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的TNM分类

鼻咽癌的TNM分类
鼻咽癌的TNM分类

鼻咽癌的TNM分类

根据鼻咽癌肿瘤的生长范围和扩散的程度,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1997)和美国癌症分期联合委员会(AJCC,2002)第五版的方案如下:

1.解剖划分

(1)后上壁:从软硬腭交界到颅底

(2)侧壁:包括咽隐窝

(3)下壁:包括软腭上面

注:后鼻孔缘属于鼻腔部分。

2.TNM临床分类

T:原发癌

Tx:原发肿瘤不能确定

T0:无原发肿瘤之证据

Tis:原位癌

T1:肿瘤局限在鼻咽部

T2:肿瘤侵犯咽部软组织和/或后鼻孔

T2a:无咽旁组织侵犯

T2b:咽旁组织侵犯

T3:肿瘤侵犯骨质和/或鼻窦

T4:肿瘤侵犯颅内和/或颅神经、颞下窝、喉咽或眼眶

注:咽旁侵犯指肿瘤突破咽基底筋膜,有咽后、咽侧壁浸润。

N:区域淋巴结转移

Nx:区域淋巴结转移不能确定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同侧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直径不超过6cm,位于锁骨上窝以上区域

N2:双侧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直径不超过6cm,位于锁骨上窝以上区域

N3:一个或数个淋巴结转移

N3a:淋巴结直径大于6cm

N3b:进入锁骨上窝

注:中线淋巴结视为同侧淋巴结

M:远处转移

Mx:远处转移不确定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3.组织病理学分级

G:组织病理学分级

Gx:组织分级不确定

G1:高分化

G2:中度分化

G3:低分化

4.分期

0期: Tis N0 M0

I期: T1 N0 M0

II期A: T2a N0 M0

II期B: T1 N1 M0

T2a N1 M0

T2b N0 N1 M0

III期: T1 N2 M0

T2a T2b N1 M0

T3 N0 N1 N2 M0

IV期A: T4 N0 N1 N2 M0 IV期B:任何TN3M0

IV期C:任何T4任何NM1

各类鼻咽癌细胞株特性及来源

各类鼻咽癌细胞株特性及来源 CNE1 为鼻咽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细胞系;CNE2、HNE1 、HNE2 、HNE3、HONE1 为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细胞系;5 一8F为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细胞系SUNE —1亚株,具有高转移、高成瘤能力;6- 10B为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细胞系SUNE-1亚株,具有高成瘤潜能, 不转移特性。C666-1为长期携带EB病毒基因的低分化鼻咽癌细胞株;HK-1为携带EB病毒基因的高分化鼻咽癌细胞株. NP69 为永生化鼻咽上皮细胞系,于1XKsFM(keratinoeyte serum-free medium, KSFM)培养基中,37C、5%CO2、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呈现鳞状上皮样、贴壁生长,具有正常鼻咽上皮的特性。 CNE11 癌组织来源 病人王某某, 女, 58 岁, , 籍贯吉林省,,中国医学科学院日坛医院住院号: 2382248.1975 年8月1 3日患者因头痛耳鸣、鼻衄等症状来院就诊。临床检查鼻咽部有菜花样肿物, 肿瘤已侵犯颅底和颅神经(川,IV,区刘),双颈淋巴结转移,诊断为鼻咽癌。X光诊断为鼻咽后壁软组织肿物符合鼻咽癌, 颅底象见左侧翼状突外板可疑骨质破坏,鼻咽部肿物作活检, 病理诊断为高分化鳞癌。 培养过程 在第12代时(培养后的6个月),在上皮样细胞培养中发现有少量梭形细胞。在有的培养 瓶中, 梭形细胞逐渐增加。在接种少量细胞的培养瓶中,有的全为上皮样细胞, 有的全为梭形细胞。选择全为上皮样的细胞传代,称CNE细胞株;全为梭形的细胞传代,称CNF细胞株

CNE细胞株容易形成空泡,不传代的老细胞,在显微镜下可见到有些细胞的胞浆突出,然后脱落成死细胞,还有多核巨细胞。在这二株细胞,特别是CNF细胞的单层或多层细胞上有很多圆形细胞, 核大,浆少。在培养液中也有大量圆的脱落细胞。将培养液中的悬浮细胞接种于培养瓶,细胞仍能贴瓶,生长出原来的上皮样细胞或梭形细胞。将CNE , CNF细胞和这二株细胞的脱落细胞培养成单层后, 不传代, 每周换液二次, 继续培养7 个月,未能得到类淋巴母细胞株,在培养过程中未见到肿瘤组织培养中常见到的成纤维细胞生长。 特性 CNE-22 组织来源和培养方法 组织取自鼻咽癌(W期)患者,林XX,63岁,男性,广东籍,活检组织病理检查为慢性鼻咽炎,但同时负压吸引的鼻咽脱落细胞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图1). 病人血清的E B病毒抗体和鼻咽脱落细胞的EBNA检测,病人血清的各种抗EB病毒抗体的滴度分别为:VCA/IgG 1: 320 , EA IgG 1: 160, VCA/lgA 1: 40, EA/lgA<1 : 5 ,抗EBNA 抗体为1:160=鼻咽脱落细胞中发现成团的癌细胞呈EBNA阳性 细胞株的EB病毒抗原 用抗补体免疫荧光试验检查CNE- 2细胞中各种EB病毒抗原。体外培养第3代细胞可见 2谷淑燕,赵文平,曾毅,唐慰平赵明伦邓惠华,李昆.从低分化鼻咽癌病人建立鼻咽癌上皮细 胞株[J].癌症,1983,02:70-72+129-130.

常见恶性肿瘤诊疗规范61页

常见恶性肿瘤诊疗规范 第一节鼻咽癌 【病史采集】 1.有无耳鼻症状如鼻塞、鼻出血或回缩性血涕、耳鸣 及听力下降等。 2.有无上颈部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肿块。 3.有无头痛。头痛部位多位于颞顶部、顶枕部、额部或普遍性头痛,常呈持续性钝痛。 4.有无颅神经受累,常以Ⅲ、Ⅴ、Ⅵ对神经受累多见。 5.询问与鼻咽癌发病可能的相关因素,如遗传因素、地理环境与生活习惯、某些化学致癌物质刺激及某些微量元素摄入不平衡(高镍饮食)等。 【物理检查】 1.头颈部检查:应检查鼻腔、口咽、外耳道、鼓膜、 眼眶、软腭有癌肿向外扩展。 2.眼部检查:是否有视力减退或丧失、突眼、眶内肿 块、上睑下垂伴眼球固定。 3.颈部淋巴结检查:是否有单侧或双侧颈淋巴结肿大。 4.颅神经检查:是否有颅神经受累的表现。 5.全身检查:有无远隔部位转移的表现。远处转移常 以骨、肺、肝等部位多见。 【辅助检查】

1.间接鼻咽镜或纤维鼻咽镜检查。 2.鼻咽部活组织检查。 3.鼻咽及颈部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 4.影像诊断学检查,如鼻咽部CT或MRI检查、鼻咽侧 位及颅底片等。 5.EB病毒血清免疫学检查,如VCA - IgA和EA - IgA 测定。 【诊断要点】 1.对有头痛、耳鼻症状和颈淋巴结肿大等三大症状或其中之一者,需作鼻咽部检查,以排除鼻咽癌。 2.鼻咽部检查发现鼻咽肿物、溃疡坏死、出血等异常 病变。 3.鼻咽部活组织检查是确诊依据。鼻咽涂片脱落细胞检查可作辅助诊断,但不能单独作为确诊的依据。 4.鼻咽或颈部肿块细针穿刺检查找到癌细胞。 5.EB病毒血清免疫学检查,对确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6.影像诊断学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 7.病理学分类:分为高分化鳞癌、低分化鳞癌(其中包括泡状核细胞癌)、未分化癌和其它类型的癌四种类型。 8.临床分型: (1)根据肿瘤生长形态分为浸润型、菜花型、结节型 和溃疡型。

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和CNE2的光声光谱(1)解析

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和CNE2的光声光 谱(1) 】目的:了解人鼻咽癌细胞的光谱吸收特性。方法:利用单光束光声光谱 技术测量两株人鼻咽癌细胞(CNE1、CNE2)的归一化光声光谱。结果: 在波长为380nm~700nm范围内,这两株人鼻咽癌细胞的光声光谱吸收特性存在着显著差异,它们的光谱吸收强度大小为:CNE2> CNE1。结论:利用光声光谱技术能够区分不同的人鼻咽癌细胞株的光谱差异性,从而表明该技术能为 鼻咽癌的研究提供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光声光谱鼻咽癌细胞株 The Photoacoustic Spectroscopy of CNE1 and CNE2 Huma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 Lines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optical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 lines. Methods: The standardized photoacoustic spectroscopy of the two huma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 lines (CNE 2 and CNE1) were measured respectively using single beam photoacoustic spectroscopy technique. Result: In the range from 380nm to 700nm, the marked difference between CNE 2 and CNE 1 is found in the photoacoustic spectroscopy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ptical ahsorqtion intensity of the two cell lines is : CNE2> CNE 1.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hows that tells the difference about different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 lines on spectroscopy using the photoacoustic spectroscopy technique.The photoacoustic spectroscopy technique may provide a new way on further research o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Key words photoacoustic spectroscopy;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 line 光声光谱技术是一种灵敏度高和普适性强的吸收光谱探测新技术。研究物 质的光声光谱对样品制备求简单,不需预处理,特别适用于具有强散射、不透 明和粘糊状样品的光谱吸收特性测量。目前该技术已用于生物组织及血液的研究,能区分正常组织与异常组织、正常血液与异常血液的光谱差异性,从而为 医学的研究提供一种新技术[1~4]。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和CNE2在 光谱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性值得我们探讨。为此,本研究应用一套单光束光声光

鼻咽癌的分期

鼻咽癌的分期(国际抗癌联盟UICC 2003版) 肿瘤分期的目的是通过检查明确肿瘤的范围,提供预后的情况并指导治疗方案的确定。肿瘤分期可分为基于临床检查为基础的临床分期(Clinical Staging)和根据手术标本的组织和病理学检查为基础的病理分期(Pathologic Staging)两种。由于手术并不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因此鼻咽癌的分期以临床分期为主。目前国内外公认的鼻咽癌分期标准是2003年修改的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肿瘤联合会(AJCC)联合制定的TNM分期法。鼻咽癌的临床分期检查至少要包括:常规体格检查、常规实验室检查、头颈部MRI和/或CT、胸部X线检查。另外还可以考虑腹腔B超和/或全身同位素骨骼扫描和内镜检查。 2003版美国肿瘤联合会(AJCC)和国际抗癌联盟(UICC)鼻咽癌TNM分期法: 原发肿瘤(T)分期 Tx 原发肿瘤大小无法测量;或痰脱落细胞、或支气管冲洗液中找到癌细胞,但影像学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未发现原发肿瘤 T0 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 原位癌 T1 肿瘤局限于鼻咽腔内 T2 肿瘤侵犯鼻腔和/或口咽 T2a 无咽旁间隙侵犯 T2b 有咽旁间隙侵犯 T3 肿瘤侵犯颅底骨质和/或鼻旁窦 T4 肿瘤侵犯颅内、脑神经、下咽、颞下窝、眼眶、咀嚼肌 淋巴结转移(N)分期 Nx 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法判断 N0 无颈淋巴结转移 N1 单侧颈淋巴结转移,最大径≤6cm,位于锁骨上窝以上部位 N2 双侧颈淋巴结转移,直径≤6cm,位于锁骨上窝以上部位 N3 颈淋巴结转移:a,直径>6cm;b,锁骨上窝转移

远处转移(M)分期 Mx 无法评价有无远处转移。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TNM分期 I期 T1N0M0 IIa期 T2aN0M0 IIb期 T1N1M0,T2aN1M0,T2bN0-1M0 III期 T1N2M0,T2a-2bN2M0,T3N0-2M0 IVa期 T4N0-2M0 IVb期 T1-4N3M0 IVc期 T1-4N0-3M1

鼻咽癌知识讲解

鼻咽癌

鼻咽癌 摘要 鼻咽癌局部侵蚀力强,浸润性扩展,极易侵犯邻近组织器官,区域淋巴结转移率高,初诊病例多为Ⅲ期、Ⅳ期患者,常规放疗毒副反应大,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高。现就鼻咽癌概况、EBV、征兆、诊断、治疗做一概述。 关键词鼻咽癌征兆化疗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部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南方高发恶性肿瘤之一,且以长江以南地区的发病率为高。鼻咽癌发生部位隐蔽、结构复杂,使鼻咽癌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故确诊时大部分患者已经是111或W期。我国90%以上的鼻咽癌是低分化鳞癌,对放射治疗敏感,调强放射治疗有着强大的剂量学优势,是目前放射疗法方式首选模式。但放疗只是针对局部病灶,不能防止远处转移的发生,因此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加用化疗的综合疗效逐渐被人们认可。主要有辅助性化疗、同期放化疗和诱导化疗及多种联合的治疗方案。对于晚期鼻咽癌患者,大部分学者推荐采用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的方案,认为此方案能够提高癌症的局部控制率、延长总生存率。有研究证实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可提高111、W期鼻咽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并能降低远处转移的发生。但无论放疗还是化疗均会对患者的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即使是局部病灶的控制,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机体自身的细胞免疫功能障碍而出现癌细胞的远处转移。 在不同分化程度鼻咽癌细胞、组织中 Notchl 胞内段( NIC) 表达有所差异,与患者年龄、性别无相关性,而与细胞分化程度相关,呈现分化程度越低表达量越低的趋势。从慢性炎症组织到分化型鼻咽癌,再到末分化型鼻咽癌,NIC 的表达量逐渐增加,其定位由胞质至胞核,而未分化型鼻咽癌 NIC 主要表达于侵入癌巢的淋巴细胞上,提示 Notchl 在鼻咽癌发生中有促进作用,其作用途径可能与淋巴细胞浸润相关。 鼻咽癌主要是EBV感染引起的。EB病毒的形态与其他疱疹病毒相似,圆形、直径180nm,基本结构含核样物、衣壳和囊膜三部分。 核样物为直径45nm的致密物,主要含双股线性DNA,其长度随不同毒株而异平均为17.5×104 bp分子量108。衣壳为20面体立体对称,由162个壳微粒组成。囊膜由感染细胞的核膜组成,其上有病毒编码的膜糖蛋白,有识别淋

鼻咽癌

鼻咽癌 摘要 鼻咽癌局部侵蚀力强,浸润性扩展,极易侵犯邻近组织器官,区域淋巴结 转移率高,初诊病例多为Ⅲ期、Ⅳ期患者,常规放疗毒副反应大,局部复发率 和远处转移率高。现就鼻咽癌概况、EBV、征兆、诊断、治疗做一概述。 关键词鼻咽癌征兆化疗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部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南方高发恶性肿 瘤之一,且以长江以南地区的发病率为高。鼻咽癌发生部位隐蔽、结构复杂, 使鼻咽癌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故确诊时大部分患者已经是111或W期。我国90%以上的鼻咽癌是低分化鳞癌,对放射治疗敏感,调强放射治疗有着强大的剂量学优势,是目前放射疗法方式首选模式。但放疗只是针对局部病灶,不能防 止远处转移的发生,因此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加用化疗的综合疗效逐渐被人们认可。主要有辅助性化疗、同期放化疗和诱导化疗及多种联合的治疗方案。对于 晚期鼻咽癌患者,大部分学者推荐采用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的方案,认为 此方案能够提高癌症的局部控制率、延长总生存率。有研究证实同期放化疗联 合辅助化疗可提高111、W期鼻咽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并能降低远处转移的发生。但无论放疗还是化疗均会对患者的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即使是局部病灶的控制,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机体自身的细胞免疫 功能障碍而出现癌细胞的远处转移。 在不同分化程度鼻咽癌细胞、组织中 Notchl 胞内段( NIC) 表达有所差异,与患者年龄、性别无相关性,而与细胞分化程度相关,呈现分化程度越低表达 量越低的趋势。从慢性炎症组织到分化型鼻咽癌,再到末分化型鼻咽癌,NIC 的表达量逐渐增加,其定位由胞质至胞核,而未分化型鼻咽癌 NIC 主要表达于侵入癌巢的淋巴细胞上,提示 Notchl 在鼻咽癌发生中有促进作用,其作用途 径可能与淋巴细胞浸润相关。 鼻咽癌主要是EBV感染引起的。EB病毒的形态与其他疱疹病毒相似,圆形、直径180nm,基本结构含核样物、衣壳和囊膜三部分。

各类鼻咽癌细胞株特性及来源

各类鼻咽癌细胞株特性及来源 CNE1为鼻咽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细胞系;CNE2、HNE1、HNE2、HNE3、HONE1为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细胞系;5一8F为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细胞系SUNE一1亚株,具有高转移、高成瘤能力;6- 10B为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细胞系SUNE-1亚株,具有高成瘤潜能,不转移特性。C666-1为长期携带EB病毒基因的低分化鼻咽癌细胞株;HK-1为携带EB病毒基因的高分化鼻咽癌细胞株. NP69为永生化鼻咽上皮细胞系,于1XKsFM(keratinoeyte serum-free medium,KSFM)培养基中,37℃、5%CO2、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呈现鳞状上皮样、贴壁生长,具有正常鼻咽上皮的特性。 CNE11 癌组织来源 病人王某某,女, 58 岁,, 籍贯吉林省,,中国医学科学院日坛医院住院号:2382248.1975年8月13日患者因头痛耳鸣、鼻衄等症状来院就诊。临床检查鼻咽部有菜花样肿物, 肿瘤已侵犯颅底和颅神经( Ⅲ, Ⅳ, ⅨⅫ) , 双颈淋巴结转移, 诊断为鼻咽癌。X光诊断为鼻咽后壁软组织肿物符合鼻咽癌, 颅底象见左侧翼状突外板可疑骨质破坏,鼻咽部肿物作活检, 病理 诊断为高分化鳞癌。 培养过程 在第12代时(培养后的6个月),在上皮样细胞培养中发现有少量梭形细胞。在有的培养瓶中, 梭形细胞逐渐增加。在接种少量细胞的培养瓶中,有的全为上皮样细胞, 有的全为梭形细胞。选择全为上皮样的细胞传代, 称CNE细胞株;全为梭形的细胞传代, 称CNF细胞株。CNE 细胞株容易形成空泡,不传代的老细胞, 在显微镜下可见到有些细胞的胞浆突出, 然后脱落成死细胞, 还有多核巨细胞。在这二株细胞,特别是CNF细胞的单层或多层细胞上有很多圆形细胞, 核大,浆少。在培养液中也有大量圆的脱落细胞。将培养液中的悬浮细胞接种于培养瓶,细胞仍能贴瓶, 生长出原来的上皮样细胞或梭形细胞。将CNE , CNF细胞和这二株细胞的脱落细胞培养成单层后, 不传代, 每周换液二次, 继续培养7 个月,未能得到类淋巴母细胞株,在培养过程中未见到肿瘤组织培养中常见到的成纤维细胞生长。 特性 CNE-22 组织来源和培养方法

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和CNE2的光声光谱解析

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和CNE2的光声光谱 【摘要】目的:了解人鼻咽癌细胞的光谱吸收特性。方法:利用单光束 光声光谱技术测量两株人鼻咽癌细胞(CNE1、CNE2)的归一化光声光 谱。结果:在波长为380nm~700nm范围内,这两株人鼻咽癌细胞的光声光谱吸收特性存在着显著差异,它们的光谱吸收强度大小为:CNE2> CNE1。结论:利用光声光谱技术能够区分不同的人鼻咽癌细胞株的光谱差异性,从而表 明该技术能为鼻咽癌的研究提供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光声光谱鼻咽癌细胞株 The Photoacoustic Spectroscopy of CNE1 and CNE2 Huma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 Lines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optical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 lines. Methods: The standardized photoacoustic spectroscopy of the two huma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 lines (CNE 2 and CNE1) were measured respectively using single beam photoacoustic spectroscopy technique. Result: In the range from 380nm to 700nm, the marked difference between CNE 2 and CNE 1 is found in the photoacoustic spectroscopy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ptical ahsorqtion intensity of the two cell lines is : CNE2> CNE 1.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hows that tells the difference about different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 lines on spectroscopy using the photoacoustic spectroscopy technique.The photoacoustic spectroscopy technique may provide a new way on further research o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Key words photoacoustic spectroscopy;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ell line 光声光谱技术是一种灵敏度高和普适性强的吸收光谱探测新技术。研究物 质的光声光谱对样品制备要求简单,不需预处理,特别适用于具有强散射、不 透明和粘糊状样品的光谱吸收特性测量。目前该技术已用于生物组织及血液的 研究,能区分正常组织与异常组织、正常血液与异常血液的光谱差异性,从而 为医学的研究提供一种新技术[1~4]。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和CNE2 在光谱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性值得我们探讨。为此,本研究应用一套单光束光声 光谱测量装置,获得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和CNE2的归一化光声光谱, 发现它们的光声光谱吸收特性存在着显著差异,它们的光谱吸收强度大小为:CNE2>CNE1,结果提示光声光谱技术能为鼻咽癌的研究提供一种新方法。 1 实验方法

耳鼻喉科诊疗常规

耳鼻喉科

急性扁桃体炎住院诊疗常规(病种编号:1191) 一、诊断标准 1.症状:全身症状:1)起病急,可有畏寒高热,一般持续3-5天;2)头痛、 食欲差,疲乏无力;3)小儿患者可因高热引起抽搐、呕吐及昏睡。 新近出现咽痛,或原有的咽痛症状反复或加重,伴或不伴呼吸困难。 可有痰多。可有耳鸣、耳闷及耳痛。 2.体征:急性病容,面色潮红,发热,不愿说话或畏惧吞咽动作。扁桃体和 腭舌弓呈急性充血、肿胀,可有扁周充血、肿胀。 二、入院指征 满足以下标准之一,建议住院治疗。 1.咽痛患者同时有喘鸣或呼吸困难,进行性吞咽困难或咽痛加重,或全身 病症重。 2.扁桃体炎不严重,但却存在吞咽困难和脱水征像。 3.扁周炎或扁周脓肿的患者。 三、入院检查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3)咽拭子细菌培养,如有扁周脓肿形成,则需脓液细菌培养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PSG检查,可检查抗“O”,胸片,心电 图,血培养等。 3.根据全身情况酌情选择相应的检查。 4.如有扁周脓肿,可能需穿刺或切开引流,需要检查乙肝两对半、丙肝抗 体、抗HIV、梅毒等项目。 四、住院治疗 1. 一般疗法 患者应充分休息,远离起病诱因,清淡饮食、进流食、多饮水、加强营养及疏通大便。对于高热及吞咽困难者,应适当补充液体及电解质,保持体内水盐平衡。休息处应湿润通风。因该病具有一定传染性,故最好能隔离患者或嘱患者戴口罩。 2. 对症治疗 对于发热患者可给予物理降温治疗。高热者可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其还可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消退炎症。含漱液,雾化吸入治疗。糖皮质激素根据情况可酌情使用。 3.抗生素治疗 细菌培养结果未出来前,对于病情轻者可给予青霉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如病情较重或用青霉素后不缓解,可给予对革兰氏阳性球菌较为敏感的第二代头孢抗生素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根据轻重程度选择口服或静脉

鼻咽癌的分类法

鼻咽癌的分类法
鼻咽癌是原发于鼻咽部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常见,发病率以广东省最高,有“广东癌” 之称。男女病人之比例约为 3:1。国内所见最小年龄为 3 岁,最大为 86 岁,各个年龄组都 可发病,而大多数在 40-60 岁之间。
鼻咽癌的组织学分类
1.WHO 分类
1978 年,WHO 将鼻咽癌分为 3 型:角化鳞状细胞癌;非角化鳞状细胞癌;未分化癌。 1991 年修订后的 WHO 将鼻咽癌分为 2 型:角化鳞状细胞癌;非角化癌(分化型;未分化型)。 其间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是否存在明显的角化证据。前者角化明显,多见于老年人,与 EB 病 毒感染关系不密切。后者占鼻咽癌大多数,无明显角化,它们(尤其是未分化型)与 EB 病 毒感染密切相关。在非角化癌中,分化型之癌细胞境界清楚,呈多层或铺砌状排列,而未分 化型之癌细胞境界不清,呈合体状,有些则呈梭形。非角化癌(尤其是未分化型)常见丰富 的淋巴细胞浸润。
2.国内分类
国内较权威的分类将鼻咽癌分为:原位癌、浸润癌两大类。而浸润癌则又包括 5 个亚 型:微小浸润癌、鳞状细胞癌(高、中、低分化)、腺癌(高、中、低分化)、泡状核细胞 癌、未分化癌。此种分类常被应用于国内病理诊断中。
NPC 的形态一般分为四种类型:
①给节型:肿瘤呈结节状或肿块状,是最常见的类型。
②菜花型;肿瘤呈菜花状,血管丰富而易出血。
③溃疡型;肿瘤边缘隆起、中央常坏死。
④粘膜下浸润型;肿瘤向腔内突起,但表面常有正常的粘膜组织覆盖。
治疗鼻咽癌的方法鼻咽癌的病理表现及症状? 【临床表现】
(一)回吸性涕血 早期可有出血症状 表现为吸鼻后痰中带血或擤鼻时涕中带血 早

鼻咽癌诊疗常规

鼻咽癌诊疗常规 一临床概述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本病好发于中南五省,但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的发病率也逐见增高。鼻咽癌约 90% 以上是低分化鳞癌。因其病理特点为分化差的癌故颈淋巴结转移机率较高,就诊时约 80% 左右病人伴有颈淋巴结肿大。 二诊断依据及要求 鼻咽癌的诊断需要收集以下方面的材料,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辅助检查和病理诊断等。 1.病史采集:病史采集主要包括首发症状 / 主要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发展过程,诊疗经过,主要阴性体征等 2. 临床症状血涕、鼻堵,耳鸣、耳聋、听力减退、头痛、面麻及复视是鼻咽癌最常见的症状,晚期时可出现眼睑下垂、眼球固定、吞咽活动不便、伸舌偏斜、声哑、张口困难及颈淋巴结肿大等症。 3. 临床检查鼻咽部检查为重点,要求掌握后鼻镜或鼻咽光导纤维镜检查方法,明确大体肿瘤的形状,侵犯范围等,检查鼻腔后鼻孔、口咽、眼、耳、喉及 12 对颅神经的感觉和运动反应,颈和锁骨上区淋巴结的改变。常规全身体格检查是必需的 4. 影像检查 CT 或 MRI 扫描检查对鼻咽部肿瘤及邻近结构受侵或颅底骨破坏、颈淋巴结转移等的显示直观,要求所有患者有二者之一。对于调强放射治疗患者,最好行鼻咽颅底 MRI 检查。胸片和腹部 B- 超为必须检查。晚期患者还需要骨扫描检查

5. 血清学检查 EB 病毒抗体的检测阳性者,对鼻咽癌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其中 EA/IGA 的阳性反应,更有其特异性。 6. 病理检查经鼻腔或口腔钳取鼻咽部肿瘤组织作病理检验是最可靠的诊断依据。临床难以获得鼻咽部病理标本时,可考虑行颈部淋巴结活检术。 7.其他辅助检查:血象,肝肾功能,电解质,乙肝,艾滋病,梅毒等病原学和抗体指标。垂体 / 甲状腺功能检查。 三诊断和分期 根据诊断依据要求,获得病理诊断和影像学资料后,按照 92 福州分期标准和 UICC 2002 第 6 版分期标准,同时分期。 四治疗原则 早期鼻咽癌 (I/II期):根治性放射治疗 局部晚期鼻咽癌( III/IV M0)患者:同步放化疗(临床科研) M1患者,以化疗为主,辅以放射治疗。 五放射治疗 疗前处理主要包括口腔处理,合并症处理 放射治疗目的 根治性放射治疗 姑息性放射治疗 靶区确定 鼻咽癌的靶区通常包括鼻咽,颅底,咽旁间隙,高危及低危淋巴引流区,并根据危险程度给与不同剂量。

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及剂量设计指引专家共识

2010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及剂量设计指引专家共识 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工作委员会 来源:中国放射肿瘤学杂志 2011年7月第第20卷第4期

前言 1994年美国首先开始临床应用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技术治疗恶性肿瘤1,2001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率先开展了鼻咽癌IMRT技术,随后全国各大肿瘤放疗中心陆续开展九比项技术?经多年的临床实践,近期报道的结果显示IMRT技术不仅提高了鼻咽癌患者的疗效,而且有改善鼻咽癌患者治疗后生活质最的潜在作用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 8,19,20,21,22,23?但是,从鼻咽癌IMRT技术临床应用以来,至今临床肿瘤放疗医师在鼻咽癌IMRT的靶区定义?处方剂量要求?

放疗计划评估等方面的理解和实施仍存在着差异?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工作委员会的专家们经过充分酝酿,认为目前我国鼻咽癌IMRT技术日趋成熟,有必要制定中国鼻咽癌IMRT临床实践指引,尽量统一和细化靶区命名和勾画原则,最大限度减少差异;同时规定统一处方剂量范围?危及器官限定剂量?治疗计划评估和IMRT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以保证该精确治疗技术得到准确?有效实施,提高我国鼻咽癌IMRT 整体水平?本指引由放疗前准备?靶区命名及勾画原则?靶区处方剂量?危及器官限定剂量和治疗计划的评估四部分组成,具体描述如下? 1 放疗前准备

1.影像检查 1.M RI:鼻咽癌2008分期明确 规定了以MRI作为鼻咽癌分期 的基本手段和依据,大量临床研 究已经证明在确定鼻咽原发肿 瘤位臵和向周围组织(如肌肉 ?间隙?筋膜?窦腔?骨结构 以及颅内)侵犯范围等方 面,MRI明显优于CT?因此本 指引要求无MRI禁忌证前提下, 鼻咽癌靶区勾画必须以MRI作 为基本影像学依据?为确保 MRI扫描质量,建议参照鼻咽癌 2008分期MRI扫描的规范和 要求24?

鼻咽癌AJCC第7版分期

鼻咽癌AJCC第7版分期 发表者:杨勇3528人已访问 AJCC 7th edition (2009): Tumor ? T1 - confined to nasopharynx, or tumor extends to oropharynx and/or nasal cavity without parapharyngeal extension ? T2 - tumor with parapharyngeal extension (posterolateral infiltration of tumor, i.e. beyond the pharyngobasilar fascia) ? T3 - involves bony structures and/or paranasal sinuses ? T4 - intracranial extension and/or involvement of cranial nerves, infratemporal fossa, hypopharynx, orbit, or masticator space Nodes ? N1 - unilateral nodes, 6 cm or less, above the supraclavicular fossa, and/or retropharyngeal lymph nodes 7 cm or less (unilateral or bilateral) ? N2 - bilateral nodes, 6 cm or less, above the supraclav fossa ? N3a - lymph node greater than 6 cm ? N3b - extension to the supraclav fossa (defined as the triangular region described by Ho, bounded by the superior margin of the sternal head of the clavicle, the superior margin of the lateral end of the clavicle, and the point where the neck meets the shoulder. This includes some of level IV as well as V.) Overall stage ? I - T1 N0 ? II - T1-T2 N1, T2 N0 (i.e. T2 or N1) ? III - T3 N0-2, or T1-3 N2 (i.e. T3 or N2) ? IVA - T4 N0-2 ? IVB - N3 ? IVC - M1 Changes from 6th edition ? T2a lesions moved to T1. T2b moved to T2. ? Stage IIB was moved to II and Stage IIA merged with Stage I ? New designation for retropharyngeal lymph nodes (all are N1 nodes) Notes ? Shift of more advanced N-stages into lower stage groupings — N1 is stage II instead of III, N2 is III instead of IV ? Retropharyngeal nodes staging has been controversial, since CT is often unable to differentiate them from parapharyngeal involvement of primary tumor. However, MRI appears more sensitive, and patients who

鼻咽癌的综述

鼻咽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摘要] 本文从放疗、化疗、手术、中医药治疗、基因治疗等方面对鼻咽癌进行研究,鼻咽癌治疗多以放疗和化疗为主,辅以手术和其他疗法。但缺乏统一的治疗方案。因此,探求规范统一的治疗方案是当前鼻咽癌临床的首要任务,以最佳的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鼻咽癌;治疗;研究进展 [概述] 鼻咽癌是原发于鼻咽部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常见,发病率以广东省最高,有“广东癌”之称,男女发病比例约为3:1。国内所见最小年龄3岁,最大为86岁,各个年龄组都可发病,而大多数在40-60岁。鼻咽癌的特点是发病部位隐蔽,原发源很小,局部症状不明显,却已发生淋巴结转移,病人常以颈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而就医。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有放疗、化疗、手术、中医药治疗、基因治疗等治疗方法,其中放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下面分别对这些方法进行介绍: 1 放疗 放疗是无远处转移鼻咽癌首选和主要的治疗方法。单纯放疗对早期鼻咽癌有良好的控制,下面重点介绍两种新的放疗方法。 1.1三维适形放疗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三维适形放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应用于鼻咽癌的治疗,3DCRT的优势在于通过共面或非共面多野照射,给予病变(靶区)更高剂量的适形分布,从而提高病变(靶区)的剂量,减少对正常组织及重要器官的照射剂量,提高治疗增益比[1]。但是,由于目前临床治疗仍主要应用于后程三维适形照射,优点是先给予常规面颈野照射,可使亚临床病灶不易遗漏,缺点是正常组织及重要器官的照射剂量虽然比常规、传统照射方法减少,但仍受到相当高的剂量照射。因此,如何更好地优化3DCRT和常规放疗结合应用于鼻咽癌的治疗,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3DCRT是采用非调强的正向设计和实施计划,在鼻咽癌的照射中优势比不上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尽管如此,3DCRT优势仍较常规照射好,更符合现代放疗的要求,靶区的适形分布、靶体积的照射剂量、对周围正常组织及重要器官的保护要优于常规照射。

各类鼻咽癌细胞株特性及来源

各类鼻咽癌细胞株特性 及来源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各类鼻咽癌细胞株特性及来源 CNE1为鼻咽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细胞系;CNE2、HNE1、HNE2、HNE3、HONE1为鼻咽低分 化鳞状细胞癌细胞系;5一8F为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细胞系SUNE一1亚株,具有高转移、高成瘤能力;6- 10B为鼻咽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细胞系SUNE-1亚株,具有高成瘤潜能, 不转移特性。C666-1为长期携带EB病毒基因的低分化鼻咽癌细胞株;HK-1为携带EB病毒基因的高分化鼻咽癌细胞株. NP69为永生化鼻咽上皮细胞系,于1XKsFM(keratinoeyte serum-free medium,KSFM)培养、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呈现鳞状上皮样、贴壁生长,具有正常鼻咽上皮基中,37℃、5%CO 2 的特性。 CNE11 癌组织来源 病人王某某,女, 58 岁,, 籍贯吉林省,,中国医学科学院日坛医院住院号:年8月13日患者因头痛耳鸣、鼻衄等症状来院就诊。临床检查鼻咽部有菜花样肿物, 肿瘤已侵犯颅底和颅神经( Ⅲ, Ⅳ , ⅨⅫ) , 双颈淋巴结转移, 诊断为鼻咽癌。X 光诊断为鼻咽后壁软组织肿物符合鼻咽癌, 颅底象见左侧翼状突外板可疑骨质破坏,鼻咽部肿物作活检, 病理诊断为高分化鳞癌。 培养过程 在第12代时(培养后的6个月),在上皮样细胞培养中发现有少量梭形细胞。在有的培 养瓶中, 梭形细胞逐渐增加。在接种少量细胞的培养瓶中,有的全为上皮样细胞, 有的全

为梭形细胞。选择全为上皮样的细胞传代, 称CNE细胞株;全为梭形的细胞传代, 称CNF细胞株。CNE细胞株容易形成空泡,不传代的老细胞, 在显微镜下可见到有些细胞的胞浆突出, 然后脱落成死细胞, 还有多核巨细胞。在这二株细胞,特别是CNF细胞的单层或多层细胞上有很多圆形细胞, 核大,浆少。在培养液中也有大量圆的脱落细胞。将培养液中的悬浮细胞接种于培养瓶,细胞仍能贴瓶, 生长出原来的上皮样细胞或梭形细胞。将CNE , CNF 细胞和这二株细胞的脱落细胞培养成单层后, 不传代, 每周换液二次, 继续培养7 个月,未能得到类淋巴母细胞株,在培养过程中未见到肿瘤组织培养中常见到的成纤维细胞生长。 特性 CNE-22 组织来源和培养方法 组织取自鼻咽癌( Ⅳ期) 患者, 林XX,63岁, 男性, 广东籍, 活检组织病理检查为慢性鼻咽炎,但同时负压吸引的鼻咽脱落细胞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图1). 病人血清的E B 病毒抗体和鼻咽脱落细胞的EBNA检测,病人血清的各种抗EB病毒抗体的滴度分别为: VCA/IgG 1: 320 , EA IgG 1: 160, VCA/IgA 1: 40, EA/IgA<1 : 5 , 抗EBNA抗体为1:160。鼻咽脱落细胞中发现成团的癌细胞呈EBNA阳性 细胞株的EB病毒抗原 用抗补体免疫荧光试验检查CNE- 2细胞中各种EB病毒抗原。体外培养第3代细胞可见EB NA阳性, 胞核呈颗粒状明亮的荧光,细胞传至第11代后进行多次检查, EBNA均呈阴性。

鼻咽癌

鼻咽癌 鼻咽癌是发生在鼻咽部的一种恶性肿瘤,尤以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为多见。鼻咽部位于面部中央,鼻腔后面,口腔后部悬雍垂上方,其上方紧贴头颅的底部,后面紧贴脊椎骨。鼻咽腔是一个立方体,有6个壁。前壁为后鼻孔、鼻中隔后缘;顶壁与后壁不易分开而称为顶后壁,为蝶窦底、斜坡;底壁为软腭、口咽;两侧壁为咽鼓管隆突,咽鼓管开口。前、后壁长2—3 cm,上、下径3—4 cm,左、右径3—4 cm。 流行病学 病因: 鼻咽癌的发病原因乃不清楚,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环境因素和患者本身的因素。最受人们重视的因素有Epstein- Barr病毒,(EB病毒,EBV)感染、遗传因素和化学致癌物等。 EB毒病 自1966年Old等∞1首先从鼻咽癌患者』In清中检测到EB病毒与抗体,以及de The 等‘6 3于1969年从鼻咽癌活检培养的类淋巴母细胞中分离到EB病毒后,继而在人鼻咽癌的细胞中又观察到明确的EB病毒标记(EBV DNA和EBV核抗原)。多年来的研究表明,EB病毒感染与鼻咽癌密切相关,其证据有:①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鼻咽癌患者血清中多种EB病毒特异性抗体远高于正常人和其他肿瘤患者,且抗体的水平随病程的变化而变化;②核酸分子杂交及聚合酶链反应等检测均表明,各种不同类型的鼻咽癌组织中都存在EB病毒基因;③在鼻咽癌组织中存在EB病毒某些基因的衷达产物;④从鼻咽癌组织中建立了带有EB病毒的裸鼠移植瘤株及相应的上皮细胞株,并且用EB病毒与促癌 物TPA协同作用可诱发人鼻咽未分化癌。 在我国0~5岁幼儿已普遍感染EB病毒,且无地区差异。在成年居民中,EB病毒的感染极为普遍,感染后终身带病毒,VCA -IgA阳性率为5.9%.6. 25%。但鼻咽癌的发生却有明显地域性,这种矛盾现象,说明EB病毒感染绝非鼻咽癌唯一致病因 素,鼻咽癌也像其他肿瘤一样,其发生是多因素、多步骤的,是与EB病毒、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环境与饮食: 1)亚硝胺类化合物关于咸鱼与鼻咽癌的关系,国内外研究结果不一致,但大部分支持吃成鱼是咽癌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何鸿超等等报道,咸鱼中含有亚硝胺,喂养大鼠能诱发肿瘤,故认为幼年时吃咸鱼是发生鼻咽癌的危险因子。 2)土壤中镍含量高与鼻咽癌的发病率有一定的关系鼻咽癌高发区的大米、水中微量元素镍的含量较低发区为高。在男性鼻咽癌患者的头发中,镍的含量也较高。动物实验证明,镍能促进亚硝胺诱发鼻咽癌,这提示镍可能是促癌因素。 3)吸烟与鼻咽癌的关系近年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吸烟是鼻咽癌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鼻咽部又是吸烟首先危及的部位之一,吸烟对鼻咽癌的作用值得重视[。 多年来的研究认为,鼻咽癌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有鼻咽癌家族史者,其发生鼻口因癌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出数倍。约1 0%的鼻咽癌患者有 家族史。鼻咽癌的病因假说认为,遗传因素和机体免疫力的下降是鼻咽癌发生的基础,EB 病毒在鼻口因癌的发生中起病因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因素,与促癌物和(或)致癌物如亚硝胺等起协同作用。 临床表现与转移途径:

鼻咽癌诊疗规范

鼻咽癌诊疗指南 一、诊断 1. 治疗前常规检查与处理: (1) 鼻咽间接镜/内镜检查、头颈部检查, 鼻咽活检。 (2) 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 (3) 尿常规。 (4) 生化常规、肝炎十项、USR和HIV抗体。 (5) EB病毒血清学检查:VCA/IgA、EA/IgA、DNA酶抗体和EBV-DNA拷贝数检测等。 (6) 鼻咽+颈部MRI(平扫+增强)扫描,特殊情况才选择CT扫描。 (7) B超检查:包括肝、脾、双肾、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检查。 (8) 胸正侧位片。 (9) 心电图。 (10)全身骨扫描。 (11)放疗前口腔处理。 (12)KPS评分。 2.选择性检查项目: (1) 颈部淋巴结穿刺或切取(除)活检:适用于鼻咽多次活检未能获病理确诊者。 对多次未获得病理诊断而临床可疑鼻咽癌的病例,应组织有关专家会诊。 (2) 对有可疑远处转移的患者,建议行其它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如PET-CT等。 (3) 大便常规。 (4) N3患者做纵隔CT扫描。 二、临床分期 所有在我院治疗的患者均需在门诊/住院病历的诊断中同时注明92’分期和UICC 分期。 鼻咽癌 ’92分期: T

T1 肿瘤局限于鼻咽腔内。 T2 肿瘤侵犯鼻腔、口咽或侵犯咽旁间隙在SO线1以前。 T3 肿瘤侵犯咽旁间隙至SO线以后或侵犯颅底、翼腭窝或有单一前组或后组颅神经损害。 T4 前后组颅神经同时受损和(或)肿瘤累及副鼻窦、海绵窦、眼眶、颞下窝。N N0 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N1 上颈2 淋巴结直径<4CM N2 下颈淋巴结或直径4-7CM N3 锁骨上区淋巴结或直径 >7CM或固定 M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分期 ⅠT1N0M0 ⅡT2N0-1M0, T0-2N1M0 ⅢT3N0-2M0, T0-3N2M0 ⅣT4N0-3M0, T0-4N3M0 a Ⅳ任何T、任何N、M1 b 1 SO线为茎突至枕骨大孔中线后缘的连线 2上下颈部的分界线为环状软骨下缘 附:国际抗癌联盟(UICC)推荐的临床分期(第6版,2002) T1 肿瘤局限于鼻咽腔 T2 肿瘤侵犯软组织。 T2a 肿瘤仅侵及口腔和(或)鼻腔 T2b 有咽旁侵犯 T3 肿瘤累及骨质和(或)副鼻窦 T4 颅内受侵和(或)累及颅神经、颞下窝、下咽、眼眶或咀嚼肌间隙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