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方法探究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方法探究

中国校外教育教学研究下旬刊

06/2019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方法探究

◆李艳

(河北省卢龙县卢龙镇招军屯小学)

【摘要】虽然小学生对于诗歌的接受能力逊于中学生,教师的诗歌教学也会遭遇一些阻力,但不得不承认,小学时期的确是一个学习诗歌以培养想象力和思维力的最佳期。从当前的小学诗歌教学现状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小学生本身的知层次和认知水平有较大的距离,而不同的学生由于家庭对古诗词的重视程度以及从幼儿时期的诗歌教育的差别,也体现出了不同的水平层次,因此教师就在最基本布置课下作业方面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方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实现让学生学好诗歌,教师除了要严格监督学生多背勤记之外,更要充分发挥小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小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认知水平,小学诗歌课堂教学可以采取三步法。第一步的预习本节课要讲授的诗歌的内容,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提出疑难问题。第二个步骤就是课堂记录的部分,老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突出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学生将这些重点以勾画圈点等方式将这些内容记录下来,如有疑难问题则进行补充性提问。第三个步骤教师引领学生通过背诵更深一个层次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在这三个环节中,教师应该掌握时间,争取在有效的时间内实现最大的教学效果。在这三个环节的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以适应小学诗歌教学的现状。

一、使诗歌的内容具体化

诗歌的小学语文知识教学体系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一部分语文教师因为时间和进度的因素对这一部分的教学采用简要处理的方式,还有一些教师受到自身知识水平和处理课堂教学能力的限制,为了避免学生过多的疑难问师,对于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一带而过。总之上述做法都是采取一种消极逃避的办法,无论是对于学生知识的积累还是对其语文知识体系的构建都是不利的,在小学阶段,老师应该认真体会每一首必选诗歌的思想内容、词句含义都表述完整,解释清楚,让学生对诗歌学习有自信,有兴趣。

如教师在带领学生鉴赏《咏柳》这首诗时,老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所见,让他们描绘一下自己印象中的柳树是怎样一幅图画。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注意的是提供学生应该多给学生提供的素材,要尽量地具体化。教师在开始一堂课的之前的课间时段,可以这么放映一些可与所要学习的诗歌内容具有某种关联的图片或视频,由引入所讲内容,相比传统的说教和讲解,更能深入孩子们的内心深处。

二、使诗歌的题材多样化

小学语文的诗歌课堂,更重要的目标是拓展学生诗歌知识的范围,而不是去挖掘诗歌所包含的深刻意蕴,所以教师在安排课程的问题上就要侧重于其诗歌题材的多样化。在这个时期,可以让学生接触最简单的即景即事诗,因为这些都是作者面对当时的情景而生发出来感情的产物,感情更加丰富。如杜甫的《登高》《春望》等,诗歌不只是关注自己命运,更心系故乡亲人,心系社稷苍生。另外,其他题材的诗歌有的侧重托物言志,有的侧重借古讽今,可以多向学生推荐,并大致介绍这些类别诗歌的常见主题。学生从老师那里或者书本上接触到一定数量的各种不同题材的古诗,他们也逐渐能够体会到不同类别诗歌所表达的不同的思想情怀,并可以结合这些诗歌的内容进行交流互动,在这共享的过程中学生的诗歌感受力和鉴赏能力都会有很大的程度上的提高。值得一提的是,小学学生的年龄层次也决定了小学语文处于一个打基础的阶段,首先要做好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工作,并及时巩固学生刚刚获得到的基本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而这些基本功并不仅限于诗歌理论知识,而且关系到学生想象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使诗歌的理解有序化

诗歌是各种文学体裁中,语言最为凝练,思想最为深奥,理解的难度也是最大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老师应该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思维规律,使诗歌的理解符合这些规律。老师就应该在课堂上构建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够付出足够的精力去识记、理解和想象。为此,老师就要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交流互动,举例来说,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对一个整篇诗歌进行关键词句的解析,就要先认真研读诗歌内容,最在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诵读诗篇,在诵读的过程中,比较哪个学生的感情是最充沛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样的课堂结构中就容易被激发出来,在此基础上老师再进一步明确在这首诗歌的诵读过程中哪个字、哪个词应该重读,哪个部分应该舒缓,哪个部分应该急促,并说明理由,课堂活动的重点就自然在过渡到重点词句上来了。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的主教学体系中的最重要一环,应该注重学生素质的提升和能力的培养。老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使诗歌的内容具体化,使诗歌的题材多样化,使诗歌的理解有序化,让课堂的进行过程紧张有序,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这样才能保证语文课堂的实效。

45

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核心价值及教学方法

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核心价值及教学方法 一、古诗词教学的核心价值 1.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2.促进人的持续发展 ——审美 ——育德 ——启智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总目标)小学阶段学生要求背诵古诗文160篇(首),其中课标推荐了70首古诗词。 二、古诗词教学的原则方法 1.走出“两个误区” 误区一:把理解诗意当成教学的全部 误区二:以为有深度才有内涵 2.明确“三项重点” ——诵读 ——积累 ——感受 诵读和想象是古诗词学习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3.突出“三种意识” 人文素养意识:奠定传统文化的基石 学生主体意识:珍视学习古诗的兴趣 语文本体意识: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 4.处理“四个关系” (1)讲解与感悟的关系 学习古诗词要淡化“讲”,强调“悟”。“讲”易枯燥乏味,“悟”则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学习诗词,要把握“悟”的基本的阅读要领——

一是读中“直觉” 二是“熟读成诵” 三是“模糊解读” 四是“想象画面” 古诗词“讲”在何时何处? (2)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整体入手 局部深入 局部的深入始终离不开整体,始终与想象等活动紧密结合(3)语法、修辞与语感的关系 对于古诗词的押韵、平仄——诸如此类的文学常识和技巧在小学阶段没有必要涉及。 对于古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双关、互文等点到为止,主要是通过诵读体会其表达之效。 (4)本体与客体的关系 ——把握好“背景知识”的度 ——把握好“精读一首”与“略读一组”的度 5.落实“四个环节” 古诗词教学应摆脱“解诗意,明诗情”的桎梏,在读正确、读通顺的情况下,力求读懂,追求“情”字,在情意浓浓的氛围中入神吟咏,领略情韵;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大胆想象,感受情境;在拓展延伸、对比感悟中,体会意境。 (1)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用同类诗导入,激情—— ——讲解轶事导入,激趣—— (2)通读:字字句句皆入心 读正确——扫除阅读障碍 ——生字、生僻字、多音字及通假字等的音或义 ——诗词表达形式上的特殊意义 ——诗词语言内涵上的特殊意义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古典诗歌教学方法略谈

初中古典诗歌教学方法略谈 摘要:文学是语言的的艺术,诗歌是艺术中的艺术。古典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殿堂里的一朵瑰丽的奇葩。语文教学该如何尽显古典诗歌的魅力,让学生在美妙的文字世界里徜徉,思想和灵魂接受美的浸润和洗礼呢?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古典诗歌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古典诗歌节奏韵律意境 古典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有三:抒情性、形象性与音乐性,此外还有凝练、含蓄等特点。一般来说,感情是诗歌的灵魂,形象性和音乐性是诗歌的表现形式。我认为学习古典诗歌,可以通过对节奏和形象的感悟及体验来达到愉悦精神、陶冶情操的作用。 先谈一下诗歌节奏和韵律方面的。在古代,诗词是用来吟唱的,虽然如今大部分曲调已佚失,可是作为歌词,其节奏韵律还有所保留。因此,教学时可以通过诵读来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理解诗歌的情感美。此处说的诵读不是随意而为的读,也不是限于读准字音的机械重复,而是要读准节奏,读出韵律,进而达到体悟感情。 一、读准节奏 读准节奏前提是教学生划分节奏,通过语速快慢来感知诗情诗意。节奏快慢的划分,一般视作者情感的表达强弱而定,表现喜悦、高昂、欢快或愤怒、紧张、惊惧的情绪时,朗读的节奏较快;表现深思、痛苦、想念等情绪时,朗读的节奏就比较慢;而一般的叙述、描写、交代,朗读时保持中等的速度。如《琵琶行》中的第二诗段,我做了如是处理: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分析如下:“寻”、“问”、“移”、“添”、“回”、“开宴”、“呼”、“唤”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忽闻琵琶声和急欲见到弹奏者的迫切心情。

高中语文之长篇古诗的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之长篇古诗的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20-03-13T18:58:19.62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0期作者:谢冬如 [导读] 高中教材中是古诗词篇目众多,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彩,在篇幅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摘要:高中教材中是古诗词篇目众多,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彩,在篇幅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高一到高三年级,学生都要接触一定数目的长篇古诗古诗。这些作品篇幅上、内容丰富,能够带给学生多样的艺术感受。但同时大量的生僻字词以及复杂的情感变化也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很多教师鉴于学习的难度会直接讲解重点知识,而使学生错过了自主感受的机会。因此,立足于长篇古诗自身的特点,引导学生采用全新的方法结合广泛的课外知识进行探究性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长篇古诗词教学方法、 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古诗词都是篇幅比较短小的,而进入高中后,长篇古诗的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给学生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另外,很多的长篇古诗都是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品,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学习这些作品,不紧要掌握其中的基础知识,还要放在文学史中,引导学生从历史、社会与现实的角度深刻挖掘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丰富自我的人文素养。下面,笔者就谈一谈高中长篇古诗的教学方法。 一、深入文学史,辨析体裁特点 古诗的发展有着明显的时代性,不同时期的长篇古诗在体裁和写法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在学习时学生容易一概而论,不能抓住作品体裁独有的特点,进行有重点有技巧的赏析,而造成学习上的难度。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文学史的观念,从作品体裁本身出发,根据体裁特点寻找学习的重心。 例如,在学习《离骚》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楚辞》的写作特点进行针对性理解。在阅读中学生普遍会对作品长短不齐的句式和文中反复出现的“兮”字以及“蕙纕”、“揽茝”、“芰荷”、“芙蓉”等大量的植物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引入《楚辞》的整体特征,让学生认识到《楚辞》采取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使用“兮”字而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作者生活在风景优美的楚地,当地有着丰富多样的植物,作者有着以香草美人来自喻清高气节的意识,因而会在作品中出现很多陌生的植物名称。理解了这些学生就只需要对这些植物的名称做到认识即可,而不需要过深探究,而将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作为学习的重点。 二、略读加精读,清晰分结构 长篇古诗不像绝句和律诗一样有着明显的起承转合,学生在阅读时经常会由于篇幅过程而难以理清头绪。因而实行略读加精读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先理清作品结构,然后针对具体部分展开细致探究。为了有效进行精读,教师可以对文中的生僻字以知识清单的形式进行归纳,帮助学生扫除理解障碍。 例如,在学习《琵琶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实行略读加精读的方式对作品进行清晰理解。在略读中学生可以抓住“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句子发现作品可以分为江岸送别遇琵琶女,琵琶女深情表演,诉说身世,作者生发感慨等几部分。从而可以知道作品的主要部分应当在琵琶女表演和诉说身世这两部分。在精读中,教师可以制定生僻字学习的板块,在黑板中写出“钿头银篦”、“呕哑嘲哳”等词语的读音和意义,帮助学生顺畅阅读。之后学生可以阅读每一部分的具体段落,探究作者如何展开具体的描写,达到对作品的全面理解。 三、多角度思考,赏析艺术手法 长篇古诗体现了诗人高超的创作才能,在目前的学习中,教师倾向于对作品中的名句进行讲解,而对于其他句子存在忽视的现象,这样难以让学习对作品的艺术性形成深刻全面的认识。对比,教师要深度解析作品中的艺术手法,将各个句子联系起来,通过归纳与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各个句子艺术手法的独道之处。 例如,在学习《蜀道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作品第一段进行综合的艺术赏析。其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通过对比的修辞将蜀道和青天进行了高度的比较。突出了蜀道的高,同时又使句子具有了夸张的成分。“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运用用典的修辞以蚕丛和鱼凫两位帝王的年代久远突出了蜀道历史的长远。“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是在蜀道“难于上青天”的基础上对于蜀道的高进行了具体的表现。而“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两句又是作者发挥想象,以天上的星辰之高衬托出蜀道的高度。整个段落以“高”位核心,站在仰视的角度突出了蜀道的雄壮气势。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能够树立整体认识的意识,注意到诗歌内在的关联性,提高对作品的理解深度。 综上所述。长篇古诗是古诗词中的重要类型,着重体现了古代文学辉煌灿烂的特点。在学习中,教师要立足于作品长篇的特点,引导学生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全面的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文学史的观念,从作品体裁本身出发,根据体裁特点寻找学习的重心;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略读加精读的方式对作品进行有主有次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句子之间的关联性,全面分析作品的艺术手法,对作品的艺术性形成深度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叙事诗教法初探[J],何娟,课外语文(下),2015(10):66. [2]高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群文选择例谈,罗蓓蕾,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9-08-22.

古典诗词教学的几点创新教法

教学论文 古典诗词教学的几点创新教法 贺兰四中王瑞 一、关于诵读 古典诗词的教学要注意诵读,这是无可置疑的,大多数教师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只一味地要求学生读啊读,缺乏层次,高耗低效;每让学生读一次,都要花上比读多出几倍的时间来评,请A评,请B评,还要请C、D、E评,评得兴味全无;还有的教师对背诵缺乏必要的指导,要求学生勉强为之。这都是不足取的。我认为,读要体现出训练层次,评要点到为止,诵要水到渠成。 读如何体现出训练层次呢?一般来说,读有多次,一读,要读准字音;二读,要读准节奏;三读,要读出感情。“读出感情”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随着对课文理解的逐步深入而逐步提升其层次的,这就要求在理解的过程中穿插朗读,在理解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对朗读的要求。 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提升,也能反过来提升对诗歌的理解。如分析完杜牧的《赤壁》后,可将学生分成两个大组,一组读叙事部分“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另一组读议论部分“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以此再次明确此诗的表达方式及层次结构。又如分析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后,可由一位学生领读总起句“老夫聊发少年狂”,然后全班学生读出具体写其“狂”的诗句,以此再次加强对本诗总分结构及诗人感情的理解。又如学习了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后,可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读出有关语句,“本诗的线索是‘春行'二字,春行之起点是……春行所见之动物是……春行所见之植物是……春行之结点是……”借此对诗歌再作一次梳理。这样梳理之后,背诵就显得轻而易举,顺理成章了。 二、关于理解诗意 理解诗意当然包括对词义句意的解释梳理,但理解诗意的关键在于使学生感受到美。 如何使学生感受到美呢? 我们的同行作出了许多探索,但有些教师教学诗歌时分析过于理

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

摘要: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古诗表达形式重含蓄,诗文讲究凝练,充满画意。针对这些特点,笔者认为,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在教法上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应用独特的方法,灵活有效的授课,让学生从古诗中开智慧之泉,养浩然正气,立奋发之志,为将来的成就奠定基础。 关键词:古诗教学独特方法 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它语句铿锵,极富韵味;语言表达简洁含蓄,极富美感。因此古诗文的积累,会增强儿童对美的鉴赏力,从优美的诗句中感悟人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小学语文新大纲在“附录”中推荐了80首小学生古诗词背诵篇目,历经唐、宋、元、明、清诸朝代,涉及诗人三十多家。这些诗有的寓意深刻,有的富有哲理性,有的寄情山水……总体而言,古诗的表达形式重含蓄,诗文讲究凝炼,充满了画意。针对这些特点,笔者认为,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在教法上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应用独特的方法,灵活有效的授课。 一、从诗文入手,感知作者的写作意图。 诗人都善于观察,他们把生活中很平常的一人、一事、一物、一景等,用优美精炼的语言刻画出来。如《鹅》、《游园不值》、《春晓》等诗。这些诗的教学可以通过直观启迪,从诗文入手,让学生对教材有感性认识,使学生体会到,原来周围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妙,只要多留心就能够观察到。又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只需引导学生从诗文入手,顺理而下,自然就领会诗中意味:碧空万里,江水浩荡,江面一叶孤舟,扬帆东去。站在黄鹤楼上的送行人李白,目送这只小舟向天水相接的地方逝去,而他敬爱的孟浩然就在这舟上,他的心和眼都系在这片帆上,望呀,望呀,帆远去了;望呀,望呀,帆只剩影儿了;眼一迷忽,帆影不见了。可见诗人瞩望已久,思念之切。于是,长叹一声“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感情多么真挚啊。 二、深入诗的意境,与诗文产生共鸣。 古诗的表达往往是言近而旨远,景近而情深。不论是写人、记事、状物或绘景的诗,不论是抒情和叙事的诗,无一不是社会生活高度集中的概括,使诗文思想感情升华。 如柳宗元的《江雪》,通过概括描写环境,衬托人物,精刻细节,来突出人物性格,立意含蓄深刻,选材详略得当。讲授时,可随学生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1.看懂画面上描绘了多少景物,确定诗人观察事物的立足点;2.理清画面的层次结构,探索出作者观察生活的顺序和展开想象的思路;3.弄清楚字、词、句的确切含义,体会出诗人感情爱憎的倾向;4.有条件的还要尽可能考查诗人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评论出作者的功过得失以印证诗作。这样既感触到了诗人苦恼与孤立无援的处境,又坚决坚持自己的主张,宁折不弯,继续探索的精神。 三、重视联句和译说的训练 古诗讲究凝练,即用极为有限的词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思想感情。因此,在古诗中词序的颠倒、词语的省略,甚至句子成份的省略比比皆是,所以句与句、词与词之间的内在联系,初看起来显得难以捉摸,领悟整个诗篇所描写的意境就更难了。教学时可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逐个弄清字词句含义及其内在联系,然后,要求他们用现代语言,通过课堂口述或书面作业比较准确地把一个个诗句译出来,进而贯通全诗内容。 如《早发白帝城》后两行作者先写猿声,继写轻舟,又用上一个“已”,把前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方法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方法 [摘要]纵观往年的高考大纲,对于学生诗歌的考察一直以来都占据较大的考察比例。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诗歌的练习,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对于提升学生的素质素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歌信息 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是建立在对语言理解的基础上的。在教学过程中,反馈信息表明学生对诗歌理解的障碍较大,综合分析之后得出三点原因:①对诗歌特点认识不足,因而把握不准;②思路不清晰;③综合分析能力不够。就学期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几方面的措施: 1掌握诗歌特点,挖掘潜在信息 丰富的思想内涵是诗歌的魅力所在。对于诗歌而言,在这样短短的几句话中要想呈现出大量的形象和情感要素是需要一定的创作功底的,这就要求诗歌创作者能够巧妙地将外显的信息化作潜在的内涵信息,换句话说,一篇好的诗歌从其潜在信息的含量就可以分辨出来。一般情况下,诗歌内在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是,形象信息;二是,情感信息。诗歌所描述的东西与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一样,也都

是以人、物、景等对象,但有所不同的是诗歌在对事物描述的过程中,其语言十分简练,内容较为紧凑,因此,诗歌的显性描述中包含了大量的潜在涵义。 潜在形象信息主要包括景物特征和抒情主体(人物)。进行诗歌鉴赏时,景物是我们的必然着眼点,诗人所写的景物作为外在的显信息是我们捕捉潜信息的关键。在鉴赏“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时,我让学生比起眼睛来大胆得想象,学生七嘴八舌的说出了想象中有初升的明月、呜叫的山鸟,我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外在的显信息,但透过这些,我们可以捕捉到春山涧溪中倾泻而下的皎洁的月光,想象到在声声鸟鸣中愈发显得寂寥和静穆的山林景象,至此,诗人内心闲静的情感和诗中反衬的艺术手法也就不言而喻了。通过我的引导,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接着我有举出了名句“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请学生自主分析。平时大大咧咧的孙同学说:“我从诗歌中独坐一个人在斋中的表层信息,联想到周边优美的景象与主人翁孤独的心态。”伴随着班级学生的一片赞扬,我对孙同学的发言进行简评,并强调这是抒情主体形象。人们常说:“任何景语都是为了表达情语。”在诗歌中国外在的信息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在信息,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统一的整体,在写景物时,必须要形象地描述出景象的外在特征,当然,在描述其特征的同时也必须要渗透出抒情的主体形象,因此,潜在信息的挖掘

浅谈小学语文诗歌教学

在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诗歌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头戏。提高诗歌教学水平、打造高效的诗歌教学课堂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作为一个教学板块,诗歌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必须重视这一内容的教学。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诗歌的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不仅激发学生学习故事的热情、学习诗人的写作方法,同时要引导学生剖析其语言,品味诗歌,探索其真谛,汲取其营养,使学生在精神上充实和提升。 一、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对于诗歌的讲解也停留在知识点上,单一地要求学生背诵,而忽略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因此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能体会到诗歌的真正意义,导致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出现恐惧心理,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低年级的诗歌讲解中,教师过分注重背诵和生字教学,将理解诗歌的优美意境抛到一边,学生往往学会了生字,但是对诗歌的含义理解表现为蜻蜓点水。像《雨点》这首儿童诗,字面意思浅显易懂,学生很容易理解,而其中蕴含的意境老师却没有解读出来。这里的“睡觉、散步、奔跑、跳跃”其实是表明着“雨点”在不同的环境中,有着不同的情境,这种变化着的过程,教师是应该解读到的,也是应该引导学生读到的。但是在真实教学中我就在想,一年级的孩子有必要让他们知道吗?不是说只要他们能读通、读正确就行了吗?这样的讲读是不是拔高了呢?接着就循环出现了上述在浅教和深教之间的问题。 二、诗歌教学的改进方法 诗歌教学在小学阶段占有较大的比重,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改正不足,完善教学体制。 1.欣赏朗诵,理解背诵

浅谈小学六年级古诗词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六年级古诗词教学方法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到六年级,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自然就到了它的巅峰,学生学习的古诗词不下数百首。而且,每次素质测试中,变化万千的古诗词题之失误,真是一次次“麻醉术”后的剧痛。使我们彻底醒悟:自认为学生熟知的友情“诗”,原来是那么不近人情的疏远。加之,学生习作时语言的网络化与匮乏化,如环境沙漠化那样让我们感到可怕。那么,如何疏通古诗词之源,使学生才能有可取之活水呢?下来,我就本册语文教学谈谈古诗词的复习方法。 一:因势利导锲而不舍 本学期第一天,我用古诗给予学生深深的期望“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学生信心大增,我又说:“可是,要想取得好的成绩,我们该怎么做呢?请你们也有诗词回答我。”这下,就像点燃了导火索,什么声音都有了。“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学生会用古诗词,是建立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在校时间的节奏是紧张的,几乎没有空闲之处,如何来利用时间对其进行巩固。我们虽不可能利用“马上”“厕上”“榻上”,但我们可以利用“课前”“课

中”“课后”,早晨来校后,学生就可以利用早读前的十几分钟将你布置的古诗文进行记忆,(当然,我们六年级是以《语文知识精粹》这本课外工具书为主的。)每天只理解记忆几句诗句足已。你想,一学期下来,我们大概就复习了数千句了,数百首了。加上,古诗词的学习本来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事,想要好,就得慢慢的做。得保证诵读的时间。 二:学法灵活,加强考核 对于托管学生来说,复习古诗词方法会更多一些,因为,晚上给家长背诵,并说出诗意。或根据古诗词改写成记叙文、散文等。这样,既复习了古诗词,又加强了习作练习,岂不一举两得吗?第二天,老师只需检查那些学困生就可以了。同时,我们每天更换课表,就在课表旁写上一两句哲理诗、惜时诗、给孩子鼓舞了士气,有学习了诗句,渲染了学习的氛围。其实,在这期间还有一个难题,那就是孩子会背诵,理解,不会写字,或写错字的现象。这点,我们就在写字课上画上田字格,很规范的将难字、易错字板书出来,孩子临写,这样,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平时,我们在听写生字生词的时候,不妨出几句诗词,让孩子填空。考察了孩子对古诗词的理解与应用。再进行查漏补缺。逐步提高学生整体的古诗词水平。

初中古诗教学论文:初中古诗教学的探讨

初中古诗教学论文:初中古诗教学的探讨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千百年来,古诗由于语言生动凝炼,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从古至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长。古典诗歌对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有重要意义。选入初中教材的古诗,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本文主要从几方面谈谈初中古诗教学方法。 一、了解诗人 我们常说“诗如其人”,那么了解“其人”也能从侧面了解其诗。孟子也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了解诗人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创作时的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对诗歌及诗人有一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歌作好铺垫。了解诗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二、解读诗题 诗题往往点出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写作对象和场景。解读诗题往往要前后延伸和拓展,从多个角度了解诗歌。举例如下: 1.《泊秦淮》:诗人杜牧什么时候停船靠在秦淮河岸?(夜泊)当时环境怎样?(夜色迷茫,“笼”)诗人的情绪是怎样的,欢快还是忧愁?为什么? 2.《春望》:诗人杜甫在什么季节眺望哪里?那里的景

色是繁华还是荒芜?为什么?(诗人在春天眺望长安城,而当时长安城被安史之乱的叛军占领,一片荒芜景象,这就是战乱中的唐朝首都)。 三、创设情境 诗歌美,常常表现在诗歌的意境美。意境是作者的主观的生命情调和客观的自然景色互相渗透互相交融而成的艺 术境界。或移情于景,得有我之境;或景中藏情,得无我之境。由于古诗产生的年代久远,所反映的思维、情感以及社会、民俗、人文、地理与学生有一定的隔膜,因此,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配合,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诗情,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通过散文描述法等方法创设情境,唤起读者心中的意象。 1.散文描述法如《次北固山下》:王湾我家住河南洛阳城,本月我乘船来到这风景如画、景色秀丽的江南。于是,将船停靠在北固山下的江边,欣赏起这里的风光。远方旅客过往的山路曲曲折折,好像已经跨出了青山之外,明天也许我就走在这逶迤的山路上,为前途而奔波。再看长江,江水浩淼,那遥远的行船好像飘到了碧绿的江水前边,就要驶入天际…… 我来到江南,正是冬未腊月,就在江边度过了一个冬夜。独在异乡为异客,往往不能入睡,黑夜还没有散尽就看到一

试论初中古典诗歌教学方法

试论初中古典诗歌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12-06-19T16:20:46.88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2年8月总第108期供稿作者:刘凤兰[导读] 文学是语言的的艺术,诗歌是艺术中的艺术。古典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殿堂里的一朵瑰丽的奇葩。刘凤兰山西省柳林县李家湾乡下白霜学校033300 摘要:文学是语言的的艺术,诗歌是艺术中的艺术。古典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殿堂里的一朵瑰丽的奇葩。语文教学该如何尽显古典诗歌的魅力,让学生在美妙的文字世界里徜徉,思想和灵魂接受美的浸润和洗礼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古典诗歌的教学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古典诗歌韵律意境读准节奏理解诗意 古典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有三:抒情性、形象性与音乐性,此外还有凝练、含蓄等特点。一般来说,感情是诗歌的灵魂,形象性和音乐性是诗歌的表现形式。我认为学习古典诗歌,可以通过对节奏和形象的感悟及体验来达到愉悦精神、陶冶情操的作用。 先谈一下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在古代,诗词是用来吟唱的,虽然如今大部分曲调已佚失,可是作为歌词,其节奏韵律还有所保留。因此,教学时可以通过诵读来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理解诗歌的情感美。此处说的诵读不是随意而为的读,也不是限于读准字音的机械重复,而是要读准节奏,读出韵律,进而达到体悟感情。 一、读准节奏 读准节奏前提是教学生划分节奏,通过语速快慢来感知诗情诗意。节奏快慢的划分,一般视作者情感的表达强弱而定,表现喜悦、高昂、欢快或愤怒、紧张、惊惧的情绪时,朗读的节奏较快;表现深思、痛苦、想念等情绪时,朗读的节奏就比较慢;而一般的叙述、描写、交代,朗读时保持中等的速度。如《琵琶行》中的第二诗段,我做了如是处理: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分析如下:“寻”、“问”、“移”、“添”、“回”、“开宴”、“呼”、“唤”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忽闻琵琶声和急欲见到弹奏者的迫切心情。诗人运用想象(“欲语迟”)、夸张(“千呼万唤始出来”)和行动描写“犹抱琵琶半遮面”,精炼而又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矛盾复杂的心情。“寻”句,“移”句,“添”句,“千”句都应快读,以表达诗人的迫切心情。“欲语迟”、“半遮面”应用延长音,应慢读,以表示琵琶女的犹疑和顾虑。 二、读出韵律 分析音律,标出轻重音节来渲泄情感。古典诗词特别是格律诗,讲究押韵、平仄。诗人在创作作品时,情感带动着语音,流传千古的诗歌作品一定是恰当体现了音义的完美和谐,它的韵律,不但表现了诗中的感情,且能比较自然地表达情绪的转变。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呤留别》,老师范读后,引导学生确定韵脚的位置,通过分析韵脚的平仄声韵来体味诗歌的韵律。具体分析如下:诗歌首先是以鱼部的仄声韵字“睹”领起全文的,婉转的上声引起人们对天姥山的向往;接着以“城、倾”文部阳声韵有力呼出雄浑的天姥山;再转“月”韵入支部的“溪、啼、梯、鸡”,平声韵和入声韵的交互使用,平声韵表现诗人为路旁的美景迷恋不舍,入声韵又表示赶路的迫切;紧接以“巅、烟”承“瞑”韵,舒缓蓄势,以待仙境出现,仙境既出,则用“摧、开、台”上平五微韵,渐开浩荡景象;仙人再现和梦乍醒时均用下平七阳韵连承,既有诗人的惊奇欣羡的内心活动。又表现了仙境来之快却去之瞬,令诗人叹息不已;再以微部韵的“水”韵照应同用微部韵描写的仙境美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最后作者有阴声韵上平十三元的“颜”韵,尽吐心中的气闷,将诗歌推上了愤激的高潮。通过韵律分析就是把住了诗歌本身的“气脉”,诵读时的轻重缓急,作者的情绪流动不就了然于胸了吗? 古人有言曰:“立象以尽意”,象即客观的物象,它是为表现思想感情服务的。因此我们可以借助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尤其是意境来挖掘和感悟诗歌的美。 教学中固然要理解诗意,这当然包括对词义句意的解释梳理,但分析不能过于理性,否则就会流于琐碎,解掉诗歌的神韵。“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要使学生感受到美,就必须保持诗歌意境的完整性。具体方法如下。 1.风景再造法。所谓风景再造,即学生根据作者的描述,动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积累,启用自己的再造想象能力,用另一种方式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如写景抒情类的诗歌,可将其改成一则优美的散文,如王维的《过故人庄》,辛弃疾的《清平乐·茅檐低小》等。 2.创设意境法。比如《天净沙·秋思》典型地体现了意境美这一特色。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先找出全诗的意象,这不难找出,我又引导学生:作者是用什么把这九个意象串联起来的?学生通过思考得出:是用一种情即游子的羁旅愁情作为线索把它们串起来的。我又进一步地启发:这九个意象通过情感的串联,就组成一幅非常美的图画,也就是本诗的意境。请同学们用诗化的语言,把本诗的意境再现出来。学生沉浸在这首诗的氛围之中,并用自己的语言把诗的意境表达了出来。在此过程中,学生对诗歌中所蕴蓄的情感就会有较为深切的体验。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浅谈古诗词阅读教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6。 2.徐化越《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 3.钱梦龙《和青年教师谈语文古诗词教学》.《语文学刊》,2010,5。 4.林崇德主编《发展古诗词文化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1。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语文中的儿童诗教学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语文中的儿童诗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儿歌、童谣、儿童诗、古典诗词等。诗歌是文学之母,其语言优美、内涵蕴藉、富含想象。让儿童在诗的年华,多诵读诗歌、欣赏诗歌,让诗意和浪漫钻入心里,“是童年时代对儿童的最伟大的馈赠”。面对儿童诗这种特殊的文体,我一直都非常重视,要让孩子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韵律之美,体验诗中的情感,呵护孩子纯真的想象和灵性。 一、儿童诗教学的不足 中国是诗的国度,儿童时期是诗一样的年华。把握好儿童诗教学是每一位语文老师的神圣职责。不过,我们发现儿童诗的教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要求过高,学生望而生畏 有一些老师,不理解教材选编儿童诗的目的。低年级教材中编入儿童诗,主要是为了巩固汉语拼音,为了识字,进行初步的语言训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是,有些教师在教学时,作细致分析讲解,以理解为目的,损伤了儿童诗的情感性。不光要求背诵,还要默写。还有不少老师把小学生的儿童诗模仿说话当成“文艺创作”,常常用成人作品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内容要新、奇、巧,语言文字要生动、优美……忽视了儿童的学习能力,久而久之,使学生产生了儿童诗高不可攀的畏惧感,继而谈诗色变,渐渐失去了学习儿童诗的兴趣。 (二)不受重视,学习流于形式 儿童诗语言活泼,视角独特,富有童心童趣。儿童诗生动的文学性和现代语言更容易让小学生们接受。但是,老师在教学中,却往往不重视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相比阅读教学来讲,放在次要的位置。只是让学生读读、背背、抄抄,诗歌的形象、境界与韵味,则往往被忽略。 (三)积累太少,学生收获甚微 教材中儿童诗的篇目较少是令老师们苦恼的一个问题,教材中的儿童诗凤毛麟角,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了一篇就没有了,而有很多地方教学设备不足,没有大屏幕,老师没办法帮学生积累更多的儿童诗。使学生无法形成对诗的整体感受,

《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古诗词作文优秀历史文化的载体,在现行各类小学语文教材中均占相当的比例。古诗词教学对小学生的文化熏陶是无可替代的。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一直存在许多困惑和盲点;对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定位不明确;对古诗词教学在各学段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够明确;各学段的教学方法没有明显的区分。这些因素导致古诗词教学目标不统一,教学方法单一。 我们认为,古诗词教学方法各学段的目标应该有所不同,那么,各学段的教学方法也应有所区别。另外,即使同一学段,古诗类别不同,所采用的教法也不应雷同。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将小学古诗词教学方法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力求通过学习和实践,总结出若干各高效的教学方法。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小学古诗词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古典文化的熏陶,还要促进他们的语言的发展,以及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在教法研究上要本着实用、高效、发展的原则,一切从学生出发,使我们的古诗词教学课堂充满语文味,方法简便,效果明显,学生从文化上得到浸润,能力上得到提高,达到能借助工具书自学古诗词的程度。 我们提倡高效的语文课堂。这一方面依赖于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还要辅之于高效率的教学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小学古诗词教法研究有其现实作用,课题的设置体现了教师成长的几个步骤:学习-反思-行动-总结。 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我们课题的研究分三个步骤进行:一、学习文献。我们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选取相关的资料组织系统学习.我们学习了《名师课堂实录诗词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刊载的有关古诗词教法的文章、名家古诗词教学课堂实录,还学习了《语文会刊》中相关文章。在学习的基础上,召开座谈会,

探索小学语文中诗歌的教学方法

探索小学语文中诗歌的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18-03-14T16:52:13.76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18年2期作者:吴爽 [导读]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儿童诗歌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提高小学语文儿童诗歌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从而推动小学语文进一步发展。 吴爽(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岳阳镇东方红小学四川资阳 641300)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教育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重视。在国际发展新形势的影响下,教育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才能够推动我国的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是组成小学教学的基础学科,其中儿童诗歌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点,对于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儿童诗歌的教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小学语文儿童诗歌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提高小学语文儿童诗歌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从而推动小学语文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诗歌;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2-0074-01 中国诗歌深深地影响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和渗透,其对中国人民的影响十分深远。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给予诗歌教学一定的重视。如何在当今社会中将诗歌引入课堂,使其发挥真正的教育作用,是每个语文教育者需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1.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小学语文课堂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端在于过于注重分数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忽视教学内容真正存在的教育意义。诗歌十分优美,能够陶冶情操,如果只是简单机械地将学习诗歌等同于会做习题,就会完全失去学习诗歌的本质意义。因此,老师不应该在教学中急功近利,过于强调目的,这样很容易使得学生失去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将本应充满感性的课堂变得生硬呆板,教师会在这样的过程中失去应有的语文素养,而是一味地向习题和考试看齐,这样的教学内容也会偏离原有的轨道,从而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使学生对诗歌学习心生厌烦。 例如教师非常注重诗歌的机械记忆能力,只是极力要求学生将诗歌背诵默写,将这些作为课堂的最终目标。这样学生的兴趣无法得到激发,简单的死记硬背根本无法体现诗歌的美感,无法使学生在这样的机械式学习中得到情操的陶冶,更不要说培养其对诗歌的语感等。这样呆板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毫无生趣,最后只会使得学生失去对诗歌学习的兴趣。此外,教师由于缺乏对学生感性的激发,诗歌本身所具有的意境无法很好地被展示和表达出来,学生很难自行体会,不同的诗歌都有不同的意境,表达作者或喜或悲、或哀或伤的思想感情,如果只是机械地要求学生以作答习题为学习手段,就不能令其对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产生共鸣。 1.2教师主观性过强 教师常常会在教学之前,对课堂上将要提出的问题进行准备,而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答出自己制定好的“标准答案”,尽管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想法和答案,教师也没有很好地吸收和谈论来自学生的不同的观点,而是倾向性很强,这一点非常容易消磨学生的主观能动的思考能力,而是变相鼓励学生猜测教师希望听到的答案类型,这是一种变相的应试教育。 教师应该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平等的关系,学生众多,其所要表达的观点各异是很正常的现象,教师更多的职责是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文化知识,端正学习态度等,起到辅助和帮扶的作用,而绝不是强制学生的思想。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学生的优点,将其发扬光大,适当地用在学习中而不是硬生生地给出单一的标准答案,否定一切其他不同于答案的想法。文学本应是感性为主,诗歌的教育意义更多的是要传承一种精神,而不是做对更多的习题。 2.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方法的探索 2.1以学生为主体 在小学教育中,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教师应该在教学方法的学习和探索上多加思考和改进,其中正确端正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小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应该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尽可能地挖掘学生的需求,将自己的教学内容调整到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即在教学中应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明确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系。 因此,对小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应该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一般来说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对很多事情的兴趣浓厚,如果对这种特点加以合理的运用和引导,将会对小学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2.2以读为重点 在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阅读是非常有效果的一种教学手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尽管读的方式听上去简单机械,但是大量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感悟出诗歌本身蕴含的意境和美感,逐渐摸索到理解诗歌的方式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读诗歌,包括整体读、个别读、分组读、接龙读等,形式多变,学生也能感受到趣味性。不同的读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有不同的收获,或者对诗歌印象加深,或者对其理解更透彻,或者帮助学生在诗歌中产生共鸣等。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需要教师在吸收传统教学方法的精髓时,根据具体情况,从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点出发,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最终使得课堂丰富多彩,学生才能从中获益良多。 参考文献: [1]陈君玲.小学语文儿童诗歌教学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7):196. [2]邵文丽.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探析[J].学周刊,2015,(7):65. [3]苏国春.小学语文儿童诗歌教学研究与探索[J].读与写(上,下旬),2015,(9):167.

高中语文诗歌说课稿

高中语文说课稿模板《蜀道难》说课稿(人教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蜀道难》,以下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以及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做解说。 一、教材分析 《蜀道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本单元是唐代诗歌单元,单元学习目标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意境,提高对诗歌的感悟能力.高中语文新课标对诗歌阅读的要求是:加强诵读,在诵读中获得情感体验和心灵共鸣。本文是李白在长安时为了送友人入蜀而作,属于一篇古体诗。 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了解李白豪迈飘逸的诗歌特点,整体感知诗歌寓意。2. 反复诵读,鉴赏诗歌的意境美,了解诗歌的写作技巧3. 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为:把握与体味诗歌的艺术手法。【教学难点】是: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 二、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因此,我确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诵读法、讨论法、启发法、点拨法。只有反复的诵读学生才会理解诗歌的美。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参与讨论才能激发学生的个性见解。当学生陷入迷途时,教师要适时的启发、点拨。 教是为了学,教师的教授只有在学生那里转化为学习的能力,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我所任教的班级属于音乐班,学生语文基础较好,并且思维活跃,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所以,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本课根据诗歌的特点采取诵读、赏析、背诵的步骤。教学手段上我采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刺激。 三、教学过程本课我计划一课时完成,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环节一】、导入新课。 由学生回忆李白的诗句导入,大多数学生可能会想到“床前明月光”“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等诗句,由此得出李白诗歌一个很大的特点,奇特的想象,夸张的表现手法。从而引出《蜀道难》。此环节意在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引发他们更大的学习新课的兴趣。 【环节二】、认识李白。 此环节由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发言完成,既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又可以帮助教师了解课前预习情况。 【环节三】、诵读感悟诗歌学习重在诵读,所以,此环节首先设计由学生推荐一名学生来朗读,初步感受诗歌意境。然后师生共同欣赏flash配乐朗诵《蜀道难》,用视听的手段来展示诗歌意境,将诗歌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此时,学生的情绪已被诗歌感染和打动,再以配乐的形式让学生学生集体朗诵,加深理解。 【环节四】、讨论文本 学生上一环节通过充分地感受诗歌,已经有较深的印象,本环节主要用讨论法、启发法 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艺术技巧。新课标对古诗文的学习要求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教师鼓励学生在合作探

关于古典诗歌教学方法的探讨

关于古典诗歌教学方法的探讨 科右前旗古迹中学:宋玉萍 【摘要】:文学是语言的的艺术,诗歌是艺术中的艺术。古典诗歌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殿堂里的一朵瑰丽的奇葩。语文教学该如何尽显古典诗歌的魅力,让学生在美妙的文字世界里徜徉,思想和灵魂接受美的浸润和洗礼呢?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古典诗歌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古典诗歌节奏韵律意境 古典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有三:抒情性、形象性与音乐性,此外还有凝练、含蓄等特点。一般来说,感情是诗歌的灵魂,形象性和音乐性是诗歌的表现形式。我认为学习古典诗歌,可以通过对节奏和形象的感悟及体验来达到愉悦精神、陶冶情操的作用。 先谈一下诗歌节奏和韵律方面的。在古代,诗词是用来吟唱的,虽然如今大部分曲调已佚失,可是作为歌词,其节奏韵律还有所保留。因此,教学时可以通过诵读来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理解诗歌的情感美。此处说的诵读不是随意而为的读,也不是限于读准字音的机械重复,而是要读准节奏,读出韵律,进而达到体悟感情。 一、读准节奏 读准节奏前提是教学生划分节奏,通过语速快慢来感知诗情诗意。节奏快慢的划分,一般视作者情感的表达强弱而定,表现喜悦、高昂、欢快或愤怒、紧张、惊惧的情绪时,朗读的节奏较快;表现深思、痛苦、想念等情绪时,朗读的节奏就比较慢;而一般的叙述、描

写、交代,朗读时保持中等的速度。如《琵琶行》中的第二诗段,我做了如是处理: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分析如下:“寻”、“问”、“移”、“添”、“回”、“开宴”、“呼”、“唤”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忽闻琵琶声和急欲见到弹奏者的迫切心情。诗人运用想象(“欲语迟”)、夸张(“千呼万唤始出来”) 和行动描写“犹抱琵琶半遮面”,精炼而又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矛盾复杂的心情。“寻”句,“移”句,“添”句,“千”句都应快读,以表达诗人的迫切心情。“欲语迟”、“半遮面”应用延长音,应慢读,以表示琵琶女的犹疑和顾虑。 二、读出韵律 分析音律,标出轻重音节来渲泄情感。古典诗词特别是格律诗,讲究押韵、平仄。诗人在创作作品时,情感带动着语音,流传千古的诗歌作品一定是恰当体现了音义的完美和谐,它的韵律,不但表现了诗中的感情,且能铢两悉称地曲达情绪的转变。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呤留别》,老师范读后,引导学生确定韵脚的位置,通过分析韵脚的平仄声韵来体味诗歌的韵律。具体分析如下:诗歌首先是以鱼部的仄声韵字“睹”领起全文的,婉转的上声引起人们对天姥山的向往;接着以“城、倾”文部阳声韵有力呼出雄浑的天姥山;再转“月”韵入支部的“溪、啼、梯、鸡”,平声韵和入声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