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案例

圆的认识教学案例
圆的认识教学案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

2.学科:数学

3.课时:一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学具

5.教师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课题:

六年级上册《完美的图形——圆》信息窗1《交通中的圆》P52-56。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直观地认识了圆,并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它们的周长、面积计算,在此基础上系统学习圆的知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为之后学习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等知识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圆,知道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知道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究圆的简单特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折、量、比、算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圆规按要求画圆。

教具准备:课本情景图,圆规。

学具准备:长方形纸、圆规、直尺、三角板。

教法、学法: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数学学习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

1、以学生活动为主体。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活

动;

2、通过画圆,培养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维习惯;

3、教学时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体现“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转化思想;

4、结合历史材料,发挥数学的文化价值,使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素材。四.教学过程:

1、整体设计

一、情景结合,导入新课:二:提出问题,合作探索: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五、总结反思,深化认知。

2、环节设计

一、情景结合,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你都知道哪些交通工具?(汽车、轮船、飞机、自行车等等)

【百度搜索】

【交通工具图片】https://www.360docs.net/doc/616519464.html,/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 fr=ala0&word=%BD%BB%CD%A8%B9%A4%BE%DF%CD%BC%C6%AC

出示情景图。这些交通工具你都看见过吗?(有古代的马车,黄包车,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和飞机。)不管古代近代还是现代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车轮是圆的)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为什么轮子都设计成圆形的呢?”生猜想。车轮做成圆形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1.利用已有知识自己创造圆,初步感受圆。

我们对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你能自己画一个圆吗?你是怎样画的?展示画好的圆,并说你是怎么画的?学生评价同伴的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发明了画圆的工具——圆规。

【百度搜索】

【规矩的由来】https://www.360docs.net/doc/616519464.html,/Article/CJFDTotal-SXLT2005Z2034.htm

2.尝试画一画-----用圆规画圆。

你们会用圆规画圆吗?自由画。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画圆的?

用圆规怎样画圆?谁能把自己的方法告诉大家?

①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

②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

③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可以画出一个圆。

你觉得画圆时应该注意什么?

①重心应放在有针尖的一脚;②两脚间的距离不能变。

拿出圆规,我们按照刚才的方法一起再画一个圆。师生共同画圆

【百度搜索】

【学生画圆的视频】https://www.360docs.net/doc/616519464.html,/u84/v_NjAzOTUxNzc.html

3.圆的各部分名称:

(1)大家画的圆的位置都一样吗?(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因为固定一点的位置不一样)看来这个点能决定圆的位置,(师板书:能决定圆的位置)

(2)请同桌再互相比较一下你们刚才画的圆大小完全一样吗?(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因为我们圆规的叉开的大小不一样)圆规的两脚开得越大,所画的圆也就越大,圆规两脚间的距离能决定圆的大小。(师板书:能决定圆的大小)

(3)其实,圆和其它图形一样也有它各部分的名称,像这些能决定圆的位置和大小的部分我们称它们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学圆各部分的名称(课本52页),等一会儿老师检查一下你们的自学能力怎样。

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知识?

理解什么是圆内,圆外,圆上?

(4)学生反馈圆心、半径、直径定义(让学生上台画、板书字母表示半径直径和圆心)。(5)课本54页第2题,找出圆的直径或半径。

4.合作探索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及特点

同学们已经会画圆,也知道了圆各部分的名称,准备好圆规,按老师要求画圆。

(1)r=2cm;(2)d=3dm。在其中一个圆里找到圆心O,半径R和直径D.

同学们已经能按要求画圆了,下面拿出你们的圆形纸片,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思考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要求)

把你们的收获告诉大家吧?

课件出示我国古代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墨子的话“圆,一中同长也。”什么意思?(一个圆心,半径同样长)

【百度搜索】

【教育家墨子】https://www.360docs.net/doc/616519464.html,/xueke/2008/200803/xueke_50627_2.html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填空

(1)圆中心的一点叫做(),用字母()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2)()叫做半径,用字母()表示。

(3)()叫做直径,用字母()表示。

(4)在一个圆里,有()条半径、有()条直径。

(5)()确定圆的位置,()确定圆的大小。

(6)在一个直径是8分米的圆里,半径是()厘米。

(7)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 )。

(8)在同一圆内,所有的()都相等,所有的()也相等。()的长度等于()长度的2倍。

2、按要求画圆,感受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并标明半径或直径。

(1)r=3cm (2) d=5cm (3) r=3.5cm

3、找出半径或直径是多少。

四、总结反思,深化认知:

同学们:其实数学不仅仅在课本上,也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数学的学习也不仅仅是为考试中考出高分,更重要的是能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启发:以踏实认真为圆心,以勤奋细心为半径,用毅力恒心旋转,实现自己圆满的梦想。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圆心(O):决定圆的位置。

同一个圆里半径(r):无数条,都相等决定圆的大小

直径(d)无数条,都相等

d=2r

五.作业设计:课外探究:把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波纹形成什么形状,为什么?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本节课中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型的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实验、讨论、交流、合作学习中,理解新知识,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如教学圆心、直径、半径,不急于传授,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折圆,发现圆中心的一点,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发现圆的一些特征;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看书,发现同圆中,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也相等,半径是直径的一

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在画圆这个教学片段中我没有像以前一样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圆的画法,我发现很多学生都有画圆的经验了,就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学会了圆的画法。

不足之处:

1、在本节课画圆的部分,没有在黑板上示范圆的画法,因此并没有规范学生对圆的画法的认识,学生并没有一个直观的感觉,没有创设出一个理解的空间。

2、本节课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没有完全充分地发挥出来。

3、在尊重学生方面还应注意尽可能给每个学生表现的积极性。

六.教案参考资源:

【百度搜索】

【车轮为什么制成圆形?】https://www.360docs.net/doc/616519464.html,/question/372240462.html

【参考教案】https://www.360docs.net/doc/616519464.html,/3/24715_ja/

【徒手画圆】https://www.360docs.net/doc/616519464.html,/show/Xzkyt0jOkPqQ6tn_Qv08og...html

【在方框内打钩】:https://www.360docs.net/doc/616519464.html,/blog/static/6609671200911835359 303/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学案例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学案例 背景与导读:《圆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在低年级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此前学生虽然已经初步认识过圆,但对于建立正确的圆的概念以及掌握圆的特征还是比较困难的。为了教学的顺利开展,在本课例中我首先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诱人的问题情境,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画一画、折一折和说一说的过程中亲身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让他们在感受成功愉悦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组织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观察体验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掌握画圆的多种方法,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通过体验圆与人类生活的不解之缘,感受圆的美、生活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养成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新知的习惯。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相关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设备、教学用大圆规、直尺、自制的《圆的认识》课件。 学生准备:自带剪刀、白纸、直尺、画圆的工具等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教师出示课件,显示各种美丽的图案) 师:同学们,这些图案美吗?请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生:很美!这些图案都是由圆形组成的。 师:对!这么美的图案你们能画出来吗? 生:不能。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有关圆的知识,相信大家不但能够学会圆的许多知识,还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画出很多美丽的图案。 (评:学生在感受用各种圆形组合起来的图案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顺利揭示了探究的主题:圆的认识。)2、联系生活,揭示新课。 师:你在生活中见到过这样的圆形吗? 生1:自行车汽车的轮子是圆的; 生2:篮球乒乓球是圆的; 生3:硬币是圆的…… 3、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注意引导。(在肯定学生答案的同时要指出自行车汽车轮子的轮廓是圆,篮球乒乓球的横切面是圆,硬币的正反两面是圆等,同时课件演示圆与球体的不同) (评: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圆形,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愿望。) 二、自主探索,初步体验。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画一画。 师:你能画出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吗? 生:(齐答)能。 师:同学们真有自信,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可以利用学具袋中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工具,也可以自己想办法去画圆,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最多? (1)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工画圆。(师巡视、收集信息。) (2)学生汇报,集中反馈。教师将各种方法进行概括分类,学生:①利用硬币或其它圆形轮廓描圆;

小学数学教案:圆的认识

第四单元 1 第一课时:圆的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第85页~87页内容,完成相应的“做一做”题目和练习二十 二的第1~6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与直径;理解掌握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使学生能正确地较熟练地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操作步骤。 重点:圆的特征;圆的半径、直径及其关系。 难点:掌握圆的正确画法。 教具准备:圆规、直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及圆形的教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学过了一些平面直线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知道这些图形的特征与周长、面积计算方法,但我们周围还有很多物体,如硬币、钟面、圆桌面、CD唱片等,这些物体形状是不是直线形?(不是)是什么形?(圆形)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圆的一些基本特征。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教学圆的特征。 1.通过对比认识圆。 现在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以前学过的平面直线图形(教师把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逐一出示。)与老师手上的圆有什么不同呢?(圆由曲线所围成的) (1)找圆心。 请学生都拿出已备好的圆形纸,让学生把圆进行对折,使上、下两部分完全重合,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反复几次。让学生把折痕用铅笔画下来。问: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得出:这些折痕都相交于一点) 说明: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我们把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2)半径与直径。 让学生用刻度尺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请学生报出测量的结果,并想一想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把有关数据写在黑板上) 教师在黑板的图中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告诉学生这线段叫做半径。 让学生在自己的学具圆里用笔画出几条半径,再量一量它们的长度。问:你还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得出:在同一个圆里,可画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公开课教案:圆的认识

课题:圆的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第57~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圆规画圆,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并掌握其特征。 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思考等探索活动,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我国古代数学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画圆,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PPT课件;直尺、带圆孔的三角板、硬币等圆形物体。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寻宝创“圆” ⑴师:小明参加头脑奥林匹克寻宝活动,得到这样一张纸条——“宝物距离你左脚3米。”你手头的白纸上有一个红点,这个红点就代表小明的左脚,想一想,宝物可能在那儿呢?用1厘米表示1米,请在纸上表示出你的想法。 ⑵学生尝试 ⑶展示作品

⑷师:还有不同的位置吗?这些位置如果都表示出来将会形成什么?(课件演示出圆) 2.谁来说说自己在哪里见过圆? 3.欣赏生活中的圆(课件出示) 4.揭题: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曾经说过:“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吧!(课件出示)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㈠概念 1.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观察这些图形,想一想:圆和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前的平面图形是由什么围成的?圆呢?(课件出示) (学生可能说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边是直的,它们是由线段围成的,都有角,而圆的边是弯的,圆没有角,它是由曲线围成的) 2.体验:请拿起桌上的圆片,闭上眼睛摸着圆的边想象圆的形状。 ㈡画圆 1.师:同学们!你会画圆吗?你能怎样画圆?请试着在纸上画圆。 2.交流汇报:你采用哪个工具画圆?是怎样画的?(展示学生作

《圆的认识》精品教案

《圆的认识》精品教案

生2: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相等。 生3: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师相机出示写法:d=2r 或r= 2 d 追问:在这里为什么要强调在同一个圆内? 答案:不是同一个圆内就无法比较。 追问:那么请仔细思考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 答案: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确定圆的位置。 追问: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多少条对称轴? 答案: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 三、欣赏生活中的圆。 师:同学们,你们在哪里见到过圆?圆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请大家一起来欣赏欣赏。 正如古希腊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学生动手折一 折圆,发现圆 是轴对称图 形。 证。 通过欣赏生活中 的圆,让学生感 受生活中圆的 美。 课堂练习 1.分别描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并量出它 们的长度。 答案: 半径:1厘米 1.1厘米 1.2厘米 直径:2厘米 2.2厘米 2.4厘米 2.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并用字母O、r、d分别表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学生独立完 成。 让学生通过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 加深对半径和直 径关系的理解和 运用。

追问:如何画直径是5厘米的圆? 答案:半径是2.5厘米。即圆规两脚之间的距 离是2.5厘米。 学生画圆。 拓展练习 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直径。()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 (3)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4)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直径长度都相等。() (5)两条半径就是一条直径。() 答案:(1)×(2)×(3)√(4)√(5)× 2.填表。 半径(r)10米7米 3.9厘米 直径(d)8厘米0.24米 答案:20米4米14米0.12米7.8厘米 3.按照下面的要求画圆,并在画出的圆中分别 用O、r、d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1)半径5厘米。(2)直径5厘米 答案: 4. (1)指出下边圆里的线段哪一 条是直径? (2)量一量这几条线段的长度,你发现了什 么? 学生填表。 学生画圆。 学生独立完成 后,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完 成。 此环节设计是通 过5个具有代表 性的题目,检测 学生对本节课知 识点的掌握情 况,由浅入深地 练习,既吸引学 生的兴趣,又达 到练习巩固的目 的。其中第3题 让学生知道在一 个圆内直径最 长。第4题让学 生明白圆心决定 圆的位置。

圆 的 认 识 教学案例

圆的认识(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93~94页例1、例2、例3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圆中直径和半径的关系。使学生认识画圆的工具,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技能目标: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圆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规、三角板、圆形纸片 学具准备: 直尺、三角尺、圆规、绳线一根、图钉、铅笔、硬币、圆形纸片 教学流程: 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们邀请我们去看骑自行车比赛,高兴吗?请看(媒体显示画面):小狗、小白兔、小花猫各自准备了一辆自行车,[车轮分别是(1)椭圆形的、(2)圆形的但车轴不在中心(3)圆形且车轴在中心],现在比赛还没开始呢,我们先来猜猜看;最后谁能得第一? 师:XX同学的猜测对吗?等学了“圆的认识”这一课,我们就能有根有据地回答这个问题了。(板书课题) 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找身边的圆 师:以前我们已经初步认识过圆了,说一说,在我们周围的物体上哪里有圆? 生1:透明胶带,生2:衣服上的纽扣,生3:碗……

课件出示一些圆形物体。如:奥运五环、建筑物、圆形标志…… 2、从实物中抽象出圆 师:那到底什么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圆呢?请看(出示课件)这是一个外表呈圆形的物体——钟,如果沿着它的外沿把它画下来,就成了一个圆。 3、动手画圆,初步感知圆的特征 师:圆是一个很美的几何图形,想不想自己动手画一个圆?听清要求:根据桌上的钉子、线、铅笔、硬币、尺等材料,小组合作,在纸上画一个圆。 比一比,哪个小组想的办法多?生动手操作,师行间巡视。 画后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4、比较:突出圆是曲线图形 师:你觉得圆和以前所学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发现: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都是平面上的直线图形,而圆是平面上的曲线图形。 (二)教学例2 1、介绍圆规 师:前面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画出了圆,数学上还有一样专门画圆的工具——圆规,用它可以又方便又准确地画出圆来。 介绍圆规的各部分名称及其作用。 2、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 师:你能试着用圆规画一个圆吗? 边画边想:用圆规画圆一般分哪几个步骤? 3、组织交流 画后交流,使学生明确用圆规画圆的基本方法: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 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 3、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同时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圆,并适时板书: 定点、定距、旋转。 4、让学生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投影出示题目)画圆: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1)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2厘米。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案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材说明;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圆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理解并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能正确熟练地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操作步骤。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自主发现、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1)学生活动,观看动画片 出示问题: 1、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轴应安装在哪里? 2、如果车轮做成正方形的、椭圆形的,我们坐上去会是什么感觉呢? [教师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告诉大家,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圆形。这里,教师采用学生感兴趣动画表演入手,既直

观形象,又易于发现,进而抽象出“圆”。学生从“看”入手,不知不觉进入学习状态。学习兴趣浓厚,乐于参与,利于学习。] (2)师生对话(学生可相互讨论后回答)。 教师:日常生活中或周围的物体上哪里有圆? 学生:在钟面、圆桌、人民币硬币上……都有圆。 教师: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 学生用眼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感觉:……闭封的、弯曲的。 教师(多媒体演示:圆形物体→圆):这(指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以前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共同特征,都是由线段围成的直线图形。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指圆)这种图形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教师(鼓励表扬学生):对,这个图形就是圆,你能说说什么是圆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这时,教师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在脑子里想圆的形状,睁开眼睛再看一看,再闭上眼睛想一想,能否记住它。) 教师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并请学生回答:你还想认识圆的什么?学生说:还想认识圆的圆心、直径、半径……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圆第1课时 圆的认识》精品教学案

第5单元圆 第1课时圆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57-59页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画圆、剪圆、折圆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圆,发解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以及半径、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的作用。 2.在画圆、剪圆、折圆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辨析、概括能力。 3.在活动中渗透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掌握圆各部分的名称及圆的特征和圆的画法。 教学难点: 掌握圆各部分的名称及圆的特征和圆的画法。 教学准备: 圆纸片直尺圆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复习: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行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2、情景导入:上面系着一段绳子的小球,老师用手拽着绳子的一端,将小球甩起来。提问:你们看小球画出了一个什么图形?(小球画出了一个圆) 3、学生拿出圆的学具:你们摸一摸圆的边缘,是直的还是弯的?(弯曲的)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出示目标)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出示目标) 二、自主探究 1、学生自己在准备好的纸上画一个圆,并动手剪下。 2、动手折一折。 (1)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两折痕的交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2)再折出另外两条折痕,看看圆心是否相同。 3、认识直径和半径。 (1)将折痕用铅笔画出来,比一比是否相等? (2)观察这些线段的特征。(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三、合作探究 (1)什么叫半径?圆上是什么意思?画一画两条半径,量一量它们的长短,发现了什么?(2)什么叫直径?过圆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圆的直径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3)学生独立量出自己手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长度,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讨论测量结果,找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四、精讲点拨 (一)认识直径和半径及关系 (1)板书: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2)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3)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归纳结论:在同一个圆里,d=2r r= 2 d 练一练:P58做一做的第1、2题。 (二)学习画圆。 1、介绍圆规的各部分名称及使用方法。 2、引导学生自学用圆规画圆,并小结出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1)定半径;(2)定圆心;(3)旋转一周. 强调: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有针尖的一脚。 3、为什么同学们画的圆不一样呢?什么决定圆的大小?什么决定圆的位置? 归纳: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 六、达标检测 (一)判断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的长度。()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3.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教学案例.docx

数学使人高尚——培根 人教新版数学小学六年级上册 《圆的认识》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57—58 页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 2、学生能借助工具画圆,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应用圆的知 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3、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体验图形与生活 的联系,感觉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 教学重点: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感受圆的基本特征,会用圆规画指 定大小的圆。 教学难点: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材料:生——圆规、直尺、剪刀、、A4 纸、圆形物体。(提前让学生回去玩圆规,试着画圆) 师——教学用的圆规一把、直尺一把、课件、“研究记录单”、白纸一些。事先画好一个圆在黑板上,并将大圆规“定长”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圆,能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看到过圆吗?(学生交流说出生活中表面是圆形的物体。) 瞧,盛开的向日葵,碧绿的荷叶,宁静水面上激起的波纹,雄伟的建

筑,精巧的工品,美的舞蹈??(件出示) 欣完了,有什么感受,真的是——太美了,正如古希腊的数学家 所,在一切平面形中,是最美的。 今天,就我一起去,走近,去探其中的奥秘。 (板:的) 【意:引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学生在交流中建立的初步表象。】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揭示概念 才我看到了很多,想不想自己手画一个,我可以借用身的形物体或工具来画,看画得又快又好。 (1)学生手画。 (2)引学生交流所画的,并是怎么画的。(学生介, 教作出恰当的价) 【意:感知的基本特征,激的趣】 (3)上眼,想象一下的子。与我以前学的平面形有什么不同? (投影出示与以前学的平面形的基本形状,突出)教引学 生出是由曲成的平面形。 【析:学生在活中得关于的初步感受与其他平面形作比,突出是 曲形一特征。】 2、学画

全国优秀教学案例《认识圆柱和圆锥》

全国优秀教学案例《认识圆柱和圆 锥》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数学 2.课时:1 3.课前准备:教师:圆柱和圆锥形的实物、模型 谜语、作业纸 学生: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的小旗各一面 二、教学课题 苏科版六年级(下)《认识圆柱和圆锥》。 认识圆柱和圆锥是在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的。圆柱与圆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教学圆柱和圆锥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三、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8-20页《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学生已经在一年级的时候初次认识了圆柱,已经会辨别;圆锥这一立体图形没有见识过,从未接触;在六年级上学期又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两种立体图形,积累了一些观察、探索立体图形特点的学习经验,这些都为本课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知识与技能:认识圆柱体、圆锥体的特征,在对比中掌握。认识圆柱体的和圆锥体的侧面展开图,找到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实践出真知,让学生在大量的动手操作,多媒体操作的基础上,学习知识,体验数学的价值,对学数学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学会测量圆锥高的方法

提问2:这些立体图形你对他们都有哪些了解?

兴趣,产生学习欲望。) 环节二:探究圆柱特征 ⑴谈话,请看课件,刚我们看到的圆柱有大的,有小的,有高的,有矮的,还有这么扁的,同学们桌面上也有大小不一的圆柱,仔细观察这些圆柱,你发现这些大小不一的圆柱有什么共同点?(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后自由发表意见,师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板书) ⑵验证发现:上下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 刚才同学说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圆,请你想办法证明一下,这个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可能:a把茶叶筒的盖头拿下来比划b用线绕c用尺亮圆的直径 侧面是弯曲的:把你手中的圆柱摸一摸,滚一滚,你发现它的这个面与桌面有什么不同?侧面滚一滚,滚出一个什么形状? ⑶师指出:这是沿着圆柱形物体的轮廓画下来的圆柱的平面图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板书底面,图中标出底面)围成圆柱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板书,在图中标出) 提问:圆柱的高有多少条?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师出示装满牙签的牙签盒让学生体会)验证圆柱的高都相等:把圆柱放在桌角量高,变换角度量高,量出的结果一样吗? ⑷练习:说说师手中的杯子,方便面碗是不是圆柱,为什么?指出自己手中圆柱的各部分名称,指出下列圆柱各部分名称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提取材料,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让学生真正 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验圆锥与生活的联系。) 环节三:认识圆锥 ⑴谈话:某些建筑物的顶部,吃的蛋筒,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请你观察这些圆锥,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学生自由交流,师适当板书) 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 ⑵看书对照你的发现是否正确

“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understanding of circle (1) "

“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十一册第2-3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体会圆的特征——“一中同长”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尝试中学会用圆规画圆。 2、数学思考: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和空间观念。 3、解决问题: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形成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4、情感与态度: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运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三、教学设想 对于一节课的设计,最关键的是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决定整节课的展开。新课程的目标定位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维一体的。而“双

基”目标的落实是整体目标实现的立足点。因此,现在新课程改 革中提出课堂教学反璞归真,其实进一步明确了“落实双基”在 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但对于“落实双基”的理解绝对不能仅仅停 留在传统中。例如掌握规范化概念、快书准确运算等等。而是要 与时俱进,让学生经历探究、合作、实践等过程中充分体验,抽 象总结概括出规律。基于以上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对于“圆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作如下思考: 1、结合生活创设情境——牛吃草,在了解了学生已有知识 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在教学“圆的各部分名称”的过程中,首先 采用牛吃草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圆是由无数的点围城的曲线图形,然后在了解学生已有对圆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各部分名称。 2、学生通过操作、合作,在讨论探究中发现圆的特征。首 先让学生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实践活动,去 自主探索和发现。然后开展交流讨论。交流分两层次:第一层是,全班讨论圆的特征;第二层是,与古人的“圆,一中同长也。” 进行交流。如此,进一步明晰圆的特征,并且渗透了思想教育。 3、在画圆的技能培养过程上,采取学生先尝试,再交流总 结画法,然后在教师示范和学生的练习中初步掌握画圆的方法。 4、强调知识的实践运用。引用生活中学生喜欢的投圈游戏,让学生解释围成圆形能使游戏更公平的道理,从而进一步加深对 圆的特征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价值。而且引导画游戏中的 这个圆,进一步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2、理解同圆中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感知并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理解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熟练掌握画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认识圆。 1、利用五环奥运旗帜以及一些生活中关于圆的图片导入新课。 A、这个图案大家认识吗? B、这个图案由什么组成的?大家知道吗? C、圆大家一定不陌生,圆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那么我们来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呢?学生汇报(钟面,呼啦圈……)。 教师:刚才同学们真棒,一下子就找到了那么多的圆! D、老师也找到了一些生活中的圆,你们想看吗?我们一起来分享。 (利用多媒体白板展示关于圆的视频。) E、圆这么简单的图形,人们为什么在生活中如此钟爱它呢?带着这些问题,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认识圆,去了解圆。(二)、探索新知,动手发现 1、要想充分的认识圆了解圆,让我们先从画圆开始好不好? A、让我们拿出我们手中的工具,试一试,看怎样才能画出圆呢?(学生开始画圆,教师巡回指导) B、不错!大家都画出了漂亮的圆,我想知道你们是怎样画圆的呢?学生各抒己见(圆心不动、画好一个圆必须定点、定长) C、老师在黑板示范画圆。(同时指出画圆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这里初步了解画圆,后面在了解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点后详细的介绍画圆方法) (三)、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1、老师提出问题,学生组内讨论,并分享交流。 ⑴、什么叫直径?直径用什么表示? ⑵、什么叫半径?半径用什么表示?

圆的认识教学案例

《圆的认识》教学案例 【背景分析】 《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教材中非常传统的一个内容,许多名家将它作为典型研究课例,以不同视角作过精彩演绎。朱乐平老师巧用“脸部整圆术”教学圆的知识,利用两课时的时间让学生逐步感知圆的特征;潘小明老师创设现实中投圈是否公平这一问题情境,展开对圆的探索;张齐华老师运用数学文化的视角为圆的认识打开另一片天空。其实对于圆的认识这样一节研究课,已经被上课者挖掘得非常彻底了,甚至于老师们欣赏圆的认识这节课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了。我们知道,圆的科学定义是:在平面内,到达一个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叫做圆。但是很少人尝试着从圆的本质属性出发,教学圆的认识。所以我尝试着从圆的本质属性出发,引领学生用“点的轨迹”的思想去感悟、体验和理解圆的本质属性,实现深入浅出的教学圆的认识。 所以我提出了对《圆的认识》教学的几点思考: 1、教学圆的特征时,能否在小学阶段就让学生领悟“圆是平面内到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这一本质特征,为学生后续学习和今后有效发展铺设奠基石? 2、探究圆的特征时,除了借助探究材料和有效的实践操作,是否可以利用想象、推理有价值的数学思考方式来学习圆的特征? 3、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否可以将圆的文化融合在数学学习过程之中,实现数学知识与数学文化水乳相溶,使数学课堂显得丰满而圆润? 【过程描述】 一、课前游戏: 师: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画的点多。规则:先在白纸上画一个点,然后再画一些点,要求到第一个点的距离都是3厘米。 师:如果有时间给你画,你能画多少个点?

生:可以画无数个点。 师:这些点将会成为什么图形? 生:圆形。 师:我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画无数个这样的点。你信吗? (老师用圆规将图画成圆形,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教学新课 师:你能把刚才自己画的那幅图补充成圆形吗? 师:这是我们第一次用圆规画圆,你觉得哪儿最容易出问题? 生:圆画到最后可能会合不拢。 师:为什么会合不拢?是什么原因呢? 生:圆规两只脚忽大忽小就会这样。 师:就是说圆规两只脚距离不能改变。还有其他情况吗? 生:也有可能针尖动了,也会画不圆。 师:针尖也不能动,看来我们要把重心放在针尖这一边,固定好两脚尖的距离,旋转一周后就可以得到圆形,这些都是画圆的技巧。 师:同学们,看到这个圆,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物体? 生:硬币、月饼、钟面…… 生:篮球

五年级数学教案:圆的认识

五年级数学教案:圆的认识 知识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分析、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 使学生认识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和作用,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信息技术运用 设计意图 3分钟 一、游戏引入,出示不合理的游戏规则 学生寻找合理的游戏规则,从而引入圆, 激趣引入 2分钟 师:实际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你能说出我们周围的物体上哪里有圆? 生口述举例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圆 认识生活中的圆

师:圆的应用这么广泛,今天我们就来探索圆的有关认识。师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2分钟 二、新授 1、认识圆的形状。 出示一组由线段组成的图形与一个圆,请同学们找出圆与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学生讨论后汇报 课件出示 认识圆的特征 5分钟 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1)圆心 师:粉笔盒所在的点就是圆心,给你一个圆,你能找到它的圆心吗?

折过若干次后,你们发现了什么? 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这一点,我们把它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 来表示. 教师板书:圆心(O) 生动手操作 课件出示要求:请同学们用一个圆形的物体,在纸上画一个圆,然后剪下来,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几次。 通过折纸认识圆心 5分钟 (3)半径 师:我们为什么要站成圆形呢? 师:我们把每位同学到粉笔盒所连的线段叫半径 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什么叫半径? 教师板书:半径(r)

教师:在同一圆里有多少条半径?为什么?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生:因为我们每位同学到粉笔盒的距离都相等 生:这些连接圆心与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演示半径的画法 认识半径的意义及特征 5分钟 (4)直径 教师:请观察你们折过的纸圆的折痕,你能发现什么? 教师板书:直径(d) 教师:在同一圆里有多少条直径?为什么?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学生讨论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优质课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圆的特征,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难点:理解圆心与圆的位置、、半径与圆的大小的关系;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准备:圆形纸片、剪刀、直尺、圆规、多媒体课件,一张白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同学们,看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课件展示五种平面图形))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线段) 2、这张圆形图片是由什么线围成的?(曲线,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师: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形?生:钟面上有圆,硬币,CD光盘,有的桌面,轮胎上有圆,有些纽扣也是圆的...... 师:其实生活中的圆形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生活中的圆。(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形) 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认识圆。板书:圆的认识 二、认识圆的特征。 1、学生自己在准备好的纸上画一个圆,并动手剪下。 师:同学们咱们刚才从生活中找到了许多圆形,你能想办法在纸上画一个圆吗?(学生自己画圆。) 师: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生:我用圆柱画的。 生:我利用三角板里圆形画的。 师:就地取材,挺好!…(可能会有学生提出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不用回避,说明这种方法将在后面学习。) 2、请学生将所画的圆剪下,然后动手对折展开再对折…… (1)折过几次后,你发现了什么?(这些折痕相交于一点,这个交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3、认识直径和半径。(课件展示)

《圆的认识课例研究》

《圆的认识》 教材分析 1.本课时为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圆的认识》。 2. 《圆的认识》这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直线型平面图形。在《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内容标准中,《圆的认识》对应的目标是: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会用圆规画圆。《圆的认识》包括“圆的定义、特征、画法等。圆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小学阶段接触的唯一曲线型平面图形。教材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帮助学生逐步体验圆的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也为以后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及圆柱圆锥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圆的特征并理解各部分名称,学会画圆并掌握半径与直径的关系。例1出示一组日常生活中的圆,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圆,初步感知圆,然后通过让学生画圆,并与其它平面图形比较,初步感知圆是曲线图形这一特征。例2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操作活动,进一步理解有关半径与直径的特征,最后介绍圆各部分的名称并用字母表示。接着让学生用圆规尝试画圆,引导思考画圆的步骤,接着交流想法并结合主题图介绍画圆的步骤。例3在前面学的成轴对称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教学认识圆的对称性。教材还安排了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虽然六年级的学生从一年级起便开始认识圆,但还未建立正确的圆的概念,加上本节教材也并没有给圆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主要是通过观察演示,动手操作使学生感知并了解圆,因此了解圆的基本特征和用圆规画圆就成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3.《课程标准》在“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突出了知识的现实背景,强调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融合,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注重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过程,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学习方式,以真正体现“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初步感受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

圆的认识教学案例及分析(1)

圆的认识教学案例及分析 “圆的认识”一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11册,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圆规”等多种方式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同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这样的编排,学生对于圆的相关概念及特征的理解和把握一般都是建立在教师的明确指引和调控之下,学生相对独立的探索空间不够,而与此同时,学生对于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也无从感受、体验,对于圆在历史、文化、数学发展过程中与人类结下的不解之缘感受不深。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试图对本课的教学思路进行重新调整:一方面,通过拓展空间,将学生进一步置身于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在认识完圆的一些基本概念后,自主展开对于圆的特征的发现,并在交流对话中完善相应的认知结构;另一方面,我又借助媒体,将自然、社会、历史、数学等各个领域中的“圆”有效整合进本课教学,充分放大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努力折射 “冰冷”图形背后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想起美国学者泽布罗夫斯基,曾因为“在凝望波涛的时候”而产生了写作《圆的历史》这一迷人著作的冲动,而我――一个普通的年轻教师,又是如何想起要在自己的课堂里打破常规、冲破樊篱,演绎“走进圆的世界”这一多少有些另类的教学案例的呢?如今回想起来,是平静水面上漾起的一圈圈涟漪?是阳光下朵朵绽放的金色向日葵?是慈母心中那轮永恒的明月?是“长河落日圆”中夕阳下落 日的余辉?是伟大思想家墨子笔下“圆,一中同长也”和数学巨著《周髀算经》中“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的召唤?是古老的阴阳太极图所给予的神秘诱惑?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一古训背后的力量?还是西方数学哲学中“圆是最美的图形”所带来的无限诱惑?似乎都是,又不完全是。只是有一种莫明的冲动,一直萦绕心头,那就是:怎样让数学课堂再厚重些、开阔些、深邃些、美丽些……藉此,想到了圆,继而,便有了“走进圆的世界”这一大胆尝试。 [一] 师: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是)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形? 生:钟面上有圆。 生:轮胎上有圆。 生:有些钮扣也是圆的。 ……

《圆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圆的认识》教案 六(二)班张丹 教学目标: 1.根据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自学教材等活动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并能用字母表示对应的名称。 2.了解可以应用不同的工具画圆,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会用圆规正确地画圆。运用画、折、量等多种手段,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特征和关系。 3.通过对圆的了解,进一步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用圆规正确地画圆。 教学难点:归纳并理解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规、尺子、、各种物体表面有圆形的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1. 欣赏图片,初步感知圆的美并谈话引入。 教师: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 (1)学生回忆交流: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 (2)今天我们要更深入地来认识“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2.列举生活实例。 教师:在生活中,圆形的物体随处可见。

(1)展示教材图片:从奇妙的自然界到文明的人类社会,从手 工艺品到各种建筑……到处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圆。 (2)教师:你能说说自己所见过的圆吗?(学生列举回答。)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一)动手操作,认识圆心。 师:同学们把你所剪下来的圆片对折,打开,换一个方向对 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学生操作) 师:对折若干次后你们发现了些什么? 生:折痕相交一点,交点在圆的中心,每条折痕一样长,交 点把折痕分成了相等的两部分。 师:你们有这么多的发现很好,那这个圆点和折痕相交一 点,这一点叫做什么,连接折痕到中心点的线段又叫什么,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来预习第58面第一自然段。现在请同学 们齐读预习提示:(按要求完成(预习课本第58页第一段) (1)了解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怎么分别用字母表示。 (2)请在自己画的圆上或圆形纸片上标出圆心,半径,直径,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师:预习完了吗?预习完成后请同学拿着自己的作品上台和 全班同学展示,自己是怎样画的以及各用字母怎么表示。 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用O表示。(板书) 3、动手操作,认识半径。 师:你们发现圆心把每条折痕分成了相等的两部分,这是凭眼睛估计

学习资料:思维导图课例(圆的认识)!说课材料

学习资料:思维导图课例(圆的认识)!

让思维在头脑风暴中诠释 —《圆的认识》一课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和体会 贵阳市第二实验小学姚琛 思维导图自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后,在教育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潜在的教育价值,引起了教育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并已经开始应用到了教学中来。 通过学习,我知道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我校“学习力”课题组也开始加入了这一研究行列,作为课题组的一员,我开始尝试在自己的数学课中使用思维导图,下面我就以一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中《圆的认识》一课为例,从复习导入、讲授新课、拓展总结三个方面谈一谈自己对思维导图在一节数学课中的应用和体会。 1、复习导入 以往的数学课堂,我喜欢出示一些复习题来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为新的知 识做铺垫,了解思维导图后,我决定改变这种做法,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我要为学生搭建合适的知识“脚手架”,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而不只是简单的复习题。 如同学们在学习《圆的认识》这一知识点时,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圆的基本特征以及圆心、半径和直径,并学会用圆规画圆。在

此基础上拓展同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复习题变成了如图1所示的思维导图 图1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研究平面图形的基本方法,就是找特征,因此在研究圆时自然就想到了找圆的特征,为新授课埋下了伏笔。 由于课前安排了预习,所以同学们会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要从哪些方面研究圆的特征,这样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自己的头脑中快速地组织好自己的思维。 2、讲授新课 根据同学们的研究方向我将思维导图1补充为思维导图2.。

《圆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圆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内容: 93?94页的例1、例2、例3和“练一练”,“练习十七” 第1?2题。 目标预设: 1.知道并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了解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学习用圆规画圆,初步能按要求画圆。 2 .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从中培养探究意识、发现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享受成功的喜悦。 3.体验圆的美,同时感受数学是一种过程、一种文化。 教学重点: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 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课程实施: 一、导入新课 教师演示:出示一个小球,小球上系着一段绳子,老师用手拽着绳子的一端,将小球甩起来. 1.教师提问:你们看小球画出了一个什么图形?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让学生摸出装有许多图形小袋里的圆 问:你是根据什么特点摸出这个圆的? 教师说明并出示: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2.学生说说生活中见过哪些圆形? 3 .通过具体操作,来认识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 思考: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 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 用字母“ O'表示.教师板书:圆心O 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教师提问:半径的两端在哪里? 你可以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试试看? 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是多长呢?记录下半径的长度。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同学继续观察: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