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第5节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1]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第5节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1]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第5节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1]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1.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肺。

2.呼吸运动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内的气体交换。

知识点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1.动物的呼吸作用: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2.植物的呼吸作用: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二、重难点突破

考点1.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1.呼吸的定义: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整个过程称为呼吸。呼吸的第一个环节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由呼吸系统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

2.人体的呼吸系统: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其中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3.呼吸运动:吸气和呼气时呼吸模型的变化

吸气具体过程: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和胸骨向上、向外移升——胸腔体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进入肺泡

呼气具体过程: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和胸骨向下、向内移动——胸腔体积减小——肺收缩,肺内气压升高,大于外界大气压——肺泡内气体排出体外

注:吸气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呼气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压和外界大气压所形成的压力差是推动气体进出肺部的动力。在吸气结束尚未呼气的一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4.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1)实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2)原理:同种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气体的扩散作用):肺泡中氧气浓度高,周围毛细血管内氧气浓度低,所以氧气从肺泡到毛细血管中去;肺泡中二

氧化碳低,周围毛细血管中二氧化碳浓度高,所以二氧化碳从周围毛细血管到肺泡中去。这样就完成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气体交换。

(3)运输: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易于氧结合,成为氧合血红蛋白,在氧浓度低的地方易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易于运输氧气。

(4)结果:血液成分由静脉血(二氧化碳浓度高,氧气浓度低,颜色暗红)转变为动脉血(二氧化碳浓度低,氧气浓度高,颜色鲜红)

例1:下列关于平静状态下呼吸过程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 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

B: 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上升,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

C: 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

D: 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上升,外界空气经呼吸道进入肺

解析:平静状态下,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增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答案:A

变式训练一:如图所示为人体呼吸系统的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玻璃管

2.瓶塞

3.玻璃管的分支

4.气球

5.钟罩

6.橡皮膜

(1)玻璃管相当于人体呼吸系统的____________。

(2)气球相当于人体内的___________。

(3)橡皮膜相当于人体内的__________。

⑷钟罩相当于人体的__________。

(5)玻璃管的分支相当于人体的__________。

(6)左侧罩内的情况表示吸气过程,________侧罩内的情况表示呼气过程。

(7)模型中的1、2、3、4、5、6,直接与呼吸运动有关的是_______和_______。

答案:气管肺横膈膜胸腔壁支气管右 5 6

变式训练二: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排出CO2等气体.但人体排出的CO2 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某同学采用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是:人吸气时,活塞A打开,活塞B关闭,乙瓶中澄清石灰水没有出

现浑浊,人呼气时,活塞A关闭,活塞B打开.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

的CO2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终产物,请回答:

(1)甲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丙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请写出甲瓶或丙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验证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2)CO2+2NaOH=Na2CO3+H2O.

变式训练三:如图是表示研究人体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成分差异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要求被测试者通过2吸入气体,通过3呼出气体,请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装置存在错误,指出哪两根玻璃管应变短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次呼吸后,观察到烧杯A内的现象是_________.烧杯B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

(3)根据探究的问题,此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和4;(2)澄清的石灰水没有变浑浊;澄清的石灰石变浑浊.(3)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

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

考点2.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1.定义: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气反应,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或其他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称为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人体内的一种缓慢进行的氧化反应。

2.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能量

二氧化碳

氧气

葡萄糖酶+

+

?→

?

+。

3.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4.条件:活细胞内(线粒体)。

5.意义: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作用一旦停止,生命活动即结束。

6.动植物和人类一样,也需要进行呼吸,都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微生物和其他生物也有呼吸作用。

例2: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其意义是( )

A. 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B. 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C.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 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答案:C

变式训练一: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B.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C.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解析:从实质上看,光合作用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方面是物质的变化,就是把简单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复杂的有机物。另一方面是能量的变化,就是把光能吸收转变为储藏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答案:A

例3:如图是小柯探究种子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用手握住装置乙的试管外壁,观察红色水滴能否移动。这是为了检查装置的_____性。设置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

(2)小柯认为用天平分别称出甲、乙整个装置的质量,若前后质量有变化即可证明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你认为他的想法正确吗: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甲装置内因___________导致气压减小,红色水滴会向右移动。

答案:(1)气密;对照或对比(2)不正确(3)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又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变式训练: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小明猜想:种子萌发过程可能会产生二氧化碳,他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打开D装置中的阀门,水位下降,空气就会依次进入装置。

(1)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现象,则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

(3)请指出D装置的一个优点: 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空气在进入B之前需要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除浄,故应在B之间加A装置,A 装置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2)种子萌发产生了二氧化碳,则C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3)D中的阀门能控制水流的速度,从而控制通入空气的速度,D装置也可以收集气体,防止外界的气体从右侧进入C装置等。

答案:(1)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排除干扰;(2)C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可以通过控制水流的速度来控制空气通入的速度;可以收集气体,防止外界的气体从右侧进入C装置等。

三、优化与提高

(一)选择题

1.如图表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膈肌从甲到乙时,呼气 B.膈肌从甲到乙时,吸气

C.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 D.吸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

答案:BC

2.人呼吸时,在肺的形状从图中的甲图变成乙图的过程中,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关系是()

A. 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B. 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

C. 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D. 肺内气压先大于大气压,后小于大气压

答案:C

3.下列关于平静呼吸过程的表示,正确的是()

A. 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B. 胸廓缩小→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C. 胸廓扩大→肺缩小→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D. 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

解析: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

答案:A

4.人体在呼吸时呼吸系统中会有以下变化:(1)膈肌收缩;(2)膈肌放松;(3)膈上升呈拱形;(4)膈下降变扁平;(5)胸腔体积扩大;(6)胸腔体积缩小;(7)肺内压力增大;(8)肺内压力减小,

则属于吸气的选择为( )

A. (1)(3)(5)(8)

B. (1)(4)(5)(8)

C. (2)(3)(4)(7)

D. (2)(3)(6)(7)

答案:B

5.对呼吸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呼吸作用能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B.呼吸作用属于分解反应

C.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D.呼吸作用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解析:A.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故说法正确;B.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分解反应“一变多”的特征,故说法错误;C.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故说法正确;D.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此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说法正确.

答案:D

6.俗话说:“水多会把植物淹死”,主要原因是()

A.水太多,植物胀死

B.水太多,温度太低而冻死

C.被淹部分二氧化碳太多而中毒

D.被淹部分缺氧不能呼吸

解析:浇水太多造成植物淹死的原因是植物的根系需要进行呼吸作用,水太多使根系细胞无法进行正常的呼吸(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从而使根系细胞死亡,甚至植物根的坏死,故ABC与题意不符,D与题意相符。

答案:D

7.我国北方农村里常将马铃薯贮藏在地窖里,进入地窖取物之前,农民往往把一盏油灯吊入地窖内,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 测量窖内的二氧化碳含量

B. 测量窖内的水分含量

C. 主要是为了照明

D. 测量窖内的一氧化碳含量

答案:A

8.取甲、乙两个暖水瓶,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装有与甲瓶等量的煮熟的种子.两瓶均用插有温度计的橡皮塞塞严,置于温暖的地方,几小时后看到的现象是( )

A. 甲瓶温度下降,乙瓶温度升高

B. 甲瓶温度升高,乙瓶温度不变

C. 甲、乙两瓶温度都升高

D. 甲、乙两瓶温度都不变

解析:只有活的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煮熟的种子没有生命了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一部分转化为热量散失,使瓶内温度升高,温度计读数升高.因此甲瓶温度升高,乙瓶温度不变.

答案:B

9.家庭中一般是利用冰箱来储存水果和蔬菜,利用你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冰箱能延长果蔬储存时间的主要原因是( )

A. 减少果蔬水分含量,加快呼吸作用

B. 降低了环境的温度,减缓呼吸作用

C. 降低了环境的温度,加快呼吸作用

D. 减少环境中氧气的含量,减缓呼吸作用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0.右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问

题:

(1)曲线AB段表示_______过程,此过程肺内气体压力与外界大气压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这个过程是由于肋间肌和膈肌_______的结果。

(2)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_______。

(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中的____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关系

是。

(4)在曲线AB、BC段变化中,与呼吸有关的肌肉的变化情况:AB__________BC___________。

答案:(1)吸气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收缩(2)缩小

(3)B 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4)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肋间肌和膈肌舒张

11.如图是膈的运动与呼吸运动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相当于人体的气管和肺的分别是图中的序号__________和序号__________.

(2)图中的4相当于人体的__________,当4处于箭头所指的运动状态时,膈肌________ __,胸廓__________.

(3)当呼气结束的一瞬间,肺内气压__________外界大气压.通过__________,肺实现了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

答案:(1)1 2 (2)膈收缩扩大(3)等于呼吸运动

12.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各部分的名称: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F______.

(2)E的分支末端形成许多__________.F就是由这些_________构成的,是________的主要场所.

(3)图中__________既是呼吸的通道又是发声的器官.

解析:(1)图中的A是鼻腔,B是喉;C是支气管;D是咽;E是气管;F是肺;

E肺的末端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3)D咽就是呼吸器官也是消化器官.

答案:(1)鼻腔;喉;支气管;咽;气管;肺;(2)肺泡;肺泡;气体交换;(3)喉13.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方式可以用以下两个反应式来表示:

有氧呼吸:

能量

+

O

6H

+

6CO

6O

+

O

H

C

2

2

2

6

12

6

?→

?酶

;

无氧呼吸:

能量

+

2CO

+

OH

H

C

O

H

C

2

5

2

6

12

6

?→

?酶

某兴趣小组成员为了探究酵母菌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气体体积的变化(已知相同条件下,分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体积相同),进行了实验.在装有酵母菌和足量葡萄糖溶液的气球中通入O2和CO2直到饱和,再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后放入装有温水的量筒中(如图所示),记下液面的读数,以后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观察并记录量筒中液面的读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的细胞结构与下列哪种生物有明显的区别?______

A.水稻B.蘑菇C.西瓜D.大肠杆菌(2)若不考虑温度变化对气体体积的影响,则实验过程中量筒内的液面如何变化?

_________.

(3)若将装置中的温水换成冷水,重复以上实验,则量筒内液面变化的速率将_________(选填“加快”、“不变”或“减慢”).

答案:(1)D;(2)先不变后升高;(3)减慢

14.甲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乙图表示人体呼吸时,膈肌的不同活动状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曲线AB段表示吸气时肺内气压变化,与之相对应的是乙图的▲(填A或B)状态.

(2)甲图曲线BC段表示呼气时的肺内气压变化,这时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都▲.与之对应的是乙图中的▲状态.

(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甲图坐标中的B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

(4)肺内气压最大的状态是乙图的▲,膈肌收缩最紧张的状态是乙图的

▲,肋骨间的肌肉收缩时的状态可能是乙图的▲.

解析:(1)甲图中曲线AB段肺内气压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因此表示吸气时的肺内气压的变化.吸气时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所以与之相对应的是乙图中的B状态;(2)甲图曲线BC段肺内气压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因此表示呼气时的肺内气压变化,这时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缩小,与之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状态;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甲图坐标中的B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相等,既不吸气也不呼气;(4)呼气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压最大的状态是乙图中的A,膈肌收缩最紧张的状态是乙图的B,肋间外肌收缩时的状态可能是乙图的B.

答案:(1)吸气;B;(2)呼气;A;(3)相等;(4)A;B;B.

15.如图是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

(1)已知A是体内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则A的名称是 .在A中与气体交换有关

(2)B是毛细血管与细胞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必不可少的过程,则B为 .如果毛细血管中O2要进入到体内某细胞中,则O2浓度要(大于、等于、小于)细胞内O2的浓度;而如果体内细胞中的CO2要进入毛细血管,则CO2浓度要(大于、等于、小于)毛细血管内CO2的浓度.

答案:(1)肺脏肺泡和毛细支气管

肺泡气体交换累计面积巨大、壁薄、富含毛细血管,肺泡内氧浓度高、二氧化碳浓度低. (2)内呼吸大于大于

16.如图中的实验装置用于测量大麦种子的呼吸速率.实验开始时,用夹子夹紧橡皮管并使图中U形管内两侧有色液体均处于“0”标志位.在25℃条件下两套装置都静置1h,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装置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是.

(2)装置A中有色液体的变化量表示.

(3)装置B中对大麦种子进行灭菌处理的目的是;装置B中有色液体的变化可能是造成的,设置B装置的目的是.

(4)计算大麦种子在25℃条件下的呼吸速率(用单位时间内O2的吸收速率表示,单位为mm3g-1h-1).

答案:(1)吸收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2)大麦种子呼吸作用消耗氧的体积(3)灭菌是防止细菌呼吸作用产生或吸收的气体影响实验结果由于环境温度上升而引起的气体膨胀对照(排除由物理因素引起的气体热膨胀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4)O2吸收速率=80mm3/10g=8mm3g-1h-1

17.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人的呼吸系统包括肺和呼吸道,呼吸道由图中▲ (填数码代号)组成。

(2)患感冒时,由于病毒感染,[5]中的粘膜会▲ ,造成说话带鼻音。(3)[6]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交换后,血液发生的变化是▲ 。

(4)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循环系统,需经血液里的▲ 运输到全身各处。

答案:(1)⑤①②③⑦(2)发炎肿胀(3)扩散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含氧量增加)(4)红细胞(血红蛋白)

18.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一种叫“富氧水”的高价饮用水,它是以饮用水为基质,加压充入氧气制得.

节目中对“富氧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富氧水”富含氧分子,活性强、易吸收.喝水后氧气通过胃肠绒毛细胞膜直接进入细胞,能有效补充体内的氧,在细胞内分解各种营养物质产生能量.

观点二:“观点一”违背科学常识,是概念炒作,在“忽悠”消费者.

(1)石田教授曾对富氧水的效果进行研究.他以10名学生为对象,让学生在不同时间分别饮用350毫升普通水和富氧水,但不告诉学生喝的是哪一种水.学生喝完水后被要求运动15分钟,然后由研究人员测试并比较反映他们心率和耐力等生理指标,结果无明显差异.

(1)石田教授研究的主要方法属于:▲ .(选填“查阅资料”、“建立模型”或“对比实验”)

(2)人应该是由▲ 系统吸收氧气.右表是人在呼吸时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比较.平静状态下,如果一个人每次吸入与呼出时的气体都是500毫升,氧气的密度为1.4克/升,根据表中信息,可求得呼吸1次人体可吸收氧气▲ 毫克.因此呼吸1分钟(16次)人体吸收的氧气相当于28瓶500毫升富氧水中的溶氧量.

(3)依据(1)(2)的分析和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你支持哪种观点?▲ .解析:(1)对比实验是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把“富氧水”和普通水的效果作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异,该研究方法属于对比实验;(2)人应该由呼吸系统吸收氧气,呼吸一次人体可吸收氧气=500mL×10-3L/mL×(21%-16%)×1.4g/L=0.035g=35mg;因此呼吸1分钟(16次)人体吸收的氧气相当于28瓶500mL富氧水中的溶氧量;(3)根据(1)“富氧水”和普通水效果相同,(2)呼吸1分钟(16次)人体吸收的氧气相当于28瓶500mL 富氧水中的溶氧量,可判断观点二正确.

答案:(1)对比实验(2)呼吸;35(3)观点二

导学案(教师版)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等级 沅江三中四环八步教学模式 生物模块三导学案 第1页(共6页) 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教师版) 【学习目标】 1.设计和进行对照实验,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进一步培养探究和创造能力。 2.分析土壤微生物分解淀粉的情况。 3.学会检测淀粉和还原糖的方法,并根据现象作出合理判断和解释。 案例1: 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作用 一、提出问题: 秋天,落叶纷飞。春天,绿草如茵。且不见落叶痕迹!落叶去哪里了? 结合上面的实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请写下来。 落叶在土壤中能被分解掉,这究竟主要是土壤的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还是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呢 ? 注意: (1)要选择有研究意义的问题作为课题来研究 (2)要选择我们能力范围之内的问题作为实验研究课题。 二、作出假设: 落叶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 提示:假设既可以是基于已有的知识或经验作出的解释,也可以是想像或猜测。 三、设计实验 1、设计方案 (1)实验原理: 微生物能分泌多种水解酶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如纤维素酶、淀粉酶可将纤维素、淀粉水解成葡萄糖。然后被分解者吸收到细胞中进行氧化分解,最终形成CO2、水和各种无机盐,同时释放能量。 (2)、实验材料: 土壤、落叶、 (3)、实验器具: 玻璃容器、标签、塑料d 袋、恒温箱、纱布。 (4)、实验设计步骤: ①取两个圆柱形的玻璃容器,一个贴上“甲组”标签,另一个贴上“乙组”标签。 ②将准备好的土壤分别放入两个玻璃容器中,将其中乙组放入恒温箱, 60℃灭菌1h 。 ③取 大小、形态相同的落叶12片,分成2份,分别用包好,埋入2个容器中,深度约5cm 。 ④将2 个容器放于实验室相同的环境中, 一段时间后,取纱布包。 ⑤观察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落叶的 腐烂程度。 提示: (1)要确定实验变量是什么 需要控制的变量有哪些如何控制这些变量 ; (2)要注意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 (3)要注意写出具体的实验步骤以便指导实验的进行。

高中生物必修一呼吸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1. )(真核细胞需氧呼吸的基本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33-磷酸甘油酸为糖酵解,该阶段产生的个碳原子的化合物为.阶段BBC 为柠檬酸循环,该过程中一些特殊分子携带氢原子进入阶段.阶段CABNADPH 产生的物质④指的是.阶段和阶段D .合成物质③有关的酶只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1 () 】在需氧呼吸全过程的三个阶段中,相同的产物是【变式训练 A.ATP BCO CHO D[H] ...22 2 CO2,其中①②表示【变式训练丙酮酸】真核细胞有氧呼吸中含碳物质的变化是葡萄糖) (两个阶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H2O [H] B A[H] 都用于生成.①和②中产生.①和②产生的较多的是②DC .①和②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①和②是需氧呼吸中释放大量能量的阶段 3 )【变式训练】下列有关人体细胞需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糖酵解,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转化为热能B.通过电子传递链,携带氢的特殊分子与氧结合生成水ATP130C中的能量分子葡萄糖中的能量大约是.分子12D分子丙酮酸彻底氧化后释放的能量不同.分子葡萄糖和厌氧呼吸) (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厌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 .肌肉细胞进行厌氧呼吸是一种克服暂时缺氧的应急措施.产生的乳酸运至肝脏后被分解CCO DTPA时伴有氢的生成.剧烈运动时的产生与厌氧呼吸无关.产生2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比较) 1.(关于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7 / 1 A BATP 中.都能产生丙酮酸.都有能量释放,部分能量转移到C DCO2H2O 和.都能产生.都能发生有机物的分解1】如图表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率的关系(假设以葡萄糖作为呼吸【变式训 练)(作用的底物)。下列说法错误的

土壤微生物测定方法

土壤微生物测定 土壤微生物活性表示土壤中整个微生物群落或其中的一些特殊种群状态,可以反映自然或农田生态系统的微小变化。土壤微生物活性的表征量有:微生物量、C/N、土壤呼吸强度和纤维呼吸强度、微生物区系、磷酸酶活性、酶活性等。 测定指标: 1、土壤微生物量(MierobialBiomass,MB) 能代表参与调控土壤能量和养分循环以及有机物质转化相对应微生物的数量,一般指土壤中体积小于5Χ103um3的生物总量。它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 目前,熏蒸法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测定土壤微生物量的方法阎,它是将待测土壤经药剂熏蒸后,土壤中微生物被杀死,被杀死的微生物体被新加人原土样的微生物分解(矿化)而放出CO2,根据释放出的CO2:的量和微生物体矿化率常数Kc可计算出该土样微生物中的碳量。 因此碳量的大小就反映了微生物量的大小。 此外,还有平板计(通过显微镜直接计数)、成份分析法、底物诱导呼吸法、熏蒸培养法(测定油污染土壤中的微生物量—碳。受土壤水分状况影响较大,不适用强酸性土壤及刚施 用过大量有机肥的土壤等)、熏蒸提取法等,均可用来测定土壤微生物量。 熏蒸提取-容量分析法 操作步骤: (1)土壤前处理和熏蒸 (2)提取 -1K2SO 4(图将熏蒸土壤无损地转移到200mL聚乙烯塑料瓶中,加入100mL0.5mol·L 水比为1:4;w:v),振荡30min(300rev·min -1),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于125mL塑料瓶中。熏蒸开始的同时,另称取等量的3份土壤于200mL聚乙烯塑料瓶中,直接加入100mlL0.5mol·L -1K2SO4提取;另作3个无土壤空白。提取液应立即分析。 (3)测定 吸取10mL上述土壤提取液于150mL消化管(24mmх295mm)中,准确加入10mL0.018 mol·L -1K2Cr2O7—12mol·L-1H2SO4溶液,加入2~3玻璃珠或瓷片,混匀后置于175±1℃ 磷酸浴中煮沸10min(放入消化管前,磷酸浴温度应调至179℃,放入后温度恰好为175℃)。冷却后无损地转移至150mL三角瓶中,用去离子水洗涤消化管3~5次使溶液体积约为80mL, 加入一滴邻菲罗啉指示剂,用0.05mol·L -1硫酸亚铁标准溶液滴定,溶液颜色由橙黄色 变 为蓝色,再变为红棕色,即为滴定终点。 (4)结果计算

全球变化条件下的土壤呼吸效应_彭少麟

第17卷第5期2002年10月 地球科学进展 ADVANCE IN EARTH SCIENCES Vol.17 No.5 Oct.,2002 文章编号:1001-8166(2002)05-0705-09 全球变化条件下的土壤呼吸效应 彭少麟,李跃林,任 海,赵 平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50) 摘 要:土壤呼吸是陆地植物固定CO2尔后又释放CO2返回大气的主要途径,是与全球变化有关的一个重要过程。综述了全球变化下CO2浓度上升、全球增温、耕作方式的改变及氮沉降增加的土壤呼吸效应。大气CO2浓度的上升将增加土壤中CO2的释放通量,同时将促进土壤的碳吸存; 在全球增温的情形下,土壤可能向大气中释放更多的CO2,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可能是引发温室气体CO2产生的重要原因,所有这些全球变化对土壤呼吸的作用具有不确定性。认为土壤碳库的碳储量增加并不能减缓21世纪大气CO2浓度的上升。据此讨论了该问题的对策并提出了今后土壤呼吸的一些研究方向。其中强调,尽管森林土壤碳固定能力有限,但植树造林、森林保护是一项缓解大气CO2上升的可行性对策;基于现有田间尺度CO2通量测定在不确定性方面的进展,今后应继续朝大尺度田间和模拟程序方面努力;着重回答全球变化条件下的土壤呼吸过程机理;区分土壤呼吸的不同来源以及弄清土壤呼吸黑箱系统中土壤微生物及土壤动物的功能。当然,土壤呼吸的测定方法尚有待改善。 关 键 词:土壤呼吸;碳循环;全球变化 中图分类号:Q142.3 文献标识码:A 土壤呼吸是植物固定碳后,又以CO2形式返回大气的主要途径。土壤碳库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位已日益突出,而土壤呼吸作为土壤碳库碳平衡的一个重要相关过程不容忽视,研究土壤呼吸有助于揭示土壤碳库动态机理。在大气与土壤界面,土壤CO2释放的驱动因子是多种多样的,在全球变化条件下研究相关因子与土壤呼吸是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全球变化有不同的定义,1990年美国的《全球变化研究议案》,将全球变化定义为“可能改变地球承载生物能力的全球环境变化(包括气候、土地生产力、海洋和其它水资源、大气化学以及生态系统的改变)”。狭义的全球变化问题主要指大气臭氧层的损耗、大气中氧化作用的减弱和全球气候变暖[1,2]。土壤呼吸研究工作的开展,从研究对象来说,涉及农田、森林、草地等,从研究的地域来说从低纬至高纬均有研究,其中大部分研究集中于中纬度的草地和森林,目前,北极冻原也有研究报道[3]。 本文对在全球CO2浓度升高、气温上升、大气氮沉降等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土壤呼吸的响应作一综述,以促进土壤呼吸的研究,加深人们(特别是政策决策层)对土壤呼吸的认识。 1 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土壤呼吸效应 早期的土壤呼吸的测定基于表土层CO2的释放,开始于80多年前[4]。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时至今日,土壤呼吸因为其全球的CO2总释放量已被  收稿日期:2002-01-04;修回日期:2002-05-3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东部样带主要农业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编号:3989937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南方丘陵坡地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构建机理与可持续性研究”(编号:KZCX2-407);广东省重大基金项目“广东省主要农业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编号:980952)资助.  作者简介:彭少麟(1957-),男,广东人,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slpeng@https://www.360docs.net/doc/614606863.html,

七年级生物教案:呼吸作用

七年级生物教案:呼吸作用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呼吸作用。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呼吸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描述肺通气的过程,概述呼吸运动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呼吸的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组制作呼吸运动模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呼吸运动,肺通气的原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比赛吹气球,培养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教学策略: 1、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真实的教学情景,构建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形式。 2、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采用科学探究形式,通过模拟制作的探究活动,构建平等、愉快、合作、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探究,创设学生有所发现的教学情景。 3、学法:亲身体验、讨论、交流、模拟制作。

4、通过学生演示、测量、提问、抢答、合作、游戏等活动,提供自我展示的空间,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理念。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1.通过多媒体教学达到直观,形象的效果。 2.引导探究,创设学生有所发现的教学情景。 教学资源: 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力图将教材资源(呼吸作用概念,呼吸运动模型);生活资源(学生亲身体验到的,亲自经历过的);媒体资源(网上下载的录像,杂志和书中获得的知识);再生资源(课堂上随机产生的,老师根据学情拓展的,根据教材创生的模拟探究)等有机结合,拓展学习的路径。 教学评价: 快乐人生三句话。现代中学生追求时尚,崇尚个性,喜欢快乐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要有评价的意识,适时地运用教学评价,激励他们自主学习。 老师随机的鼓励性评价,如:太棒了,你真聪明等。 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如:我们认为他的看法很有创意。 学习小组相互的评价,如:快乐小组的模型做得很形象。 教学过程: 接下来请欣赏我的教学过程: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所有知识点

浙教版科学八上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 第一节水在哪里 1.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2.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5.水的循环:小循环 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 ⑤下渗(地下径流)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②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第二节水的组成 1.水的电解 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 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 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极的2倍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实验结论: 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 原子构成) 2.、水的重要性质 颜色无色沸点100℃ 气味无味凝固点0℃ 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

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 密度的大小只由材料决定。(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2.密度的公式: ρ = m / v(公式变形:m=ρv v=m / ρ) 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m3或cm3)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m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m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 3.密度的单位: (1)密度的单位:kg/m3或g/cm3, (2)两者的关系:1g/cm3=1000kg/m31kg/m3=1×103-g/cm3 (3)水的密度:1×103kg/m3或1g/cm3 1毫升= 1cm3= 1×106-m31吨=1000千克=1×106克(4)单位转化 : 1毫升= 1×103-升1升=103-m3 4.密度的测量 (1)测量原理:ρ=m/v (2)测量步骤:①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②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③计算 5.密度知识的应用: (1)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得第三个量。 (2)可用于鉴别物质的种类。

土壤中细菌、真菌呼吸作用强度的测定

土壤中细菌、真菌呼吸作用强度的测定 参考文献:胡开辉主编微生物学试验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年8月。 1.原理: 在一定容器中用一定浓度的碱液吸收因土壤呼吸作用所释放的二氧化碳,然后用标准酸回滴甚于的碱,求出用于吸收二氧化碳消耗的碱量。由此计算出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根据抗生素抑制某些类群微生物生长的特点,使用抗生素处理土壤能够把土壤呼吸中属于细菌和属于真菌的作用部分区分开来,分别进行测定。 2.器材: 2.1待检土样:鲜土 2.2器材:0.1mol/L NaOH溶液,0.1mol/LHCl溶液,10mol/L酚酞乙醇溶液,链霉素硫酸盐,放线菌酮,500mL广口瓶、纱布、线绳、酸碱滴定仪、电子称。 3操作步骤 3.1样品处理:取500mL广口瓶4个,每瓶盛20ml0.1 mol/L NaOH溶液.然后称取20g鲜土3份(内各加0.1g葡萄糖)。其中1份加链霉素硫酸盐2万单位,另1份加放线菌酮4万单位,混匀。3份土样均用双层纱布包好,悬于500ml广口瓶中,塞紧瓶塞,做好标记。不加土壤样品的广口瓶作为空白对照。然后置广口瓶于28℃温度下培养24h。 3.2酸滴定:小心取出广口瓶中土壤样品,于每瓶碱液中滴数滴酚酞指示剂,观察瓶中NaOH 溶液色变化并纪录,。然后用0.1mol/LHCl溶液滴定NaOH溶液,至酚酞指示剂颜色消失,并纪录所用HCl数量。 3.3土壤含水量测定: 水分%=水分/干土重×100 干土%(水分系数)=1/1-水分% 3.4计算: 按滴定空白对照与个处理所消耗的盐酸数量之差,以及各处理中有等量的NaOH用于吸收土壤呼吸作用所释放的二氧化碳。按每消耗1ml0.1mol/LnaOH相当于2.2mg二氧化碳量,计算出各处理土壤呼吸作用的二氧化碳释放量。 计算公式: 总呼吸强度:(CO 2mg/g干土)=B-A/20×干土% 细菌呼吸强度:(CO 2mg/g干土)=B-C/20×干土% 真菌呼吸强度:(CO 2mg/g干土)=B-D/20×干土% 试验报告: 土壤中细菌、真菌强度的测定结果

土壤呼吸强度的测定

土壤呼吸强度的测定 土壤空气的变化过程主要是氧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累积。土壤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大,对作物根系是不利的,若排出二氧化碳,不仅可消除其不利影响,而且可促进作物光合作用。因此,反映土壤排出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壤呼吸强度是—个重要的土壤性质。 土壤中的生物活动,包括根系呼吸及微生物活动,是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因此测定土壤呼吸强度还可反映土壤中生物活性,作为土壤肥力的一项指标。 (一)测定原理 用Na0H吸收土壤呼吸放出的CO2,生成Na2CO3: 2Na0H+C02——→Na2CO3+H20 (1) 先以酚酞作指示剂,用HCl滴定,中和剩余的Na0H,并使(1)式生成的Na2CO3转变为NaHCO3: Na0H + HCl——→NaCl+H20 (2) Na2CO3+ HCl——→NaHCO3十NaCl (3) 再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HCl滴定,这时所有的NaHC03均变为NaCl: NaHCO3+ HCl——→ NaCl+H20+CO2 (4) 从(3)、(4)式可见,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所消耗HCl量的2倍,即为中和Na2CO3的用量,从而可计算出吸收CO2的数量。 (二)测定方法 方法(一) 1、称取相当于干土重20克的新鲜土样,置于150毫升烧杯或铝盒中(也可用容重圈采取原状土); 2、准确吸取2molL-1NaOH l0毫升于另一150毫升烧杯中; 3、将两只烧杯同时放入无干燥剂的干燥器中,加盖密闭,放置1—2天; 4、取出盛Na0H的烧杯,洗入250毫升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5、吸取稀释液25毫升,加酚酞1滴,用标准0.05molL-1HCl滴定至无色,再加甲基橙1滴,继续用0.05 molL-1 HCl滴定至溶液由橙黄色变为桔红色,记录后者所用HCl的毫升数(或用溴酚兰代替甲基橙,滴定颜色由兰变黄); 6、再在另一干燥器中,只放NaOH,不放土壤,用同法测定,作为空白。 7、计算: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呼吸作用

(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复习教案 课题《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课型复习课:课时1课时 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2、阐明呼吸作用的过程及实质。 3、能够尝试着描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情感目标:1、通过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初步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基本观点。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达成目标:加强知识的巩固,在练习中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重点:1、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2、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了解光合作用与呼 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3、训练重点,夯实基础,培养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提高。 教学策略:学生自主探究、讲练结合。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二、夯实基础强化提高 (一)光合作用知识整合: 对照课本和复习提纲归纳总结加强记忆。 1.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归纳光合作用的概念。 2.概括光合作用的公式。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可以用下列式子概括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3.分析光合作用的实质:物质转变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能量转变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4.由光合作用的公式来分析说出光合作用对于生物圈的意义。 基础巩固 1.绿色开花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其中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 A氧和有机物B二氧化碳和水C光能和叶绿体D水和无机盐

2.下列各项中不是光合作用提供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B食物中的养料 C维持人类生存的水D煤燃烧时放出的能量 3.若要提高温室蔬菜的产量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中耕松土 B 提高室温C增加氧气D增加二氧化碳 4.农业生产上下列种植方法收成最好的是() A同种植物种得稀疏些 B 同种植物种得稀疏些 C几种植物种得紧密些 D 高矮植物合理密植 (二)光合作用实验 实验一:对照课本梳理《绿叶在光下制作有机物》实验的实验目的、过程、实验现象和结论。 精选例题: 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A ) ①用不透光纸从上下两面遮盖叶片的一部分 ②把实验材料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 ③把盆栽的天竺葵或其他绿色植物放于暗处一昼夜 ④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夜 ⑤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⑥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光纸 A、③①②⑥⑤④ B、④③②⑤①⑥ C、②③④⑤①⑥ D、②④③⑤⑥① 实验二:对照课本梳理《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目的、过程、现象、结论。 (三) 呼吸作用:对照课本和复习提纲归纳总结 1.说出呼吸作用的原料、产物。 2.概括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公式。植物体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将体内的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 公式子概括: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水能量 3.分析呼吸作用的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了动力. 实验:参照课本梳理三个演示实验的实验目的、过程、现象和结论。 基础巩固 1、呼吸作用是指植物吸收空气中的______ 将体内的有机物转变成 ______ 和______ 并释放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______的过程。 2、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 A.只在叶片中 B.只在萌发的种子中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知识整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知识整理(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一、呼吸作用过程 总反应式及物质转移: 2 三、细胞呼吸的能量变化 ★当CO 2释放总量最少时,生物呼吸作用最弱,最宜存放。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C 6H 12能量 O 2浓度 O 2浓度 CO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热能(内能)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光与光合作用 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滤纸条上色素分布 二、光合作用过程 总反应式: 物质转移(以生成葡萄糖为例): 四、专有名词辨析 1、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强度):真正的光合作用强度。 2、净光合作用速率(强度):表现光合作用速率,可直接测得。衡量量:O 2释放量、CO 2吸收量、有机物积累量。 3、呼吸作用速率:衡量量:O 2消耗量、CO 2产生量、有机物消耗量。 胡萝卜素:橙黄色 叶黄素:黄色 叶绿素a :蓝绿色 b :黄绿色 叶绿体中的色素 叶绿素 (含量约占3/4) 类胡萝卜素 (含量约占1/4) 叶绿素a (蓝绿色) 叶绿素b (黄绿色) 胡萝卜素(橙黄色) 叶黄素(黄色) 含量 排 名: 1 2 3 主要吸收: 蓝紫光和红光 主要吸收: 蓝紫光 CO 2+H 2O (CH 2O)+O 2 光能 叶绿体

五、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1、光照强度、光质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2、CO 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3、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关系 (1)黑暗 (2)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 CO 2 吸收 (O 2CO 2 释放 (O 2 光照强度 CO 2放出CO 2 2 (3)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 (4)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 CO 2 2

七年级生物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

第三单元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的过程。 2.说出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3.认同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 参与探究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及创新意识;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有重要意义,反思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树立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又服务于生活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 重点: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探究呼吸作用的三个实验。 难点: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有机物的分解和能量的释放。 三、教学设计思路: 围绕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以实验为依托,以生活和环境事件为载体,从分析实验现象入手,推测出呼吸作用的原料、产物以及有机物分解和释放能量的实质,揭示呼吸作用的实质与普适性。然后从生物圈的角度探讨碳-氧平衡,反思人与生物圈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 准备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和器材。提前一周黄豆,装在玻璃瓶中的白菜。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学案 自主学习 一、植物的呼吸作用 1.概念:细胞内有机物在___的参与下被分解成___和___,同时释放___的过程。 2.反应公式:_________。 3.观察种子呼吸现象的演示实验。 温度计示数上升说明___。 蜡烛熄灭说明呼吸作用吸收___。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___。 4.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一部分以___的形式散失,其余主要用于维持___。 二、呼吸作用的应用 1.田间松土、及时排涝有利于根的___。 2.粮食、蔬菜、水果贮藏需要抑制呼吸作用。 课堂练习 1.白薯、白菜堆放久了会发热的原因是() A.光合作用产生了热量 B.蒸腾作用产生了热量 C.呼吸作用产生了热量 D.都有可能 2.在农业生产上,为了利于植物呼吸,常采取的措施是() A.大量使用有机肥料 B.大量使用无机肥料 C.大量浇水 D.中耕松土 3.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A.绿色部分 B.叶片 C.种子 D.植物体有生命的部分 4、讨论:我国北方农村里常将马铃薯储藏在地窖中,进入地窖取物前,农民往往把一盏油灯吊入地窖内,你知道这一做法的目的是什么?

(完整word版)新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xx》 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 第2节《走进科学实验室》 第3节《科学观察》 第4节《科学测量》 第5节《科学探究》 第二章《观察生物》 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 第2节《细胞》 第3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4节《常见的动物》 第5节《常见的植物》 第6节《生物的多样性》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 球》 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 结构》 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 第3节《组成地壳的岩石》 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

震》 第5节《泥石流》 第6节《地球表面的板块》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第四章《物质的特性》 第1节《物质的构成》 第2节《质量的测量》 第3节《物质的密度》 第4节《物质的比热》 第5节《熔化与凝固》 第6节《汽化与液化》 第7节《升华与凝华》 第8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 第1节地球上的水 第2节水的组成 第3节水的浮力 第4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第5节物质的溶解

第6节物质的分离 第7节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第二章:天气与气候 第1节大气层 第2节气温 第3节大气的压强 第4节风和降雨 第5节天气预报 第6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7节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节人体激素的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 第4节动物的行为 第5节体温的控制 第四章电路xx

第1节点和与电流 第2节电流的测量 第3节物质的导电性与电 阻 第4节变阻器 第5节电压的测量 第6节电流与电压、电阻 的关系 第7节电路分析与应用九年级上册 第1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第3节探索碱的性质第4节几种重要的盐第5节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 第6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 第2xx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2节物质转化的规律第3节常见的材料第4节材料的发展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1节能量的相互转化第2节能量转化的量度第3节认识简单机械第4节动能和势能第5节物体的内能第6节电能的利用第7节电热器 第8节核能的利用第9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4章代谢与平衡第1节动物的食物与摄食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第4节能量的获得第5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第6节代谢的多样性 七年级下册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知识点梳理名词: 1、光合作用:发生范围(绿色植物)、场所(叶绿体)、能量来源(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 语句: 1、光合作用的发现:①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容易窒息而死,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②1864年,德国科学家把绿叶放在暗处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暴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③1880年,德国科学家思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④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第一组相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O和C18O,释放的是O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 2、叶绿体的色素:①分布: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②色素的种类:高等植物叶绿体含有以下四种色素。A、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B、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包括胡萝卜素(橙黄色)和叶黄素(黄色)

3、叶绿体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光反应阶段的酶)和叶绿体的基质中(暗反应阶段的酶)。 4、光合作用的过程:①光反应阶段a、水的光解: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b、ATP的形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②暗反应阶段:a、CO2的固定:CO2+C5→2C3b、C3化合物的还原:2C3+[H]+ATP→(C H2O)+C5 5、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①场所:光反应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②条件:光反应需要光、叶绿素等色素、酶,暗反应需要许多有关的酶。③物质变化:光反应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暗反应发生CO2的固定和C3化合物的还原。④能量变化:光反应中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⑤联系:光反应产物[H]是暗反应中CO2的还原剂,ATP为暗反应的进行提供了能量,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形成ATP提供了原料。 6、光合作用的意义:①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②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③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总之,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7、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包括光照的强度、光照的时间长短)、二氧化碳浓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作用)和水等。这些因素中任何一种的改变都将影响光合作用过程。如:在大棚蔬菜等植物栽种过程中,可采用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减少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方法,来提高作物的产量。再如,二氧

土壤呼吸测量全面解决方案

土壤呼吸测量全面解决方案 土壤呼吸(Soil Respiration)是指土壤释放二氧化碳和甲烷的过程,严格意义上讲是指未扰动土壤中产生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所有代谢作用,包括三个生物学过程(即土壤微生物呼吸、根系呼吸、土壤动物呼吸)和一个非生物学过程,即含碳矿物质的化学氧化作用。土壤动物呼吸和含碳矿物质的化学氧化作用因为比例很小,一般在计算土壤呼吸时忽略不计。 土壤呼吸组成示意图(Ryan & Law,2005) 土壤呼吸在全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第一篇高精度的监测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文章由Keeling发表在1958年。之后众多研究者的大量工作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不断升高,并由此造成了温室效应与一系列全球性的变化。

自1958年以来大气CO2升高示意图 研究发现,现在大气中温室气体急剧增加的罪魁祸首就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砍伐。在全球最大碳库——陆地生态系统中,土壤呼吸作用的碳排放量的估计量为68Pg/a至100Pg/a。土壤碳储量是大气碳储量的2倍,土壤呼吸约占整个生态系统呼吸的50-80%( Giardina and Ryan 2002)。土壤呼吸即使发生较小的变化(10%)也可能会超过由于土地利用改变和化石燃料燃烧而进入大气的 CO2年输入量。所以土壤呼吸的变化能显著地减缓或加剧大气中 CO2的增加,进而影响气候变化(李玉宁,2002)。现在由于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化中,最主要的现象就是气候异常和气温升高,而土壤呼吸速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函数增加,这又会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同时,森林砍伐等土地利用方式改变本身就会增加土壤呼吸。 全球碳循环示意图 因此,对各种类型的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研究一直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热点,并逐渐成为生态学研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测量指标。

七年级生物呼吸作用

第五章有机物的分解利用和水分的散失 第一节有机物的分解利用——呼吸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证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使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了解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2.通过证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3.通过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初步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基本观点。 重点、难点分析 植物呼吸作用实验的设计和分析,以及呼吸作用的概念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呼吸作用是植物体的一种重要的生理活动,主要表现在对有机物的分解,产生能量,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呼吸现象在人体的表现非常明显,但是植物体有没有呼吸作用?如果有怎样证明它的存在?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实验来检验。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完成实验操作的同时,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做完每一个实验后,在对实验现象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样不仅使学生从直观实验现象中总结出知识内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学生自己总结出呼吸作用的概念。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题的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 1.引言的设计: 上好本节课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做好实验,并且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经过分析得出结论。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得出检测植物是否进行呼吸,可以用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的方法。可提问: (1)什么是呼吸?请举出身边可见到的呼吸现象。 (2)人在呼吸时,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在成分上有什么不同? (3)植物有没有呼吸?可以用什么方法证明? 如果植物也进行呼吸,植物周围的O2就会减少, CO2增多。所以,要知道植物是否进行了呼吸作用,可以通过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来证明。怎样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了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考虑,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的方案。为了使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有可行性和科学

(完整)高中生物呼吸作用训练题(带答案)

呼吸作用训练题 1.下列不含有氮、磷元素的物质是 A.DNA B.核酶 C.ATP D.纤维素 2.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是细胞吸能反放能反应的纽带B.ATP由3个磷酸基团和1个腺嘌呤构成C.ATP中连接两个磷酸基团之间的磷酸键比较不稳定 D.ATP水解反应所释放的能量用于另一吸能反应 3.“有氧运动”近年来成为一个很流行的词汇,得到很多学者和专家的推崇,它是指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下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段为无氧呼吸 B.C点以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量 C.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 D.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点,会因为乳酸大量积累而使肌肉酸胀乏力 4.下图表示生物体内有关物质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与其不相符的是 A.该图表示在油菜种子的成熟过程中,糖类(甲)和脂肪(乙)的含量变化,若在萌发过程中甲、乙表示的物质则刚好相反 B.该图表示某运动员长跑时体内CO2(甲)与O2(乙)的含量变化 C.曲线甲、乙分别表示因CO2浓度骤然降低,某绿色植物体内C5和C3的含量变化D.该图表示光照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ATP(甲)与ADP(乙)的含量变化 5.关于有氧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个阶段都产生能量 B.三个阶段都能合成ATP C.三个阶段都需要酶催化 D.三个阶段都产生[H] 6.下列有关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酵母菌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的原因之一是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 B.依据石灰水混浊程度和速度可以判断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C.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用来检验CO2 D.检验是否有酒精产生的方法是直接向培养液中加入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 7.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 D.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合成ATP 8.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下列据图中信息推断正确的是

(word完整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最新浮力总复习(内容全面详细)

课题:浮力总复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道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知道求浮力的方法 3.能综合利用压强、浮力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1.求浮力的方法; 2.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内容】知识网络和知识点: (一)浮力基本知识点 1、浮力的定义: 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4、浮力的测量:F 浮=G-F (G 等于弹簧秤在空气中的示数,F 表示物体浸在液体中的弹簧秤示数) 5、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 浮 = G 排 =ρ液V 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6、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3)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 2/3ρ G

高考生物知识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 1、呼吸作用的本质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不一定需要氧气,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进行,原料是糖类等,产物是丙酮酸、氢 、 AT P,第二阶段在线粒体进行,原料是丙酮酸和水,产物是C02、ATP 、氢,第三阶段在线粒体进行,原料是氢和 氧 ,产物是水、 ATP ,第一、二阶段的共同产物是氢 、 ATP ,三个阶段的共同产物是A TP。1mo l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能量2870 KJ,可用于生命活动的有1161KJ(38mol ATP),以热能散失1709KJ ,无氧呼吸产生的可利用能量是61.08KJ (2molAT P),1molATP 水解后放出能量30.54 K J 。 场所 发生反应 产物 第一阶段 细胞质 基质 丙酮酸、[H]、释放少 量能量,形成少量AT P 第二阶段 线粒体 基质 CO 2、[H ]、释放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 P 第三阶段 线粒体 内膜 生成H 2O 、释放大量能量,形成大量ATP 3、无氧呼吸反应式 C 6H 12O 62C 2H 5OH (酒精)+2CO2+能量 C 6H 12O 6 2C 3H 3O 3+能量 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分2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相同,是由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第二阶段的反应是由丙酮酸分解成CO2和酒精或转化成C 3H 3O 3(乳酸) 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乳酸菌、动物、马铃薯的块茎、玉米的胚、甜菜的块根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植物、酵母菌 4、影响呼吸速率的外界因素: 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内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呼吸作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胞呼吸越弱;温度越高,细胞呼吸越强。 6H 2O 酶 2丙酮酸 少量能量 [H] + + + 6CO 2 H 2O 酶 大量能量 [H] + + O 2 葡萄糖 酶 2丙酮酸 少量能量[H] + +

微生物的呼吸类型

微生物的呼吸类型 在微生物体中,能量的释放。ATP的生成都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 根据最终电子受体性质的不同,可将微生物的呼吸分为发酵、好氧呼吸和无氧呼吸3种类型。 1.发酵 发酵(fermentation)是指有机物氧化过程中脱下的质子和电子,经辅酶或辅基(主要有NAD,NADP,FAD)传递给另一有机物,最终产生一种还原性产物的生物学过程。 发酵的特点为:不需氧;有机物氧化不彻底;能量(有效电子)释放不完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发酵中作为电子和质子受体的有机物是原始基质的代谢产物,所形成的发酵产物是混合物,其中一部分产物的氧化程度高于原始基质,另一部分产物的氧化程度低于原始基质;又由于有机物的每次氧化都必须由相应的还原来平衡,因此原始基质既不能高度氧化,也不能高度还原,这就限制了发酵所能处理的有机废物的种类。 在酒精发酵中,葡萄糖被降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产生2mol的ATP、2mol的酒精以及2mol的CO2。从能量的观点看,发酵的结果只使一部分葡萄糖转化成不含能的稳定产物二氧化碳,另一部分葡萄糖的转化产物酒精仍然含能,依然会污染环境。不仅如此,从电子的归宿看,发酵产物酒精接纳了葡萄糖释放的全部电子,产物的耗氧能力(提供电子的能力)与葡萄糖完全一样,并没有得到任何削弱。如果就上述而论,那么发酵作为控制有机质污染的措施是毫无效果的。然而,好在某些发酵(如沼气发酵)的不稳定产物为气体(如CH。),它能从系统内逸出,不再对水体产生污染。 2.好氧呼吸 所谓好氧呼吸(resPiration),是指有机物在氧化过程中放出的电子,通过呼吸链传递最终交给氧的生物学过程。 好氧呼吸的特点是:以氧为最终电子受体;有机物被彻底氧化成CO2和H2O,并生成ATP。由于最终产物二氧化碳和水不再含能,也不再有释放电子的能力,因此它们不会耗氧,有机物的污染也由此消除。 3.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anaerobicresPiration)是指有机物氧化过程中脱下的质子和电子,经一系列电子传递体最终交给无机氧化物的生物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