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指标的选择与运用【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

财务指标的选择与运用【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

会计实务优秀获奖文档首发!

财务指标的选择与运用【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

财务工作实践中,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解剖和分析,能够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优劣作出准确的评价与判断。而作为评价与判断标准的财务指标的选择和运用尤为重要。

一、根据企业选指标

要根据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指标。规模一般跨国公司、大型企业、母公司等或决策者需要综合性分析指标。可运用杜邦分析、沃尔比重评分法将指标综合起来进行分析,一个指标内含企业的偿债、营运、盈利等多方信息。分公司、中小企业、子公司或投资者、债权人适用具体指标分析。针对不同的财务信息需求者的要求,应具体选择偿债能力分析指标、营运能力分析指标、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发展能力分析指标等。不应不分对象盲目适用指标分析方法和选择不能体现企业特点的指标作为财务分析指标。财政部颁布的财务分析指标有近30个,但具体到某个企业的一般性分析不必面面俱到都选择。一般企业可选择常用的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资本积累率等10项具有代表性的指标。

二、严把指标运算关

1.了解指标生成的运算过程。会计电算化进入日常工作后,财务指标数据由计算机自动生成,许多指标的计算过程被忽略,若指标波动大,计算生成的结果就不准确。如总资产周转率,如果资金占用的波动性较大,企业就应采用更详细的资料进行计算,如按照各月份的资金占用额计算,不能用期初与期末的算术平均数作为平均资产。若不了解指标生成的运算过

会计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4093-46 会计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会计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经济 效益观念的日益强化和“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的提出,对企业财会人员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财会 工作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记帐、算帐和报帐,而是充分 利用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政策法规,积极参与企业生产 经营管理和资本运营等方方面面工作,直接或间接为 企业效益最大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财会人员 是企业不可或缺的,具有特殊身份的管理者之一,在 创造企业效益中处于极其重要的核心地位,真正发挥 着“内当家”的作用,在对企业效益的创造过程和结 果进行全面核算与监督的同时为企业直接或间接的创 造效益。 一、实践的目的

为了更好地将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我参加了会计的社会实践。通过会计社会实践,使得我系统地练习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加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提高运用会计基本技能的水平,也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检验。通过实际操作,不仅使得我掌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薄的会计工作技能和方法,而且对所学理论有一个较系统、完整的认识,最终达到会计理论,会计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二、实践的内容 我这次实践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会计业务。其操作的要领是: 1.期初建账:建总账时,首先,在见账时要有上个月的资料,根据余额以及发生额见账。 2.审核或填制原始凭证:原始凭证必须具备八大要素。 3.编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是根据原始凭证所编

2017中级会计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考生回忆版 9.09)
完整版《中级会计实务》真题及答案已经上传至中公考后在线估分系统, 查看请进入 2017 年中级会计考后在线估分系统》 链接为: 选择真题估分→开始练习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
一、单项选择题
1.2017 年 5 月 10 日,甲公司将其持有的一项以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全部出售,取得价 款 1200 万元,当日办妥相关手续。出售时,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 1100 万元,其中 投资成本为 700 万元,损益调整为 300 万元,可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为 100 万元, 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甲公司处置该项股权投资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聞創沟燴鐺險
爱氇。
( A.100 B.500 C.200 D.400
)万元。
【答案】C
【解析】甲公司处置该项股权投资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1200-1100+ 其他综合收益结转 100=200(万元)。残骛楼諍锩瀨濟溆。
1 / 21

2.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出售一台原价为 452 万元,已 提折旧 364 万元的生产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 150 万元,增值税税额 为 25.5 万元。出售该生产设备发生不含增值税的清理费用 8 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酽
锕极額閉镇桧猪。
司出售该生产设备的利得为( A.54 B.87.5 C.62 D.79.5 【答案】A
)万元。
【解析】甲公司出售该生产设备的利得=(150-8)-(452-364)=54(万元)。
3.下列关于不具有商业实质的企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收到补价的,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收到的补价,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 入资产的成本 B.支付补价的,应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 产的成本 C.涉及补价的,应当确认损益 D.不涉及补价的,不应确认损益 【答案】C
【解析】 选项 C,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照账面价值计量,无论是否涉及 补价,均不确认损益。彈贸摄尔霁毙攬砖。
2 / 21

试论会计政策及其选择(一)

试论会计政策及其选择(一) 2000年7月1日施行的《会计法》第十八条和第四十二条等有关条款中规定:各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确有必要变更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变更。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属于违法行为,单位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很明显,法律赋予了各单位行使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权,但各单位在选择权的使用上不能带有随意性。会计处理方法属于会计政策的内容,实际上法律赋予了各单位具有会计政策的选择权。目前实行的会计改革,要求企业根据会计准则规定的原则进行职业判断后再进行会计处理和会计核算,这对会计信息提供者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都提出了挑战。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有人知道、了解、运用职业判断,从而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相反,有些上市公司又存在着通过滥用会计政策进行操纵的情况。本文想就此问题作一些探讨。一、会计政策的内涵我国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是这样定义会计政策的:指企业翟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这个定义包括了两个层次的涵义:一是政府必须制定可以供企业选择的原则和方法,它们主要是通过会计准则(含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和现行的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来体现;二是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政府所提供的原则和方法中,选择适合于自身的原则和方法。因此,我们可以直接明确地得出的结论是:会计政策的制定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企业;企业只能是选择、执行、采用会计政策的主体。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现行会计制度的内容,从会计政策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企业必须遵守执行、无权变更的,如会计期间、借贷记帐法等的规定;各类资产的划分;会计报告的格式等。一类是给企业留下选择余地的对同一经济业务事项的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如对于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在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时,既可以采用按投资总体计提准备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按投资类别计提准备的方法,还可以按单项投资计提准备的方法。存货发出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企业一经选定某种方法,也就不得随意变更。下文所述会计政策均指的是后一类会计政策。二、会计政策产生的原因1.利益的共享性。企业的财务会计应向其相关的利益各方(包括政府、现有的股东、潜在的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顾客等)充分披露其会计信息。而这些利益相关方与企业彼此之间都有其各自独立的利益,且利益不完全一致,尤其是政府与企业的利益相关性更低。政府为了平衡各相关方的利益并使其制定的准则、制度能使各利益方早日顺利接受,从而使制定后的执行成本降低,因此政府就会放宽准则中对一些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处理限定,以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2.企业会计实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由于企业所处的环境千差万别,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状况各不相同,为了使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能够从其所处的特定经营环境和经营状况出发,最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情况,准则、制度就有必要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即在统一性的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灵活性,允许企业在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在不同的具体原则、多样的会计处理之间进行选择,从而也留给会计人员越来越多地进行职业判断的余地。3.会计计量与报告中的主观性。会计计量与报告过程是人们主观地期望以货币计量为手段,采用一些特定的专门方法,对会计对象加以反映以提供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的过程。因此,会计核算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掺杂了人的主观判断,这表现为人们可能对同一经济业务事项会有不同的看法,从而产生不同的会计观点,并提出不同的处理意见,也由此就产生了会计政策。三、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必然性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既包括某项经济业务事项初次发生时的初始选择,也包括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更原会计政策,转而选择采用新的会计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改变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同时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这些均对企业的会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从而形成了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环境,使会计政策选择这项工作变得十分必要。1.会

题目:会计政策的选择与风险防范

学校代码:10484 学号:[此处键入准考证号]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HE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自学考试(××专业)本科生论文 论文题目:会计政策的选择与风险防范 专业名称: 工作单位:[此处键入工作单位] 作者姓名:[此处键入学生姓名] 联系方式:[此处键入邮编、通讯地址、联系电话]

会计政策的选择与风险防范 摘要 会计政策选择是财务会计理论的重要课题, 也是资本市场效率研究的焦点问题, 还是西方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重心。在我国开展会计政策选择研究对于完善资本市场的监管, 通过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 建立和完善会计准则体系, 通过会计信息管制合理分配社会财富, 完善市场经济中包括管理人员报酬计划在内的一系列契约, 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从会计政策的发展历程、会计政策的选择以及会计政策风险防范三个方面进行讲述。通过比较分析各种理论下会计政策选择的优劣,归纳出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框架,以指导实务中的会计政策选择。会计政策选择既是会计学科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又具有很强的实务性。全文立足于实务问题的解决,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坚持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推导出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框架。 关键词:会计政策选择,利益相关者,风险防范

The 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y and risk prevention ABSTRACT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is an important issue 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 but also the efficiency of capital markets,the focus of research problems, or the theory of Western empirical accounting research focus.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in China to carry out research to improve the capital market regulator,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hrough the capital market,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system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regulatory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hrough a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of social wealth, improving the market economy, including management personnel compensation plans, including a series of contrac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from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ccounting policy and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s and accounting policies described three aspects of risk prevention. The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is both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accounting discipline problems, but also has a strong practical. Text based on the practical problems to stakeholder theory, adhere to the principles of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to derive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KEYWORDS: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Stakeholder,Risk prevention

财务工作计划财务出纳2020工作计划文本_0882文档

2020 财务工作计划财务出纳工作计划 文本_0882文档 EDUCATION WORD

财务工作计划财务出纳工作计划文本_0882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一、参加财务人员继续教育每年财务人员都要参加财政局组织的财务人员继续教育 首先参加财务人员继续教育,了解新准则体系框架,掌握和领会新准则内容,要点、和精髓。 全面按新准则的规范要求,熟练地运用新准则等,进行帐务处理和财务相关报表、表格的编制。 二、下半年,财务室将从:财务会计工作、惠民专项资金方面、信息与统计方面和固定资产医疗设备管理方面入手做好各项工作 1、做好财务基础及核算工作,同时加强财务室与各科室之间的沟通联系工作,积极参与到医院的经营活动中去,做到事前了解、事后分析,加强财务数据预测和分析工作,发现问题及差异时及时与各科室沟通并查明原因予以纠正。

2、创新思路,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工作,查疏堵漏,把工作做深做细,加强财务收支监管力度,确保医院收入不外流,医院资金能够合理有效的运转使用,使医院效益最大化。 3、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虚心向有经验的同志学习,认真探索,总结方法,增强业务知识,掌握业务技能,提高自身业务管理水平,力求为领导管理决策提供切实可靠的财务依据,能够真正发挥财务人员应有的作用。 4、加强基本公共卫生补助资金、基本药物补助资金和村医补助等惠民专项资金的管理和合理使用,按照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各项经费收支均依照《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及其会计制度》及院内财务管理制度进行管理,20xx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依照《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及其会计制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5、对各个部门需要采集单位和个人的信息,要及时配合和完善好工作;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也要认真、仔细,做好台账和季度、年度的统计工作,确保上报统计数据真实、准确。 6、加强固定资产、医疗设备的管理:加强配合医院领导的决策,对固定资产的结构进行有效的分类、整理,建立新增新建购置资产的审批制度,,建立报废及转移资产的交接手续,对资产建卡建档的管理体制,确保资产的合理配量,高效运作。 医用物资及药品:积极与药房和物资管理部门进行对账,确保账目与实际库存物资一直,每月进行库存物资的盘点清查。 三、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医院财务管理制度,落实固定资产购置处理、开支

论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

论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 摘要: 会计政策是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应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应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政策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各契约主体的经济利益,因此,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必须控制在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关键词: 会计政策选择利益共享 会计政策是一种核算的规范和标准。现代企业实质上是由与企业合同有关联的并在企业具有一定产权的各种利益集团组成的。为了避免某个利益集团产生有损于企业价值增长的行为,便产生了会计政策如何选择的问题。新会计准则在基本准则的第二章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包括:真实可靠性与内容完整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八个方面的要求,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在考虑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同时必须遵循以上原则,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 一、会计政策的概念及特性 (一) 会计政策的内涵 会计政策作为政策的外延之一,有其具体的限定内容。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会计政策是“那些被报告会计主体的管理当局认为在当前环境下最能恰当地表述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从而被依循的会计原则及运用这些原则的方法”。上述定义都强调会计政策要能“最恰当地表述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我国具体会计准则认为:“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应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就现实而言,会计政策根据其指定的面向整个国家及社会的,一些通用、重要的会计方针、原则及方法程序,通常以准则的形式固定下来;第二层是企业根据微观实际“, 量身定做”制定出的会计政策,其适用范围仅限于自身。在我国会计实务中,人们给了会计政策不同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一是企业会计政策包括在编制财务报表上,企业管理人员所采用的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程序。二是企业会计政策也称企业会计方针,是指企业编制会计报表时,为正确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原则及程序和列示方法。三是企业会计政策是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表所采用的具体原则、方法和程序。四是企业会计政策实质上是企业为编制会计报表而对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程序的选用所作的决定。 (二) 企业会计政策的特性 1. 企业会计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原则、基础、方法、惯例、规则和程序。但会计政策的实现都是一个客观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政策的阶段性,显示出重大政策、特殊政策和创新政策的区别,从而形成企业会计政策体系和过程,相辅相成,互为推动。 2. 企业会计政策的功能和作用,首先不是面向过去,而是面向现在和未来;其次它不仅解决局部问题,主要是解决大大小小的全局问题,一项会计政策往往影响一项业务、一张报表,甚至一个企业。 3. 企业会计政策的目标,包括日常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和揭示行为。会计政策是报表编制的重要依据,也是报表揭示的组成部分,但它贯穿于日常的会计处理过程。通过日常业务和报表业务的规范,以正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满足报表使用者的要求。 4. 企业会计政策必须具备公认性。企业会计政策必须符合会计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的规范要求,一般不允许制定和使用不符合会计准则要求的会计政策。 5. 企业会计政策必须具备适用性。企业会计政策必须站在企业的角度,从本企业实际情况出发,适应本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报表以及会计管理需要。 二、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必然性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既包括某项经济业务初次发生时的初始选择,也包括由于客观环境的变

会计员岗位职责示范文本

会计员岗位职责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会计员岗位职责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负责本单位现金出纳工作,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 登记现金,银行日记帐,及时清点库存,保证帐实相符. 2.负责本单位人员的工资和奖金的计算及发放工作. 3.负责本单位工资附加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的计提和上 缴工作. 4.协助统计,劳资部门,搞好工资,工资收入台帐的登记及 本单位的养老金,失业金的统计工作. 5.按月编制本单位财务快报,按旬统计资金收支情况,并 编制资金快报. 6.协助主任会计制定和实施本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办法. 7.负责会计档案的装订,积累和归档. 8.负责本单位对外合同管理.

9.负责本部门文件的收发,登记,归档和保管工作. 10.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任务.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选择题

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选择题 学习总是在一点一滴中积累而成的,就像砌砖,总要结结实实。以下是整理的2017年《中级会计实务》选择题,欢迎来阅读。 考点:财务报告的目标 多项选择题 财务报告目标的主要内容包括( ) A.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有关的会计信息 B.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经营成果有关的会计信息 C.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D.反映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财务报告目标不再包括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考点:会计基本假设 单项选择题 下列对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表述中恰当的是()。 A.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确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B.一个会计主体必然是一个法律主体 C.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D.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会计主体规范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确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考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可比性 多项选择题 下列项目中,不违背会计核算可比性要求的有( )。 A.工程尚未完工,将工程物资的非正常损失冲减在建工程 B.被投资单位大幅度盈利,投资单位将该投资由成本法核算改为权益法核算 C.盈利计划完成不佳,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原来的双倍余额递减法改为平均年限法 D.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进行增资,持股比例由25%上升到55%,将该投资由权益法转变为成本法 【正确答案】 AD 【答案解析】选项B和C,属于人为调整利润的错误做法。 考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多项选择题 根据可靠性要求,企业会计核算应当做到()。 A、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 B、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C、在财务报告中的会计信息应当是中立的、无偏的 D、按公允价值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选项D,体现相关性要求。 考点: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表述中不属于资产特征的是()。 A.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 B.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对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思考分析

对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思考分析 对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思考,针对会计政策选择的概念、遵守的原则、改革的思路进行认真的理论阐述,指出会计政策选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会计政策选择概述 国际会计准则将会计政策定义为在编制会计报告时,管理人员所采用的原则、基础、法规和程序。但在使用中需要根据的具体情况,选用最能恰当地表明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政策。而我国《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规定:会计政策是指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概念 会计政策选择是会计主体一种有目的的、在会计政策中进行挑选的行为,它既包括某项经济业务事项初次发生时的初始会计政策选择,也包括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更原会计政策,即对以往选定的会计政策进行调整。因此,会计政策的选择是一种行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贯穿于从会计确认到计量、记录、报告诸环节构成的整个会计过程。同时,会计准则中的真空地带即没有规定的一些超前、特殊的经济业务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之处,也属于会计政策的选择范围,此时拥有完全的选择权。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将导致各个关系集团之间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决策行为,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结果。因此,各相关利益集团都很重视和关注会计政策的制定和选择问题。 (二)会计政策选择产生的原因分析 1.会计政策选择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后果。所谓经济后果,是指不论有效证券市场理论的含义影响如何,会计政策的选择会影响公司的价值。从本质上说,经济后果就是认为的会计政策及其变化是有影响的,虽然可能不影响现金流量,但却能影响的价值及其股票价格。会计规范制在制定准则或规章时,要考虑制定会计规范的成本;会计规范使用者要考虑会计政策的选择所带来的经济影响。因此,会计规范是规范制定者和各利益集团相互斗争、相互妥协的产物;是在相互平衡妥协的基础上暂被利益各方认同的准则。 2.会计准则的不完全性。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合约,它的制定并不是纯技术性的,而是各利益相关方相互间多次博弈的结果,在不断地博弈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打破均衡,从而不断完善修订准则。因此,会计准则是一种不完全的合约,这

中级会计实务习题

中级会计实务习题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信息更多地强调相关性,会计计量在坚持历史成本之外,也会较多地采用除历史成本之外的计量属性。该财务报告目标是定位于( )。 A.受托责任观 B.资产负债观 C.决策有用观 D.收入费用观 2.下列对会计基本假设的表述中,准确的是( )。 A.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确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B.一个会计主体必然是一个法律主体 C.货币计量为确认、计量和报告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D.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3.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首先是以( )假设为前提的。 A.会计主体 B.会计分期 C.持续经营 D.货币计量 4.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这体现会计核算质量要求中的( )要求。 A.及时性

B.可理解性 C.相关性 D.可靠性 5.下列说法中,能够保证同一企业会计信息前后各期可比的是( )。 A.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在同一会计期间不同企业之间进行相互比较 B.存货的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如需变更,应在财务报告中说明 C.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D.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6.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这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 )要求。 A.相关性 B.可靠性 C.可理解性 D.可比性 7.企业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自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遵循的是( )要求。 A.谨慎性 B.实质重于形式 C.可比性 D.重要性 8.甲企业2009年5月份购入了一批原材料,会计人员在7月份才入账,该事 项违背的会计信息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及其影响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及其影响毕业论文 标题: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及其阻碍 系别:会计系 专业:会计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摘要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会计政策选择成为企业的必定。会计政策选择贯穿于企业从会计确认到计量、记录、报告诸环节构成的整个会计过程,会计的过程事实上确实是会计政策选择的过程。本

文通过对会计政策的内涵、必定性、动机、原则及会计政策的选择的阻碍的阐述和分析,进而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企业;会计政策;选择;阻碍 目录 摘要 0 名目1 1 引言2 2 企业会计政策及选择的差不多内涵2 2.1 企业会计政策的定义 2 2.2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的定义 3

3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的本质及必定性 4 3.1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的本质 4 3.2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的必定性4 4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存在咨询题及其计策7 4.1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存在的咨询题 7 4.2 解决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存在咨询题的计策8 5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的阻碍 9 5.1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的原则 9 5.2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的阻碍 10 5.3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的进展方向12 终止语12 致谢14 参考文献 15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及其阻碍 1 引言 我国新企业会计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扩大了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权,从而使得企业治理当局及会计人员面临如此一个咨询题:会计政策的选择对企业将会产生什么阻碍?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范畴有哪些?如何运用其职业判定能力;在国家会计政策的范畴内选择适合的会计政策?本文就此谈一点认识。 2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的差不多内涵 2.1 企业会计政策的定义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试题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试题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内部真题资料,考试必过,答案附后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按答题卡要求,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中题号1至15信息点,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各项外币资产发生的汇兑差额,不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是( )。 A.应收账款 B.交易性金融资产 C.持有至到期投资 D.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 【答案】D 【解析】选项A,计入财务费用,选项B,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选项C,计入财务费用,选项D,计入资本公积。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汇兑差额”知识点。 2.下列关于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会计估计应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或资料为基础 B.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估计会削弱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C.会计估计变更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追溯重述或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 D.某项变更难以区分为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的,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答案】A 【解析】选项B,会计估计变更不会削弱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选项C,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选项D,应该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会计估计变更”知识点。 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一起未决诉讼确认的预计负债为800万元。2011年3月6日,法院对该起诉讼判决,甲公司应赔偿乙公司600万元;甲公司和乙公司均不再上诉。甲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2010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11年3月31日,预计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事项导致甲公司201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期末余额”调整增加的金额为( )万元。

会计政策选择论文

会计政策选择论文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 纳税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个必然的环节,企业的纳税支出不仅是单方向的经济利益流出,而且还体现现金支出的刚性特点。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往往通过有利的会计政策进行税收筹划,从而达到少交税或不交税的目的。会计政策与税法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各自的出发点却不尽相同。政府为了节约企业的纳税申报成本,给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留有一定的空间,即税法有规定的,按税法规定处理,税法没有规定的,按会计政策的规定进行处理。由于会计政策存在可供选择性,这就为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机遇,企业管理当局会通过合适的会计政策竭力降低相关税负的税基和税率。 (三)规避市场管制 二、会计政策选择对企业的影响 (一)对企业的损益产生影响 由于企业的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基础,收入确认于某一会计期间,就会直接增加该期间的会计收益;费用确认于某一会计期间,就会直接减少该期间的会计收益。因此,为了盈利的稳定性和可扩展,企业往往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来影响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影响收入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分布。 (二)对企业的股东产生影响 企业股东的目标是追求财富最大化,而在现代化的企业里,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相互分离的。这样,企业管理者在选择会计政策时,会首先考虑股东的利益。因为当企业满足了股东的相应偏好(比如派发现金股利),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股东往往会愿

意为所“喜爱”的企业支付较高的股票价格,从而实现企业资本效益的最大化。 (三)对企业的债权人产生影响 债权人主要关心其债权的安全,即贷款本金和利息是否能够按时足额收回;而管理者往往较多考虑股东和自己的偏好,思考如何运用负债的杠杆为股东和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债权人为了降低风险,保护自己的利益,在出借资金的时候会在债务契约中规定一些限制性条款。当企业可能会出现债务违约时,管理者可能会选择将报告收益从未来期间转移至当期来的会计政策。 (四)对企业的市场价值产生影响 当会计政策选择的效应传导至资本市场时,必然会影响企业的股价,而企业管理者的报酬可能是与股票的价格挂钩,而股票的价格又受管理者的选择行为的影响,管理者的报酬又是来源于股价的。所以,管理者往往会通过会计政策选择这种特殊的手段来进行操纵收益。 三、完善会计政策选择的思路 (一)进一步完善会计规范体系 在制定会计准则等相关会计规范时,要适当缩小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操作空间。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给予企业一定的会计选择空间是必要的,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健全,会计信息可靠性不高,企业的信任度严重不足,现阶段应适当收紧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这样才可以有效遏制企业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和随意变更以粉饰财务报告的蔓延趋势,努力降低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增进相关利益人对会计信息的理解和运用。 (二)完善公司治理机构 会计政策选择动机与公司治理机构具有内在重要联系,合理的内部结构是达到会计政策目标的一份保证。公司具有一个合理的治理结构,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才会更加合理化。因而要积极完善公司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以某企业为例

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研究 改为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以某企业为例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会计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会计政策的合理选择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会计政策产生的原因,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必然性及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提出了解决我国会计政策选择存在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经济的发展;会计政策;存在问题的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orporate accounting environments become increasingly complex, Reasonable 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y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accounting policies, the objective necessity of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s and choose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corporate accounting policie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our problems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Keywords: Economic development ;Accounting policies ;Existing Problems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试题(doc 26页)

二〇一〇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中级会计资格 中级会计实务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按答题卡要求,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中题号1至15信息点。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关于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债务人以债转股方式抵偿债务的,债务人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大于相关股份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B.债务人以债转股方式抵偿债务的,债权人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大于相关股权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支出 C.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的,债权人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大于受让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D.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的,债务人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大于转让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2.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于2009年2月3日购进一台不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3 000万元,增值税额为510万元,款项已支付;另支付保险费15万元,装卸费5万元。当日,该设备投入使用。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该设备的初始入账价值为()万元。 A.3 000 B.3 020 C.3 510 D.3 530 3.下列关于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将自创的商誉确认为无形资产 B.将已转让所有权的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C.将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计入管理费用 D.将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自用土地使用权单独确认为无形资产 4.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于2009年12月5日以一批商品换入乙公司的一项非专利技术,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甲公司换出商品的账面价值为80万元,不含增值税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增值税额为17万元;另收到乙公司补价10万元。甲公司换入非专利技术的原账面价值为60万元,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换入该非专利技术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50 B.70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与对策-企业会计论文-会计论文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与对策-企业会计论文-会计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 (一)税收筹划 纳税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个必然的环节,企业的纳税支出不仅是单方向的经济利益流出,而且还体现现金支出的刚性特点。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往往通过有利的会计政策进行税收筹划,从而达到少交税或不交税的目的。会计政策与税法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各自的出发点却不尽相同。政府为了节约企业的纳税申报成本,给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留有一定的空间,即税法有规定的,按税法规定处理,税法没有规定的,按会计政策的规定进行处理。由于会计政策存在可供选择性,这就为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机遇,企业管理当局会通过合适的会计政策竭力降低相关税负的税基和税率。 (二)融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等金融机构往往贷款的安全

性放在首位。金融机构在决定贷款的额度和期限时,必然会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并提出一些限制性条件。偿债能力是指企业能否及时偿还到期债务,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好坏的重要标志。企业要想扩大经营规模离不开资金,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的途径就是通过企业财务报告,因而企业的管理者为了能融资的需要去选择能够提高企业资信能力的会计政策。 (三)规避市场管制 我国的资本市场还是受政府管制的,政府并没有完全放权。政府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指标对企业的市场行为进行考核和管制。比如,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三年亏损,其股票将被终止在证券市场挂牌交易。为避免被摘牌,管理层往往会采取有利于自己的会计政策,如利用资产重组或债务重组转移不良资产增加收入、冲销资产的减值准备增加公司的利润。 二、会计政策选择对企业的影响 (一)对企业的损益产生影响 由于企业的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记账基础,收入确认于某一会计期间,就会直接增加该期间的会计收益;费用确认于某一会计期

《中级会计实务》考试试题与答案

2010年中级会计考试《中级会计实务》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按答题卡要求,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中题号1至15信息点。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下列关于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债务人以债转股方式抵偿债务的,债务人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大于相关股份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B.债务人以债转股方式抵偿债务的,债权人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大于相关股权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支出 C.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的,债权人将重组债权账面价值大于受让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D.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的,债务人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大于转让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答案】B 【解析】债务人以债转股方式抵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大于相关股份公允价值的差额记入“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选项A 错误;债务人以债转股方式抵偿债务的,债权人应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大于相关股份公允价值的差额记入“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选项B正确;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的,债权人应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大于受让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记入“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选项C错误;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的,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大于转让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记入“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选项D错误。 试题点评:本题考核债务重组基本会计处理,题目有点绕,审题要仔细。 2.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于2009年2月3日购进一台不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3 000万元,增值税额为510万元,款项已支付;另支付保险费15万元,装卸费5万元。当日,该设备投入使用。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该设备的初始入账价值为( )万元。

关于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探讨

关于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探讨 目录 一、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成因 (2) 二、影响会计政策的主要因素 (3) 三、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必要性 (3) 四、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3) 五、企业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应遵循原则 (8) (一)合法性原则 (8) (二)一贯性原则 (8) (三)适用性原则 (8) (四)时效性原则 (9) (五)成本效益原则 (9) (六)谨慎性原则 (9) 参考文献 (10)

【摘要】会计政策是一种核算的规范和标准。它在形式上表现为会计过程的一种技术规范,而本质上企业如何选择会计政策将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并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进而影响企业投资者、债权人及各关联方的利益和决策。 我国具体会计准则认为“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用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就现实而言,会计政策依据其制定主体和适用范围的不同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由企业外部或政府机构或民间职业团体制定的面向整个国家及社会的一些通用、重要的会计方针、原则及方法程序,通常以准则的形式固定下来;第二层次是企业根据微观实际,“量身定做”制订出的会计政策,其适用范围仅限于自身。 【关键词】会计政策核算标准

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是指企业根据特定主体的具体环境,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在会计处理时依据既定的法律法规,对可供选用的具体会计原则、方法和程序进行定性、定量的比较分析后,拟定决策并加以执行的过程。它是企业主体在会计准则等规范的约束下选择会计政策的行为,其本质是为企业服务。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业务也更加复杂多样,财务信息质量将更多的与会计政策选择相联系,会计工作的确认计量无一不以会计政策选择为前提。会计事项的初始确认与计量以及再次确认和计量都基于对会计原则、程序和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可以说,财务报表的生成是一系列会计政策选择的结果,会计政策的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着企业财务信息的质量和信息使用者据以进行决策的正确程度,进而影响经济资源的优化配臵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国内外学者们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研究做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学术界对会计政策选择的认知至今仍不能说已经做到一览无余毫无争议。相反,会计政策的选择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领域还很广很深。有的学者提出,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为减少会计政策选择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在制订会计准则时应充分考虑会计政策的经济后果与会计政策选择的利弊;在兼顾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缩小同一会计政策的可选择范围。但是,我国2006年颁布和修订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却给予了企业更大的会计选择权,与一些学者理论研究的结果有差距。笔者选择本课题进行研究,力图揭示我国的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现状,对反映的现象剖析深层次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企业内部及外部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一、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成因 从提供会计信息的角度出发,会计是一种“商业语言”,人们可以通过它所提供的信息来分析和推断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并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这就需要指导那些编制财务报表的人,告诉他们应如何处理每一笔会计事项。为了保护诸如信贷者和所有者这些依赖会计资料但又不能对这些会计资料的生成施加直接影响的人,使他们所收到的会计资料具有一定程度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就必须有一定的标准来规范企业信息的生成,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而会计政策就是一种核算的规范和标准。 在现代企业错综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主体双方存在着利益非均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