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

沙河段-黄河南(委托建设管理)潮河段

第七施工标段

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批准:

审核:

编制: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潮河段七标项目部

二O一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3)

2、总则 (3)

3、编制依据 (3)

4、气候温度特点 (3)

5、冬季施工准备 (4)

6、冬季施工技术保证措 (4)

7、测温制度和质检制度 (7)

8、冬季施工组织保证措施 (8)

9、冬季施工安全措施 (11)

10、热工计算 (13)

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1、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潮河段第七施工标段,设计桩号为SH(3)172+500~SH(3)179+227.8,标段长度6.728km,标段内共有各种建筑物18座,其中:渡槽2座,泵站3座,公路桥8座,生产桥2座,铁路桥3座。(其中渡槽及泵站为我标段承建)

2、总则

2.1潮河七标冬季施工中遵循认真贯彻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和进度,制定此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2.2当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或最低气温连续5d稳定在-3℃以下时,即进入低温季节施工。

2.3冬季施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确保工程质量,做到安全生产。

2)冬季施工的措施方案要经济合理,增加的费用最少。

3)冬季施工应考虑所需的热能及材料有可靠来源,并尽量减少能源消耗,缩短工期。

3、编制依据

3.1设计院下发的正式施工图纸;

3.2南水北调工程相关管理文件;

3.3我单位类似工程冬季施工经验;

3.4本地区历年来冬季气温情况记录;

3.5有关的各种施工规范及要求。

3.6《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

4、气候温度特点

本渠段位于河南省中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冬春两季受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干燥少雨。渠段沿线空气冬季湿度最小,夏季湿度最大。

渠段内冬、春、秋季盛行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全年最多风向为西北风。

1月平均最低气温-3.8℃,多年极端最低气温-17.9℃。最早冻结日期12月13日,最晚解冻日期2月14日;最早霜冻初日11 月2 日,最早霜冻终日4 月2 日;最大冻土深27cm。

5、冬季施工准备

5.1施工现场在进入冬季施工之前应做好如下工作:

1)施工现场供水管道事先做好保温、防冻措施,水平管道部分采用深埋,竖向管道采用保温材料包裹,防止管道结冰冻坏,影响生产;对混凝土生产系统进行保温围护,清除地下障碍物、地表积水,并平整场地与道路。

2)安排专人进行气象预报收集和测温工作,并加强施工现场气温、混凝土、砂浆等的测温、记录。

3)对整个施工现场的供水、供电、防毒、防水、防火措施进行全面检查,消除隐患。

4)冬季施工项目应在生产中统一安排,并提前具体落实,凡不宜进行冬季施工的项目,应尽可能安排入冬前或冬末施工。

6、冬季施工技术保证措

6.1土方开挖及填筑

1)土方工程的冬期施工,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并保证连续施工。

2)冬期施工时,运输道路和施工现场将采取防滑和防火措施。

3)冬期土方回填时,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25%,预留沉陷应比常温施工时增加。

4)冬期填方施工应在填方前清除基底上的霜雪和保温材料,填方完成后至地面施工前,应采取防冻措施,用保温材料将面层覆盖。

5)必须进行冬期开挖的土方,要因地制宜地确定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做到挖土快,基础施工快,回填土快。

6)地基土以覆盖草垫保温为主,对大面积土方开挖应采取翻松表土、耙平法进行防冻,松土深度30-40cm。

6.2混凝土工程

在冬季一般不进行混凝土施工作业,根据天气情况如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需做好以下控制工作:

1)基本要求

A、为减少冻害,应将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降至最低限度.办法是:控制坍落度,加入减水剂,优先选用高效减水剂。

B、模板和保温层,应在混凝土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当混凝土与外界温差大于20℃时,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临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C、未冷却的混凝土有较高的脆性,所以结构在冷却前不得遭受冲击荷载或动力荷载的作用。

D、增加砂石骨料的堆高并对其进行覆盖保温以此保障其温度不至过低。

2)混凝土的拌制

A、拌制混凝土用的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和冻块,以及易冻裂的物质。在掺有含钾,钠离子的外加剂时,不得使用活性骨料。

B、拌制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时,使用时应先配制成规定浓度溶液,然后根据使用要求,用规定浓度溶液配制成施工溶液.各溶液要分别置于有明显标志的容器中,不得混淆.每班使用的外加剂溶液应一次配成。

C、当施工期处于0℃左右时,对于有限期拆模要求的混凝土,还应适当提高混凝土设计等级。

D、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由骨料带入的水分及外加剂溶液中的水分均应从拌合水中扣除。

E、搅拌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时,搅拌时间应取常温搅拌时间的1.25倍。

F、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浇筑温度不得低于5℃。

G、在施工过程中,应控制并及时调节混凝土的机口温度,尽量减少波动,保持浇筑温度均匀。控制方法以调节拌和水温为宜。提高混凝土拌和物温度的方法:首先应考虑加热拌和用水;当加热拌和用水尚不能满足浇筑温度要求时,应加热骨料。水泥不得加热。温度超过60℃的水避免与水泥直接接触,应改变加料顺序,将骨料与水先拌合,再加水泥,以免假凝。

3)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

A、混凝土搅拌场地应尽量靠近施工地点,以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同时也应正确选择运输用的容器(包括形状,大小,保温措施)。

B、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垃圾,特别是新老混凝土交接处的冰雪及垃圾。

C、浇筑前可用热水冲洗砼车,增加砼车温度以减小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D、重点工程或上部结构要连续施工的工程,混凝土应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预期所要达到的强度。

E、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进行孔道和立缝的灌浆前,浇灌部位的混凝土必须经预热,并采用热的水泥浆,砂浆或混凝土,浇灌后在正温下养护到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

F、为加强现场混凝土的拆模时间控制,现场应留设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作为拆模依据。

G、混凝土冬季施工时要设专人检测水和粗、细骨科入机温度,混凝土拌合出机温度(不底于10℃)浇筑温度(不低于5℃)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有关人员及时采取措施。

H、混凝土在浇筑之前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污垢,混凝土养护前不得低于10℃,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温度达到上述要求,必要时,所浇筑层混凝土温度在未被上一层混凝土覆盖前,不得低于2℃,整体式结构加热养护时,要注意防止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

I、混凝土工程施工后,应立即防寒保温,施工现场必须备有必须的草袋等覆盖物,特别是构筑物的阳角、边棱部位及迎风面应采用草袋等覆盖物包裹,温度不高于5℃时,不准撒水养护,覆盖塑料薄膜养护。

K、选择一天中的高温时段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4)混凝土的保护和养护

A、非大体积混凝土早期允许受冻临界强度为设计强度的85%,大体积混凝土早期允许受冻临界强度为7.0MPa。

B、采用的保温材料(保温被),应保持干燥。

C、在模板外部保温时,除基础可随浇筑随保温外,其它结构必须在设置保温材料后方可浇筑混凝土。钢模表面可先挂草帘,麻袋等保温材料并扎牢,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D、保温材料不宜直接覆盖在刚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层上,可先覆盖塑料薄膜,

上部再覆草袋,麻袋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的铺设厚度为:一般情况下0℃以上铺一层;0℃以下铺二层或三层;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二次抹面压实后应立即覆盖保温,其保温层厚度,材质应根据计算确定。

E、拆模后的混凝土也应及时覆盖保温材料,以防混凝土表面温度的骤降而产生裂缝。

5)模板拆除

A、在拆模过程中,如发现有冻害现象,应暂停拆除,经处理后方可继续拆模。

B、模板拆除时,混凝土表面温度和自然气温之差不应超过20℃,否则应采取保温材料及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6)衬砌施工

对于衬砌施工除以上的混凝土技术保障措施外,还应做到对已施工的砂砾料及土工膜用保温材料进行覆盖以防止其温度过低。

7、测温制度和质检制度

7.1在进入冬季施工前对各专业人员专门组织技术业务培训,学习本工作范围内的有关知识,明确责任,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7.2施工现场均应设置测温人员,定时测定,并做好以下原始记录:

1)日期最高、最低气温。

2)混凝土、砂浆搅拌前砂、石、拌合水加热温度。

3)混凝土、砂浆的出罐、入模或铺砌阶段温度。

4)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养护期间各阶段的温度。

5)暖棚或采暖工作环境地面以上50cm处气温。

7.3及时将每天的天气情况传达给现场人员,以防止寒流袭击。及时做好预防准备。

7.4施工前进行冬季施工技术交底,并做好检验工作,指导派专人负责,确保每个工序都能按规程执行。

7.5每一个工序结束后,专职质检员,要及时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防止冬季施工不利造成安全隐患。

7.6对本工程冬季施工方案要认真贯彻执行,如需变更冬季施工方案,要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