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构造运动表

中国构造运动表
中国构造运动表

新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研究最新构造运动产生的地壳构造和形态构造及其发生、发展演化的科学,它是介于大地构造学与地貌学之间的新兴边缘学科。新构造运动是指地史上最近一个时期的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存续的时间: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新构造运动是新近纪以来发生的地壳构造运动,其中有人类历史记载的构造运动称为现代构造运动。 新构造:由新构造运动造成的地层、地貌和构造变形或变位叫做新构造。 活动构造:晚更新世至今仍在活动的构造。 活动断层:近代地质时期(晚更新世)和历史时期有过活动(有位移遗迹或古地震),现代正活动或将来有可能活动的断层。 新构造运动学的研究对象: 构造地貌,包括断层地貌、褶曲地貌、火山地貌、熔岩地貌以及丹霞地貌等。构造地貌是研究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关系的学科,是地貌学的重要分支。 研究的内容: 1、静态地质构造:指久远地质时期构造运动所造成的各种构造,如岩层褶曲而成的背斜、向斜,岩层错断而成的逆冲断层、正断层等,以及它们的复合体; 2、动态地质构造:指新近纪以来的构造运动(即新构造运动)形成的、并还在活动的各种动态构造地貌。反映大地质构造的地貌有大陆、洋盆、山脉、大盆地、大平原等;反映小地质构造的地貌有背斜、山脊、单面山、断层陡崖等。 新构造运动的主要标志 1.地质标志:新地层的变形与变位;新沉积物的成因类型与岩相分布、厚度变化等等。 2.地貌标志:直接地貌标志、间接地貌标志 3.地球物理标志:大地测量与三角测量、水准测量、地形变异常;重力异常、磁异常 等地球物理异常反映出来。 4.水系标志: 5.地震活动标志: 6.火山活动标志: 7.遥感标志: 8.其它标志:地球化学、考古标志 新沉积物标志: 沉积物分布与新构造运动 厚度较大的、面积较广的新近系-第四系分布区反映新构造运动以沉降为主; 与新近系-第四系堆积区相邻的物源剥蚀区则是新构造运动的相对抬升区。 沉积物标志--成因类型 沉积物标志--第四系沉积厚度 地貌标志 (1)新构造运动的直接地貌标志 即新构造地貌,它是新构造运动直接作用的结果,如断层崖、断块山、山脊被错断等。(2)新构造运动的间接地貌标志 主要由河流地貌反映出来的构造运动。如反映间歇性抬升运动的地貌有多级夷平面、阶地、多层溶洞等;水系的同步弯转、汇流和洪积扇顶点的线状排列等。 活动构造的一般概念: (一).活动构造(Active Structure)

中国八大菜系特点介绍

中国八大菜系中英文介绍 China covers a large territory and has many nationalities, hence a variety of Chinese food with different but fantastic and mouthwatering flavor. Since China's local dishes have their own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generally, Chinese food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eight regional cuisines, which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around. Certainly, there are many other local cuisines that are famous, such as Beijing Cuisine and Shanghai Cuisine. Shandong Cuisine Consisting of Jinan cuisine and Jiaodong cuisine, Shandong cuisine, clear, pure and not greasy,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emphasis on aroma, freshness, crispness and tenderness. Shallot and garlic are usually used as seasonings so Shangdong dishes tastes pungent usually. Soups are given much emphasis in Shangdong dishes. Thin soup features clear and fresh while creamy soup looks thick and tastes strong. Jinan cuisine is adept at deep-frying, grilling, frying and stir-frying while Jiaodong division is famous for cooking seafood with fresh and light taste. Shandong is the birthplace of many famous ancient scholars such as Confucious and Mencius. And much of Shandong cuisine's history is as old as Confucious himself, making it the oldest existing major cuisine in China. But don't expect to gain more wisdom from a fortune cookie at a Shandong restaurant in the West since fortune cookies aren't even indigenous to China. Shandong is a large peninsula surrounded by the sea to the East and the Yellow River meandering through the center. As a result, seafood is a major component of Shandong cuisine. Shandong's most famous dish is the Sweat and Sour Carp. A truly authentic Sweet and Sour Carp must come from the Yellow River. But with the current amount of pollu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you would be better off if the carp was from elsewhere. Shandong dishes are mainly quick-fried, roasted, stir-fried or deep-fried. The dishes are mainly clear, fresh and fatty, perfect with Shandong's own famous beer, Qingdao Beer Sichuan Cuisine Sichuan Cuisine, known often in the West as Szechuan Cuisine,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Chinese cuisines in the world. Characterized by its spicy and pungent flavor, Sichuan cuisine, prolific of tastes, emphasizes on the use of chili. Pepper and prickly ash also never fail to accompany, producing typical exciting tastes. Besides, garlic, ginger and fermented soybean are also used in the cooking process. Wild vegetables and animals are usually chosen as ingredients, while frying, frying without oil, pickling and braising are applied as basic cooking techniques. It cannot be said that one who does not experience Sichuan food ever reaches China. If you eat Sichuan cuisine and find it too bland, then you are probably not eating authentic Sichuan cuisine. Chili peppers and prickly ash are used in many dishes, giving it a distinctively spicy taste, called ma in Chinese. It often leaves a slight numb sensation in the mouth. However, most peppers were brought to China from the Americas in the 18th century so you can thank global trade for much of Sichuan cuisine's excellence. Sichuan hot pots are perhaps the most famous hotpots in the world, most notably the Yuan Yang (mandarin duck)Hotpot half spicy and half clear. Guangdong Cuisine Cantonese food originates from Guangdong, the southernmost province in China. The majority of overseas Chinese people are from Guangdong (Canton)so Cantonese is perhaps the most widely available Chinese regional cuisine outside of China.

中国八大菜系及其特色

《中国八大菜系及其特色》活动方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掌握菜系的定义,菜系的分类,中国菜的特点,中国主要的八大菜系及其代表。 2.通过图片学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性记住中国菜系定义、分类及特点,能知道各大菜系的代表。 3.在情感上,通过图片展示,让同学们更加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 4.通过图片展示和一些才要的做法,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掌握菜系的定义,菜系的分类,中国菜的特点,中国主要的八大菜系及其代表。 2.通过图片学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性记住中国菜系定义、分类及特点,能知道各大菜系的代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学生平常最爱吃什么菜。 2.总结分析学生的回答,然后导入正课。 3.揭题。 二、了解中国八大菜系分类 1.ppt出示八大菜系的分类 2.了解八大菜系的知识。

三、中国菜系形成的主要因素 1.当地的物产和风俗习惯。 2.各地气候差异形成不同口味。 3.各地烹饪方法不同。 4.中国的烹饪技艺历史悠久。 四、介绍八大菜系及其特色 (一)鲁菜 1.结合图片,讲解山东菜的特点,包含的地区以及擅长的烹饪方法。 2. 介绍鲁菜的主要特点。 3.介绍其主要代表菜。 (二)川菜 1.分析川菜的帮派,小河帮、上河帮、下河帮。 2. 介绍川菜的主要特点。 3.介绍其主要代表菜。 (三)苏菜 1.江苏菜的特点以及所包含的主要地区。 2.介绍苏菜的主要特点。 3.江苏菜的主要代表。 (四)粤菜 1.粤菜选料特别以及菜肴特点。 2.介绍粤菜的主要特点。

3.广东菜的代表菜主要有鸡烩蛇、龙虎斗、烤乳猪、太爷鸡、盐焗鸡、白灼虾、白斩鸡、烧鹅等。 (五)闽菜 1.闽菜选料特别以及菜肴特点。 2.介绍闽菜的主要特点。 3. 介绍闽菜的代表菜。 (六)浙菜 1.浙菜选料特别以及菜肴特点。 2.介绍浙菜的主要特点。 3. 介绍浙菜的主要代表菜。 (七)湘菜 1.湘菜选料特别以及菜肴特点。 2.介绍湘菜的主要特点。 3. 介绍湘菜的主要代表菜。 (八)徽菜 1.徽菜选料特别以及菜肴特点。 2.介绍徽菜的主要特点。 3.介绍徽菜的主要代表菜。 五、动手实践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菜系,制作一张宣传卡。

构造运动期(幕)

地球科学大辞典构造运动期(幕)构造运动期(幕) 中国地壳运动 【迁西运动】Qianxi movement发生于中国北方中太古代末的一次构造运动及构造 热事件。因河北迁西得名。在冀东,表现为迁西群遭受强烈的变形、以角闪岩相—麻粒岩相为主的变质作用和以钠质花岗岩为主的岩浆事件。在华北及东北南部各太古宙麻粒岩 片麻岩区具有广泛性和一定代表性,应属一次主要的构造运动。铁架山运动、兴和运动与之相当,为迄今中国境内确定之最早的构造运动。 【铁架山运动】Tiejiashan orogeny辽宁东部鞍山地区中太古代末的一次构造运动。据东鞍山铁矿采场南部鞍山群上亚群的条带状含铁建造与下伏东鞍山花岗岩之间的沉积不整合而确定。不整合界面时限放在28亿年左右。 【兴和运动】Xinghe orogeny阴山地区新太古代末的构造运动。得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兴和县,是根据集宁群晚期的不整合及构造 热事件确定的。相当于五台运动。 【阜平运动】Fuping movement新太古代的一次褶皱运动。五台群与下伏的阜平群上亚群(龙泉关群)间确属角度不整合接触。五台群与阜平群无论在构造形态、构造方向、混合岩化作用、变质作用以及沉积建造上都有明显差异。因而主张将其放在阜平群与五台群之间,其时限置于26亿年。阜平运动在华北各太古宙变质岩区影响较广,它使阜平群及更老地层普遍发生变形和产生以角闪岩相为主的区域变质,并伴随大量花岗质岩浆侵位。所造成的角度不整合,除五台—太行山区外,还包括吕梁山区吕梁群与下伏界河口群之间、中条山区绛县群与下伏涑水杂岩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等。阴山、燕山及辽东、吉南、山东、豫西以及小秦岭等地亦然。【铁堡运动】Tiebu orogeny为太古宙后期的一次褶皱运动。据五台—太行山区新太古界阜平群上亚群(龙泉关群)与上覆五台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在五台山东北边缘龙泉关以西约5千米的铁堡村南见有明显的低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二者之间尚保存有厚约1 5米的古风化壳,因之命名。其时限距今约26亿年,相当于阜平运动。 【黑疙瘩岭运动】Heigedaling movement新太古代与古元古代间的地壳运动。原指吕梁山北端黑疙瘩岭地区新太古界上部的五台群石英岩与下部泰山群片麻岩间的不整合。后证实原定五台群的石英岩、角闪片岩、大理岩和白云母片岩这一套沉积变质岩系与滹沱群相当,原泰山群片麻岩和五台群相当,其不整合面就在滹沱群与五台群之间。现将古元古界与新太古界之间的地壳运动称为五台运动。此名应废弃。 【建屏运动】Jianping movement新太古代发生的造山运动。根据新太古界阜平群与上覆建屏群间的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关系确定。王曰伦等(1962)指出建屏群底砾岩不存在,它由原始的复理式砂岩经区域变质形成,不能用以划分阜平群和建屏群。此名已废弃。 【虎坪运动】Huping orogeny桑干杂岩、吕梁杂岩、涑水杂岩和登封杂岩都可能代表华北古太古界,而新太古界是五台群。在古新太古代间有广泛的地壳运动发生,形成不整合及沉积间断。河南嵩山、山西中条山和吕梁山均有表现。但有人认为依据不足,尚需进一步研究。【嵩阳运动】Songyang orogeny新太古代后期的一次褶皱运动。系据河南登封县嵩山群底部石英岩与登封群变质杂岩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的,因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其发生时间距今25亿年,大致相当于加拿大的基诺尔运动。 【五台运动】Wutai orogeny马杏垣等1955年创名。太古宙末的一次褶皱运动。是根据五台山区新太古界五台群与古元古界滹沱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的。广义的五台运动应包括甘泉不整合、探马石不整合及金洞梁不整合等3个褶皱幕。在华北除太行、吕梁及中条山等地发现不整合界面外,阴山、燕山、辽东、吉南及豫西等地皆已获得与之有关的构造 热事件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在新疆塔里木库鲁克塔格地区,达格拉格布拉克群与上覆古元古界的不整合应与之相当。在扬子古大陆西缘康定群中达麻粒岩相层位取得2451百万年的锆石U

十大地质构造运动详解

十大地质构造运动详解 一、迁西运动 迁西运动是发生于中国北方始太古代末的一次构造运动及构造—热事件。因XX迁西得名。在冀东,表现为迁西群遭受强烈的变形、以角闪岩相—麻粒岩相为主的变质作用和以钠质花岗岩为主的岩浆事件。在华北及东北南部各太古宙麻粒岩—片麻岩区最具有广泛性和一定代表性,属于一次主要的构造运动。铁架山运动、兴和运动与之相当,为迄今中国境内确定之最早的构造运动。 迁西构造期,简称迁西期,是始古太古代(4500-3600Ma)期间的构造期,迁西期是今中国及周边地区的第一个构造期,是古陆块形成和陆壳克拉XX的时期。由于年代过于久远,目前的研究还极不充分。 二、阜平运动 阜平运动是古太古代的一次褶皱运动,其时限置于3600-3200Ma。阜平运动在华北各太古宙变质岩区影响较广,它使阜平群及更老地层普遍发生变形和产生以角闪岩相为主的区域变质,并伴随大量花岗质岩浆侵位。 三、五台运动 五台运动(Wutai orogeny)由马杏垣等于1955年创名,是新太古早期的一次褶皱运动。是根据新太古界五台群与古元古界滹沱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的。广义的五台运动应包括甘泉不整合、探马石不整合及金洞梁不整合等3个褶皱幕。在华北除太行、吕梁及中条山

等地发现不整合界面外,阴山、燕山、辽东、吉南及豫西等地皆已获得与之有关的构造—热事件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在XX塔里木库鲁克塔格地区,达格拉格布拉克群与上覆古元古界的不整合应与之相当。在扬子古陆西缘XX群中麻粒岩相层位取得2451百万年的锆石U-Pb 年龄,可能亦属五台运动的构造—热事件之反映。 四、吕梁运动 是古元古代(2500-1800Ma)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吕梁运动或称吕梁事件。 因为吕梁运动在吕梁山的表现最典型,故而得名。与此同时,五台山地区也有比较强烈的构造运动,学术界称之为滹沱运动(以滹沱河命名),所以也有不少人把吕梁期称为滹沱期。吕梁运动的其他名称尚有中条运动(晋南)、兴东运动()、凤阳运动()和中岳运动(XX 登封)等。吕梁期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的古元古代成铁纪(2500-2300Ma)、层侵纪(2300-2050Ma)和造山纪(2050-1800Ma)的全部。 吕梁期的年代久远,目前只能对这期间的构造运动做粗略的描述。在吕梁期,可以识别出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五个地块,即原始中朝地块、扬子地块、华夏地块、XX地块和准噶尔地块。其中原始中朝地块是在吕梁期第一次由塔里木克拉通和中朝克拉通等小陆块拼合而成的,从而形成了统一的结晶基底。 其他地块在吕梁期也发生了强度不同的构造运动,但都未能形成统一的结晶基底。

中国八大菜系菜品名称及图片

鲁菜代表菜: 1.油焖大虾 菜品色泽枣红亮丽,味香飘逸,鲜嫩微甜,油润适口,是著名的美味佳肴。 2.葱烧海参 海参清鲜,柔软香滑,葱段香浓,食后无余汁。是“古今八珍”之一,葱香味醇,营养丰富,滋肺补肾。 3.扒鸡 扒鸡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佳品,具有健脾、开胃、补肾、强心、利肺之功效。用于喜庆寿宴,馈赠亲友,更是上好珍品。 4..清蒸加吉鱼 “清蒸加吉鱼”,原汁原味,鲜嫩爽口,久食不腻,常作高档筵席之大件菜。吃时外带末、醋碟用以蘸食,口味尤佳。

5.芙蓉鸡片 颜色鲜艳,肉嫩可口。 6.油爆海螺 它富含蛋白蛋、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 7.扒牛肉条 扒牛肉条是热菜菜谱之一,以牛肉为制作主料,扒牛肉条的烹饪技巧以扒菜为主,口味属于酱香味。

川菜代表菜: 1.干烧岩鲤 干烧岩鲤是用特产岩鲤和猪肉炸、烧制而成。为川味宴席菜中的珍品。成菜色泽金黄带红光亮,鱼肉紧密细嫩,味道鲜香微辣。 2.干烧桂鱼 它皮厚肉紧,色白而嫩,刺粗而少。味甘平,有补虚劳、益脾胃,治肠风下血之功效。谚曰:“八月桂花香,鳜鱼肥而壮”。此菜无汁、色红亮,质鲜嫩,口味香咸辣酸而回甜。 3.怪味鸡

怪味鸡,又叫秧盆鸡,是中国和地区常见的凉菜食品,味道又麻又辣又甜还带点酸味,吃时百味交,故有“怪味”之称。 4.粉蒸牛肉 粉蒸牛肉属于川菜,主料是牛肉和大米,主要烹饪工艺是蒸。菜品鲜嫩醇香、麻辣适口5..麻油鸡 鸡肉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贫血、虚弱等有很好的食疗作用。祖国医学还认为,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

中国八大菜系基本知识

中国八大菜系基本知识 作为一名餐厅服务人员,应不断丰富自己的菜品知识,这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基础。 菜肴,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因物产、气候、历史条件、饮食习俗的不同,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而形成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并被后人所公认的地方菜。中国地大和物博,民族众多,饮食习惯各不相同,公认的四大菜系有鲁菜、川菜、苏菜、奥菜,后又细分化,发展为八大菜系,即鲁菜、川菜、苏菜、粤菜、浙菜、闽菜,微菜、湘菜。 一、山东菜系 简称鲁菜,主要由济南菜和胶东菜组成。它是我国北方菜的代表,华北、东北等地的菜肴,均受山东菜的影响。山东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北魏山东人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已记载有山东菜百种以上,烹调方法有蒸、煮、烧、炖、酿、煎、熬、烹、炸、腊、泥烤等,这是我国最早的菜谱。明清时期鲁菜的品种和质量不断丰富和提高,济南、胶东两地方菜传入宫延,成为御膳的主体。鲁菜在我国是影响最大的菜系之一。 鲁菜可分济宁、济南、胶东三个分支。济宁地区以烹制河鲜及干鲜珍品见长,自成一体。济南菜取材广泛,品种多、以清香、鲜嫩、味纯为特点,口味略咸,尤精于制汤。胶东菜主要以烹制海味见长,以鲜为主,口味清淡,厚汁厚味。鲁菜选料精,制作细,宴会以丰盛实惠著称。 鲁菜著名代表葱烧海参、油焖大虾、九转肥肠、油爆双脆、烩乌鱼蛋汤、锅塌豆腐、奶汤蒲菜等。 二、四川菜系 简称川菜,主要由成都菜和重庆菜组成,历史悠久,享誉中外。 四川菜系的烹调技艺精深,调味品多,很有特色。菜肴的口味丰富而独特,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美称。川菜口味特点是甜、咸、酸、麻、辣、香、鲜、嫩、软、脆十味皆备,又以麻、辣、酸为主。四川菜约有300多个品种,代表菜有鱼香肉丝、宫保鸡丁、麻婆豆腐、灯影牛肉等。 三、江苏菜系 简称苏菜,主要由淮阳菜、苏州菜和南京菜组成。 淮阳菜包括扬州、镇江、淮安一带的菜肴,其特点是少用酱油,紧油重味浓为主,菜肴油而不腻,烂而不糊,代表菜有清蒸鲥鱼、扬州锅巴。 苏州菜包括苏州、无锡两处的地方菜肴。其特点是细切粗斩,制作精细,用料考究,口味浓中带甜,侧重酥烂鲜香,代表菜有叫花鸡、松鼠鳜鱼等。南京菜以烹制鸡鸭见长,特点是滋味柔和,咸淡相宜,厚汁本味,鲜香酥嫩,代表菜有南京扒鸡、清炖八宝鸡、煨三鸭等。 四、广东菜系 简称粤菜,包括广州、潮州、东江三个地方菜。粤菜用料广泛新奇,蛇、狗、猫、猴都能制成美味佳肴。菜肴清淡、生脆、爽口。在口味上,清、香、酥、脆、浓和咸、甜、酸、辣、苦、鲜五滋六味皆备。主要菜肴有烤乳猪、龙虎斗、开煲狗头、白斩鸡、东江、盐浇鸡等。 五、浙江菜系 简称浙菜,由杭州菜、宁波菜、绍兴菜组成。其中以杭州菜为代表。杭州菜形成于南宋时期。

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介绍(1)

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介绍(1) 胡经国 本文作者的话 中国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先生以及任纪舜先生等,根据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矿产研究所编制的1∶1000万《中国大地构造图》成果,在《地质学报》1977年第2期发表了《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一文。该文对于中国大地构造研究来说,是一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值得地球科学爱好者和有志于从事中国大地构造研究的年轻学子认真阅读和研究。为了比较具体清晰地了解中国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和特征,现将该文的有关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一、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1、中朝准地台 中朝准地台包括整个华北、东北南部以及朝鲜北部等地,总体上呈三角形,以深大断裂与相邻构造单元分界。 中朝准地台是中国境内时代最老的地台。其基底中的最老部分的同位素年龄为31~34亿年。该地台主体最终形成于距今17亿年前的中条运动;而阿拉善等边部地区则固结于元古代末的扬子旋回。 在该地台主体的基底中存在三个重要的不整合面,代表基底形成发展的三个阶段: ①、阜平群与五台群之间的不整合面 太古界阜平群与下元古界五台群之间的不整合面:阜平运动,距今23.5~25.5亿年; ②、五台群与滹沱群之间的不整合面 五台群与滹沱群之间的不整合面:五台运动,距今20亿年左右; ③、滹沱群与上元古界之间的不整合面 滹沱群及其相当地层与上元古界(震旦亚界)之间的不整合面。 所以,该地台基本上是一个早元古代末形成的地台。 中朝准地台的沉积盖层包括:震旦亚代、寒武纪、奥陶纪的浅海相沉积;石炭纪、二叠纪的陆相夹海相沉积;中、新生代的陆相沉积。大部分地区缺失志留系、泥盆系和下石炭统。 中生代在燕山、辽宁、山东等地有大规模陆相火山喷发及花岗岩侵入;新生代玄武岩分布广泛。 中朝准地台盖层构造变动以燕山旋回为主,但是内蒙、燕辽等地的印支运

详解中国八大菜系

详解中国八大菜系 中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长期以来在某一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以及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形成有一定亲缘承袭关系、菜点风味相近,知名度较高,并为部分群众喜爱的地方风味著名流派称作菜系。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的流派。其中国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 一、川菜四川菜系 川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主要由重庆、成都及川北、川南的地方风味名特菜肴组成,烹制方法有煎、炒、爆、熘、锅贴等近40种3000余种。川菜的味型之多,居各大菜系之首。 四川沃野千里,物产丰富,为川菜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川菜的代表菜很多,有"干煸牛肉丝"、"水煮牛肉"、"宫宝鸡丁"、"麻婆豆腐"、"酸菜鱼"等。 川菜的特点之一:注重调味 调味品复杂多样,有特点,讲究川料川味。调味品多用辣椒、花椒、胡椒、香糟、豆瓣酱、葱、姜、蒜等。以多层次、递增式调味方法为见长,味型多。 川菜的特点之二:烹调手法 烹调手法上擅长小炒、小煎、干烧、干煸。此外,川菜讲究汤的制作及使用。 川菜的特点之三:复合味型川菜 主要有咸鲜味型、家常味型、麻辣味型、糊辣味型、鱼香味型、姜汁味型、酸辣味型、糖醋味型、荔枝味型、芥末味型、甜香味型、椒麻味型、怪味型。 二、鲁菜山东菜系 鲁菜,又叫山东菜。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味鲜咸脆嫩,风味独特,制作精细享誉海内外。善于以葱香调味,如烤鸭、烤乳猪、锅烧时子、炸脂盖等。 济南菜在烹调手法上擅长爆、烧、炒、炸,菜品突出清、鲜、脆、嫩。济南的传统菜素以善用清汤、奶汤著称。胶东菜以烹制各种海鲜菜驰名。擅长爆、炸、扒、蒸,口味以鲜为主,偏重清淡,注意保持主料的鲜味。山东菜总的特点在于注重突出菜肴的原味,内地以咸鲜为主,沿海以鲜咸为特色。 山东菜的代表菜有"蟹黄海参"、"白汁裙边"、"干炸赤鳞鱼"、"菊花全蝎"、"山东蒸丸"、"九转大肠"、"福山烧鸡"、"鸡丝蛰头"、"清蒸加吉鱼"、"醋椒鳜鱼"、"奶汤蒲菜"、"红烧海螺"、"烧蛎黄"等。 三、苏菜江苏菜系 江苏东滨大海,西拥洪泽,南临太湖,长江横贯于中部,运河纵流于南北,境内有蛛网般的港汉,串珠似的淀泊,加以寒暖适宜,土壤肥沃,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春有刀鲸夏有鳃,秋有肥鸭冬有蔬",一年四季,水产禽蔬联潮上空,这些富饶的物产为江苏菜系的形成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江苏菜系主要由淮扬、金陵、苏锡、徐海四个地方菜构成,其影响遍及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 淮扬风味以扬州、两淮(淮安、淮阴)为中心,以大运河为主干,南起镇江,北至洪泽湖

中国八大构造运动

阜平运动是新太古代的一次褶皱运动,也是我国已知的最早的一次地质构造运动。 阜平期阜平期的时限为2900(+-)——2600Ma 期末的构造运动称为阜平运动或铁堡运动(Tiebu orogeny)。 据五台—太行山区新太古界阜平群上亚群(龙泉关群)与上覆五台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其时限距今约26亿年。 2划分依据 五台群与阜平群无论在构造形态、构造方向、混合岩化作用、变质作用以及沉积建造上都有明显差异。因而主张将其放在阜平群与五台群之间,其时限置于26亿年。阜平运动在华北各太古宙变质岩区影响较广,它使阜平群及更老地层普遍发生变形和产生以角闪岩相为主的区域变质,并伴随大量花岗质岩浆侵位。 3分布 五台山东北边缘龙泉关以西约5千米的铁堡村南见有明显的低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二者之间尚保存有厚约1.5米的古风化壳,因之命名“铁堡运动”。 所造成的角度不整合还包括吕梁山区吕梁群与下伏界河口群之间、中条山区绛县群与下伏涑水杂岩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等。阴山、燕山及辽东、吉南、山东、豫西以及小秦岭等地亦然。 吕梁运动 古元古代(2500-1800Ma)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吕梁运动或称吕梁事件。 因为吕梁运动在山西吕梁山的表现最典型,故而得名。与此同时,山西五台山地区也有比较强烈的构造运动,学界称之为滹沱运动(以滹沱河命名),所以也有不少人把吕梁期称为滹沱期。吕梁运动的其他名称尚有中条运动(晋南)、兴东运动(黑龙江)、凤阳运动(安徽)和中岳运动(河南登封)等。吕梁期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的古元古代成铁纪(2500-2300Ma)、层侵纪(2300-2050Ma)和造山纪(2050-1800Ma)的全部。 吕梁期的年代久远,目前只能对这期间的构造运动做粗略的描述。在吕梁期,可以识别出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五个地块,即原始中朝地块、扬子地块、华夏地块、哈尔滨地块和准噶尔地块。其中原始中朝地块是在吕梁期第一次由塔里木克拉通和中朝克拉通等小陆块拼合而成的,从而形成了统一的结晶基底。其他地块在吕梁期也发生了强度不同的构造运动,但都未能形成统一的结晶基底。 晋宁运动 晋宁运动(Jinning movement,Tsinning movement)由米士(P.Misch)于1942年创名,是新元古代中期的一次构造运动。 系据云南中、东部晋宁、玉溪等地南华系澄江砂岩与下伏中元古界—新元古界下部昆阳群之间的显著角度不整合确定。这次运动发生于距今8亿年左右。使昆阳群剧烈褶皱,而澄江组则为后造山磨拉石建造。此不整合在华南普遍存在。前澄江运动、皖南运动、休宁运动、雪峰运动等均与之相当。 分散的古陆核已经联合成为较大陆块,晋宁运动使其焊接,并进一步扩大固化形成为相对稳定的大型板块-扬子板块。

中国八大菜系特点及其代表名菜

中国八大菜系特点及其代表名菜 一、山东菜系(鲁菜) 鲁菜,又叫山东菜。以其味鲜咸脆嫩,风味独特,制作精细享誉海内外。庖厨烹技全面,巧于用料,注重调味,适应面广。其中尤以"爆、烧、塌"等最有特色。山东广为流传的锅塌豆腐、锅塌菠菜等,都是久为人们所乐道的传统名菜。 流派: 由济南和胶东两部分地方风味组成 特点: 味浓厚、嗜葱蒜,尤以烹制海鲜,汤菜和各种动物内脏为长。 名菜: 油爆大哈、红烧海螺、糖酥鲤鱼 二、四川菜系(川菜) 川菜的形成大致在秦始皇统一到三国鼎立之间。 流派: 有成都、重庆两个流派。 特点: 以味多、味广、味厚、味浓著称。 名菜: 宫爆鸡丁、一品熊掌、鱼香肉丝、干烧鱼翅 宫爆鸡丁 三、江苏菜系(苏菜) 苏菜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著名菜系,覆盖地域包括现今江苏、

浙江、安徽、上海,以及江西、河南部分地区,由于后来浙菜、徽菜以其鲜明特色各为八大菜系之一,淮扬菜汇于江苏,同时烹饪界习惯将淮扬菜系所属的江苏地区菜肴称为江苏菜,江苏菜除淮扬菜外还包括南京菜、苏锡菜和徐州菜等地方菜系。 流派: 由扬州、苏州、南京地方菜发展而成。 特点: 烹调技艺以炖、焖、煨著称;重视调汤,保持原汁。 名菜: 鸡汤煮干丝、清炖蟹粉、狮子头、水晶肴蹄、鸭包鱼。 四、浙江菜系(浙菜) 以杭州、宁波、绍兴、温州等地的菜肴为代表发展而成的。其特点是清、香、脆、嫩、爽、鲜。浙江盛产鱼虾,又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湖山清秀,山光水色,淡雅宜人,故其菜如景,不少名菜,来自民间,制作精细,变化较多。烹调技法擅长于炒、炸、烩、溜、蒸、烧。 流派: 由杭州、宁波、绍兴等地方菜构成,最负盛名的是杭州菜。 特点: 鲜嫩软滑,香醇绵糯,清爽不腻。 名菜: 龙井虾仁、西湖醋鱼、叫花鸡 五、广东菜系(粤菜)

中国八大菜系简介及代表菜

中国八大菜系简介及代表菜(组图) 标签:菜系大宇特色风味菜景区分类:美味与佳肴2009-08-31 08:42 中国八大菜系简介及代表菜 一、粤菜 粤菜系,由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三种地方风味组成。广州菜包括珠江三角洲和肇庆、韶关、湛江等地的名食在内。

粤菜系,地域最广,用料庞杂,选料精细,技艺精良,善于变化,风味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郁,擅长小炒,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温恰到好处。 潮汕菜故属闽地,其语言和习俗与闽南相近。 特色: 选料广泛,讲究鲜、嫩、爽、滑、浓为主要特点。它主要由广东菜、潮州菜和东江菜组成。 代表菜品:

龙虎斗、脆皮乳猪、咕噜肉、大良炒鲜奶、潮州火筒炖鲍翅、蚝油牛柳、冬瓜盅、文昌鸡等。 二、鲁菜 鲁菜,又名山东菜,形成和发展与由山东地区的文化历史、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习俗尚好有关。山东是我国古文化发祥地之一,地处黄河下游,气候温和,境内山川纵横,河湖交错,沃野千里,物产丰富,文化发达。 特色: 选料精细、刀法细腻,注重实惠,花色多样,善用葱姜。

代表菜品: 糖醋鱼、锅烧肘子、葱爆羊肉、葱扒海参、锅塌豆腐、红烧海螺、炸蛎黄等。 三、川菜 川菜系,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菜系,其发源地是古代的巴国和蜀国。据《华阳国志》记载,巴国“土植五谷,牲具六畜”,并出产鱼盐和茶蜜;蜀国则“山林泽鱼,园囿瓜果,四代节熟,靡不有焉”。当时巴国和蜀国的调味品已有卤水、岩盐、川椒、“阳朴之姜”。在战国时期墓地出土文物中,已有各种青铜器和陶器食具,川菜的萌芽可见一斑。川

菜的形成大致在秦始皇统一到三国鼎立之间。 特色: 以麻辣、鱼香、家常、怪味、酸辣、椒麻、醋椒为主要特点。 代表菜品: 鱼香肉丝,麻婆豆腐,宫保鸡丁,樟茶鸭子等。 四、闽菜 闽菜系,历来以选料精细,刀工严谨,讲究火候、调汤、佐料,和以味取胜而著称。其烹饪技艺,有四个鲜明的特征,一是采用细致入

广西主要构造运动

广西主要构造运动 运动由地球内力引起岩石圈的变位、变形以及洋底的增生和消亡的作用称构造运动。构造运动产生褶皱、断裂等各种地质构造,引起海、陆轮廓的变化、地壳的隆起和拗陷以及山脉、海沟的形成等。是使地壳不断变化发展的最重要的一种地质作用,引起地震活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晚第三纪以来的构造运动在地貌、地物上保存较好,人们称之为新构造运动;晚第三纪以前发生的构造运动叫古构造运动;又将人类历史时期到现在所发生的新构造运动称为现代构造运动。广西构造运动频繁,计有21次,其中以四堡、广西、东吴、及燕山运动最为强烈,具有造山运动性质,显示出具多旋回的构造运动特征,据此可将广西划分为四堡、扬子—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等6个构造旋回。 四堡运动1957年,广西石油普查大队首先根据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堡圩湾塘角附近,丹洲群与四堡群之间的不整合关系而创名。后来,广西区域地质调查队于1963—1964年和1966年,在九万大山地区发现丹洲群与四堡群普遍呈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元宝山一带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从而进一步证实四堡运动的存在,发生时间大致在1000—1100百万年前。桂北四堡期地槽经四堡运动褶皱回返,在九万大山和元宝山西侧一带形成一系列向北或向东南倒转的紧密同斜褶皱,同时伴随有小规模中酸性岩浆侵入和区域变质作用,形成本洞、大坡岭等花岗闪长岩体和一套浅变质岩系。本洞岩体与上覆丹洲群沉积接触,其同位素年龄为1063百万年。运动强度自西向东变弱。 富禄上升广西区域地质调查队1962—1965年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附近,发现震旦系富禄组底部为粗砂岩及含铁板岩,与下伏的长安组平行不整合接触,将造成此地质现象的构造运动称富禄上升。这次发生于震旦纪长安期末的构造运动,涉及面不广,主要发生在三江、龙胜一带,是一次局部上升。 肯城上升在九万大山南侧罗城肯城一带,震旦系陡山沱组底部为厚20~40cm的砾岩,与下伏的南沱组平行不整合接触,将造成此地质现象的构造运动

十大地质构造运动详解

十大地质构造运动详解 1迁西运动 迁西运动是发生于中国北方始太古代末的一次构造运动及 构造—热事件。因河北迁西得名。在冀东,表现为迁西群遭受强烈的变形、以角闪岩相—麻粒岩相为主的变质作用和以钠质花岗岩为主的岩浆事件。在华北及东北南部各太古宙麻粒岩—片麻岩区最具有广泛性和一定代表性,属于一次主要的构造运动。铁架山运动、兴和运动与之相当,为迄今中国境内确定之最早的构造运动。迁西构造期,简称迁西期,是始古太古代(4500-3600Ma)期间的构造期,迁西期是今中国及周边地区的第一个构造期,是古陆块形成和陆壳克拉通化的时期。由于年代过于久远,目前的研究还极不充分。2 阜平运动 阜平运动是古太古代的一次褶皱运动,其时限置于 3600-3200Ma。阜平运动在华北各太古宙变质岩区影响较广,它使阜平群及更老地层普遍发生变形和产生以角闪岩相为 主的区域变质,并伴随大量花岗质岩浆侵位。3五台运动 五台运动(Wutai orogeny)由马杏垣等于1955年创名,是新太古早期的一次褶皱运动。是根据新太古界五台群与古元古界滹沱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的。广义的五台运动应包括甘泉不整合、探马石不整合及金洞梁不整合等3个褶皱幕。

在华北除太行、吕梁及中条山等地发现不整合界面外,阴山、燕山、辽东、吉南及豫西等地皆已获得与之有关的构造—热事件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在新疆塔里木库鲁克塔格地区,达格拉格布拉克群与上覆古元古界的不整合应与之相当。在扬子古陆西缘康定群中麻粒岩相层位取得2451百万年的锆石U-Pb年龄,可能亦属五台运动的构造—热事件之反映。4吕梁运动 是古元古代(2500-1800Ma)期间的构造期,在此期间,在今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吕梁运动或称吕梁事件。 因为吕梁运动在山西吕梁山的表现最典型,故而得名。与此同时,山西五台山地区也有比较强烈的构造运动,学术界称之为滹沱运动(以滹沱河命名),所以也有不少人把吕梁期称为滹沱期。吕梁运动的其他名称尚有中条运动(晋南)、兴东运动(黑龙江)、凤阳运动(安徽)和中岳运动(河南登封)等。吕梁期相当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2004)确定的古元古代成铁纪(2500-2300Ma)、层侵纪(2300-2050Ma)和造山纪(2050-1800Ma)的全部。 吕梁期的年代久远,目前只能对这期间的构造运动做粗略的描述。在吕梁期,可以识别出构成后世中国大陆的五个地块,即原始中朝地块、扬子地块、华夏地块、哈尔滨地块和准噶尔地块。其中原始中朝地块是在吕梁期第一次由塔里木克拉通和中朝克拉通等小陆块拼合而成的,从而形成了统一的结

中国八大菜系及特点

中国八大菜系的特点 中国被称为“烹饪王国”。中国菜肴讲究色、香、味、行,选料极为广泛,从山珍海味到一般动植物,均可入菜。 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为:苏、浙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鲁、皖菜犹如古拙朴实的北方健汉;粤、闽菜宛如风流典雅的公子;川、湘菜就象内涵丰富充实、才艺满身的名士。 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风韵,其菜肴之特色也各有千秋。 鲁菜历史悠久,“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文化底蕴浓厚;川菜采巴蜀丰富的物产,烹巴蜀之美味,“七滋八味”尽在其中;苏菜“金齑玉脍”,技法精妙,玲珑剔透;湘菜,香甜酸辣,诸味俱全,风味浓郁;徽菜古色古香,河鲜家禽,尽入其味;浙菜南料北烹,味贯南北,清鲜爽脆;闽菜清鲜和醇,色香味形,无一不备;粤菜清淡鲜活,博采众家,影响深远。 一、粤菜 西汉时就有粤菜的记载,南宋时受御厨随往羊城的影响,明清发展迅速20世纪随对外通商,吸取西餐的某些特长,粤菜也推向世界,仅美国纽约就有粤菜馆数千家。粤菜是以广州、潮州、东江三地的菜为代表而形成的。菜的原料较广,花色繁多,形态新颖,善于变化,讲究鲜、嫩、爽、滑,一般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醇。调味有所谓五滋(香、松、臭、肥、浓)、六味(酸、甜、苦、咸、辣、鲜)之别。其烹调擅长煎、炸、烩、炖、煸等,菜肴色彩浓重,滑而不腻。 尤以烹制蛇、狸、猫、狗、猴、鼠等野生动物而负盛名,着名的菜肴品种有“三蛇龙虎凤大会”、“五蛇羹”、“盐火局鸡”、“蚝油牛肉”、“烤乳猪”、“干煎大虾碌”和“冬瓜盅”等。

地质史-各种运动汇总

地球科学大辞典构造运动期(幕) 地球科学大辞典构造运动期(幕) 中国地壳运动 【迁西运动】Qianxi movement 发生于中国北方中太古代末的一次构造运动及构造?热事件。因河北迁西得名。在冀东,表现为迁西群遭受强烈的变形、以角闪岩相—麻粒岩相为主的变质作用和以钠质花岗岩为主的岩浆事件。在华北及东北南部各太古宙麻粒岩?片麻岩区具有 广泛性和一定代表性,应属一次主要的构造运动。铁架山运动、兴和运动与之相当,为迄今中国境内确定之最早的构造运动。 【铁架山运动】Tiejiashan orogeny 辽宁东部鞍山地区中太古代末的一次构造运动。据东鞍山铁矿采场南部鞍山群上亚群的条带状含铁建造与下伏东鞍山花岗岩之间的沉积不整合而确定。不整合界面时限放在28 亿年左右。 【兴和运动】Xinghe orogeny 阴山地区新太古代末的构造运动。得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兴和县,是根据集宁群晚期的不整合及构造?热事件确定的。相当于五台运动。 【阜平运动】Fuping movement新太古代的一次褶皱运动。五台群与下伏的阜平群上亚群(龙泉关群)间确属角度不整合接触。五台群与阜平群无论在构造形态、构造方向、混合岩化作用、变质作用以及沉积建造上都有明显差异。因而主张将其放在阜平群与五台群之间,其时限置于26 亿年。阜平运动在华北各太古宙变质岩区影响较广,它使阜平群及更老地层普遍发生变形和产生以角闪岩相为主的区域变质,并伴随大量花岗质岩浆侵位。所造成的角度不 整合,除五台—太行山区外,还包括吕梁山区吕梁群与下伏界河口群之间、中条山区绛县群 与下伏涑水杂岩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等。阴山、燕山及辽东、吉南、山东、豫西以及小秦岭等地亦然。【铁堡运动】Tiebu orogeny 为太古宙后期的一次褶皱运动。据五台—太行山区新太古界阜平群上亚群(龙泉关群)与上覆五台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在五台山东北边缘龙泉关以西约5 千米的铁堡村南见有明显的低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二者之间尚保存有厚约1?5 米的古风化壳,因之命名。其时限距今约26 亿年,相当于阜平运动。 【黑疙瘩岭运动】Heigedaling movement 新太古代与古元古代间的地壳运动。原指吕梁山北端黑疙瘩岭地区新太古界上部的五台群石英岩与下部泰山群片麻岩间的不整合。后证实原 定五台群的石英岩、角闪片岩、大理岩和白云母片岩这一套沉积变质岩系与滹沱群相当,原泰山群片麻岩和五台群相当,其不整合面就在滹沱群与五台群之间。现将古元古界与新太古界之间的地壳运动称为五台运动。此名应废弃。 【建屏运动】Jia nping moveme nt新太古代发生的造山运动。根据新太古界阜平群与上覆建屏群间的不整合或假整合接触关系确定。王曰伦等(1962)指出建屏群底砾岩不存在,它由原始的复理式砂岩经区域变质形成,不能用以划分阜平群和建屏群。此名已废弃。 【虎坪运动】Huping orogeny 桑干杂岩、吕梁杂岩、涑水杂岩和登封杂岩都可能代表华北古太古界,而新太古界是五台群。在古新太古代间有广泛的地壳运动发生,形成不整合及沉积间断。河南嵩山、山西中条山和吕梁山均有表现。但有人认为依据不足,尚需进一步研究。【嵩阳运动】Songyang orogeny 新太古代后期的一次褶皱运动。系据河南登封县嵩山群底部石英岩与登封群变质杂岩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的,因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其发生时间距今25 亿年,大致相当于加拿大的基诺尔运动。 【五台运动】Wutai orogeny 马杏垣等1955 年创名。太古宙末的一次褶皱运动。是根据五台山区新太古界五台群与古元古界滹沱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确定的。广义的五台运动应包括 甘泉不整合、探马石不整合及金洞梁不整合等3 个褶皱幕。在华北除太行、吕梁及中条山等地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