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之我见 刘德刚

初中作文教学之我见      刘德刚

初中作文教学之我见刘德刚

发表时间:2019-08-21T10:05:53.95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72期作者:刘德刚柳自梅

[导读]

山东省平原县第二中学山东德州253100;平原县王庄小学山东德州253100

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作文教学最让师生头疼。在新课改理念下的作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解决学生作文难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写出精彩的文章呢?

一、培养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人们往往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做起来就会卖力;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就不乐意去做,甚至敷衍了事。写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缺乏兴趣和爱好是无法下笔的。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语文老师应想方设法,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与兴趣。可从简单的片段练习入手,如写一写自己班级学生的外貌、动作、语言等,也可从游戏入手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或就教学中的某一个触发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即兴练笔,更可以把生活中自己的酸甜苦辣、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学习和生活中的迷惘、困惑,通过随笔诉诸笔端让师生共同交流,这样既锻炼了写作能力又加深了师生感情。

二、深入生活——“绝知此事要躬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文老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深入生活,参加社会实践,为写作积累素材。

1.走出课堂,调查研究,取材社会生活。通过深入社区、村镇等调查研究,学生可以获得亲身体验,积累丰富的表象材料,为日后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同时也可以获得写作灵感,触发写作动机,提高感悟社会生活的能力。

2.积极观察、感受生活,为写作添素材。生活是绚丽多彩的,春华秋实,莺歌燕舞,花红柳绿,春生夏长,是学会感悟的基础,而抓住的前提是认真细致地观察。观察是“审视”,也需要投入,诚心地积极认真地投入,这种投入不仅是形式上的参与,更是心理距离的缩短,思想情感的融通和语言行为的协调。

3.深入思考,感悟生活,让作文快升格。把获得的感性材料进行深入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让小事情表现成大主题,小人物也表现得很丰满,小角度展现全局,小细节尽显本质,洞察生活中潜在或显现的思想意义,从平凡的生活中看出不平凡的意义,悟出闪光点,悟出事物的内在价值。

三、广泛阅读——“采得百花成蜜后,自己辛苦自己甜” 阅读写作不分家。一个人作文水平的高低,与他的知识面、信息量、认识事物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言驾驭能力、写作技巧的掌握等有密切的关系。而这些能力的获取和提高,大多来自于我们广泛地大量地阅读。要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传世名著,多读有较高品位的作品,以提高自己的语言功底和人文素养。在课堂上尽量多留一些时间指导学生诵读课文,领会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品味作者如何立意,如何构思,如何遣词造句,如何表情达意的,把精彩的章句画下来熟读背诵,这样日积月累,提起笔来也就会顺手多了。

四、勤于练笔——“宝剑锋自磨砺出”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要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及时地记录下来。作文是综合性很强的训练,要让学生的训练落到实处。作文水平的提高仅靠课堂上进行七、八次作文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无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从而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因此,我们还重视激发学生在课外作文的兴趣,使学生把作文作为一件乐事,勤写勤练。如通过在班里办班报、鼓励学生为学校广播站写稿件,开展读书报、评书报、剪书报评比活动,每周进行一次即兴作文比赛、鼓励学生自觉地写日记、写观后感、读后感,组织学生参加各项征文比赛,为少儿读物写稿、开展社会调查、收集信息等途径,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勤练勤写,从而使学生写出精彩的文章来。

五、掌握技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文教师进行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1.构思新。作文,首先要别出心裁。当多数人普遍注意到某一主要方面时,你可以从另一方面把被掩盖的问题提出来,这样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题目靓。俗话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作文要靠题装。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题好一半文”,好的标题能收到标新立异、先声夺人的效果。在拟题时可巧妙地运用一些修辞、比喻、拟人、反问等。如:《灵魂美丑的试金石》《生命如花》《放飞灵感的白鹤》《拾起那一枚贝壳》《我发现女孩也可以做“太阳”》这样拟题,更加贴切、形象、新颖。又如:《香烟的自白》《我是电》《树的“叹息”》《地球就诊记》,都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别有韵味。

3.态度亲。很多学生生活中和写作上完全两副面孔,写作时失之严肃,好像不这样不足以表示自己的水平,拉大了自己与读者的距离。其实,写作文应该给读者以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而又智慧的面孔,让人读起来亲切备至。这样的文章,才会让人倍感亲切,要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要设身处地来思考,挖掘其中的深刻内涵,。

4.感情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文选材要典型,要写出真实情感。作文是生活的记录,是作者心智思想情感的反映,一篇文章要打动读者首先要感动自己,自己写作时都无动于衷遑论读者,要写出真情实感,要心思细腻,学会自己观察、体验、感悟,选那些真正感动自己的瞬间,这样文章才会有血、有肉、有灵气,才能真正打动别人。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只有培养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不断增加学生的生活积累,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勤写多练,写作才不再成为他们的负担,才能实现新课标提出的“让学生乐于表达、自由表达、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之目标,从而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