课题报告的关键部分,体现着报告的质量和水平。所以,必须重视正文部分的撰写。各种不同类型的课题报告在正文部分叙述的内容不尽相同。但要写好正文部分,都必须掌握充分的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过程,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并以观点为轴心,贯穿全文,用材料说明观点。做到材料与观点的统一,这是基本的要求。对初学者来说。往往易出现两种毛病:一种是只限于表述自己的论点,而缺乏科学的论证;只有论点,没有材料,缺乏说服力。另一种毛病是罗列大量材料,平铺直叙,看不出其主要论点是什么。出现上述毛病的原因就在于没有能以确凿的论据来说明论点,做到论点与论据的统一。为了科学、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研究成果,提高说服力和可信性还应减少不必要的文字叙述,而采用图、表、照片来集中反映数据和关键的情节。当然,选用的图、表、照片也要注意少而精,准确无误。 3.结论课题报告的结论部分是作者经过反复研究后形成的总体论点,它是整篇报告的归宿。结论必须指出哪些问题已经解决了,还有什么问题尚待研究。有的报告可以不写结论,但应作一简单的总结或对结果开展一番讨论;有的报告可以提出若干建议;有的报告不专门写一段结论性的文字,而是把论点分散到整篇文章的各个部分。不论是哪种类型的科学研究报告。都必须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揭示规律。而不是正文部分内容的简单重 1

小课题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班级管理与班级文化建设》结题报告纳卜藏九年一贯制学校马洪福 一.课题基本情况 1.研究的背景 ①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共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好形势下,为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已经有很多学校致力于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成效显著。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最基本、最稳定的组织,也是学生在校进行学习生活的集体。因此,班级文化不仅是学校文化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文化建设最基本的支点与抓手,班级文化建设理应成为学校和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②学校高位发展的需要。 学校的根本价值存在是文化存在。认识一所学校,一定要认识该学校的文化;研究一所学校,也一定要研究该学校的文化。学校文化是最值得研究的因素,也是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先进的学校文化一旦形成,便会产生巨大的感召力! 近几年来,我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校本教育研究,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我校根据“特色为根,质量为本,

文化为魂”的办学方针,致力于建设“美丽校园”,打造品牌学校涵。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体系还不完善,还未能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有的班主任进行了一些探索,但还没要有在日常的教育中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要使学校在更高层次上良性运转,必须借力于学校的文化建设,如此才能不断提高办学品位,确保学校实现科学发展、持续发展。 ③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 学生养成教育方面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不为班级着想,不关心班集体,缺乏集体思想,养成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这与班级管理有很大的关系。说明我们的班级管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没有良好的班风,班貌,没有良好的文化环境,就没有班级精神的形成。教育的本质,按照我们的理解,就是把“自然人”培养成“文化人”。当前,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帮助下知道“做什么”,部分学生知道“怎么做”,而只有少部分学生才知道“为什么做”。我们的理想,就是让绝大多数学生知道“为什么做”,而文化的功能之一就是能帮助学生知道“为什么做”。文化一旦化为学生自觉主动追求的东西后,它就可以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支撑点,价值判断的参照系。如此,学生就会用某种“特征”的文化选择生活,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进而选择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场合,用恰当的方式和手段,做正确的事情”,以至形成一种生活精神。 ④教师生命发展的需要

2017年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

2017年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 课题研究乱象丛生,表现为组织乱、过程乱、要求乱、评价乱、奖励乱。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2017年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篇1 教师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的撰写提要:结题报告的撰写,在某种意义上而言,重形式更重与内容,一份行文规范的研究报告可以显现研究者良好的研究态度与研究水平。 教师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的撰写 0xx年度—20xx年度尚有部分立项课题没有结题,按照学校规定,这些课题必须在6月底前整理好现有资料,撰写好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为便于教师撰写,将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方法和格式简单整理如下,希望对课题研究者有所帮助。 结题报告的撰写,在某种意义上而言,重形式更重与内容,一份行文规范的研究报告可以显现研究者良好的研究态度与研究水平。 结题报告应该包含三大块的内容:标题部分、正文部分、附录部分。 一、标题部分 标题:题目中看内容,要求简练、体现报告的主观点。 署名:一般不超过三个,以对课题研究的贡献大小排列。

摘要:中文摘要300字以内,常用200字以内。内容为“为什么做?”、“怎么样做?”、“得到了哪些肯定或否定的结论”。英文摘要50个单词左右,用第三人称描述,时态是过去时。 二、正文部分 包含“引言”、“方法”、“结果分析”、“讨论”、“结论”五大部分。当然在文字在表述上不需要一定按照五类的说法。 “引言”:即前言、问题的提出,必须和课题研究的内容相对应。 “方法”:即课题的对象与方法, 如果是实验报告,需要阐述实验研究的仪器、设备、材料、量表工具,使用的数据分析软件等等。 现在我们教师大都采用的叙事方式的阐述,写明课题研究的设计程序、整个研究过程的客观描述。 “结果分析”:文字表述和数据描述相结合,即定性描述和定量描述。 在数据描述时,可以采用饼图、曲线图、条形图等图形帮助说明,在表格形式进行描述时,可以采用三线表格形式。 “讨论”,讨论包含以下内容: 讨论预期与结果的一致性,判断为什么一致。 讨论本研究与其他的同类研究的异同,说明本研究的前

数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最新修改)

主课题:学科教学中德育融合问题的研究子课题:《数学典型素材中德育的有效渗透》 结 题 报 告 清镇市红枫第六小学:胡蓉

主课题:学科教学中德育融合问题的研究 子课题:《数学典型素材中德育的有效渗透》结题报告 研究教师:胡蓉 一、问题的提出 在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他们片面地认为这是语文课、思想品德课的分内事。忽视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已经在全国成为风气。很多学生思想空虚、道德水平下降、少有感恩之心,80后90后的种种表现令人担心。当然大多数学生能自律自理、严格地遵守学校的组织纪律,但有不少在思想品德等方面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没有远大志向和目标,短视情况严重;二是缺乏民主法制法纪观念,是非观念淡薄;三是做人行事乖张,缺乏诚信原则;四是缺乏集体荣誉感,喜欢搞小集团,在班上拉帮结派,甚至跟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五是贪图享受,不知节俭及生活的艰辛;六是讲哥们义气,无视大局,无视他人利益;七是作风散漫,追求极端自由,等等。 数学作为普通教育的一个部分,有着丰富、生动、具体的德育教育的题材,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地渗透德育,发挥课堂教学作为加强思想教育的主阵地的作用,既教书又育人,这是德育赋予数学教学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课题的界定 1、学科教学指按国家新课程标准开设的所有课程的课内外活动。 2、德育渗透就是往教学过程中贯穿德育,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 三、理论依据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德育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科教学自身的特点,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主要立足于平日的课堂教学和课内外教学实践,采用适当的策略与方法,在学科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达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我们通过分析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历史和现状,用发展的眼光和新课程的理念,深入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使德育回归到应有的核心和统摄地位。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例文

“以读促写,有效提升初中生语文能力的研 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在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中,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分不开的,是相互促进的。阅读教学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材料、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作文教学,既能从语言文字方面训练学生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品质。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指明了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对现代的语文教学赋予了新的定义,提出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阅读和写作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挖掘语文教育中人文内涵,而写作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交流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写作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道德修养有很大帮助。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的教师常把同是语文教学整体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分离开来。阅读教学就是单纯的阅读指导课,写作就是单纯的写作,二者互不相干。大多数阅读教学在教学目标的设置

上都从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方面进行,却少见有明确指向作文教学的目标。对作文教学的重视也只是在量上有所要求和行动,没有质的改变,没有从阅读向写作迁移的明确要求。由于课时的限制,只能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写日记、随笔、周记等。因为部分中学生自觉性不强,学生未必认真完成。同时也由于是课外的练笔,教师也未能从心理上、行动上把这些练笔纳入学校和教师的教学计划。师生随意布置随意写,无计划可言。相当多的教师没有作文教学的长、中、短期计划目标,想写啥就写啥,没有系统的训练,大多数的学生作文水平提高很慢,作文技巧单一陈旧。作文成了师生头疼的“老大难”问题。学生写作不能充分得到训练,看到作文题目口咬笔端,搜肠刮肚无话可说的现象很普遍。 2009年6月我校语文组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成功申报了省级课题“以读促写,有效提升初中生语文能力的研究”,及时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及教学行为,这使得我们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有了新的思考,于是结合实际,我们尝试了一些作法,提出了本课题。 二、课题提出的意义 1、理论意义 从理论上讲,“以读促写”的实施策略符合新课标所倡导的“读写一体化”的教学理念,体现了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关系;注重全面发展、彰显个性的目标观;讲求探索质疑、双向互动的学习观;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获得读、写能力的和谐发展,可充分发挥其主体

小课题结题报告完整版

小课题结题报告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小课题研究报告: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 单位:杨木川镇中心小学 主持人:沈明月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阅读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加强阅读,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低年级是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才能保证阅读质量,提高阅读能力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一)课题总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有效的教学、活动方法,指导学生主动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能力,对优秀读本进行阅读和品鉴,提高对语言的赏析、感悟能力,进而达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二)具体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读书的愿望,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养成 良好的阅读习惯。 2、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 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 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4、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从课内迁移到课外,达到自主阅读的目 的,获得语文素养的提高。 5、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以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养成在阅读中注意积累 词句的良好习惯。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方法:

研究对象:本校一、二年级学生 研究方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开展调查,进行现状分析,对调查情况分类对比,积累材料,拟进行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进行具体操作。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和实施的策略: (一)、充分发挥诵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有着不同的特征和禀赋。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他们,相信和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把他们当作活生生的学习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低年级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与吸收,不能单靠理性分析来解决问题,但可以利用汉字的形、声、义配合的方式,通过反复诵读,在掌握字音、字形的同时十分便捷地了解课文的意思并感受它的形式美和内在 美。? 1.读要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读”应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让学生读准字音,再在读中揣摩语音,培养语感,感受语言的美和课文的内涵。如在每一课的学习中,我基本上都要经过以下环节:(1)、初读课文,整体感受。(2)、细读课文,感悟理解。这个理解包括理解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及思想内涵。(3)、美读课文,感悟情感。由此可见,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有读书活动,因此,我总是在指导学生把书读顺、读得有感情上下功夫,摈弃了繁琐分析,在多读、熟读中体会词语含义,感悟思想感情。读是综合能力,它体现了语文的学习规律和特点。 2.渗透读书方法,提高阅读技巧。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阅读课上,任何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或教学方法的使用都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实效。因此在阅读课上我时刻注意以下几点: (1)、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兴趣点易转移,因此读书的形式尽量追求多样化。如初读课文时的听读、自读,理解课文时的指读、轻声读、范读、练读,巩固提高中的分角色读、配乐读、比赛读。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对读书保持着盎然的兴趣。 (2)、在课外,根据阅读的需要还可以选择不同的读书方法。诗歌类、散文类的文章适合于动情地反复地朗读,直到熟读成诵;小说类、童话故事类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精选八篇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精选八篇 篇一 一、研究的缘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玩是孩子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但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中,还存在重智育、轻游戏的倾向。家长也更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往往认为游戏就是“玩”,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多少用处。儿童游戏越来越少,孩子越来越孤独。而另一方面,民间游戏面临失传。那些以前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民间游戏踢毽子、跳房、投沙包------已不再为孩子们所熟悉。其实,民间游戏简单易学、趣味性强、材料方便、不受场地人数限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潜在发展空间,正适合我们县城的幼儿园,我们何不把民间游戏介绍给孩子们,让他们也体验传统游戏的快乐呢?为此,我们幼儿园选取了董旭花教授的“学前儿童游戏的多元价值开发”子课题——“民间游戏的现代好处挖掘”,期望在课题引领下认真了解、解读民间游戏,让它在幼儿幼儿园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让孩子们体会民间游戏的乐趣,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同时也期望,在课题引领下,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研究目标 1、以课题活动为契机,提高老师的专业素质,重点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潜力。[由 https://www.360docs.net/doc/6118719491.html,整理] 2、研究民间游戏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了解游戏对幼儿社会性交往潜力、情感、智力发展的作用。 三、研究资料

1、各年龄班如何选取适宜的民间游戏,如何对传统民间游戏进行改变和创新。 2、民间游戏与幼儿多元智能(个性是社会交往潜力)发展的关系。 四、研究对象 主要选取夏津华夏幼教中心3---6岁(小、中、大班)约300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评优展示法、观察法、谈话法 1、文献研究法:透过对相关游戏资料的搜集、学习、分析和理解,了解关于幼儿游戏评价的最新进展和民间游戏的现状,为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带给理论支 持和方法指导。如:我们透过研究资料搜集了很多少数民族的游戏,如“叼羊大赛”、跳花竿等,孩子们很喜欢。 2、行动研究法:我们经过思考决定实施以幼儿为主体,以活动案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模式,注重行动研究------反思------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再次活动(行为跟进),紧密结合实践中的难点尽心研究。如刚开始做课题时,小班幼儿不适合搜集来的民间游戏,因为一些比赛性质的游戏对体力和智力的要求比较高。我们经过反复研究,改造民间游戏,重点发展适合小朋友的非竞赛性质的游戏,老师们提出来能够试试语言类游戏(比如《拍手歌》)和表演游戏(比如《挑小狗》),结果孩子们很快就爱上了这些活动。 3、评优展示法:从全园评选出几个最优秀的民间游戏活动案例,请老师们一齐观看活动,并当场进行评析,合理吸收和借鉴,然后应用于实践。这样进步十分快。如,我们在xx年x月观看了杨杰的《百变神圈》,老师们都从中学到不少东西,大家发现,民间游戏配上民族乐曲,感觉很美!xx年x月我们又观看了蒋岩岩的《齐天大圣》,我们又发现,用传统故事中的人物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体育游戏、表演游戏交融渗透,游戏的趣味性大大增强。就这样,大家经常交流,互提推荐,一点点提高。

小学数学课题结题报告

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 简介 一、标题 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 二、序言 数与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之一,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传统的小学计算教学常常通过机械重复、大量的题目训练来达到目的,只重视计算的结果,不重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和计算方法的概括。新课改以来,在计算教学中一些教师过分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老师仍然不喜欢上计算教学,在公开课的教学中,很少看见计算教学的身影;学生也不喜欢上有关计算教学的课,对他们来说,计算往往就是做不完的习题,以至于到最后,计算教学就沦为“题海战术”。新课程的改革,删除了一些比较繁琐的计算题,计算难度大大下降,然而学生计算的错误,却是小学教学中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小学阶段各年级考试试卷来看,有关计算的内容所占的比例很大(约80%),而学生计算的错误率却非常高,约占分值的10%至15%之间。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无疑给学生的学习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碍。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在平常教学中,学生的计算错误屡见不鲜,也不是只在差生

中出现。导致计算错误原因究竟是什么?其中的原因我想应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经过分析找到以下存在问题:学生在计算中常常出错的原因不仅仅是马虎粗心,而且还有其逻辑思维能力与计算知识﹑方法﹑技能的掌握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因素。 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最多的数学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内容。而良好的计算能力更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所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所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将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数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摘要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以及必要的运算技能。“必要”一词清晰的体现了计算教学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一方面从小学教学教材编排来看,与计算相关的内容占有很大的比重,例如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要通过计算去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设计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从我校的实际出发:我校地处农村,客观反思我校的数学教学,尤其是计算法则混淆不清、计算能力参差不齐。而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的不断加深,学生计算越发暴露问题。有悖于素质教育的精神,而且势必会让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失去以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动力和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带来了不利因素。为了改变现状,更好地贯彻课标精神,更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文章正文: 对于一个科研课题来说,撰写结题报告是课题研究的最后一个程序。 结题报告如何撰写呢?尽管研究方法各有不同,具体的撰写因而也各有所异,但是,从其基本的格式来说,它们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就其结构而言,教育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是: 1。研究报告的题目 研究报告的题目就是课题的研究报告。如“小学三年级数学思维能力训练报告”;“‘成功教育’实验报告”;“‘和谐教育实验'阶段性成果研究报告”;“‘初中语文教学思维训练’实验报告”;“利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结构,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初中课堂教学tet模式实验报告”等等。一般在题目下面都应该写清楚课题研究组或课题研究报告撰写人姓名。 2。研究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实际上就是研究报告的开头部分,有如“引言”的功能。这部分主要内容是写清楚这一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背景、价值和意义,以及这一课题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的主要成果、现状,研究这一课题预计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研究理论框架。在这一部分还要分析清楚研究假设是什么,假设用语是否明确、是否具有可检验性,对课题假设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当然可以参考课题立项申请报告中的有关内容。 3。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这一部分主要写明进行这一课题研究所选用的方法。包括: (1)根据课题的特点,选用何种研究方法。 (2)研究对象(即样本)的取样方法、数量(即容量)、条件(即研究前所具备的水平)。要求取样方法科学,样本容量合适且具有代表性。 (3)根据所选用的研究方法确定研究设计。 (4)明确操作定义。即对课题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给出明确的定义或解释,使研究更具有可操作性。 (5)对研究的变量给出明确、具体的测量方法和统计检验方法。 (6)对课题研究的无关变量给出控制方法。 (7)课题的具体实施程序。即研究时间和步骤。 4。研究的结果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内容详实)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研究 崇文教育集团安居街校区杨建梅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宋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切发展性的学习必须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处理分析问题中发展,以解决问题而告终,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让学生在矛盾中展开积极的思维,勇于探索,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终身学习是当今学习、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强调:“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能自学、自励,走出学校,担任工作,一直能自学自励,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他指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正所谓:“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培养学生质疑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索新知识的能力,达到能终身学习的目的。 综上所述,经过我反复论证并结合班级实际,决定以“如何培养高年级学生质疑、解疑能力研究”作为我班的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随着课堂改革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理念,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还是较多地考虑如何教,如何让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尤其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然而师生共同研究的过程、学生自主创新地学习都离不开问题这一骨架。一个人若没有疑问,哪来的研究、创新可言?问得多,必然想得多,问得深,必然想得深。所以要使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首先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目前课堂教学仍没有跳出教师“提问式”地传递知识,学生“答问式”地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如目前提倡并风行的小组讨论学习,也往往是让学生讨论怎么回答,很少有要求学生讨论提出问题的。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并使之成为一种可操作推广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途径及具体方法 1.创设氛围,激发质疑兴趣 为了能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我们常利用班会课进行讲述科学家小时候敢于质疑,长大后有成就的故事,如瓦特小时候的故事《壶盖为什么会动》,鲁班小时候的故事《锯是怎样发明的》,课外读物中牛顿、爱因斯坦小时候敢于质疑问难的故事,给学生树立勤动脑、敢质疑的榜样,慢慢在学生的心田中培养质疑的欲望。 2.教学中使学生敢于发问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由于他们没有掌握好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所以课堂上表现出一种“三怕心理”,一怕在课堂上提问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而挨教师的批评、指责;二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而变成同学们的笑料;三怕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而使人瞧不起自己。因此,课题组教师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首先教师努力帮助了学生消除“三怕”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放心提问。对于在课堂上提问由于情绪紧张而说不清楚的学生,就让这位学生在课外继续补问;对于不敢在广众场合提问的学生,就让这些学生在课下单独问老师;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就让学生把问题写成文字后再提问。其次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诱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预习中认真去发现问题,为课堂上提问作好充分准备。 3.给予质疑的时间,让学生能够质疑。 一些专家认为,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弊病仍是一个“牵”字,老师精心设计出一个又一个环节,牵着学生的鼻子按老师的思路亦步亦趋往前赶,老师问个不休,学生忙于应付,根本没有质疑问题的机会。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老师首先必须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度,安排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去发现问题;安排充分

小学数学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课题 结题报告 “小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课题是市级个人课题,,2006年11月经市教科所批准,在县教科室的关心、支持、指导下,于2006年12月启动,已进行了近两年时间的实验,本人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顺利的完成了预期的研究计划,达到了预期究目标,实验工作具有代表性、可行性的特点。现将本课题的研究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着名特级教师钱梦龙也提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即确认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只是为学生的认识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即帮助、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在新课程标准中,教学也已不再被理解为以传授知识或简单的知识统一,而是以追求使每一个学生获得发展为内涵,应使每一个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面向终身发展,面向终身教育。 在教学工作中,经常有学生问我们,为什么我很用功,但知识掌握得不多、不牢,能力提高得有限?原因就是学生平时太不注重学习方法的探

索,把学习看成是一件苦差事,一旦学生在探索学习方法方面用点心,就能有所收获。因此,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1、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局面、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2、引导学生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新的学习方式。 3、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4、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精神,主动探索、学会学习,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人。 5、通过研究,改变教师的传统课堂教学思维方式,力求掌握符合此种学习方式的一般操作模式,使课堂教学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符合培养现代新人成长的规律。 6、培养、锻炼一支由学校领导和一线教师所组成的教研、科研相结合的教科研队伍,促进教育理论的学习,科研方法的掌握,进一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能动地发挥作用,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2、对学习方法的研究和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编号:FS-DY-20563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结题报告的结构及写作方法 撰写课题报告有一般性的共同要求。但不同类型的课题报告由于其结构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研究者撰写课题报告,首先必须把握各类报告的特征。 教育技术研究报告是对某种教育现象的调查,经过整理分析后的文字材料。一般由题目、引言、正文、讨论或建议、结论等几部分组成。 教育技术研究报告是教育实验研究之后,对教育实验研究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客观、概括地反映的书面材料。一般由题目、引言、实验方法、实验结果、结论、分析与讨论、参考文献和附录等几部分组成。 教育经验总结报告是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积极探索而积累起来的经验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书面材料。由题目、引言、正文、结尾等几部分组成。

至此可见,课题报告的写作形式是不尽相同的,但可以归结为前言,正文、结论这种三段式的基本格局。一篇完整的教育课题报告。除了上述几个组成部分外,还应有署名和参考资科两个部分。其目的是表示对报告负责并表明对报告的所有权。附录和参考资料是必须向读者交代的一些重要材料,参考文献是指在课题报告中参考和引用别人的材料和论述应注明出处、作者、文献标题、书名或刊名、卷期、页码、出版机构及出版时间。 二、撰写课题报告的基本要求 1.引言 引言是课题报告的开场白。引言部分必须说明进行这项课题研究工作的缘由和重要性;前人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存在什么问题;本研究的目的,采用什么方法,计划解决什么问题,在学术上有什么意义等。要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应该指出的是,有的人在文章中对前人的工作随意否定,或轻易断言此问题前人没有研究过,属于 历史空白,这是不妥当的。怎样开头为好,应根据课题报告的内容、各人的写作风格等因素全面考虑后确定。但必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摘要:“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可见,科学技术对我们这个世界的改造力有多强。在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课中,我们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更是带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这是每一个科学教师必须做好的工作。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对小学生至关重要,对学生以后的成长也极为重要。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教育事业受“应试教育”影响,培养的学生表现出求同思维见长,求异思维见短,文化基础较扎实,动手能力较差、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足的毛病。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核心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质课程,能够最大限度将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呈现在课程内容,而实验操作更是能够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怎样让学生在实验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内科一学课的需求,我们课题组在这方面做了比较长时间的探究。我们发现生活很多物品可以作为学生实验材料,于是,我们提出了“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研究,这个课题。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科学启蒙教育内涵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前人研究的成果--科学知识,还要求他们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兴趣,养成科学态度,认识科学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 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经过的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5年3月) 组织课题组的老师学习科学(新课标)理论知识,进行相关准备。我组学习了《科学课》、《探究性学习》、《实验教学与仪器》、《科学教学与实验》等杂志。 2、实施及发展阶段(2015年4月——2015年10月) 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实验活动,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和教师的指导,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会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器材及生活中的物品开展实验和探究。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课堂实验和课外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学生产生了兴趣就会被所要认识的事物吸引,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去思考、研究。在指导学生实验中,科学教师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学生生活中的汽水瓶、可乐瓶、矿泉水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牛奶盒、塑料袋、气球等等都是教师们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好材料。在老师的指导下;(1)、很多学生学会制作太阳能热水器、雨量器、会设计制作一个保温瓶和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一、课题实验的背景及意义和新的中小学的颁布,指明了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对现代的语文教学赋予了新的定义,提出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悟性、灵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核心。 个性化阅读和写作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挖掘语文教育中人文内涵,而写作是运用文字进行表达交流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写作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务对于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道德修养有很大帮助。

二、课题实验的进展1、方案的制定语文作为一门传统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 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我们以个性化教学理论和思想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课堂教学实际为研究主渠道,从教学的两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和学生入手,关注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建设,力求师生和谐互动互进,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让教师教出个性,学生学出个性,实现以科研促提高,以提高赢发展,以发展求质量的目的。 2、研究的重点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 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心理学研究指出: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 培养青少年的思维能力是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 传统教学是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精于分析,教学形式单一,很显然,学生的思维受到严重的束缚,更谈不上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 采取何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个性化的教学,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提高教学质量,亟待研究解决。 基于此,我们确定以下几方面作为研究的重点:(1)写作教学现状和对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