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 教程 变音体系

和声 教程 变音体系
和声 教程 变音体系

和声变音体系

一、离调

(一)、定义:

在调性的发展过程中,为表达(乐思、情感、形象)的需要,将调式中除了主和弦以外任意大小三和弦作为临时主和弦,这一临时主和弦同时被它的属功能和下属功能的和弦支持,形成临时进入某一新调的现象称之为离调。具有副调意义,而支持它的属功能的和下属功能的和弦称之为副属和弦和副下属和弦。

重属和弦:属和弦的副属和弦。

重下属和弦:下属和弦的下属和弦。

副重属和弦:副调的重属和弦,将重属和弦的强调作用拓展到其他各级临时主和弦。

(副属和副下属和弦是和弦之间的功能关系,离调是音乐进行中调与调的关系;离调依靠副属和弦完成,副属和弦是离调的外在形式。)

(二)、结构与标记:

副属和弦包括了Ⅴ级、Ⅶ级、Ⅲ级和弦。(常用的副属和弦有属七和弦与Ⅶ级七和弦的形式。)

副属和弦:

⑴、Ⅴ7/Ⅴ(大小七和弦,具有唯一性)

⑵、Ⅶ7/Ⅴ(大调:减小七和弦小调:减减七和弦)

副下属和弦:

⑴、Ⅳ/Ⅴ(大调:大三和弦小调:小三和弦)

⑵、Ⅱ7/Ⅴ(大调:小小七和弦小调:减小七和弦)

(三)、预备与解决:

1、预备

⑴、下属和声Ⅱ、Ⅱ7、Ⅳ、Ⅳ7到任何副属和弦都用Ⅳ的根音(Ⅱ、Ⅱ7的三音)作半音进行到副属和弦的的导音(升Ⅳ);

⑵、由于终止的下属和弦典型的是将Ⅳ的根音放在低音部,所以这种半音进行也主要出现在低音部;

⑶、如果下属和声重复了根音,为避免对斜Ⅳ在一个声部中做半音进行的同时,另一个重复该音的声部作全音下行(减减七—Ⅶ7/Ⅴ)或半音下行(减小七—Ⅶ7/Ⅴ);

⑷、重属和弦也经常直接用在Ⅰ、Ⅵ之后。

2、解决:

⑴、Ⅴ7/Ⅴ—K46—Ⅴ、Ⅶ7/Ⅴ—K46—Ⅴ

①升Ⅳ按自己的倾向性解决,小二度上行;

②共同音保持

在大调中放在K46之前的Ⅶ7/Ⅴ(以及第一转位Ⅶ56/Ⅴ)中的降Ⅲ级(Ⅶ7/Ⅴ的七音)经常记作倾向于Ⅲ级的升Ⅱ。

⑵、Ⅴ7/Ⅴ—Ⅴ、Ⅶ7/Ⅴ—Ⅴ

①Ⅴ7/Ⅴ—Ⅴ按Ⅴ7—Ⅰ倾向性解决;

②Ⅶ7/Ⅴ—Ⅴ按Ⅶ7—Ⅰ倾向性解决。

⑶、Ⅴ7/Ⅴ、Ⅶ7/Ⅴ解决到Ⅴ7 、Ⅶ7 、Ⅴ9

①重属和弦的导音(升Ⅳ)下行半音到Ⅴ7的七音Ⅶ7的五音,倾向性相反的进行;

②和弦的七音作正常的级进下行;

③共同音保持。

当Ⅴ56/Ⅴ、Ⅶ7/Ⅴ(低音都是导音)进行到原位的属七和弦(Ⅴ7)有时会出现对斜,由于Ⅴ7的倾向性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使对斜关系不太显著。

⑷、Ⅴ7/Ⅴ、Ⅶ7/Ⅴ解决到Ⅳ、Ⅱ

①Ⅴ7/Ⅴ三音与五音、Ⅶ7/Ⅴ根音与三音作半音下行进入相应的小调或者和声大调的Ⅱ7;

②在大调中,这事一般进入和声大调的下属组(Ⅱ7、Ⅳ)这比进入自然大调时会有更多的半音进行。在下属之后各种形式的Ⅴ或者在有变格性质的进行中进入主和弦。

(四)、应用:

①Ⅴ7/Ⅴ—K46—Ⅴ、Ⅶ7/Ⅴ—K46—Ⅴ、Ⅴ7/Ⅴ—Ⅴ、Ⅶ7/Ⅴ—Ⅴ(用于终止中)

②Ⅴ7/Ⅴ、Ⅶ7/Ⅴ解决到Ⅴ7 、Ⅶ7 、Ⅴ9 Ⅴ7/Ⅴ、Ⅶ7/Ⅴ解决到Ⅳ、Ⅱ(用于结构内部)

(五)、声部进行:

⑴、在临时调内按自然音体系的和声进行。

⑵、在离调与本调的进行,多用平稳进行,避免不良进行。

二、转调

(一)、定义:音乐结构转移到一个新调并在新调上结束叫做转调。

(二)、确立原调:

Ⅴ7—ⅠⅦ7—ⅠⅤ7/Ⅴ—Ⅴ—ⅠⅠ连续进行

(三)、原调与新调的关系:

⒈一级关系调—如果某些调的主和弦就在这个大调的自然或者自然小调之内,那么这些调就是与该调关系最近的调。这种在自然调式上相近的调就叫做一级关系调。

⑴、大调:(如:C)

①属大调(G)

②下属大调(F)

③中音小调(e)

④下行导音小调(d)

⑤关系小调(a)

⑥小下属调(f)

⑵、小调:(如:a)

①属小调(e)

②下属小调(d)

③中音大调(C)

④导音大调(G)

⑤下中音大调(F)

⑥属大调((E)

⒉共同和弦(中介和弦)

⑴、记谱上相差一个调号的调有四个共同的三和弦(和三个共同的七和弦),就是两个调各

自的主和弦及两个和弦的平行和弦。

⑵、相差四个调号的调(大调和它的下属调或者小调和它的大属调)只有两个共同和弦,就

是各自的主和弦。

⒊转调和弦:

共同和弦后面,能比较明确的表现出新调的特点的和弦叫做转调和弦

(四)、分述:

从某一大调或者小调到任何一级关系的大调或者小调的转调分四步:

⑴、表明前调调性

⑵、引入中介和弦

⑶、引入转调和弦

⑷、构成结束终止

⒈向属功能各组的转调

⑴、如果中介和弦属于新调的T功能组(有时Ⅵ),那么后面一般接Ⅳ、Ⅴ/Ⅴ、Ⅴ作转调

和弦。

⑵、如果中介和弦是新调的Ⅳ、Ⅱ、后面:

①、部协和型的下属和弦(常为和声大调);

②、重属和弦;

③、终止的四六和弦;

④、直接用各种形式的属和弦(Ⅴ、Ⅶ7及转位)

⑶、由于下属和弦(Ⅳ、Ⅱ、Ⅵ)会自然导向新调的完全终止,因此它最适于作为向属功能

方向的中介和弦。从小调转到平行大调时,在前调中常用阻碍进行,同时Ⅵ变为新调的Ⅳ

⒉到下属功能组的各级转调

⑴、如果转调是前调的主和弦作为后调的属和弦,转调就不够完满而接近离调。一般降新调加以扩展:

①、引入阻碍进行;

②、离调到它的Ⅵ级调;

③、把新调的终止加以扩展。

(四)、如何进入新调:

⒈调性对置:明确的终止后,直接进入新调。

⒉经过转调:具有经过性、连接性的旋律性材料。

⒊过度转调:经过其他调性转入新调。

⒋移掉:相同的材料在不同的高度出现。

⒌近关系转调:共同因素(共同音、共同和弦)

(五)、明确新调

新调上的Ⅴ7—ⅠⅦ7—ⅠⅤ7/Ⅴ—Ⅴ—ⅠⅠ连续进行

三、交替大小调

(一)、定义:

⑴、在大调中运用同主音小调的和弦,称之为交替大小调。

⑵、在小调中运用同主音大调的和弦,称之为交替小大调。

(主音、调性相同,调式不同)

(二)、结构:

⑴、(自然)大小调交替

大调:do re mi fa sol la xi

小调:do re 降mi fa sol 降la 降xi

(降Ⅲ、Ⅵ、Ⅷ)

⑵、(自然)小大调交替

小调:la xi do re mi fa sol xi

大调:la xi 升do re 升mi fa 升sol xi

(升Ⅲ、Ⅵ、Ⅷ)

(三)、功能性:

交替大小调所产生的变音和弦,其功能性与原型相同,常常作为原和弦的替代与并置。(多为色彩对比)

(四)、分述:

⑴、降Ⅰ(C—降E—G)

由原和弦的大三和弦降三音变为小三和弦,作为主和弦的替代与并置,多用于长音或结尾的出。

⑵、降Ⅱ(D—F—降A)

由小三和弦降五音变为减三和弦,加强了紧张度,应用较少。

⑶、降Ⅲ(降E—G—降B)

由小三和弦降三音、七音变为大三和弦;作为原位的并置与替代,应用比原位多。

⑷、降Ⅳ(F—降A—C)

由大三和弦降三音变为小三和弦;作为原位的替代与并置,应用较少。

⑸、降Ⅴ(G—降B—D)

由大三和弦降三音变为小三和弦;作为原位的替代与并置,应用较少。

⑹、降Ⅵ(降A—C—降E)

由小三和弦降根音、与七音;用于阻碍进行、终止,应用比较多。

⑺、Ⅷ(降B—D—F)

由减三和弦降根音变为大三和弦;改变导音的倾向性,应用比较多。

四、变和弦

(一)、定义:为增强和弦的倾向性,降和弦的构成音升高或者降低所形成的和弦结构。

(二)、形式:

⑴、属变和弦

Ⅶ7 Ⅴ7(升降Ⅱ,降Ⅵ)

⑵、下属变和弦

Ⅱ7 Ⅳ(升降Ⅱ,降Ⅵ)

⑶、重属变和弦

Ⅴ7/Ⅴ(降Ⅵ)

意大利六和弦

Ⅶ6/Ⅴ(Ⅴ的导三和弦;降三音;一转位)

法兰西增六

Ⅴ34/Ⅴ(Ⅴ的属七;降五音;二转位)

德意志六和弦

Ⅶ56/Ⅴ(小调的导七;降三音;二转位)

倍增56

Ⅶ56/Ⅴ(大调的导七;降三音;一转位)

增46

Ⅴ46/Ⅴ(Ⅴ46/Ⅴ;降五音;二转位)

瓦格纳和弦:

在七级减七和弦中的五音升高半音,五音与七音构成减三度用三转位解决到主和弦莫扎特五度:

重属七级和弦的变和弦,第一转位解决,可用平行五度

那不勒斯和弦(N.S.):降Ⅱ6(降Ⅱ的根音、五音;且为第一转位)

(三)、应用:

⑴、属变和弦

前:重属、主、下属、属、副属功能组的和弦

后:解决到主和弦

⑵、下属变和弦

前:主、下属功能组

后:解决到主和弦

(四)、声部进行:

⑴、按倾向性解决;

⑵、避免不良进行;

⑶、由于变和弦的倾向性增强,可以出现平行五度。

补充:

⑴、变和弦隶属于单一调性,存在于本调之外的和弦形式;

⑵、交替大小调、副属和弦是调与调之间的关系;变和弦是和弦音的倾向;

⑶、交替大小调、副属和弦调内本身具有变音,而变和弦没有变音。

和声的基本知识

和声的基本知识 关于和声基本知识的一些资料,适合音乐入门及和声提高,推荐。 1. 大小三和弦、大小调中的主、属、下属和弦 西方古典音乐体系的和声基础是三和弦,三和弦又以大小三和弦为最基本。三和弦是由三个音组成的,分别被称为根音、三音和五音。而和弦的性质,则是由根音、三音和五音之间的距离(及音程),来决定的:根音和三音之间是大三度,三音和五音之间是小三度的,被称为“大三和弦”。根音和三音之间是小三度,三音和五音之间是大三度的,被称为“小三和弦”。 西方古典音乐(从16世纪以后),是以大小调为主的。大小调都各有三个最主要的三和弦:主和弦,属和弦和下属和弦,分别是调内的i级、v级和iv级。我们看到,大调的主、属、下属是大三和弦。 小调的主、属、下属是小三和弦。 作为小三和弦的小调属和弦,当进行到主和弦时,感觉缺乏力量。原因是小调的vii级,到i级是大二度,没有向i级的强烈倾向。而大调的vii级和i级之间是小二度关系,有强烈的倾向。因此,西方传统和声,常常把小调的vii级音升高半音。升高后的vii级音和i级和大调一样,是小二度关系,被称为“导音”,(大调的vii 级亦被称为“导音”) 这样,小调音阶中的vii级就被升高了。这种小调音阶,vi级和vii级间是增二度,被称为“和声小调”。vii级没有升高的,被称为“自然小调” 。 这两种小调,在现代流行音乐中,都被广泛运用,而在西方古典音乐中,和声小调占绝对优势。 西方传统和声是建立在这样的进行:由主和弦开始,经过下属和弦,到属和弦,最后解决到主和弦上的。这个进行是西方传统和声的基础,所有的其它和声进行,都是这个进行的扩展和补充。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下属不能直接接在属之后,这被称为功能倒置。 这是因为,西方古典音乐是建立在一种美学体系,及──力量不断增加,最后解决──的美学体系基础上的。属后直接接下属,被认为是解决到主和弦之前的力量衰减,因此不被接受。但现代流行音乐中,这种限制完全被打破。 我们的第一个和声公式:i-v-iv-v,后面可以接i级,或其它可以接v级的和弦。(其它可以接v级的和弦将在以后介绍。) 注1:“大小三和弦”是指和弦的性质,及这个和弦的特性是什么。而“主和弦,属和弦和下属和弦”是指和弦 的功能,及在大小调中起什么作用。“i级、v级和iv级”是和弦根音的音级,及和弦根音在音阶中所占的位 置。 2. 增减三和弦和大调中的副三和弦 西方传统和声体系中,除了大小三和弦外,增减三和弦也是很常用的。增三和弦是由两个大三度叠置而成。减三和弦是由两个小三度叠置而成。 在大小调中,除了主、下属和属以外,其他音级上的副三和弦也是很常用的。大调上的副三和弦的性质分别为: ii级:小三和弦。iii级:小三和弦。vi级:小三和弦。vii级:减三和弦。 ii级三和弦,由于和iv级三和弦有两个共同音,有下属的功能倾向,因此被归为下属和声组。 vi级三和弦,由于和iv级三和弦有两个共同音,有下属的功能倾向,因此也被归为下属和声组。

音乐知识-流行音乐和声学(九) Read me

学习音乐的朋友们都知道,和声是最为重要的基本功,也是实力的象征,和声配得好,会让自己的音乐从平凡中脱颖而出。很多朋友们苦于不能很快和很好地给自己的旋律配和声,在编曲的时候往往用自己的方法试验和声,找不到头绪。还有的朋友们去求助于一些网络的网友们的经验,或者求助于教条的和声学教科书,大都没有帮助,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一个针对流行音乐,流行歌曲的一整套行而有效的理论作指导,而且缺乏必要的配和声的经验,不知道哪些和弦进行和和弦套路是科学的,有效的。 本教程是基于时下最权威的流行音乐和声理论而做出的,由音乐学院的教授和同仁们所总结出的基本规律,该规律可以归纳为“和声序进关系法则”和“干线支线进行法则”,两者是相互结合的,其归纳出了绝大多数的流行音乐的和声现象。读者一旦掌握和领悟了该套理论,一定会有拨云见日的感觉。 本教程是视频教程,本教程的重中之重不在于软件操作,而在于和声编配理论和和声编配实战过程,因为读者一旦掌握了和声本领,相信应用到软件操作中不是难事,不讲解软件操作,使得本教程内容皆为浓缩的精华,主讲人在讲解理论后会实际地实时地讲解演示和声进行和和弦套路,并实时地当场编配这些和声,应用这些和声于不同的旋律,相信朋友们一定会大开眼界。 本教程可作为单独的教程学习,也可以作为流行音乐和声实战教程这一系列的第五大拓展部分。本教程是前面三个扩展教程的重要后续扩展,是相并列的。前面讲解的是和弦纵向替换法,从本教程开始,

讲解和弦横向扩展法,并且重点讲解了变化音和声的编配方法,即副调和弦离调法,举了大量的实例。 本教程时长约1小时45分钟,所选的例子为精心挑选,并且讲解涉及到必要的乐理和和声知识,以及编配和声的经验。本教程分为4部分,如下: 01:回顾前面的教程。讲解和声横向扩展法中的到副调的离调,以及副调属和弦插入法和副调的正格进行。举了大量的实例,讲解和声为什么这么配。 02:讲解副调下属和弦插入法,和副调的变格进行。举了大量的实例,讲解和声为什么这么配。 03:讲解副调的完全进行。举了大量的实例,讲解和声为什么这么配。 04:讲解副调的半成进行,阻碍进行,连续的副属七和弦,以及到变化音的离调。举了大量的实例,讲解和声为什么这么配。 本教程虽然是讲解和弦的横向扩展,但是在教程中经常性地对基础篇教程以及扩展(一)~(三)的纵向扩展做了必要的复习和融合,所以本教程是前面所有教程的融合。本教程着重讲解了副调扩展法,因此涉及到众多的变化音和声,非常富有色彩,也比较难以掌握,但是是高级和声课的必经之路,相信学习过后会对变化音和声认识更多,也更加能驾驭变化音和声。

流行音乐和声教程

流行音乐和声教程 本教程的目标是教授为歌曲配和弦,分析流行音乐中和弦的使用及规律。作曲是无法教授的,但配和弦是可以教授的,而且它会对你的作曲有很大帮助。事实上,真正的作曲应当是和弦与旋律一起写出的。 任何一首歌曲如果采用不同的和弦,即使旋律一样,听起来感受绝不一样。本教程主要针对流行音乐,(其实流行乐中的许多手法完全是古典的)采用字母标记和弦手法,比较直观。 第一章和弦新论 传统和声学把所有的和弦都归为三度关系来解释,并且力求和声进行的完美和规范。但是现代流行音乐特别是爵士音乐的和声已经高度复杂化和自由化,三度叠置虽然仍是和弦构成的基本原则,但已不是重要的解释手段。这年头可以这样说:把几个音合在一起发音就构成和弦。和声的进行是否规范属于次要问题,平行五,八度的错误基本上不予考虑。唯一的准则是:听起来是否舒服,到位。爵士音乐中复杂的加音和弦几乎使你分不清和弦的功能性,布鲁斯和弦同名大小调搅和在一起,莫名其妙的模进进行很难用经典的和声理论来解释。我们现在就进入现代和弦的奇妙世界。 第二章和弦标记 本教程采用字母和弦标记法来表示和弦。这是流行音乐中通用的标记法,把它和级数标记法结合使用会感到很方便,能使你很透彻地领悟到不同调的和弦的相互微妙的关系,好象你的脑子里就有一张和弦表。下面我们就来熟悉这个标记法。 1、大三和弦:根音与三音是大三度,三音与五音是小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来表示,如DO,MI,SOL和弦用C表示,FA,LA,DO和弦用F表示,降MI,SOL,降SI就用Eb表示,升FA,升LA,升DOL用F#表示。 2、小三和弦:根音与三音是小三度,三音与五音是大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小写m表示,如RE,FA,LA和弦用Dm表示,MI,SOL,SI和弦用Em表示,降MI,降SOL,降SI用Ebm表示。 3、增三和弦:根音与三音,三音与五音都是大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aug或加一个“+”。如DO,MI,升SOL和弦表示为Caug或C+,FA,LA,升DO和弦表示为Faug或F+。

和声学教程

和声学(NBT理论教材) 声明:本和声教程以流行音乐的现代和声应用为主论,与传统和声学悖逆与反叛的部分,敬请音乐学术人员见谅,并予以亲善指导。谢谢! 第31讲—三和弦与四部和声(谱例讲解) 大三和弦-大三度(1-3)+小三度叠置(3-5),具有坚定的声响效果。-协和和弦。 小三和弦-小三度+大三度叠置,具有柔和温暖的声响效果。-协和和弦。 减三和弦-小三度+小三度叠置,具有压抑的声响效果。-不协和和弦。增三和弦-大三度+大三度叠置,具有外扩倾向的声响效果。-不协和和弦。 四部和声-三和弦经常加一个和弦中重复音来构成四个声部,1音,三音,5音都可以作为重复音,常见的为旋律音+三和弦;根音+三和弦。排列法—密集排列-流行音乐中以密集排列为主,1/和弦三个声部可以与旋律音构成四部和声,可以重叠;2/与根音构成四部和声,根音声部在流行音乐中往往用低音乐器来演奏,所以根音与三和弦的三个声部具有八度以上的音程的距离,甚至到3个八度的程度。密集排列法往往以某一内声部的应用为常见。 开放排列-在流行音乐中,常以织体和声形式应用。比如,贝司,吉他,电钢琴,弦乐声部,人声声部等的织体和声形式。

各级的原位三和弦-谱例。 功能属性—1/主功能组:1级主和弦,为调式稳定的唯一和弦;3级和弦,6级和弦,作为辅助性的主功能,常用在主和弦后面,或代替主和弦用在乐句的句首位置。偶尔也用在句尾。 2/下属功能组:下属和弦(半稳定),大调中的2级和弦,6级和弦,7级和弦;小调中的2级和弦,6级和弦。作为辅助性的,在下属和弦的前后(注:在下属和弦作为半终止的时候不能用在后面),或代替下属和弦单独用于过度。 3/属功能组:属和弦(半稳定)。3级和弦,7级和弦。作为辅助性的,在属和弦的前面(注:不能用在属和弦后面),或代替属和弦单独用于过度。 第32讲—正三和弦与副三和弦 正三和弦-各调式的主和弦(稳定和弦),下属和弦(半稳定和弦),属和弦(半稳定和弦)。 功能与连接应用-在一个乐句结构内作为主要的和声来应用,往往用在句首和句尾,起着调式的稳定作用。 副三和弦-各调式中2级,3级,6级,7级和弦。不稳定和弦。其中减三和弦为不协和和弦。 功能与连接应用-在一个乐句结构内以辅助和声的形式应用,常在其属性的正三和弦的前后,作为辅助;也经常代替其属性的正三和弦,独立应用,但一般在不重要的位置上。

和声学公共课基础教程

和声学公共课基础教程 第一课 四部和声写作与和弦排列法 和声学,是一门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它不仅是掌握多声部音乐写作与理论研究的基础课程之一,更在于通过和声学的学习来观察西方多声部音乐文化的现象和逻辑,以及十八、十九世纪以来西方作曲家的作品中所归纳出来的一整套具有完整体系的多声部理论基础。因此,和声学的学习不仅是作曲家、指挥家、音乐学家必须掌握的理论课程,对于从事演奏、演唱、音乐普及教育专业包括与音乐有关各个专业的学生都是一门必不可少的理论课程。 1、和声与和声学的概念:和声(Harmony)是由若干音有机地构成不同结构(包括相 同结构)、不同位置或不同属性的和弦(Chord)或和音,这些和弦或和 音连续运动而产生的多声部现象,即为和声。 和声学是研究和弦的构造、序进和运用、它们的风格特征以及和声在构 成曲式和表现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的一套完整的学科体系。 2、四部和声:四部和声写作(Four part writing)是音乐作品中尤其是和声写作练习 中最常用的声部(Part)组合方式,特别是在混声合唱中运用的更多。它 具有和声音响丰满、声部平衡的作用。和声写作练习采用四部写作,更 有利于掌握和声的基本写作技能。四部和声采用的是大谱表记谱形式。 这四个声部从高到低顺次称为高音部(也常称为女高音声部) (Soprano)、中音部(也常称为女低音声部)(Alto)、次中音部(也 常称为男高音声部)(Tenor)、低音部(也常称为男低音声部)(Bass)。 谱例1、 在四部和声写作的记谱中,如果时值是在二分音符以下的时候,音符的符干方向也必

须是固定的形式,即高音声部必须朝上;中音部必须朝下;次中音声部必须朝上;低音部必须朝下。构成一种对称的、清晰的记谱方式。另外,高音部与低音部我们都习惯称之为“外声部”(Outer parts);而中音声部与次中音声部我们都习惯称之为“声部”(Inner parts)。 3、各声部的音域(Range):由于四部和声写作最初来源于混声合唱的记谱形式,虽然和声写作中并不完全要际为人声演唱,但是也要求各声部具有声乐的特性并按照各类人声相似的音域写作,在非特殊情况下最好不要超出各声种的音域围。 各声部的音域大致如下: 谱例2 在谱例2中我们看到的全音符是各声部的正常音域;实心的音符是各声部的极限音只能在特殊条件下,短时间使用这些极限的音。 4、重复音的原则:三和弦在四部和声写作中必然要重复和弦中的某一个音,目前重复音的原则是这样规定的,只允许重复和弦的根音,其它音暂时不得重复。请参见谱例1中和弦重复音的现象。 5、旋律位置的概念:高音部,也就是女高音声部为旋律声部,和弦中的某个音在旋律声部出现,我们称之为旋律位置。 三和弦有三种旋律位置,即和弦的根音在高音部出现,为根音旋律位置(Octave position);和弦的三音在高音部出现,为三音旋律位置(Third position);和弦的五音在高音部出现,为五音旋律位置(Fifth position)。 谱例3 6、和弦排列法:和弦排列法(Chord spacing)是指和弦在纵向排列时,各声部之间的音程关系。在原位的三和弦纵向排列时有两种排列的方式。 ①密集排列法:密集排列法(Close position)为上方三声部中相邻声部之间的距离在四度以的(含四度)的排列方式,为密集排列法。也就是说,上方三声部中的相邻声部是相邻和弦音的状态。

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

刚看完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发总结一篇共飨 ★调号 # ## ### #### ##### ###### G-e D-b A-#f E-#c B-#g #F-b b bb bbb bbbb bbbbb bbbbbb F-d bB-g bE-c bA-f bD-bb bG-be ★转调音程和调号的关系 ↑小二↑大二↑小三↑大三↑纯四↑增四↑纯五↑小六↑大六↑小七↑大七bbbbb ## bbb #### b 6个调 号# bbbb ### bb ##### ↓大七↓小七↓大六↓小六↓纯五↓增四↓纯四↓大三↓小三↓大二↓小二 ★属七和弦 S D7 T K D7 T S K D7 T T D34 T6 ★下属七和弦 {T, T6, K, S, SⅡ}-SⅡ7-{ D, T, D7 } ★导七和弦 {T, S, D, D7, SⅡ7, TSⅥ}-DⅦ7-{ T, D7 } DⅦ7的功能内解决:DⅦ7-D56-D34-D2-D7 DⅦ7之间的经过和弦:DⅦ7-{ T组,D组, S组}-DⅦ7 DⅦ34(4 6 7 2)有下属功能 ★属九和弦 { S, SⅡ, SⅡ7, T, K, D7, D }-D9-{T, D7} ★下属九和弦 SⅡ9-{ D7, D9, SⅡ7 } ★副七和弦 T7 DTⅢ7 S7 TSⅥ7(用于模进) 进行到下方五度的三和弦或进行到该级上的七和弦 T7-{ S, S7 } DTⅢ7-{ TSⅥ, TSⅥ7 } S7-{ DⅦ, DⅦ7 } TSⅥ7-{ SⅡ, SⅡ}

★重属和弦(升高IV) 在序列[2-#4-6-1-3(b3)]上随意截取形成: DD,DD7,DD9,DD9,DDⅦ,DDⅦ7 { S, SⅡ, SⅡ7, S7, T, TSⅥ}-DD-{ D, K, D7, DⅦ7, D9, sⅡ7 }★变音重属和弦(含增六度) b6-1-#4(亦可在1和#4之间增加2,b3或3) { T, S组, DD }-变DD-{ K, T46,(D)} X-变DD-X6(辅助) ★大调变音属和弦 变属和弦:#5D, b5D, #5D7, b5D7, #5D9, b5D9 变导和弦:#3DⅦ, b3DⅦ, #3DⅦ7, b3DⅦ7 重要的有:#5D, #5D7, b5D7, #3DⅦ7 {D, SⅡ, SⅡ7, DD, T6, S, 变DD}-变D-T 阻碍中止:b5D7-降Ⅵ级(tsⅥ), ★小调变音属和弦(仅用于和声小调) 降Ⅱ级:b5D, b5D7, b5D9,(3-#5-b7-2-4) 降Ⅳ级:b7D7(3 #5 7 b2), b5DⅦ(#5 7 b2) 降Ⅱ,Ⅳ级:b57D7(3 #5 b7 b2), b57DⅦ(#5 b7 b2) {D, sⅡ, sⅡ7, DD, t6, s, 变DD}-变D-t ★那不勒斯和弦(N6, N, N7) N6(小调:2 4 b7, 大调:4 b6 b2), N(小调:b7 2 4, 大调:b2 4 b6) N7(小调:b7 2 4 6, 大调:b2 4 b6 1) 用于小调:{t, tsⅥ, sⅡ, s, dtⅢ}-N6 用于大调:{tsⅥ, dtⅢ}-N6(交替大小调和弦) N6-{K, D, D7, T(t)} N7-{变D, 变D7, 变DⅦ7, 变D9} s-N, tsⅥ-N N-{D, D7, DⅦ7, D9} ★大调变音下属和弦(#1SⅡ56:4 6 1 #2, 相当于下属调的属七和弦) T-#1SⅡ56-T([4 6 1 #2]-[1 5 1 3]) ★用同主音小调复杂化的大调 t=b3T, s=b3S, sⅡ=b5SⅡ, tsⅥ=b1b5TSⅥ, d=b3D, dtⅢ=b1b5DT Ⅲ, dⅦ=b1DⅦ(逢3 6 7便降) ★用同主音大调复杂化的小调 T=#3t, D=#3d, DTⅢ=#1#5dtⅢ, DⅦ=#1dⅦ, S=#3s, SⅡ=#5s Ⅱ, TSⅥ=#1#5tsⅥ(逢1 4 5便升) 交替大小调常用进行

和声 教程 变音体系

和声变音体系 一、离调 (一)、定义: 在调性的发展过程中,为表达(乐思、情感、形象)的需要,将调式中除了主和弦以外任意大小三和弦作为临时主和弦,这一临时主和弦同时被它的属功能和下属功能的和弦支持,形成临时进入某一新调的现象称之为离调。具有副调意义,而支持它的属功能的和下属功能的和弦称之为副属和弦和副下属和弦。 重属和弦:属和弦的副属和弦。 重下属和弦:下属和弦的下属和弦。 副重属和弦:副调的重属和弦,将重属和弦的强调作用拓展到其他各级临时主和弦。 (副属和副下属和弦是和弦之间的功能关系,离调是音乐进行中调与调的关系;离调依靠副属和弦完成,副属和弦是离调的外在形式。) (二)、结构与标记: 副属和弦包括了Ⅴ级、Ⅶ级、Ⅲ级和弦。(常用的副属和弦有属七和弦与Ⅶ级七和弦的形式。) 副属和弦: ⑴、Ⅴ7/Ⅴ(大小七和弦,具有唯一性) ⑵、Ⅶ7/Ⅴ(大调:减小七和弦小调:减减七和弦) 副下属和弦: ⑴、Ⅳ/Ⅴ(大调:大三和弦小调:小三和弦) ⑵、Ⅱ7/Ⅴ(大调:小小七和弦小调:减小七和弦) (三)、预备与解决: 1、预备 ⑴、下属和声Ⅱ、Ⅱ7、Ⅳ、Ⅳ7到任何副属和弦都用Ⅳ的根音(Ⅱ、Ⅱ7的三音)作半音进行到副属和弦的的导音(升Ⅳ); ⑵、由于终止的下属和弦典型的是将Ⅳ的根音放在低音部,所以这种半音进行也主要出现在低音部; ⑶、如果下属和声重复了根音,为避免对斜Ⅳ在一个声部中做半音进行的同时,另一个重复该音的声部作全音下行(减减七—Ⅶ7/Ⅴ)或半音下行(减小七—Ⅶ7/Ⅴ); ⑷、重属和弦也经常直接用在Ⅰ、Ⅵ之后。

2、解决: ⑴、Ⅴ7/Ⅴ—K46—Ⅴ、Ⅶ7/Ⅴ—K46—Ⅴ ①升Ⅳ按自己的倾向性解决,小二度上行; ②共同音保持 在大调中放在K46之前的Ⅶ7/Ⅴ(以及第一转位Ⅶ56/Ⅴ)中的降Ⅲ级(Ⅶ7/Ⅴ的七音)经常记作倾向于Ⅲ级的升Ⅱ。 ⑵、Ⅴ7/Ⅴ—Ⅴ、Ⅶ7/Ⅴ—Ⅴ ①Ⅴ7/Ⅴ—Ⅴ按Ⅴ7—Ⅰ倾向性解决; ②Ⅶ7/Ⅴ—Ⅴ按Ⅶ7—Ⅰ倾向性解决。 ⑶、Ⅴ7/Ⅴ、Ⅶ7/Ⅴ解决到Ⅴ7 、Ⅶ7 、Ⅴ9 ①重属和弦的导音(升Ⅳ)下行半音到Ⅴ7的七音Ⅶ7的五音,倾向性相反的进行; ②和弦的七音作正常的级进下行; ③共同音保持。 当Ⅴ56/Ⅴ、Ⅶ7/Ⅴ(低音都是导音)进行到原位的属七和弦(Ⅴ7)有时会出现对斜,由于Ⅴ7的倾向性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使对斜关系不太显著。 ⑷、Ⅴ7/Ⅴ、Ⅶ7/Ⅴ解决到Ⅳ、Ⅱ ①Ⅴ7/Ⅴ三音与五音、Ⅶ7/Ⅴ根音与三音作半音下行进入相应的小调或者和声大调的Ⅱ7; ②在大调中,这事一般进入和声大调的下属组(Ⅱ7、Ⅳ)这比进入自然大调时会有更多的半音进行。在下属之后各种形式的Ⅴ或者在有变格性质的进行中进入主和弦。 (四)、应用: ①Ⅴ7/Ⅴ—K46—Ⅴ、Ⅶ7/Ⅴ—K46—Ⅴ、Ⅴ7/Ⅴ—Ⅴ、Ⅶ7/Ⅴ—Ⅴ(用于终止中) ②Ⅴ7/Ⅴ、Ⅶ7/Ⅴ解决到Ⅴ7 、Ⅶ7 、Ⅴ9 Ⅴ7/Ⅴ、Ⅶ7/Ⅴ解决到Ⅳ、Ⅱ(用于结构内部) (五)、声部进行: ⑴、在临时调内按自然音体系的和声进行。 ⑵、在离调与本调的进行,多用平稳进行,避免不良进行。 二、转调 (一)、定义:音乐结构转移到一个新调并在新调上结束叫做转调。 (二)、确立原调: Ⅴ7—ⅠⅦ7—ⅠⅤ7/Ⅴ—Ⅴ—ⅠⅠ连续进行

和声学基础复习

和声学基础复习 PART 1 大、小三和弦及四部和声 正三和弦(ⅠⅣⅤ) Ⅰ:主功能“T”Ⅳ:下属功能“S”Ⅴ:属功能“D” 和声进行方式:T……S……D……T (复式正格进行) T……D D……T (正格进行) T---S S---T (变格进行) D---S (错)反功能 重复音:正三和弦(Ⅰ Ⅳ Ⅴ)主要重复根音,其次五音,不可重复三音副三和弦(Ⅱ Ⅲ Ⅵ Ⅶ)重复三音,其次根音及五音(导音不重复) 四六和弦重复五音 PART 2 原位三和弦连接 四五度关系:和声或者旋律连接法均可 二度关系:旋律连接法 注意:避免四部同向平行或者反向五八度(和声写作完后注意检查)PART 3 用正三和弦配和声 ①乐曲起音通常配主和弦(弱起小节可配属和弦或者取空拍) ②避免和声切分 ③乐曲结束一定要配主和弦 ④乐句内部不可以出现反功能,但乐句之间可以使用 ⑤低音写作时避免2次或者2次以上四五度的连续进行,旋律以波浪式进行为佳 ⑥注意隐伏五八度 ⑦选好和弦合适的重复音,注意用减音程代替增音程 ⑧同和弦转换时,可以使用不正常重复音(不可以省略根音) ⑨在结束终止处,由于旋律需要所形成的非常规进行可已使用(声部超越,平行反向五八度等) PART 4 终止四六和弦以及运用 k46---用于半终止和结尾终止处(属的一种预备)

其功能特性:以属为主,兼有主功能特性 ∴k46后面必须找属【【不可以直接接主】】 k46的节拍条件强于属(如果k46在一个小节的最后,而属和弦在下一小节的开头,这样的连接是错误的。因为k46处于弱位置,而属和弦处于强位置,与k46的节拍条件不符合) PART 5 三和弦与六和弦连接时的跳进(四五度关系和弦) ①跳进声部与低音呈反向 ②尽量使用和声连接法 ③除跳进声部,其他声部平稳进行为主 ④根五双跳时,根音必须处于五音上方,避免平行五度 PART 6 经过的和辅助的四六和弦 功能很弱,只是经过或者辅助 I6……V46……I I……V46……I6 IV6-……I46……IV6 主音持续时I……IV46……I也可用于补充终止,主要用于开始或半终止 属音持续时V……I46……V PART 7 属七和弦以及属七和弦的衍生和声及其解决 ㈠结构:大小七(任何一个大小七和弦都一定是某个调的属七和弦) 预备:可以使用任何一级和弦作准备 a,下属 IV,IV6+V7 (IV+V7时,V7常用省五充根的形式) b,主 I,I6+V7 c,属 V,V6+V7 解决:一般采取根,三上行;五七下行原则 ps:在半终止处,常用k46—V(稳定),极少使用k46—V7 ㈡V56 —I V2—I6 V34 V34可以代替V46用于前面所提到的经过四六和弦,在声部连接时非常规可以放

和声 教程 自然音体系

和声自然音体系 一、正三和弦原位 (一)、定义:建立在音阶上的Ⅰ、Ⅳ、Ⅴ级的三和弦称为原位正三和弦。 (二)、结构: 1、大调:建立在根音上的大三度和纯五度,均为大三和弦。 2、和声小调:建立在根音上的小三度和纯五度,Ⅰ、Ⅳ为小三和弦、Ⅴ为大三和弦。 (三)、功能性: 1、Ⅰ—主功能(最稳定)标记:大调—T 小调—t 2、Ⅳ—下属功能(不稳定)大调—S 小调—s 3、Ⅴ—属功能(更不稳定)大调—D 小调—D (四)、重复与省略: 正三和弦原位只能重复根音,不能重复五音和三音。 (五)、排列法: 1、密集排列:上三声部中,相邻两声部中均不能插入和弦音。 2、开放排列:上三声部中,相邻两声部中均能插入和弦音。 (六)、声部进行: 1、同度:(Ⅰ—Ⅰ、Ⅳ—Ⅳ、Ⅴ—Ⅴ)运用同和弦转换。 2、四、五度:(Ⅰ—Ⅳ、Ⅰ—Ⅴ) ⑴、和声连接法,共同音保持; ⑵、根音—根音; ⑶、其余各音到最近和弦音。 3、二度:(Ⅳ—Ⅴ) ⑴、旋律连接法,低音最近进行; ⑵、上三声部与低音反向。 (七)、正三和弦的功能逻辑: 1、正格进行:根据其功能组成,由主和弦与属和弦组成的进行。 T—D、D—T、T—D—T、D—T—D、T—D—D—T 2、变格进行:根据其功能组成,由主和弦和下属和弦组成的进行。 T—S、T—S—T、S—T、S—T—S 3、完全进行:根据其功能组成,包括所有三种功能的进行。 T—S—D—T (八)、应用:

正三和弦原位应用于结构的主要位置,如作品的开头、结尾等作品主要的位置。二、正三和弦第一转位 (一)、定义:以三和弦的三音作为低音即构成正三和弦的第一转位,低音与上方两和弦音分别构成了三度和六度(简称六和弦)。 (二)、结构: 1、大调:低音到三音为小三度,到五音为小六度,构成大六和弦。 2、小调:低音到三音为大三度,到五音为大六度,Ⅰ6、Ⅳ6为小六和弦、Ⅴ为大六和弦。(三)、功能性: 正三和弦转位后其协和性不变,稳定程度越转越不稳。 (四)、重复与省略: 正三和弦的六和弦 1、根音:可以重复,但不能省略。 2、三音:不能重复,也不能省略。 3、五音:可以重复,也可以省略。 (五)、排列法: 1、密集排列 2、开放排列 3、混合排列 (六)、声部进行 1、三和弦+六和弦 ⑴、同度 Ⅰ—Ⅰ6、Ⅳ—Ⅳ6、Ⅴ—Ⅴ6(可逆) 重复三音 ①低音到低音; ②上方三声部不动。 不重复三音 ①低音到低音; ②共同音保持(两个声部); ③三音跳进。 ⑵、四、五度 Ⅰ—Ⅳ6、Ⅰ6—Ⅳ、Ⅰ—Ⅴ6、Ⅰ6—Ⅴ ①和声连法; ②各声部做平稳进行; ③避免不良进行。 ⑶、二度:Ⅳ—Ⅴ6、Ⅳ6—Ⅴ ①旋律连接法; ②各声部平稳进行;

简明和声学教程

简明和声学教程 第一部分:学习和声学必备的乐理知识 一、五线谱基础知识 1、谱表 五线谱中按照使用的音域分为高音谱表、中音谱表、次中音谱表和低音谱表。以及大谱表等等。学习传统和声学一般情况下使用大谱表。 2、音名和唱名 根据音高的震动频率规律,制定了十二平均律。并以CDEFGAB及变化音符号标记,称为音名; 以“都、来、米、发、索、来、西”发声的称为唱名。 3、音组 根据音高,五线谱中中央C以上为小字1组,小字2组……以此类推;中央C以下一组为小字组,再下一组为大字组、大字一组、大字二组……以此类推。 4、首调和固定调 按照调号标记,以“都、来、米、发、索、来、西”发声的唱法称为首调; 无论什么调号,都以“C”调的首调唱法为基准辅之变化音的唱法称为固定调. 二、音程 1、音程 两个音之间的距离称为音程。(举例路程) 2、和声音程和旋律音程 同时出现的音程称为和声音程,先后出现的音程称为旋律音程。(举例) 3、音程的计算(举例路程) 音程的计算单位是“度”。乐谱中(五线谱)相同位置的两个音称为一度,音高相邻的音称为二度,以此类推。 4、大音程、小音程、增音程和减音程 在同样度数的音程中,根据半音的数量可分为大音程、小音程、增音程和减音程。 5、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 自然音之间的音程关系称为自然音程,使用变音记号临时更改音高的音与其他音之间的音程关系称为变化音程。 6、等音程 标记法不同而际音高相同的两组音程称为等音程。 7、音程的称谓 构成音程的基础音称为根音,上方的音称为冠音。 8、音程的转位 a、转位的概念 音程中的一个音保持原位,另一个音向上或向下进行八度的转换形成新的音程关系称为转位。转位后各音的称谓不变。 b、转位音程的计算 用9减去原来的音程度数即为新的音程度数。 c、转位音程的特性 大音程转位后为小音程,小音程转位后为大音程,增音程转位后为减小音程,

和声编配原则教学文稿

和声编配原则

小调歌曲则以36开始,以6作结束。因此,如果一首歌曲结束在主音1上它多半是大调,结束在主音6上它多半是小调。但如果歌曲的结束不是1也不是6,就要分析歌曲旋律中调性的倾向。旋律中经常出现135这些音,则可断定为大调;经常出现613这些音,则可断定为小调。 二、和弦初配 以自己较熟悉调的和弦经常出现135这些音,则可断定为大调;即大调的C和小调的Am经常出现135这些音,则可断定为大调;先为歌曲初配和弦,然后通过调的之间的关系转换到实际调上来。 1、先将歌曲开头和结尾的小节配上和弦。大调为C ,小调为Am。 2、结尾前一小节一般配以属和弦或属七和弦。大调为G 或G7,小调为Em或E7。 3、属七和弦前如合适的话,最好配下属和弦。大调为F ,小调为Dm。 4、明显倾向某和弦的小节配上该和弦: (1)小节中的音均为某和弦内音; (2)小节中强拍上的音决定和弦; (3)小节中时值较长的音决定和弦; (4)小节中反复出现的音决定和弦; (5)小节中被装饰的音决定和弦; 三、和弦的进行 一般而言,和弦的根音按逆行的三五七度进行时为良好进行,而顺行三五七为不良进行,如图所示。 四、再修缮和弦

在初配好的和弦基础上有必要利用音阶上各级和弦的功能寻找代理和弦再度美化和弦。 1、一级和弦,即主和弦C ,是唯一具有决定性和控制性的和弦,所以常用于开头和结尾。 2、二级和弦Dm、D7、Dm7,由于音色接近G7和弦,所以可作G7的先行和弦,使和弦进行地更圆滑。 3、三级和弦E 、Em是较弱的一种和弦,它通常在一级和弦所占小节太多时用来作一级和弦的代理和弦。 4、四级和弦F建立在音阶第四度音上,它使和弦音色富于变化,被用来联接主和弦及属和弦。 5、五级和弦G 、G7有强烈地向主和弦拢的性质,故又称之为导和弦。 6、六级和弦Am的音色介于一级与四级之间,可用来代理这两种和弦或用来连接两者。 五、和弦其它连接规律 (1)C ---C7---F (2) F ---Fm---C (3) Em---A7---Dm/D7 (4) Dm/Am---Dm7---Dm6 (5) Am7---Am6 (6) Cdim---C7 (7) C ---Cmaj---C7 (8) C7---Cdim (9) C ---Cang 六、歌曲结束式和弦配法 1、大调式(1)C ---Cmaj7 (2)C ---Fm---C (3)C ---bA---C (4)C ---bE---C 2、小调式(1)Am---Dm6 (2)Am---A

和声分析教程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和声 音乐的织体有单声部音乐和多声部音乐两种形式,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纵向结合即是和声。古老的和声概念(Harmony),既有声部同时鸣响——即“合”起来的声音的含义,同时也包括这种结合必须“谐和”的理念。17世纪到19世纪的欧洲音乐中,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按三度叠置构成的和弦以及和弦的序进为和声。 研究多声部音乐纵向组织的构成规律和写作技巧的知识,称和声学。在作曲技术理论领域中,和声学具有基础性学科的重要地位。 一般都习惯于将和声与复调(国际上更流行的称谓是“对位”Counterpoint)作为对应的概念来使用,其实它们并不对立,也不是同一层面上的问题。多声部音乐分主调音乐、复调音乐、支声音乐三种类别,复调只是其中之一的技术形态。和声,则是三种类别共有的属性,每一种都离不开和声的支持,或者说都有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适合于自身结构规律的和声。所以,和声作为一个总的概念,它应当是所有多声部音乐构成的基础。 和声作为多声部音乐发展历史中的技术现象,有其自身发展和衍变的轨迹。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和声,在和声材料以及这些材料的组织方式上都表现出各自的特征。研究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和声,在和声材料以及这些材料的组织方式上都表现出各自的特征。研究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和声,揭示其构成规律的个性和共性,是和声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二、和声的作用 在音乐中,和声有表现作用和音高组织作用,亦可称“表现功能”与“结构功能”。 和声的表现功能,一般是指和声丰富音响的作用和协同其他音乐手段共同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和声作为一种音响,会由于和弦的结构原则、音高成分、排列法、织体形式、节奏的长短、与前后和弦的关系、音色的配置等因素的不同,在人的听觉中产生不同的感受。和谐的、刺耳的、明亮的、暗淡的、清晰的、浊重的、丰满的、单薄的……,作曲家们正是应用和声的这种音响属性来加强音乐的表现。 下面是在同一段音乐中交替使用单旋律与多声部形式的例子,多声部分呈主调音乐形式,和声丰富音响的作用显而易见。两种形式的有机结合给音乐增添了盎然生机。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 像例[1-2]这样的片断是用不着刻意挑选的,因为在音乐文献中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在这里,和声丰富音响的作用不仅体现为与旋律协调一致的和弦序进,而且还以分解式织体给旋律以丰满的节奏支撑。和声与旋律的巧妙结合,在整体上也加强了词义中甜美、愉悦心境的表达。在音乐文献中,和声表达特定情感或刻画音乐形象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甚至起主导作用的篇章,也是不胜枚举的。亨德尔《弥赛亚》(1741年)中的《哈利路亚》大合唱,是音乐在表现崇高荣耀、恢弘气势方面无与伦比的杰作,其和谐饱满音响的巨大感染力正来自于和声。下例是德彪西第18首钢琴前奏曲的开始部分,作曲家巧妙地应用了远关系调与三和弦对置的手段,和声的色彩作用有效地支持了对木偶“将军”乖僻、笨拙形象的音乐表达。 “悲怆”是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的主题。为了倾诉他那发自心灵深处的感伤,作曲家调用了各种音乐表现手段,和声就是其中之一。下面这个摘自末乐章的主题,除最后一小节高音声部的倚音之外,每一个旋律音都配有一个七和弦。密集的不协和音响的持续涌动,犹如一个内心受到巨大创伤的人在倾诉、在哀嚎。和声在这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表现作用。 不协和音响有时候也被当成邪恶势力的象征。在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音乐中,南霸天的主题就是由几个连续不协和和弦构成的。如下例第4、5小节和声中所含有的三全音进行,给音乐罩上一种怪异、狰狞的色彩,对南霸天这个反面形象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 丰富的和声音响色彩还经常被用于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水草舞》的前奏,作曲家将两个远关系调的五声性和弦,以密集排列形式在高音区并置一处,利用它们的色彩差异,暗示出幽

和声总结(参考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

一、基础篇 1.和弦的类型及名称 三和弦按照音程叠置的不同,可分为三度叠置的和弦和非三度叠置的和弦(多为四度、二度等)。 常用的和现有三种:三和弦、七和弦和九和弦。 2.和弦中各音的名称 和弦依次从下向上为根音、三音、五音、七音、九音等,无论和弦如何的转位其各音的名称固定不变,而和弦的低音随时都在变化(和弦中处于低声部的音就是低音)。 3.转为和弦的名称(以三和弦、七和弦为例) 三和弦的第一转为用三音作低音,叫做六和弦;三和弦的第二转位以五音做低音,叫做四六和弦。 七和弦的第一转位(三音为低音)叫做五六和弦;第二转位(五音为低音)叫做三四和弦;第三转位(七音做低音)叫做二和弦。 4.和声的写作形式 和声的写作形式有四部和声(合唱体、重奏体)和键盘和声两种形式。依次为高声部、中声部、次中声部、低声部,其中高声部(旋律声部)和低声部(它们统称为外声部)最为重要,在写作时低声部也要使其具有一定的旋律性。内声部的符尾朝内,外声部的符尾朝外。 5.和弦的排列法 和弦按照上方三声部各音的距离以及音响的清晰度,可分为密集排列法、开放排列法和混合排列法。 凡是上方三声部之间不可以插入一个和弦音(各音距离为三度或四度音程)的排列方法,就是密集排列法,声部较融合,音响较浓,但各声部不突出; 凡是上方三声部之间可以插入一个和弦音(各音距离为五度以上的大跳音程)的排列方法,就是开放排列法,音响较亮,声部清晰,分布均衡; 无论是何种排列法丝毫不影响与低声部的音程距离为可以到三个八度。 二、三和弦 1.三和弦的种类

a.按照和弦的性质可分为: 大三和弦(大三+小三,色彩明亮,最能体现大调的特性) 小三和弦(小三+大三,色彩暗淡,最能体现小调的色彩) 减三和弦(小三+小三,音响较紧张,具有收缩的特性) 增三和弦(大三+大三,音响很紧张,具有扩张的特性) b.按照在音乐中的作用可分为: 正三和弦:Ⅰ(T)、Ⅳ(S)、Ⅴ(D),又称为功能组和弦。 副三和弦:(S)Ⅱ、(TS)Ⅵ、(DT)Ⅲ、(D)Ⅶ,又称为色彩组和弦。 2.和声的进行及其终止式 a.有主属功能构成的进行是正格进行,其构成的终止是正格终止,如T-D、D-T、T-D-T、T-D-D-T. b.有主和下属功能构成的进行是变格进行,所构成的终止是变格终止,如T-S、S-T 等。 c.包括三种功能的进行是完全进行,所构成的终止是完全终止,即T-S-D-T。 d.完满终止的条件:结束的主和弦处于强拍强位并重复其根音,而且也是原位的S或D 进行到原位T. 3.终止四六和弦及经过辅助四六和弦 4.正三、六和弦的连接 5.两个六和弦的连接 6.原位和弦的连接 和声的进行构成了和弦连接。 a.单个声部的进行 声部作同度保持、二度三度(级进)的进行叫做平稳进行。 声部作四度小跳、五度以上的大跳的进行叫做跳进。

最新最全-和声教程----为歌曲配和弦

和声教程----为歌曲配和弦 本教程面向有一定乐理及和声基础者,如果您对该方面不甚了解,请先阅读其他书籍。 序 本教程的目标是教授为歌曲配和弦,分析流行音乐中和弦的使用及规律。作曲是无法教授的,但配和弦是可以教授的,而且它会对你的作曲有很大帮助。事实上,真正的作曲应当是和弦与旋律一起写出的。(REMEMBER)任何一首歌曲如果采用不同的和弦,即使旋律一样,听起来感受绝不一样。本教程主要针对流行音乐,(其实流行乐中的许多手法完全是古典的)采用字母标记和弦手法,比较直观。学过电子琴或吉他的朋友门可能会感到比较亲切。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正题了,如果您对音乐实在不太了解,可能会感到有一个真空带,后面的课程是面向有一定基础的朋友的。有的东西是一言难尽的,只有靠各位努力了。 第一章和弦新论 传统和声学把所有的和弦都归为三度关系来解释,并且力求和声进行的完美和规范。但是现代流行音乐特别是爵士音乐的和声已经高度复杂化和自由化,三度叠置虽然仍是和弦构成的基本原则,但已不是重要的解释手段。这年头可以这样说:把几个音合在一起发音就构成和弦。和声的进行是否规范属于次要问题,平行五,八度的错误基本上不予考虑。唯一的准则是:听起来是否舒服,到位。爵士音乐中复杂的加音和弦几乎使你分不清和弦的功能性,布鲁斯和弦同名大小调搅和在一起,莫名其妙的模进进行很难用经典的和声理论来解释。我们现在就进入现代和弦的奇妙世界。 第二章和弦标记 本教程采用字母和弦标记法来表示和弦。这是流行音乐中通用的标记法,把它和级数标记法结合使用会感到很方便,能使你很透彻地领悟到不同调的和弦的相互微妙的关系,好象你的脑子里就有一张和弦表。下面我们就来熟悉这个标记法。 1。大三和弦:根音与三音是大三度,三音与五音是小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来表示,如DO,MI,SOL和弦用C表示,FA,LA,DO和弦用F表示,降MI,SOL,降SI就用Eb表示,升FA,升LA,升DOL用F#表示。

和声基础

内蒙古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院课程教案 和声基础 (第一学期) 课程编号:A-5 讲授人:王向辉 2007年9月

《和声基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名称:和声基础 二、预修课程:基础乐理、视唱练耳、钢琴 三、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1.教材:《和声基础教程》,斯波索宾等人合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修订本 2.参考: 1)“作曲技术理论”丛书《和声的理论与应用》,桑桐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基础和声学》,金铁宏著,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四、课程基本性质、目的与任务: 和声学是音乐专业必修课,是学习多声部音乐中的和声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 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地理解其基础理论及应用。能分析一般中、短篇幅的中外音乐作品中常见的和声现象,掌握初步的和声写作技能。为编写简单的歌曲伴奏、合唱曲以及学习有关理论作曲技术科目打下基础。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法相结合。 六、考核方式: 每学期末进行闭卷考试,采取百分制。 七、进度安排:全部课程为143学时,分三个学期完成。第一学期、第二学期每 周上课3学时;第三学期每周上课2学时。 八、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加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讲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2.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培养学生的和声听觉与和声思维能力。 3.以大、小调和声理论为基础,结合民族调式和声一些常用手法进行教学。 4.教学以大课讲授为主,结合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进行。 5.课堂教学包括理论讲授、演题示范、作业讲评及范例分析、弹听等。 6.每周布置适量的作业,作业采用书面批改。 第一单元绪论 课时:6学时 一、学习和声需要了解的几个问题 1.什么是和声学?学习和声学的意义和作用。 1)和声学 和声学是研究乐音结合的规律、和弦序列进行的运用方法、风格特征,以及它们在构成乐曲形式方面的作用的一门科学。 2)意义和作用 作曲四大件之一; 专业与非专业的分水岭(和声听辨);

黄虎威《〈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下册)》解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18489846.html, 黄虎威《〈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下册)》解析 作者:马颂民 来源:《艺术教育》2013年第01期 黄虎威,1932年1月生于四川内江,中国著名作曲家、资深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1954年毕业于西南音乐专科学校作曲专业并留校任教。1956年在中央音乐学院苏联作曲家鲍里斯·阿拉波夫教授专家班进修作曲理论,曾任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是学科奠基人和开 拓者,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理事,四川省音乐家协会理论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四川音乐学院教授。 在中国学习钢琴的人和学术界一般都对黄虎威钢琴组曲《巴蜀之画》有深入研究,这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一部钢琴经典作品。而黄虎威的《和声写作基本知识》和《转调法》等书籍在上世纪70年代末被人民音乐出版社多次再版、重印。近年来,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和人民音乐出版社隆重推出的黄虎威系列专辑——《黄虎威钢琴作品选集》《黄虎威艺术歌曲选集》和《〈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下册)》等,成为传统和声应用的典范。 早在1981年7月的暑假里,新疆艺术学院音乐系、舞蹈系的几位老师去新疆石河子某团宣传队辅导节目,笔者也被邀请前往,团里教员拿来黄虎威《和声写作基本知识》作为指定教材,那是迄今为止笔者见过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唯一的简谱传统和声学教材。通过深入了解,才知是基层音乐人希望能学习传统和声学理论,更渴望用简谱学习音乐理论,他们认为,这样学习和声学理论更为便捷,认为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与黄虎威联手打造的这部教材是当时社会音乐教育普及和自学成才的一个好帮手。而另一本在1983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黄虎威的《转调法》,则是针对作曲、指挥和表演等专业人士的力作。这本书集中介绍了如何将西方传统和声学转调技法用于中国民族音乐创作,并有许多转调示范例题,“是一本切合我国实际需要的好书”。①这些学术成果对传统《〈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下册)》的成书起着承前 启后的作用。 2011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黄虎威教授的《〈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下册)》,与2007年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上海音乐学院桑桐教授的《250首和声习题解答》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两者都以海量般的题解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实例,让很多师生在学习传统和声学的同时,看到、见证了现代作曲家、教授们的和声理论实践过程和其明晰的和声学教学思想体系,这是非常难得的教学辅助教材。比如,《〈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下册)》第28章终止中的重属和弦口答习题——分析贝多芬《奏鸣曲》作品14之2第一乐章(第37—45小节)片段,②作者首先在《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中找到谱例,之后明确调性、标注和弦 功能等,这些通常教师都比较容易做到,但一些学生总是难以理解,他们会问:“为什么D大调音乐用G大调记谱?”从习题解答中我们不难发现,黄虎威教授是站在学习者的位置上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