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城市规模_推动经济增长

优化城市规模_推动经济增长
优化城市规模_推动经济增长

优化城市规模 推动经济增长

3

王小鲁 夏小林 

(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 100035) (国家体改办经济与管理研究所 100035)

3 本文选自作者的专题研究报告《城市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属于国民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研究课题。该研究课题获得了中国改革基金会和德国阿登纳基金会的资助。余永定、陈锡文、樊纲、蔡窻、贺力平、易纲、温铁军等许多学者曾对本文提出过宝贵意见和建议。史立新、李桦、曾静参加了部分数据处理工作。谨一并致谢。

① 按照现行的统计分类,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即为大城市,其中超过100万和200万人的分别称为特大和超大城市。20—50万人口之间为中等城市,以下为小城市。现在看来这个分类标准明显偏低。

② 根据作者使用世界银行(1997)数据的计算,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比同等人均G DP 国家平均水平低约12个百分点。如果按购买力平价(PPP )方法计算人均G DP ,则低21个百分点。关于城市化率参见钱纳里(1988)。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发展政策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

①但中国的大城市真的太多了吗?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只有30%,远低于世界水平,②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城市总共有7300万非农业人口,仅占全国人口数的6%(1996年数,见国家统计局

1998、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1997,后者以下简称城调队)。国际经验证明,城市特别是规模较大

的城市,会产生明显的聚集效应,从而带来较高的规模收益、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强的科技进步动力和较大的外部扩散效应(spillover effect )。城市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最重要方面。目前,城市化发展不足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已经越来越突出了。中国的大城市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它们在我国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其进一步发展应当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

本文旨在对不同规模城市的聚集效应(规模收益)和外部成本进行数量化分析,寻找优化的城市规模,估计加速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可能的贡献。本文第一部分提出一个简单的城市经济模型;第二部分依据该模型对不同规模城市的规模收益和外部成本进行数量化的研究,提出适合我国目前条件的优化城市规模区间;第三部分分析加速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可能的贡献;第四部分提出若干有关推进城市化的政策建议。

一、规模优化的城市经济模型

由于城市的聚集效应,城市经济具有规模经济递增的特点。规模较大的城市可以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完善的生产、金融、信息、技术服务,集中的、有规模的市场,并且会由于企业和人口的集中而在技术、知识、信息传递、人力资本贡献等方面形成溢出效应,因而会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同时,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其外部成本也会上升,包括由于人口密集导致的居住、交通、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增加,生存环境恶化等。为此需要付出巨额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以及环境治理成本。从全社会的角度而言,在多数情况下,这些外部成本不能抵消城市带来的收益。但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过分强调了城市的外部成本,采取了严格限制城市规模、严格限制农村人口进城的政策。这一政策牺牲了城市的规模收益,牺牲了发展和优化资源配置的机会,是一种代价非常高昂的政策。

当然,由于城市的外部成本在相当程度上不由企业或个人承担,在城市进入完全不受限制,而要素市场又未充分发育的情况下,在一定发展阶段上城市会吸引人口大量涌入,常常使城市过度膨胀而超过合理规模,造成资源配置恶化。这是发展中国家经常面临的“城市病”。因此,研究和发现城市的最优规模范围,制定合理

1999年第9期

的城市发展政策,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城市在多大规模可以称为最优规模?这在国外的城市经济学研究中有很多不同的结论(参见Button ,

1976)。显然,由于各国自然环境、人口密度、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以及由此决定的生产要素相对价

格水平的差异,并不存在一个适用于所有国家和所有历史时期的不变的最优城市规模。

为了研究在中国特定条件下的城市合理规模,以下我们建立一个简单的城市经济模型,并使用计量经济和数学方法对城市的规模收益和外部成本进行定量分析。

城市规模收益函数,它反映城市规模收益与城市规模的关系:

Y U =Y U (U )

(1)城市外部成本函数如下:

X U =X U (U )

(2)

两式中Y U 、X U 和U 分别代表城市的规模收益(因城市规模效应而增加的产出)、城市外部成本(负外部效应)和城市规模(以城市人口表示)。在通常条件下,规模收益Y U 和外部成本X U 都随城市规模U 的增加而增加,但前者边际收益递减(d Y /dU >0,d 2Y /dU 2<0),后者边际外部成本递增(dX/dU >0,d 2X/dU 2>0)。本文后面将对这两个假设条件进行检验。

城市的净规模收益是:Y N =Y U -X U 。优化城市规模的中心目标是使Y N 最大化。公式(1)(2)构成了基本的城市经济模型。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由图1表示。图1 城市规模收益与外部成本

图1中,城市的Y U 曲线反映规模收益与城市规模之间的关系,X U 曲线表现外部成本与城市规模的关系。

Y U 与X U 部分地互相抵消,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城

市有正的净规模收益,由两线之间的距离反映出来。净规模收益在两线斜率相同,即5Y U /5U =5X U /5U 时达到最大。此时Y U =Y U 3,X U =X U 3,U =U 3,城市达到最佳规模。图中的U MAX 是城市合理规模的最大临界点。

为了找到城市的最佳规模,需要进行计量分析,因而要把上述函数具体化。规模收益函数可以从生产函数得出。城市的生产函数如下:

Y =A K α(HL )1-αU

γ

(3)

式中Y ,K ,L ,H 和U 分别代表G DP 、资本、劳动

力、人力资本系数以及城市规模;α和1-α分别是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A 是生产率水平,设A =A 0e gT ,A 0是初始生产率水平,g 是生产率增长率,

Υ反映城市规模效应。该函数以Cobb -Douglas 生产函数为基础,参考了S olow (1956)的新古典增长模型、Lucas (1988)和Romer (1986)的内生增长模型,并增加了与城市规模有关的部分。但由于缺乏有关人力资本的数据,H 在计量分析中未能包括。

计量模型取(3)的对数形式。为了反映规模与收益之间可能的对数非线性关系,该函数在取对数形式时还加入了U 的对数二次项:

ln Y =C +gT +αln K +(1-α

)lnL +Υ1lnU +Υ2(lnU )2(3’)

上式中C =lnA ,T 是时间趋势(T =0,1,2……

)。式中与城市规模有关的部分是Υ1lnU +Υ2(lnU )2。设y u 为相对规模收益(即城市规模收益占G DP 的比重,y u =Y U /Y ),则我们可以由生产函数(3’

)的估计值Υ1和Υ2中推导出相对规模收益函数:

y u =1-1/exp[Υ1lnU +Υ2(lnU )2]

(1’)

当不存在城市规模收益时,Υ1=Υ2=0,y u=0。反之则Υ1和Υ2两者至少有一个大于0,y u>0。

建立可进行实证分析的城市外部成本函数是一项困难的任务,因为城市的外部成本无法直接测量。但我们可以大致将其分解为由政府负担和由个人负担两个部分,从而将其货币化。

前者主要包括较高的非盈利性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和管理成本、城市社区和公共事务管理成本,以及环境治理投资等。这可看作是为消除城市的负面外部效应而必须付出的成本。当城市规模过大时,这些成本会上升得更快。这一部分可大致由城市政府财政开支中超过一个固定水平(即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必要的公共开支在当地产出中的份额)的部分来代表。

后者主要包括因人口集中而导致的居民生活费用的增加,以及因环境恶化引起的居民生活质量下降。这些费用增加或效用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城市居民较高的名义收入。生活费用的增加可以大致由城市物价水平高于非城市区域的部分反映出来。对生活质量下降的准确估计是极其困难的,不过它也大致反映在医疗等费用的增加上(由于环境恶化),因而基本上包括在增加的生活费用中。

较高的居民生活费用和城市地价,也会导致较高的企业工资成本和投资成本。但这些或者已经包括在政府负担和个人负担之中,或者已包括在企业的物质成本中,不应重复计算。

我们先建立一个城市相对财政支出函数:

lng=lng C+a1lnU+a2(lnU)2(4)

其中g=G/Y,是城市财政支出占G DP的比重,g C代表一个与城市规模无关的常规财政支出比重。但如果财政支出比例随城市规模变化而变化,则说明政府还付出了一部分额外支出,用以对城市的外部成本进行补偿。这由公式的其余部分a1lnU+a2(lnU)2表示。式中包括lnU的二次项,是为了反映城市规模与外部成本之间可能的对数非线性关系。

设g U表示由政府负担的城市外部成本占G DP的比重,由(4)可以导出由政府负担的城市相对外部成本函数(简称政府成本函数):

g U=g-g C=exp[lng C+a1lnU+a2(lnU)2]-g C(4’)

由居民负担的城市相对外部成本函数(简称居民成本函数)可表示如下。它由常数项和与城市规模U有关的部分组成。

ln(pS)=c+b1lnU+b2(lnU)2(5)

上式中的p是城市高出非城市区域物价水平的百分比(以非城市物价水平为100%),S是物价权数,以居民消费占G DP的比重表示。pS代表由居民负担的城市外部成本占G DP的比重。两个相对外部成本函数之和构成了城市的总外部成本函数:x u=g u+pS。

二、城市规模收益的数量分析

如果我们能够取得(3’)、(4)、(5)三个函数各项参数的估计值,就可以对城市的规模收益和外部成本进行比较,从而找到最优城市规模的范围。使用全国600多个城市的历年统计数据可对(3’)、(4)进行计量分析。但缺乏函数(5)所需要的分城市综合物价水平。所幸我们根据历年全国农村、城镇和36个大城市的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可推算出三种物价水平之比为:1∶1118∶1145,从而得到两个不同规模城市的pS平均值。代入函数(5),可通过解方程组近似求出b1和b2。这可能会影响分析的精确度。但在现有数据条件下,看来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计量分析使用全国666个城市1989、1991、1992、1993、1994和1996年数据(1996年以前城市数较少),分别采用横断面数据模型和panel数据模型(后者又分为包括和不包括二次项两个模型)对生产函数(3’)和相对财政支出函数(4)进行估计。最后(3’)、(4)都采用了包括二次项的panel数据模型的结果。结果如下,括号

中是t 值(详细结果和以下计算的方法及过程均见附录)。

①ln (Y /L )=51109(38122)-01009T (-2154)+01364(26171)ln (K/L )+010225(12119)

(lnU )2

(3’)ln (G /Y )=-11883(-28118)-01493ln (9122)U +01070(12143)

(lnU )

2

(4)

规模收益函数可直接从以上生产函数估计结果(3’)中导出:y u =1-1/exp[010225(lnU )2]

(1’)政府成本函数由以上相对财政支出函数(4)的估计结果导出:

g u =exp (-11883-01493lnU +01070(lnU )2)-01023

(4’)居民成本函数(5)的计算结果如下:

ln (pS )=-31219+01174lnU +010278(lnU )2

(5)

由(4’

)和(5)可以得到城市的总外部成本占G DP 的比重。总外部成本函数(2’):x u =g u +pS =exp[-11883-01493lnU +01070(lnU )2]+exp[-31219+01174lnU +010278(lnU )2]-213%

城市规模收益函数和总外部成本函数的图象和计算结果数据见图2和表1。这些结果明确证实了前面

关于城市边际规模收益递减,而边际外部成本递增的假设。

②在对城市的全部外部成本(包括政府用于城市的额外支出以及居民所承担的外部成本)进行了严格扣除之后,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仍然在很大的规模区间内显示了相当高的净规模收益

图2 城市规模收益与外部成本的拟合曲线

注:y u 和x u 分别为城市规模收益与外部总成本曲线,分别以规模收益和外部总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表示。

U 是城市规模(万人)。数据来自表1。

上述结果显示,规模过小的城市,规模收益很低而由政府负担的外部成本很高,经济效益较差。在城市的总规模收益和外部成本两者相抵后,大致在10—1000万人规模区间都有正的净规模收益。在100-400万人之间时城市的净规模收益最大,在最高点(200万人)大约相当于城市G DP 的19%左右。此后逐步下降,直到

①②图2中的Xu 曲线不向上弯曲,是由于函数因变量使用了相对外部成本(外部成本占G DP 的比重)。为了观察由政

府负担的边际外部成本是否有递增的趋势,我们又将函数(4)的因变量由政府财政开支占城市国内生产总值之比(ln g )换成了财政开支(ln G )。估计结果如下:ln G =01365lnU +01076(lnU )2+71781。这一结果明白无误地显示了边际外部成本递增

的趋势(详见附录,有兴趣的读者可向作者索取该附录)。

因篇幅所限,附录从略。有兴趣的读者可直接向作者联系索取(Email :xlwang @https://www.360docs.net/doc/61575528.html, )。

超过1000万人才变为负值,即规模收益被外部成本抵消,再继续扩大规模就形成负效益。这一结果说明,更多地发展规模在100—400万人范围的城市将会大大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这一区间的城市可以称为最佳规模的城市。

图2中x u、y u两条拟合曲线的右方交点是合理城市规模的极限(见图1中的U max),超过这一规模将造成经济的净损失。而城市规模低于图1中的U3时,资源配置未达到最佳位置,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我国目前的城市,即使不把118万个平均人口不足万人的镇包括在内,平均规模也只有30万人口。从图2和表1可看到,与最优规模相比,在这样的规模上净规模收益损失高达全部城市G DP的10%。

在研究过程中作者曾反复对所使用的模型方法和变量选择进行了对比和检验。在模型调整和数据处理过程中作者发现,有关城市合理规模区间和净规模收益大小的分析结果对模型参数的变化很敏感,因而随模型方法和变量选择的不同而有较大幅度的变动。例如在单纯使用城市的工业数据进行同样分析时得到的最佳规模净收益仅为6%左右,最佳城市规模区间为50—200万人。由于缺乏数据而对函数(5)采用的推算方法可能也对分析结果的精度有影响。因此我们并不认为上述结果在数量方面已成定论,而只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不过,多种方法在以下几点上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或差别不大,说明可信度较高:(1)较大规模的城市有明显的净规模收益,而且明显优于小城市;(2)尽管净收益的大小依分析方法而变,不同方法得到的最佳城市规模大致在50-400万人范围之间,其峰值的位置基本上在100-200万人之间;(3)在达到最佳规模之前相对净收益随城市规模扩大而递增,在超过这一规模之后随城市规模扩大而递减。

表1城市规模收益与外部成本:拟合值(G DP=100%)

城市规模(万人)规模总收益外部总成本

外部成本I:

政府负担

外部成本II:

居民负担

规模净收益

10100%17100%13100%4100%-17100% 1011125%11179%4187%6192%-0154% 2018128%12194%4130%8164%5135% 3022192%14114%4118%9196%8177% 5029113%16132%4124%12108%12181% 10037195%20177%4172%16105%17117% 20046183%27166%5175%21191%19117% 30051191%33131%6170%26161%18160% 40055141%38129%7158%30171%17112% 60060118%47107%9118%37189%13111% 80063141%54187%10165%44122%8154% 100065182%62104%12104%50100%3178% 120067173%68176%13136%55140%-1103% 150069198%78123%15126%62197%-8124%

数据来源:计量分析和计算结果。

三、城市化与经济增长

如前所述,由于过去长期实行的城乡隔离政策,我国城市化水平低于同等收入水平的其他国家12—21个百分点,少吸收了115—215亿乡村人口。但在过去20年间,迅速发展的乡镇企业就地吸收了1亿农业劳动力。自80年代后期以来,又有约5—6千万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这两部分劳动力尽管大部分都在劳动密集的低技术产业部门,但生产率已大大高于农业。这不但大大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压力,而且强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增长。

即使如此,留在农业部门的劳动力至少仍有216—217亿之多,受有限的耕地资源制约,生产率仍然很低。而乡村劳动力总量仍然在以每年1%左右的速度增长。根据分析,今后乡镇企业增长速度将显著趋缓(王小鲁,1999)。如果不能找到合理配置的途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压力将显著上升,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放慢,农村贫困现象将再度增加。然而城市化发展不足恰恰隐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合理的政策调整,可能使城市建设速度大大加快。

目前全国有666座城市,总共有非农业常住人口2108亿,平均规模30万人(不包括镇)。在1989—1996年间,全国50万人以下中小城市数量和人口增长了50%-60%,而100万人以上城市数量和人口仅增长了13%—20%。这说明目前的城市政策体系不利于最优规模城市的发展。这种城市发展格局需要改变。

今后10—15年中,除了乡镇企业再吸收一部分劳动力外,如果城市第二、三次产业部门能够再吸收1亿多农村劳动力,将不仅会继续通过资源配置的优化有力地推动经济增长,而且也会明显地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将农业向现代化推进。只要政府政策进行合理的引导,加速城市建设的步伐完全可能成为今后若干年中新的经济增长带动因素。

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需要有相应的产业发展相匹配,并提供充分的城市就业岗位。哪些产业可以起这种作用呢?

首先是那些受城市化建设带动的产业,包括建筑、建材、房地产业。其次,由于中国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仍远远落后于其他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可以预计生活服务业、城市公用事业、医疗、教育、金融、电讯、文化娱乐、旅游等发展速度都可能快于城市发展速度,并提供大量新就业岗位。在这方面,需要解决的瓶颈主要是专业人才的培养。再次,乡村人口进城会提高收入并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带动对日用和耐用消费品、文化娱乐用品、医药保健品的需求(参见邓英陶、姚钢,1998)。最后,城市经济的扩张会给科技含量高的新兴工业,例如电子和通讯设备、新材料、节能和环保设备、医药等提供发展空间,并将为某些传统产业的大规模更新改造和走向规模经济之路提供空间,加强这些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目前的市场需求疲软并不必然意味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终结。与城市化并行的产业结构调整将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提供极大的可能性。当然,为使这种可能性成为现实,还有许多政策和制度环境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表2中设想了今后两种不同的情况。如果城市发展仍按过去(1989-1997)的格局进行,即城市非农业人口按5%的速度增长,而中小城市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大城市,那么在2000—2010年间城市人口只能增加116亿,吸收农村劳动力7000万。劳动力转移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大约是114个百分点。由于主要发展中小城市,城市净规模收益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只能达到015个百分点左右。两项相加,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真实贡献不到2个百分点。

设想如果在2000—2010年间城市化的速度(按城市非农业人口增长计)从平均5%提高到615%,将在10年间增加城市人口212亿,劳动力112亿以上,其中吸收约111亿农村劳动力。这会显著减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压力,促使农业向现代化的规模经营转变。而对城市经济来说,在产业结构调整顺利进行的前提下,这部分劳动力的转移将贡献于全国年均经济增长率2个百分点,比前一种情况加速016个百分点(见表2)。

如果与此同时,今后城市化进程主要体现在增加规模优化城市(100-400万人)的数量,那么根据前面的计算,在城市经济增长10%的水平上,将有4个百分点总规模收益提高,对全国经济增长的名义贡献将达214个百分点。扣除城市外部成本的增加,真实贡献将达1个百分点。根据表1的数据粗略计算,在1989-1996年间城市总、净规模收益对增长的贡献各自仅达到了其潜力的一半。因此,城市规模优化将加速名义经济增长112个百分点,真实经济增长015个百分点。

城市化还将伴随大量投资。如果假定在不发生城市化加速的情况下,2000-2010年期间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4%,则城市化速度由5%提高到615%,加上在规模优化的情况下资本密集度提高的因素,将使城市投资增长速度至少提高到20%。由于目前和最近的将来,经济还会继续面临有效需求不足

问题,投资增加将通过乘数效应带动经济增长。1996年全部城市市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为1106万亿元。估计到2000年达117万亿元。以此计算,2000—2010年期间因城市化加速所需的投资累计将高达15万亿元(1999年价格)。如果假定这些投资中有30%来自本来闲置的资金,并以较为保守的215乘数考虑,那么在以后的5年中将对经济增长产生平均112个百分点的拉动作用。即使2005年以后不再面临需求不足,这部分投资需求带动在2000-2010年间对增长的平均贡献也将达到016个百分点。

表2城市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预测

年份/

 

 1996

 

 2000

城市常规增长

(增长率5%)

2010

城市化加速

(增长率615%)

2010

人口和劳动力变化(亿人)

城市非农业人口2108215341124175

城市非农业劳动力1114113921262161

城市化对增长的贡献(%)

劳动力转移114210

规模优化112(015)214(110)

城市投资需求拉动增加016

城市化对增长贡献合计216(119)510(316)

加速城市化对增长的带动214(117)

注:(1)增长贡献按劳动的增长弹性016,城市经济占全国60%,城市人口和劳动力自然增长率均为1%计。

(2)括号内是扣除城市外部成本后的净贡献。

资料来源:据《中国统计年鉴》1998、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0—1997年及本文表1计算。

以上几个因素相加,如果在2000-2010年间城市化进程按照上述加快的速度和较理想的优化方式进行,对经济增长的真实贡献可能达到316个百分点。同常规情况相比,将提高全国年均经济增长率214个百分点,在扣除了城市外部成本以后仍将对经济增长作出117个百分点的净贡献。这将成为今后10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加速器。

如果不考虑城市化加速的因素,今后若干年中经济增长速度将不容乐观。由于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和国际经济格局变化导致的出口停滞、外资投入趋缓,以及国内结构性市场饱和、国有企业面临严重困难等因素,经济增长率在2000-2010年期间估计有可能由过去20年的917%下降到6%左右或更低的水平。如果能实现上述较理想的城市化加速和规模优化目标,将可能使经济增长率提高到8%以上(名义增长率,这里指按不变价格计算,但不扣除增加的城市外部成本的增长率),真实经济增长保持在年均715%以上的水平。

四、加速城市化建设的若干政策考虑

20年改革期间,农村工业化在相当程度上代替了城市化,吸收了大量农业人口并推动了经济增长。但受其内、外条件的制约,今后农村工业化的作用将大大下降。然而目前城市发展政策目标不明确,特别是限制大城市发展的政策指导思想尚未根本改变;户藉管理制度基本上仍然以城乡分割为框架;要素市场发展不充分;城市建设的投资、融资体制有待进一步改革;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这些都继续阻碍着城市发展。加速城市化已成为当务之急,需要通过改革和政策调整推进城市化,为经济持续增长开拓新的空间。

要实现加速城市化建设和优化城市规模、结构的目标,合理的城市化发展政策至关重要。在这方面,如下几点值得考虑。

1190年代以来,农村民工持续不断涌向大城市,一些具备条件的农村企业也开始向大城市进军。这种市场导向的力量说明大城市的经济效益超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进入大城市的数千万农民工在补充城市劳动

力、满足城市需求、完善城市的功能结构,以及推动经济增长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多数城市政府对此仍然是控制、限制多,服务和引导少。城市化方针应当重新定位,把管理与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结合起来,同时针对城市化过程中市场失效的情况进行补充,提供积极的社会化服务,包括居住和生活基础设施供应,职业介绍、培训,就业信息提供,医疗,子女教育,安全保障,及其他公共服务,使打工族有可能在城市安家。

2.市场机制应在城市化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城市经济具有正、负外部效应,完全自发的市场活动不能使城市规模和布局结构达到最优。政府政策应当有意识地推动一些有条件的中小城市加速发展成100-200万人的规模优化城市。可考虑从现有的100万人以下的城市中选择一批基础和发展前景较好者作为重点建设城市,给予一定的投资、就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其他鼓励政策,促使其加速发展,这项政策可以考虑以滚动方式进行,例如每批10-20个城市,达到目标后再转向下一批。选择的标准应包括:合理的城市布局,良好的或可改善的基础设施条件,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基础(特别是有新兴产业的生长点或发展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较好的市场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府和较高的市政管理水平,无明显的资源约束(例如水源匮乏)。重点建设城市不能一哄而上,草率上马,必须具备必要条件,否则就有可能在开发热过后变成“空壳城市”。城市发展应在合理的规划布局下进行,对已达到优化规模的城市不再鼓励扩大,但仍需鼓励优化结构。

3.加速城市发展应与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产业梯度转移结合起来。在我国的改革开放期间,亚洲新兴工业地区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到我国沿海地区,不但自身完成了一轮大规模的产业结构更新换代,同时也有力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随着我国沿海地区收入水平提高,劳动力廉价的优势正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一些沿海城市则具备了更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顺应这种客观趋势,新一轮大规模产业转移应当发生在沿海和中西部之间,这不但有助于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更新换代,而且有助于推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程度较低的中、西部城市可以利用劳动力廉价的优势,像沿海吸引外资那样吸引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4.目前阻碍这种转移的因素一是某些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二是投资的“软”环境不良,如政策多变和透明度差,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低或腐败,存在行政割据和地方封锁等影响市场运行的体制和政策障碍。重点建设城市不但要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而且要进一步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建立廉洁高效的管理制度,清除腐败、官僚化和政策多变对吸引投资的不良影响。还可以像当年建设特区那样,采取某些类似特区的招商引资政策和有利于劳动力流动、有利于吸引人才的特殊政策。优惠政策应当透明度高、简明有效。重点在于大幅度改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邓英陶、姚钢,1998:《产业就业重组与城镇化进程》,《未来与选择》1998年5月4日。

国家计委长期规划和产业政策司,1998:《加强小城镇规划,促进小城镇有序健康发展》,中国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政策培训班教材》,1998年10月。

钱纳里,1988:《发展型式(1950—1970)》,经济科学出版社。

世界银行,1997:《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

王小鲁,1999:《农村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国民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研究课题专题报告。

Button,K.J.,1976,Urban Economics:Theory and Policy,The MacMillan Press Ltd,London.

Lewis,W.A.,1954,“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XXII,May,139-91.

Lucas,R. E.,1988,“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2,3-42.

Romer,P.M.,1986,“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4,1002-37.

Solow,R.M.,1956,“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70,February, 65-94.

(责任编辑:宏 亮)(校对:子 璇)

会展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二章会展业对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作用会展自发展伊始就与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它深刻的改变着一个城市的面貌及命运。会展业的发展会带动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会推动这座城市的市容、公共设施的发展,会带动这座城市以及周边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会提高这座城市居民的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精神风貌的提升。世界各大城市不遗余力的争取各著名国际会展的举办权,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会展业不但可以提升举办城市的知名度和为城市带来直接巨大的经济创收,还给酒店、旅游、金融、交通运输诸多行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有许多城市因举办大型国际会展而成为国际化的品牌城市,其中尤以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和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更为突出。中国贸促会特邀顾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高级顾问俞晓松在第三届中国城市会展高峰论坛上表示,会展业对于一个城市来讲,是城市发展的综合推动力。 2.1 会展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会展不但本身可以产生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拉动城市诸如旅游、酒店、交通运输和通信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有专家估测,国际上展览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系数为1:9。 2.1.1 会展业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世界旅游组织官员约翰.凯斯特说过,会展业是目前旅游细分市场中最重要、做有前景的产业。旅游是会展的附属和延伸,而会展能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会展活动的举办为中心城市带来大量的人流,能为城市的旅游带来一定的客源,很多参会人员在参加会议或展会的同时顺便浏览该地区的旅游景点旅游。同时,很多会展的硬件设施可以转化为旅游景点,像昆明的99世博会举办之后,世博园就转化为旅游景点,不但不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为昆明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说旅游是会展的附属和延伸。当然,除了为城市旅游带来客源外,会展活动的举办能推进旅游景区和旅游线路的推广,同时能拉动城市的旅游消费,同时,会展活动的举办能对举办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旅游景区景点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能大力提高会展举办地的知名度和旅游形象,故而会展能推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浅谈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

浅谈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 【摘要】我国是一个自然条件和区域地理条件差异较大的庞大经济主体,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各大城市间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分布呈现巨大的差异性,市场竞争力逐渐让区域间地理和自然条件的差异转变为区域间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分布的差异。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与城市化之间密切相关。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必须在同一水平线上,而超前或滞后的城市化会严重阻碍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将紧密结合中学地理相关理论,通过对我国各大省区的城市化率做仔细的研究和调查,发现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密切,不同地理环境下二者的协调性不同,且二者的协调性呈现空间集聚状态,西北、东北、西南省内城市化差异大,而东中部地区省内城市化差异较小。 【关键词】城市化率;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关系 0.引言 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涉及到经济、地理、人口、环境等学科的综合性问题。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具有显著地域环境和地域经济差异的国家。在新经济地理视域下,我国的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密切,要知道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地域产业集聚、自然地理环境、交通运输条件等密切相关。21世纪新时代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逐渐提出了《推动城镇化进程》与《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决策,因此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和政治时代背景下,研究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互为动因的关系,能够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道路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建议。 1.数据来源与计算方法 1.1数据来源 城市化水平通过城市化率来表示,而人均GDP占有额表示经济发展水平。在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经济发展》一章中提到人均GDP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区域产业结构、收入水平等内容,而产业结构与工资收入与GDP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本文选取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各大省份的城市化率数据和人均GDP数据(港、澳、台除外),数据来源于201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年鉴。 1.2计算方法 为了能够量化地表现出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协调关系,本文将城市化率与人均GDP数据二者的差值表示偏离平均正常水平的程度,通过计算每个省份的城市化率与人均GDP的标准差值,来探讨城市化率省内分布情况,并采用空间自相关研究方法探讨二者协调性的空间格局状态。 (1)城市化率计算方式。实际城市化率=(实际城市人口数量/总人口)×100%。由于实际城市人口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每年的城乡人口流动量巨大,人口计算起来想多困难,因此可以用城镇人口乘以4/3的方式估算实际城镇人口。实际城市人口的估算方法:全国的实际城镇人口=(4/3)×城镇人口 (2)标准差标准化的计算方式。通常被认可有效的标准差标准化计算公式如下: 该式中Z表示标准差标准化后的结果,i表示样本变量,表示城市化率或者人均GDP 的平均值,S表示样本标准方差。S的计算公式如下:

赵燕菁:城市增长模式与经济学理论

选择字号:大中小本文共阅读 567 次更新时 间: 2012-02-24 13:15:16 赵燕菁:城市增长模式与经济学理论 进入专题:城市增长模式土地财政中国模式 ● 赵燕菁 中国增长模式之所以不能被理论界解释,盖因主流学派依托的新古典理论存在致命的弱点。基于消费者竞争和生产者竞争的新定价规则,本文对政府的市场角色和行为做 出了新的解释。按照这个规则,类似于“土地财政”之类的增长模式,构成了“中国模 式”的核心。中国模式与“标准模式”的差异,在于城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商业模式 不同。在新的理论框架下,基于土地融资的中国城市增长模式,就不再是一无是处,而 是存在被改进、发展的可能。 引言 观点之分歧,皆源于理论。理论差异没有解决,观点分歧就不可能分出是非。没有理论的“思想竞争”,必然是各说各话。思想的取舍存废,也只能靠支持者的多寡或学 术江湖地位的高低等“场外规则”来来决定。 最近,我不经意间卷入的“土地财政”模式之争(赵燕菁,2011),也是如此。争论中,没人愿意听完对方的观点,而是急于抢占“道德制高点”,争取更多围观的群众(马 光远,2010)。结果,辩论演化成对骂,竞技变成了群殴。思想竞争,只能凭借赛场上的 实力,而不能依赖场外支持者的多寡。 “土地财政”攸关城市增长模式,规划师是无法缺席的论方。在同很多一流经济学者[1]当面交锋中,我感到,如果不尽快澄清各自分析工具的差异,争论就一直会停留在 娱乐大众的浅表层次。 一、价格理论:新古典与非新古典 当代经济学的大厦,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新古典价格理论基础上的。也是我的辩论对手依凭的主要理论工具。在马歇尔之前,价格理论大体上分为两派:古典经济学家认 为市场是供给和生产一侧决定的,生产者的成本是价格的核心因素;而边际学派则认为, 市场是消费和需求一侧决定的,消费者的偏好,决定了产品的价格。 马歇尔将两者结合起来,认为市场价格是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Alfred Marshall,1890)。在完美的市场里,应当有一个均衡解,使得供求双方都无法在不损害对方情况下, 增进自己的利益。随后的经济学,基本上都是在这个框架下发展起来的。但也正是从这 个框架开始,经济学逐渐脱离真实世界,转变为逻辑内恰,自我证实的数学游戏。 为了确保向上的供给曲线,报酬递增和规模经济被排除。劳动力和资本取代了利润和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成为新的生产函数;增长被装进“技术进步”的黑盒子;剩余(利

会展经济与城市经济的互动效应

在我国,会展业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服务业,会展经济具有很强的城市经济特色,以其集聚效应、品牌效应及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力,对城市形象的树立,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而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汇聚信息流、商品流、技术流、人才流的城市为会展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条件,形成了双向驱动的良性发展模式。 城市经济催生会展行业 城市经济是指能充分体现城市特征和功能的产业及相关活动,而会展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业在城市中的地位与功能是随着城市的规模扩张与职能演变而发展的。目前,城市的职能与产业结构已经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而信息产业、运输业、旅游业、酒店餐饮等服务行业的崛起,为会展业在城市的兴起提供了产业支撑基础。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企业、政府与国际组织寻求信息并加强经济合作、交流的愿望日益加强,迫切需要一个提供商品信息、交流行业发展趋势、获取先进技术和经验的信息平台。在此背景下,集信息交流、成果展示、先进技术传播、创新集成、交易推动等功能于一体的会展业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得到了迅速发展。可以说,城市的现代服务功能的提升直接和间接催生了会展经济,而城市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会展经济的运行质量。 发展会展经济要求会展城市有扎实的经济基础、完备的公共基础设施、现代化的会展基础施设、良好的城市形象、丰富的旅游资源、发达的第三产业、便利的交通、便捷的信息流通、高效的政府管理水平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等。也只有具备上述条件,一个城市才有可能建立完善的会展市场发展体系,推动会展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世界各国会展经济的发展情况也说明,会展经济发达的地区往往具备这些优良条件,如德国的汉诺威、英国的伦敦、中国的上海和香港。 会展经济贡献城市发展 作为城市型服务业,会展经济由于其拥有直接性、集聚性和经济性的优势本身就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相关资料显示,会展业利润一般在20%至25%以上,是无污染、高效率的经济模式。会展经济新投资净额的增加也会促进消费的增长,形成乘数效应。会展经济涉及行业众多,集聚放大效应明显,其资源整合功能的表现也是多方面的。 会展业对相关产业具有带动效应 会展业是关联性、外向性极大的产业部门,它的长足发展能培育新兴产业,如会展旅游业,而且能够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直接和间接发展。首先是会展场馆的建设就涉及规划、房地产和建筑等多个领域;会展活动又能吸引大量的人流、物流,从而刺激商品和劳务的消费需求,推动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会展参加者往往为外来人口,这为当地的旅馆业、餐饮业、零售业、公共交通业等带来发展机遇,而要成功举办一次大型会展还需要当地交通、物流、电信等基础行业的综合配套支持,这就相应地促进了举办城市综合经济的提升。会展活动,尤其是大型的会展活动还会对其周边地区的各产业产生强大的经济辐射作用,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根据专家的测算,会展业带来的相关经济效益,直接投入产出比为1∶6,间接的可达到1∶9。2006年,我国会展业直接收入达140亿元左右,由此带动交通、餐饮、通信等10多个相关产业,其收入达1260亿元。 会展业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作为连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最核心的产业环节的会展业,在调节供需平衡、新产业带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总的原则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总的原则 (1)以市场为导向,使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这是结构调整的目的,也是判断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优化的标准。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结构调整也要经常进行,不能一劳永逸。要十分重视国际市场,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高度,全面考虑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部署,提高国际竞争力。 (2)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这是当今世界经济结构重组的基本趋势和显著特点,也是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的根本途径。要积极利用先进技术改造和发展传统产业,同时努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促进国民经济向着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 (3)发挥各地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全国经济总体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各地区经济发展相互之间的关系,服从全局,统筹兼顾,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以取得较好的效益。根据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相对缺乏的国情,结构调整要有利于节约资源、增加就业和保护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4)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结构调整要立足于现有企业的改组、改造,立足于存量资产的重组、优化,增量投入必须同激活存量密切结合。决不能走粗放发展的老路,乱上项目,大铺摊子,引发又一轮投资膨胀和重复建设。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的方向和重点。 第一,以农业为基础,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农民收入增加。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权巩固的重要条件,任何时侯都不能忽视。要多渠道增加投入,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大力推进科教兴农,提高农业技术水平。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乡镇企业,引导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和有序流动。长期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改革粮棉购销体制。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保护农民权益,减轻农民负担,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 第二,继续加强水利、能源、交通、通信和重要原材料等基础设施、基础工业。这是我国推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不能放松。这方面的建设既要及早部署,又要量力而行,突出重点,提高技术起点,注意合理布局,避免不合理重复建设,确保取得最佳效益。 第三,加大调整、改造加工工业的力度,提高它们的素质。要有重点地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根据需求,振兴机械、汽车、石化、建筑等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继续调整、改造、提高轻纺工业。

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地关系(1)

抓好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县政府副县长王洪波 县委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三化”协调发展,把经济做强、工业做大、农业做优、城市做靓、民生做实的基本思路和宏伟目标,给我县城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我们城建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主管城建工作的副县长,如何结合当前全县深化“一创双优”开展“六讲六比两带头”集中活动中,我进行了深入思考,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但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县委的领导下,重新审视我们的城建工作,进一步理清思路、完善措施,把城市扮靓,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擦亮“名片”,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助推二三五目标早日实现。 一、不断提高对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 城市作为永续发展的地域空间,是经济、文化、生态、人口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其伴随经济发展而发展,反过来,又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何做好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这篇大文章,实现城市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以城市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综合力的增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经济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条件,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对立统一、互为因果的关系。

(一)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1、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其次,城市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城市建设作为一个扩大投资、推动消费、促进发展的过程,其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活动。通过城市建设,可以带动房地业、建筑业、商业等十几个相关产业的大发展。从经济发展的全局看,城市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作用,虽然不直接创造价值,但参与价值的创造。加快经济发展城建必须先行。城市建设的大发展,大变样,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吸纳剩余劳动力、促进招商引资具有重要意义。 2、城市建设是经营城市增加财力的重要途径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并加速向资本的转化,是解决城市建设钱从哪里来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政府通过公开拍卖、挂牌出售等方式,把存量土地资源转化为土地资产,实现土地资产价值,进而形成了对城市土地的再投入。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并加速其向资本的转化,就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建资金短缺与加速城市建设的矛盾,切实积聚城市建设、改造资金,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环境,进一步推动城市建设向高起点、大手笔、大投入跨越。财政收入的大幅增加,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房地产建设,虽然这个观点是落后的,却是我县目前情况下的唯一选择,是符合目前发展需要

关于城市经济形势的调研报告

关于城市经济形势的调研报告 随着一揽子“调结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政策措施效果的显现,**经济逐步步入回升通道,投资、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已基本恢复到地震及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世界经济虽已触底,但全球产业体系分工调整、新技术广泛应用并形成实际经济增长动力仍需一个过程,且生态保护已成为各国关注焦点,这些决定了此次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将十分缓慢。同时,国内经济虽总体向好但回升基础仍不稳固,而发展方式转变以及结构性调整也将会对全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基于这样的宏观背景,并结合**的实际,我们认为:,**的经济增速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内需增长将会有所减缓,对外贸易趋紧形势将有所缓解,物价水平保持小幅上扬。 一、金融危机以来的**经济运行特点 (一)经济运行出现一定波动,但仍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自从“5·12”汶川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近两年来,**市经济增长出现小幅波动,在第二季度增速达到近几年的最低值(11.2%),然后连续3个季度保持约12%的增速。但从第二季度开始连续三个季度经济增速达到14%以上,我市经济增速不断加快,经济出现企稳向好趋势,全市gdp同比增长14.7%,增速同比增加了2.6个百分点,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进一步得到巩固。 (二)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再次强化,增长更为强劲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0%,同比增加了8.2个百分点。在房产市场销售旺盛带动下,全市房地产投资945.14亿元,同比增长2.4%。在多方位促进消费的政策作用下,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活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3%,是近几年的最高增速,较上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旅游市场活跃,有效拉动了消费增长,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同比增长34%、29.1%,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 33.2%。在出口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出口逆势增长15.5%。 (三)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减慢,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在城乡居民收入方面,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我市企业经营效益出现较大下滑,

浅谈基础设施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前提与载体,其系统的技术状态,功能负荷直接影响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与城市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基础设施是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物质载体和保障,是一个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壮大的前提和基础,是城市产生聚集效应的决定性因素。随着我国城市体制的深化改革,尤其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确立,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运行效率的基本保证。 工业化是一国经济发展关键,综观各国经济的发展,当代所有发达国家都是高度工业化的国家,而不发达的国家基本上都是工业落后的国家,工业化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中间阶段,而基础设施的发展是工业化过程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从工业革命开始,当社会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社会资本有了一定的积累,经济进入为起飞或快速发展做准备的阶段。通过这一时期基础设施的集中大规模的快速发展,工业化的进程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如果经济发展中缺少基础设施的集中发展时期,这种结构的缺陷必然成为今后发展的瓶颈! 基础设施的先行建设是一国经济起飞的一个必要但不是充分的条件,在一国经济可能出现起飞之前,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必须有最低限度的先行社会基础资本建设。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居住条件的改善促进了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城市经济活动的开展严重依赖于道路、供电、供水、污水及固体废弃物等基础设施的发展。纵观我国现行的基础设施基本状况:铁路建设落后,超负荷运转,铁路运载力不足而导致能源损失;公路规模尚小,高速公路处于起步阶段,全国尚未形成具有大规模效益的高等级公路网;长期以来,我国电力供应严重不足、不稳,多数年份电力的增长速度低于同期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水利设施的建设不能满足抗灾和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是当代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进步状况的重要标志。由此可见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大大影响城市综合功能的发挥,更不能满足城市发展扩张的需要。城市供水的短缺、城市道路及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滞后,造成城市交通拥挤、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市环境恶化,污染日趋严重;这些现象不仅从宏观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从微观上,影响企业的经济行为和活动结果,而且影响经济的另一微观主体一家庭。从而国家基础设施的发展程度直接决定社会福利水平的高低。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第二阶段,根据国际经验,这一阶段正是基础设施必须也能够大规模发展的时期。不失时机地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将为我国经济的起飞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会展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会展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会展经济、旅游经济、房地产经济被誉为21世纪的“三大无烟产业”,对一个城市、一个地方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无疑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那么,具体来说,会展业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到底该怎样看待?会展业是一个高收入、高赢 利的行业,其利润率在20%?30%之间。会展具有桥梁、窗口、展台、连带等功能,在促进商品流通、技术交流、信息沟通及经贸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会展业具有强 大的关联带动效应,会展业具有很强的连带功能。据有关资料显示,国际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为1: 10,即展览场馆 的收入如果是1,住宿、餐饮、运输、通讯、旅游、贸易等相关收入将达到10。国内据上海、深圳测算表明,会展业的产业带动系数为1: 9。主要表现在:会展能够吸引大批中外参展、观展人员,从而刺激商品和劳务消费需求,推动商业、饮食服务业的发展。据统计,一个会展商人的消费额要比一个度假游客的消费额高2?3倍;会展业特有的展品、展地和展期三个要素,决定参展商和贸易商的地域和时间的局限性,承展地必须为参展商提供商品展览、研讨会议、新闻通讯、宾馆业等“一条龙”服务,这样就带动了承展地的咨询业、保洁业、广告业、印刷业、旅游业等的快速发展;会展能够推动举办地加强交通业、运输业、电信业、环保业等基

础产业的发展,从而全面提升举办地的综合经济实力。会展可以展示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在国际上,衡量一个城市能不能跻身于国际知名城市行列,一个重要标志是看这个城市召开国际会议和举办国际展览的数量和规模,一次国际会议或展览不仅可以给举办城市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更能带来无法估价的社会效益。国际展会是最大、最有特色、最有意义的城市广告,它能够向世界各地的参展商、贸易商和观展人员宣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学技术水平、经济发展实力,展示城市的风采和形象,扩大城市影响,提高城市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会展业的发达,还有助于加深政府、国内外团体和商界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交流,推动城市间人员的互访和文化的交流。发展会展业要坚定不移会展业是市场经济发展 的产物,先是在沿海地区城市飞速发展,“会展经济”已被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城市所认同,所重视。郑州发展会展业具有一定优势,我们前一段时间考察了上海、深圳等地会展业发展情况,接触了不少从事商贸和会展工作的人士,他们普遍看好郑州发展会展业,认为郑州是举办展会的理想城市。发展会展业要突出个性特色以国际国内会展业发展的 趋势来看,越来越突出个性化特色,深圳的“高交会”、大连的服装博览会、广州的“广交会”等等。那么,发展郑州的会展业也应该考虑郑州有哪些个性,突出个性才能办好特 色,会展业才会有生命力。根据郑州市的区位、交通、

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

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 发布时间:2007-03-02 文章来源:作者惠寄文章作者:陈柳钦

[内容提要]会展业从发展之初,就和城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会展业的发展必须依托城市的现实基础,城市发展会展业有其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会展经济为城市带来的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得会展业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要:立足城市发展定位会展经济,把会展业的发展和城市发展战略密切相结合;城市政府要做会展经济宏观战略管理者,而不是主导者;将会展经济与城市结构功能的完善相结合;将会展经济与城市的社会、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发展相结合;将会展经济与城市对外开放相结合,走国际化、品牌化的道路。 [关键词] 会展;会展经济;城市;城市发展 一、会展经济及其在我国的发展格局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展览活动由最简单的直接交易演进到现在的展(博)览会、交易会、洽谈会等多种形式,成为生产消费领域的桥梁和纽带。展览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不仅限于贸易和经济,还涉及到社会、文化、外交、政治的发展,其影响面和产业关联度随之增强,进而推动了以展览和会议为主、涉及行业广泛的综合性经济形态的发展,从而形成会展产业。会展业是指通过举办各种集会和展览展销会,能够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现象和行为的产业。在宏观经济部门中,会展业属于服务业。由于会展业本身是一种无污染产业,且对整个城市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因此对那些本身地域狭小,但在交通、通讯和对外开放度方面具有较大优势的国家或地区来说,发展会展业常常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首选发展战略之一。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现代会展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新生力量。会展经济是指通过举办大型会议、展览活动,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直接推动商贸、旅游的发展,不断创造商机,吸引投资,进而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并形成一个以会展活动为核心的经济群体。会展经济从内容上可分为会议与展览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二者融为一体,即国际性会议一般以会议为主,但在会议的同期总要结合一些商业化的展览活动;而国际性展览会虽以展览为主,但展出期间各种研讨会、专题会等也越来越多。因而会展经济中的会议与展览两部分不能截然分开。会展业从发展之初,就和城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城市作为人口与经济的聚集中心,也是会展经济的发源地与集中地。从1851年首届世界博览会开幕之日起,现代会展业就开始向城市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它深刻地影响着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面貌。会展经济为城市带来的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得会展业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欧洲作为世界会展业的发源地,经过一百多年的积累和发展,会展经济整体实力最强,规模最大,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都是世界级的会展业大国。近年来,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阿联酋的会展业也迅速发展,成为本地区的会展大国。纵观世界会展经济在全球发展情况,不难看出,一国会展经济实力和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答案

1.( )是一个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现代化 o B.城市化 o C.信息化 o D.市场化 2.除了注册登记外,在第三产业中特殊行政许可特别普遍,这体现出第三产业发展的()问题。(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发展层次不高 o B.市场化程度低 o C.发展水平偏低 o D.管制过度 ' 3.在中国,医疗事业大部分属于()性质的第三产业。(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公益 o B.商业 o C.混合 o D.协会 4.城市发展的阶段,经历了( )的发展历程。(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古代城市—现代化城市—近代城市 o B.传统城市—现代化城市—近代城市 o C.古代城市—近代城市—现代化城市

o D.传统城市—近代城市—现代化城市 ] 5.商业、金融业、旅游、文化产业等,哪些是重点,优先发展哪一种,需要从()的关系角度进行考虑。。(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目标与阶段 o B.垄断与竞争 o C.公益与商业 o D.政府与市场 6.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战略中,区位和交通、发达和不发达、文化差异等属于()。(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战略目标 o B.战略条件 o C.战略思路 o D.战略措施 : 7.文化产业,是以()为核心,通过技术的介入和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营销不同形态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文化艺术 o B.文化保护 o C.文化创意 o D.文化创收

8.( )是指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性产业,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商务组织和管理机构。(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文化创意产业 o B.消费性服务业 o C.生产性服务业 o D.生活性服务业 — 9.中国四个直辖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高到低依次是(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北京—上海—重庆—天津 o B.上海—北京—天津—重庆 o C.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o D.上海—北京—重庆—天津 10.中国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垄断现象,其中石油销售属于(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行业垄断 o B.经济垄断 o C.政府垄断 o D.自然垄断 * 11.下列各产业属于城市第三产业的有()。(多选题4分)得分:0分 o A.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经济发展助推了城市的大规模扩张,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化率不断攀升。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科学制定城市化发展规划,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中共“十八大”更是多次提及城市化发展战略,从局限于“区域协调发展”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载体,再上升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见城市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可小觑,健康的城市化发展必将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 加快城市化建设已成为政府和学界的共识,但如何正确选择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模式,协调城市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速度仍是各界需要关注的课题。围绕这一问题,国内外相关专家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比国内外现有城市化模式,及其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联系,对我国更好的协调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现把各种观点分为国内与国外两部分综述如下。 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以刘易斯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派利用二元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伴随着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变,人均产出将得到不断提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增长课题组于2003年提出经济增长正从工业化的单引擎向工业化和城市化并进的 双引擎转变。 国内大多学者认为经济发展会推动城市化的进程,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人均收入水平随之增长,就业结构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集聚,形成城市化现象,与此同时,城市化在一定阶段一定程度上会反作用于经济增长。 周一星通过对1977年世界上157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指出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之间存在一个十分明显的对数曲线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079。他还于2005年利用自己修补后的数据构造了中国城乡人口增长的logistic型曲线,对中国未来城市化水平做了一个预测,结论是:2010年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将为46.5%,2014年可能超

会展经济效益分析与研究

会展经济效益分析与研究 双学位学生 姓名:闵志云市场营销112 吴志超市场营销112 王馨国贸113 指导老师:王琨 课程名称:会展策划

目录 一.会展经济的组成 (1) 二.会展的类型 (1) 三.会展经济的发展 (1) 四.会展经济的效应 (2) 五.会展经济的作用 (2) 六.会展经济对城市发展产生的效应分析 (3) 七.我国发展会展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5) 八.我国发展会展经济应采取的对策 (6)

会展策划经济效益分析与研究 【摘要】会展经济是以会议和展览活动作为发展经济的手段,通过举办大规模、多层次、多种类的会议和展览,以获取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会展经济一般被认为是高收入高盈利的行为,据专家测算,国际上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相关的社会收入为9。 【关键词】会展经济经济效益城市发展 一.会展经济的组成 会展经济从内容上可分为会议与展览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二者融为一体,即国际性会 议一般以会议为主,但在会议的同期总要结合一些商业化的展览活动;而国际性展览会虽以展览为主,但展出期间各种研讨会、专题会等也越来越多。因而会展经济中的会议与展览两部分不能截然分开。会议因展览而增加了内容,有了直观效果;而展览因会议提升了档次,更显其专业性。会与展就这样相得益彰。在国外,会展业与旅游业、房地产业并称为世界“三大无烟产业”。 二.会展的类型 1.综合型 如广交会、山西省贸易交流既洽谈会; 2.专业型 如陕西杨陵农业高新科技博览会、武汉国际机电产品博览会 3.特种型 如中国艺术博览会、全国人才交流大会。 三.会展经济的发展 会展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与市场经济对信息交流和商品展示的内在要求相适应的。在国外,会展经济已经有了一二百年的历史。作为发展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会展活动得到广泛使用并发展成为一种产业,同时形成了不少以会展为特色的著名城市,如德国的汉诺威、瑞士的苏黎士、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法国的巴黎、中国的香港、奥地利的维也纳、意大利的威尼斯……这些城市既是重要的商业中心、旅游胜地,又是著名的国际会议、展览展销中心,这些城市每年都要举办数百个会展活动,期间,世界各地的商人、学者、政要和游客云集于此,成为这些城市的经济活动力之源。 在我国,会展经济起步较晚,只是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步发展起来。此前,办会纯粹是官方行为,政府牵头,政府掏钱,政府安排,谈不上投资回报率,也没有把它作为一种市场经济活动。1978年,我国境内国际展仅6个,出国参展办展21个。随着国门的打开,国际会议接待量逐年增加,会展活动开始兴盛起来,到了90年代,会展经济几乎成了国内许多大城市的一大风景。近年来,我国会展经济更是得到了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以20%

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答案

?1.( )是一个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现代化 o B.城市化 o C.信息化 o D.市场化 ? 2.除了注册登记外,在第三产业中特殊行政许可特别普遍,这体现出第三产业发展的()问题。(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发展层次不高 o B.市场化程度低 o C.发展水平偏低 o D.管制过度 ? 3.在中国,医疗事业大部分属于()性质的第三产业。(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公益 o B.商业 o C.混合 o D.协会 ? 4.城市发展的阶段,经历了( )的发展历程。(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古代城市—现代化城市—近代城市 o B.传统城市—现代化城市—近代城市 o C.古代城市—近代城市—现代化城市

o D.传统城市—近代城市—现代化城市 ? 5.商业、金融业、旅游、文化产业等,哪些是重点,优先发展哪一种,需要从()的关系角度进行考虑。。(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目标与阶段 o B.垄断与竞争 o C.公益与商业 o D.政府与市场 ? 6.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战略中,区位和交通、发达和不发达、文化差异等属于()。(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战略目标 o B.战略条件 o C.战略思路 o D.战略措施 ?7.文化产业,是以()为核心,通过技术的介入和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营销不同形态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文化艺术 o B.文化保护 o C.文化创意 o D.文化创收 ?8.( )是指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性产业,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商务组织和管理机构。(单选题3分)得分:3分

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

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 目录 一、世界会展经济发展概况 (2) 1.1综述 (2) 1.2会展经济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3) 1.3走进国外会展经济 (4) 1.4新经济下的会展经济 (7) 二、会展经济大国——德国的发展经验 (9) 2.1德国的会展经济发展概况 (9) 2.2德国会展业成功的原因 (10) 2.3德国典型会展城市——汉诺威的成功案例 (12) 三、我国会展经济发展情况 (13) 3.1概况 (13) 3.2我国会展经济的成功案例——东莞厚街镇 (13) 3.2.1厚街镇的的地理位置 (13) 3.2.3厚街镇发展会展经济成功的原因 (14) 3.2.4周边产业结构、主导产业和厚街镇会展经济发展的关系 (15) 四、如何利用会展经济促进城市发展? (16) 4.1坚持“四化”,创特色品牌展 (16) 4.2会展的营销 (17) 4.2.1切实更新营销观念 (17) 4.2.2争取相关组织支持 (18) 4.2.3理顺行业管理体制 (19) 4.2.4积极开展联合促销 (19) 4.2.5推进营销技术创新 (20) 4.3对希望发展会展经济的城市的建议 (21)

一、世界会展经济发展概况 21世纪,如何加快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发展,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课题。会展业作为城市产业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对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都将起到积极的拉动作用,被不少城市作为经营城市的切入点。 1.1综述 当今世界会展经济已成为一个令世人瞩目的新型经济形式。通过举办大型会议、展览活动,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直接推动商贸、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创造商机,吸引投资,进而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并最终形成一个以会展活动为核心的经济群体。会展经济已被视为促进区域经济高效、快速、低成本发展的新兴行业而受到重视和扶持。美国一位市长曾说过:“如果在我这个城市开一个国际会议,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我们头顶上撒美元。”显然,会展经济加速了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 当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市场体系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能够覆盖全球的高智能互联网络的出现,以及越来越多的具有高科技含量商品的发明,客观上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市场形式、交易形式的出现和市场组织形式的创新。这种新型的市场形式应该具有多功能、高智能和综合性的特征,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市场组合。这种类型的市场已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了成功的范例。美国的达拉斯、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日本的大阪、韩国的汉城、台湾地区的台北等都有了成功的市场运作先例。这些市场的共同特点是将短期展览和常年商品展示、交易结合在一起,将各类目标产业的产品集中起来,吸引各行业的制造商、代理商、进出口商以及批发商进入市场,从而形成独特的内销与外贸相结合的“交易市场”,并联合有关机构,将海关、商检、报关、运输等业务引进市场,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利用市场的聚集效应,建立商情网络,提供商情咨询服务等等。这种新型市场以其独特的功能赢得了众多客户,显现出勃勃生机。 在我国,这种市场形式在一些大城市已经出现(如上海的世贸商城等),初步显示了其综合性、多功能的市场优势,成为会展经济的一种有效载体。

浅谈会展经济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浅谈会展经济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首先浅谈一下会展以及会展经济。在欧洲,会展被称为 C&E(Convention and Exposition)或者 M&E (Meeting and Exposition),会展的内容仅包括会议和展览,会展业也即会议和展览业。国内对于会展定义的理解有以下几种情形: 一种认为会展是会议、展览及大型节事活动的统称。这是从概念的外延定义会展,该外延表述简洁,与我国很多会展界人士认为的广义会展概念外延相一致。 一种照搬国外概念,认为会展就是MICE(Meetings,Incentives,Conventions,Exhibitions,即会议、奖励旅游、集会、展览),会展的外延就是公司业务会议、奖励旅游、协会/团体组织会议和展览四个部分。 另外一种将会展定义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会展的内容仅包括会议和展览,广义的会展就是会议、展览、节庆和其他活动的集会。 综合上述观点,会展的定义为:会展是一种人们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围绕特定主题进行的交流活动。狭义的会展指展览会和会议,广义的会展包括展览会、会议和其他大型活动。国内学术界对会展经济做出了众多界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会展经济是以会展业为支撑点,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会、博览会和国际会议,传递信息、提供服务、创造商机,并利用其产业连带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如运输业、电信业、广告业、印刷业、餐饮业、旅游业、咨询业、礼仪服务业等发展的一种经济。 (2)会展经济是伴随着人类会展经济活动,会展产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形成的跨产业、跨区域的综合经济形态。具体来讲,就是通过举办各类会议、商品展示和展览等活动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达到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目的。 (3)会展经济是以会展业为依托,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会、博览会和专题会议,形成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人流,创造商机,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一种经济。 (4)会展经济是人类会展活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形成的,以会展业为中心、以相关产业为依托的,跨产业、跨区域的经济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消费数额大、持续时间较长、计划性较强、抗风浪性较大、联动性较强、组织安排较为方便的产业特点。综合以上观点,会展经济是以会展业为依托,借助各种会展活动的举办拉动城市及其所在地区相关产业发展,并能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形态。 其次,介绍一下会展对城市的影响。 会展经济由于其涉及服务、交通、旅游、广告、餐饮、通信和住宿等诸多行业,不仅本身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着城市的发展。会展业对交通、通讯业的带动效应。会展业对城市交通、通讯业的发展有着很强的带动作用。在会展活动举办期间,会有大量的人流出行,会增加对城市交通的需求,增加交通运输业的收入。特别是较大型的展览会都会有外商参展,这对该城市的航空业及市内的交通运输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会展活动的进行拉大了人们在地域空间上的距离,提高了人们之间通讯联系的频率,增加了对城市通信服务的需求,从而为城市通信业创造了收入。 会展对旅游业的带动效应。会展与旅游均是联动性非常强的活动,它们将所涉及到的行业资源,按照市场规律和顾客需求进行组合,以发挥资源的整体效能,形成一种放大效应,即1+12,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在会展与旅游的互动发展中,旅游是会展旅游发展的基础,旅游业的繁荣必将为会展活动提供更为完善的服务,加速会展业的发展。会展业的进步可以优化社会资源的组合,带动其他行业更好的发展,也为旅游业带来更多的客人、更多的消费,

浅谈城市化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浅谈城市化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以武汉为例 摘要:从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理论分析入手,对武汉城市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效应现状进行剖析,总结了武汉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最后提出了城市化区域经济影响效应增强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化;城乡一体化;障碍因素;武汉 On the Urbanization Effects on Regional Economy ——A Case Study of AnYang Abstract: Regional economic impact of urbanization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city of Anyang effect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analyze the situation, summed up the urbanization effect on regional economic impact of barriers to play,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regional economic impacts of urbanization Enhanced effect of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urbanization; regional economic; countermeasures; Anyang 1 城市化发展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理论分析 城市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区域社会经济要素及产业的核心空间载体,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区域的支撑,而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具有聚集与辐射双重功能,起着主导作用。 城市化也叫城镇化,具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城市化主要是指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数量增多及城市规模扩大,而广义的城市化则还包括城市地域扩展、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城市新区开发建设及城市职能结构优化、城市整合发展等多方面的含义[1]。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将对区域经济产生强大的拉动效应,城市化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区域发展效应集中体现于促进区域消费总量增长、引导区域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升级、推进区域城市化进程、消除人地矛盾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2]。 1.1 城市化对区域消费的拉动效应 城市数量及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将促进区域消费总量的提高,城市化已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