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eTouch电容触摸屏方案的通讯接口的设计

TrueTouch电容触摸屏方案的通讯接口的设计
TrueTouch电容触摸屏方案的通讯接口的设计

TrueTouch电容触摸屏方案的通讯接口的设计

电容式触摸屏是在玻璃表面贴上一层透明的特殊金属导电物质。当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时,触点的电容就会发生变化,使得与之相连的振荡器频率发生变化,通过测量频率变化可以确定触摸位置获得信息。电容式触摸屏在触摸屏四边均镀上狭长的电极,在导电体内形成一个低电压交流电场。在触摸屏幕时,由于人体电场,手指与导体层间会形成一个耦合电容,四边电极发出的电流会流向触点,而电流强弱与手指到电极的距离成正比,位于触摸屏幕后的控制器便会计算电流的比例及强弱,准确算出触摸点的位置。电容触摸屏的双玻璃不但能保护导体及感应器,更有效地防止外在环境因素对触摸屏造成影响,就算屏幕沾有污秽、尘埃或油渍,电容式触摸屏依然能准确算出触摸位置。由于电容随温度、湿度或接地情况的不同而变化,故其稳定性较差,往往会产生漂移现象。该种触摸屏适用于系统开发的调试阶段。

一、 Cypress TrueTouch电容触摸屏方案介绍

Cypress半导体公司生产高性能IC产品,用于数据传输、远程通讯、PC和军用系统。公司1982年成立,是一家国际化大公司。目前约有人员3000人,已经在全球建立了销售网络。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加州San Jose.赛普拉斯(Cypress)为消费类电子、计算、数据通信、汽车、工业和太阳能等系统核心部分提供高性能的解决方案。赛普拉斯致力于客户服务,充分利用基于产品性能的工艺以及制造技术专长,使其产品系列扩展到有线与无线USB器件、CMOS 图像传感器、计时技术解决方案、网络搜索引擎、专业存储器、高带宽同步和微功耗存储器产品、光学解决方案以及可再配置的混合信号阵列等。

Cypress PSoC 技术将可编程模拟 / 数字资源集成在单颗芯片上,为感应电容式触摸屏提供了TrueTouch?解决方案,它涵盖了从单点触摸、多点触摸识别手势到多点触摸识别位置的全部领域。配合高效灵活的PSoC Designer 5.0 开发环境,Cypress TrueTouch?方案正在业界获得广泛的应用。

PSoC系列单片机是在一个专有的MCU(Microprogrammed Control Unit)内核周围集成了可配置的模拟和数字外围器件阵列PSoC块,利用芯片内部的可编程互联阵列,有效地配置芯片上的模拟和数字块资源,达到可编程片上系统的目的。PSoC 是一种对于标准的“全数字式”微控制器设计、纯粹的模拟设计以及介乎此二者之间的所有设计而言具有同等的高适用性的器件,是一种具有极端灵活且完全可编程的混合信号SOC 的基本原理的全新一代器件。

图1是Cypress TrueTouch方案中经常使用的轴坐标式感应单元矩阵的图形,类似于触摸板,将独立的ITO 感应单元串联在一起可以组成Y 轴或X 轴的一个感应单元,行感应单元组成Y 轴,列感应单元组成X 轴,行和列在分开的不同层上。多点触摸识别位置方法是基于互电容的触摸检测方法(行单元上加驱动激励信号,列单元上进行感应,有别于激励和感应的是同一感应单元的自电容方式),可以应用于任何触摸手势的检测,包括识别双手的10 个手指同时触摸的位置(图2)。它通过互电容检测的方式可以完全消除“鬼点”,当有多个触摸点时,仅当某个触摸点所在的行感应单元被驱动,列感应单元被检测时,才会有电容变化检测值,这样就可以检测出多个行 / 列交*处触摸点的绝对位置。

图1 轴坐标式感应单元矩阵的图形

图2 Cypress TrueTouch 多点触摸识别位置

方案同时显示了5 个手指触摸点的位置。

图3显示了Cypress TrueTouch方案的不同应用领域,包括触摸按键,图像的两手指手势操作,以及同时识别多点触摸位置和控制多个目标。

图3 Cypress TrueTouch 电容触摸屏方案

二、Cypress TrueTouch电容触摸屏的通讯接口

Cypress TrueTouch电容触摸屏主要通过TX / I2C / SPI / USB 与主机实现物理通信,TrueTouch芯片可以直接报告一些基本手势(如两点触摸的平移 / 缩放 / 旋转),也可以提供专用的API 给用户,用户端获得多点坐标后通过API 运算识别更多的或者自定义的手势。API 使用标准C 语言编写,可以运行在51 / ARM 等多个平台,这大大简化了用户端软件开发的工作量。

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 interface )是指中央处理器和标准通信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如:RS232接口。RS232接口就是串口,电脑机箱后方的9芯插座,旁边一般有“|O|O|” 样标识。计算机与计算机或计算机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传送可以采用串行通讯和并行通讯二种方式。由于串行通讯方式具有使用线路少、成本低,特别是在远程传输时,避免了多条线路特性的不一致而被广泛采用。在串行通讯时,要求通讯双方都采用一个标准接口,使不同的设备可以方便地连接起来进行通讯。

1. TX 通信接口

Cypress Designer 5.0 提供了TX8SW用户模块,可以实现7 / 8位RS-232格式的软件串行接口,支持115200,57600,38400,19200,9600,4800,2400,and 1200 bps的传输速度。用户可以在代码中设定相应的I/O口,波特率,极性和停止位数。TX8SW接口不占用PSoC的数字 / 模拟模块资源,提供了从PSoC到主机的单向通信连接。

2. I2C 通信接口

Cypress Designer 5.0 提供了多个I2C通信的用户模块,包括I2CHW(允许多主机通信,可以设定为主机或从机,支持7位/10位寻址模式),EzI2Cs(工作为从机模式,占用ROM/RAM 资源最少),I2Cm(工作为主机模式)和I2Cs(工作为从机模式)。这几种I2C模块都与Philips 的工业标准I2C总线接口兼容,而且不占用PSoC的数字 / 模拟模块资源,提供了从PSoC 到主机的100 kbps / 400 kbps速率双向通信连接。

PSoC 与主机I2C 通信时,通常是对所有的行 / 列感应单元触摸检测完成后,通过一个GPIO 报告中断给主机,主机响应中断并读出所需的数据。以下方法可以确保主机读出数据的完整性:

While(1){

TSX_ScanAllSensors(); // TSX 是Cypress 互电容检测方式用户模块

TSX_UpdateAllBaselines(); // 更新感应单元Baseline

TSX_GetCentroids(); // 获得多点的位置

TSX_ReportINTwithOvertime(); // 向主机报告中断,有超时控制

// 检测EzI2Cs 用户模块的RAM 读/写计数器,等待直到主机读出全部数据

while (EzI2Cs_bRAM_RWcntr != sizeof(I2Cregs)){};

…; // 运行其它用户代码

主机对I2C Structure 特定字节写入预定义数据后,可以通知PSoC 进入待机模式(定

期工作模式 + 定期休眠模式)或完全休眠模式。PSoC 在待机模式下主机可以进入休眠,PSoC 通过Sleep Timer 定期唤醒自己进入定期工作模式,检测部分感应单元(如仅扫描行单元)来获知是否有用户激活事件。如果有激活事件就通过中断唤醒主机并进入PSoC工作模式;没有就再次休眠并定期唤醒自己以降低功耗,实际的电流功耗是工作模式和休眠模式以时间加权的平均值,例如:一秒内唤醒PSoC 4 次进入工作模式检测,每次检测16ms@3.2mA,其它时间进入休眠模式@3uA,实际的电流功耗 = (16ms * 4 * 3.2mA + (1000ms – 16ms * 4)* 3uA ) / 1000ms ~= 0.208 mA。

PSoC Sleep mode 下将关闭Analog / Digital UM,使所有GPIO 不形成电流通路,使能I2C 通信引脚的外部中断唤醒,然后进入Sleep mode,主机随后可以调用一次I2C 读或写事件来唤醒PSoC。

随着手机、PDA等便携式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需要更小的产品尺寸和更大的LCD显示屏。受到整机重量和机械设计的限制,人机输入接口开始由传统的机械按键向电阻式触摸屏过渡。2007年iPhone面世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它采用的电容式触摸屏提供了更高的透光性和新颖的多点触摸功能,开始成为便携式产品的新热点,主机随后可以调用一次I2C 读或写事件来唤醒PSoC。

3. SPI 通信接口

SPI,是英语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的缩写,顾名思义就是串行外围设备接口。是Motorola首先在其MC68HCXX系列处理器上定义的。SPI接口主要应用在 EEPROM,FLASH,实时时钟,AD转换器,还有数字信号处理器和数字信号解码器之间。SPI,是一种高速的,全双工,同步的通信总线,并且在芯片的管脚上只占用四根线,节约了芯片的管脚,同时为PCB的布局上节省空间,提供方便,正是出于这种简单易用的特性。

Cypress Designer 5.0 提供了SPIM(设定为主机模式),和SPIS(设定为从机模式) UM。它们使用Tx Buffer / Rx Buffer,Control / Shift寄存器和Digital通信模块,实现了8bit全双工同步通讯。用户可以选择SCLK(由SPI主机产生来设定通信bps)频率和极性,LSB First等属性以支持SPI mode 0,1,2和3(见表1)。

表1 SPI 模式选择

4. USB 通信接口

Cypress Designer 5.0 提供了USBUART(使用USB接口来模拟一个COM口),和USBFS UM。

USBUART使用时在PSoC端和PC端就像使用串行口一样方便,用户在设定VendorID /ProductID / VendorString / ProductString / SerialNumberType /SerialNumberString / DevicePower / MaxPower这些参数后,编译项目就可以自动生成INF文件。当PSoC与PC连接后,PC安装这个INF文件,双方就可以进行双向通信。

USBFS支持Control / Interrupt / Bulk / Isochronous 传输,提供了USB IN / OUT 控制节点的底层驱动模式,解释来自USB Host的请求并分配给相应的函数。通过USBFS Setup Wizard可以很方便的配置器件描述符,用户还可以将USB配置成HID(Human Interface Devices)器件或通用USB器件。

USBUART和USBFS接口都不占用PSoC的数字 / 模拟模块资源,提供了从PSoC到主机的USBFull Speed双向连接。

三、Cypress TrueTouch 电容触摸屏不同通讯接口的选择

选用Cypress TrueTouch 触摸屏解决方案时,可以根据具体应用的需要灵活选择通讯接口(见表2)。

表2

电容式触摸屏的优点正在被广泛认可,其增强的耐用性、优雅的人机界面带给消费者全新的操作体验。随着电容式触摸屏市场的逐渐扩大,灵活的通讯接口选择将有助于Cypress TrueTouch 电容触摸屏方案更好的为用户服务。

通信联络系统设计方案

矿井通信联络系统技术方案 一、为满足本矿高效率协调等一级调度模式要求,计划建设生产调度通信网的有线通信系统,实现录音、强拆、强插、全呼、组呼、直通、一键直拨等调度功能,该项目要求总调度室可直接通过调度台控制其系统内的所有内部用户,使得总调能和各地点之间进行实现通话、强插、录音等。本次系统项目主要应注意总调(调度中心)与各地点通信设备的对接问题,以及设备间互相通话及在紧急状态下强插各生产岗位电话发布紧急命令。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 3836.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3836.2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 GB 3836.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 GB 3836.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 GB/T 17626.3-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3:1995) 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4:1995) GB/T 17626.5-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idt IEC 61000-4-5:1995) MT 20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MT 210-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方法 MT 211-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质量检测规则 MT 286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 MT 401 煤矿生产调度通信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MT/T 722-1998 煤矿监控主要性能测试方法 MT/T 899 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 三、术语和定义

威纶触摸屏Easybuilder 软件使用入门

威纶触摸屏Easybuilder 500软件使用入门 下面通过多画面变频电机测控实验的例子,来介绍触摸屏Easybuilder 500软件的使用方法。 一触摸屏的画面设计介绍 参数设置 在中国台湾威纶公司的触摸屏组态软件EasyBuilder中新建一个项目,选择触摸屏的型号为5.7in的MT506T/C/M(320×234),语言为“东方语言”。在组态软件的工作区出现自动生成的初始画面。执行菜单命令“编辑”→“系统参数”,在打开的对话框的“PLC设置”选项卡中,设置PLC的类型为FX2N,并设置PLC与触摸屏的通信参数。 画面的生成与参数设置 执行菜单命令“窗口”→“打开窗口”,在出现的“打开窗口”对话框(见图1)中可以新建画面、删除和打开选中的画面。点击“新建窗口”按钮,选择窗口的类型为基本窗口,在打开的“窗口设置”对话框中设置窗口的属性,生成一个新的窗口。在“打开窗口”对话框中选中某个画面后点击“设置”按钮,可以设置该窗口的参数。用“背景”域的“颜色”选择框可以设置画面背景的颜色。我建立了两个窗口,一个命名为“初始画面”,窗口编号为10,一个命名为“主画面”,窗口编号为11。

图1 “打开窗口”对话框 图2是触摸屏上电后自动打开的初始画面,图3中的主画面用来监视和控制一台变频器驱动的电动机的运行。用触摸屏上的两个按钮来控制电动机的起动和停止,用FX2N的输出点Y0来控制电动机运行。在触摸屏上设置的电动机转速给定值送到PLC的数据寄存器D0,同时用触摸屏显示PLC的D1中实测的电动机转速。生成触摸屏画面的主要工作就是生成画面中的各种元件和设置它们的属性。 图2 初始画面图3 主画面 指示灯的组态 如何找到画面设计所需的组态元件,在哪里?看图4可知,一种方法是点击菜单栏“元件”选项,出现下拉菜单,以及选择你需要的元件,例如“位状态指示灯”,大家找到了吗?另一种方式是在软件界面右侧,元件工具条里找,鼠标在每个元件图素上等待片刻,就会自动显示出该元件图素是啥元件,大家试试,

通信联络系统设计方案

GB/T 17626.3-1998 电磁兼容 扰度试验 ( idt IEC 61000-4-3:1995 ) 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 抗扰度试验( idt IEC 61000-4-4:1995 GB/T 17626.5-1999 电磁兼容 矿井通信联络系统技术方案 一、为满足本矿高效率协调等一级调度模式要求, 计划建设生产调度通信网的 有线通信系统,实现录音、强拆、强插、全呼、组呼、直通、一键直拨等调度 功能,该项目要求总调度室可直接通过调度台控制其系统内的所有内部用户, 使得总调能和各地点之间进行实现通话、强插、 录音等。 本次系统项目主要应 注意总调(调度中心) 与各地点通信设备的对接问题, 以及设备间互相通话及 在紧急状态下强插各生产岗位电话发布紧急命令。 、规范性引用文件 B/T 2887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 3836.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 部分:通用要求 GB 3836.2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2部分:隔爆型“ d ” GB 3836.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3部分:增安型“ e ” GB 3836.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4 部分:本质安全型“ i ” 度试验( idt IEC 61000-4-5:1995 ) MT 20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MT 210-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方法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 试验和测量技术 )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 浪涌(冲击)抗扰

MT 211-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质量检测规则 MT 286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 MT 401 煤矿生产调度通信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MT/T 722-1998 煤矿监控主要性能测试方法 MT/T 899 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 三、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合本标准。 1 煤矿通信联络系统煤矿在生产、调度、管理等各环节能够实现直接通信联络的系统 实现全矿井 2 矿井有线调度通信系统使调度与设在生产各环节的被调度之间能实现直 接通话联系,生产调度指挥的有线通信系统。 3 矿井无线通信系统能够实现矿井无线通信的系统。 4 矿井广播系统能够实现矿井中地面对井下语音广播的系统。 5 组呼输入组呼编号呼叫该组的所有终端设备。 6 全呼输入全呼指令呼叫系统中全部终端设备。 7 广播 对系统内所有终端设备播放语音或其他音响效果,期间终端设备处于单工 通信状态 8 插播强行切断系统内所有设备的语音通话,并强制其播放语音或其他音响效果,期间终端设备处于单工通信状态。 四、分类 1 型号产品型号应符合MT/T 286 的规定。

通讯系统施工方案

通讯系统施工方案.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1号、2号烧结机易地大修技术改造工程

方案通讯系统安装调试 总包方: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梅钢烧结工程分公司 施工经理: 项目经理: 宝冶电装建设有限公司分包方: 梅钢项目经理部 编制:审核:

批准: 22009年月日6 目录 3卷 ........................................ 本项目工程概况第1 3卷 .................................. 对关键工序的施工安排第2 3........................... 前期准备与现场施工的配合第1章 4................................... 施工高峰期的工作第2章4.............................................. 施工依据第3卷 4 ........................................... 第3章施工规范 4 ................................. 第4章施工用图及参考文件 4 卷.............................................. 施工准备第45主要技术方案与措施5卷 .................................... 第5........................................... 章线路敷设第5

5........................................... 章设备布局第6 6....................................... 电缆桥架安装第7 章 ............................ ........................ 6运 1第节搬 ............................. ....................... 6储节第2存9章第8配 线 ............................................... 9........................................... 章系统调试 9第017第卷 ......................................... 质量安全措施0章1质量措施 .......................................... 10第011第章.......................................... 安全措施 1 本项目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1#、2#烧结机易地大修技术改造通讯系统安装工程

电容式触摸屏设计要求规范精典

电容式触摸屏设计规 【导读】:本文简单介绍了电容屏方面的相关知识,正文主要分为电子设计和结构设计两个部分。电子设计部分包含了原理介绍、电路设计等方面,结构设计部分包好了外形结构设计、原料用材、供应商工艺等方面 【名词解释】 1. V.A区:装机后可看到的区域,不能出现不透明的线路及色差明显的区域等。 2. A.A区:可操作的区域,保证机械性能和电器性能的区域。 3. 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涂镀在Film或Glass上的导电材料。 4. ITO FILM:有导电功能的透明PET胶片。 5. ITO GALSS:导电玻璃。 6. 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光学透明胶。 7. FPC:可挠性印刷电路板。 8. Cover Glass(lens):表面装饰用的盖板玻璃。 9. Sensor:装饰玻璃下面有触摸功能的部件。(Flim Sensor OR Glass Sensor) 【电子设计】 一、电容式触摸屏简介 电容式触摸屏即Capacitive Touch Panel(Capacitive Touch Screen),简称CTP。根据其驱动原理不同可分为自电容式CTP和互电容式CTP,根据应用领域不同

可分为单点触摸CTP和多点触摸CTP。 1、实现原理 电容式触摸屏的采用多层ITO膜,形成矩阵式分布,以X、Y交叉分布作为电容矩阵,当手指触碰屏幕时,通过对X、Y轴的扫描,检测到触碰位置的电容变化,进而计算出手指触碰点位置。电容矩阵如下图1所示。 图1 电容分布矩阵 电容变化检测原理示意简介如下所示: 名词解释: ε0:真空介电常数。 ε1 、ε2:不同介质相对真空状态下的介电常数。 S1、d1、S2、d2分别为形成电容的面积及间距。

linux 触摸屏驱动程序设计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嵌入式系统设计》 课程小论文 课题题目linux 触摸屏驱动程序设计系别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年级08级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学号050208110 学生姓名储旭 日期2011-12-21

目录 第 1 章嵌入式 linux 触摸屏驱动程序设计........................................................................ - 2 - 1.1 课题设计的目的.......................................................................................................... - 2 - 1.2 课题设计要求.............................................................................................................. - 2 - 第二章课题设计平台构建与流程............................................................................................ - 2 - 2.1 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构建.......................................................................................... - 2 - 2.1.1 cygwin 开发环境............................................................................................ - 2 - 2.1.2 Linux 开发环境.............................................................................................. - 5 - 2.1.3 Embest IDE 开发环境.................................................................................... - 5 - 2.2 触摸屏设计流程.......................................................................................................... - 5 - 2.3 课题设计硬件结构与工作原理.................................................................................. - 6 - 2.3.1 硬件结构概述.................................................................................................. - 6 - 2.3.2 触摸屏工作原理.............................................................................................. - 8 - 第三章 Bootloader 移植与下载.............................................................................................. - 9 - 3.1 Vivi 源代码的安装.................................................................................................... - 9 - 3.2 Vivi 源代码分析...................................................................................................... - 10 - 3.3 Vivi 源代码的编译与下载...................................................................................... - 11 - 第四章 Linux 内核移植与下载.............................................................................................. - 12 - 4.1 Linux 内核源代码的安装........................................................................................ - 12 - 4.2 Linux 内核源代码分析与移植................................................................................ - 14 - 4.3 Linux 内核编译与下载............................................................................................ - 14 - 第五章触摸屏功能模块程序设计与交叉编译...................................................................... - 16 - 5.1 功能模块驱动程序设计............................................................................................ - 16 - 5.2 触摸屏功能模块交叉编译........................................................................................ - 20 - 第六章根文件系统建立与文件系统下载.............................................................................. - 20 - 6.1 Cramfs 根文件系统分析.......................................................................................... - 20 - 6.2 文件系统映像文件生成............................................................................................ - 21 - 6.3 功能模块运行与调试................................................................................................ - 22 - 第七章课题设计总结与体会.................................................................................................. - 26 - 参考文献:................................................................................................................................ - 27 -

通讯系统施工方案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1号、2号烧结机易地大修技术改造工程 通讯系统安装调试方案 总包方: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梅钢烧结工程分公司 施工经理:一 项目经理:-------- 宝冶电装建设有限公司分包方:梅钢项目经理部

编制: 审核: 批准: 月22009年6日专业资料. 目录 第1卷本项目工程概况 (3) 对关键工序的施工安排 (3) 前期准备与现场施工的配合 (1) 施工高峰期的工作章 ......................................... 第2 施工依据 .................................................... :B3卷 施工规范 (3) 施工用图及参考文件 ..................................... 第4章4 施工准备 .................................................... 第.4卷4 主要技术方案与措施 (5) 线路敷设5章 ................................................. 第5

设备布局 ................................................ 章第65 电缆桥架安装第7 ........................................... 章6 搬运第1 .............................................. 节.6 储存第2 ............................................... 节.6 配线第 ..................................................... 章.89 系统调试第章9 (9) 质量安全措施卷7第 ......................................... 10 质量措施 安全措施章 第11 专业资料 专业资料 本项目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1#、2#烧结机易地大修技术改造通讯系统安装工程 工程地点:南京市中华门外新建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内 工程范围:梅钢1#2#烧结机易地大修技术改造通讯系统安装工程包括精矿、燃料及熔剂系统通讯安装,配料混合系统通讯安装,烧结冷却抽风系统通讯安装,成品筛分系统通讯安装,除尘系统通讯安装,

最新威伦触摸屏程序上传方式

威纶触摸屏进行上传的详细步骤 TK6070iQ 通过 U 盘上传程序 1 .将 U 盘插入触摸屏上,等待几秒钟后,弹出 Download/Upload 窗口,点 击 Upload 按钮: 2. 弹出 Upload Settings 窗口: 2.1 .用Upload project 上传工程 a:输入密码,初始密码为 111111 ;选中 Upload Project;点击 OK b:弹出“Pick a Directory”窗口,展开 usbdisk,选中 usbdisk 的下级目录 disk_a_1 ;点选右上角“+”号; 弹

出 New Directory 窗口 ,输入文件夹名,例如 upload;点击 OK: c:将蓝色横条定位在 upload(上一步建立的文件夹),点击 OK 按钮开始上传: 2.2.用Upload all project files 上传工程 a:输入密码,初始密码为 111111 ;选中 Upload all project files;点击 OK

b:弹出“Pick a Directory”窗口,展开 usbdisk,选中 usbdisk 的下级目录 disk_a_1;点选右上角“+”号; 弹 出 New Directory 窗口 ,输入文件夹名,例如 upload-all;点击 OK: c:将蓝色横条定位在 upload-all(上一步建立的文件夹),点击 OK 按钮开始上传:

3. 上传完成后,触摸屏画面如下图所示: 4. 将 U 盘插到电脑上,如果用 2.1 的方法(Upload project)上传的工程, 在 upload 文件夹里面会有一个 project.xob 的文件。如果用 2.2 的方法(Upload all project files )上传的工程,打开 upload-all 文件夹,找 到 mt8000\001 文件夹,对其中的 mt8000 文件增加“.xob”后缀名,使其变成 mt8000.xob。(这点很重要,否则不知道文件有没有) 5. 打开 EB8000 组态软件,点击“工具”下拉菜单->“反编译” : 6. 弹出“反编译”窗口,点击浏览:

电容式触摸屏设计规范精典

电容式触摸屏设计规范【导读】:本文简单介绍了电容屏方面的相关知识,正文主要分为电子设 计和结构设计两个部分。电子设计部分包含了原理介绍、电路设计等方面,结构设计部分包好了外形结构设计、原料用材、供应商工艺等方面 【名词解释】 1. V.A区:装机后可看到的区域,不能出现不透明的线路及色差明显的区域等。 2. A.A区:可操作的区域,保证机械性能和电器性能的区域。 3. 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涂镀在Film或Glass上的导电材料。 4. ITO FILM:有导电功能的透明PET胶片。 5. ITO GALSS:导电玻璃。 6. 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光学透明胶。 7. FPC:可挠性印刷电路板。 8. Cover Glass(lens):表面装饰用的盖板玻璃。 9. Sensor:装饰玻璃下面有触摸功能的部件。(Flim Sensor OR Glass Sensor) 【电子设计】 一、电容式触摸屏简介 电容式触摸屏即Capacitive Touch Panel(Capacitive Touch Screen),,根据应CTP和互电容式CTP。根据其驱动原理不同可分为自电容式CTP简称. 用领域不同可分为单点触摸CTP和多点触摸CTP。 1、实现原理 电容式触摸屏的采用多层ITO膜,形成矩阵式分布,以X、Y交叉分布作为电容矩阵,当手指触碰屏幕时,通过对X、Y轴的扫描,检测到触碰位置的电容变化,进而计算出手指触碰点位置。电容矩阵如下图1所示。 1 电容分布矩阵图 电容变化检测原理示意简介如下所示:名词解释::真空介电常数。ε0 ε2:不同介质相对真空状态下的介电常数。ε1 、d2S2d1S1、、、分别为形成电容的面积及间距。

电容式触摸屏设计规范-A

电容式触摸屏设计规范

1 目的 规范电容式触摸屏(投射式)的设计,提高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及效率,确保触摸屏模块整体的合理性及可靠性。 2 适用范围 第五事业部TP厂技术部电容式触摸屏设计人员。 3 工程图设计 3.1 工程图纸为TP模块的成品管控,以及出货依据,包含以下内容: 3.1.1 正面视图: 该视图包含TP外形、view area、active area、FPC图形及相关尺寸.若TP需作表面处理,则必须对LOGO的位置、尺寸、材质、颜色、以及工艺进行标注。 需标注尺寸及公差如下: 3.1.2 侧视图: 该视图表示出TP的层状结构, TP各层的厚度、材质、FPC厚度(含IC等元件)必须标注。 需要标注尺寸及公差如下:

3.1.3 反面视图: 这一图层包含背胶、保护膜、泡棉及导光膜的外形尺寸,以及FPC背面的IC及元件区尺寸。 需要标注尺寸及公差如下: 3.1.4 FPC出线图:一般情况FPC的表示可以在正面视图中完成,主要反应FPC与主板的连接方式。如果FPC连接方式为ZIF ,则必须标注以下尺寸。 如果TP与主板的连接方式为B2B,则必须标注连接器的位置尺寸及公差。走线图,出线对照表: 走线图表示TP内部走线,如下图所示: 出线表为TP内部与外界的连接接口,电容的一般分I2C、SPI、USB,如下图所示: I2C接口

USB接口 3.2 文字说明 该部分对TP的常规非常规性能作重点表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3.2.1 结构特性:包括lens材质,ITO膜的厂家及型号,IC型号3.2.2 光学特性:包括透光率,雾度,色度等 3.2.3 电气特性:工作电流,反应时间等 3.2.3 机械特性:输入方式,表面硬度等 3.2.4 环境特性:工作温度,储存温度,符合BHS-001标准等 以上特性如超出行业规格范围,需逐一标注,并让客户确认。 3.3 图档管理 图档管理这块需按以下原则进行相应维护: 3.3.1 按照命名规则填写图框,并签名。 3.3.2 如有更改需有更改记录及版本升级,并需客户确认。

GPRS无线通信系统设计方案

MSC1210的GPRS无线通信系统设计 引言 近年来,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无线通信 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GSM网络出现后,技术人员很快把GSM模块嵌入到各种仪表仪器中,如多功能电能表、故障测录仪、抄表系统和用电负荷监控等,从而使这些仪表仪器具有远程通信功能。 GPRS是在现有GSM系统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数据承载业务,支持TCP/IP协议,可以与分组数据网(Internet等)直接互通。GPRS无线传输系统的应用围非常广泛,几乎可以涵盖所有的中低业务和低速率的数据传输,尤其适合突发的小流量数据传输业务。 本文设计的GPRS无线通信模块,嵌了TCP/IP协议,采用工业级的GPRS模块,适用于单片机数据采集传输系统没有TCP/IP协议栈,但使用串口通信的情况。 1 GPRS通信原理及应用特点 1.1 GPRS简介 GPRS是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ystem)的缩写,是介于第二代和第三代之间的一种技术,通常称为2.5G。GPRS采用与GSM相同的频段、频带宽度、突发结构、无线调制标准、跳频规则以及相同的TDMA帧结构。因此,在GSM系统的基础上构建GPRS系统时,GSM系统中的绝大部

分部件都不需要作硬件改动,只需作软件升级。有了GPRS,用户的呼叫建立时间大大缩短,几乎可以做到“永远在线”。此外, GPRS是以营运商传输的数据量而不是连接时间为基准来计费,从而令每个用户的服务成本更低。 1.2 基本工作原理 GPRS是在原有的基于电路交换(CSD)方式的GSM网络上引入两个新的网络节点: GPRS服务支持节点(SGSN)和网关支持节点(GGSN)。SGSN和MSC在同一等级水平,并跟踪单个MS的存储单元实现安全功能和接入控制,并通过帧中继连接到基站系统。GGSN支持与外部分组交换网的互通,并经由基于IP的GPRS骨干网和SGSN连通。图1给出了GPRS与Internet连接原理框图。 GPRS终端通过接口从客户系统取得数据,处理后的GPRS分组数据发送到GSM基站。分组数据经SGSN封装后,SGSN通过GPRS骨干网与网关支持接点GGSN进行通信。GGSN对分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再发送到目的网络,如Internet或X.25网络。 若分组数据是发送到另一个GPRS终端,则数据由GPRS骨干网发送到SGSN,再经BSS发送到GPRS终端。 2 嵌入式GPRS通信系统的实现 2.1 GPRS模块的硬件设计

调度室系统建设方案.(DOC)

调度室系统建设方案 2015年10月

目录 第一章总体设计 (1) 1.1设计思路 (1) 1.1.1设计思想 (1) 1.1.2实际需求 (1) 1.2设计原则 (2) 第二章建设内容 (3) 2.1场所布局 (3) 2.1.1大厅功能区 (4) 2.2系统设计 (6) 2.2.1大屏显示系统 (6) 2.2.2显示控制系统 (7) 2.2.3视频会议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4指挥发言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5指挥扩声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6集中控制系统 (7) 2.2.7指挥操作台 (9) 2.2.8设备选型及配置清单 (9) 第三章经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体设计 1.1 设计概述 调度室建设项目涵盖日常处置调度态势管理、指挥调度,并使用许多高新技术,集成众多系统数据,施工建设复杂,是一个多系统的集成性工程。本方案按照应急全体系、全流程、全系统的设计思想;充分利用科学预测预警技术、多源数据关联分析技术、多源信息叠加和智能辅助决策技术;并针对本处实际情况、遵照相关标准规范、借鉴其他应急调度中心和处调度室建设的成功经验,对处调度室进行了内容全面、技术先进的方案设计。 1.1.1设计思想 本应急调度管理工作以处调度室为中心,以各信息终端为节点,分级分类管理、各司其职,本方案对本处应急调度指挥体系做出了总体规划,并明确了处调度室的定位及其关系。 处置调度中心工作包括日常处置调度与战时调度两个方面。本方案全面涵盖本处日常处置调度管理和突发事件预防与应对的各项业务及流程,并对各项业务进行了深入的流程分析和有针对性的系统设计,全面满足本处应急调度业务的需要。 为满足本单位应急调度工作的有效开展,应具备各级应急调度中心指挥场所;计算机网络、图像接入、视频会议等硬件基础支撑系统;满足应急调度指挥业务所需的软件系统,以及相关标准规范等内容。本方案的设计对上述所需各类指挥场所、基础支撑各系统、应急调度所需应用功能和数据库系统,以及相关标准规范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设计。 1.1.2实际需求 本方案设计注重深入结合本应急调度管理需求,量身定制。

嵌入式系统触摸屏驱动程序设计

ARM9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 --嵌入式系统触摸屏驱动程序设计 班级:通信 学号:11 姓名:*** 指导老师:*** 课程设计时间:2011.12.4---2011.12.8

目录 第一章引言 (1) 1.1 课程设计目的 (1) 第二章课程设计平台构建与流程 (2) 2.1 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构建 (2) 2.1.1cygwin 开发环境 (2) 2.1.2 Linux 开发环境 (4) 2.1.3 Embest IDE 开发环境 (4) 2.2 课程设计流程 (4) 2.3 课程设计硬件结构与工作原理 (6) 第三章 Bootloader移植与下载 (9) 3.1 Vivi源代码安装 (9) 3.2 Vivi源代码分析与移植 (9) 3.3 Vivi编译与下载 (10) 第四章 Linux内核移植与下载 (11) 4.1 Linux内核源代码安装 (11) 4.2 Linux内核源代码分析与移植 (11) 4.3 Linux内核编译与下载 (12) 第五章触摸屏功能模块程序设计与交叉编译 (14) 5.1 触摸屏模块功能 (14) 5.2 功能模块驱动程序设计 (14) 5.3 功能模块交叉编译 (17) 第六章根文件系统建立与文件系统下载 (18) 6.1 根文件系统分析 (18) 6.2 文件系统映像文件生成 (18) 6.3 文件系统下载 (19) 6.4 功能模块运行与调试 (19) 第七章课程设计总结与体会 (25) 参考文献 (26)

第一章引言 1.1 课程设计目的 1)进一步了解嵌入式开发工具链的构造过程; 2)掌握开发主机与嵌入式系统通信的方法; 3)通过实际程序设计和调试,逐步掌握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和调试技术,提高阅读和修改程序的能力; 4)通过完成一个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的完整过程,使我们了解开发嵌入式Linux应用系统的全过程,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积累实际操作的经验。 5)基于Linux操作系统,以及Emest III实验箱,利用触摸屏返回触点坐标值及动作信息。 6)坐标及动作的具体显示:触摸笔动作,触点X坐标值,触点Y坐标值。 1.2 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 1)理解基于Linux的嵌入式系统交叉开发环境,对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有详细的了解; 2)掌握开发工具链的构建方法,能独立进行系统开发操作; 3)掌握Linux的常用命令,在Linux系统下能熟练的使用这些常用命令; 4)熟悉Linux内核的知识以及原理,并掌握Linux内核的编译和烧写; 5)基于Linux操作系统,以及Emest III实验箱,利用触摸屏返回触点坐标值及动作信。坐标及动作的具体显示:触摸笔动作,触点X坐标值,触点Y坐标值。

GPRS无线通信系统设计方案

GPRS无线通信系统 设计方案 1

MSC1210的GPRS无线通信系统设计 引言 近年来,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GSM网络出现后,技术人员很快把GSM模块嵌入到各种仪表仪器中,如多功能电能表、故障测录仪、抄表系统和用电负荷监控等,从而使这些仪表仪器具有远程通信功能。 GPRS是在现有GSM系统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数据承载业务,支持TCP/IP协议,能够与分组数据网(Internet等)直接互通。GPRS无线传输系统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能够涵盖所有的中低业务和低速率的数据传输,特别适合突发的小流量数据传输业务。 本文设计的GPRS无线通信模块,内嵌了TCP/IP协议,采用工业级的GPRS模块,适用于单片机数据采集传输系统没有TCP/IP协议栈,但使用串口通信的情况。

1 GPRS通信原理及应用特点 1.1 GPRS简介 GPRS是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ystem)的缩写,是介于第二代和第三代之间的一种技术,一般称为2.5G。GPRS采用与GSM相同的频段、频带宽度、突发结构、无线调制标准、跳频规则以及相同的TDMA帧结构。因此,在GSM系统的基础上构建GPRS系统时,GSM系统中的绝大部分部件都不需要作硬件改动,只需作软件升级。有了GPRS,用户的呼叫建立时间大大缩短,几乎能够做到”永远在线”。另外, GPRS是以营运商传输的数据量而不是连接时间为基准来计费,从而令每个用户的服务成本更低。 1.2 基本工作原理 GPRS是在原有的基于电路交换(CSD)方式的GSM网络上引入两个新的网络节点: GPRS服务支持节点(SGSN)和网关支持节点(GGSN)。SGSN和MSC在同一等级水平,并跟踪单个MS的存储单元实现安全功能和接入控制,并经过帧中继连接到基站系统。GGSN支持与外部分组交换网的互通,并经由基于IP的GPRS骨干网和SGSN连通。图1给出了GPRS与Internet连接原理框图。 3

铁路专用网的数字调度通讯系统设计方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212171682.html, 铁路专用网的数字调度通讯系统设计方案 作者:顾民权 来源:《科技传播》2012年第06期 我国铁道部公布的六项GSM-R应用技术条件(暂行)中,对GSM-R调度通信系统的相关方面作了严格的要求。 就铁路调度通信目前的现状而言,在技术手段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技术发展方面比较缓慢,就拿现在的铁路调度电话来说,也多是模拟制式;通信设备发生故障的几率也比较高,在日常工作中,通话质量比较差,而且在业务方面也很单一,这种问题已经很难适应我们日益繁忙的运输生产形势。为了淘汰旧的模拟调度设备,改变落后的铁路专用通信局面,我们就要采用一套全新的数字调度系统。 1 铁路数字调度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1.1铁路调度通信的需求分析 铁路调度通信的需求功能是由其应用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决定的。主要体现在以下3点: 1)对调度人员的控制需求。作为调度员,应该具有一定的无阻塞优先和通话权。调度员可以进行有关重要通信事项的调度,最终形成统一调度的指挥网,可以进行通信连接,如直接用上级调度和中继调度连接;2)各种信息不断交换的需求。为了满足专用通信网的业务传输需求,不论是值班员,还是调度员和用户,他们都可以在其权限范围之内进行直接拨号。同时,在信息交换的情况下还要配置一定的标准接口,保证多台设备无障碍且能互相连接上;3)就软件使用而言,不仅操作很简单,界面清晰,在辅助功能上也很全面。 1.2设计方案原则 与模拟调度设备相比较,新一代的数字调度系统设备具容量大、集成度高的特点、服务功能全面、接续快、在呼叫处理方面能力强。新的数字调度系统设备是采用比较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程控交换技术开发研制的,在其设备使用中,选择光传输网的传输平台,这样就能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发挥出许多优点,如衰耗低、数字化全、清晰度高等优点。 为了适应各种传输技术和业务工作,改变原有的模拟调度电话组网的单一性问题,就要设计多种网络拓扑结构,这种结构具有多种接口,包括模拟、数字及环路中继、2B+D,这些接口能够很好的适应铁路专用通信网内复杂的设备机型。 1.3总体结构的设计

电容式触摸屏的通讯接口设计方案

电容式触摸屏的通讯接口设计方案 随着手机、PDA等便携式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需要更小的产品尺寸和更大的LCD显示屏。受到整机重量和机械设计的限制,人机输入接口开始由传统的机械按键向电阻式触摸屏过渡。2007年iPhone面世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它采用的电容式触摸屏提供了更高的透光性和新颖的多点触摸功能,开始成为便携式产品的新热点,并显现出成为主流输入接口方式的趋势。 一、 Cypress TrueTouch?电容触摸屏方案介绍 Cypress PSoC技术将可编程模拟/数字资源集成在单颗芯片上,为感应电容式触摸屏提供了TrueTouch?解决方案,它涵盖了从单点触摸、多点触摸识别手势到多点触摸识别位置的全部领域。配合高效灵活的PSoC Designer 5.0 开发环境,Cypress TrueTouch?方案正在业界获得广泛的应用。 图1是Cypress TrueTouch?方案中经常使用的轴坐标式感应单元矩阵的图形,类似于触摸板,将独立的ITO 感应单元串联在一起可以组成Y 轴或X 轴的一个感应单元,行感应单元组成Y 轴,列感应单元组成X 轴,行和列在分开的不同层上。多点触摸识别位置方法是基于互电容的触摸检测方法(行单元上加驱动激励信号,列单元上进行感应,有别于激励和感应的是同一感应单元的自电容方式),可以应用于任何触摸手势的检测,包括识别双手的10 个手指同时触摸的位置(图2)。它通过互电容检测的方式可以完全消除“鬼点”,当有多个

触摸点时,仅当某个触摸点所在的行感应单元被驱动,列感应单元被检测时,才会有电容变化检测值,这样就可以检测出多个行 / 列交*处触摸点的绝对位置。 图1 轴坐标式感应单元矩阵的图形

通信联络系统设计方案

阜康市广源煤矿 通信联络系统设计方案 编制单位:生产技术科 编制人:王涛 技术科:杜辉 审核:高庆阳 审批:德勇

二0一一年五月 目录 一、前言 (1) 二、矿井概况 (1) 三、通信联络系统编制依据 (1) 四、通信联络系统管理机构职责 (2) 五、通信安装要求 (3) 六、通信联络系统简介 (3) 七、通信设备安装位置要求 (4) 八、通信线路安装要求 (5) 九、技术管理要求 (6) 十、通信联络系统安装标准 (7) 十一、使用、维护与管理 (8) 十二、通信联络系统管理制度 (9) 十三、附件 (13) 1、井上下各地点表 2、通信联络系统图

通信联络系统设计方案 一、前言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安全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完善通信联络系统,保障系统安全可靠,提高矿井抗灾变能力,保证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的通畅、便捷、有效、快速,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及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我矿实际,特编制通信联络系统安装设计方案,以便在灾害急救时,能够达到抢险救灾,施救的目的。 二、矿井概况 采区地质情况:矿区位于阜康向斜南翼或阜康南背斜北翼,呈北倾的单斜构造,地层倾向305°-335°之间,倾角60°-80°煤质硬度0.5-0.8;顶底板稳定;低瓦斯,煤尘居有弱爆炸危险性;核定生产能力9万吨。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石门开拓,采煤方式为走向短壁轻型液压支架综采放顶煤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通风方式为机械抽出式;主立井采用1t单箕斗提升运输;副立井运送人员采用双罐笼提升。 三、通信联络系统编制依据 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