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地区1-4月民俗节日(1)

闽南地区农历十二月(阳历一月)民俗

【节日】:拜灶神

【时间】:农历腊月二十三

崇拜灶神,是地处东南海隅的闽南地区诸多拜神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农历腊月二十三(有的是二十四)就是民间祭灶神的日子。

祭灶在我国民俗中历史悠久。人类从茹毛饮血到发明火食是一次重大的文明飞跃,人类这种高级动物与普通动物才开始有所区别。那时,人们在住地烧着一堆堆的明火,用来取暖照明、烧烤食物、制作陶器、防御野兽。这种火堆就是原始的“灶”。灶神崇拜始于此,早在《礼记·祭法》中就写道:“王为群姓立七祀。”灶神即是其中一祀。灶神又称灶君、灶王、灶王爷、灶君菩萨。其性别、姓名,各种典籍说法不一。有的说是炎帝神农,有的说“黄帝作灶,死为灶神”,有的说是姓苏名吉利,有的说是姓张名单字子郭,有的说“灶神著赤衣,状如美女”,有的说是一位老妇……这大概属于神话制造者的“百家争鸣”。灶神的职责最初只管人间饮食。魏晋之后,一些道教书籍称此神负有代天监察人间善恶的使命,有给人祸福的大权。说是“灶之为神,号曰司命。司人一家良贱之命,过无隐露,纤悉皆言……月晦日,诣天曹白人罪,大者夺纪(减去寿命三百日),小者夺算(减去寿命三日)”。祭灶的日子也有多种演变。旧时人们勤加祭灶,有六月初四、十四、二十四这些日子祭祀的,有孟夏(四月)、仲夏(五月)祭祀的,也有在八月初三灶君生日祭祀的,还有在腊月初八祭祀的。唐宋之后,多数地区定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祀,俗称“送神”。古时,民间十分重视祭灶,民谚说:“三番谢灶,胜做一坛醮。” 在笔者小的时候,许多人家的厨房都供有灶神,没供灶神的则用红纸写上“灶君司命”字样代替,两旁还贴一副对联,曰:“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由于民间认为灶神会向天曹汇报人间善恶,有人就认为这是专门向上级打小报告的神,对其不满,但又感到惹不起躲不起,因而敬畏有加。祭灶时,既要“行贿讨好”,又想逃避处罚,所以除了供奉许多金楮、佳肴、果品外,还特地供奉做成塔形的“糖塔”,为灶神登天提供方便;又供奉不少麦芽糖,设下“阴谋”要把灶神的嘴巴粘住说不了话,或者使灶神说话时口齿不清,使玉皇大帝听不清那些对人们不利的话。特别是那些做了亏心事的人,更是乐此不疲。据说老一代的灶君徇私舞弊,老是向玉皇报喜不报忧,未能为劳苦大众主持公道,受到群众反对,顾张思的《土风录》记载有《打灶君》的戏曲演出。老一代的灶君不受欢迎,百姓们另请出一位劳动人民出身的姓张名仁的正人君子当灶君。这个传说反映了老百姓心中对待是非曲直的一种态度。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拜灶君称为“送神”,到正月初四,又复请灶君回位,称为“接神”,又是一番祭敬。斗转星移,如今隆重祭灶仪式已不多见,但一些人家仍有“送神”的习惯。除夕的围炉守岁也与祭灶遗俗有关。

闽南地区农历一月(阳历二月)民俗

【节日】:拜天公

【时间】:农历正月初九

由来

每年农历正月初九是天公生,民间俗称的「天公」即黄皇上帝,也是道教传统上所尊称的「昊天上帝」或「玄穹高上帝」,玉皇上帝在天庭统领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众神,由于祂的地位至为尊贵,所以民间习俗在祭拜天公生时,也是非常慎重,民间俗谚说:「天上天公,地

下母舅公」,便道出天公神格的高贵。祭拜时最传统的大礼是:打开大门,穿戴整齐,并依长幼顺序上香,行三跪九叩礼,现代一般信众则往往只有上香祝祷而已。当祭拜完成后,先烧金纸,再将天公座一起烧化,之后再撤去供桌。保佑一家平安符。

时间

一般祭拜天公的时间约在农历正月初九凌晨子时一到(十一点至一点)便可开始,直到翌日清晨七点以前可,但俗传因为天不的神格非常尊贵,因此越早敬供越有诚意,有些天公信仰盛行地区的信众更会慎重的在半夜先于家中敬拜天公后,再前往邻近的天公庙上香献敬。设置地点

拜天公时,可分两类:一是家中正厅有吊天公炉者,二是家中无天公炉者。若是家中有帛天公炉的话,可把供桌设于大公炉下向门外的方向,表示向天恭迎天不尊驾降临;若是家中无天公炉者,则可将神桌设于前门口或中庭向天的方向。

闽南地区农历二月(阳历三月)民俗

【节日】:头牙(龙抬头)

【时间】:农历二月初二

闽南风俗,每逢农历初二和十六称为“牙”,是祭拜土地公公的日子。农历二月初二,是每年的第一个祭拜日,称为“头牙”;每年的腊月十六,是最后一个祭拜日,称之为“尾牙”。尾牙表示一年的结束,而头牙就表示一年的开始。头牙过完,春节正式结束,一年忙碌的生活就正式开始了。人们在这一天祈求上天在这一年都风调雨顺,祈望有个好收成。一般尾牙都过的比较隆重,老板雇主都会设宴款待员工。头牙虽比不上“尾牙”的隆重和丰盛,但也大大超过平时“做牙”的规格,每家在神龛上摆上三牲祭祀,烧纸钱放鞭炮,搞得也好不热闹。

由来

为什么会形成主祭土地公的“做牙”习俗呢?这得追溯到远古农耕时代。在闽地,春天实际上开始于农历仲春二月,在这个月中,寒流退去,草木复苏,播种和插秧等农事活动即将开始。旧时农民认为农田林果收成与土地神有很大关系,因此,以祈丰年、祭社神为主题的春社节也就被安排在这个月。由于中国古代又有以重日为节的习尚,所以,二月二实际上很早就被作为春社节。近世,汉族多以二月初二为土地神的诞辰,故春社祭祀“土地公”也就定在二月二。

春社的祭祀对象主要是社神,社神即土地公。社神不止一个,且分有等级。在古代传说中,一国有一国的社神,一邑有一邑的社神,一乡一里也有各自的小社神。就其外延而言,社神是一个集体名词,是各地大小土地公的总称。在民间信仰中,各乡村、各区域甚至各屋舍的地基都有各自的土地公,因而土地公的祭祀非常普遍。尤其以工商之家和乡村为盛,甚至“田头田尾”都有土地公,人们在“土地公生日”都要办备祭品到田头园头祭祀,祈求丰收。村民雇佣木工、泥工、石工等兴建某项工程时,开工之日,备办果品酒肴祭土地公,燃放鞭炮,称为“动工”。施工过程中,户主做牙时不但要备办祭品祀神,晚上还办酒席请工匠。逢年头牙、尾牙尤为隆重,酒席规格视工程规模而定,少者三道菜、多者十二道菜。

古时,家长于此日送子弟入塾受教,学生要到学馆参拜先生,朝拜孔子(或文昌帝君)。新入学的学生,由家长带到学堂,提着一花篮“冰膜”(用糯谷炒的米花),先敬老师,行三鞠躬礼,后把米花分给同学吃。这天,南埔、界山等地有吃“菜饼”的习俗,所谓的菜饼,即是地瓜粉调水,再配以蔬菜、海蛎、花生和小虾米,在锅底铺匀,煎成一块块不规则的饼状,风味独特。这天夜里,山腰前黄等地的村庄有“打春水”的活动,参加活动的人都拿着一面锣,从村头沿大路一直敲打到村尾为止,返回时绝不得敲响锣。这仪式应与古时的春社节有关,以此祈求春季风调雨顺,庄稼长势好。

闽南地区与台湾地区

每逢初一、十五或初二、十六都会祭拜土地公,称做「做牙」、「打牙祭」。指每月农历的初二、十六日,民间各商号、店家吃饭时都有加菜的习俗。在初二和十六日的伙食,一定吃得要比平时哪一天都好。这个习俗明代开始流行于长江流域、沿海各城镇。当时各个商业店铺、手工作坊每逢这两日要优待店员、徒工给与肉食。此肉肴即为“牙祭肉”。此俗现多在港澳及东南沿海等地方流行。而一年当中第一次「做牙」,也就是农历二月初二,就是头牙,民间是工厂开工的日子。

闽南地区农历三月(阳历四月)民俗

【节日】:"三三"敬祖

【时间】:农历三月初三

"三三"敬祖与清明祭祖 --闽台尊重先祖的传统文化

"三月三"敬祖节闽南人每逢农历三月初三,有敬祖旧俗,叫做"三、三节",也叫做"三日节"。"三月三"的由来根据传说是和民族英雄郑成功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种传说是:郑成功据守厦门、金门根据地抗清,为实现"反清复明"的愿望,同仇敌忾,矢志不移,连听到一个"清"字,都感到逆耳。当时有人把"喝茶"说为"喝清茶",他听了很气恼,立即予以训斥纠正。特别对于"清明节",把"清"字压在"明"字上头,更使他恼火,因此他下令所在地人民不要在"清明节"扫墓,而改在"三月三"敬祖。另一种传说是:清兵屡次被郑成功军队击败后,怀恨在心,后来郑成功移兵驱逐荷兰,收复台湾,清军乘机入侵厦门、金门,毁城拆屋,烧杀淫掠,造成"嘉禾断人种"的惨剧。厦门、金门的幸存者直到三月初三才陆续回岛,无法弄清死去亲人被害的忌日,因而在三月初三日,共同祭祀,长久以来成为风俗。闽南地区的民众有这样的习俗: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敬祖的时候,人们用薄饼祭祖宗,然后一家围着吃食薄饼。薄饼,也叫润饼或春饼,由精面粉制成薄而韧的皮,卷上配料而成。薄饼的关键在于配料。配料或称为馅,通常用豆腐干、猪肉、豆芽菜、笋片、红萝卜、白萝卜、韭菜、蒜白等合起来炒煮而配成。吃时将配料放在薄饼皮上,卷成竹筒状,表面涂些辣酱,芥末等,因各种菜肴混合一起,吃起来味香可口。有人说,闽南烹饪中,没有什么比薄饼更好吃的了。

薄饼始于何时,无从查考。民间有两传说。一是说明代时有个状元蔡复一,同安人,长相不佳,眇目,歪嘴,跛足,可天生聪明,满腹经纶,十六岁中进士,十九岁中状元,名声传遍全国。当年皇帝也爱他才能,重用他,任他为七省经略和十三省巡按。官高、权生、责

任大,他整天忙得不可开交。朝廷中有人拥护他,有人嫉妒他,有人想谋害他。有人有意让他忙碌得连饭都吃不上,想把他饿死。蔡复一的妻子是个聪明又能干的妇女,她为丈夫的健康动了脑子,终想出一妙法。在蔡复一总督云贵、湖广军事时,她把丈夫挛了的一边手,用绳子悬挂于嘴边,每日三餐卷了薄饼给他吃。果真有效。蔡复一并不因工作忙而影响健康。人们欣赏这种吃法,也有人仿效这种吃法,久了成为习惯。另一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大力开发台湾,但不久死于台湾,其子郑经继承父业,继续经营台湾,继续抗清,多次出兵攻打闽南一带,因清军顽抗造成百姓伤记亡惨重,在郑军反攻下清军投降,郑军进入城内,老百姓一边迎郑军,一边制作薄饼祭祀死难的亲友。后来民众就用薄饼在农历三月初三日祭祀祖宗。闽南一带民众每年于三月初三日用薄饼祭祖,通称三日节或三三节。闽台同俗祭清明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但也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此节日期限较长,有十日前八日后,或十日前十日后之说,即清明节正日近20天内,都属于清明节范围。据传,清明节习俗早在古代春秋时期即已流行,起始于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期间祭扫祖墓,相沿成俗至今。道光《厦门志》卷十五《风俗记o 岁时》篇介绍曰:"清明,各祭其先,前后十日。墓祭挂纸帛于墓上。妇人亦出郊展墓踏青,采新麦簪之。(泉俗以清明节插杜鹃花于祭品,漳俗插柳枝于户上,祭先以三月三日。)"连横《台湾通史》卷二十三《风俗志o岁时》篇介绍曰:"三月初三日,古曰上巳,漳人谓之三日节,祀(sai)祖祭墓。而泉人以清明祭墓谓之尝。尝,春祭也。祭之饽饼,治牲醴,挂纸钱,归乃食之。饽饼以曲为衣,内裹蔬肉,炸油者谓之春饼。尝墓之礼,富贵家岁一行之,常人则两三年一行。妇孺归时,各插榕枝于髻,以祓不祥?quot;从这两段记载,可见闽台清明节的习俗,主要为祭扫祖墓。清明节前后,时而春光明媚,风和日丽,时而细雨霏霏,阴雨绵绵,处处桃红柳绿,青草如茵,人们纷纷走出户外,到郊野远足踏青,扫祖墓,放风筝,荡秋千。通常在闽台民间,扫墓人必须清理祖先墓埕,拔除墓边杂草,焚香点烛,敬糕馃,压墓纸,烧金银纸,用笔把墓碑石上的刻字涂新描红,寄托对先人的哀思和纪念。

台湾民众祭扫祖墓的活动,是先民从大陆沿袭过去的。因此,有的台胞还在大海边,面朝大陆,焚香祭祀,思念先祖开台恩德,激励子孙奋斗创业。祖墓在大陆者,也经常回来祭扫。同姓族人,还要聚集于祖庙、祠堂,举行家族祭祀祖先活动,畅叙"三百年前同一家"的亲情。鉴于有的宗亲相见不相识-"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认不得自家人",所以,在联合祭祖活动的聚会上,有的筵开百席,让宗亲们联络感情;为了让后代子孙了解自己派系所属,除了翻阅族谱外,还由年轻人进行认人比赛,以记住宗亲面貌姓名和辈份。

台胞中,有的家庭在清明节扫墓,有的家庭在三月节(三日节)扫墓,前者为泉州移民,后者为漳州移民。但现在因清明节定为假日,所以,大都在清明节扫墓了。清明节、三月节都要吃薄饼(饽饼、春卷)。漳州地区的《清明节竹枝词》云:三月三日天气长,祖祠祭罢共称觞。豆芽葱韭兼春笋,好卷新煎麦饼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