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童话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人教版四上童话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山东省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李怀源

设计说明

一、探索过程简述。

我们学校探索“单元整体教学”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其间走过了一段“曲折”的路。主要的问题就在于“整合什么”和“怎样整合”。大家的疑虑是往往一个课时连一篇课文都教不完,怎么可能用几个课时把一个单元的课文教完呢?带着这样的疑虑,我们首先是由一篇文章整合课内的相关文章,后来逐渐有了“一篇带一篇”“一篇带两篇”“一篇带多篇”的方式。其实,关键不在于教授的内容是什么,这是我们最后的感受,关键在于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教,教得方式正确了,我们就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往往又由教学的思想和教育的哲学决定。我们的教育哲学就是教是为学服务,我们的教学思想就是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学习,具体到语文学科,教师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语文,我们是“教语文”不是“教课文”,最终的归宿是要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语文学习的经验,形成语文学习的能力。

二、本设计的总体思路。

本次选取的教材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巨人的花园》《去年的树》《幸福是什么》《小木偶的故事》,这四篇课文都是童话故事。我们的教学设计首先从内容上整合,打通课与课之间的界限,把四篇课文的教学当作一个整体。整个教学过程共分六个模块,每个模块大约需要两课时。前四个模块完成教科书上的所有内容,后两个模块为“整本书阅读指导”和“语文实践活动”。整本书的选择和语文实践活动的主题都是和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紧密结合的。

设计这个单元主要想从三个方面整合——故事结构、童话体裁、语文学习能力。以童话体裁为整体情境,以故事结构为连接各部分的纽带,把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作为最终目的。每一个模块又是相对独立和完整的,有自己的目标和任务。每一个模块都是从整体入手,进行整体感受。在进行细节探究的时候,努力找到最小的点或者最典型的点,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学生有所领悟的基础上,去自己探究发现课文中更多的点。

自读课文,然后说出主要意思和感受。教师出示故事结构单,引导学生填写故事结构单。在学生了解如何填写故事结构单后,让学生自学余下的三篇文章,自己练习填写故事结构单,进行简单交流。

理解内容模块,从故事结构单入手,让学生凭借故事结构单,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再以《去年的树》为例,从“小鸟睁大了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和“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两句中的“看”入手,让学生通过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文字背后蕴含的情感。其他三篇文章由学生自学,自学后交流。

领悟表达模块,从故事结构单入手,让学生进行横向比较,认识到童话这种体裁是充满幻想的,结局是美好的。以“情景美”的段落为例,让学生自读体会,感受到童话的情景美、人物美、心灵美。再从表达的角度,让学生体会人物的语言。让学生认识到童话的语言是美的,塑造了美的形象。最后出示文中的一个地方“蓝鼻子女巫”,让学生评价这样写是否恰当。

口语与习作模块,先利用故事的结构,让学生说出自己想到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发挥学生的想象,然后把这些随意的组合,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故事的神奇。学生了解了童话故事的神奇以后,自己构思习作,进行交流。

整本书阅读指导模块,让学生提前阅读《木偶奇遇记》,在这个模块中进行阅读讨论。让学生学习把握整本书的故事结构,然后品味书中的细节。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到这本书表达方面的特点。

语文实践活动模块,主题是让学生编写剧本,先让学生看动画片,体会到语言和动作的重要,再出示教师根据《木偶奇遇记》中的片断改编的剧本,让学生演一演,更深刻地认识剧本。最后,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地方,编写出剧本,汇报时学生演自己的剧本。

三、此次执教的三点说明。

我们与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是发展共同体,这次活动是一次教学研究互动,完全是一次民间的教学探讨。

1.因为教材版本不同,清华附小用的是北师版,我们用的是人教版。在上课以前,学生没有接触过课文,我们是到了以后,现场发课文。老师没有提前见学生,都是现场见学生,马上上课。

2.本来六节课应该给同一批学生来上,但是考虑到学生的现实,只能把上午和下午分开,上午4节课用的是同一批学生,下午2节课用的是另一批学生。因此,上课思路临时做了一些调整,在课堂实录中表现某些地方可能和设计不一样。最明显的是“编写剧本”模块,最初是想让学生把自己习作中的某一部分改写成剧本,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成把《木偶奇遇记》中的某处改写成剧本。

3.按照现实的教学,每个模块要进行两课时,因为是研究,要展示一个完整的思路,每个模块只能上一课时。因此,在实录中体现的是40分钟的教学。在“预习模块”中没有体现出对字词的预习,在“口语交际与习作模块”学生习作也存在没有写完的现象。作为研究,只能展示最主要的想法,在现实的教学中学生活动应该更充分,交流面会更广,教师关注语文学习的细节也会更多。

四、总体反思与改进。

依我个人评价,这次课已经把我们的思路表达出来了。这和清华附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平时的积淀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最应该感谢的人是这些清华附小的学生。因为有三条线贯穿,老师对“童话情境”“故事结构”两条线把握得比较好,对“童话语言”这条线把握得不够好。没有及时让学生关注童话语言的总体特点,也没有及时关注每一篇童话语言的个性特点,在学生习作的时候只关注了“神奇”而没有提醒学生要用“美”的语言去写美的故事。这也说明,我们在如何理解语言、品味语言、欣赏语言、使用语言上,还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如果老师能够找到办法,学生就能够达到那个高度。我们应该继续努力寻找。

教学实录

第一模块

走近童话小屋

——“预习模块”教学实录

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姚晓丽

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好,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生:喜欢

师: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游戏的名字是:我说你来猜。请听老师来描述:他戴着黑色的尖尖得帽子,穿着一身黑色的长长的袍子,骑着一把神奇的,会飞的扫帚,大家猜猜他是谁啊?

生:巫婆

师:你们真聪明,猜出来后我们要大声告诉在场的所有人,下面再讲一个女生喜欢的:她有一头金黄的头发,拥有着像大海一样蓝色的眼睛,长着一条鳞光闪闪的尾巴,她是?

生:美人鱼

师:你们真棒,看来你们渡过的书真多,是一个个了不起的小书迷。你能像老师一样也讲一个难为一下别人?想不起来了是吗?老师可是又想起一个来,他长的矮矮的…

生:小矮人。

师:反应真快,能听到这些亲切又可爱的名字,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高兴、幸福

师:让我看到你们幸福的笑脸好吗?想和老师再去认识更多的童话中的伙伴吗?让我们乘坐童话列车再到童话中游览一番。

上课

生问好

师问好

师:老师早就认识你们了。(学生一脸惊讶,面面相觑)很惊讶吧!因为我早就听说清华附小的同学们又爱学习又爱动脑筋,今天能和你们共同度过这一节课,一定是一件又幸福又快乐的事。老师还带来了两个又快乐,又幸福的朋友(师出示图片)。红头发的小女孩,黄头发的小男孩,观察他们是什么表情?

生:高兴,开心。

师:他们这是在哪里呢,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慢慢放出图片全景)一只脚有一人高,一只手足足有两臂那么长,伸开你的双臂(生做动作)这是巨人,想不想知道这个故事。

生:想

师:这个故事是《巨人的花园》,老师还有更美的呢,看,这是一个小屋(出示图片),这样的小屋在什么样的世界里才会出现呢?

生:童话

师:我们就叫它童话屋好吗?其实,一篇童话就是一座小屋。我们来看一下,小屋是由门,窗户,房顶组成的,你们知道一篇童话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呢?

生:事情的开始,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局,还有主人公

师:我们的童话屋的确是由这些部分组成的,除了同学们说的,老师还有补充,一起读一读生:主角,情境,主要问题,事情经过,事情的结局

师:什么是情境?

生:故事发生的时间

师:故事发生的时间还有地点,构成故事情境

师:主要问题是在故事开始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情或主要问题,事情的经过是故事开始后发生的一件又一件的事情。

师:同学们想不想读前面的故事

生:想

师:下面打开课本,朗读《巨人的花园》,一边读一边想,试着填写故事结构单,要求自己读自己的。

(生读文)

师:读完了吗?我们试着把这间小屋搭建起来。

生:完了

师:故事是主人公是

生:巨人

师:时间是

生:从前

师:从前是什么时候

生:很久很久以前

师:发生在什么地方

生:小村子,巨人的花园

师:主要问题是什么啊?

生:巨人旅行回来,把孩子赶出了花园。

师: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啊?

生1:春天到了花园依然是冬天。

生2:一个小男孩的出现使巨人醒悟了。

师:你俩说的加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经过,结局?

生:巨人拆除了围墙,把花园还给了孩子们。

师:你们真了不起,这座童话小屋在我们共同努力下搭建完成。还想不想去其它的小屋旁走一走?

生:想。

师:(出示图片) 这是谁啊?

生:小木偶

师:木偶的表情怎么样啊?

生:高兴。

师:猜一猜他的身边有谁?

生1:松鼠

生2:小兔子

(出示图片)

师:原来是

生:熊警官

师:熊警官的表情怎么样啊?

生:生气。

师:再换个语气强烈一些的词语

生:气愤,凶巴巴

师:想知道原因吧,去读《小木偶的故事》

师:(出示图片)这是谁啊

生:小鸟。

师:小鸟在给谁唱歌啊?(出示全图)它为什么对着一盏灯唱歌啊,想不想读?

生:想

师:一会我们就读一读。再看一段优美的文字:这时候,从树林里出来一位美丽的姑娘,金黄色的头发一直垂到脚跟,头上戴着白色的花环。

师:她是谁?想认识他吗?

生:想。

师:她是《幸福是什么》中的角色

师:带着刚才好奇的心情,默读这三篇童话,想想这三间童话屋由什么组成的?读完后,同桌合作,搭建你们的小屋。(合作填写故事结构单)

(生读文,同桌讨论,合作填写故事结构单。师巡回指导。)

师:完成的同学,再把故事读一读,跟同桌有不同的意见再讨论一下。

师:好了,请坐好,老师发现同学们真会合作,合作的力量就是大,我们一起来交流好不好,先看第一座小屋《幸福是什么》,哪一位同学先说?

生:主人公是三个孩子,时间:不确定,地点是森林

主要问题是三个孩子不知道幸福是什么。故事的经过是一次一个姑娘出现了,他们就去寻找幸福;结局是他们找到了幸福。

师:很会读书,总结的既简练又全面。第一个小屋搭建好了,看第二个。

生:主人公是小鸟,时间不确定,地点是山谷,主要问题是小鸟找不到大树,经过是小鸟找树,结局是小鸟给灯火唱歌

师: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补充,主要问题是大树被人砍倒了。

师:主要问题应该是发生在主角身上的,大家判断他的说法准确吗?

生:不准确。我们同意第一种说法。

师:最后一座小屋。

生:主人公是小木偶,时间不确定,地点大街上,主要问题师小木偶只会笑,事情经过只会笑,不会哭,不会生气。结局是女巫帮他拥有了各种表情。

师:有补充吗?

生:我认为主要问题是老木匠让小木偶到街上玩。

师:谁还有不同意见?

生:老木匠只给了小木偶笑的表情。

师:我来补充,我同意你的说法,正因为是老木匠只给了小木偶一个小的表情才发生后面一系列的事情,包括所有人的误解,和小女巫的出现。现在明白了么?

生:明白了

师:如果你还有其它的想法,课下可以和同学们再交流。请举起手中的故事结构单,牢牢的记住故事的结构,我们以后读故事的时候,想想这个故事有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个是什么,这样有利于我们了解这个故事,这可是一个阅读故事的技巧。

教后反思

本组专题是“童话”,围绕这一专题教材安排了四篇童话。我执教的是单元整组教学中的第一模块,预习模块。由于四篇童话语言浅显易懂,生字较少,所以将预习目标定位在了解课文内容,以填写故事结构单的形式,学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同时对童话体裁有初步的感知。

整体设计思路:以《巨人的花园》为例,了解故事的基本结构,引领学生填写故事结构单,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余下的三篇童话,并填写故事结构单。

一节课下来,自认为也有设计比较满意的环节。

1.看图激趣。

预习课一定要通读四篇课文,可是一下子阅读四篇文章,并且让学生有兴趣读,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所以后来决定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产生阅读期待,效果比较好。学生为了急于了解图华中的故事情节而去有兴致的阅读课文。

2.填写故事结构单。

概括能力是四年级上学期的训练重点也是难点。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以找故事结构的形式教会学生了解文章结构,再提取相关的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概括文章的内容。

3.情境的创设。

以走近童话的小屋来创设大的情境,故事的结构也和小屋的结构接近,以此来引领学生对故事结构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学生既有兴趣对故事结构清晰明了。

不足之处:

1.板书的利用。

认为自己做的最不好的环节是板书的书写与应用。写板书的时间不适宜,应该在学生自己说出故事结构和教师补充时,同时板书,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故事结构的印象。最后结束课时要结合板书总结这节课的知识。

2.评价语单一。

一节课下来,在看实录时发现自己对学生的评价语虽然及时,但是太单一,没能起到很好的评价与鼓励的作用,也许是平时教自己的学生总是只用眼神或是手势来表达,反思自己,还是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引起重视。

总之,经历这一次的教学活动,自己在参与时既历练了自己,对单元整组教学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坚定了走单元整组教学之路的信心。

第二模块走进童话小屋

——“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模块”教学实录

山东省德州跃华小学部孙红侠

课前交流

(出示幻灯片:白雪公主)

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孙,真诚地向大家打个招呼,同学们好,我们这样就算认识了。在孙老师的课堂上有这样十六个字:答错无罪、反驳有理、宁肯说错、不能不说。这样的课堂上你还有顾虑吗?

生:没有。

上课

师:那好,我希望每个同学在课堂上都能有精彩的表现。上一节课姚老师带领我们知道了故事屋都由什么构成的。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小屋,瞧,故事小屋的大门向我们打开了,现在我们就走进去看看吧。

(教师播放童话故事的图片,学生惊奇地看着)

师:我发现你们在看这些童话的时候,眼睛亮晶晶的,嘴巴张得大大的。看来你们已经被这些童话故事给迷住了。你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读的四篇童话吗?

生:记得。

师:谁能说说他们都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生:《巨人的花园》讲了一个巨人有一个漂亮的花园,他不喜欢孩子们到他的花园里去玩,他赶走了孩子,花园就被白雪覆盖了。一个小男孩让他明白了只有孩子的地方才有春天。

师:你接着说。

生:《幸福是什么》讲了三个孩子一开始不知道幸福是什么,在智慧女儿的引导下知道了幸福要靠劳动才能获得。

师:继续。

生:《去年的树》讲了一棵树和一只小鸟是一对好朋友,鸟天天唱歌给树听,鸟儿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明年还回来唱歌给树听。可是第二年春天,鸟儿飞回来却发现树不见了,他四处寻找,问了树根、门先生、小女孩,最后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于是鸟儿面对灯火唱起了去年的歌。

师:很好,接着讲。

生:《小木偶的故事》讲了一老木匠做了一个只会笑的小木偶,小木偶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只会笑,结果遇到很多麻烦。后来,蓝鼻子小女巫把人类所有的表情都给了小木偶,从此,小木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师:你们可真了不起,刚读完故事就都能记住了。其实,要真正读懂故事,只了解它的主要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体验他的喜怒哀乐。现在老师带给你们一个故事,你们看看能体会到什么?

(多媒体播放《去年的树》课件)

师:我发现刚开始你们还满面笑容,看着看着就皱起了眉头,变得严肃起来了。看完了有什么感受呢?

生:人们不该再砍伐树了

师:他被感动了,都说不出话了

生:大树太可怜了

生:我被小鸟感动了

生:小鸟和大树的感情很深。

师:是呀,小鸟历尽千辛万苦,冲破千难万险,终于找到了他的好朋友,可是他的好朋友已经不是去年的树了,它变成了灯火,小鸟睁大了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它仿佛看到了什么?生:看见了树

生:仿佛看见了他给树唱歌时快乐的情景。

生:仿佛看见了他们相依相伴的情景。

生:看见了给他做家的树

(幻灯片播放: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好像在说:

“”)

师:他好像在说什么?

生:我的老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

生:我再给你唱去年的歌吧!

生:你是我去年的朋友吗,怎么变样了?

师:虽然朋友不在了,但友情还在,诺言还在,鸟儿唱起来去年唱过的歌,唱完歌又对灯火看了一会就飞走了。

(幻灯片播放: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好像在说:

“”)

师:这里又出现了一个“看”字。这是怎样的“看”啊?

生:伤心地看。

生:难过地看。

生:悲伤地看。

生:不舍地看。

生:眼泪汪汪地看。

师:对,是深情地看。

师:他好像在说什么?

生:明年我再来看你。

生:朋友,要多保重,我还会来看你的。

生:无论多远都来看你。

师:无论多远都永远追随你。

师:从这两个“看”字你读出了什么?

生:小鸟对树的友谊。

生:小鸟对树的真情。

生:小鸟对树的心声。

生:小鸟对树的依恋。

师:同学们简单的两个“看”字,你们就读出了这么丰富的内容,真了不起,其实鸟对树的真情在它寻找树的过程中最能体现出来,我们来看

出示鸟儿寻找树的三次对话。

(幻灯片播放:)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哪去了呀?”

“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树么,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

吗?”

“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师:小鸟一次一次找不到树时,他的心情一次比一次着急,一次比一次担心,我们把几次问话连起来读,体会他心情的变化。

师:我看到有的同学眉头皱起来了,语速也加快了,我体会到了你们心中的焦急。对话里还有三个角色,我们在小组里分工练读一下。

(学生练习)

师:请四位同学到前面来读一下

(学生展示读)

师:现在我们大家来评价一下,你觉得他们谁读的好?好在哪?

生:孙明洋,他有树根的语气,吐字清晰。

师:你来。

生:王勇读出了小鸟很着急的语气。

生:王勇,他读得很有感情。

师:下面我们再找一组,你认为哪个角色你读得好,或者比别人读得好,请你到前面来读。生:四位,分角色展示朗读。

师:现在我们配乐朗读一下,女生读小鸟的话,男生读树根、门、小姑娘的话。

(配乐朗读)

师:课文学到这儿,你有什么话想说?

生:人们不应该再砍伐树木了。

生:小鸟真可怜。

生:小鸟对树的感情真深啊!

生:我也想像小鸟一样遵守诺言。

师:同学们你们通过两个“看”字却读出了这么丰富的内容,真是太了不起了,读文章就是要这样,不但要读懂字面的意思,还要读懂文字背后蕴含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像学习去年的树这样,自学剩下的三篇童话故事。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一读,看看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读

师:好了,孩子们,你们能不能在《巨人的花园》里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从课文中找出理由来说一说。

生: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师:能不能再找出理由来说一说?

生: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不久,北风呼啸,隆冬来临,刺骨的寒风吹起雪花。

师:找得真对呀,还能找出理由说,谁能补充,找到读出来。

生:孩子们听到可怕的训斥,纷纷逃窜。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生:唤来隆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师:巨人知道了换来寒冬的是他冷酷的心。

师:在《幸福是什么》里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一读。

生:孩子们知道了只有做对人们有益的事才是幸福的。

师: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是幸福的,那你知道幸福是什么吗?

生:帮助别人是幸福的。

生:为别人做事是幸福的。

生:劳动是幸福的。

师: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幸福是劳动换来的。

师:在《小木偶的故事》里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一读。

生:老木匠说的没错,只有笑是远远不够的。

师:你能用文中的话说一说吗?

生:穿警服的熊看看小红狐,小红狐满脸的愤怒,再看看小木偶,小木偶一副笑嘻嘻的表情。师:遭到别人的误解,看来只有笑是远远不够的。

生:小木偶突然觉得脑袋很疼,只好抱着脑袋蹲下来。

“嘻嘻。装得一点也不像。你瞧,应该像我这样。”

师:只有笑是不够的。

生:“真不像话,连小木头人都学着撒谎。”

生:生活是复杂的,不一定都遇到高兴的事,所以该哭的时候就哭,该伤心的时候就伤心。师:对,我们要学会用适当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情感。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在童话小屋一路追寻,先了解了四篇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接着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丰富的情感,又读懂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最后获得了许多启示。你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

教后反思

我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在预习模块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走进童话小屋,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情感变化,读出文字背后蕴含的东西。在教学过程中,概括主要内容完成很好。在体会情感这一环节中,我主要以《去年的树》为例进行教学,然后带动其他三篇童话故事。在这一环节中,我先播放《去年的树》flash课件,给学生创设情境。然后引导孩子谈一谈看了故事后的体会。在此基础上,告诉孩子们,读懂童话故事有了体会还不够,要透过文字,读出语言蕴含的意思。接着出示两个“看”字,领悟小鸟对大树的真挚情谊。然后在回到全文找到句子有理有据地去体会情感。这样就教给了孩子们一个明确的读书方法:由内容到情感再到语言文字,层层深入地理解文本。为了节省时间,我只抓了小鸟在寻找大树时的三次对话。前面的小鸟和大树告别的情景,以及第一句话“一棵树和一只小鸟是好朋友,小鸟天天唱歌给树听…”都没有细细去体会,所以给孩子们的印象不够深刻,没有完全体会出小鸟对大树的那种至死不渝的深厚情感。总觉得挖的不够深刻,不够细致,没有达到震撼心灵的目的。另外的感觉是在整个的朗读指导中,教师评价引导的语言跟不上,没有读出情感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在朗读评价与引导上多下功夫,系统地进行学习。第二个环节迁移学法,自学后面的三篇童话故事。由于前面学生已经知道要从含义深刻的句子入手,加上后面的三篇童话中这样的句子也比较明显,所系学生找的很准确,体会的也很到位。这一环节的处理比较得当,完全放给学生自读自悟,培养了学生读书的能力,效果很好。

第三模块

欣赏童话小屋

——“领悟表达欣赏评价模块”教学实录

德州跃华学校小学部于静

课前交流

师:孩子们,上了两节课已经很累了,有点疲劳对吧?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来说一件事物或一个人物,看你们能想到什么?看谁反应最快。

师:水晶鞋。

生:灰姑娘。

师:真聪明。红苹果。

生:白雪公主

师:七色花

生:小姑娘珍妮

师:看谁想象力丰富。

师:小女巫。

生:小木偶。

师:想象力真丰富。这节课,就由于老师来带领大家上第三节课。还没有上课,先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下。

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上节课,孙老师把我们带进了童话小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看看静静的坐下来看一看,品一品,赏一赏,孩子们打开你们的那张故事小屋,看看童话小屋里有几篇童话?

生:四篇。

师:它们是,一起来说。

生: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巨人的花园。

师:老师突然有一个发现,孩子们看到地点这一栏,故事发生的地点,幸福是什么发生的地点在树林,去年的树发生的地点也在树林里。老师又想起了以前看过的童话像《白雪公主》《美女与野兽》发生的地点好像也在树林或城堡里。那我觉得故事发生的地点一般都在树林或城堡里,那同学们还有什么其他的发现,比如说主人公、地点、时间、事件、故事的结局,你有发现吗?

生:时间不确定。

师:嗯,时间都是不确定。好,还有什么地方,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老师想发挥小组的力量,运用你们的智慧去发现。请一三五七排的同学转过去一起讨论讨论。

师:老师发现这两个班的孩子都很聪明,有些同学已经迫不及待了,好,谁来说一下。

生:所有的故事发生的时间是从前。

师:嗯,这是从故事时间上说的。还有补充的吗?

生:故事的结局都是美好的。

师:说的真棒。还有吗?

生:故事的开始都遇到了问题,后来都有了解决的办法。

师:好,还有要补充的吗?

生:故事的主角都是不现实的人物。

师:说的真好。还有吗?

生:就是我觉得故事经过有些是编的

师:就是说故事都是想象出来的,对吧?

生:补充,故事的结局都是美好的

师:说的真好!

生:我认为一般的主要人物都是公主王子之类的,地点都在村子里,比如《捣蛋大王》《去年的树》还有《幸福师什么》都在村子里。

师:老师觉得你看过不少童话,能联系看过的童话。谁还想说?

生:它们一般发生在古代的时候。

师:就是很久很久以前,对不对?

师:老师把大家的智慧都汇聚到了一起。幻灯片时间一般都是?一起来说。

生:从前,很久很久以前。

师:地点。

生:森林,城堡。

师:主人公?

生:神仙精灵,妖魔鬼怪。

师:经过?

生:神奇。

师:结局?

生:美好。

师:这都是你自己的智慧。故事的结构在你的脑海中是不是都很清晰了?现在老师要问一点,你觉得童话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生:幻想,不太真实。

师:说的真好。除了咱们分析的这些之外,童话的语言也是很美很美的。幻灯片

师:谁来读一读?

生:读。

师:声音真好听,谁还想来试一试。

生:读。

师:想说些什么?

生:这个小村子的花园非常美丽。

师:很美。谁还想读?

生:读。

师:读的真好,你仿佛看到什么?

生:春天有美丽的鲜花,夏天树长的十分茂密,可以给人们乘凉,而秋天果实都丰收了,飘着好闻的香味,冬天白雪一片。

师:说的真好,老师还想听你再读。

生:读。

师:美极了。大家一起来看。静静的看。小声的读一读。幻灯片

生:自读。

师:谁想试一试?

生:读。

师:非常好,谁还想来试一试。

生:读。

师:非常好。孩子们,老师想请两个班的女生美美的来读。男生闭上眼睛静静的听,想象画面。

女生:读。

师:美极了。是不是已经置身于其中了。像这样的片段在我们的书中还有很多,赶快拿起你的笔去找一找,然后小声的读一读。

师:老师看见孩子们画的地方好多是相同的,看来大家的感觉是一样的。谁来说一下,谁来试试。找一个后面的同学。说之前告诉大家是第几页的第几段。

生:读。

师:请坐,还有吗?谁还想说一下。

生:39页,第三小节。读。

师:谁画的和她是一样的。

生:读。

师:还有吗?

生:读。我觉得清澈的泉水仍旧静静的流着美。因为让人觉得泉水很温柔。

师:说的真好。这段文字中还有地方觉得很美,谁想说?

生:读。我觉得小井周围长成茂密的大树很美。

师:好,再把这句话读一读,把美的地方读出来。

师:还有吗,还有哪些地方觉得很美很美。

生:读。小井周围有很多脚印很美。这说明小鸟很多,它们在树边找水喝,很欢乐。

师:很欢快,很快乐,对不对。大家说的都特别好。

师:音乐。泉水、小井、大树、小路、脚印,构成了一幅美妙,和谐的图画。

生:配乐读。

师:美不美?

生:美。

师:还有,继续找。

生:49页第一段。读。描写冬天感觉很寒冷。

师:说的真好,还有没有了?除了第九课,还有没有?

生:读。

师:句子很美,还有哪美?

生:人很美。

师:还有谁想读读。

生:读。

师:老师觉得也特别特别的美。但是通过同学们的读,让老师想起了一位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啊?

生:想到了。

师:谁?

生:白雪公主。

师:在童话中怎样描写她的?有像雪一样白的皮肤,像血一样的嘴唇,像乌木一样的头发。师:除了外表美还感觉什么地方美?

生:心地很善良。

师:通过这个句子的描写除了外表美以外,还有什么?

生:我也能感觉到她心里的美。

师:我们通过人物外貌的描写知道她的外貌特别美,而且还能读出她的……

生:心灵特别美。

师:带着你的感想一起来读一读好不好?

生:读。

师:真美。孩子们,接下来我们再走进童话小屋的一角去读一读人物的语言。

师:这是谁说的话?

生:巨人。

师:自己小声的读一读。有发现吗?

生:有。

师:有什么发现?

生:每句话中都有一个感叹号。

师:嗯,她发现了每句都有感叹号,知道为什么吗?

生:把巨人的心情描写的非常形象了。

师:非常的形象了,很好,还有别的吗?

生:开始的感叹号说明他的心情粗暴,说出的语言也很粗暴,下面的感叹号说明他的心里很诚恳,很诚心的谢谢那个小男孩。

师:说的真好,你体会到他心情的变化了。那么老师还想问你,前面你说他的心情很粗暴,那么两次粗暴一样吗?

生:我觉得每次不一样。一开始师纯属粗暴,后一次说“滚出去”,如果再联系一下课文的话就可以看出来他是一方面粗暴还加上一点点的疑惑。

师:说的特别特别好,你能读一读吗?

生:读。

师:从你的读书声中,老师感觉到了巨人心情的变化。

师:看这一段是谁说的?第一句。

生:小木偶。

师: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句?

生:我喜欢第三句。

师:你可以反驳他。

生:我喜欢第一句。因为是反复强调作用。

师:这时候他是给谁要什么东西啊?

生:想小红狐要小红包。

师:你来读一读,读出反复强调。

生:那是我的,我的,我的。

师:读的真好。小木偶那么着急,对不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