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照明系统调试方案

事故照明系统调试方案
事故照明系统调试方案

山东平原汉源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平原2×15MW生物发电工程

事故照明调试措施

批准:

审核:

编制:

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

1.调试目的

为全面检验事故照明装置的特性,使之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以保证调试工作安全、顺利的进行,特制定本措施。

2.编制依据

2.1《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力工业部1996年版)

2.2《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电力工业部1996年版)

2.3厂家技术说明书及图纸。

2.4山东热电设计院施工图

3.调试范围

调试的内容为模拟事故情况下的交-直流以及系统恢复后的直-交流电源间的切换。

4.调试的组织与分工

4.1项目的组织

本项目的调试工作由山东电建一公司电气专业人员、平原生物发电厂运行人员共同完成。

4.2项目的分工

山东电建一公司为项目负责,平原生物电厂人员配合。

5.调试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5.1基建方面

5.1.1所有被调试设备已安装完毕。

5.1.2接线已完成,并经检查无错误。

5.1.3盘柜封堵良好,盘柜标牌完整正确。

5.1.4各交、直流电源进线以及各照明电源支路名称完整正确,与实际相符。5.1.5现场已清理,无杂物放置。

5.2生产方面

5.2.1整个装置具备送工作电源的条件。

5.2.2调试现场具有380/220V交直流电源。

6.调试方法与步骤

6.1通电前检查

6.1.1全面检查保护的各机械部分应完好无损。

6.2装置送电

送上交直流,装置显示无异常。

6.5整组试验

给上交流电源,带上所有干线照明;给上直流电源,断开交流;直流电源应自动投入;恢复交流电源后切换直流退出。

7.调试过程中应记录的项目和内容

7.1两次切换后的电源变化情况。

8.调试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8.1试验前照明设备具备工作条件,无安全隐患。

智能照明系统检测方案

智能照明系统检测,安装,调试与验收 系统硬件,软件,中央工作站检测 1.中央工作站应尽量与BA系统集成,实现照明系统的中央检测功能,根据需要, 实现必要的中央联动控制。 1.系统控制回路应与电源回路严格分开,控制回路的工作电压为超低安全电压 DC24V,保证在任何情况下,人体接触到的开关、感应器等设备都是安全电压。 系统的拓扑结构应清晰,容量易于扩展。 2.系统能够实现多点控制,包括就地控制、中央管理室的集中控制。 3.系统应能够实现中央计算机的监测和必要的联动控制。 4.控制回路总数可扩展,每条线路可连接64个总线装置,系统所使用的总线装 置可多达12000个。 5.控制面板要求带LED显示,可实现多种功能:开关、场景选择等,能实现至 少8种场景的快捷控制;一位、四位和八位等规格,带夜间背光功能。并能实现就地的编程控制。有开关状态指示; 6.双值驱动器 a)驱动器具备开关状态显示信号、系统状态提示信号等,并且有手动开关 可以控制。 b)驱动器模块就应为标准DIN导轨安装,驱动器尺寸与微型断路器尺寸相 似,便于配电箱统一安装。 c)应有分组及延时开灯功能,以防止灯集中启动时的浪涌电流。 7.系统应具有功能强大的接口软件,能方便的与BAS系统集成。 8.系统编程软件应采用完全图形化的方式,人机界面友好,易于掌握。主要用 于对系统元件进行参数设定。监控软件应将系统中各个回路的状态实时反映在图形化界面上,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控制各个回路。另外应可根据编好的时间程序自动控制照明。 9.应提供满足系统运行功能、二次开发、维修维护以及符合开发系统标准的系 统软件、应用软件和应用编程软件包等全套软件。 10.系统平台应按实时、多用户和多进程对资源进行分配和管理。系统将拥有事件驱动顺序以及优化结构装配,以便系统能在正常巡检控制的同时及时响应处理实时

人因工程模板(0803607张永梅迷宫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迷宫实验 实验目的: 1、测定睁眼闭眼时学习效果的不同。 2、学习效果随实验次数的变化。 实验地点: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现代工业工程实验室(第9教学科研楼401-407室) 实验时间:实验仪器:EP713型迷宫实验 指导老师:蔡敏 实验人员: 所学专业姓名性别年龄籍贯2008级工业工程张永梅 1. 实验设计(必须) 本实验测量被试迷宫学习的学习曲线,学会的标准是连续三次不发生错误(即没有一次进入盲巷)走出迷宫,学习的效果用每遍内错误(走入盲巷)的次数和走一遍所用的时间为指标,并记录学会迷宫总共用的学习遍数。 变量控制(可选) (1) 实验仪器都是正常工作的,不存在差异性。 (2) 实验进行的外部条件(包括温度、亮度等)都是适宜的,假定其保持不变。 (3) 在实验进行前,已详细地向其解释实验操作过程,并事先熟悉、练习一遍,以排 除熟悉度对于动作稳定实验的影响。 对照设置(可选) A.测定睁眼闭眼时学习效果的差异 理论上控制其它的各种因素,将睁眼、闭眼作为实验中的唯一自变量,以准确反映其对因变量(所用时间和出错次数)的影响。

B.测定学习次数的增加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 让一名被试连续做多次实验,记录每次实验所用的时间以及出错的次数,分析实验次数的增加是否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2. 实验过程(必须) (1)将随机附件电源变换器输出插头插入仪器的电源伸入端,然后将电源变换器插入交流220V供电电网的插座 (2)合上仪器的电源开关,仪器数字显示的计时状态,使用者可按动N/T按钮选择仪器数字显示计时状态()或计数状态(000) (3)拉出小抽板,拿出试笔,被试者手握试笔,试笔尽量和迷宫平面保持垂直,开始实验前,被试者作为第一次学习,应仔细观察迷宫的走道和盲道 (4)开始实验,将试笔在迷宫内滑动,计时器开始计时,如试笔进入盲道并到短点,计数器加1,当试笔到达终点时,仪器内的蜂鸣器鸣响,计时计数器停止工作,按动N/T按钮,数字显示实验时间和出错次数 (5)主试记录数据,被试取下眼罩 (6)按仪器的RET按钮,仪器复位,数字显示 (7)第二次实验,被试再一次观察迷宫的走道和盲道,作为第二次学习,然后按照第一次的步骤,再戴上眼罩,重复上一次实验 (8)被试连续三次无错误地走完整个迷宫后,即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时间曲线和出错曲线 3. 3. 实验结果(必须) 实验结果记录(必须) 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所示: 表1 闭眼时走完迷宫所需时间和错误次数随着学习次数的变化

建筑电气调试方案

建筑电气调试方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目录 一、电气系统简介 (2) 1.电力配电系统 (2) 2.照明系统 (2) 二、调试原则 (2) 三、调试内容 (3) 1.电气元件的试验、校核 (3) 2.各箱、柜主回路、回路的检测 (3) 3.电力电缆的试验 (3) 4.配电柜的试运行 (3) 5.照明系统试运行 (4) 四、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 (5) 五、成品保护 (5) 六、调试时间表 (6) 七、调试人员及职责网络图 (6) 一、电气系统简介 1.电力配电系统 电力、照明电源由本工程变电所(设在首层)引来,电压采用交流380/220V。我方负责从配电房低压设备低压端子接线通过电缆竖井至各层强电间总配电箱,总配电箱控制各房间配电箱,各房间配电箱控制末端设备。

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电源电压为380/220V,50Hz,采用三相五线中性点固定接地系统,低压系统以单母线分段方式运行,采用TN-S系统接地方式。电力干线、支干线和支线采用母线及ZR-DI-YJE阻燃低烟无卤型铜芯电缆,沿桥架或金属线槽敷设,出桥架穿紧定式镀锌电线管保护。 2.照明系统 本工程照明系统包括正常照明、应急照明和其他照明。正常照明光源选用荧光灯和节能吸顶灯。照明干线、支干线选择及敷设同电力配电系统,支线选用ZR-BVV阻燃型铜芯塑料绝缘线,穿镀锌电线管保护。应急照明包括事故照明和疏散照明。疏散指示灯自带应急电源,应急时间应大于60分钟,工作方式为二线制。楼层指示灯与疏散指示灯要求相同。 二、调试原则 电气系统调试按照先主干后分支、先动力后照明,逐个逐级由上至下对设备进行调试。调试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单原件试验阶段,分部、分系统试验阶段,联动调试和总体试车阶段。 在正式调试前先用临时电分开对各层设备、线路进行调试,确认没问题后再用正式电进行调试。在上级线路、设备进行调试时,下级线路、设备控制开关必须保证断开,严格统一控制送电范围及顺序。 三、调试内容 1.电气元件的试验、校核 空气断路器灵敏性的试验:

低压配电及照明系统调试方案

低压配电及照明系统调试方案低压配电及照明系统的调试是整个车站系统调试和分专业系统调试的重要环节,它的正确有序进行是确保分系统调试顺利的前提,该系统的试验和调试方案如下: 1试验工作流程 单体试验→系统调试→与其它系统的联动调试 2单体试验 2.1低压开关柜、环控电控柜测试 (1)外观检查 ①柜体表面是否清洁,有无碰伤、划伤、剥落,铭牌是否符合要求。 ②柜内灰尘、杂物、临时电缆电线是否已经清除,接线端子是否紧固,各回路接线是否正确。 ③柜体与PE线是否可靠连接。 (2)元器件、抽屉柜的检查 对柜内断路器、接触器、电流互感器、时间继电器、马达保护器、变频器、中间继电器、计量仪表、指示灯等元器件逐一进行检查,保证各元器件无故障且能正常使用。 检查抽屉柜的机械手柄是否操作灵活,抽屉柜抽出、推入是否自如。 检查环控电控柜、ATS双电源切换的操作机构是否良好。 核查框架断路器的继电保护参数是否符合设计需求。 (3)测量绝缘电阻 用500V绝缘摇表测量柜体与地之间、一次回路、二次回路每一支路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均应不小于1 MΩ; (4)交流耐压试验 对柜体连同所接电力电缆及二次回路进行交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标准为1000V;当回路的绝缘电阻在10 MΩ以上时,可用2500V兆欧表代替工频交流耐压试验,试验时间为1分钟,均无击穿闪络现象。 (5)密集母线槽的试验

①检查密集母线槽各连接螺母是否紧固,外壳是否与地线可靠连接; ②测量密集母线槽各相间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10 MΩ; ③密集母线槽的交流耐压试验:当绝缘电阻值大于10 MΩ时,可采用2500V 兆欧表摇测代替,试验持续时间1min,无击穿闪络现象; (6)电压、电流互感器的检测 ①测量绝缘电阻:互感器一二次绕组间及绕组对地的绝缘电阻值应该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②变比试验:测得的百分比数应与铭牌上的变比相符合。 注意: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不允许开路,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不允许短路! 2.2配电箱测试 (1)外观检查 ①箱体表面是否清洁,有无碰伤、划伤、剥落。 ②箱内灰尘、杂物、临时电缆电线是否已经清除,接线端子是否紧固,各回路接线是否正确。 ③箱体与PE线是否可靠连接。 (2)元器件检查 对箱内所有断路器、接触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指示灯等元器件进行全面检查,保证各元器件无故障、操作灵活且能正常使用。重点测试漏电保护开关、双电源切换器是否良好。 (3)绝缘检测 测量箱体、一次回路、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1 MΩ; (4)交流耐压试验 对箱体、一次回路、二次回路进行交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标准为1000V;当回路的绝缘电阻在10 MΩ以上时,可用2500V兆欧表代替工频交流耐压试验,试验时间为1分钟,均无击穿闪络现象。 2.3事故照明装置(EPS)测试 (1)外观检查 ①柜体表面是否清洁,有无碰伤、划伤、剥落。 ②柜内灰尘、杂物、临时电缆电线是否已经清除,接线端子是否紧固,各回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

人因工程实验微环境测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测量、评价照明环境的方法。 2、对工作场所(教室)的照明环境进行测量和分析评价,查出环境中存在的影响照明效果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 3、掌握测定和评价工作环境噪声的方法。 4、使用测量仪器对环境噪声进行实测,了解噪声对人的危害,提出改善建议。 5、掌握微气候测定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各种参数的测定方法; 6、根据测定结果结合有关规定评价环境的气候条件,并提出改善方案。 二、实验原理: 照明对作业的影响,表现为能否使视觉系统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视觉操作的效能好坏,主要是看它是否能将所需观察目标从周围环境中突出出来。对噪声的客观计量和主观、客观评价就变得极为重要。对噪声的评价,一方面是根据噪声的客观强度、频率分布及作用时间长短,从人接受噪声后的主观感受出发,对噪声状况进行计量与分析;另一方面是研究和判断噪声对人和环境在哪些方面造成危害,以及危害程度,并参照相关标准提出改进措施,以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效率,使人处于安全、健康、舒适的环境。微气候环境的因素之间是互相影响和补偿的,即使某一因素变化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常可由另一因素的相应变化所补偿。例如,人体经辐射所获得的热量可以改由气温升高来获得,湿度增高所带来的影响可由风速的增大来抵消等。 三、实验设备: IEEAS.RS232测光仪,测声仪,温湿度计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一)照度测量 1、数字式照度计采用硅光电池作为光敏测量元件,经高性能集成运算放大器放大,由液晶显示屏显示读数。其使用方法是:

(1)将接收器插头插入仪器输入插口,接收器置于被测点,开关拨向“ON”位置。 (2)打开接收器遮光罩,则仪表显示屏就显示被测点的照度读数。 (3)若测量场合的照度多变,为了便于读数,可将读数保持开关拨向“HOLD”一端,可使显示屏上的读数保持不变;待读数结束后再将开关拨向“ON”一端,即可进行下一次测量。 (4)仪器使用完毕,应将电源开关拨向“OFF”位置,以防电池空耗。 (二)噪声测量 1、选择适合的地点(最好是教学楼),测量噪声值。 2、每隔1分钟测量一次,共测量1小时,即记录60个噪声值。 (三)微气候测量 1、将大教室内部均匀地分为九个区域,取每个区域对角线的交点作为测点,同时选取9名同学作为被试者,做好准备。 2、在室内风扇、门窗均关闭的情况下,测出各测点的温度、湿度、风速。 3、记录被试者此时的冷热感觉。 4、在打开室内门窗及打开门窗并开启风扇的状况下重复上述实验。 5、测量室外的温度、湿度及风速。 五.实验结果 实际噪音测量结果 照度的测量

设备定期切换制度66245

设备定期切换、试验、测量制度 1.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设备定期切换和定期试验管理的职责、管理内容与方法、检查与考核、报告与记录。 本制度适用于设备定期切换和定期试验管理工作。 2.术语与分类 2.1.设备定期切换是定期将备用设备与运行设备互换,以检 验备用设备的可靠性。 2.2.设备定期试验是定期对运行中的设备和备用中的设备 进行试验,以检验设备的完好性和准确性,防止“误动、拒动、卡、失灵”等故障的发生,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3.职责 3.1.园区管理部负责归口管理设备定期切换和定期试验工 作,对本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 3.2.工程部、检修公司负责本部门设备定期切换和定期试验 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本部门的设备定期切换和定期试验工作。 4.管理内容与方法 4.1.设备定期切换和定期试验必须按系统分类制定切换、试

验周期表,并按期实施。周期表内容应包括: 4.1.1.切换和试验项目; 4.1.2.切换和试验内容; 4.1.3.切换和试验周期、日期; 4.1.4.切换和试验的操作人和监护人。 4.2.在进行定期切换、试验前,现场负责人员应得到上级许可,并与有关管理部门和检修公司联系妥当,向切换(试验)执行人交代清楚工作任务及安全措施,做好事故预想。执行人应按标准操作流程规定进行操作。 4.3.定期切换、试验后,必须录入设备定期切换记录表,内容包括:切换(试验)日期、操作人、监护人、切换(试验)情况。 4.4.定期切换和试验过程中,发现设备缺陷应及时联系有关检修人员处理;若短时不能消除者,应采取必要安全措施,加强监视,并做好记录。 4.5.定期切换和试验时,若出现设备异常,应立即停止切换或试验,并报告上级领导,待异常消除后再进行。 4.6.定期切换和试验工作,要认真执行安规及运行规程,必要时要填写工作票或操作票,严格执行操作监护制,确保定期切换和试验工作顺利进行。 4.7.遇到特殊情况,切换或试验项目不能按期进行,应在值班记录中注明原因,并报告上级领导,安排在次日补做。

建筑电气调试方案

建筑电气调试方案 (电气工程调试方案) 广东科力新能源有限公司综合厂房及办公楼项目 目 录 一、电气系统简介 (2) 1.电力配电系统 (2) 2.照明系统 (2) 二、调试原则 (2) 三、调试内容 (3) 1. 电气元的试验、校核 (3) 2. 各箱、柜主回路、回路的检测 (3) 3. 电力电缆的试验 (3) 4. 配电柜的试运行 (3) 5. 照明系统试运行 (4) 四、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 (5)

五、成品保护 (5) 六、调试时间表 (6) 七、调试人员及职责网络图 (6) 一、电气系统简介 1. 电力配电系统 1.1电力、照明电源由本工程变电所(设在首层)引来,电压采用交流380/220V。我方负责从配电房低压设备低压端子接线通过电缆竖井至各层强电间总配电箱,总配电箱控制各房间配电箱,各房间配电箱控制末端设备。 1.2 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电源电压为380/220V,50Hz,采用三相五线中性点固定接地系统,低压系统以单母线分段方式运行,采用TN-S系统接地方式。电力干线、支干线和支线采用母线及ZR-DI-YJE阻燃低烟无卤型铜芯电缆,沿桥架或金属线槽敷设,出桥架穿紧定式镀锌电线管保护。 2. 照明系统 本工程照明系统包括正常照明、应急照明和其他照明。正常照明光源选用荧光灯和节能吸顶灯。照明干线、支干线选择及敷设同电力配电系统,支线选用ZR-BVV阻燃型铜芯塑料绝缘线,穿镀锌电线管保护。应急照明包括事故照明和疏散照明。疏散指示

灯自带应急电源,应急时间应大于60分钟,工作方式为二线制。楼层指示灯与疏散指示灯要求相同。 二、调试原则 电气系统调试按照先主干后分支、先动力后照明,逐个逐级由上至下对设备进行调试。调试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单原试验阶段,分部、分系统试验阶段,联动调试和总体试车阶段。 在正式调试前先用临时电分开对各层设备、线路进行调试,确认没问题后再用正式电进行调试。在上级线路、设备进行调试时,下级线路、设备控制开关必须保证断开,严格统一控制送电范围及顺序。 三、调试内容 1.电气元的试验、校核 空气断路器灵敏性的试验: 2.各箱、柜主回路、回路的检测 回路的检查、测试: 检查回路接线的正确性、测试回路每一支路绝缘电阻、工频交流耐压试验。 3. 电力电缆的试验 检查相位、测试相间及相对地绝缘电阻、工频交流耐压试验。 4.配电柜的试运行

LED照明测试方案

★ 机械特性 零部件 电路(工作时) 芯片 灯泡 显示屏(应用于 显示屏的LED ) 灯具 灯罩 光衰试验 整机 数字式灯头扭矩仪 LED/照明 测试方案 灯头、螺钉、螺母、扳手等有抗扭力要求的部件 红外热像仪 福禄克Ti10,象素 160×120,存储2 G SD 卡,灵敏度 0.2 ℃,测量范 围 - 20~250℃。 封装前:避免封 装后因工作温度 异常而增加废品 率; 应用中:检测现 场应用时的温度 异常。 检测驱动电路,整流器模块或个别元器 件发热情况

玻璃吹泡是否均匀 显示屏开机颜色测试 量测灯具散热结构及表面的温度分布 温度是否过高而影响灯罩结构强度及散热性能。晶片,荧光粉,封装方式决定了工作温度,进而影响光传播衰落 寿命测试仪 ★光特性 杭州远方测光积分球老化试验 光谱分析系统 积分球的基本原理是光通过采样口进入 积分球,经过多次反射后非常均匀地散 射在积分球内部。探测光纤通过SMA接头 与积分球侧面的接口相连,该接口前面 有一个阻光通道,光纤只能通过阻光通 道进行探测,从而避免了采样口的光直 接进入光纤。 测量各种光源(如:激光,LED和卤钨 灯)的辐射量。 测量某表面的总体反射率,颜色测量和 测量并显示光源及发光材料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 (紫外、可见、近红外)、色品坐标、相关色温、 显色指数、色容差、峰值波长、红色比、绿色比、 蓝色比、光谱辐射功率、光通量、光效等光电参数

荧光光谱学。 多路光度/照度计光谱、照度、显色指数 亮度计光源平均亮度Y、色品坐标(x,y), ( u',v')、色温Tc、色差(Duv)参数LED精密光色电综光谱功率分布、色品坐标、相关色温、 合分析系统 色温仪 光源色差计 光强分布测试系统 电子镇流器·节能灯输入特性分析仪 导光纤维 荧光粉激发装置显色指数、色容差、峰值波长、光谱半 宽度、主波长、色比,色纯度、光通量、光辐射功率、温度、电压、电流等。 灯具的色温及光源表面亮度,光通量, 峰值波长等。 色温,色品坐标(x,y,u,v),显色指数,色容差等 大功率LED、小型灯具等配光曲线、光强、光束角、等效光能量的测量 测量电压真有效值、电流真有效值、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频率,测试电压、电流的总谐波值和2~50次的各次谐波值电压、电流实际波形测量 用于积分球与PMS- 50光谱分析系统之间的光信号传输,品种:可见- 近红外型高通透光学玻璃光纤紫外- 可见-近红外型高通透石英光纤 用于测量荧光粉光色参数时激发荧光粉 发光,激发源波长:253.7nm

照度实验报告

照度实验报告 一、背景 作业场所的合理采光与照明,对生产中的效率、卫生和安全都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工作 场所设计中的重要项目,无论是天然采光还是人工照明,其主要目的都是给人们的生活和生 产提供必需的视觉条件。 适当的照度设计应遵循工效学的原则,使照度设置达到保证物体的轮廓立体视觉,有利 于辨认物体的高低,深浅,前后远近及相对位置,有利于眼睛的辨色能力,有利于大视野, 降低疲劳、减少错误和工伤事故的发生。提高照度值可以提高识别速度和主体视觉,从而提 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但照度值提高到使人产生眩光时,会降低工作效率。此外,利用照明 设计对人的情绪的影响,根据场所功能的需求,可使光环境对人产生兴奋或抑制的作用。在 绿色照明理念的指导下,人工照明应考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二、实验目的 正确熟悉和使用照度计,采集光环境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来判断光环境的照度是否合 理,假如不合理则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三、实验场所 上海海洋大学图书馆二楼大厅自习室(室外) 四、实验要求 1、照度采集 2、对自习室的照度情况进行分析 3、分析光照度合理性,并提出改善措施 五、分析 1、主观分析 (1)、主观评价调查数据 (2)、主观评价结果分析 a、计算每个项目的评分s(n): s(n)= 式中,s(n)为第n个项目的评分 p(m)为第m个状态的分值,其中,p(1)=0,p(2)=10,p(3)=50,p(4)=100, v (n,m)为第n个评价项目的第m个状态所得的票数。所以: s(1)= s(2)= s(3)= s(4)= s(5)= s(6)= =16.4 =10.8 =12.4 =12.6 =12.4 =12.6 s(7)= s(8)= s(9)= s(10)= b、计算总的光环境指数 s s= =9.2 =8.2 =9.4 =10 式中,w(n)为第n个评价项目权值,设其权值均为1 所以: s=11.4 为了便于分析和确定评价结果,本方法将光环境质量按光环境的指数范围分为四个质量 等级,其质量等级的划分及其含意如下表所示: 因为10<11.4<=50所以根据上表的结论,本实验的光环境质量等级为3,含义是: 问题较大 2、客观分析(照度数据采集及分析)(1)、照度采集现场 在进行照度值测量的时间点上我们选择了一个晴朗的下午2点~3点之间,光照十分充足, 因为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就没有对阴天和晚上进行测量和分析。 图书馆二楼自习室现场

照明系统通电试运行调试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2) 第二章工程概况 (2) 第三章调试工具 (2) 第四章调试程序 (2) 4.1通电试运行前检查 (2) 4.2分回路试通电 (3) 4.3故障检查整改 (3) 4.4系统通电连续试运行 (3) 第五章安全注意事项 (4) 第六章成品保护注意事项 (4)

第一章编制依据 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 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3、《建筑安装工程技术操作规程建筑电气工程》DB21/900.23-2005 第二章工程概况 太空走廊球面采用LED紫光灯和LED普通照明灯,內球和外球的灯具分两个回路,这两种灯具均为嵌入式安装,内外球安装的LED紫光灯是相互补光,为了确保隐形墙绘的艺术效果。 第三章调试工具 1、绝缘电阻表:适用于线路装置的绝缘电阻及电气连续性的测试工作。 2、漏电测试器:可以测试漏电断路器在不同相位角的触发时间。 3、小五金工具(螺丝刀、钳、电线、胶布等):检测之用。 4、相序表:可以测试电源相序的准确性。 5、万用表:根据不同的检测功能,进行电气的测试工作。 6、接地电阻测试仪:适用于防雷接地系统的各项测试工作。 上述仪表器具检测工具需送检测部门检测合格方可使用。 第四章调试程序 调试工序分为: 通电试运行前检查→分回路试通电→故障检查整改→系统通电连续试运行 4.1通电试运行前检查 (1)彻底清扫配电配电箱柜内的杂物及灰尘,除送电需用的设备外其它物品不得

放置配电箱内。 (2)检查各盘箱柜内压线是否牢固,电气元件是否完好,各盘箱柜内接零,接地是否安全可靠,总电源开关至各支回路进线电源开关接线是否正确,照明配电箱及回路标识应正确一致,漏电保护器接线是否正确,严格区分工作零线(N)与专用保护零线(PE),专用保护零线(PE) 严禁接入漏电开关,开关面板,各灯具接线是否完成,安装是否牢靠;断开各回路分电源开关,合上总进线开关,检查漏电测试按钮是否灵敏有效。 (3)绝缘测试 进入强电配电房,在专人的监护下打开配电箱,切断总电源开关及所有分路电源开关,用电工工具打开配电箱盖,用500V兆欧表对所有供电线路进行绝缘测试工作,使其达到规范要求,并认真填写测试表格。同时检查箱体内各种开关安装及接线是否松动。 (4)相序测试工作 将电源总开关切断,用三相交流相序表的三根测试卡,按国家标准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卡住总开关下端电源接头,合上电源使其通电,如相序表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为正确,反之为错误。 4.2分回路试通电 (1)将各回路灯具等用电设备开关全部置于断开位置; (2)逐次合上各分回路电源开关; (3)分回路逐次合上灯具等的控制开关,检查开关与灯具控制顺序是否对应、风扇的转向及调速开关是否正常; (4)用试电笔检查各插座相序连接是否正确,带开关插座的开关是否能正确关断相线。 4.3故障检查整改 (1)发现问题应及时排除,不得带电作业; (2)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采取分回路职责离排除法予以解决; (3)对开关一送电,漏电保护就跳闸的现象重点检查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是否混

低压配电系统调试方案

第四章低压配电系统 4.1需调试项目 a、绝缘电阻测试 b、插座回路极性,连续性及接地回路阻抗测试 c、插座回路漏电保护开关漏电动作电流及动作时间测试 d、照度测试 e、防雷接地系统连续性及接地电阻测试 f、航空障碍灯功能测试 g、配电箱功能测试 h、非消防用电强切功能测试 i、照明系统BMS控制功能测试 j、低压配电柜功能测试 k、自动切换开关功能测试 l、备用发电机虚负载测试 m、备用发电机带大厦负载测试 调试程序 绝缘电阻测试 a、所有供电回路在送电前必需进行绝缘测试,以确保无短路/漏电情况,安全送电。 b、测试时,所有开关及断路器应处于闭合状态,所有回路之极性正确,电气连续 性完好无缺。所有灯贝泡应除去,所有用电器具应断离,所有控制灯具或其它用电器具之就地开关应闭合,如无法除去灯泡或用电器具,则应将有关控制开关断开,所有电子器件亦应适当隔离,以避免因高电压测试而损坏。 c、以1000V绝缘电阻测试仪进行测试,测试应包括相线对相线,相线对中性线, 相线对接地线及中性线对接地线各项,阻值应为无限大,并应做详细记录。 插座回路极性,连续性及接地回路阻抗测试 以接地电阻测试仪测试所有插座回路之接线极性是否正确,连续性是否正常及接地回路阻抗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作详细记录。 插座回路漏电保护开关漏电动作电流及动作时间测试 a、测试插座回路漏电保护开关漏电动作电流及动作时间,以保证漏电保护开关能在规范要 求之电流及时间内动作,提供安全保护功能。 b、将漏电电流测试仪之插头插入每一组插座回路之最后一个插座,按下测试仪上之测试按 钮,漏电保护开关应马上跳闸,详细记录各跳闸时间及动作电流,跳闸时间应不大于秒(40ms),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毫安(30mA)。 照度测试 a、测量各区域/房间之照度是否符合合约要求。 b、以照度仪置于工作面高度(约750mm),测量各区域/房间内不同位置之照度,测试位置/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修订版修订稿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修订 版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 吉林化工学院工业工程专业人因工程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测试双眼对距离或深度的视觉误差的最小阀限。 二、 实验设备: EP503A 深度知觉观测仪 三、 实验步骤: 1 被测试者坐到测试仪的窗口前面,使双目或单目与观察口成水平位置,观察比较刺激的前后移动。 2 记录数据者接通电源,被测试者预作几次,然后开始实验。 3 被测试者操纵遥控键,使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三点一线。 4 记录者第一次提醒测试者大致的误差,第二次提醒精确误差。测试者按键,然后记录者根据标尺记录误差值。 四、 实验数据: 深 度 知 觉 测 量 实 验 数 据 记 录 表 格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修订版 【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

五、思考题: 1.对测试人的深度知觉能力做一个定性的描述; 测试人对物体远近距离的知觉,同时能够反映出人对于精确提示后误差减下。 2.分析不同的信息提示方式对测量误差的影响。 对于精准与模糊的提示方法,精准的提示方式有助于减少误差。 3.试列举从事哪些职业或工种的人员需要做此测试 飞行员炮手驾驶员

吉林化工学院工业工程专业人因工程实验报告 实验者: 王德超成绩: 班级: 工程1103 同组者: 党博凯 指导教师: 刘彦辰 实验名称:动觉方位辨别实验 实验环境: 天气: 晴气温: 14¢场地: 机电实验楼308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并使用动觉方位辨别仪,考察动觉感受性的个体差异。 2 理解左右臂在空间位移的动觉感受性。 二、实验设备: EP 207动觉方位辨别仪 三、实验步骤: 1 被测者先熟悉下仪器的使用方法,先取几个角度做实验。 2 记录者取一个角度,让测试者做几次,大致的记一下所摆动的角度。 3 测试者根据记忆的角度摆动,记录者记下角度,然后提醒测试者大致相差范围,记下数据。 4 若要还存在偏差,记录者在提醒一个精确的范围,记录数据。 四、实验数据: 动觉方位辨别测量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事故照明切换装置

HR-SGQH事故照明切换装置 HR-SGQH/ A事故照明切换装置,是我公司依据电力部有关规定及现场运行的实际情况,为方便选型设计和用户定型的要求,及用户所提交直流自动切换的要求设计制造的产品。 此设备保证了现场线路出现故障后照明用电的要求,开关选用特制大功率模块,数显控制,达到交直流互锁,实现主、备电源的自动切换,为现场出现故障后的照明要求提供了可靠保证。 用户根据现场情况,选用非本公司定型产品,本公司可按图纸要求生产。 使用条件 1 户内使用,且室内通风良好。 2 海拔高度小于2km。 3 环境温度:-10℃~+50℃。 4 相对湿度不大于90%。 5大气压力80~110Kpa。 6周围介质无导电尘埃与导致金属或绝缘损坏的腐蚀性气体、霉菌等。

技术参数 1 工作电源 交流:220V,50Hz,直流:220两路输入互为切换。 2额定输出 额定输出电流30~80A。 使用说明 1 检查所有开关是否全部处于断开位置。 2 检查所有接线全部正确无误。 3 开启交流开关,交流自动投入。开启直流开关,交流失电后,直流自动动作。只要交流供电直流就自动断开。两路互为自动切换。 4当短路或过载,开关自动跳闸,保护了线路的短路和过载。

安装说明 1 屏体结构为JXH型,整机板材构成。 外形尺寸为300×300×350(高×宽×深),单位为mm。 悬挂安装(背面四角上各1悬挂耳、进出线端子在装置上后部。) 2 切换接线端子说明: D1、D2接交流220V输入电源(交流输入开关控制) D3、D4接直流220V输入电源(直流输入开关控制) D5、D6接交直流220V输出电源(输出开关控制) 注意事项 1不用部分的所有开关置于断开位置。 2装置停用时,应将所有开关置于断开位置。 3全装置整体保修1年,禁止私自拆卸。 保定华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修订版23p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 吉林化工学院工业工程专业人因工程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测试双眼对距离或深度的视觉误差的最小阀限。 二、 实验设备: EP503A 深度知觉观测仪 三、 实验步骤: 1 被测试者坐到测试仪的窗口前面,使双目或单目与观察口成水平位置,观察比较刺激的前后移动。 2 记录数据者接通电源,被测试者预作几次,然后开始实验。 3 被测试者操纵遥控键,使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三点一线。 4 记录者第一次提醒测试者大致的误差,第二次提醒精确误差。测试者按键,然后记录者根据标尺记录误差值。 四、 实验数据: 深 度 知 觉 测 量 实 验 数 据 记 录 表 格 人因工程实验报告修订版 【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

五、思考题: 1.对测试人的深度知觉能力做一个定性的描述; 测试人对物体远近距离的知觉,同时能够反映出人对于精确提示后误差减下。 2.分析不同的信息提示方式对测量误差的影响。 对于精准与模糊的提示方法,精准的提示方式有助于减少误差。 3.试列举从事哪些职业或工种的人员需要做此测试 飞行员炮手驾驶员

吉林化工学院工业工程专业人因工程实验报告 实验者: 王德超成绩: 班级: 工程1103 同组者: 党博凯 指导教师: 刘彦辰 实验名称:动觉方位辨别实验 实验环境: 天气: 晴气温: 14¢场地: 机电实验楼308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并使用动觉方位辨别仪,考察动觉感受性的个体差异。 2 理解左右臂在空间位移的动觉感受性。 二、实验设备: EP 207动觉方位辨别仪 三、实验步骤: 1 被测者先熟悉下仪器的使用方法,先取几个角度做实验。 2 记录者取一个角度,让测试者做几次,大致的记一下所摆动的角度。 3 测试者根据记忆的角度摆动,记录者记下角度,然后提醒测试者大致相差范围,记下数据。 4 若要还存在偏差,记录者在提醒一个精确的范围,记录数据。 四、实验数据: 动觉方位辨别测量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建筑电气调试方案

目录 一、电气系统简介 (2) 1.电力配电系统 (2) 2.照明系统 (2) 二、调试原则 (2) 三、调试内容 (3) 1.电气元件的试验、校核 (3) 2.各箱、柜主回路、回路的检测 (3) 3.电力电缆的试验 (3) 4.配电柜的试运行 (3) 5.照明系统试运行 (4) 四、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 (5) 五、成品保护 (5) 六、调试时间表 (6) 七、调试人员及职责网络图 (6)

一、电气系统简介 1.电力配电系统 1.1电力、照明电源由本工程变电所(设在首层)引来,电压采用交流380/220V。我方负责从配电房低压设备低压端子接线通过电缆竖井至各层强电间总配电箱,总配电箱控制各房间配电箱,各房间配电箱控制末端设备。 1.2 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电源电压为380/220V,50Hz,采用三相五线中性点固定接地系统,低压系统以单母线分段方式运行,采用TN-S系统接地方式。电力干线、支干线和支线采用母线及ZR-DI-YJE 阻燃低烟无卤型铜芯电缆,沿桥架或金属线槽敷设,出桥架穿紧定式镀锌电线管保护。 2.照明系统 本工程照明系统包括正常照明、应急照明和其他照明。正常照明光源选用荧光灯和节能吸顶灯。照明干线、支干线选择及敷设同电力配电系统,支线选用ZR-BVV阻燃型铜芯塑料绝缘线,穿镀锌电线管保护。应急照明包括事故照明和疏散照明。疏散指示灯自带应急电源,应急时间应大于60分钟,工作方式为二线制。楼层指示灯与疏散指示灯要求相同。 二、调试原则 电气系统调试按照先主干后分支、先动力后照明,逐个逐级由上至下对设备进行调试。调试过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单原件试验阶段,分部、分系统试验阶段,联动调试和总体试车阶段。

低压配电及动力照明系统检验调试与验收实施方案

低压配电及动力照明系统检验调试与验收实施方案 1.1 低压配电及动力照明系统检验、调试 1.1.1 检验、试验 1)电气元件 (1)测试项目 柜、盘、屏、箱内断路器,继电器,接触器,互感器,指示表。 (2)测试工具 绝缘测试用摇表(兆欧表);万用表。 (3)测试方法及内容 A)空气断路器的试验: 电压线圈动作值校验→脱扣器的整定及校验→动作性能校验→机械连锁系统检查 B)继电器的试验: 一般性检验→动作值、返回值和保持值检验→动作时间

检验(时间继电器)→极性检验(中间继电器)C)交流接触器的试验: 测量绝缘电阻→检查触头的同时性→检查操作机构→操动试验 D)电流互感器的试验: 测量绝缘电阻→检查互感器变比→检查互感器接线的正确性 E)表计的试验: 一般性检验→外部检验→指示误差检验 2)电力电缆试验 (1)测试工具 电缆绝缘测试用1000V摇表(兆欧表);接地电阻测试用接地电阻仪。 (2)测试内容 包括电缆老化前和老化后的绝缘、护套机械性能试验;测量绝缘电阻;交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试验;局部放电试验;导体直流电阻测试;负载损耗试验;电线电缆耐火、阻

燃性能试验;检查电缆线路的相位。 (3)测试方法 电缆绝缘测试 电缆绝缘测试分三步进行,首先进行电缆材料绝缘试验,其值应满足出厂绝缘电阻值要求;第二步电缆敷设到位后再测试一次电缆绝缘电阻值;第三步电缆头制作完成后再测试一次。 测试合格值:相间≥0.5MΩ,相对N≥0.5MΩ,相、N对地≥0.5MΩ。 耐压试验 工频交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试验电压标准为1000V;当回路的绝缘电阻在10 MΩ以上时,可用2500兆欧表代替工频交流耐压试验,试验时间为1分钟; 泄漏电流测试 测量泄漏电流的原理与绝缘电阻测量基本相同,与测量绝缘电阻不同的是施加交流电压。 3)接地系统测试

照明系统调试检测方案

照明系统调试检测方案 昆明市三环路闭合工程西三环段——下穿滇池草海草海段 照明工程照明系统调试检测方案 1、工程概述 滇池草海段隧道为两孔双向六车道,行车速度为60KM/h,照明范围为隧道北岸接地点(R(L)K19+120)到南岸接地点(K21+350)。隧道内设置照明种类有:1、隧道内设一般照明(分基本、节电照明两种); 2、应急照明; 3、隧道内安全门疏散标志及疏散指示标志; 4、出入口加强照明; 5、安全通道及电缆通道照明; 6、遮光棚照明; 7、引道照明; 8、南北变电所内照明等。 隧道内照明安装工作内容:1、照明配电箱46台;2、镀锌钢管明敷设66000m;3、镀锌钢管暗敷设22800m;4、导线穿管319000m;5、各种照明电缆敷设54300m;6、隧道灯具2402盏;7、疏散指示标志照明灯具275盏;8、光照(亮)度仪6台。 隧道照明配电采用单母线分段中间设母联开关的接线形式。正常时母联分闸,一段、二段分列运行。隧道照明电源分别引自南、北降压变电所隧道照明回路,隧道南岸与北岸的照明回路于南北变电所中部进行供电分界。照明配电柜、稳压器分别设于南北变电所照明配电室内。集中供电式应急照明电源装置设于南北变电所的照明配电室内。控制中心对两个变电所内的照明设备的主要参数进行监测并对主要照明

回路进行控制。 隧道应急照明及隧道疏散指示标志灯具平时常亮,由两路市电一用一备供电,当两路电源均失电时,则EPS投入供电。 灯具采用基本、节能控制模式,平时基本回路灯具常亮,到了夜晚节能回路灯具投入运行。灯具安装采用可调光角度的灯具支架,排列整齐,固定牢固,视觉上线条流畅。灯具供电干线采用三相四线制 ---380/220V,灯具以A、B、C相的次序沿线排列接入电源。 1 照明系统调试检测方案 2,北岸峒口侧亮度要求:入口段隧道中间段路面设计平均亮度 2.5cd/m222;南岸峒口侧亮度要求:、过渡二段、过渡一段 21.2cd/m7.04cd/m70.4cd/m2222、出口段6.16cd/m12.5cd/m、过渡一段18.5cd/m;、过渡二段入口段61.6cd/m22、路面中线亮度纵向均匀度≥0.5cd/m0.4cd/m、路面亮度总均匀度≥引道段2。 0.6cd/m照明系统采用TN-S接地系统,所有照明箱体外壳、灯具外壳及管线均接入PE线(黄绿线)。 2、照明系统施工及验收依据: a、《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 b、《矿物绝缘电缆敷设》09D101—6。 c、《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IEC439—1 1992。 d、《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实验标准》GB50150—91。 e、《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人因工程学实验报告

重庆理工大学学生实验报告实验项目:人因工程学综合试验 班级: 110040801 学号: 11004080104 姓名:陈秋池 成绩: 指导教师:肖燕 2013年 06 月 02 日

实验目录 实验一生理测量与工作作业实验 (3) 实验二心理与认知实验 (7) 实验三人因环境综合测量实验 (13)

实验一生理测量与工作作业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原理 1、学习人体生理测量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2、学习人在工作作业中的动作错误概率与训练的关系。 二、实验步骤 实验一、生理测量实验 1、身高、坐高测量 【实验仪器】: 本实验采用TZG型身高坐高计进行测量。 【实验步骤】: (1)将身高坐高计座板掀起,被试赤脚立正姿势站在脚踏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足跟及两肩与标尺竿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以保持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一水平。 (2)主试站在被试侧面,将滑尺沿标尺竿下移,轻压被试头部。主试两眼与滑尺呈水平时读数记录,完毕将滑尺上推至安全高度。 (3)将座板放平,被试坐在身高坐高计座板上,两肩胛间紧靠标尺杆,躯体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以保持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一水平。两腿并拢,大腿与地面平行,小腿尽可能与大腿呈直角,上肢自然下垂,双足踏在地面上。 (4)主试站在被试侧面,将滑尺沿标尺竿下移,轻压被试头部。主试两眼与滑尺呈水平时读数记录,完毕将滑尺上推至安全高度。 2、人体重测量 【实验仪器】: 本实验采用RGT—140型人体秤进行测量。 【实验步骤】: (1)先拨动主、副游驼至0刻度处。 (2)被试站在人体秤踏板上,向右拨动主游驼至20或40或60或80公斤刻度处,最大程度使计量杠杆尾部刚好在闸门中上翘,并与闸门上筐接触。 (3)向右拨动副游驼,直至计量杠杆尾部刚好在闸门中上、下均匀摆动至平衡。此时读数记录。 3、握力测量 【实验仪器】: 本实验采用CWL—1型握力计进行测量。 【实验步骤】: (1)拧动握距调整轮调整适当握距,握距大小要根据被试手大小来调整。 (2)持握柄的手松开,用另一只手的手指轻拨指针回零。 (3)手持握力计,掌心向内,表盘朝外,身体直立两脚自然分开,两臂自然下,用最大力握内外握柄,此时,指针所指的表盘刻度值即为握力值。 (4)被试左、右手各3次,取最大握力值记录。 4、皮肤电反应检测 【实验仪器】: 本实验采用EP602型皮肤电测试仪进行检测。

UPS、事故照明的切换操作

事故照明的切换操作 UPS系统组成及工作方式 一、UPS的主要作用 UPS(Uninterruptable Power Supply)“不间断电源”,它是能够实现两路电源之间不间断地相互切换的电气装置。 UPS的主要作用: 1)两路电源之间的无间断相互切换; 2)隔离作用:将瞬间间断、谐波、电压波动、频率波动以及电压噪声等电网干扰阻挡在负载之前,即使负载对电网不产生干扰,又使电网中的干扰不影响负载; 3)电压变换作用:输入电压等于或不等于输出电压,如380V/380V,380V/220V,包括稳压作用; 4)频率变换作用,稳频作用; 5)提供一定的后备时间(自带蓄电池的) 二、UPS的主要组成部件

UPS系统是由输入空气开关、输入滤波板及保护电路、整流器、电厂供给直流电源或自带蓄电池组、逆变器、静态开关、旁路开关、输出滤波板和隔离变压器等组成。 1)整流器的主要功能就是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提供给逆变器,逆变器重新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输出给负载。 2)逆变器主要由IGBT、电感、电容、缓冲电路,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等组成。逆变器的主要功能是负责将整流器或者电厂直流屏提供的直流电转换为电压幅度和频率精确、稳定的交流电以满足现今先进的电力设备的需要。 3)静态转换开关由两组背对背连接的SCR模块构成,它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将负载由备用电源供给转为由逆变器供给,或由逆变器供给转换为备用电源供给。 4)手动维修旁路在UPS检修时为负载提供电源

三、任丘热电公司UPS (一)概述: 我公司#1、#2机UPS采用北京固特大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代理的美国艾迪森NMP31080-220/220型UPS,每台机组设一套UPS,向热工控制仪表、DCS系统及其他自动装置供电;输出电压220V,80kVA,单相50HZ。布置在主厂房6.3m直流UPS配电室内。 升压站采用北京固特大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代理的美国艾迪森NMP31015-220/220型UPS一台,向升压站自动装置等供电;输出电压220V,15kVA,单相50HZ。布置于升压站南侧的控制楼内。脱硫系统UPS采用北京固特大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代理的美国艾迪森NMP31030-220/220型UPS一台,向热工自动化装置等供电,输出电压220V,30kVA,单相50HZ。布置在除尘除灰脱硫控制楼内。UPS系统由整流器,逆变器, 静态开关,手动维修旁路开关,输入隔离变压器、输出隔离变压器等组成。 (二)电源系统 机组UPS的电源有三路:工作电源取自380V低压段,工作电源为三相交流电源。旁路电源取自保安段,为380V两相交流电源。直流电源取自直流盘。 升压站UPS的电源有三路:工作电源取自380V低压段,工作电源为三相交流电源。旁路电源取自保 安Ⅶa(Ⅷa)段,为380V两相交流电源。直流电源取自直流盘。 脱硫UPS的电源有三路:工作电源取自380V低压段,工作电源为三相交流电源。旁路电源取自保安段,为380V两相交流电源。直流电源来自UPS自带蓄电池。 当UPS系统过载、电压超限、逆变器故障时由静态开关自动切换到旁路运行,若自动切换不成功应立即进行手动切换。正常情况下逆变器的输出自动跟踪旁路电源而保持同步状态。当UPS主机逆变器需要检修时,由手动维修旁路开关直接给负荷供电即由保安段来的交流电源经旁路隔离变压器、旁路稳压调压器向负荷供电。 (三)工作模式 UPS有四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它们分别是:正常工作模式、直流后备模式、备用电源模式和维修旁路模式。 1、正常工作模式:在工作电源正常时,UPS由工作电源经整流器、逆变器向配电盘供电并同时对蓄电池充电(脱硫UP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