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常见语法现象和句式培训资料

文言文中常见语法现象和句式培训资料
文言文中常见语法现象和句式培训资料

文言文中常见语法现

象和句式

文言文中常见语法现象和句式

1: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对宾语含有“使它怎么样”或“使它成为什么”的意味,它能让宾语具有“使动”动词所赋予的行为和性状。

一、动词使动用法。

例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五蠹》)

怀:使……归顺。

例2:直可惊天地,泣鬼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惊:使……震惊。

泣:使……悲泣。

二、名词使动用法。

例1: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毛遂自荐》)

臣:使……称臣。

例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王:使……为王。

三、形容词使动用法。

例1: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安:使……安。

例2: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急:使……急。

2: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动词,就是含有认定意义的动词,它对宾语含有“以为什么”或“以为怎样”的意思,或者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什么或看成怎样。古汉语表示意动的动词有“以……为……”、“以为”、“为”等。如:

市人皆以赢为小人。(都市里的人都认为我侯赢是个小人。)《信陵君窃符求赵》

皆以美于徐公。(全都认为我比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但是,在古汉语里,可以有另外一种表示方法,它可以不用意动动词,而用别的词来代替意动动词,并简化结构,我们称之为意动用法。

一、名词用作意动动词。

名词用作意动动词,就是把名词放在宾语前面,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

孟尝君客我。(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冯谖客孟尝君》

侣鱼虾而友麋鹿。(把鱼虾当作伴侣,把麋鹿当作朋友。)《前赤壁赋》

二、形容词用作意动动词。

形容词用作意动动词,就是把形容词放在宾语前面,把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看成是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看成怎样。形容词用作意动动词后所构成的动宾式,所表示的内容和古汉语的“以……为……”一样。如:

成然之。(成名认为他的妻子的话很对。)《促织》

又安敢毒耶?(我又怎么敢认为这个差役痛苦呢?)《捕蛇者说》

吾妻之美我者。(我的妻子认为我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吾羞。(我认为处在蔺相如的下位很羞耻。)《廉颇蔺相如列传》

3: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直接用作状语。而在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外,这种用法却很少。

一、一般名词作状语

(一)表示比喻。这类状语,一般可用“象……那样地”或“跟……似的”对译。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用身体像鸟张开翅膀那样掩护刘邦)

《鸿门宴》

(二)表示态度。把动词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当作用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对待。可译成“把……当作”。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鸿门宴》

(三)表示处所。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凭秦王那样的威风,我蔺相如敢在秦的朝廷上呵斥他)

《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表示工具。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贵州没有驴子,有喜欢多事的人用船把驴子运进贵州。)

《黔之驴》

(五)表示方式。可用“按照……”、“用……”结构。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摘我的过错的,得上等奖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时间名词作状语

(一)名词状语和中心词,常用“而”、“以”连接。

长驱至齐,晨而求见。(冯谖长途不停顿地快速回到齐国,清晨就去求见孟尝君)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二)时的用法。

1、上古,“时”译为“以时(按时)”。

学而时习之。(学了知识又按时温习它。)《论语》》

2、“时”用在句首,主语之前,译为“那时”、“当时”。

时先主屯新野。(当时先主驻扎新野)《三国志·诸葛亮传》

(三)“日”、“月”、“岁”的用法。

1、放在具有行动性动词前,表示行动的频数和经常。

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皇宫里嗜好都蟋蟀的游戏,每年向民间征收。)

《促织》

2、“日”放在表示发展变化的动词或形容词前面,当“一天天地”讲,表示情况的逐渐发展。

乡邻之生日蹙。(我同乡的乡邻们,生计一天比一天窘迫。)《捕蛇者说》

3、“日”用在句首主语前,当“往日”、“从前”讲。

日卫不睦,故取其地。(从前卫国不合睦,因此夺取了它的土地。)《左传·文公十年》

4: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

1. 名+代

(代词一般不受名词的修饰,而经常用于动词的宾语)

例:驴不胜怒,蹄之用蹄子踢

从左右,皆肘之用胳膊肘碰

公子怒,欲鞭之用鞭子打他

见白书,乃钻火烛之用火把照

父曰:“履我” 穿上鞋

买五人之函之用木匣装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命名

2. 名+名

(当两名词关系不是联合,偏正或同位时,其中一个用如动词)例:大楚兴,陈胜王称王

许子冠乎戴帽子

使天而雨珠下

雨麦于岐山之阳下

衣素衣而出穿

(有时可构成动补关系,此时后一名词多为方位名词)

例:沛公军霸上驻扎(在)

欲王关中(在关中)称王

晋军函陵

3. 副+名

(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副词是经常修饰动词的)

例:既而弥月不雨不(下)雨

晋灵公不君不(行)君道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不归咎上天

秦地可尽王也全部统治

子墨子不听,遂北就往北走了

秦师遂东就向东出发了

(注意:“非”后的名词不用如动词,因它本来就是修饰名词谓语的)例:非我即他不是我就是他

天又大风(刮大风)

皆玄衣白刃(都穿黑衣,提着雪白的刀)

4. 能愿动词+名词

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能游泳

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应当在关中称王

左右欲刃相如想要杀相如

王曰:“吾亦欲东耳” 想向东进击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识其本名

5. 名词+介宾

(这个名词又不是句子的主语或另一动词的宾词,用如动词)

例:唐浮图慧褒舍于其址筑屋居住

6. 介宾+名

例:亭以雨名西与韩境由山以上五六里 7. 所+名

例:置人所罾鱼腹中(鱼网用网捕来)

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住所住)

馆:修理客人住的地方

8. 名+者

例:赵王之子孙侯者(侯爵封侯)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雉兔者往焉(打鸡猎兔的人)

9. 连词“而”前后的名词在一定条件下用如动词

例: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臣:使……臣服都:定都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蚕:养蚕衣:穿衣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缙绅:做官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西:向西进军

去今之墓而葬焉

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

缇骑按剑而前

进城梯而下之梯:放上梯子下:使动

(当这个名词前虽无动词,但可以和“而”后动词构成主谓关系时,不为动词,如“人而无信”。所以只有当“而”前的名词既非主语又非宾语时,此名词才用如动词)

5:宾语前置

宾语本来应该放在动词后边

有的需要放前边

所以就前置了

条件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师说》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离骚》屈原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柳毅传》李朝威

兰亭集序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兰亭序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语法体系 1、词语: (1)词类划分(2)常用词法 2、句式: (1)判断句(2)省略句(3)被动句(4)倒装句 1、重要实词(生僻实词,一词多义,偏义复词)(1)修禊事也禊:古代祭祀礼节。三月三人们到河边去 邪修:做 (2)茂林修竹修:高 (3)况修短随化:修:长寿 (4)清流激湍:激湍:流得很急的水 (5)引以为流觞曲水:以为:把…作为 (6)列坐其次:列:排列其次:曲水旁边 (7)畅叙幽情: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 (8)俯察品类之盛:品类:自然界的万物 (9)所以游目骋怀:所以:所用来,表目的 (10)足以极视听之娱:足以:能拿来极:穷尽 (11)信可乐也:信:确实 (12)夫人之相与:相与:相处交往 (13)俯仰一世:俯仰:时间短暂

(14)或取诸怀抱:或:有的人诸:之于怀抱:志向 (15)或因寄所托:所托:爱好的事物 (16)俯仰之间,已为陈迹:陈迹:旧迹 (17)况修短随化:短:长寿,短命。化:自然 (18)终期於尽:期:到 (19)齐彭殇为妄作:彭:长寿殇:短命 (20)故列叙时人:列:一个个 (21)录其所述:录:记下所述:作的诗歌 (22)其致一也:致:兴致,情致 (23)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这篇文章 2、重要虚词 ①之 (1)代词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这件事 感慨系之矣这种情况 不能喻之于怀古人的文章 (2)动词,到。 及其所之既倦 (3)主谓取独 夫人之相与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不知老之将至 (4)结构助词的,或音节助词无意义 1、会与会稽山阴之兰亭的 2、仰观宇宙之大的 3、后之览者的 4、悟言一室之内的 5、暮春之初音节助词无实意 (5)宾语前置的标志 ②以 (1)介词,表示方式,原因,工具等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介词,表因为 (2)连词,而,表顺承、修饰 (3)连词,因为。 (4)连词,来 所以游目骋怀连词,来 ③而 (1)连词而,表顺承 (2)连词而,表修饰 (3)连词来,因而。表因果 (4)连词却,表转折

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大全

高考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大全 一.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 2. 此帝王之资也。(……也) 3.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者,……) 4. 刘备天下枭雄。(……,……) (这四种是由“者、也”表判断的类型) 5.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也) 6.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 7.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为) 8.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 9. 即今之缧然在墓者也。(即) 10.巨是凡人。(是)(是在先秦以前只做代词用,不表判断) 二.被动句 1.而君幸于赵王。(……于……)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 4.受制于人。(……受……于……) 5.为天下笑,何也(为) 6.羸兵为人马所蹈藉。(为……所……)(典型的被动句) 7.若属皆为所虏。(……为所……)

8.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 9.洎牧以谗诛。(无标志。靠动词本身在意念上的一种表现。) 三.疑问句(非特殊句式) 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和疑问语气词(乎、诸、、与或欤、邪或耶)等。二者有时全用,有时不全用。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借否定词“不”) 2.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借疑问词“谁”) 四.否定句(非特殊句式) 文言的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不、毋、弗、勿、未、否、非、无、莫等) 五.词序(倒装句) 1.宾语前置(动宾倒装句) 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的语法规律。可是,有时候动词和宾语也可以倒装,让宾语处在到动词前面。在文言文当中,动宾倒装句是很有规律的,大约有四种情况。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例: A.莫我肯顾 B.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有两种类型:(1)动宾结构(2)介宾结构。包括:代词+介词;宾语+介词;方位名词+介词;是以结构(固定结构)。 例: A、豫州今欲何至(动宾) B、沛**在(动宾) C、国胡以相恤(介宾:代+介) D、子何侍而往(介宾:代+介) E、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介宾:宾+介)

文言文语法

文言文语法 第一节词法 一、实词的活用:在古汉语中,原属甲类的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时可以临时用作乙词类,这就叫做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多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有时也可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一)名词用作动词。如: 1、用讫再火令药熔。(用火烤) 2、大楚兴,陈胜王。(称王) 3、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运行到中午) 4、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向西进军) 练习: 指出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并解释。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二月草已芽。 3、左右欲刃相如。 4、驴不胜怒,蹄之。 5、师还,馆于虞。 6、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7、子房前。 8、(儒者)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9、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10、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二)名词作状语。如: 1、有狼当道,人立而啼。(像人一样) 2、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像蛇一样蜿蜒)

3、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在朝廷上)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畚箕) 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当面) 6、越人少恩,生男女,必货视之。(像对待货物) 7、失期,法皆斩,(按法律) 8、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向西、向南或南面、西面) 9、日食饮得无衰乎?(每天) 10、谨食之,时而献焉。(到时间) 练习: A、指出活用为状语的名词并解释。 1、匈奴之性兽聚而鸟散。 2、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 3、(孙)策亦亲戚待之。 4、吾义固不杀人。 5、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 6、乡邻之生日蹙。 7、日割月削,以趋于亡。 8、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B、名词作状语的用法,至今仍保留在现代汉语中的某些成语和双音词中,成为凝练的结构,填词并体会。 ——吞——咽、——蟠——踞、——消——散、——起——涌、——崩——解、——食——吞、——新——异、 ——黑、——凉、——亮、——黄、——缩、——拥…… (三)、形容词用作动词。如: 1、大王必欲急臣。(逼迫)

初中文言文常见句式

(四)了解文言文的一些主要(特殊)句式 了解并掌握文言句式的构成与规律性,可以准确解读句子含义,进而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不必死背概念。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是个判断句,译成现代文,应加判断动词“是”,“陈胜是阳城人”。有的判句没有“……者……也”的 标志,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用“则”表示判断,可译成“这些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表示否定判断,用“非”来表示,如“宴酣之乐,非丝非竹”。文言中表示疑问的句式,如果宾语是疑问代词,一般都在动词或介词前,形成动宾或介宾倒装。如“何以战?”“微斯人,吾谁与归?”就要译成“凭借什么作战?”“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文言中表示被动的句式,有的借助介词“于”,如“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又如省略句式,在文言中也是常出现的,了解这些文言句式,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我们归纳一下,大体包括以下五大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等。 1.判断句。包括三种类型:有标志的判断句和无标志的判断句,以及借助“则、乃、皆、即”等副词表判断的句式。 (1)有标志的判断句。如“……者也”式;

例句:“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者……也”式;例句:“陈胜者,阳城人也”;“……也”式;例句:“夫战,勇气也”等等。 (2)无标志的判断句。如:刘备天下枭雄(刘备是天下的英雄豪杰);.荀卿,赵人(荀卿是赵国人)。 (3)借助“则、乃、皆、即”等副词表判断的句式。诸如,“则”:“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这就是岳阳楼雄伟的景象啊); 乃:“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应当被立为皇帝的人是公子扶苏); 皆: “余购三百盆皆病梅”(我所购买的三百盆都是有病的梅花); 即:“吾所忧,即尔所痛矣”(我所忧虑的,就是你所心痛的)。 2.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动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包括有标志的被动句和无标志的被动句两种类型。 (1)有标志的被动句:句中常用介词“受” “被”“为”“于”“见”“为……所”“见……于”

学习文言文入门的语法常识

学习文言文入门的语法常识 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在文言文中,实词的数量比虚词多得多,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多掌握文言实词的词义,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对文言词语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淀,才有可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文言文。学习文言实词,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区别古今词义的异同。 汉语从右代发展到今天,词义持续演变,其中一些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中极少一部分的意义,古今意义没有什么变化,这类词对于我们学习文言文不会造成什么困难。但另外有一些词语,文言文中虽然常用,但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古今词义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词义的扩大。 词义扩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扩大,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到宽泛,使原义成为新义外延的一部分。例如“秋”,指由一个季节扩大到指全年;“睡”指由坐着打瞌睡扩大到指睡眠。 (2),词义的缩小。 词义缩小是指词义所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缩小,即由整体到部分,由宽泛到狭窄,使新义成为原义外延的一部分。例如:“丈夫”,古代泛指男子汉,如“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现在,“丈夫”专指女子的配偶。“臭(xiù)”,由泛指所有气味到专指秽气。“汤”由泛指热水、开水到专指菜汤、肉汤等。 (3),词义的转移。 词义的转移是指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如“学者”,古代指“求学的人”,如“此所以学者不能够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汪》),现在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小姐”,古代指对末出嫁的女子或有权势人家的末出嫁的女子,现在,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其意义基本上变成了指有不正当行为的女子。如果你称呼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为小姐,那么,这位小姐会很生气的向你瞪白眼,以示她不是小姐。 (4),词义的褒贬色彩发生了变化。例如,“谤”,古代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个中性词。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现在,“谤”用于诽谤,指无中生有地说别人的坏话,是个贬义词。

高中文言文常用句式

高中文言文常用句式 导读:【文章导读】文言常用句式,是指与现代汉语里相应的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的句式,以及一些成为定型的习惯格式。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文言文常用句式,供您参考和借鉴。 这里所说的文言常用句式,是指与现代汉语里相应的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的句式,以及一些成为定型的习惯格式。 (一)判断句的格式文言文里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径直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并往往借助于一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的语气。主要格式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用助词“者”表提顿,谓语后用语气词“也”煞尾。如: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只在主语后用“者”表提顿。如:①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 >) 3.只在谓语后用“也”煞尾。如: ①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 4.“者~也”都不用。如: ①此人力士。(《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刘备天下枭雄。( ) 5.谓语前用副词“乃”“即”“必”“则”等加强肯定语气。如:

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信陵君窃符救赵 >) 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6.用副词“非”表否定判断。如:①人非生而知之者。( ②拾视之,非字而画。(《促织》) (二)被动句的格式文言里的被动句,常借助于一定的介词、助词、助动词来造成被动的格式。 1.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①炮台悉为逆据。(《三元里抗英》) ②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五蠹》) 2.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①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3.用介词“被”表被动,“被”的宾语往往省略。如:①内一人说是西洋兵头,亦被杀死。(《三元里抗英》)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4.用助动词“见”表被动。如:①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5.用“为……所……”的格式表被动“为”是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所”是助词,置于动词之前。如:

高中文言文常见句式总结

高中文言文常见句式总结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当中常用一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示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文判断句式。常见“……者,……也” 的,其中“者”表示停顿,“也”表示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这也” 连用放在句尾。例如: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 2)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相区别。 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问今世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用“非”表否定判断,例如: 予本非文人画士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5)直接表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气直接表判断。例如: 秦,虎狼之国 刘备天下枭雄 【二】疑问句 一般要用疑问代词或疑问语气词提出问题。例如: 谁为哀者?(疑问代词,谁) 独五人之皦皦,何也?(疑问代词,何) 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焉) 壮士,能复饮乎?(疑问语气词,乎)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疑问语气词,欤)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者耶?(疑问语气词,耶) 【三】被动句 文言文当中常用介词表被动,不同的介词用来引导主动者或被动者。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导进行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 则今之高爵皇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2)用“为”“为……所……”表被动,或者“……为所……”。“为”引出的动作的主动者。 例如: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不者,若属皆为所虏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 4)直接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

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的总结

对文言知识中活用现象的总结 常见的文言现象有:实词的一词多义,实词的活用现象,及实词的古今异义和通假现象;虚词的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其中关于词类活用现象的复习,鄙人做了如下的总结,希望同仁给予斧正。 如何复习文言知识中的活用现象呢?如果仅仅让学生反复去做,或者不停地去记,我觉得效果都不太好。我个人认为,最好结合现代汉语的句法功能,总结出一定的规律之后来记忆,可能更便捷,更有效果。现在,我把我结合句法总结出的一点小规律,列叙如下: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类别 例句 译法 名词直接带宾语 两个名词连用 名词后有代词 刑人如恐不胜 驴不胜怒,蹄之 ①换一个动词:刑-处罚 ②介词+名词+动词: 用蹄踢 ③名词前加一个动词:虏-俘虏 名词处在结构助词“所”字后 若属且皆为所虏 名词与动词连用 用“而”连接 不用“而” 连接 儿涕而去 相如乃前曰 名词带补语 沛公军霸上 名词受副词修饰 春师遂东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名词处在句末,而其前又没有动词 平地三月花者,深山 中则四月花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 类别 例句 译法 形容词直接带宾语 素善留侯张良 ① 换一个动词。善-交好 ② 在形容词前加一个动词。先-抢先 在“所”字后 公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在能愿动词后 火尚足以明也 与动词连用 秦王与群臣视而嘻 (三)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例如: 处于主语的位置:《游褒禅山记》:“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处于宾语的位置:未尝有坚明约束者。约束:盟约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 ②《陈涉世家》:“将军身披坚执锐。”(处于宾语位置)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处于主语位置) (四)名词作状语 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第一,比喻动作行为的状态。例如:①《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第二,表示对待人的态度。例如:《鸿门宴》:“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第三,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例如:卒廷见相如。 第四,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例如: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第五,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例如:“群臣吏民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第六,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例如:予分当引决。分:按照。 第七,方位名词,表示动作的趋向或方位。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向……

文言文常见句式归纳

文言文常见句式归纳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文言文常见句式归纳 文言文句式总共可以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 一、固定句式 文言文固定句式,是学好文言文的法宝之一。固定句式在解题的很多时候,可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下面是文言文固定句式的汇总。 (一)表疑问的固定句式 1.安所,疑问代词“安”只能和“所”组合,表处所。可译作“什么地方”。例如: 若徐州不定,将军当安所归乎(《三国志·荀彧传》) 2.何所,即“所何”,疑问代词前置。是“所……者何为”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作“……的(人、物、事)干什么用”。例如: 卖炭得钱何所营(《卖炭翁》) 3.何以,即“以何”的倒装。表示疑问。可译作“用什么办法”“有什么”“为什么”“凭借什么”。例如: 何以言之(《赤壁之战》) 4.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例如: (1)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失街亭》) (2)奈何取之尽锚株,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5.如……何,译为“对……怎么办”。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愚会移山》) 6.奈……何,译成“把……怎么办”。例如: 巫姻、三老不来还,奈之何了(《西门豹治邺》) 7.何如,常用来问行为方式或事物状况,可译为“怎么样”。“何如”还经常用于对人或事物进行比较,相当于“孰与”的用法,译为“比……怎么样”。例如:

(1)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2)王孝伯问谢公:“林公何如右军' ’谢曰:“右军胜林公。”(《世说新语》) 8.何遵,表示问原因,译为“怎么”。例如: 此何速不为福乎(《塞翁失马》) (二)表反问的固定句式 1.不亦……乎,译为“不是……吧”。例如: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2.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姐,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3.何以……为,由疑问代词“何”、介词“以”和动词“为”组成。“何以”即“以何”的倒置。“何以……为”等于介词结构加动宾词组“为何”。可译作“用(要)……做什么”。例如: 敌未灭,何以家为(《宋史·击飞列传》)) 4.何……之有,疑问代词“何”同它所修饰的中心词共同作“有”的宾语。为了强调宾语,把“何”提前。 “何有”之间嵌人结构助词“之”作“何”提前的标志,表示反洁。可译作“有什么……呢”。例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 5.何有于……,表反话,可译作“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有时可理解为“何……之有”,但它中间的词语被省略,译时应补出。例如: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海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6.庸……乎,译为“难道……吗”。例如: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人教版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

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这是狼) ?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一)宾语前置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1、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被动。例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2、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用“被”表被动“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例如:不拘于时,学于余。 4.用介词“被”表被动。例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文言文知识整理

【定义】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 【翻译手段】 录: 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物名、度量衡单位、器具、数量词、庙号、谥号、特殊称谓、专门术语等专有名词,都可照原文抄录。此外,古今词义一致,如“山”、“火”、“车”、“问”、“逃”等,也无需翻译。 添: 在原文有省略的地方,增添必要的内容,使译文通顺、明确。如“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其中“抚尺”和“一下”之间缺一个动词“响”,翻译应加上。又如“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译文时,句前应加主语“王叔远”,“一”字之后应加量词“枚”。 释: 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手段;运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语来解释古文中的单音节词语。对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的活用,用法多样的一些虚词等要特别注意,一定要联系上下文,选准它的确切解释。 理: 调整、理顺译文的词序。大多数文言词句的词语排列次序和现代汉语是一致,但也有一些文言句式,如“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原次序译作“苛酷的统治凶狠比老虎”,这不符合现代语习惯,应把“比老虎”调整到“凶狠”之前。 删: 有些词语仅有语法作用而无法译出的,可删去不译。如“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中的“夫”,“何陋之有”(《陋室铭》)中的“之”,“学而时习之”(《论语》)中的“而”都属于这一类。

缩: 文言文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将其意思凝缩。如:(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现代汉语中很难找到四种不同说法来译“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三个短句,在翻译时可凝缩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分类】 实词 如果掌握了文言文的常用实词,就可以算是基本上读懂了文言文。在文言文中,文言实词是主要的语言材料,也是我们阅读时遇到的较大障碍,而学习实词的难度比起学习虚词来又小得多。所以,有目的、有重点、有系统地积累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对学习文言文时很有帮助的。 那么,如何积累和掌握文言文中的常用实词呢基本步骤应该是:逐步积累,反复巩固,扩展延伸。同一个常用实词,在这篇课文复习到时,可以想一想其它课文中是否见过,如果其它课文中见过,再想一想,这篇课文和其它课文中出现的这同一个词用法是否相同。若用法相同,则巩固旧知识;若用法不同,看一看不同在哪里,有什么规律可循。用这种方法,既省时间,又见效果。 虚词 所谓虚词,就是指那些不能够单独成句,词汇意义又比较抽象,但能通过它把实词组织在一起,完成句子结构的词类。在文言文中,虚词的使用频率很高,用法灵活,因此要想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要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文言文常见句式归纳

文言文常见句式归纳 文言文句式总共可以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 一、固定句式 文言文固定句式,是学好文言文的法宝之一。固定句式在解题的很多时候,可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下面是文言文固定句式的汇总。 (一)表疑问的固定句式 1.安所,疑问代词“安”只能和“所”组合,表处所。可译作“什么地方”。例如: 若徐州不定,将军当安所归乎?(《三国志·荀彧传》) 2.何所,即“所何”,疑问代词前置。是“所……者何为”的移位和压缩。可译作“……的(人、物、事)干什么用”。例如: 卖炭得钱何所营? (《卖炭翁》) 3.何以,即“以何”的倒装。表示疑问。可译作“用什么办法”“有什么”“为什么”“凭借什么”。例如: 何以言之?(《赤壁之战》) 4.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例如: (1)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 (《失街亭》) (2)奈何取之尽锚株,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5.如……何,译为“对……怎么办”。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愚会移山》) 6.奈……何,译成“把……怎么办”。例如: 巫姻、三老不来还,奈之何了(《西门豹治邺》) 7.何如,常用来问行为方式或事物状况,可译为“怎么样”。“何如”还经常用于对人或事物进行比较,相当于“孰与”的用法,译为“比……怎么样”。例如:

(1)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2)王孝伯问谢公:“林公何如右军?' ’谢曰:“右军胜林公。”(《世说新语》) 8.何遵,表示问原因,译为“怎么”。例如: 此何速不为福乎?(《塞翁失马》) (二)表反问的固定句式 1.不亦……乎,译为“不是……吧”。例如: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2.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姐,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3.何以……为,由疑问代词“何”、介词“以”和动词“为”组成。“何以”即“以何”的倒置。“何以……为”等于介词结构加动宾词组“为何”。可译作“用(要)……做什么”。例如: 敌未灭,何以家为?(《宋史·击飞列传》)) 4.何……之有,疑问代词“何”同它所修饰的中心词共同作“有”的宾语。为了强调宾语,把“何”提前。 “何有”之间嵌人结构助词“之”作“何”提前的标志,表示反洁。可译作“有什么……呢”。例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 5.何有于……,表反话,可译作“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有时可理解为“何……之有”,但它中间的词语被省略,译时应补出。例如: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海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6.庸……乎,译为“难道……吗”。例如: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7.其……乎,表示洁问或揣度,译为“难道……吗”或“大概……吧”。

文言文考点知识整理大全

. . word. . 考点名称: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 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文言文文体分类: 中国历代学者对于文体都有不同的分类法。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文体分类研究的开始,相关著作有曹丕的《典论·论文》、李充的《翰林论》、挚虞的《文章流别志论》、刘勰的《文心雕龙》、昭明太子主导的《昭明文选》等。其中《典论·论文》将文体分为4类: 奏议、书论、铭诔、诗赋 而《昭明文选》是一本分类很繁杂的选集,将所选的文章分成37类之多。 明朝: 明朝的吴讷著《文章辨体》、徐师曾著《文体明辨》,清朝姚鼐编《古文辞类纂》,都是讨论文体的重要著作。 其中《古文辞类纂》将文体分为13类: 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 箴铭、颂赞、辞赋、哀祭、 现代: 由郭锡良等人编著的《古代汉语》修订本中分析,文体分类有三种标准:依语言形式分、依内容分、依应用范围分。依语言形式,《古代汉语》先将古代文体分为3大类: 散文 韵文:包括诗词歌赋、铭箴颂赞 骈文:讲究平仄对仗却不押韵,不能归于散文也不能归于韵文,自成一类在此分类之下,古典散文又可以分为4类: 史传文、说理文、杂记文、应用文 文言文阅读考察类型及应对策略: 初中语文中考中文言文阅读是必考内容,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文言实词、文言虚词、通假字等)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 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文言文常见句式

文言文常见四大句式 一、判断句 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几乎不用判断词“是”字。 1、基本形式“……者,……也。”例:陈胜者,阳城人也。 “……者……”例: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 “… …也”例:鱼,我所欲也。 “……者也例:莲,花之君子者也。 2、用“为”“乃”“则”“是”等判断词表示肯定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于人为可讥。 (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3)“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4)“是”作动词,表肯定判断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用“非”表示否定判断。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4、不用判断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判断。例:刘备,天下枭雄。 二、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主要有: 1、省略主语例:(祖父)暴霜露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例:一鼓作气,再(鼓)而衰 3、省略宾语例:具告(之)以事 4、省略介词例:有碑仆(于)道 5、省略量词例:今日割五(座)城 三、倒装句

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例:甚矣,汝之不惠。/踯躅青骢马 2、宾语前置。(谓语的宾语和介词的宾语,都可前置) ①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例:不吾知也。 ②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例:则何以哉? ③用“之”“是”字作为宾前标志词例:何陋之有?/唯命是从 ④固定词组例:是故(因此) 3、定语后置。(“者”字煞尾,相当于“的”;“之”,定后的标志词) ①中心词+之+定语+者例:马之千里者 ②中心词+之+定语例:蚓无爪牙之利 ③中心词+定语+者例:求人可使报秦者 ④中心词+数量词例:冠者五六人 4、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介宾短语在文言中,除少数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 ①介词“于”、“以”和它的宾语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 例:始舍于其址 ②副词作状语后置例:后秦击赵者再 四、被动句 1、“为……所……”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为……”例:为天下笑 2、“见(受)……于……”例:臣诚恐见欺于王。/ 受制于人“……于……”例:不拘于时

古文语法知识

古文语法知识 一、古文句子成分的划分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1、主语和谓语 在句子中,陈述的对象和陈述的内容都是句子的成分,陈述的对象叫主语,回答“谁”或“什么”的问题,陈述的内容叫谓语,回答“怎么样”的问题。(主谓之间用“//”分开)。 例如:①语文老师//正在点名 ②今天天气//非常暖和 ③邻国之民//不加少 2、当谓语的中心词是动词时,在动词后面被支配的那部分叫宾语。(宾语用“﹏﹏”划起来)。 例:①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②我们//需要创新精神。 ③古之学者//必有师。 ④吾//师道也。 3、定语:在句子中起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词的作用。(定语用()标出)。 例:①(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②(这样庞大而复杂)的结构//,该是(一项多么艰巨)的工程啊!

③(秦)//东割(膏腴)之地。 ④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4、状语是修饰、限制用动词或形容词充当谓语中心语的句子成分。(状语用“〔〕”标出)。状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代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例:①〔1925年5月30日〕,上海群众一万多人//〔在南京路上〕举行(反帝国主义)大示威。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③(蚓)//〔上〕食埃土。 总之,一般的句式是:〔时间或地点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二、古文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宾语前置句 1、否定句中宾语前置 这类宾前的句子,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末”“毋”“莫”等否定词表示。 例: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作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②“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3、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常见的句式

1、判断句式 2、宾语前置 3、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4、主谓倒装 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5、介词结构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介词结构放在谓语之后的现象,一般由“与、以、为、自、于、”等为标志。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6、省略句 1)主语省略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淆之战》)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七月》) 2)谓语省略一鼓作气,再(击鼓)而衰,三(击鼓)竭。(《曹刿论战》) 3)宾语省略 动词宾语的省略 例:屠惧,投(之)以骨。(《狼》) 介词宾语的省略 例: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邹忌讽齐王讷谏》) 4)介词省略(以省略“于”最为常见)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7、被动句 1)“……于……”式。例如: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孟子》) 2)“……见……”式。例如: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3)“……见……于……”式。例如: (《廉颇蔺相如列传》) 4) “……为……”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式。例如: “……为……所……”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5) 式。例如: 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高祖本纪》) 8、固定句式 在文言文中,常常将某些虚词结合在一起使用,形成一种固定的表达方式,这种习惯使用的句式称之为固定句式。常见的固定句式如下:文言固定格式“(其)…之谓也/矣/乎”文言固定格式“…(有)无…以…”文言固定格式――“得无…乎”文言固定格式讲座:“孰”与“…孰与…”文言固定格式――“有…者”文言固定格式――“与其…孰若/岂若…”文言固定格式“…有(无)所…”

高中文言文语法知识

高中文言文语法知识 一些文言文语法知识,例如使动,状语后置,重要的句式结构 答:同学你好,具体知识如下 文言常用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基本上是相对应的,主要要求同学们掌握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变式句等五种。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 (苏轼《石钟山记》)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条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胃。(同上) 二、疑问句 文言中的疑问句,一般要用疑问代词(谁、何、易、胡、安、孰、焉等)或疑问语气词(乎、欤、耶等)提出问题。 用疑问代词的,例如: 谁为哀者? (张溥《五人墓碑记》) 独五人之激檄,何也? (同上)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同上)

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 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还有一点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在平时学习中应注意打好基础,勤练多思,把握规律,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之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曹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初中文言文常见句式汇总

初中文言文常见句式汇总 【导语】文言常用句式和现代汉语的常用句式基本是相对应的,主要要求同学们掌握判断句、疑问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五种句式。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 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2、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 的区别。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如: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疑问句】 文言文中的疑问句,一般要用疑问代词(谁、何、曷、安、孰等)或疑问语气词(乎、邪(ye))提出问题。 用疑问代词的,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用疑问语气词的,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文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如: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 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4、动词本身表被动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省略句】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古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如: (曹刿)问:“(您)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我)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对曰:“小惠未遍……”(《曹刿论战》) 2、省略谓语。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