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尔雅学习通《淮扬特色美食文化》章节测试答案

超星尔雅学习通《淮扬特色美食文化》章节测试答案

1.1 饮食文化测试题

1、【单选题】

俗语“民以食为天”来自哪本书?C

A、《三国志》

B、《黄帝内经》

C、《汉书》

D、《神农本草经》

2、【单选题】

中国传统饮食有四“重”,以下哪一个是四重内容?C

A、色

B、香

C、味

D、鲜

3、【单选题】

孙中山先生说:“辩味不精,则烹调之述不妙”,将___B____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

A、营养均衡

B、美食味道

C、加工手段

D、食材新鲜

4、【单选题】

早在两千多年前,著名思想家、教育家____在其著作中就有关于饮食“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的记载。 B

A、孟子

B、孔子

C、庄子

D、老子

5、【单选题】

饮食养生,著名思想家________主张用“吐故纳新”的“导引”气功来健身长寿。 C

A、孔子和庄子

B、墨子

C、老子和庄子

D、鬼谷子

6、【判断题】

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在中国人看来,只有不同的东西综合起来才能形成美,于是生活中以保持赤子之心为贵,烹饪上以保留食材原味为美。×

7、【判断题】

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中国人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和欢迎的心情。这是饮食活动对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

8、【判断题】

中国八大菜系的烹饪技巧各具风韵,菜肴特色各有千秋,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南咸北甜,东辣西酸。×

9、【判断题】

古时有四大风味,即以鲁川粤淮扬为代表的地方风味。√

10、【判断题】

注重原料的天然味性,讲究食物的原汁原味,是中国烹饪的核心原则。√

1.2 八大菜系

1、【单选题】

我国最早的食疗专论是(D )

A、《随园食单》

B、《食疗本草》

C、《千金要方》

D、《备急千金要方》

2、【单选题】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B )菜的饮食原则

A、谭家菜

B、孔府菜

C、随园菜

D、红楼菜

3、【单选题】

构成中国菜的主要部分是(B )

A、素菜

B、地方风味菜

C、宫廷菜

D、少数民族菜

4、【单选题】

我国最早阐述“医食同源”理论的书籍是(A)A、《黄帝内经》

B、《千金要方》

C、《饮膳正要》

D、《本草纲目》

5、【单选题】

(A )菜以烹制山珍野味著称,讲究火工,火大油重,保持原汁原味,比较实惠。

A、皖菜

B、沪菜

C、京菜

D、豫菜

6、【单选题】

(B)菜常用辣椒、熏辣制品多,口味偏重辣酸,讲究实惠。

A、浙菜

B、湘菜

C、川菜

D、粤菜

7、【单选题】

下列菜系既是北方菜的基又是御膳组成部分的是(D )

A、川菜

B、徽菜

C、浙菜

D、鲁菜

8、【判断题】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素有“烹饪王国”之称√

9、【判断题】

宋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是现存最早的医疗专论×

10、【判断题】

鲁菜即山东菜。起源于春秋战国,成形于秦汉,成熟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11、【判断题】

曲阜的孔府菜是我国最大、最精湛的官府菜√

12、【判断题】

五滋指:香、松、软、肥、淡×

13、【判断题】

六味指酸、甜、苦、辣、咸、鲜√

1.3 时光里的美食味道

1、【单选题】

清代北京旗人还把饺子称作“煮饽饽”。春节吃饺子兴盛于的北方( D )。

A、明朝

B、清朝

C、南宋

D、明清时期

2、【单选题】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代称夜为宵,故称当日所食食品为(B )。

A、汤圆

B、元宵

C、饼

D、饺子

3、【单选题】

到了( A ),出现了汤圆、元宵的名称。

A、明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4、【单选题】

“先节一日,又以菰(ɡū)叶裹粘米、粟、枣,以灰汁煮令熟。节日又煮肥龟,令极熟,去骨加盐豉麻蓼,名曰俎龟粘米……”(《太平御览》卷三一引)。这是最早有关的( B )文献记载。

A、月饼

B、粽子

C、馄饨

D、米饭

5、【单选题】

唐僖宗听说新科进士在曲江开宴,便命御膳房用绫包裹一种食品赏赐给他们,这是( B )初见记载。

A、粽子

B、月饼

C、饺子

D、元宵

6、【单选题】

佩茱萸,赏菊,饮菊花酒和吃( C ),是重阳节的节日气象。

A、粽子

B、团子

C、重阳糕

D、米糕

7、【单选题】

北齐人颜之推曾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这种形状已经类似今天的( B )了。

A、馄饨

B、饺子

C、面条

D、粽子

8、【单选题】

中国传统的岁时节日民俗,是中华民族长期(C )的积淀和凝聚,也是古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现代折射。

A、生活习惯

B、社会经验

C、历史文化

D、节日文化

9、【判断题】

明代《正字通》有云:“今俗饺饵,屑米面和饴为之,干湿大小不一,或谓之‘粉角’,记录了有关饺子这一传统食品。√

10、【判断题】

春节吃饺子兴盛于明清时期的南方。×

11、【判断题】

明末《明宫史》记北京上元节“吃元宵,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为果馅,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者”。√

12、【判断题】

梁吴均《续齐谐记》说,楚人屈原因遭受谗言不被国王重用,在五月六日投汨罗江而死。×

13、【判断题】

佩茱萸,赏菊,饮黄酒和吃重阳糕,是重阳节的节日气象。×

14、【判断题】

饺子、年糕、粽子、月饼以及腊八粥,这些都是年节的象征食品。√

15、【判断题】

唐朝的饺子被称为“牢丸”。√

16、【判断题】

元宵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象征,开始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流传。×

1.4 味蕾里的文学名著

1、【单选题】

(B )一书中对寺庙素餐、野外蔬果、天庭仙宴以及魔怪妖宴分别做了细细描绘。

A、《封神榜》

B、《西游记》

C、《山海经》

D、《搜神记》

2、【单选题】

“赤瑛盘内,高堆麟脯鸾肝;紫玉碟中,满盛驼蹄熊掌。”这是( C )对盛宴豪饮的描述。

A、吴承恩

B、曹雪芹

C、施耐庵

D、罗贯中

3、【单选题】

( D )还是我国酒文化的集大成者,书中几乎无一人物不好酒,无一章节不写饮酒,酒成了刻画典型环境中典型性的需要,成为喜剧美和悲剧美的体现。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

4、【单选题】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共五十六回,每回都涉及到饮食内容,光是食品种类就达2000种。菜品高中低档都有,详细描绘了(C )等地的饮食习俗及市井饮食业盛况。

A、上海、绍兴

B、北京、天津

C、杭州、南京

D、成都、重庆

01 单元测试

1、【单选题】

俗语“民以食为天”来自哪本书?(C)

A、《三国志》

B、《黄帝内经》

C、《汉书》

D、《神农本草经》

2、【单选题】

中国传统饮食有四“重”,以下哪一个是四重内容?(C)

A、色

B、香

C、味

D、鲜

3、【单选题】

中国人见面寒暄常说(A ),饮食在国人生活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A、你吃了吗?

B、天气不错啊!

C、抢了多少红包?

D、你好!

4、【单选题】

孙中山先生说:“辩味不精,则烹调之述不妙”,将(B)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

A、营养均衡

B、美食味道

C、加工手段

D、食材新鲜

5、【单选题】

早在两千多年前,著名思想家、教育家(B)在其著作中就有关于饮食“二不厌、三适度、

十不食”的记载。

A、孟子

B、孔子

C、老子

D、庄子

6、【单选题】

饮食养生,著名思想家(C )主张用“吐故纳新”的“导引”气功来健身长寿。

A、孔子和庄子

B、墨子

C、老子和庄子

D、鬼谷子

7、【单选题】

袁枚,在其《随园食单》中,以文言随笔的形式,细腻地描摹了(C)年间江浙地区汉民族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

A、康熙

B、顺治

C、乾隆

D、道光

8、【单选题】

中国饮食文化传统的四大基础理论中烹饪的核心原则是(D )

A、孔孟食道

B、食医合一

C、饮食养生

D、本味论

9、【单选题】

有中国历史上“食经”之称的《随园食单》一书的作者是(D )

A、易牙

B、贾思勰

C、高濂

D、袁枚

10、【单选题】

哪一个不是中国饮食文化传统的四大基础理论(D)

A、孔孟食道

B、食医合一

C、本味论

D、孔庄食道

11、【单选题】

我国最早的食疗专论是(D )

A、《随园食单》

B、《食疗本草》

C、《千金要方》

D、《备急千金要方》

12、【单选题】

我国历史上一篇烹饪理论文章是(A)

A、《吕氏春秋本味篇》

B、《食珍录》

C、《随园食单》

D、《千金要方》

13、【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湘菜的是(D)

A、红烧全狗

B、红煨鱼翅

C、麻辣子鸡

D、七星丸

14、【单选题】

“驴打滚”是(B )的著名风味小吃。

A、天津

B、北京

C、山东

D、陕西

15、【单选题】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B )菜的饮食原则。

A、谭家菜

B、孔府菜

C、随园菜

D、红楼菜

16、【单选题】

构成中国菜的主要部分是(B )

A、素菜

B、地方风味菜

C、宫廷菜

D、少数民族菜

17、【单选题】

我国最早阐述“医食同源”理论的书籍是(A)

A、《黄帝内经》

B、《千金要方》

C、《饮膳正要》

D、《本草纲目》

18、【单选题】

(A )菜以烹制山珍野味著称,讲究火工,火大油重,保持原汁原味,比较实惠。

A、皖菜

B、沪菜

C、京菜

D、豫菜

19、【单选题】

(B)菜常用辣椒、熏辣制品多,口味偏重辣酸,讲究实惠。

A、浙菜

B、湘菜

C、川菜

D、粤菜

20、【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随园菜特点的是(A)

A、极其讲究富贵和滋补

B、注重原料选择和搭配

C、讲究色、香、味、形、器及进食艺术

D、注重筵席

21、【单选题】

中国古代春节饮食丰富多彩,流传至今最受欢迎的当数( C )

A、汤圆

B、饺子

C、包子

D、馒头

22、【单选题】

清代北京旗人还把饺子称作“煮饽饽”。春节吃饺子兴盛于的北方( D )。

A、明朝

B、清朝

C、南宋

D、明清时期

23、【单选题】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代称夜为宵,故称当日所食食品为( B )。

A、汤圆

B、元宵

C、饼

D、饺子

24、【单选题】

北宋上元节食用的“圆子”,是我们现代( A )的鼻祖了。

A、元宵

B、粽子

C、月饼

D、饺子

25、【单选题】

到了( A ),出现了汤圆、元宵的名称。

A、明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26、【单选题】

“先节一日,又以菰(ɡū)叶裹粘米、粟、枣,以灰汁煮令熟。节日又煮肥龟,令极熟,去骨加盐豉麻蓼,名曰俎龟粘米……”(《太平御览》卷三一引)。这是最早有关的(B )文献记载。

A、月饼

B、粽子

C、馄饨

D、米饭

27、【单选题】

端午食粽子是为了( C )

A、孔子

B、孟子

C、屈原

D、老子

28、【单选题】

唐僖宗听说新科进士在曲江开宴,便命御膳房用绫包裹一种食品赏赐给他们,这是( B )初见记载。

A、粽子

B、月饼

C、饺子

D、元宵

29、【单选题】

佩茱萸,赏菊,饮菊花酒和吃( C ),是重阳节的节日气象。

A、粽子

B、团子

C、重阳糕

D、米糕

30、【单选题】

北齐人颜之推曾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这种形状已经类似今天的( B )了。

A、馄饨

C、面条

D、粽子

31、【单选题】

段成式《食品》有‘汤中牢丸’,即今( D )

A、蒸饺

B、面条

C、元宵

D、水饺

32、【单选题】

中国传统的岁时节日民俗,是中华民族长期( C )的积淀和凝聚,也是古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现代折射。

A、生活习惯

B、社会经验

C、历史文化

D、节日文化

33、【判断题】

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在中国人看来,只有不同的东西综合起来才能形成美,于是生活中以保持赤子之心为贵,烹饪上以保留食材原味为美。×

34、【判断题】

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中国人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和欢迎的心情。这是饮食活动对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

35、【判断题】

中国八大菜系的烹饪技巧各具风韵,菜肴特色各有千秋,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南咸北甜,东辣

36、【判断题】

古时有四大风味,即以鲁川粤淮扬为代表的地方风味。√

37、【判断题】

边疆塞外,民族众多,风俗奇异。汉族正统多斥之为蛮夷莽荒之辈,称其奇装异服,茹毛饮血而鄙弃之。×

38、【判断题】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主要体现在宫廷盛宴与王公贵族,民间乃至平民百姓则很少涉及。×

39、【判断题】

中华饮食重视人体保健养生,食物,不仅维持生存,还用来维持健康,饮食文化强调“药补不如食补”。√

40、【判断题】

著名思想家孔子和孟子主张用吐故纳新的“导引”气功来健身长寿。×

41、【判断题】

注重原料的天然味性,讲究食物的原汁原味,是中国烹饪的核心原则。√

42、【判断题】

沈复以文言随笔的形式,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汉民族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中国古代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成为中华饮食史上光前裕后之作。×

43、【判断题】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素有“烹饪王国”之称。√

44、【判断题】

宋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是现存最早的医疗专论。×

45、【判断题】

《吕氏春秋本味篇》是我国最早的一篇烹饪理论文章。√

46、【判断题】

鲁菜即山东菜。起源于春秋战国,成形于秦汉,成熟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

47、【判断题】

曲阜的孔府菜是我国最大、最精湛的官府菜。√

48、【判断题】

五滋指:香、松、软、肥、淡。×

49、【判断题】

六味指酸、甜、苦、辣、咸、鲜。√

50、【判断题】

明代《正字通》有云:“今俗饺饵,屑米面和饴为之,干湿大小不一,或谓之‘粉角’,记录了有关饺子这一传统食品。√

51、【判断题】

唐朝的饺子被称为角子,有蒸有煮。×

52、【判断题】

清代北京旗人还把饺子称作“煮饽饽”。√

53、【判断题】

春节吃饺子兴盛于明清时期的南方。×

54、【判断题】

明末《明宫史》记北京上元节“吃元宵,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为果馅,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者”。√

55、【判断题】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五、端阳、重午、天中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