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关于近似代数的资料

一些关于近似代数的资料
一些关于近似代数的资料

近世代数电子教案

第一章基本概念

在普通代数里,我们计算的对象是数,计算的方法是加、减、乘、除。数学渐渐进步,我们发现,可以对于若干不是数的事物,用类似普通计算的方法加以计算。这种例子我们在高等代数里已经看到很多,例如对于向量、矩阵、线性变换等就都可以进行运算。近世代数(抽象代数)的主要内容就是研究所谓代数系统,即带有运算的集合。近世代数在数学的其它分支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部门里都有重要的应用。近二十多年来,它的一些成果更被直接应用于某些新兴的技术。

我们在高等代数里已经初步接融到的群、环、域是三个最基本的代数系统。在本书里我们要对这三个代数系统做略进一步的介绍。

在这一章里,我们先把常要用到的基本概念介绍一下。这些基本概念中的某一些,例如集合和影射,在高等代数里已经出现过。但是为了完整起见,我们不得不有所重复。

§1.1 集合

●课时安排约1课时

●教学内容(《近世代数基础》张禾瑞著,《近世代数》徐德余、唐再良等编著)

集合的概念,元素,空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包含、交、并、积,子集的

概念

例题:

例1 A={1.2.3} B={2.5.6} 那么A∩B={2}

A={1.2.3} B={4.5.6} 那么A∩B=空集合

例2 A={1.2.3} B={2.4.6} 那么A∪B={1.2.3.4.6}

A={1.2.3} B={4.5.6} 那么A∪B={1.2.3.4.5.6}

习题选讲P4 1

●教学难点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包含)

●教学要求

掌握集合元素、子集、真子集。集合的交、并、积概念

●布置作业P4 2

●教学辅导

精选习题:(侧重概念性、技巧性的基本问题)

1.B A,但B不是A的真子集,这个情况什么时候才能出现?

§1.2 映射

●课时安排约1课时

●教学内容(《近世代数基础》张禾瑞著,《近世代数》徐德余、唐再良等编著)

映射,象,原象,映射相同的定义及映射的表示方法

例 1:A1=A2=....=AN=D=所有实数作成的集合

φ:(a 1,a 2,……,a n )→ a 12+a 22+……+a n 2=φ(a 1,a 2,…,a n )是一个

A 1×A 2×…×A N 到D 的映射

例 2 :A 1={东西},A 2={南},D={高低}

φ1:(西南)→高=φ1(西南)不是一个A 1×A 2到D 的映射

φ2(西南)→高,(东南)→低,则φ2是一个A 1×A 2到D 的映射

例 3:A 1=D=所有实数所成的集合

φ:a →a 若a ≠1

→b 这里b 2=1

不是一个A 1到D 的映射

例 4:A 1=D=所有实数所成的集合

φ:a →a-1不是一个A 1到D 的映射

例 5:A=D=所有正整数的集合

φ1:a →1=φ1(a )

φ2: a →a 0=φ2(a ) 则φ1与φ2是相同的

● 教学重点

映射的定义及象与原象的定义,映射相同的定义。

● 教学难点

映射定义,应用该定义应注意几点,如课本P 6注意五条

● 教学要求

掌握映射的定义及应注意的几点问题,象,原象的定义

理解映射的相同的定义

● 布置作业 P 6 1 P 7 2

● 教学辅导

精选习题:

1 A={1,2,3,…,100},找一个A ×A 到A 的映射

2 在上题到的映射之下,是不是A 的每一元都是A ×A 的一个元

● 课时安排 约1课时

● 教学内容 影射的定义、象、逆象

定义 假如通过一个法则

§1.3 代数运算

● 课时安排 约1课时

● 教学内容 代数运算的定义,二元运算的定义。及代数运算的表示方法。

例题:

例1:A={所有整数},B={所有不等于零的整数}。D={所有有理数}

0 :(a.b ) b

a =a

b 是一个A×B 到D 的代数运算,即普通的除法 例2:令V 是数域F 上一个向量空间,那么F 的数与V 的向量空间的乘法是一个F×V 到V 的代数运算

例3:A={1},B={2},D={奇,偶}

0:(1.2)→奇=1 2 是一个A×B到D的代数运算

例4 A={1.2},B={1.2},D={奇,偶}

0:(1.1)→奇(2.2)→奇(1.2)→奇(2.1)→偶

是一个A×B到D的代数运算

●教学重点

代数运算的应用,对代数运算的理解,既以上四道例题

●教学难点

代数运算符号与映射合成运算符号的区别

●教学要求

掌握代数运算的应用

●布置作业 P9 2

●教学辅导

精选习题:A={a,b,c}.规定A的两个不同的代数运算(用运算符表示)

§1.4 结合律

●课时安排约1课时

●教学内容(《近世代数基础》张禾瑞著,《近世代数》徐德余、唐再良等编著)

代数运算的结合律的定义及其推广

例题:

A={所有整数},代数运算是普通减法

这(a-b)-c≠a-(b-c) 除非c=0

●教学重点

代数运算的结合律一般地(a b) c≠a (b c)

●教学难点

结合率的推广及满足结合律的代数运算的定义

●教学要求

掌握代数运算的一般结合运算,理解几个元素作代数运算的特点.

●布置作业 P12 1.2.3

●教学辅导

精选习题:A={a,b,c} 由表

a b c

a a

b c

b b d a

c c a b

所给的代数运算适不适合结合律?

§1.5 交换律

●课时安排约1课时

●教学内容(《近世代数基础》张禾瑞著,《近世代数》徐德余、唐再良等编著)

代数运算的结合律

定理:假如一个集合A的代数运算 同时适合结合律与交换律,那么在a1 a2 … a n里,元的次序可以掉换。

●教学重点

对定理的理解与证明

●教学要求

理解代数运算的结合律

●布置作业P14 1.2.….

●教学辅导

精选习题:A={a,b,c,d} 由表

a b c d

a a

b

c d

b b d a c

c c a b d

d d c a b

所给的代数运算适合不适合交换律

§1.6 分配律

●课时安排约1课时

●教学内容(《近世代数基础》张禾瑞著,《近世代数》徐德余、唐再良等编著)

代数运算?与⊕的第一分配律和第二分配律的定义,以及⊕的结合律与这两种分配律的综合运用

例题:

假如B与A都是全体实数的集合,?和⊕就是普通的乘法和加法,则

b? (a1⊕a2)=(b?a1)⊕ (b?a2)就变为

b(a1+a2)=(ba1)+(ba2)

●教学难点

两种分配律与⊕的结合律的综合应用

●教学要求

掌握并能应用分配律与结合律的综合应用

●布置作业 P16 习题

●教学辅导

一、掌握两个等式

b?(a1⊕…⊕a n)=(b?a1)⊕…⊕(b?a n)

(a1⊕…⊕a n)?b=(a1?b)⊕…⊕(a n?b)

二、精选习题

假定?.⊕是A的两个代数运算,并且⊕适合结合律,?.⊕适合两个分配律

证明:(a 1?b 1)⊕ (a 1?b 2) ⊕ (a 2?b 1) ⊕ (a 2?b 2)

=(a 1?b 1)⊕ (a 2?b 1) ⊕ (a 1?b 2) ⊕ (a 2?b 2)

§1.7 一一映射、变换

● 课时安排 约1课时

● 教学内容(《近世代数基础》张禾瑞 著,《近世代数》徐德余、唐再良等编著)

满射,,单射,一一映射的定义。逆映射的定义集一一变换,满射变换,单射变换的意义。 例1: A={1,2,3,4,5} A ={2,4,6,8}

则 φ:1→ 2,2 →4,3→6,4→2,5→2。是一个A 到A 的映射

例2:A={1,2,3,…} A ={奇,偶} 则

φ:1,3,5,…→奇,2,4,6…→偶 是一个A 到A 的映射

例3:A={1,2,3,…}, A ={2,4,6,…},那么

φ:1→ 2,2 →4,…是一个A 与A 间的一一映射

例4:A={所有实数}。 τ:X →

e x 是A 的一个单射变换 例5:A={所有整数}。 τ:a →2

a 假如a 是偶数 a →2

1+a 假如a 是奇数 是A 的一个满射变换

例6:A={1,2,3}

τ1:1→1,2→2,3→3

τ2:1→2,2→3,3→1都是A 的一一变换

● 教学难点

满射,,单射,一一映射及逆映射的定义

● 教学要求

掌握满射,,单射,一一映射及逆映射的定义。理解满射,,单射,一一映射及逆映射的定义

● 布置作业P 191,2

● 教学辅导

精选习题:

1 A={所有大于0的实数},A ={所有实数} ,找一个A 与A 的一一映射

2 假定φ是A 与A 间的一个一一映射,a 是A 一个元,φ-1[φ(a )]=? φ [φ-1

(a )]=?

§1.8 同态

●课时安排约1课时

●教学内容(《近世代数基础》张禾瑞著,《近世代数》徐德余、唐再良等编著)

同态映射的定义,同态满射的定义以及定理1和定理2

例1:φ:a→1 (a是A的任一元)是一个A到A的同态映射,φ1是一个A到A的映射,

显然对于的任意两个整数a和b来说,有a→1, b→1,a+b→1=1×1

例 2:φ 2 :a→1 若a是偶数

a→-1 若a是奇数

φ2是一个A到A的满射的同态映射

例 3:φ 3 :a→-1(a是A的任一元) 固然是一个A到A的映射,但不是同态映射

Th1:假设对于代数运算 和 来说,A与A同态,那么

Ⅰ)若 适合结合律, 也适合结合律

Ⅱ)若 适合交换律, 也适合交换律。

Th2:假定,?,⊕都是集合A的代数运算,?,⊕都是集合A的代数运算,并且存在一个A到A的满射φ,使得A与A对于代数运算?,?来说同态。对于代数运算⊕,⊕来说也是同态,那么

Ⅰ)若?,⊕适合第一分配律,?,⊕也适合第一分配律

Ⅱ)若?,⊕适合第一交换律,?,⊕也适合第一交换律

●教学难点

同态映射在比较两个集合时的结果既定理1和定理2

●教学重点

同态映射,同态映射的定义

●教学要求

掌握同态映射、同态满射的定义及应用

●布置作业P23 1,2

●教学辅导

§1.9 同构、自同构

●课时安排约1课时

●教学内容(《近世代数基础》张禾瑞著,《近世代数》徐德余、唐再良等编著)

同构与自同构的定义,以及同构映射在比较集合时的效果

例1:A={1,2,3} . A={4,5,6}.

1 2 3 4 5 6

1 3 3 3 4 6 6 6

2 3 3 3 5 6 6 6

3 3 3 3 6 6 6 6

各是A与A的代数运算 与 的表,那么

1→4,2→5,3→6,是一个A与A之间的同构映射

例2:A={1,2,3} 代数运算由下表给定:

1 2 3

1 3 3 3

2 3 3 3

3 3 3 3

那么φ:1→2,2→1,3→3

是一个对于 来说的 A的自同构

●教学重点

同构映射的定义以及在比较集合时的效果

●教学要求

掌握同构映射与自同构的定义

●布置作业 P261,2

●教学辅导

精选习题

A={所有有理数},A的代数运算是普通加法,A={所有≠0的有理数}。A的代数运算是普通乘法。

证明:对于给定的代数运算来说, A与A间没有同构映射存在

§8 同态

●课时安排约1课时

●教学内容(《近世代数基础》张禾瑞著,《近世代数》徐德余、唐再良等编著)

同态映射的定义,同态满射的定义以及定理1和定理2

例1:φ:a→1 (a是A的任一元)是一个A到A的同态映射,φ1是一个A到A的映射,

显然对于的任意两个整数a和b来说,有a→1, b→1,a+b→1=1×1

例 2:φ 2 :a→1 若a是偶数

a→-1 若a是奇数

φ2是一个A到A的满射的同态映射

例 3:φ 3 :a→-1(a是A的任一元) 固然是一个A到A的映射,但不是同态映射

Th1:假设对于代数运算 和 来说,A与A同态,那么

Ⅰ)若 适合结合律, 也适合结合律

Ⅱ)若 适合交换律, 也适合交换律。

Th2:假定,?,⊕都是集合A的代数运算,?,⊕都是集合A的代数运算,并且存在一个A到A的满射φ,使得A与A对于代数运算?,?来说同态。对于代数运算⊕,⊕来说也是同态,那么

Ⅰ)若?,⊕适合第一分配律,?,⊕也适合第一分配律

Ⅱ)若?,⊕适合第一交换律,?,⊕也适合第一交换律

●教学难点

同态映射在比较两个集合时的结果既定理1和定理2

●教学重点

同态映射,同态映射的定义

●教学要求

掌握同态映射、同态满射的定义及应用

●布置作业P23 1,2

●教学辅导

精选习题

§1.10 等价关系与集合的分类

●课时安排约1课时

●教学内容(《近世代数基础》张禾瑞著,《近世代数》徐德余、唐再良等编著)

关系与等价关系的定义,分类的定义。代表及全体代表的定义。模n的剩余类的定义例:A={所有实数}

R:(a,b) →对,若是b-a是正的

(a,b) →错,若是b-a不是正的

是A 的元间的一个关系

●教学重点

等价关系模n的剩余类

●教学难点

模n的剩余类

●教学要求

掌握等价关系的定义,理解模n的剩余类

●布置作业P30 3

●教学辅导

一、掌握等价关系,即集合A的元间的一个关系~叫做一个等价关系。如果~满足以下规律:

Ⅰ:反射律:a~a,不管a是A的那一个元?

Ⅱ:对称律:a~b?b~a

Ⅲ,推移律:a~b, b~c?a~c

二、精选习题:依照书P29例3规定整数间的关系a≡b(-5)。证明你所规定的是一个等价

关系,并且找出模-5的剩余类

第一章基本概念

在普通代数里,我们计算的对象是数,计算的方法是加、减、乘、除。数学渐渐进步,我们发现,可以对于若干不是数的事物,用类似普通计算的方法加以计算。这种例子我们在高等代数里已经看到很多,例如对于向量、矩阵、线性变换等就都可以进行运算。近世代数(抽象代数)的主要内容就是研究所谓代数系统,即带有运算的集合。近世代数在数学的其它分支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部门里都有重要的应用。近二十多年来,它的一些成果更被直接应用于某些新兴的技术。

我们在高等代数里已经初步接融到的群、环、域是三个最基本的代数系统。在本书里我们要对这

三个代数系统做略进一步的介绍。

在这一章里,我们先把常要用到的基本概念介绍一下。这些基本概念中的某一些,例如集合和影射,在高等代数里已经出现过。但是为了完整起见,我们不得不有所重复。

§1.1 集合

● 课时安排约1课时

● 教学内容(《近世代数》张禾瑞著)

集合的概念,元素,空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包含、交、并、积,子集的

概念

例题:

例1 A={1.2.3} B={2.5.6} 那么A∩B={2}

A={1.2.3} B={4.5.6} 那么A∩B=空集合

例2 A={1.2.3} B={2.4.6} 那么A∪B={1.2.3.4.6}

A={1.2.3} B={4.5.6} 那么A∪B={1.2.3.4.5.6}

习题选讲P4 1

● 教学难点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包含)

● 教学要求

掌握集合元素、子集、真子集。集合的交、并、积概念

● 布置作业P4 2

● 教学辅导

精选习题:(侧重概念性、技巧性的基本问题)

1.B A,但B不是A的真子集,这个情况什么时候才能出现?

§1.2 映射

● 课时安排约1课时

● 教学内容(《近世代数》张禾瑞著)

映射,象,原象,映射相同的定义及映射的表示方法

例1:A1=A2=....=AN=D=所有实数作成的集合

φ:(a1,a2,……,an)→ a12+a22+……+an2=φ(a1,a2,…,an)是一个

A1×A2×…×AN 到D的映射

例 2 :A1={东西},A2={南},D={高低}

φ1:(西南)→高=φ1(西南)不是一个A1×A2到D的映射

φ2(西南)→高,(东南)→低,则φ2是一个A1×A2到D的映射例3:A1=D=所有实数所成的集合

φ:a→a若a ≠1

→b这里b2=1

不是一个A1到D的映射

例4:A1=D=所有实数所成的集合

φ:a→a-1不是一个A1到D的映射

例5:A=D=所有正整数的集合

φ1:a→1=φ1(a)

φ2: a→ =φ2(a)则φ1与φ2是相同的

●教学重点

映射的定义及象与原象的定义,映射相同的定义。

●教学难点

映射定义,应用该定义应注意几点,如课本P6注意五条

●教学要求

掌握映射的定义及应注意的几点问题,象,原象的定义

理解映射的相同的定义

● 布置作业P6 1 P7 2

●教学辅导

精选习题:

1 A={1,2,3,…,100},找一个A×A到A的映射

2 在上题到的映射之下,是不是A的每一元都是A×A的一个元

● 课时安排约1课时

●教学内容影射的定义、象、逆象

定义假如通过一个法则

§1.3 代数运算

● 课时安排约1课时

● 教学内容代数运算的定义,二元运算的定义。及代数运算的表示方法。

例题:

例1:A={所有整数},B={所有不等于零的整数}。D={所有有理数}

0 :(a.b)=a b 是一个A×B到D的代数运算,即普通的除法

例2:令V是数域F上一个向量空间,那么F的数与V的向量空间的乘法是一个F×V到V的代数运

例3:A={1},B={2},D={奇,偶}

0:(1.2)→奇=1 2 是一个A×B到D的代数运算

例4 A={1.2},B={1.2},D={奇,偶}

0:(1.1)→奇(2.2)→奇(1.2)→奇(2.1)→偶

是一个A×B到D的代数运算

●教学重点

代数运算的应用,对代数运算的理解,既以上四道例题

● 教学难点

代数运算符号与映射合成运算符号的区别

● 教学要求

掌握代数运算的应用

●布置作业P9 2

●教学辅导

精选习题:A={a,b,c}.规定A的两个不同的代数运算(用运算符表示)

§1.4 结合律

● 课时安排约1课时

● 教学内容(《近世代数》张禾瑞著)

代数运算的结合律的定义及其推广

例题:

A={所有整数},代数运算是普通减法

这(a-b)-c≠a-(b-c) 除非c=0

● 教学重点

代数运算的结合律一般地(a b)c≠a (b c)

● 教学难点

结合率的推广及满足结合律的代数运算的定义

● 教学要求

掌握代数运算的一般结合运算,理解几个元素作代数运算的特点.

● 布置作业P12 1.2.3

● 教学辅导

精选习题:A={a,b,c} 由表

a b c

a a

b c

b b d a

c c a b

所给的代数运算适不适合结合律?

§1.5 交换律

● 课时安排约1课时

● 教学内容(《近世代数》张禾瑞著)

代数运算的结合律

定理:假如一个集合A的代数运算同时适合结合律与交换律,那么在a1 a2 … an里,元的次序

可以掉换。

● 教学重点

对定理的理解与证明

● 教学要求

理解代数运算的结合律

● 布置作业P14 1.2.….

● 教学辅导

精选习题:A={a,b,c,d} 由表

a b c d

a a

b

c d

b b d a c

c c a b d

d d c a b

所给的代数运算适合不适合交换律

§1.6 分配律

● 课时安排约1课时

● 教学内容(《近世代数》张禾瑞著)

代数运算与的第一分配律和第二分配律的定义,以及的结合律与这两种分配律的综合运用

例题:

假如B与A都是全体实数的集合,和就是普通的乘法和加法,则

b (a1 a2)=(b a1) (b a2)就变为

b(a1+a2)=(ba1)+(ba2)

● 教学难点

两种分配律与的结合律的综合应用

● 教学要求

掌握并能应用分配律与结合律的综合应用

● 布置作业P16 习题

● 教学辅导

一、掌握两个等式

b (a1 … an)=(b a1) … (b an)

(a1 … an) b=(a1 b) … (an b)

二、精选习题

假定 . 是A的两个代数运算,并且适合结合律, . 适合两个分配律

证明:(a1 b1) (a1 b2) (a2 b1) (a2 b2)

=(a1 b1) (a2 b1) (a1 b2) (a2 b2)

§1.7 一一映射、变换

● 课时安排约1课时

● 教学内容(《近世代数》张禾瑞著)

满射,,单射,一一映射的定义。逆映射的定义集一一变换,满射变换,单射变换的意义。

例1:A={1,2,3,4,5} ={2,4,6,8}

则φ:1 2,2 4,3 6,4 2,5 2。是一个A 到的映射

例2:A={1,2,3,…}={奇,偶} 则

φ:1,3,5,… 奇,2,4,6… 偶是一个A 到的映射

例3:A={1,2,3,…},={2,4,6,…},那么

φ:1 2,2 4,…是一个A 与间的一一映射

例4:A={所有实数}。τ:X 是A的一个单射变换

例5:A={所有整数}。τ:a 假如a是偶数

a 假如a是奇数

是A的一个满射变换

例6:A={1,2,3}

τ1:1 1,2 2,3 3

τ2:1 2,2 3,3 1都是A的一一变换

● 教学难点

满射,,单射,一一映射及逆映射的定义

● 教学要求

掌握满射,,单射,一一映射及逆映射的定义。理解满射,,单射,一一映射及逆映射的定义

● 布置作业P191,2

● 教学辅导

精选习题:

1 A={所有大于0的实数},={所有实数} ,找一个A 与的一一映射

2 假定φ是A 与间的一个一一映射,a是A一个元,φ-1[φ(a)]=? φ [φ-1(a)]=?

§1.8 同态

● 课时安排约1课时

● 教学内容(《近世代数》张禾瑞著)

同态映射的定义,同态满射的定义以及定理1和定理2

例1:φ:a 1 (a是A的任一元)是一个A到的同态映射,φ1是一个A到的映射,显然对于的任意两个整数a和b来说,有a 1, b 1,a+b 1=1×1

例2:φ2 :a 1 若a是偶数

a -1 若a是奇数

φ2是一个A到的满射的同态映射

例3:φ3 :a -1(a是A的任一元) 固然是一个A到的映射,但不是同态映射

Th1:假设对于代数运算和来说,A与同态,那么

Ⅰ)若适合结合律,也适合结合律

Ⅱ)若适合交换律,也适合交换律。

Th2:假定,,都是集合A的代数运算,,都是集合的代数运算,并且存在一个A到的满射φ,使得A与对于代数运算,来说同态。对于代数运算,来说也是同态,那么

Ⅰ)若,适合第一分配律,,也适合第一分配律

Ⅱ)若,适合第一交换律,,也适合第一交换律

● 教学难点

同态映射在比较两个集合时的结果既定理1和定理2

● 教学重点

同态映射,同态映射的定义

● 教学要求

掌握同态映射、同态满射的定义及应用

● 布置作业P23 1,2

● 教学辅导

§1.9 同构、自同构

● 课时安排约1课时

● 教学内容(《近世代数》张禾瑞著)

同构与自同构的定义,以及同构映射在比较集合时的效果

例1:A={1,2,3} . ={4,5,6}.

1 2 3 4 5 6

1 3 3 3 4 6 6 6

2 3 3 3 5 6 6 6

3 3 3 3 6 6 6 6

各是A与的代数运算与的表,那么

1 4,

2 5,

3 6,是一个A与之间的同构映射

例2:A={1,2,3} 代数运算由下表给定:

1 2 3

1 3 3 3

2 3 3 3

3 3 3 3

那么φ:1 2,2 1,3 3

是一个对于来说的A的自同构

● 教学重点

同构映射的定义以及在比较集合时的效果

● 教学要求

掌握同构映射与自同构的定义

● 布置作业P261,2

● 教学辅导

精选习题

A={所有有理数},A的代数运算是普通加法,={所有≠0的有理数}。的代数运算是普通乘法。

证明:对于给定的代数运算来说,A与间没有同构映射存在

§8 同态

● 课时安排约1课时

● 教学内容(《近世代数》张禾瑞著)

同态映射的定义,同态满射的定义以及定理1和定理2

例1:φ:a 1 (a是A的任一元)是一个A到的同态映射,φ1是一个A到的映射,显然对于的任意两个整数a和b来说,有a 1, b 1,a+b 1=1×1

例2:φ2 :a 1 若a是偶数

a -1 若a是奇数

φ2是一个A到的满射的同态映射

例3:φ3 :a -1(a是A的任一元) 固然是一个A到的映射,但不是同态映射

Th1:假设对于代数运算和来说,A与同态,那么

Ⅰ)若适合结合律,也适合结合律

Ⅱ)若适合交换律,也适合交换律。

Th2:假定,,都是集合A的代数运算,,都是集合的代数运算,并且存在一个A到的满射φ,使得A与对于代数运算,来说同态。对于代数运算,来说也是同态,那么

Ⅰ)若,适合第一分配律,,也适合第一分配律

Ⅱ)若,适合第一交换律,,也适合第一交换律

● 教学难点

同态映射在比较两个集合时的结果既定理1和定理2

● 教学重点

同态映射,同态映射的定义

● 教学要求

掌握同态映射、同态满射的定义及应用

● 布置作业P23 1,2

● 教学辅导

精选习题

§1.10 等价关系与集合的分类

● 课时安排约1课时

● 教学内容(《近世代数》张禾瑞著)

关系与等价关系的定义,分类的定义。代表及全体代表的定义。模n的剩余类的定义

例:A={所有实数}

R:(a,b) 对,若是b-a是正的

(a,b) 错,若是b-a不是正的

是A 的元间的一个关系

● 教学重点

等价关系模n的剩余类

● 教学难点

模n的剩余类

●教学要求

掌握等价关系的定义,理解模n的剩余类

● 布置作业P30 3

● 教学辅导

一、掌握等价关系,即集合A的元间的一个关系~叫做一个等价关系。如果~满足以下规律:

Ⅰ:反射律:a~a,不管a是A的那一个元

Ⅱ:对称律:a~b b~a

Ⅲ,推移律:a~b, b~c a~c

二、精选习题:依照书P29例3规定整数间的关系a b(-5)。证明你所规定的是一个等价关系,并且

找出模-5的剩余类

“近世代数”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初学者往往感到虚无飘渺,困难重重。为此,下面介绍五种常用

的学习方法。

?

一、通过例子来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

针对“近世代数”课程的概念抽象、难于理解的特点,我们认为理解概念的一种有效方法是多举已学过的典型例子。例如,一元多项式环和整数环是主理想整环的例子,关于主理想整环的许多结论都是通过推广关于多项式和整数的结论得到;一个无零因子交换环的商域就是模仿整数环和有理数环间的关系构造的;整环里的因子分解理论就是分解质因数和多项式的因式分解理论的推广。

?

当我们学习“近世代数”时,就仅仅背下来一些命题、性质和定理,并不意味着真正地理解。要想真正理解,需要清楚这些命题、性质和定理的前提条件为什么是必要的?而达到这个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构造反例。通常的做法是:去掉一个前提条件后,构造一个结论不成立的例子,从而表明所去掉的前提条件是必要的。例如,关于素理想和极大理想的关系有结论:设R是含1交换环,则R的极大理想一定是素理想。那么这个结论的条件“含1”是必要的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从下面的例子容易得到。例:设R 是所有偶数构成的环,Z表示整数环,则4Z是R的极大理想,但4Z不是R的素理想。?

二、通过变换角度来寻求问题的解法?

通过变换角度来寻求问题的解法是一种很普遍的解题方法,通常是将已知或未知较复杂的问题变换为等价的较简单的问题,或者是将新问题变换为已经解决的问题,或者是将未知与已知关系较少的问题变为已知与未知关系较多的问题等等。下面举例说明这种方法:

?

例:设是从G1到G2的满同态,N2是G2的不变子群,N1= -1(N2),证明G1/N1同构于G2/N2。

?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直接证明G1/N1同构于G2/N2,而是将问题进行变换,先构造从G1到

G2/N2的满同态,再证明N1是的核,然后根据同态基本定理知结论正确。?

三、通过“同构”的观点将知识点(问题)归类?

“同构”的概念非常重要,因为凡是具有同构性质的结构在本质上可看成是同一结构。这样就可以将对其中一个结构进行分析得到的性质迁移到其它结构上去。例如,在群结构理论下,一个由元a所生成的循环群G,它的构造完全可以由a的阶来决定: 如果a的阶无限,那么G与整数加群同构;如果a的阶是有限整数n,那么G与模n的剩余类加群同构。这样研究了整数加群和以n为模的剩余类加群,整个循

环群就都在我们掌握之中了。

?

运用同构的观点来学习“近世代数”,有利于弄清群、环、域间的纵横关系,有利于全面、深刻、系统的理解所学的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四、加强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在学习近世代数时,应该注意将所学的内容和其它课程相联系。例如:群论中的许多结论可依据高等代数的知识构造矩阵群来加以解释;环论中的许多结论可依据数论知识或多项式理论加以解释来加以

解释。

五、通过重复加深理解?

对于“近世代数”中很抽象的内容,需要反复阅读,逐渐推敲,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本质所在。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读第一遍时明白了,而读第二遍时又糊涂了,这时要联系前后内容认真思考未明白的地方。实际上是第一遍没有真正明白,或者只明白了表面的东西,尚未理解本质所在。

?

基础代数

第零章 集合与整数 基 础 代 数
Basic Algebra
主讲: 张小向 集合, 基数, 序数 1874年, 康托尔在 《克雷尔数学杂志》 上发表了关于 无穷集合论 的第一篇革命性文章. 人们把康托尔于 从1874年到1884年, 1873年12月7日 康托尔的一系列关于 给戴德金的信中最早提出集 集合的文章, 奠定了 合论思想的那一天定为 集合论诞生日. 集合论的基础.
https://www.360docs.net/doc/6211662551.html, z990303@https://www.360docs.net/doc/6211662551.html,
Georg Cantor[德] 1845.3-1918.1
第零章 集合与整数
1. 集合, 基数, 序数
第零章 集合与整数
1. 集合, 基数, 序数
定义 [Cantor] A set S is any collection of definite, distinguishable objects of our intuition or of our intellect to be conceived as a whole. The objects are called the elements or members of S. 1902年, 英国哲学家罗素(Russell): 罗素悖论 S = {A | A ? A}, S ? S ? 1919年, 理发师悖论
基数的比较 |A| ≤ |B|: ?单射 f: A → B |A| = |B|: ?双射 f: A → B 定理 [Schr?der-Bernstein] |A| ≤ |B|, |A| ≤ |B| ? |A| = |B|. A f → B g → A
第零章 集合与整数
1. 集合, 基数, 序数
第零章 集合与整数
1. 集合, 基数, 序数
基数的比较 |A| ≤ |B|: ?单射 f: A → B |A| = |B|: ?双射 f: A → B 定理 [Schr?der-Bernstein] |A| ≤ |B|, |A| ≤ |B| ? |A| = |B|. Proof. A
A1
基数的比较 |A| ≤ |B|: ?单射 f: A → B |A| = |B|: ?双射 f: A → B |A| < |B|: ?单射 A → B, ?双射 A → B 2A = {S | S ? A}——A的幂集合 定理 [Cantor] |A| < |2A|. 证明. 假设 f: A → 2A 为满射. A1 = {a ∈ A | a ? f(a)} ∈ 2A. ?a1 ∈ A s.t. f(a1) = A1. a1 ∈ A1 ? a ? f(a1) = A1. a1 ? A1 = f(a1) ? a ∈ A1.
g f
B
f(A1)
? = {A0 ? A | A ? gB ? A0, gfA0 ? A0} A1 = ∩?.
1

第2课时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及近似解

第2课时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及近似解 【知识与技能】 会进行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试解. 【过程与方法】 根据题意判定一个数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及其利用它们解决一些具体题目. 【情感态度】 理解方程的解的概念,培养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判定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根. 【教学难点】 会在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估算方程的解,理解方程解的实际意义.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学生活动:请同学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1:如图,一个长为10m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m,那么梯子的底端距墙多少米? 设梯子底端距墙为xm,那么,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为x2+82=102. 整理,得x2-36=0. 列表: 问题2:一个面积为120m2的矩形苗圃,它的长比宽多2m,苗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设苗圃的宽为xm,则长为(x+2)m.

根据题意,得x(x+2)=120. 整理,得x2+2x-120=0. 列表: 【教学说明】通过列表计算使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确定未知数的大致范围.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提问:(1)问题1中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多少?问题2中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多少? (2)如果抛开实际问题,问题1中还有其它解吗?问题2呢? (1)问题1中x=6是x2-36=0的解;问题2中,x=10是x2+2x-120=0老师点评: 的解. (2)如果抛开实际问题,问题1中还有x=-6的解;问题2中还有x=-12的解. 为了与以前所学的一元一次方程等只有一个解的情况区别,我们也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回过头来看:x2-36=0有两个根,一个是6,另一个是-6,但-6不满足题意;同理,问题2中的x=-12的根也不满足题意. 【教学说明】由实际问题列出方程并解得的根,并不一定是实际问题的根,还要考虑这些根是否确实是实际问题的解.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下面哪些数是方程2x2+10x+12=0的根? -4,-3,-2,-1,0,1,2,3,4. 分析:要判定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根,只要把它代入等式,看它是否能使等式两边相等即可. 解:将上面的这些数代入后,只有-2和-3满足方程的等式,所以x=-2或x=-3是一元二次方程2x2+10x+12=0的两根. 2.若x=1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一个根,求代数式

现代代数基础复习资料

1 设a ,b 为群G 的元素,设a 为5阶元,且33 a b ba =,证明ab ba =。 证明:因为33a b ba =,所以133b a b a -=,所以1326()b a b a -=,即166 b a b a -=。 又a 为5阶元,所以5a e =,所以1 b ab a -=,即ab ba =。 2 证明对群G 的非空子集H ,若对所有,x y H ∈,1 xy -也属于H ,证明H 是一个子群。 证明:因对,x y H ∈,1xy H -∈,所以11 ,,x H e xx H x xe H --?∈=∈=∈, 1 111 ,,()y H y e y H x y x y H ----?∈=∈=∈,所以H 是G 的子群。 3 证明在任意群G 中,对其任意两个元素a ,b ,ab 与ba 的阶相等。 证明:因为()1 ab a ba a -=,故ab 与ba 共轭。 设ab n =,若()m ba e =,则1[()]m a ba a e -=,即()|m ab e n m =? 所以||||ab ba n ==。 4 置换群4S 中有多少个2阶元? 解:由置换群中每个元素都可表示为不相交的轮换之积,而k 轮换的阶为k 。两不相交轮换的阶为k 轮换的最小公倍数。故二阶元有9个,为: (1 2),(1 3),(1 4), (2 3), (2 4),(3 4),(1 2)(3 4),(1 3)(2 4),(1 4)(2 3)。 5证明群G 的自同构的集合以映射的合成为乘法构成一个群。 证明::AutG G =群的所有自同构的集合,恒等映射,id AutG AutG ∈≠?故 由G 上的所有双射显然构成一个群,关于映射的乘法,下证AutG 为其子群 (1)AutG 对于映射的合成封闭: ,(),()A u t G a b G a b G στττ?∈?∈?∈,, 故()(())(()())(())(())()()ab ab a b a b a b στστσττστστστστ==== 故AutG στ∈。 (2)下证1 AutG AutG σσ -?∈?∈ '''''1'1,,,,(),()(),()AutG a b G a b G a a b b a a b b σσσσσ--∈?∈?∈====使即 则1 1 ' ' 1 '' 1 '' '' 1 1 ()(()())(())()()()ab a b a b a b a b a b σσσσσσσσσσ------===== 所以1AutG σ -∈。 故AutG 关于映射合成的乘法构成一个群。 6 设G 是一个群。证明由()n x x φ=定义的映射:G G φ→是G 到自身的同态。

实验三求代数方程的近似根

实验三求代数方程的近似根(解) 一、问题背景和实验目的 二、相关函数(命令)及简介 三、实验容 四、自己动手 一、问题背景和实验目的 求代数方程的根是最常见的数学问题之一(这里称为代数方程,主要是想和后面的微分方程区别开.为简明起见,在本实验的以下叙述中,把代数 方程简称为方程),当是一次多项式时,称为线性方程,否则称之为非线性方程. 当是非线性方程时,由于的多样性,尚无一般的解析解法可使用,但如果对任意的精度要求,能求出方程的近似根,则可以认为求根的计算问题已经解决,至少能满足实际要求. 本实验介绍一些求方程实根的近似值的有效方法,要求在使用这些方法前先确定求根区间,或给出某根的近似值.在实际问题抽象出的数学模型中, 可以根据物理背景确定;也可根据的草图等方法确定,还可用对分法、迭代法以及牛顿切线法大致确定根的分布情况. 通过本实验希望你能: 1. 了解对分法、迭代法、牛顿切线法求方程近似根的基本过程; 2. 求代数方程(组)的解. 二、相关函数(命令)及简介 1.abs( ):求绝对值函数. 2.diff(f):对独立变量求微分,f 为符号表达式. diff(f, 'a'):对变量a求微分,f 为符号表达式. diff(f, 'a', n):对变量 a 求 n 次微分,f 为符号表达式.例如: syms x t diff(sin(x^2)*t^6, 't', 6) ans= 720*sin(x^2) 3.roots([c(1), c(2), …, c(n+1)]):求解多项式 的所有根.例如: 求解:. p = [1 -6 -72 -27]; r = roots(p) r = 12.1229

近世代数的基础知识

近世代数的基础知识 初等代数、高等代数与线性代数都称为经典代数(Classical algebra),它的研究对象主要就是代数方程与线性方程组)。近世代数(modern algebra)又称为抽象代数(abstract algebra),它的研究对象就是代数系,所谓代数系,就是由一个集合与定义在这个集合中的一种或若干种运算所构成的一个系统。近世代数主要包括:群论、环论与域论等几个方面的理论,其中群论就是基础。下面,我们首先简要回顾一下集合、映射与整数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然后介绍本文需要用到的近世代数的相关知识。 3.1 集合、映射、二元运算与整数 3.1.1 集合 集合就是指一些对象的总体,这些对象称为集合的元或元素。“元素a 就是集合A 的元”记作“A x ∈”,反之,“A a ?”表示“x 不就是集合A 的元”。 设有两个集合A 与B,若对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a (记作A a ∈?)均有B a ∈,则称A 就是B 的子集,记作B A ?。若B A ?且A B ?,即A 与B 有完全相同的元素,则称它们相等,记作B A =。若B A ?,但B A ≠,则称A 就是B 的真子集,或称B 真包含A,记作B A ?。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空集,空集就是任何一个集合的子集。 集合的表示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就是直接列出所有的元素,另一种就是规定元素所具有的性质。例如: {}c b a A ,,=; {})(x p x S =,其中)(x p 表示元素x 具有的性质。 本文中常用的集合及记号有: 整数集合{}Λ,3,2,1,0±±±=Z ; 非零整数集合{}{}Λ,3,2,10\±±±==* Z Z ; 正整数(自然数)集合{}Λ,3,2,1=+Z ; 有理数集合Q,实数集合R,复数集合C 等。 一个集合A 的元素个数用A 表示。当A 中有有限个元素时,称为有限集,否则称为无限集。用∞=A 表示A 就是无限集,∞

代数方程 解法

代数方程 解法 化归思想:高次化低次:降次的方法:因式分解,换元 分式化整式:化整式的方法:去分母,换元 无理化有理:化有理方程的方法:平方法,换元 多元化一元:代入和加减消元 1.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主要有四种: (1)直接开平方法: 适用于(mx+n )2 =h (h ≥0)的一元二次方程。 (2)配方法: 适用于所有化为一般形式后的一元二次方程。但是,具有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为偶数特点的一元二次方程,用配方法解才较简便。 配方法是通过配方将一元二次方程化成(mx+n )2 =h (h ≥0)的形式,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配方法。 其基本步骤是: ①首先在方程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系数,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 ②把常数项移到等式的右边; ③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④方程左边写成完全平方式,右边化简为常数; ⑤利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此方程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要注意,当二次项系数不为1时,一定要化为1,然后才能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3)公式法: 适用于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公式() 04242 2≥--±-=ac b a ac b b x 可以解 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

注意:当b 2-4ac ≥0时,方程才有实数解;当b 2 -4ac <0时,原方程无实数解。 (4)因式分解法: 适用于方程右边是0,左边是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乘积的一元二次方程。 2.含字母系数的整式方程的解法 3.特殊的高次方程的解法 (1)二项方程)0,0(0≠≠=+b a b ax n 的解法 二项方程的定义: 如果一元n 次方程的一边只有含未知数的一项和非零的常数项,另外一边是零,那么这样的方程叫做二项方程。 关于x 的一元n 次二项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0,0(0是正整数n b a b ax n ≠≠=+ 二项方程的解法及根的情况: 一般地,二项方程)0,0(0≠≠=+b a b ax n 可变形为a b x n - = 可见,解一元n 次二项方程,可以转化为求一个已知数的n 次方根,运用开方运算可以求出这个方程的根。 二项方程的根的情况: 对于二项方程)0,0(0≠≠=+b a b ax n , 当n 为奇数时,方程只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 当n 为偶数时,如果0ab ,那么方程没有实数根。 (3)因式分解法解高次方程 解高于一次的方程,基本思想就是是“降次”,对有些高次方程,可以用因式分解的方法降次。 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时要注意:一定要使方程的一边为零,另一边可以因式分解。 例题 解下列方程: (1)2x 3+7x 2-4x=0 (2)x 3-2x 2 +x-2=0 解:(1)方程左边因式分解,得 x(2x 2 +7x-4)=0 x(x+4)(2x-1)=0

二次函数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用二次函数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在二次函数)0(2≠++=a c bx ax y 中,令y=0,则为一元二次方程 )0(02≠=++a c bx ax ,即抛物线)0(2≠++=a c bx ax y 与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就是 相应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数根.那么怎么用二次函数来估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呢?我们先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例1.利用二次函数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2 530x x -+=的近似解 分析:如图1,首先画出二次函数253y x x =-+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方程有两个根一个在0和1之间,一个在4和5之间,下面具体探究一下: 点评:通过例1的整个探究过程什么发现: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估计一元二次方程: 20ax bx c ++=的根,主要步骤为: (1)准确画出)0(2 ≠++=a c bx ax y 的图象,其中要先确定抛物线的顶点,再在顶点两侧取相对称的点(至少描五点来连线; (2)确定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在一哪两个数之间; (3)列表格,在第(2)步中确定的两个数之间取值,进行估计,通常只精确到十分位即可 下面,我们在来研究比较复杂一点的问题 例2.利用二次函数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2 238x x -+-=-的近似解 分析:由于2 23y x x =-+-的函数值为-8时,对应点的横坐标即为一元二次方程 2238x x -+-=-的近似解,故可通过作出函数图象来估计方程的近似解 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作出函数2 23y x x =-+-的图象,如图2,又图象可知方程 2238x x -+-=-的根是抛物线223y x x =-+-与直线8y =-的交点,左边的交点横 坐标在-1与-2之间,另一个交点横坐标在3与4之间 图1

初中代数基础知识

初中代数基础知识(初二)测试 一、 选择题(本题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式是代数式的是( ) (A )S =πr (B )5>3 (C )3x -2 (D )a <b +c 2.一个三位数,个位数是a ,十位数是b ,百位数是c ,这个三位数可以表示为( ) (A )abc (B )100a +10b +c (C )100abc (D )100c +10b +a 3.下列二次根式中,与3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有( ) (A)18 (B)30 (C)03.0 (D)300 4.一个有理数与它的相反数的乘积( ) A 、一定是正数 B 、一定是负数 C 、一定不大于0 D 、一定不小于0 5.计算18(-)8÷2的结果是( ) (A)21 (B)2 (C)22 (D)42 6.+-=-+-)()(c a d c b a ( ) A. b d - B.d b -- C.d b - D. d b + 7.下列实数2π,722 ,0.1414,39 ,21 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8.已知方程组5354x y ax y +=??+=?和25 51x y x by -=??+=?有相同的解,则a ,b 的值为 ( ) A.12a b =??=? B.4 6a b =-??=-? C.6 2a b =-??=? D.14 2 a b =??=? 9. 若不等式组???>-+>-0504a x x a 无解,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1; (B )a <1; (C )a =1; (D) a ≤1. 10.已知方程组5354x y ax y +=??+=?和25 51 x y x by -=??+=?有相同的解,则a ,b 的值为 ( ) A.12a b =??=? B.46a b =-??=-? C.62a b =-??=? D. 14 2 a b =??=? 二、 填空题(本题24分,每小题3分) 11.一个数等于它倒数的4倍,这个数是__________. 12.已知:| x | = 3,| y | = 2,且 xy <0,那么 x + y =__________.

代数法解题教师版

【专题简析】:解应用题时,用字母代表题中的未知数,使它和其他已知数同样参加列式、计算,从而求得未知数的解题方法,叫做代数法。代数法也就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为顺利地学好用代数法解应用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切实理解题意。通过读题,要明白题中讲的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已知条件,未知条件是什么,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之间是什么关系。 2、在切实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用字母代表题中(设)未知数。通常用字母代表未知数,题目问什么就用代表什么。有些练习题在用代数法解答时,不能题中问什么都用表示。只表示题中另一个合适的未知数,这样才能顺利列出方程,求出所设的未知数。然后通过计算,求出题目要求的那个未知量。如果一道题要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数,这就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从思考容易、计算方便着眼,灵活选择一个用表示,其他未知数用含有的代数式表示。 3、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要根据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列方程要同时符合三个条件:(1)等号两边的式子表示的意义相同;(2)等号两边数量的单位相同;(3)等号两边的数量相等。如果一道应用题的数量有几个相等的关系,并且每一个都可以作为列方程的依据,这时要选择最简便、最明确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找等量关系没有固定方法,考虑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等量关系式就不同. 例2. 现在弟弟的年龄恰好是哥哥年龄的,而9年前弟弟的年龄只是哥哥年龄的今年哥哥多少岁? 答案

设弟弟今年x岁,哥哥2x岁. (岁) 答:哥哥今年24岁. 举一反三:今年小红的年龄是爸爸的,四年后,小红的年龄是爸爸的,小红、爸爸今年各多少岁? 答案 设今年小红X岁,爸爸4X岁,四年后,小红岁,爸爸岁 则 答:今年小红11岁,爸爸44岁 原来学校书法组的人数是美术组人数的,这学期书法组和美术组各增加了5人.现在书法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原来书法组和美术组各有多少人?

利用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近似根

21.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第二课时) 实验中学-余志高 一、教材分析: 《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解一元二次方程》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数学》(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第21章第3节,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知道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 轴交点个数的不同对应了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有两个相等实根、没有实根的三种情况下继续经历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的过程,获得用图象法求方程近似根的体验及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这也突出了课标的要求:注重数形结合。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解的 情况之间的关系,会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以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 集 .经历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的过程,获得用图象法求方程近似根的体验.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关系的过程,体会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联系. 利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这种求解方程的思路,体验数形结合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究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用函数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难点】 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 【教学方法】 学生合作交流学习法 三、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和一元 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关系,懂得了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就

布尔代数

第五章布尔代数 布尔代数最初是作为对逻辑思维法则的研究出现的。英国哲学家George Boole于1847年的论文“逻辑之数学分析”及“思维法则之研究”中引入了布尔代数。本世纪30年代C.E. Shannon发表了“继电器和开关电路的符号分析”一文,为布尔代数在工艺技术中的应用开创了道路。50年代苏联科学家把布尔代数发展成为接点网络实用中的通用理论,从而使布尔代数成为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基础理论。 从逻辑上讲,布尔代数是一个命题演算系统; 从抽象代数观点讲,布尔代数是一个代数系统; 从集合的观点讲,它是一个集合代数; 从工程技术的观点讲,布尔代数是电路代数,电子线路的设计离不开它; 5.1 布尔代数的基本定义和性质 定义5.1.1给定一个具有三个运算的代数结构,其中,⊕,⊙是S上的二元运算,′是S上的一元运算,0,1∈S。若对于 x,y,z∈S (1) x⊕y=y⊕x,x⊙y=y⊙x (交换律) (2)x⊕(y⊕z)=(x⊕y)⊕z,x⊙(y⊙z)=(x⊙y)⊙z(结合律) (3)x⊕(y⊙z)=(x⊕y)⊙(x⊕z), x⊙(y⊕z)=(x⊙y)⊕(x⊙z)(分配律) (4)x⊕0=x,x⊙1=x (同一律) (5)x⊕x′=1,x⊙x′=0(有补律) 则称称为布尔代数(Boolean Algebra),⊕,⊙,′分别称为它的并(布尔和),交(布尔积)和补运算,0和1分别称为它的零

元和么元。一个布尔代数通常记为。 例5.1.1二值(元)布尔代数,其中B={0,1} 1⊕1=1⊕0=0⊕1=1,0⊕0=0,1=0′ 1⊙1=1,1⊙0=0⊙1=0⊙0=0,0=1′ 例5.1.2集合代数 例5.1.3*命题代数 定理5.1.1在一个布尔代数中,0和1 都是唯一的; 定理5.1.2在一个布尔代数中,任一元素的补元是唯一的; 证明(利用同一律,有补律和分配律) 定理5.1.3在一个布尔代数中中,则对?x∈S,(x′) ′=x 定理5.1.4条件同上,则0′=1,1′=0; 定理5.1.5条件同上,则对?x∈S,x⊕x=x,x⊙x=x(幂等律) 证明(利用同一律,有补律和分配律) 定理5.1.6条件同上,则对?x∈S,x⊕1=1,x⊙0=0(零一律) 证明(同定理5.1.5) 定理5.1.7条件同上,则对?x,y∈S,x⊕(x⊙y)=x, x⊙(x⊕y)=x(吸收律) 证明(同定理5.1.5) 定理5.1.8条件同上,则对?x,y∈S,(x⊙y)′=x′⊕y′, (x⊕y) ′=x′⊙y′(De morgan律) 证明(同定理5.1.5)

近世代数的基础知识

近世代数的基础知识 初等代数、高等代数和线性代数都称为经典代数(Classical algebra ),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代数方程和线性方程组)。近世代数(modern algebra )又称为抽象代数(abstract algebra ),它的研究对象是代数系,所谓代数系,是由一个集合和定义在这个集合中的一种或若干种运算所构成的一个系统。近世代数主要包括:群论、环论和域论等几个方面的理论,其中群论是基础。下面,我们首先简要回顾一下集合、映射和整数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然后介绍本文需要用到的近世代数的相关知识。 3.1 集合、映射、二元运算和整数 3.1.1 集合 集合是指一些对象的总体,这些对象称为集合的元或元素。“元素a 是集合A 的元”记作“A x ∈”,反之,“A a ?”表示“x 不是集合A 的元”。 设有两个集合A 和B ,若对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a (记作A a ∈?)均有B a ∈,则称A 是B 的子集,记作B A ?。若B A ?且A B ?,即A 和B 有完全相同的元素,则称它们相等,记作B A =。若B A ?,但B A ≠,则称A 是B 的真子集,或称B 真包含A ,记作B A ?。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空集,空集是任何一个集合的子集。 集合的表示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列出所有的元素,另一种是规定元素所具有的性质。例如: {}c b a A ,,=; {})(x p x S =,其中)(x p 表示元素x 具有的性质。 本文中常用的集合及记号有: 整数集合{} ,3,2,1,0±±±=Z ; 非零整数集合{}{} ,3,2,10\±±±==* Z Z ; 正整数(自然数)集合{} ,3,2,1=+Z ; 有理数集合Q ,实数集合R ,复数集合C 等。 一个集合A 的元素个数用A 表示。当A 中有有限个元素时,称为有限集,否则称为无限集。用∞=A 表示A 是无限集,∞

9、小学奥数——代数法

小学奥数——代数法 解应用题时,用字母代表题中的未知数,使它和其他已知数同样参加列式、计算,从而求得未知数的解题方法,叫做代数法。代数法也就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学习用代数法解应用题,要以学过算术法解应用题为基础。我们知道用算术法解应用题时,未知数始终处于被追求的地位,除了要进行顺向思考,必要时还要进行逆向思考,所以有些应用题用算术法解答很困难,而用代数法解应用题,由于是用字母代表题中的未知数,因此只要把代表未知数的字母看作已知数来考虑问题,正确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就可以用代表未知数的字母和已知数共同组成一个等式(即方程),然后计算出未知数的值。这种解题思路直接、简单,可化难为易,特别是在解答比较复杂的应用题时用代数法就更容易。 小学生在开始学习用代数法解应用题时,可能不大习惯,会受到算术法解题思路的干扰,在解题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错误。为顺利地学好用代数法解应用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切实理解题意。通过读题,要明白题中讲的是什么意思,有哪些已知条件,未知条件是什么,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之间是什么关系。 2.在切实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用字母代表题中(设)未知数。通常用字母x代表未知数,题目问什么就用x代表什么。小学数学教材中,求列方程解答的应用题绝大多数都是这样的。 有些练习题在用代数法解答时,不能题中问什么都用x表示。x只表示题中另一个合适的未知数,这样才能顺利列出方程,求出所设的未知数。然后通过计算,求出题目要求的那个未知量。如果一道题要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数,这就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从思考容易、计算方便着眼,灵活选择一个用x表示,其他未知数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 3.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要根据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列方程要同时符合三个条件:(1)等号两边的式子表示的意义相同;(2)等号两边数量的单位相同;(3)等号两边的数量相等。如果一道应用题的数量有几个相等的关系,并且每一个都可以作为列方程的依据,这时要选择最简便、最明确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列方程时,如果未知数x只出现在等式的一端,要注意把含有未知数x的式子放在等式左边,这样解方程时比较方便。但不能在列方程时,只把表示未知数的一个字母x单独写在等号左端,因为这种列式的方法不是代数法,而仍然是算术法。 4.解方程。解方程是根据四则运算中各部分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算。计算要有理有据,书写格式要正确。 解出x的数值后,不必注单位名称。 5.先检验,后写答案。求出x的值以后,不要忙于写出答案,而是要先把x的值代入原方程进行检验,检验方程左右两边的得数是不是相等。如果方程左右两边的得数相等,则未知数的值是原方程的解;如果方程左右两边的数值不相等,那么所求出的未知数的值就不是原方程的解。这时就要重新检查:未知数设得对不对?方程列得对不对?计算过程有没有问题?……一直到找出问题的根源。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求出的未知数的值是原方程的解,也应仔细考虑一下,得出的这个值是否符合题意,是否有道理。当证明最后得数确实正确后再写出答案。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找等量关系没有固定方法,考虑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等量关系式就不同。

布尔代数入门

布尔代数入门 布尔代数是计算机的基础。没有它,就不会有计算机。布尔代数发展到今天,已经非常抽象,但是它的核心思想很简单。本文帮助你理解布尔代数,以及为什么它促成了计算机的诞生。 我依据的是《编码的奥妙》的第十章。这是一本好书,强烈推荐。 一、数理逻辑的起源 19世纪早期,英国数学家乔治·布尔(George Boole,1815-1864)突发奇想:人的思想能不能用数学表达? 此前,数学只用于计算,没有人意识到,数学还能表达人的逻辑思维。 两千年来,哲学书都是用文字写的。比如,最著名的三段论: 所有人都是要死的, 苏格拉底是人,

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 乔治·布尔认为,这种推理可以用数学表达,也就是说,哲学书完全可以用数学写。这就是数理逻辑的起源。 二、集合论 乔治·布尔发明的工具,叫做"集合论"(Set theory)。他认为,逻辑思维的基础是一个个集合(Set),每一个命题表达的都是集合之间的关系。 比如,所有人类组成一个集合R,所有会死的东西组成一个集合D。 所有人都是要死的 集合论的写法就是: R X D = R 集合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并集和交集。乘号(X)表示交集,加号(+)表示并集。上面这个式子的意思是,R与D的交集就是R。 同样的,苏格拉底也是一个集合S,这个集合里面只有苏格

拉底一个成员。 苏格拉底是人 // 等同于 S X R = S 上面式子的意思是,苏格拉底与人类的交集,就是苏格拉底。将第一个式子代入第二个式子,就得到了结论。 S X (R X D) = (S X R) X D = S X D = S 这个式子的意思是,苏格拉底与会死的东西的交集,就是苏格拉底,即苏格拉底也属于会死的东西。 三、集合的运算法则

第二章:布尔代数及其应用(不同的展开方式)

第二章:布尔代数及其分析 数字电路基于排列组合与数字集合论,和数理逻辑有一定距离。在逻辑函数的计算方面,使用数理逻辑的非计算,能够化简布尔表达式。布尔逻辑代数引进数字电路,与命题的真假判断有区别,因此逻辑函数用数字函数描述更有广泛的内涵:既包括逻辑计算也包括组合功能.英国数学家布尔的研究导致逻辑代数的出现,并被命名为布尔代数。逻辑代数给数字电路建立二值逻辑模型,可进行具体数字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化简运算,得到数字系统的最优实现方法.使用布尔代数还可以揭示不同逻辑函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很清楚的发现这些逻辑函数所对应的具体数字电路之间的转换关系,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实现不同数字电路的互换. §1.布尔代数系统的基本内容 布尔代数系统建立在集合{0,1}上的运算和规则。布尔代数的基本定律用恒等式的形式表示,包括代入,反演,对偶,展开四个基本运用规则,主要用来解决逻辑函数的变换与化简. 1布尔代数系统简介 数字函数表达式:12(,,...,)n Y F A A A =,其中:12,,...,n A A A 称为输入变量,Y 叫做输出变量,F 称为逻辑函数,表示基本逻辑运算或复合逻辑运算。 def1在二值集{0,1}E =中,逻辑变量取值为0或1,称为布尔变元或变量。 注:布尔变元可用大写字母,也可用小写字母表示,但是一定要保持一致性。 def2从n E 到E 的函数被称为n 度布尔函数,其中n E =011{,,...,,,01}n i x x x x E i n -<>∈≤≤- 说明:n 度布尔函数与n 元组逻辑函数是一个概念,定义域是()n In E 。 2布尔代数的基本运算和复合运算 表1:布尔代数与,或,非运算真值表 说明:①与运算表示只有全部输入变量都为1时,输出变量为1;其它输入变量组合,得到得输出都为0。②或运算表示只有全部输入变量都为0时,输出变量为0;其它输入变量组合,得到得输出都为1。③非运算是一元逻辑函数,实现集合的求补运算,输出变量的值是输入变量相对全集E 的补元.01;10.== 从真值表1可见,与,或运算有相同之处,函数值的划分集合中,两个子集形式相同:一个子集有三个输入序偶,另一个子集只有一个序偶元素.引入补元概念后,可以研究输入序偶之间的关系.建立与,或运算可能存在的对应关系,用到复合运算,见下表; 分析:

第七讲 MATLAB中求方程的近似根(解)

第七讲MATLAB中求方程的近似根(解) 教学目的:学习matlab中求根命令,了解代数方程求根求解的四种方法,即图解法、准解析法、数值方法以及迭代方法,掌握对分法、迭代法、牛顿切法线求方程近似根的基本过程;掌握求代数方程(组)的解的求解命令. 教学重点:求方程近似解的几种迭代方法,代数方程(组)的解的求解命令的使用方法.利用所学的编程知识,结合具体的实例,编制程序进行近似求根.掌握相关的代数方程(组)的求解命令及使用技巧. 教学难点:方程的近似求解和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一、问题背景和实验目的 求代数方程0 x f的根是最常见的数学问题之一(这里称为代数方程,主要是想和 (= ) 后面的微分方程区别开.为简明起见,在本实验的以下叙述中,把代数方程简称为方程),当) f为线性方程,否则称之为非线性方程.(x (= x ) f是一次多项式时,称0 当0 (x f的多样性,尚无一般的解析解法可使用,但如f是非线性方程时,由于) ) x (= 果对任意的精度要求,能求出方程的近似根,则可以认为求根的计算问题已经解决,至少能满足实际要求.同时对于多未知量非线性方程(组)而言,简单的迭代法也是可以做出来的,但在这里我们介绍相关的命令来求解,不用迭代方法求解. 通过本实验,达到下面目的: 1. 了解对分法、迭代法、牛顿切线法求方程近似根的基本过程; 2. 求代数方程(组)的解. 首先,我们先介绍几种近似求根有关的方法: 1.对分法 对分法思想:将区域不断对分,判断根在某个分段内,再对该段对分,依此类推,直到满足精度为止.对分法适用于求有根区间内的单实根或奇重实根. 设) a f ?b f,即()0 f a>,()0 f a<,()0 f b<或()0 f b>.则 ) , (< (x [b f在] a上连续,0 ( ) 根据连续函数的介值定理,在) fξ=. a内至少存在一点ξ,使()0 , (b 下面的方法可以求出该根:

初等代数基本技能与方法

初等代数基本技能与练习 (泰祺张岩老师补充资料) 一、乘法公式复习: 平方差公式 (a+b)(a-b) = a 2-b 2 (技巧性较高) 完全平方公式 (a+b)2 =a 2+2ab+b 2 (a-b)2 =a 2-2ab+b 2 (配方技巧的运用) (a+b+c)2= a 2+b 2+ b 2+2ab+2bc+2ac 立方和差公式 (a+b)(a 2-ab+b 2) =a 3+b 3 (a-b) (a 2+ab+b 2) = a 3-b 3 完全立方公式 (a+b)3 =a 3+3a 2b+3ab 2+b 3 (a-b)3 =a 3-3a 2b+3ab 2-b 3 1______________)3)(32(=-+y x y x ; 2._______________)52(2 =+y x ; 3.______________)23)(32(=--y x y x ; 4.______________)32)(64(=-+y x y x ; 5.________________)22 1 (2=-y x 6.____________)9)(3)(3(2 =++-x x x ; 7.___________1)12)(12(=+-+x x ; 8。4))(________2(2 -=+x x ; 9._____________)3)(3()2)(1(=+---+x x x x ; 10.____________)2()12(2 2=+--x x ;

11.2 24)__________)(__2(y x y x -=-+; 12.______________))(1)(1)(1(42=++-+x a x x x ; 13.________________)33 1 (3=-y x 14._______________)352(2 =-+z y x 二、因式分解复习(学好它对你的MBA 考试有很大的帮助哦!) 1、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若干个多项式的乘积的形式。 2、基本方法: ①提取公因式法: 公因式:多项式中各项都含有的相同的因式,即各项中系数的最大公约数与相同字母的最低次幂的乘积。)(c b a x cx bx ax ++=++ ②乘法公式法: 将以上几个公式从右往左变形即可。 ③求根公式法:(配方法) 令),0(,02 ≠=++a c bx ax )04(24222,1≥-=?-±-=ac b a ac b b x 则))((212x x x x a c bx ax --=++ ④二次三项式十字相乘法: ))((2b x a x q px x ++=++,其中ab q b a p =+=, ))((22112c x a c x a c bx ax ++=++,其中,,2121c c c a a a ==并且1221c a c a b +=。 ▲双十字相乘法: ))((22211122f y c x a f y c x a f ey dx cy bxy ax ++++=+++++, 其中212121,,f f f c c c a a a ===, 并且122112211221,,f c f c e f a f a d c a c a b +=+=+=。 如图所示: ⑤分组分解法: 分组的三项原则:(1)分组后,能产生公因式;(2)分组后,能运用公式法;(3)分组后,能应用十字相乘法。常用有“一三”分组或“二二”分组法。 a 1 a 2 c 1 c 2 f 1 f 2

利用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近似根审批稿

利用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近似根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第二课时) 实验中学-余志高 一、教材分析: 《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解一元二次方程》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数学》(沪科版)九年级上册第21章第3节,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知道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 轴交点个数的不同对应了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等实根、有两个相等实根、没有实根的三种情况下继续经历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的过程,获得用图象法求方程近似根的体验及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这也突出了课标的要求:注重数形结合。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的解的情况之间的关系,会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以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经历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的过程,获得用图象法求方程近似根的体验.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关系的过程,体会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联系.

利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这种求解方程的思路,体验数形结合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究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用函数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难点】 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 【教学方法】 学生合作交流学习法 三、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和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关系,懂得了二次函数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y=0时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于是,我们在不解方程的情况下,只要知道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可.但是在图象上我们很难准确地求出方程的解,所以要进行估算.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估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Ⅱ.讲授新课

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第2课时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1.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___________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2.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来说,求近似解的过程就是找到这样的x,使ax2+bx+c的值接近____,则可大致确定x的取值范围. 知识点一: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1.下列各数中是x2-3x+2=0的解的是() A.-1B.1C.-2D.0 2.已知m是方程x2-x-1=0的一个根,则代数式m2-m的值是() A.-1 B.0 C.1 D.2 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x2-mx-6=0的一个根是2,则m=____. 4.写出一个根为x=-1的一元二次方程,它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 5.若x=1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mx+n=0的解,则6m+2n=____. 6.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2)x2+x+a2-4=0的一个根为0,则a=____. 7.小颖在做作业时,一不小心,一个方程3x2-■x-5=0的一次项系数被墨水盖住了,但从题目的条件中,她知道方程的解是x=5,请你帮助她求出被覆盖的数是多少. 知识点二:估算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8.已知x2-101=0,那么它的正数解的整数部分是() A.8 B.9 C.10 D.11 9.方程x2-2x-2=0的一较小根为x1,下面对x1的估计正确的是() A.-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