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关系发展简史

中国公共关系发展简史
中国公共关系发展简史

中国公共关系发展简史

发布时间:2012-11-15

"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简称PR)一词最早出现于1807年美国的《韦氏新九版大学辞典》.

所谓公共关系,指的是社会组织与共同构成其生存环境,影响其生存与发展的那部分公众的一种社会关系,具体来说就是社会组织为了生存发展,通过传播沟通,塑造形象,平衡利益,协调关系,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以帮助组织建立并维系与公众间的双向沟通,了解,接纳及合作为目的,参与处理组织面临的各种问题与纠纷;帮助组织了解公众舆论并做出反映,促进公众了解组织和事实真相;帮助组织随时掌握并有效利用变化的形势,预测发展趋势,使之成为组织的预警系统.公共关系以使用有效,合适的传播技能和研究方法来为组织和公众利益服务.

中国公共关系经历了20年的发展,尽管有起有落,但主流是健康而强劲的,这为公共关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公共关系在新时期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阶段

中国的公共关系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更是同步而生,同步而长.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

⑴拿来主义时期(80年代初——1986年)

拿来主义时期.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公关部挂牌,公关从业人员出现. 早在60年代的中国台湾与香港,较早地接受了公共关系思想的洗礼.80年代初,中国大陆出现公共关系,主要是在沿海改革开放最早的深圳特区的一些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中率先出现的,这些公司在运作过程中设立了公共关系部,招聘培养了一大批公关从业人员,开始了早期的公共关系业务.接着,中国早期的公关从业人员在这些或洋或中的公关部里开始出现,一个崭新的职业群体开始浮出水面.

B,国际著名公关公司抢先登陆中国市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开始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国际公关界摩拳擦掌冲入中国市场,捷足先登的是世界上最早诞生(1927年)也是当今世界第二大公关公司的伟达公关(Hill & Knowlton).1984年率先在我们的首都北京设立了办事处. 1985年8月,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关系公司博雅也向中国投来了深情的目光,与中国新华社下属的中国新闻发展公司展联手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公共关系公司——诞生于北京的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这些国际著名公关公司带来的新思路,新的国际操作规范都极大地催发了我们本地公关公司的出现和成长.

⑵自主发展时期(1986年——1993年)

到80年代中期的中国,公共关系作为拿来的事业经过本土的消化吸收已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和逐渐被社会接受与认知的氛围,进而有效地促进了公共关系事业的职业化,公共关系研究的学科化.从中我们可梳理出几个为世人所关注的板块.

A,行业协会辈出,职业网络出现.1986年1月,中国大陆第一个公共关系民间团体——广东地区公共关系俱乐部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公共关系的机构.1987年6月22日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标志着公共关系在中国得到了正式确认和接受,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1991年4月26日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在北京成立.前任美国大使柴泽民任会长.当时全国已有100多家公关协会或学会,全国共有全国性的协会二家,省级公关协会28家,地市级70家.这些学会在80年代中期积极发展会员,进行公共关系基本知识的培训与传播,对于推进公共关系事业的普及,促进公共关系职业的规范化,完善公共关系学科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B,公关出版物丰硕,学术成果推广快.中国公关事业的发展与80年代中期趋向热火的公关学术成果的翻译,出版,推介有直接关系,同时也与公共关系报的陆续推出有关.我国大陆第一部公共关系学专著《公共关系学概论》(塑造形象的艺术)于1986出版,1994年我国最大的一本公关巨著,550万字的《中国公共关系大辞典》问世,最早问世的一张公共关系专业报纸是由浙江省公共关系协会主办的《公共关系报》。专业性的公共关系传播媒介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公共关系的普及和公关向纵深的发展.

C,公关培训活跃,教育层次多样化. 1985年1月深圳市总工会举办的公共关系培训班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家,1985年9月深圳大学首先设立了公共关系专业,开设公共关系的必修与选修课程,从此,公共关系开始步入高等学府的讲坛。 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中山大学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公共关系本科专业,同时在行政管理专业的硕士点招收公共关系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从而使我国公共关系的学科化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我国公共关系教育事业已开始逐步走向正规化和系统化的高层次学历教育阶段.

D,公共关系科学研究和实践运作空前繁荣.80年代中后期,在两大国家级协会的推动下,每年都召开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讨会.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主办的"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始于1993年,推动了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职业化,规范化的健康发展,对促进我国公共关系与国际公共关系的交流,促进中国公共关系早日纳入国际的轨道,加入世界公共关系的大家庭,都将有深远的意义.

E,国内外公关市场开始交流,国际公关职业市场正在开辟.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多次邀请世界著名的一些公关专家来华授业解惑,象前国际公关协会主席,英国公关权威萨姆.布莱克教授,美国的公关专家格鲁尼格教授等均应邀来华讲学,为国内公关界认识和了解国际公关市场,为国内企业提供国际公关服务,培养和输送国际公关人才创造了特定的氛围和环境,也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公共关系行业的市场发展的潜力提供了机会.这一时期是中国公共关系理念传进千家万户的时期,这是改革开放的成果。

⑶迈入成熟发展时期(1993年至今)

1993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步伐全面启动,中国公共关系行业进入了全面的整合时期,公共关系行业开始步入更加职业化和专业化阶段,公共关系行业开始进入成熟发展时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公共关系职能部门渗透到各行各业.公共关系事业经过近十年的冲浪,开始步入稳步发展时期,扩展到各种社会组织和行业,如社会团体科研机构,银行,学校和党政部门,人们越来越重视运用公共关系手段来保障和促进自身的发展,各行各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公共关系的职能部门。

B,职业公关公司开始成熟发展. 80年中期到90年代初,名目繁多的公关公司曾风起云涌, 90年代初中期,优胜劣汰后而生存下来的一些中资公关公司渐渐开始走向专业化,市场化,职业化,在公关市场上逐渐确立了自己的地位.象环球公关公司是很典型的一家.象环球公关公司拥有百名员工的公关公司已属大型公关公司,在全国内数量仍不多.由于许多中资公司规模小,因而机制相对灵活,经营成本也低.同时有优于外资公司的熟悉国情和市场的特点,因而在市场上也富有竞争优势.

C,外资公关公司纷纷抢滩中国市场. 1992年93年开始,美国爱德曼,奥美,福莱,罗德,凯旋先驱,英国宣伟等纷纷进入中国,积极导入公关新观念,着力于公关专业宣传,让业内人士了解了像"认知管理","危机和问题管理","财经传播","高科技传播"等一些公关的新观念,同时外资公关公司通过自身的实践,引进了公关的最先进的国际职业操作规范和标准,特别是一些先进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向中国的客户展现了极高的专业服务水准,让人们看到了公关更灿烂的未来.尤其是一些著名的公关公司代理一些著名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运作的成功案例,让业内人士和中国客户倍受鼓舞。这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公关市场的引成,并对中国公关市场的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D,公关教育立体化.公关教育经过十年的风风雨雨,目前基本形成立体多维的学历和非学历交叉并存的局面.从低级到高级,公关教育的具体种类有:①业余培训②函授教育③普通全日制教育④大学全日制本科教育。最高层次的教育是公共关系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这为我国日后培养高层次公关人才指明了方向。1997年11月15日成立中国公共关系职业审定委员会,标志着我国的公共关系开始真正走上职业化和行业化的道路,不仅完善了公关职业的成熟发展,并极大的推进了中国公共关系行业纳入国际化运作轨道,同时必将为中国经济真正融入全球一体化经济发挥巨大作用.

E,政府公共关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而提高政府公关能力是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在新形式下研究提高政府公关能力的意义和措施十分必要.

●中国的"公共关系热"

这里的"公共关系热"指的就是公共关系发展较为迅速且相对集中的一段时间.中国公共关系在这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5次主要的"公共关系热".

⑴20年前,公共关系旋风曾登陆中国南部城市,掀起了一场"公共关系热"。

⑵20世纪90年代初,一部流行影视剧作《公关小姐》,引发了中国内地的一场公共关系热潮,提升了公共关系的知名度,但也给“公关”带来了至今也没有完全消除的不良影响。

⑶20世纪90年代, "CIS热"再次席卷中国。

1992年,日本的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之父中西原南到中国传播CIS理念,掀起了国内企业的CIS热,世纪之交,许多已建立规模优势的企业,面临产业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品牌升级要求,企业VI修正和重构显得更加从容和理性.

⑷2003年,"非典"一个重新洗牌期,引发新一轮公共关系热。

在"非典"时期,全国乃至全世界都经历了一场严峻的考验.对许多行业来说,"非典"时期是一个重新洗牌期."非典"过后,某些领域的竞争格局发生重大变革.中国的市场竞争到了拼实力的阶段,这个实力主要不是经济实力而更多的是管理的实力.尤其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管理做得扎实,就能轻松化解危机;管理比较薄弱,就被淘汰出局.

⑸中国申奥,申博的成功,促进了公共关系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发展。

20多年来,中国的公共关系从无到有,特别是中国申奥,申博的成功,为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带来了又一次春天.一些大中企业也相继设立了公共关系部门,这是提升企业形象,加强品牌管理所不可或缺的.在中国,公共关系是一个朝阳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公共关系是大有发展的.

●中国公共关系发展的特色概括

纵观中国公共关系20年的发展历程,与国际同行比较,中国公共关系突出地呈现出的鲜明特色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中国公共关系已经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一些权威的中国公共关系组织均挂靠在中国的相关部门,如统战部或外交部;

第二,中国公共关系发展不平衡.公共关系是现代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改革开放为我国公共关系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是,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中国公共关系发展的不平衡.

第三,中国公共关系学科定位不仅在新闻传播层面,更定位在企业管理层面.这种学科定位的趋势反映出中国公共关系在技术和应用层面上更重视应用.追求实效性和应用性是中国公共关系的普遍要求.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史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史 赛迪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所陆峰博士本世纪以来,我国移动互联网伴随着移动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快速发展,尤其是2009年国家开始大规模部署3G网络,2014年又开始大规模部署4G网络,两次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大规模创新。 一、萌芽期(2000年-2007年) 技术发展:WAP应用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主要模式。 该时期由于受限于移动2G网速和手机智能化程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处在一个简单WAP应用期。WAP应用把Internet网上HTML的信息转换成用WML描述的信息,显示在移动电话的显示屏上。由于WAP只要求移动电话和WAP 代理服务器的支持,而不要求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协议做任何的改动,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GSM、CDMA、TDMA等多种网络中。在移动互联网萌芽期,利用手机自带的支持WAP协议的浏览器访问企业WAP门户网站是当时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形式。 市场竞争:移动梦网催生了一大批SP服务商。 2000年12月中国移动正式推出了移动互联网业务品牌“移动梦网Monternet”,移动梦网就像一个大超市,囊括

了短信、彩信、手机上网(WAP),百宝箱(手机游戏)等各种多元化信息服务。在移动梦网技术支撑下,当时涌现了雷霆万钧、空中网等一大批基于梦网的SP服务提供商,用户通过短信、彩信、手机上网等模式享受移动互联网服务。但由于移动梦网服务提供商存在业务不规范、乱收费等现象,2006年4月,国家开展了移动梦网专项治理行动,明确要求扣费必须用户确认、用户登录WAP需要资费提示等相关规范,大批SP服务商因为违规运营退出了市场。 二、成长培育期(2008年-2011年) 技术发展:3G移动网络建设掀开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新篇章 随着3G移动网络的部署和智能手机的出现,移动网速大幅提升初步破解了手机上网带宽瓶颈,简单应用软件安装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让移动上网功能得到大大增强,中国移动互联网掀开了新的发展篇章。经过3G网络一年多的试点商用,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批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分别增加TD-SCDMA、CDMA2000、WCMDA技术制式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业务经营许可,中国3G网络大规模建设正式铺开,中国移动互联网全面进入了3G时代。 市场竞争: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探索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

中国大学起源探析

第22卷第2期2009年6月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Journa l ofHU BEI Co rrespondence U n i versity V o.l 22N o .2 Jun .2009 中国大学起源探析 袁长青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广州510420) 收稿日期:2009-04-27 作者简介:袁长青(1969-),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摘 要>本文认为,中国大学的起源可以溯源到五帝虞舜时期。五帝时代,随着华夏文明的发展,特别是文字的出现,宗教、军事等政治文明的高度发展,为高等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关键词>中国大学;起源;五帝时代 中图分类号:G 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09)02-0007-02do:i 10.3969/.j i ssn .1671-5918.2009.02.03本刊网址:http ://www .hbxb .net 张祥平先生在5人生六境#心智6中说,心有二义,即心脏与神志;智分六等,即初智、天智、理智、言智、仁智、大智。人类文明的进化史,也就是人类心智的进化史。从远古时代的钻燧 取火、结绳记事,到上古时代的刻符造字、化民成俗,再到信史时代的授业解惑,设科取士,人类的心智一直在发展。文字与教育就是心智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而大学则是人类用于传播心智的高级场所。 一般认为中国大学发端于殷商时期。但也有史料佐证中国大学起源于五帝时代的虞舜时期。据53礼记#文王世子4注6,中国的五帝时代(公元前二十七世纪至纪元前二十三世纪)就有大学,那时的大学叫做/成均0。所谓五帝时代,是指黄帝(姬轩辕)、玄帝(姬瑞顼)、喾帝(姬夋)、尧帝(伊放勋)、舜帝(姚重华)统治前后约五百年的历史时期。黄帝、尧帝、舜帝因常被史学家和儒者所称道而为人所周知,玄帝与喾帝却鲜为人知。远古的/帝0,并非现代意义上人格化的/上帝0,甲骨文中的/帝0是指能够与/天0沟通的烟火,也就是说,尊称某人为/帝0,意味着他具有与/天0沟通能力。 中国大学起源于虞舜时期,虽然没有进一步的考古学证据,但从以下几方面来看,也是有可能的。 一、作为教育不可勿缺的媒介)))文字(或准文字)的出现,为教育提供可操作的媒介 在传说中,黄帝的大臣仓颉看到鸟兽走过后留下的爪印和蹄印产生灵感,从而造就成中国特有的方块字。史载,仓颉造字之日,天上突然落下雨点般的粮食,入夜之后,还听到鬼神的痛哭!传说固不足信,但也许蕴含着两层意思:天降粮食意味着开启了民智,物质进步,而鬼神痛哭,则意味着文字将扰乱心智,人类烦恼从此始! 仓颉造字毕竟是传说,据考古学的发现,早在仰韶时代(距今约6500至4600年)前期的半坡、姜寨、北首岭遗址中已经出现作为文字前驱的刻划符号,到了仰韶时代的后期和龙山时代(距今约4500至今4000年),刻划符号被广泛运用,而且不同地区的刻划符号出现形体趋同的现象,另外,在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和良渚文化的晚期均发现图画文字,它与刻划文字一起,共同构成甲骨文的来源。也就是说,距今约 4500)4000多年即父系氏族的晚期,文字在古中国已出现!复杂的文字不可能是仓颉一个人在一天一夜完成的,但中国人喜欢把历史与文明的进步归功于某些/超人0或/伟人0,譬如,史 载黄帝就发明了房屋、衣裳、车船、兵器、陶器、阵法、音乐等多种东西,缧祖发明了养蚕抽丝,隶首发明了算术,容成发明了历法等,所以不能简单地把这些成就的取得归功于个人的超能力,而应当把它们理解为一个时代成就的反映!文字的出现,大大地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也为教育提供了可操作的媒介。 二、五帝时代的社会发展尤其是政治文明的发展,为大学的创立提供了社会基础与政治保证 黄帝时代的古中国,已开始驯养使用牛马,发明了车船,学会了打井和养蚕抽丝,战争中开始使用铜制武器。除发明了文字外,还制定了历法和甲子,美术、音乐、舞蹈创作也繁荣起来。黄帝还设官治民,草创了古中国的政治制度。颛顼则将散于民间的祭祀权收归中央所有,专门设立了管理祭祀的官员和从事教职的巫师;尧帝曾派人测定过日月位置,制定太阴历法,计算出一年三百六十天的差数,创立了闰月制度。舜帝在五帝中政绩卓勋,其一,任命禹为治水大臣,治理肆虐已久的洪水。禹采用堵、疏、蓄并用的方法,并取得了其他部落的支持,身先士卒,不辞劳苦,终于取得了成功。其二,改组政府,设九官分管工程、农业、内政、司法、建筑、林业、祭祀、典乐、纳言;其三,鉴于幅员辽阔,把全国划分为十二个州,以便管理;其四,为各部落解决纠纷,征收税赋,统一法律。 社会的发展和政治制度初具规模,部落首领为了传授生产经验和思想文化,正如5礼记#学记6中所说,/君子若要化育人民,培养良好的风俗,一定要从教育入手吧0。(/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0),5尚书#兑命6也说:/永远要念念不忘教育0。(/念终始典于学0)。舜帝于是设立学校,为子民接受教育提供了场所。中国最早的大学也许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5礼记#王制6中记载:/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0。有虞氏,即舜帝,在舜帝摄政、执政期间(公元前2285年至2208年),作为部落联盟首领的舜帝,就开始设立不同层次的学校,将贵族子弟集中在/上庠0、平民的子弟集中在/下 7

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国内外公共关系的现状,剖析公共关系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认识公共关系的社会历史必然性,更好瞻望公共关系的未来发展。 学习方法:以识记为主,领会公共关系作为一门职业和学科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发展的历史轨迹,把握公共关系发生与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尤其需要通过阅读,了解公共关系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以及公共关系在中国的未来走势。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起源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学科,最早产生于美国。但公共关系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作为人类一种朴素的思想意识观念,作为人类一种不自觉的社会活动却早已问世

了。 一、古代时期-----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 1.考古学家发现,远在公元前1800年伊拉克原一种农业公告,很有点像现代社会某些农业组织公共关系部的宣传资料。 2.在古希腊,社会对于沟通技术非常重视.有些深谙沟通学问的第一流演说家常常被推为首领。 古罗马独裁者儒略·凯撒的纪实著作(高卢战记)被公共关系同业工会主席李利·比诺称为“第一流的公共关系著作”。 希腊人认为,较强的修辞能力是参与政治过程的基本条件之一,因为政治家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是靠修辞来架筑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经典著作《修辞学》被西方公共关系学界认为是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书籍。 3.在我国古代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和军事活动中,亦有许多类似于公共关系活动的成功范例。

1)古代的游说活动 2)古代帝王对民意的重视 3)古代商业经济领域的诚信原则“和” 4)古代军事领域“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这仅仅是“类似”而已,公共关系其源头并不在古代,而在近代的美国。美国19世纪中叶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可以说是公共关系的发端时期,其代表人物是巴纳姆(Phines T.Barnum)。 二、巴纳姆时期------现代公共关系的发端19世纪中叶在美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被认为是现代公共关系业的“前身”。 “报刊宣传活动”,是指一个组织为了自身的目的和利益,雇佣报刊宣传员在报刊上进行宣传活动,以制造舆论,扩大影响。 当时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巴纳姆。巴纳姆的信条是“凡宣传皆好事”。 当时,这种把新闻媒介视为异己,或利用

中国互联网发展史

中国互联网发展史 中国互联网的产生虽然比较晚,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依托于中国民经济和政府体制改革的成果,已经显露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互联网的一部分,并且将会成为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 纵观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4个阶段: 一、从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第一封E-mail开始,到1994年4月20日NCFG正式连入Internet这段时间里,中国的互联网在艰苦地孕育着。它的每一步前进都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二、从1994-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一次《中国I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互联网已经开始从少数科学家手中的科研工具,走向广大群众。人们通过各种媒体开始了解到互联网的神奇之处:通过谦价的方式方便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三、 1998-1999年中国网民开始成几何级数增长,上网从前卫变成了一种真正的需求。一场互联网的革命就这么在两年的时间里传遍了整个中华大地。对于IT业来说,这是个追梦的年代这个时候到处都充斥着美梦成真的故事。 四、对于进入2000年的中国IT业来说,梦想已不再那么浪漫了,尽管跨入新千年的天仍然是互联网的天,但这片天空中已飘起了阵阵冷雨,让为网而狂的人们分明感到了几许凉意…… "第一"的年代 正如从0开始后必然是1一样,中国网络时代自1994年从零开始以后,就不停地产生着"第一",因为这是一个创新的年代。让我们通过这些第一记住这个时代。 1、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IHEPNET与互联网络的连通,迈出了中国和世界各地数百万台电脑的共享信息和软硬件的第一步。边疆也因此而成为我国第一家进入Internet的单位。 2、中国的第一批互联网使用者是全国一千多名科学家。 3、高能所提供了中国第一套万维网服务器。

中国网络发展史

中国网络发展史 中国互联网的产生虽然比较晚,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依托于中国民经济和政府体制改革的成果,已经显露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互联网的一部分,并且将会成为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 纵观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4个阶段: 一、从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第一封E-mail开始,到1994年4月20日NCFG 正式连入Internet这段时间里,中国的互联网在艰苦地孕育着。它的每一步前进都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二、从1994-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一次《中国I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互联网已经开始从少数科学家手中的科研工具,走向广大群众。人们通过各种媒体开始了解到互联网的神奇之处:通过谦价的方式方便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三、 1998-1999年中国网民开始成几何级数增长,上网从前卫变成了一种真正的需求。一场互联网的革命就这么在两年的时间里传遍了整个中华大地。对于IT业来说,这是个追梦的年代这个时候到处都充斥着美梦成真的故事。 四、对于进入2000年的中国IT业来说,梦想已不再那么浪漫了,尽管跨入新千年的天仍然是互联网的天,但这片天空中已飘起了阵阵冷雨,让为网而狂的人们分明感到了几许凉意…… "第一"的年代 正如从0开始后必然是1一样,中国网络时代自1994年从零开始以后,就不停地产生着"第一",因为这是一个创新的年代。让我们通过这些第一记住这个时代。 1、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IHEPNET与互联网络的连通,迈出了中国和世界各地数百万台电脑的共享信息和软硬件的第一步。边疆也因此而成为我国第一家进入Internet的单位。 2、中国的第一批互联网使用者是全国一千多名科学家。 3、高能所提供了中国第一套万维网服务器。 4、 1994年5月15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设立了国内第一个WEB服务器,推出中国第一套网页,内容除介绍我国高科技发展外,还有一个栏目叫"Tour in China"。此后,该栏目开始提供包括新闻,经济,文化,商贸等更为广泛的图文并茂的信息并改名为《中国之窗》。 5、 1994年,由NCFC生理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协办的APNG(亚太地区网络工作组)年会在清华大学召开。这是国际Internet界在中国召开的第一次亚太地区年会。 6、 NCFC是我国最早的Internet网。

中国高校教育学学科设置及专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最新资料推荐------------------------------------------------------ 中国高校教育学学科设置及专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中国高校教育学学科设置及专业发展的历史回顾中国高校教育学学科设置及专业发展的历史回顾教育学专业是高师院校的特色专业,曾为中国师范院校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如今专业发展囧态连连,前景甚是堪忧。 追溯我国教育学学科设置及专业发展的历史轨迹,列举教育学专业长期存在的问题,结合专业发展现状,解决当今教育学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是一件十分紧迫的现实课题。 一、教育学学科及专业的引入初创在中国,教育学的起源可追溯到《大学》和《学记》等古籍,百家争鸣的儒、法之争却将其淹没。 历史上也出现了像孔子、韩愈、朱熹、王守仁、康有为、蔡元培等著名教育思想家,但其思想并未系统化、理论化。 因此,中国在近代以前并未出现具有学科意义的教育学,教育学是从国外引入的。 [1] 1.学科引入 1894 年,中日甲午战败,激起了改良主义的维新运动。 作为运动倡导者之一的梁启超,在《论师范》一文中主张自办师范学堂。 1902 年,清政府在举办高师教育之初,借鉴日本设置教育学课程, 1 / 11

包括教育宗旨、教育之原理、学校管理法以及实习,还规定了每星期的课时。 1903 年,延续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宗旨,将师范分初级和优级两级,每级都设有教育学,规定包括教育史、教育原理、德育、智育、教育法令、学校管理法以及实事授业。 [2]教育学凭借甲午战争的契机,正式被中国引入了。 这一时期,教育学教材几乎都是翻译日本的著作。 如熊谷五次郎著、范迪吉译的《教育学》;牧濑五一郎著、王国维译的《教育学教科书》等等[3]。 教育学科师资也是日本留学回来的教师。 在大量翻译的过程中,我国教育研究者对外著教育学逐渐融会贯通,继而出现了中国教育学著作。 如王国维的《教育学》;刘以钟的《新制教育学》;彭清鹏的《实际教育学》等等。 [3]然而,1914 年以后,由于北洋政府的约束和对教科书编撰制度的改革,使得有关教育学的翻译和编著都处于停滞状态。 2.仿美学德 20 世纪 20 年代,在欧美各国教育新思潮的影响下,我国师范学校由仿日转向美国模式。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联盟学早在 20 世纪初期就开始传人我国了,尤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期间,杜威来华讲学,进行教育演说,发表教育著作,使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传播达到顶峰,其著作被广为翻译。

公共关系发展的历史

一、阐述公共关系发展的历史。(论述、1页) 公共关系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是有着悠久历史的。 古代西方的类公关。外国古代利用各种艺术形式、宣传工具、演讲和人际交往等手段去影响公众的观点和行为,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初期。古代埃及、巴比伦、波斯、古希腊、古罗马,统治者就一方面利用武力、一方面用舆论手段来控制社会,处理与民众的关系。这可以算是早期公共关系的萌芽。 主要代表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注重具体方法技术研究,如演讲,修辞,逻辑,旨在说服他人。亚里斯多德的修辞学强调怎样用语音来影响听众的艺术。 中国是文明古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蕴藏着深刻而丰富的公共关系思想与活动,可追溯到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孔子、孟子、老子、鬼谷子、韩非子、董仲舒王安石等安邦治国方案及政治活动中体现了古代公共关系思想。如老子提倡“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思想;墨子主张“兼爱”、“非攻”的与人为善的交往原则;兵家认为“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原则;法家以“性恶论”应用法、术、权、势来管制民众;纵横家则提倡“远近交攻,纵横捭阖”的思想;儒家孔子提出“仁政”忠恕之道、信义为重,孟子提出“君轻民重”、君王应体恤民情。古代公共关系重视民心所向,调节施政措施;守信用,重信誉;重视人际关系,强调人和的重要作用。 纵观中西方古代的公共关系,都带有浓厚的功利性;盲目的,被动的进行原始状态的公共关系,本能的自发行为,没有明确的公共关系意识;与其他活动交织在一起没有分化出来;主要发生在政治领域,不涉及经济。 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诸多不同,但在社会的长期不断发展中,都为现代的公共关系积淀了一定的经验。19世纪中期,公共关系开始由原始向现代、由朦胧向清晰、由零星向系统、由感性向理性的历史性转变。到了20世纪,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开始在美国出现。 现代公共关系的发展大体经历了菲尼斯·巴纳姆时期、艾维·李时期、爱德华·博内斯时期以及斯科特·卡特李普和弗兰克·杰弗金斯时期,基本走向成熟。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向全世界延伸,公共关系发展职业化、行业化,理论规范化、国际化,主体多元化,全方位发展。1955年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英国伦敦成立,总部在日内瓦。80年代进入中国大陆,这些年全国逐渐开始公关教育,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公关人才。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日益密切,国家对公共关系变得更加重视。尤其是社会与信息高速发展,国家更需要掌握公关主动权。

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据CNNIC的最新估算,截至2002年10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人数达到5800万,上网计算机数升至2300万,短短的四个月间分别增加了1220万和687万;与此同时,国内三大门户网站在第三季度财务报告中也分别交出了令人满意的业绩答卷。这预示着我国互联网在经历一个时期的发展低潮之后,正在开始回暖。自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以来,短短的几年时间,互联网在我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不仅表现在我国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方面,也表现在互联网的用户人数、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等各个方面。虽然自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网络业的发展遭遇了一段时期的低潮,但从近期的种种迹象来看,中国互联网业正在走向复苏,开始迎来它发展的第二个春天。 三大门户网站业绩优良 近日,国内三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和网易分别公布了第三季度财务报告。10月22日搜狐公布的季报显示,它提前实现了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全面盈利,盈利额度达到11.2万美元。11月5日,新浪发布的财务报告称,上季度新浪的净营业收入达到103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1%,达历史最高值;按试算额计算,新浪在历史上首次实现盈利24.1万美元,而去年同期的数字为亏损290万美元。11月6日,网易公布的季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网易收入总额达到7440万元人民币(900万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93.3%,营业利润达310万美元,毛利率达67.6%,创历史最高。业内人士认为,与以往网站大面积亏损相比,如此良好的业绩说明互联网正在回暖。 由于业绩的大幅上升,作为中国概念股在纳斯达克的标志性代表,新浪、搜狐、

网易的股票一片飘红,大幅上涨。与一年前一些公司在纳斯达克面临摘牌的尴尬处境相比,今日的风光实在不可同日而语。国内门户网站的股票在纳斯达克受到追捧,说明了国内互联业的发展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它们已经从过去纳股中的边缘状态、边缘待遇变成比较中心的状态了。 互联网得到广泛应用 今年以来,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等信息化应用进展迅猛,互联网开始在各个行业、各个部门进行广泛的、实质性的渗透。政府信息化、行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家庭信息化的推进,使原来“不食人间烟火”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实体经济进一步结合,也使互联网找到了广阔的应用空间,焕发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对此,中科院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吕本富认为,目前中国互联网产业开始了全面复苏。 他认为,之所以说现在的复苏不是一些企业的复苏,而是全面的复苏,是因为过去中国的企业在IT方面的投入本来就不多,有一个对历史欠账回补的过程。在企业层面,网络经济高潮到来时,启发了企业对信息化的应用,让他们认识到了网络经济的重要。互联网泡沫破灭以后,整个IT产业,包括互联网业,都回到了基本面,回归到了一个在正常经济活动下的一个正常产业。 据估计,全球500强等世界大公司在IT方面的投入提前支出了1000亿美元,现在还处于消化投资阶段。相比较之下,中国的互联网业由于本身发展水平所限,非理性成分和泡沫成分都不是那么大,或者根本就没有产生太大的泡沫。而在这个时候,政府加快推进了电子政务,企业开始重视内部信息化建设,这两股力量反而成为比较强劲的推动互联网复苏的力量。目前,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亮丽的IT市场之一。

中国公关发展史

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史 20131324243 新闻二班张榕麟 "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简称PR)一词最早出现于1807年美国的《韦氏新九版大学辞典》. 所谓公共关系,指的是社会组织与共同构成其生存环境,影响其生存与发展的那部分公众的一种社会关系,具体来说就是社会组织为了生存发展,通过传播沟通,塑造形象,平衡利益,协调关系,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以帮助组织建立并维系与公众间的双向沟通,了解,接纳及合作为目的,参与处理组织面临的各种问题与纠纷;帮助组织了解公众舆论并做出反映,促进公众了解组织和事实真相;帮助组织随时掌握并有效利用变化的形势,预测发展趋势,使之成为组织的预警系统.公共关系以使用有效,合适的传播技能和研究方法来为组织和公众利益服务. 中国公共关系经历了20年的发展,尽管有起有落,但主流是健康而强劲的,这为公共关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公共关系在新时期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阶段 中国的公共关系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更是同步而生,同步而长.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 ⑴拿来主义时期(80年代初——1986年) 拿来主义时期.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公关部挂牌,公关从业人员出现. 早在60年代的中国台湾与香港,较早地接受了公共关系思想的洗礼.80年代初,中国大陆出现公共关系,主要是在沿海改革开放最早的深圳特区的一些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中率先出现的,这些公司在运作过程中设立了公共关系部,招聘培养了一大批公关从业人员,开始了早期的公共关系业务.接着,中国早期的公关从业人员在这些或洋或中的公关部里开始出现,一个崭新的职业群体开始浮出水面. B,国际著名公关公司抢先登陆中国市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开始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国际公关界摩拳擦掌冲入中国市场,捷足先登的是世界上最早诞生(1927年)也是当今世界第二大公关公司的伟达公关(Hill & Knowlton).1984年率先在我们的首都北京设立了办事处. 1985年8月,世界上最大的公共关系公司博雅也向中国投来了深情的目光,与中国新华社下属的中国新闻发展公司展联手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公共关系公司——诞生于北京的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这些国际著名公关公司带来的新思路,新的国际操作规范都极大地催发了我们本地公关公司的出现和成长. ⑵自主发展时期(1986年——1993年) 到80年代中期的中国,公共关系作为拿来的事业经过本土的消化吸收已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和逐渐被社会接受与认知的氛围,进而有效地促进了公共关系事业的职业化,公共关系

我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公共关系历史、现状、未来 我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历程 针对公共关系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内地至今的发展状况,有人用这样的一首诗来形容它:“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争似满炉煨骨垛,慢腾腾地暖烘烘”。这首诗前两句写茅草燃烧时的火焰非常大,但一下子就熄灭了。后两句写树根燃烧时虽然不旺盛却耐久。该诗的意思是说,在公共关系在刚传入我国大陆时,确实出现了一哄而上,比较乱而又比较短暂的发展现象,后来公共关系研究者和实践者经过逐步调整使公共关系逐渐走向了一条比较平稳扎实的发展道路。具体来讲,从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来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20世纪80年代初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初创阶段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新的经营管理方法和技术传入中国,公共关系在中国的传播趋势是:从地理位置上看是自南向北,自东向西扩展的;从地形来看是从沿海、平原向高原,山区扩展的;从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是从

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扩展的;从行业部门来看是从服务业、企业向政府、文教、军队扩展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形成了第一股公关热,其特点是:一见钟情,一帆风顺、一夜成名。人们对它一见钟情,在沿海特区、酒店等服务性行业一帆风顺地发展起来,继广州中国大酒店,白天鹅宾馆,北京长城饭店率先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之后,1984年在国营企业中出现了第一个设立公共关系部的厂家——广州白云山制药厂,1984年月12月26日,《经济日报》报道和介绍了广州白云山制药厂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成功经验,并发表社论呼吁社会各方面重视和研究社会主义的公共关系,这为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广泛传播,以及公共关系被人们正确地认识、理解和接受,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经由新闻界、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传播,尤其是电视剧《公关小姐》的播出,几乎使公关一夜成名。 (2)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普及阶段 可概括为内冷外热、内忧外患、内通外联。内冷外热是指新闻界、学术界的热炒使公关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和趋之若鹜的职业,而此时的公关业内部处在

中国大学是哪一年开始扩招的

中国大学是哪一年开始扩招的 中国大学是哪一年开始扩招的? 回顾1999年,高考扩招的第一个年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增幅达到42%,这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主动安排增加招生人数最多的一次。同一时期,全国各大新闻媒体上“今年全国高等教育招生大幅增加”的通栏标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高校扩招成为1999年最受老百姓欢迎的教育政策之一。 时至今日,再回头看扩招,几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扩招的速度确实快了。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说:“从1999年至2005年每年递增25%左右,远远超出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这不能说是一个理想的科学发展。2007年,普通高校大概1900多所,一半以上是扩招后新增加的学校,其中一大部分是中专升上来的,理念、制度、师资、设施等各方面准备都不足。” 十年间,高考扩招从大受欢迎到引来争议,许多人不禁要问:我们的高考扩招是对了,还是错了?更有许多专家学者开始回顾这段历史,总结其中的成败。 扩招是为了拉大内需吗? 说起大学扩招,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汤敏一度被冠名“扩招之父”,在中国高校大举扩招之前,他曾经以个人的身份向中央寄了一封信,陈述扩招的五大理由。 无疑,他的谏言提得正是时候。从那时起,中国高校开始了一轮步伐最大、持续时间最长轰轰烈烈的十年扩招。 时至今天,汤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然能够一口气说出五个理由:其一,当时中国大学生数量远低于同等发达国家的水平,18~22岁适龄青年入学率仅为4%;其二,1998年国企改革,大量下岗工人进入就业市场,如果大量年轻人参与竞争,就业将面临恶性局面;其三,国家提出保持经济增长8%目标,扩招前经济增长率为7.8%,急需扩大内需,教育被认为是老百姓需求最大的;其四,当时高校有能力消化扩招,平均一个教师仅带7个学生;其五,也是最重要的,高等教育的普及事关中华民族的整体振兴。 以扩招拉动内需,可行吗?也许,很多人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插曲。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1999年时任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回忆当年,他说教育部要北大教科所花了一个星期时间对此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提交了一个报告,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拉动内需的排位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排在第一百零几位上,微乎其微。 既然扩招不是为了拉动内需,那扩招究竟让中国收获了什么? 2009年8月,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接受中央主要媒体采访时回顾了建国六十年来我国教

中国互联网发展史和几大网站的发展史

中国互联网发展史和几大网站的发展史 今天又把咱们国家的互联网历史翻出来研究了,每一次看都有不少发现,干脆复制这里来,下次不需要搜了 一、中国互联网产生 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 1990年10月,钱天白教授代表中国正式在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前身DDN-NIC(相当于现在的INTERNIC)注册登记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并且从此开通了使用中国顶级域名CN的国际电子邮件服务。由于当时中国尚未正式连入Internet,所以委托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运行CN域名服务器。 二、互联网泡沫 泡沫的幽灵很早就在地球上游荡。用他的魔力导演着“一夜成乞丐,一夜成富翁的”的人间悲喜剧。 1993年,在斯坦福大学读博士学位的杨致远创建雅虎搜索网站,1998年总收入达到2.03亿美元,利润总额2500万美元。进入1999年后,Yahoo的股票市值已经接近380亿美元,超过波音公司。1994年,31岁的贝索斯决定在互联网上销售产品,亚马逊网站诞生。到1999年,亚马逊网上书店成为全球第三大图书销售商,拥有450万长期顾客。截止到1999年10月,收入达到3.56亿美元,自1997年公开上市到1998年底,其股票价格飙升了2300%。而网景,一个从成立到上市不到两年,没有挣过一分钱的公司,居然站到巨人微软的对面!一些人在比较雅虎和波音之后,甚至下了这样的定义:网络经济3年等于工业经济70年! 网络就这样让人美梦成真。互联网制造的“暴富速成”神话,吸引了千千万万的后来者追随。而网民队伍的日渐扩大,决定了其后续发展空间永远无限。 这种泡沫示范作用迅速蔓延到中国,尽管中国的网民当时也不过600万左右。1998年,被称为中国网络三雄(搜狐、新浪、网易)之一的搜狐盈利40万美元的消息,居然被各家媒体抢发。据调查,迄今还没有几家网络公司站出来,声称自己投资网络有了盈利。 随着2000年以科技股为代表的纳斯达克股市的崩盘和“网络泡沫”的破灭,全球互联网产业进入了“严冬”,“多米诺骨牌”效应带动IT产业整体下滑,市场一片低迷。根据Webmergers统计,自2000年泡沫破灭以来,全球至少有4854家互联网公司被并购或者关门。2001年3日19日的一篇报道称:裁员像一场瘟疫,正在美国高科技企业中蔓延。裁员的问题已经从高科技“食物链”的底层辐射到顶层,这正是前几年股市过热和高科技公司盲目追求发展速度的结果。直到2002年10月互联网业追踪公司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第三季度申请破产保护或倒闭的网络公司,已较上年同期和前季大幅减少,互联网泡沫的破灭才接近尾声。

(发展战略)中国互联网发展状态分析最全版

(发展战略)中国互联网发 展状态分析

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据CNNIC的最新估算,截至2002年10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人数达到5800万,上网计算机数升至2300万,短短的四个月间分别增加了1220万和687万;和此同时,国内三大门户网站在第三季度财务报告中也分别交出了令人满意的业绩答卷。这预示着我国互联网在经历壹个时期的发展低潮之后,正在开始回暖。自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以来,短短的几年时间,互联网在我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不仅表当下我国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方面,也表当下互联网的用户人数、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等各个方面。虽然自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网络业的发展遭遇了壹段时期的低潮,但从近期的种种迹象来见,中国互联网业正在走向复苏,开始迎来它发展的第二个春天。 三大门户网站业绩优良 近日,国内三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和网易分别公布了第三季度财务报告。10月22日搜狐公布的季报显示,它提前实现了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全面盈利,盈利额度达到11.2万美元。11月5日,新浪发布的财务报告称,上季度新浪的净营业收入达到103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1%,达历史最高值;按试算额计算,新浪在历史上首次实现盈利24.1万美元,而去年同期的数字为亏损290万美元。11月6日,网易公布的季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网易收入总额达到7440万元人民币(900万美元),较上壹季度增长93.3%,营业利润达310万美元,毛利率达67.6%,创历史最高。业内人士认为,和以往网站大面积亏损相比,如此良好的业绩说明互联网正在回暖。 由于业绩的大幅上升,作为中国概念股在纳斯达克的标志性代表,新浪、搜狐、网易的股票壹片飘红,大幅上涨。和壹年前壹些X公司在纳斯达克面临摘牌的尴

中西方大学发展历程

中西方大学发展历程 七星过客 中西方大学发展大致都经历了古典大学时期、近代大学时期和现代大学时期,笔者分别就这三个时期的中西方高等教育作一概述性的论述。 古典大学时期: 西方的古典大学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公元前387年古希腊柏拉图学园的成立到欧洲中世纪大学时期,第二个阶段是从12世纪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以1088年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诞生为标志)到十九世纪(以1809年德国洪堡大学的诞生为标志)。首先来看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具有影响力便是“柏拉图学园”的诞生和发展。“柏拉图学园”就是柏拉图创立的学园,又叫“阿加德米”(Academy)学园。今天的大学“学院”就是从“阿加德米”这个词来的。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图逃往梅加腊避难。后来他到各地游历,包括西西里岛、南意大利、埃及等地。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回到雅典。在朋友的帮助下,柏拉图在雅典西北郊外约两公里的地方购置了一片土地,办起了一所学校。学校坐落在美丽的克菲索河边,两岸林木茂密,婀娜多姿,学校的建筑和雕塑就掩映在一丛丛绿色林阴深处。为纪念当地一名叫阿卡德穆(Academus)的战斗英雄,学校命名为阿卡德穆学园,只是后人为了称呼的方便,习惯上仍称之为柏拉图学园。柏拉图学园在欧洲文化史上有着特别的地位,它是欧洲第一所综合性学校,教授哲学和自然科学,众多的有志青年都渴望来这里深造;同时,它也是一所研究机构,许多学者慕名来到这里,更多的学生学成之后再也没有离开这里,学园渐渐变成了一座颇具盛名的研究院;此外,它还有一点最特别的功能——提供政治咨询,许多周边的城邦在建国、立法、组建政府时遇到麻烦,都会来这里求助,这一点又像今天的政策研究室和策略研究公司。由于学园的独特功能使其具有了一种特别的生命力,学园一直持续了900年,直到公元529年才因战乱而关闭。学园里不仅提供哲学、政治、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对自然科学尤为重视。在学园的大门上就赫然写着“不懂几何学者不得入内”。在

电子商务在中国发展历程

中国网络营销事业的发展历程简述 所谓网络营销事业,指的是帮助传统企业了解和利用互联网,开拓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新篇章的一系列互联网应用服务产业的集合,主要包括网络基础应用、网站建设、网络推广及电子商务应用等方面。 内的网络营销事业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 01年前,以新网、万网、中国频道为主的基础应用服务商领衔主演国内的网络营销,同时大大小小的网络营销渠道初长成; 02年-04年,以3721为代表领航中国的网络营销事业,门户网站(网络广告)、搜索引擎服务商、电子商务服务商等群雄并进,快速开进网络营销领域。同时各地的网络营销渠道也在快速发展和巩固,配合厂商的全国布局,形成了成熟的全国网络营销服务网络; 05年至今,百度、Google、雅虎系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网络营销服务大部分集中在基础应用和搜索引擎推广领域。虽然WEB2.0在如火如荼的发展,但网络营销事业尚未有新的突破。随着传统企业对网络营销的需求不断扩大,网络营销事业的发展与变革也在暗流涌动,充满变数的酝酿着。 当前网络营销事业遇到的问题 1、缺乏创新:当前的网络营销事业仍然集中在基础应用+搜索引擎推广领域,成为网络营销服务最主要的内容。邮件营销、联属营销(CPA)等发展缓慢,新的网络营销领域开拓困难,网络营销产品与领域均缺乏创新; 2、过度竞争:网络营销厂商、渠道商均过度集中在一两个领域,竞争过于激烈,间接影响了用户体验与服务品质; 3、产品/服务生命周期短:创新产品虽然少,但“新形式”的网络营销产品层出不穷,各种“新”产品及其服务生命周期短,形成不了长期的用户体验和服务效果积累,降低了企业网络营销开展效果预期; 4、行业封闭,缺乏理论指导:现有网络营销行业理论体系过于封闭,理论指导落后于网络营销事业的发展。基于表现形式的网络营销定义和内容概括限制了对网络营销的发散性思维,不能站在前沿对网络营销实践进行指引; 5、用户信心不足:目前的网络营销事业仍然以线下渠道销售模式为主导,客户市场的培养仍然是被动式的接受,用户信心明显不足。用户开展网络营销的迫切需求与用户信心不足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网络营销事业迫切需要学习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指引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的网络营销事业也是一场革命,是营销理念和营销模式的一场革命。中国的网络营销事业还很年轻,发展很快,但也不断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们需要学习长征精神,用长征精神指引我们的事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网络营销,是年轻的事业,是伟大的事业。每一个网络营销从业者,都应当为自己参与到这一伟大事业的创造征途中而感到自豪。学习长征精神,让我们更加坚定、乐观、求实、创新、团结,开辟网络营销事业和个人奋斗价值的蓝海 网络营销的发展史与前景 作者:卫宁 日期:2011-6-7 8:21:23 网络营销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于20世纪末至今。网络营销产生和发展的背景主要有三个方面,即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消费者价值观改变、激烈的商业竞争。网络营销是以互联网络为媒体,以新的方式、方法和理念,通过一系列魅力网络营销策划,制定和实施营销活动,更有效的促成个人和组织交易活动实现的新型营销模式。

中国公共关系发展简史

中国公共关系发展简史 发布时间:2012-11-15 "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简称PR)一词最早出现于1807年美国的《韦氏新九版大学辞典》. 所谓公共关系,指的是社会组织与共同构成其生存环境,影响其生存与发展的那部分公众的一种社会关系,具体来说就是社会组织为了生存发展,通过传播沟通,塑造形象,平衡利益,协调关系,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以帮助组织建立并维系与公众间的双向沟通,了解,接纳及合作为目的,参与处理组织面临的各种问题与纠纷;帮助组织了解公众舆论并做出反映,促进公众了解组织和事实真相;帮助组织随时掌握并有效利用变化的形势,预测发展趋势,使之成为组织的预警系统.公共关系以使用有效,合适的传播技能和研究方法来为组织和公众利益服务. 中国公共关系经历了20年的发展,尽管有起有落,但主流是健康而强劲的,这为公共关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公共关系在新时期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阶段 中国的公共关系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更是同步而生,同步而长.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 ⑴拿来主义时期(80年代初——1986年) 拿来主义时期.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公关部挂牌,公关从业人员出现. 早在60年代的中国台湾与香港,较早地接受了公共关系思想的洗礼.80年代初,中国大陆出现公共关系,主要是在沿海改革开放最早的深圳特区的一些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中率先出现的,这些公司在运作过程中设立了公共关系部,招聘培养了一大批公关从业人员,开始了早期的公共关系业务.接着,中国早期的公关从业人员在这些或洋或中的公关部里开始出现,一个崭新的职业群体开始浮出水面.

中国大学的未来发展走向

中国大学的未来发展走向 徐通模 2001-08-23 今天,大学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高等教育的战略地位,人才培养,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人才作为战略资源,对它的明争暗夺,将日益白热化。为此,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已成为中国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国家领导人深切思考的问题之一。 一、21世纪中国大学的定位和走向 1.大学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中国高等教育的战略地位日益凸现在人类即将步入21世纪时,科技和教育在社会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已随着20世纪末兴起的信息技术、基因技术、网络技术等日益显现。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已成为全球的共识。作为孕育科技,集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为一体的高等教育,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高等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高等教育的发展必将成为国家和民族决胜于未来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大学将成为知识库、成果库、人才库、思想库,它将比以往任何时代更显示出其在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重要性。中国大学未来发展的数量、质量、水平与实力,将是中国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决定因素。"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以及深远的历史意义。 2.办学模式的多样性和办学层次的多元化 (1)办学模式多样性和办学层次多元化20世纪末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基本完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将使中国的高等教育呈现百花齐放、特色纷呈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格局,国立大学、公立大学和民办大学三足鼎立,相互促进,相互竞争,相互提高;社区教育、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各领风骚;同时,国外教育服务机构也将介入中国高等教育。这一切,将满足社会经济对各类人才的需要和中国老百姓的不同需求。教育将成为中国21世纪最具活力和拥有巨大市场的"产业"。 (2)高等教育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人力资源可谓丰富。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人才的竞争就是综合国力竞争。如何开发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中所蕴含的无限智力资源,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推进科技进步,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 3.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 (1)大学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相衔接21世纪是学习的社会,终身学习、终身接受教育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