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分层的结构与演变

中国社会分层的结构与演变
中国社会分层的结构与演变

——《中国社会分层的结构与演变》序言

一九七九年三月,中国恢复社会学;同年五月,我进入了这个领域。二十五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我想借此机会对自己二十五年的学习做个总结。赴美之前,我出版了两本书,发表了一些文章。一九九四年一月,我取道香港,来到美国。先到密苏里,随后到芝加哥。滞美期间,我自东岸至西岸,游历了美国主要大城市。一九九八年去加拿大,在第十四届世界社会学大会上宣读论文。二零零零年去莫斯科参加一个会议。二零零一年在第五届欧洲社会学大会上宣读论文,顺便走访了罗马、巴黎、伦敦、柏林、赫尔辛基。我的世界观肯定有缺陷,因为我还没有机会走访日本、印度和巴西。但无论如何,这个总结是我二十五年来诚实探讨的结果。

中国居于世界体系的中心长达一千五百年,直到一百四十年前被英国取代。秦汉和罗马帝国之前,人类社会发展有限。战国七雄,各有数百或上千年历史。七国之间,老百姓口语肯定不相通;文字、货币、度量衡、法律都有差异。不但北向有长城,七国之间亦有长城相隔。书面语已经开始分化。中国似乎永无统一之日,如同过去两千年的欧洲。统一中国,这是千载难逢之际。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秦始皇。秦王扫六合,在他短短一代人的时间里一统天下。这首先是个难以想象的军事奇迹。这不是历史的必然。秦始皇之前一百多年,商鞅变法,彻底改造了秦国社会。以土地私有制取代封建井田制;以中央集权郡县制取代封建分封制;以军功贵族取代世袭贵族制。对于士兵和下级军官,以本人所取之敌人首级数量论军功。对于指挥百人以上的军官,以麾下士兵所取之敌人首级数量论军功。军功贵族不能世袭三代。三代之内,若没有新立军功,则贬为庶民。如此造就了秦军百万“虎狼之师”。事实上,当时七国都进行了类似的改革。只是相比之下,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商鞅把政策变为法律,把法律刻成碑文。但无论经济上、军事上、文化上,秦与六国比都不占绝对优势。现在回顾中国统一的原因,秦始皇的雄才大略,至少和秦统一前的时势同等重要。统一中国,这是万代不遇之际,稍纵即逝。如果不是秦始皇雄才大略、审时度势、毅然决然,中国就不会统一,世界历史就会完全不同。

统一中国后,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法律、度量衡,修驰道,拆毁六国之间的长城,合并修筑北向长城。更重要的是,他把土地私有制和郡县制推广到了除新疆、西藏以外的全中国。是秦始皇缔造了中国。

汉高祖刘邦不了解郡县制的先进性和封建制的落后性。他在西部保持郡县制,在东部恢复分封制。很快就起七国之乱,中央只得武力平叛,恢复郡县制。从此以后,中国再也没有人搞分封制了。这意味着中国比欧洲提前一千六百年结束了封建社会。

汉武帝刘彻雄才大略,收入新疆。他意识到理性的官方意识形态对于一个民族国家的重要性,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两千年,中国精英阳儒阴法,再加老子和孙子兵法。这构成了前工业世界最理性最完整的社会理论。亚当斯密之前,西方

无人赶得上韩非子。黑格尔之前,西方无人赶得上老子。到现在,西方也赶不上孙子。

这里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空白:中国社会没有官方宗教。司马迁填补了这个空白。周初,周公第一次总结了他以前的人类历史。春秋时,孔子第二次总结了人类历史。司马迁作了第三次总结。司马迁科学完整地总结了在他之前三千年的世界历史。(当然,对他们来讲,中国就是全世界。)司马迁写了一部世界史:《史记》。《史记》是中华文明的圣经。《史记》总结了农业社会的发展规律,总结了建立和管理一个巨大民族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太史公开二十四史之首,重于泰山。此后,中国隔代修史,延续了周公、孔子、司马迁的传统。(最近,中国官方宣布,中央政府将投入巨资,组织数百位资深学者撰写清史)。司马迁之后,历史之于中国社会就如同宗教之于西方社会。中国先于欧洲一千六百年完成了政教分离。和两千年前一样,今天百分之九十的中国人和百分之九十五的中国精英是无神论者。司马迁对人类社会的认识科学、深刻而完整。自从有了马克思,西方才赶上司马迁。

中国人以史为鉴,自强不息。在秦始皇、孔子、司马迁的光辉照耀下,基于先进的经济政治制度、先进的意识形态、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中国雄居人类农业文明之颠一千五百多年。唐宋完善了始于汉代的科举制。元朝收入西藏。明代郑和下西洋,三万水兵,数百战舰,环游世界。他们发现中国太先进了,世界的其余地方与中国比太落后了,加之明朝精英的心胸比秦汉唐精英狭隘许多,明朝精英最终放弃了海外探险。前清全面总结五千年历史经验,把人口从一亿发展到四亿。

欧美西方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体系的中心,是很近的事。一八三零年前后,欧洲GDP超过中国。一八六五年前后,英国GDP超过中国。一九零零年前后,美国GDP 超过英国。所有这些,都是很近的事。古希腊是个小半岛,局面不大。罗马帝国是美国之前西方文明最高峰,与秦汉各有千秋,但因为没有正确的社会经济制度,没有正确的意识形态,很快就土崩瓦解了。欧洲中世纪封建制比中国先秦封建制还落后,领主混战从未间断。但落后和混战也创造了机会,工业革命意外地发端于英国。换句话说,欧洲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迎接了资本主义的兴起。中华农业文明太先进,新型社会制度反到出不来,因为不急需。忽然之间,农业中国滑向世界体系的边缘,工业化的欧洲崛起到了中心。而这碰巧发生于中国处在一个朝代的末期,而不是一个朝代的初期。

重建罗马帝国,一直是西方文明的最高理想。拿破仑之前,西方世无英雄。拿破仑雄才大略,想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上恢复罗马帝国,但为时已晚。当时,欧洲主要民族国家,大都成形。语言文化,差异甚大。英俄两国,均为强权。拿破仑遂注定失败。英国从不追求称霸欧洲,五百年来一直以破坏欧洲统一为最高国策。俄国自知落后,从彼得大帝开始,努力追赶。俾斯麦很务实,只求德国统一。斯大林可能在脑子里闪过这个念头,这从莫斯科世界首都般的宏伟布局可见一斑。但斯大林从未追求称霸世界,因为他高度务实,知道自己实力的局限性。二战以前斯大林没有挑战德国,二战以后斯大林没有挑战美国。希特勒白日做梦,以为斯大林和罗斯福挡不住他恢复第三罗马帝国。希特勒和拿破仑都败在两件事上:莫斯科的冬天和

英吉利海峡。这不是巧合。希特勒不知道自己实力的局限性。戈尔巴乔夫祸国殃民,使俄国的GDP 从1990 年占美国1/2 跌到2002 年占美国1/30。

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不在于社会经济制度,而在于幼稚愚昧的民族政策。苏联的社会经济制度没有好到能支撑它长期成为两个超级大国之一,却也没有坏到致使苏联解体。十月革命以后,在苏联领导人制定新宪法的时候,斯大林英明地力主学习内战后的美国,建立联邦制;而列宁却天真地决定建立一个像内战以前的美国一样的联盟。结果,如同内战以前的美国宪法允许各州自由参加或退出联邦,苏联宪法也一直允许各少数民族共和国自由参加或退出联盟。美国严格要求第二、第三代非英语少数民族移民以英语为官方语言,而苏联从来没有规定少数民族必须说俄语。这两个幼稚愚昧的社会体制是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结果,美国社会就像一个大熔炉,成功地将不同的民族和种族融合成一个统一的说英语的民族国家;而苏联则正相反,全部十四个少数民族加盟共和国都在一九九一年赢得独立。

西方文明终于在美国重建了罗马帝国。今日美国,秦汉雄风,盛唐气象,吐纳百川,如日中天,气贯长虹。和日本社会、德国社会、英国社会、法国社会、俄国社会、中国社会、印度社会和巴西社会相比,美国社会臻于完善。

美国的崛起是又一个历史的偶然,无论从国内因素还是国际因素来看。两千二百万北美印第安人有勇有谋,但从来没有一个成吉思汗式的英雄将他们统一成一个国家。欧洲殖民者遇到的是几十个自相残杀的印第安部落。这使得殖民者轻而易举地消灭了两千一百万印第安人,把剩下的一百万赶进集中营。这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大屠杀造就了人类历史上最大最好的未开垦处女地,等待建立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现代工业国家。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中,所有大国都经历过血腥的革命或改革。但是,无论有多少革命和改革,都难免留下前工业社会的遗迹。美国(以及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却是个例外,因为殖民者彻底消灭了作为前工业社会的整个北美印第安社会。这是现代革命史上最彻底的社会革命。同彻底消灭北美印第安社会相比,法国革命、俄国革命、中国革命,所有这些大革命都显得如此和风细雨。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体系的中心,不是因为美国没有社会革命,而恰恰因为在美国发生了最完全彻底的社会革命,彻底消灭了前工业社会。

美国并非从来就这么强大。不到二百年以前,英军入侵美国,攻占华盛顿,火烧白宫,美国总统落荒而逃。情形同不久以后在两次鸦片战争中英国人在中国干的事很相似。

“路易斯安娜购买”是天赐良机。在此之前,在北美大陆很有可能共存几个民族国家,各自使用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甚至俄语和德语。加利福尼亚、德克萨斯和新墨西哥都可以成为独立于美国的民族国家。而“路易斯安娜购买”之后,没有一个国家在西海岸有足够的地盘同美国分庭抗礼。此后,从东岸至西岸,这片广袤的土地将属于一个单一的说英语的工业化国家。

在唯一的一次内战中,比较人口、财富和工业生产力,南方都大大弱于北方。南方白日做梦,以为北方会恪守美国宪法,允许各州自由加入或脱离联邦。在美国

历史上,南北战争是一场大战。但与其他大国的内战相比,这只是个小战斗。经过这场小战斗,美国再也不曾分裂。是林肯,而不是华盛顿,缔造了今天的美国。

地缘政治同样重要。美国得以从东岸扩张到西岸,纯粹因为这里从来不存在别的民族国家。加拿大和墨西哥打得轻松而成功,避免了成为美国的一部分。就国际环境而言,北美大陆既无旧列强,又无新列强。如果北有俄国,东临日本、朝鲜,西面是印度,南接越南,不要说长期存在,美国能否建立都是个问题。

南北战争之前、之后,直承欧洲,工业革命在美国进行地又快又好。由于美国地广人稀,美国人乐于采纳任何节约人力的技术。回顾起来,疆域辽阔是美国得以在技术、产品、GDP和人口上最终超过日德英法的最重要因素。美日德英法在人均GDP上差异不大,而美国的GDP总量第一,纯粹因为人口最多。日德英法已经拥挤不堪,美国却依然地广人稀。美国人口将长时间持续增长。疆域辽阔这个优势还将保持三百到五百年。许多美国精英是爱尔兰裔,但爱尔兰却因为土地有限、人口拥挤而不可能成为头号强国。在美国成功并不难。1882年以前,华人在美国做得很好。要是没有1882年排华法案,如今美籍华人会占美国人口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在美国历史上,虽有奴隶制、大萧条、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重大失误,但美国各种社会体制均能自我完善。只要美国不对一个核国家发动核战争,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美国将长期保持在世界体系中的霸主地位。

美国是中国的先生,中国是美国的学生。今日美国,经济、军事、政治、科技、社会保障、高校科研、文化、卫生、体育,各项社会体制,虽不尽善尽美,但皆举世无人与之匹敌。中国大约一半劳动力还在农村,城市化进程落后美国将近一百年。美国的人均GDP是中国的36倍,经济总量是中国的八倍。仅仅是美国的制造业就超过全中国的经济总量。美国GDP占世界GDP三分之一,中国占百分之四。世界500强企业,美国占一半,中国只有十个。世界100强大学,90所在美国,中国一所都没有。最重要的是,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是世界新科技革命不可挑战的领袖,不论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还是材料科学。

美国的军费开支超过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俄国、中国、印度和巴西军费的总和。1945年,美国就有一百多艘航空母舰。2004年,中国一艘航空母舰都没有。美国拥有六千多个能攻击中国的洲际核武器,中国只有二十几个能打到美国。世界第二强权日本和第三强权德国,现仍由美军驻防保护。南美是美国第一后院。中东是第二后院。现在中亚正在变成第三后院。美国的最高国策,就是决对不允许在欧洲或亚洲出现一个可能挑战美国独霸世界的潜在对手。从现在开始,在可预见的将来,全世界不会有任何国家挑战美国霸权。

东方红,太阳升,日本出了个明治天皇。明治维新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把日本变成了一个工业强国。日本1895年打败了中国,1905年打败了俄国。今天日本世界第二的地位,是明治在他任内一手奠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日本是中国的第二先生,中国是日本的学生。中国比日本落后,不是必然。中国任何一个伟大王朝的开国皇帝没有不如明治的,无论他们中的哪一个在位,中国的维新都不会不如明治维新。不巧,欧洲列强入侵中国和日本的时候,时值中国一个旧王朝的结

束,和日本一个新王朝的兴起。毛泽东之前的三个领导人,慈禧、袁世凯、蒋介石,都不是明白人。中国的发展又耽误了一百一十年。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是中国的大救星。多亏出了毛主席,中国人才站立起来。朝鲜一战,使中国在世界体系中重新站立起来,这已是鸦片战争过后一百一十年了。只是,太迟了。无论工业化、城市化、还是民主化,中国都已是很落后的迟发展者。毛主席领导中国超过了印度。邓小平带领中国追平了俄国。

人类社会的发展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必由之路。今天,市场和政府干预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楚了。亚当斯密天才地指出只有市场才能富国、强国。当英国超过中国、美国超过英国的时候,英美的市场很强,而政府干预并不强。但是,两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证明了马克思是对的:自由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存在着致命缺陷。

二战以前,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是璀璨的明星。这是一个基于强大的政府干预而没有市场的模式。1913年到1938年,就工业生产增长指数而言,全世界为182,美国143,德国149,英国117,意大利195,日本552,而苏联是857。在欧洲和美国经历大萧条的时候,苏联人民极大地受益于增长和繁荣,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当希特勒占领法国,日本占领东亚,是斯大林的红军在欧洲打败了希特勒,三天就在中国东北打败了一百万精锐的日本关东军。不是因为美国的两颗原子弹,而是因为惧怕苏联占领,日本天皇慌忙向杜鲁门投降。斯大林模式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将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半农业社会变成了两个超级大国之一。那时,社会主义(没有市场)似乎终将取代市场社会(没有社会主义)。

大萧条后,特别是二战结束以后,始于伟大思想家如凯恩斯和伟大政治家如罗斯福总统,人类社会迈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自由市场和强大的政府干预结合了起来。自由市场包括自由的劳动力市场、自由的商品市场、和自由的资本市场。市场越自由就越好。强大的社会主义政府必须利用财政和货币政策调节市场,防止经济衰退。政府必须监控企业,惩罚和防止出现类似于安荣这样的公司。政府必须给失业者和老人提供最低社会保障,以免导致社会革命。政府必须提供免费义务教育,保证社会流动的机会。

社会主义市场社会是必由之路。对于迟发展者,在有自由市场之前,必须先有一个强大的政府,因为只有这个强有力的政府才能建构一个市场。斯大林模式只适合发展初期和战争准备。没有市场,不存在竞争,长期繁荣就失去了动力。没有社会主义政府的干预和社会福利,自由市场会加剧社会不平等,最终导致社会革命。大萧条之后,尤其是二战以后,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政府加入了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元素,特别是在社会福利方面,经济干预也越来越直接。晚年的斯大林设想过在苏联社会加入更多的市场要素,但是在他突然去世以后,他的继任者们没有这样做。现在,在发达国家中,欧洲各国政府的社会主义稍微多了一点,无益于欧洲经济。日本经济的自由程度和日本的社会福利都略显不足。美国仍然是结合自由市场和强大社会主义政府的最佳范例。

常识认为市场就是资本主义,政府干预就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互不相容的零和游戏。这是完全错误的。事实是,国家越发达,其市场就越自由,其政府的社会主义成分就越多。发达国家的税收占GDP的30%到40%;而发展中国家只占不到20%。社会越发达,就越社会主义,同时也越资本主义。

当今中国,处于一八四零年以来最好的形势。既无内乱,又无外患,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人民温饱,对外开放。中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社会主义意味着政府必须提供最低限度的免费教育和社会福利。

中国社会体制仍有五大缺陷,阻碍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阻碍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民主化。首先,隔离城乡的户口制度限制了横向和纵向的社会流动。第二,新建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把农民工排除在外,而农民工占中国工人阶级的一半。这直接造成了社会不平等,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第三是农村的土地政策。家庭承包制给每个农户平均1.2公顷土地,使农民免于饥寒,有利于社会稳定,但直接阻碍了土地的规模经营和农业机械化。从长远来看,这使得农民越来越穷而不是越来越富,社会越来越动荡而不是更加稳定。第四是免费教育。现在中国根本就没有不收费的义务教育制度,甚至连小学教育都不能免费,从起点就造成了社会不平等。最后是现行城市住房制度。大部分城市地区,租金和房价因单位、户口而产生的差异使外地人来了没房住,阻碍了自由移民和正常的社会流动。

这五大缺陷是束缚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阻碍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国革命最后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砍掉这五大枷锁。只要中国的决策者有政治意志和政治勇气砍掉这些枷锁,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将会更高。反之,这五项改革如久拖不决,现在的增长率怕也很难长期维持。

当今世界体系仍然是建立在民族国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美国仍将一强独霸。欧盟或多或少、或迟或早能够平衡美国的霸主地位;但欧洲一体化还有漫长艰难的路要走。日本将不仅仅是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还将成为世界第二军事、政治强国。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中国将仍然是一个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

当今世界体系仍然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不会出现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世界政府,规范那些强大富有的国家,并向穷国提供社会福利和义务教育。总而言之,富者愈富,穷者愈穷。贫穷的民族国家在世界体系中向上流动的机会极为有限。这取决于这个国家能否先建立强大的政府,再利用这个强有力的政府建立自由市场。

从美国的国家战略利益出发,有三种中国政策。上策是建立中美自由贸易区,使美国商品主导中国进口市场。中策是在美国培训中国领导干部,在他们被提拔之前。美国已经这样做了,但规模还是太小。下策是支持台湾独立。这是玩火,玩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战火。

二零零四年七月于芝加哥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分析改 赵梓希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130410131 赵梓希 【摘要】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弱到较强的转变,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明显的改善,我国已经由一个传统的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促进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就业困境的改善,国际地位的提高等诸多方面均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后的一些历史重大事件都值得我们去分析其影响,以便于今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字】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重变化重大历史事件 一、我国产业结构变化 建国以来,尤其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此相伴随,我国产业结构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和调整。 1、总体变化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很大的调整,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高,第三产业较低回落后逐年持续上升,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第二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对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功不可没的作用。 图1 1952—2014年我国三大产业在GDP中作占得比重(%)

2、三大产业结构的个体变化 从总体上看,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从1952年的50.95%下降到2014年的9.17%,可以看出我国已经不是一个以发展农业为主的国家了。 图2 1952—2014年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出现极增到下降再增,改革开放后先降后升的趋势,从1952年的20.88%上升到1960年的44.37%,随后下降到1968年的31.05%,后再次上升。改革开放后,从1978年的47.87%下降到1990年的41.34%,随后呈上升趋势,上升到2009年的47.45%。2010年来有小幅下降,截止14年达42.72%的水平。但总体来讲自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图3 1952—2014年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呈前期平稳后期逐步上升趋势。从1952年的28.16%下降到1978年的23.94%,随后逐渐上升到2014年的48.11%。(其中在1984年,2013年

当代中国所有制结构变迁

建国以来经济制度的变迁? 所有制及其结构作为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决定一个社会的经济乃至于政治制度的基础,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根本性质。所以,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所有制问题,把它作为运动的基本问题”。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伴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迁而跌宕起伏的发展史也证明了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所有制结构的深刻变化及其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建国后所有制结构的历史演变,是以继承了旧中国的所有制结构为基础的。旧中国的经济是畸形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其所有制结构由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劳动者个体经济所组成。由于帝国主义资本和官僚资本控制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封建地主经济主宰着农村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始终没能获得发展的空间而成为中国工业经济的主要形式,劳动者个体经济(包括农村的个体农业,城市和乡村的个体手工业、个体商业)在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从属地位,决定了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受这种腐朽落后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百年以上。因此,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首要的和繁重的任务就是变革旧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打破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对生产力发展的羁绊。 应该说,在新中国成立后要建立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的问题上,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的认识是清醒的和谨慎的。早在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已科学地预见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所建立的“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中,“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632、639页)。刘少奇也正确地分析了在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统治之后新中国经济所应包含的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并且指出:“除开那些投机操纵的经营及有害于新民主主义的国计民生的经营而外,都应加以鼓励,使其发展。”(《刘少奇选集》(上卷),第426-428页)他还在建国初

最新-简述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精品

简述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初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通过发表的《收益递增和经济地理》开始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 新经济地理学最大的闪光点就是在一般均衡中加入了空间要素。 在分析经济活动集聚、扩散的动力时,制度因素和运输成本得到重视①。 本文采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去探讨集聚和扩散的来源、城市的形成及演化非常有意义,研究将更具科学性并能提供更为现实的理论依据,帮助我们得出更现实的结论。 二、新经济地理学下的集聚扩散机制一分散力源于市场拥挤效应、城市拥挤效应和知识溢出经济空间内并不只存在集聚,如果一味集聚,那么经济活动将会集中在一点,这是不现实的。 因为大部分要素和市场所在地不同、土地的非移动性就会产生运输和贸易成本,拥挤效应和外部性会产生分散力。 第一,②的核心边缘理论模型认为产业扩散的推动力是市场拥挤和农业人口的非流动性。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就业市场供大于求,会降低名义工资。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心城市的劳动力会向名义工资高的地区流入,产业在空间分布上趋于分散。 第二,③认为,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会给集聚区带来以下负效应地价居高、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产业会向新的地区转移,形成产业扩散。 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城市拥挤效应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企业会转移到低成本的地区。 第三,知识溢出、技术溢出也是分散力的来源。 知识和技术在一定的区域内共享,降低其他企业的研发成本。 为避免竞争,一些科研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就会迁出聚集区,向企业少的区域扩散,形成分散力。 二集聚和扩散力量的拉锯战改变城市空间形态———二力博弈能够引起产业集聚的向心力得到新经济地理学和空间经济学的重视,而这种产业集聚能够引起经济活动和要素空间分布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造成产业集聚程度的不同。 离心力促使厂商在地理上扩散。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经济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经济结构的及时合理调整又是经济总量获得增长的必备条件。经过20余年的改革发展,湖南经济在发展速度及总量扩张上虽有很大突破,但经济结构尚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体制痕迹与传统内陆封闭型经济烙印;同时,由于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一些改革措施还没有完全到位,经济结构调整又碰到新的问题。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属于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国际背景下的开放性调整,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的升级性调整,短缺经济结束、买方市场初步形成后的需求导向型调整,经济发展实现阶段性转变和体制转轨进入攻坚阶段后的战略性调整。尽管机遇和挑战并存,但结构调整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认清和掌握我省经济结构的演变规律,对加快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有效应对加入WTO后的各种挑战尤为重要。本文就我省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作初步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

(一)产业结构演变的特点 经济发展过程也是产业不断升级的过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产业结构层次就越高。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则随工业化的推进呈现倒U 型曲线,即当一国工业化由初级阶段进入加速阶段,其增加值比重上升较快;当工业化进入成熟阶段,其比重则趋于缓慢上升继而停滞、缓慢下降;第三产业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目前我省产业结构总体上处于升级优化阶段,其演变的主要特点: 1、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改革开放以后,湖南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46.99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3983亿元,年均增长8.8%,比全国同期平均速度高0.7个百分点。伴随而来的是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继续得到相应发展;工业落后的局面得到基本的扭转,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促使湖南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迈进。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40.7:40.7:18.6,演变成2001年的20.7:39.5:39.8(见表1)。第一产业大幅下降20个百分点,且90年代下降的幅度大大高于80年代;第二产业的比重80年代有所下降,由1980年的40.2%下降到1990年的33.6%,但90年代又回升了近6个百分点,2001年为39.5。第三产业比重一路攀升,大幅上升近20个百分点,2001年达到

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复习课程

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中图法分类号F12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人民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在这一史无前例的历史实践中,我党勇敢地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这对于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就是所有制结构理论不断突破,所有制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以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过程。 一、改革前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基本状况及成因 解放初期,我国曾存在着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合作制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以及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等五种经济成分。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就形成了以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所有制结构模式。公有制经济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由建国初期(1952年)的44.7%迅速增加到1957年的73%。现在看来,当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向是正确的,它解放了生产力,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从1958年开始,由于“左”倾思想的干扰,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产生了片面的、教条主义的理解,盲目地向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发展。除了60年代调整时期比较注意发展其它所有制形式外,我国所有制结构发展的总趋向是盲目追求“一大二公”。这种“左”倾思想至“文化大革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就使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更趋单一化,几乎形成工业和商业由全民所有制企业独家经营的局面。到1978年,非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城乡私营经济几乎不复存在,个体经济也为数很少,外资经济也因这段时期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一直近于零水平,城乡99%左右是公有制经济。总的说来,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的所有制结构是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排斥其它所有制形式的单一的公有制为特征的。这种脱离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所建立起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结构,严重挫伤了劳动群众的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 展。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及原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开始全面纠正“左”的错误,纠正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化的弊端,并努力探索和建立适合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所有制结构。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我们的任务是要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每一个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和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55-56页。)“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55-56页。)以后又逐渐提出,我国应在一定

苏州市产业结构分析及建议

近几年来,苏州市第三产业发展较快,既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也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但就总体而言,苏州第三产业的比重仍不算高,还低于第二产业;而且其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比如仍以商饮业等传统服务业为主.而具有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够。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苏州市产业结构分析及建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苏州市产业结构分析及建议 一、苏州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现状 产业结构是一定历史条件与特定环境的产物,它总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的深化而不断演变。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演变呈现出产业结构的中心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服务业的顺序转移的一般趋势。具体说来就是,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存在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则首先是迅速增长,然后趋于稳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则趋于不断增长。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一般规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苏州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伴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苏州的产业结构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三次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15712演变为2004年的26731(参见图一)。 注根据苏州市历年统计年鉴及其统计公报数据绘制 很明显,苏州的产业结构的演变基本上符合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是,从苏州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苏州的产业结构又与这一“一般规律”有着相当大的差别,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 按照历年汇率计算,苏州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1978年仅为415美元,1992年首度超过1000美元,达到11524美元,到2004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升至70083美元,居国内大中城市第二。按照“一般规律”,苏州市的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应远小于西蒙·库兹涅茨模式中人均GDP为1000美元时第二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44%;又有1995年,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的人均GDP为4260美元,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平均为37%。但是,苏州市当年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却高达67%,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与国内其他大中城市相比,苏州市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位居第一。 (二)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小 西蒙·库兹涅茨模式中人均GDP为1000美元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7%; 1995年,世界中上等收入国家的人均GDP为4260美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平均为53%。2004年,苏州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为70083美元,而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1%。显然,苏州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与其当前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相适应的。同时,

最新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理论可根据是否考虑外贸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为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 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一般不考虑外贸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和作用,即在封闭的情况下研究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主要有:配第-克拉克定律、霍夫曼的工业化阶段理论、技术集约化规律、库兹涅茨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配第-克拉克定律由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发现并由克拉克经济实证研究而系统归纳,其基本结论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降低,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将增加,亦即劳动力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转移。配第-克拉克定理适用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区域,其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小,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大。三次产业劳动力的比重次序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转变。 霍夫曼定律揭示的是工业结构演变的重工业化阶段,消费资料与资本资料工业之间的增加值的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他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即消费品部门的增加值与资本货物部门的增加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他把工业化阶段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发展迅速,在制造业中占有统治地位;资本资料工业则不发达,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较小。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有:巴西、印度、新西兰等。

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发展较快,消费资料工业虽也有发展,但速度减缓,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仍远不及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日本、荷兰、加拿大、匈牙利) 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与资本资料工业在规模上大致相当。(英国、美国、德国、法国) 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将大于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处于这一阶段的当时还没发现。 技术集约化规律,即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的资源结构呈现出向以技术为主题的结构演进的趋势。在工业化初期,工业资源结构中劳动力的数量占据突出地位,形成以劳动集约型工业为主的阶段。工业化中期,工业资源结构中的资本积累及积累能力居突出地位,形成以资本集约型工业为主的阶段。后工业化时期,技术资本品的质量和劳动力质量为工业资源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从而进入技术集约化阶段。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把人均收入开始增长,并伴随有不同形式的经济进步的时期称为“经济时代”,把其后的经济发展称为“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不是指狭义的经济增长,而是指经济时代以后的经济全面发展。库兹涅茨的现代增长理论不仅证实了配第-克拉克定理,而且更广泛更深入探导了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雁行模式”,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的。该理论模式认为,在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制约下,落后国家的产业结构要经历三个阶段的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所有制成分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寻求建立适合中国国情、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我们党进行了长期坚持不懈的探索。其间,党的所有制政策不断调整,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也历经变迁,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本文将对60年来党的所有制政策的演变,以及由此引起的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过程作一历史的考察,并力求对其中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一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所有制结构经历了由新民主主义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社会主义单一公有制的历史性转变,这种变化是基于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生和展开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1949年至1952年: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新中国成立时,所继承的是一份底子薄、基础弱、发展极不平衡的经济遗产。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只有10%左右的近代工业经济,90%左右是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十分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经济落后的缘故,即使获得新民主主义. 【摘要题】共和国史研究 所有制及其结构作为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决定一个社会的经济乃至于政治制度的基础,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根本性质。所以,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所有制问题,把它作为运动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5页)。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伴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迁而跌宕起伏的发展史也证明了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因此,认真总结建国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变迁的历史经验,对于我国今后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保证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所有制结构的深刻变化及其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建国后所有制结构的历史演变,是以继承了旧中国的所有制结构为基础的。旧中国的经济是畸形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其所有制结构由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劳动者个体经济所组成。由于帝国主义资本和官僚资本控制着中国的经济命脉,封建地主经济主宰着农村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始终没能获得发展的空间而成为中国工业经济的主要形式,劳动者个体经济(包括农村的个体农业,城市和乡村的个体手工业、个体商业)在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从属地位,决定了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受这种腐朽落后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百年以上。因此,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首要的和繁重的任务就是变革旧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打破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对生产力发展的羁绊。 应该说,在新中国成立后要建立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的问题上,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的认识是清醒的和谨慎的。早在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已科学地预见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所建立的“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中,“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632、639页)。刘少奇也正确地分析了在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统治之后新中国经济所应包含的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并且指出:“除开那些投机操纵的经营及有害于新民主主义的国计民生的经营而外,都应加以鼓励,使其发展。”(《刘少奇选集》(上卷),第426-428页)他还在建国初期进一步提出了确立新民主主义新秩序的重要思想。他们的这些思想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由于没收了官僚垄断资本(包括它们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接收的日、德、意等帝国主义在华财产),国家控制了经济命脉;继续进行土地改革,废除一切封建制度,从而使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1.建国后,国营经济在革命根据地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取消帝国主义的特权、没收官僚资本,国营经济空前壮大并确立了自己的领导地位。1949年底,国营工业在全部工业总产值(包括手工业)中的比重为26.7%,在全国大型工业总产

南京产业结构演进的分析和思考

南京产业结构演进的分析与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的经济增长方式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不断向集约型方向转变,产业结构也日趋合理。但由于南京作为制造业相对发达的城市,重化工业又占有相对较高的比重,加之自然资源比较贫乏,在未来经济发展中,要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对于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从数据变化的视角,对近年来南京产业结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通过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不足和问题的剖析,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以期促进南京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一、发展状态的基本表现 (一)三次产业总体结构分析 近年来,南京市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2008年初步测算全市GDP完成3775亿元,是2000年的3.5倍。从产业结构来看,2008年我市三次产业GDP比重依次为:2.5:47.5:50,呈现“三、二、一”结构形态。

1、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轨迹 2008年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795、1887亿元,占GDP比重达到97.5%,成为南京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推动南京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近五年来南京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及其所占GDP比重(表1-1) 由表1-1可知,近五年来,南京市产业结构基本呈现以下变化: 一是第一产业增加值不断上升,但所占GDP比例逐步下降。2004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5.27亿元,到2008年增至93.00亿元,年均增长3.3%(可比价)。从所占GDP比重来看,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始终最低,并呈逐步下降的趋势。从2004年的3.6%逐渐下降到2008年的2.5%,五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 二是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较快,所占GDP比重呈下降趋势。

所有制结构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所有制政策的演变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迁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所有制成分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寻求建立适合中国国情、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我们党进行了长期坚持不懈的探索。其间,党的所有制政策不断调整,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也历经变迁,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本文将对60年来党的所有制政策的演变,以及由此引起的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过程作一历史的考察,并力求对其中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 一 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所有制结构经历了由新民主主义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社会主义单一公有制的历史性转变,这种变化是基于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生和展开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1949年至1952年: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 新中国成立时,所继承的是一份底子薄、基础弱、发展极不平衡的经济遗产。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只有10%左右的近代工业经济,90%左右是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十分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经济落后的缘故,即使获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的政治条件,也不能直接实行社会主义,必须“努力发展国家经济,由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成为党制定所有制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按照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和《共同纲领》的规定,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基本政策,优先发展国营经济;积极鼓励和扶持合作社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利用和限制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对个体经济,则通过互助合作的方式,积极而又慎重地引导其发展,从而使五种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 新中国成立之初,鉴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满足人民生活、促进城乡交流、吸收职工就业、培养技术人才、增加国家税收和社会积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扶助一切有益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与发展。1950年,针对私营工商业在平抑物价、实现财经统一后普遍出现的经营困难,党和政府把合理调整工商业作为重大经济举措之一,大力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扩大对私营工业的加工订货和收购包销,以及利用价格、利率、税率等经济手段,从经营范围、原料供应、产品销售等方面给私营工商业以应有的照顾和扶助。同时,国家鼓励

广州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演变的历史特征

第23卷第3期 V o l .23N o .32002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of Q ingdao Institute of A rch 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广州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演变的历史特征 Ξ 王媛1,王柬罡2,崔海鹰3(1.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510060;2.青岛市公路管理局,青岛266101;3.青岛市李沧区房产管理二处,青岛266100) 摘 要:就我国历史上的几个重要阶段,对广州市城市形态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特征进行探讨,总 结了广州城市形态发展的历史特征及演变规律,以利于今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中,吸取历史经验、 寻求规律、继承与发扬城市传统文化,体现岭南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关键词:广州,城市,空间形态,发展 中图分类号:TU 2098.1 城市形态是城市总体的物质形状和文化内涵双方面特征和过程的综合表现.城市空间形态则是指各种物质要素在城市总体层次上的空间组合关系,它包括城市本身的空间布局、空间形式、空间规模等直观的物质环境表现,它的演变具有时间系列的动态过程.只有把握住城市空间形态的总体特征及其演变过程,揭示出城市内外部诸要素相互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才能为城市规划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1 秦汉时期城市空间形态 秦汉时期——最早的广州城. 公元前214年(秦33年),秦始皇在岭南设南海郡,广州(番禺)为南海郡治,任嚣任郡尉,建城郭番禺城.番禺就是最古老的广州城,从任嚣建城(公元前214年)至今已有2215年的历史了[1]. 秦至二世而亡,赵佗继任嚣自立南越国而称王,把任嚣城扩大到周长10km 的大城,俗称“越城”或“赵佗城”,南越都城的建设是广州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有规划的建设(见图1)[2]. 图1 南越国都城城址示意图汉平南越后,中央皇权加强了对岭南的统治,使岭南土著 民族在接受较高文化的影响中,而逐渐“汉化”和发展起来了. 东汉末年,广州虽亦遭战乱,但商业繁荣,居民富足.《南 齐书,州郡志上》有云:“广州,镇南海,滨际海隅,委输交部,虽 民户不多,而狸獠猥杂……卷握之资,富兼十世”.所以当时的 交州刺史步骘将其州治从苍梧郡广信(今梧州)搬到广州,重 修“越城”的西半部,并把城向北扩展,所以历史上也称步骘 城.而广州的正式定名应在三国孙吴时代. 2 隋唐南汉城市空间形态 隋唐南汉——广州城的开元盛世. 隋初经济一度发展,因而大兴土木,开运河、建造宫殿,沟 通南北交通,成为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功绩[3].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潮,出现了贞观、开元 盛世,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城市的发展达到了一个Ξ收稿日期:2001-10-30

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答案

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第1部分:判断题 (共10题,共20.0分; 默认单题2.0分) 1、社会互动是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互动就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2.0分) 正确 错误 2、按照马克思·韦伯的理论框架,位于社会最底层的群体是弱势边缘群体。()(2.0分) 正确 错误 3、04、05年时,国际组织的有关报道指出,我国的自杀率达到了万分之二点三,居全球第一位。()(2.0分) 正确 错误 4、我国的城市化被称为“瘸腿的城市化”、“半拉子城市化”。()(2.0分) 正确 错误 5、众多的农民工生活在城市之中,但很难获得城市户口。()(2.0分) 正确 错误

6、解放以后,中国用户口这种最基本的制度性安排,把中国人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种类型。()(2.0分) 正确 错误 7、我国社会处在剧烈的转型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由过去的绝对贫困发展到了小康社会,人民的精神世界也愈加丰富。()(2.0分) 正确 错误 8、社会学的理念:治社会病,解决社会问题。()(2.0分) 正确 错误 9、我国地方政府收入的极少部分来自出售土地换取的土地转让费。()(2.0分) 正确 错误 10、要保证我国的长治久安就必须解决好工人问题。()(2.0分) 正确 错误

第2部分:单选题 (共20题,共40.0分; 默认单题2.0分) 1、()是中国在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种独特现象。(2.0分) 双轨制 “农转非” 人口迁移 下乡运动 2、农民问题的实质是()(2.0分) “三农问题” 社会变迁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经济问题 土地问题 3、社会学的维度不包括下列的()(2.0分) 声望 财富 权力 阶级 4、社会互动的根本目的是()(2.0分)

全国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1 中国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研究 ——探讨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生产率、居民收入水平、城镇化化的关系 郝成磊 20130202015 产业经济学 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外汇储备、外贸出口额由1978年的全球排名38、30上升到2011年的全球第一;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548.20亿元飙升至2011年的79646.65亿元,增加了24.44倍;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年均增9.62%,远远大于同期的世界经济平均增长水平约为2.5%。特别是在2000——2010年这一段长达11年的时间里,国内生产总值每年的增长率都在10%以上。经济总量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化,城镇化水平的变化。本文通过分析全国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研究我国在1978年到2012年期间,劳动生产率、居民收入水平、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变迁之间的关系,为当前国内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推进提出合理的建议。 一、1978年——2012年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一)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变要受经济增长阶段的影响 判断不同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所处的阶段,对于把握产业结构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判断经济增长阶段的主要指标有三个: 1.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收入水平是最重要的综合指标。 2.产业结构GDP 比例。 3.就业结构。

2 (二)中国产业结构转变受到国内具体条件的影响 1.较高速度的增长和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仍将并存。 2.多层面多档次的需求旺盛。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很大,不同企业使用的设备和产品的技术档次差距很大,不同地区的收入水平和基础设施 建设状况差距很大,这种差距为各类产业的生产和服务提供了客观的市场条件。 3.就业压力很大。在这16年中,有近2亿劳动力要从农业中转移出来,每年需要转移1000万人以上.再加上随着工业结构的升级,工业中就业人数的增长会明显慢于工业产值的增长,工业中吸收农业劳动力的能力下降,就业的压力十分突出。 (三)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1.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分析

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特点

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由严重失衡到基本合理的发展轨道。从总体上判断,我国已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门类齐全、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已基本上改变了一个时期以来严重失调的状况,并初步完成了合理化的任务,进入产业结构升级和高级化的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朝着高服务化,重工业化,高度加工化,知识技术密集化。下面分别从以上四点分析近几十年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一)高服务化

分析: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逐年增高,说明我国产业结构朝着高服务化的方向发展。 (二)重化工业化

分析:轻重工业调整大体分为三阶段。 一是建国初期至1978年,重工业化特点非常明显。为改变重工业薄弱局面,从“一五”开始我国就集中力量重点发展重工业。但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由于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最终导致轻、重工业比例关系严重失调。1960年,轻重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为33.4:66.6。经过三年调整,失衡的轻重工业比例关系重新趋于协调。七十年代开始,轻重工业生产结构再次出现不协调状态。1978年轻重工业总产值比例分别为43.1:56.9。轻、重工业结构的失衡,使得国家不得不对消费品实行调拨分配,大多凭票证限量供应,市场处于全面紧张状态。 二是1978年到80年代末,轻重工业均衡化调整时期。 这一阶段主要对轻工业实行了“六个优先”的政策,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1989年轻重工业总产值比例为48.9:51.1,轻重工业基本协调增长。

产业结构演变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变化 主旨:为了便于了解中国产业结构的详细变化,我从中国统计局网站上搜集到了1978-2012年中国三大产业的生产总值和就业人数的相关数据,本文共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方面了解三大产业每年的生产总值以及变化。第二方面了解三大产业中每年从业人数的比重和相关变化。正文: (一).中国三大产业生产总值变化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自1978-2012中国三大产业的生产总值均呈上 升趋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渐成为中国总产值的两大重要部分。我们再看下面一幅图可以知道,三大产业的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所生产的总值从1992年开始呈跨越式发展,增长速度最快,到2012 年时所生产总值与第二产业几乎差不多。而其中第一产业从 1978-1990年生产总值差不多到现在不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25%,增长最为缓慢。而第二产业所产值一直居于首位,自1998年之后也 开始飞速增长中。

如果我们还无法看清三大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我们可以看下面一幅图。

由上图可以清晰看出三大产业的变化,第一产业从1978年的接近30%下降到2012年的11%,呈不断下降趋势。而第二产业从大趋势上来说略有上涨,但起伏不大,在40%左右。其中最为明显的是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从1978年的25%上涨到2012年44%,涨势惊人,但与国际相比来说,像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其第三产业的GDP比重均达到70%以上,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5%左右,所以如果三大产业结构评价我国的发展水平,只能说我国依然处于发展中国家,未来第三产业仍需大力发展提高,第一产业继续下降,而第二产业也应开始呈下降趋势,我国才能迈入发达国家行列,任重而道远。 (二).中国三大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变化

试析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特点

试析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特点 陶良虎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由严重失衡到基本合理的发展轨道。从总体上判断,我国已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门类齐全、初步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 产业结构已基本上改变了一个时期以来严重失调的状况,并初步完成了合理化的任务,进入产业结构升级和高级化的阶段。 1949年以前的中国经济是一种传统的农业经济并依靠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近代工业几乎没有得到发展。1949年至1952年,我国用了三年时间进行了恢复性建设,到1952年,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到解放前的最高水平。1953年开始的工业化是在人均收入水平极低、工业生产能力很弱的基础上艰难起步的。1953年至1980年,我国在产业结构方面发生了两次大的超前转换和一次大的被动调整。第一次大的产业结构超前转换是“大跃进”时期,由于重工业超前发展,使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出现严重失衡,农轻重的比例关系由1957年的43.3:31.2:25.5变为1960年的21.8:26.1:52.1。在经过5年的被动调整,初步扭转了产业结构的失衡状况后,十年文革片面强调为备战服务,使产业结构重又步入“重型化”的轨道。1976—1978年,在经济发展上又出现了“急于求成”,通过大规模引进国外成套设备,发起了对工业化的新一轮强攻。这第二次产业结构的超前转换进一步加剧了各

产业间、轻重工业间、重工业内部的结构性的矛盾和比例关系失调,造成生产与消费的尖锐对立,社会经济关系全面紧张。在整个80年代,在需求总量迅速增长和需求结构快速变动的作用下,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了新的格局。工业以重工业的主导向优先发展轻工业转化,第三产业出现了历史上最快的增长时期。1951年至1990年期间,三次产业劳动力结构的变动更为显著,变动幅度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幅度,以此评价,产业结构的演进趋于合理。1991年至1997年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变动较大,从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体的结构变化看,第二产业增长最快,比重增加较大;第一产业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增长较快,比重也有所增加。按当年价格计算的三次产业的构成由1990年的28.4:43.6:28.0变为1997年的18.7:49.2:32.1。第一产业减少了9.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了5.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了3.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劳动力构成由1990年的60.1:21.4:18.5变为1997年的49.9:23.7:26.4。与80年代相比,90年代产业结构变动速度明显加快,这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通过对中国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演变过程的考察与分析,可以看到产业结构演变呈现出如下特点。 第一,产业结构演变呈现非均衡性。所谓非均衡性是指在一定的总体收入水平上,三次产业的比重呈非均衡状况,即有的产业比重过大,有的产业比重过小。如果分别从三次产业内部观察,这种非均衡性则更为明显。根据钱纳里的“典型结构”分析,中国目前的产业结

城市形态结构演变的基本因素分析

城市形态结构演变的基本因素分析 ——以上海为例 1、上海概况 上海,中国第一大城市,四大直辖市之一,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经济,科技,工业,金融,贸易,会展和航运中心。目前,全市常住人口为2301.9148万人(其中,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为8977000人,占39.00%)。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远在春秋时代的吴越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长江下游杭嘉湖苏平原的良渚文化奠定了上海城 市形态演化的根基。上海城市形态为组团状,受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以及规划控制,呈现沿苏州河由东向西延伸,顺黄浦江由南向北拓展的态势。上海作为中国对外的代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闪耀全球的国际化超级大都市,并致力于在2020年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 2、影响城市形态的因素 上海作为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上海的城市形态。 2.1城市文化 吴越文化作为上海的文化基础对于上海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首先,吴越文化是水之文化。从上海老城厢中可以看到,传统的城市形态是一个布局相当合理的水乡都会,整个老城依水而建,四周宽阔的城濠和外河组成四通八达的交 通干线,城墙中开有六处城门,其中有三处就是水门。城内河巷相依,纵横有序,呈现出江南城市典型的城市形态,现今的肇嘉浜路、陆家浜路都是在原来水道基础上填筑而成。因此,水曾经是上海城市形态中一个相当主体的元素。 其二,吴越文化中经济与文化是并重的。上海城隍庙老城厢是自明代建庙宇以来逐步形成的庙市结合的商业、完宗教活动区,各类商铺、摊贩借城隍庙会之光,形成了至今仍名扬四方的城隍庙集市。将封建祭祀场所与文人雅士隐名遁业之处变为热闹的商业集市,也正是吴越地域文化中重商重利的映射。 其三,吴越文化具有开敞气质。上海西联内陆,东濒大海,自开埠以来就是一个中原文化、闽粤文化与吴越文化融会贯通之地。从豫园湖心亭(建于1784年)的极为自由的建筑形式便可略见一斑,其多边形不规整的平面,大小各异的尖顶和短脊歇山屋顶,前后参差、高低错落,呈现出一种放任不羁的非正统体态。 1843年上海的开埠是上海城市形态演变有的又一次转折。西方文化的引入对城市形态构成一种强烈的冲击。许多西方建筑师,在西方复古主义和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影响下,将学院派的构图规则和个性化的修辞手法融为一体,并且兼收并蓄,这一时期的建筑作品几乎囊括了西方复古主义时期和建筑运动初期各国的典型建筑风格。因此上海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也有“西洋文明最精美的复本”之名。这一时期上海城市形态开始由传统的吴越文化造就的水乡都会转向一种多元、复杂的城市形态,是一种充满矛盾的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并存。这种强制性的文化冲击,使上海千百年来的城市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第一,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主要实现了两个转折:第一个转折是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变为第二产业占优势比重,这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完成的。第二个转折是由第一产业比重高于第三产业。逐步转变为第三产业的比重高于第一产业,这是在80年代后期实现的。这两个转折的实现,使我国的产业结构由20世纪50年代的一、二、三产业排序,演变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后二、三、一排序。这一变化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已由农业为主导产业转变为工业为主导产业,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工业化时代;而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第一产业则意味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的趋向。 第二,产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发展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性。经济发展是产业结构变革的动力源,而产业结构的变革又会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当产业结构处在以第一产业为主体产业时,经济发展是处于主要满足于人们生存需要阶段,即表现为农业社会的特征。当第二产业成为主体产业时,经济发展也就进入到主要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阶段,即表现为工业社会的特征。而一旦当第三产业成为主体产业时,那么,经济发展就进入了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和生活质量提高为特征的后工业社会。由此可以概括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均收入的增加,产业结构由农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工业、服务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第三,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会因产业结构的变化而改变。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表现为这样的趋势: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日趋减弱,1978年以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0%—30%之间,1978年以后随着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的减少而不断下降,其贡献率均在10%以下。第二产业是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在绝大多数年份中,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达到50%—70%,这与我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相连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随着其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的增加而增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现在已经大大超过第一产业,以后第三产业的高度发达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产业时,将取代第二产业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的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经济发展是由物质生产为主转向非物质生产为主的一般规律。 第四,现代经济的发展不仅来源于资源投入量的增加,而且取决于投入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合理的产业结构是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的基本前提,如果产业结构不合理,各产业发展的比例关系不协调,就会影响资源投入的效率,造成产业之间的“瓶颈”制约,使宏观经济运行失衡,整个经济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就失去了合理的产业结构条件。因此,适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协调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