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化工原理》教材

21世纪的《化工原理》教材
21世纪的《化工原理》教材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21世纪的《化工原理》教材

作者:齐鸣斋, 方图南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上海,200237

刊名:

化工高等教育

英文刊名:HIGHER EDUCATION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年,卷(期):2004(4)

被引用次数:5次

引证文献(5条)

1.李西营,邹雪艳,刘勇,杨浩,陈丹云浅议离心泵教学课件制作[期刊论文]-广州化工 2013(24)

2.王卫东,张鹏,张卫华,李忠玉,徐洪军化工原理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期刊论文]-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0(05)

3.刘作华,李泽全,薛荣书,谭世语,周小华"化工原理"的课堂教学与绿色化工意识的培养[期刊论文]-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7)

4.刘玉兰,陈英南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配套教材[期刊论文]-化工高等教育 2008(02)

5.王志祥,史益强,黄德春制药化工原理教材的内容和特点[期刊论文]-药学教育 2005(05)

引用本文格式:齐鸣斋.方图南21世纪的《化工原理》教材[期刊论文]-化工高等教育 2004(4)

化工原理公式和重点概念

《化工原理》重要公式 第一章 流体流动 牛顿粘性定律 dy du μτ= 静力学方程 g z p g z p 2211 +=+ρ ρ 机械能守恒式 f e h u g z p h u g z p +++=+++2222222111 ρρ 动量守恒 )(12X X m X u u q F -=∑ 雷诺数 μμρ dG du ==Re 阻力损失 22 u d l h f λ= ????d q d u h V f ∞∞ 层流 Re 64=λ 或 2 32d ul h f ρμ= 局部阻力 2 2 u h f ζ= 当量直径 ∏ =A d e 4 孔板流量计 ρP ?=20 0A C q V , g R i )(ρρ-=?P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管路特性 242)(8V e q g d d l z g p H πζλ ρ+∑+?+?= 泵的有效功率 e V e H gq P ρ= 泵效率 a e P P =η

最大允许安装高度 100][-∑--=f V g H g p g p H ρρ]5.0)[(+-r NPSH 风机全压换算 ρ ρ''T T p p = 第四章 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 物料衡算: 三个去向: 滤液V ,滤饼中固体) (饼ε-1V ,滤饼中液体ε饼V 过滤速率基本方程 )(22 e V V KA d dV +=τ , 其中 φμ 012r K S -?=P 恒速过滤 τ22 2 KA VV V e =+ 恒压过滤 τ222KA VV V e =+ 生产能力 τ ∑=V Q 回转真空过滤 e e q q n K q -+=2? 板框压滤机洗涤时间(0=e q ,0=S ) τμμτV V W W W W 8P P ??= 第五章 颗粒的沉降和流态化 斯托克斯沉降公式 μρρ18)(2 g d u p p t -=, 2R e

化工原理重要概念和公式

《化工原理》重要概念 第一章流体流动 质点含有大量分子的流体微团,其尺寸远小于设备尺寸,但比起分子自由程却要大得多。 连续性假定假定流体是由大量质点组成的、彼此间没有间隙、完全充满所占空间的连续介质。 拉格朗日法选定一个流体质点 , 对其跟踪观察,描述其运动参数 ( 如位移、速度等 ) 与时间的关系。 欧拉法在固定空间位置上观察流体质点的运动情况,如空间各点的速度、压强、密度等,即直接描述各有关运动参数在空间各点的分布情况和随时间的变化。 轨线与流线轨线是同一流体质点在不同时间的位置连线,是拉格朗日法考察的结果。流线是同一瞬间不同质点在速度方向上的连线,是欧拉法考察的结果。 系统与控制体系统是采用拉格朗日法考察流体的。控制体是采用欧拉法考察流体的。 理想流体与实际流体的区别理想流体粘度为零,而实际流体粘度不为零。 粘性的物理本质分子间的引力和分子的热运动。通常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增加而减小,因为液体分子间距离较小,以分子间的引力为主。气体的粘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大,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以分子的热运动为主。 总势能流体的压强能与位能之和。 可压缩流体与不可压缩流体的区别流体的密度是否与压强有关。有关的称为可压缩流体,无关的称为不可压缩流体。 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流体流动中的位能、压强能、动能之和保持不变。 平均流速流体的平均流速是以体积流量相同为原则的。 动能校正因子实际动能之平均值与平均速度之动能的比值。 均匀分布同一横截面上流体速度相同。 均匀流段各流线都是平行的直线并与截面垂直 , 在定态流动条件下该截面上的流体没有加速度 , 故沿该截面势能分布应服从静力学原理。

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否存在流体速度 u 、压强 p 的脉动性,即是否存在流体质点的脉动性。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 管路特性方程管路对能量的需求,管路所需压头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加。 输送机械的压头或扬程流体输送机械向单位重量流体所提供的能量 (J/N) 。 离心泵主要构件叶轮和蜗壳。 离心泵理论压头的影响因素离心泵的压头与流量,转速,叶片形状及直径大小有关。 叶片后弯原因使泵的效率高。 气缚现象因泵内流体密度小而产生的压差小,无法吸上液体的现象。 离心泵特性曲线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指 H e~ q V ,η~ q V , P a~ q V 。 离心泵工作点管路特性方程和泵的特性方程的交点。 离心泵的调节手段调节出口阀,改变泵的转速。 汽蚀现象液体在泵的最低压强处 ( 叶轮入口 ) 汽化形成气泡,又在叶轮中因压强升高而溃灭,造成液体对泵设备的冲击,引起振动和侵蚀的现象。 必需汽蚀余量 (NPSH)r 泵入口处液体具有的动能和压强能之和必须超过饱和蒸汽压强能多少 离心泵的选型 ( 类型、型号 ) ①根据泵的工作条件,确定泵的类型;②根据管路所需的流量、压头,确定泵的型号。 正位移特性流量由泵决定,与管路特性无关。 往复泵的调节手段旁路阀、改变泵的转速、冲程。 离心泵与往复泵的比较 ( 流量、压头 ) 前者流量均匀,随管路特性而变,后者流量不均匀,不随管路特性而变。前者不易达到高压头,后者可达高压头。前者流量调节用泵出口阀,无自吸作用,启动时关出口阀;后者流量调节用旁路阀,有自吸作用,启动时开足管路阀门。 通风机的全压、动风压通风机给每立方米气体加入的能量为全压 (Pa=J/m 3 ) ,其中动能部分为动风压。

北京市21世纪教材九年义务教育教材

北京市21世纪教材九年义务教育教材 Book 15 Unit 1 Learning to learn Lesson 1 A song might help you improve your memory 北京十中分校温海燕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有关学习方法及途径的词汇。 2)能听懂各种有关记忆单词方法的描述。 3)能口头表达个人及他人记忆单词方法的描述。 4)能阅读各种记忆单词方法的材料。 5)能写出有关记忆单词方法的简单句子。 6)学习并掌握情态动词might 的用法和意义。 7)复习表述“建议”的功能句的用法和意义。 2 过程和方法 本节课以游戏导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引出话题。学生通过阅读有关记忆单词的材料,观察,发现,归纳,总结描述记忆方法及建议时所使用的词汇和动能句。通过快速阅读,精读文段,大声朗读,小组合作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在较真实的语言情境中体会和领悟语言的用法和功能。班级分为男生和女生两组,以比赛的形式测试两组的记忆力,这是一个实际学习的过程,借鉴他人好的记忆方法,提高自己。学生通过所学内容和自己总结的记忆方法给好朋友写信,介绍如何提高记忆力,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本课的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使学生形成积极情感,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了解当代外语学习的方法,风格和策略,归纳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外语学习方法,提高语言能力。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1 重点:英语学习方法的词汇,句型和情态动词might 的用法和意义,达到本课的教学 目标。 措施:对教学内容精讲,对达标内容多练。 2 难点: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输出,达到本课的能力目标文化意识目标。 措施:采用个人、小组等多种活动形式,语言输出前做好铺垫,布置任务时指示语清晰明确,态度和蔼,尽可能消除学生不敢开口的心里顾虑。

化工原理概念汇总汇总

化工原理知识 绪论 1、单元操作:(Unit Operations): 用来为化学反应过程创造适宜的条件或将反应物分离制成纯净品,在化工生产中共有的过程称为单元操作(12)。 单元操作特点: ①所有的单元操作都是物理性操作,不改变化学性质。②单元操作是化工生产过程中共有的操作。③单元操作作用于不同的化工过程时,基本原理相同,所用设备也是通用的。单元操作理论基础:(11、12) 质量守恒定律:输入=输出+积存 能量守恒定律:对于稳定的过,程输入=输出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的输入=动量的输出+动量的积存 2、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方法(经验法):用量纲分析和相似论为指导,依靠实验来确定过程变量之间的关系,通常用无量纲数群(或称准数)构成的关系来表达。 数学模型法(半经验半理论方法):通过分析,在抓住过程本质的前提下,对过程做出合理的简化,得出能基本反映过程机理的物理模型。(04) 3、因次分析法与数学模型法的区别:(08B) 数学模型法(半经验半理论)因次论指导下的实验研究法 实验:寻找函数形式,决定参数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 一、概念题 1、离心泵的压头(或扬程): 离心泵的压头(或扬程):泵向单位重量的液体提供的机械能。以H 表示,单位为m 。 2、离心泵的理论压头: 理论压头:离心泵的叶轮叶片无限多,液体完全沿着叶片弯曲的表面流动而无任何其他的流动,液体为粘性等于零的理想流体,泵在这种理想状态下产生的压头称为理论压头。 实际压头:离心泵的实际压头与理论压头有较大的差异,原因在于流体在通过泵的过程中存在着压头损失,它主要包括:1)叶片间的环流,2)流体的阻力损失,3)冲击损失。 3、气缚现象及其防止: 气缚现象:离心泵开动时如果泵壳内和吸入管内没有充满液体,它便没有抽吸液体的能力,这是因为气体的密度比液体的密度小的多,随叶轮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不足以造成吸上液体所需要的真空度。像这种泵壳内因为存在气体而导致吸不上液的现象称为气缚。 防止:在吸入管底部装上止逆阀,使启动前泵内充满液体。 4、轴功率、有效功率、效率 有效功率:排送到管道的液体从叶轮获得的功率,用Ne 表示。 效率: 轴功率:电机输入离心泵的功率,用N 表示,单位为J/S,W 或kW 。 二、简述题 1、离心泵的工作点的确定及流量调节 工作点:管路特性曲线与离心泵的特性曲线的交点,就是将液体送过管路所需的压头与泵对液体所提供的压头正好相对等时的流量,该交点称为泵在管路上的工作点。 流量调节: 1)改变出口阀开度——改变管路特性曲线; 2)改变泵的转速——改变泵的特性曲线。 2、离心泵的工作原理、过程: 开泵前,先在泵内灌满要输送的液体。 开泵后,泵轴带动叶轮一起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液体在此作用下,从叶轮中心被抛向 g QH N e ρ=η/e N N =η ρ/g QH N =

化工原理基本概念

基本定义 理想溶液 ideal solution(s):溶液中的任一组分在全部浓度范围内都符合拉乌尔定律[1]的溶液称为理想溶液。 这是从宏观上对理想溶液的定义。从分子模型上讲,各组分分子的大小及作用力,彼此相似,当一种组分的分子被另一种组分的分子取代时,没有能量的变化或空间结构的变化。换言之,即当各组分混合成溶液时,没有热效应和体积的变化。即这也可以作为理想溶液的定义。除了光学异构体的混合物、同位素化合物的混合物、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以及紧邻同系物的混合物等可以(或近似地)算作理想溶液外,一般溶液大都不具有理想溶液的性质。但是因为理想溶液所服从的规律较简单,并且实际上,许多溶液在一定的浓度区间的某些性质常表现得很像理想溶液,所以引入理想溶液的概念,不仅在理论上有价值,而且也有实际意义。以后可以看到,只要对从理想溶液所得到的公式作一些修正,就能用之于实际溶液。 各组成物质在全部浓度范围内都服从拉乌尔定律的溶液。[2]对于理想溶液,拉乌尔定律与亨利定律反映的就是同一客观规律。其微观模型是溶液中各物质分子的大小及各种分子间力(如由A、B二物质组成的溶液,即为A-A、B-B及A-B 间的作用力)的大小与性质相同。由此可推断:几种物质经等温等压混合为理想溶液,将无热效应,且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这一结论也可由热力学推导出来。理想溶液在理论上占有重要位臵,有关它的平衡性质与规律是多组分体系热力学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对稀溶液可用理想溶液的性质与规律作各种近似计算。 泡点: 液体混合物处于某压力下开始沸腾的温度,称为在这压力下的泡点。 若不特别注明压力的大小,则常常表示在0.101325MPa下的泡点。泡点随液体组成而改变。对于纯化合物,泡点也就是在某压力下的沸点。 一定组成的液体,在恒压下加热的过程中,出现第一个气泡时的温度,也就是一定组成的液体在一定压力下与蒸气达到汽液平衡时的温度。泡点随液相组成和压力而变。当泡点与液相组成的关系中,出现极小值或极大值时,这极值温度相应称为最低恒沸点或最高恒沸点,这时,汽相与液相组成相同,相应的混合物称为恒沸混合物。汽液平衡时,液相的泡点即为汽相的露点。

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

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 蒸馏––––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利用各组分挥发度不同将液体混合物部分汽化而使混合物得到分离的单元操作称为蒸馏。这种分离操作是通过液相和气相之间的质量传递过程来实现的。 对于均相物系,必须造成一个两相物系才能将均相混合物分离。蒸馏操作采用改变状态参数的办法(如加热和冷却)使混合物系内部产生出第二个物相(气相);吸收操作中则采用从外界引入另一相物质(吸收剂)的办法形成两相系统。 一、两组分溶液的气液平衡 1.拉乌尔定律 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关系遵循拉乌尔定律: p A =p A 0x A p B =p B 0x B =p B 0(1—x A )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p A =Py A 而P=p A +p B 则两组分理想物系的气液相平衡关系: x A =(P—p B 0)/(p A 0—p B 0)———泡点方程 y A =p A 0x A /P———露点方程 对于任一理想溶液,利用一定温度下纯组分饱和蒸汽压数据可求得平衡的气液相组成;反之,已知一相组成,可求得与之平衡的另一相组成和温度(试差法)。

2.用相对挥发度表示气液平衡关系 溶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v可用它在蒸汽中的分压和与之平衡的液相中的摩尔分率来表示,即v A=p A/x A v B=p B/x B 溶液中易挥发组分的挥发度对难挥发组分的挥发度之比为相对挥发度。其表达式有: α=v A/v B=(p A/x A)/(p B/x B)=y A x B/y B x A 对于理想溶液:α=p A0/p B0 气液平衡方程:y=αx/[1+(α—1)x] Α值的大小可用来判断蒸馏分离的难易程度。α愈大,挥发度差异愈大,分离愈易;α=1时不能用普通精馏方法分离。 3.气液平衡相图 (1)温度—组成(t-x-y)图 该图由饱和蒸汽线(露点线)、饱和液体线(泡点线)组成,饱和液体线以下区域为液相区,饱和蒸汽线上方区域为过热蒸汽区,两曲线之间区域为气液共存区。 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气液两相温度相同,但气相组成大于液相组成;若气液两相组成相同,则气相露点温度大于液相泡点温度。 (2)x-y图

21世纪初的中俄关系

第28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1月 Vol. 28 No.1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an. 2006 ────────── 收稿日期:2005-09-02 作者简介:吴文华(1960-),男,河北迁安人,唐山师范学院社会科学与管理系副教授。 - 48 - 21世纪初的中俄关系 吴文华,钟瑞荣 (唐山师范学院 社会科学与管理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随着人类进入新的千年,中俄两国关系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经达到新的深度;但是,冷静地看,中俄关系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正视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才能使两国关系继续深入发展;今后一个时期是两国关系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营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周边环境将是两国对外政策的主要任务,共同的利益需求和深厚的战略利益基础,将使两国关系发展前景广阔。 关键词:中俄关系;战略机遇期;共赢 中图分类号:D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6)01-0048-03 从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算起,中俄关系已有13年的平稳发展。两国携手走进了新世纪,双方关系取得了重要的成就。近两年中俄关系继续深入发展。2004年,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2005-2008)》、《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及关于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市场准入协议;俄罗斯对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给予坚决支持,中国则在北奥塞梯别斯兰人质事件发生后严厉谴责恐怖主义行径,中俄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2005年7月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莫斯科和总统普京签署了《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 8月18日至25日中俄成功地举行了军事演习,标志着中俄两国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务实合作进一步拓展,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达到新的水平。 一、中俄两国关系不断发展的基本轨迹 中俄两国从1992年“相互视为友好国家”,到1994年确立“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建设性伙伴关系,再到1996年确立“平等互信、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再到2001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署,中俄关系上了四个台阶。 第一个台阶:1992年叶利钦总统访华,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首脑首次访华。双方发表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两国首脑确定:中俄两国关系是“友好国家”关系,是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的关系。两国首脑还确定:意识形态上的差别不应成为两国发展关系的障碍;中俄两国发展关系不针对第三国。叶利钦访华以及双方签署的联合声明,标志着两国关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俄关系已经高于正常化了的中苏关系。 第二个台阶:1994年1月叶利钦总统致函江泽民主席,建议将中俄两国关系发展为“建设性伙伴关系”,中方积极响应。1994年9月,江泽民主席访问俄罗斯,与叶利钦总统签署了《中俄联合声明》、《关于不将本国战略核武器瞄准对方的联合声明》和《中俄国界西段协定》等文件,宣布两国建立长期稳定的“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如果说,1992年叶利钦访华为中俄两国关系确立了一个合作的基础和基点的话,那么,1994年江泽民主席访问俄罗斯,为两国关系增添了新的内涵,注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因素。 第三个台阶:1996年叶利钦总统再次访华,将两国关系推向了新的高度。在《中俄联合声明》中,两国宣布“决心发展平等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从而使中俄两国关系迈上了第三个台阶。 第四个台阶:普京任总统后,继续推动两国关系的向前发展。2001年7月16日,普京总统和江泽民主席在莫斯科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结束了十几年来两国之间没有相互关系基本法律文件的状况,将两国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的意愿和决心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确立了两国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国家关系,标志着中俄关系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目前,中俄两国的关系处在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1)在政治问题上相互理解和支持。在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等重大问题上,中俄相互支持对方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的一切努力。2004年中俄双方签署了《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两国本着平等协商、互让互谅的原则,成功地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表明了中俄高度的政治互信。 (2)在重大国际热点问题和地区问题上相互借重、相

21世纪初期管理学新发展的理论综述

21世纪初期管理学新发展的理论综述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管理的主要课题开始由如何提高组织内部效率转向如何适应环境的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许多多新的管理理论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涌现。可以说,一个新的管理理论丛林已经枝繁叶茂。本文以经典的管理学理论发展为基础,对21世纪管理学理论的新发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探讨了管理学的阶段性发展进程。 关键词:管理学理论经典理论阶段性发展 Theoretical review of the new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in 21st century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the main topic of business management began to shift from how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organization to adapt to the areas of the environment, many new theories have emerged since the 1980s, it can be said, a new management theory jungle flourish. Based on the classical management theory development, this thesis collated and summarized some new theory of 21st century. And investigate the phase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anagement. Keywords:Management theory, classical theory, phased development process 引言:管理活动自有人群出现便有之,与此同时管理思想也就产生了。事实上,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都可以找到古代哲人在管理思想方面的精彩论述。但假定泰勒的名著《科学管理原理》以及法约尔的著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为管理学诞生的标志,那么现代意

《化工原理》基本概念、主要公式

《化工原理》基本概念、主要公式 第一章 基本概念: 连续性假定质点拉格朗日法欧拉法定态流动轨线与流线系统与 控制体粘性的物理本质 质量守恒方程静力学方程总势能理想流体与实际流体的区别可压 缩流体与不可压缩流体的区别 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的区别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动量守恒方程 平均流速动能校正因子 均匀分布均匀流段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稳定性与定态性边界层 边界层分离现象因次 雷诺数的物理意义泊谡叶方程因次分析实验研究方法的主要步骤摩 擦系数完全湍流粗糙管 局部阻力当量长度毕托管驻点压强孔板流量计转子流量计的特点 非牛顿流体的特性(塑性、假塑性与涨塑性、触变性与震凝性、粘弹性) 重要公式: 牛顿粘性定律dyduμτ= 静力学方程gzpgzp2211+=+ρρ 机械能守恒式fehugzphugzp+++=+++2222222111ρρ 动量守恒)(12XXmXuuqF?=Σ 雷诺数μμρdGdu==Re 阻力损失22udlfλ=h ????dqduhVf∞∞ 层流Re64=λ或232dulhfρμ= 局部阻力22ufζ=h 当量直径Π=Ae4d 孔板流量计ρPΔ=200ACqV ,gRi)(ρρ?=ΔP 第二章 基本概念: 管路特性方程输送机械的压头或扬程离心泵主要构件离心泵理论压 头的影响因素叶片后弯原因 气缚现象离心泵特性曲线离心泵工作点离心泵的调节手段汽蚀现 象必需汽蚀余量(NPSH)r 离心泵的选型(类型、型号) 正位移特性往复泵的调节手段离心泵与 往复泵的比较(流量、压头) 通风机的全压、动风压真空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重要公式: 管路特性242)(8VeqgddlzgpHπζλρ+Σ+Δ+Δ= 泵的有效功率eVeHgqPρ=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广播电视新闻学(李岩_等编)-目录式-笔记

广播电视新闻学 上篇:广播电视新闻概述 一、广播电视新闻 (一)广播电视新闻的定义与内涵 1.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发现或变动的有价值的事实的报道 2.内涵: 1)传播媒介:利用广播电视作为新闻的创博媒介 2)传播时效:利用广播电视即时传播新闻 3)事实本源:以事实作为广播电视新闻的本源 4)传播意义:广播电视新闻具有一般的传播功能 (二)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与共性 1.特性: 1)广播新闻的传播特性: 1>传播的快捷性 2>内容的简洁性 3>传递通道的单一性 4>传播过程的排他性 5>传播范围的渗透性 2)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 1>现场的证实价值 2>画面情节的片段性

3>现场的制约性:时间、人事、环境 4>传播的及时性 5>节目播出的同步性 6>内容的易受性 2.共性: (1)传播对象的广泛性 (2)传波顺序的制约性 (3)传播信息的多元性 (4)传播过程的参与性 (三)广播电视新闻的社会功能 1.传播新闻,播报政令 2.沟通监督,引导舆论 3.交流信息,服务社会 4.传授知识,丰富社会 二、广播电视新闻史略 (一)科学技术与广播电视 1.广播电视产生与发展 1920年11月2日,美国KDKA电台是公认的世界第一座广播 电台。 1923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成立。 1926年,日本放送协会(NHK)成立。 1927年,荷兰成为世界上最早开办对外广播的国家。

1936年11月2 日,英国开办世界第一座正规电视台。 1939年11月26日,德国进行世界第一次电视实况转播。 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节目的国家。 1958年4月30 日,我国开始电视广播。 1973年5月1日我国开始彩色电视广播。 2.广播电视的类型与制式 (1)广播电视的类型 1)国营制度型 2)商业制度型 3)公共型 (2)广播电视的制式: NTSC(美国)PAL(欧洲)SECAM(法国) 3.广播电视技术的更新 (1)电缆电视 (2)卫星传播 (3)高清晰度技术 (4)数字技术 (5)网络技术 (6)三维技术 (7)无线付费电视技术 (8)多频道多方位传送服务系统 (二)世界广播电视新闻事业

21世纪研究生英语教材阅读教程

第一单元 词汇1 1.Obesity is one of the leading causes of accelerated aging,according to Cooper. 1.按照库柏的看法,过度肥胖是加速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 2.Many of the molecules and substances that circulate in body overlap between immu ne function and sleep. 2.许多这些分子和物质在身体内循环在免疫力和睡眠之间重叠。 3.This patient has fever and lower abdominal pain that I cannot explain. 3.我不能解释这个病人的发烧和下腹痛。 4.Chemicals in our bodies break down the food we eat so we can absorb it. 4.我们身体的化学物质分解所吃的食物,所以我们才可以吸收。 5.Moreover,the same virus that causes mild illness in one country can result in much h ighe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another. 5.另外,有的病毒在一国造成轻微症状,而在一国,同一病毒引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却可能高得多。 6.We conclude this section with two examples of motion under the action of a variabl e force. 6.下面我们举两个关于物体在变力作用下运动的例子来结束这一节。 7.Friction is the resistence to motion between two objects in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7.摩擦力是在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因相对运动产生的阻力。 8.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modified the whole structure of English society. 8.工业革命变革了英国的整个社会结构。 9.The plane was critically disabled when one of the engines caught fire. 9.有一台引擎起火,使飞机严重受损。 10.Two principal hazards exist in dealing with inert gases:asphyxiation and pressure. 10.涉及惰性气体时存在两个主要的危险:窒息和压力。 翻译2——中译英 1.因特网是一个互动网络,客户在因特网上能发布消息、参加讨论、进行投票或聊天。(release) 1.Internet is an interactive network on which the customers can release news,join in di scussion,and perform voting or chatting. 2.与我原先的想法相反的是,这家跨国公司的气氛一点都不令人轻松愉快。(contrary to) 2.Contrary to what I had thought,the atmosphere of the multinational co mpany was not easy and enjoyable at all. 3.经过几天仔细的调查后,联邦调查局特工人员发现一切证据都表明他犯有谋杀罪。(point to) 3.After several days’investigation,FBI agents found all the evidence pointed to his committing a murder. 4.2004年,中国政府采用了大量放缓经济增速的措施,并对钢铁行业加以关注。 (a raft of) 4.In2004,the government took a raft of measures to slow the economy and p aid close/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steel industry. 5.我们的目的是探讨对大学生进行艾滋病教育的有效方式,为研究适合我国高校的艾滋病教育模式提供参考。(explore) 5.Our objective is to explore an effective way of AIDS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AIDS education model in China’s colleges. 题目

化工原理概念分析题问答

第1章 流体流动 1.在工程上,为什么将流体定义为由质点所组成的? 答:工程上仅关注流体分子微观运动所产生的宏观结果。流体质点是由大量分子所组成的微团,质点的运动状态反映并代表着流体的运动状态。 2.流体的连续性假定有何意义? 答:假定组成流体的质点之间无间隙,则流体在连续运动过程中无间断,从而可以应用连续的数学函数描述流体的连续运动过程。 3.什么叫作流体的轨线?什么叫作流体的流线? 答:同一个流体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的轨迹,反映运动过程中不同时间时质点的运动方向。流体的流线是同一时刻,处于运动状态的各不同位置上的流体质点运动方向的连线。 4.描述流体流动的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有什么不同? 答:拉格朗日法描述同一个流体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各运动参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欧拉法描述同一时刻(某时刻),处于某运动状态时的各不同位置上的流体质点的各运动参数之间的关系。 5.流体粘性的物理本质是什么? 答:流体表现出粘性,是流体分子微观热运动过程中,分子之间的各种化学力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宏观结果。液体的温度愈高,其分子微观热运动速度愈大,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分子之间的各种化学力变弱,液体的粘性变小。而气体的温度愈高,其分子微观热运动速度愈大,分子之间发生碰撞的概率愈大,分子之间的各种化学力相互作用愈强,故气体的粘性变大。 6.静压强有什么特性? 答:自空间任何方向作用于流体某一点的静压强数值相等。 7.为什么高烟囱比低烟囱拔烟效果好? 答:烟囱拔烟效果好是指(Pout-Pin) 差值大。烟囱出口的水平面上压强相等。当烟囱内的高温气体温度一定(即密度一定),烟囱外大气温度一定(即密度一定)时, ()out in air fluegas air fluegas P P H g H g H g ρρρρ-=-=-,故烟囱愈高,其拔烟效果愈好。 8.柏努利方程式的应用条件有哪些?

化工原理下册概念复习

化工原理下册概念复习

第五章 气体吸收 气体吸收操作的主要目的是分离气体混合物的组分。 气体吸收是气体溶解于液体的过程。 解吸操作中溶质气体的转移方向是自液相至气相。 吸收?解吸 对一定的气、液体系,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有利于吸收 有利于解吸 五、溶剂的选择p229 吸收操作对吸收剂的要求是对欲吸收的溶质气体的溶解度大,选择性好,溶解度随温度改变的变化大,挥发度小,无毒,价廉易得。 5.2气液相平衡 亨利定律 稀溶液p *=Ex p *=c/H y *=mx m=E/P 如总压1atm (绝压),20℃的空气与水长期接触,则水中O 2的摩尔分数x=5.24×10-6,E=4.01×104atm ,空气中O 2的摩尔分数y= 0.21如含有79%(体积)N 2的空气与水接触,温度为25℃,总压为100kP a ,查得亨利系数E = 8.76×105kP a ,则液相中N 2的平衡浓度C *= ↓↑t p ↑↓t p

5.01×10-4 kmol/m 3。 5.2.2 相平衡与吸收过程的关系 (y -y *)以气相浓度差表示的吸收推动力;若相平衡常数为m ,塔内某截面的气液相含易溶组分的摩尔分数为y 及x ,当以y-y*表示总推动力,y*= mx 。 (x *-x )以液相浓度差表示的吸收推动力。对塔内任一气液浓度分别为y,x 的截面,相际传质推动力为(x*-x),x*=y/m 5.3 分子扩散 费克定律 T 、P 一定的一维定态: 对于二元物系,设A 为溶质气体,B 为惰气,二者摩尔浓度之和为常量,C A +C B =恒值,则分子扩散系数D AB 与D BA 的关系是D AB =D BA ,由费克定律算出A 与B 的分子扩散速率J A 与J B 。二者关系是= 。 非电解质稀溶液,液相分子扩散系数DAB 与绝对温度的1次方成正比 对非电解质稀溶液,液相分子扩散系数D 与黏度的1次方成反比。 气体分子扩散系数5.3.2 分子扩散传质速率 一、等分子反向扩散 等摩尔相向扩散体现在气体解吸操作中dZ dC D J A AB A -=A J B J μp T D AB /5.1∝

《21世纪研究生英语教材》课本翻译

1. 购物新大陆 1 在冰岛你如何说“维多利亚秘密”?随着美元在全球范围内与其他货币兑换率不断创低, 美国正成为世界的折扣店。 2 今年假日旺季,带给零售商一个意外收获:行李箱。 3 趁美元贬值之机飘洋过海而来的血拼客,不得不买一个更大的行李箱来装战利品。纽约时代华纳购物中心的Tumi店称主要得益于附近酒店的海外游客,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上涨三成。在FAO Schwarz店,顾客甚至在柜台旁买大帆布包用来购物。 4 几年来,美国一直为涓涓细流般的购物观光客而苦恼。现在,伴随着美元的新低----假日旺季的全面促销----涓涓细流变成了购物狂潮。 5 客如潮涌,一些零售商因此为外国游客铺上了红地毯。加州Costa Mesa的南岸广场在中央的店铺指引中印上中文,为中国游客提供便利。本月早些时候,在底特律拥有四家购物中心的Taubman Centers 开通了穿越国境的“六小时疯狂购物”之旅,满载美酒和店家折扣券的豪华轿车运送着购物者来往于加拿大。 6 海外购物客在大肆采购的同时,也秀出有别于美国消费者的独特消费习性。例如,第五大街Saks店表示,欧洲客钟情于UGG的靴子(大约2004年流行于美国)。而更多的亚洲客人喜欢诸如LV、Gucci等奢华商品,但同时也会关顾按摩和维生素保健品。 7 Josefina和Carolina搭乘冰岛航空从斯德哥尔摩飞到纽约,开始购物之旅。这对介乎21-25岁间的年轻情侣流连于“维多利亚秘 店”前。“我们来这里买化妆品和香水,”Carolina说道,而她拖着的硕大行李箱里,已经塞进了八双鞋子(她已经把包装盒都扔了)。维多利亚内衣商尽管在瑞典没有开出门店,但仍每年飞往瑞典做秀。Carolina又说:“这里的香波也很便宜。” 8 11月美元兑欧元创出新低,1欧元兑换1.48美元以上。对于英国人来说,1英镑现在差不多可以换到2美元。加上机票的廉价,欧洲游客

21世纪初中国经济增长问题

21世纪初中国经济增长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国光 摘要:21世纪初,中国经济发展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新阶段我国经济将面临重大转折,但仍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消费市场容量大、投资需求旺盛、储蓄率较高、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基础产品供给充裕、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巨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渐成熟是增长的有利条件。发展的制约因素是人口和就业压力;资源和环境压力;技术落后和国际竞争的压力以及消除体制性障碍的难度越来越大。为完成这一时期的主要战略任务,在经济发展中需要把握的重点问题主要有:1.立足于扩大国内需求应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久之计;2.调整产业结构总的方向是改善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3.西部大开发和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只能先从缓解地区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做起,逐步缩小差距;4.不能也不必提出全国同一的城市化道路,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5.国有经济的改革主要围绕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全面推进体制创新; 6.正确处理稳定、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21世纪;中国;经济增长 一、中国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自1978年以来,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已经提前实现GNP比1980年翻两番的增长目标,而且还在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实现了人均GNP翻两番。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为1978年的6.8倍,每年平均增长9.8%。今年中国将全面实现第9个5年计划预定的目标,年均增长速度将超过原预计的8%,并将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

民生活在80年代末基本解决温饱后,20世纪末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尽管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只有800美元左右,处于低收入国家与下中收入国家的边缘,在世界200多个国家中名列150名之后。中国进一步的发展,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艰巨的任务。 按照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经济三步发展战略,在实现了前两个战略目标,即人民生活先后达到温饱和低水平的小康目标后,将开始实施第三步发展战略。进入21世纪,将用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国现在正在着手研制21世纪初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到2010年将要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GNP比2000年再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将进一步提高。这意味着21世纪初中国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实施第三步发展战略的起步阶段。 二、新阶段的重大转折和主要特征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同时并进的重要时期。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的重大转折和主要特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从生产力发展和供求关系的变化看。经过20余年的大发展,一般性工农业产品普遍供不应求的短缺时代基本结束,买方市场初步形成,经济发展目的由过去单纯追求数量逐步转向同时注重质量,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为主逐步转向集约型为主;经济发展的约束由资源、供给约束为主逐步转向市场需求约束为主;产业结构调整由协调比例关系为主逐步转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主。

化工原理(上)主要知识点

化工原理(上)各章主要知识点 三大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物料衡算;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衡算;动量守恒定律——动量衡算 第一节 流体静止的基本方程 一、密度 1. 气体密度:RT pM V m = = ρ 2. 液体均相混合物密度: n m a a a ρρρρn 22111+++=Λ (m ρ—混合液体的密度,a —各组分质量分数,n ρ—各组 分密度) 3. 气体混合物密度:n n m ρ?ρ?ρ?ρ+++=Λ2211(m ρ—混合气体的密度,?—各组分体积分数) 4. 压力或温度改变时,密度随之改变很小的流体成为不可压缩流体(液体);若有显著的改变则称为可压缩流体(气体)。 二、.压力表示方法 1、常见压力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mmHg O mH MPa kPa Pa atm 76033.101013.03.10110130012===== 2、压力的两种基准表示:绝压(以绝对真空为基准)、表压(真空度)(以当地大气压为基准,由压力表或真空表测出) 表压 = 绝压—当地大气压 真空度 = 当地大气压—绝压 三、流体静力学方程 1、静止流体内部任一点的压力,称为该点的经压力,其特点为: (1)从各方向作用于某点上的静压力相等; (2)静压力的方向垂直于任一通过该点的作用平面; (3)在重力场中,同一水平面面上各点的静压力相等,高度不同的水平面的经压力岁位置的高低而变化。 2、流体静力学方程(适用于重力场中静止的、连续的不可压缩流体) )(2112z z g p p -+=ρ )(2121z z g p g p -+=ρρ p z g p =ρ(容器内盛液体,上部与大气相通,g p ρ/—静压头,“头”—液位高度,p z —位压头 或位头) 上式表明:静止流体内部某一水平面上的压力与其位置及流体密度有关,所在位置与低则压力愈大。 四、流体静力学方程的应用 1、U 形管压差计 指示液要与被测流体不互溶,且其密度比被测流体的大。 测量液体:)()(12021z z g gR p p -+-=-ρρρ 测量气体: gR p p 021ρ=- 2、双液体U 形管压差计 gR p p )(1221ρρ-=- 第二节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 一、基本概念 1、体积流量(流量s V ):流体单位时间内流过管路任意流量截面(管路横截面)的体积。单位为13 -?s m 2、质量流量(s m ):单位时间内流过任意流通截面积的质量。单位为1 -?s kg

税法(21世纪通用法学系列教材) 吴辛愚 习题答案

习题答案 第一章税法概论 一、填空题 1. 征收上的强制性、缴纳上的无偿性、征收比例或数额上的固定性 2. 权利主体、权利客体、法律关系内容 3. 国家的产生和存在、私有制的存在 4.征税对象 5.税目 6.税率 7.实体法和程序法 8.减免税、起征点和免税额 9.流转税和所得税 10.税收基本法 二、简答题 略 第二章增值税法 一、选择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 1.AD 2.AC 3.DE 4.B 5.B 6.ABC 7.ABC 8.D 9.D 10.ABCD 二、案例分析题 1. (1)进项=0.692 (2)进项=1.3 (3)进项=1.02 (4)不得抵扣进项 (5)不得抵扣进项 (6)销项=2.185 (7)销项=1.235 (8)先不计算销项 (9)最终消费,进项不得抵扣,也不视同销售。 (10)进行税额转出=0.045 应纳增值税税额=-0.147(万元) 2.(1)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17%-13%)=8(万元)(2)当期应纳税额=100×17%-(34-8)-3=17-26-3=-12(万元)(3)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200×13%=26(万元) (4)按规定,如当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即该企业当期应退税额=12(万元)

(5)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26-12=14(万元) 第三章消费税法 一、选择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 1.C 2.ABCDE 3.ABC 4.AD 5.B 6.C 7.ACD 8.C 9.BD 10.C 二、计算题 1.应纳消费税税额=200×3%+100÷(1+17%)×3%+74.88÷(1+17%)×3%=10.48(万元) 2. 应纳消费税=5×2000×25×20%÷10000+5×2000×0.5÷10000=5.5(万元) 应纳增值税=5×2000×22×17%÷10000=3.74(万元) 3. (1)应纳消费税=400×20%+(35+1.44+1)÷1.17×20%+80×2000×0.5÷10000+ 150×10%+120×20%+10×2000×0.5÷10000+80×60%×20%+16×60%×2000×0.5÷10000=14 4.96(万元) (2)甲企业应纳增值税的销项税=400×17%+(35+1.44+1)÷1.17×17%+150×17%+120×17%+80×60%×17%=127.5(万元) 4. (1)应纳消费税: 从量税=0.2×2000×0.5=200(元) 从价税=[0.2×35000×(1+10%)+200]÷(1-20%)×20%=1975(元) 应纳消费税=200+1975=2175(元) (2)应纳增值税= [0.2×35000×(1+10%)+200] ÷(1-20%)×17%=1678.75(元) 第四章营业税法 一、选择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 1.BCD 2.AD 3.AB 4.BC 5.D 6.A 7.CD 8.AC 9.ABC 10.BC 二、案例分析题 1.应纳营业税=800×5%+300×5%+200×20%+20×5%+(60-40)×5%+6×3%+20×3%+2×5%=97.88(万元) 第五章城市维护建设税与教育费附加 一、选择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 1.ACD 2.D 二、计算题 1.城市维护建设税以“三税”为计税依据,指的是“三税”实际缴纳税额,不包括加收的滞纳金和罚款。该企业应补缴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45000+25000)×(7%+3%)=7000(元) 第六章关税法 一、选择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 1.C 2.ABD 3.D 4.B 5.A 6.BD 二、计算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