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的生态习性浅析

蝙蝠的生态习性浅析
蝙蝠的生态习性浅析

蝙蝠的生态习性浅析

——读书报告

课程:哺乳动物学专业:生态学姓名:卢品学号:2010210850

摘要:蝙蝠是世界上分布最广、进化最成功的哺乳动物类群之一,是唯一一种会飞的哺乳动物。蝙蝠是哺乳动物纲中第二大目,其种类和数量仅次于啮齿目,地球上现存大约4000种不同的哺乳动物中,蝙蝠的种类占了四分之一。除南北极以及大洋中过于偏远的荒岛外,地球上幅员辽阔的各种陆地生态环境都为它们所利用。蝙蝠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节肢动物而言,它们是捕食者;对于某些脊椎动物而言,它们是被捕食者;而且它们还是有的植物的种子的传播者和花粉的传授者。在一定生态系统中蝙蝠可能起到关键种的作用。这篇读书报告概要概括了蝙蝠的基本生态习性,能让大家对蝙蝠这种有着神秘色彩的哺乳动物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与了解。

关键词:蝙蝠哺乳动物生态习性

The analysis of the bats’ecological habits

——the book-reading report

Name:Lu pin Student number:2010210850

Abstract:The bat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distributed and most successfully evolutioned mammal in the world. and it is the only one kind of flying mammals. And bats are the secondly largest mesh in the mammals’ class. The species and quantity only less than the rodent’s, there are about 4,000 different mammal species in the world, and in which the bat’s species accounted for a quarter. Ba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cological system. bats are predators to the arthropods; on the other hand ,bats are prey to some vertebrates. bats may play a key role in some certain ecological systems.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bats’s general ecological habits, it wil let you acquire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the bats.

Keywords: bat mammal ecological habit

蝙蝠是世界上分布最广、进化最成功的哺乳动物类群之一,是真正会飞的兽类。蝙蝠的前肢特化为翼手, 学名叫翼手目动物,是唯一一种会飞的哺乳动物。蝙蝠是哺乳动物纲中

第二大目,其种类和数量仅次于啮齿目,地球上现存大约4000种不同的哺乳动物中,蝙蝠的种类占了四分之一。除南北极以及大洋中过于偏远的荒岛外,地球上幅员辽阔的各种陆地生态环境都为它们所利用。分布几乎遍及两极之外的世界各地,其中以热带地区的种类和数量最为丰富。在进化过程中,蝙蝠避开了与其他陆地和海洋兽类的竞争而飞上天空,回声定位系统的高度进化使得蝙蝠在空中又避开了与大多数鸟类的竞争而能够利用环境中一个独特的生态位——黑暗的天空[1]。这种进化上的优势使它们利用了生态系统中一个全新的、未被利用的生态位。蝙蝠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节肢动物而言,它们是捕食者;对于某些脊椎动物而言,它们是被捕食者;而且它们还是有的植物的种子的传播者和花粉的传授者。在一定生态系统中蝙蝠可能起到关键种的作用。

1 蝙蝠分类及分布

翼手目(Chiroptera)是哺乳类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动物之一。全球现有翼手目动物18科20属1107种[2,3]。其中四分之三的蝙蝠种类属于小蝙蝠。最小的是泰国的大黄蜂蝙蝠,它的重量只相当于一个角的银币——2克左右。而最大的小蝙蝠也不到250克。小蝙蝠(Microchirop.tera)亚目有17科160属919种,并有17亚科,其中菊头蝠科(Rhinolophidae)1属76种;蹄蝠科(Hippo.sideride)9属80种;假吸血蝠科(Megadermatidae)4属5种;鼠尾蝠科(Rhinopomatidae)1属4种;凹脸蝠科(Craseorycteridae)1属1种;鞘尾蝠科(Emballnuridae)包含2个亚科,13属51种;夜凹脸蝠科(Nucteridae)1属16种;吸足蝠科(Myzopodidae)1属1种;短尾蝠科(Mystacinidae)1属2种;兔唇蝠科(Noctilionnidae)1属2种;髯蝠科(Mormoopidae)2属2种;叶口蝠科(Rhyllostomidae)包含7个亚科,55属158种;烟蝠科(Furipteridae)2属2种;盘翼蝠科(Thyropteridae)1属3种;长腿蝠科(Natalidae)3属6种;犬吻蝠科(Molossidae)包含2个亚科,16属100种;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包含6个亚科,48属402种。小蝙蝠主要分布于东、西半球的热带和温带地区,体型较小,身体结构特化,它们绝大多数以捕食昆虫为主,少数食果、吸血或食鱼,多栖息在树冠、树洞、洞穴、矿井等,一些蝙蝠种类还经常出没于人居住房屋等建筑,主要捕食蚊(几乎是大多数虫媒病毒的自然宿主)、蝇等。

大蝙蝠则身形较大。它的双翼张开时,两翼尖距离最长可达到2 米,飞行时的大蝙蝠双翼间的距离是最大的。它们重1.5千克。大蝙蝠巨大的双眼弥补了它无回音定位能力的缺陷。居住在动物园里的埃及蝙蝠是一个例外,它们能回音定位。大蝙蝠亚目(Megachiroptera)又称旧大陆狐蝠或果蝠(flyingfox),仅有狐蝠科(Pteropodidae)1科,包括4l属188种,其中狐蝠属59种。大蝙蝠主要取食水果故又称果蝠。果蝠分布广泛。大蝙蝠大部分都居住在非洲、亚洲的热带地区,以及太平洋各岛。西起印度洋西部诸岛(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科摩罗群岛),沿巴基斯坦的喜马拉雅地区、印度经东南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以及太平洋西南部诸岛,东至Cook岛和澳大利亚都有果蝠的分布,在非洲大陆欧洲及南美洲尚未发现有大蝙蝠分布。

我国有蝙蝠19科7属共123种,其中11种果蝠(4种属于狐蝠属):棕果蝠(Rousettus

leschenaultia)、抱尾果蝠(R.amplexicaudatus)、琉球狐蝠(Pteropus dasymallus)、泰国狐蝠(P.ylei)、马来大狐蝠(P.vampyrus)、印度大狐蝠(P.brachotis)、犬蝠(Cynopterus sphinx)、短耳吠蝠(C.brachotis)、球果蝠(Sphaerias blanfordi)、大长舌果蝠(Eonycteris spelaea)、安氏长果蝠(E.sobrinus)。

2蝙蝠的生态学习性

2.1 蝙蝠的食性

蝙蝠的食量很大,每天晚上的食物相当于体重的一半,甚至更多。大部分蝙蝠以动物——主要是昆虫为食。也就是说,小虫、飞蛾、石蚕、蚊子等等,都是他们的主要食物。除此之外,蜈蚣、蝎子、鸟、鱼、蜥蜴、甚至不同种类的蝙蝠,也可列入他们的食谱。三种吸血蝙蝠则以食血为生。其他的蝙蝠,包括大部分大蝙蝠,则是素食者,他们以叶子、果实、花蜜和花粉为食。蝙蝠都有高效的消化系统,因为超重会妨碍飞行。它们进食后不久便会排粪排尿。蝙蝠种类多、食性广泛。按食性不同,蝙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2.1.1 食虫蝙蝠以夜间活动的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等昆虫和其他小的节肢动物为食的蝙蝠。翼手目中约70%的种类是食虫的,主要包括犬吻蝠科(Molossidae )、菊头蝠料(Rhinolophidae)、蹄蝠科(Vespertulionidae)等一些种类。扁颅蝠(Tylonycterisrobustula)和褐扁颅蝠(T.robustula)的食物中双翅目占45.93%以上、鞘翅目占12.59%以上和膜翅目占7.47%以上[4]。

2.1.2 食肉蝙蝠这种蝙蝠捕食其他脊椎动物,如青蛙、蟾蜍、蜥蜴、小鸟和小型啮齿动物等。我国四川省城口县的山洞中的印度吸血蝠(Megaderma lyra) 就是其中一种[5]。

2.1.3 食鱼蝙蝠这是一种特化的食肉蝙蝠,其主要捕食对象为鱼类。食鱼蝙蝠种类较少,分属3 科4种[6],国内首次报道北京房山霞云岭乡四合村的大足鼠耳蝠(中国特有种)为食鱼蝙蝠[6]。

2.1.4 食血蝙蝠即以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为食的蝙蝠。仅有3个种:普通吸血蝠(Desmodus rotundus)、白翅吸血蝠(Diaemus youngi)和毛腿吸血蝠(Diphyllaecaudata)[7],但我国没有分布。

2.1.5 食果蝙蝠以水果、花、花粉或花蜜为食的蝙蝠。如广东食果的蝙蝠有犬蝠(Cynopterus sphinx)和棕果蝠(Rousettus leschenaulti),它们在野外主要以无花果等野生植物的果实为食,在水果收获季节,也食害荔枝、龙眼、香蕉和芒果等水果[7-8]。除此之外,还有杂食蝙蝠,国内对这类蝙蝠的研究很少。

2.2 蝙蝠的栖息地

蝙蝠倒挂而睡,悬在紧握的指尖上,这种倒挂的姿势不需要绷紧肌肉因此毫不费力。双翼紧裹着身体,要飞也很容易——指尖一松,就飞走了。只要条件允许,大部分的蝙蝠随地可栖。许多蝙蝠倒挂在树上或树叶之间。其它的则栖息在山洞矿井里或是溪边的石缝里。它们偶尔也会住在阁楼或钟楼里。按蝙蝠的栖息环境不同可以将蝙蝠分为3 类: 一是洞穴型,这类蝙蝠在洞穴中栖息、繁殖和冬眠。主要包括菊头蝠科和蹄蝠科的所有种类、狐蝠科的果

蝠和蝙蝠科鼠耳蝠的一些种类[9];二是房屋型,指在房屋的屋顶和墙缝等处栖息、繁殖和冬眠的蝙蝠。主要有山蝠(Nyctalus. velutinus )和伏翼(Pipistellus)等蝙蝠科的种类[9];三是树栖型,指在树洞、树缝和竹林内栖息、繁殖和冬眠的种类,如扁颅蝠(T.pachypus)和褐扁颅蝠(T.robustula)[10]。

2.3 蝙蝠的集群性

虽然有些蝙蝠会独自栖息,其他的则群集而居而且在群体里它们通常是互相影响的。蝙蝠从不独自与它们群体外的同类相处。我们国内主要对扁颅蝠(T.pachypus)与褐扁颅蝠(T.robustula)进行了研究,其结果为:主要栖宿在刺竹(Bambu astenostachya)的竹筒内,扁颅蝠栖宿群大小为1-24只,褐扁颅蝠栖宿群大小为1-13只,独居所占比例最大。扁颅蝠栖宿群以雌雄混居最常见(占54.72%),其次为独居雄性(占20.95%),而褐扁颅蝠栖宿群雌雄混居群与独居雄性所占比例相当(均为40.63%)。两种蝙蝠的雄性趋向于独居,而雌性趋向于群居。两种蝙蝠可栖宿在同一片竹林内,还可在不同时间轮流栖宿同一个竹筒,但两种蝙蝠从未共栖于同一个竹筒内。另外扁颅蝠经常变换栖宿竹筒,同时栖宿群之间经常发生个体交换[10]。我国棕果蝠种群数量较大,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福建、云南等省区。果蝠多营树栖生活,经常聚成上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体型较小的种类通常集群较小,甚至还有独居的。

2.4 蝙蝠的种群密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任何物种在其进化过程中总是适应一定的生态环境的。翼手目物种密度分布与非地带性因素的关系是在低于2000 米的海拔范围内受其他自然条件的影响,高于2000 米以上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翼手目物种密度分布与地带性分布的关系是: 物种累计数随纬度升高而降低;物种密度分布与年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物种密度分布与相对湿度呈半对数线形关系;物种密度与日照时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翼手目物种密度分布与地貌相关,低山、丘陵的物种密度大于平原,而石灰岩溶洞的山区的物种密度最高,因为溶洞为蝙蝠的栖息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场所[11]。

2.5 蝙蝠的生殖和发育

居住在热带的蝙蝠一年可交配几次,而如果居住地气候凉爽一点的话,蝙蝠通常一年只交配一次,生下一只小蝙蝠。有一些种类的蝙蝠会哺育幼子,这时雌蝙蝠会栖息在一起,照顾它们自己的小蝙蝠,像其他的哺乳动物一样雌蝙蝠用乳汁哺育小蝙蝠,雌蝙蝠能分辨它们自己孩子的叫声和气味。即使在群队里有几百只小蝙蝠,它们的分辨率也达到99.9%。

蝙蝠的生殖和发育与普通哺乳动物相比存在三种特殊的生殖现象。一是延迟排卵(delay edovulation),也称精子贮存(sperm storage),即秋季雌蝙蝠交配后并不立即排卵,而是将精子贮存在生殖道内,度过冬眠期,待来年春季从冬眠中苏醒后再排卵、受精,完成余下的生殖过程[11]。二是胚胎延迟植入(delayed implantation),即交配后受精立即进行,受精卵发育至胚泡期后定位于植入部位,但不立即发生植入,而是延缓一段时间后再植入子宫,接着完成余下的生殖步骤[11]。三是延迟发育(delayed development),即胚胎植入子宫后不

久即延缓发育的速度,过一段时间后再恢复至正常的发育速度并完成余下的生殖过程[12-13]。

许多蝙蝠有育雏和哺乳期雌雄分穴的习性。中华山蝠幼体一般不选择母体,而母体却选择幼子。出生时体表裸露无毛,皮肤肉红色,有皱褶,双耳向后紧贴在头侧颈部,闭眼。出生后生长迅速,4周龄开始学飞,5周龄独立飞翔[14]。

2.6蝙蝠对寒冷的适应

居住在热带的蝙蝠种类一年四季都可以找到食物,但其他地区的则不然。加拿大的灰蝙蝠宁愿向南飞行1500公里到墨西哥,而不愿面对这寒冷的天气。春天,它们又飞回北方。其他许多种类的蝙蝠也会迁徒,一些蝙蝠则进行冬眠,这时,它们的心跳和呼吸都变得不可思议地慢,体温下降。在这种迟缓的状态下,蝙蝠消耗的能量很少。如果不受打扰的话,它们可以几个月不进食。

2.7蝙蝠的寿命

对比起其他那些与它们差不多大小的动物来说蝙蝠的寿命很长。安大略的小褐色蝙蝠寿命长达30年至40年。蝙蝠在地球上已存在很久了,从远古到现今,蝙蝠是已知最古老的和现生惟一能够飞翔的哺乳动物。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化石距今已经有5100 万年的历史。

2.8 蝙蝠的祖先

一些科学家认为大蝙蝠和小蝙蝠是由不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大部分科学家则认为所有的蝙蝠只有一个祖先。不过蝙蝠和灵长目动物可能由同一祖先进化而来—一个体形娇小、样子像老鼠的哺乳动物。

3 蝙蝠在生态系统中的特殊作用

目前,生态系统的保护已经是人所共知的话题,而在生态系统的保护中尤其要注意关键物种的保护,一旦这些关键种数量发生大变化,就容易导致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15]。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原始森林中,大蝙蝠亚目的蝙蝠(果蝠)往往是关键种。这里涉及到动植物协同进化的问题:大多数热带植物幼体根本无法在亲本的阴影里正常发育,一些母树甚至产生毒素阻止其幼树成熟(化学他感作用)。因此,植物种子必须传播到远离亲本的地方才能保证种群的繁衍和扩散。果蝠便将大量果实带到远离母树的地方,吃完果实后将种子扔掉,种子落地、发芽、生根,逐渐生长成茂盛的植物。对于无花果一类包含很多小种子的果实,果蝠将整个果实吃掉,种子随后被蝙蝠排泄到各处。研究表明,有些无花果只有经过果蝠或鸟类胃的消化才能发芽[16]。

和依赖动物传播种子一样,很多植物也依靠动物传播花粉。蝙蝠也是重要的传粉者,事实上很多植物的花高度特化甚至专门在夜间开放以吸引蝙蝠。依靠蝙蝠传粉的花,如葫芦树和仙人掌,大多是白色、奶油色和绿色的,而且有强烈的麝香或酸味。当然,这些花是在夜间而不是在白天开放。依靠蝙蝠传粉的花大小不同,其中一些很大且有宽大的花蕊;另外一些则可能具有向外伸出的花瓣,仿佛是为蝙蝠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蝙蝠接近花蕊时花粉落到它们身上。当蝙蝠飞到其他植株采食花粉或花蜜时,也就完成了传粉过程[17]。

绝大多数小蝙蝠亚目的蝙蝠捕食昆虫,它们是数量巨大的夜行性昆虫(包括蚊、蛾及许

多鞘翅目害虫)最重要的控制者。研究表明:一只蝙蝠每个夜晚能吃掉相当于三分之一自身质量的昆虫,这样,一只20g的蝙蝠一夜可吃掉200~1000只昆虫[18]。同时蝙蝠又是另一些食肉动物的捕食对象,捕食蝙蝠的动物很多,包括猴子、狐猴、浣熊、负鼠、猫、猛禽、蛇和一些其他种类的蝙蝠等。其中鸟类和蛇是主要的捕食者。在美洲及非洲中部和南部至少有五种蛇捕食栖,在岩洞和树洞中的蝙蝠。鸟类大多数于黎明在蝙蝠捕食返回时进行捕食,蝙蝠通常被带到栖木上被吃掉,但是有些鸟类为了增加捕食时间而在飞行中吃掉蝙蝠,这些鸟类捕获蝙蝠的量最多可达每日食物需求量的50%[19]。

4 蝙蝠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蝙蝠是人类的良师,人类通过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系统发明了雷达。目前某些国家研制的隐形飞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蝙蝠的拷贝。在医学上,从吸血蝙蝠唾液中提取的抗凝血蛋白质溶解血栓的速度比目前临床所用的药物快一倍,而食虫蝙蝠的粪便在中药中被称为“夜明砂”,有清热明目的功能。

在蝙蝠数量丰富的地区,它们对农林业的害虫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这不仅有利于农林业的健康发展,而且还减少了由于农药大量使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另外,蝙蝠集居地积累的排泄物多个世纪以来一直被人类所利用,在许多热带国家,它是一种经济的、优质的农业肥料。

参考文献:

【1】蒋志刚.保护生物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6~37.

【2】Wilson DE,Reeder DM.Mammal Species of the World:A Taxo.nomic and Geographic Reference,Johns Hopkins Unversity Press,2005(https://www.360docs.net/doc/6210036672.html,/).

【3】张劲硕,张俊鹏,梁冰,等.世界翼手目动物分类系统和种类最新报道,动物学杂志,2005,40(2):79.【4】张礼标,罗国华,张树义,等.两种扁颅蝠回声定位叫声的比较[J].动物学研究,2002, 25(2):105-110. 【5】吴毅,侯万儒,胡锦矗.四川的翼手类及研究近况[J].四川动物,1997,16( 4):171-174.

【6】马杰,沈钧贤,张树义,等.食鱼蝙蝠——大足鼠耳蝠初报[J].动物学杂,2003,38(3):93.

【7】张树义,王晓燕,冯江,等.蝙蝠的食肉性、食鱼性和食血性[J] .生物学通报,1997( 8).

【8】吴毅,王志针,谢洁霞,等.广州花都地区食果蝙蝠的危害现状及对策[J].中国南方果

树,2004,33(4):34-38.

【9】陈延熹,黄文几,唐仕敏.赣北翼手类区系调查[J].兽类学报,1987,7(1):13-19.

【10】张礼标,梁冰,周善义,等.扁颅蝠与褐扁颅蝠的集群结构[J].动物学报,2004,50(3):326-333. 【11】纪维红,陈服官.翼手目物种密度与环境因素的关系[J].兽类学报,1990,10(1):23- 30.

【12】刘绪生,张树义,梁冰.翼手目动物特殊的生殖策略:胚胎延迟植入和延迟发育[J].动物学杂

志,2003(1):84-88.

【13】刘绪生,张树义,梁冰.翼手目动物的特殊生殖策略:精子贮存[J].动物学杂,2002(5):91-94.

【14】石红艳,吴毅,胡锦矗,等.中华山蝠繁殖生态的研究[J].兽类学报,1985, 5(2):87- 93.

【15】张树义,张劲硕.请携手研究与保护蝙蝠[J].大自然,1999(5):23~25.

【16】赵辉华,张劲硕.房山访蝙蝠[J].大自然,1999(5):30~32.

【17】John D.Altringham,predators and pre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e Inc,1996.45~51. 【18】Gareth Jones.Conservation biology of an endangered species:field studies of greater

horseshoe bats[J].Symp Zool Soc Lond,1995,67:309~324.

【19】Stephen R Humphrey , Andreas R Richter , James B Cope. Summer habitat and ecology of the endangered Indiana bat,yotis Sodalis. Journal of Mammalogy,1997 ,58(3) :121~125.

久实牌蝙蝠蛾被毛孢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综 述! 收稿日期 2005-09-25; 修回日期 2005-11-07 作者简介 韩俊侠(1970-)9女9河北河间人9河间市人民医院主治医师9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0 冬虫夏草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韩俊侠1!苗庆峰2#综述$!张永健2#审校$ (1.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心电图室9河北9河间062450;2.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9河北石家庄050017) "主题词# 冬虫夏草; 心律失常;再灌注损伤;高血压;心血管疾病 " 中图分类号# R 97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3205(2006)01-0077-02 冬虫夏草是我国的传统中药9 为麦角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蝙蝠蛾幼虫上的干燥子座和虫体9它与人参~鹿茸齐名并誉为中国的三大补药0冬虫夏草主要产于我国青海~云南~四川~西藏等地3000~50 00m 的高原地区9其僵虫部分名 虫 9头部生长的子座为 草 0由于其产地局限9产量稀少9现用的多为人工培养品9人工培养的冬虫夏草称为虫草菌丝体或简称虫草0冬虫夏草富含多种氨基酸~多糖~有机酸~微量元素~核苷~肽类及甾醇类等多种化学成分9药理作用广泛9在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等方面都有调节作用0公元780年9西藏的<藏本草>首次记载了冬虫夏草的药学功效0它作为中华民族治病~防病和强身健体的药物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0现将天然冬虫夏草及其人工培养品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0 1 抗心律失常作用 心脏病的病死率在我国已跃居第一位9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0目前人们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开展的十分广泛9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纷纷面世0然而9很多药物在有效治疗心律失常的同时9又有诱发新的心律失常的危险9所以不少新品种因安全性差使其应用受到限制0 冬虫夏草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早有报道 1 9 以冬虫夏草为主要成分的宁心宝胶囊已投入临床9用于多种心律失常的治疗9如房室传导阻滞~难治性缓慢 型心律失常等0程学华等 2 的临床研究发现9卡马 西平与冬虫夏草有协同抗心律失常作用9且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0现在对冬虫夏草抗心律失常研究重点主要立足于寻找其有效部位~发现化学单体方面0 俞宙等 3 通过采用氯化铯诱发家兔触发活动9引起室性心律失常发现916只家兔静脉滴注氯化铯后全部出现室性心律失常9但在诱发心律失常后9静脉灌注虫草水提取液9当用量达(0.410.12)m g /k g 后914只动物室性心律失常全部消失9 这说明虫草水提液有良好的抗触发活动及抗触发性心律失常的作用0而氯化铯作为钾通过电流阻滞剂9可以抑制外向性钾电流9使心肌细胞复极化时程延长9相对增加内向钙电流9使细胞内钙含量增加9引起钙超载9诱发后除极和触发活动0虫草水提物可以抑制由于触发活动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9 推测其机制可能与其具有稳定细胞膜~减少细胞内钙超载有关0堀尾忠 正等 4 通过对冬虫夏草醇提物的研究发现9其醇提 物可以降低哇巴因诱发豚鼠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纤维性颤动及死亡时哇巴因用量9说明醇提物亦具有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0并通过测定血清中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发现9醇提物可降低哇巴因所致豚鼠心脏毒性时丙二醛含量并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9提示其醇提物在抗心律失常 同时9还兼有心肌保护作用0龚晓健等 5 对多种人 工虫草有机溶剂提取物的研究发现9提取物中石油醚提取物可显著延长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时间9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9而乙酸乙酯提取物虽有一定的抗乌头碱诱发的心律失常作用9但作用不如石油醚提取物明显9同时还发现石油醚提取物可以拮抗氯化钡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9这说明石油醚提取物具有强的抗心律失常活性0从以上的研究结果分析9冬虫夏草中存在多个抗心律失常的有效部位9其中有水溶性的9也有脂溶性的0应该对其不同溶剂的提取物进行进一步的分离9力求得到有效的单体化合物9确定其化学结构9这将为新药的开发创建非常乐观的前景0 2 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9心血管疾病尤其是 ~ 77~第27卷第1期 2006年1月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J O U R N A LO F H E B E I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V o l .27 N o .1J a n . 2 006

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1.什么是生态学?近代生态学有哪些特点? 生态学:是一门多学科的自然学科,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 近代生态学的特点: 1)把研究生物有机体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扩展到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2)人类是生命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许多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生态学不仅要研究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更需要研究人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3)人类既是一种生物,必然具有生物的一切基本属性。但是人类生活在特殊的社会中,具有不同于一般生物的社会属性。 4)生态学的研究不仅要阐述生物(包括人)与其环境间的一般相互关系,更要揭示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及其机理,生态学不能满足于描述自然,而要用生态学理论去解决人类面临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2.何谓生态系统?在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中各举一例,并说明其中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1)生态系统:在任何规模的时空单位内由物理—化学—生物学活动所组成的一个系统。 2)水生生态系统:浮游动物(初级消费者)→草鱼(次级消费者)→鲇鱼(三级消费者)分解者:细菌,真菌。生产者:植物微生物(藻类) 3)陆生生态系统:土拨鼠,兔子,昆虫(初级消费者)→狐,蜘蛛,鹰(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真菌,霉菌,细菌。生产者:庄稼,草 5.假定某块土地上所产的农作物可供100人食用,如果人们吃掉地里的一半农作物,另一半用来养牛,然后吃牛肉,那么这块地可供养多少人?(假设第二性生产效率为10%) 50+50*10%=55人 8.何谓生态演替?举一个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例子。 1)生态演替:生态系统发展常常被称为生态演替。它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或者说一个生态系统被另一个生态系统代替的过程。 2)举例:原生演替:火山造成的大片裸地;流水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重力侵蚀的陡岩 次生演替:从以前曾经生长过植物的地方,由于火烧、砍伐、洪水、干旱、局部毁灭了植被而成为裸地的地上开始。 9.何谓种群?它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1)种群:也译为居群,人口学上就是人口,它是在一定的空间中、特定的时间内一起生活和繁殖的同种个体的总称。 2)特征:数量特征;空间特征;遗传特征。 第二章 1.何谓城市化?我国城市化的标准是什么? 1)城市化:人口向城市或城镇地带集中的过程。 2)我国城市化的标准:市的人口一般应该在10万人以上,镇的人口应在2000人以上。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为大城市,20万—50万人口的城市为中等城市,10万—20万人口的城市为小城市。 2.试述城市发展的历史阶段以及各阶段的特点? 前工业社会手工业生产集中地农产品集散地市政设施简陋生活条件落后规模较小 数量很少城乡分离相对封闭 工业社会机器大工业中心商业贸易中心市政设施完备生活条件改善规模扩张数量猛增城乡对立差距拉大 后工业社会第三产业中心功能多元化市政设施现代化生活条件较优越规模数量稳定 形成大都市连绵区城乡融合差距缩小 信息社会信息流通、管理和服务中心城市信息化、园林化、宜人化超级城市裂解中小城镇崛起城乡一体化

第3章: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

第3章: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 教学题目: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 教学重点: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土壤与植物生态的习性 教学难点:树木生态因子间的相互制约性与景观构图的协调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指导阅读——提问——讨论——归纳 参考书目: 1、城市生态学 2、树木生态与养护 3、森林生态学 第1节:温度因子 一、基本概念 1、植物的环境——指植物所生活的空间叫植物的环境。包括气候;土壤;地形地势;生物;人类生活等方面。P60 2、生态因子——对植物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称“生态因子”。P60 3、生存条件——生态因子中对植物必不可少的因素称植物生存条件。绿色植物的生存条件是指氧气、二氧化碳、光、热、水及无机盐六个因素。P60 4、综合作用——环境中的各生态因子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组合成综合的总体,对植物的生长生存起着综合的生态,生理作用。P60 5、主导因子——在生态因子对植物的生态,生理综合影响中,处于主导地

位的生态因子称主导因子。在植物生命周期中,主导因子不是固定不变的。P60 6、生存条件的不可代替性——生态因子虽互有影响,紧密联系,但生存条件是不可代替的,缺乏某一条件不可能用另一条件来代替。P60 7、生存条件的可调性——指某一生存条件在量上不足而在其他生存条件量的增加而得到调剂并收到相近的生态效应。这一现象称生存条件的可调性,但这种调剂是有限度的。P60 8、生态幅——植物对生态条件及生态因子变化强度的适应范围,超过植物则死亡,这一范围叫“生态幅”。P60 9、日较差——一日中大气温度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日较差。P61 10、温周期——植物对昼夜温度变化的适应性称温周期。P61 11、寒害——指气温在物理零度以上时使植物受害甚至死亡的情况。P62 12、霜害——当气温降至00C时,空气中过饱和的水汽在物体表面就凝结成霜,这时植物的受害称霜害。P62 13、冻害——气温降至00C以下使植物体温亦降至零下,细胞间隙出现结冰现象,严重时导致质壁分离,细胞膜或壁破裂就会导致植物死亡。P62 14、冻拔——在高纬度的寒冷地区,当土壤含水量过高时,由于土壤结冻膨胀而升起,连带将草本植物抬起,至春季解冻时土壤下沉而植物留在原位造成根部裸露死亡。这种现象称冻拔。P62 15、冻裂——在寒冷地区的阳坡或树干的阳面由于阳光照晒,使树干内部的温度与干皮表面温度相差数十度,对某些树种而言,就会形成裂缝。这一现象称冻裂。P62 16、生长期积温——植物在生长期中高于某温度数值以上的昼夜平均温度的

景观生态学的起源与发展

景观生态学是本世纪70年代以后蓬勃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以生态学理论框架为依托,吸收现代地理学和系统科学之所长,研究景观和区域尺度的资源、环境经营与管理问题,具有综合整体性和宏观区域性特色,并以中尺度的景观结构和生态过程关系研究见长(肖笃宁等,1997)。自80年代后期以来,逐渐成为世界上资源、环境、生态方面研究的一个热点。现在普遍的看法是,这门新兴学科是地理学与生态学相互结合的产物。要想能够对其来龙去脉有更全面的了解,这就必然要涉及以上两门学科中的一些相关思想的发展。地理学中,由于其学科跨度很大,并不是每一分支都与现代景观生态学有着直接的必然联系。对景观生态学的发生、发展意义重大的仅是其中的综合自然地理学,其中与景观学的关系更为直接和密切。 1 景观学的发展历史地理学中的景观学产生于德国,19世纪末叶,由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德国的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将景观的概念引入地理学中,他认为景观的地理学含义是“一个地理区域的总体特征”。作为一门研究景观形成、演变和特征学科的景观学产生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德国地理学家Seigfried Passarge 于1919―1920年出版了三卷本《景观学基础》之后,又于1921―1930年出版了四卷本的《比较景观学》。在这两部著作中,他认为景观是相关要素的复合体,并系统地提出了全球范围内景观分类、分级的原理;并认为划分景观的最好标志是植被,同时,他还提出了城市景观的概念。作为景观学说的提出者之一的德国人文地理学家Otto Schluter 于本世纪初发表了《人类地理学的目的》一书,在该书中他提出了文化景观形态学和景观研究是地理学的主题的观点。在1952-1958年间先后完成的三卷本《早期中欧聚落区域》一书中,他提出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区别,并最早把人类创造景观的活动提到了方法论原理上来。其实有关人文景观的思想,早在1925年即在美国人文地理学家Carl Sauer的《景观的形态》一书中得到了反映,在该书中,Sauer 提出应重视不同文化对景观的影响,认为解释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卷,1990)。自本世纪30年代以后,又出现了一个景观学研究的中心,这就是前苏联的景观学研究。其代表人物为贝尔格。他于1913年即提出,景观是地形形态的一定的、有规律地重复的综合体或群体这一概念。1931年,贝尔格的巨著《苏联景观地理地带》一书出版,该书是苏联系统阐述景观学原理的第一次尝试。在该书中他进一步明确和补充了1913年所下的景观定义,提出了景观的例子,研究了景观与其组成成份之间的相互作用,谈到了景观的发展与起源问题。由于贝尔格等最初的景观研究者们,没有赋于景观任何分级的意义,而把它看成是任何的地理单元,即把它用作是“地理综合体”的同义词,因此,在以后的研究当中,出现了一些自相矛盾或不好理解的东西,为此,许多后继的研究者们,针对这些缺陷做了许多研究工作,以致于形成了苏联景观研究的两大学派:类型学派和区域学派。类型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M.A.别尔乌辛等,而区域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拉孟斯基、C.D.卡列斯尼克、H.A.宋采夫、伊萨钦科等,而尤以区域学派的影响为甚。H.A.宋采夫1947年在全苏第二次地理学代表大会上关于景观问题的报告,被认为是继拉孟斯基、卡列斯尼克、苏卡乔夫等人之后,对景观学说的第一个巨大贡献。在这一报告及其以后的著作中他给了景观一个新的、更为确切的定义:景观是具有同类地质基础和相同的一般气候的、发生上一致的地域,这是由几个或许多部分―限区―组成,后者在景观范围内形成有规律的结合。之后,又有许多地理学家在相当多的著作中对景观学说进行阐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波雷诺夫和彼列尔曼的工作。他们奠定了景观地球化学的基础,他们主要研究景观中化学元素的迁移,形成了苏联又一个景观学研究方向―景观地球化学研究方向(伊萨钦科等,1962;贝尔格等,1964)。现代景观学研究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方向是强调分析研究和综合研究相结合,分析研究通过对景观各个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去解释景观的特征,综合研究则强调研究景观的整体特征,这一方向的景观学相当于综合自然地理;另一个方向是研究景观内部的土地结构,探讨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景观。这一研究在苏联发展为景观形态学,在我国则称为土地类型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

课时31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 一、书本基础知识整理 1.生态系统的类型 2.各类型生态系统的分布 3.各类型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的种类 4.各类型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5.各类型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 二、思维拓展 1.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特征: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互相作用的自然系统。 (2)生态系统概念的内涵有四个方面:①时间和空间界线;②系统的基本组成;③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④系统在功能上统一的结构基础和发展趋势。 (3)生态系统不论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都具有下面的一些共同特征: ①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生态学研究的四个层次由低至高依次为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②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其早期发育阶段和晚期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2.比较各类型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大至整个生物圈,小至一个池塘或一堆朽木及其生物组成的局部空间。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在生物圈内依据植被或盐度等方面的差异可分成若干类型。在不同的类型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群落复杂程度、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等方面有不同的特点。 ①森林生态系统 特点:以乔木为主,动物的生活习性大多以树栖、攀缘。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能长期处于较稳定状态。 ②草原生态系统 特点:以草本植物为主,啮齿目和适于奔跑的动物较多。但动植物种类较少,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 ③农田生态系统 特点:人的作用突出,群落结构单一,主要成分是农作物。 ④海洋生态系统 特点:生物数量和种类较多。以浮游植物为主,它们是植食性的重要饵料,一般都分布在200米以内的海域中。 ⑤湿地一般是指沼泽和沿海滩涂等,但按照《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 地》(简称湿地公约)的定义,沼泽地、泥炭地、河流、红树林、沿海滩涂等,甚至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水域。 ⑥苔原(冻原)生态系统、 特点:主要是分布在北纬六十度以北、北极圈以南的永久冻土带,土壤几厘米以下的终年结冰,有机物不能彻底分解。其中地衣是极地苔原的典型植物。 ⑦城市生态系统 特点: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它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大多从其他生态系统人为地输入。它

久实牌蝙蝠蛾被毛孢对肝纤维化的作用

久实牌蝙蝠蛾被毛孢对肝纤维化的作用 青海久实公司突破了青藏高原上难以再生、难以重现、难以复制珍贵稀有可食动植物资源的历史,拥有国家级发明专利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蝙蝠蛾被毛孢菌粉的生产方法(专利申请号:2。。71。。5。273.7)。公司“久实宝”系列产品生产所用菌种,经过国家权威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检测,鉴定结果为冬虫夏草为唯一无性型蝙蝠蛾被毛孢[鉴定号:(2。。7)微检字第1。1号],同时被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要求该产品菌种列入收藏(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GMCCNo.2126)。冬虫夏草(Coydyceps Sinensis)仅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区海拔3。。。-6。。。米的高寒草甸阴湿地区。是寄生于蝙蝠蛾幼虫上的真菌——蝙蝠蛾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独特的地理、生态、气候环境;独特的生物物种;独特的滋补和药用价值,成为中华医药千年传承的传奇珍品。蝙蝠蛾被毛孢富含四十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久实牌蝙蝠蛾被毛孢多糖、久实牌蝙蝠蛾被毛孢素、久实牌蝙蝠蛾被毛孢酸、D-甘露醇、腺苷、尿苷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四种有机酸:软脂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具有降血脂作用,对血压进行双向调节。五种维生素:VB1、VB2、VB12、VE、VK补充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六种肽类化合物,有效增强人体免疫活性。八种微量元素:钠、钾、钙、铁、锌、硒、锰、铜,是新陈代谢的物质基础。十八种氨基酸是增强免疫的物质基础。历代医药典籍将蝙蝠蛾被毛孢药性药效归纳为,“性温,甘,平。归肺、肾经;温而不澡,补而不滞;阴阳并

补;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用于久咳虚喘,久涝咯血,肾虚遗精,腰膝酸痛,理诸虚百损”。是唯一的一种能同时平衡、调节阴阳的中药。现代医学从功能上将其归为免疫调节。进一步映证了传统中医“理诸虚百损”的功效。蝙蝠蛾被毛孢不但对人体各种脏器的功能具有调节作用,还存在某些直接抗病功能。现代药理药效研究表明蝙蝠蛾被毛孢具有: 1、可迅速增强机体免疫力,双向调节内分泌; 2、改善心血管功能; 3、有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 4、有雄性激素样作用。对性功能低下、减退、淡漠有改善作用; 5、抗肿瘤作用; 6、有抗肾衰、抗肾炎作用; 7、抗疲劳、抗衰老作用; 8、对术后病人有抗炎症、促愈合作用; 9、抗器官移殖后的排异作用; 10、对各种免疫功能失调造成的症状有缓解作用。 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sis Sacc,简称虫草),学名蝙蝠蛾被毛孢,为麦角科真菌生在鳞翅目蝙蝠蛾科昆虫蝙蝠娥上的干燥虫体,系名贵的传统滋补强身中药。久实牌蝙蝠蛾被毛孢的药用记载最早见于《本草从新),谓其性“甘平”,有“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劳嗽”之功效。《药性考》称其“秘精益气,专补命门”。至《纲目拾遗>始有“周兼士云治蛊胀”之记载。冬虫夏草有天然与人工培养之分。人工培养的冬虫夏草有蝙蝠蛾被毛孢菌粉、蝙蝠拟青霉、中国拟青霉等多种类型,尽管人工虫草和天然冬虫夏草成分不尽一致,但研究表明两者有着相似的药理作用,久实牌蝙蝠蛾被毛孢多糖(简称久实牌蝙蝠蛾被毛孢多糖)是其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肝硬化的死亡率位于第6位,肝纤维化是其重要病理改变。肝纤维化以肝细胞外基质的增生、沉积为

生态城市的发展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ty(生态城市的发展) ------中国,城市发展道路 一: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Ecological city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03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胡锦涛主席又随之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民本政府”在努力将“中国号”巨轮驶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生态城市、生态农村、清洁生产……这些名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潜在经济效益巨大的生态城市,无疑将成为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城市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城市发展的必然。过去,环境问题被迫让位于经济,人们看见了臭名昭著的“锈带“,污浊的莱茵河,当日本的水洖病爆发世界开始反思:我们和我们生活的城市:未来在何方,蓝天绿水可否与高楼华社相映成趣? 生态城市,只是我们能给自己和下一代的唯一交代。所谓生态城市,并不只是青山绿水的单纯幻想,发展仍是其根本要义。在发展中与环境和谐共处,让生活处处赏心悦目,让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生态城市理念对自然与资源的尊重是使一个城市获得长足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正因此,其具有无可比拟的经济效益。生态城市是真正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理念。 二:生态城市与经济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icalcity and economic)生态城市的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区域性和结构合理、关系 协调特点使其远远超出狭义的乌托邦,更具有现实意义和鲜活的生命力。在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房的生态城市,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对个人存在与价值的肯定与尊重,还可以享受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理念引导的城市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现代化高层次生活。生态城市绝不是把环保与经济发展割裂,相反,是以对环境和资源的更长远保护更充分推进城市经济取得更高经济效益。对于生态城市的经济效益,笔者有以下看法: (1)生态城市对房地产的助推作用。(Ecological city play a role in promoting for ics Real Estate) 傍沙河高尔夫球场的“深圳地王”拍卖案就很好说明了这点。深圳地王”华侨城南部填海区定于12月6日进行首场土地使用权拍卖,首次推出的3幅土地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深圳市土地房产交易中心现已开始接受竞买申请。“此举标志着深圳湾填海区开发正式启动,市政府将其视为深圳城市建设迈向国际水准的里程碑”(南方都市报)。笔者了解到,目前傍沙河高尔夫球场的绿地去看上去仍然十分荒凉,但为何拔得“地王”头筹?是政府的远景规划给了其生命了,但更主要的是其自身具有的全市最大规模的、具有全新生活模式的居住社区和湖景旅游区条件。由此可见生态城市即使没有社会力量的倡导,它也是现行社会经济模式的宠儿。生态城市给了社会经济更美好的远景,社会经济也给了生态城市存在最强硬理由。房地产业向来是一个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风向标。而生态城市理念将引导房地产走上个科学,更可持续发的道路,一条告别摩天大楼的路,一个让城市更人性化的理念。1998年开始的填海工程在深圳湾畔、华侨城南侧造就了这片占地2.9平方公里的土地;1999年建成通

景观园林植物配置详解

1.配置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2.季相 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植物在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中,叶、花、果的形状和色彩随季节而变化。开花时,结果时或叶色转变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园林植物配置要充分利用植物季相特色。 在不同的气候带,植物季相表现的时间不同。北京的春色季相比杭州来得迟,而秋色季相比杭州出现得早。即使在同一地区,气候的正常与否,也常影响季相出现的时间和色彩。低温和干旱会推迟草木萌芽和开花;红叶一般需日夜温差大时才能变红,如果霜期出现过早,则叶未变红而先落,不能产生美丽的秋色。土壤、养护管理等因素也影响季相的变化,因此季相变化可以人工控制。为了展览的需要,甚至可以对盆栽植物采用特殊处理来催延花期或使不同花期的植物同时开花。 园林植物配置利用有较高观赏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植物的季相,能给人以时令的启示,增强季节感,表现出园林景观中植物特有的艺术效果。如春季山花烂熳,夏季荷花映日,秋季硕果满园,冬季腊梅飘香等。要求园林具有四季景色是就一个地区或一个公园总的景观来说;在局部景区往往突出一季或两季特色,以采用单一种类或几种植物成片群植的方式为多。如杭州苏堤的桃、柳是春景,曲院风荷是夏景,满觉陇桂花是秋景,孤山踏雪赏梅是冬景。为了避免季相不明显时期的偏枯现象,可以用不同花期的树木混合配置、增加常绿树和草本花卉等方法来延长观赏期。如无锡梅园在梅花丛中混栽桂花,春季观梅,秋季赏桂,冬天还可看到桂叶常青。杭州花港观鱼中的牡丹园以牡丹为主,配置红枫、黄杨、紫薇、松树等,牡丹花谢后仍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 3.草坪 用多年生矮小草本植株密植,并经人工修剪成平整的人工草地称为草坪,不经修剪的长草地域称为草地。用于城市和园林草坪的草本植物主要有结缕草、野牛草、狗牙根草、地毯草、钝叶草、假俭草、黑麦草、早熟禾、剪股颖等。 草坪一般设置在房屋前面,大型建筑物周围,广场或林间空地,供观赏、游憩或作为运动场地之用。西方古代园林中已有规则式草地。18世纪中叶,英国自然风景园出现后,园林中开始大面积使用自然式草坪。中国古代苑、囿有大片疏林草地,近代园林才有草坪。

景观生态学

延边大学景观生态学期末论文 论文题目: <<论影响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决定性因素—延边大学 为例>> 学院:理学院 专业:地理信息科学 作者:刘森 指导老师:裴洪淑 学号:2134011950

摘要:校园景观设计是高校整体形象的关键,是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更多校园景观的运用将提升高等院校的形象和价值,大学就能更有优势来吸引和留住教职工和学生,推进教育和研究项目,扩大毕业生和校友的资金筹集援助,展示环境设计的原则和理念,扩充现有艺术品,巩固校园作为一个社区设计所具有的价值。要做好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前提是对其设计中的一些决定性因素——气候;植被;环境适宜性;校园的地形、面积、布局及周围环境;规划,做出正确的判断。评价一个校园规划好坏与否的重要标准是看规划方案能否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游客、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大学生正规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每个人的大多数受教育机会都发生在户外,并与他所选修的课程关系不大,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能够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时,它所营造出得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 关键词:校园景观设计决定因素气候植被 传统上,人们所见到的校园景观就是在绿地上建造楼房,或者将建筑设计理念落实在开阔场地上并加些装饰。通常,毕业日或者其他难忘的、值得纪念的节日需要大自然美衬托的时候,园艺工作人员会临时挑选、布置、搭建景观材料,展现最好的,留出想象空间,这也是校园景观应达到的目标。校园规划无论选择哪种模式,无论位于哪个场地、位置和地区,它都是对建筑及其之间空间的某种组织。在天气允许时,大量的随意交流、偶遇、娱乐及班级间的学习交流都发生在户外,这是因为在现代城市中,校园生活很大程度上发生在既定活动和固定建筑之间。对于大多数校园使用者来说,校园景观对提供富于想象力的校园生活氛围是非常重要的。校园户外空间常常被简单地视为校园建筑布局后的剩余部分,这是景观设计师介入设计过程过晚的又一个不幸实例。一个全面的景观设计应留出足够的内部空间,栽种一些绿色植被,以便吸引人们参加各种校园活动。更多校园景观的运用将提升高等院校的形象和价值,大学和学院就能更有优势来吸引和留住教职工和学生,推进教育和研究项目,扩大毕业生和校友的资金筹集援助,展示环境设计的原则和理念,扩充现有艺术品,巩固校园作为一个社区设计所具有的价值。 当今的校园如同中世纪大教堂的管辖区,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和市中心,商业和城市化时代的铁路站和商业中心区。一个校园如果只有很少量的景观,那么该校园是不完整的,未充分发展的,不健全的。 影响大学景观设计的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地势,土地,面积和结构,风格,项目指导,委托人预算,设计者知识、经验、创造性,等。由于上述因素的相互作用,景观功能决定了其形式,设计因素影响形式。通过专业性的规划和设计,确定的景观外在特征使得其形式别具特色。 一、气候 气候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风速风向和日照时间、日照强度。这些自然界生物的能源反过来影响自然的生态,从而影响了校园景观条件,如选择、活力、植被外观、户外场地的使用、建筑物选址和用以缓解恶劣气候的绿色植被。从宏观上看,气候因素在校园规划和构建景观的整个过程中都要考虑到。风景如画的大空间和小地区,以及由植物确立和强化的地域感,从最广义上讲,景观本身就是由气候决定的设计成果。

生态系统基本特征

生态系统基本特征 1.有时空概念的复杂的大系统 通常与一定的空间相联系,以生物为主体,呈网络式的多维空间结构的复杂系统。 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由多要素、多变量构成的系统,而且不同变量及其不同的组合,以及这种不同组合在一定变量动态之中,又构成了很多亚系统。 2.有一定的负荷力 生态系统负荷力(carring capacity)是涉及用户数量和每个使用者强度的二维概念。在实践中可将有益生物种群保护在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数量,此时,种群繁殖速率最快。对环境保护工作而言,在人类生存和生态系统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容纳污染物要与环境容量(environmental capacity)相匹配。任何生态系统的环境容量越大,可接纳的污物就越多,反之则越少。应该强调指出,生态系统纳污量不是无限的。污染物的排放必须与环境容量相适应。 3.有明确功能和功益服务性能 生态系统不是生物分类学单元,而是个功能单元。首先是能量的流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在植物体内,然后再转给其他动物,这样营养就从一个取食类群转移到另一个取食类群,最后由分解者重新释放到环境中。其次,在生态系统内部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复杂而有序的物质交换,这种交换是周而复始和不断地进行着,对生态系统起着深刻的影响。自然界元素运动的人为改变,往往会引起严重的后果。生态系统在进行多种过程中为人类提供粮食、药物、农业原料、并提供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形成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 4.有自维持、自调控功能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的,不断有物质和能量的进入和输出。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其环境条件是经过长期进化适应,逐渐建立了相互协调的关系。生态系统自调控(self regulation)机能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是同种生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控,这是在有限空间内比较普遍存在的种群变动规律。其次是异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数量调控,多出现于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常有食物链关系。第三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的调控。生物经常不断地从所在的生境中摄取所需的物质,生境亦需要对其输出进行及时的补偿,两者进行着输入与输出之间的供需调控。 生态系统调控功能主要靠反馈(feedback)来完成。反馈可分为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和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前者是系统中的部分输出,通过一定线路而又变成输入,起促进和加强的作用;后者则倾向于削弱和减低其作用。负反馈对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是不可缺少的。正、负反馈相互作用和转化,从而保证了生态系统达到一定的稳态。 5.有动态的、生命的特征 生态系统也和自然界许多事物一样,具有发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生态系统可分为幼期、成长期和成熟期,表现出鲜明的历史性特点,从而具有生态系统自身特有的整体演变规律。换言之,任何一个自然生态系统都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这一点很重要!我们所处的新时代具有鲜明的未来性。生态系统这一特性为预测未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6.有健康、可持续发展特性 自然生态系统是在数十亿万年中发展起来的整体系统,为人类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生存环境,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活动已损害了生态系统健康。为此,加强生态系统管理促进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

专访柯教授,带你科学认识冬虫夏草——久实牌蝙蝠蛾被毛孢-推荐下载

蝙蝠蛾被毛孢是冬虫夏草的学名 口述:我国冬虫夏草产业化先驱、蝙蝠蛾被毛孢菌丝胶囊研制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柯传奎 整理:本报记者 单友良 本刊:柯老师你好,我有一位媒体朋友,患了肾癌,拿掉了一只肾,康复期间听医生的建议,把天然冬虫夏草替代为市场上的“久实牌蝙蝠蛾被毛孢”来吃,现在已经正常上班了。因为我与你比较熟悉,他就打电话问我,说前段时间你的“久实牌蝙蝠蛾被毛孢”突然商店里买不到了,而等到最近重新出现,包装的样子、商品名称都改了,原来的“久实宝虫草”变成了“久实牌蝙蝠蛾被毛孢胶囊”,他搞不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要我问问你。我想,熟悉你原来产品的很多老顾客,对你产品的变化也会打个问号,你给我们解释一下吧。 答:好的。首先,我要在这里感谢你的朋友还有这两年来一直关心、信任我们产品的朋友。 从“久实宝虫草”到“久实牌蝙蝠蛾被毛孢胶囊”的这个演变过程,其实我们一直是在走程序,东西还是一样的东西。“久实宝虫草”最早作为普通保健品出现,后来国家规定你里面的成分不是天然的冬虫夏草,而是产业化的冬虫夏草菌,那商品名称就不能出现“冬虫夏草”几个字;第二呢,普通食品不能宣传功效,你如果要宣传功效,那就必须是保健食品,而保健食品要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也就是包装上要有一顶“蓝帽子”。 你的朋友突然在商店里买不到“久实宝虫草”,是因为我们的老包装上能找到“冬虫夏草”几个字,我们遵照省工商部门的意见,产品全部下架了,重新设计包装,产品名称也相应进行更改,这就变成了现在的“久实牌蝙蝠蛾被毛孢胶囊”,但也有一些元素没有变,比方说我的logo 。 本刊:“久实牌蝙蝠蛾被毛孢胶囊”读起来很拗口,保健品为啥取那么难的商品名称? 答:是,这个问题我要在这里做个专门的解释。 我打个比方。比方说我们去看中医,老中医开处方的时候上面会写莱菔子10克,昆布 5克,陈皮8克,紫河车10克,初次看中医的你估计看不懂上面写的是什么,但我翻译给你听你就知道了,莱菔子就是萝卜子,昆布就是海带,陈皮就是橘子皮,紫河车就是胎胞。 说到这个冬虫夏草呢,下面一节是虫,上面一节是草。但在我们这些研究人员眼里,它下面一节确实是虫,叫什么虫呢?蝙蝠蛾的幼虫,我们称它为“子座”;上面一节是不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生态景观的特点

生态景观的特点 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其中,包含各种构成要素。共同作用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人居环境,而一个人居环境舒适的城市,其生态景观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 和谐性;即结构与功能,内环境与外环境,形与神,客观实体与主观感受,物理联系与生态关系的和谐程度。反映在人一自然统一体的各组成部分间,如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物种、人与社会、社会各群体、人的精神等方面,其中人与自然共生、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人与社会上。和谐性是生态城市的核心内容。 整体性:生态城市是兼顾不同时间、空间的人类住区,合理配置资源,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具有地理、水文、生态系统及文化传统的空间及时间连续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协调发展与限制,发展与公平的关系,强调人类与自然系统在一定时空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 多样性:是生物圈特有的生态现象,体现在景观、生态系统、物种、社会、产业及文化的多样性。生态城市改变了一般工业城市的单一性、专业化和理性化分割,进行多样性重组,它的多样性不仅包括生物多样性,还包括文化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功能多样性、空间多样性、建筑多样性、交通多样性、选择多样性等更广泛的内容。生态城市不是单一的发展模式与类型,而是充分体现各地域自然、经济、文化、历史特性的个性化城市。 畅达性: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系统内部之问及与系统外部间存在大量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和谐的生态城市则表现出城市内部以及与外部系统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能顺利通畅,无障碍。 安全性:在城市的气候上、地形上、资源供给上、环境健康上及生理和心理影响上具有很强的安全性。为城市的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提供安宁祥和的环境。 可持续性: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组织自调节机能,产生较高的生态效率与社会效用,满足城市的健康、协调、持续发展。 生态设计不仅仅是保护场地、利用可再生资源、种植绿色植物等手法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这些手法为曰益枯竭的资源 和衰败的环境寻找新的发展平台,景观设计师从生态设计中将自己的作品放在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中来考虑,以能促进地 球生态系统的进一步完善为使命,即使是很微小的促进,也同样是生态的,都可以叫做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最直接的目的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目的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目前众多 的设计师在高呼“人性化设计”的时候,我们可能照顾到了诸如人与景观的尺度比例、人在游憩中的舒适性等等人性化原 则,但在设计这个景观之前是用推土机推为平地,然后设计一个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才建起来的景观,维持景观的运行 又需要大量的能源,这叫人性化设计吗?生态的景观设计以人类的长远利益为着眼点,通过景观设计师对生态理念的理 解和生态原则的遵循不断使人类社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进。因此,生态的景观设计才是真正的人性化设计! 论园林景观建设对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作用 (2012-04-09 11:25:34) 转载▼ 园林景观及水处理 杂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城市绿地、居民小区的景观建设也越来越好。如何成功运用园林景观建设,提升城市品位,乃至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其中公园绿地的建设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公园绿地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公园绿地的产生和发展源于改善环境的社会需求,人们发现营建公园、绿地乃是最好的措施之一,并从此使公园绿地的建设开始得到迅速发展。上世纪50年代,为重建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遭受破坏的城市时,欧洲许多国家都开始将绿地系统引入到城市的总体规划之中,由此改变了工业革命初期的那种拥挤、杂乱、污染的所谓“近代城市”形象。从西方公园绿地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到,尤其是二战之后它在改善城市环境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园林植物习性特征及用途大全课件资料

1、悬铃木 【科属分类】悬铃木科悬铃木属 【中文别名】法国梧桐 【拉丁学名】Platanus ×acerifolia(二球悬铃木)英国梧桐 Platanus occidentalis(一球悬铃木)美国梧桐 Platanus orientalis(三球悬铃木)法国梧桐 【生态习性】喜光。喜湿润温暖气候,较耐寒。适生于微酸性或中性、排水良好的土壤,微碱性土壤虽能生长,但易发生黄化。根系分布较浅,台风时易受害而倒斜。抗空气污染能力较强,叶片具吸收有毒气体和滞积灰尘的作用。本种树干高大,枝叶茂盛,生长迅速,易成活,耐修剪,所以广泛栽植作行道绿化树种,也为速生材用树种;对二氧化琉、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形态特征】落叶大乔木,高可达35米。 【园林用途】行道、庭荫 【产地分布】上海、杭州、南京、徐州、青岛、九江、武汉、郑州、西安等城市栽培的数量较多 【市树荣耀】郑州市 2、樟树 【科属分类】樟科樟属

【中文别名】香樟、木樟、乌樟、芳樟、番樟、香蕊、樟木子、桴树等 【拉丁学名】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 【生态习性】樟树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当移植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水涝容易导致烂根缺氧而死,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萌芽力强,耐修剪。生长速度中等,树形巨大如伞,能遮阴避凉。存活期长,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有很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的能力。此外抗海潮风及耐烟尘和抗有毒气体能力,并能吸收多种有毒气体,较能适应城市环境。 【形态特征】常绿大乔木,高可达50米。 【园林用途】行道、庭荫、园林 【产地分布】台湾、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云南等省区 【市树荣耀】杭州市、宁波市、金华市、无锡市、南昌市、上饶市、景德镇市、樟树市、马鞍山市、安庆市、长沙市、鄂州市、绵阳市、自贡市、贵阳市 3、栾树 【科属分类】无患子科栾树属 【中文别名】大夫树、灯笼树等 【拉丁学名】Koelreuteria paniculata 【生态习性】栾树是一种喜光,稍耐半荫的植物;耐寒;耐干旱和瘠薄,喜欢生长于石灰质土壤中。适应性强,喜生于石灰质土壤,耐盐渍及短期水涝。深根性,萌蘖力强,生长速度中等,幼树生长较慢,以后渐快,有较强抗烟尘能力。栾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