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多校区办学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高等院校多校区办学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高等院校多校区办学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

中国高教研究

!""#年第$"期

刘华东

高等院校多校区办学

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要:多校区办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战略性的课题。多校区办学的现实呼唤着管理机制的创新,这不仅

对于提高多校区的办学效益,而且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高等院校;多校区办学;管理机制;创新研究高等院校多校区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双力推动的产物。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到多校区办学的行列,多校区办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性的课题。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如何进行管理机制的创新,这既是多校区办学的自身需要,也是社会对高校提出的新的要求,它不仅对于提高多校区办学的效益,而且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高校多校区办学的形成和管理模式

我国高校的多校区办学始于!"世纪%"年代中期,

发展于&"年代,

形成于!$世纪初。$&%’年,国家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启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为了

解决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弊端,加快向一流大学前进的步伐,国家积极推行院校合并与重组,朝着规模大、学科全的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也有部分高校为了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积极寻求外部发展空间,建设新的校区。

(一)多校区办学的基本类型

高校多校区办学是指一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高校在两个以上的校区同时办学,其校区可以相互毗邻,也可分处异地。根据校区的形成和起源,可以分为合并高校模式和新建校区模式两种基本类型。

合并高校模式,是指两个或多个院校的合并。据统计,仅

$&&!至!""$年的$"年间,

我国共进行了!(’次院校合并,先后有#$!所高校进行了合并与重组,

组建了!’"所新的大学。其中,以!"""年为最多,短短的一年共进行了$"’次合并,有!")所高校经合并重组为(&所新的大学。目前教育部直属的

(!所高校中有’"所是多校区办学形式。

新建校区模式,是指学校到外部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和新的办学增长点。$&%’年上海交通大学在上海市闵行区征地

’"""亩率先筹建闵行校区,成为国内较早进行新校区办学探

索的高校。在新建校区办学模式中又有异地和同地两种情况,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厦门大学漳州校区等就属于异地办校区的情况。此外,也有某些高校同时兼有并校和新建校

区,如中山大学的北校区(原中山医科大学)属并校模式,其珠海校区则属新建校区,等等。

(二)多校区办学的管理模式

我国高校多校区的管理一般都采用“条”与“块”结合的模

式。所谓“条”管理,即是学校对校区的纵向管理,是学校有关

职能部门向校区实施的延伸管理;而“块”管理则是校区内部的横向管理,是由校区成立的管理机构实施的本区化管理。根

据“条”与“块”的职能定位不同,管理模式可分为以下两类。$*

“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模式。这是一种高度集权型的管理。其特点是管理的重心集中在校本部,校区管理只是各职能部门在空间上的触角延伸,各校区的办学资源由校本部统一调控。为了体现合并办学的优势,实现从多个办学实体到一个办学实体的转变,合并高校大都倾向于选择集权管理

的模式,坚持“五个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机构、统一制度、统一财务和统一规划。对于将在校生一分为二,放在不同校区

培养的高校,为保证人才培养上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一般也多

采用“以条为主”的模式。学校成立校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监督和指导校区各机构的工作。各机构在行政上接受校区管委会的领导,业务上接受学校相应职能部门的管理。

!*“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这是一种相对分权型的管理。其特点是学校和校区在管理上有明确分工,部分管理权限下放到校区,校区在学校统一领导下,既紧密联系又相

对独立。采用“以块为主”管理模式的校区在办学上可以各具特色、自成体系。对于将部分院系(专业)整体放在校区办学的高校,一般多采用这种模式。部分合并的高校由于历史形成的学科和专业的完整性,也采用这种管理模式。

二、高校多校区办学的利弊分析

多校区办学是在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多校区办学的迅速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布局注入了新的活力,打破了过去单一性的办学格局和培养模式。但是多校区办学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

(一)多校区办学的优势$*有利于高校拓展发展空间,

扩大办学规模和服务领域,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和社会竞争力。一方面,通过院校合并,使一部分院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实力得以实现短期内的跨越式发展,学校的规模扩大,影响力加强+社会竞争力也得以增强;另一方面,一些高校通过另辟新的校区,突破了原有地域及空间上的局限,实现了发展空间的拓展。新建校区一般都地处高新技术开发区或经济开放城市,有的是由多所大学汇聚而成的现代大学城,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经济环境为学校的高起点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有利于促进学科结构的整体优化以及学科之间的相互

!""#年第$"期中国高教研究

融合,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群,创造新的学科生长点。特别是多所高校的合并,为实现多学科、跨学科的交叉、渗透与综合提供了必要条件,从而有助于推动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学科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有利于推动教育管理改革,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效益。多校区办学为推动学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契机。多校区办学资源的统一协调和配置、学科专业结构的重新整合与优化以及精简高效的运行管理机制,为学校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奠定了基础。许多高校在新的校区进行了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的积极改革和探索,如有的实施完全学分制,有的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等等。

(二)多校区办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办学思路与管理模式的协调问题。多校区办学发展迅速,而多校区办学的管理模式是一个滞后的决策过程,许多高校还来不及对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多校区办学就开始了,许多办学问题是边研究边探索边实行,加上中国高校的多校区办学是一个新生事物,从观念、思路、体系和机制等方面都存在着先天不足的缺陷。

!&学科布局与融合的问题。对于绝大多数合并高校而言,其学科专业的建设目标是朝着多科性、综合化的方向发展。然而,由于合校前各校在学科专业的设置上多存在重复和交叉现象,在具体学科的建设上也是基础不同,特色各异,所以并校后,其首要任务即是对众多学科专业进行结构调整和重组。当然,这并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是需要付出长期而又艰苦的努力才能实现的。而对于新建校区的高校来说,其新校区的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往往相对滞后,影响到新校区办学功能的发挥。

%&师资队伍紧缺与水平提高的问题。由于扩招,许多高校造成师资力量不足以及青年教师多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对于新建校区问题尤为突出。如有的高校的新校区没有常住的教师,绝大部分教师属于“走教”。虽然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已经使人们彼此间的联系变得非常快捷和方便,但仍然代替不了师生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师生见面机会太少,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办学质量。

’&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校园文化建设是新建校区办学的一个薄弱环节。这主要因为,一是新建校区一般都地处偏远,周边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人文气息比较淡薄;二是由于新建校区办学时间短,没有历史积累和沉淀,缺乏校园文化底蕴,校区文化建设往往只能从零开始;三是新校区在创办初期不可避免地会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模式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存在种种不足和缺憾,要么只有低年级学生,要么只有部分从校本部剥离出来的专业院系,造成不同专业和高低年级之间缺乏必要的交融,而且师生分处两地,也缺乏交流和沟通。

(&办学成本问题。新校区的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问题直接制约着多校区的建设和发展。几乎所有的新建校区都是以贷款为主的,建校就背上了沉重的贷款包袱,新校区的运行也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保障。办学成本问题是影响和困扰多校区办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多校区办学呼唤管理机制的创新

面对多校区办学这样的新课题,用传统的办学思路、管理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以新的理念、新的机制和新的模式去加以研究和解决。

$&确立新的办学理念,贯彻新的管理思路。多校区办学必须确立新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思路,新校区更应如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校区坚持“三高三新”的管理理念,“三高”,即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三新”,即新模式、新理念、新思路。学校在校区管理方面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对口管理,职能延伸”的管理思路,加强新老两个校区的管理与协调。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树立高效率的原则,精简机构,一职多能。多校区办学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确立新的用人模式提供了契机。有的高校在探索实行“保存、代理、招聘”三结合的新的人事制度,保存办学最核心的队伍,即核心的师资队伍和精干的管理队伍,减少学校固定人员规模,教辅人员基本上采取人事代理制度。后勤及办学的辅助部门主要以招聘为主。同时,精简机构,将职能相同和相近的部门组合成立综合性的办公室,强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一职多能,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许多学校成立校区管理委员会,对外代表学校加强联系与协调、对内强化管理和监督。

%&强化自我教育,突出育人为本。面对新校区学生组合不完整的现实,许多学校积极探索实施学生“三自”管理模式。“三自”,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校区工作一切以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服务学生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探索新的教学与实验模式。多校区办学方式各异,有的更多体现在教学功能上,有的则作为新学科的增长地,有的放低年级的学生,有的则放高年级的学生,还有的放部分完整的学院和专业。在这样多样化的办学形式下,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如学分制、选课制、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教学考核和评价等都应做必要的改革。

(&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将多校区联为一体。多校区自成一体,各成校园,尤其是新办的校区,不乏相距甚远地跨城市、跨地区、跨省,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必须运用现代管理技术,提高各校区办学效率,降低办学成本。采用视频系统、同步系统,加强多校区的网络系统联系,增强工作的同步性,提高无纸化办公程度。发展网络教育文化,通过互联网加强校区之间的联系,新老生之间和师生之间通过互联网可以保持随时的联络,在各校区举办的各类活动,也可以通过网络即时转播。

#&探索后勤社会化的服务模式。后勤社会化问题探索了十几年,但是发展不平衡,各校差距较大。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坚持“社会化模式、市场化机制、规范化管理、专业化服务”的指导思想,在新校区的物业管理和饮食方面引进社会上有信誉、有品牌、有专业化水平的队伍,形成有序的竞争机制,在后勤管理社会化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

高校多校区办学是一项异常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问题。多校区办学,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既存在着许多有利因素,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勇于创新,以新的思路、新的机制和新的模式推动多校区办学健康、有序的发展。

(作者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研究员,山东东营!()"#$*

!"

第四章 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

第四章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 第一节高等教育管理概述 一、高等教育管理的含义 管理 教育管理 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管理是人们根据高等教育目的和发展规律,有意识地调节高等教育系统内外各种关系和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目的的过程。高等教育管理可以分为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和高等教育微观管理两个层面。 二、高等教育管理的原则 管理原则是人们从事管理活动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基本要求。 1、方向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民主性原则 4、多样性原则 5、动态性原则 6、效益性原则 三、高等教育管理方法 1、经费配制 2、规划 3、评估 4、调节 第二节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一、含义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就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相关的组织制度体系,它主要包括高教组织机构的设置、组织机构间的隶属关系,以及相互间职责、权限的划分等。 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即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指国家为协调和指导高等学校的办学而在有关机构设置、隶属关系、权限划分上的各种制度的总和,集中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系统中高等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高等教育微观管理体制:即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指高等学校人、财、物的配置,招生、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组织等事务的责

任权限划分,是高等学校内部管理的各种制度的总和。 二、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模式 中央集权型(法国、意大利、瑞典) 权力分散型(又称分权制,美国) 集权与分权结合型(简称结合型,英国、德国、日本) 三、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划分是相对的) 欧洲模式(以学术权力为主) 美国模式(以行政权力为主) 英国模式(以学术与行政结合为主) 欧洲大陆模式:学校内部,是一种以学术权力为主的管理体制模式,校长权力有限,其工作多为事务性。基层教授的权力很大。该模式优点是体现了教授治校,有利于弘扬高校学术自由的气氛,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但组织的过于分散化,必然带来效率问题。 美国模式(国家监督模式)在高校内部,董事会和院校的行政官员的权力比较显赫。校长受董事会委托,全权负责学校内部具体的管理事务。美国大学多采取评议会(又称教授会)制度,体现的是“教授治校”的理念。在美国大学中,已经形成了董事会领导、行政人员和教师合作管理的治理结构。 英国模式:在英国传统大学中,校务委员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构,但在具体管理上,校外人士组成的理事会是实质性的行政权力部门,由教授组成的评议会全权负责大学的学术管理,校长不过是荣誉性职位,而副校长才是大学的首席行政和学术领袖。在学部和系的层次上,由各方面包括教学和非教学人员组成的学部委员会和系委员会是各自的决策机构,因而其决策过程更为民主。 四、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 1、高等教育管理权的分配朝着中央与地方合作的方向发展。 2、高校与政府间权利和义务的划分日益明晰。 3、高等教育管理日益民主。 4、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得到重视。 第三节我国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 一、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公司创新工作管理制度

X X X X X X X X公司 编号: 创新工作管理制度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X X X运营支持中心发布 目录

1 目的 (3) 2 适用范围 (3) 3 文件换版说明 (3) 4 工作职责 (3) 4.1 运营支持中心 (3) 4.2 其他各部门 (3) 5 工作标准 (3) 5.1 工作创新 (3) 5.1.1 工作创新定义及分类 (3) 5.2 合理化建议 (5) 5.2.1 合理化建议定义 (5) 5.2.2 合理化建议提报及评审 (5) 6 创新奖励标准 (6) 7 归档、宣传及验证 (8) 8 考核标准 (8)

创新工作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规范事业部创新管理工作,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员工自主创新意识,提高公司整体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事业部各中心、部门、各销售区(以下简称各单位)。 3 文件换版说明 本制度为第一次发布。 4 工作职责 4.1 运营支持中心 负责整体创新工作制度的制订、修改和发布; 负责组织创新工作的开展、评审、批复和落实验证等; 负责整体创新工作宣传和推广。 4.2 其他各部门 负责本单位内部创新的开展、宣传和落实验证等工作; 负责协助进行创新评审、宣传工作。 5 工作标准 本制度中所指的创新主要是指事业部层面的创新工作,包括工作创新和合理化建议,以下统称创新工作。 5.1 工作创新 5.1.1 工作创新定义及分类 工作创新根据其所带来的管理效果及创新出发点,设定两个等级:(1)自主创新:是指在本单位、本部门或本岗位上提出的改进工作的创新,是产生新的思路、方法、措施和工作效果、效益的一种自主创新,业内没有的且节约金额(连续三个月累计)在2万元以上的定为自主创新。另一种是业内没有的,无法衡量节约金额,但其效果调查符合标准的定为自主创新。其关键要素:一是属于自己的;二是创造出来的;三是新的东西。 (2)管理改善:业内已有的或其它单位已用的,但在效果上较其它单位或行业深入到位的,或能改善或提升内部管理,且运行三个月效果卓著定为管理改善。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各教学科(室)和教研组的教学工作计划分别由科(室)主任和教研组长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科(室)、组具体情况按学期制订。 第六条教务处应在放假前编制完毕新学期校历和学期教学进程表。其依据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学校整体安排和各专业教学实施方案(教学计划),也应结合实习、实验条件等具体情况。校历和学期教学进程表经教务例会讨论、校长办公会议审定后,以学校名义印发至各科(室)实施。 编制校历应注意: (1)新学年开始为9月1日(逢双休日顺延);(2)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共42个教学周,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入学与毕业教育、公益劳动、考试和机动时间等(含公休); (3)寒暑假每学年共10周,一般寒假3周(含春节),暑假7周。 学校在编制校历时,因特殊原因要延迟开学或减少教学周数,应事先征得学校主管部门(指区、县教育局,各委、局、控股集团公司及其他主管

部门,下同)的同意。 第七条教务处在学校印发校历和学期教学进程表的同时,下达新学期的教学任务(学期课程设置及教师任课计划)。各科(室)应根据统筹兼顾、新老结合、择优安排、合理负荷等原则对新学期的教师任务作出初步安排,并报教务处。教师教学任务须经教务例会讨论调整,分管校长批准后正式确定。教务处应于放假前颁发教师教学任务书,开学后制成各班教师任课一览表,印发各科(室)。 第八条教务处编制课程表一般应于放假前一周完成,经分管校长审定后在放假前将教师课表先分发至每一位任课教师。课程表包括学校总课程表,分班课表和教师课表等。课程表一经排定公布不允许轻易变动。学校应建立“排课、调课、代课及停课制度”。 第九条教务处应经常检查各班级教学日志填写情况,用以考核学生出缺勤情况、教师授课情况以及统计教师工作量。

创新学校管理守则推进教育和谐发展.doc

创新学校管理制度推进教育和谐发展1 创新学校管理制度推进教育和谐发展 各位代表、同志们: 岭下中心小学第四届教代会第五次会议,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学校党、政、工各部门的积极筹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今天顺利开幕了。这是全体教师民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体现。在此,我就2007年学校工作情况和2008年学校工作思路简要报告如下,请大会给予审议并提出宝贵意见。 2007年学校工作回顾 一年来,岭下中心小学的教育工作在县教工委和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届八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全局,开拓创新,求实进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课程改革,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全体教师为初等与学前教育工作和谐健康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一、加强队伍建设,推进课程改革 1、加强学习,师资水平不断提升 办好教育,关键在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要求广大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业务提升是学校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一年来,全体教师利用教师例会、

专题学习、教学研讨、校本培训等途径,深入广泛的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全国、省、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并在此指导下,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究,在学中教,在教中学,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同时,许多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和在职培训,不断丰富知识素养。多年来,正因为拥有一支爱岗敬业,求实奋进的教师队伍,才推进了岭下中心小学基础教育的不断前进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教研活跃,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年来,,岭下中心小学教师积极开展校本教研,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探究和理论学习为主渠道,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调整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取得了阶段成果并受到了教育局和进修校的好评。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老中青教师配合融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更涌现出了一批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这些教师在县级组织的课堂教学评优、教坛新秀评选、说课比赛、论文评选等活动中屡获佳绩。在开展专题研究的同时,学校教师还积极开展常规教研,如开设公开课、示范课、撰写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等。也正是这样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经验型和开拓型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才推动了岭下乡小学基础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不断前进 3、加强师资培训。创造条件鼓励教师“走出去”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全员培训和远程培训;学校还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开展校本培训;多方位的培训,有效的促进教师素养的提升。 4、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据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规定课程,

浅谈人事管理体制创新与机制创新

浅谈人事管理体制创新与机制创新 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 所谓人力资源,是指企业内所有与员工有关的资源,包括员工的能力、知识、技术、态度和激励。我们所讲的人力资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量的管理,就是根据人力和物力及其变化,对人力进行恰当的组织和协调,使二者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地结合,使人和物都充分发挥出最佳效应。第二,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质的管理。主要是指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地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也有了新的意义,即已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当前,企业的人事管理是基于终身制和工龄制的管理。在人力资源配置上,主要依靠内部培训;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具有情感式色彩;在人力资源使用上,采取有效入口和内部提拔;在人力资源激励上,以精神激励为主。另外,在绩效评估上,多主观,不定期;在薪酬制度上,差距较小,比较重视员工的福利。在工龄制企业中,一个工龄高的技术工人,其薪金可超过一个工龄低的工程师。而西方的企业人事管理则较为市场化和个性化,实行雇员终身制的企业占极少数,不太看重工龄,而是注重绩效,

并且是客观的定期的,其薪酬差距也很大。在配置上,主要依赖外部劳动力市场;在管理上,力求实现高度专业化和制度化;在使用上,采取多口进入和快速提拔;在激励上,以物质刺激为主,实行按能力付酬的“能力待遇”制度。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为断健全与完善,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与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靠的就是创新。因此,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人事管理,其创新势在必行。 其一是观念创新 即要从转变观念,加强领导入手,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才战略放在企业发展的第一战略位置。而人才的发现、培养和使用,关键在领导。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为此,我们企业的各级领导一定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在选人和用人方面尽快成熟起来,以营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良好氛围。 其二是制度创新 国有企业要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制度,坚持干部任期制和聘任制,完善目标责任制考核,积极推行人才交流,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同时,改革和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在职称评聘中,突出创新意识,坚持重业绩、重能力的原则,对确有

高校人事制度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按照中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在教育部党组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国高等教育系统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正在向纵深发展,人才工作组织领导体制不断完善,人才工作的抓手不断强化,人才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和高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加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迫切需要进一步转换高校用人分配机制,不断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准确把握《中共中央办公厅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关于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高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我认为,当前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应着重研究和思考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以求得重点突破,稳步推进。 一、增强用人机制活力,深化教师聘任制改革 推进教师聘任制是《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的法律规定,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迫切要求,符合国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关系高校改革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重要问题。 当前,高校深化教师聘任制改革的时机更为有利。一是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带动下和2000年教育部与中组部、人事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导下,一批高校开展了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大薪酬制度改革的力度,探索建立了以国家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和业绩奖励等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办法,高校教师的经济待遇有了明显改善,增强了高校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二是在1999年以来高校连续扩招的大背景下,多数高校教师数量相对短缺,在这种形势下推进教师聘任制改革,学校人员调动分流的压力相对较小,有利于高校转换教师任用机制时的平稳推进。三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部分高校和上海、北京等一些地方高校进行的教师聘任制的改革尝试和探索,为整体推进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四是教育、科研、卫生等事业单位整体或局部改革逐步完善,为加快推进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营造了较为有利的人事政策环境。 2003年以来,教育部在认真总结前几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广泛调研直属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不断吸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新的成果,加快了对推进直属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相关政策、制度的研究步伐与进程。“建立学术生涯早期的竞争淘汰与晚期的职业保护相结合的用人机制”、“向优秀学术人才进行政策倾斜”、“推行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实行教师公开招聘”、“教师聘任管理重心下移”、“教师聘任工作中充分发挥教授的作用”、“淡化资格评审,强化岗位聘任”、“推进灵活多样的弹性用人机制”等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思路成为新一轮改革的关键词和主要内容。 由教师任命制转向教师聘任制,最终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这是一个渐进式的改革过程。当前阶段,教师聘任制改革应重点突出以下七个方面的转变。一是由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转变。实现教师聘任制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师任用管理上的封闭性,建立起面向社会开放的教师管理系统。开放式的教师管理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制度,建立起校外人员通过平等竞争进入高校的通道;(2)实行校内外相结合的同行专家评审制度,增强了学术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3)改善学缘结构,逐步减少直接选留本校毕业生的比例,逐步实现新聘教授、副教授有在校外工作、学习的经历;(4)通过推进人事代理制度,淡化了教师与学校之间的行政隶属和人身依附关系。

创新工作室管理制度

“动力分公司创新工作室”管理制度 组织机构 职责与任务 一、职责 1 、创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考察交流等活动的组织,负责项目立项决策、推荐等工作。 2、创新工作室负责制定工作计划、日常的组织管理、项目跟踪等,负责创新工作的安排、分解、实施、总结工作。 3、负责不定期召开专业会,由创新工作室指定人员负 责主持,工作室负责人参加,专业会要请工作室有关专业人员参加,针对“五小”成果、群众性创新、专业技术、教 育培训、管理提升等问题进行研究、讨论、推荐。 4、负责创新成果的收集、整理并上报分公司技术成果 申报室。 5、负责分公司职工的业务技能和管理知识培训。 二、任务 推广普及先进的创新理念、技术和工作方法,带动专业技能素质水平的提高,围绕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安全生产、管理提升等主题,组织开展技术攻关、技能培训、管理创新、科学研究、学习交流等活动,特别是针对分公司的发展,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最大限度地影响和带动广大职工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培养企业发展所需的科技、生产、管理人才队

伍。 工作制度 为鼓励广大职工积极向企业献计献策,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推动“创新工作室”活动的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目标 1、实施科技兴厂、科技兴安战略,围绕业务保安、提效、降耗进行技改攻关。 2、优化生产工艺、环节,便于员工操作,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3、改进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能,不断增强安全可靠性,追求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 4、针对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不断创新管理的方式方法。 二、具体制度 1、创新工作室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会议,谋划布置本月的创新工作,研究解决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2、每月对创新团队成员组织一次培训,每季度组织一次考试,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素质。 3、建立项目日常管理档案,将每月创新项目纳入档案管理。 4、加强团队成员的日常管理,广泛吸纳创新意识强、技术素质高、肯钻研的员工加入创新团队。对不注重学习提高、不主动参与项目的创新人员,经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讨论,及时调整出创新团队。 5、注重创新成果在安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针对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 6、针对管理的薄弱环节,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管理诊断评审会议。 学习制度 一、工作室全体成员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分公司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现代科技及相关的业务技能知识,开拓知识渠道,增加知识积

2016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整)

2016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整) 公文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完整)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常规工作则是教学工作的核心所在。为规范教学管理工作,特拟定本细则。 一、计划的制定 学期初,教师要及时制定规范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计划制订要作到:据标准(新课程标准)、依教材、切实际(符合时间排合理)求实效。 1、教学工作计划的基本内容:①学生基本情况分析②、教材分析③、本学期的目标、任务及工作重点 ④教学进度计划安排。 2、计划在本学期开学第一周内完成并上交教务处审阅通过,符合要求准予实施,不符合要求者,重新制定。 二、备课 1、全体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坚决杜绝不备课就上堂讲课,新聘、调入教师必须按教材体系备好详案:要有较详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等,有一定教学经验和教学任务重的老师可以备略案。 2、备课内容必须与上课内容符合(以学生班务日志记录为准),否则视为无效。 3.电子备课,每节备课应有:要有较详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等. 三、上课 页脚内容1

1、教师在上课铃前1分钟应到达教室门口,巡视学生上课准备情况;上课铃响,进入教室,师生问好后开始上课。 2、上课要有计划,要实践教案。教学过程要运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 3、上机、实验实作课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4、体育课、音乐课应有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每堂教学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严禁整堂课学生自由活动安排。 5、自习课教师可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不得离开教室,不得在走廊外聊天等。 6、教师要服装整洁,仪态端庄,精神饱满,不带个人情绪,上课禁止打接电话和抽烟等。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 作业布置应目的明确,紧扣教学目标,难易适度。作业批改中杜绝大“√”大“×”现象,作业本上应可批注。 (一)初中 1、语、数、外、理、化书面作业检查要求: ⑴作业全批全改,每期批阅次数语、数、外不少于60次;物理、化学不少于50次;政治、历史不少于40次;地理、生物、音乐、美术按实际课时记数。 ⑵期末复习阶段的作业可以试卷讲评为主,试卷讲评不做为作业处理,但如已批改可做为三次作业处理。 2、认真批改作业,每次作业应详批详改,无学生批改现象,无划大勾现象,严禁弄虚作假,一次批改多个日期 页脚内容2

创新学校管理制度

创新学校管理制度提升学校品位 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边城高级中学副校长王前进 学校的管理主要是对人的管理,而最主要的是对教师的管理。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教师有一个相对紧张而又活泼的工作环境,创造性的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管理的主要任务。上世纪90年代开始,借用企业管理的经验,量化管理的模式逐渐在学校得以确立和推广。量化管理利用学校的财力,把教师的待遇跟其工作表现挂钩,量化的结果作为教师评优晋级的依据,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名誉和经济利益。十几年的实践证明,量化管理对于规范学校工作规程,提高教育质量,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量化管理确定了教师所应承担的基本教育教学任务,确定了一所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岗位。在量化管理实施之前,因为干多干少一个样,部分老师在分配工作任务时讲价钱,甚至极力推托本应承担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学校到底需要多少教师,各学科教师的调配是否合理,无法确定。实行量化管理,学校的经济分配和荣誉向愿意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的教师倾斜,满工作量和出满勤的比例大大提高,由此学校的教育教学岗位得以基本固定,有利于定编定岗,也最大的发挥了教育资源的效用。 二、实行量化管理,使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更为规范。量化管理对计划、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考试、总结等各个教学环节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数量上有了具体的规定,使教育教学活动更精确更严密。过去教学无计划,上课无准备,作业无批改,考试无讲评,期末无总结的“五无”现象得以彻底清除。确定了教学常规和检查制度,改变了学校管理的无为状态和教学的随意无序状态。 三、量化管理使教师的工作有了比较的标准,在评优晋级当中有了较为客观的依据,起到了奖勤罚懒的作用,确实调动了老师的积极性。没有量化指标之前,评优晋级凭资历、凭人缘,评选结果出来之后教师不满意,各说各的理,学校管理者无法解释说明;有些人因以往一年的成绩就年年要优要先。量化管理使教师自己知道一年当中做了哪些工作,和人家比做得多还是做得少;又因为是每年一度的考核,所以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努力工作。 但是,我们也看到,在实施量化管理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量化管理强调了量,而忽略了质的要求。我们在教学常规检查当中,经常发现这些情况:有计划,但是项目不齐全;有备课,但是非常简单,缺少要素;作业有批改,但多数是查;有总结,但既没教学心得,也无努力方向,有的甚至100字都没到,显然是敷衍了事。但是根据量化管理方案“算先进”时对这种情况却无可奈何。 二、量化管理没能够解决学科之间的差异和平衡。按照目前的课程标准和学校各学科的配置,上两个班的语文英语和上三个班的理化是等同工作量,但在按课时取酬的方案里,语文一个课时等于理化1.2课时,教师认为是学科歧视,各学校在讨论方案时都很尖锐的提出这个问题,而学校管理者却不能给出有力的解释。 三、量化方案一般只计算课内的工作,对于大量课外的工作没能计算进去,以致相当一部分教育教学工作无人积极去做。学校大量的工作是不计课时也无法量化的。比如说对学生的课外指导,个别指导,家长学生访谈,学科课外活动、实践活动,社团的组建和指导等等。因为不计课时所以教师不去开展这项活动,甚至学生送来的、不是教师布置的练习,教师也不愿花时间看,严重损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育、文艺代表队的培训、早操课间操的组织,教师认为没有达到他认同的课时就很难认真操作。反过来说,量化方案当中不可能把学校工作的所有方面都包括进去,都加以量化。 四、由于量化方案注重考查结果,不强调过程,容易导致教师的短期行为和弄虚作假行为,而这种行为对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是非常有害的。只看考试成绩,于是在离考试还有几周就开始复习,反复做题练习,进行猜题押题;把最容易得分的题严格训练,人人过关,比如语

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研究

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研究 作为传承和拓展文明的学术组织,大学肩负着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传承和创新文化的重要使命。在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大学发挥着其他任何组织都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公立高校是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主阵地,关乎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效益和质量。而“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高校自身的健康成长,当然要从高校的内部做起。因此,做好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创新研究,深入推进高校治理改革实践是破解“钱学森之问”,践行高校使命,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特殊时代背景下,推动公立高校内部由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的转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已成为我国 教育领域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共分六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绪论。介绍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论文结构,指出论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的不足。第一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本章主要从理论层面解决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分析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基本框架问题,即将治理的一般性原理、中国情境下治理体系的嵌入性分析工具以及中国公立高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实践相结合,在规范限定本研究所涉及的“大学治理”“公立高校”“治理体系”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按照“价值——制度——行动”这一

中国特色治理体系的基本结构,明确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分析和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二章: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价值构成。“价值”的定位是构建任何一个现代社会组织必须首先厘清的问题,“价值”不仅关系到组织存在的意义和使命,更关系到组织的制度结构和行动规范的确立。本章以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价值构成作为分析和研究的对象,从现代大学的功能价值和精神价值出发,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公立高校政治价值的特殊规定性,明确公立高校自身的价值定位,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和揭示现实中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核心价值取向以及这些价值取所要正视和面对的价值偏离问题。第三章: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制度结构。制度对于治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有效的治理必须要以稳定的制度结构和有效的制度供给作为基础、保障和动力。本章以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制度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并以现代大学内部的权力结构作为分析的切入点,在明确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理想化制度结构的基础上,介绍和分析当前公立高校内部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政治领导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和学术自主管理制度的现实样貌,同时分析和揭示当前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在制度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缺陷。第四章: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行动模式。从价值层面的引领,再到制度层面的设计和安排,最终都将落脚于具体的治理行动之中。本章以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行动模式作为分析和研究的对象,从治理的行动模式区别于传统管理的特殊性角度,结合自主治理的基本原则,设计并提出了带有自主行动特征的公共高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创新探索——以北京为例

从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一直把社会组织的建设与管理作为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和现实载体,如何通过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机制,发挥其在社会管理格局中的“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积极功能,就成为当前社会建设进程中需要关注并加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组织管理面临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我国原有的社会组织管理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单位体制走向解体,街居管理体制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社区自治组织深陷于“行政化”的泥潭无法自拔,基层XX发展有限,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社会实践的结构性巨变所造成的“去集体化”、“去组织化”趋势构成了社会组织模式改造和重组的时代背景。社会建设的推进呼唤着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与完善。 社会转型带来了社会的全面变革,培育和发展各类社会组织成为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路径选择。社会组织更灵活,更适应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目前虽然社会组织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社会组织管理还面临很多难题。 首先,社会组织管理的制度困境。我国1950年颁布的第一部社团管理法规《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中规定,社团的登记管理机关是政务院下属的内务部和地方各级政府,这实际上是一种“分层管理”体制。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社团管理的职能才被明确移交给民政部门。1989年国务院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这是目前规X中国社会组织行为最主要的法律框架。该《条例》确立了社团的“双重分层管理体制”。“双重管理”即社会组织的筹备、成立、开展活动,乃至社会组织变更、注销等都要由“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部门”(民政部门)双重审查和批准。“分层管理”指社会团体的登记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的行政管辖X围,应与社团的住所X围相一致。在“双重分层管理体制”下,社会组织想获取合法的“社会身份”,有着严格而繁琐的程序。民间团体的注册要由业务主管部门核准,需要从属或“挂靠”于某个政府部门,这就大大提高了社团准入的门槛。一些业务X围不易界定或跨行业的社会组织因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而无法办理登记。有的公益类社会组织只得采取变通策略,以工商登记的形式达到合法注册的目的,以营利性企业的身份从事非营利性的慈善事业和公益活动,这必然使其运行成本大为增加。1998年国务院对《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但原有的“双重管理体制”并未在根本上得以改变,社会组织仍然存在准入门槛偏高的问题。同时,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同一行政区域内不得成立业务X围相同或相似的社会组织,这客观上导致了社会组织从成立伊始就缺乏竞争、缺乏活力。另外,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得设立分支机构、社会团体不得设立地域性的分支机构、个人设立基金会要寻找业务主管单位等规定,也限制了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壮大。[2] 其次,社会组织管理的现实困境。一方面,民间社团的注册申请手续和审批条件繁杂、严苛,以致大量社会组织因找不到合适的“业务主管单位”而无法登记注册。另一方面,注册成功的社会组织从一开始就不可避免对政府部门有着很强的依赖关系。《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只有政府机构或政府授权的机构才有资格作为业务主管单位,而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在组织运行中扮演着真正的决策机构的角色。并且,这种成立之初建立的依赖关系也使主管部门有机会干预社会组织领导的选任、结构的设置和事务的执行。社会组织则在组织的运作上、资金的获取上、以及公

转型期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与思考

65 2012年 Vol.27 No.9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高等教育收稿日期:2012-08-20 作者简介:杨 勇(1972-),男,福建平潭人,助理研究员,从事高校行政管理方向的研究。 一、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这些年,虽然国家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上先后出台高校人事制度改革、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等,促使高校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然而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传统下形成的弊端依然存在,严重束缚了高校的改革和发展,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依然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主体性和自主发展规划分析 1.高校缺乏办学自主权,办学潜力不能发挥。从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进程来看,各个高校之间表现出高度的同一性:当精简机构时,大家都精简,而且都能成功地控制在20个以下;说要成立学院,一下子又成立了很多学院;说要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又都忙于将后勤与学校剥离。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政府的主导下一块一块地进行,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制约高校发展的种种障碍,使高校更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激发了高校的活力,但这样的改革未免有点支离破碎,不能形成一个完整体系。高校尚未表现出一个法人实体所应有的作为,政府也未把高校看作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这就导致高校丧失了自主发展的意识,丧失了应有的责任感,使改革变成一种被动的任务,而非主动的探索。 2.高校发展缺乏长远目标及战略规划。政府直接插手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具体改革,并且通过各项行政手段零敲碎打的进行,使高校的发展缺乏长远目标及战略规划。因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是为高校发展服务,因此高校的长远目标与战略规划在高校的发展中应处于首位。许多高校在政府规划下,看上去都有了自己的目标与规划,如把高校办成一流高校这样的目标等,但这种规划适应的是政府的行政规划,而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高校自身的发展规律,行政任务使高校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造成了高校办社会的格局,形成了单一、封闭的办学模式,缺乏与本校相适应的长远目标与规划。 (二)高校内部管理的权限分工和机构设置分析 1.高校的党政关系一直未能理顺。1998年《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举办的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这种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的责任制度,是结合中国现阶段国情、具有特色代表性的教育法,实际上非常适合在各大高校实行。但是这项制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内涵认识不足,思路不够清晰,出现了部分院校党政关系未能理顺,由于个人利益的冲突导致许多不良因素出现,种种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面作风,给高校校长书记带来各方面的压力,也随之严重影响了学校在学生、家长心目 中的形象。 2.高校泛行政化、官僚化严重,行政机构、人员冗余。高校所有的建设都由国家付费,建立了学校附属的各个机构,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等等。这些机构的管理等方面都和高校有着直接的联系,与社会上的相应机构出现了脱钩的现象,学校任何附属的一个小机构的行政、人员等都非常的受限制,形成了近似于官僚化的管理体制,这也严重制约了《高校教育法》的真正实行。 (三)高校内部管理的运行机制分析 1.校院(系)二级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学校管理重心还没有真正下移,学院(系)一级应该承担的职能与学校一级应该承担的职能还缺乏科学的划分模式。 2.高校管理模式单一,管理观念、手段陈旧,缺乏现代化管理理念。目前高校的管理还主要以人充当管理信息载体和传递渠道,部门之间、整个高校内部缺乏动态电子信息的管理和传递,造成信息滞留或者传递效率低下。许多高校虽然增添了许多现代化的设备,但由于管理人员管理观念没有更新,信息技术管理技能没有提高,常常不能物尽其用,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从而制约了高校的全面发展。 二、进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社会发展和高校自身建设的需要 (一)从外部环境着眼 1.适应社会经济市场化、全球化的发展需要。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使我国重新启动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进入21世纪以来,在知识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整个中国开始了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转型。这一社会转型,已经或正在广泛地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经济的全球化使高校不仅要面临来自国内的竞争压力,同时必须立足于国际教育市场,参与到国际教育市场竞争的大背景下,这对我们刚从计划经济体制中走出的高等教育管理来说,自然是一场新的挑战。英国教育管理专家托尼·布什认为:“教育机构的工作效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但管理质量是办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这必然就要求高校通过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活力与竞争力,更好为社会、国家服务。 2.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社会”是一个古今流传的理念。在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和谐社会” 转型期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分析与思考 杨 勇 (闽江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摘 要:从高校主体性和自主发展规划、内部管理的权限分工和机构设置、内部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高校内部各项激励和保障制度完善四个方面分析,指出了目前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并对其成因做了初步的分析。并以高校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两个方面为切入点,提出进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社会发展和高校自身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转型期;高校;内部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57(2012)09-0065-02

教学管理制度(全部制度)

教学管理制度 为加强计算机培训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根据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全面落实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 1.学校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时间和顺序组织教学。 2.坚持领导查课制度。分管教学的领导每月要查课一次,检查教学大纲落实情况。 查课后要认真填写查访记录。 3.教员不得擅自调课,确需调课的,须经分管教学的领导批准并做好交接工作。 4.教员实行备课试讲制度。教员按照教学任务编写教案,认真备课并进行试讲,合格后上岗执教。 5.学员补课的规定。学员缺课时由任课教员补课,达不到规定学时的不准参加结业考试。 6.教学日志、培训记录的填写。教学日志、培训记录由学员、教学老师、教学负责人分别填写,分管校长签章,留存入档。 二、教学实施计划管理 1.教务处负责制定理论教学和实际电脑操作训练的教学实施计划,报给分管教学的领导批准后实施。 2.理论教学和电脑操作训练负责人要经常检查监管教学计划实施隋况。各队长、组长也应加强对所属的教员进行检查。 3.计时培训管理。教学负责人根据学员学习情况安排各阶段教学,实行计时培训制。理论课时为30课时,实操课时为70课时。 三、教学日志记录管理 1.电脑培训记录是考核学员培训学时的合法凭证,培训记录、教学日志上的信息应分别由教练员和学员根据教学情况按教学大纲要求填写,不得涂改。 2.认真填写培训记录。训练结束后老师和学员必须认真填写教学情况和签字认可,任何人不得代签。并加盖学校培训学时审核专用印章。 3.教务部门持计算机培训记录到人社局管理部门审核后,凭计算机培训记录及相关手续到公安部门约考。 4.计算机培训记录一式三份,培训结束时,经人社管理局审核批准方能组织考试。 5.学校留存的计算机培训记录存入学员档案。 四、教学现场检查和教学质量评估 (一)教学现场检查 1.教学负责人每天必须对训练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包括学员学习进度情况、老师教学情况和服务情况。 2.发现不良情况的,要及时纠正。 3.对检查出来的结果要做好记录。并在每周总结时进行通报。 (二)教学质量评估 1.学校每半年对教学质量进行一次评估。 2.教学质量评估由教学质量评估小组组织评估。 3.教学评估领导小组按照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估实施方案》进行评估。 4.评估结束后由评估小组写出评估报告。 5.学校根据评估报告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 凭祥市鸿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2014年8月 教练员管理制度

完善学校管理机制,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完善学校管理机制,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的需要,是学校由近代型学校向现代型学校转型的必然要求。实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首先要搞清楚与传统学校制度的区别所在,其最主要的不同在于:现代学校是以人为本,促动学生的主动发展,而传统学校则强调社会本位,突出学校教育的社会化要求。学校教育现在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和特点需要学校管理者在实施学校管理时必须加以考虑,一是教职工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非常强烈,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很强,希望学校尊重他们的知情权、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二是家长参与学校事务的意识和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要求比以往更迫切和强烈;三是学校教师面对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与社会家长对教育质量的期望普遍感到压力很大;四是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前所未有,但对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全社会没有达成共识,以至现在学校教育普遍存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两张皮”的现象。鉴于以上原因,我们的学校教育要主动适合社会的要求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学校的管理机制,以适合师生的主动发展和学校的持续发展,走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探索之路。 学校管理是指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有效地利用教育的各种要素,以实现培育人的目的。学校所有的管理活动的目的是促动师生的共同发展,从而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健全助人发展的机制是学校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 一、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凸显其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促动作用。

学校考核评价机制具有导向和引领作用。在考核评价时,学校注重教师理念的转变,着重教师在课改实践中教学行为的变化,师生在课改实践中是否出现了良好的发展状态。所以,我们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多渠道获得信息,持续提升课改的实践水平。 学校还进一步完善了对教职工工作的考核机制,形成了平时考评与学期、学年度考核相结合;自评与考核委员会考评相结合的考评制度。学期和年终考核时,我们要求教师首先对照标准实行自评述职,分管领导提出考评等第的建议,最后考核委员会根据教师师德表现、业务水平和成绩和考勤情况实行综合考评并确定考核等第。在此过程中,我们突出了三点:一是自评的严肃性和实事求是;二是考核委员会考核的公正性准确性以及导向性;三是考核程序的公开化。 二、创新学校管理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创新学校管理的激励机制应该将教师自主发展的需求和学校整体发展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着眼于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一是通过学期、学年、年终考核评级体现。二是通过激励方案体现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作出成绩,为校争光的教职工按方案激励办法给予晋级和评优优先,以达到鼓励教师创新争牌,争取优异成绩的效果。三是通过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给予体现。 三、营造学校文化与学校精神建设机制。

体制机制创新

荣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管理创新工作情况 荣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政务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管理创新工作精神,以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通过加强组织和行政效能建设,推进机制创新,激发工作活力,围绕创新社会服务模式,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促进政务服务工作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加强领导,制定方案 政务中心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定期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管理创新工作,成立了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中心书记张伯君同志担任,全面负责管理创新工作;副组长由中心副主任朱亚夫担任,分管该工作,具体抓落实;成员:许清华、严棣枢、虞俊华,负责管理创新工作的实施落实,办公室具体承办。结合政务服务工作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筹集落实了相关工作经费。 二、抓好结合,突出重点 政务中心作为窗口单位,紧紧围绕“依法、高效、廉洁、便民”的服务理念,将管理创新与政务服务有机结合,突出重点进行体制机制创新。 (一)在考核激励上创新 公平公正的考核机制是肯定职工成绩,奖勤罚懒,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一是每年修订考核方案,使之更加合理。中心考核方案条理清楚,涵盖全面,规定明确,

量化准确,操作性强的特点;二是考核公平透明,可信度高。政务中心通过楼层互评、楼层推荐、考勤公示、考核小组评议等方式得出窗口及工作人员考核分值,评出每月红旗窗口、优质服务窗口、优质服务明星;三是考核结果运用有力。月度考核得分将作为年度考核评优、窗口及个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四是设立示范岗,建立向先进看齐的机制。政务中心设立了党员示范岗、巾帼示范岗、普通话示范岗等19个示范岗,达到了学先进赶先进的目的。 (二)在“两集中两到位”上创新 政务中心按照省、市、县的统一安排,加大了“两集中、两到位”的工作力度,对全县所有入驻窗口单位的审批和服务事项进行多次清理,特别是机构改革和“三定”方案调整后,政务中心再次对“两集中两到位”情况进行了清理,调整了窗口布局,加强了与县级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实现了国税、地税、新合、医保、工商、惠民帮扶等的整体入驻。目前入驻窗口、工作人员、办理事项均居全市区县首位。 (三)在标准化建设上创新 政务中心制定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及村社区代办点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详细规定了场地、设施、进驻事项、人员配备、软件名目、完成时限,在全市率先采用统一大厅布局设计、统一标识标牌尺寸式样、统一施工指导验收、统一补助标准的“四统一”方式推进,率先在全市完成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目前全县27个乡镇、345个行政村均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代办点),实现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全覆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