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主要修辞方法

现代汉语主要修辞方法
现代汉语主要修辞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答案讲课教案

“他主张赶快去”中的“赶快去”是()。 .副词性宾语 .受事宾语 .谓词性宾语 .施事宾语 2、 a.村子里回来了一批转业军人。 b.村子里有一批转业军人回来了。 以上两个句子()。 . D. 都是兼语句 .是存现句和兼语句 .都是存现句 .是兼语句和存现句 3、 “我去还是不去?”是()。 . C. 特指问句 .正反问句 .选择问句 .是非问句 4、 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最小语言单位是( )。

.语素 .短语 .词 5、 “不”和“没”都属于()。 .程度副词 .否定副词 .范围副词 .时间副词 6、 “彻底解决”是()。 .偏正短语 .中补短语 .动宾短语 .主谓短语 7、 “小张写了一篇文章”中的“小张”是()。 .施事主语

.谓词性主语 .中性主语 8、 “明代医药家李时珍”是()。 .联合短语 .偏正短语 .主谓短语 .同位短语 9、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运用了()。 .串对 .正对 .反衬 .反对 10、 大理花多,多得园艺家定不出名字来称呼。 大理花艳,艳得美术家调不出颜色来点染。 大理花矫,娇得文学家想不出词句来描绘。 大理花香,香得外来人一到这苍山下.洱海边,顿觉飘飘然不酒而醉。以上句子对辞格的使用是()。 .兼用加套用

.辞格连用 .辞格兼用 11、 “今天冷极了。”是()。 . F. 动词谓语句 .名词谓语句 .主谓谓语句 .形容词谓语句 12、 下面短语中属于偏正关系的是( )。 . E. 抬进去 .悄悄进来 .看小说 .门开了 13、 下列诗句中,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 B.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现代汉语答案及试卷

现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3.不及物动词都不能带宾语。() 4.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动属于修辞活动。() 5.连动短语也可以由动词和形容词构成。() 6.好的修辞可以创造适合的语言环境。() 7.联合复句呈雁行式排列,顺承复句呈鱼贯式排列。() 8.“上得来”中的“得”是补语的标志。() 9.修辞充分利用语言的审美价值来满足人们的美感需求,审美原则是修辞的基本原则。()10.“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但从人们的笑影上,也仿佛觉得这又冷又尖,自己再也没有开口的必要了。”这一复句中共有4个分句。() 11.定语中心语有时可以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 12.“今天路上死了两条狗。”属于存现句。() 13.根据前后分句意思相反、相对程度的强弱,转折关系分重转和轻转两类。() 14.同印欧语相比,汉语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15.长句化短的办法只有一种,那就是把其中的修饰成分抽出来。() 16.大部分副词都可以充当补语。() 17.“作为精神食粮,散文是谷类,作为战斗武器,散文是步枪,我们生活里常用散文.在文艺园地里,散文也应当是万紫千红中繁茂的花枝。”这个句子的辞格是借代。() 18.主谓短语充当谓语时,这个主谓短语的谓语同时也是整个句子谓语。() 19.“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她瞪圆了双眼望着张老师。”的辞格是夸张。()20.关联词语“不是……而是”表示的是选择关系。() 三、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我就不明白你怎么连什么也没学会。”中的“什么”表示的是() A、表疑问的代词 B、表示任指的代词

浙大远程教育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作业答案全集

语法修辞 1.“火车在广矛盾田野上蜿蜒前进,收过秋的田野,显露出疲惫的黄褐色。”应用了( C移就)辞格。 2.下列四组词中,一般能受“不”修饰的是( A 动词、形容词)。 3.下列短语中结构关系相同的一组是( D 走或留、书本钢笔)。 4.“虽然生活很艰辛,但活泼可爱的小女儿成了他的开心果。”用的辞格是(C 暗喻)。 5.“经过这次交流,使我们深切地理解了对方的苦衷。”一句里的语病是因为(C 成分残缺)引起的。 6.“知道那个不好消息后,心中的阴云就一天天变得厚重起来。”用了( D 借喻)。 7.下列单位中,可以是语素,也可以直接充当词的是(B 书)。 8.“倒装”这中现象只能出现(D 句子)单位中。 9.语体是(D 语言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与特定的社会领域相应的功能特征体系。)。 10.下列短语中,属于多义的是(C 我们要学习文件)。 A 去北京玩 B 你为什么这样说 C 我们要学习文件 D 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11.下列四组词中,词性相同的一组是(C )。 A 现在、已经 B 红、绿化 C 的、着 D 突然、忽然 解释:“突然”是形容词,除了做状语以外,还能作定语、谓语、补语。“忽然”是副词,只能做状语。 12.下列短语中与“买了一本”结构关系一致的是( D 写了一句)。 13.“线儿缝在军衣上,情意缝进我心里。”用了(A 拈连)辞格。 14.“揭露10家对华贸易友善的美国公司。”中的“揭露”使用不当的原因在于(C 感情色彩不妥)。 15.超常修辞一般不常见于下列(D 公文公告)语境中。 16.下列用了关联词,但不属于复句的是( A )。 A 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能忘却他心中的不快。 B 只有你来了,我们才可以出发。 C 因为下雨,车子也开不起来了。 D 他一来,会场的气氛就完全不同了。 17.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的(D 组合能力)。 18.下列四组词语中,用主谓式方式构成的有(C 肉麻)。 19.在下列语体中辞格应用频率和类型最丰富的应为(A 文学) 20.“他是我们村出了名的勤快人——一件衣服能穿一个月都不洗。”使用的辞格是(B 反语)。 21.下面句子中“看起来”应看作句子一般成分(而不是特殊成分)的是( C )。 A 看起来要下雨了 B 她看起来要倒下了 C 书一到手,他就看起来了。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 1、课程描述 1、掌握新的语法的修辞理论。 语法:例:副词+名词很中国,很绅士,很女人,非常春天 修辞:例:教授曲解(修辞辞) 2、提高中学语文语法、修辞教学能力。 3、一门语言应用理论的理解。 例:小草(主)偷偷(壮)的从土里(壮)钻(定)出来了(补),嫩嫩的,绿绿的。 例:《济南的冬天》,结尾:这就是冬天(定)的济南(中心语)。 小鬼,快离开我,我掉进泥潭里了!(不能调换,突出老班长把别人的生命看得比自己还重)《繁星》巴金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六七月间的夜晚,在庭院中纳凉时,我最爱看天空中密密麻麻的繁星。看着那星天,我就会忘掉一切,仿佛就回到母亲的怀里(复句多意性)。(但……也)递进 论:学习语法、修辞知识的意义。(在中心教学中的作用) 1、提高语言的分析和运用能力。 《老山界》:天色晚了,肚子饿了,许多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红军战士形象:言行不文明,贬义褒用。 例:《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定)思想家(主)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2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修辞手段,精确表述,模糊表达。语法手段:倒装句(突出时间的重要性),字下有线的——讳饰,都表示去世。 2、提高组织教学的能力。 《济南的冬天》用的儿话音多少(12处左右,喜爱,柔美)?用了多少小为词头的问?小山,小雪,小水墨画…….10多处(是虚化的写法,并非真的小,而是给人于亲切,喜爱的感情)。 例: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高,响亮(通感)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例:高尔基《童年的朋友》 写外祖母:她的头发多得出奇,密密地盖着两肩,胸脯、两膝,一直垂到地上,乌黑乌黑的,泛着蓝光。 写头发的密、黑、厚、长语法手段:形容词+补语+壮语+形容词词汇手段:重叠,变词语 二、中学语文语法、修辞教学存在的不足 1、中学语文、语法、修辞教学无纲可依。 2、修辞理论研究与整个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脱节。 三、现代汉语有那七种语法实体?举例说明。 答:语素、词、短语、小句、复句、句群、句子语气。 1、语素:是有意义的最小语法单位。例:徘徊(不自由语素)(不能分开)学(自由语素)、习(半自由)、山、水 2、词:是独立运用的最小语法单位。例:学习、徘徊(动、名、形)

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答案

“他主张赶快去”中的“赶快去"是()。 .副词性宾语 .受事宾语 .谓词性宾语 .施事宾语 2、 a。村子里回来了一批转业军人。 b。村子里有一批转业军人回来了。 以上两个句子()。 . D. 都是兼语句 .是存现句和兼语句 .都是存现句 .是兼语句和存现句 3、 “我去还是不去?”是()。 . C. 特指问句 .正反问句 .选择问句 .是非问句 4、 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最小语言单位是( )。

.句子 .语素 .短语 .词 5、 “不”和“没”都属于( )。 .程度副词 .否定副词 .范围副词 .时间副词 6、 “彻底解决”是()。 .偏正短语 .中补短语 .动宾短语 .主谓短语 7、 “小张写了一篇文章”中的“小张”是()。 .施事主语 .受事主语

.谓词性主语 .中性主语 8、 “明代医药家李时珍”是()。 .联合短语 .偏正短语 .主谓短语 .同位短语 9、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运用了()。 .串对 .正对 .反衬 .反对 10、 大理花多,多得园艺家定不出名字来称呼。 大理花艳,艳得美术家调不出颜色来点染。 大理花矫,娇得文学家想不出词句来描绘。 大理花香,香得外来人一到这苍山下.洱海边,顿觉飘飘然不酒而醉。以上句子对辞格的使用是()。 .兼用加套用 .辞格套用 .辞格连用

.辞格兼用 11、 “今天冷极了。"是()。 . F. 动词谓语句 .名词谓语句 .主谓谓语句 .形容词谓语句 12、 下面短语中属于偏正关系的是()。 . E. 抬进去 .悄悄进来 .看小说 .门开了 13、 下列诗句中,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 B.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14、 “跑跑有益健康”中的“跑跑"是().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

第二章词类分析 [教学目的:本章将概括地介绍现代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词类的基本特点以及其它相关问题。目的是使学生对现代汉语词类划分依据、划分结果以及词类的主要特点等理论有全面的了解。认识现代汉语词类的基本特点,以更好地运用现代汉语] [教学要求:认识词类划分的三种标准,了解选择其中功能标准划分词类的原因;了解每类词的主要语法特点;正确掌握词语兼类问题] 第一节词类划分的标准 在说到语法的抽象性时我们说到,词的数量是无限的,但这些无限数量的词,可以根据它们的特点,归为不同的类别。 词是语言结构的基本单位,从表层形式看,每一个组合都是不同的词加合而成的,但从语法上看,其中的每一个都代表着某一类具有相同特征的词语,因此,在这里我们不能也不需要对具体词语的语法特征进行分析,而是要求从类的角度对词在语言结构中的功能特征进行分析,并由此将词归并成不同的类,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词类。 词类就是词根据它的语法功能的不同进行的归类。所以,词类是词的语法类别,不同的词类在形态、意义、功能等方面都表现出显著不同的特点。 词类是语言中存在的客观事实,我们能够客观而科学地加以分析既是对全面认识词语语法特点本身的需要,是语法研究的基础工作;同时,划分词类也有利于进一步揭示由词构成的更高级语言单位如短语和句子的内部结构特点。 从历史的角度看,对现代汉语词语进行语法类别的划分,采用的标准至今主要有三种,它们 是: 一、意义标准 所谓意义标准就是以词表示的词义作为词归类的依据。 词,特别是实词,总会有一定的具体意义,这些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比较快地确定一个词的词性,所以在许多语法书里也就这样来定义词类:名词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动词表示动作或变化;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 这一标准是传统主义语法学在分析词类是所采用的,最初时就直接将词汇意义当作了化分词类的依据,如《马氏文通》对实词和虚词的理解。王力先生早期也是这样理解词类的,如他曾说“实词之中,每一个词都有它的理解,它们都能给予咱们一种实在的印象,所以实词也可以称为理解成分”,1而虚词“对于实物实质实情都无所指”,虚词被称为“语法成分”。2现在看来,这种理解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为有些词,如果从意义上看,意义的虚实很难判断,如“予以、加以”等动词,“如何、某、什么”等代词以及副词等等,照此标准,只能划归到虚词里,但它们在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显然与连词、介词等有很大区别。因此,将词汇意义的虚实作为判断依据,不能很好地解释事实,解决问题。 但是,如果将意义理解为一类词所具有的能反映其成员共性的类别意义,我们认为,意义标准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词语的具体意义可以千差万别,但某一类词的成员之间在其 1王力,《中国现代语法》第13页,商务印书馆,1985年。 2王力,《中国现代语法》第14页,商务印书馆,1985年。

黄伯荣现代汉语语法.修辞部分试题两套word版本

《现代汉语》试卷(A卷) 一、填空:(15分) 1、根据不同的语法功能和意义,可以把词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 大类。 2、量词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类。 3、连词是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词。 4、短语的主要内容有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疑问句可分为四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复句的构成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7、修辞格的综合运用,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方式。 8、夸张包括扩大夸张、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 9、对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10、短语主要有三种组合方式: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 ____________,第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形容词短语就是以____________的短语。 12、固定短语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3、选择复句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14、介宾短语是由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的短语,充当介词宾语的,主要是 ____________词、____________词、____________词。 15、层递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语法: 2、短语: 3、主谓句: 4、修辞: 5、独立语: (8分) 1、蝙蝠 ..是在.夜间飞行,捕捉 ..飞蛾和蚊子的。它无论怎么 ..飞,也.不会撞上什么东 西,即使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 ..地绕开。 2、那.一天,天还.没有亮,我们连悄悄摸进“三九一”高地下面 ..的山坳,潜伏 ..在 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里。 3、它没有婆娑 ..的姿态,没有 ..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 ..你要说它不美。但是它伟岸 .., 正直,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 ....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8分) 1、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 2、跌倒的是一个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 3、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 4、闪闪的烛光,照着她那带着皱纹的慈祥的脸。 5、午饭之后,卫老婆子又来了。

现代汉语修辞(课后答案)

现代汉语—修辞 思考与练习一(172页) 一.有人说:“修辞就就是咬文嚼字,修辞就就是雕琢词句。卖弄文字技巧。”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第一种说话欠妥。它得弊病就是把修辞瞧作单纯得文字技巧,贬低、缩小了修辞得功用。不可否认,修辞就是要从锤炼词语得角度,咬文嚼字得,可这只不过就是它得部分功用。修辞还要研究句式得调整、修辞格得运用以及语言风格与同义手段选用得关系等,单单在文字上雕琢就是不够得。第二种说法虽然比第一种说法扩展了修辞得功用,然而也不尽合适。选用同义手段提高表达效果虽然离不开对词句得雕琢,然而修辞就是语言得综合运用,要恰当地运用各种积极得语言手段,涉及面很广,不就是“雕琢词句”所能全面概括得。在说,选择什么样得表达方式,达到什么样得表达效果,并非只就是语言形式得雕琢问题,思想内容得锤炼更为重要,不要把修辞瞧作单纯追求文字技巧得问题,更不就是“卖弄”。 二.结合实例谈谈修辞同语境得关系。 修辞中语言手段得恰当运用要以适应语境为前提,修辞效果得检验也难以离开语境。像适应表达内容一样,适应语境也就是修辞得重要原则。“超常”就是修辞特点之一。修辞往往借助故意违反常规表达而取得不同一般得表达效果,但这要紧紧依靠语境得配合与制约。双关就就是故意使语句具有双重含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得修辞手法,不管就是利用词语意义,还就是借助语音条件,总就是以语境为前提得。这不必举例。“种”就是个动词。它可以用“花草、树木、药材”等做宾语,这就是正常得语法结构,如果以“希望、理想、精神、意志”做它得宾语,就是搭配不拢得,但就是,在甲乙两件事连说得语境里,后一种用法却可“起死回生”,产生别开生面、含义深厚得表达效果。如说:“在高原得土地上种下一株株树秧,也就就是种下了一个美好得希望。”在这句话里,把“种……树秧”得“种”同“希望”拈用到一起,不仅不就是病句,而且顿生文采,含蓄、隽永、别具一格。修辞得情境意义、形象意义、色彩意义以及风格意义都要受制于语境。 三、修辞同语言三要素有什么关系?明确它们得关系对学习与研究修辞有什么好处?修辞用语音、词汇、语法有着密切得联系,但它们既非并列关系,也不就是从属关系。修辞从综合运用得角度、提高表达效果得角度研究语音、词汇与语法。修辞把语音得双声叠韵、叠音、轻声、重音、儿化、字调、平仄等作为语言手段加以调动,使之特定题旨情境中以声传情,以音达意,收到较好得修辞效果。修辞还从筛选、锤炼得角度,就声音、形体、意义、色彩、用法方面对词语加以选用,使语言材料成为提高表达效果得重要语言手段。语言得表达更多得就是靠句子传达修辞感受得。一般地说,修辞要在合乎语法得基础上进行,但有时也可突破语法规则。修辞往往就是从同义手段选择得角度研究句子与句群得表达效果得。语言与文章得力量、气势、情采、义理、跌宕等方面得效果就是离不开句式得选择与调整得。总之,语言三要素为修辞手段得选用、为修辞效果得体现提供了条件,而修辞又在语言得综

现代汉语练习题(语法、修辞部分)

“语法”这一术语有几个含义?语法学分为哪几部分? 举例说明语法地性质 划分词类地目地是什么?汉语划分词类地主要依据是什么? 指出下列句中每个词地词性 、窗外啪地响了一声. 、她地脸像红苹果一样. 、康熙皇帝对当时西方传教士所带来地一切欧洲学术,几乎都有着浓厚兴趣,却并没有真正接受西方地科学精神.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举例说明如何区分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 代词有哪两种引申(灵活)用法? 在现代汉语中,“而且”主要连接什么样地词语?“并、并且”主要连接什么样地词语?举例说明 分别举出“和、跟、同、与”做连词和介词地例子 举例说明词地兼类和词类活用有何不同 十、分别指出下列短语地结构类型与功能类型: 、我所遇到地、来帮助他、浇得落汤鸡似地、走到天涯海角 、注重实证精神地胡适先生、胡适先生注重实证精神 补语常见地语义类型有哪些? 分辨下列短语中,动词之后地成分是补语还是宾语 、看得仔细、取得信任、爱干净、扫干净、借一次、借一本 、等了(你)三个小时、浪费了三个小时 用层次分析法按照从大到小地顺序分析下列复杂短语,有歧义地做多种分析 、德国古典语文学地成就 、一种全球性地当代伦理思潮 、讨厌酗酒和赌博地女人 、多么希望历史重新交给他们一张白纸 、公众需要地是一份能有效地回应和解答全社会对三峡工程地若干疑虑地报告 特殊句法成分独立语都有哪些? 汉语地句型和句类各是根据什么标准分出来地类别? 十五、根据谓语地性质地不同,现代汉语地主谓句分为哪几种类型?举例说明 十六、动词谓语句中,常用地句式有哪几种? 十七、“把”字句和“被”字句各有哪些条件要求?举例说明 十八、举例说明说明如何区分兼语句与连谓句 十九、举例说明什么是双宾句 二十、举例说明什么是存现句.存现句有哪些特点? 二十一、现代汉语地非主谓句主要分为哪几种? 二十二、现代汉语地句子根据语气可分为哪几种? 二十三、现代汉语地疑问句,可分为哪四种类型?并能够依据陈述句变换为四种不同方式地疑问句 二十四、什么是复句?复句在意义和结构上各有怎样地特点?并掌握各种复句常用地关联词语 二十五、用句中加线法分析下列复句: 、哲学当然关注事情本身是怎样地,只不过,如果把“事情本身”理解为,事物本身无所谓冷热、无所谓红蓝、无所谓美丑,事物本身只有温度、波长、形状,那么,哲学关心地就不是“事情本身”,而应当说,哲学总是联系于怎样看待这些事物来关注这些事物.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这里,你看见地不是成功人士,不是完人,而是各个领域孤独而执着地在场者,他们地某一种不懈地信念和行动,持续撞击着这个时代地神经;他们从未离开,他们选择一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概括性、稳固性和民族性 2、能否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3、疑问代词、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 4、组合特点、结构特点 5、动宾、主谓 6、主谓短语 7、区别词 8、组合能力、造句功用 9、实词和虚词 10、附着、句子的结构成分 11、(1)的(2)地(3)的(4)的(5)得 12、语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结构 13、暗喻 14、以作者代作品 15、(1)B (2)A (3)E (4)D 16、介词、副词和动词 17、(1)介词(2)连词(3)动词(4)动词 二、单项选择 1、C 2、C 3、D 4、B 5、B 6、B 7、B 8、B 9、A 10、B 11、D 12、A 13、D 14、B 15、B 16、D 17、C 18、B 19、D 20、A 21、B 22、C 23、B 24、C 25、B 三、判断正误 1、× 2、× 3、× 4、× 5、√ 6、√ 7、√ 8、× 9、×10、×11、× 12、√13、×14、√15、×16、×17、√18、×19、×20、× 四、改错: 1 “的”多余,应删除。 2、“的”的存在造成歧义,应删除。 3、宾语残缺,应在“奖金”之后加上“制度”。 4、动宾搭配时顾此失彼,应把“坐”改为“用”。 5、动词“感到”要带动词性宾语,可改为“感到了婆媳之间的气氛相当紧张”。 6、“减少”不能用倍数,可改为“饲料成本减少一半”。 7、该句缺少一个必要的主语,删去“使”,“终于”移到主语“我们”的后边。 8、“不管”改为“尽管”,“终于”改为“还是”。 9、“在……上”,“在……下”等句法格式中,只能嵌入名词性的词语,而“起早睡晚、终日劳动”是动词性短语,应改成“在……的情况下” 10、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分句主语相同,关联词语要放到分句主语之后。 五、语言现象分析 (一)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多层次短语 1、昨天从家乡传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状]中 状]中 动| 宾 定)中 定)中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试题库2

现代汉语题库(修辞·试题) 一、填空题 1.汉语修辞学是一门__________________的语言学分科。 2.______年,______先生的《__________________》的出版,标志着现代中国修辞学的诞生。 3.修辞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辞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修辞活动要求十分适合语境,不但要适合______,还要适合______。 6.学习修辞,能够____________,还能够____________。 7.学习修辞,一要____________,二要____________。 8.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既有______又有______。 9.词语修辞就是指______的过程。 10.词语修辞一般从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入手。二者______,______。 11.______是选用词语的基本要求,在这个基础上,用词还要求______、______、______等。 12.词语有没有表现力,全看它与具体的上下文是否______。 13.词语的色彩,一般是指词的______和______。 14.词类话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现代汉语中,平声包括______、______,其音色特点是______,仄声包括______和______,其音色特点是______。 16.韵文中,为了易于上口,把韵母或韵尾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某些句子的末尾,这就叫______。这结韵母或韵尾相同或相近的字叫______或______。 17.押韵的方式是多样的,有隔行押的______,有两句一换的______,还有行行押的______等形式。 18.现代汉语中的双声词______、______、______等在语言上都很富有表现力。 19.修辞上把意思相同或基本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句式叫做______。 20.把结构不同,长短不齐的句子交错运用叫做____________。 21.整句是语言的加工形式,对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型的句子,多为整句。 22.一般说来,肯定句语气比较______、______,否定句语气比较______、______。 23.双重否定句常见的格式有______、______等。 24.由于修辞的需要,______的句子叫变式句。单句中______、______、______等的句子都是变式句。 25.口语句式的修辞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书面语句式的修辞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 26.句式修辞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修辞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比喻的基本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用“像”作喻词的是______,用“是”作喻词的是______,这两种比喻都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部分构成。 29.只出现喻体的比喻叫______,例如:______。 30.喻体在前、本体在后的比喻叫______,例如______。 31.“希望的种子在她的心田中悄悄地生根、发芽了。”中所用的比喻辞格具体属于______喻。 32.比拟包括______和______两种类型,其中后者又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个小类。 33.借代的基础是人或事物间的______性,其特点是隐去______,只出现______。 34.从内容上夸张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从形式上夸张可以分为______、______两种。

现代汉语主要修辞方法

现代汉语主要修辞方法 修辞是为了使说话增强表达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又称辞格、辞式。修辞格就是语言在长期运用过程形成的具有特定形式和表达功能的修辞格式。有的修辞格有鲜明的形式特征,有的则在表达功能上独具特色。 一、比喻不直接说被描写的对象甲,而用与它有相似性的乙来描写它,以使被描写的甲在形象、功能等特点上更加富有可接受性。比喻一般形式上需要有三个要素:本体(甲)、喻体(乙)和连接两者的喻词。根据这三个方面出现情况,将比喻分为: (一)明喻用“像、如、仿佛”等喻词通俗明白地打比方。典型格式:甲像乙如: (1)共产党像太阳。 当然,如果前后句子叫长,且意义明白,明喻也可以省略喻词。如: (2)铁不用就会生锈,水不流就会发臭,人的头脑不用,功能就会萎缩。 (二)暗喻用“是、成为”等喻词直接将本体当做喻体的方法。典型格式:甲是乙如:(3)大王庄这个阵地成为一颗锐利的铁钉,牢牢地钉进了黄维兵团的脑门心。 (4)困难是弹簧,你软它就强。 (三)借喻不出现本体和喻词,直接用喻体代指本体的方法。只出现喻体。如: (5)一旦把敌人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这里“鲜红的太阳”喻指新生的社会制度。 比喻的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注意】用了“像”或“仿佛”等的句子不一定就是比喻句。如: (1)比较句不是比喻句:他长得像他父亲。 (2)举例句不是比喻句:我们班最近涌现出许多好人好事,像张丽把积蓄的零用钱寄给了灾区人民,王倩主动地每天到医院里为刘玲补课…… (3)疑断句(猜度或不确切的判断)不是比喻句:天好像要下雨。 二、比拟直接将乙事物所具有的特征、属性加在甲事物对甲进行跨类式描写的修辞格。有本体、拟体两个部分组成,本体一般为名词性事物,拟体则多为谓词性成分。从语义特征上说,拟体本不能与本体构成陈述关系。根据本体与拟体的关系,一般将比拟分为: (一)拟人将非人类的事物当做人来写。如: (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2)硬币正悄然“退休”。 (二)拟物将人直接当做物,或将此物当彼物来写。如: (3)打得日本鬼子夹着尾巴逃跑了。 (4)月亮一露脸,满天的星星惊散了。 比拟的作用:感情色彩鲜明;描绘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三、借代直接用与本体甲有相关关系的乙代替甲的修辞格。如: (1)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 (2)凡是愿意留下的,再不许拿人家一草一木。 (3)搞好菜园子,丰富菜篮子。 不直接把人或事物说出来,而是借用与这个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东西来代替的修辞方法叫借代。借代有多种形式。如: 1.部分代整体:我们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 ....。 2.具体代抽象:我们不要多费口舌 ..了。 3.专名代泛称: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 4.特征代本体:一队红领巾 ...唱着山歌飘下来。

《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与修辞》练习测试题库 一、填空 1、语法系统有两个涵义,一个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为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句子是___________单位。 3、语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的语法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____。 5、基础语法实体包括、、。 6、语法学系统,都具有“三层结构”顶层——,中层——,底层——。 7、形容词可分为:和。 8、汉语里有七种不同的语法实体:语素、词、、、、和。 9、句子的语气类型分为:、、、感叹语气。 10、疑问句可分为三类:、和。此外还有一类特殊的问句:。 11、“比”字句在语义上由四个方面五项内容构成:A ,包括参比甲项(比较主项)和参比乙项(比较客项或参照项);B比较;C ;D 。 12、从语形、语义相结合的角度看,“比”字句在比较类型上可分为整比、偏比和领比。 13、“除”字句的表义类型有、、。 14、复句的关系系统,由、、这三大类构成。 15、句群的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16、动态分析的基本方法是“两个三角”的验证,“两个三角”包括:“表——里——值”三角和三角 17、“小三角”的分析验证,包括和个方面。 18、“大三角”的分析验证,包括和“以古证今”两个方面。 19、修辞学的任务,是在大量收集修辞现象的基础上,从、、三方面去探索规律。 20、语体渗透的方式有三种:、、。 21、广告语体的特点是:、、。 22、语言表达要符合“社会认同”,就必须遵守“三性”原则。即:、、 23、“雷锋同志”从结构上看是短语,从功能上看是短语。 24、“起立!”从结构上看是句,从语气上看是句。 25、从词性看,“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中前一个“国”是词,后一个是词。 26、“晒太阳”从结构上说是短语,从功能上是短语。 27、“多可爱的小生灵啊!”从结构上是句,从语气上是。 28、“除了英语,数学、物理也要学好。”从“除”字句的表义类型看属于“除”字句 29、“除了小王没有去,所有人都去了。”从“除”字句的表义类型看属于“除”字句 30、“我的数学成绩比他的外语成绩好。”从“比”字句的比较类型上看属于。 31、“他的铅笔比你的好。”从“比”字句的比较类型上看属于。 32、“他的铅笔比你多。”从“比”字句的比较类型上看属于。 33、“他们说的普通话,是那么清脆,那么正确,‘亲人’这两个字,流到我们的耳朵里,把我们的心都融化了。”该句用的修辞手法是。“辛楣和李梅亭吃几颗疲乏的花生米,灌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专题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专题 填空: 1、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法单位。 2、基础语法实体作为句子樊孤语法实体。包括语素、词、短语、句子语气。 3、现代汉语的研究以马建忠的《马氏文通》为起点。 4、词的语法特征:词的语法特征包括词在形态、组合能力、造句功能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 5、短语分类:(1)据结构成分之间语义关系是否明显,分关系类短语和标志类短语。(2)据能否充当句子成分,短语分成分短语(一般的短语都是成分短语)和非成分短语。(3)从整体功能分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和形容词短语。 6、语气类型分: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 7、“比”字句的比较类型:整比,偏比,领比。 8、复句的关系类系统,由因果类复句、并列类复句、转折类复句。 9、数量指代与所指代事物之间的联系有数量的、也有文化背景、借代关系、谐音关系、形体相似等。 10、就语体发展的社会环境而言,广告语体可以说是随社会,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而独立出来的新兴语体。就构成而言,可以说是事务语体、科技语体同文艺语体交融而成的混合语体。 11、广告语体具有开放性、艺术性、独创性等特征。 名词解释: 语法实体:是一种语言中构成语法系统的实际要素。 小句: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表述一个意思的语法单位。一个语素,一个词、或者一个短语,只要跟句子语气相结合,都会成为小句。 关系类短语:是结构成分之间有明显语义关系的短语。又可分成分配对式和依次排列式两类。标志类短语:是结构成分之间语义关系比较模糊,只从语表上找出标志短语。 语气:指言语交际过程中发话人通过话语表现出来的态度、情绪和感情色彩,它是以语调、语气词等形式表现出的一种语法范畴。 “除”字句:通常是指由介词”除“或“除了”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的句子。 归同性结合:是句子中心总分用“也”和“还”的“除”字句。 基础的语法实体:是用为句子构成基础的语法实体。包括语素、词、短语、句子语气。 显异性排除:是句子中心总分用“都”、“全”的“除”字句。特点:(1)VP1和VP2在语义上是对立的。(2)在说话人心目中,A+B=1(100%),即逻辑上是周延的。 表语气的“才”字句:所表示的语气与其句子结构形式关系极大,期中的才字一般看作语气副词。小三角:是由表――里――值构成的一个三角,表是语表形式的简称,指显露在外的可见形式。里是语昊意义的简称,指隐含在内的不可见的关系或内容。值是语用价值的简称,重视在比较中考察研究对象的语用效应,回答它到底有何价值的问题。 大三角:大三角是由普――方――古构成的一个三角。普是普通话的简称,指现代汉语共同语的语法事实。方是方言的简称,指现代汉语里的方言事实。古是古代及近代汉语的简称,指汉语里跟现代相对的古代及近代的语法事实。

《语法与修辞》试题及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思考与练习 一、填空 1、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性质表现为()、()和()。 2、实词和虚词的重要区别在于:()。 3、代词分为()、()、()。 4、一个语法单位的分类,可以按其外部的()分,也可以按其内部的()分。 5、兼语短语是由一个()短语和一个()短语套叠构成的。 6、主谓谓语句是指以()作谓语的句子。 7、一部分不能做谓语但具有分类作用和对立性质的词叫()。 8、划分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词的(和词的()。 9、词的分类是逐级进行的,根据能否充当句子成分把词分为()和()两大类 10、虚词的特点是:(1)虚词总是()在实词或短语上边,表示一定的语法作用;(2)虚词不能单独充当();(3)虚词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比较固定。 11、将结构助词“的”“地”“得”分别填入下边句中的空格内。 (1)他说()我没听清楚。 (2)月亮悄悄()爬上了树梢。 (3)我们按规定作()处理。 (4)高兴()眼泪围着眼圈儿转。 (5)你别说()太过分了。 12、根据句子的()分出的类别叫句类,它包括:()、()、()和()四种;根据句子的()分出的类别叫句型,它可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13、“生命之树常青”这一句话中用了比喻,这种比喻属于()。 14、“我最近在读鲁迅”这一句话中用了借代,其借代方式是()。 15、辨别句型:把句型的代号字母填在括号里。 A、连谓句 B、兼语句 C、双宾句 D、主谓谓语句 E、主谓短语作宾语 (1)他让我骑自行车。() (2)我每天骑自行车上班。() (3)他知道我不喜欢挤公共汽车。() (4)骑自行车我从没出过事。() 16、“向前看”、“向无此例”和“心里向着他”的这三个“向”的词性分别是()、()和() 17、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词性。 (1)小王曾经跟老张到过俄罗斯。() (2)小王跟老张都到过俄罗斯。() (3)小王跟着老张到过俄罗斯。() (4)他的思想跟不上形势。() 二、单项选择 1、句子“这东西你吃过没有?”中“没有”的词性属于() A、动词 B、形容词 C、副词 D、区别词 2、下列句子属于连谓谓语句的是() A、他看见了就上前去搀扶她。 B、差人带着张好古来到考场。 C、中午,老杨同志到老刘家去吃饭。 D、母亲站起身,出去了。 3、下列句子属于兼语句的是() A、最有趣的事是捉了苍蝇喂蚂蚁。 B、雷锋发现一个背着小孩的妇女丢了车票。

现代汉语-修辞(课后答案)

现代汉语—修辞 思考与练习一(172页) 一.有人说:“修辞就就是咬文嚼字,修辞就就是雕琢词句。卖弄文字技巧。”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第一种说话欠妥。它的弊病就是把修辞瞧作单纯的文字技巧,贬低、缩小了修辞的功用。不可否认,修辞就是要从锤炼词语的角度,咬文嚼字的,可这只不过就是它的部分功用。修辞还要研究句式的调整、修辞格的运用以及语言风格与同义手段选用的关系等,单单在文字上雕琢就是不够的。第二种说法虽然比第一种说法扩展了修辞的功用,然而也不尽合适。选用同义手段提高表达效果虽然离不开对词句的雕琢,然而修辞就是语言的综合运用,要恰当地运用各种积极的语言手段,涉及面很广,不就是“雕琢词句”所能全面概括的。在说,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达到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并非只就是语言形式的雕琢问题,思想内容的锤炼更为重要,不要把修辞瞧作单纯追求文字技巧的问题,更不就是“卖弄”。 二.结合实例谈谈修辞同语境的关系。 修辞中语言手段的恰当运用要以适应语境为前提,修辞效果的检验也难以离开语境。像适应表达内容一样,适应语境也就是修辞的重要原则。“超常”就是修辞特点之一。修辞往往借助故意违反常规表达而取得不同一般的表达效果,但这要紧紧依靠语境的配合与制约。双关就就是故意使语句具有双重含意,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手法,不管就是利用词语意义,还就是借助语音条件,总就是以语境为前提的。这不必举例。“种”就是个动词。它可以用“花草、树木、药材”等做宾语,这就是正常的语法结构,如果以“希望、理想、精神、意志”做它的宾语,就是搭配不拢的,但就是,在甲乙两件事连说的语境里,后一种用法却可“起死回生”,产生别开生面、含义深厚的表达效果。如说:“在高原的土地上种下一株株树秧,也就就是种下了一个美好的希望。”在这句话里,把“种……树秧”的“种”同“希望”拈用到一起,不仅不就是病句,而且顿生文采,含蓄、隽永、别具一格。修辞的情境意义、形象意义、色彩意义以及风格意义都要受制于语境。 三、修辞同语言三要素有什么关系?明确它们的关系对学习与研究修辞有什么好处?修辞用语音、词汇、语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们既非并列关系,也不就是从属关系。修辞从综合运用的角度、提高表达效果的角度研究语音、词汇与语法。修辞把语音的双声叠韵、叠音、轻声、重音、儿化、字调、平仄等作为语言手段加以调动,使之特定题旨情境中以声传情,以音达意,收到较好的修辞效果。修辞还从筛选、锤炼的角度,就声音、形体、意义、色彩、用法方面对词语加以选用,使语言材料成为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语言手段。语言的表达更多的就是靠句子传达修辞感受的。一般地说,修辞要在合乎语法的基础上进行,但有时也可突破语法规则。修辞往往就是从同义手段选择的角度研究句子与句群的表达效果的。语言与文章的力量、气势、情采、义理、跌宕等方面的效果就是离不开句式的选择与调整的。总之,语言三要素为修辞手段的选用、为修辞效果的体现提供了条件,而修辞又在语言的综合运用中扩大了语言三要素的功用。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从综合角度研究语言的运用,有利

现代汉语修辞

现代汉语修辞手法 一、双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 1、意义双关:利用词的同义,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做意义双关。 2、谐音双关:利用词的同音,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叫谐音双关。 例: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与“情”谐音。) 可是匪徒们走上这十几里的大山背,他没想到包马蹄的破麻袋片全被踏烂掉在路上,露出了他们的马脚。(“露出了他们的马脚”实指露出了匪徒们的破绽。) 二、折绕:有话不直截地说,却故意说得崎岖折绕的。(折绕是故意不正面说出,而从侧面曲折地反映客观事物。) 例:我在省里住了两个月,还不知道百货公司门朝哪里。(原来的意思是很少出门。);“行者见罗敷······。”《陌上桑》 三、讳饰:说话时遇到有犯忌的事物,不直说这种事物,而用别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 1、美饰,就是因犯忌怕说而改用别的话加以装饰美化。 2、掩饰就是遇到犯忌触讳的事改用一种模糊的说法去掩盖。 例: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句中的“停止思想”说指“死”。) 他还不是为你们。他已经半截入土了,还不是为你们打算?("半截入土"就是"快要死了"。) 四、藏词:即说话时,故意隐藏部分词语不说出来。 1、藏头:隐藏的部分在前,是抛前藏词法,又叫藏头语。 2、藏尾:是省去后面的部分。称省后藏词法,又叫歇后语。

例:一欣待温颜,再喜见友于。(”友于“代兄弟。温颜:指父母慈颜。意谓:一则欣喜侍奉父母,再则喜能见到兄弟。) ”猪八戒的脊梁“。(是”无能之辈“的意思。) 五、留白:表达者在特定情境下因不便完整表达其意,故将所要表达的意思说一半留一半。例:“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祝福》鲁迅)(这句省去了“死”字。) 六、倒反:又称“反语”、“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 例:“……这样也可算是将功赎罪吧。那么,我也希望你们能够知恩感德……” “哈哈哈哈”一阵大笑,打断了沈百万的话。老宫用他那洪亮的声音,讽刺地说:“谢谢你,我的好心的沈老太爷。我们很知你的恩,很感你的德。而且对你的这份…恩德?,我们是定要报的,你放心就是了。”(老宫说的都是反话。“谢谢你”相当于“哼”,“好心”相当于“狠心”、“黑心”,“恩”、“德”、“恩德”相当于“仇”、“恨”、“仇恨”。“报”也是反语,不是指报恩,而是指报仇。) 七、用典:也就是用事。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 1、明典:令人一望即知其用典也。 2、暗典:于字面上看不出用典之痕迹,须详加玩味,方能体会。 3、翻典:反用以前之典故,使产生意外之效果 例:化蝶方酣枕,闻鸡又着鞭。(“化蝶”一词,典出于【庄子】:“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欤!) 秋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要此身。(出自范宁【谷梁传序】:孔子观沧海之横流,乃喟然而叹曰:…文王即没,文不在兹乎??) 八、推避:是一种说写中表意相当明白而又在辞面上故作掩饰。 例:“有多少效果,我不知道。”(梁实秋《中年》)(他在前文已将此意说清楚了。) 九、讽喻:带有讥讽风格的比喻,用比喻进行讽刺。分为两种基本形态:叙而不议、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