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 第1课 鸦片战争教案设计

第1课鸦片战争

【知识与技能】

了解虎门销烟的过程;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过程与方法】

以战争视频作引入以引起学习兴趣;创设情境,依据历史原始资料及分组调查、讨论,以培养探究性和创造性,以及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林则徐禁烟的坚决性,培养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虎门销烟

【难点】

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复杂原因

【新课导入】

(情境式导入)播放视频《鸦片战争》片段引入本课。教师讲述: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一个在亚欧大陆东端,一个在亚欧大陆西端。从英国航行到中国必须绕非洲好望角,主要交通工具还是帆船,至少也要四个月。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这场战争能否避免呢?

【合作探究】

一、鸦片战争缘起

1.阅读P2正文第一自然段内容,思考:

(1)鸦片战争爆发前的中英两国分别是什么样的状况?

生答: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英国已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

引导学生回忆上册书中学到的清朝统治的危机有哪些?

同时出示第一组图片:军机处、文字狱、广州十三行、腐败的八旗子弟。

生答: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加强了皇权。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进一步禁锢了世人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文化和学术的发展。政治的腐败、土地兼并等现象的发生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教师总结:君主专制制度在清朝达到了顶峰,但也预示着封建制度的衰亡。

第二组图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英国所占殖民地

英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工业革命以后,让英国成为无可争辩的经济强国。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劳动。大量的产品被制造出来,本国民众消费不了,只能到国外去寻找市场。英国不断向外进行殖民扩张,掠夺殖民地。当时,地球上的24个时区均有大英帝国的领土,因此也被称为“日不落帝国”。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中国自然成了英国侵略的目标。

(2)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情况是怎样的?

生答:英国向中国运来呢绒、布匹。但遭到中国男耕女织式的自然经济的排斥,严重滞销。中国向英国输出茶叶生丝等,销路旺盛。所以19世纪上半期,中国对英贸易一直处于出超地位,而英国对中国的贸易却处于入超地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出示图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清朝“贫富差距”图)中国当时是以封建经济为主,其特点是"一家一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然经济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农民既是产品的生产者也是消费者。除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外,中国的农民和市场很少发生联系。因此,外国商品进来之后没有市场。外国商品初入中国时只是贵族人家的奢侈摆设,平常百姓很少有人买,甚至见都少见。没有被各个消费阶层的人广泛接受。而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等在英国却非常受欢迎。中国茶堂而皇之地位列英国上层绅士淑女、下层平民百姓的家中。当时在英国饮茶竟成为一种时尚。英商不得不用大把的银钱来到中国购进茶叶。而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工业革命蓬勃兴起,急需向外输出商品,它不能容忍这种不利处境的继续,开始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

(3)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采取了什么办法?

生答: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2.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教师出示图片罂粟花。

鸦片,俗称"大烟",是由红罂粟的青果汁液,经过割取、晒干,凝缩而成的软膏。红罂粟本是一种二年生草本植物,这种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鸦片的主要成分是吗啡,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用于止痛、镇定,但若过量吸食,毒性便会伤害身体,而且极易上瘾。烟瘾发作时,人极其痛苦,非鸦片不可解。天长日久,人的身体和精神都会被鸦片这个恶魔侵蚀得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最终弄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因为英鸦片商走私鸦片的利润高得惊人。在当时,每箱(约100斤)印度鸦片成本在20卢比,而走私到中国出卖,竟可获利100倍以上。在暴利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鸦片被输入中国。在1767年以前,每年输入中国的鸦片烟土不超过200箱。然而到了1820年,平均每年输入近8000箱。到1839年鸦片战争前夕,已高达4万多箱。英政府仅仅印度鸦片税一项税收就达422万多元。据有关资料统计,鸦片战争前,英商向中国输入鸦片达40多万箱,给他们带去了三四亿银元的财富。

过渡语: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哪些严重的危害呢?

活动一观察P3图片《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东印度公司鸦片仓库》《鸦片走私船》,并结合P4“材料研读”,以及教师给出的历史资料,小组讨论:

材料一:臣窃见近来银价递增,每银一两,易制钱一千六百有零,非耗银于内地,实漏银于外夷也.....故道光三年以前,每岁漏银数百万两。其初不过纨袴子弟,习为浮靡,尚知敛戢。嗣后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吏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置买烟具,为市日中。盛京等处为我朝根本重地,近亦渐染成风。

——黄爵滋《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折》材料二:“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

(1)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哪些严重的危害?

答案提示:

①白银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

②官员、士兵吸食鸦片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③毒害民众身心健康。

④民风日下,社会萧条,滋生罪恶。

(2)面对这种情况,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案提示:1838年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二、林则徐厉禁鸦片

活动二阅读P3“人物扫描”,P4“相关史事”(教师出示虎门销烟相关图

片),思考:林则徐到达广州后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

生答:林则徐任湖广总督期间,就在汉口、长沙等地捉拿烟贩,设禁烟局,收

缴烟土、烟枪,配制戒烟药丸,限定吸烟人定期戒绝。收缴鸦片、严惩贩运、

虎门销烟。

禁烟的重要一环就是虎门销烟,请阅读P4思考林则徐销烟的时间、地点、

意义。

生答:时间:1839年6月3日至25日;地点:虎门海滩。

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

侵略的坚强意志。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段虎门销烟的视频。思考:林则徐销烟的办法有什么特

别之处?

生答:用盐和石灰。

师:这里的“销”是销毁的意思。如果简单的用火烧那与一般的吸食鸦片无

异。那么海水浸化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呢?林则徐经过反复试验和多方查探得知鸦

片最害怕盐和石灰。利用化学反应将鸦片彻底销毁。不给瘾君子一点余地。从林

则徐销毁鸦片的办法我们也能看出中国禁烟的坚定决心。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

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1839年的虎门销烟

至今已经有180年的历史了,历史虽已经远去,而我们决不能忘记那段屈辱的历

史,绝不能忘记落后就会挨打。现在让我们以自己的方式向民族英雄林则徐致敬!

活动三:学生分享课下搜集的与林则徐相关的事迹,发表感想。

过渡:当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后,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

发动侵华战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总结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

因。

生答: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进行殖民扩张,掠夺原料和殖民地,开辟海外市场。

师:所以,鸦片战争的爆发具有必然性。今天我们还学习了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他是中国近代史上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现在再让我们把思绪拉回到现代。中国现在已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习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并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与认同,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让我们一起为祖国美好的明天奋斗吧!

教学反思:本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一方面利用大量图片和历史资料,让学生学习并运用“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学会运用以往学习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小组讨论不仅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还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另外,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了主导、点拨的作用。并且向学生拓展了一些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比如销毁鸦片的海水浸化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激起学生对林则徐这位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