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基本法学原理

安全基本法学原理
安全基本法学原理

安全基本法学原理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安全基本法学原理1法的起源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远存地的。原始社会没有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的规范靠氏族习惯,这种习惯是全体氏族成员靠长期的共向劳动逐渐形成的。它主要靠全体氏族成员的自觉遵守,首领的威望来执行。没有专门的执行机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产出的产品除了满足自己需要以外还有剩余,这样产生了交换的必要,产生了社会大分工,战俘不再被杀死,而是被作为奴隶,氏族贫民则也逐渐沦为奴隶,这便是最初的奴隶。氏族首领则利用自己的威望、权力和地位,占有更多的财富,这便是最初的奴隶主,这样阶级对抗便出现。奴隶主要剥削奴隶,而奴隶则要反抗这种剥削,这种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氏族成员间的平等关系已不复习存在,而代之以被剥削、被压迫与剥削、压迫的关系。原来的氏族习惯已无法调整这种关系,这时国家出现,调整人们之间新的关系的法律规范也就出现了。我国史书曾有记载“夏有乱政,而制禹刑。”“禹传子,家天下。”法律的产生开始是以习惯的形式出现的,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文字的形式。从开始诸法合体,到目前的各法律部门详细的划分,也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2法的概念及本质

法律有两种含义。广义的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所有规范性文体的总和,包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基本法,如宪法、刑法等,也包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最高行政机关及其所属部门、各级地方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从属于法律的规范性文体。狭义上说,法律专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体。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属于广义范畴。

一般来说,法律、法规具有如下特征:

权力性。首先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国家权力而形成的特征。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表明法是一种社会规范,它规定人们可以作什么,不可以作什么,禁止作什么。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强制性。法是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的后盾是国家,国家是法的实施机关。法对国家内的所有人均具有约束力,必须实行,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例外。

规范性。法是一种社会规范。所为社会规范指的是模式、规则的意思,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规范,法律规范便是其中之一。但法律规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规范。它的特殊性是指它具有规范性、概括性、可预测性的特点。规范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也就是为人们的行为规定了模式,标准

和方向;概括性是指法律规范的对象是一般的人,抽象的人,而且在同样的情况下是可以反复使用的;可预测性是说,人们有可能预测到国家对自己的行为持什么态度,会产生怎样的法律后果,应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3法的作用

法通过自身的力量保证人们能够具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这是基本的作用之一。法的这种作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体制下,表现的程序有所不同,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法的这一职能将会逐渐扩大和加强。

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安全生产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运用法治的力量,发挥法的作用,对于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运用法律手段保障安全生产是国家的重要职责。

《经济法》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知识点提要

《经济法》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知识点提要 考情分析 本章是培养学习法律意识、兴趣的一章,对理解、学好法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重点掌握“法律关系主体”、“法律事实”和“法律渊源”内容,考试重点突出,分值较少,题型主要是客观题,预计考试分值在3分左右。 2019年教材新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内容。 【提示】1.我国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获得了宪法确认。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第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四,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第五,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专题概要 专题一法律基本概念 专题二法律关系 专题一法律基本概念 知识点概要 知识点法的特征 1.法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4.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5.法是确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关键词】法的概念:国家意志性→制定或认可→强制力→权利义务→行为规范。 【考题·多选题】(2018年)下列关于法的规范属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法是社会规范 B.法是技术规范 C.法是行为规范 D.法是道德规范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的特征。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法是确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知识点法律体系 1.根据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的不同,划分为若干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门类及其所包含的不同法律规范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2.具体七个基本法律部门: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刑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部门。 【例题·单选题】以下选项中,()属于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法律部门。

法律基础 第一章

第一章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 第一节法的一般原理 重点:法的概念,法的起源,法的作用。 难点:法的概念,法的起源。 一、法的概念、特征及作用 " 法"是什么?千百年来,中外学者在这个问题上,展开了广泛的思考和研究,但从未形成一致的观点。这使得"法"这种社会现象,在人们的头脑中,显得更加扑朔迷离,错综复杂。 大多数西方学者认为,"法"有"自然法"和"实在法"(又称"人为法"、"制定法"、"人定法"、"人类法")之别;一些学者还认为,"神法"也是"法"的一种。因此,要解释"法"的概念,就要看人们是在什么语境中使用"法"这个词。 如果是在"自然法"的意义上谈论"法",则"法"是指一种人类的普遍理性,它是先验的、永恒的,是公平、正义的体现,是"实在法"的渊源,它的效力高于"实在法"。但少数学者如英国的功利主义法学派的代表人物边沁,历史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梅因认为,"自然法"不过是人们头脑中的幻想,它是虚构的,现实社会中根本不存在。 而"实在法"意义上的"法",是指主权者的命令,是由国家主权者制定和颁布的法律,它反映了立法者的意志,具有强制性、拘束力,是规章、秩序的代名词。"神法"来自上帝的意志,它是先于人类产生,并且是永世长存的最高的"法",是判断人类行为是非善恶的最后标准。如《圣经》就是"神法"的具体体现。 中国古代的学者对"法"的认识,不存在"自然法"与"实在法"之别,但却有"圣人之法"或"先王之法"与"后王之法"的区别。"圣人之法"或"先王之法"是后人对古圣先贤的法律制度的总称,它被认为是最完美地体现天意和民意("顺乎天,应乎人")的法,它是后代君王效法的典范,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法。与"自然法"相比较,它不是先验的、虚构的,而是经验的、历史的;法的精神不是人类的普遍理性,而是和谐,即:使天地、万物、人类和谐统一。 至于宗教意义上的"神法",在中国古代学者那里,并未形成一个积极的论题;他们更关注对世俗法,也就是"实在法"或"制定法"的探讨。 首先从词源上看,英文的law 有规律、权利、正义的意思。汉字"法"的古体是"灋",这个字由三部分构成:氵,廌(音zh ì),去。《说文解字》廌部曰:"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廌、去。"这个"廌"是什么意思?《论衡·是应》曰:"觟豸者,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有罪则触,无罪则不触。"这里的"觟豸(音xi è zh ì)"又叫"獬斛( 音xi è h ú )" ,与"廌"同义,都是指一种独角神兽,有说象羊,有说象鹿,相传中国最早的法官皋陶在裁断案件时曾借其神力识别罪与非罪。有罪则触之而去,是为祛除不法行为之意;无罪则不触。自汉以后,历代法官的冠服上都可见到獬斛的图案。 从词源上看,汉字"法"至少有三层意思:第一,"法"有神明裁判疑难案件之意,引而申之,人不是全能全知的,人制定的法也不是周遍万物、无所遗漏的,在人力所不及时,"制定法"要由神意来辅助;第二,"法"有祛除不法行为之意,引而申之,"制定法"具有拘束力,强制力;第三,"法"有公平之意,引而申之,"制定法"不可随心所欲制定,"制定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必须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而非某个人或者某些人的私利,公而无私才可谓"公平"。 从性质上看,"制定法"是指导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是判断人的行为的是非曲直的标准和尺度。古代中国学者在这一点上,有十分形象的解释: 《管子·七法》曰:"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 尺寸"是测量物体长短的工具;"绳墨"是木匠画直线用的工具;"规矩"中的"规"是校正圆形的工具,"矩"是校正方形的工具;"衡石"中的"衡"是秤,是测量物体重量的

有限差分法

利用有限差分法分析电磁场边界问题 在一个电磁系统中,电场和磁场的计算对于完成该系统的有效设计师极端重要的。例如,在系统中,用一种绝缘材料是导体相互隔离是,就要保证电场强度低于绝缘介质的击穿强度。在磁力开关中,所要求的磁场强弱,应能产生足够大的力来驱动开关。在发射系统中进行天线的有效设计时,关于天线周围介质中电磁场分布的知识显然有实质性的意义。 为了分析电磁场,我们可以从问题所涉及的数学公式入手。依据电磁系统的特性,拉普拉斯方程和泊松方程只能适合于描述静态和准静态(低频)运行条件下的情况。但是,在高频应用中,则必须在时域或频域中求解波动方程,以做到准确地预测电场和磁场,在任何情况下,满足边界条件的一个或多个偏微分方程的解,因此,计算电池系统内部和周围的电场和磁场都是必要的。 对电磁场理论而言,计算电磁场可以为其研究提供进行复杂的数值及解析运算的方法,手段和计算结果;而电磁场理论则为计算电磁场问题提供了电磁规律,数学方程,进而验证计算结果。常用的计算电磁场边值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其每一类又包含若干种方法,第一类是解析法;第二类是数值法。对于那些具有最简单的边界条件和几何形状规则的(如矩形、圆形等)问题,可用分离变量法和镜像法求电磁场边值问题的解析解(精确解),但是在许多实际问题中往往由于边界条件过于复杂而无法求得解析解。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借助于数值法求解电磁场的数值解。 有限差分法,微分方程和积分微分方程数值解的方法。基本思想是把连续的定解区域用有限个离散点构成的网络来代替,这些离散点称作网格的节点;把连续定解区域上的连续变量的函数用在网格上定义的离散变量函数来近似;把原方程和定解条件中的微商用差商来近似,积分用积分和来近似,于是原微分方程和定解条件就近似地代之以代数方程组,即有限差分方程组,解此方程组就可以得到原问题在离散点上的近似解。然后再利用插值方法便可以从离散解得到定解问题在整个区域上的近似解。 差分运算的基本概念: 有限差分法是指用差分来近似取代微分,从而将微分方程离散成为差分方程组。于是求解边值问题即转换成为求解矩阵方程[5]。 对单元函数 ()x f而言,取变量x的一个增量x?=h,则函数()x f的增量可以表示为 ()x f? = ()h x f+-()x f 称为函数()x f 的差分或一阶差分。函数增量还经常表示为 ()x f? = ? ? ? ? ? + 2 h x f - ? ? ? ? ? - 2 h x f

第4章 计算机系统安全与访问控制

计算机系统安全与访问控制   第八讲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掌握计算机安全主要目标、可信任系统的定义 理解安全级别,了解系统的访问控制。 教学重点:安全级别、C2级的操作系统。 教学难点:安全级别、Windows NT安全性标识符(SID)。 教学方式: 理论讲授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部分见后,参见课件)。 一、计算机安全 1、主要目标是保护计算机资源免受毁坏、替换、盗窃和丢失。这些计算机资源包括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软件和计算机输出材料和数据。计算机部件中经常发生的一些电子和机械故障有: (1)磁盘故障; (2)I/O控制器故障; (3)电源故障; (4)存储器故障; (5)介质、设备和其它备份故障; (6)芯片和主板故障等。 2、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需求 3、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 4、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标准 二、安全级别 1、可信任系统的定义 一个由完整的硬件及软件所组成的系统,在不违反访问权限的情况下,它能同时服务于不限定个数的用户,并处理从一般机密到最高机密等不同范围的信息。 2、安全级别的划分 NCSC领导着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的研究工作,研制计算机安全技术标准,它在1983年提出了 "可信计算机系统评测标准"(TCSEC-Trusted Computer System Evaluation Crite ria),规定了安全计算机的基本准则。1987年又发布了"可用网络说明"(TNI-Trusted Ne twork In terpr

etation),规定了一个安全网络的基本准则,根据不同的安全强度要求,将网络分为四级安全模型。 在TCSEC准则中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分为了四大类,依次为D、B、C和A,A 是最高的一类, 每一类都代表一个保护敏感信息的评判准则,并且一类比一类严格。在C和B中又分若干个子类,我们称为级,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D类:最小的保护。这是最低的一类,不再分级,这类是那些通过评测但达不到较高级别安全要求的系统。早期商用系统属于这一类。 ·C类:无条件的保护。C类提供的无条件的保护也就是"需要则知道" (need-to-know n)的保护,又分两个子类。 ·C1:无条件的安全保护。这是C类中较低的一个子类,提供的安全策略是无条件的访问控制,具有识别与授权的责任。早期的UNIX系统属于这一类。 ·C2:有控制的存取保护。这是C类中较高的一个子类,除了提供C1中的策略与责任外,还有访问保护和审计跟踪功能。 ·B类:属强制保护,要求系统在其生成的数据结构中带有标记,并要求提供对数据流的监视,B类又分三个子类。 ·B1:标记安全保护,是B类中的最低子类,除满足C类要求外,要求提供数据标记。 ·B2:结构安全保护,是B类中的中间子类,除满足B1要求外,要实行强制性的控制。 ·B3:安全域保护,是B类中的最高子类,提供可信设备的管理和恢复,即使计算机崩溃,也不会泄露系统信息。 ·A类:经过验证的保护,是安全系统等级的最高类,这类系统可建立在具有结构、规范和信息流密闭的形式模型基础之上。

经济法(2016) 第01章 法律基本原理 课后作业

经济法(2016) 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 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属于()。 A.法律 B.行政法规 C.部门规章 D.司法解释 2. 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D.《选举法》 3. 下列是甲、乙、丙、丁四人对我国法律渊源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甲认为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B.乙认为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 C.丙认为部门规章由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及其直属机构制定 D.丁认为司法解释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 4. 根据我国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法律渊源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属于其他附属性宪法性文件 B.国务院可以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只能在本辖区内运用 D.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规章是由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 5. 下列关于法律渊源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新增内容出题) A.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B.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和修改,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可对基本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 C.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D.根据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可以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 6. 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主体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我国某外商投资企业担任董事长并居住在我国的美国人David,不能成为经济法主体 B.最高人民法院作为机关法人,不能成为经济法主体 C.其他组织即使不具备法人资格也可以成为经济法主体

第01章 法律基本原理

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 第一单元法律基本概念 考点01:法的特征(★)(P3) 1.法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行为规范。 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4.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1)行为规范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社会规范,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约束人的行为;另一类是技术规范(如度量衡),调整人与自然、人与劳动工具之间的关系,技术规范一般不属于法的范畴。 (2)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建筑质量标准等社会技术规范,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后,也纳入法律规范的范畴。 5.法是确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1)法律虽是调整人类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规范,但并不是唯一的社会规范。 (2)法律规范不同于道德规范。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而道德规范则主要凭借社会舆论、人的内心信念以及宣传教育等手段来实现。 考点02:我国的法律渊源(★★★)(P5) 1.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2.法律 (1)基本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2)一般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 【解释1】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对基本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解释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解释法律,其作出的法律解释与法律具有同等效力。例如,2016年11月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104条进行了解释,明确了相关公职人员“就职时必须依法宣誓”的具体含义。 3.法规 (1)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 (2)地方性法规:由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 【解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自治州和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有权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 4.规章 (1)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制定 (2)地方政府规章:由有地方立法权的地方人民政府制定 【解释1】自治州和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有权就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政府规章。 【解释2】没有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依据,部门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不得增加本部门的权力或者减少本部门的法定职责。 【解释3】没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依据,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范。 5.司法解释: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如果有原则性的分歧,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或者决定。 【解释】法律解释权归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司法解释权归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6.国际条约和协定 【解释1】我国的法律渊源主要表现为制定法,不包括判例法。 【解释2】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单纯形法基本原理

工程优化设计中单纯形法的基本原理 张云龙 (大连海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3) 摘要:从实例出发提出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给出图解法的基本原理,进而重点讲述它的标准解法——单纯形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单纯形法的推广,即大M法和两相法。 关键词:线性规划图解法单纯形法大M法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IMPLEX METHOD TO THE ENGINEERING OPTIMIZE DESIGN ZHANG Y un-long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Liaoning, Dalian 16023) Abstract: From the instance of the starting linear programming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graphic method, and then focus on the standard solution - simplex method. To promote further discussion on this basis, the simplex method, that is, the big M method and two-phase method. Key W ords: Linear programming;Graphic method;Simplex Method; Big M Method 1引言 在工程优化设计问题中,当约束集由一组线性函数所确定时,其最优化问题的求解已有比较系统的技巧。如果连目标函数也是线性的,也即线性规划问题,则是目前对规划问题研究最透彻最完善的一类问题,而且有比较成熟的解法。线性规划在工程实例中的应用已相当广泛。 虽然大多数设计问题是非线性的,但对线性规划的研究仍然占据突出地位。其原因是:有一部分实际问题,诸如运输问题,分配问题等,确实可以用线性规划问题来求解。尤为重要的是,对于几乎所有规划问题的讨论都与线性规划有关,有时用线性逼近法去直接求解非线性问题;有时则利用线性规划,作为求解在最优化过程中所提出的那些子问题的一个工具,例如,可用来求解可行方向法中的方向寻求问题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因此,深刻理解线性规划问题及其标准解法——单纯形法,显得尤为关键。 2线性规划问题 2.1数学模型 线性规划主要解决: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使得预期目标达到最优。例如,美佳公司计划制造Ⅰ、Ⅱ两种家电产品。已知各制造一件时分别占用的设备A、B的台时、调试工序及每天可用于这两种家电的能力、各售出一件时的获利情况,如表1-1所示。问该公司应制造两种家电各多少件,使获取的利润最大? 表1-1 工时及利润简表

应用软件系统安全性设计

应用软件系统安全性设 计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应用软件系统安全性设计(1) 2006-12-19 10:13 陈雄华 ?摘要:应用系统安全是由多个层面组成的,应用程序系统级安全、功能级安全、数据域安全是业务相关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处理。如何将权限分配给用户,不同的应用系统拥有不同的授权模型,授权模型和组织机构模型有很大的关联性,需要充分考虑应用系统的组织机构特点来决定选择何种授权模型。?标签: ? 引言 应用程序安全涵盖面很广,它类似于OSI网络分层模型也存在不同的安全层面。上层的安全只有在下层的安全得到保障后才有意义,具有一定的传递性。所以当一个应用系统宣称自己是安全的系统之前,必须在不同层都拥有足够的安全性。 图1:安全多层模型 位于安全堆栈最底层的就是传输层和系统认证的安全,考虑不周,将会引入经典的中间人攻击安全问题。再往上,就是借由防火墙,VPN或IP安全等手段保证可信系统或IP进行连接,阻止DoS攻击和过滤某些不受欢迎的IP和数据包。在企业环境下,我们甚至会用DMZ将面向公网的服务器和后端的数据库、支持服务系统隔离。此外,操作系统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负责进程安全,文件系统安全等安全问题,操作系统一般还会拥有自己的防火墙,也可以在此进行相应的安全配置,此外,还可以部署专业的入侵检测系统用于监测和阻止各种五花八门的攻击,实时地阻止TCP/IP数据包。再往上的安全就是JVM的安全,可以通过各种安全设置限制仅开放足够使用的执行权限。最后,应用程序自身还必须提供特定问题域的安全解决方案。本文就以漫谈的方式聊聊应用系统本身的安全问题。 1、应用系统安全涉及哪些内容 1)系统级安全 如访问IP段的限制,登录时间段的限制,连接数的限制,特定时间段内登录次数的限制等,象是应用系统第一道防护大门。 2)程序资源访问控制安全

结构力学-第7章 位移法

第7章位移法 一. 教学目的 掌握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正确的判断位移法基本未知量的个数; 熟悉等截面杆件的转角位移方程; 熟练掌握用位移法计算荷载作用下的刚架的方法 了解位移法基本体系与典型方程的物理概念和解法。 二. 主要章节 §7-1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7-2 杆件单元的形常数和载常数—位移法的前期工作 §7-3 位移法解无侧移刚架 §7-4 位移法解有侧移刚架 §7-5 位移法的基本体系 §7-6 对称结构的计算 *§7-7支座位移和温度改变时的位移法分析(选学内容) §7-8小结 §7-9思考与讨论 三. 学习指导 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的基础是确定结构的基本未知量以及各个杆件的转角位移方程,它不仅可以解超静定结构,同时还可以求解静定结构,另外,要注意杆端弯矩的正负号有新规定。 四. 参考资料 《结构力学(Ⅰ)-基本教程第3版》P224~P257 第六章我们学习了力法,力法和位移法是计算超静定结构的两个基本方法,力法发展较早,位移法稍晚一些。力法把结构的多余力作为基本未知量,将超静定结构转变为将定结构,按照位移条件建立力法方程求解的;而我们今天开始学的这一章位移法则是以结构的某些位

移作为未知量,先设法求出他们,在据以求出结构的内力和其他位移。由位移法的基本原理可以衍生出其他几种在工程实际中应用十分普遍的计算方法,例如力矩分配法和迭代法等。因此学习本章内容,不仅为了掌握位移法的基本原理,还未以后学习其他的计算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应用微机计算所用的直接刚度法也是由位移法而来的,所以本章的内容也是学习电算应用的一个基础。 本章讨论位移法的原理和应用位移法计算刚架,取刚架的结点位移做为基本未知量,由结点的平衡条件建立位移法方程。位移法方程有两种表现形式:①直接写平衡返程的形式(便于了解和计算)②基本体系典型方程的形式(利于与力法及后面的计算机计算为基础的矩阵位移法相对比,加深理解) §7-1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1.关于位移法的简例 为了具体的了解位移法的基本思路,我们先看一个简单的桁架的例子:课本P225。图7-1和图7-2所示。 (a)(a) (b) (b)

法律基本原理

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 1、法律关系的主体 2、法律关系的客体 3、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和义务 4、法律事实

第二章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1、民事行为能力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 由法定代理人实施的行为有效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独立实施的行为无效 由法定代理人实施的行为有效 (2)限制性民事行为能力人纯获益或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行为有效 独立实施的行为经法代追认有效 非以上行为效力待定拒追或催告后1个月内未追认无效(撤销前追认) 善意相对人撤销(通知方式)无效(追认前撤销)无论相对人是否善意均可行使催告权;只有善意相对人才可以行使撤销权。 追认权、撤销权属于形成权;催告权不属于形成权。 一般情况不因此认定合同无效 (3)法人超越经营范围 违反规定认定合同无效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独立实施行为 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 2、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双方以虚假意思表示实施的行为 违反强制性规定的行为 自始无效、当然无效、绝对无效 【解释1】如果民事法律行为违反的是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中的“效力性规范”,则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解释2】如果民事法律行为违反的是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中的“管理性规范”,并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一经依法撤销,自始无效) 表面行为无效 (1)以虚假意思表示实施法律规定不允许的无效(例如卖毒品) 实质行为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法律规定允许的有效(例如卖奶粉) (2)基于重大误解实施可撤销(行为人双方)(对动机、价值的错误认识不构成重大误解)当事人一方欺诈可撤销(受欺诈方) (3)欺诈当事人一方(受益方)知道或应当知道(考虑善意相对人)可撤销(受欺诈方)第三人欺诈 当事人一方(受益方)不知道或也不应当知道合同有效 当事人一方胁迫 (4)胁迫均可撤销(受胁迫方) 第三人胁迫(不考虑是否善意) (5)因乘人之危导致显失公平可撤销(受损害方) 【解释1】以上撤销权均须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自发生之日起+5年 放弃撤销权撤销权消灭 撤销权的消灭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1年内 重大误解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3个月内 其他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1年内

计算机安全访问控制

一、访问控制矩阵(Access Contro1 Matrix)

主体 用户a R、W、Own R、W、Own 用户b R、W、Own 用户c R R、W 用户d R R、W 图4.9访问控制矩阵 二、访问控制表(Access Control Lists,ACLs) 图4.10 访问控制表 访问控制表ACLs是以文件为中心建立访问权限表,如所示。表中登记了该文件的访问用户名及访问权隶属关系。利用访问控制表,能够很容易的判断出对于特定客体的授权访问,哪些主体可以访问并有哪些访问权限。同样很容易撤消特定客体的授权访问,只要把该客体的访问控制表置为空。 出于访问控制表的简单、实用,虽然在查询特定卞体能够访问的客体时,需要遍历查询所有客体的访问控制表,它仍然是一种成熟且有效的访问控制实现方法,许多通用的操作系统使用访问控制表来提供访问控制服务。例如Unix和VMS系统利用访问控制表的简略方式,允许以少量工作组的形式实现访问控制表,而不允许单个的个体出现,这样可以便访问控制表很小而能够用几位就可以和文件存储在一起。另一种复杂的访问控制表应用是利用一些访问控制包,通过它制定复杂的访问规则限制何时和如何进行访问,而且这些规则根据用户名和其他用户属性的定义进行单个用户的匹配应用。 三、能力关系表(Capabilities Lists) 能力关系表与ACL相反,是以用户为中心建立访问权限表,表中规定了该用户可访问的文件名及访问权限,如图4.11。 利用能力关系表可以很方便查询一个主体的所有授权访问。相反,检索具有授权访问特定客体的所有主体,则需要遍历所有主体的能力关系表。

图4.11能力关系表 访问控制机制是用来实施对资源访问加以限制的策略的机制,这种策略把对资源的访问只限于那些被授权用户。应该建立起申请,建立,发出和关闭用户授权的严格的制度,以及管理和监督用户操作责任的机制。 为了获取系统的安全授权应该遵守访问控制的三个基本原则: 1、最小特权原则 最小特权原则是系统安全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所谓最小特权(Least Privilege),指的是"在完成某种操作时所赋予网络中每个主体(用户或进程)必不可少的特权"。最小特权原则,则是指"应限定网络中每个主体所必须的最小特权,确保可能的事故、错误、网络部件的篡改等原因造成的损失最小"。 最小特权原则使得用户所拥有的权力不能超过他执行工作时所需的权限。最小特权原则一方面给予主体"必不可少"的特权,这就保证了所有的主体都能在所赋予的特权之下完成所需要完成的任务或操作;另一方面,它只给予主体"必不可少"的特权,这就限制了每个主体所能进行的操作。 2、多人负责原则 即授权分散化,对于关键的任务必须在功能上进行划分,由多人来共同承担,保证没有任何个人具有完成任务的全部授权或信息。如将责任作分解使得没有一个人具有重要密钥的完全拷贝。 3、职责分离原则 职责分离是保障安全的一个基本原则。职责分离是指将不同的责任分派给不同的人员以期达到互相牵制,消除一个人执行两项不相容的工作的风险。例如收款员、出纳员、审计员应由不同的人担任。计算机环境下也要有职责分离,为避免安全上的漏洞,有些许可不能同时被同一用户获得。

《经济法》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精讲

《经济法》第一编法律概论——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精讲 ■本章考情 (1)历年规律 本章为非重点章节,阐述的是法律及法律关系的相关内容,一般考查1-2个客观题,分值为3分左右。其中,学习重点是“法律关系”和“法律规范”。 (2)学习建议 近几年对于识记型内容的考核在增加,因此要加强对此的记忆,以及对关键概念的深入理解。 ■本章脉络 ■知识点详解 知识点:法律的一般理论 √难度:低 √重要性:高 √重点:法律规范的分类、法律渊源 一、法的概念 法是反映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得到国家强制力保证的,赋予社会关系参加者权利与义务的社会规范的总称。——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例题·多选题】(2018年)下列关于法的规范属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法是社会规范 B.法是技术规范 C.法是行为规范 D.法是道德规范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的特征。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法是确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二、法律规范 1.法律规范的概念: (1)法律规范≠规范性法律文件:后者是表现法律内容的具体形式,是前者的载体。 (2)法律规范≠国家的个别命令:后者不具有重复适用性和普适性。 (3)法律规范≠法律条文: ①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注意】法律条文的内容除法律规范外,还包括法律原则等法要素。 的。 ②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不是一一对应 2.法律规范的分类:★ 【例题·单选题】(2018年)下列各项法律规范中,属于确定性规范的是()。 A.供用水、供用气、供用热力合同,参照供用电合同的有关规定 B.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者限制转让的标的物,依照其规定 C.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的组成和工作规则由国务院规定 D.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规范的种类。确定性规范是内容已经完备明确,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范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范。选项C是委任性规范,选项AB是准用性规范。

谈校园网安全访问控制体系

中国网络大学CHINESE NETWORK UNIVERSITY 毕业设计(论文) 院系名称:百度网络学院 专业:百度 学生姓名:百度 学号:123456789 指导老师:百度 中国网络大学教务处制

2019年3月1日

谈校园网安全访问控制体系 摘要:校园网对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推进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运行过程中面临各种安全威胁,本论文通过对校园网及其应用系统的访问控制体系问题进行分析,就身份认证﹑防火墙﹑文件和服务的共享访问和封锁系统漏洞四个方面提出基于访问控制的安全策略.因此合理安全的利用好校园网对一个学校的今后的生存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防火墙,共享,校园网,访问控制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Internet的日益普及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指导思想的贯彻实施,许多学校都建立了校园网络并投入使用,这无疑对加快信息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实现资源共享都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校园网数据丢失,被修改或系统瘫痪屡有所闻。因此,对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和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信息网络系统能够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保护网络和用户系统的安全。但目前中小学学校普遍存在着教师教学工作繁重,计算机技术水平不高,学校没有专职的网管员,一般计算机老师又要承担教学,电脑设备维护、网络管理等,各级学校由于技术人员提供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如何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如何能够以最少的投入保证系统的安全,保证信息系统的服务质量,就成为中小学学校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考虑的问题。针对校园网的安全问题,构建完善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章 法学基础理论

第一章法学基础理论(法理学) 一、填空题 1.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途径。 2.法的主体部分是______________。 3.法的基本特征包括__________性、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性。 4.法以规定人们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主要内容。 5.法是由______________保证实施的。 6.法的本质属性是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性。 7.法是上升为_____________的统治阶级意志。 8.国家和法是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出现而产生的。 9.原始社会调整人们行为规范的是____________。 10.法是______________不可调和的产物。 11.法产生以来已经经历了四种历史类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是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 13.资本主义法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传统不同,逐渐形成了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__________和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___________。 14.我国社会主义法是在总结民主革命时期_____________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5.我国社会主义法为人们在何种情况下作出行为提供了三种行为模式,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6.法律意识在结构上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大部分。 17.培养人们的法律意识必须强化人们的_______________。 18.狭义上的法律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基本方面。 1

三比值法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三比值法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大量的实践证明,采用特征气体法结合可燃气体含量法,可做出对故障性质的判断,但还必须找出故障产气组分含量的相对比值与故障点温度或电场力的依赖关系及其变化规律。为此,人们在用特征气体法等进行充油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的过程中,经不断的总结和改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热力动力学原理和实践的基础上,相继推荐了三比值法和改良的三比值法。我国现行的DL/T722-2000《导则》推荐的也是改良的三比值法。 一、三比值法的原理 通过大量的研究证明,充油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也不能只依赖于油中溶解气体的组分含量,还应取决于气体的相对含量;通过绝缘油的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故障点温度的升高,变压器油裂解产生烃类气体按CH4→C2H6→C2H4→C2H2的顺序推移,并且H2是低温时由局部放电的离子碰撞游离所产生。基于上述观点,产生以CH4/H2,C2H6/CH4,C2H4/C2H6,C2H2/C2H4的比值为基础的四比值法。由于在四比值法中C2H6/CH4的比值只能有限地反映热分解的温度范围,于是IEC降其删去而推荐采用三比值法。随后,在人们大量应用三比值法的基础上,IEC对与编码相应的比值范围、编码组合及故障类别做了改良,得到目前推荐的改良三比值法(以下简称三比值法)。 由此可见,三比值法的原理是:根据充油电气设备内油、绝缘在故障下裂解产生气体组分含量的相对浓度与温度的相互依赖关系,从5种特征气体中选取两种溶解度和扩散系数相近的气体组成三对比值,以不同的编码表示;根据表2-11的编码规则和表2-12的故障类型判断方法作为诊断故障性质的依据。这种方法消除了油的体积效应的影响,使判断充油电气设备故障类型的主要方法,并可以得出对故障状态较可靠的诊断。表2-11和表2-12是我国DL/T722-2000《导则》推荐的改良的三比值法(类似于IEC推荐的改良的三比值法)的编码规则和故障类型的判断方法。 表2-12 故障类型判断方法

有限差分法

有限差分法 有限差分法有限差分法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微分方程和积分微分方程数值解的方法。基本思想是把连续的定解区域用有限个离散 点构成的网格来代替,这些离散点称作网格的节点;把连续定解区域上的连续变量的函 数用在网格上定义的离散变量函数来近似;把原方程和定解条件中的微商用差商来近似, 积分用积分和来近似,于是原微分方程和定解条件就近似地代之以代数方程组,即有限差 分方程组,解此方程组就可以得到原问题在离散点上的近似解。然后再利用插值方法便 可以从离散解得到定解问题在整个区域上的近似解。 有限差分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何根据问题的特点将定解区域作网格剖分;如何把原 微分方程离散化为差分方程组以及如何解此代数方程组。此外为了保证计算过程的可行和 计算结果的正确,还需从理论上分析差分方程组的性态,包括解的唯一性、存在性和差分 格式的相容性、收敛性和稳定性。对于一个微分方程建立的各种差分格式,为了有实用意义,一个基本要求是它们能够任意逼近微分方程,这就是相容性要求。另外,一个差分格 式是否有用,最终要看差分方程的精确解能否任意逼近微分方程的解,这就是收敛性的概念。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必须考虑,即差分格式的稳定性。因为差分格式的计算过 程是逐层推进的,在计算第n+1层的近似值时要用到第n层的近似值,直到与初始值有关。前面各层若有舍入误差,必然影响到后面各层的值,如果误差的影响越来越大,以致 差分格式的精确解的面貌完全被掩盖,这种格式是不稳定的,相反如果误差的传播是可以 控制的,就认为格式是稳定的。只有在这种情形,差分格式在实际计算中的近似解才可能 任意逼近差分方程的精确解。关于差分格式的构造一般有以下3种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 数值微分法,比如用差商代替微商等。另一方法叫积分插值法,因为在实际问题中得出的 微分方程常常反映物理上的某种守恒原理,一般可以通过积分形式来表示。此外还可以用 待定系数法构造一些精度较高的差分格式。 有限差分方法(FDM)是计算机数值模拟最早采用的方法,至今仍被广泛运用。该方法 将求解域划分为差分网格,用有限个网格节点代替连续的求解域。有限差分法以Taylor 级数展开等方法,把控制方程中的导数用网格节点上的函数值的差商代替进行离散,从 而建立以网格节点上的值为未知数的代数方程组。该方法是一种直接将微分问题变为代数 问题的近似数值解法,数学概念直观,表达简单,是发展较早且比较成熟的数值方法。 对于有限差分格式,从格式的精度来划分,有一阶格式、二阶格式和高阶格式。从差分 的空间形式来考虑,可分为中心格式和逆风格式。 考虑时间因子的影响,差分格式还可以分为显格式、隐格式、显隐交替格式等。目 前常见的差分格式,主要是上述几种形式的组合,不同的组合构成不同的差分格式。差分 方法主要适用于有结构网格,网格的步长一般根据实际地形的情况和柯朗稳定条件来决定。

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

本章介绍法律基础知识。分值较低,平均每年2分左右。高频考点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几乎每年都会涉及。法律关系主体考查时侧重于考查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从事的行为的效力。 鉴于《民法总则》的调整,需要重点关注一下前后法条的变化。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系2019年增加的重点内容,需引起重视。 目录 法律基本概念与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法律关系 第一节法律基本概念与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一、法的特征 1.法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特别提示】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特别提示】任何社会规范都有一定的实施保证,但未必都是国家强制力的保证。 4.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对比】调整人与自然、人与劳动工具之间的关系,是技术规范。 5.法是确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对比】 ①道德、宗教、风俗习惯、党纪规范也都发挥重要作用。 ②法律所要求或禁止的,也是道德所要求或禁止的。 ③法律属于社会制度,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例题·多选题】(2018年)下列关于法的规范属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法是社会规范 B.法是技术规范 C.法是行为规范 D.法是道德规范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的概念与特征。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构成社会关系,法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是社会规范;技术规范是规范人与物、自然等之间的关系,例如声音的分贝。技术规范并不天然是法,只有经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后,才能成为法律规范。故选项B错误。法是通过调整人们的行为来实现对社会关系的影响,所以法是行为规范。法体现了道德评价,但不是道德规范。 故选项D错误。 二、法律体系 1.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国家机构设立与运行;民族区域自治、特别行政区、基层群众自治;国家主权;公民基本权利等。 2.刑法:强制性最突出,调整社会关系极广泛。 3.行政法: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关系。具有从属性、服从性。 4.民商法:本书第二编、第三编均为民商法;知识产权也属于民商法。“得民商法者得天下” 5.经济法:本书第四编为传统经济法,包括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反垄断法律、涉外经济法律等。

有限差分法

有限差分法有限差分法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微分方程和积分微分方程数值解的方法。基本思想是把连续的定解区域用有限个离散点构成的网格来代替,这些离散点称作网格的节点;把连续定解区域上的连续变量的函数用在网格上定义的离散变量函数来近似;把原方程和定解条件中的微商用差商来近似,积分用积分和来近似,于是原微分方程和定解条件就近似地代之以代数方程组,即有限差分方程组,解此方程组就可以得到原问题在离散点上的近似解。然后再利用插值方法便可以从离散解得到定解问题在整个区域上的近似解。 有限差分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何根据问题的特点将定解区域作网格剖分;如何把原微分方程离散化为差分方程组以及如何解此代数方程组。此外为了保证计算过程的可行和计算结果的正确,还需从理论上分析差分方程组的性态,包括解的唯一性、存在性和差分格式的相容性、收敛性和稳定性。对于一个微分方程建立的各种差分格式,为了有实用意义,一个基本要求是它们能够任意逼近微分方程,这就是相容性要求。另外,一个差分格式是否有用,最终要看差分方程的精确解能否任意逼近微分方程的解,这就是收敛性的概念。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必须考虑,即差分格式的稳定性。因为差分格式的计算过程是逐层推进的,在计算第n+1层的近似值时要用到第n层的近似值,直到与初始值有关。前面各层若有舍入误差,必然影响到后面各层的值,如果误差的影响越来越大,以致差分格式的精确解的面貌完全被掩盖,这种格式是不稳定的,相反如果误差的传播是可以控制的,就认为格式是稳定的。只有在这种情形,差分格式在实际计算中的近似解才可能任意逼近差分方程的精确解。关于差分格式的构造一般有以下3种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数值微分法,比如用差商代替微商等。另一方法叫积分插值法,因为在实际问题中得出的微分方程常常反映物理上的某种守恒原理,一般可以通过积分形式来表示。此外还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构造一些精度较高的差分格式。 有限差分方法(FDM)是计算机数值模拟最早采用的方法,至今仍被广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