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

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
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

前言

需求: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不断的扩大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供水管网系统越来越庞大。如何应对社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作为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供水管网将面临管理上的更高要求和严峻考验。在传统的供水管网管理中,管网数据基本上采用图纸方式进行管理的,存在许多弊端,对错综复杂的管线网络管理起来非常被动。地图以图纸的形式存放,不便于查询和保存,导致日后维护工作难度加大,有些管线甚至仅凭当时施工人员的记忆去寻找,导致很难及时地发现和处理事故,给供水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使用计算机,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供水管网的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行维护进行科学管理,实现管网基础信息管理与业务管理的同步发展,提高供水企业整体水平和服务质量。这是供水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科学管理的必然选择。

现状:目前,供水管网系统在国内部分大中城市已经应用起来,中部地区也在加紧步伐。

平台:北京超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我国较早研究GIS 技术的公司之一,其自主研发的SuperMap GIS 平台采用全组件式开发方法,扬长避短,吸取了国内外各大GIS 软件的优点,同时弥补了其他GIS平台的不足。SuperMap GIS 已连续多年获得国家级的殊荣,在国内外各个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GIS行业榜首。更令人振奋的是SuperMap GIS 是我国第一个走向国际社会胡GIS 产品,发布了多种语言版本港、台湾等国家或地区出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因此,经过多个GIS 软件平台综合评估对比,我公司选用SuperMap GIS 为本系统GIS平台,能让本系统架构更灵活,功能更强大,性能更稳定、服务更到位。

产品:在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研发与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公司不断加强和提高系统核心技术、工程质量以及服务水平,不断完善软件产品功能,力求创新,将先进的软件设计思想与管理理念相结合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使用户得到最好的应用效果。

第 1 章系统概述

eMap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基于北京超图公司研发的国内最优秀的GIS平台SuperMap GIS 开发,采用了先进的体系架构技术、空间数据建库技术、网络技术,具有可扩展性强、运行效率高、容易使用和维护等特点,能够满足国内大中型供水企业信息化的需求。

图1.1 系统主界面

eMap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是建立在以动态和静态的供水管网电子地图基础上,对管线及各种设施进行属性查询、定位、分析、统计;对各类统计结果进行输出;管网发生事故后,能在短时间内提供关阀方案、用户停水通知单,发生新情况后能迅速调整方案;实现了供水管网图文一体化的现代化管理,提供了管网数据动态更新机制,准确高效,为供水规划、设计、调度、抢修和图籍资料管理提供强有力的科学决策依据,实现分析决策的全计算机操作过程,从而提高自来水公司的生产效率和社会服务水平

eMap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具有超强的先进性、扩展性和开放性,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充分考虑今后业务需求变化和软件技术的发展趋势。全组件式设计思想、插件式开发方法和可装配式体系架构的应用,使系统能面对公司业务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及时动态的调整和升级系统。

第2章系统特点

eMap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能在多个大中型项目中得到成功的应用,将先进的软件设计技术和管理理念相结合,其优势在于系统的创新与特色。本系统在研发过程中以成熟的技术为基础,力求创新,强调系统的特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和丰富系统功能,并将系统加以升级改进。

蓝图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创新与特点:

2.1 可装配式系统架构

系统采用全组件式设计思想,插件式开发方法,模块化程度高。当用户需要增加系功能时只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开发相应的功能,以安装插件的形式即可实现系统的自动升级,不需要重新开发新的系统,以最小的代价来扩充系统功能。

2.2 可视化系统定制功能

系统基于先进的框架软件设计理念,提供了在可视化环境中动态定制菜单、地图配置、符号配置、输出配置、规则定义、爆管参数、风格配置等的工具。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定制系统,隐藏那些与自己工作无关的系统功能而不需要编写任何程序。系统设计从实用方便的角度出发,使工作人员在最精简的个性化系统中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如图 2.1 功能菜单管理界面。

图2.1 功能菜单管理

2.3 灵活的系统扩展和维护

系统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对由于业务管理内容和工作流程变化造成的系统

需求的变化具有很强的自适应能力。系统的可扩展性主要表现在:功能扩展性:为了满足用户今后系统扩容和扩大应用范围的需求,系统充分考虑从系统结构、功能设计、管理对象等各方面的功能扩展。系统还提供其他系统集成的工具,可方便地与供水客户协调连接。软硬件平滑升级:系统充分考虑软硬件平台的可扩展性及软、硬件的负载平衡机制。随着关键软件和硬件的发展以及管理功能的增加,系统具有灵活和平滑的扩展能力。系统采用集中的、智能化的维护方式,尽可能减少手工维护工作量,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2.4 方便实用性强

最大程度地满足城市供水输配管网管理是系统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本系统制作的基本出发点。做到易于使用、便于系统管理、数据更新简便和系统升级容易,具有优化的系统结构和完善的数据库系统,以及友好的用户界面。系统从切实的必需的功能出发,不追求大而全的当前功能,而是实现切实的必要的功能,使每个实现的功能能用、好用、用户喜欢用,减少用户学习的时间。同时也为将来的扩展留下足够的接口,逐步完善,持续发展。

2.5 完善的数据更新机制

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最有价值的部分。缺少数据或数据更新困难的系统都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保持基础地理数据和管网数据的即时更新,一方面有利于实时保存管网数据,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系统功能,真正使得计算机技术代替手工操作。

系统提供了完善的数据更新手段,可将CAD格式或其他格式的数据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导入系统中进行更新,也可利用本系统直接在管网电子地图中进行设计更新。

第 3 章系统结构

3.1 系统逻辑结构

软件设计与实现将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以软件对象(类)和逻辑相关的软件对象构成的应用组件为基础进行开发,利用系统分析与设计过程构造的UML 类图和类图基础上构造的UML 部件视图进行编程和组织。在具体实现上,将按业务职能和机构组成划分应用子系统,子系统实际上是应用类与部件的逻辑组合,各子系统通过共享类与部件实现数据的共享。

系统采用C/S的模式。

3.2 系统组织结构

系统的功能和业务可以分为地图管理子系统、管网设施管理子系统(查询、统计系统)、管网分析子系统、管网维护子系统、系统管理子系统。这种划分并不一定最优,但由于采用组件式开发和元数据、规则库技术。系统中子系统的功能与结构的调整只是一个重新组装或定义的过程。因此,系统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3.3 系统数据库结构

本系统的数据库构成如下图所示:

数据库的划分主要按功能划分,由基础地理数据库、管网数据库、工程图档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库等构成。

第4章系统功能

4.1 地图管理子系统

4.1.1 地图数据管理

系统采用关系数据库统一管理地形图与管线专题数据库,地形图数据库采用表(table)存贮,以对象为单位对应表中一行(Row),包含图形与属性数据,在数据库中是连续的、物理上无缝的。地形图按专题要素组织与存贮,可以方便地从中提取部分数据并进行数据转换。具有地形图数据库的自动备份功能。

4.1.2 地形图的录入、修改和更新功能

可以进行地形图的扫描数字化、数字手扶跟踪数字化、电子外业测量数据的转入,系统具有较强的编辑功能,支持几何特征点的动态捕捉、精确坐标录入,属性与图形同时录入。支持数据库的局部更新和整体更新。管网数据可用坐标数据输入,利用一组坐标生成管道图。

4.1.3 调图与定位模块

地图定位可以由图号、地名、路名、行政区号、坐标或设施属性定位到空间对象所在的位置,并加以显示。地图定位有根据图幅号定位、地名管线编号定位、阀门编号定位、用户自定义视图定位、坐标定位等。

4.1.4 查询检索模块

可以进行图形与属性的双向查询,由图形查属性,可查询街道、小区,道路、图号、管段和设施等图形对象,支持点选、线选、圆选和任意多边形选择,并更出属性表。也可由属性或SQL 语句查询满足条件的图形对象,并高亮显示。

4.1.5 显示管网设施过滤

用于设置用户需要显示的管线或节点的过滤条件,如图 4.2。

4.1.6 测量与动态标注

可方便地测算坐标、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任意两条曲线的夹角和任意多边形的面积。如图4.3是对阀门口径进行标注。可随意选择颜色进行自由注释、标注任意点坐标、管点属性及两点的距离等。

4.1.7 图档管理模块

系统具备管网设施的图档管理功能,图档可以是任意格式的数据、文档或图片,可通过系统程序进行打开,或将CAD图档叠加到管网图中作为参考。

4.1.8 数据转换模块

支持多种数据格式的转入转出,如DWG、DXF、MIF、COVEAGE、SHAPE、SDB、DGN等。

4.1.9 符号库管理与定制

系统提供地图与管网设施管理所需的符号库的管理和定制功能,允许用户根据自己专业特点对系统提供的标准库内容进行扩充、修改、删除。使用者可自行设计自己需要的符号、填充图案、线型、颜色。

4.1.10 图形输出模块

系统提供了多种地图模板,可输出符合地图公开出版质量的图件,可以绘制标准和非标准图幅的管网图,可以在打印窗口中自定义打印管网设施的风格。可绘制任意方向矩形区域的管网图,并按任意比例输出,可绘制工改图、竣工图、原理图、设计图和绑定图,可绘制有对象属性表的阀门图

4.2 管网设施管理子系统

4.2.1 管网设施查询管理

本系统可以按使用者的需求对系统中的管网数据进行分层管理,便于查询、施工、决策。主要查询功能有:按地名查询,按视图查询,按图幅号查询,可选区域查询,空间关系查询,按管线或节点编号查询,条件查询,显示阀门普查路线……

4.2.2 管网设施统计管理

此模块可对系统中管网设施进行定性、定量的统计,对统计报表导入导出、打印等。

管线统计:

维修、维护统计

安装年份统计

材质统计

区域统计

条件统计

阀门统计:

维修、维护统计

爆漏统计,并打印统计信息

阀门检修统计,并打印统计信息

安装年份统计

材质统计

区域统计

条件统计

其他管网设施的统计:

报表生成:

管线统计表

阀门统计表

管网附属设施统计表

阀门跟踪记录卡

阀门维护工作单

维修工作单

管线设施信息表

4.3 管网分析子系统

本系统提供了丰富的管网分析手段和方式,包括爆管分析,连通性分析,管线碰撞分析、两点追踪分析。

4.3.1 爆管分析

鼠标点击爆管管线位置,显示受影响的管段区域,给出关阀方案,显示所有应关闭的阀门输出关阀报表,关阀图和因关阀影响停水的重要用户信息。

4.3.2 连通分析

对管网进行一定程度的模拟仿真分析,显示当前管网的连接情况和供水状态,可以制定管网中任意两节点,能计算出两节点是不是能连通,并可给出最短路径。可模拟开、关阀门。

4.3.3 管线碰撞分析

给出其他管线(如排水、电信、电力等)的走向、埋深和管径,系统能自动分析该管线与供水管线碰撞之处。

4.3.4 两点追踪分析

指定两个设备,分析出相连路径,追踪该路径中所有连接的设备。

4.4 管线维护子系统

4.4.1 属性数据录入

系统提供图形化的录入界面,处理管网属性数据输入、修改。包括:管线、管网节点属性数据阀门记录卡录入、编辑

4.4.2 辅助设计

设计人员根据系统的GIS 图形信息、相关设施的图形和属性,以及给定的条件、地理位置管网现状等,使用系统提供的设计功能,在本系统中对工程项目可进行辅助设计,在设计过程中,系统提供多种功能减小设计人员的工作强度:

图形绘制

定点功能

图形修改

4.5 系统管理子系统

系统提供灵活的用户管理机制,可创建、编辑、删除系统组和用户,并可定义用户权限。应用系统按功能分类,可定制各系统的使用用户。日志管理(用户登录、修改某些重要数据的记录)提供可靠的多级管理安全机制,对重要的数据进行自动备份。

4.5.1 安全管理

用户登录和用户合法性检查: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在用户信息库中查找有无此用户及用户密码是否正确。用户权限检测:在系统中有一个用户功能权限检测模块,用户每进入一个界面前,系统会自动调用该功能模块,据用户权限数据库的内容对每个功能控件的状态进行设置(使能或不能)。

4.5.2 用户权限管理

增加用户

删除用户

设置用户权限

修改用户权限

4.5.3 数据的备份与恢复

能够方便地进行系统数据的备份,可选择手动备份和系统自动备份,同时能将系统备份的数据恢复到系统中。

第 5 章系统软硬件配置

5.1 GIS 平台软件选型

作为一个GIS系统,系统开发的关键是选择一个先进的GIS软件平台,GIS软件平台的选择决定了系统的性能。经过国内外多个GIS平台软件的参考与对比,我们认为SuperMap 能很好满足本系统要求,其性能价格比更高,能显著降低用户成本,可在源码级可为用户定制特殊的功能,技术支持及时。

GIS平台软件选型的原则:

(1)支持采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以解决海量数据一体化存贮管理和分析算的问题;

(2)支持多用户并发、支持长事务处理;

(3)具有完善的网络数据模型和较强的网络分析能力,以满足供水管网分析功能需要;

(4)基于组件技术,可以是COM 组件和ActiveX控件,可以其它应用一体化集成。

便于开发应用组件,便于独立发布;

(5)具有较强的符号库制作与管理功能,尤其是线型符号,能符合国内制图的标准;

(6)具有Web GIS的功能,可以通过Internet 实现空间数据的显示与查询;

(7)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8)国内有成功案例;

(9)软件价格合理。

5.2 软硬件配置

第 6 章项目实施与管理6.1 组织与管理

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部门、大型的综合性工程,涉及到全公司各部门为此,项目的组织和管理非常重要,系统在开发和运行维护阶段都需要严格的管理体制。系统组织和管理的内容包括系统分析、规划、设计、机构人员配置、建设资金管理、工程进度管理、工程技术管理等方面。为了顺利地进行项目的开发,要求用户至少派一名主管业务或信息系统的处长成立项目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各部门工作和进行业务指导,从组织和管理上保证系统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我公司将以项目组的形式进行开发,项目组中包括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员、系统开发人员系统测试人员、系统维护人员和培训人员,由项目领导小组进行协调和配合,拟定详细周密的开发计划、合理地调配人力、全权负责项目的开展。

6.2 质量保证

我公司一向以工程质量为本,每一个项目都有一个QA对项目过程进行跟踪,在项目立项阶段由QA制定《质量保证计划》,并根据该计划对项目各过程进行跟踪。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都有公司高层领导和项目领导小组按照ISO质量体系标准和《质量保证计划》进行严格质量把关,对开发过程进行评审,确保项目质量与项目进度的顺利进行。

6.3 测试与验收

测试是系统最后一个检验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公司有独立于开发的项目测试组,由受过专业测试培训的人员组成,测试人员在项目需求阶段就参与到项目中,保证测试过程的相对独立性和有效性。直至双方合作研究开发完成的技术成果,达到了合同所要求的技术要求和性能要求,满足用户需求,根据经用户认可的设计文档由双方共同组织验收,并由用户出具项目验收证明。

第7 章系统服务计划7.1 售后服务

(1)服务保障体系

售后服务工作由我公司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承担。

(2)对于系统整个的维护,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对系统运行提供全年技术支持;

通过定期、不定期的系统检查发现潜在的问题并予以排除;

通过电话、传真、E-MAIL登记用户请求,提供解决方案;

7.2 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分为一般

如下:

1) 培训目标:熟悉供水GIS信息系统软件的操作

对系统能进行简单的日常维护

2) 培训内容:供水GIS信息系统操作方法

系统故障解决方法

3) 培训对象:领导干部

4) 培训人数:不限

5) 培训时间:

6) 培训地点:结合系统的运行现场培训

水务管理信息系统

前言 水务管理信息系统是随着水处理行业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扩展应运而生的,其定位处于监控系统SCADA之上,但在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和同类商业系统之下,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水处理行业是典型的流程行业,以往的将自动化为中心的系统往往只关注于具体的生产流程和设备控制,其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建立也是围绕现场控制进行的。随着对设备管理、生产分析的需求逐步增多,同时,对于大型的水务集团来说,其生产地-水厂分散并越来越多,管网也越来越复杂,面临着上层管理难度加大,需求提升;另一方面,水行业也正处在一个集团化、集约化、规模经营的发展势态中。这一切决定了对于水务集团,需要在原有的监控系统为主的软件平台之上建立一个全企业的、具备良好扩展能力的应用信息管理平台,并能随时面对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上层商业系统集成的需要。 综上所述,水务集团的信息管理系统将成为整个集团生产管理的核心,其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建立生产管理的核心平台,通过模型化的工厂对象信息表述来实时获取管理层所需的信息并为底层的SCADA系统和其它相关系统提供深层次的应用分析能力 整合过程控制、SCADA系统和商业业务管理系统,如ERP、设备资产管理系统、客户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打通信息链,更好地通过实时数据和多种数据源的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已有系统的功能作为对业务扩展的支持系统,提供各种标准的工业接口和可扩展的网络架构,为持续发展提供可能,并能支持多地域的统一运营模式 水务生产管理系统对于确保企业生产能够长期稳定运行,提高企业数字化以及自动化管理水平意义重大。

水务生产信息管理系统 在整个水务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中,一般由调度中心级、分中心(分公司)级以及现场站(净水厂、污水厂、加压泵站、管网监控站等)级控制三层架构来组织系统,同时可以建一座异地实时备份中心。 本系统的涉及范围将包括不同生产系统的整合,如目前的管网、水厂和污水处理厂三个部分,同时也将集成各相关的外部商业系统信息以及各辅助系统的生产信息。系统从结构上支持所有主流的水处理行业监控系统的集成,并支持大型集团的扩展能力。 系统的功能与架构: 实时监控(SCADA)系统 完成对水务管理信息系统各个远程站的数据采集和监控管理任务,将各远程站传送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存档,并向各远程站发送调度及控制命令。从而实现运行数据的采集、监测、保存、输出以及设备控制;运行状态的模拟显示、状态检测、报警等;最终实现调度优化、节能降耗。 水质监测系统: 实现对供水水质的远程自动监测,一旦发现水质出现异常情况,能够通过现场站控制系统进行输水控制,同时向相关用户通报情况。 客户管理(CIS)系统: 实现大用户信息管理(如用水户的用水性质、水表口径、用水计划等)、实时用水量管理、用户报修信息管理等,以便能够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供水管网地理信息(GIS)系统: 提供管网规划、电子图档、管网设施管理、日常维护等,辅助完成管网的巡线、检漏、维护、应急抢修、阀门检修、管网改造等业务,使生产管理能够上一个新台阶;可以根据需要, GIS系统可以包含GPS 系统,用于跟踪配置了GPS设备的人员及车辆。 应急抢修系统: 提供故障定位、事故区域显示、管网设施、用户影响汇总等情况,并提供故障隔离操作流程,还包括

城市水务综合管理系统

新软世纪解决方案城市水务综合管理系统 1 说明 1.1 水的管理体制 水,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始终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自然属性——水在自然状态下所表现出的特征和性能,主要包括水文循环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和自然径流特性。江河流域是一个完整的自然系统,采用流域管理体制。 社会属性——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对自然水和水环境施加的巨大影响,涵盖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调度、配置、利用、管理、保护以及人类对水问题的预防和治理。采用区域管理体制。 2002年,我国颁布实施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确定了“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1.2 水管理的目标 流域管理注重整个流域的水循环,目标是使流域内水资源得到整体有效的利用,有利于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和调配。因此,水问题越严重越是要强调流域管理。 行政区域管理是水资源综合管理的一个外延,往往从各个地区自身特点和需求出发,目标是综合利用辖区内的水资源充分发展区域经济,但也容易形成条块分割。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两者不可替代。 因此,要把从蓄水、取水、输水、水分配、水的高效利用到排水、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的各个环节形成完整的社会用水过程,把自然和社会用水过程统一起来,形成以流域管理为基础,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统一

新软世纪解决方案管理好水资源,保障水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3 城市水务管理 城市水务管理就是建立在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基础上的区域水务管理。而城乡水务指城乡涉水事务包括防洪、排涝、蓄水、供水、用水、节水、污水处理及回用、地下水回灌等。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是从城市水管理“政出一门”的需求出发,打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水管理界限,建立起城市和农村、水源和供水、供水和排水、用水和节水、治污和回用一体化管理的城乡水务综合管理体制,目的是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管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4 城市数字水务的概念 从水的自然属性讲,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是以水文学、水资源学、生态学为科学基础的;从水的社会属性讲,它又是以经济学、社会学、系统科学以及信息化技术为科学基础。 “城市数字水务”则是建立在“以流域管理为基础,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管理思路下的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的研究城市水务管理的相关问题所提出的新思路、新技术以及新应用,是利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来对水务工作进行改造和运用的过程,是“数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1.5 数字水务的几个涵义 1、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在水利工作中的全面应用。 2、是一种全新的管理观念。它不是传统管理方式和电子技术的简单叠加,不是用电子技术去适应落后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对传统管理进行革命性的改造,以更好地实现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宗旨。 3、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数字水务建设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供水管网GIS平台管理系统说明书

供水管网GIS平台管理系统说明书

供水管网GIS平台管理系统说明书

目录 1项目概况 (2) 1.1工作目标 2 1.2主要工作内容 2 1.3工作依据 2 2供水管网GIS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3) 2.1系统技术性能说明 3 2.2总体设计 4 2.2.1系统总体结构 4 2.2.2软件体系结构 5 2.2.3系统部署架构 7 2.2.4软/硬件设备清单 8 2.2.5系统功能体系

8 2.3系统功能设计 10 2.3.1供水管网GIS信息系统(C/S版) 10 2.3.2供水管网GIS信息系统(B/S版) 24 2.4软件实施计划 26 2.4.1项目组织 26 2.4.2进度计划安排 26 2.4.3质量保证体系 28 2.5合理化建议 29 3管线探测解决方案 (30) 4工程主要人力资源 (30)

1项目概况 1.1 工作目标 (1)完成地下供水管线探测工程及数据建库工作。本次探测范围为:XX县自来水经营有限公司所辖供水管线及水表普查,管线暂定600公里,水表暂定40000只。 (2)完成XX县供水管网GIS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与部署,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工作,为XX县供水管网信息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1.2 主要工作内容 (1)管线探查、外业测量、水表普查和内业成果整理建库等。 (2)XX县供水管网GIS信息系统设计、开发、部署调试(包括安装、现场试验、试运行、正式运行)、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协调等。 (3)完成项目验收工作。 1.3 工作依据 ?建设部《城市测量规范》(CJJ/TB-2011); ?YB/9029-94《地下管线电磁法探测规程》; ?CJJ61-2003《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浙江省城市水业协会现代化营业所评价标准实施细则》2012版(系统 建设过程中如有新版标准发布,须符合新版标准); ?CMMI for DEV v1.2; ?经XX县自来水经营有限公司批准的技术设计书。

排水管网信息系统

排水管网信息系统 简 要 方 案

目录 1项目建设背景.................................... 错误!未指定书签。2项目建设目标.................................... 错误!未指定书签。3项目建设内容.................................... 错误!未指定书签。4排水管网信息系统建设规划........................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排水管网数据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统一地理信息服务........................... 错误!未指定书签。 4.3一站式排水门户网站......................... 错误!未指定书签。 4.4管网运行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4.5管网维护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4.6防洪排涝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4.7窨井安全监控预警........................... 错误!未指定书签。 4.8排水管网数据管理与模拟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4.9三维可视化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0移动终端应用系统...........................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1系统后台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实用实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 Standard for water loss control and assessment of urban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 CJJ 92-2016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7年3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1303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的公告现批准《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 92-2016,自2017年3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0.4、4.4.8、4.5.6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CJJ 92-2002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6年9月5日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4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169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漏损控制;5.评定。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名称改为《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2.章节设置作了调整,修订了管网漏损的基本概念、评定指标、水量统计、指标计算和评定标准;3.增加了漏损水量分析、漏水管理、分区管理、压力调控、计量损失和其他损失控制等方面内容;4.删除了“漏水检测方法”的内容。 本标准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邮编:100835)。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摘要:实施水务统一管理,是实现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化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目标。本文就论述了水务一体化的含义及其优越性,并提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乡水务;一体化;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一、水务及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一)、水务的含义 水务是指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所有涉水事务。水务主要包括:水资源、城乡防洪、灌溉、城乡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收利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涉水事务。 目前我国使用的水务的概念有别于水务公司的服务形式,也不同于把分别由建设、交通、环保部门分别进行管理的城市防洪、城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航运等方面的事务简单地水利的管理范畴,而应该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涉水事务。 (二)、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指水务管理所涉及的各项职能和各个环节之间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即对区域的防洪、排涝、供水、需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

村水电、地下水回灌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渡、统一管理。也就是说由一个部门对水质和水量负责。 二、水务一体化的优越性 (一)、理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保证。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对区域的防洪、排涝、蓄水、供水、排水、节水、水资源的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收利用等实行统一管理,改革“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这样才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促进了城镇的防洪与排水工程建设。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既可以从区域上统盘考虑防洪与排水,也可以根据有偿使用的原则,解决部分工程的投资和运行费用,促进城镇防洪排水工程的建设。 (三)、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产业。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可以使水利从以防汛抗旱为主的纯公益性基础设施向同时兼顾城乡供水、旅游、养殖和排水治污等经营性产业发展,以促进水利基础产业的良性运行与发展。 (四)、强化了水行政执法工作。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可以强化水行政执法工作,丰富水行政执法的内容。切实解决以前由于是多个部门管水形成的困难,如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费征集制度等实施都可迎刃而

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

前言 需求: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不断的扩大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供水管网系统越来越庞大。如何应对社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作为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供水管网将面临管理上的更高要求和严峻考验。在传统的供水管网管理中,管网数据基本上采用图纸方式进行管理的,存在许多弊端,对错综复杂的管线网络管理起来非常被动。地图以图纸的形式存放,不便于查询和保存,导致日后维护工作难度加大,有些管线甚至仅凭当时施工人员的记忆去寻找,导致很难及时地发现和处理事故,给供水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使用计算机,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供水管网的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行维护进行科学管理,实现管网基础信息管理与业务管理的同步发展,提高供水企业整体水平和服务质量。这是供水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科学管理的必然选择。 现状:目前,供水管网系统在国内部分大中城市已经应用起来,中部地区也在加紧步伐。 平台:北京超图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我国较早研究GIS 技术的公司之一,其自主研发的SuperMap GIS 平台采用全组件式开发方法,扬长避短,吸取了国内外各大GIS 软件的优点,同时弥补了其他GIS平台的不足。SuperMap GIS 已连续多年获得国家级的殊荣,在国内外各个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GIS行业榜首。更令人振奋的是SuperMap GIS 是我国第一个走向国际社会胡GIS 产品,发布了多种语言版本港、台湾等国家或地区出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因此,经过多个GIS 软件平台综合评估对比,我公司选用SuperMap GIS 为本系统GIS平台,能让本系统架构更灵活,功能更强大,性能更稳定、服务更到位。 产品:在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研发与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公司不断加强和提高系统核心技术、工程质量以及服务水平,不断完善软件产品功能,力求创新,将先进的软件设计思想与管理理念相结合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使用户得到最好的应用效果。 — ¥

水务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方案

市水务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设计方案 铜仁市水务局 2016年4月

目录 1项目概况 (3) 1.1项目建设背景 (3) 1.2依据 (3) 1.3设计目标 (4) 1.4技术优势 (5) 2软件设计开发方案 (6) 2.1总体设计方案 (6) 2.2软件系统功能说明 (8) 2.2.1基础数据查询系统 (8) 2.2.2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9) 2.3数据库建设和存储系统 (15) 2.3.1数据库软件的功能要求及选型 (15) 2.3.2数据库设计原则 (16) 2.3.3数据库总体设计 (16) 2.3.4数据库部署 (17) 3系统建设部署环境及运行维护 (18) 3.1系统运行维护 (18) 3.2系统部署环境设计 (18) 3.2.1网络和主机设计要求 (18) 3.2.2机房等其他配套附属设施设计要求 (18) 3.2.3主要软硬件选型配置要求 (19) 4项目实施方案 (20) 4.1项目组结构 (20) 4.2项目实施计划 (21) 4.3软件开发过程 (21) 4.3.1软件需求分析 (21) 4.3.2结构设计 (22) 4.3.3详细设计 (22)

4.3.4编码 (22) 4.3.5集成测试 (22) 4.3.6系统测试 (23) 4.3.7验收 (23) 4.3.8维护 (23) 5项目预算 (23)

1项目概况 1.1项目建设背景 十二五期间,市水务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水资源配置工程、城乡供排水保障工程、农村水利工程、防洪减灾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及水生态修复工程为重点,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以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基层水利水务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快形成适应山区现代水利发展需要的制度体系。积极构建水资源保障有力、开发利用有效、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保障的黔东水安全保障网,为打赢脱贫攻坚和同步小康提供坚实的水利水务支撑和保障。随着管理事务的增多,投资力度的加大,水务局报批、在建和管理维护的项目越来越多。为了加强项目管理,更好的支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务局预备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1.2依据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水利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试行)》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GB8566-1995 《规定与质量有关的术语》ISO 8402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ISO 9000-3 《可靠性管理标准ISO》DIS 9000-4 《软件配置管理》ISO/TC 176 《软件维护指南》GB/T14079-1993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实施水务统一管理,是实现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化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目标。本文就论述了水务一体化的含义及其优越性,并提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一、水务及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一)、水务的含义 水务是指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所有涉水事务。水务主要包括:水资源、城乡防洪、灌溉、城乡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收利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涉水事务。 目前我国使用的水务的概念有别于水务公司的服务形式,也不同于把分别由建设、交通、环保部门分别进行管理的城市防洪、城镇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航运等方面的事务简单地水利的管理范畴,而应该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涉水事务。 (二)、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指水务管理所涉及的各项职能和各个环节之间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即对区域的防洪、排涝、供水、需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用、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农村水电、地下水回灌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渡、统一管理。也就是说由一个部门对水质和水量负责。 二、水务一体化的优越性 (一)、理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保证。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对区域的防洪、排涝、蓄水、供水、排水、节水、水资源的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收利用等实行统一管理,改革“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这样才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促进了城镇的防洪与排水工程建设。 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既可以从区域上统盘考虑防洪与排水,也可以根据有偿使用的原则,解决部分工程的投资和运行费用,促进城镇防洪排水工程的建设。 (三)、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产业。

市政供水管网信息化系统框架

城市市政供水管网信息化系统方案 厦门飞华水务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Xiamen feihua Water&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Automation Engineering add:xiamen qi'xin west road 170#|Tel:86-592-5335774|Fax:86-592-5073555 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6211889372.html,|email: huxinbao@https://www.360docs.net/doc/6211889372.html,

目录 一.引言 (1) 二.建设背景 (2) 三.建设目标 (2) 3.1系统远期目标 (2) 3.2本方案建设目标 (6) 四.管网信息化系统总体结构图 (6) 五.管网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 (6) 5.1管网SCADA系统 (7) 5.1.1管网DataLog简述 (8) 5.1.2管网DataLog主要参数和性能 (9) 5.1.3管网DataLog特点和功能 (10) 5.1.4管网DataLog安装方式 (11) 5.1.5一体化智能水表简介 (13) 5.1.6一体化智能水表主要性能和参数 (14) 5.1.7一体化智能水表基表技术指标 (15) 5.1.8一体化智能水表外形和规格 (15) 5.1.9一体化智能水表特点和功能 (17) 5.1.10服务器 (18) 5.1.12卫星授时服务器(GPS TIMER) (19) 5.1.13 短信服务器 (19) 5.1.14 管网测压点WEB展现软件 (19) 5.1.14.1简述 (19) 5.1.14.2主要功能 (19) 5.1.14.3展示界面参考 (20) 5.2大客户管理系统 (36) 5.3.1简介 (36) 5.7.2 展示界面参考 (36) 5.3管网水力模型系统 (50) 5.3.1概述: (50) 5.3.2建立: (50) 5.3.2.1供水管网微观动态水力模型的建立 (51) 5.3.2.2供水管网在线实时水力模拟系统的建立 (53) 5.4管网优化调度系统 (53) 5.5供水调度系统信息化建设方案 (54) 5.5.1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54) 5.5.2软件模块设计 (56)

国内外水务管理系统分析

国内外水务管理系统分析 摘要:当今全世界都面临严重的水危机,水资源缺乏已成为关系到贫困、可持续发展乃至 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大问题。联合国组织近两年来一再强调大城市水资源是世界水资源问题中的重点,而管理又是城市水资源问题的核心。从国内外城市水资源的管理模式看,各种形式都有,尤以流域为单元统一管理为好。从管理体制上看,城市水管理政出一门,水质水量并重是发展趋势,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是国际水管理的潮流。 关键词:水危机水务管理经验分析 一、水务管理 水务管理:是城市水工程规划设计、城市水工程运营管理、城市水资源与节水、水生态环境保护恢复、城市防洪与减灾以及城市水文规律分析等的与水有关的管理。 二、国外城市水务管理 2.1管理体制 如今的水行政管理模式有两种模式被很多业内人士所推荐:一种是水市场模式,一种是水协商模式。这两种模式分别建立在美国西部的成功经验和法国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美国的水市场模式是依据于个人财产权,而法国模式强调共同协商。 美国水资源开发管理依照国会制定颁布的法令进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由联邦政府机构、州政府机构和地方机构三级负责。地方水管理机构实际上是一些经济实体,按照市场经济法则运行,与政府机关没有直接隶属关系。在政治体制上,美国实行私有制,因此联邦政府对水的管理主要集中在水权的管理上,至于供水配水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市场自发地调节和民间机构的运作。水权作为私有财产在美国可以自由转让,在转让程序上类似不动产的转让。近年来在美国的水交易市场上出现了一家Water2Water公司,旨在建立一个透明的和公正的水市场中枢,买方和卖方都能在这里进行各种类型的水交易,使水这种最宝贵的商品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它是一个灵活机动和“形式自由”的市场,它能满足各种规格的买方和卖方的要求。另外,在西部还出现了水银行(WaterBank)的水权交易体系,将每年来水量按水权分成若干份,以股份制形式对水权进行管理,方便了水权交易程序,使得水资源的经济价值得以更充分的体现。 法国的工业化及城市化程度很高,故其水管理主要指城市水管理。在法国,环境部是负责水和环境管理工作的主要政府部门。由于法国水管理层次较多(分4个等级:国家级、流域级、地区级、地方级),又涉及许多相关部门(农业部、卫生部、工业部),因此协调管理极为重要。简政放权是法国对水资源进行协调管理的一个特色。在国家层次上,成立水资源委员会,其主席由议会成员担任,委员由参众两院及国家有关的重要机构的代表组成。水资源委员会负责国家水政策的发展走向、与水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起草,并负责法规的批准、取排水授权和水质管理等方面的协调工作。在流域层次上,由流域委员会负责提出流域内水资源开发管理的总体规划,确定五年计划,建议水费计收率、投资分配等。支流或小流域水平上的水资源开发管理由地方政府负责,按照法律法规,在流域水资源开发管理总体规划的框架下提出支流或小流域水资源开发管理规划,组织生活用水供应及污水处理、筹集资金、

供水管理系统

《软件工程与数据库》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院名称:专业:年级: 一、设计题目 供水管理系统 二、主要内容 自来水公司或者水站对其客户信息进行详细的管理,对客户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应实现以下功能: (1)客户信息录入:将客户的资料以及其对应的详细信息录入数据库中。 (2)查询功能:实现按客户的编号、名字等指标进行详细情况的查询。 (3)修改功能:当某个或者某些客户信息错误时,能对其进行修改。 (4)删除功能:对不再提供服务的客户资料进行删除 三、具体要求 1、完成系统的需求分析 2、完成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形成系统的E-R图 3、使用PowerDesigner建模,建立PDM(物理数据模型) 4、创建数据库 5、编码及测试(选择你自己熟悉的开发工具完成系统的编码工作并进行测试) 四、主要技术路线提示 1.仔细阅读任务书内容,认真掌握任务要求→ 2. 调研及进行需求分析→ 3.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4. 建立PDM(物理数据模型)→ 5. 创建数据库→ 6. 编码及测试 五、进度安排 1.第一周完成系统分析和设计

2.第二周完成程序开发,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3.第三周答辩及提交 六、完成后应上交的材料 1.电子版材料:源程序一份(包括数据库文件)、任务书电子版一份、课程设计报告电子版一份 2.课程设计报告一份(双面打印)、任务书一份(单独双面打印,装订在课程设计报告的封面之后) 七、推荐参考资料 1.《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王珊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教程》闪四清清华大学出版社 3.《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技术》周龙骧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4.《软件工程概论》张海藩清华大学出版社 5.《实用软件工程基础》陈明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6.《数据库基础与应用-SQL SERVER2000》成先海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系主任审核日期年月日

水务项目管理系统信息系统

铜仁市水务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设计方案 铜仁市水务局 2016年4月

目录 1项目概况 (3) 1.1项目建设背景 (3) 1.2依据 (3) 1.3设计目标 (4) 1.4技术优势 (5) 2软件设计开发方案 (6) 2.1总体设计方案 (6) 2.2软件系统功能说明 (8) 2.2.1基础数据查询系统 (8) 2.2.2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9) 2.3数据库建设和存储系统 (15) 2.3.1数据库软件的功能要求及选型 (15) 2.3.2数据库设计原则 (16) 2.3.3数据库总体设计 (16) 2.3.4数据库部署 (17) 3系统建设部署环境及运行维护 (18) 3.1系统运行维护 (18) 3.2系统部署环境设计 (18) 3.2.1网络和主机设计要求 (18) 3.2.2机房等其他配套附属设施设计要求 (18) 3.2.3主要软硬件选型配置要求 (19) 4项目实施方案 (20) 4.1项目组结构 (20) 4.2项目实施计划 (21) 4.3软件开发过程 (21) 4.3.1软件需求分析 (21) 4.3.2结构设计 (22) 4.3.3详细设计 (22)

4.3.4编码 (22) 4.3.5集成测试 (22) 4.3.6系统测试 (23) 4.3.7验收 (23) 4.3.8维护 (23) 5项目预算 (23)

1项目概况 1.1项目建设背景 十二五期间,铜仁市水务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水资源配置工程、城乡供排水保障工程、农村水利工程、防洪减灾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及水生态修复工程为重点,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以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基层水利水务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快形成适应山区现代水利发展需要的制度体系。积极构建水资源保障有力、开发利用有效、生产生活生态用水保障的黔东水安全保障网,为打赢脱贫攻坚和同步小康提供坚实的水利水务支撑和保障。随着管理事务的增多,投资力度的加大,水务局报批、在建和管理维护的项目越来越多。为了加强项目管理,更好的支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务局预备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1.2依据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水利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试行)》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GB8566-1995 《规定与质量有关的术语》ISO 8402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ISO 9000-3 《可靠性管理标准ISO》DIS 9000-4 《软件配置管理》ISO/TC 176 《软件维护指南》GB/T14079-1993

城市供水管网GIS系统

城市供水管网GIS系统 武汉新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发布时间:2007-03-06 【进入论坛】 1、系统建设背景 城市供水管网数据量庞大,管网与供电、邮电等其它管网交错在一起,错综复杂;管网图纸资料手工操作,人工管理,效率低下且非常不便,更新困难,对突发事故的处理不及时等等。这一切问题有待于城市供水管网管理GIS系统来解决。使用计算机,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来进行供水管网的管理、管网设计及事故处理,已是势在必行。 管网管理系统就是将管网设施图形和属性数据进行输入、输出、管理、查询、分析,并辅助决策的计算机系统。 2、主要功能简介 2.1图形基本操作功能 如鹰眼图、区域定位、放大、缩小、漫游、全图显示、地图刷新等; 还可以实现平滑地缩小、放大地图,锁定漫游,提供鹰眼可随时查看图形所在地图位置或者跳转到所指定的区域等较为灵活的功能。系统的主界面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主界面 2.2数据采集 采用矢量化数据管理,将CAD中的管网地图自动转入并转换生成GIS数据库通常要求的点、线、面、拓扑关系属性等形式,并按照系统要求自动分层。 数据的分层管理:GIS的数据分为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两大类。采用了分层技术,即根据地图的某些特征及用户的需求,把它分成若干层,即整张地图是所有层叠加的结果(如:地形层、地名层、建筑物层、测量标志层、道路层、管网设施层等)。在与用户的交互过程中只处理涉及到需要的层,而不是整幅地图,因此能够对用户的要求作出快速的反应。 数据的操作和分析:采用矢量数据管理模式,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对地物的描述,对其中的一类数据的操作势必影响到与之相关的另一类数据,提高了操作带来的数据一致性和操作效率。同时各个数据相互间又有必然的联系,能够准确无误的完成爆管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统计分析。 2.3数据输出 (1)图形数据输出 按照管网管理部门日常工作的运行模式,根据用户选择的形状或方式输出打印或转换成

城市供水管网GIS系统的建设管理与维护

城市供水管网GIS系统的建设管理与维护- 市政给排水论 文 导读::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供水管网日趋复杂,供水管网GIS系统作为管网管理中重要的信息化管理工具,能有效解决“海量”管网信息的存储、管理、分析和应用等问题,也为管网改造、爆管抢修等业务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本文结合深圳的实际情况,对供水管网GIS 系统的建设、管理与维护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图形数据管理 1.前言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将计算机技术和空间地理分布数据相结合,通过系统建立、空间操作与模型分析,为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工程设计、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目前GIS已广泛应用于土地、电力、交通、资源等领域[1]。 由于城市发展十分迅速,供水管网的变更速度不断加快,大量的管网资料急需处理水利论文,传统的人工统计、分析和纸介质的存储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城市供水管网的现代化需要,因此GIS已经成为了供水行业必不可少的重要管理工具[2]。 2.系统建设 2.1.开发平台选择 GIS开发平台的选择对系统日后的建设、维护和扩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我们在选择GIS开发平台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技术性能。GIS开发平台技术先进性决定了地理信息系统建立起来后能否满足现在和往后的功能需求。在搭建GIS框架时除了要考虑当前的使用需求外,还应适当考虑到日后对系统升级的需要。(2)价格成本。任何软件系统的建设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GIS系统的开发建设也需要相当大的资金投入。在选择GIS平台时价格成本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购买GIS平台的费用、二次开发费用、系统维护费用和系统升级费用等。 (3)二次开发难易程度。二次开发主要是发生在GIS系统建设初期,但要使GIS系统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实用性,需根据实际情况对GIS 功能不断完善。我们在选择GIS平台时,应选择开放式的、容易二次开发与维护的GIS平台论文格式范文。 (4)平台操作的难易性。平台操作的难易性主要影响到GIS系统的维护和操作,要尽量选择容易操作维护的GIS平台。 (5)开发商开发经验。为保证开发的速度与质量,应优先考虑选择开发实力较强、具有GIS开发经验的开发商。在选择好开发平台后,开发商可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功能开发。 (6)维护服务。主要包括GIS平台供应商和系统开发商对GIS运行后的维护服务。 (7)GIS的发展趋势。选择符合GIS发展趋势的开发平台,有利于日后的系统升级和二次开发,这是影响GIS系统生命力的重要因素。深圳水务集团于2004年基于ArcGIS平台建立了管网信息管理系统,在此之前,为了全面了解各平台的使用和开发情况,对国内外各大型

水务公司信息化管理系统概述

水务公司信息化管理系统概述 摘要:基于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视频技术的发展,依托先进的管理理念,整合供水企业现有的各项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建立一套高效、灵活、科学、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业务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提升企业整体工作效率。 关键字: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整合;目标;功能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video technology, relying on the advanced management concept, the integration of water supply enterprise existing production management, establish a highly efficient, flexible, scientific, complet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he digital management of business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work efficiency. key words: computer network;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tegration; objective function; 中图分类号:tp393 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095-2104(2013)1-0020-02 随着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网络工程和信息管理等系统性能的巨大改进,出现了将自动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起来的时机,近几年,测试、检测、监控等各行业正沿着计算机化、标准化和网络化趋势发展,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

供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

完善自动化管理控制系统,切实保障供水安全可靠性 张家港市给排水公司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大家好!我很荣幸代表张家港市给排水公司在这次全省城乡统筹发展区域供水论坛上作交流发言。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指出切实做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把以人为本真正落到实处的一项紧迫任务,要求有条件的地方要尽早实现城乡统筹区域供水。近年来,我省规划实施区域供水的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各兄弟水司充分发挥城市基础设施的辐射作用,利用资金、技术和规模化优势,统筹城乡供水,提高了供水水质,保障了供水安全,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已被建设部采纳并在全国推广实行。下面我就本公司在完善自动化管理控制系统,保障供水安全可靠性方面的有关工作向在座各位作一简要汇报。 一、自动化管理控制系统概况 张家港市给排水公司的自动化管理控制系统,始建于1992年,经过这些年的不断拓展完善,目前已建成了融“四遥”控制系统、电视监控系统、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和供水管网压力监测系 - 1 -

统为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可以全面实时监测公司下属的4座水厂和主要供水管网的工作状态,并能够控制第三水厂、第四水厂及水源厂的生产运行。 公司的自动化系统采用莫迪康、昆腾系列PLC和高品质进口仪表,组成了高度可靠的现场工业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对自来水生产的各个工艺流程可以进行全自动化控制;基于INTOUCH工业组态软件下开发的人机界面管理系统,具有良好的三维动态显示界面、强大的控制管理能力和完善的数据库服务功能;技术领先的数字化工业电视监控系统能够对各主要生产设备的运行进行监控;自动控制系统的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 我们采用的DLP显示屏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用显示屏,单台尺寸67英寸,共有10块无缝拼接而成,接缝小于0.3mm,像素每块80万,既可以单独成像,也可以整块屏逼真、清晰地显示一幅800万像素的图画。与其它显示器相比,DLP屏具有亮度高,使用寿命长,稳定性能好的特点。 视频监控系统由7台视频服务器和56个监控摄像机组成,覆盖了各厂区关键部位。视频信号进行实时压缩后,接入公司局域网,客户机可随时调看和切换任意监控点的图像、控制云台镜头的动作,实时或定时录像、录像查询回放、报警联动等。“四遥”(遥测、遥讯、遥控、遥调)系统与视频监控同步显示,在操控工艺设备的同时,自动同步切换监控画面,操作人员能够对设 - 2 -

再生水供水管理系统

再生水供水管理系统 操作手册 北京博大水务有限公司

摘要 再生水供水管理系统,将再生水公司的主要业务,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集合起来,对业务流程进行了最好的整合与规范。通过供水管理系统,可以很好的完成公司日常的数据输入、数据存储、统计数据、报表打印、决策支持工作,使再生水公司更好、更快、更高效的运营。 首先分析再生水公司供水管理系统的可行性,业务流程、数据流程、数据字典,在此基础上设计功能模块、输入输出及编码设计、数据库,并编写代码实现特定功能。本系统在完成信息的增、删、查、改等基本功能的同时,综合分析海量数据给出图表,便于管理者进行决策。 系统中能记录海量数据,进行人员信息的管理,主要业务数据的导入、修改、查询、删除,准确统计数据,处理数据,制作报表,为决策提供快速准确的支持。为企业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使企业变得精炼易控,运营高效、决策正确,从而更好的在当代社会健康长远的发展。 系统分析 系统整体规划 供水管理系统的整体规划将从以下方面阐述: (1)系统实施的硬件环境:本系统的开发在硬件CPU主频2.0G以上、内存1G、硬盘80G,即一台普通PC机。 (2)系统的功能模块:根据实际需求,本系统需要有以下功能模块:系统的初始化模块:进行系统的登录、退出管理; 基本信息管理模块:对所需要的各方面信息,如公司抄表人员、水表信息、供水站信息、用户信息等进行管理; 水表管理模块:在实际情况中,水表可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暂时停用状态、永远停用状态、检修状态等,不同状态的水表在系统实施时有不同的处理办法; 主要业务模块:包括抄表与缴费,抄表员记录抄表数据,存入数据库,这是整个系统数据流的运转的开始,缴费员将收费情况输入数据库,是进行数据统计的前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镇供水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镇供水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7-11-04T09:06:42.0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作者:张玉坤1 孟付明2 [导读] 摘要:以广饶县城镇供水信息化建设为背景,简要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城镇供水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以及该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并对系统的运行及维护提出建议。 1. 盛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淄博 255000 2. 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济南 250101 摘要:以广饶县城镇供水信息化建设为背景,简要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城镇供水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以及该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并对系统的运行及维护提出建议。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城镇供水;管理系统 1 概述 当前,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近年来连续干旱,多数城市供水告急,节水问题不再是小问题。节水并非限制、压缩用水,而是要提高用水效率,加强用水管理。为此,广饶县自来水公司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综合运用GIS技术、CAD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以完善的地理空间数据管理体系和数据服务体系进行构建,开发了“广饶水务操作信息管理系统”,有效的调控出厂压力和流量需求,为合理科学调度,爆管处理,水质监测等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达到了高效、安全、优质供水的目标。 2 信息系统安装环境及系统结构 2.1 软件环境 2.1.1 服务器端安装 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2003及以上,数据库:Oracle 11 运行环境:Net FrameWork 4.0。IIS:IIS6.0及以上。 2.1.2 客户机安装 浏览器:IE8.0及IE内核浏览器(IE8以上版本请选择兼容模式)。分辨率:1024×768以上。 2.2 服务器硬件环境 主频:Intel 至强处理器 2.0G 4核及以上;硬盘:146G以上,推荐作Raid5阵列;内存:4G以上。 2.3 系统结构 “广饶水务操作信息管理系统”以GPRS无线网络系统作为系统的数据通信平台,系统由中心调度计算机、GPRS通讯设备和压力、水质、水源井采集设备及仪器仪表等组成。通讯及WEB发布服务器连接到INTERNET,并获得一个固定IP地址,作为整个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集中地。整个生产调度系统的上位机监控软件设在中心控制室,各辖区内设监测点从站,从站通过GPRS方式向调度中心传送数据。该信息管理系统可通过增加从站设备来增加数据监测点,便于系统的扩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