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基础+++东方马达技术资料

5相步进马达驱动器使用说明书

T R系列簡易型 5相步進馬達驅動器 使用說明書 泰 ※本公司為促進產品性能的提昇,所進行的產品設計修改,將不個別通知,若有需要更詳細的資料,請洽各地營業所。

目 錄 1.產品規格 (1) 2.驅動器各部位功能說明 (2) 3.電流調整開關使用方法 (5) 4.接線圖 (6) 5.接線例及使用方法 (7) 6.尺寸圖及安裝方法 (9) ※本產品如有操作上或技術上疑問,歡迎上班時間洽詢本公司『技術諮詢專線:0800-450-168』,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1.產品規格 ●規格 驅動器型號 TR515B TR530B 驅動電流 0.36~1.4 A/相 0.75~2.8 A/相 適用馬達規格 0.75A/相 1.4A/相 0.75A/相 1.4A/相 2.8A/相 輸入電源 DC24~36V *1 MIN :1.5A 以上 DC24~36V *1MIN :3.0A 以上DC24~36V *1MIN :1.5A 以上DC24~36V *1 MIN :3.0A 以上 DC24~36V *1MIN :6.0A 以上 激磁方式 全步進(0.72? 4相激磁),半步進 (0.36? 4-5相激磁)〈可切換〉 信號輸出入方式 ●光耦合器(Photo Coupler)輸入介面 ●開集極電路(Open Collector) 輸出介面 CW 脈波輸入 2 pulse 時::正轉輸入,1 pulse 時:脈波輸入 CCW 脈波輸入 2 pulse 時:反轉輸入,1 pulse 時:運轉方向輸入 輸 入 信 號 H.OFF 輸入 激磁解除輸入(Holding Off) 輸 出 信 號 TIMING 輸出 激磁相原點時輸出 全步進時每10個脈波輸出一個信號 半步進時每20個脈波輸出一個信號 功 能 ●自動電流下降(ACD)●自我測試功能(TEST) ●步進角切換 (H/F)●脈波輸入方式切換(1P/2P) 保護功能 ●電源逆接保護:輸入電壓極性接反時自動斷流 ●過電流保護:輸入電流超過額定值時自動斷流 ●過熱保護:當驅動器超過80?C 時自動斷流*2 燈號顯示 電源,TIMING 外形尺寸 90 (L) ×65 (W) ×32 (H)mm 重量 270g 使用環境溫度範圍 0 ? C ~ 40 ? C *1. [a] 瞬間最大電壓為40V,平常使用請勿超過36V,以免造成驅動器損壞。 [b] 請依表格內建議,選用規格足夠的電源供應器。 *2.當過熱保護功能啟動時,電源指示燈會閃爍,馬達不激磁(注意馬達若使用在垂直 性負載時請做適當防護) 。要恢復激磁,必須關閉電源排除過熱原因後再重新啟動電源。

2018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标准

附件4: 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标准 一、新能源汽车纯电动续驶里程标准 单位:km 注:1.超级电容、钛酸锂快充纯电动客车无纯电动续驶里程要求。 2. M1类是指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九座的载客车辆。 N1类是指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载货车辆。 二、新能源乘用车技术标准 纯电动乘用车和燃料电池乘用车不属于车船税征税范围。免征车船税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应符合以下标准: 工况纯电续驶里程低于80km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B状态燃料消耗量(不含电能转化的燃料消耗量)与现行的常规燃料消耗量国家标准中对应限值相比小于

70%。工况纯电续驶里程大于等于80km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按整车整备质量(m)不同,其A状态百公里耗电量(Y)应满足以下要求:m≤1000kg时,Y≤0.014×m+0.5;1000kg1600kg时,Y≤0.005×m+13.7。 三、新能源客车技术标准 免征车船税的新能源客车应同时符合以下标准: 1.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E kg)不高于0.24Wh/km·kg; 2.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电池系统质量能量密度要高于95Wh/kg,快充类纯电动客车快充倍率要高于3C,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客车节油率大于40%。 四、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技术标准 免征车船税的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应同时符合以下标准: 1.装载动力电池系统质量能量密度不低于95Wh/kg; 2.纯电动货车、运输类专用车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E kg)不高于0.49Wh/km·kg,其他类纯电动专用车吨百公里电耗(按试验质量)不超过10kWh。 五、燃料电池商用车技术标准 免征车船税的燃料电池汽车应符合以下标准: 燃料电池系统的额定功率不低于驱动电机额定功率的30%,且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不小于30kW。

新能源汽车技术论文

新能源汽车 摘要: 在不断加剧的“人、车、自然”的矛盾之下,人们开始从把目光从传统的燃油汽车转向新能源汽车。文章主要介绍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一些情况。 首先,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与传统的汽车划清界限。在认清它的概念之后,根据新能源汽车现有的技术及发展情况对它做出分类,并对每种类型作出详尽的描述,以便更清楚了解每种类型的汽车的特点。然后,分析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背景及现状介绍,列出福克斯电动车及雷诺电动概念车DeZir两个实例,对现阶段情况下新能源汽车所面对的难题作出分析,并且针对现状对未来进行展望,提出发展方向。最后,文章指出新能源汽车是实现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现在依旧面临重重困难,未来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电池可持续发展难题 正文: 一.新能源汽车概述 随着车辆增加,导致石油供不应求,目前世界上2/3的石油被汽车用掉【1】。石油价格与日俱增,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车、自然”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人们不得不把目光重新放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上。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我国2009年7月1日正式实施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明确指出: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二.新能源汽车分类及简介 新能源汽车包括电动汽车、气体燃料汽车、生物燃料汽车、氢燃料汽车。

1.电动汽车——以电能为动力的汽车,一般采用高效率充电电池,或燃料电池为动力源。电能是二次能源,可以来源于风能、水能、热能、太阳能等多种方式。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1)纯电动汽车(PEV)【2】 纯电动汽车是指完全由动力蓄电池提供电力驱动的电动汽车,虽然它有134年的悠久历史,但一直仅限于某些特定范围内应用,市场较小。主要原因是由于各种类别的蓄电池,普遍存在价格高、寿命短、外形尺寸和重量大、充电时间长等严重缺点。 铅酸电池有一定价格优势,但是由于它太过笨重,充电时间又长,因此在低端产品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实用性,只被广泛用于车速小于50km/h的各种场地车、高尔夫球车、垃圾车、叉车以及电动自行车上。 镍氢电池的主要优点是技术比较成熟,安全性较好,相对寿命较长,但是由于镍金属占其成本的60%,导致镍氢电池价格居高不下。 锂离子二次电池作为新型高电压、高能量密度的可充电电池,其独特的物理和电化学性能,具有广泛的民用和国防应用的前景。其突出的特点是:重量轻、储能大、无污染、无记忆效应、使用寿命长。同时它是一种真正的绿色环保电池,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目前最佳的能应用到电动车上的电池。 (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 由于完全由动力蓄电池驱动的纯电动汽车,其性能/价格比长期以来都远远低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难于与传统汽车相竞争,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着手开发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指具备两个以上动力源、而其中有一个可以释放电能的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按混合方式不同,可分为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三种;按混合度(电机功率与内燃机功率之比)的不同,又可分为微混合、轻度混合和全混合三种。根据研究表明,混合动力汽车的节油率几乎与汽车功率的混合度和汽车的生产成正比上升。因此,从长远来看,研制全混合电动汽车是一种必然趋势。(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 20世纪60年代,研发出了液氢和液氧发电的燃料电池。由于石油危机和大气污染日趋严重,以质子交换膜式为代表的燃料电池技术,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主要优点:其排放生成物是水及水蒸汽,为零污染;能量转换效率可高达60~70%;无机械振动、低噪声、低热辐射;宇宙质量中有75%是氢,地球上氢也几乎是无处不在。氢还是化学元素中质量最轻、导热性和燃烧性最好的元素;氢的热值很。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存在发动机使用寿命短、制造成本高、环境适应很差和燃料使用成本大等的技术、经济问题。 2.气体燃料汽车——利用可燃气体作能源驱动的汽车。 汽车的气体代用燃料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 气体燃料汽车——专用气体燃料汽车、两用燃料汽车和双燃料汽车。 (1)专用气体燃料汽车是以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或煤气等气体为发动机燃料的汽车;两用燃料汽车是指具有两套相对独立的供给统系,一套供给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另一套供给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之外的燃料,两套燃料供给系统可分别但不可共同向气缸供给燃料的汽车,如汽油/压缩天然气两用燃料汽车等; (2)双燃料汽车是指具有两套燃料供给系统,一套供给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另一套供给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之外的燃料,两套燃料供给系统按预定的配

maxon电机选型手册

maxon电机选型手册 Airtac气缸选型软件、亚德克AirTAC气动元件3d模型库(2018版本) 怡合达FA工厂自动化零件电子目录3D CAD选型软件(2019版本)CCTL模组选型资料和3D图、台湾CCTL直线模组3D模型下载SMC选型软件、SMC气动元件(2018版)3d模型下载 Hiwinmi资料 SYS山云日尚选型模型库 THK 3D选型软件3D 2dCAD数据选型下载 YK雅马哈机械手、Yamaha机械手四轴机械手3d模型+选型手册下载 安川伺服电机5/7系列+驱动器3D模型+选型手册下载 东方马达3D模型选型软件下载下载 宏一机电(间歇凸轮分割器)3D模型3D图档+CAD图下载 东历电机+减速器/减速机3D选型软件和PDF选型手册 CHELIC气立可气动元件2D、3D选型软件3d模型库 上隆电子样本3D目录选型软件、上隆FA工厂自动化用零件3d模型库 信浓马达信农步进电机3D模型库 易格斯igus拖链/电缆/轴承3D模型选型软件3D模型库和PDF图纸银泰PMI滚珠丝杆直线导轨线性模组选型软件3D 2D图纸模型选型

Toyo东佑达直线模组3D模型、CAD图纸和PDF选型资料 爱普生EPSON全套机器人机械手3D模型下载 施耐德选型资料(最新版)+施耐德PLC编程软件unity pro xl V5.0 松下伺服电机/控制器/无刷电机/齿轮调速马达2D、3D CAD数据3D 模型库 恒拓高HITOP气动元件2D3D CAD选型软件、3d模型库 力姆泰克三维选型软件及样本 全球最牛最全3D标准件库traceparts-SW/CREO/UG等所有3D软件钣金展开计算系统7.1 锥齿轮传动设计计算 轴承型号查询软件 轴承型号查询大全 轴承寿命计算软件 中央空调销售展示软件 制冷管道管径选型软件

新能源汽车技术

新能源汽车技术 Z汽车111 09 韦存龙 这学期学习了一门新的专业科目,新能源汽车技术。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发展一种节能环保的汽车非常有必要,新能源汽车采用非常规的燃料驱动或者使用更节能环保的动力装置,使排放或者油耗等问题得到解决。其中混合动力汽车是内燃机汽车转变为纯动力汽车的过渡,也是目前新能源汽车技术上运用最成熟的车型。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七章内容。第一章只要是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的概念,研究新能源汽车的原因,作用,种类。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状况,给我们详细介绍了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就是将传统的内燃机动力系统转变为其他动力的储存系统,所以在第二章,给我们介绍了目前的几种动力电池和能量储存装置。最常见的是电池系统,还有其他比如超级电容和超高速飞轮,这些都是能量储存装置,也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最核心最难解决的问题。 在新能源汽车中,最重要的两部分是供能装置和驱动装置。在第三章中,就给我们介绍了几种驱动系统,详细阐述了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的特性要求。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驱动电机,包括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无刷电机以及开关磁阻电动机驱动等。在第四章中,介绍了纯电动汽车的发展,结构以及电池系统等,在纯电动汽车中,电池是最难的技术难题,如何提高电池性能,提高汽车行驶里程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技术难题。第五章介绍了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是目前发展最快,普及最多的新能源汽车,在这一章里,详细介绍了三种混合动力汽车,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详细介绍了三种类型的结构,特点以及三种电驱动系的设计。第六章介绍了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是未来电驱动车的发展趋势,燃料电池在技术上可以取代传统的蓄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的使用是新能源使用的绿色革命。最后一章是再生制动系统的介绍,我们在日常能源的使用上,浪费很多,如何将浪费的能源回收利用,也是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内容。 在这所有内容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动力电池和能量存储这块内容,因为在如今的发展过程中,蓄电池是最难的技术难题,如何发展新型能量储存系统,如何将汽车蓄电池储能装置性能提高,将能源利用率最高,是目前最主要的技术问题。新能源汽车在目前最主要的技术难题就是蓄电池技术,如何提高蓄电池的必比能量,比功率,减少电池重量,提高汽车运行里程,使目前研究的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新能源汽车发展中最重要的一块内容。然后对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再生制动系统,因为目前我们在能量利用效率上很低,所以将汽车运行过程的浪费的能量收集起来,从而提高利用效率减少排放。这种能量回收的思想不仅要在汽车利用上,在其他工农业生产中都应该得到利用,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思沃压膜机说明书

设备规格书 REFERENCE SPECIFICATIONS 全自动贴膜机Dry Film Auto Cutting Laminator FCM-30 思沃技术Shenzhen Sowotech Co.,Ltd

目录 ?PCB/FPC/HDI FCM-30设备规格书 1【适用范围】 2【装置概要】 3【材料规格】 4【处理速度】 5【压膜精度】 6【压膜结构】 7【干膜预热】 8【压膜压着】 9【干膜切割】 10【干膜吸附】 11【PCB输送段】 12【干膜张力控制】 13【污染物控制】 14【电控部分】 15【公用设施】 16【机台高度】 17【特别事项】 18【贴膜机设置条件】 20【平面图】

PCB用贴膜机参考规格书 1【适用范围】 本规格适用于PCB板的片式贴膜工艺。 2【装置概要】 本装置为自动贴膜装置。本装置是通过光纤传感器感应板边自动对中,完成贴膜后自动切割干膜,前后留边可自由设定,有效解决贴膜过程中的干膜碎屑问题。 3【材料规格】 3-1干膜尺寸 (1)膜宽.250-630mm (2)外径.MAX?200mm 3-2PCB尺寸 (1)板大小.MAX.640(w)*640(l)mm MIN.250(w)*250(l)mm (2)板厚度.0.1-6.0mm *0.06-3.2mm需要根据客户板面铜厚做测试 4【处理速度】 4-1内层线路 (1)630L(24.8inch)216片/小时 (2)500L(19.7inch)257片/小时 (3)305L(12inch)356片/小时 *条件 (1)输送速度:2.6m/min (2)贴膜时间:1.2s (3)板间距:50mm 4-2外层线路

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

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 一、新能源汽车纯电动续驶里程要求 单位:km 注:1.超级电容、钛酸锂快充纯电动客车无纯电动续驶里程要求。 2. M1类是指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九座的载客车辆。N1类是指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载货车辆。 二、新能源乘用车技术要求 1.纯电动乘用车30分钟最高车速不低于100km/h。

2.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系统的质量能量密度不低于95Wh/kg。 3.纯电动乘用车产品,按整车整备质量(m)不同,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Y)应满足以下要求:m≤1000kg时,Y≤0.014×m+0.5;10001600kg时,Y≤0.005×m+13.7。 4.工况纯电续驶里程低于80km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B 状态燃料消耗量(不含电能转化的燃料消耗量)与现行的常规燃料消耗量国家标准中对应限值相比小于70%。工况纯电续驶里程大于等于80km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其A状态百公里耗电量满足与纯电动乘用车相同的要求。 三、新能源客车技术要求 1.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Ekg)不高于0.24Wh/km·kg。 2.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要高于95Wh/kg,快充类纯电动客车快充倍率要高于3C,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客车节油率水平要高于40%。 四、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技术要求 1.装载动力电池系统质量能量密度不低于95Wh/kg。 2.纯电动货车、运输类专用车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Ekg)不高于0.49Wh/km·kg,其他类纯电动专用车吨百公里电耗(按试验质量)不超过10kWh。 五、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要求

新能源汽车论文

浅析新能源汽车 目录 摘要 (3) 一.新能源汽车研究的背景 (3) 概念 (3)

背景 (3) 二.新能源汽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 目的 (4) 意义 (4) 三.新能源汽车的技术 (6) 混合动力 (6) 天然气车 (8) 纯电动车 (9) 燃料电池 (10) 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 (13) 五.未来的发展趋势 (14) 六.目前面临的问题 (15) 七.总结 (17) 摘要 在全球能源短缺,提倡清洁能源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从新能源汽车兴起的背景出发,提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挑战和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巅峰相关措施,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背景 (一)、新能源汽车的概念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的各种能源形式。新能源汽车是相对于传统汽车提出来的,传统的汽车是以汽油、柴油为燃料,而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动力系统的汽车。目前在工程上可实现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包括:混合动力、天然气车、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同时新能源汽车被认为是现阶段减少空气污染和减缓能源短缺的有效方式。 (二)、新能源汽车的研究背景 世界性的石油紧缺,开发新能源是未来时期广为关注的研究课题。新能源的研发和应用会直接影响到汽车行业的未来命运,率先生产出新能源产品将成为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业。 能源紧缺问题严重,全球石油资源储量的稀缺毋庸置疑。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必然选择。由于石油价格不断飙升,新能源汽车显示出使用成本低的优势。各大汽车制造厂商也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空间开始加大研发和推广的力度。 全球环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新能源汽车能够满足更为苛刻的环保要求,并且一定程度上抑制温室气体排放。我国在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同时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挑战,以雾霭为主的环境污染已成为我国政府面临的一大问题,因为汽车尾气的排放是我国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针

东方马达软件使用说明

2012年8发行 电动机选型软件 使用说明书 目录 1 前言 安装相关事项 1.1 计算机推荐运行配置 1.2 本软件的构成 1.3 关于安装和卸载等 2 注意事项 2.1 电动机选型注意事项 2.2 使用注意事项 3 容量选定 3.1 选型软件画面步骤 3.2 机构选择画面 3.3 各选择机构参数输入步骤 3.4 运行条件输入 3.5 电动机选择 3.6 选型结果输出结果选型结果机型的规格、外形的确认方法 常数一般值一览) 4. 参考资料( 5 咨询

1 前言 安装相关事项 1.1 推荐运行配置 个人计算机 * DOS/V * OS(Chinese-Simplified) Windows XP Home Edition/Professional(SP3以上), Windows Vista Home Basic/Home Premium/Business/Ultimate/Enterprise(SP2以上), Windows 7 Home Basic/Home Premium/Professional/Ultimate/Enterprise(SP1以上) * CPU 500MHz 以上(Windows XP Home Edition/Professional) 800MHz 以上 32-bit(x86)或者64-bit(x64) (Windows Vista Home Basic) 1GHz 以上 32-bit(x86)或者64-bit(x64) (Windows Vista Home Premium/Business/Enterprise/Ultimate Windows 7 Home Basic/Home Premium/Professional/Ultimate/Enterprise) * 内存 256MB以上 (Windows XP Home Edition/Professional) 512MB以上 (Windows Vista Home Basic) 1GB以上 (Windows Vista Home Premium/Business/Ultimate/Enterprise, Windows 7 Home Basic(32-bit(x86))/ Home Premium(32-bit(x86))/ Professional(32-bit(x86))/ Ultimate(32-bit(x86))/Enterprise(32-bit(x86))) 2GB以上 (Windows 7 Home Basic(64-bit(x64))/ Home Premium(64-bit(x64)/ Professional(64-bit(x64)/ Ultimate(64-bit(x64)/ Enterprise(64-bit(x64)) * 可用硬盘容量 100MB以上 * 本软件在NET Framework2.0以上可正常运行。 显示器 * 1024×768(SVGA)以上 * 256色以上 ※ 安装需要Windows的管理员权限。 ※ 即使满足上述标准要求,有时也存在因环境设置等导致无法正常运行的情况。 ※ 显示及打印用字体需要设为MS Gothic和SYMBOL字体。 ※ 使用非推荐硬件和OS的客户请自行确认其运行状况。 ※ Microsoft、Windows是美国Microsoft Corporation在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注册商标或商标。

思沃压膜机说明书

全自动贴膜机 Dry Film Auto Cutting Laminator FCM--30 FCM 思沃技术 Shenzhen Sowotech Co.,Ltd

目录 ?PCB/FPC/HDI FCM-30设备规格书 1【适用范围】 2【装置概要】 3【材料规格】 4【处理速度】 5【压膜精度】 6【压膜结构】 7【干膜预热】 8【压膜压着】 9【干膜切割】 10【干膜吸附】 11【PCB输送段】 12【干膜张力控制】 13【污染物控制】 14【电控部分】 15【公用设施】 16【机台高度】 17【特别事项】 18【贴膜机设置条件】 20【平面图】

PCB用贴膜机参考规格书 1【适用范围】 本规格适用于PCB板的片式贴膜工艺。 2【装置概要】 本装置为自动贴膜装置。本装置是通过光纤传感器感应板边自动对中,完成贴膜后自动切割干膜,前后留边可自由设定,有效解决贴膜过程中的干膜碎屑问题。 3【材料规格】 3-1干膜尺寸 (1)膜宽.250-630mm (2)外径.MAX?200mm 3-2PCB尺寸 (1)板大小.MAX.640(w)*640(l)mm MIN.250(w)*250(l)mm (2)板厚度.0.1-6.0mm *0.06-3.2mm需要根据客户板面铜厚做测试 4【处理速度】 4-1内层线路 (1)630L(24.8inch)216片/小时 (2)500L(19.7inch)257片/小时 (3)305L(12inch)356片/小时 *条件 (1)输送速度: 2.6m/min (2)贴膜时间: 1.2s (3)板间距:50mm 4-2外层线路

新能源汽车技术

新能源汽车技术 丰田混合动力系统叫做THS(Toyota Hybrid System),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上,热力发动机又被称为混合动力单元。在混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上,混合动力单元通过几种方式驱动车轮,并且电动机还能独立承担一部分驱动功能,这样就使得混合动力单元能够采用尺寸更小、效率更高的热力发动机。丰田1NZ-FXE 1.5L发动机以其卓越性能,让Prius混合动力汽车名扬天下。 标签:混合动力;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 1 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阿特金森循环是一种1882年由阿特金森(James Atkinson)发明的内燃机形式。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提高了效率,现阶段用在某些混合动力车辆上。 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改变气门开闭时机的新型发动机。传统汽车发动机是按照奥托循环的规律工作的,即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在奥托循环发动机里,在吸气冲程中油气混合物被吸入汽缸,当活塞到达下死点后,进气门关闭,在压缩冲程中油气混合物被封闭在汽缸中;在做功冲程中被压缩的混合气点燃做功,推动活塞带动曲轴旋转,这种配气正时决定了发动机膨胀比和发动机的压缩比几乎相等,很难提高膨胀过程中能量的利用率;与此相对照地,在阿特金森循环中,在活塞到达下死点后上升一段时间,进气门仍然开放,这样就使得有一部分混合气体被推回到进气歧管,也就是说有效气体压缩行程变短,而做功行程不变,相对增加的膨胀与压缩比,就提高了爆炸的膨胀冲程后端的能量利用,利于提高燃油效率。 2 THS中配备的1NZ-FXE 1.5L特点 与以往油电混合动力系统中安装的发动机机型相比,1NZ-FXE 1.5L (1NZ-FXE中的“X”表示采用了阿特金森循环)具有低油耗,高输出的特性。THS 中配备的1NZ-FXE 1.5L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发动机具有以下特点: 2.1 极高的热效率 高膨胀比循环,膨胀冲程> 压缩冲程;进气门延时关闭,一般压缩比在13左右。 长活塞冲程,可缩小燃烧室容积,以提高膨胀比,即等待爆发压力在充分降低后才进行排气,这样可充分利用爆发能量。 2.2 曲轴高旋转化 发动机曲轴的最高转数已被提升至5000r/min,提高了输出功率。在减少摩

新能源汽车整理资料

新能源汽车配件: ?中信国安(000839.SZ):正极材料、电池组装齐头并进,盐湖提锂值得期待 公司正极材料和电池组装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旗下的盟固利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锰酸锂正极材料的生产厂家,拥有3000吨的锰酸锂产能。且自主研发组装了100Ah的锰酸锂动力电池。动力电池产品先后应用于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期间的电动公交车上。 上游盐湖提锂技术等待产业化。下属子公司青海国安拥有青海西台吉乃尔盐湖的开发权,2009年工业级碳酸锂产量达到5000 吨。不过该盐湖镁锂比为65.57,提纯较难。目前采用成都理工大学的“煅烧法”来分离锂镁,且技术上难关已经攻破,如果未来能够实现产业化的话,公司将能批量化生产电池级碳酸锂。 ?杉杉股份(600884.SH):产业链覆盖最完整的锂电池材料供应商 公司是国内最全面的锂电池材料提供商。公司拥有通过旗下子公司完成了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在内的产业链布局。 正极材料依托于湖南杉杉,公司控股75%,中南大学占有25%,拥有钴酸锂产能3500吨,锰酸锂产能500吨。且磷酸铁锂材料依靠中南大学的研究技术,正处于研发阶段。今年初,还与日本户田工业及伊藤忠商事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有助于其打入国际市场。负极材料主要依托上海杉杉和宁波杉杉,以中间相为主,覆盖人造、天然、复合、合金材料等多种产品,目前总产能约5000吨。电解液依托于东莞杉杉,2005年建成,目前产能为3500吨。 ?中国宝安(000009.SZ):国内负极材料的领军者 公司控股62.3%的贝特瑞公司是负极材料国家标准的制定者。负极材料全球市场占有率12%,全球排名第三,国内排名第一,目前拥有6000吨的负极材料产能,是绝对的龙头企业。在正极材料方面,贝特瑞研发的磷酸铁锂材料已经初步产业化,公司间接控股75%的深圳天骄公司是国内产销量规模最大的三元材料生产厂商,目前拥有产能1700吨左右。 除电池材料外,公司还将产业链拓展至其余领域。控股52.26%的宁波拜特公司是电池检测及管理系统的国内潜在龙头,而控股51.56%的深圳大地和公司提供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系统,主要产品包括异步电机、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交流无极调速系统等,销售规模居国内驱动电机行业前列。 ?江苏国泰(002091.SZ):国内电解液行业的龙头企业,六氟磷酸锂有望产业化 公司是国内电解液销售规模最大的企业。旗下控股78.89%的国泰华容公司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全球市场占有率为8%,排名第五。产品品质优良,定位于中高端客户,主要客户包括索尼、三星、松下、LG等企业。拥有产能5000吨,国内产销量第一。 技术壁垒高的六氟磷酸锂正在中试阶段。控股71.5%的亚源公司正在进行“3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目前

新能源汽车技术参数表.

附件5 新能源汽车产品主要技术参数表序号参数名称 1产品商标 2产品型号 3产品名称 4企业名称 5底盘型号 6底盘ID号 7底盘生产企业名称 8底盘名称 9底盘商标 10底盘类别 11外形尺寸长(mm) 12外形尺寸宽(mm) 13外形尺寸高(mm) 14燃料种类 15排放依据标准 16排放水平 17转向形式 18货厢栏板内尺寸长(mm) 19货厢栏板内尺寸宽(mm) 20货厢栏板内尺寸高(mm) 21轴数 22轴距(mm) 23钢板弹簧片数(前/后) 24轮胎规格 25轮胎数 26前轮距(mm) 27后轮距(mm) 28总质量(kg) 29轴荷(kg) 30额定载质量(kg) 31整备质量(kg) 32准拖挂车总质量(kg) 33质量利用系数 34半挂车鞍座最大允许承载质量(kg) 35额定载客(含驾驶员)(座位数)(人) 36驾驶室准乘人数(人) 37接近角(°)/离去角(°)

38前悬(mm)/后悬(mm) 39最高车速(km/h) 40发动机型号 41发动机生产企业 42发动机排量(mL) 43发动机功率(kW) 44油耗(L/100km) 45VIN 46其他 47反光标识型号 48反光标识商标 49反光标识生产企业 50防抱死制动系统 51生产地址 52底盘生产地址 53车辆类型 54车身或驾驶室型式 55车身或驾驶室型号 56车身或驾驶室生产企业 57迎风面积(m2) 58空气阻力系数 59车身(或驾驶室,含顶盖)本体材料60最小离地间隙(mm) 61最小转弯直径(m) 62轮胎气压(Mpa) 63轮胎层级 64轮辋规格 65轮胎生产企业 66带双车轮的车轴数 67带双车轮车轴位置 68转向轴数量 69转向轴位置 70转向轴满载轴荷(kg) 71驱动型式 72驱动轴位置 73驱动轴数量 74前桥(轴)型号 75前桥(轴)生产企业 76后桥(轴)型号 77后桥(轴)生产企业 78前悬架型式 79后悬架型式

新能源汽车技术参数表

附件5 新能源汽车产品主要技术参数表 序号参数名称 1产品商标 2产品型号 3产品名称 4企业名称 5底盘型号 6底盘ID号 7底盘生产企业名称 8底盘名称 9底盘商标 10底盘类别 11外形尺寸长(mm) 12外形尺寸宽(mm) 13外形尺寸高(mm) 14燃料种类 15排放依据标准 16排放水平 17转向形式 18货厢栏板内尺寸长(mm) 19货厢栏板内尺寸宽(mm) 20货厢栏板内尺寸高(mm) 21轴数 22轴距(mm) 23钢板弹簧片数(前/后) 24轮胎规格 25轮胎数 26前轮距(mm) 27后轮距(mm) 28总质量(kg) 29轴荷(kg) 30额定载质量(kg) 31整备质量(kg) 32准拖挂车总质量(kg) 33质量利用系数 34半挂车鞍座最大允许承载质量(kg) 35额定载客(含驾驶员)(座位数)(人) 36驾驶室准乘人数(人) 37接近角(°)/离去角(°)

38前悬(mm)/后悬(mm) 39最高车速(km/h) 40发动机型号 41发动机生产企业 42发动机排量(mL) 43发动机功率(kW) 44油耗(L/100km) 45VIN 46其他 47反光标识型号 48反光标识商标 49反光标识生产企业 50防抱死制动系统 51生产地址 52底盘生产地址 53车辆类型 54车身或驾驶室型式 55车身或驾驶室型号 56车身或驾驶室生产企业 57迎风面积(m2) 58空气阻力系数 59车身(或驾驶室,含顶盖)本体材料60最小离地间隙(mm) 61最小转弯直径(m) 62轮胎气压(Mpa) 63轮胎层级 64轮辋规格 65轮胎生产企业 66带双车轮的车轴数 67带双车轮车轴位置 68转向轴数量 69转向轴位置 70转向轴满载轴荷(kg) 71驱动型式 72驱动轴位置 73驱动轴数量 74前桥(轴)型号 75前桥(轴)生产企业 76后桥(轴)型号 77后桥(轴)生产企业 78前悬架型式 79后悬架型式

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和技术难点

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和技术难点 1新能源汽车的现状 1.1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包括燃气汽车(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纯电动汽车(BEV)、液化石油气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油气混合、油电混合)太阳能汽车和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1-2] 截至2010年年底,全球天然气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267万辆,同时天然气加气站也超过18200座。中国天然气汽车发展迅速,其中LNG(液化天然气)汽车在以年均20%以上的销售速度增长,CNG(压缩天然气)汽车销量年均增长速度在30%以上。 上个世纪末以来世界各国和各大汽车公司以及国内各大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纷纷致力于开发清洁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获得了长足发展。汽油和柴油是传统内燃机汽车的能源,利用除此以外的能源提供汽动力的汽车均可称为新能源汽车。目前正在开发的新能源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醇类、二甲醚、氢、合成燃料、生物气、空气以及电荷燃料电池等。在各种汽车代用燃料中,LPG和CNG最方便投入使用,而且目前已经具有好的配套基础设施。在排放和经济性能要求较高而动力性能要求一般的公共交通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美国近年来新型公交客车中天然气汽车就占据了较大比例。在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特别是一些农业大省,乙醇资源丰富,乙醇汽车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二甲醚等合成燃料具有很好的排放特性,也将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作为代用柴油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毫无疑问是下一代汽车动力系统的主要形式。 蓄电池电动汽车的使用性能不如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且成本高。氢燃料发动机的能量利用率不如氢氧燃料电池。因而蓄电池电动汽车和氢发动机汽车的发展前景不是十分乐观。当然随着太阳能电池

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详解:电池包和BMS、VCU、 MCU

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详解:电池包和BMS、VCU、 MCU 电子创新网 | 2001-15-20 11:54 201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8万辆,发展态势喜人。为了使新能源爱好者和初级研发人员更好地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笔者结合研发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从新能源汽车分类、模块规划、电控技术和充电设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1 新能源汽车分类 在新能源汽车分类中,“弱混、强混”与“串联、并联”不同分类方法令非业内人士感到困惑,其实这些名称是从不同角度给出的解释、并不矛盾。 1.1消费者角度 消费者角度通常按照混合度进行划分,可分为起停、弱混、中混、强混、插电和纯电动,节油效果和成本增等指标加如表1所示。表中“-”表示无此功能或较弱、“+”个数越多表示效果越好,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节油效果改善、成本增加也较多。 1.2技术角度

图1 技术角度分类 技术角度由简到繁分为纯电动、串联混合动力、并联混合动力及混联混合动力,具体如图1所示。其中P0表示BSG(Belt starter generator,带传动启停装置)系统,P1代表ISG(Integrated starter generator,启动机和发电机一体化装置)系统、电机处于发动机和离合器之间,P2中电机处于离合器和变速器输入端之间,P3表示电机处于变速器输出端或布置于后轴,P03表示P0和P3的组合。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各种结构在国内外乘用或商用车中均得到广泛应用,相对来说P2在欧洲比较流行,行星排结构在日系和美系车辆中占主导地位,P03等组合结构在四驱车辆中应用较为普遍、欧蓝德和标致3008均已实现量产。新能源车型选择应综合考虑结构复杂性、节油效果和成本增加,例如由通用、克莱斯勒和宝马联合开发的三行星排双模系统,尽管节油效果较好,但由于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近十年间的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 2 新能源汽车模块规划 尽管新能源汽车分类复杂,但其中共用的模块较多,在开发过程中可采用模块化方法,共享平台、提高开发速度。总体上讲,整个新能源汽车可分为三级模块体系、如图2所示,一级模块主要是指执行系统,包括充电设备、电动附件、储能系统、发动机、发电机、离合器、驱动电机和齿轮箱。二级模块分为执行系统和控制系统两部分,执行部分包括充电设备的地面充电机、集电器和车载充电机,储能系统的单体、电箱和PACK,发动机部分的气体机、汽油机和柴油机,发电机的永磁同步和交流异步,离合器中的干式和湿式,驱动电机的永磁同步和交流异步,齿轮箱部分的有级式自动变速器(包括AMT、AT和DCT等)、行星排和减速齿轮;二级模块的控制系统包括BMS、ECU、GCU、CCU、MCU、TCU 和VCU,分别表示电池管理系统、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发电机控制器、离合器控制单元、电机控制器、变速器控制系统和整车控制器。三级模块体系中,包

新能源汽车技术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11925624.html, 新能源汽车技术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作者:刘少帅郭家君段树洋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12期 摘要:新能源发电已成为中国主要的新增电源,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超过预期,储能应 用数量爆发式增长。这些新能源技术明显进步,产品经济性不断改善,加快了市场应用。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为促进这些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创造了制度环境。此外,能源互联网应用加速扩张,为新能源技术融合搭建了强有力的平台。虽然目前中国新能源发展仍存在依赖补贴、规模较小、市场机制不健全等挑战,但随着技术进步、规模扩大和体制改革的深入,未来新能源将成为推动中国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技术现状;发展前景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工业化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当前,国家发展到了新阶段,对发展路线和发展观念提出了新要求。这就需要汽车制造业大力推进以节能减排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平衡好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新能源汽车的出现,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人们的日常出行对于环境的污染,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人与自然关系,为子孙后代造福。 1、新能源汽车的概念与优势 1.1、新能源汽车的概念 所谓新能源汽车,就是指以新能源作为驱动力的汽车。常见的可以用来驱动汽车的新能源主要包括天然气、电能和太阳能,这些能源都具备再生能力,较之于传统能源(汽油、柴油)等驱动力而言污染小,排放低,同时也能够极大的缓解我国能源资源短缺的状况。 1.2、新能源汽车的优势 新能源汽车在性能上更具优势。新能源汽车较之于使用传统能源的汽车,行驶过程中噪音小、安全性高、寿命更长,而且其污染小、燃烧效率高,更加节能;并且其零污染排放更符合环保理念,有利于保护环境。新能源汽车有国家政策扶持。国内外石油资源都存在短缺的状况,油价攀升导致各个国家都在寻找和开发新的动能。早在“十一五”规划中,我国便提出了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发展项目,并在随后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给予优惠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2、新能源发电成为中国新增电源的主流来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