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的动力机制

行为的动力机制
行为的动力机制

※第五章行为的动力机制

教学重点:需要和动机的实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教学难点:需要的分类;动机的动态结构以及影响行为动机的因素。

本章课时:3学时

教学过程:

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个体进行着不同的行为活动,而在同一行为中不同个体也会产生不同的积极性。这是由于人们行为发生的动力机制决定的,所以,学习这一章,要求理解和掌握需要和动机的实质,了解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明确需要和动机的分类以及它们在个体行为中的作用,着重研究人的行为动力机制,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这对于调控个体的行为,尤其是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需要和动机

一、需要的概述

(一)需要的概念及其特征

1、概念: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

心状态,它是机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需要是客观现实要求的反映。人有劳动、学习、交往、创造、维护道德、

娱乐和运动等方面的需要。

需要是个人的一种主观状态。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愿望、意

图、兴趣、动机等。

2、需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1)对象性它总是对于某种事物的需要。

(2)紧张性它是人感到某种欠缺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3)推动性需要形成后,就会成为一种支配行为寻求满足的力量,推

动人去从事各种活动

(4)起伏性一般的需要有周而复始的特点,不是一次得到满足以后就永远消失,总是需要——满足——再产生需要——再次满足……。较复

杂的需要,则没有这种起伏性。

(二)需要的分类

1、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这是根据需要的起源来划分的)

生理性需要是个体为维持其生命和延续后代而产生的需要,它是人类最原始和最基本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指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些需要。生理性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是在种族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性需要则仅仅为人所独有。人的生理需要和动物的需要也不相同。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这是根据需要的对象来划分的)

物质需要是指个体对物质,如对衣食住行和日常用品的需要。精神需要

是指个体对精神文化对象的需要。

人的需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需要不仅是个人需求的反映,同时也是社会需求的反映。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处于对立统一之中。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必须把社会需要转化为个人需要,才能与社会协调一致。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1908——1970)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于1943年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以后又对这个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颇有影响的需要理论。他把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分为以下七大类:(结合参

看图5—1马斯洛需要层次图)

1、生理需要。如吃、喝、睡、行等方面的需要。

2、安全需要。如躲避危险、防御侵袭、排除不安定因素等方面的需要。

3、友好和归属的需要。如交友、爱情、母爱等方面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如希望有实力、有成就、有信心以及要求独立和自由,

或渴望名誉、地位、威信、高度评价等方面的需要。

5、求知的需要。如知道、了解及探索事物等方面的需要。

6、求美的需要。如追求事物对称、秩序及美景等方面的需要。

7、自我实现的需要。如充分发挥自我潜能、发现自我满足的方式等方

面的需要。

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看成是一个组织系统。并按优势出现的先后排列成一个系列,较系统的探讨了需要的性质、结构、发生、发展以及需要在人生中的作用,这对于我们深入研究人类的需要是有启发的。这个理论在教育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育实践证明,一个饥饿、不安全、得不到爱、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是不可能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对后进生的研究也表明,他们一旦解除了受歧视、孤独、焦虑的情绪,以尊重和爱的情感去感召他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是可以逐步激发起他们上进的学习动机。但是,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并受到许多学

者的批评。

第一,虽然马斯洛用“似本能”来代替“本能”的概念,用以说明人类的需要不同于动物的需要。但是他却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是由体质或遗传决定的、是与生俱有的。这就把人的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混同起来了。第二,马斯洛十分重视人的潜能和价值,认为自我实现的人是人类中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最好的典范,是最有价值的人。然而他所讲的自我实现是个人的自我实现,仅仅是极少数人的自我实现。个人的自我实现应当与理想社会的实现紧密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个人的自我实现不仅应当而且必须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这才是最有价值的。第三,马斯洛把人类的基本需要分为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有其合理的因素。但是,他强调的是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低级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就不会产生较高一级的需要,而没有充分认识到高级需要对低级需

要的调节控制作用。

第四,在需要的研究方法问题上,马斯洛突破了弗洛伊德用临床法局限于对精神病人的研究和行为主义者用实验法局限于对动物的研究,采用现象学描述法对有成就的人进行整体分析,这无疑是一个进步。但是,这类研究在信度和效度上都有不少的问题,对需要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用现象学描述法或搜集名人的档案资料进行经验性的分析而放弃探索因

果关系的科学证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马斯洛对需要的研究也是有较

大局限性的。

二、动机的概述

(一)什么是动机动机是在需要的刺激下直接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内部

动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农民向国家平价出售上万斤粮食而不到市场上去卖高价;有的人专门制造伪劣农药坑害农民等。为什么人们要做这些事?是什么激发人们去干这些事?这个问题就是心理学中的活动动机问题。动机是活动的一种动力或心理倾向,它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按某种方式行事。人们的活动无一不是在动机驱使下进行的,活动和动机紧密相联,可以说,动机是人们的一切心理活动中的最重要的机

能。

需要和诱因是引起动机的两个重要因素。需要被认为是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诱因被认为是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

(二)动机的作用作为活动的动力和方向,动机具有三种功能。

1、激发功能动机能激发起机体产生某种活动。例如,饥饿者对与食物有关的刺激、干渴者对与水有关的刺激反应特别敏感,易激起寻觅活动。

2、指向功能动机使机体的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或对象。例如,在成就动机的支配下,知识分子放弃舒适的生活条件二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在为国家多作贡献的动机支配下,农民向国家平价出售粮食而不到市场上卖高价。动机不同,活动的方向和它所追求的目标也不同。

3、维持和调节功能当活动产生以后,动机维持这种活动针对的目标,

并调节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在具体的活动中,动机的上述功能的表现是很复杂的。不同的动机可以通过相同的活动表现出来;不同的活动也可能是由相同的或相似是动机所支配,并且人的活动也可以由多种所支配。例如,成就动机可以促使人们在不同的学习领域(学习、文娱、体育等)进行积极的活动。因此,在考察人的行为活动时,就必须要揭示其动机,只有这样才能对他的行

为作出准确的判断。

(四)动机的分类

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这是根据动机的起源来划分的)

2、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这是根据动机的性质和社会价值来划分的)

3、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和短暂的、具体的动机(这是根据动机的影响

范围和持续作用时间的长短来划分的)

4、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这是根据在活动中作用的大小来划分的)

5、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这是根据引起动机的原因来划分的)

三、动机和需要

有了需要才能产生动机,进行各种行为活动。但需要变成动机往往需有一个发展阶段。首先,需要的强度达到一定的水平后,才能成为动机并引起、推动或阻止某种活动就。其次,需要产生以后,还必须有能满足

个体需要的外在事物,即诱因条件。因此,动机是某种刺激和反应之间

所存在的必要的内部环节。

第二节影响行为动机的因素

从行为发生的基本心理机制上看,动机是推动个体行为的直接动力,而个体的行为动机则是在主观需要和客观事物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内驱力和诱因的形式被引发的。这是行为发生的最基本的模式,在具体情景中,情况要复杂得多,还有以下一些因素影响着个体的行为动机。

一、认知因素

(一)效价和期望评价

行为动机=效价×期望

这里的效价和期望,都是个体的主观认知,而不是客观实际。一般来说对客体的效价和期望评估越大,动机强度也就越大。

(二)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从事某项工作所具有的能力的主观评价和确信。它是个体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推测,而非客观实际;它会影响个体对活动的选择性、坚持性、情绪状态以及对活动中所遇困难的态度。

(三)目标意识

个体头脑中对目标的意识越清晰、越具体,则对个体行为的引发越有利,并且目标的设立也会通过自我激励机制对个体动机发生作用。

(四)归因作用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某些属性或倾向行为结果进行分析,推论其内在原因的过程。见表5—1韦纳行为动力归因结构,韦纳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有8种类型的因素。一般来说,把行为结果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外部的或不可控的因素,会降低个体对后继行为的动力;而把行为结果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内部的、可控的因素,则会增强个体对后继行为的动力。如把成败归因为努力程度、方法运用等,则具有积极的

促进作用。

二、情感因素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态度体验。随着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情感现象有了较多的研究和认识,揭示了情感的不少功能,其中一个十分突出的功能,便是情感的动力功能,即情感对个体活动所具有的增力或减力效能。情感构成一个基本的动力系统,它能够驱动有机体发生反应、从事活动,在最广泛的领域里为人类的各种活动提供动机。

三、行为因素

动机——行为——动机。这种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行为动机的强化作用所谓强化,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

种反应可能性的力量。

(二)通过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作用行为动机个体行为效果如何,能否胜任,自然会影响个体的主观判断,并由此进而影响个体的动机。

四、价值观因素

价值观是人们用以评价事物价值标准并以之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

包括:

(一)兴趣它是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渴望探求真理,与肯定的情绪态度相联系的积极的意识倾向。它对个体的活动,尤其是认知活动具有巨大

的推动作用。

(二)信念它是个体对某些知识的真实性或某些观念的正确性抱有坚定的确信感和深刻的信任感,并力求加以实现的效率倾向。信念是知和情的升华,也是知转化为行的中介动力,是知、情、意的高度统一体。(三)理想它是个体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它与信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一定信念为基础,是信念对象的未来形象和具体内容。因而,理想比信念更具体、更丰富、更确定、更具有情感意

义上的感召力。

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一、学习动机的概念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一)学习自觉性是学习动机中的重要成分,它是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家庭和学校所进行的学习目的教育以及由于个人的学习成败而体验到社会对自己的要求等,而逐渐形成的。

(二)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它是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三)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与他对待学习的态度直接联系的。

二、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

(一)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在学生学习动机形成中的作用

学习动机的形成不能脱离社会上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不同的家庭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起着直接的作用;一个国家对科学文化的要求和社会风气、思想意识形态等都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学校教育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发展起主导作用。(二)学生年龄的增长对学习动机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其主导性的学习动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三)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习动机形成的影响

1、学生兴趣爱好的广度和深度,影响其学习动机的稳固性和深刻性。

2、学生的意志品质对学习动机形成的难易和速度有很大影响。

3、学生的个人志向级别不同,对学习的要求和反应不一样。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

(一)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是教师和家长是一项经常的、重要的工作。

2、教师和家长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努力把思想性与知识性、情感性、形象性结合起来,才能使教育要求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成功地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3、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应贯穿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4、在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时,还可以通过对比、经验交流、个人谈话等方式,对学生某些不正确的学习动机予以否定,使他们产生新旧动机之间斗争,从而逐步树立正确的、长远的、高水平的学习动机。

(二)利用各种方式,培养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性

1、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难易适中

2、组织学生广泛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和发展兴趣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恰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培养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原有动机迁移,引起求知需要

四、学习动机的激发

(一)向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

(三)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四)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五)适当开展竞赛活动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学校中开展适当的竞赛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促进的作用。介绍查普曼和费得的竞赛实验,参见图5——2加法练习竞赛成绩比较。

(六)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正确及时评价,适当的表扬与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业成绩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集体主义精神等等。介绍赫洛克的实验,参见图5——3不同诱因的效果比较。

第六章行为动力

第六章行为动力 一.填空题 1.动机冲突可分为、、和三种形式。 2.动机是在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3.和是动机产生的必要条件。 4.需要是由所引起一种紧张状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源泉。 5.根据动机对行为作用的大小,可将动机分为;根据引起动机的原因,可以将动机分为;根据动机引起的行为与目标之间的关心,可将动机分为;根据动机的起源,可将动机分为; 6.需要可根据起源分为和;根据形象的性质可分为和。 7.马斯洛把需要分为、、、和五个层次,并且高级需要是在产生的。 8.动机的作用体现在、和三方面。 9.动机是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 10.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内驱力成分包括、、三个方面。 二.名词解释题。 1.需要 2.动机 3.自我实现的需要 4.诱因 5.自我效能感 三.选择题 1、()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A、需要 B、动机 C、内驱力 D、兴趣 2、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 A、马斯洛B、海德C、韦纳D、班杜拉3、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作() A、安全需要B归属与爱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自我

实现的需要 4、心理学实验证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密切关系,解决问题效率最佳时的动机强度应是() A、最强 B、较弱 C、适中 D、极强 5、马斯洛认为人的最基本的需要是()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和爱的需要 D、成长的需要 6、同一个目标对于个体来说可能满足某种需要,但同时也可能构成威胁。这属于动机冲突中的()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7、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称作()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诱因 8、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呈现两个具有同样强度的威胁力的目标,迫于形势,逃脱一个威胁就必须接受另一个威胁,此时个体引起的紧张和随之产生的动机上的冲突就是()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9、“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属于动机冲突中的()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10、一个人想获得长者(如家长、教师)的赞许或认可,取得应有的赏识的欲望,称()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诱因 四.简答题。 1.简述需要的特征和分类。 2.简述动机的功能和分类。 3.简要叙述动机与行为效果的关系。 4.简述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五.论述题。 1.评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内容以及各层次关系。 2.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的正确归因? 六.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有些学生进入初二年级后,会出现轻微的新环境、新课程的不适应感,上课不知道老师在讲些什么,容易走神,学习成绩逐渐甚至明显下降,并出

第三章++行为动力

第三章行为动力 ●行为动力:人类的行为,特别是那些有目的的行为一定是有某些动力的推动下完成的。 ●心理学家已初步探明,人类行为一切动力都起源于需要,需要是人动力的源泉。所以,要了解人类行为的动力必须从了解需要入手。 第一节需要 一、需要的含义 (一)什么是需要 1、概念: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下面就需要的概念作一些具体解释: ①需要是有机构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②需要是人类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 ③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 2、需要的特征 ①对象性 ②动力性 ③社会性 (二)需要的种类 1、生物需要与社会需要(按需要起源的角度划分) 生物需要:指保持和维护有机体生命和延续种族的需要。 社会需要:指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需要。 2、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按需要所指向的对象来划分) 物质需要:维护个体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所需物质产品的需要。 精神需要:指个体参与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

1、生理需要。生理需要指维持生存及延续种族的需要。 2、安全需要。安全需要是指希求受保护与免遭威胁从而获得安全感的需要。典型的安全需要有:(1)生命安全。(2)财产安全。(3)职业安全。 3、归属与爱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都有被他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在生理、安全、归属和爱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产生的对自己社会价值追求的需要。 5、求知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又称认知和理解的需要,是指个人对自身和周围世界的探索、理解及解决疑难问题的需要。 6、审美的需要。审美的需要是指对对称、秩序、完整结构,以及对行为完美的需要。 7、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即指个人渴望自己的潜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希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活动。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 1、出现的顺序由低到高。 2、各层次需要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由大到小。 3、七个层次可概括为两种水平。马斯洛认为,前四种需要即从生理需要到尊重的需要属于基本需要,后三种即从求知的需要到自我实现的需要称为成长需要。 (三)对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简要评价 ●其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注重社会正常人的需要,因此它具有普遍性。他的理论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的引用。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一个严格组织的层级系统。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比较客观、准确地揭示了人类需要产生的客观规律。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马斯洛脱离现实社会生活实践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去看待人性,将人的社会性需要也自成是与生俱来的潜能,将人类的一切需要都看成是由潜能决定的,因此降低了社会生活环境在人的需要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行为动力理论

行为动力理论 复件第四章行为动力理论 第四章现代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行为动力理论(学时)—行为动力理论(6 学时)行为动力理论【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需要、动机、情绪、情感、意志的概念,掌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需要与动机的种类、相互作用及其激发与培养,情绪、情感的种类、区别与联系,意志的品质与行动特征。【重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意志行动的特征,意志的品质【难点】动机理论,意志的心理结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讲授法【教学内容】第一节需要一、需要的概念二、需要的种类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第二节动机一、动机概述二、动机理论三、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第三节情绪和情感一、情绪和情感概述二、情绪的表现形式:表情三、情绪与情感的分类四、学生的情感教育第四节意志一、意志的含义二、意志的过程与结构三、意志的品质作业和思考题: 1.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3.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4.意志行动的特征有哪些? 5.意志的品质有哪些? 心理学第三章行为动力理论教育感悟2009-07-22 11:56:20 阅读22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行为动力理论 一.名次解释 1. 行为:是个体为了维护自己生存和种族延续,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所做出的各种反应,包括身体互动和心理活动。 2. 需要:是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引起的一种内部紧张状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3. 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4. 意志:是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二.单选题 1. 成就归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韦纳)

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1.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一>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机制 1.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蕴藏于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中 <1>什么是个体的实际生活过程 首先,个体的实际生活过程就是他们现实的生命存在方式,它由三种活动方式整合构成,由游戏娱乐活动、学习活动和劳动活动构成。生命的每个阶段都由其中的一种活动方式为主导活动,其余两种为辅助性活动。如幼儿以游戏娱乐活动为主,学习和自我服务的劳动为辅;入校学习的学生则以学习活动为主,游戏娱乐和家务劳动为辅;参加社会工作后则以职业劳动为主,游戏娱乐和学习活动为辅。所谓的主导性活动就是在个体生命发展的某个阶段,对其身心发展具有最为重大意义的那种活动方式,如幼儿的游戏,学生的学习,成人的职业劳动。 一个人的生存质量一是取决于主导活动的成败;二是取决于三种活动方式的构成的合理性,如学生和成人沉溺于网络游戏,或走向另一极端,被剥夺了游戏娱乐的权利,都是对生命质量的践踏和破坏。 其次,个体的实际生活过程就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中介项——活动。因此,由主体—活动—客体三项图式构成反馈环路系统,就是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其中,主体是宇宙间特殊的物理化学客体,而客体项主要指交往对象——人。主体活动的性质与交往对象决定了他归属于某个社会群体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 <2>什么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 我们这里所讲的动力不是指某种活动的动机,而是指一个系统动态过程出现的最深层的动因。个体的生活过程是一个由“主体—活动—客体”三项图式整合而成的结构性系统,这个系统的某个要素发生变化,就会自发地、自动地、自然地引起这个系统中的其他要素乃至整体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个互动的变化过程就是动力机制发生作用的过程。个体的实际生活过程就是一个非常活跃的主客体之间以活动为中介的互动过程。 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哲学理念就是:一个人的心理、意识决定于他的实际生活过程。这就是说,一个人的实际生活的动态过程决定了他的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蕴藏于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中。 我们必须对两种心理发展动力观提出质疑:一个是传统的心理学教材的提法,即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是“由环境或教育提出的要求转化为儿童新的需要和他们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矛盾”,简言之是儿童的新需要与旧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这种从个体的心理世界内部寻找心理发展动力的做法,违背了物质决定精神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而前面所提到的个体的实际生活过程从本质上讲则是一个物质性的实践系统。另一种提法是环境决定了儿童心理的发展,这其实也是一种心理发展的动力观,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蕴藏于环境,归结于三项图式中的客体项,这种直线式的因果观从根本上违背了辩证法,无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存在,况且环境中的一大部分还不能成为主体的活动对象(即客体项)。 个体实际生活过程中的主客体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才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力。人的心理发展的动力植根于他的实际生活过程中。在由“主体—活动—客体”三项图式构成的反馈环路系统中,其中的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其中的其他要素或整体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人的心理结构在这个系统中掌握并适应相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习题与答案

精心整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简答题 1.为什么将普莱尔作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呢? A在时间上,《儿童心理》一书于1882年出版,1884年又再版,是儿童心理学着作 B C. D. 2. A. C. D.艾里克森提出了人一生心理发展的观点。 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A.探索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 a.发展心理学可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b.发展心理学可为医疗、文艺及社会工作等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B.探索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提高其素质 C.探索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E.伦理性原则 5. A. B. C. D. E. 6. A. B. 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需要解决。 7.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A.第一阶段:学习信任阶段(出生—1岁),主要矛盾是信任对不信任。 B.第二阶段:自主与羞怯、怀疑阶段(1—3岁),主要矛盾是自主性对羞怯、怀疑。 C.第三阶段:主动与内疚阶段(3—6岁),主要矛盾是主动性对内疚感。

D.第四阶段:勤奋与自卑阶段(6—12岁),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 E.第五阶段:同一性与角色混乱阶段(12—20岁),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F.第六阶段:亲密与孤独阶段(20—40岁)。主要矛盾是亲密感对孤独感。 G.第七阶段:繁殖与停滞阶段(40—60岁),主要矛盾是繁殖感对停滞感。 H.第八阶段:自我整合与绝望阶段(60岁以后),主要矛盾是自我整合感对绝望感。8. A.7岁)C. 9. 10.心理发展的原因: 第一,是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 第二,从个体发展来看,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词、符号,使其在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 第三,是高级心理机能不断内化的结果。

第三章:行为动力理论——复习范围

第三章行为动力理论 第一节行为概述 一、行为的含义行为是个体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和种族延续,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时所做出的各种反应,包括身体活动和心理活动。 人和动物的行为不是无缘无故地产生的,它的产生必然有其原因和动机。 二、人类行为的特征 1. 目的性 所谓目的性,就是指人类个体可以事先确定行为的目标,通过对行为的选择和组织实现预定的目标。 2. 规范性人的行为与普通动物的行为本质区别还表现在,人类的行为受规范调节,而普通动物的行为则自发的。 3. 互动性 所谓互动性,就是指人类个体的行为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特征。人类的个体行为不是独立受其自己的主观意志支配,而是广泛受到其他人的思想、观点、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人类行为的互动性集中表现为人际交往的活动。 4. 戏剧性人类的行为还具有戏剧性。所谓戏剧性是指人类个体的行为不是对其个体意愿的直接表达,而具有一定的表演成份。 三、人类行为的分类 1.本能行为与社会行为 2.内隐行为和外显行为 3.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 四、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至少有四个,即个人因素、环境因素、文化因素、情势 因素。 五、行为动力理论 (一)行为动力的概念通常,把一切引起、支配和维持个体行为的因素统称为行为动力。通过对行为表现的分析,人们不难看出行为动力的基本特点:1.启动性。2.方向性。3.强度。4.持久性(二)行为动力的理论 1.动机的本能理论本能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行为主要地受人体内在的生物模式驱动,不受理性支配。本能论过分强调先天和生物因素,忽略了后天学习和理性因素。 2.动机的驱力理论机体的需要产生内驱力。内驱力激起有机体的行为。内驱力是一种中间变量,其力量大小可以根据剥夺时间的长短或引起行为的强度或能量消耗,从经验上加以确定。 3.动机的强化理论 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人们可以用这种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其行为。因此,强化理论也被称为行为修正理论。 4.动机的认知理论 目前,动机的认知理论中较有影响的有认知失调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归因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费斯廷格( L. Fest in ger )。费斯廷格提出,每个人都有一 个认知系统或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是由知识、观念、观点、信念等组成。认知结构中的每一种具体的知识、观念、观点、信念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认知元素。所有认知元素之间存在三种关系,即协调、不协调和不相关。当认知元素之间协调一致时,人就会保持这种协调状态,觉得心安理得,不去改变态度。而当认知元素之间相互矛盾,处于不和谐状态时,人就会感到紧张、焦虑、不安。此时个

心理学的发展前景

心理学的发展前景 ——心理学对社会和人生的关怀 选择字号:大中小本文共阅读7131 次更新时间:2001-05-25 14:31:00 进入专题:王登峰心理与医学● 王登峰 主讲人简介:王登峰教授,1965年2月出生;1990年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毕业,获博士学位;1999年任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 研究方向: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 我今天主要是想跟大家谈两个问题,第一是心理学从脱胎于哲学到今天100多年的历史中,心理学的研究的发展历程,主要是从心理学的应用和理论两个方面来看;第二是心理学所研究的人在三个生存空间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这里主要是希望能够对心理学的发展和未来做一个勾画。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从应用的角度:第一个阶段是作为装饰品出现,那时人们研究心理学是出于好奇心,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第二个阶段,即调味品阶段,此时心理学看上去是有用的,但实际运用中又往往被人们忽视,尚未对人们生活或社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和作用。第三个阶段,心理学在社会和人生发展中成为必需品。比如在心理健康领域,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保持心理健康已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目标之一,此时心理学越来越起到必需品的作用。另外,人力资源也离不开心理学,也体现了心理学在社会和个人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进心理学发生这样的变化呢?首先人们对心理学研究日益深入使其具备了可以为社会所用的内在条件。其次,社会发展进步,人们对自身的关注,开始依赖于对人本身素质的提高。在人类生存过程中社会对人本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与社会分工有关,不仅需全面的知识,也需深厚的个人素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心理学的作用才日渐体现出来。目前国内对心理学的应用是比较有限的,主要是临床心理咨询,心理卫生,另外在经济领域还有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等。但西方心理学的应用则更广泛一些,有的直接用于军事,有的还用于心理战。所以西方对心理学的应用更为深入和具体一些。 从心理学理论研究的角度:最初被称为泥瓦匠的心理学,因为其不是把人作为整体而对人的某些特点进行研究。在心理学进入科学之前,更多的是一种思辩,但当其进入科学范畴,则开始用宏观方法研究,此时研究的多是较为简单的心理过程。比如反应时的研究,这是人的一种心理特点,反映人们心理素质方面的差异。此时心理学还是将人之特点劈开,一个个研究,这与西方实证主义研究取向较为接近。因为当时对整体难以把握时,就将其打碎,研究每一个碎片,再将其拼和。当我们研究一个物体时,这样做还是可行的。但将其用于心理研究则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种研究方法会使我们失去很多重要信息。 第二个阶段是将人作为整体研究。典型的即是人格研究。我们知道,人比无生命物体复杂,因此作为整体研究难度很大。于是有三种方法:第一是将人的特点与动物做比较。因为很多试验在人身上无法做,便在动物身上来做,将人与动物行为类比。弗洛伊德的很多理论观点都是从动物行为而来,他这种研究方法又被称为对人类自尊心的第三次打击。生态学家认为动物行为与生态环境有很大关系,于是提出“动物的标记行为”,这样的行为在人类中也是有的,只不过人的行为具有更多的灵活性。精神分析理论后来便有一种假设,人活着的目的是为了跟他最看重的对象建立并保持一种密切联系,这就是人类的对象联系理论。第二种方法是将人与机器类比,将人脑比作电脑,出现了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的研究,人脑加工过程类比于计算机加工过程。行为理论心理学认为,人是作为环境的产物,受制于人所生活的环境,人就是对外界的应答反映。我认为这也是一种机械的观点,也是由于不能把握人的复杂的内部过程,同时又不能单独对某种心理过程研究导致的。第三种方法是人本主义,人既不等同于动物,也不等同于机器,人有自己的尊严和独立性,既不是为了满足自己先天的生

自我评价作为一种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

自我评价作为一种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课程的实施具有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内容、标准、方式和方法等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因此,为了确保化学探究性学习的深入与推广,亟需加大教学评价的力度,通过评价改革来促进和推动新课程改革。 一、教学评价改革的走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实现其目标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迫切需要,更是实现“三个面向”的有力保证。针对目标中的“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到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结合教育实践,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应重视以下几个原则。 1.主导性原则 主导性原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以激励为主。让学生在不同程度上看到自己在参与学习后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享受成功的快乐,从而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如,课堂上教师的少批评,赞扬一点不计其余的行为;放大学生个体的“单元”优势,提高其自信心的行为;培养学生群体的学会欣赏、赞扬他人的行为等。 2.自主性原则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更具持久作用。社会的发展更要求人具有较高的自我评价,自我调解、自我提升等能力。自我评价作为一种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应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得以高度重视。如,实效性地创设小组交流的时空,使学生有取长补短、学习他人、认识自我的机会,这便是一种良好的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与默化。

再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的作业自评,互评,再师评等具体操作,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和能力。 3.差异性原则 学生的发展,由于受其遗传及生存环境的多因素影响,个体之间显现着多元的不均衡性;就自身而言,也存在着发展的方向问题。这需要因材施教,因性施教,绝不可一刀切,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的要求。 对学生的评价,我们贯彻“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操作原则。“要保底”就是确保每位学生在每日的课堂学习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即使是学困生,也同样要通过教师的帮助,同学的影响而感受到“只要我努力,我也会提高,我也有优势”。对学困生不追求其全面、最好等,评价侧重他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与自身的进步相比,关注他的“更好”,哪怕是一时的不足,难寻其长也应对其进行一定的鼓励性评价,因为只要希望在,成功就在。“不封顶”就是注重教育的层次性,最大限度地提升广大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平台。不仅要“走共同富裕之路”,还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样才能产生多元奇秀的“领头雁”。 4.多元性原则 课堂评价的多元性原则,主要是指两方面:一是参与评价者的多元性。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且形成各学科评价思想的和谐、统一、互补、持续;自我评价,生生评价,乃延伸于管理者与家长、社会的评价等,从而构成评价的立体化。二是评价角度的多元性。针对学生个性和班级群体的评价,不仅限于知识、能力上,而且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多方面。 如,我们针对比较聪明而学习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教学过程就多侧重于他们的学习习惯方面的评价,并加强年级教导制的教研管理,强调各科教师沟通,重在研究学生个体与群体的发展、影响。不求其全,但求走实每一步,让教师的群体合力良好地作用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5.艺术性原则

(201406)课题研究的支撑性理论集锦

课题研究的支撑性理论 课题研究是建立在理论假设基础上的研究,属于能够预知结果的教育“实验”,而不是不知道结果的“试验”。因为,教育改革对象是学生,所以只能“实验”,不能“试验”;因此,课题研究必须有足够的教育理论做支撑。研究者必须找到能够支撑课题研究的支撑性理论,才能证明课题的科学性——这是课题研究的前提条件。 以下,是我从过去的一些课题方案中摘录的“支撑性理论”,因为没有进行审读和修订,其中可能鱼龙混杂,也可能有错误,请“发展班”成员在引用时注意甄别、校对、修改后使用:三思而后“引”。 目录 01.后现代主义理论02.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0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04.发展性评价理论 05.人本注意教育理论06.生活教育理论 07.本能教育理论08.多元智能理论 09.科学人道主义理论10.主体性教育理论 11.教育系统论12.心理需要理论 13.新课程能力要求14.新课程理念 15.新课程评价理念16.习惯教育理念 17.动机与逆反心理学理论18.现代教育理论 19.语言学理论20.科教兴国政策 21.新农村教育22.教育科学理论 23.班级管理理论24.行为动力理论 25.家校社区三结合教育26.刺激与反应理论 27.陶行知生活教育28.“适性”教育理论 29.个性化教育理论30.个性化评价 31.对话式教学理论32. 情感与认知相互作用 33. 认识的直观原理34. 思维科学的相似原理

35. 有意识与无意识原理 1.后现代主义理论 后现代主义理论志在摧毁传统封闭、简单、僵化的思维方式,倡导开放、平等,注重培养人们倾听“他人”、学习“他人”、宽容“他人”的美德,倡导“创造性”,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这正符合了艺术教育的发展目标,让学生在艺术学习中个性能得到完善和发展,实现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 2.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在艺术教育中,学生不是消极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创造者。教材、教案、教学过程,都有许多的未定点和空白点,引发学生去参与、创造。艺术教育理应是由教师、学生、艺术家、作品和世界构成的开放式的系统。它们之间总是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产生新质。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当代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社会科学理论。建构主义主要是打破教师“灌输”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改变教师“强制”学生学习,和学生“简单执行”、“机械模仿”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把教学视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艺术教学中,学生在自身经验、信念和背景知识基础上,通过与他人合作,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种多边互动过程,使教师与学生自然成为艺术学习过程的合作者。 4.发展性评价理论 评价是整个艺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评价旨在促进发展,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

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研究 (1)

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研究-工程论文 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研究 来臣军LAI Chen-jun;王磊WANG Lei;卢恩平LU En-ping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邢台054035)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Xingtai 054035,China) 摘要: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是来自各种生产要素在外力作用下通过重新整合而形成的一种动力机理,这种动力机理可由内部要素相互作用产生,也可来自外在作用力的推动。研究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对邢台如何利用自身的区位和产业优势顺利承接京津的产业转移,完成产业转型升级、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Abstract: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is formed by all kinds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under the action of external force by a new integration.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can be produc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ternal factors,and also can be a result of the push from outside forces.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which is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Xingtai to use the regional and industrial advantages to undertake the transfer of the Beijing-Tianjin industries,complet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integrate into the integration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关键词:产业升级;产业转移;动力机制 Key words:industrial upgrading;industrial transfer;dynamic

组织行为学考试重点知识整理

组织行为学 一:组织行为学的定义 1定义: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 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这一定义包括三层含义: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2组织: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它的存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组织是人组 成的集合(2)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3)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3三大要素:观察,个体,群体 二:霍桑试验《案例》 1:这一试验表明:为了维护班组内部的团结,可以放弃物质利:益的引诱。由此提出“非 正式群体”的概念,认为在正式的组织中存在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有自己的特殊的行为规范,对人的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同时,加强了内部的协作关系。 2:主要内容 (1)职工是社会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3:案例反思 为什么会有富士康11跳? 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梅奥的“社会人”假设的基本要点是:(1)传统管理把人性假设为“经济人”这是不完全的,人应该是社会人。除了物质条件外,社会心理的因素对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2)传统管理认为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霍桑实验结果表明: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而士气取决于职工在家庭、企业及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是否协调一致。(3)传统管理只重视人的正式组织团体、注意团体结构、职权划分、规章制度等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而梅奥则注意非正式团体,无形组织的作用,其有着特殊的规范,影响团体成员的行为。(4)提出了新型领导的必要性,这种领导关于倾听和沟通职工的意见,使正式团体的经济需要和非正式团体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 4:总之,霍桑实验表明,人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不是孤立的、只知挣钱的个人,而

行为的动力机制

※第五章行为的动力机制 教学重点:需要和动机的实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教学难点:需要的分类;动机的动态结构以及影响行为动机的因素。 本章课时:3学时 教学过程: 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个体进行着不同的行为活动,而在同一行为中不同个体也会产生不同的积极性。这是由于人们行为发生的动力机制决定的,所以,学习这一章,要求理解和掌握需要和动机的实质,了解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明确需要和动机的分类以及它们在个体行为中的作用,着重研究人的行为动力机制,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这对于调控个体的行为,尤其是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需要和动机 一、需要的概述 (一)需要的概念及其特征 1、概念: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 心状态,它是机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需要是客观现实要求的反映。人有劳动、学习、交往、创造、维护道德、 娱乐和运动等方面的需要。 需要是个人的一种主观状态。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愿望、意 图、兴趣、动机等。 2、需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1)对象性它总是对于某种事物的需要。 (2)紧张性它是人感到某种欠缺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3)推动性需要形成后,就会成为一种支配行为寻求满足的力量,推 动人去从事各种活动 (4)起伏性一般的需要有周而复始的特点,不是一次得到满足以后就永远消失,总是需要——满足——再产生需要——再次满足……。较复 杂的需要,则没有这种起伏性。 (二)需要的分类 1、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这是根据需要的起源来划分的) 生理性需要是个体为维持其生命和延续后代而产生的需要,它是人类最原始和最基本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指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些需要。生理性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是在种族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性需要则仅仅为人所独有。人的生理需要和动物的需要也不相同。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这是根据需要的对象来划分的) 物质需要是指个体对物质,如对衣食住行和日常用品的需要。精神需要

心理学

一.填空题 1.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 2. 心理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3. 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4. 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5. 精神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其理论主要来源于精神治疗的临床经验,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华生,后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斯金纳。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奈塞尔。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起人马斯洛,后来影响最大的人物罗杰斯。 6.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我们根据学生的原有基础确定合适的发展目标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7.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8. 教师的教学分为三种水平:尝试式教学、因循式教学和策略式教学。 9. 学习的类型:知识的学习,技能和熟练的学习,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学习,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10. 奥苏伯尔积极主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该以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为主要形式。 11. 奥苏伯尔在其《学校学习》一书中提出三种学习动机:认知的动机、自我提高动机和附属的动机。P54 12. 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动机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和动机。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得成就,所以他们选择有所成就的任务,而成功的概率为50%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划非常困难的任务,如果成功的机率大约是50%时,他们会回避这项任务。 13. 马斯洛人的需要有五种: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4. 从学习心理的角度看,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 15. 知识学习的过程一般包括:知识学习的准备、知识的感知、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和知识的应用。 16. 知识学习的准备:动机准备、知识基础准备、生理与心理发展水平准备。 17. 变式是指用不同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突出本质特征。 18. 编码组块化:组块是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将若干较小单位联合成较大单元的信息加工过程。不同组块所含的信息量是不相等的。组块的方式组要依赖于人过去的知识经验。 19.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也称为保持曲线,以往的进程可简述为“先快后慢”,所以要及时复习。 20. 过度学习:在学习达到刚好完全掌握程度基础上的附加学习。一般认为,以150%的学习程度所获的记忆效果较佳,而有较为经济。 21. 学生解题过程的四个环节:审题、题目归类、重现有关知识、找出问题的答案。 22. 元认知主要包括:原认知知识、原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 23. 记忆术是一种通过在本无内在联系的项目间建立联系,以增强项目的意义性的策略。P101 24. 创造力的特征是,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 25. “四分法”认为品德结构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要素组成。 26. 皮亚杰—观察法和对偶故事法,柯尔伯格—“两难故事法”。P152 27. 社会助长作用是指由于别人在场或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P188(举例) 28. 社会懈怠作用是指如果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活动效率的下降的现象,也称为社会惰化或社会干扰。 29. 去社会化是指在群体作用下,个人的自我约束减轻,责任感意识下降,而产生的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 30. 从众是指人们在真实或臆想的群众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多数人相符行为的现象。 31. 集体舆论是指在集体中占优势的言论和意见。 32. 集体规范是指集体确立的行为标准与准则。

心理学

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包含三层含义:①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如何发生的科学,这就意味着心理学首先要研究心理活动在什么物质基础上产生,物质之间如何发生关系,产生的规律是什么。②心理活动一旦产生,就不会停止不动,而是要发展,心理学还要研究心理活动产生以后如何发展,受哪些因素的促进而发展,受哪些因素的制约而限制其发展,发展的规律是什么。③心理的发展并不都是线形的,在很多情况下是非线形的,这就是心理活动变化的结果,心理活动的变化,使得心理活动变得复杂起来。其实,心理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心理学也要研究心理活动的变化规律,通过对变化规律的研究,使我们更好地掌握规律并运用规律促使自身的发展。 心理现象: 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构成了人们极其复杂的心理生活。 认识、情感和意志只是我们生理生活的一个方面,是人们共有的心理过程,这些心理过程,在不同人的身上有不同的表现,即人的心理现象还有各个人的不同特色。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的心理的这种差别性,心理学上称为个性,或心理的个别差异。个性具有一定的倾向性。 心理内容就是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想象、情感、意志和个性等心理活动。心理学的内容与结构体系: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概况起来包括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两大部分内容。 1、心理活动过程。 2、个性。 把心理想象分为两大部分是相对的,两者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心理活动过程所包括的认识、情感、意志等过程,具有人类共同的心理活动规律性,但对于有意识的、独立的个体来说,却并不都是一个模式。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心理倾向,比如,不同的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等;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独立的心理特性,比如,能力、气质、性格等。这种以不同精神面貌表现出的个性,主要是人们在不同的社会因素影响下和各种类型教育的作用下,通过心理过程反映客观现实而逐步定型的结果;个性一旦形成,也会对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产生影响作用,并且使各人的心理过程带上独特的色彩。 心理学以基础心理学为主干。 心理学的任务: 心理学正式作为一门科学分支,是以1879年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 ★心理学有两大任务:一是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二解决社会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从实践中不断吸收营养,丰富心理学的内容。 1、心理学的理论任务。心理学的最根本理论任务是通过对自身对象的研究,不断深入地揭示心理与外部世界、心理与脑的关系及其起源的奥秘,从而用最新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论证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性。 2、心理学的实践任务。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通过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不但能够积极地适应环境,而且还能主动地改造环境,并能通过对各种资源的科学开发,创造出新事物。人们要想不断地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就要求心理学通过对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揭示,去解决各个实践领域中与人的心理活动密切关联的问题。心理学家们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研究所揭示的许多规律往往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艾宾浩斯提出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既可以用于学生的日常学习上,也可以用在有关专业人员快速记忆数字密码及大量信息,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心理学所揭示的许多心理活动的规律,

动态环境下基于行为动力学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文章编号:100624710(2008)0420411204 动态环境下基于行为动力学的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谢敬,傅卫平,李德信,杨静 (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48) 摘要:通过非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的移动机器人各种行为模式的演变,模拟人类路径规划方式,应用行为动力学方法对动态环境下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确定了路径规划的行为变量和行为模式,构建了机器人的航向角动力学模型与速度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不稳定不动点,以及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其次,为了得到更好的规划路径,采用竞争模型进行行为模式权值的自适应调节;最后的仿真结果表明模型是正确的,以及权值调节是有效的。关键词:行为动力学;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动态环境中图分类号:TP242.6 文献标识码:A M ob ile Robot Pa th Pl ann i n g Ba sed on Behav i ora l D ynam i cs i n D ynam i c Env i ronm en t X I E J ing,F U W ei 2p ing,L IDe 2xin,Y ANG J ing (Faculty of M echanical and Precisi on I nstru ment Engineering,Xi ’an University of Technol ogy,Xi ’an,710048,China ) Abstract:Hu man behavi or of path p lanning can be si m ulated by evolving vari ous behavi or patterns of mobile r obots described by nonlinear differential equati ons .Mobile r obot path p lanning in dyna m ic envi 2r onment is studied based on the method of behavi oral dyna m ics in this paper .The behavi oral variables and behavi or patterns of mobile r obot path p lanning are s pecified first .The t w o models of the heading dy 2na m ic equati on and vel ocity dyna m ic equati on are constructed separately .The situati on of unstable fixed point is analyzed and the app r oach t o dis posing the unstable fixed point is p resented .And then competi 2tive model is utilized t o aut omatically regulate the weight of behavi or patterns f or a better p lanning path .The final si m ulati on results de monstrate that the model is correct and the weight 2regulating method is ef 2fective . Key words:behavi oral dyna m ics;mobile r obots;path p lanning;dyna m ic envir onment 收稿日期:20082072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872160);西安理工大学校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102-210516)。作者简介:谢敬(19782),男,四川仁寿人,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自主车辆路径规划与导航。E 2mail :jingxie@xaut .edu .cn 。 傅卫平(19572),男,上海人,教授,博导,博士,研究方向为自主车辆导航、机器人行为动力学、多机器人系统。 E 2mail:wei p ingf@xaut .edu .cn 。 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一般分为环境信息完全已知的全局路径规划和环境信息部分已知的局部路径规划。全局路径规划需要寻优,往往存在算法的复杂程度与障碍物的数量成正比,一般不能直接应 用于存在运动障碍物的在线路径规划[1,2] 。局部路径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实时性与环境建模精度之间不相容[3,4] 。动态环境中由于存在静止、移动障碍物以及运动目标,相比传统的躲避障碍物问题更复杂。人类与其它动物都具有很强的与外界复杂环 境交互的能力,能很好地处理动态环境下的各种问题,比如有效地避开障碍物,拦截移动目标等,其智能性主要体现为基于行为动力演变的方式。移动机器人在非结构化的动态环境中也表现出了这样的行为,如奔向目标和避障等行为,这些行为在动态环境中通过机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行为表现出智能。行为动力学方法正是从基本行为模式出发,通过非线性微分方程综合各种行为的演变,模拟人 类的路径规划方式[5-7] 。因此,本文尝试将行为动 1 14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of Xi ’an University of Technol ogy (2008)Vol .24No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