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多地少的历史原因——李汉庭

潮汕人多地少的历史原因——李汉庭
潮汕人多地少的历史原因——李汉庭

潮汕人多地少的历史原因

古越鼓励生育政策中原不断移民贫穷让人多生子

李汉庭

潮汕人多地少,很多人是知道的,但究竟严重到什么程度,未必有理性的认识。我在这里举几个数字,让大家对比一下。

中国人多地少,以世界7%的土地养活22%的人口,而潮汕这一问题更为突出。潮汕面积仅为全国千分之一,人口却占十分之九。这就是说。潮汕人均土地为全国的9倍,世界的8倍。这里还不把十多年来大批涌人的非常驻人口计算在内。这样的人口密度,可与超大城市等量齐观。

我想.造成潮汕人生存空间如此狭通,大概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潮州古图南越,为春秋时期越国辖区。当年越王勾践奖励生育的政策长期左右着潮州。越被吴打败,几至亡国。后来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他规定:男女青年到了法定的结婚年龄(男17,女15)不结婚,父母都有罪。而每生一个孩子,按男女奖一只狗或一头猪。勾践相信人多力量大,人口是劳力,亦是兵力。在当时形势下,越所实行的国策确也迅速恢复了国力,为后来灭吴创造了条件。

不要小看勾践这一政策转变的历史影响。越是夏禹的后裔,同样是周天子的诸侯国,所行的应为《周礼》。《礼记·曲礼》规定:”人生10年曰幼.学。20曰弱,冠。30曰壮.有室。40曰强,而仕”。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先后有改革行动,30才结婚40才出仕大概已行不通,但好像没有哪个国家如此大胆,把法定婚龄一下于提前到十几岁。越地远离镐京,勾践敢于公然藐视周礼,带头早婚早育.这当然是“礼崩乐坏”的反映,也是造成后来潮汕人口密集的深层历史原因。

其次,历史上的不断移民。我国黄河流域每当发生战乱与饥馑,便有人民逃难他乡。这类灾民大体有如下走向:冀、鲁人民“闯关东”.晋、陕百姓“走西口”,中原父老则辗转南下。一股穿过南蛤岭到达珠江三角洲,成为广府人;一股驻扎于额、闽、粤交界山区,成为客家人;一股从福建进人潮汕,成为福佬人。由于前有莲花山脉挡道,进退无门,福佬人此后想向外发展,便只有移民海外了。

中原移民早从晋代便开始了,但人数不多,故而一千年前的潮州仍然人烟稀少。唐代潮州总入口仅5万多,辖区还包括整个粤东。宋代人口逐渐增加,尤其是明代,移民大批涌入,潮汕人口已相当可观。清代潮汕入口已过百万大关。

再次.潮汕在历史上特别多灾多难。宋元交替,明清更迭,明代的倭患.百胜的反清复明,日寇的屠杀.近现代若干次国内战争、均以潮汕为战场。此外,自然灾害更为频仍,翻开任何一本方志,什么海啸、地震、强台风,几乎无年无之,每次死人成千上万。还有水、早、蝗虫造成的大饥荒。往往饿殍遍地。还有霍乱、鼠疫等疫病的流行。1939~1943年霍乱,澄海便死亡l万多人。

灾难让人口骤减,但反过来,灾难又刺激了生育的高峰。贫穷让人多生子,多个孩子多双干活的手。天灾入祸让人多生子,更是人类社会奇特的现象。1922年的“八·二”风灾,澄海死亡2.7万人,7万人流离失所。有些乡村只剩下几十入。才几十年过去,现在那里入口变成三四千,涨了上百倍。这种情形,国内外有无数事实可以印证。苏联卫国战争、朝鲜战争,战后男人稀少,反而出现生育高潮。近年的波黑战争,对那几个民族都是毁灭性的打击。青年临上前线,或匆忙结婚,或拼命生孩子.哪怕要造就一群无依无靠的孤儿。任何民族都要顽强地生存下去,不愿被征服,不易被灭绝,越危难越要繁育种群。这种现

象,不能用生理学来解释,只能用人类学和社会学来解释。潮汕的入口便是在灾难中不断上

涨的。尽管数百年来不断移民海外,今日海外潮人的总数几与本土持平。

以上谈的是人多的问题。至于地少.一般来说,土地不可再生,但潮汕自宋代以来。出现了大片冲积平原,解放后还围海造田,可惜土地的增长远远赶不上入口增长的需要,近年问题尤为突出。潮汕人多地少的尖锐矛盾,但愿能引起全社会的更加重视。

潮汕人饮茶之道以及茶文化

潮汕人饮茶之道以及茶文化 潮汕人饮茶之道以及茶文化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之手被烫,有时还 会因受烫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给客人造成难堪。 “先尊后卑,先老后少”到人家跟前说声“请喝茶”,对方回以“莫拘礼”、“莫客气”、“谢谢”。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 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 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对方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喝 茶是长辈的,用中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小辈平辈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轻弹二次表示感谢。“先客后主,司炉最末”。在敬茶 时除了论资排辈,按步就方之外,还得先敬客人来宾然后自家人。 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这个司炉的,俗称“柜长”(煮茶冲茶者)才可以饮喝,否则就对客人不敬,叫“蛮主欺客”、“待人不恭”。“强宾压主,响杯檫盘”客人喝茶提盅时不能任意把盅脚在 茶盘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轻手,不能让盅发出声响,否则是“强 宾压主”或“有意挑衅”。 “喝茶皱眉,表示弃嫌”客人喝茶时不能皱眉,这是对主人示警动作,主人发现客人皱眉,就会认为人家嫌弃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主人冲茶时,头冲必须冲后倒掉不可喝。因为里面有杂质不宜喝饮,本地有“头冲脚惜(音同),二冲茶叶”之称,要是让客人喝头冲茶就是欺侮人家。 “新客换茶”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换茶叶之后的二 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

“暗下逐客令”本地群众热情好客,每以浓茶待人,但有时因自己工作关系饮茶时间长会误工作或是客人的话不投机,客人夜访影 响睡眠,主人故意不换茶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辞,否则会惹主人没趣。 “无茶色”主人待茶,茶水从浓到淡,数冲之后便要更换茶叶,如不更换茶叶会被人认为“无茶色”。“无茶色”其意有二,一是 茶已无色还在冲,是对客人冷淡,不尽地主之谊;二是由于上一点 引申对人不恭,办事不认真,效果不显着,欲有“某人无茶色”。 “茶三酒四秃桃二”本地人习惯于在茶盘上放三个杯,是由于俗语“茶三酒四秃桃二”而来,总认为茶必三人同喝,酒必须四人为伍,便于猜拳行酒令;可是外出看风景游玩就以二人为宜,二人便 于统一意见,满足游兴。 饮茶胜境古贾国与中国茶文化 其一,茶史悠久。提起秦人饮茶,据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推断,“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秦人取蜀第一次在秦惠王更元 九年(公元前316年),当时蜀人已经种茶、饮茶,并将此艺能传 授给秦人。另据东汉班固《汉书·赵飞燕别传》云:“帝(刘骜) 崩后,后一夕寝中惊啼甚久,侍者呼问,方觉,乃言曰:‘吾梦中 见帝,帝赐吾座,命进茶,左右奏帝云,向者侍帝不谨,不合啜此茶。’”这就证实汉代长安宫廷里已有饮茶的时尚。到了唐代,许 多帝王对茶事亦很投入,从宫廷到山庄,从文士到百姓,饮茶之风 十分盛行。进入宋代,茶馆业已经兴盛起来。这首诗反映了古代蒲 城地区,不仅出现了茶,而且人们就饮茶,并且会饮茶,通晓煮饮 方法。君可知,在春秋战国以前的周朝时期,茶叶已经从药用逐渐 转变(发展)到饮用阶段,西汉时期的长安宫廷已有饮茶习俗,有 了饮茶文化的萌芽。不过,当时饮茶方法很原始,不像当今的冲泡,而是烧煮。诗中的“倩火煮新茶”可以说是真实地反映了历史情况。 其二,注重水火。唐代陆羽《茶经·五之煮》指出:“其水, 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当今业内人员又常说:“水是茶之母,器为茶之父。”诗中“源泉有真液”之句,显然是符合陆羽茶 学理论的。这里既说明当时人们明白以上好的水煮茶的道理,又反

潮汕文化的现状与发展

潮汕文化简介与发展 关键词:岭南;潮汕文化;传统 摘要:潮汕文化是古代南粤土著文化的基础上,融汇了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时代色彩和地域特征的区域性文化。它是岭南文化重要的一支,更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当下社会很大程度上桎梏了它的发展,我们应该本着批判扬弃的原则,促使其向宏观、理性、深度的方向转变,研究潮汕文化的的现状,了解其丰富的内涵和特色,对于弘扬潮汕文化的优良传统,寻找潮汕民俗文化现代化的最佳路径,丰富中华文化的内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潮汕概况 潮汕大地是一处历史悠久,文化兴盛的文明之邦。长期以来,由于潮汕地区行政上属广东管辖,所以潮汕文化也一直隐蔽在省府文化——广府文化的背后,外界也常误以为,广东文化就是广府文化,对潮汕文化知之甚少。而事实上,潮汕文化是独立于广府文化之外,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并且自成一格的文化体系。 潮汕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广东与福建的交界处,历来为粤东、赣东南、闽西南的商品集散地中心,潮人自嘲为“省尾国脚”。这里三面背山,一面向水。境内虽有富饶的潮汕平原,但生存环境却不易,常有台风与地震威胁.而且历来地少人多,总面积10346平方公里,人口近2000万,人均可耕地不到3分,有“耕田如绣花”之美称。这里商业气息浓厚,长久以来的商贸传统,催生了中国影响深远的三大商帮之一的潮州商帮。这里还是“十相留声”的岭海名邦,也是宋“前七贤”、明“后八俊”,近代千万潮汕英才生长的“海滨邹鲁”。 潮汕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这里夏长冬短,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终年不见雪。潮汕襟山带水,气候宜人,成为南迁汉人生息繁衍之地,长期以来形成城镇密集的现状。潮汕居民基本上均来自各各历史阶段的南迁汉人,比如比较早的并有记载的是《史记》中记载的秦时期一支由史氏族人带领的为秦始皇修筑水路直达揭阳岭的队伍,抵达揭阳岭后并没有返回,而是直接“驻扎”在当地并始设揭阳县。其外还有其他如汉,三国,唐宋,元明时期迁入的。 二、潮汕文化简介 (一) 潮汕方言 潮汕话,是全国八大方言区中闽南方言的次方言,潮汕人的方言,也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古朴典雅,词汇丰富,语法特殊,保留古音古词古义多,语言生动又富幽默感,与其他语言很大区别。因此,引起海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研究潮汕话的人很多,有关潮汕话的专著、字典、词典也很多。对潮汕人来说,潮汕话是维系感情的纽带,有巨大凝聚力。尤其在异域他乡。乡音相同,胜似“自己人”。 潮汕话在广东东部的潮汕地区以及海外华人中广泛使用,是知名度较高的一个古老方言,属于闽南语系,但与闽台的闽南话差异很大。语法与闽台片相同,词汇也有高度的对应,语音语调上则差异明显,彼此互通存在不少难度。在潮汕话和闽台片相交融的地区,兼具有二者的发音特色,特别是靠近潮汕地区的陆丰三甲(甲子、甲东、甲西)地区的闽台片的闽南语,福建的诏安等。潮汕话包含了很多的古汉语成分,在古代,潮汕先人本来居住在中原一带,为了逃避战乱,一路往海边迁徙,到达福建莆田,定居一段时间之后,又集体迁徙到今天的潮汕地区。所以潮汕话是遗留下来的古汉语,同时也受到南越国少数民族的影响。 18至20世纪期间,潮州居民是移居东南亚的主要华人族群之一,故此潮州话成为海外华人的主要方言之一。因此,潮汕地区以外的华人社群,也有很多人说潮汕话。潮州人在香港、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形成重要的少数族群。一些潮州人也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洲和欧洲居住,一些从潮州地区而来,一些则从东南亚而至。 (二)潮汕饮食

【微民俗】潮汕人必读:潮汕俗语典故十二则由来

【微民俗】潮汕人必读:潮汕俗语典故十二则由来 目录惜落顺势老程三下斧头花杨令公撞碑放屎画大猪 假力洗茶渣水滚目汁流离城七铺十嘴九脚仓王茂生进酒孬 过金章婆狗母蛇假龙庵埠老爷大细目 1、惜落顺势 “惜落顺势”这一句俗语是指疼爱下辈人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而孝敬上辈人,却是很少人能够八面做到。 据说,过去韩江边有一个专卖豆粿的老汉。老汉做的豆粿,十分好吃,很有名声。远近的人都跑到他这里吃豆粿。不少人吃完后,意犹未止,掏出钱再买一盘,叨念道:“确实好吃,再买一点回家给孩子们尝尝。”这老汉,听了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本身就是因为儿子不肖,才要自己日夜操劳。他想看看到底有没有人是买给父母吃的?但从来一个都没遇到。这天,一个饥肠辘辘的人来到了老汉的豆粿摊,吃了一盘之后,又再买了一盘,说:“好吃!买一盘给母亲吃。”老汉心 头一热,问:“阿兄,有没有儿女?”这过客说:“儿子尚小,日子还长,今后吃的机会多着呢。母亲操劳一生,买一点小吃孝顺,不过份。”老汉一听,马上声明不收这过客一分钱。过客好些不理解。老汉说:“我在这里卖了半辈子豆粿,买回家的都说要买给儿女吃,还没见过买给父母吃的。这盘豆粿,我白送了。”这过客才恍然大悟,对老汉说:“惜落顺势,人

这常情。” 2、老程三下斧头花 潮汕俗语“老程三下斧头花”是形容一个人做事情开局很有一股蛮劲,但缺乏后劲和韧劲。 这典故出自唐朝名将程咬金身上。演义和戏曲中写到这程咬金,说他有一身好力气,使一把大板斧,作战时候,许多人都敌不过他的三板斧。所以,都有以为他有神力。 有一次,隋将宇文成都带兵去攻打瓦岗寨。这宇文成都是当时天下第二条好汉,力大无穷。当他带兵来到的时候,程咬金不得不提斧迎战。第一斧,宇文成都被震得虎口生痛;第二斧,宇文成都的虎口被震裂;第三斧,两臂发麻。宇文成都正想撤马回营,程咬金的第四斧有气无力的,方知道程咬金力量只集中在三板斧上。 这是个全国性的熟语,但程咬金这个人物潮人也很喜爱,故这熟语也很早在潮汕生根,俗语的说法也按潮语特点给以改造。 3、杨令公撞碑 在澄海一带,流传一句俗语:“杨令公撞李陵碑,看看撞来岂会对脉。”说的是有一年,该县余居乡(今莲上永新乡)请了一戏班在本乡大埋演出《杨令公撞李陵碑》一剧,恰逢里美乡两个乡绅也来看戏,大为喝彩。特别是那个扮杨令公的老生,尾场撞碑一段演得极为感人。戏未演完,两人便来找班

潮汕地区饮食文化

潮汕地区饮食文化 经管学院财管1072 苏少彬200711531217 21191006---1---37 摘要:潮汕饮食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丰富多样,无所不食而名震南粤,享誉全国。它的形成既有历史文化的影响,也与独特的地理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湿热的气候、濒临大海、水网密布、人多地少和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百越之族与中原文化的碰撞交融等孕育了独特的潮汕饮食文化。【②】 关键词:潮汕地区饮食文化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工夫茶 一、绪论 潮汕地区位于中国大陆的东南端,广东省的最东端,素有“省尾国角”之称。地理上背山面海,形成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也正因如此,潮汕地区至今仍很完整的保留着一整套的地区文化,有自己的语言—潮汕话,自己的戏剧—潮剧,自己的音乐—潮乐,自己的佳肴—潮州菜,还有自己的建筑文化,自己的图腾文化等,被称为中国“第57个少数民族”。其中潮汕饮食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品种多样、用料讲究、制作精细、配料独特而闻名中外。其中最为出名的当属潮州菜和潮州工夫茶。 二、潮州菜 (一)潮州菜系 潮州菜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源于潮州,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历代民间美食家们博采众家之长,搜尽地方特产,精心制作,逐步积累形成丰富多彩,独具地方特色的美食,构成的一个开放的体系。 潮菜较多受闽菜所影响,同时又受到广州菜等外地菜的影响,汇

闽粤两家之长,自成一家。制作精细的潮菜菜式中,不仅有着名贵的燕窝、鱼翅、鲍鱼烹制的精品,也不乏粗菜精制的特色菜,如地瓜叶做成的“护国菜”,大芥菜做成的“大菜羹”等。 潮汕人讲究饮食,不但讲究色、香、味、形,还讲究饮食时人体的保健作用,这正是潮州菜的一大特色。【③】 (二)潮州食俗 潮汕人有别具一格的食俗,例如日常特别喜爱吃粥、有以大米粉制作的名目繁多的食品、喜爱以腌制品为主的佐餐小菜(咸菜、菜脯)以及制作精致的特色小食(蚝烙、肉丸等)。除了这些日常食俗,潮汕地区还有很多独特的节日食俗。 每年的正月初七这一天,潮汕的旧俗是要食七样菜,也叫七羹汤。所谓七样菜就是将大芥菜、厚瓣菜、芹菜、蒜、春芹、韭菜、芥菜这七样菜放在一起煮来食,它的意思是“发大财,人长久”。此外,七样菜的现实意义在于,这七种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对于过年期间大量吃食肉类的人来说,犹如人体内的清道夫,能起到消化开胃,清肠通便的作用。 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的习俗是从中原传下来的。这一天,潮汕人家普遍吃粽子、栀粽,有的地方还吃凉粉粽,潮州凤凰山则习惯吃“枕头粽”。除了吃粽子外,潮汕不少地方还用伸骨节、使君子叶、真珠花菜、鸡蛋、猪肉等一起煮汤吃,能起明目、去热毒、驱腹虫的作用。 中秋佳节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特色的应节食品就是芋头。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此外还有芋头加工而

关于文化的作文:潮汕的茶文化

关于文化的作文:潮汕的茶文化 饮茶,几乎已成为了中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茶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特别在潮汕地区最为盛行,潮汕的功夫茶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潮汕人爱饮茶,几乎到了不饮茶睡不着觉的程度。 作为一个潮汕人,我也十分爱饮茶,饮茶也成为了我闲暇之余的一种乐趣。坐在窗台上,一边品茶一边看书,便会如入无人之境,好像世界只有我\香茶和书。每每端起茶杯,香茗那种不可抵挡的扑鼻而来的香味便在我鼻子前飘荡。小啜一口,柔顺的液体在舌尖流淌,让人不想吞下。每喝一口,都会传来舌尖上味蕾一阵阵真情的致谢;“啊!好茶!好茶!”每喝一口,我都会发出由衷的感叹。我常常边看林清玄先生的散文集边品茶,都能悟出一些人生道理。其实,品茶就如品味人生,只要用心体会,就会有所收获。 几年前的一天,我回到乡下度假,与母亲造访了亲戚,亲戚是个地地道道的本地人,对功夫茶情有独钟,我感受到了冲潮汕工夫茶独特的习俗与复杂的工序。乡下人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喜欢用地道的乌龙茶招待客人,乌龙茶浓浓的香味、淳厚的茶水就像敦厚的淳朴的山里人一样,令人回味无穷。 泡功夫茶的工序很多,先是把茶放在拳头大小的茶壶

里,冲入沸腾的山泉水,但通常泡茶是要倒掉的,因为乡下的茶是人工采摘的,纯天然的,需要将茶的道茶水倒掉,以便去除灰尘、杂质。而功夫茶更有一个特点,就是只有三个杯子,杯子只有半个乒乓球大,所以茶要轮流喝。一壶香茗盛上来,先是“关公巡城”,把三个茶杯紧凑地摆成三角形,然后像关公巡营一样循环冲茶,壶中的茶快倒完时,就来一招“韩信点兵”,把剩余不多的茶以水滴为单位倒在三个杯子里,然后主人用钳子将茶杯轻轻地放在客人面前,客人方可饮用。 茶文化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独树一帜,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我们的生活中,茶是不可缺少的:闲来无事,邀三五知己煮茶论道;心情欠佳时,一杯香茗解千愁,能驱散我们的烦恼,带给我们心灵的慰藉。所以,我希望潮汕茶文化能很好地保留并传承、发扬光大。

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各民系性格特点之欧阳歌谷创编

广府人 欧阳歌谷(2021.02.01) 前凤凰卫视主持人梁冬(南海人)说:广州人太现实,什么都讲‘着数’,只有有‘着数’的事广府人才会去做。广州人对空头理论不感兴趣,也没有工夫空谈哲理、人生,对政治也不感兴趣。不关心国家大事,不关心世界发展。只顾及自己所属的小圈子,只关心自己的房价和股票。人人都为了钱忙忙碌碌,整日东奔西跑。看重的是效益和价值,不注重形式和外表。表现出更多的功利主义(或工具化)倾向。 “叹”这个词在人们的意识中一般有感叹、叹息之意。而在广州,叹茶,叹花,叹粥,叹色,叹补,叹歌,叹生猛,叹温泉,叹风水,叹世界。这里的“叹”是一种享受,一种对生活的热爱。而“叹世界”可以说是广州人心态的一个最好的表现,反映出广州人享受生活、积极向上、务实过好每一天的生活态度。广州某一酒楼有这样一副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尽甘甜,拿壶酒来。有外省人说,广州人从早到晚都在喝茶。早上有早茶,中午有中午茶,下午有下午茶,晚上有晚茶。确实,广州的茶楼永远都是那样一种熙熙攘攘、人声喧嚣的景象。“广州人吃在嘴里,上海人穿在身上”不仅仅只是会吃,讲究吃,更主要的是敢吃,无论是海滩上的沙虫、水田中的禾虫、龙虱、还是缫丝后的蚕蛹、扑灯自投罗网的桂花蝉,或是害虫地老虎和竹虫,以及蛰

人野蜂的幼虫等,均是广州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林语堂先生认为不仅广州人的饮食嗜好,而且其“有事业心,无忧无虑,挥霍浪费,图进取的性格都源出“在表面的中国文化之下是吃蛇的土著居民的传统,这显然是古代南方粤人血统的强烈混合物”。广州人反映在饮食上是崇尚清淡,原汁原味;在衣着、卧室器物上则素朴从简,广州人衣着随意,自由,个性化强,重在舒适,年轻人求新奇但并不求华饰。木棉花是广州的市花,木棉树高大挺拔,质朴、苍劲的枝杆上火红的大花争相怒放,花谢过后才是绿叶的勃勃新发,实用主义显露无疑。 从建筑上看,代表广府文化风格的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佛山梁园、广州陈家祠等建筑,汇集了石雕、砖雕、木雕、门画等大量的装饰艺术,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这种精细、浓艳、密实的特点反映了广府人精明、会享受的个性。 客家人 客家人具有浓重的传统观念思想,崇文轻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客家人有这样一首童谣说:“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无老婆”,把发愤读书与结婚成家视为一种因果关系,这种寓于儿歌中的择业意识从小便融入客家人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之中。如古代的斗诗民俗在客家地区较好的保留下来。 客家人更留恋华夏故土的情结。以梅州丘姓为例,本为河南郡望族,后因避战乱而南迁,虽曾远涉福建宁化、上杭和广东梅州蕉岭,其后因人多地少,又有不少丘姓后裔再次迁徙,但他们多选择国内其

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各民系性格特点

广府人 前凤凰卫视主持人梁冬(南海人)说:广州人太现实,什么都讲‘着数’,只有有‘着数’的事广府人才会去做。广州人对空头理论不感兴趣,也没有工夫空谈哲理、人生,对政治也不感兴趣。不关心国家大事,不关心世界发展。只顾及自己所属的小圈子,只关心自己的房价和股票。人人都为了钱忙忙碌碌,整日东奔西跑。看重的是效益和价值,不注重形式和外表。表现出更多的功利主义(或工具化)倾向。 “叹”这个词在人们的意识中一般有感叹、叹息之意。而在广州,叹茶,叹花,叹粥, 客家人更留恋华夏故土的情结。以梅州丘姓为例,本为河南郡望族,后因避战乱而南迁,虽曾远涉福建宁化、上杭和广东梅州蕉岭,其后因人多地少,又有不少丘姓后裔再次迁徙,但他们多选择国内其它地广人稀的山区,如湘赣交界的罗霄山脉地区等,甚至向北回迁至陕西等地区,故土依恋情结由此可见一斑。客家有谚云:“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尽管原因有许多,但客家依山为居的历史已经沉积为群体的一种社区意识。客家乡村地区的传统建筑形式主要有方楼、圆楼、府第式的三堂屋和五凤楼、围龙屋等。其特点是:祖堂在上,上下厅堂、主次分明,左右对称,规模宏大,坚固经久,防卫性高,生土建筑,古朴稚拙,少有雕刻,雄浑天然。围内“家累世义居”,“合门百口”,同姓视之为骨肉,透射出魏晋南北朝时中原衣冠士族大家族庄园建筑及其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的传统。客家建筑外墙开窗少,

开窗小,窗台高于人头,其独特风格是客家人经历了与土著对峙和自我封闭阶段的记录,是客家人维系家族宗法制度,增进族内团结和在异乡获得生存安全的心理需要的表现。有学者认为,客家围龙屋前有半圆形的“龙池”,后有半圆形台丘,前者象阴,后者象阳,从外俯瞰围笼屋就如天地环抱于人的“天地浑沌如鸡子,古盘生其中”的意境,表现了丰富深邃的古老的文化哲学精神。客家地区的村落中各姓各宗支宗祠建筑遍布,是客家人散居以后增强族亲凝聚心理的强烈反映,也是客家人门第观念,以郡望自矜,光宗耀祖心理的坦露。客家民居门上的对联常见有:“儒士家风,振奇人品”,“河南世泽,洛水家声”之类,流露出客家人客居他乡,却念念不忘精神家园,自贵与失落感交织的复杂情感。客家人的中原正统的传统儒家思想让客家人在历次朝代更迭地抗争最为激烈,如对蒙古、满清的合法性斗争从未 停止过。 潮汕的潮瓷、木雕、潮绣等著名工艺品以细腻为共同特点,木雕以细腻的刀路著称,潮绣也以精工驰名,潮人种田一年三造,精耕细作犹如绣花,潮汕人性格承吴越人之纤细可见犹存。这也是解放后各地争相向潮州老农学习耕作方法的缘由。他们的这种精细也外延到其 文化性格。

潮汕茶文化历史

潮汕茶文化历史 工夫茶是潮汕文化中的精髓。所谓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工夫茶即是乌龙茶茶艺,为何称为 工夫茶?之所以叫功夫茶,有人说是因为制作乌龙茶工序复杂、极费 工夫,有人说是因为冲泡乌龙茶颇费工夫,也有人说是因为乌龙茶 须细啜慢饮。功夫茶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 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功夫茶起源于宋代,我国的工夫茶茶艺可分为潮汕、台湾、闽南、武夷山四大流派, 以潮汕工夫茶最富有古香古色,堪称中国茶艺的活化石。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潮汕功夫茶是广东潮汕地区独特的饮茶习惯。“功夫茶”对茶具、茶叶、水质、沏茶、斟茶、饮茶都十分讲究。传统的潮汕工夫茶一 般是四宝齐备,一是陶水壶;二是红泥小火炉;三是小茶壶;四是小瓷杯。陶水壶里装入色香味俱全的乌龙茶,放茶叶要把壶里塞满,并 用手指压实,倒上水,放在小火炉上煮,茶煮好后拿起茶壶在摆成 品字形的瓷杯上面作圆周运动依次斟满每一个小杯,此时就可以捧 起香气四溢的小茶杯慢慢吊尝。斟茶时不能一杯斟满再斟一杯,而 要按杯的多少来回轮流顺序斟,以免出现前浓后淡的情况。饮时是 用舌头舔着慢慢地品,一边品着茶一边谈天说地,这叫功夫。功夫 茶茶汁浓,碱性大,刚饮几杯时,会微感苦涩,但饮到后来,会愈 饮愈觉苦香甜润,使人神清气爽,特别是大宴后下油最好。因此功 夫茶除了泡制要功夫外,饮茶也需要费功夫。潮汕工夫茶以三泡为止,要求三泡水的茶汤浓淡一致。有人说,没有功夫就莫饮功夫茶。潮汕功夫茶,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 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潮州茶人曾楚楠先生认为潮汕工夫茶的理念 是和、敬、精、乐四趣。和、敬讲的是茶德,精、乐讲的是茶技与 茶趣。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让你了解潮汕人,说说你眼中的潮汕人

潮汕男人 大潮汕的地域、自然环境等决定了它对外渠道的局限性,三面环山面朝大海的地理位置形成了潮汕自身特殊的区域文化,孕育了潮汕男人这一特殊的族群。从客观上来看,潮汕男人是一个很特殊的品种,他浓缩了潮人文化的精华,而潮人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海洋文化和大陆文化的紧密结合,体现在潮汕男人身上就是攘外安内的能力,也就是强烈的本土意识和严重的排它性。对外,他是海洋文化的标准,他拼搏、流动、进取、包揽一切;对内,他是大陆文化的标准,承担家庭重任、孝顺、顾家等等。潮汕男人的特点主要包括: 强烈的家族意识与相对保守的传统观念 潮汕男人从“出花园”(十五岁时举行的成人礼)之日起就开始有成人意识,那就是承担家庭的责任,而这个家庭不仅仅是小家庭,而是一个大家族甚至是一个大姓氏,很多潮汕男人离乡背井打拼,有成就了就会回到家乡兴建祠堂,这就是一个表现。潮汕人保持和传承他们文化传统的主要方式也是通过家族文化的传承。即使是历经战乱和社会的剧烈变动,潮汕的家族关系的结构都没有产生过根本性的变动。而正是这种家族关系对潮汕文化传统的传承经过历史的沉淀最终使其文化形态得以提炼和延续。 但在多元的开放社会下,潮汕原有的这种温情脉脉的宗族关系所引发的负面作用愈显得突出。封闭保守的潮汕文化结构,使潮汕男人有意识地回避与自己不同的东西,外部先进文化的冲击作用会淡化,痛失创新发展机遇。另外,很强的宗族观念及裙带关系,对市场经济之法律法规具有天然的免疫作用,因此,潮汕男人如果无法在反思中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就很难在与其他文化的竞争、碰撞中占据上风,落后也就会成为必然。 对家庭的责任感与对干家务活的不屑 很多潮汕男人在他打算结婚之日起,就已经进入“家长”这一角色,买房子、购置家具、疏通亲戚关系等等,他必须先把这个家弄得稳稳当当的才会考虑把女人娶进来。结了婚之后,他也当仁不让地是一家之主。潮汕男人不管他在外面是什么样的人,他回到家里就还是一个君主,家庭是他的小王国,很多大事都是他在把持,他把一切处理得妥妥贴贴,不给女人一点忧虑。所以,即使他这种把握一切的态度更多的时候表现为一种霸道,女人也能理解并愿意去接受。 很多潮汕男人不干家务活,这也是潮汕男人备受诟病之处,也即其“大男子主义”的具体表现。但是,从文化的角度看,“大男子主义”并不等于养尊处优,它恰好是男人承担家庭大义务的表现,男人不屑于把精力放在家务上,而是更多地用于寻找机遇、赚大钱,目的也是为了养家糊口。如果说具备了这些特点的男人你能说他是不好的男人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大陆文化占了99%,海洋文化只占了1%,而潮汕男人却具备了这两种文化,因此,他是男人中一个特殊的品种。至于他的“好”和“坏”,这是属于文化的范畴,而不具备道德的判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结论,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务实的经商求生之道与诚信经商理念的沦落

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各民系性格特点之欧阳学文创作

广府人 欧阳学文 前凤凰卫视主持人梁冬(南海人)说:广州人太现实,什么都讲‘着数’,只有有‘着数’的事广府人才会去做。广州人对空头理论不感兴趣,也没有工夫空谈哲理、人生,对政治也不感兴趣。不关心国家大事,不关心世界发展。只顾及自己所属的小圈子,只关心自己的房价和股票。人人都为了钱忙忙碌碌,整日东奔西跑。看重的是效益和价值,不注重形式和外表。表现出更多的功利主义(或工具化)倾向。“叹”这个词在人们的意识中一般有感叹、叹息之意。而在广州,叹茶,叹花,叹粥,叹色,叹补,叹歌,叹生猛,叹温泉,叹风水,叹世界。这里的“叹”是一种享受,一种对生活的热爱。而“叹世界”可以说是广州人心态的一个最好的表现,反映出广州人享受生活、积极向上、务实过好每一天的生活态度。广州某一酒楼有这样一副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尽甘甜,拿壶酒来。有外省人说,广州人从早到晚都在喝茶。早上有早茶,中午有中午茶,下午有下午茶,晚上有晚茶。确实,

广州的茶楼永远都是那样一种熙熙攘攘、人声喧嚣的景象。“广州人吃在嘴里,上海人穿在身上”不仅仅只是会吃,讲究吃,更主要的是敢吃,无论是海滩上的沙虫、水田中的禾虫、龙虱、还是缫丝后的蚕蛹、扑灯自投罗网的桂花蝉,或是害虫地老虎和竹虫,以及蛰人野蜂的幼虫等,均是广州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林语堂先生认为不仅广州人的饮食嗜好,而且其“有事业心,无忧无虑,挥霍浪费,图进取的性格都源出“在表面的中国文化之下是吃蛇的土著居民的传统,这显然是古代南方粤人血统的强烈混合物”。广州人反映在饮食上是崇尚清淡,原汁原味;在衣着、卧室器物上则素朴从简,广州人衣着随意,自由,个性化强,重在舒适,年轻人求新奇但并不求华饰。木棉花是广州的市花,木棉树高大挺拔,质朴、苍劲的枝杆上火红的大花争相怒放,花谢过后才是绿叶的勃勃新发,实用主义显露无疑。 从建筑上看,代表广府文化风格的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佛山梁园、广州陈家祠等建筑,汇集了石雕、砖雕、木雕、门画等大量的装饰艺术,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这种精细、浓艳、密实的特点反映了广府人精明、会享受的

岭南文化之潮州功夫茶

2011-2012年第二学期《岭南文化与<岭南文库>选读》科目 考查卷 专业:历史学班级:历史09-1 任课教师:XXX 姓名:XXX 学号:0XX 成绩: 岭南文化之潮州工夫茶 潮州功夫茶,是指流传于潮汕一带的饮茶习惯,既是一种茶艺,也是一种民俗。在潮汕城乡,饭后空闲、工作之余,人们围坐在一起,细细品味工夫茶,话家常,交朋友。对客人示敬,气氛融洽亲切。茶的品饮,不仅是解渴的生理需要,也是满足人体健康、健美的需求;还是一种显示高雅修养的艺术活动。泡茶要掌握“茶美、水好、器宜、艺精”的要旨,壶添品饮情趣,茗增壶饮价值,好似红花绿叶,相映生辉。用茶、取水、掌火、茶具、冲泡程式是冲泡潮州工夫茶的技艺环节,是一环扣一环的。 潮州功夫茶,已成为当前研究潮汕文化的重要内容。饮功夫茶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交际礼尚,因而产生了许多礼俗。潮汕人爱喝茶这其中便有着潮汕人的好客心理。早在明朝中期,饮茶之风就已经遍及潮汕地区,从城市到农村,从有钱人家到普通家庭,几乎家家都摆设有一套功夫茶具。无论家居自饮、客来礼敬、拜祖祭神或是婚丧嫁娶,处处可以看见茶的踪迹。喝功夫茶是潮汕人的风俗,以茶待客,更是潮汕人的优良传统之一,暗合了功夫茶道“和、敬、精、乐”的文化精髓。“寒夜客来茶当酒”,对来客敬茶以示礼仪,共诉相聚的喜悦,是茶道的基础,也是好客心理的一种体现。 功夫茶顾名思义,一是花时间,二是讲究本领。所谓的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功夫茶在全国可谓最精致、最考究、最著名的茶道,是茶文化的高峰。功夫茶很讲究选茶、用水、茶具、冲法和品味。茶叶要形、味、色俱佳;烹茶用水要求洁净、甘醇,以山泉为上,江水为中.井水为下;盛茶器皿以江苏宜兴的朱砂泥制品为佳;瓷杯要选用细白透亮的精美小杯;泡茶讲究“高冲低洒、刮沫淋盖、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的手艺;品茶讲究色、香、味外,还讲究“喉底韵味”。而饮茶程式、礼仪更是繁复。比如茶冲出来后,一般是冲茶者自己不先喝,请客人或在座的其他人喝,且一般是顺手势先拿旁边的一盅,最后的人才拿中间一盅,还有如果喝茶的过程,来了尊贵的客人,就得

潮汕茶文化

潮汕功夫茶 内容摘要:潮汕功夫茶作为中国最具代表的茶道,也是潮汕人的骄傲,功夫茶表现了潮汕人独特的人文情怀。潮汕功夫茶的享誉盛名离不开茶叶、用水、茶具、冲法和品茶,通过每个环节的具体介绍使人了解到一杯小小的功夫茶中竟也有如此繁杂的步骤,同时也蕴含着潮汕地区热情好客和礼仪周到的特点。(原创)说到茶,很多人便会想到潮汕地区的功夫茶,可见潮汕地区的功夫茶声名远播。作为一名潮汕人,我从小便是在茶文化的熏陶下长大的。而作为潮汕人的我们,总是对茶怀有独特的情思,茶已经深深的融化到我们生活中,它不仅仅单纯的是一种饮料,更是体现出潮汕人热情好客的美好品质,同时,也给旅居在外的潮汕人提供一份思乡的情怀。 茶在潮汕地区是每家每户必备的饮品,潮汕人不可一日无茶。茶,用潮汕方言来说就叫做“茶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茶在潮汕人的心目中茶犹如米饭一样重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每天,每家每户在饭后或闲暇的时候便会冲上几泡茶,在招待客人、婚宴、丧礼等等场合茶更是必不可少。倘若你来到潮汕地区,你便会感受到浓厚的饮茶氛围,你若到潮汕人家来做客,招待你便是一杯浓浓的热茶,茶是潮汕地区待客的最具代表的礼节,所以茶文化也昭示着潮汕人的热情好客。倘若你是初尝潮汕地区的乌龙茶,你便会疑惑这苦涩的茶为何让潮汕人如此钟爱,作为土生土长的潮汕人小时候我也有这种疑惑,但是你多加品尝几次你便知道答案了,乌龙茶初入口有点苦味,但是茶饮下后,便后感觉到舌尖生香,喉底一阵甘甜的感觉,这就是平时我们所说苦尽甘来的感觉。有时候我在想,潮汕人喜欢喝茶的习惯与潮汕人自古便有的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息息相关的,因为艰苦奋斗后得到成功不也是一种苦尽甘来的感觉吗? 潮汕功夫茶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茶道,在全国可谓最精致、最考究、最著名的茶道,是茶文化的高峰。潮汕功夫茶,又称“工夫茶”,它并非指一种茶的名称,“工夫”在潮汕方言中是精细的意思,因此“工夫茶”是指冲茶技艺讲究、精细。功夫茶的历史悠久,起初是起源于宋代,在广东潮州、福建漳州、泉州一带盛行。由此算来,潮汕地区功夫茶文化的传承是如此之久,并将会被我们每一代潮汕人不断继承下去与深入发展。 潮汕地区的功夫茶这么久负盛名,其缘由自然离不开茶叶、用水、茶具、冲法和品茶。下面便逐一介绍功夫茶的讲究之处。 茶叶,潮汕功夫茶一般是选用乌龙茶,乌龙茶是中国茶的代表,是一种半发酵的茶,透明琥珀色的茶汁是其特色。乌龙茶主要有铁观音、凤凰水仙、大红袍等。铁观音主要产自福建安溪县,铁观音冲泡后茶水色泽金黄,滋味甘醇,茶香高而持久。凤凰水仙产自广东潮安凤凰乡,分单丛、浪菜、水仙三个级别。有天然花香,滋味浓厚甘爽,耐冲泡。大红袍主要产自福建武夷岩,外形要求运政,挑唆紧结壮实,稍扭曲,色泽油润。入口时干爽滑顺。潮汕人在品茶是多追求茶叶品质上乘,上乘茶叶也成为佳节送礼中的上乘礼品。 冲泡茶叶的水在以前颇为讲究,烹茶用水要求洁净、甘醇,以山泉为上,江水为中,井水为下。不过现如今,大部分潮汕人都是选用自来水来冲泡茶叶的。 功夫茶选用的茶具并不像其他地方只是一个简单的过滤水杯,而是一整套的茶具,大概有十余种,而在潮汕地区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套完整的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洗、茶盘、茶垫、水瓶与水钵、烧水炉等等。茶壶,用潮汕方言叫做“冲罐”,出自江苏宜兴,是宜兴紫砂壶中最小的一种,茶壶标准有:“小,浅,

潮汕人习俗

日志 转到我空间分享给好友复制网址隐藏签名档小字体 上一篇下一篇返回日志列表 [转] 潮汕地区婚姻家庭观念剖析 转载自林少惠转载于2010年01月15日 00:08 阅读(10) 评论(1) 分类:潮汕风情 举报 提要:潮汕地区地处中国大陆东南部,广东最东端,素有“省尾国角”之称。而且,潮汕地区三面环山,面朝大海,这样一个封闭的地域造就了潮汕人与中原一脉相承又有其独特方面的婚姻家庭观。也正因为潮汕地区的封闭,导致了外人对其的诸多猜测和误解了。写作本文目的便在于使外人更客观更全面地理解潮汕地区的婚姻家庭观,消除误解,客观看待潮汕人的长处与短处。 关键词:潮汕地区潮人婚姻家庭观 一、关于潮汕以及潮人 潮汕地区理论上而言,主要涵盖潮州、汕头、揭阳三市,包括汕尾市某些以潮汕方言为主的地区。潮汕地区地处欧亚大陆东南沿海,太平洋西岸中段,中国大陆东南部,广东省最东端,毗邻福建,北回归线横贯其中,素有“省尾国角”之称。潮汕地区总面积10346平方公里,在秦朝便已设置行政,属南海郡;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1年)置潮州,属州郡建制。潮汕方言(简称“潮语”),汉语方言之一,为潮汕地区之母语。由于潮语保留着很多古汉语的发音以及语法特点,所以有学着称之为“语言的活化石”。在粤东本土,大约有1370万人讲潮汕方言。加上港澳台潮籍同胞及海外华侨、华人,估计会讲潮汕话的人口在2000万左右。

潮汕人,简称“潮人”,英文称谓为“Teochew” 。潮人是以“民系”为划分标准,归属于汉人的一个群体。潮汕文化是一种以母语潮汕话以及血缘为基础的群体文化,而非地域文化。所以,潮人所涵盖的范围不仅仅指居住于潮汕本土的潮汕人,而且应当包括海内外的众多潮汕移民。潮人的足迹遍及全球,其中,以潮商最为令世人赞赏,天生为商业而生存,赚取了无尽的财富。华人首富是潮州人李嘉诚;大陆首富是汕头潮阳人黄光裕。著名的《财富》杂志评出的2004年亚洲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袖有三位潮人,分别是排名第三的李嘉诚、排名第11的谢国民和排名22位的罗康瑞。中国青春产业的领军人物、QQ总裁马化腾也是潮人,汕头潮阳人。因此,潮人也被世称为“东方犹太人”。 韩愈夕贬潮州之前,潮人由于三面环山、面朝大海等封闭性的地理环境,与世隔绝,所以性格较野蛮,被鄙称为“六甲荒”。但也正因为这种封闭保守的环境造就了潮人民不畏死、率性而为、情理重于法度、着眼现实等性格特点;进一步造就了与中原文化截然相反的“商农并重”观念。可是,在家庭婚姻方面,潮汕人却严格恪守儒家学说,守护中国的礼教传统,有着严重的家族观念。这其中的利弊,也便是本文将要加以分析的重点所在。 二、潮汕人的婚姻家庭观念剖析

潮州茶文化调查

弘扬潮州茶文化,创建和谐社会 ——潮州茶文化调查 文章概要 一.引言 二.潮汕工夫茶的介绍 三.潮汕茶文化对潮汕地区居民生活的影响 四.潮汕茶文化的历史探讨 五.活动回顾 六.潮汕工夫茶发展愿景 一.引言 品工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工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即使是乔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那么功夫茶对潮汕人的影响有哪些呢? 二.潮汕工夫茶的介绍 要了解潮汕茶文化,首先必须了解功夫茶。所谓潮州工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潮汕工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工夫,此工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工夫二字,要在水、火、冲工三者中求之。水、火都讲究一个活字,活水活火,是煮茶要诀。《茶经》说:“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其下。”不过那个时候还没有自来水,陆羽自然没有加以论列,自来水不宜于煮茶,这已经是一个常识。煮茶要诀,“水常先求,火亦不后”。苏东坡诗云:“活水仍须活火烹”。活火,就是炭有焰,其势生猛之谓也。在我们潮州这里煮茶用的叫做“绞积炭”,“绞积”是一种很坚硕的树木,烧成炭后,绝无烟臭,敲之有声,碎之莹黑,是最上乘的燃料。还有用乌榄核作炭的,火焰浅蓝,焰活火匀,更是特别。 工夫茶以浓度高著称,初喝似嫌其苦,习惯后则嫌其他茶不够滋味了。喝工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叶,如乌栋茶、水仙和凤凰单枞茶。乌龙茶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三.潮汕工夫茶对潮汕地区居民生活的影响 为了解潮汕工夫茶对我们潮汕地区居民生活的影响,我对潮汕地区部分群体做了

潮汕喝茶客人礼仪及习俗有哪些

潮汕喝茶客人礼仪及习俗有哪些 下面一起来了解潮汕喝茶的客人礼仪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潮汕喝茶的客人礼仪不要以为只有招待客人喝茶的主人有茶桌礼仪,如何当一个受欢迎的客人也是有讲究的。 1、喝茶持杯。 左手持杯,左手称之为君子之手,左手持杯以为礼,右手托杯以为敬。 2、喝茶忌“一口闷。 喝茶的时候,一口闷直接“亮杯底的行为也是不礼貌的,好茶需品,一口闷显然是没有用心品茗。 3、喝茶严禁抽烟。 若实在忍不住烟瘾,也应该是喝了五泡之后,征询一下主人的意见,得到同意以后方可吞云吐雾。 4、强宾压主响杯擦盘。 意思是指宾客在喝茶时,要轻拿轻放茶桌上的物品,不要有举杯时在茶桌茶盘上摩擦、杯碟相撞发出声响等行为,否则被视为“强宾压主。 5、喝茶皱眉嫌茶压主。 在潮汕人家做客,最好不要轻易露出皱眉的表情,因为主人发现后,就会认为宾客嫌弃自家的茶不好,不合口味。 6、怎么拒绝主人添茶?如果你已经不想再喝了,那么将茶放在那

里,主人看到杯中有茶就不会再添,大可不必直接说。 通常情况下,只需要放置在那里不喝,主人就会明白了。 潮汕人饮茶习俗“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满了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之手被烫,有时还会因受烫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给客人造成难堪。 “先尊后卑,先老后少到人家跟前说声“请喝茶,对方回以“莫拘礼、“莫客气、“谢谢。 如果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 在第一次斟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 对方在接受斟茶时,要有回敬反应,喝茶是长辈的,用中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示感谢;小辈平辈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轻弹二次表示感谢。 “先客后主,司炉最末。 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按步就方之外,还得先敬客人来宾然后自家人。 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这个司炉的,俗称“柜长(煮茶冲茶者)才可以饮喝,否则就对客人不敬,叫“蛮主欺客、“待人不恭。 “强宾压主,响杯檫盘客人喝茶提盅时不能任意把盅脚在茶盘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轻手,不能让盅发出声响,否则是“强宾压主或“有意挑衅。 “喝茶皱眉,表示弃嫌客人喝茶时不能皱眉,这是对主人示警动作,

潮汕功夫茶品饮礼仪

潮汕功夫茶品饮礼仪 潮汕工夫茶即潮汕茶道,是中国古老的茶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茶道。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潮汕功夫茶品饮礼仪,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 潮汕功夫茶品饮礼仪(1)客来待茶茶要新,人要热情茶要烫 以茶待客 以茶待客,是中国悠久的传统习俗,潮汕人以茶示礼,表现在方方面面,我们这里单说客来待茶。客来,已泡功夫茶为重,有远客来,当然要“烹得香茗迎远客”,即使近在咫尺的邻里,过门来访,也常要泡功夫茶招待。外地朋友来访,不管他是否习惯喝功夫茶,或是已在他出喝茶后来访,都还是要泡茶,因此闹出许多笑话和尴尬事。更有甚者,如在产茶县饶平,客人进门,刚好主人在喝茶,主人招呼喝茶会向你声明,是冲头遍、二遍或三遍。俗语说:“头冲(茶)是皮,二三冲是肉,四五冲已极。”已泡过三四遍,主人即换茶。有人更甚,客人进门便将刚泡好的茶叶倒弃,重新换茶,就是怕人嫌“食尾茶”,“无茶色”。喝功夫茶又讲究热喝烫嘴,所以,就有这句“客来待茶茶要新,人要热情茶要烫”的古训。 (2)浅茶满酒 这是一句全国流行的茶酒谚。在潮汕,也有“七分茶,十分酒”、“七茶八酒”、“满酒是敬,满茶是贬”之说法。这是有道理的。茶水

很烫,斟满了要烫手,不好端而且功夫茶重品香尝味,满茶就有牛饮之嫌,有时还会引起误会。所以,泡茶的人都得遵循浅茶原则。 (3)谢茶礼式 做客受敬茶,应邀品茶,是很平常的事,客人表示感谢,也少有严格的茶规,不像日本茶道那样有一套严格礼式。我们中国人谢茶,在自然与真情中流露。当代,在各种茶会上,主人朝客人的杯里斟茶或端茶放在客人面前敬茶,客人屈指在桌子上轻叩二三下,表示“跪谢”,这是从香港、广州传来的,目前渐渐普及成俗。这也是一种谢茶礼式。 关于潮汕功夫茶的基本礼仪常识潮汕人一般喜欢用工夫茶待客。举凡作客,见面之初,主人敬茶表礼,客人则受茶致意,所以其中有关礼仪须有所注意。 潮汕人把茶叫做“茶米”,茶在潮州人心目中就像米一样,足以看出潮汕人嗜茶如命,茶与米的不可分。工夫茶,在潮汕深受人们喜爱。潮人喜欢以茶会友,在细品慢酌、谈笑风生中,人们互通信息、加深感情。 它不同于一般的喝茶,二者之异首先在于非同一般喝茶那样,大口大杯地喝,而是小杯小杯地品味,品茶之意与其说为解渴,不如说在品味茶之香,在以茶叙情; 其次,潮州工夫茶特别地讲究食茶的礼节,待茶冲完,主客总是谦让一番,然后请长者、贵宾先尝,杯沿接唇,茶面迎鼻,闻茶之香,一啜而尽。工夫茶这一套礼仪正是中国传统的“茶道”。

我骄傲,我是潮汕人

我骄傲,我是潮汕人 我的家乡潮汕,她比不上繁华的北京有那么多 的名胜古迹,也比不上让人一去就流连忘返的香港。但是,在我眼中,她却是那样迷人,那样耀眼。 家乡的风景真美!她既靠近山,又挨近海,依 山傍水。旭日东升时,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仿 佛给我家院子镀上了一层金粉,看上去十分漂亮!这时,马路两边一棵棵茂盛的大榕树上,鸟儿在 婉转地歌唱,马路中央绿化带里的花草便在这清 脆悦耳的歌声中静静地、轻轻地摇曳着!在这美 好的早晨,咱勤劳的环卫工人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刷刷嚓嚓,那一个个佝偻着身子清扫的身影,就是此时各条街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走到街道上,时时扑入眼帘的就是那一个又一个绿色的小 矮人环保垃圾桶。有了它,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文明行为随处可见,街道上干净清爽,空气 清新,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 家乡的饮食也吸引人!爸爸告诉我,我们家乡 有凤凰茶、铁观音、水仙等茗茶,潮汕功夫茶是 我们家乡优良的传统文化之一。潮汕人四海为家,

遍布全球。因此,潮汕功夫茶自然也驰名中外了。在我们潮汕地区,喝功夫茶成了人们饮食生活的 需要和习惯。若有客人到来,喝功夫茶是起码的 待客之道。嘻嘻,我们潮汕人喝茶的样作文子, 可不像猪八戒一样,那么不雅观的咕噜咕噜一口 气喝一大罐,而是细细地品味着。那品出来的茶 才别有一番滋味哩!来到我的家乡,不管走到哪家,客厅里都有茶几,在大家闲的时候,一家人 经常围坐在一起,一边喝茶,一边聊天或一边看 电视,真能感受到家庭的其乐融融。而食品呢, 不用说啦,当然也是丰富多彩!比如:手打牛肉丸、沙茶牛肉炒粿条、绿茶饼等。喝着功夫茶, 吃着绿茶饼,可别有一番风味哦! 家乡的人更美!妈妈说,我们家乡注重百善孝 为先,对待长辈那才叫一个孝。兄弟姐妹之间也 是和睦相处,不分彼此。许多家庭都是三代甚至 四代同堂,他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只要有什 么公益活动或重大节日,家家户户都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他们的善心善 举被传为佳话,成为外地人学习的楷模。听爸爸 妈妈说,那些背井离乡、身在异国的侨胞们,都 有一颗赤子之心,他们常常捐资捐款,为家乡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