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章建华简介骨质疏松是指以单位体积内骨量低于正常为特征的骨骼疾患。

其主要表现为骨质的有机成分生成不足、继发钙盐减少及骨组织的微细结构破坏。

目前有不少学者认为骨质疏松的定义应包括骨量的减少与骨强度的降低两个方面单纯的骨量减少应称为骨减少症(osteopenia)而把骨量减少所导致的骨强度降低称为骨质疏松症。

患者:女岁骨质疏松症分类根据骨质疏松的病因可将其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两大类。

原发骨质疏松分为绝经后(Ⅰ型骨质疏松)与老年性骨质疏松(Ⅱ型骨质疏松)两大类。

此外还包括青年性骨质疏松和特发性骨质疏松但相对少见。

继发性骨质疏松包括任何可明确病因的骨质疏松。

Ⅰ型与Ⅱ型骨质疏松的区别Ⅰ型Ⅱ型年龄岁岁性别(男女)::骨丢失部位骨松质为主骨松质与骨皮质骨丢失速度加快正常骨折部位脊柱和桡骨远端脊柱和髋部甲状旁腺功能减低增强钙吸收减少减少(OH)D转化为,(OH)D继发性减少原发性减少主要原因与绝经有关与老化有关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分类内分泌异常性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Cushing综合征糖尿病消化系统疾患胃切除吸收不良血液系统疾患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全身性肥大细胞症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痉挛药物肝素先天性疾患骨发育不良症胱氨酸尿症

EhlerDanlos综合征Marfan综合征Wilson病Menke病乳糖不耐受症制动、宇宙飞行其他酒精中毒金属中毒维生素C缺乏病老年性脊椎骨质疏松症是原发性骨质疏松在脊椎骨的表现,是老年人腰背痛的一个重要病因,尤其是绝经后妇女更为常见。

原发性骨质疏松常以脊椎的胸腰段受累最早、最明显,这可能与椎体骨松质丰富和所受压力相对较大有关。

致病因素、内分泌因素()、钙调节激素:某些参与钙代谢调节的激素水平异常起到重要作用。

①甲状旁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可促进破骨细胞的分化加速骨的吸收过程②维生素D③降钙素降钙素是骨吸收强有力的抑制剂。

()、生长调节激素类:①生长激素②糖皮质激素③胸腺素④胰岛素()、性激素:()、其他:包括一部分在全身和(或)局部对骨生长有调节作用的生长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IFGⅠ、表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及前列腺素、骨钙素等。

、免疫因素:骨质疏松的发生与细胞免疫的功能异常有关。

、营养因素:钙摄入不足是导致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女性对钙的摄入量一般要低于男性而随年龄增长肠道的钙吸收能力又明显减低。

、废用因素:运动显然对骨代谢具有明确的影响。

老年人的运动量明显减少肌肉逐渐萎缩骨的形成与重建也因此而失去了所必需的应力刺激而明显减弱。

长期卧床者因制动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还有女性的高发病率也可能与其肌肉不如男性发达、运动量相应较少有关。

、遗传因素:骨折的发生率在不同的人群和种族之间有明显差别。

白人和亚洲人最多黑人最少。

在不同的国家和人群中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可相差倍之多。

最高的是北欧诸国、新西兰和美国英国、南欧和亚洲国家居中南非班图人最低。

病理生理脊椎骨质疏松的病理学改变主要表现在皮质骨与松质骨两个方面。

青年时期椎体骨小梁呈纵横两种方向均匀分布而伴随增龄横向骨小梁逐渐减少纵向骨小梁则大多保留。

就骨皮质而言大约在岁前后开始丢失速度为每年%~%随增龄其速度可相应增快至晚年则有所减慢或停止。

而妇女在绝经后骨皮质骨量丢失速度将每年增长%~%并持续~l年时间。

骨松质的丢失则相对要早其速度大约为每年%。

从总体上讲骨松质的骨量丢失大约要早于骨皮质年左右开始而就女性而言其不仅绝经前骨松质的丢失速度要高于骨皮质而且在绝经后的一段时间内其丢失速度仍将超过骨皮质。

图为不同年龄组第腰椎骨密度的情况。

图:正常人第三腰椎骨密度的年龄分布(X±S)(左为男性右为女性)对第腰椎骨松质的测量发现横向骨小梁的厚度与年龄呈负相关而

纵向骨小梁厚度并未发生明显改变。

这样的骨小梁结构就很容易发生微小损伤此时的骨重建过程亦多处于负平衡状态即骨吸收多于骨形成往往难以修复损伤。

随着这一病理过程的进展骨松质横向骨小梁呈进行性减少纵向骨小梁也逐渐由宽变窄。

与此同时椎体上、下方的终板及构成外壁的骨皮质也相应变薄一旦受到外力就非常容易发生骨折(图)。

图:椎体骨小梁减少顺序骨质疏松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腰背痛,即使很轻微的动作往往导致骨折并引起剧烈的腰痛,有的疼痛较轻但呈持续状态。

产生疼痛的机理比较复杂,一般认为腰背痛症状并非由骨质疏松引起,是来自骨质疏松继发的脊柱结构改变,脊柱呈楔形变,主要表现为椎体前缘被压缩,而当椎体终板骨折时,椎体中央部分被压缩,多个椎体楔形变脊柱出现后突畸形,脊神经后支遭到牵张性损害,出现脊神经后支性腰背痛,根据脊神经后支解剖规律其原发病变在上腰椎,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腰痛和腰骶部纯痛。

楔形变愈严重,临床疼痛愈严重,且坐位时疼痛加重,平卧休息时疼痛减轻或缓解。

有人也认为腰背痛与神经肽有关。

绝经妇女由于卵巢萎缩,机体内分泌紊乱,体内雌激素含量减少,造成钙质吸收不良而血钙含量减少。

机体为维持钙、磷代谢平衡,便动员全身骨释放钙质,结果造成继发

性脱钙而引起骨质疏松。

随增龄而发生的骨量缓慢丢失主要是由成骨细胞的活性受到抑制所致而当女性绝经后所发生的骨量迅速丢失则在相当程度上应归咎于破骨细胞活性增强而导致的骨转换加速。

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主要表现为骨的密度减低。

骨小梁减少、变细、分支消失甚至完全消失尤以水平方向之脊柱骨小梁的吸收更快残留的骨小梁稀疏排列呈栅状进而纵行骨小梁也被吸收。

骨皮质则可明显变薄。

但X线平片检查敏感性较差轻度骨质疏松常难以发现一般认为骨量减少达%时X线平片方可显示。

①脊柱:日本慈惠医大法以第胸椎和第腰椎为中心分别摄胸椎及腰椎正侧位X线片根据骨小梁的变化将骨密度分成级。

Ⅰ度:纵向骨小梁清晰Ⅱ度:纵向骨小梁稀疏Ⅲ度:纵向骨小梁影像模糊。

正常像轻度(慈大式分类Ⅰ度)中等度(慈大式分类Ⅱ度)重度(慈大式分类Ⅲ度)Eastell等根据椎体高度测量包括椎体的前缘高度(Ha)、后缘高度(Hp)和中央高度(Hm)对椎体压缩性骨折作了分类(图)。

图脊柱椎体压缩骨折的分型A正常B楔状变形C双凹(鱼椎变形)D扁平椎脊椎骨椎体骨小梁结构线图及相应的X线改变()正常椎体松质骨()轻度骨质疏松()中度骨质疏松()重度骨质疏松X 线呈“画框样”改变图Singh指数评价骨质疏松程度图第二掌骨的放

射学测量图MD法测量第二掌骨骨密度()单光子吸收法:单光子吸收法(singlephotonabsorptiometry)由Cammeron于年提出其原理是使高度准直光子束穿过肢体再根据光子衰减程度换算出骨矿含量。

其核素源一般为I测量部位多取桡、尺骨中远端/交界处作为测量点。

该处主要成分为骨皮质故单光子吸收法主要反映骨皮质的骨量而无法对脊柱这一以骨松质为主要成分且最早受累的部位作出判断。

()双光子吸收法:双光子吸收法(dualphotonabsorptiometry)是在单光子吸收法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原理与单光子法相同但采用高能量和低能量两种核素源可对腰椎、股骨近端等部位进行测量并可准确地反映骨松质的骨量丢失情况其核素源多为Gd。

由于核素半衰期短需经常更换故较难普及。

()双能X线吸收法:双能X线吸收法(dualenergyXrayabsorptiometry)的优点在于不需更换射线源检查时间短而准确性也较双光子吸收法有所提高。

双能X线法的测量部位主要为腰椎和股骨近端也可作全身测量。

()定量CT扫描:定量CT(quantitativecomputedtomography)扫描可对骨骼密度进行三维测量通过对CT图像的重建处理所产生的X线衰减系数可被用来确定任何部位的组织密度这一衰减系数用CT值表示。

定量CT通常可分作单能定量CT和双能定量CT两种。

定量CT扫描多用于脊柱松质骨的骨密度测定。

()超声波:超声技术早已在工业上被用于检测材料的特性而用于骨量的测定仅在近些年来才得以发展。

超声波在骨骼中的传播速度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骨密度、骨的弹性模量、骨松质与骨皮质的分布、骨小梁方向、无机盐与有机成分所占比例以及疲劳损伤等。

采用超声技术的优越性在于无放射性及费用低廉但由于其影响因素较多目前临床应用尚不够普遍。

预防和治疗目前尚无有效、安全的方法能使疏松的骨骼恢复正常骨量已经被压缩的脊柱椎体亦无法使其恢复原状。

因此应强调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提高骨量峰值所达到的骨量峰值越高以后发生骨质疏松的机会也就越少。

同时还应减少绝经后和随增龄而发生的骨量丢失。

对于危险性较大的老年人还应加强教育防止因跌跤而导致骨折并避免应用影响平衡的药物。

而对骨质疏松患者则应积极治疗防止骨量进一步丢失并力求恢复骨量使其症状得以缓解。

.营养补充良好的营养是骨骼正常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条件而在绝经后和老年人的营养补充则可减少和防止骨量的丢失。

饮食中应保证足量的钙、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某些维生素缺乏状态如维生素D、维生素B、维生素B和维生素K缺乏等可能增加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性应加以避免。

.运动力学负荷可使骨量增加。

临床上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当人体骨骼被固定制动在一个相对较弱的引力场中一段时间后将会产生废用性改变无论是骨松质的密度还是骨皮质的厚度均明显减低而积极的功能锻炼则可能使骨密度与骨皮质厚度增加。

因此坚持体育锻炼对于骨量的积累及减少骨量丢失是有益的。

.药物除上述措施外对于高危老年人及已发生骨质疏松的患者可酌情选用药物预防或治疗。

()性激素:雌激素是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首选药物并对减少骨折发生具有肯定疗效。

()降钙素降钙素是一种骨吸收抑制剂其作用可能在于抑制前破骨细胞转化为破骨细胞而且可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

降钙素可预防绝经期前后的骨量丢失对高转换型骨质疏松尤其见效。

降钙素还可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并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甲状旁腺激素:以往认为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是增加破骨细胞的数目和活性并由此促进骨吸收过程但目前已发现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上均存在有甲状旁腺激素的受体故认为其作用可能是双重的。

()维生素D:此类药物可分为以下三类:①生理活性物质及其受体:包括,(OH)D和α(OH)D。

②药理活性物质:包括R,(OH)D和,(OH)D,内酯。

③维生素D诱导物质:包括Fl(OH)D、oxaα(OH)D和β(羟丙氧)(OH)D。

()二膦酸盐:二膦酸盐是一类合成的焦磷酸盐类似物其特征是含有两个CP键,与焦磷酸的结构类似故其理化性质与焦磷酸相近。

二膦酸盐于离体及在体条件下均被证明是强有力的骨吸收抑制剂其机制可能为:①对破骨细胞的细胞毒作用②与骨表面有亲和性可在骨表面直接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③与骨基质结合对具有骨吸收活性的细胞因子产生抑制。

()氟化物:氟化物具有较强大的骨形成促进作用可使松质骨骨量明显增加。

但有研究证明这一作用仅限于小剂量应用时而给予大剂量氟化物时氟与钙结合使钙不能被吸收反而使骨折发生率上升。

氟化物还可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使骨吸收作用加强故治疗时应小剂量给药并同时给予钙剂和维生素D。

一般用剂量为每日给予氟化钠mg。

()异丙氧黄酮:异丙氧黄酮对于离体培养的破骨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与增殖。

()ADFR疗法:由Frost首先提出其中心点是根据骨重建过程中BMU活化、吸收、形成之顺序(ARF)序贯给药以激活骨的间充质细胞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活性并解除对成骨细胞活性的抑制。

如此重复给药以使骨量增加。

即活化(activation)、抑制(depress)、解除(free)和重复(repeat)简称ADFR疗法。

ADFR疗法尤其适用于低转换型骨质疏松但在药物活化后由于破

骨细胞活性增加可出现一过性骨量减少及高血钙此时很容易发生骨折因此对于骨量极低者应小心慎重。

骨质疏松症的分类及诊断标准

骨质疏松症的分类及诊断标准 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原发性OP和继发性OP,原发性OP 除特发性外,分为I型和II型,I型又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为高转换型,主要原因为雌性激素缺乏;II 型又称为老年性骨质疏松,为低转换型,由于年龄的老化。 1.原发性特发性:幼年型成年型经绝期老年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指主要由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低落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常于绝经后5~l0年发病,属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其特征是全身的骨量减少及骨组织微结构改变,以至骨脆性增高,易于骨折,使妇女的残废率和死亡率增加,其治疗机理主要在于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提高绝经后妇女体内性激素水平,抑制骨吸收,并通过对机体的全身性、多环节的调节作用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 型):老年人肾脏虚衰,三焦气化不利;或脾胃虚弱,气血亏虚,气虚无力行血;或脾虚湿盛;或久病入络,气血运行不畅;或寒凝筋脉等均可导致瘀血痰浊痹阻筋脉,致筋骨失养;同时,痰瘀还可导致肾虚的产生及进一步衰竭,从而诱发或加重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产生。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治疗,主要以补肾(温补肾阳,填补肾精)为主,并在补肾的基础上根据其临床表现分别采取健脾益气、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温化寒湿等法。 2.继发性继发性OP是继发于长期用药的不良反应(如糖皮质激素),或继发于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肾小管性酸中毒、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

.内分泌性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性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妊娠哺乳 .营养性蛋白质缺乏维生素CD缺乏低钙饮食酒精中毒等 .遗传性成骨不全染色体异常 .肝脏病 .肾脏病慢性肾炎血液透析 .药物皮质类固醇抗癫痛药抗肿瘤药(如甲氨蝶呤)肝素等 .废用性全身性骨质疏松见于长期卧床截瘫太空飞行等;局部性的见于骨折后Sudecks肌萎汐伤后肌萎缩)等.胃肠性吸收不良胃切除 .类风湿性关节炎 .肿瘤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癌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Mast-Cell病等 .其他原因吸烟骨质减少短暂性或迁徙性骨质疏松 骨的生长期:受精至20~25岁 平衡期:20~25稳定期,35~40岁骨吸收与骨生成平衡 骨衰老下降期:35岁以后开始衰老,骨量下降。妇女绝经后(50岁以后),10年内,每年以1.5~2%丢失。 骨质疏松难以控制的因素: ①绝经;②性别;③年龄;④种族;⑤体型瘦小(57kg 以下,危险性更大);⑥种族史。 骨质疏松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 ①日照不足;②长期低钙饮食;③不良的生活习性;④运动量少;⑤药物;⑥疾病。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大小: 激素>糖尿病>外来激素>抗癫痫药>泻药>低钙饮食

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OF骨质疏松症风险一分钟测试题

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 O F骨质疏松症风险一 分钟测试题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OF)骨质疏松症风险一分钟测试题? 1 父母曾被诊断有骨质疏松或曾在轻摔后骨折 ? 2 父母中一人有驼背 ? 3 实际年龄超过40 岁 ? 4 是否成年后因为轻摔后发生骨折 ? 5 是否经常摔倒 (去年超过一次),或因为身体较虚弱而担心摔倒? 6 40 岁后的身高是否减少超过3 cm 以上 ?7 是否体质量过轻 (BMI 值少于 19 kg/m 2) ?8 是否曾服用类固醇激素连续超过3个月 ?9 是否患有类风湿关节炎 ?10 是否被诊断出有甲亢或是甲旁亢、1 型糖尿病、克罗恩病或乳糜泻等胃肠疾病或营养不良 ?11 女士回答:是否在45 岁或以前就停经 ?12 女士回答:除了怀孕、绝经或子宫切除外,是否曾停经超过12 个月 ?13 女士回答:是否在50 岁前切除卵巢又没有服用雌/孕激素补充剂 ?14 男性回答:是否出现过阳萎、性欲减退或其他雄激素过低的相关症状 ?15 是否经常大量饮酒 (每天饮用超过两单位的乙醇,相当于啤酒 1 斤、葡萄酒3 两或烈性酒1 两) ?16 目前习惯吸烟,或曾经吸烟

?17 每天运动量少于30 min (包括做家务、走路和跑步等) ?18 是否不能食用乳制品,又没有服用钙片 ?19 每天从事户外活动时间是否少于10 min,又没有服用维生素D ?上述问题,只要其中有一题回答结果为“是”,即为阳性,提示存在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并建议进行骨密度检查

骨质疏松题库1-2-10

骨质疏松题库1-2-10

问题: [单选]除以下哪项外均为骨质疏松的病因() A.老年人 B.绝经后妇女 C.骨关节退行性变 D.营养不良 E.内分泌障碍 骨关节退变为生理性改变而非骨质疏松的病因。

问题: [单选]下列对骨质疏松描述错误的是() A.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类 B.雌激素可抑制骨吸收,雌激素水平不足是病因之一 C.多数患者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D.女性绝经期后发病率升高 E.骨折是本病最为严重的后果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的代谢性骨病。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及特发性三类,其中,原发性占绝大多数。雌激素缺乏可导致骨吸收增强,引起骨丢失。因此绝经后患病率升高。本病最大的危害是骨折发生,常发生的部位有脊椎、髋部和前臂等,以髋部骨折后果最为严重,可导致各种并发症、致残或死亡。

问题: [单选]老年人最常见的代谢性骨病是() A.佝偻病 B.骨软化症 C.痛风性关节炎 D.骨质疏松症 E.性腺功能减退 (天津11选5 https://www.360docs.net/doc/6211910283.html,)

问题: [单选]可导致骨质疏松的药物,除外() A.泼尼松 B.左甲状腺素 C.碳酸锂 D.低分子肝素 E.阿司匹林

问题: [单选]WHO针对女性骨质疏松症骨量测定的诊断标准() A.骨密度低于正常年轻妇女骨量峰值均值在1个标准差以上 B.骨密度低于正常年轻妇女骨量峰值均值在1个标准差以内 C.骨密度低于正常年轻妇女骨量峰值均值在1至2.5个标准差之间 D.骨密度低于正常年轻妇女骨量峰值均值超过了2.5个标准差 E.骨密度低于正常年轻妇女骨量峰值均值超过了2.5个标准差,并伴有1处或多处骨折

骨质疏松【知识科普】

骨质疏松(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骨质疏松即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 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 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 二病因1.特发性(原发性) 幼年型成年型、经绝期、老年性。 2.继发性 ①内分泌性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性 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②妊娠、哺乳。③营养性蛋白质缺乏、维生素C、D缺乏、低钙饮食、酒精中毒等。④遗传性成骨不全染色体异常。⑤肝脏病。⑥肾脏病慢性肾炎血液透析。⑦药物皮质 类固醇、抗癫痛药、抗肿瘤药(如甲氨蝶呤)、肝素等。⑧废用性全身性骨质疏松见于长期卧床、截瘫、太空飞行等;局部性的见于骨折后、Sudecks骨萎缩、伤后骨萎缩等。⑨胃肠性吸收不良 胃切除。⑩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癌、单核细胞性白血病、Mast-Cell病等。?其他原因骨质减少、短暂性或迁徙性骨质疏松。 三临床表现 1.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弯腰、咳嗽、大便用力 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 屈,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 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 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若压迫脊髓、马尾神经还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老年人骨质 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毫米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厘米。 3.骨折

骨质疏松的四种症状

骨质疏松有4种发病征兆,你知道吗 【导读】电视中经常报道骨质疏松就用盖中盖高钙片,那么是否是因为我们人体缺钙才导致的骨质疏松症的呢? 什么叫骨质疏松症呢? 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 1、活动能力减退,身体关节僵硬, 发现关节活动发僵,身体灵敏度及平衡能力的下降,伸展身体时出现不适,感到容易疲劳,双下肢发沉、动作缓慢时,就要注意避免摔跤了。 2、身高减少,出现驼背。 我相信只要稍微注意生活的人都知道,身高减少,出现驼背这种现象出现最多的就是在老年人的身上了。由于骨质疏松会造成脊椎压缩变形、前倾、背曲加剧,所以会出现身高降低,形成驼背现象。现在的长期对着电脑的上班族就得更加注意了,坐姿的不正确,饮食得不当都是有可能会导致这种现象在你的身上出现的。 3、摔倒。 由于骨骼的僵硬及身体的灵活性降低,导致老年人更易出现摔倒这种事故。这主要就是因为骨质疏松这种症状的影响。特别是由于老年人对疼痛敏感性差,有的已经发生了骨折,但未感到明显疼痛,不及时就诊,容易耽误治疗。因此,老人只要跌倒就要及时就诊。 4、周身骨骼疼痛。

这种症状在现在的上班一族应该也是常见的,以腰背痛为主,并沿着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时疼痛减轻,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会使疼痛加剧,并有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疼痛加重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就得多多注意自己的身体了。 小编提示:生活中的一些小小征兆都是我们身体健康的一种反映,关注生活点滴,关注自己的身体。关于骨质疏松的征兆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骨质疏松的发病,往往与体质、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有关,因此,大家在平时最好能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的同时,一旦出现骨质疏松的征兆,务必及时就医。

骨质疏松常见模型(1)

骨质疏松常见模型 1.概念: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微细结构破坏、骨强度下降,导致 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2.临床表现:腰背部疼痛,体长缩短,驼背及发生骨折。 3.按严重程度分:骨质疏松的发生程度包括低骨量、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 骨折。依次程度增加。 4.现代医学将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继发性、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三大类。原 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因年龄所致的体内性激素突然减少及生理性退行性改变所致。分为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OMP)和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由疾病或药物因素诱发,疾病如内分泌代谢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脏疾病、肝脏疾病等,药物诱发如长期大剂量的肝素、免疫抑制剂、抗癫痫病药、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一般伴有遗传疾病史,女性多见,妇女哺乳期和妊娠期的骨质疏松症往往也列为此类 现代医学的研究 1.发病机制:主要机制是因为衰老、体内性激素减少、药物和某些疾病等因素 导致骨吸收和骨形成平衡失调,骨矿物质和有机质等比例丢失,导致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进而引发骨折,为全身性代谢性骨病。总的来说,是由遗传、激素、营养、失用、年龄、生活习惯及免疫学等方面多种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2.诊断与治疗:①诊断:依靠临床表现、骨量的测定、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及骨转化生化指标等,其中以骨量测定最为重要。临床上采用采用BMD测量作为诊断、与测量骨质疏松症骨折风险、监测自然病程以及评价药物干预疗效的最佳定量指标。临床上测量BMD的方法有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外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pDXA)、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QCT)及定量骨超声(QUS)等,其中DXA测量值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临床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金标准”。②治疗:除了加强锻炼、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主要还是要依靠药物治疗。药物干预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功能,防止骨丢失,增加骨量。1.骨吸收抑制剂,常见的有二膦酸盐、雌激素类药物和降钙素等。此类药物对已经丢失骨量的恢复的作用不明显,雌激素类药物有诱发子宫内膜癌的危险。2.骨形成促进剂,常见的有氟化物、甲状旁腺激素、活性维生素D3等。这些药物可刺激成骨细胞分化成熟,促进骨基质分泌和矿化,增加骨量。目前公认的骨形成促进剂是甲状旁腺激素。3.骨矿化促进剂,钙剂和维生素D等,这类药物科促进骨基质矿化,减少矿物质流失。单独使用

骨质疏松诊疗规范

骨质疏松症诊疗规范 1.概述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WHO)。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 该病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3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所致的骨质疏松症;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 2.病因病理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3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所致的骨质疏松症;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 3.康复住院标准 因骨质疏松症所引起的疼痛、运动功能下降,乃至发生骨折,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4.临床症状 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但许多骨质疏松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的症状,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才发现有骨质疏松。 4.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4.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脊柱畸形和伸展受限。胸椎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影响心肺功能。腰椎骨折可能会改变腹部解剖结构,引起便秘、腹痛、腹胀、食欲减低和过早饱胀感等。 4.3骨折:脆性骨折是指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如日常活动而发生的骨折为脆性骨折。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其他部位也可发生骨折。发生过一次脆性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加。 5.专科体征 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常见的体征是脊柱弯曲变形,这些患者由于经常腰背疼痛,负重能力降低,双下肢乏力,因此身体多处于前倾状态,以减轻脊柱的负重。骨质疏松症患者还常常有椎体的压痛,多见于胸段、腰段椎体、钥关节外侧及胸廓,压痛部位常伴有叩击痛。如果骨质疏松症性骨折愈合欠佳,骨折两端骨折对位、对线不良,有可能发生肢体弯曲畸形。骨痛、骨骼畸形、体位异常及肢体乏力还可以导致思者体态及步态异常,活动协调性差等。 6.影像学 骨影像学检查和骨密度。 ①摄取病变部位的X线片 X线可以发现骨折以及其他病变,如骨关节炎、椎间盘疾病以及脊椎前移。骨质减少(低骨密度)摄片时可见骨透亮度增加,骨小梁减少及其间隙增宽,横行骨小梁消失,骨结构模糊,但通常需在骨量下降30%以上才能观察到。大体上可见椎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康复2练习题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康复2练习题 1.( )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 A: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 C:畸形、疼痛、弹性固定 B:畸形、疼痛、反常活动 D:高热、寒战、腹痛 2.骨质疏松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 )。 A:男性儿童和老年妇女 B:青年和男性成人 C:儿童及妇女 D: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 3.Ⅱ型骨质疏松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包括()。 A:主要病因为增龄衰老 B:主要病因为雌激素增多 C:骨丢失率为缓慢丢失 D:骨丢失在松质骨(腰椎) E:骨丢失在皮质骨(四肢)和松质骨 4.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 A:一些儿童和青少年原因不明的特发性骨质疏松 B:绝经后、年龄增加而引起的骨质疏松,以及一些儿童和青少年原因不明的特发性骨质疏松C:绝经后、年龄增加而引起的骨质疏松,不包括特发性骨质疏松 D:主要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诱因(如药物)引起的骨质疏松症 E:以上都不对 5.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特征为() A:骨量减少 B:骨的微观结构不变 C:骨的脆性降低 D:Ⅰ型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E:Ⅱ型为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 6.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 A:主要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诱因(如药物)引起的骨质疏松症 B: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C:原因不明的骨质疏松症 D: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E:以上都不对 7.如骨密度(BMD)测量符合骨质疏松症,可能性最大的类型是 A: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B: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C: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D: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E: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合并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8.诊断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如该例)的患者,治疗应首选 A:钙剂和维生素

B:双膦酸盐 C:胸椎成形术 D:观察 E:一般镇痛治疗 9.下列几种特殊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要点,错误的是() A:性激素缺乏性骨质疏松症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B: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主要是严格控制高血糖,不必应用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 C:制动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性治疗和药物治疗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但要注意制动部位的运动锻炼和康复治疗 D: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如病情允许,主张糖皮质激素采用最小剂量维持,注意适当补充钙剂喝维生素D制剂 E:器官移植术后骨质疏松症:治疗方法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10、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 A:骨密度B:骨强度C:骨长度D:骨质量

骨质疏松症 课题讲稿

病因 1.特发性(原发性) 幼年型成年型、经绝期、老年性。 2.继发性 ①内分泌性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性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②妊娠、哺乳。③营养性蛋白质缺乏、维生素C、D缺乏、低钙饮食、酒精中毒等。④遗传性成骨不全染色体异常。⑤肝脏病。⑥肾脏病慢性肾炎血液透析。⑦药物皮质类固醇、抗癫痛药、抗肿瘤药(如甲氨蝶呤)、肝素等。⑧废用性全身性骨质疏松见于长期卧床、截瘫、太空飞行等;局部性的见于骨折后、Sudecks骨萎缩、伤后骨萎缩等。⑨胃肠性吸收不良胃切除。⑩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癌、单核细胞性白血病、Mast-Cell病等。?其他原因骨质减少、短暂性或迁徙性骨质疏松。 2临床表现 1.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弯腰、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若压迫脊髓、马尾神经还影响膀胱、直肠功能2.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毫米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厘米。 3.骨折 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3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血清钙、磷以及碱性磷酸酶水平通常是正常的,骨折后数月碱性磷酸酶水平可增高。 (2)血甲状旁腺激素应检查甲状旁腺功能除外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者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可正常或升高。 (3)骨更新的标记物骨质疏松症患者部分血清学生化指标可以反应骨转换(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状态,这些生化测量指标包括:骨特异的碱性磷酸酶(反应骨形成)、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反应骨吸收)、骨钙素(反应骨形成)、Ⅰ型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一、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II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 二、疾病症状 骨质疏松症本身包括三大类症状:(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3)骨折;非外伤或轻微外伤即可导致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 三、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疼痛本身可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脊柱变形、骨折可致残,使患者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增加肺部感染、褥疮发生率,不仅患者生命质量和死亡率增加也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四、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椎体压缩性骨折是脊柱骨质疏松最常见的并发症,常见于老年人,

多发于T11~L2,它可以导致骨折部位疼痛,椎体高度丢失,脊柱不稳,甚至会导致脊柱后凸畸形。随着病情的发展,其症状主要表现为骨折椎体部位的持续疼痛和脊柱活动受限,最终严重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目前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方面。保守治疗主要包括应用止痛药物、抗骨质疏松药物,卧床休息,支具固定和康复治疗等。手术治疗主要应用经皮椎体强化术(PV A),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后凸成形术(PKP),PVP 和PKP 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能够实现快速止痛、恢复椎体高度、强化骨折椎体强度与刚度、并纠正后凸畸形。 五、重视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基础治疗 骨质疏松症的基础治疗往往容易被忽视,很多老年人在发生骨折后才开始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基础治疗可以有效提高骨密度,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几率。 (1)运动。绝经期妇女每周坚持3小时的运动,总体钙增加。运动还能提高灵敏度以及平衡能力,鼓励骨质疏松症患者尽可能地多活动。 (2)营养。良好的营养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足量的钙、维生素D、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从儿童时期起,日常饮食应有足够的钙摄入,钙影响骨峰值的获得。欧美学者们主张钙摄入量成人为800~1,000mg,绝经后妇女每天1,000~1,500mg,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6-12-16 21:03:22 / 天气: 晴朗/ 心情: 高兴/ 个人分类:骨关节炎/骨质疏松专题 查看( 340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 1.多吃含钙丰富的食品:一般认为,钙吸收率为53%的乳制品是补钙最佳食品。以牛乳最好,其次是乳酪、黄油和酸奶等。但有些人讨厌牛奶味道或引起腹泻。讨厌牛奶味道者可试将脱脂乳粉或奶酪粉撒到咖哩、汉堡、煎鸡蛋或稀粥等食品上;或把牛奶倒入酱汤内混合食用。引起腹泻者可少量多餐,且餐后喝温牛奶,或向奶油汤中加入牛奶,使身体对乳糖逐渐习惯,或改喝酸奶和豆奶。另外,晒干的沙丁鱼50克中含有700毫克钙,鲹科鱼、鲐鲅鱼及瑕虎鱼等都富含钙,在体内的吸收率达38%,可作为很好的钙源,但应注意的是这些海鱼含盐分多,应尽量把盐洗掉,痛风患者要少吃。 2.菜肴应荤素结合、低盐为佳:植物性食品与动物性食品含有的营养成分种类不同,营养成分的状态、可吸收性也不相同,菜肴荤素搭配可使摄入的营养成分更均衡。但注意的是,菠菜、蕹菜、竹笋和茭白等含草酸高,草酸可影响钙吸收,在烹饪时宜先在开水中焯一下,使部分草酸溶于水而降低草酸含量。低盐饮食可预防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还可减少钙从尿中的排出,并可避免因其他疾病引发的骨质疏松症。 3.不吸烟和少饮酒:吸烟对骨质影响可能与烟草中的烟碱有关,烟碱能增加骨吸收,抑制骨形成。若每天吸20支烟,25~30年后骨量就会下降8 %~1 0 %。酒精引起骨质疏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抑制成骨细胞功能、影响性激素分泌、干扰维生素代谢及甲状旁腺激素分泌等有关。适量的饮酒可减少骨量的丢失,而过量饮酒则会增加骨量的丢失。在各类酒中,啤酒和蒸馏酒致骨质疏松的作用最明显,而葡萄酒作用不明显。 4.减少咖啡、浓茶及富磷食物的摄入:动物肝脏、碳酸饮料、可口可乐等含磷较高,高磷摄入可导致中等程度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钙调节激素持续性紊乱,可加速骨质的丢失。过多摄咖啡者骨量减少速度快(但如钙摄取充分,则不受咖啡的影响)。大量喝茶或喝浓茶,会使尿钙排泄增加,还可引起消化道中的钙、蛋白质和其它营养成分难以吸收,因此饮茶要适量。 5.不随意用药:某些药物如强的松、肝素、甲氨蝶呤、甲状腺素、苯妥英钠等对骨代谢有不良影响,用药时要权衡利弊。 6.加强运动(尤其是户外运动):运动是骨重建的决定性因素,负荷运动可增加骨量,可预防骨丢失,还可改善肌肉和增加灵活性,从而减少跌倒及其不良

严重骨质疏松怎么办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严重骨质疏松怎么办 导语:随着年龄的增加,一般老年人钙的流失非常严重,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的产生,如果不加以及时治疗,还会出现严重骨质疏松,从而对生活产生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加,一般老年人钙的流失非常严重,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的产生,如果不加以及时治疗,还会出现严重骨质疏松,从而对生活产生影响,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生活不能自理,严重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应当及早发现并加以治疗,多注意营养方面的补充,尽可能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骨质疏松症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由多种因素所致,它的基本病理机理是骨代谢过程中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偶联出现缺陷,导致人体内的钙磷代谢不平衡,使骨密度逐渐减少而引起的临床症状。 临床上用来防治骨质疏松的药物有:钙制剂,包括有逸得乐、凯思立,钙尔奇D、乐力、葡萄糖酸钙口服液、龙昌钙+D口服液、劲得钙、巨能钙和超微钙;抑制骨吸收药物,如去氢孕嗣、倍美力片和利维爱等;双膦酸盐类,如福善美、骨麟、邦得林和吉力舒宁;成骨治疗药物,如特乐定;促进矿化的维生素类药物,如法能(lα-羟基维生素D3)、罗钙全(钙三醇)、萌格旺(阿法骨化醇)、立庆(阿法骨化醇片)。 现在已经有多种药物应用于骨质疏松症,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如饮食钙量不足者,可服用钙片补充。目前常用的钙片剂型很多,用药应遵医嘱,病情较重的不能单用钙剂,应配合其他药物治疗。意见建议:维生素D有利于钙质吸收,也可选用活化维生素D,对老年人有更佳的效果。 还要保持一定的运动以及在饮食方面注意钙质的吸收,高钙食物是你日常生活中的重点选择,意见建议:牛奶、奶制品、虾皮、虾米、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健康教育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的症状: 1. 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2. 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 3. 骨折 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有以下因素者属于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尤其髋部骨折家族史);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少;饮食中钙和/或维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积极预防老年性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

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该病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在骨折发生之前通常无特殊临床表现,因此,预防重于治疗。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老年性骨质疏松在中国乃至全球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健康问题。 老年性骨质疏松的预防重点在于防止骨质进一步丢失,要保护好脆弱的骨质,就要从日常的生活习惯做起。 1、适当体育运动: 适度的运动有益于肌肉和骨骼的健康,能增进肌肉的张力和弹力,增强骨骼的耐受力,增加骨骼的流血量,使骨骼营养良好,推迟骨骼的老化。老人参加运动要注意掌握好运动量,运动太多、太少都不适宜;并且要注意安全,运动的时间应该选择在光线充足的时段。其次要选择好运动的场地,应以熟悉的环境为宜,不要选择同时有青年人在进行剧烈活动的场所,以免受到冲撞而造成损害。 2、注意合理营养: 钙是骨骼维持强度所必需的要素,富钙食品有助于钙代谢平衡,利于骨矿物质沉积,充足的蛋白质有助于骨基质形成。老年人饮食中钙量常常不足,这与食量减少,食欲差,消化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因此要注意富钙食品的摄入,如牛奶、鸡蛋既能提供优质蛋白,又含有丰富的钙、磷。其他还有绿色蔬菜、豆类及豆制品、鱼虾、海产植物、贝类等。各种维生素的摄入对防治骨质疏松也很重要。 3、防止跌倒:老年人的骨骼因为疏松而变得脆弱,但只要保护得好,

骨质疏松症(修1)

中老年骨质疏松致骨痛症的患者与补钙 北京316医院疼痛微创科顾柯100093 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骨质疏松才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并得到世界的公认: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胳疾病。 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 (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部分患者可呈膝关节疼痛、绞索、活动障碍(上下楼梯、下蹲、负重时)。 (2)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3)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它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加重经济负担,并严重限制患者活动,甚至缩短寿命。据我国统计,老年人骨折发生率为6.3%-24.4,尤以高龄(80岁以上)女性老人为甚。一般骨量丢失20%以上时即发生骨折。BMD每减少1.0DS,脊椎骨折发生率增加1.5-2倍。脊椎压缩性骨折约有20%-50%的病人无明显症状。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骨丢失中骨重建(Bone Remodeling)处于负平衡,其机制一方面是由于破骨细胞的吸收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成骨细胞功能的衰减导致骨量减少,并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1)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骨吸收增加已是公认的事实。雄性激素具有促进蛋白合成作用,对骨基质的合成有促进作用。国内外均有报道中老年人骨质丢失量与血清性激素相关。 (2)随年龄的增长,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致使骨代谢紊乱。人体有三种钙调节激素,即降钙素(CT)、甲状旁腺激素(PTH)及1,25(OH)2D3。CT是由甲状腺“C细胞”所分泌,可降低骨转换,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PTH使骨代谢活跃,促进骨吸收。1,25(OH)2D3促进钙的吸收利用。老年人肾功能显著下降,肌酐清除率降低,导致血磷升高,继发性使PTH上升,骨吸收增加,骨钙下降。老年人肾内1α羟化酶活性下降,使1,25(OH)2D3合成减少,肠钙吸收下降,又反馈性PTH分泌上升。老年人“C细胞”功能衰退,CT分泌减少,骨形成下降。 (3)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及消化功能降低,骨纳差,进良少,多有营养缺乏,致使蛋白质,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研究表明,蛋白质摄入不足或过量都对钙的平

骨质疏松的危害后果都有哪些

出现了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可以利用中药来治疗,这样的话能省事很多,而且还不会有那么 多副作用。骨质疏松是一种多见的疾病,直接严重的危害到了患者的生活,其实大家需要尽早 了解这种疾病的出现,而且要注意合理的进行调理,为了避免造成更多危害,大家也要注意自 己的饮食方式,以免造成更多的影响,骨质疏松的危害后果都有哪些? 骨质疏松的危害。 1·腰背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最主要的表现。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强度不断降低, 使得腰背肌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而且逐渐导致肌肉疲劳,出现肌肉及肌膜性腰背疼痛,这种疼 痛是由轻到重的一个缓慢的过程,开始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只是感到全身乏力,腰部发酸,不舒服,脊背肌肉有些僵硬,活动不便,偶尔全身有些疼痛,但又说不清疼痛的具体部位,这 种疼痛称为钝痛,便是骨质疏松的开始,应赶快去医治。 2·疼痛到一定程度,特别是女性,疼痛的位置主要发生在腰椎部位,叫锐痛,同时还有颈 椎骨质增生,睡不好觉,血压升高,头晕。到了严重时,疼痛难忍,夜不能眠,生活失去自理 能力,骨密度降低,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甚至经常发生骨折,骨折后不易愈合,会发生 肺炎,肺栓塞,脑栓塞等并发症,增加病死率 3·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生长激素分泌减少,骨质流失严重,骨骼变的越来越脆弱,它给中老年朋友带来了诸多危害,腰腿痛,全身关节疼痛,彻夜难眠,无法提重物,严重的发生骨折,甚至危及生命。美国大约有2500万妇女的骨质疏松患者,我国亦有8400万人忍受着骨质疏松疾病的痛苦,其中3/4是绝经后的妇女,如此众多的患者引起了世界 医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全世界把每年10月20日定为国际骨质疏松日。知道了骨质疏松疾 病的危害,就要正确认识,及早防治,保护自己的健康。 出现了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可以利用中药来治疗,这样的话能省事很多,而且还不会有那么 多副作用。这种疾病还会造成腰背酸痛,这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平时大家需要全面的进行调理,避免造成身体乏力,而且要注意自我保健一定要注意这种疾病的出现,避免造成肌肉紧张,同 时也要注意自我调理方法,以免导致疼痛,带来更多痛苦平时也要注意合理的进行护理。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导致骨质 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疾病。 退化性骨关节病:又称骨性关节炎、老年性骨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等,是 由于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变,引起关节软骨完整性破坏以 及关节边缘软骨下骨板病变,继而导致关节症状和体征的 一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 ?(必考题)老年糖尿病临床特点(P174): 不典型----- 1.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 2.症状广泛且多样化。 3.并发感染和酮症酸中毒多见。 4.多种老年病与DM重迭。 5.易出现低血糖。 ?老年糖尿病95%以上是2型糖尿病。 ?常见老年运动系统三大疾病:(1)骨质疏松(OP) (2)退化性骨关节病 (3)骨折 ●骨质疏松的分类(P176): (1)原发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绝经后早期骨丢失)。 (2)续发性:与特异病有关。 (3)特发性:与遗传有关。 ?骨质疏松病因:雌激素缺乏占首位。 ?骨质疏松的临床特征:身高变矮、脊柱弯曲(椎体骨折)、非暴力骨折。 ●老年骨折的特点: (1)骨质疏松致发病率高。 (2)较少暴力即可导致。 (3)不能及时就诊。 (4)多次骨折。 (5)并发症、死亡率、致残率高。 (6)常见部位:髂骨骨折、脊柱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桡骨远程骨折。 ?骨质疏松诊断标准:金标准----双能X线吸收仪(DEXA) *不同种族、年龄, DEXA值不同。 ?退化性骨关节病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关节病变、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 退行性变和续发性骨质增生。 ?(必考题)退化性骨关节病常见病因: (1)经常性、持续性不均衡用力。 (2)老年生理性退行性改变。 (3)肥胖遗传。

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

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 时间:2009年02月09日00:24 这个测试是让受试者回答10个问题。如果受试者有任何一条问题的答桉为“是”,就表明有患上骨质疏鬆的危险,但这并不証明受试者就患了骨质疏鬆症,是否患有这种病症需要进行骨密度测试来得出结论。 这10个问题是: 1.您的父母有没有轻微碰撞或跌倒就会发生髋骨骨折的情况? 2.您是否曾经因为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会伤到自己的骨骼? 3.您经常连续3个月以上服用可的鬆、强的鬆等激素类药品吗? 4.您的身高是否降低了3厘米? 5.您经常过度饮酒吗? 6.每天您吸烟超过20支吗? 7.您经常患痢疾腹泻吗? 8.女士回答:您是否在45岁之前就绝经了? 9.您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除了怀孕期间)? 10.男士回答:您是否患有勃起功能障碍或缺乏性欲的症状?▲ (国际骨质疏鬆基金会提供) 预防骨质疏鬆从年轻时开始 被称为“寂静之病”的骨质疏鬆症,常在发生骨折之后才能发现。国际骨质疏鬆基金会报告显示,全球有2亿女性患此病,60-70岁的女性中有1/3患病,80岁以上的女性则有2/3患病。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预测,我国约有8800万骨质疏鬆症患者,每年医疗费用按最保守估计也需人民币150亿元。骨头发出的警报,值得人们关注。

骨质疏鬆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的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头“变脆”,容易发生骨折为特点的全身性疾病。 骨质疏鬆最常见的症状,是腰背酸痛、弯腰、驼背。老年人患骨质疏鬆症后,形成的嵴柱压缩性骨折使人变矮,嵴柱缩短又使身体前倾,从而出现弯腰驼背。 骨质疏鬆症患者常在轻微外力作用下,甚至日常生活中发生骨折,即所谓的“脆性骨折”。严重者甚至咳嗽一声、上厕所下蹲或系鞋带时,都会发生骨折,且会反复在不同部位发生骨折。刘阿姨就是在做看似完全无害的动作———抱小孩时发生骨折。 进行骨密度检测和有关化验,能及早作出诊断。 提醒“寂静之病”容易忽视 常见的骨质疏鬆,有原发性骨质疏鬆和继发性骨质疏鬆之分。 原发性骨质疏鬆又分为两种:一种称绝经后骨质疏鬆,常发生在绝经后的4至10年内,主要原因是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质快速丢失﹔另一种称老年骨质疏鬆,一般发生在60岁以后,因体内缺少维生素D而造成。 继发性骨质疏鬆大多是因某些疾病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引起的。 骨质疏鬆被称为“寂静之病”,这是因为其发生时无明显症状,容易被人疏忽。许多人是在发生骨折后到医院拍摄X片时才发现的。但隻有当骨量丢失超过30%时,X片才能显示出骨质疏鬆,但为时已晚,会给治疗带来困难。 骨质疏鬆症的主要症状是疼痛,并以腰肩部疼痛为主,严重时会出现全身骨骼和关节疼痛,身材变矮,嵴柱畸形变为驼背。 骨质疏鬆的骨折,常发生于嵴柱、腕、髋(股骨颈)和踝部。嵴柱压缩性骨折时会出现剧烈疼痛,连翻身都困难﹔髋部骨折的老人,30%的患者会因卧床而引发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发现有疑似骨质疏鬆的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做骨密度测试并定期随访,从而在比较中判断有否骨质流失的情况发生。 在年轻时储蓄骨质

骨质疏松试题

姓名: 分数: 外二科骨质疏松测试题 1、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 A:骨矿密度和骨质量 B:骨硬度和弹性 C:骨长度和骨质量 D:骨矿密度和骨长度 2、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以()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 A:骨密度 B:骨强度 C:骨长度 D:骨质量 3、骨质疏松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 A:男性儿童和老年妇女 B:青年和男性成人 C:儿童及妇女 D: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 4、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内。 A:1-2年 B:3-4年 C:5-10年 D:6-15年 5、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后发生的骨质疏松 A:55岁 B:70岁 C:80岁 D:60岁

6、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为发生(),即在受到轻微创伤时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 A:椎体骨折 B:髋部骨折 C: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 D:腕部骨折 7、()是骨质疏松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 A:疼痛、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 B:畸形、疼痛、反常活动 C:畸形、疼痛、弹性固定 D:高热、寒战、腹痛 8、发生髋部骨折后的1年内,死于各种并发症者达(),而存活者中约()致残,生活不能自理,生命质量明显下降。 A:30% 60% B: 50% 20% C:50% 50% D: 20% 50% 9、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 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cm。 A:1-3 B:3~6 C:5-10 D:10-20 10、女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症性骨折的危险性(),高于乳腺癌、子宫内 膜癌、卵巢癌的总和。 A: 50% B:40% C:30% D20%

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

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 程琛 19920102203330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 摘要: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据调查,骨质疏松症在我国状况堪忧,本文将对骨质疏松症的现状、预防和治疗进行简单介绍。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是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发病多缓慢个别较快,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 1、骨质疏松现状 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群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全世界约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七位。而预计到2050年,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将发生在亚洲,绝大部分在我国。 据统计,我国60~69岁的老年女性的骨质疏松症发生率高达50%~70%,老年男性为30%。同样,我国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医疗费用也不容小视,北京地区2005年实际医疗费用支出为131亿,北京每年仅50岁以上新发骨松性骨折病人数超过1.7万,北京每年因骨质疏松骨折增加医疗费用超过5.1亿。专家认为,随着我国进入老龄社会,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众健康问题。 但是一项调查显示,骨质疏松的治疗情况与患病率却继而相反。专家指出,我国骨质疏松患者危害之所以如此大大,其原因与这种对于骨质疏松治疗的忽视有着密切的关系。数据显示,骨质疏松症在50岁以上妇女中的患病率约为1/3,80岁以上妇女患病比例超过2/3。许多人把骨质疏松作为一种年老的必然表现而未予重视,其中3/4的骨质疏松患者从未就医。 2、骨质疏松的预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