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学的发展与中西医结合

中医体质学的发展与中西医结合
中医体质学的发展与中西医结合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中医学发源于中国,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宝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是历代传承并发展创新的原创性医学理论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学传播到世界各地,对全人类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防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相交融的综合性医学科学知识体系。 中医学以人—自然(环境)—社会(心理)为医学模式。人类的生存与生活必然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此引起一系列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医学问题,因此,中医学强调“以人为本”,不仅注重人的生物属性,尤为重视人的心理特征和社会属性,主张顺应自然规律,主动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且,中医学的研究,注重吸收多学科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学术发展与创新。 现代,中医学原创的理论思维、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学术发展中不断得到传承和创新,现代化与国际化步伐加快,正在为造福于全人类健康作出新的贡献。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思辨模式,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和精神气血津液等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医学理论体系。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到秦汉之际(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社会的变革和学术的百家争鸣,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社会文化基础。此时,自然科学迅速发展,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科学技术基础。古代医家在医学实践与解剖学成就的基础上,以古代哲学的气、阴阳、五行学说作为认识论,创立藏象、经络、精气血津液神等理论,并在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创立六淫、疠气致病学说,在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立内伤七情、饮食劳逸所伤等病因学说,以阐释病因、发病和病机,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科学理论与医药实践的基础。 1.社会文化基础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呈现“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景象,形成了道、儒、阴阳、法、墨、兵等诸家。各种学术流派相继产生、学术争鸣与交流,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如中医学生命理论深受道家关于世界本原与生命起始认识的影响;医者修身与医德的形成深受儒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道德观念与进取精神的影响等。 2.科学技术基础战国时期天文、地理、气象、历算、物候、农学、植物学、矿物学、冶炼、酿造等有诸多创新,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科学技术基础。如天文学的宇宙观为天地人相关整体医学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基础,农业生产的进步促进了中药学的形成和发展,气象学、地理学的相关知识融入了中医学对生命活动、疾病认识的理论和实践。

中医体质学研究进展

2010年第31卷第2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71 中医体质学研究进展 丁宇炜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医医院急诊科,上海200000) 摘要:中医体质学以生命个体的人为研究出发点,旨在研究不同体质构成特点、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分类标准,从而应用于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治、康复与养生。本文简要概述了近年来中医体质学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体质;证;中医体质学;综述 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lO)02—007l—05与养生。笔者就近年来巾医体质学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中医体质学的概念 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王琦…等认为中医体质学中的体质是指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它反映生命过程的某些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方面,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方面,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罹性和病理过程中疾病 中医体质理论渊源于《皇帝内经》。《灵枢?寿天刚柔》发展的倾向性方面。 云:“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换言之,体质就是人群及其中的个体。得白于先天,并受《内经》在体质与人体牛理、病理、诊断、治疗方面的关系均有后天影响,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体个性特论及。奠定r中医体质理论的基础,初步勾I田j了中医体质理论征,这种特征是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适应并相对稳定的。的雏形。王氏认为中医体质学形成于秦汉时期的《内经》,临匡调元【2j认为体质是人群巾的个体在遗传的基础卜和在环境床应用于秦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丰富发展于明清时期的的影响下,其牛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形成的功能、结构与《温病条辨》、《温疫沦》及《张氏医通》等…。代谢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这种特殊状态往往决定着其生上世纪70年代,王琦、盛增秀等提出了“中医体质学说”的理反应的特殊性,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所产生疾病类概念,并于1982年主编_}f{版r《中医体质学说》,这足第一部中型的倾向性。 氏体质学专著,该书的出版,奠定了中医体质学研究的理论与中医体质的概念强调-r体质的形成是先后天因素共同作实践基础,标志着这一学说的正式确立。经南历代医家的不断用的结果;体质的构成包括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3研究发展。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深入而广泛的研究,逐渐形成一个方面;体质禀承于先天,得养于后天。先天禀赋。包括种族、门相对独市的学科。其独特的理论贯穿在中医学的生理、病家族遗传,婚育以及养胎、护胎、胎教等,决定着群体或个体体理、诊断、治疗及养生防病等各个方面。中医体质学以生命个质的相对稳定性和个体体质的特异性。后天各种凶素如饮食体的人为研究出发点,旨在研究不I司体质构成特点、演变规律、营养、生活起居、精神情志以及自然社会环境因素、疾病损害、影响因素、分类标准,从而应用于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治、康复药物治疗等,对体质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具有莺要影响。因 [1z]下和平.针灸刺络拔罐配合外用治疗银屑病经验[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8):39. [13]牛世煜.针喇、拔罐治疗银屑病42例l临床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04,64. [14]王盂柏,王勤学.针刺配合水罐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30例[J].中国针灸,2001。21(5):284. [15]李哗.针药结合治疗银眉病80例[J].七海针灸杂志,2000,19(5)121. [16]栾天庆.中药合针罐治疗银屑病3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0l,29(5):32. [17]王远红.且脏俞刺血拔罐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52例[J].中医药信息,2005,(1):18. [18]褚静.井穴刺I矗L加灸疗治疗银屑病30例[J].黑龙}I:中医药,2002.(6):42. [19]何秀英,马东升.维生素Bl穴位注射治疗银屑病36例[J].宁夏医学杂志,2002,24(8):493.[20]王富宽.穴位注射结合I{I药油剂涂搽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19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7,16(2):32. [z1]赵林玉。刘耀,乔美玲,等.磁化肠线穴位植入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LJ].中围针灸,1999,(12):732. [22j张希平,张俊霞.码青.特定穴埋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18例[J].皮肤病与性病,2004。26(1):15~16. [23]李红,柳锋.埋线治疗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18(1):51~52. [24]高小爱.埋线配合自血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38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12):29. [25]韩永胜.杜友明。王琳.外涂加脐疗治疗寻常型银屑病2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7,16(3):31. [26]李卫红.黄芍,谭小燕。等.中药敷脐加保留灌肠治疗银屑病31例疗效观察口].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4):454~456. (收稿日期:2009—1l一21) 万方数据

中医的发展及特点

中医的思维方式是从人体内部各部位和总体的统一和联系,人体和外界风寒暑湿热燥的关系,以及人体和天气季节变化的关系为基础,是人体内部结构功能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对人体产生疾病的本质原因进行分析和紧密辩证而进行的治疗,是把身体体内各部位以及外界环境作为独立的元素,这些元素分别采用和赋予中医独特的语言,如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气血津液,卫营,木火土金水等进行阐术,从这每个元素之间的互相关系去分析人体和发病的机制及治疗方法。就象数学中的微积分,极限和宏那样。其实中医是科学的,只是元素和元素之间的关系太多,不易掌握和记忆,不象数学有电脑输入可以解决,完全是由人脑袋对这些元素的组合分析得出结论。 中医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对现在不断发展和变动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其他变动的因素产生对人体的不利的方面进行分析,努力研究人体各内脏的基本功能结构,作出对新的对策,以便让人体更加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西医的研究是从人体的个体细胞和外界细菌进行独立地进行分析,而中医是从人体内部各功能,气血津液等相互关系进行的分析研究。两种不同的分析体系,但是两者是必有一定的关联,但也会有一定的区别。就象面部的神经,西医会对这个神经的个体的细胞和神经系统进行研究和治疗,而中医就是从人体的五脏六腑和经络出发,结合外界自然和气候条件进行的辩证分析面部这个神经发生的病变。 中医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器、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保持协调平衡。正常的生理活 动一方面要靠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要靠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 作用,才能维持生理平衡。人体各个部分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表里 相联,上下沟通,协调共济、井然有序的统一整体。因此,中医认为,人体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 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诊断时,可以通过外在的变化,判断内脏的病变。治疗时,对于局部的病变 ,也从整体出发,确定治疗方法。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如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等)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属于生理范围内的,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是病理性反应。因此,人要主动地适应环境。在治疗上,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也就成为重要原则。

中国中医药发展史

一文读懂中国中医药发展史 西医药开始对中国医学产生影响是在19世纪初,至今不过百余年的历史,而此前的数千年间,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华数千年绚烂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早在几千年前的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日常饮食劳作和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就积累了一些用药知识。人们发现食用了某些动、植物后具有减轻或消除病痛的功效,这就是认识中药的起源。随着人类的进化,开始有目的地寻找防治疾病的药物和方法,所谓“神农尝百草”和“药食同源”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人们在烘火取暖时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逐渐形成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劳作时发现身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其他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初步形成了原始医学。 春秋战国时期,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基础,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中医理论的奠基人,被后人誉为“医祖”。

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于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问世。全面系统阐述了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治疗的原则与方法,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医学理观念,确立了中医学的思维模式,标志着中医从单纯的临床经验积累发展到系统理论总结阶段,形成了中医药理论体系框架。 秦汉后期,随着交通日渐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龙眼、荔枝核等渐为内地医家所采用,东南亚等地的药材也不断进入中国。 《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它总结了汉以前人们的药物知识,载药365种,并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对于合理处方、安全用药、提高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该书所载药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海藻治瘿等。 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外感热病(包括瘟疫等传染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论述了内伤杂病的病因、病证、诊法、治疗、预防等辨证规律和原则,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被中医界称为“医圣”。 后世又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实收剂269首,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被誉为“方书之祖”。东汉末年,“外科鼻祖”华佗创制了麻醉剂“麻沸散”,开创了麻醉药用于外科手术的先河,较西医的麻醉药提早了1600多年。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的形成与发展.docx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阴阳学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史,其概念的出,至在殷周之已文字,而成一种古代哲学范畴的阴阳学,盛行于春秋国期。根据史文献分析,作一种和方法,阴阳概念的提出和演了不同的和展段,反映出古人阴阳学的具有一个不断深 化和完善的程。 阳光向背,正与反两方面的朴素 阴阳概念的最早提出,其原来含是很朴素的,不是指日光的向背而已。如《氏 春秋 ? 重已篇》:“室大多阴,台高多阳”。是房舍大能遮阳,阴凉就多;地高而无遮,阳光得以充分照射,阳就多。而,凡是向阳光或阳光照射充足的地方,即阳; 凡是背阳光或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阴。所以,《文》注:“阴, ?? 也。”“阳,高明也。”可,阴阳的最初理解,是阳光多少的直而已。 古人期生活在自然境之中,不断接触到日往月来、白天黑夜、晴天阴天等两极象的比和影响。而且古人的作息律又完全受着日出日入的支配,因而便自然地生了阴与阳两个概念,形成了正与反两个方面的感性。 阴阳运的物的理解 随的深化,古人又逐把阴阳的理解建在物的运化之上,并用阴阳的物化来解某些当以明的自然象。[例明]更得的是,当周幽王二年(公元前 780 年)我国生大地震,周朝的史官伯阳父斥了天命鬼神降灾异于人的迷信,用阴阳的运化地震的生行了科学的推断。指出“夫天下之气不失其序??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阳失其所而阴,于是有地震。今三川灾震,是阳失所而阴也”。(《国 ? 周》)[解]又《国 ? 周》:“阳气俱蒸,土其” ,是阳气蒸,冬眠之昆虫或物方能活起来;《左》:“ 石于宋??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在也。”而管子用阴阳的运化来明四季的更迭和昼夜的迁。 可以看出,阴阳概念至此已超出了朴素的理解,已展到阴阳本身代表着两种相反的物力量,而且彼此之生着作用,从而致了自然化的生。而且到自然界的阴阳运都有着一定的秩序和律,当其律生紊乱,自然界的化就会生某些异或灾害。 “一阴一阳之道”,古代的哲学 古人于阴阳的哲学,是运用“近取身,取物”的方法,通期的生活践和生活的察,逐步、抽象而建立起来的。古人众多的事物或象,都是由两个不可分离的立面所成,随即形成了一种立的共

从中医学的现状和困境论中医学的生存与发展 作者:李豫鲁

从中医学的现状和困境论中医学的生存与发展 提纲与论点: 中医学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财富 中医学的文化本质 中西医交流与碰撞 西医的异化及其垄断资本主义的内涵 中医学在市场经济下的历史缺陷 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及隐藏其中的“医学市场” 中医学的现状和存废之争下的中医之困 中医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贫瘠 中医学自身本质属性上的缺陷 中医学的科学教育机制 中医学所赖以生存的土壤 中医学现状的众家观点 近年来中医学复兴和拓展的契机 从科学的一元与多元对中医生命科学的意义 中医学所特有的科学优势 中西医学生命科学的认知与共同发展 作者:李豫鲁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09级中医13班 关键词:文化渊源存废之争不科学本质属性困境概念差 字数:14,229 结稿日期:2010年8月29日 2010年11月17日最后修改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其有效的实践和丰富的知识中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长期以来,中医药承担着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的任务,这也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的优势。中医药临床疗效显著,治疗方法灵活,费用比较低廉,特别是随着健康观念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优势,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在开始应用传统医药。特别是在中国政府提出“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标之后,对传统医药的推广更应不遗余力。中医药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和精髓,值得我们大力的发扬和传承。 从历史渊源的角度上来讲,中医是医学,也是文化,它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中医产生于长期养生治病的实践,但当其在两千年前从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时,借助了当时的哲学、天文学、农学等成就,采取了“取类比象”的方法(同类事物具有类似属性),被赋予了本民族文化的内涵。比如,中医把人体看作一个小自然,自然界的规律也体现其中,所谓“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经络气血”、“寒热温凉”等。正是由于其自成一体,在今天一些人看来,中医理论“费解”,但这并不妨碍中医解决现实中的医学难题。时至今日,在病毒感染性疾病、各类慢性病、功能障碍性疾病等治疗和养生保健

中医药学发展史

中医药学发展史 摘要: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它既古老又充满生机,千百年来一直有效的指导着临床实践,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为世界医学的发展和全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中医药学的起源、中医药学理论的确立、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回眸百年中医药的历史长河,我们或许更能深切认识此次中医中药中国行的意义和价值。伴着中华民族近代百年的跌宕起伏,刻着中华文化烙印的中医药也走过坎坷多艰之途。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医药遭受质疑之声始终不曾断绝,2006年一度为全社会关注的所谓“取消中医”论调,再次给中医药发展投下阴影。 《诗经》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涉及药物的书籍,仅植物药就有杞(枸杞)、艾(艾叶)、桑椹等50多种。《尚书》中已有“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的记载,这可能与当时多用大剂量且副作用较大的药物治病有关。同时也说明人们当时对药物的性能及副作用已有一定的了解。《礼记》中关于“孟夏月也……聚蓄百药”,则反映了人们已注意到在一定的采集季节广泛采集贮存药物。到了西周、春秋时期,药物品种增加,人们的用药经验也日益丰富。此时虽还没有出现药物学专著,但在很多文献中都有关于药物的记载。如《周礼·天官》中述的“五药”,可能是对药物的初步分类;书中还有对胆矾、丹砂、雄黄、礐石、磁石这“五毒”炼制的外用腐蚀药,这可能成为中国古代使用化学药物的最早记录。《诗经》中也有关于药物的丰富记载,书中记录了大量的动植物,虽然没有明确指明这些动植物的药用作用,但是许多都是后世所使用的药物,如芣苢(车前)、藚(泽泻)、葛(葛根)、薇(白薇)、芩(黄芩)、虻(贝母)、荑(白茅)、壶(葫芦)、木瓜、枣等。《诗经》中对一些植物的采集、采地及食用的效果也有一些记载。《山海经》是在先秦文献中记载药物最多的,其中还明确指出了药物的功

详解中医体质学说—九种体质分析

中医体质学说 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各种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和发展趋向,指导预防和治疗的学说。中医学的各项学说中包含大量关于体质的理论,王琦等著的《中医体质学说》把这些理论加以总结和发展,开始形成中医学的体质学说。中医体质学说提出:形成不同体质的因素有先天、年龄、性别、精神、生活条件及饮食、地理环境、疾病、体育锻炼、社会因素等。体质因素与发病有很大的相关性,个体体质的特殊性,往往导致对某种致病因子或疾病的易感性。疾病的性质和病理过程,与患者的体质关系密切。疾病的演变往往取决于机体内部阴阳矛盾运动的倾向性,其中包括机体平素阴阳盛衰、阴阳动静等情况和趋势,由此而规定病势发展和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八纲类型。根据中医基本理论,结合临床体质调查,提出了正常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气虚质、痰湿质、瘀血质等七种临床体质分型设计。临证必须注意素禀特点,年龄长幼、男女之别、生活条件、地区差异等体质因素,重视体质与治病求本的关系,认识体质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重要物质基础,以及体质差异与针刺和药物的耐受性、反应性的关系,体质与用药宜忌的关系等。中医体质学说还认为,探讨体质的本质应与研究阴阳学说、脏腑经络的实质相结合,与探讨八纲和机体反应性的关系相结合。 中医体质分类

平和质(A型)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气虚质(B型)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阳虚质(C型)

最新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是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同疾病作斗争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具有独特的理论 体系,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的发展经历了从远古至春秋,战国 至秦朝,汉,晋唐,宋金元,明清及20世纪六个时期。 中医学的萌芽时期。远古社会至东周的春秋是中医学起源时期,人类在长期求生存的生活及生产实践中摸索探讨总结了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中医药知识,为中医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中医学的经验积累。战国两汉至三国时期是中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奠基阶段,在大量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中医理论和临床诊治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黄帝内经》,《五十二病方》,《伤寒杂病论》与《神农本草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大批的医学家,其中张机和华佗的成就与影响最大。 中医理论的奠基。晋唐时期是中医学理论全面继承与临床诊治的变革和发展时期,开始对医经进行整理与研究,病因病机学专著问世,临床医学迅速发展,各科临证经验进一步充实。诊断水平明显提高,治法丰富多彩。特别对一些病的认识达到较高水平,对外感热病以及急性病的研究日渐深入;并重视养生,炼丹。本草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大量方书的问世为后世本草学和方剂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医的快速发展时期。宋金元时期是“新学肇兴”与中医理论深入探索的重要阶段,晋唐以来长期的知识积累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伤寒学开始形成,辨证论治法则崛起,著名医学家刘完素,张元素,张从正,王好古相继提出了火热论,脏腑辨证说,攻邪说等新观点,犹如花叶递荣,交相辉映,促进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开创了中医学的崭新时代。 中医的革新趋势。明清时期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尽管社会发展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但中医学按其固有的规律向前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已成熟,理论思维日益深化,临床各科诊治水平明显提高,中医全书,类书,丛书及各科著作大量出现,对治疗传染病,降低死亡率,预防传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大力推进人痘接种以预防天花,更是中国乃至世界医学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但是晚清闭关自守,浓厚的尊经风气使中医学停滞于既有的“完美”,而不能真正全方位地有所突破。 二十世纪的中医学。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文化背景十分复杂,中医学的发展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西医传入后不断壮大,中医却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反而受到歧视,并引发生存危机。因此,中医学在中医学术革新和抗争运动相互交织的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按其自身规律继续缓慢的发展,“改良医学”成为这一时期中医学变迁的总基调。在基础理论方面整理收集,考证古医书,对保存,传播,普及中医学起到了积极地作用。临床各科则不断地总结新的医疗经验,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中医学者和专著。部分医家从事沟通中西医之间的工作,形成了中西医汇通思潮和学派。民间中医教育发展迅速,成立许多中医药学术团体,出版了大量中医药报刊等,为后半叶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十世纪后半叶,政府极为重视中医学的发展,积极建立中医药和针灸研究机构;大力发展中医学教育,在全国兴办中医医院,成立中医药学术团体,大规模校勘整理出版中医古籍,出版中医药报刊,使中

详解中医体质学说 九种体质分析

中医体质学说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各种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和发展趋向,指导预防和治疗的学说。中医学的各项学说中包含大量关于体质的理论,王琦等着的《中医体质学说》把这些理论加以总结和发展,开始形成中医学的体质学说。中医体质学说提出:形成不同体质的因素有先天、年龄、性别、精神、生活条件及饮食、地理环境、疾病、体育锻炼、社会因素等。体质因素与发病有很大的相关性,个体体质的特殊性,往往导致对某种致病因子或疾病的易感性。疾病的性质和病理过程,与患者的体质关系密切。疾病的演变往往取决于机体内部阴阳矛盾运动的倾向性,其中包括机体平素阴阳盛衰、阴阳动静等情况和趋势,由此而规定病势发展和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八纲类型。根据中医基本理论,结合临床体质调查,提出了正常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气虚质、痰湿质、瘀血质等七种临床体质分型设计。临证必须注意素禀特点,年龄长幼、男女之别、生活条件、地区差异等体质因素,重视体质与治病求本的关系,认识体质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重要物质基础,以及体质差异与针刺和药物的耐受性、反应性的关系,体质与用药宜忌的关系等。中医体质学说还认为,探讨体质的本质应与研究阴阳学说、脏腑经络的实质相结合,与探讨八纲和机体反应性的关系相结合。 中医体质分类 平和质(A型)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气虚质(B型)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阳虚质(C型)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 藏象学说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是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在我国现存最早的古典医著《黄帝内经》中,藏象学说即形成了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其理论和认识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早期的解剖实践 早在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宰杀猎物及解剖战后的尸体,即对动物及人体内部器官进行了早期的观察。随着医药活动的开展,人们迫切需要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的部位与形态,因此,人们对人体器官的观察成为比较自觉的行动,并力求和医疗实践结合起来。 《内经》时代,解剖人体已是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如《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皆有大数。”在《灵枢?肠胃》中,还详细地描述了胃肠的形状、容量、位置、长短等。如其中记载的食道与肠的长度的比,与现代解剖学相差无几。《难经》中对很多脏腑的部位形态,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宋代的《欧希范五脏图》及杨介的《存真图》等,则是解剖学方面的专著。明代医家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对人体内脏也进行了形象的描述。而清代医家王清任,亲自解剖尸体,潜心研究数十年,著《医林改错》一书,纠正了古人的某些错误。可以看出,正是这些古代的解剖学知识,奠定了藏象学说的形态学基础。 2.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总结 应当指出,中医学藏象理论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对人体脏腑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的观察与总结。考试大网站收集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中,细致地观察了人体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并联系当时的解剖知识,即对人体的脏腑器官及其功能活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对其相互关系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例如,通过解剖观察,发现心位于胸中并与脉管相连。又观察到,血液是在经脉内不停流动着,并且与心脏搏动有着内在联系。如果心跳停止,则血液

中医发展史

中医发展史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就创造了原始医学。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病症,这就是发现和应用中药的起源;在烘火取暖的基础上,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通过反复实践和改进,逐渐产生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过程中,发现人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另一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 中医理论主要来源于对实践的总结,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黄帝内经》问世。该书系统总结了在此之前的治疗经验和医学理论,结合当时的其他自然科学成就,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成书于汉之前,相传系秦越人所著。其内容亦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之不足。 秦汉以来,内外交通日渐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龙眼、荔枝核等,渐为内地医家所采用。东南亚等地的药材也不断进入中国,从而丰富人们的药材知识。《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它总结了汉以前人们的药物知识,载药365种,并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该书所载药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海藻治瘿等。 公元三世纪,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在深入钻研《素问》、《针经》、《难经》等古典医籍的基础上,广泛采集众人的有效药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伤寒杂病论》。该书以六经辨伤寒,以脏腑辨杂病,确立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与治疗原则,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世又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中,《伤寒论》载方113首(实为112首,因其中的禹余粮丸有方无药),

中医学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中医学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劳动和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形成的独特而系统的科学理论和诊疗方法,是中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谓中国之“国宝”。目前,中国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体系。据有关专家介绍,近年来,科学技术研究极大促进了中医药的医疗实践、教育和中医药产业的进步,中医药的发展硕果累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随着科技、经济发展加快,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增加,疾病谱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许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近年来,功能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老年病、内分泌代谢系统性疾病、心脑血管性疾病、肿瘤等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治这些疾病恰恰是中医的长处。近年一些医学专家提出医学的目的不是治疗疾病,而是防止疾病的发生,而中医恰好迎合了这一观点,在预防医学,保健医学方面,也就更突出了优势。另外,中医早就对七情内伤有深刻的认识,并有相应的理、法、方、药,因此,针灸、推拿、药膳等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人们的欢迎。当今,医学模式也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发展成为“社会-心理-生物-环境”模式,这些变化恰恰与中医学所强调的“治未病”、“天人合一”与“形神统一”有着相同的本质。也就是说,新世纪的中医药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同时20世纪4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产生了现代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空间技术及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科学技术的发展超过了此前任何社会历史时代的总和;70年代后,信息技术如微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及生物技术如生殖 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获得了空前发展。医学是人类防治疾病及养生保健的自然需求,也是与人类生活最为贴近的学科之一,在科学技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自然也会进入医学领域,使其为人类健康服务。高新科技进入医学领域,势必伴随着对医学的巨大影响。正因如此,近年来,医学领域为适应高科技时代的要求,已出现重大转变,表现在个体化诊疗思维、综合治疗、复方药物治疗、预防保健、康复医学、疗效评价标准、亚健康状态的调理等等方面。西方医学紧紧抓住科技发展的脉搏,及时应用科技革命成果,在临床诊疗上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进展。在医学领域发生重大转变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医学既面临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 一方面:应用科技手段来解决中医学诊疗方法标准化、客观化问题。唯物 辨证法认为量变可以产生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是中医辨证的手段、论治的依据,是经典的诊断方法,其科学性毫无疑问,但其诊断方法存在明显缺陷,没能量化,已远远落后于时代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中医的八纲,是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八纲辨证可辨病位深浅、病邪性质、邪正盛衰的辨证方法,与西医的定性有相似之处,对处方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阴阳、表里、寒热程度的判断上同样缺乏量化的标准,影响疗效判断的准确性。 中医学缺乏客观量化的原因在于:(1)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代哲学的范畴,我 们已经进入科学的唯物自然辨法时代,在文化背景发生重大转变的情况下,而中医学的思维及辨证方法仍处之不变;(2)未能及时应用现代科技成果,自我封闭,“我行我素”,我们不能像神医扁鹊那样“隔垣见人”,也没有孙猴子的“火眼金睛”,又怎么能察见五脏六腑的细微变化呢?这是望诊的不足之处,“闻诊、问诊、切

中医体质概念

中医体质概念 中医体质学中,体质的概念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它具有遗传性、个体差异性、群类趋同性、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等特点。中医体质概念中医体质的概念,一方面体现了体质形成的基础是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两个基本要素。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机体内、外环境相统一的整体观念。机体内环境的统一体现在人的形体结构、脏腑功能与精神意识相关,即中医“形神合一”的生命观。机体与外环境的统一,是指生命个体在后天生长发育过程中与外界环境相适应而形成的个性特征,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即人与社会统一,人与自然统一。为什么要了解体质了解体质可以分析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体质不同,发病倾向也不同。了解体质可以指导就业。知道自己的体质对工作的选择有参考价值。了解体质可以指导养生保健。认识了自己的体质,对于好发的疾病可以早做预防,推迟或彻底消除疾病的发生。 中医体质九分法 体质不仅表现为个体差异性,而且具有群类趋同性。研究体质分类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对于改善体质偏颇、防病治病、促进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综合中国人体不同的特征,将人群体质分为九种基本类型,即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平和质 . 定义:强健壮实的体质状态,表现为体态适中, 精力充沛的状态。 . 成因: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调养得当。 . 体质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味觉良好,唇红 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食欲好,二便正常。 平和质 .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 发病倾向:平常患病较少。 .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 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平和质 . 调养方式:平和体质日常养生应采取中庸之道,吃得不要过饱,也不能过饥,冷热食物适度。平时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运动上,年轻人可选择一些强度大的运动比如跑步、打球,老年人则适当散步、打太极拳等。 气虚质 . 定义:由于先天不足,以说话气息低弱,机体、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 . 成因:先天体弱,后天失养或病后气亏。如家族成员多数较弱、怀孕时父母体弱、早产、人工喂养不当、偏食、挑食等。 气虚质 . 体质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不健壮。 常见表现:平常说话语音低怯,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面色偏黄或晄白,目光少神,唇色少华,毛发不华,容易头晕,记忆力减退,大便不成形,或便后仍觉未尽,

中医基础知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和主要特点

中医知识属于医疗事业单位考试考查的一部分。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是医学发展成熟的最重要标志。中医学在数千年的历史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标志着中医学作为一门科学的诞生。 体系是由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科学理论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和具体的科学规律三个基本知识要素组成的完整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中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即科学规律而构成的,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重要关系和相互影响,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机体自身完整性的思想,即为整体观念。 辨证论治,也叫辨证施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例题(卫生人才网整理):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四诊合参和阴阳五行 B.阴阳五行和藏象学说 C.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D.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E.证治异同和整体观念正确答案:C

中医体质学将人分为9种基本类型

中医体质学将人分为9种基本类型 中医体质学将人分为9种基本类型,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不同体质类型在形体特征、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病理反应状态、发病倾向等方面各有特点。 平和质体质特点:体态均匀健壮,性格开朗随和,对疾病抵抗能力强,对气候冷热变化能够适应。饮食调理:不暴饮暴食,不偏食,保持膳食平衡,保持健康体魄。 气虚质(瘦或胖乏力型)体质特点:形体消瘦或偏胖,风、冷、热都怕,体倦乏力,面色苍白,语声低沉。若患病则气短懒言、咳喘无力、精神疲惫,或腰膝酸软、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等。 饮食调理:可常食粳米、糯米、小米、黄米、大麦、山药、红薯、莜麦、马铃薯、胡萝卜、香菇、豆腐、鸡肉、鹅肉、兔肉、鹌鹑、牛肉、狗肉、青鱼、鲢鱼、黄鱼、比目鱼、刀鱼。 阳虚质(白胖怕冷型)体质特点: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无华,平素怕寒喜暖、四肢倦怠、咳喘心悸。 饮食调理:多食有壮阳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猪肉、鸡肉、狗肉、带鱼、虾、核桃、栗子等。 阴虚质(形瘦怕热型)体质特点:消瘦、面色红、口燥咽干、心中易烦、性情较急躁,不耐春夏、多喜冷饮。 饮食调理:宜清淡,远肥腻厚味、燥烈之品。可多吃些芝麻、糯米、绿豆、乌贼、龟、鳖、海参、鲍鱼、螃蟹、牡蛎、蛤蜊、鸭肉、猪皮、豆腐、牛奶、甘蔗等性寒凉食物,对于葱、姜、蒜、韭、辣椒等辛味之品则应少吃。 痰湿质(体肥痰多型)体质特点:形体肥胖,嗜食肥甘,神倦、懒动、嗜睡。若病则咳喘痰多,或食少、恶心呕吐等。 养生方法。饮食调理:少食肥甘厚味,酒类也不宜多饮,且勿过饱。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化痰祛痰的食物,更应多食花生、红小豆、蚕豆、扁豆、白萝卜、荸荠、紫菜、海蜇、洋葱、枇杷、白果、大枣、薏苡仁等。 湿热质(偏胖怕湿热型)体质特点:长期饮酒容易形成此类体质,表现为偏胖,油垢满面,身体一些部位经常出现湿热,对湿热天气难以适应。 饮食调理:应该减少饮酒,可选择食物有薏苡仁、茯苓、莲子、红小豆、蚕豆、绿豆、鸭肉、鲫鱼、芹菜、莲藕、空心菜等,减少辛辣食物,少食牛肉和羊肉。瘀血质(偏瘦皮肤色暗型)体质特点:面色以及皮肤晦滞,口唇色暗,眼睚暗黑,口唇青紫。瘦人占多数。

中医体质学-王琦

中医体质学 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中医体质学以生命个体的人为研究出发点,旨在研究不同体质构成特点、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分类标准,从而应用于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治、康复与养生。 中医对体质的论述始于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但长期以来,有关中医体质内容,仅散见于一些医著和文献,并未形成专门的学科体系。上个世纪70年代,王琦教授开始从事中医体质学说的理论、基础与临床研究,并逐步确立了中医体质理论体系,提出了许多独创性的理论,如体质四项基本原理:体质过程论、心身构成论、环境制约论和禀赋遗传论,它们共同奠定了中医体质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背景;“王琦中医体质九分法”--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9种基本类型,不同体质类型在形体特征、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病理反应状态、发病倾向等方面各有特点;“三辨理论”——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等。 中医体质学应用范围广泛,通过研究不同体质类型与疾病的关系,强调体质的可调性,从改善体质入手,为改善患病个体的病理状态提供条件;实现个体化诊疗,在临床对疾病的诊治活动中,对疾病的防治措施和治疗手段建立在对体质辨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该人的体质特征,并针对其体质特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贯彻中医学“治未病”的学术思想,结合体质进行预防,通过改善体质、调整功能状态,为从人群体质的角度预防疾病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因人制宜的思想。 《中医体质学》图书信息 [编辑本段]版权信息 作者:王琦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8-1 字数: 243000 页数: 151 开本: 16 纸张:胶版纸 I S B N : 9787117070195 包装:平装 所属分类:图书 >> 医学 >> 临床医学 >> 外科学 定价:¥19.00 [编辑本段]内容简介 中医体质理论研究是中医基础理论创新点与突破口,它突出地反映在“体质为本,彤神构成,体病相关,可分可调”等基本论点,即①体质可分论:人类体质可以客观分类,中医体质分类具有文献依据、临床依据和相应的生物学基础;②形神构成论:体质是特定躯体素质与一定心理素质的综合体,体现中医“形神合一”思想;③体病相关论:体质和疾病有明显的相关性,体质类型影响发病的倾向性;④体质可调论:体质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司变性,通过干预调整其偏颇,体现体质可调性。 《中医体质学》教材通过对中医体质学的概念与范畴、体质的形成、体质分类、体质生理、体质病理、体质诊断、体质与治疗、体质与养生预防等系统论述,实现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延伸和创新,并为生命科学提供新的认识体系。教材中提出并涉及了许多重大科学命题,如探讨“形神合一”的科学内涵。从形态结构一生理功能一心理特征一生物遗传方面,揭示由多种复杂因子构成的体质现象。通过“因人制宜”思想的具体表述,阐明体质调治的机制和方法,进一步揭示中医学是整体调节的医学,为个体化诊疗提供理论依据。中医体质分类研究、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体质可调性研究是本教材的三条主线,也是今后体质研究的主要任务。 《中医体质学》教材作为教育部“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内容之一,经过19所中医院校及相关科研院所专家的共同努力,数易其稿,为中医基础教育开辟了新的领域。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十分重视保持本学科自身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力求体现中医体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研究方法。对许多重要学术问题,编委会还多次组织会议进行论证与研讨,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认识,使教材的质量得到了保证。《中医体质学》教材的编写,适应学科发展,培养新世纪人才,面向新世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需要,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医体质理论研究带有标志性的新成果,也是中医基础理论新的突破。欲求中医之振兴必求学术之振兴,欲求学术之振兴必求理论之振兴。中医学将在人类的进程中,以理论的自我更新,持续创新获得持续发展。 [编辑本段]目录 第一章概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