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教材 第十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生理学教材 第十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生理学教材 第十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十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The functions of sense organs)

本章导读

感觉使人类认识了多姿多彩的世界。它是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的察觉,涉及复杂的生理及心理过程。感觉形成的结构基础包括感受器或感觉器官、神经传导通路和皮层中枢。机体通过感受器和感觉器官获取了丰富的环境信息,最简单的感受器是外周感觉神经末梢,一些高度分化的感受细胞连同附属结构一起构成了复杂的感觉器官。适宜刺激、换能作用、编码功能和适应现象是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感觉器官主要有眼、耳、皮肤、舌和鼻等。人类对自然界的印象和记忆,大约70%~90%以上是通过眼睛看到的。人眼可感受到的电磁波范围是370~740nm。眼通过自身的折光系统将视物成像在视网膜上,视物成像经视网膜光感受器的感光换能和编码作用后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递到视觉中枢。视网膜的光感受器包括视杆系统和视锥系统。视杆系统的光敏感度高,能感受到弱光刺激引起视觉,但仅能区别明暗,分辨率低,而且视物无色觉;视锥系统的光敏感度低,只被强光刺激激活,但可辨别颜色,看清楚物体细节,故分辨能力高。视锥系统功能不全时,可以引起色弱甚至色盲。听觉器官可感受到外界的声波振动,适宜刺激是16~20 000Hz的空气振动疏密波。听觉形成过程包括声波经外耳、中耳等传音装置传到耳蜗后引起淋巴液和基底膜的振动,通过科蒂器官中毛细胞的感音换能作用,由听神经以特定的动作电位频率及组合形式编码声音信息,传送到听觉中枢引起听觉。人体正常姿势的维持需要前庭器官、视觉器官和本体感觉感受器传入冲动所致反射活动的协同作用,以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构成的前庭器官传入冲动引起的反射最为重要。半规管主要感受机体旋转变速运动,而椭圆囊和球囊则主要感受直线变速运动。味蕾由多个味觉细胞聚集而成,味觉细胞顶端的纤毛是味觉感受的关键部位,人类的味觉系统能分辨由四种基本味觉即酸、甜、苦、咸组成的多种味道。嗅细胞上的嗅纤毛可以感受到空气中气味化学物质的刺激,并将刺激能量转换成嗅神经冲动传至嗅觉中枢,引起嗅觉。人类可辨别的气味约2 000~4 000种,由至少7种基本气味组成:樟脑味、麝香味、花卉味、薄荷味、乙醚味、辛辣味和腐腥味。

人和动物可以通过感觉器官感受内、外环境的变化。当感觉刺激的强度足够大时,感受器可以将各种形式的刺激能量转变成为生物电信号,以神经冲动的形式,通过传入神经纤维到达不同的感觉中枢,经中枢神经系统整合后形成相应的感觉(sensation)或知觉(perception),并且引发不同类型的反应。

广义的感觉是指有意识或下意识对外界或内在刺激的察觉,包括感觉形成的生理过程和心理过程两个部分。其中感觉形成的生理过程是由感受器或感觉器官、神经传导通路以及皮层中枢三个部分的活动共同完成的,本章将重点讨论感觉器官的生理功能。

第一节感受器的一般生理

(General physiology of sensory receptors)

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sensory receptors and sense organs)

感受器(sensory receptor)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最简单的感受器是外周感觉神经末梢本身,如体表或组织内部与痛觉感受有关的游离神经末梢;有的感受器在裸露的神经末梢周围包绕一些由结缔组织构成的被膜样结构,如环层小体和肌梭等。另一些结构和功能上高度分化了的感受细胞连同它们的附属结构一起,构成了复杂的感觉器官。高等动物中最重要的感觉器官包括眼、耳、前庭、嗅觉和味觉等器官,都分布在头部,也称为特殊感觉器官。

根据刺激性质的不同,感受器可以分为5种:机械感受器(mechanoreceptors);温度感受器(thermoreceptors);伤害性感受器(nociceptors);电磁感受器(electromagnetic receptors)(如视网膜的感光细胞等)和化学感受器(chemoreceptors)。根据分布部位不同,感受器也可以分为内感受器(interoceptor)和外感受器(exteroceptor)。内感受器是指体内器官中的感受器如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等,而外感受器是指一些感受体外信号的感受器如:嗅、听、视觉感受器等。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Characteristics of sensory receptors)

(一)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一种感受器通常只对某种特定形式的能量变化最敏感,此种形式的刺激就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例如:一定波长的电磁波是视网膜感光细胞的适宜刺激,而一定频率的机械振动是耳蜗毛细胞的适宜刺激。感受器对其适宜刺激都具有极高的敏感度,如仅仅一个光量子的光刺激就足以引起视网膜的视杆细胞兴奋,而只有一个氢原子直径幅度的极微小鼓膜运动就可以被内耳毛细胞察觉。另外,感受器也可以对一些非适宜刺激发生反应,但是所需要的刺激强度常常要比适宜刺激大得多。因此,机体内、外环境中所发生的各种形式变化,总是先作用于相对应的感受器。

(二)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各种感受器具有一个共同的功能特点,就是能够将作用于感受器的各种形式刺激能量转换成为传入神经的动作电位,这种能量转换称为感受器的换能作用(transduction)。换能过程中,感受器细胞或感觉神经末梢处首先发生相应的膜电位变化,然后将刺激能量转变为神经冲动,前者称为感受器电位(receptor potential),后者称为发生器电位(generator potential)。对于最简单的感受器形式──神经末梢来说,发生器电位也就是感受器电位,直接引起感觉传入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对于特殊分化的感受器而言,发生器电位只是感受器电位传递至神经末梢的一部分,以电紧张形式扩布,然后引起动作电位。当不同的刺激信号作用于感受器时,所有感受器细胞将外界刺激信号转变成跨膜电信号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具有特异感受结构的通道蛋白质或膜的特异受体-G蛋白-第二信使系统来实现的。例如,当肌梭和肌梭感觉神经末梢受到机械牵拉刺激时,机械门控式Ca2+通道开放,Ca2+内流导致形成肌梭感受器电位;当视杆、视锥细胞受到光刺激时,由于光量子被视盘膜上的受体蛋白(如视紫红质)吸收,通过特殊的G蛋白和效应器酶(磷酸二酯酶)的作用,引起感光细胞外段胞浆中cGMP 大量分解,使外段膜出现感受器电位。由此可见,所有感受性神经末梢和感受器细胞出现的电位变化,都是将不同能量形式的外界刺激转换成为跨膜电位变化的能量转换过程。

(三)感受器的编码功能

感受器完成刺激能量转换的同时,将外界刺激所含的信息转移到了感觉传入神经动作电位的排列和组合中,称为感受器的编码(coding)功能。重要的是,将不同形式刺激转变成为神经动作电位序列的同时,感受器也实现了特异性的编码作用。

感受器是如何执行编码功能的呢?当不同性质的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例如视觉、听觉刺激等,形成的感觉传入纤维神经冲动是一些波形和产生原理基本相同的动作电位,这些动作电位都具有"全或无"现象,所以刺激的强度难以通过改变动作电位的大小或波形进行编码。实验研究证实,刺激强度往往是通过单一神经纤维上冲动的频率高低和参加该信息传输的神经纤维数目多少来编码的。刺激的物理强度如何转变成为传入神经纤维上不同频率的神经冲动?目前认为,在一定的范围内,强刺激可以引起较大的感受器电位,不同大小的感受器电位则引起传入神经发放不同频率的动作电位,当感受器电位幅度增大时,传入神经末梢发放的神经冲动频率显著增加,见图10-1。

尽管人类体验的各种感觉有所不同,但是,每一种感觉系统在受到刺激时,都可以传递4种基本的刺激信息,包括刺激的模式、部位、强度和时间,最终引起主观感觉。

不同性质的外界刺激往往引起不同类型的感觉,这不仅取决于刺激的性质和受刺激的感受器种类,也决定于传入冲动所到达大脑皮层的终端部位即神经解剖投射终点。例如:电刺激患者视觉传导通路上的某一点,视神经或者枕叶皮层可以使视觉中枢产生兴奋,引起光亮的感觉,主观上感到这些感觉是发生在视野的某一部位。又如某些痛觉传导通路或者相应中枢的刺激性病变,常常引起身体一定部位疼痛的感觉。如果肿瘤或炎症等病变刺激患者听神经时,会产生明显的耳鸣症状,这是由于病变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到了皮层听觉中枢的缘故。这提示感觉的性质也取决于传入神经冲动到达的中枢部位。总之,人体之所以能够产生不同性质的感觉,是由传输某些电信号所使用的专线(labeled line)通路和到达特定的终端部位来决定的,从而产生某种性质的主观感觉。另一方面,由于感受器细胞在进化过程中的高度分化,使得某一种感受器细胞对特定性质的刺激或其属性十分敏感,产生的传入神经冲动只能循特殊的途径到达相应的皮层结构,引起特定性质的感觉,这也称为专线原理(labeled line principle)。

(四)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强度恒定的刺激连续作用于感受器时,刺激仍然在继续,但传入神经冲动的频率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下降的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adaptation)。虽然适应现象几乎是所有感受器的一个共同特点,但是适应的程度却因感受器的类型而异。根据适应现象出现的时间不同,可以分为快适应感受器和慢适应感受器两类。皮肤触觉感受器是典型的快适应感受器,接受刺激初期的短时间内有传入冲动发放,虽然刺激仍然在继续,但以后的传入冲动频率逐渐降低,甚至到零。慢适应的感受器包括颈动脉窦、肌梭、关节囊感受器、痛感受器等,其适应现象往往是不完全的,刺激很长时间之后,感受器电位以及脉冲频率仍然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直到停止刺激为止(见图10-2)。感受器适应时间的快慢具有各自的生理意义。例如:触觉感受器的快适应现象有利于感受器及反射中枢再次接受新的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慢适应现象有利于机体通过感受器对血压进行长期、持续的监测,以便对可能出现的血压波动进行及时的调整。适应现象并非疲劳,对某一刺激产生适应之后,增加其刺激强度又可引起传入神经冲动的增加。

感受器的适应机制各不相同。例如,光感受器的适应现象是通过改变所含视色素

的量来实现的。而环层小体有两种适应方式:当变形力突然施加于环层小体一侧时,内含的黏液成分直接将压力传递至轴心纤维的相同侧,引起感受器电位。但在几毫秒至几十毫秒之内,小体内的液体重新分布,整个环层小体的压力变得几乎相等,感受器电位立即消失;另一种适应方式是神经纤维本身对刺激的逐渐适应,可能是由于离子跨膜重新分布的结果。其适应过程比较慢,但在机械感受器的适应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第二节眼的视觉功能

(The eyes and vision)

人类对自然界的印象和记忆,大约70%~90%以上是通过眼睛看到的。视觉(vision)通常是指通过特定的视觉器官,接受外界环境中370~740nm电磁波可见光部分的刺激,经过视觉系统的编码、加工和分析后获得的主观感觉。也有人认为,视觉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创造过程。

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

(Rafractive system and visual accommodation)

引起视觉的外周感觉器官是眼。人的眼球呈球形,前后径大约24mm,垂直径约为23mm,水平径约为23.5mm,它由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和作为附属结构的折光系统等部分组成。如图10-3是人眼的切面示意图,眼球的最外层为巩膜,维持眼球的形状并保护眼睛;前方是角膜;角膜后是虹膜,虹膜的中心孔是瞳孔;晶状体紧贴瞳孔之后,经悬韧带和睫状体与眼球的外壁相连,呈双凸透镜形状,有弹性而且曲率可变。

眼的光学介质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眼内的折光系统也就包含空气与角膜前表面的界面和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及其之间的界面。折光系统透明而无血管分布,使来自眼外的光线经过折射,最后成像在视网膜上。视网膜具有类似于神经组织的复杂结构,其视杆和视锥细胞对光刺激高度敏感,能将外界光刺激包含的视觉信息转变成生物电信号,在视网膜内进行初步处理,最后以视神经动作电位的形式传向大脑。因此,眼的功能主要是通过折光系统将不同远近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形成具有一定限度的清晰物像,同时通过视网膜对所视物像实现感光换能和信息编码作用。

(一)与眼的折光成像有关的光学原理

当光线由空气进入另一媒质构成的单球面折光体时,它进入该物质时的折射情况取决于该物质与空气界面的曲率半径R和该物质的折光系数n2;若空气的折光指数为n1,则关系式为(1)。其中,空气侧的焦距为前主焦距或第一焦距,F2为后主焦距或第二焦距,是指折射面到后主焦点的距离,用以表示该折光体的折光能力。另一种折光能力的表示方法是,用m(米)表示主焦距,取其倒数称为该折光体的焦度(diopter)。如果某一透镜的主焦距为10cm(即0.1m),则该透镜的折光能力为10焦度(10D)。通常设凸透镜的焦度为正值,凹透镜的焦度为负值。

主焦距是一个重要的折光体参数,由此可以算出位于任何位置的物体形成折射像的位置。以薄透镜为例,物距(a)和像距(b)之间的关系可以有公式(2)表示,如果已知a,可以算出b。当a趋于无限大时,1/a近乎于零,1/b接近于1/F2,b 几乎等于F2。也就是说,物体距离一个凸透镜无限远时,其成像位置将是后主焦点的位置。凡是物距小于无限大时,物体将成像于比后主焦点更远的地方。

(1) (2)

主焦点的位置是平行光线经过折射后聚焦成一点的位置,对于人眼和一般光学系统来说,来自6米以外物体各点的光线,都可以认为是近于平行的,可以在后主焦点所在之处形成物像。

(二)眼的折光系统的光学特性

眼球是一个由一系列曲率半径和折光指数都不相同的折光体组成的折光系统,最主要的光折射发生在角膜。困难的是眼球并非一个薄透镜或单球面折光体,折光系统的后主焦距不能简单地用公式算出。倘若按照几何光学原理进行复杂的计算,可以追踪出光线经眼内多个折光面行进的途径,得出由这些组合的透镜所决定的后主焦距所在的位置。

计算结果表明,正常人眼处于安静状态下不进行调节时,它的折光系统后主焦点的位置,正好是其视网膜所在的位置。说明,凡是位于眼前方6m以外至无限远处的物体发出或反射出的光线在到达眼的折光系统时已经近乎于平行,可以在视网膜上形成基本清晰的像,根据公式(2)也可以计算出此结果。当然,人眼并不是无条件的能够看清任何远的物体。例如,人眼可以看到月亮和月亮表面较大的阴影,但看不清月球表面更小的物体或特征。原因是当来自某物体的光线过弱,或者它们在空间和眼内传播时被散射或吸收后,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足以兴奋感光细胞,也就不能被感知;另一方面,如果物体过小或者它们离眼的距离过大,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太小,超过了视网膜分辨能力的下限,也不能被感知。(三)简化眼

虽然眼的折光系统由多个折光体构成,但主要结构是角膜和晶状体。这些折光体可以将外界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如果用一般几何光学原理画出光线在眼内行进途径和成像情况是十分复杂。有人根据眼的实际光学特性,设计了与正常眼在折光效果上相同、更为简单的等效光学系统或模型,称为简化眼(reduced eye)。如图10-4所示,简化眼是一个假想的人工模型,其光学参数和其它特性与实际的正常眼等值,可以用来分析眼的成像情况和进行计算。常用的简化眼模型中,设想眼球由一个前后径为20mm的单球面折光体构成,折光指数为1.333。外界光线由空气进入球形界面时折射一次,此球面的曲率半径为5mm,即节点在球形界面后方5mm的位置,后主焦点正相当于此折光体的后极。这个模型和正常安静时的人眼一样,正好使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

利用简化眼可以方便地计算出不同远近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图10-4中,AnB和anb是具有对顶角的两个相似三角形。式中nb固定不变,相当于15mm,故根据物体的大小和它距眼的距离,就可算出物像的大小。利用简化眼也可以算出正常人眼所能看清物体的视网膜像大小的限度。事实上,即使在光照良好的情况下,正常人眼视网膜像倘若小于5μm,一般不能引起清晰的视觉形象。视力或视敏度(visual acuity)是指视觉器官对物体形态的精细辨别能力,通常用人所看清物体的最小视网膜像的大小来表示人眼的视力限度,而不用所能看清物体的大小来表示。因为物像的大小不仅与物体的大小有关,也与物体和眼的距离有关。一般来说人眼所能看清最小视网膜像的大小,大致相当于视网膜中央凹处一个视锥细胞的平均直径,有些视锥细胞的直径可小于2μm。

检查视敏度的国际通用视力表就是按照上述原理设计的。图10-4中角AnB为视角(visual angle),一般人眼能分辨的最小物体,需要视角大约等于1分度(即1ˊ)。当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角为1ˊ的物像能被眼睛辨认时,可以认为此眼具有正常的视力。从图10-4也可以算出,当物像为5μm时,由光路形成的两

个三角形的对顶角即视角约相当于1分度。如果受试者在视角为10分度时才能看清国际视力表上最上面一排,视力定为0.1。然而,国际视力表上相应图形的大小设计是有缺点的。例如,图形大小的递增与视力的递增均匀程度存在差异,相当于0.2视力的图形比视力为0.1的图形小1/2,而相当于视力1.0的图形只比视力为0.9时的图形小了1/9,这种视力的表示方法不利于临床上检测视力的改善程度。1966年我国缪天荣设计了对数视力表,将国际视力表上1.0的正常视力视为5.0,而将视角为10分度时的视力看作是4.0,视力从4.1~4.9的图形各比上一排形成的视角小 =1.259倍,即log =0.1。因此,无论视力表上原视力为何值,改善程度的数值都具有同样的意义。

(四)眼的调节

正常人眼看清楚6m以外物体时无需任何调节。原因是来自6m以外的物体光线可以视为平行光线,眼的折光能力正好将这些物体光线成像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楚的物像,引起清晰的视觉形象。

正常人眼看清楚6m以内的近物时需要晶状体的调节(accommodation),使进入眼内的光线经过较强的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上。原因是来自6m以内的物体光线呈现不同程度的辐射状,经折射后的物体光线成像在视网膜之后,由于光线到达视网膜时尚未聚集,因此产生了视网膜的模糊成像,引起相应的视觉形象,反射性地改变了晶状体的曲率半径和折光能力,使进入眼内的光线经历较强的折射后清楚地成像在视网膜上。

1.晶状体的调节晶状体形状和折光能力的改变是由睫状肌的舒缩活动控制的。睫状肌不收缩时,悬韧带被动地受脉络膜中弹性组织的牵拉而保持紧张,使晶状体变平。当睫状肌收缩时,连接晶状体囊的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因其自身的弹性而变凸,曲率半径增大,折光能力增强。

晶状体形状的改变是通过反射活动实现的。当模糊的视觉形象出现在视区皮层时,产生下行神经冲动,经锥体束中的皮层-中脑束到达中脑的正中核,通过动眼神经中副交感节前纤维的有关核团,再经睫状神经节到达眼内睫状肌,使其环行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眼的折光能力增强,使较辐散的光线提前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楚的物像。图10-5显示的是眼的调节机制。显然,物体距离眼球愈近,到达眼的光线辐散程度愈大,需要晶状体作更大程度的变凸。晶状体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人眼看近物能力的高低,取决于晶状体变凸的最大限度,可以用近点来表示。近点(near point of vision)是指最大调节能力下人眼所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近点愈近,说明晶状体的弹性愈好,当悬韧带放松时,晶状体变凸程度较大,更近距离的物体也能清楚地成像在视网膜上。随着年龄的增加,晶状体自身弹性逐渐下降,调节能力也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例如,8岁左右的儿童近点平均约8.6cm,20岁左右的成人约为10.4cm,而60岁时可以增大到83.3cm。

2.瞳孔和瞳孔对光反射正常人的瞳孔直径可以变动在1.5~8.0mm之间。瞳孔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眼内的光量。人从光亮处进入暗室时瞳孔的直径可以增大5倍,受光面积则增大25倍。

人眼看近物时发生的调节反射,除了晶状体变化外,还出现反射性的瞳孔缩小称为瞳孔近反射(near reflex of the pupil)或瞳孔调节反射(papillary accommodation reflex),以及两眼轴向鼻中线的会聚。前者的意义在于减少进入眼内光线的量,因为物体移近时将有较强的光线到达眼球,还可以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两眼轴会聚的意义在于看近物时物像仍然可落在两眼视

网膜的相称位置。

瞳孔的大小随光照强度而变化的现象是一种神经反射,称为瞳孔对光反射(papillary light reflex)。当强光刺激视网膜光感受器时,通过视神经中的传入纤维,将冲动传导到中脑顶盖前区后更换神经元,然后到达双侧的动眼神经副核,经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传出纤维,使效应器即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瞳孔对光反射的效应是双侧性的,光照一个眼时,两眼瞳孔同时缩小,因此也称为互感性对光反射(consensual light reflex)。临床上有时可以见到瞳孔对光反射消失、瞳孔左右不等、互感性瞳孔反射消失等异常情况,可能与反射弧某一部分受损有关。

(五)眼的折光能力和调节能力异常

所谓正视眼,通常是指人眼看远处物体时,眼的折光系统无需进行调节就可以使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而视近物时,只要距离不小于近点的距离,经过眼的调节,物体也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倘若眼的折光能力异常,或眼球的形态异常,在安静时或者尚未进行调节的情况下,平行光线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称为非正视眼。非正视眼主要包括近视(myopia)、远视(hyperopia)和散光(astigmatism)。随着人的年龄增长,晶状体弹性逐渐降低或丧失,视近物时的调节能力减弱,称为老视。图10-6所示的是正视眼、近视眼和远视眼。

1.近视通常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轴性近视)所致。视远物时,来自远方物体的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后又开始分散,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模糊的图像。视近物时,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较长,近点变近,无需进行调节或进行轻度调节就可以看清楚近物。纠正近视眼的方法是在眼的前方增加一个凹透镜片,使入眼的平行光线适当辐散后聚焦在视网膜上,以便看清楚远物。如同正常眼一样,视近物主要依靠眼睛自身的调节能力。

2.远视通常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所致。视远物时,来自远方物体的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后,形成模糊的视网膜图象,需要动用眼的调节能力,使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上。由于眼的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当患者视近物时,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几乎达到了最大限度,故近点变远,视近物的能力也降低。纠正的方法是在眼的前方增加一个凸透镜,使患者视远物时无需晶状体的调节就能使平行光线清楚地成像在视网膜上,而将眼的调节能力用于视近物。

3.散光正视眼的折光系统的各折光面都是正球面,在球面任何一点的曲率半径都是相等的。当折光面如角膜等处某一方位的曲率半径不相等时,通过角膜不同方位的光线在眼内不能同时聚焦,视网膜上物像变形或视物不清,该现象属于规则散光,可以采用适当的柱面镜进行纠正。

二、视网膜的结构和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Structural elements of the retina and photosensory systems)

眼在光学上等效于普通的照相机,有透镜、可变光圈(瞳孔)和底片(视网膜)等。最为重要的是,受到光刺激时,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如何将物理成像转变成为具有一定序列和组合的视神经冲动?或者说,这些神经信号的序列和组合是如何反映和携带外界物体提供的信息内容,最终到达大脑皮层等中枢神经系统的?下面将论述视网膜的结构和功能。

(一)视网膜的结构特点

视网膜的厚度为0.1~0.5mm,主要部分属于神经结构,细胞之间通过突触相互联系。根据细胞层次可以将视网膜简化为4层进行描述,如图10-7所示。最外

层是色素细胞层,其来源不属于神经组织,血液供应来自脉络膜,临床上常见的视网膜剥离发生在此层与其它层之间。视网膜的色素细胞层含有黑色素颗粒和维生素A,对其相邻的感光细胞起着营养、支持和保护作用。色素层可以遮挡来自巩膜侧的散射光线,上皮细胞在强光照射视网膜时可以伸出伪足样突起包被视杆细胞外段以减少其他光刺激的作用,从而保护感光细胞。内层为感光细胞层,感光细胞分为视杆和视锥细胞,均含有特殊的感光色素。视杆和视锥细胞的形态由外向内可以分为4个部分:外段、内段、胞体和终足;外段是感光色素集中的部位,在感光换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视杆和视锥细胞形态上的区别主要发生在外段,不仅外形不同,所含的感光色素也不同。视杆细胞的外段呈长杆状,视锥细胞外段呈短圆锥形。感光细胞的终足伸入到内侧的双极细胞层,与双极细胞发生突触联系;而双极细胞的突起伸入到更内侧的节细胞层,与神经节细胞发生突触联系。此外,感光细胞层和双极细胞层之间的水平细胞,双极细胞层和节细胞层之间的无长突细胞在两层细胞之间横向伸展,从水平方向传递信息,形成视网膜不同区域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然而,有些无长突细胞也可以直接向神经节细胞传递信息。近些年来发现,视网膜中还存在一种网间细胞,网间细胞的胞体位于双极细胞层和节细胞层之间,突起伸入到感光细胞层和双极细胞层,网间细胞的功能很可能是将某些信息反馈地传递给信息感受的初始阶段。另外还发现,视网膜中还存在有大量的电突触,在细胞之间的快速信息传递和神经元同步化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节细胞层的神经节细胞轴突在视网膜表面聚合成一束,在眼的后极穿过视网膜处构成视神经乳头。视神经乳头处没有视网膜所具有的细胞结构,落在该处的光线或视网膜物像不能被感知,因此称为盲点(blind spot)。两侧的视神经乳头位于视网膜黄斑或中央凹中心的鼻侧约3mm处。正常人用两眼视物,一侧盲点可以被对侧视觉补偿,因而察觉不到视野中有盲点的存在。

(二)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

人和大多数脊椎动物的视网膜存在两种相对独立的感光换能系统。一种称为视杆系统或晚光觉系统,由视杆细胞及其相联系的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等成分组成,该系统对光的敏感度较高,即使在昏暗的环境中也能感受到光刺激并引起视觉。由于视物无色觉,仅能区别明暗,故只能形成精确性较差的粗略物像轮廓。另一种称为视锥系统或昼光觉系统,由视锥细胞以及有关的传递细胞等组成,该系统对光的敏感性较差,仅仅在类似白昼的强光条件下才能感受刺激,由于视物时可以辨别颜色,对物体表面的细节和轮廓境界看得很清楚,所以分辨能力高。对于视杆和视锥系统来说,无论是在感光细胞的空间分布、与其它细胞的连接方式,还是在细胞所含感光色素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不同。如:①人的视网膜中视杆和视锥细胞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愈接近视网膜周边部,视杆细胞多而视锥细胞少;愈接近视网膜中心部,视杆细胞少而视锥细胞多;黄斑中心的中央凹处,感光细胞全部是视锥而无视杆细胞。因此,处于亮光环境中,中央凹有最高的视敏度和色觉,处于暗环境中的中央凹视力较差。反过来,视网膜周边部虽然能够感受弱光的刺激,但是不能产生色觉,清晰度也较差。②在视杆系统中常常是多个感光细胞同一个双极细胞发生联系,然后由多个双极细胞与同一个神经节细胞发生联系形成会聚式排列,可以产生明显的会聚现象。例如,在视网膜周边部,可以看到约250个视杆细胞经少数几个双极细胞会聚到一个神经节细胞的情况。这样的会聚系统可以总和多个弱刺激,但分辨能力较差。视锥系统传递信息时的会聚程度较小。视网膜中央凹处甚至可以看到一个视锥细胞只同一个双极细胞发

生联系,而这个双极细胞也只同一个神经节细胞发生联系的现象。这种"单线联系"的连接方式很可能是视锥系统具有较高精细分辨能力的结构基础。③视杆细胞内只含有一种感光色素,即视紫红质(rhodopsin),而视锥细胞却含有三种吸收不同光谱的感光色素。④分析动物的种系特点发现,只在白昼活动的动物如爬虫类和鸡等,视网膜完全没有视杆细胞而仅仅只有视锥细胞;另一些只在夜间活动的动物如地松鼠和猫头鹰等,视网膜中也只有视杆细胞而完全不含视锥细胞。

三、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Mechanism of signal transmission by the rods)

光照时,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内的感光色素迅速分解,同时兴奋神经纤维。视杆细胞内的视紫红质,在暗处呈紫红色。而视锥细胞内的三种感光色素,统称为视锥色素(cone pigments)或颜色色素(color pigments)。

(一)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其代谢

视紫红质的分子量约为27kDa~28kDa,是一种结合蛋白质,由一分子的蛋白质和一分子的生色基团共同组成。蛋白质部分称为视蛋白(opsin),本身并不吸收光,视蛋白的肽链中有7段穿越在膜结构中(图10-8),主要为疏水性氨基酸组成的α-螺旋区段,同一般的细胞膜受体具有类似的结构。生色基团部分称为视黄醛(retinal),也是视紫红质中吸收光的部分。视黄醛由维生素A转变而来,维生素A是一种不饱和醇,在体内一种氧化酶的作用下可以氧化生成视黄醛。人工提纯的视紫红质对不同波长光线的吸收光谱,基本上和晚光觉系统对光谱不同部分的敏感性曲线相一致。很可能,光线对感光色素的光化学作用强度是这些光线引起视觉强度的基础。例如,提纯的视紫红质在溶液中对500nm波长的光线吸收能力最强,与人眼在弱光环境下对光谱上500nm波长附近的蓝绿光区域感觉最明亮的现象相吻合,见图10-9。提示人的暗视觉与视杆细胞中发生的视紫红质光化学反应直接相关。

光照时,视紫红质迅速分解为视蛋白和视黄醛。首先出现视黄醛分子构象上的改变,视紫红质分子中原有的11-顺型视黄醛变为全反型视黄醛。视黄醛的分子构象改变将导致视蛋白分子构象上的变化,经过复杂的信号传递系统的活动,诱发视杆细胞出现感受器电位。根据计算,一个光量子被视紫红质吸收后,就足以使视黄醛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导致视紫红质最后分解为视蛋白和视黄醛。

在亮处分解的视紫红质,在暗处又可以重新合成,这是一个可逆反应,反应的平衡点取决于光照的亮度。视紫红质的再次合成,首先是由全反型视黄醛转变成为11-顺型视黄醛,再与视蛋白结合。储存在视网膜色素细胞层中的维生素A也是全反型的,可以在耗能的情况下变成11-顺型维生素A,进入视杆细胞后氧化成11-顺型视黄醛,参与视紫红质的合成和补充。这个过程进行的速度较慢,不是促进视紫红质再合成的即时因素。人处在暗环境时可以不断地视物,是由于暗处视物时视紫红质既发生分解,又能合成;光线愈暗,合成过程大于分解过程,处于合成状态时的视紫红质数量就愈多,视网膜对弱光愈敏感。相反,在亮环境下,人眼视紫红质的分解过程大于合成过程,较多的视紫红质处于分解状态,视杆细胞几乎失去了感受光刺激的能力;事实上,人处于亮光处的视觉是靠另一种对光刺激比较不敏感的视锥系统来完成的。弱光环境下视锥系统不被激活,强光环境下视紫红质较多地处于分解状态,视锥系统就成为强光刺激的光感受系统。视紫红质的分解和再合成过程中,如果一部分的视黄醛消耗了,需要靠食物中的维生素A来补充。如果人体长期摄入维生素A不足,会影响人眼在暗光环境下的视力,引起夜盲症(night blindness)。

(二)视杆细胞外段的超微结构和感受器电位

感光细胞的外段是进行光-电转换的关键部位。视杆细胞外段的超微结构如图10-8所示,膜内的细胞浆甚少,绝大部分为一些整齐、重叠成层、称为视盘的圆盘状结构所充填。每个视盘都是一个扁平的囊状物,囊膜的结构和细胞膜类似,脂质双分子层结构中镶嵌着的蛋白质绝大部分是视紫红质。或者说,视杆细胞所含的视紫红质几乎全部集中在视盘中。不同动物视杆细胞中的视盘数目相差很大,人的每个视杆细胞外段中的视盘数目近千,每个视盘所含的视紫红质分子约有100万个。显然,这样的结构有利于使进入视网膜的光量子有更大的机会在外段中碰到视紫红质分子。

有人采用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研究视杆细胞外段膜内外电位差发现,未经光照时,视杆细胞的静息电位只有-30mV~-40mV,比一般的感受器细胞的膜电位小得多。这是由于外段膜在无光照时,有相当数量的Na+通道处于开放状态并有持续的Na+内流所造成的。而内段膜有Na+泵的连续活动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维持了膜内外的Na+平衡。当视网膜受到光照刺激时,外段膜两侧的电位出现了短暂的超极化变化。与几乎所有的感受器细胞膜电位变化不相同的是,在暗处或无光照时视杆细胞外段膜处于去极化状态;光刺激时,细胞膜则出现超极化式的跨膜电位变化。因此,视杆细胞的感受器电位表现为一种超极化型的慢电位。

光照激活视杆细胞时如何引起外段膜的超极化反应?目前认为,当光照引起视紫红质分解时,视杆细胞外段膜对Na+通透性降低,导致整个外段膜出现超极化反应。可能的机制是:暗环境下,由于外段膜上cGMP分子的存在促进了膜的化学门控式Na+通道的开放,引起Na+内流,这些离子通道也被称为cGMP门控式离子通道(cGMP-gated ion channels)。当视紫红质吸收光量子后首先引起了视蛋白分子的变构,激活了视盘中称为传递蛋白Gt(transducin)的中介物(G-蛋白家族的一员),结果进一步激活了邻近的磷酸二酯酶,使外段部分胞浆中大量的cGMP分解,引起未受光刺激时结合于外段膜的cGMP与膜解离而被分解。当膜上cGMP减少时,cGMP门控式Na+通道开放也减少,于是出现了光照时的超极化型感受器电位。一个视紫红质分子被激活时,可以激活约500个传递蛋白。虽然传递蛋白激活磷酸二酯酶是一对一的,但是一个激活了的磷酸二酯酶可以在一秒钟内使4千多个cGMP分子降解。由于酶系统的这种生物放大作用,1个光量子的作用可能在外段膜上引起大量化学门控式Na+通道的关闭和膜的超极化反应。视杆细胞外段和整个视杆细胞都没有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光刺激在外段膜上引起的感受器电位以电紧张性的扩布到达它的终足部分,最终影响终足处的递质释放。

四、视锥系统的换能作用和颜色视觉

(Cones and color vision)

视锥细胞外段具有与视杆细胞外段类似的盘状结构,含有三种视锥色素。大多数脊椎动物的三种不同的视锥色素,分别存在于三种不同的视锥细胞中。目前已经证实,人眼视网膜中的确存在有三种对不同光线敏感的视锥细胞,这三种视锥细胞的光敏感性基本上与视锥细胞中的三种视锥色素的光吸收曲线相同,如图10-10所示。每种视锥色素含有的11-顺型视黄醛相同,而视蛋白的分子结构略有不同,决定了与它结合在一起的视黄醛分子对某种波长的光线最敏感,这样就可以将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和三种不同的视锥色素区分开来。图10-10所示的是人眼视网膜视杆和三种视锥颜色色素(蓝、绿、红)分别的光吸收曲线。当光线

作用于视锥细胞外段时,外段膜两侧也发生了与视杆细胞类似的超极化反应,这种超极化型感受器电位的形成是光-电换能的第一步。

三种视锥细胞的光谱吸收特性曲线显示,其吸收峰值分别在420nm(蓝-紫)、530nm(绿)和560nm(黄-绿)左右。短波长敏感视锥细胞的吸收峰值实际上是440nm,这是由于完整眼球结构下,透镜组吸收了一些短波长光线的缘故。人们通常将短、中和长的波长敏感细胞简称为蓝色视锥(blue cones)、绿色视锥(green cones)和红色视锥(red cones)。从数量上看,视网膜含有近乎于相等数量的红色和绿色视锥,而蓝色视锥的含量都要少得多。

颜色视觉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心理现象,不同波长的光线作用于眼的视网膜时引起人脑产生不同颜色的视觉形象。事实上,人眼可以区分光谱上的色泽不下150种,在可见光谱范围内,波长长度只要有3~4nm的增减,就可以被视觉系统分辨为不同的颜色。例如,主要的七种颜色为红、橙、黄、绿、青、蓝、紫,每种颜色对应于一定波长的光线。一种颜色可以由某一固定波长的光线引起,也可以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波长光线的混合作用而引起。如果将光谱上的七色光在牛顿色盘上旋转,可以通过人眼引起白色视觉;如果用红、绿、蓝三种色光作适当混合,便可以引起光谱上任何颜色的感觉。所以,红、绿、蓝也称为视觉的三原色。Young(1809)和Helmholtz(1824)提出了视觉的三原色学说。其主要内容有:设想在视网膜中存在着分别对红、绿、蓝光线特别敏感的三种视锥细胞或相应的三种感光色素,当光谱上波长介于这三者之间的光线作用于视网膜时,这些光线可以对敏感波长与之相近的两种视锥细胞或感光色素起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介于这两种原色之间的其他颜色感觉。该学说采用较简单的生物感受结构的假设说明了复杂的色觉现象,为多数人所接受。有人用微电极记录单个视锥细胞感受器电位时发现,不同的单色光束刺激不同视锥细胞产生的超极化型感受器电位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峰值出现的情况与三原色学说基本吻合。

三原色学说可以用来解释临床上遇到的颜色视觉障碍如"色盲"和"色弱"可能的发病机制。红色盲、绿色盲和蓝色盲,分别被称为第一原色盲、第二原色盲和第三原色盲,可能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特殊视锥细胞所致。红色盲和绿色盲较为多见,临床上也统称为红绿色盲,蓝色盲则极少见。色盲患者的颜色视觉和正常人有所差别,如红色盲患者看到的可见光谱较正常人短,无法感知光谱的红色端;绿色盲患者不仅不能识别绿色,也无法区分红与绿之间、绿与蓝之间的颜色等。另一方面,有些患者的色觉异常明显不同于真正的色盲,只表现为对某种颜色的识别差一些,称之为色弱。引起色弱的原因是这些患者的颜色视觉反应能力较正常人弱,而不是缺少特殊的视锥细胞。绝大多数色盲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仅仅男性发病,由女性遗传。这是因为X染色体上相关基因缺少的缘故,女性具有两条X 染色体,其中的任何一条X染色体都具有与每种视锥功能形成有关的正常基因,而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一旦相关基因缺失,就会出现色盲。

五、视网膜的视觉信息处理

(Visual signal processing by the retina)

当视网膜的视杆和视锥细胞受到光刺激,进行光-电能量转换后,产生的生物电信号要经过复杂的细胞网络信息传递,最终由神经节细胞以动作电位的形式传向中枢。由于视网膜中各种细胞之间的排列和联系十分复杂,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化学物质种类繁多,根据功能特点,可以将视网膜的神经元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外层的光感受器即视杆和视锥细胞、内层的中间神经元即双极细胞、水平细胞和无长突细胞以及神经节细胞层的神经节细胞。光感受器细胞、双极细胞和水平细

胞之间形成突触联系构成了外丛层,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在内丛层之间相互联系,来自光感受器的视觉信息流经过侧面的水平细胞和无长突细胞垂直到达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

神经系统是如何完成颜色视觉信息的翻译工作呢?单个神经节细胞在暗环境下具有自发电活动,可以受到视网膜中间神经元的输入性调制。视网膜上相邻的光感受器以圆圈的形式将视觉信息传送给神经节细胞。人们通常将受到光刺激时,可以使一个神经节细胞发生反应的视网膜上特定区域称为该神经节细胞的感受野(receptive field)。大多数对颜色刺激敏感的神经节细胞都具有类似同心圆结构的感受野,以"中心-周围"(center-surround fashion)的形式对颜色刺激发生反应。如图10-11所示,大多数神经节细胞的感受野都含有"中心"和"周围"两个部分。一些神经节细胞的感受野中心受到小束光线刺激时出现细胞放电数目增加,而感受野周围部分的视网膜受到刺激时细胞放电数目减少,因此称为中心给光反应细胞(on center ganglian cells)。相反,另一类神经节细胞的感受野中心受到光刺激时出现细胞电活动抑制效应,而感受野周围部分的视网膜受到光刺激时出现细胞电活动的兴奋效应,因此称为中心撤光反应细胞(off center ganglian cells)。然而,视网膜中的少数神经节细胞没有"中心-周围"式的感受野结构,仅仅对整个视野的亮度发生反应,这些神经节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瞳孔对光反射。

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证明,在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水平,三种颜色信息的编码可以转换成作用相反的神经节细胞颜色系统,这些神经节细胞往往会对两种原色的视觉刺激发生特异性的反应:红色与绿色;蓝色与黄色。所以,这些神经元也被称为"红-绿"和"黄-蓝"神经节细胞。例如,一个神经节细胞可以受到感受野中心部分的红色光刺激而兴奋,表现为细胞放电频率增加;受到绿色光刺激而抑制,表现为细胞放电频率减低。但是,在感受野周围环行区域中红色和绿色光刺激时则出现相反的反应。另外一些神经节细胞在接受来自视锥细胞的传入信息时,只能简单地编码"黑-白"视觉信息,不能对不同波长的光刺激发生不同的反应。值得注意的是,当不同波长的光线刺激时,神经节细胞发生反应的特点取决于三种视锥细胞与两种神经节细胞之间的特殊连接环路,包括不同类型的双极细胞、无长突细胞和水平细胞。由于神经节细胞的总数只有全部感光细胞的1%左右,大多数神经节细胞传递的视觉信号只能来自于多个感光细胞含有的较大量视觉信息。

正如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一样,双极细胞的感受野也具有"中心-周围"式结构。当感受野中心受到光线刺激时出现"中心给光反应"和"中心撤光反应"。当感受野中心的视锥细胞被激活时,"中心给光反应"双极细胞呈现去极化,而"中心撤光反应"双极细胞呈现细胞超极化;当感受野周围的视锥细胞被激活时,双极细胞则出现相反的反应。

六、中枢视觉通路

(Central visual pathways)

所有感觉系统中,视觉系统具有最复杂的神经环路。听神经含有大约3万条纤维,视神经的纤维大约在1百万条以上。来自视网膜的视觉信息投射到三个皮层下结构:中脑的顶盖前区、上丘和丘脑的外侧膝状核。其中,外侧膝状核是处理视觉信息最主要的皮层下中枢。左侧枕叶皮层接受来自左眼颞侧视网膜和右眼的鼻侧视网膜的传入纤维投射,右侧枕叶皮层接受来自右眼的颞侧视网膜和左眼的鼻侧视网膜的传入纤维投射。枕叶皮层视觉代表区的具体部位在皮层内侧面的距状裂

上下缘,视网膜上半部投射到距状裂的上缘;下半部投射到距状裂的下缘;视网膜中央的黄斑区投射到距状裂的后部。电刺激人脑的距状裂上下缘(17区),可以使受试者产生简单的主观光感觉,但难以引起完善的视觉形象。

枕叶皮层则是视觉信息到达的终末投射区域,极少数的视皮层单个神经元只对单眼视觉刺激发生反应,这些神经元集中在皮层第四层内,接受来自外侧膝状核投射纤维的传入冲动;绝大多数的视皮层神经元能对双侧眼球视觉刺激发生反应,这些神经元主要分布在第四层以外的层次中,与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功能有关。

当视网膜-外侧膝状核-皮质视觉通路受损时,引起人眼视野出现特征性的缺损。如图10-12所示:右侧视神经损伤时引起整个右眼视野缺失(图10-12-1);视交叉损伤时引起双眼颞侧视野缺损(图10-12-2);右侧视束损伤时引起右眼鼻侧、左眼颞侧视野缺损(图10-12-3);右侧视放射受损时引起左眼颞侧、右眼鼻侧上半部分视野缺损(图10-12-4);右侧部分视皮层受损时引起左眼颞侧、右眼鼻侧特征性视野缺损(图10-12-5,图10-12-6)。

七、与视觉有关的其他现象

(Some visual phenomena)

(一)明适应和暗适应

人从暗处进入亮处时,最初感到一片耀眼的光亮,不能看清楚物体,只有稍待片刻时视觉才逐渐恢复,称为明适应(light adaptation)。明适应出现较快,约一分钟即可完成。耀眼的光感是由于暗处时视杆细胞内蓄积起来的合成状态视紫红质在亮处得到迅速分解而引起;稍后对光线不十分敏感的视锥细胞色素在亮光环境中对光刺激发生反应。明适应还表现在以下情况时:一个人长时间处在亮环境中,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内的大部分光化学物质被分解为视黄醛和视蛋白,视黄醛又转换成为维生素A。所以,残留在视杆、视锥细胞内的光化学物质浓度明显减少,眼的视觉光敏感性也相应减弱。

相反,人从亮光处进入暗室时,最初看不清楚任何东西,经过一段时间后,视觉敏感度才逐渐提高,恢复了在暗处的视力,称为暗适应(dark adaptation)。暗适应是人眼对光的敏感度在暗环境下逐渐提高的过程。进入暗室后的不同时间,连续测定人眼的视觉阈值即人眼刚能感知的光刺激强度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眼的视觉阈值逐渐变小即视觉的敏感度在暗处逐渐提高。图10-13中的结果曲线被称为暗适应曲线。视锥细胞的暗适应出现较早,为曲线开始的弯曲部分,仅仅持续几分钟;视杆细胞的暗适应出现较晚,可以持续约几十分钟,甚至数小时。此时,视觉敏感度也显著增加。另外,当100个或者更多的视杆细胞会聚到一个神经节细胞时,可以产生明显的总和效应,引起更高的视觉敏感度。据分析,暗适应的第一个阶段主要与视锥细胞色素合成量的增加有关;第二阶段也就是暗适应的主要组成部分,则与视杆细胞中视紫红质的合成增加有关。在最大的暗适应与最大明适应的限度之间,眼睛可以对变化范围高达5万乃至10万倍的光线产生相应的视觉敏感度改变。

(二)视野

单眼固定注视前方一点不动时,该眼所能看到的范围称为视野(visual field)。单眼注视外界某一点时,此点的像正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央凹处,连接这两点的假想连线称为视轴。视野的最大界限通常以它和视轴之间所成夹角的大小来表示。在同一光照条件下,用不同颜色的目标物测得的视野大小不一样,白色视野最大,其次为蓝黄色,再其次为红色,绿色视野最小。设想,视野的大小除了与各类感

光细胞在视网膜中的分布范围有关外,目前还有许多方面仍然不十分清楚。另一方面,由于人体面部结构阻挡视线,也影响视野的形状,如一般人颞侧视野较大,鼻侧视野较小等。临床医生检查视野,使用特制的视野仪,用不同颜色的视标进行检查,目的在于了解视网膜的普遍感光能力,有时可以发现较大范围的视网膜病变。某些视网膜、视神经或视觉传导通路病变,有特殊形式的视野缺损,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意义。

(三)视网膜电图

将一个引导电极置于角膜的外表面,另一个电极放在额部作为参考电极,当给视网膜以广泛光刺激时,可以记录到一系列的电变化,称为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视网膜电图是短暂闪光刺激诱发的整个视网膜中各种细胞的综合性电反应,在性质上与微电极记录的单一视网膜细胞生物电现象有所不同。根据光刺激的不同形式还可以分为闪光视网膜电图和图形视网膜电图。视网膜电图通常由三个波组成,分别命名为a、b和c(图10-14)。虽然视网膜各个波的发生源尚不十分清楚,但有人认为,a波主要来源于感光细胞的感受器电位;b波的幅度较大,主要与双极细胞等的活动有关;c波平缓而持续时间长,可能与色素细胞层的活动有关。光照撤除时,还可以在缓慢持续的c波上再出现一个小的电位波动,称为d波,其发生源也不清楚。视网膜电图易于测量和记录,但是难以反映视网膜功能的特异性改变。因此,临床意义也十分有限。

(四)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

人和高等哺乳类动物的双眼都在面部的正前方,视物时两眼视野差不多大部分重叠,称为双眼视觉(binocular vision)。正常人两眼视物时,两侧视网膜上各形成一个完整的物像,视网膜不同部分的像各自遵循特有的神经通路传向视觉中枢,只产生一个"物"的主观感觉。具体机制是:由物体同一部分来的光线,成像在两侧视网膜的相称点上。例如,两眼的黄斑部互为相称点;当两眼注视墙上的一个小黑点时,由于眼外肌的调节,此点就正好成像在两侧眼的黄斑上,在视觉中只能"看到"一个点;如果用手指轻推一侧眼球的外侧,使眼的视轴稍作偏移,此时眼的视网膜上黑点像从黄斑处移开,落在与对侧视网膜像非相称的点上,人脑会产生复视现象,感觉到墙上有两个黑点存在。显然,在黄斑处以外,一只眼的颞侧视网膜和另一只眼的鼻侧视网膜互相对称;而一只眼的鼻侧视网膜也与另一只眼的颞侧视网膜互相对称。

双眼视物的优势在于使视觉系统有可能感知物体的"厚度",产生立体视觉形象。例如,一个球形体在每一侧视网膜上的像只能是一个圆平面,但左眼看球形体时更多地看到左侧面,两侧的视网膜像不完全相同;但是,来自两眼的视觉图象信息经过高级神经中枢处理后,产生了一个有立体感的"球"形象,而不是一个椭圆面或圆平面。当然,立体视觉形象的引起并不完全依靠双眼视觉,用单眼看球时也觉得它是一个"球";物体表面的光线反射情况,阴影的有无,以及经验等因素,也有助于人体产生立体感。

第三节听觉器官

(Auditory sense organs)

人可以辨别相当大范围的各种声音,例如,区分交响乐的复杂性、谈话的柔和程度等。听觉感受器是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分组成,耳的适宜刺激是一定范围内的声波振动。声波通过外耳、中耳等传音装置到达耳蜗后引起淋巴液和

基底膜的振动,使耳蜗的感音装置即科蒂器官中的毛细胞产生兴奋,将声波振动的机械能转变成为听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这些神经冲动以特定的频率和组合形式编码声音信息,传送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一、耳的听阈和听域

(Auditory threshold and audible area)

人耳能够感受到的声波振动频率在16~20 000Hz之间。每种声波振动频率都有一种刚好能够引起听觉的最小振动强度,称为听阈(hearing threshold)。当振动强度在听阈以上继续增加时,听觉的感受也相应增强,当振动强度增加到某一限度时,引起的不仅仅是听觉,也会产生鼓膜的疼痛感觉,此限度称为最大可听阈。如果将每种频率本身具有的听阈和最大可听阈绘制成坐标图,就可以得到耳对声波振动频率和强度的感受范围,见图10-15。图中下方曲线表示不同频率振动的听阈,上方曲线表示最大可听阈,两者所包含的面积称为听域。正常人耳所能感受到的声波振动频率和强度值都应在听域的范围之内。其中最为敏感的频率范围是1 000~3 000Hz,日常语言的频率范围较此略低,语音的强度为中等强度,也在听阈和最大可听阈之间。

二、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

(Sound transmission in the external or in the middle ears)

(一)耳廓和外耳道的集音作用和共鸣腔作用

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来自前方和侧方的声音可以直接进入外耳道,而且耳廓的形状有利于声波能量的聚集,引起较强的鼓膜振动;来自后方的声音可以被耳廓遮挡,音感较弱。因此,稍稍转动头的位置,根据两耳声音强弱的轻微变化,可以判断声源的位置。

外耳道长约2.5cm,是声波传导的通路。作为一个共鸣腔,它的最佳共振频率大约在3 500Hz附近;当声音由外耳道传到鼓膜时,其强度可以增加约10倍。(二)鼓膜和中耳听骨链的增压效应

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骨链、中耳小肌和咽鼓管等主要结构。鼓膜、听骨链和内耳卵圆窗之间的联系构成了声音从外耳传向耳蜗的有效通路(见图10-16)。到达外耳道的声波以空气为振动介质;经鼓膜和听骨链到达卵圆窗膜时,振动介质转变成为固体的生物组织。由于不同介质的声阻抗不同,理论上当振动在这些介质之间传递时,能量衰减极大,估计可达99%或者更多。从鼓膜到卵圆窗膜之间的传递系统具有特殊力学特性,振动经中耳传递时发生了增压效应,补偿了因为声阻抗不同造成的能量耗损。

鼓膜是一个圆锥形的膜性结构,圆锥的角度在人类约130°,面积约50~90mm2,厚度约0.1mm。呈顶点朝向中耳的漏斗型,空腔面朝下,而且面向外耳道。漏斗形的膜中央内侧与锤骨柄相连。鼓膜就像电话机受话器中的振膜,是一个压力承受装置,具有良好的频率响应和较小的失真度,可以将振动传递给位于漏斗尖顶处的锤骨柄。频率小于2 400Hz的声波振动作用于鼓膜时,可以通过鼓膜复制振动频率。在此期间,鼓膜的振动与声波振动的频率自始至终相同,很少残余振动。听骨链的锤骨、砧骨及镫骨依次相连,锤骨柄附着在鼓膜的中心处,砧骨居中,将锤骨和镫骨连接起来,使三块听小骨形成一个两臂之间呈固定角度的杠杆。锤骨柄为长臂,砧骨长突为短臂,见图10-16。这样的杠杆系统支点刚好在整个听骨链的重心上,能量传递过程中惰性最小,效率最高。鼓膜振动引起锤骨柄内移时,砧骨长突和镫骨亦和锤骨柄作同方向的内移。

声波经鼓膜、听骨链到达卵圆窗膜时,其振动压强增大的现象称为中耳的增压效

应。形成这种增压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鼓膜的面积和卵圆窗的面积大小具有明显的差别。鼓膜的面积约55mm2,与卵圆窗膜相连的镫骨底板的面积约3.2mm2。假设听骨链传音时总压力不变,作用于卵圆窗膜上的压强增大约17.2倍(55?3.2)。原因之二是听骨链中锤骨柄较长,杠杆长臂和短臂之比约为1.3:1,在短臂端的压力将增加 1.3倍。通过计算,整个中耳传音过程中的增压效应为22.4倍(17.2′1.3)。

中耳内的鼓膜张肌和镫骨肌的活动也与中耳传音功能有关。例如,当鼓膜张肌收缩时,可以使锤骨柄和鼓膜向内牵引,增加鼓膜紧张度;镫骨肌收缩时,使镫骨脚板向外后方移动。强烈的声响或气流经过外耳道,以及角膜和鼻黏膜受到机械刺激时,可以反射性地引起这两块小肌肉收缩,使鼓膜紧张,各听小骨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听骨链传递振幅减小,阻力增大,最终引起中耳的传音效能减弱。此项反射的生理学意义在于阻止较强的振动传到耳蜗,对感音装置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由于声音引起中耳肌发生反射性收缩的潜伏期需要40~80ms,因此,遭遇突然发生的爆炸声刺激时,此反射对感音装置的保护作用不大。

(三)咽鼓管的功能

咽鼓管又称为耳咽管,连通鼓室和鼻咽部,鼓室内空气通过咽鼓管与大气相通,故咽鼓管可以平衡鼓室内空气和大气之间有可能出现的压力差,对于维持鼓膜的正常位置、形状和振动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咽鼓管阻塞时,鼓室气体被吸收,鼓室内压力下降,引起鼓膜内陷。当鼓室内的压力仍然处于初始状态,而外耳道压力首先发生变化时,鼓膜内外形成明显的压力差。这种情况在飞机的突然升降或潜水时经常发生,如果不能通过咽鼓管使鼓室内压力和外耳道压力(或大气压力)取得平衡,就会在鼓膜两侧出现巨大的压力差。一旦这种压力差达到9.33~10.67kPa(70~80mmHg),将引起鼓膜剧烈疼痛;压力超过了24kPa(180mmHg)时,有可能造成鼓膜破裂。通过吞咽、打哈欠或喷嚏等动作可以使咽鼓管管口暂时开放,有利于气压的平衡。

三、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

(Signal transmission in the cochlea)

耳蜗的生理功能是将传到耳蜗的机械振动能量转变成为听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是耳蜗基底膜的振动刺激了基底膜表面的毛细胞,引起耳蜗内发生各种过渡性的电变化,最终导致毛细胞底部的传入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

(一)耳蜗的结构

耳蜗是一条由骨质的管道围绕一个骨轴盘旋 ~ 周而形成。在耳蜗管的横断面上,可以见到斜行的前庭膜和横行的基底膜将管道分隔成为三个腔,分别称为前庭阶、鼓阶和蜗管(图10-17)。在耳蜗底部,前庭阶与卵圆窗膜相接,内充外淋巴,鼓阶与卵圆窗膜相接,也充满外淋巴。在耳蜗顶部,鼓阶与前庭阶中的外淋巴相交通。蜗管是一个盲管,充满内淋巴,基底膜上的螺旋器(又称科蒂器)浸浴在内淋巴中。螺旋器的构造十分复杂,蜗管的横断面上靠蜗轴一侧有一行纵向排列的内毛细胞;蜗管的靠外侧有3~5行纵向排列的外毛细胞。此外,还有其他的支持细胞和存在于这些细胞间的较大间隙,包括内、外隧道和Nuel间隙。这些间隙中的液体成分和外淋巴一致,与蜗管中的内淋巴不相交通,但可以通过基底膜上的小孔与鼓阶中的外淋巴相交通。这样的结构使得毛细胞的顶部接触到蜗管中的内淋巴,而毛细胞的周围和底部则接触到外淋巴。每一个毛细胞的顶部表面,有上百条排列整齐的听毛,其中较长的一些听毛埋植在盖膜的冻胶状物质

之中,有些则仅与盖膜接触。盖膜的内侧连接耳蜗轴,外侧游离在内淋巴中。(二)基底膜的振动和行波理论

基底膜全长约33mm,具有相同的直径和机械特性。有人将基底膜形容成一个声音频率的机械分析装置,说明它在耳蜗的感音换能功能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当声波振动通过听骨链到达卵圆窗时,压力变化立即传给耳蜗内的淋巴液和膜性结构;如果卵圆窗膜内移,前庭膜和基底膜则下移,最终引起鼓阶的外淋巴液压迫圆窗膜外移;相反,当卵圆窗膜外移时,整个耳蜗内结构作反方向的移动,形成振动。观察表明,基底膜的振动是以行波(traveling wave)的方式进行的,即内淋巴振动首先引起靠近卵圆窗处的基底膜振动,其波动以行波的形式沿基底膜向耳蜗的顶部方向传播,就象人在抖动一条绸带时,行波沿绸带向远端传播一样。耳蜗是如何分析不同频率的声音呢?不同频率的声波振动引起的行波通常是从基底膜的底部,即靠近卵圆窗膜处开始的。当声波的振动频率变化时,行波传播的距离和最大行波出现的部位有所不同。振动频率愈低,行波传播愈远,最大振幅行波出现的部位愈靠近基底膜顶部,当出现最大振幅后行波迅速消失,不再继续传播;相反,高频率声波引起的基底膜振动,仅仅局限于卵圆窗附近。

由于基底膜的某些物理性质,不同频率的声波振动常常可以引起不同形式的行波传播。基底膜的长度较耳蜗管短,顶部相对薄和松散,底部相对厚和紧绷,靠近卵圆窗处的宽度约0.04mm,以后逐渐加宽,基底膜上螺旋器的高度和重量,也随着基底膜的加宽而变大。因此,愈靠近耳蜗底部的基底膜,共振频率愈高,愈靠近顶部,共振频率愈低。使得低频振动引起的行波向顶部传播时阻力较小,而高频振动引起的行波仅仅局限在耳蜗底部附近。

耳蜗之所以能够区分不同振动频率的声波,是因为不同频率的声音可以引起不同形式的基底膜振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耳蜗底部受损时主要影响高频听力;耳蜗顶部受损时主要影响低频听力。可以想象,每一种声波的振动频率在基底膜上都有一个特定的行波传播范围和最大振幅区域(图10-18),相应的毛细胞和听神经纤维会受到最大的刺激,将声波振动的机械能转变成为听神经纤维上不同组合形式的神经冲动,到达听觉中枢的不同部位,引起不同音调的听觉。

基底膜的振动如何使毛细胞受到刺激?如图10-17所示,毛细胞顶端的听毛有些埋在盖膜的胶状物中,有些和盖膜的下面相接触。由于盖膜、基底膜与蜗轴骨板的连接点不在同一水平,当行波引起基底膜振动时,基底膜的振动轴和盖膜的振动轴不一致,两种膜之间产生一个横向的交错移动,使听毛受到一个切向力的作用而弯曲,促使声波振动的机械能向生物电能转化过程的发生。

(三)耳蜗的生物电现象

当耳蜗未受刺激时,将一个电极放在鼓阶外淋巴液中,接地并保持零电位,另一个测量电极置于蜗管的内淋巴液中,可以记录到+80mV左右的电位差,也称为内淋巴电位(endolymphatic potential)或者耳蜗内电位(endocochlear potential)。由于存在内淋巴电位,测得的毛细胞顶端和周围部分的静息电位幅度不一样。例如,毛细胞顶端膜外为内淋巴,内淋巴电位为+80mV。倘若将上述测量电极的尖端刺入毛细胞膜内,设膜外电位为零时,毛细胞膜内电位为-70~-80mV,实际上毛细胞顶端膜内外的电位差应当是160mV。毛细胞的周围部分浸浴在外淋巴液中,膜内外的电位差只有80mV左右。实验证实,内淋巴中正电位的产生和维持,与蜗管外侧壁处的血管纹结构的细胞活动有直接关系,而且对缺氧十分敏感。由于血管纹细胞膜上存在具有ATP酶活性的"钠泵",可以分解ATP 提供大量的能量,并将血浆中的K+泵入内淋巴液,将内淋巴液中的Na+泵入血

浆,被转运的K+数量超过了Na+数量,使内淋巴液中含有大量的K+,因而保持了较高的正电位。缺氧时,ATP的生成和Na+泵的活动出现障碍,难以维持内淋巴液的正电位。

受到声音刺激时,耳蜗及其附近结构可以记录到一种具有交流性质的电变化,称为微音器电位(microphonic potential),见图10-19。微音器电位的特点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微音器电位的频率和振幅与声波振动完全一致;潜伏期小于0.1ms;没有不应期;对缺氧和深麻醉相对不敏感;听神经纤维变性时仍然存在。耳蜗的功能如同对一个电话机的受话器或麦克风(即微音器)发声时,可以将声波振动转变成为波形类似的音频电信号一样。实验中,对着动物的耳廓讲话或者唱歌,将银球状电极电端与圆窗膜接触,记录到的生物电活动经过放大后,连接到一个扬声器,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与讲话或者唱歌的声音相同。说明,耳蜗起着类似微音器的作用,能够将声波振动转变成为相应的音频电信号。

用微电极进行细胞内记录时发现,微音器电位是声波振动刺激引起多个毛细胞感受器电位的复合;对于单个毛细胞的跨膜电位而言,听毛只要发生0.1°的角位移,就可以引起毛细胞出现感受器电位。动物实验证实,当内耳毛细胞顶部的听毛受到切向力作用产生不同的方向弯曲时,存在于顶部膜中的机械门控通道功能发生相应的改变。如果导致阳离子内流或内向电流的形成则引起细胞膜去极化;如果内向离子流停止并有外向离子流则引起细胞膜超极化。所以,膜电位变化的方向与听毛受力的方向有关,电位既可以是去极化式的,也可以是超极化式的,可以用来解释微音器电位的波动与声波振动的频率和幅度相一致的现象。内耳的螺旋器含有毛细胞和多种支持细胞。每个耳蜗大约有近16 000个毛细胞,由30 000条听神经的传入纤维所支配,经听神经将听觉信息传递到脑内。毛细胞又分为内毛细胞(inner hair cells)和外毛细胞(outer hair cells)。如图10-21所示,大约3 500个内毛细胞在近螺旋器的轴心处排列成单行,而大量的传入神经纤维的轴突末梢终止在内毛细胞;大约由12 000个外毛细胞在远离螺旋器的轴心处排列成三到四行,由少数小直径的传入纤维末梢所支配,但是大部分来自上橄榄复合体的传出纤维轴突末梢终止在外毛细胞处。一般认为,内毛细胞的作用是将不同频率的声波振动转变成为传入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向中枢传递。而外毛细胞在受刺激时可以发生细胞体形的快速改变,膜的超极化反应可以使细胞延长,去极化反应可以使细胞缩短,该现象也与外来声音振动频率和振幅同步。很可能,这种细胞体形的改变可以增强基底膜的振动,对该处的行波起到放大作用,同时也可以提高局部内毛细胞对相应振动频率的敏感性。

四、听神经动作电位

(Action potential in auditory nerve)

图10-19所示的听神经动作电位N1、N2、N3 ××××××是一种复合动作电位。用不同频率的纯音刺激耳蜗,然后分析不同的单一听神经纤维的放电特性和声音频率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如果声波振动的强度足够大,同一神经纤维可以对一组相近频率的纯音刺激发生反应。如果逐渐减小声波振动的强度,其它的刺激频率因为强度太弱而无法产生反应时,仍然可以找到该纤维的一种最佳反应频率。每一条单一纤维的最佳频率的高低,决定于该纤维末梢在基底膜上的分布位置,这一部位正好是该频率声波引起最大振幅行波的所在位置。结果证实:当某一频率的声波强度较弱时,少数对该频率最敏感的神经纤维将神经冲动向中枢传递,如果增大该频率的声波振动强度,还能引起更多的相近最佳反应频率的神经纤维也

发生兴奋,有更多的神经纤维参与到这一声音的信息传递中来,共同将此声音的频率和强度信息传递到听觉中枢。自然状态下,作用于人耳的声音振动频率和强度变化十分复杂,基底膜的振动形式和所引起的听神经纤维的兴奋及其组合也十分复杂。因此,人耳也具有区分不同音色的能力。

第四节前庭器官

(Vestibular organ)

除了耳蜗以外,前庭器官也位于内耳迷路中,包括三个半规管(semicircular canals)、椭圆囊(utricle)和球囊(saccule)。三个半规管主要感受旋转或角变速运动的刺激;而椭圆囊和球囊则主要感受直线变速运动的刺激。因此,前庭器官是人体产生平衡感觉的感受器,主要感受自身运动状态和头部空间位置的变化。

一、前庭器官的感受装置和适宜刺激

(Vestibular apparatus and adequate stimulus)

前庭器官的感受细胞称为毛细胞。每个毛细胞的顶部有50~70条较短的小纤毛称为静毛(stereocilia),占据了细胞顶端的大部分;另外有一条大的纤毛叫动毛(kinocilium)。正如图10-21所示,当动毛和静毛均处于自然状态时,细胞膜内外静息电位约-80mV,与毛细胞相接触的神经纤维持续放电具有中等频率;此时,如果外力使毛细胞顶部的纤毛由静毛侧倒向动毛侧,细胞膜电位发生去极化达到-60mV的水平,神经纤维放电频率升高;当外力使纤毛由动毛侧倒向静毛侧时,细胞膜电位发生超极化,神经纤维放电频率降低。这是所有毛细胞感受外界刺激时的一般规律,其换能机制与耳蜗毛细胞类似。正常情况下,由于各种前庭器官毛细胞所在位置和附属结构的不同,使得不同形式的变速运动都能以特定的方式改变毛细胞纤毛的倒向,引起相应的神经纤维发放冲动的频率发生改变,将机体运动状态和头在空间位置的信息传送到中枢,引起特殊的运动和位置感觉,最终导致各种躯体和内脏功能发生反射性地改变。

三个半规管的形状大致相同,所处的三个平面相互垂直,分别称为前、后和外(水平)半规管。如果人在直立时头部向前倾斜30°,此时水平半规管所处的平面恰好与地面平行;前半规管向前和外展45°与地平面垂直;后半规管向后和外展45°与地平面垂直。每个半规管约占2/3个圆周,末端的相对膨大处称为壶腹(ampulla),半规管管腔和壶腹内充以内淋巴。壶腹内有壶脊,壶脊的位置与半规管的轴垂直;壶脊中有一排毛细胞,面对管腔,毛细胞顶部的纤毛埋植在一种胶质性的圆顶型终帽之中。当内淋巴从管腔向壶腹的方向移动时,使毛细胞中的静毛向动毛侧弯曲,引起相应的传入神经兴奋,将大量的神经冲动传递到中枢。水平半规管主要感受人体以身体长轴为轴的所作的旋转变速运动。由于惯性作用,身体旋转时,管腔中内淋巴的起动较迟。因此,人体开始向左旋转时,左侧水平半规管中的内淋巴压力作用方向朝向壶腹,引起毛细胞兴奋产生较多的冲动;同时,右侧水平半规管中的内淋巴压力作用方向刚好相反,远离壶腹,此处的毛细胞产生的冲动减少。正是由于来自两侧水平半规管传入信号的不同,人脑才能判断身体是否开始和向什么方向旋转。旋转中期,管腔中的内淋巴与整个半规管的运动同步,两侧壶腹中的毛细胞都处于不受力的状态,中枢神经系统获得的信息与安静时相同。停止旋转时,管腔中内淋巴的运动停止较迟,两侧壶腹中毛细胞的受力方向与旋转开始时相反,因此,发放冲动的情况也相反。内耳迷路中的前、后两对半规管可以接受所处平面方向相一致的旋转变速运动的刺激。椭圆囊和球囊主要感受人体作直线变速运动的刺激。其毛细胞位于囊斑中,毛细

胞的纤毛埋植在称为耳石膜的胶质板内。椭圆囊与球囊有所不同,主要是囊斑所在的平面和人体的相对关系不一样。人体直立时,椭圆囊中囊斑处于水平位置,毛细胞顶部朝上,耳石膜在纤毛的上方,而球囊中的囊斑所处的平面与地面垂直,毛细胞和纤毛由囊斑表面向水平方向伸出,耳石膜悬在纤毛的外侧,与囊斑平行。两个囊斑的每一个毛细胞顶部的静毛和动毛的相对位置几乎都不相同(见图10-22),有利于分辨人体在囊斑平面上所作的各种方向的直线变速运动。

二、前庭反应和眼震颤

(Vestibular responses and nystagmus)

前庭器官传入的冲动,除了与运动和位置感觉的形成有关外,还可以引起各种姿势调节反射和植物性功能的改变。最典型的前庭反应是躯体作旋转运动时出现的眼球特殊运动,称为眼震颤(nystagmus)。眼震颤主要由半规管受刺激引起,可以用来检测前庭功能是否正常。刺激不同的半规管可以引起不同方向的眼震颤。当人体头部向前倾斜30°并且围绕人体垂直轴旋转时,主要是两侧的水平半规管壶嵴毛细胞受刺激,出现水平方向的眼震颤。具体情况是,当头部开始向一个方向旋转时,眼睛慢慢地朝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直到不能再移动,然后迅速返回到眼裂正中。如图10-23所示,如果开始向左旋转,刺激了左侧壶嵴的毛细胞,两侧眼球缓慢向右侧移动,称为眼震颤的慢动相(slow phase);当慢动相使眼球移动到两眼裂右侧端不能再移动时,突然返回到眼裂正中,称为眼震颤的快动相(quick phase);随后再出现新的慢动相和快动相,周而复始。当旋转成为匀速转动时,两侧壶腹中的毛细胞不再受到新的刺激,眼震颤不再出现,眼球也居于眼裂的正中位置。当停止旋转出现减速时,内淋巴不能立刻停止移动,两侧壶腹中的毛细胞承受的压力不同,方向与旋转开始时的相反,因此引起相反方向的慢动相和快动相组成的眼震颤。临床上进行眼震颤实验时,眼球震颤的时间过长或过短,说明前庭功能过敏或减弱。如果对前庭器官的刺激过强,或因前庭功能过敏时,常常会引起恶心、呕吐、眩晕、皮肤苍白等现象,称为前庭植物神经性反应,可以出现晕船、晕车或航空病等。

第五节味觉和嗅觉

(Taste and smell)

味觉和嗅觉属于化学感觉。虽然两种感觉都具有各自的发生机制,但是人在进食时味觉和嗅觉往往是同时起作用的。

一、味觉

(Taste)

特殊分化的味觉感受细胞也称为味觉细胞,味觉细胞顶端有纤毛,称为味毛,从味蕾表面的孔伸出,是味觉感受的关键部位。多个味觉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味蕾,味蕾也被认为是味觉感受器,由味觉细胞和支持细胞共同组成。主要分布在舌背部表面和舌缘,口腔和咽部黏膜的表面也有散在的味蕾存在。儿童味蕾较成年人多,老年时味蕾逐渐减少。

对于人体而言,舌表面不同部位对味刺激的敏感程度不一样。舌尖部对甜味比较敏感,舌两侧对酸味比较敏感,舌两侧前部对咸味比较敏感,而软腭和舌根部则对苦味比较敏感。一个人能够品尝出几百种不同的味道形成不同的味觉,这些味道通常由四种基本的味觉成分即酸、咸、甜和苦味混合而成。

酸味主要由无机酸中的H+浓度所决定,也就是说食物的酸度越高,酸味也就越强。H+可以阻断感受细胞顶膜上的K+通道,而基侧膜上的Na+和Ca2+通道与H+不相接触,因而不受影响。K+通道被阻断后,K+外流受阻,导致感受细

生理学各章练习题--《第十章神经系统》

生理学各章练习题--《第十章神经系统》

第十章神经系统 【习题】 四、各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有髓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 ( ) A.不受温度的影响 B.与直径成正比 C.与刺激强度有关 D.与髓鞘的厚度无关 2.神经细胞兴奋阈值最低,最易产生动作电位的部位是 ( ) A.胞体 B.树突 C.轴丘 D.轴突末梢 3.哺乳动物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主要靠 ( ) A.单纯扩散 B.化学突触 C.电突触 D.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4.中枢神经系统内,化学传递的特征不包括( ) A.单向传递 B.中枢延搁 C.兴奋节律不变 D.易受药物等因素的影响 5.EPSP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提高了对下列哪种离子的通透性 ( )

A.Na+、K+、Cl-,尤其是Na+ B.Ca2+和K+ C.Na+、K+、Cl-,尤其是K+ D.Na+、K+、Cl-,尤其是Cl- 6.IPSP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的增加 ( ) A.Na+ B.Ca2+ C.K+和Cl-,尤其是Cl- D.Na+ 、K+和Cl-,尤其是K+ 7.EPSP是 ( ) A.动作电位 B.阈电位 C.静息电位 D.局部去极化电位 8.缝隙连接是神经元间电突触传递的结构基础,它普遍存在于 ( ) A.外周神经内 B.交感神经内 C.中枢神经内 D.副交感神经内 9.兴奋性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相同点是( ) A.突触后膜膜电位去极化 B.是递质使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改变的结果 C.都可向远端不衰减传导

D.都与后膜对Na+通透性降低有关 10.为保证神经冲动传递的灵敏性,递质释放后( ) A.不必移除或灭活 B.保持较高浓度 C.必须迅速移除或灭活 D.保持递质恒定 11.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递质是 ( ) A.乙酰胆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5-羟色胺 D.多巴胺 12.去甲肾上腺素存在于 ( ) A.自主神经节前纤维 B.神经-肌肉接头 C.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 D.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 13.N1受体存在于下述组织结构 ( ) A.支气管平滑肌 B.内脏平滑肌 C.自主神经节的突触后膜 D.神经肌肉接头 14.对肾上腺素能纤维正确的叙述是 ( ) A.其末梢释放的递质都是去甲肾上腺素 B.它包括所有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C.支配肾上腺髓质的交感神经纤维是肾上腺素

生理学—感觉器官知识点

感觉器官 1感受器是专门感受刺激的特殊结构。感觉器官除包含感受器外.还有一些非神经组织的附属结构,这些附属结构有利于感受器实现其感受功能,如眼、耳、鼻、舌等感受器官。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感受器的换能作用和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2.眼的折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所组成,能够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线聚集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 眼视近物时的调节反应包括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和眼球会聚三个方面 眼的折光异常有近视、远视和散光等。 近视近视眼多数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由于角膜和晶状体曲率过大,折光力过强矫正近视眼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在眼的前面加一个合适的凹透镜。 远视远视眼主要是由于眼的前后径过短,多为遗传所致·矫正远视的办法是佩截合适的凸透镜 散光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折光面在某一方位上的曲率增大,而另一方位的曲率减小,这样透过角膜射入眼内的光线扰不能同时在一个平面上聚焦,造成物像变形或视物不清,这些情况都属于散光.矫正散光眼要佩截合适的柱面镜,使角膜的曲率异常得以纠正。 3.视网膜能感受光线刹激的是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大部分布在视网膜中央部位。 黄斑的中央凹处最为密集,而且这里的视锥细胞较为纤细,形成最强视力。 视杆细胞主要分布于视网膜的周边部位,越近中央数量越少,在中央凹处,则几乎全无, 视神经乳头处没有感光细胞分布,聚焦于此处的光线不能被感受,形成生理性盲点。 当维生素A缺乏时,将影响人在暗光下的视敏度,引起夜盲症。 关于色觉的产生原理,现在广泛采用“三原色学说”。该学说认为视网膜上分布有三种视锥细胞, 能分别感受红、绿、蓝三种基本颜色,称之为感红视锥细胞、感绿视锥细胞和感蓝说锥细胞 不同波长的光线刹激视网膜时,这三种视锥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兴奋,因而产生不同的色觉。 4.视力亦称视敏度,是指眼分辨物体细微结构的最大能力,也就是分辨距离最小的两点的能力。视力的强弱可用能分辫两点的最小视角为指针 5.单眼固定注视前方一点时,所能看到的范围称为视野。 在同一光照条件下用不同颜色的光所测得的视野大小不一样,白色视好最大,其次为青蓝色,再次为红色.绿色视野最小。 6.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有气导和骨导。 气导:声波经外耳、鼓膜、听骨链和前庭窗传入耳蜗,称为气导。这是声波传导的主要途径。 骨导:声波直接引起颅骨振动,经耳蜗骨质部传入耳蜗琳巴液,称骨导骨导极不敏感,一般是振动的物体直接和颅骨接触.才能引起听觉。

生理学笔记讲义知识点总结第十二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讲义】第十二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精品课程——生理学 【讲义】第十二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十二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第一节感受器的一般生理 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 感受器: 感觉器官: 分类:分布的部位 刺激的性质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一)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二)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三)感受器的编码功能: (四)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第二节眼的视觉功能 一、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 (一)眼的折光系统的光学特征 眼的折光系统: 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前表面 该系统最主要的折射发生在角膜。 正常人眼处于静息状态而不进行调节时,眼的折光系统的后主焦距的位置,恰好是视网膜所在的位置。

对于人眼和一般光学系统,来自6米以外物体的各发光点的光线,都是平行光,可以成像在视网膜上。 (二)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 简化眼(reduced eye) 是一个假想的模型。其光学参数和其他特征与正常眼等值。简化眼和正常安静时的眼一样,正好能使平行光线聚集在视网膜上。 AB(物体的大小)/Bn(物体至节点的距离)= ab(物像的大小)/nb(节点至视网膜距离) nb固定不变,根据AB和Bn,可以算出物体成像的大小。 利用简化眼,可以算出正常人眼能看清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大小的限度:视网膜上的像小于5 μm,一般不能产生清晰的视觉。 正常人眼的视力或视敏度有限度,该限度用人眼所能看清的最小视网膜像的大小表示。正常人眼所能看清的最小视网 膜像的大小,大致相当于一个视锥细胞的直径。 视敏度: 5米远处, .5mm缺口的方向, 视网膜像距为5μm, 眼视力正常定为1.0 (三)眼的调节 当眼看远物时(6米以外),正常眼不需任何调节物体就可成像在视网膜上。 看近物时,入眼内光线不是平行的,需进行调节: 1.晶状体前凸 2.瞳孔缩小 3.两眼轴向鼻中线会聚 (四)眼的折光能力和调节能力异常 1.近视近点前移 轴性近视 屈光近视 2.远视视近物或远物都需调节;近点远移。 3.散光角膜表面不同方位的曲率半径不相等。 4.老视近点远移;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第十章-神经系统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第十章神经系统 一、名词解释 1、递质 2、受体 3、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4、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5、传入性侧支抑制 6、回返性抑制 7、特异性投射系统 8、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9、牵涉痛 10、运动单位 11、脊休克 12、牵张反射 13、去大脑僵直 14、后发放 二、填空题 1、神经系统主要由和两种细胞构成。 2、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具有、、、等特征。神经纤维对其所支配的组织有和两方面作用。反过来,神经所支配的组织也能产生支持神经元的。 3、神经元按其机能的不同可分为、和三种。 4、化学性突触通常由、、三部分组成。根据神经元轴突接触部位的不同,突触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5、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的形成是由于突触后膜化学门控通道开放时,Na+内流K+外流而产生的电位变化;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则是突触后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开放,氯离子内流而产生的电位变化。 6、突触传递的特征有、、、、、和。 7、突触抑制可分为和两类。除了突触抑制外,还有。 8、中枢神经递质可分为、、、、、 和递质等多种类型。 9、丘脑向大脑皮层的投射可分为和两大类。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非特导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 10、内脏痛的定位,还往往发生。 11、牵张反射有和两种类型。 12、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有和。在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动物的脑干,可以产生。此僵直属于丁僵直。 13、临床上基底神经节损害的主要表现可分为和两大类。 14、前庭小脑的功能是,脊髓小脑的功能是,皮层小脑的功能是。 15、自主神经系统由和两部分组成,其功能在于调节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 16、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伴有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因而称这一活动系统为;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常伴有胰岛素分泌增多,因而称这一活动系统为。 17、下丘脑是较高级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能调节、、、、 和等过程。 18、学习的形式可分为和两种。 19、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与在时间上的多次结合。条件反射的建立,实质上就是无关刺激转变成条件刺激的过程。 20、人类大脑皮层活动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有语言和抽象思维机能;人和动物共有的系统的是,人类特有的系统是有。 21、人类的记忆过程可分为四个连续性阶段,即、、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九章感觉器官

第九章感觉器官 一、名词解释 1、感受器 2、感觉器官 3、适宜刺激 4、感受器电位 5、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6、近视 7、远视 8、暗适应 9、气传导 10、微音器电位 11、前庭自主神经反应 12、视力 二、填空题 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有:适宜刺激、换能作用、编码作用、适应现象。 2、对一种感受器来说,最为敏感的某种特定形式的刺激称为该感受器的__________ 。 3、眼具有折光成像和感光换能两项功能。 4、眼的折光组织有: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其中折光能力最强的是角膜,能使眼的折光度发生改变的是晶状体。 5、视近物时眼的调节反应有晶状体凸度增加、瞳孔缩小、两眼球会聚。 6、眼注视近物时,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放松、晶状体________ ,晶状体的折光力_______。 7、眼的屈光能力异常有近视、远视、散光。 8、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折光系统折光能力过强,可引起近视。 9、人的视网膜上有两种感光细胞,即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前者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中央

部,后者分布在视网膜的周边部。 10、视杆细胞所含的感光色素为视紫红质,在光照时迅速分解为视蛋白和视黄醛,在暗处又能重新分布。被消耗了的视黄醛则由维生素 A 补充。 11、视网膜中具有分辨颜色能力的感光换能系统是视锥系统。 12、对全部颜色或某些颜色缺乏分辨能力的色觉障碍称为色盲。 13、在同一光照条件下,不同颜色的视野不同,其中白色的视野最大,绿色的视野最小。 14、声波由外耳向内耳传入包括气传导与骨传导两条途径,其中以气传导为主,因为它有增压效应。 15、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骨链和卵圆窗膜传入耳蜗,这一条声音传导的途径称为 ________ 。 16、鼓膜和听骨链构成了声音由外耳传向耳蜗的最有效的传导途径。声波经此途径传入 内耳时,其振动幅度减小,振动强度增大,这种效应称为增压效应。 17、咽鼓管具有平衡咽鼓管内压压与外界大气压的作用,对维持正常听力具有重要意义。 18、根据行波学说原理,基底膜底部主要感受高频声波,基底膜顶部主要感受低频声波。 19、耳蜗管基底膜上的 _______________ 是声音感受装置。 20、基底膜的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以____________ 的方式向耳蜗顶部传播。 21、根据行波学说,声波频率愈低,基底膜上出现最大振幅的部位愈靠近________________。 22、当耳蜗受到声音刺激时,在耳蜗及其附近结构还可记录到一种具有交流性质的电变化,这种电变化的频率和幅度与作用于耳蜗的声波振动完全一致,称为____________ 电位。 三、选择题 1、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称为B A 、受体B、感受器C、分析器 D 、感觉器官E、特殊器官 2、下列结构中,哪个属于感觉器官( D ) A 、痛觉感受器B、冷敏神经元C、本体感受器D、前庭器官E、触觉感受器 3、下列哪种感受器的传入冲动不会产生主观上的特定的感觉(E) A 、视觉器官B、听觉器官 C 、嗅觉器官 D 、味觉器官 E、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生理学 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一填空题 1.神经系统主要由①和②两种细胞构成。 2.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具有①、②、③、和④等特征。神经纤维对其所支配的组织有⑤和⑥两方面作用。反过来,神经所支配的组织也能产生支持神经元的⑦。 3.神经元按其机能的不同可分为①、②和③三种。 4.化学性突触通常由①、②和③三部分组成。根据神经元轴突接触部位的不同,突触可分为④、⑤和⑥三种类型。 5.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的形成是由于突触后膜化学门控通道开放时,①离子内流大于②离子外流而产生的③极化型电位变化;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则是突触后膜上的④通道开放,⑤离子内流而产生的⑥极化型电位变化。 6.突触传递的特征有①、②、③、④、⑤、⑥和⑦ . 7.突触的抑制可分为①和②两类。相反,除了抑制以外,还有③易化。 8.中枢神经递质可分为①、②、③、④、⑤_______、 ⑥和⑦等多种类型。 9.丘脑向大脑皮层的投射可分为①投射系统和②投射系统两大类。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引起③并④发出传出神经冲动;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⑤。 10.内脏痛的定位①,还往往发生②痛。 11.牵张反射有①和②两种类型。 12.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有①作用和②作用。在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动物的脑干,可以产生③僵直。此僵直属于④。 13.临床上基底神经节损害的主要表现可分为①和②两大类。 14.前庭小脑的功能是① ,脊髓小脑的功能是② , 皮层小脑的功能是 ③ ,并与④及⑤的编制有关。 15.自主神经系统由①和和②两部分组成,其功能在于调节③肌、 ④肌和腺体的活动。 16.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常伴有①分泌增多,因而称这一活动系统为②系统;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常伴有③分泌增多,因而称这一活动系统为④ 系统。 17.下丘脑是较高级的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能调节①、②、③、 ④和⑤、⑥等过程。 18.神经系统可以通过释放①,或通过②而影响免疫功能。可见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之间有③关系。 19.学习的形式可分为①和②两种。 20.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①刺激与②刺激在时间上的多次结合。条件反射的建立,实质上就是③刺激转变成④刺激的过程。 21.人类大脑皮层活动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有①机能;人和动物共有的系统是② 系统,人类特有的系统是有③系统。

医学基础知识重要考点:感觉器官的功能(6)-生理学

生理学属于医学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内容,中公卫生人才招聘考试网帮助大家梳理知识-感觉器官的功能。 1.何谓双眼视觉,双眼视觉和单眼视觉有何不同? 人和灵长类动物的双眼都在头部的前方,两眼的鼻侧视野相互重叠,因此凡落在此范围内的任何物体都能同时被两眼所见,两跟同时视某一物体时产生的视觉称为双眼视觉。有些动物的两眼分布在头的两侧,两眼视野完全不重叠,左眼和右眼各自感受不同侧面的光刺激,称单眼视觉。用单眼视物时,有时也能产生一定程度的立体感觉,这主要是通过调节和单眼运动而获得的。用双眼视物时,两眼视网膜各形成一个完整的物像,同一物体在两眼视网膜上形成的图像并不完全相同,左眼看物体时对它的左侧面要多看到一些,右服对它的右侧面要多看到一些,这样,来自两眼的图像信息经过视觉中枢处理后,便可产生一个有立体感的物体的形象。故双眼视觉可以弥补单眼视野中的盲区缺损,扩大视野,并可产生立体视觉。 2.简述近视眼与远视眼的发生原因。两者看物时在调节上有何区别?如何矫正? 近视眼与远视眼都属于非正视眼,近视眼的发生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强,使远物发出的平行光线被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在视网膜上形成模糊的图像。近视眼看近物时,由于近物发出的是辐散光线,故不需调节或只作较小的调节就能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远视眼的发生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弱,使来自远物的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后方,不经调节不能形成清晰的图像。视近物时,近物发出的辐散光线也聚焦在视网膜后方,需作更大程度的调节才能看清物体。所以两者的区别在于近视眼视远物时需要调节而视近物时不需调节,而远视眼无论视近物或远物都需调节。因此近视眼需戴凹透镜矫正,使平行光线经辐散后进入眼内,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与近视眼相反,远视眼则需戴凸透镜矫正。

生理学各章练习题--《第十章神经系统》

精品文档第十章神经系统 【习题】 四、各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有髓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 ( ) A.不受温度的影响 B.与直径成正比 C.与刺激强度有关 D.与髓鞘的厚度无关 2.神经细胞兴奋阈值最低,最易产生动作电位的部位是 ( ) A.胞体 B.树突 C.轴丘 D.轴突末梢 3.哺乳动物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主要靠 ( ) A.单纯扩散 B.化学突触 C.电突触 D.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4.中枢神经系统内,化学传递的特征不包括 ( ) A.单向传递 B.中枢延搁 C.兴奋节律不变 D.易受药物等因素的影响 5.EPSP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提高了对下列哪种离子的通透性 ( ) A.Na+、K+、Cl-,尤其是Na+ B.Ca2+和K+ C.Na+、K+、Cl-,尤其是K+ D.Na+、K+、Cl-,尤其是Cl- 6.IPSP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的增加 ( ) A.Na+ B.Ca2+ C.K+和Cl-,尤其是Cl- D.Na+ 、K+和Cl-,尤其是K+ 7.EPSP是 ( ) A.动作电位 B.阈电位 C.静息电位 D.局部去极化电位 8.缝隙连接是神经元间电突触传递的结构基础,它普遍存在于 ( ) A.外周神经内 B.交感神经内 C.中枢神经内 D.副交感神经内 9.兴奋性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相同点是 ( ) A.突触后膜膜电位去极化 B.是递质使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改变的结果 C.都可向远端不衰减传导 D.都与后膜对Na+通透性降低有关 10.为保证神经冲动传递的灵敏性,递质释放后 ( ) A.不必移除或灭活 B.保持较高浓度 C.必须迅速移除或灭活 D.保持递质恒定 11.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递质是 ( ) A.乙酰胆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5-羟色胺 D.多巴胺

生理学各章练习题--《第九章感觉器官》

第九章感觉器官 【习题】 四、各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当感受器受刺激时,刺激虽在持续,但其传入冲动频率已开始下降的现象,称为( ) A.抑制 B.疲劳 C.适应 D.衰减传导 2.视近物时,眼的调节不会出现( ) A.晶状体变凸 B.瞳孔缩小 C.双眼会聚 D.眼轴变短 3.使近处物体发出的辐散光线能聚焦成像在视网膜上的功能,称为( ) A.角膜反射 B.视轴会聚反射 C.瞳孔对光反射 D.眼的调节 4.当睫状肌收缩时可使( ) A.角膜曲度增大 B.瞳孔缩小 C.晶状体曲度减小 D.晶状体曲度增大 5.眼处于静息状态时能够形成清晰视觉的眼前物体最远之点为( ) A.焦点 B.远点 C.主点 D.节点 6.对近视眼的错误叙述有( ) A.因眼球前后径过长所致 B.近点较正常眼近 C.因折光系统的折光力超过正常所致 D.远点移远

7.对远视眼的错误叙述有( ) A.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所致 B.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之前 C.看远物时需要调节 D.近点移远 8.凸透镜适用于( ) A.近视眼视远物 B.远视眼视近物 C.散光眼 D.青光眼 9.圆柱镜适用于( ) A.近视眼 B.老花眼 C.远视眼 D.散光眼 10.缺乏某种视锥细胞时,可能导致( ) A.夜盲症 B.色盲 C.色弱 D.青光眼 11.对暗光敏感的视杆细胞位于( ) A.视神经乳头 B.黄斑 C.视网膜周边部 D.视网膜中央凹 12.当光照增强时,瞳孔缩小,此反射称为( ) A.瞳孔近反射 B.瞳孔对光反射 C.角膜反射 D.幅辏反射 13.对三种视锥细胞特别敏感的颜色是( ) A.红、蓝、紫 B.红、黄、黑 C.红、绿、蓝 D.红、黄、蓝

生理学感觉器官习题

第九章感觉器官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感受器 2. 感觉器官 3. 近点 4. 瞳孔对光反射 5. 视力 6. 视野 7. 明适应 8. 暗适应 9. 眼震颤 10. 听阈 二、填空题 1. 视细胞是感光细胞,分 _____ 和 _____ 两种。 2. 眼是视觉的 _____ ,其适宜刺激是波长为 _____ 的电磁波。 3. 眼的折光系统由透明的 _____ 、 _____ 、 _____ 和 _____ 组成。 4. 视觉是由 _____ 、 _____ 和 _____ 的共同活动完成的。 5. 眼的调节主要靠 __ __ 的改变、 _____ 和 _____ ,以上三者合称视近调节的三重反应。 6. 睫状肌受 _____ 纤维支配,当视近物时睫状肌 _____ 晶状体 _____ ,因而折光力。 7. 非正视眼包括 _____ 、 _____ 和 _____ 三种,可分别用 _____ 、 _____ 和矫正。 8. 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 _____ 处,而视杆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 _____ 部。 9. 明适应时间 _____ ,而暗适应时间相对 _____ 。 10. 夜盲症是由于 _____ 缺乏,而引起 _____ 减少所致。 11. 颜色辨别是由 _____ 完成的。 12. 瞳孔对光反射中枢在 _____ 。 13. 具有感受色光功能的是 _____ 系统,而只具有区别明暗功能的是 _____ 系统。 14. 远视眼时,远处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之 _____ ,近处光线则聚焦于视网膜之。 15. 晶状体弹性减弱,则眼的调节能力 _____ ,近点变 _____ 。 16. 只在白昼活动的动物,其视网膜中的感觉细胞主要是 _____ ;只在夜间活动的动物,则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主要是 _____ 。 17. 听觉器官由 _____ 、 _____ 和 _____ 三部分所组成。 18. 听骨链硬化可导致 _____ 性耳聋,耳蜗病变将导致 _____ 性耳聋。 19. 球囊和椭圆囊的适宜刺激是 _____ 运动,半规管壶腹嵴的适宜刺激是 _____ 运动。 20. 耳蜗 _____ 部主要感受高频声波,耳蜗 _____ 部则主要感受低频声波。 21. 声波刺激引起耳蜗产生 _____ 电位,再由它引起听神经兴奋。 22. 感音性耳聋的 _____ 导与 _____ 导同样受损。 三、判断题 1. 远视眼的近点较远。 ( ) 2. 视近物时瞳孔缩小,此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 ( ) 3. 晶状体形状的改变是一种神经反射。 ( ) 4. 当悬韧带放松时可使晶状体曲度增大。 ( )

生理学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试题和答案

生理学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试题和答案 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感受器(receptor) 2.感觉器官(sense organs) 3.感受器的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 of receptor) 4.感受器的换能作用(sensory transduction) 5.感受器电位(receptor potential) 6.感觉编码(sensory coding) 7.感受器的适应现象(adaptation of receptor) 8.本体感觉(propr ioception) 9.视敏度(visual acuity) 10.近点(near point of vision) 11.远点(far poin t of vision) 12.瞳孔对光反射(pupillary light reflex) 13.近视(myopia) 14.盲点(blind spot) 15.暗适应(dark adaptation) 16.明适应(light a daptation) 17.视野(visual field) 18.听阈(hearing threshold) 19.最大可听阈(maximal auditory thre shold) 20.听域(audible area) 21.气传导(air c onduction) 22.骨传导(bone conduction) 23.耳蜗微音器电位(microphonic potential) 二、填空题 24.感受器电位是一种过渡性电位,其大小在一定范围内与刺激强度呈,因此,不具有的性质。 25.快痛是一种“痛”,快痛由纤维传导;而慢痛是一种“_痛”,由_ 纤维传导 26.进入眼内的光线,在到达视网膜之前,须通过四种折射率不同的介质,依次为,,和。 27.简化眼模型,是由一个前后径为的单球面折光体组成,折光率为,此球面的曲率半径为。 28.视近物时,眼的调节包括、和。 29.视近物时晶状体,视远物时晶状体。 30.光照愈强,瞳孔愈;光照愈弱,瞳孔愈,称为反射,其反射中枢在。 31.老视眼的产生原因主要是,表现为近点移,所以看近物时需戴适

医学基础知识重要考点感觉器官的功能(6)-生理学

医学基础知识重要考点:感觉器官的功能(6)-生理学 生理学属于医学基础知识需要掌握的内容,中公卫生人才招聘考试网帮助大家梳理知识-感觉器官的功能。 1.何谓双眼视觉,双眼视觉和单眼视觉有何不同? 人和灵长类动物的双眼都在头部的前方,两眼的鼻侧视野相互重叠,因此凡落在此范围内的任何物体都能同时被两眼所见,两跟同时视某一物体时产生的视觉称为双眼视觉。有些动物的两眼分布在头的两侧,两眼视野完全不重叠,左眼和右眼各自感受不同侧面的光刺激,称单眼视觉。用单眼视物时,有时也能产生一定程度的立体感觉,这主要是通过调节和单眼运动而获得的。用双眼视物时,两眼视网膜各形成一个完整的物像,同一物体在两眼视网膜上形成的图像并不完全相同,左眼看物体时对它的左侧面要多看到一些,右服对它的右侧面要多看到一些,这样,来自两眼的图像信息经过视觉中枢处理后,便可产生一个有立体感的物体的形象。故双眼视觉可以弥补单眼视野中的盲区缺损,扩大视野,并可产生立体视觉。 2.简述近视眼与远视眼的发生原因。两者看物时在调节上有何区别?如何矫正? 近视眼与远视眼都属于非正视眼,近视眼的发生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强,使远物发出的平行光线被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在视网膜上形成模糊的图像。近视眼看近物时,由于近物发出的是辐散光线,故不需调节或只作较小的调节就能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远视眼的发生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弱,使来自远物的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后方,不经调节不能形成清晰的图像。视近物时,近物发出的辐散光线也聚焦在视网膜后方,需作更大程度的调节才能看清物体。所以两者的区别在于近视眼视远物时需要调节而视近物时不需调节,而远视眼无论视近物或远物都需调节。因此近视眼需戴凹透镜矫正,使平行光线经辐散后进入眼内,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与近视眼相反,远视眼则需戴凸透镜矫正。

生理学第10章神经系统习题

第十章神经系统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神经递质 2.受体 3.突触 4.化学突触 5.电突触 6.反射中枢 7.生命中枢 8.运动终板 9.运动单位 10.牵涉痛 11.腱反射 12.γ-环路 13.牵张反射14.脊休克 15.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16.内脏脑 17.自主神经系统 18.皮层诱发电位 19.强化 20.自发脑电活动 21.第二信号系统 22.条件反射的消退 23.语言优势半球 24.中枢延搁 25.后发放 26.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27.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二、填空题 1.人类两大信息系统是_____和_____。 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_____和_____。 3.外周神经包括_____和_____。 4.根据中间神经元对后继神经元效应的不同,可把神经元分为_____和_____。 5.根据突触的活动对突触后神经元的影响,将其分为_____突触和_____突触。 6.典型突触由_____、_____和_____三部分组成。 7.EPSP称为_____,是一种_____电紧张电位。IPSP称为_____,是一种_____电紧张电位。 8.外周递质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三大类。 9.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分别是_____和_____。 10.M型受体属_____受体,可被阿托品选择性阻断。 11.肾上腺素受体主要分为_____和_____两类。 12.中枢神经元之间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种基本联系方式。 13.中枢抑制分为_____和_____两大类型,其中前者又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形式。 14.脊髓浅感觉传导途径传导_____、_____和_____感觉。 15.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兴奋的递质是_____,它可与终板膜上_____受体相结合。 16.脊髓深感觉传导途径传导_____和_____感觉。 17.当脊髓半离断时,浅感觉障碍发生在离断的_____侧;深感觉障碍发生在离断的_____侧。 18.大脑皮层中央后回是_____代表区,中央前回是_____代表区。 19.巴比妥类药物的催眠作用,主要是由于其阻断_____系统兴奋传递所致,因为这一系统是_____的系统,易受药物影响。 20.关于针刺镇痛的机制,目前存在三种论点,即_____、_____和_____。 21.牵张反射有_____和_____两各类型,它们又分别称为_____和_____。 22.肌梭与肌纤维_____排列;腱器官在肌腱中与肌纤维_____排列。 23.叩击某一肌腱可引起_____反射,它是一种单突触反射,其感受器是_____。

生理学生理学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试题二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生理学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试 题二》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感觉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共同活动的结 果。( ) 2、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3、眼的折光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光学系统,光学介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进入眼内的光线,在 _________处折射最强。(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4、当眼看近物时,睫状体中的环状肌 __________,悬韧带________,晶状体 __________,其曲率_______,折光能力_________。() 5、老视眼的产生原因主要是 ___________,表现为近点 ________移。() 6、矫正近视眼可配戴适度的__________,矫正远视眼可配戴适度的_________,矫正散光眼可配戴合适的______________,老视眼看近物时要配戴适度的 ____________。() 7、光照愈强,瞳孔愈 _________;光照愈弱,瞳孔愈 _________。() 8、人视网膜有两种感光细胞,即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前者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其功能是感受___________;后者主要分布于 ___________,其功能 是感受 ____________。() 9、视紫红质是__________内的感光色素,该物质对光的敏感度 _________。 ()

生理学-第七版生理学题试题第十章神经系统

生理学-第七版生理学题试题第十章神经系统 1、突触前抑制的特点是: A.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 B.突触前膜超极化 C.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D.潜伏期长,持续时间长 E.通过轴突-树突型突触的活动来实现 2、当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 A.钠、钾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去极化 B.钠、钙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超极化 C.钾、氯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超极化 D.钾、钙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去极化 E.钠、氯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去极化 3、GAB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其结果是: A.直接引起一个动作电位

B.先引起EPSP,经总和达到阈电位,产生一个动作电位 C.先引起lPSP,经总和达到阈电位,产生一个动作电位 D.引起lPSP,突触后神经元出现抑制。 E.引起一个较大的EPSP 4、突触前抑制产生的机制是: 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增多 B.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增多 C.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减少 D.突触后膜超极化,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 E.突触间隙加宽 5、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是: A.人泡作用 B.出泡作用 C.易化扩散 D.主动运输 E.单纯扩散

6、下列关于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Ca2+由膜外进入突触前膜内 B.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 C.突触后膜对Na+、K+,尤其是对K+的通透性升高 D.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E.突触后膜电位去极化达阈电位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 7、关于突触传递的下述特征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单向传递 B.中枢延搁 C.兴奋节律不变 D.总和 E.易疲劳 8、去甲肾上腺素的神经元细胞体主要集中于脑内哪一部位: A.脊髓前角 B.中缝核

生理学:感觉器官的功能(填空题)

24.感受器电位是一种过渡性慢电位,其大小在一定范围内与刺激强度呈比例,因此,不具有“全或无”的性质。 25.进入眼内的光线,在到达视网膜之前,须通过四种折射率不同的介质,依次为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26.简化眼模型,是由一个前后径为20mm的单球面折光体组成,折光率为1.333,此球面的曲率半径为5mm 。 27.视近物时,眼的调节包括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双眼球会聚。 28.视近物时晶状体变凸,视远物时晶状体变扁平。 29.光照愈强,瞳孔愈小;光照愈弱,瞳孔愈大,称为瞳孔对光反射反射,其反射中枢在中脑。 30.老视眼的产生原因主要是晶状体弹性减弱,表现为近点远移,所以看近物时需戴适当焦度的凸透镜。 31.近视眼的原因多数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发出的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 32.视网膜上存在两种直接感受光刺激的感光细胞,即视锥细胞,视杆细胞。 33.视紫红质是从视杆细胞细胞中提取出的感光色素,它在暗处呈紫红色,在光照时迅速分解为视蛋白,视黄醛。 34.当血液中维生素A含量过低时,将影响视紫红质的合成,可引起夜盲症。 35.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感受器电位一样,表现为一种超极化型的慢电位,而其他类型的感受器电位一般都表现为膜的去极化。 36.按照三原色学说,设想在视网膜上存在对红,绿,蓝的光线特别敏感的三种视锥细胞。37.最常见的色盲是红绿色盲,表现为不能分辨红色,绿色,绝大多数色盲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 38.在视网膜的神经通路中,只有___神经节,,细胞及少数无长突细胞具有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在信息到达这些细胞之前,视觉信息主要依赖电紧张性扩布的方式传递。39.暗适应实际是人眼在暗光下,对光的敏感度逐渐升高的过程。 40.在同一光照条件下,白色视野最大,绿色视野最小。

生理学:感觉器官的功能(名词解释)

1.感受器(sensory receptor)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各种组织内部的专门感受 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特殊结构或装置。 2.感觉器官(sense organs)感觉器官是由一些在结构和功能上都高度分化的感受细胞和它们的附属结构组成的器官。 3.感受器的适宜刺激(adequate stimulus of receptor)每一种感受器只对一种特定形式的能量剌激最为敏感,感受阈值最低,这种刺激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4.感受器的换能作用(sensory transduction)每种感受器都可看做是一种特殊的生物 换能器,其功能是把作用于它们的那种特定形式的剌激能量转换为神经信号,再进一步转换成以电能形式表现的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这种转换称为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5.感受器电位(receptor potential)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在引起传入神经发生动作电位之前,首先在感受器或感觉神经末梢出现一过渡性的局部电变化,称为感受器电位或发生器电位。 6.感觉编码(sensory coding)感受器受到刺激时,经换能作用转变为动作电位后,不仅仅是发生了能量形式的转换,而且把剌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的信息,也转移到了动作电位的序列之中,这种作用称为编码作用。 7.感受器的适应现象(adaptation of receptor)当某一恒定强度的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虽然刺激仍在持续作用,但其感觉传入神经纤维上的脉冲频率随刺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这一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8.视敏度(visual acuity)视敏度又称视力,是指眼对物体形态的精细辨别能力,是判断视网膜中央凹视锥细胞功能的指标。以能够识别两点的最小距离为衡量标准。 9.近点(near point of vision)使眼作充分的调节后,所能看清眼前物体的最近距离或限度称为近点。 10.远点(far point of vision)眼处于静息(即非调节)状态下,能形成清晰视觉的眼前物体的最远距离称为远点。 11.瞳孔对光反射(pupillary light reflex)瞳孔对光反射是眼的一种重要的适应功能,指瞳孔的大小随光线的强弱而反射性改变,弱光下瞳孔散大,强光下瞳孔缩小。12.近视(myopia)近视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折光力过强,看远处物体时平行光线成像在视网膜之前,因而产生视物模糊。需戴凹透镜纠正。 13.闪光临界融合频率(critical fusion frequency CFF)闪光临界融合频率是能引起闪光融合的最低频率。中等光照度下CFF为25次/秒。

生理学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试题和答案

第九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测试题】 、名词解释 1感受器( receptor ) 2. 感觉器官( sense organs) 3. 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adequate stimulus of receptor ) 4. 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sensory transduction ) 5. 感受器电位( receptor potential ) 6. 感觉编码( sensory coding ) 7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adaptation of receptor ) 8.本体感觉 ( propr ioception ) 9视敏度( visual acuity ) 10. 近点( near point of vision ) 11. 远点( far point of vision ) 12. 瞳孔对光反射( pupillary light reflex ) 13. 近视( myopia ) 14. 盲点( blind spot) 15. 暗适应( dark adaptation ) 16. 明适应( light adaptation ) 17. 视野( visual field ) 18. 听阈( hearing threshold ) 19. 最大可听阈( maximal auditory thre shold ) 20. 听域( audible area) 21. 气传导( air conduction ) 22. 骨传导( bone conduction ) 23耳蜗微音器电位potentia 二、填空题 24.感受器 电位是一种 过渡性 电位, 其大小在一 定范围内与 刺激强度 呈 ,因此,不具有 的性质。 25.快痛是一种 “ 痛 ”,快痛由 纤维传导; 而慢痛是一种 “ _痛”, 由_ 纤维传导 26.进入眼内的光线, 在到达视网 膜之前,须 通过四种折 射 率不同的 介 质,依次 为 , , 和 。 27.简化眼模型, 是由一个前后径为 的单球面折光体组成, 折光率为 此球面的曲率半径为 。 28.视近物时,眼的调节包括 、 和 。 29.视近物时晶状体 ,视远物时晶状体 。 30.光照愈强,瞳孔愈 ;光照愈弱,瞳孔愈 ,称为 反射,其 反射中枢在 。

生理学各章练习题--《第十章神经系统》

第十章神经系统 【习题】 四、各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有髓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 A.不受温度的影响B.与直径成正比 C.与刺激强度有关 D.与髓鞘的厚度无关 2.神经细胞兴奋阈值最低,最易产生动作电位的部位是( ) A.胞体B.树突 C.轴丘 D.轴突末梢 3.哺乳动物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主要靠() A.单纯扩散 B.化学突触 C.电突触 D.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4.中枢神经系统内,化学传递的特征不包括 ( ) A.单向传递 B.中枢延搁 C.兴奋节律不变D.易受药物等因素的影响 5.EPSP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提高了对下列哪种离子的通透性( ) A.Na+、K+、Cl-,尤其是Na+ B.Ca2+和K+ C.Na+、K+、Cl-,尤其是K+ D.Na+、K+、Cl-,尤其是Cl- 6.IPSP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的增加 ( ) A.Na+B.Ca2+ C.K+和Cl-,尤其是Cl- D.Na+ 、K+和Cl-,尤其是K+ 7.EPSP是( ) A.动作电位 B.阈电位 C.静息电位D.局部去极化电位 8.缝隙连接是神经元间电突触传递的结构基础,它普遍存在于 ( ) A.外周神经内 B.交感神经内 C.中枢神经内 D.副交感神经内 9.兴奋性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相同点是 ( ) A.突触后膜膜电位去极化 B.是递质使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改变的结果 C.都可向远端不衰减传导 D.都与后膜对Na+通透性降低有关 10.为保证神经冲动传递的灵敏性,递质释放后 ( ) A.不必移除或灭活 B.保持较高浓度 C.必须迅速移除或灭活D.保持递质恒定 11.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递质是 ( ) A.乙酰胆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5-羟色胺D.多巴胺

生理学感觉器官的功能试题及答案

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感受器( receptor) 2.感觉器官( sense organs) 3.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adequate stimulus of receptor) 4.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sensory transduction) 5.感受器电位( receptor potential) 6.感觉编码( sensory coding) 7.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adaptation of receptor) 8.本体感觉( proprioception) 9.视敏度( visual acuity) 10.近点( near point of vision) 11.远点( far point of vision) 12.瞳孔对光反射( pupillary light reflex) 13.近视( myopia) 14.盲点( blind spot) 15.暗适应( dark adaptation) 16.明适应( light adaptation) 17.视野( visual field) 18.听阈( hearing threshold) 19.最大可听阈( maximal auditory threshold) 20.听域( audible area) 21.气传导( air conduction) 22.骨传导( bone conduction) 23.耳蜗微音器电位( microphonic potential) 二、填空题 24.感受器电位是一种过渡性电位, 其大小在一定范围内与刺激强度 呈, 因此, 不具有的性质。 25.快痛是一种”_______痛”, 快痛由_______纤维传导; 而慢痛是一种”_______痛”, 由_______纤维传导 26.进入眼内的光线, 在到达视网膜之前, 须经过四种折射率不同的介质, 依次 为, , 和。 27.简化眼模型, 是由一个前后径为的单球面折光体组成, 折光率为, 此球面的曲率半径为。 28.视近物时, 眼的调节包括29.视近物时晶状体、和。 , 视远物时晶状体。 30.光照愈强, 瞳孔愈; 光照愈弱, 瞳孔愈, 称为反射, 其反射中枢在。 31.老视眼的产生原因主要是, 表现为近点移, 因此看近物时需戴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