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的基础

公共经济学的基础
公共经济学的基础

拟设计栏目:

章节学习FAQ

作业/考试FAQ(已经让老师提供)

平台操作FAQ

第一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

第一章

1、在现代西方财政学中,政府的职能与财政的职能是一回事么?

答:不是。政府的职能→政府的经济职能或者是→并不是。

2、在实际中,若财政职能出现冲突,通过协调就可彻底消除?

答:不对。可将彻底消除→予以化解。

3、实证分析是指与价值判断有关的分析?

答:不对,应该是与事实相关的分析。

4、实证分析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回答”应该怎么样”,并力图按照特定的价值判断调整或改变现实?

答:不正确,应该是实证→规范。

5、经济人行为的成本都来自别的经济人损人利己的机会主义行为?

答:不对,并不都来自机会主义行为。

6、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原因是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

答:应该将原因→首要原因。

7、公平与效率在同一时空上是存在矛盾的,这种矛盾与社会制度有必然的联系?

答:错误,这种矛盾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8、利他主义在经济越不发达的国家体现越充分?

答:错误,应该将不发达→发达。

9、在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条件下,有哪些途径可以降低代理成本?

答:第一,经理劳务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第二,产品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第三,资本市场的竞争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

10、通过嫌犯的两难选择说明利他主义存在的合理性。

答:嫌犯的两难选择是用博弈论(game theory)来证明的,当每个个人都以自己利益最大化

为原则来行事时,将使所有的人都蒙受损失。假设有两个人(A和B)因共同犯罪而被捕,两人被分开关押不能串谋,警方要他们分别交代罪行。警方告诉他们,根据已有证据可判每人1年监禁,如果有1人坦白交代,则此人可以释放,另一人因不交代则要判10年监禁 ;如果两人都坦白交待则各判4年监禁。对A和B两人来说,都有交代与不交待两种选择,每种选择则因为对方的选择可能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例如,对A来说,当不交代时,如果B也不交代,则各判1年,如果B已交待,则A要判10年;当A交待时,如果B不交待,A可以释放,如果此时B已交待,则两人各判4年。对这两个嫌犯而言,应如何选择呢?这就是嫌犯的两难选择(prisoners'dilemma),用表表示:

表一

B的选择A的选择

交待不交待

交待 (1)4,4 (3)0,6

不交待 (2)6,0 (4)1,1

最终的表现是两种选择四种结果:(1)都交代各判4年;( 2)A交待,B不交待,A获释,B判10年 ;(3)A不交待,B交待,A判10年,B获释;(4)都不交待各判1年。对A来说最好的结果是(2),最差的结果是(3);对B来说最好的结果是(3),最差的结果是(2);对他们双方来说最好的结果是(4),最差的结果是(1)。如果A、B两人都是从自己利益出发进行选择,即都为了得到自己最好的结果而坦白交待,结果就是两人都得到了最坏的结果(1),如果两人都从对方的利益出发进行选择,即都为了对方得到最好的结果而不交代,结果就是两人都得到了最好的结果(4)。嫌犯的两难选择说明,如果每个人都仅仅从自己利益最大化出发来行事,则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会得到最坏的结果。所以利他其实也是有利于自己。

第二章

1、市场失灵的出现,改变了西方人对资本主义私有经济的基本信念?

答:不正确,应该将改变了→并没有改变。

2、一般来讲,洛伦茨曲线离45°绝对均等线越远,收入分配越平均吗?

答:不正确,应该是越远→越近或者越平均→越不平均。

3、是否在国民经济中,所有的物品,不是公共物品,就是私人物品?

答:不是公共物品,就是私人物品→可分为公共物品、私人物品、或混合物品。

4、任何一种由政府生产的物品都是公共物品?

答:并不是所有政府生产的物品都是公共物品。

5、严格地讲,准公共产品与混合产品是一回事?

答:两者不是一回事。

6、纯粹公共产品虽与私人产品有区别,但它的需求同样遵循需求法则,即其需求量与需

求价格呈正向变动。

答:应该是呈反向变动。

7、纯粹公共产品虽与私人产品有区别,但它的供给同样遵循供给法则,即其供给量与供

给价格呈反向变动。

答:应该是呈正向变动。

8、若存在负外部效应,按照社会的标准,该产品或劳务的生产与消费将呈现不足状态?

答:应该是呈先过多状态。

9.如何理解“公有企业低效率的根源”。

答:答:导致公有企业低效率的根源主要为以下几方面:(1)集体行为的动机。由于政府企业不必关心破产、也不考虑竞争。前者使企业没有改善企业财务状况、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的动机;后者使企业缺乏创新、进步的动机。(2)个人动机。公有企业的激励机制不如私人企业那样与利润息息相关。公有企业与私人企业的另一个不同是对雇员使用权的限制。一般在公有企业被解雇的情形很少发生,这种没有潜在雇员候选者挑战的极具保险性的工作曾被认为是公有企业的一大优越性,但现在看来这已成为一些人不思进取的根源。公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往往由行政部门委派,这导致任人唯亲之风泛滥,并使他免受来自各方的政治压力,同时也给那些滥竽充数者以保护伞。(3)公有企业的官僚行为公有企业的管理制度与一般政府行政部门相类似,充满了官僚气息(4)公有企业低效率的制度原因。第一,公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性受到严重削弱。第二,主管部门繁多,职责不明确。第三,对公有企业的管理具有政治化的明显倾向。

10.分析“生产主体错位”所造成的后果。

答:虽然政府并不是绝对不能生产私人产品,厂商也并非不会生产公共产品,但一般而言,政府生产私人产品会存在委托代理的风险,难以处理好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分离、经营者与企业利益分离、企业利益与职工利益分离等问题;而私人(厂商)生产公共产品存在收费困难,投资难以得到相应的回报等问题。如果要厂商生产公共产品,为此往往要寻求政策保护,获得准政府的地位,产生企业行为政府化,才能获取高额垄断利润,那样又会危及到其他部门的利益,甚至他们的生存与发展。

第三章

1、教育是发展之本,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和基础。因此是否政府应不计一切代价地发展教育?答:不完全正确,应该是不计一切代价→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或承受力)优先。

2、对天然垄断行业,政府可通过反垄断法消除垄断壁垒,解决市场失效问题?

答:错误,政府无法通过反垄断法消除垄断壁垒。

3、教育的一个重要影响就在于它会扩大社会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

答:教育的重要影响不包括扩大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

4、公共产品的享用是不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

答:错误,公共产品的享用时需要以纳税为代价的。

5、X-低效率是指处于供给者地位的官僚系统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过多的征税却很少提供公共产品或者所提供的公共产品质量低劣?

答:不正确,应该是配置低效率。

6、政治家们都充分了解每项备选方案给社会公众带来的成本和收益吗?

答:不充分了解。

7、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原来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被打破,中央政府下放了事权,同时也给予地方相应的财权?

答:并未给与。

8、竞争性的市场不可能提供纯公共产品是有其非竞争性之一特征决定的?

答:除了这一特征决定,还有非排他性这一特征。

9、我国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是不是主要靠国家予以解决?

答:主要靠自己,国家仅给与适当的补助。

10、如何理解私人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把该种私人产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水平相加,而公共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却是把该种私人产品的个人需求曲线垂直相加?

答:相对于私人而言,每个消费者都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他所能调整的只是消费的数量。相对于公共产品而言,每个消费者所面对的消费数量是相同的,但不同的消费者从公共产品中获得的满足程度即边际收益是不同的,这就意味着他们愿意支付的价格是不一样的,事实上就是愿意承担的税收不一样。

第四章

1、公共选择理论假设是政治家和官僚作出决策时只关心公共利益吗?

答:并不只关心公共利益,应该是基本动机是利己,然后才是关心公共利益.

2、如果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出现了循环现象,那就是说,在所有投票者中,至少有一

个人的偏好是单峰形的?

答:应该是多峰的。

3、在多数规则下,选民以无知状态进行投票,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吗?

答:非理性→理性。

4、少数人利用多数裁定规则下的一票否决权敲众人的竹杠,叫少数人的暴政?

答:应该将多数裁定改为全体一致。

5、多数裁定规则下的公共选择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吗?

答:应该将多数裁定改为全体一致。

6、为了使选民作出更为明确的选择,各政党往往倾向于提出基本不同的政策主张?

答:应该是相同的政策主张。

7、市场失灵是把问题转交给政府去处理的充分条件吗?

答:市场失灵并不是将问题转交给政府去处理的一个充分条件。

8、投票的准确性和选民的热情可以由参选率的高低来决定?

答:这种准确性和选民的热情不可以由参选率的高低来决定。

9、寻租活动产生为什么会产生?

答:经济人从寻利到寻租,首先并不是因为他们的道德观念有了什么变化,从而改变了他们的行为方式,主要还是因为社会的制度结构发生了变化,做出个人选择的环境改变了的缘故。当经济从市场自发运转向直接的权力作用下的利益进行再分配时,寻租活动就会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而出现了。政府失灵是导致寻租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现代社会中的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直选民主制中的“政府失灵”;代议制民主中的“政府失灵”,也即间接民主;官僚主义行为所造成的“政府失灵”;政企博弈中的“政府失灵”。

10、用脚投票来解决公共问题的条件有哪些?

答:首先,用脚投票是通过将个人聚集在各个趣味相同的政治组织里来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即通过强加一个默默无声的一致性规则,使得所有个人都具有相同的无差异曲线。其次,当相对于全体人口的数量,公共产品的数量不多,或者对公共产品组合有截然不同的偏好的数量不大时,就可以在实际上假定它基本满足了这一目标。鉴于公共选择的任务是显示不同的人人对公共产品的偏好,而用脚投票缩小了公共选择的范围,因而部分地解决了公共选择的问题。

第五章

1、广义的公共支出是指由政府政策法规所导致的一切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的开支,但不括

私人部门因此而增加的这方面的开支?

答:应该是同时也包括。

2、在公共服务水平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若服务环境好转,那么公共支出将上升吗?

答:不正确,应该将好转→恶化或上升→下降。

3、人口对公共支出的影响可以概括为拥挤效应,它就说明人口规模与公共支出呈一种反向变动关系吗?

答:应该是正向的关系。

4、在成本效益分析的有关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的考虑中,最小—最大缺憾法是一种较保守的办法?

答:应该将最小-最小改为最大-最小。

5、在成本效益分析的有关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的考虑中,最大—最小缺憾法是一种较冒险

的办法?

答:应该将最大-最小改为-最小-最大。

6、公共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法与私人采用的成本效益分析法是完全一致的吗?

答:不是完全一致的,而是不一样的。

7、在西方国家国民经济核算中,当以支出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政府转移性支出通常

被直接作为国民生产总值的构成部分而计入?

答:应该是消耗性支出被直接作为国民生产总值的构成部分而计入。

8、社会福利救济支出是一种有捐津贴,它是否主要是为能正常劳动者提供的?

答:首先应该是社会保险,它是一种有捐津贴,或将有改为无,将能改为不能。

9、西方社会保障制度为其公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使低收入者、贫困者免遭市场各

种风险的折磨,这是否说明就消除了西方低收入者、贫困者产生饥饿、贫困的根源?

答:并未消除。

10、政府组织庞大采购团到国外大规模购买大宗商品,然后再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行为,就是一种政府采购行为?

答:错误,并不是一种政府采购行为。

第六章

1、实践中,对政府组织公共收入来讲,受益原则比支付能力原则适用性强,是政府筹集共

支出资金来源的最主要收入原则?

答:应该是受益原则→支付能力原则,支付能力原则→受益原则。

2.彩票是印有号码、图形或文字,供人们自愿购买并能够证明购买人拥有按照特定规则获取奖励权利的凭证。政府以彩票筹集的收入和通过赌博税获取的收入是否没有什么区别?答:没有什么区别→是有区别的,彩票属其他公共收入,而赌博税属一般性公共收入。

3、政府靠巨奖销售彩票组织财政收入,会大大激发彩民们的博彩意识,吊起彩民们的胃口,会助长不劳而获的倾向,败坏社会风气,是资本主义腐朽性的一种表现。

答:客观来说,若政府控制管理的好,却可以引导它为社会福利、公益事业服务。

4、在西方国家的现行税制中,不仅有单一税制,还有复合税制,且以直税制为主吗?

答:不仅有单一税制,还有复合税制,→理论上有单一税论,实践中只有复合税制。

5、累退所得税把富人的收入再分配给穷人?

答:不能将富人的收入再分配给穷人。或者可以将累退改为累进。

6、税收除了总额税(人头税)外,都会引起某种超重损失么?

答:总额税(人头税)→总额税(人头税)和纠正性税收(环保税)。

7、一般来讲,税收的遵行费用越小,税收效率越低,税收对经济的负影响越大?

答:应该是越大。

8、税率提高一定能增加税收?

答:不一定,分情况而言。

9、若政府举借外债用于投资支出,则将外债负担转移给后代,不仅是公平的,而且也是

有益的?

答:不仅是公平的,而且也是有益的。→是符合世代间的公平的,但有益与否还要看投资的收益是否大于负担损失。

10、一般来讲,经济过热时,增加长期公债比重,增加银行系统持有的公债比重,有助于

减少流动性,对经济产生紧缩性影响?

答:不是银行系统,而是非银行系统。

第七章

1. 弥补财政赤字的“财政性融资”是指增税、发行公债、向银行借贷还是发行货币?

答:是增税。

2. 当政府通过把公债卖给中央银行来筹资时,这种方法被称为什么?

答:货币筹资。

3. 当政府通过把公债卖给中央银行之外的经济主体(居民户、企业和外国人)来筹资时,

这种方法称为什么筹资?

答:债务筹资。

4.政府债务利息增加、政府购买的物品与劳务增加、政府转移支付增加、间接税增加

都会增加政府预算赤字么?

答:间接税增加不会增加政府预算赤字。

5.财政平衡应理解为哪些平衡?

答: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局部平衡与全局平衡、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并非绝对的财政平衡、真实平衡与虚假平衡。

6.西方经济学中,通常按照产生赤字的原因和经济背景,将财政赤字划分为:非充分就业赤字、政策性赤字、周期性赤字、结构性赤字和充分就业赤字吗?

答:其中的非充分就业赤字和政策性赤字不属于财政赤字。

7.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可以是:完全“排挤”效应、不完全“排挤”效应、无“排挤”效应、完备“排挤”效应和不完备“排挤”效应么?

答:不完备“排挤”效应不属于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

8.如何加强对国债的使用监管?

答:财政通过发行国债筹建的资金,首先补充重点项目的资金不足,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先将国债收入用于生产性建设项目,弥补国家建设资金的不足,同时根据这些项目的投资所得偿还国债,自行创造还债来源,实现国债规模的均衡发展及自身良性循环。

处理好国债资金的增值性、优惠性和无偿性原则,对于三者之间的界限应严格加以区分。对于建设周期短,投产后效益好的生产性项目,一定要以谨慎性为原则,既收回成本,还要收取一定的债息和管理费,可在建成投产后采取收费服务方式偿还,而对于某些非盈利性项目,则应视具体情况,只收回国债本金,甚至采取财政贴息办法。但对于这部分的投资,应严格控制,并要在事先反复论证和项目评估,资金投入应采取分期分阶段安排。

在作好国债发行工作的同时,要着手建立债务预算制度。为了便于社会投资者进一步了解国债资金的使用情况,也为了使继续扩大国债规模奠定良好基础,国家财政应增强国债资金投资和用途的透明度。在国家预算中明确国债收入的使用方向。

9.中国的国债负担率比较低而国债依存度却很高,这种现象说明什么?

答:一是,中央政府财政支出占GDP的比率相对较低,或者说,财政动员的社会资源相对要少;二是财政状况本身不佳,但赤字对经济的影响还不会造成严重影响。从中,我们是否能够得出这样一种政策选择:政府目前担心的并不一定是赤字会给经济造成多么严重的不良后果,而是应当采取主动的财政调整措施,改善财政状况。

10、分析我国赤字规模大和有大量的公债而没有造成经济生活中的严重困难的原因?

答:主要是因为:

(1)有利的社会经济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在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财政赤字动员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闲置资源和能力,再加上货币化进程加快,这一方面提高了产出水平,另一方面增加了货币需求,而没有通货膨胀效应。

其次,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9.8%左右,这种持续的实际经济增长大大减轻了财政赤字造成的通货膨胀压力。况且,近20年来,国际学术界逐渐形成这样一种观点,即只要实际产出增长率大于实际利率(中国的情况正是如此),长期赤字就是可行的。

再次,政府的管理能力,特别是工资和价格的控制能力很强,这与借鉴国际上的经验和吸取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有关。

最后,中国民众对政府非常信任,而且将政府信誉与金融信用视为同一体,长期有一个较高的储蓄率。经验研究表明,在一个其储蓄者对政府的偿债能力有信心的国家,很容易容纳较大的预算赤字。

(2)及时而迅速的财政政策的调整保持了宏观经济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于1988~1989年出现过热现象,平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平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高达18.2%和18.4%。中央政府从1990年开始立即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占GDP的比率从1989年的0.94%降至0.8%,降低了近15%。再加上货币政策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使1990~1992年的经济运行迅速回复正常,这3年的平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平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降低至 3.5%和 4.3%的低水平。1993~1995年出现了第二次经济过热现象,这3年的平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平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别高达16.6%和18.6%。为此中国立即实施了“软着陆”战略,财政赤字占GDP的比率从这3年平均的1%降至0.78%,降低了近29%,1996~1997年呈现出“高增长(平均9.4%)、低通胀(平均为5.5%)”的良好态势。可见,及时而迅速的政策措施调整是避免财政赤字引起持续通货膨胀的有力保证,创造“东亚奇迹”的国家和地区(尽管对这种“奇迹”有各种疑问,但它们毕意在短短的30年里实现了工业化)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年平均通货膨胀率为9%左右,而其他中、低收入水平的国家则为18%。

(3)大规模的财政补贴对于平抑物价起到了很大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把财政补贴作为保证经济改革和社会稳定的一个积极的手段,形成了以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为主,以财政贴息、税前还贷、税收支出、房租补贴等为辅的多种形式的财政补贴体系。就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而言,1986~1997年间,这两项补贴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率年均17.26%,无疑是财政赤字的主要原因之一。不管人们对这种“规模大、范围广、渠道多”的财政补贴如何评价,正是这种财政赤字的成因,不仅支持了价格制度和企业制度的改革,更重要的是直接缓解了物价水平上涨压力。

第八章

1、在现代社会,工业化所带来的“公害”已成为破坏环境,毒害人类健康的大敌。为防

止污染,保护文明,政府所采用的最佳办法就是坚决停止所有污染企业的生产,完全根除一切污染源吗?

答:将坚决停止所有污染企业的生产,完全根除一切污染源→适度治理,合理控制,既保证经济发展,又注重环境保护。

2、英国国有企业的“黄金股”控股制度是否是一种绝对控股方式?

答:并不是。

3、横向财政不平衡,一般是指地方政府的财源不能满足其支出的需要,而需要中央向地

方拨款。

答:应该是纵向。

4、纵向财政不平衡,一般是指地区间用自有财源满足支出需要的能力不同,因而财政能

力差的地区应获得较多的中央补助?

答:应该是横向。

5、蒂伯特(Tiebout)的“地方自治理论”揭示了地方政府如何在众多居民的自由选择过

程中“竞争性”地有效生产和提供人们所需要的公共产品的机制,因而被视为财政分权的一个重要理论。

答:这句话不正确,应该是“以足投票理论”。

6、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可能自发的维持经济的长期均衡吗?

答:不可能。

7、市场经济体制是自由交换和权力分散的体制,而且这种自由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这句话正确么?

答:不正确,这种自由并不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

8、2004年,我国颁布饿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已经建立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投资体制。

答:只是初步建立,而不是已经建立。

9、政府的政策具有前瞻性和整体性,对企业具有硬性约束。

答:并不具备硬性约束。

10、随着市场主体的逐渐成熟,全部的政府职能是否都可以逐渐弱化?答:并不可以。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天灾人祸酿惨祸 ——论析公共产品非排他性及公共产品中的寻设租现象 邱晔30805551 【案情描述】 安徽省某县位于黄河故道两岸,由于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优越性,适宜水果的生长和种植,本地种植的水果具有色泽鲜艳、含糖量高等优点,因而成了全国著名的水果大县。该县从1983年开始种植黄桃,至今已种植8万亩,其中大果面积5万亩,进入盛果期面积1万亩,J村是全国著名的黄白桃生产基地,现有黄白桃1000余亩,是全国四大黄白桃生产基地之一。该村生产的黄桃加工成罐头具有不浑汤、不烂、不软、色泽鲜亮等优点,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黄桃产量很高,按盛果期中等产量,每亩5000公斤计算,每亩收入可达5000元,相对于粮食作物而言,经济回报极为可观。 相对于其他果树而言,桃树具有耐干旱、耐瘠薄、投资少、见效快、前期产量高等优点。但桃树对水分较为敏感,表现为耐旱怕涝。如果桃树积水时间过长,则土壤中氧气不足,根系呼吸受阻,树势衰弱,果实停止发育,严重时会出现死树现象,必须及时将水排走。J 村由于靠近黄河故道,因此排水问题对于该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009年夏天,由于降水比较集中,该县遭遇到了比较严重的洪

涝灾害。许多果树因水排不出去而被淹死。J村在洪涝灾害中也遭受了比较严重的损失,一些农民的桃树被淹死。但由于排水不是一家一户单独凭借自己能力所能做到的事情,并且一些农户也不愿意去做,都不愿意互相帮助,无法做到团结抗灾。因此,就需要政府派遣有关部门与技术人员帮助排水。但是,却出现了向农户收费排水的现象,而且是谁先交费谁先排水的现象,导致了许多农户排水不及时,遭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案情论析】 一、公共产品非排他性的体现: 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是指在技术上无法将那些不愿意为消费行为付款的人排除在某种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在技术上虽然可以排他,但排他的成本很高,以致于在经济上不可行。同时,任何人也不能拒绝付款的办法,将与其消费偏好不一致的公共产品排除在他的消费范围之外。 我国乡村虽然有着团结互助的传统,但国人“搭便车”的心态由来已久。在既定条件下,如果某种行为规范与“搭便车”策略相比总无法占优,除非通过某种方式对于这种行为规范予以激励或对违背这种行为规范予以惩罚,这种行为规范在长期发展就将被淘汰。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人们的利益诉求面前,道德说教变得苍白无力。公益心较强的人们付出很多,不仅没有得到人们的感激和尊敬,却被视为“傻子”、“精神不正常”,结果“好心没有好报”,从而成为“搭便车”行为的最终受害者。

公共经济学计算题及答案

第3章 1、有两个公民的埃奇沃思盒子: 张三与李四,只有两种商品A与B。A的总数量就是 12 单位,B的总数量就是12单位。回答:如果张三的效用函数就是: U C(B,P)=B+P, 李四的效用函数就是U T(B,P)=B+P,找出帕累托最优点。 2、假设一个只有两个消费者的经济:张三与李四。如果社会福利函数就是W = U L + U P,效用可能性边界就是:UPF = U L + 2U P,,求解最优点。 3、如果张三的效用曲线就是下式所述,她在商品X与Y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就是多少? U = 2X1/4Y3/4? 4、一个交换经济,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转换率比这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大,就是帕累托均衡不? 5、假设一家竞争性厂商的边际成本就是MC=2+2q。假设厂商产品的市场价格就是$13。 a) 求厂商的产量。 b) 求生产者剩余。 1、因为埃奇沃思盒子中的每一点MRSs都相等,所以每一点都就是帕累托最优点 2、最优点就是一个边角解,好像商品就是完全替代品,李四什么都没有,张三得到全部 3、为了求MRS, 分别求X的偏微分与Y的偏微分,得到(1/3)(Y/X)、 4、可能沿着生产可能性边界选取点,使得边际转化率等于MRS,从数学的观点来瞧,找到这些点就是很困难的,有时根本不可能。 5、q = 11/2、生产者剩余= ?(11/2)11 = 121/4、 计算题 1、假设有两个人,需求曲线相同,都就是Q = (33/2) – (P/2),求水平相加与垂直相加的需 求曲线。 3、如果市场供给曲线就是P=10,用第一题中垂直相加得到的市场需求曲线找出市场 均衡产量。 4、给定下列需求曲线:Q = 32 – P 与Q = 16 – (P/2) ,垂直加总得到市场需求曲线。 5、假设公共产品的市场供给曲线就是: X = (P/3) – (32/3) 。进一步假定该产品的市场 需求就是X = 25 –P。求公共产品的均衡产量。 计算题答案 1、水平加总: Q = 33 –P, 垂直加总: P = 66 –4Q、 3、Q* = 1 4、 4、需求曲线有两部分:Q 介于0 与16之间,需求曲线就是Q = (64/3) –(P/3); Q介于 16 与32之间,需求曲线就是Q = 32 –P。 5、两条曲线不会相交,因而公共产品的最优提供量就是0。 计算题 1、假设一家工厂A生产假发。由于生产假发,还会有相应的副产品,必须排放有毒的 气体。汽车制造厂B紧邻工厂A,受到了假发厂外部性的影响。假设假发厂的私人边际成本曲线(供给曲线)就是X=(2/5)P- 2, 市场需求曲线就是X d=15 - P/2。假发的

公共经济学计算题及答案

第3章 1. 有两个公民的埃奇沃思盒子:张三和李四,只有两种商品A和B。A的总数量 是12 单位,B的总数量是12单位。回答:如果张三的效用函数是:U C(B,P)=B+P,李四的效用函数是U T(B,P)=B+P,找出帕累托最优点。 2. 假设一个只有两个消费者的经济:张三和李四。如果社会福利函数是W = U L + U P,效用可能性边界是:UPF = U L + 2U P,,求解最优点。 3. 如果张三的效用曲线是下式所述,他在商品X和Y之间的边际替代率是多少? U = 2X1/4Y3/4? 4. 一个交换经济,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转换率比这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大,是帕累托均衡吗? 5. 假设一家竞争性厂商的边际成本是MC=2+2q。假设厂商产品的市场价格是$13。 a) 求厂商的产量。 b) 求生产者剩余。 1. 因为埃奇沃思盒子中的每一点MRSs都相等,所以每一点都是帕累托最优点 2. 最优点是一个边角解,好像商品是完全替代品,李四什么都没有,张三得到全部 3. 为了求MRS, 分别求X的偏微分和Y的偏微分,得到(1/3)(Y/X). 4. 可能沿着生产可能性边界选取点,使得边际转化率等于MRS,从数学的观点来看,找到这些点是很困难的,有时根本不可能。 5. q = 11/2. 生产者剩余= ?(11/2)11 = 121/4. 计算题 1. 假设有两个人,需求曲线相同,都是Q = (33/2) – (P/2),求水平相加和垂直相加的 需求曲线。 3. 如果市场供给曲线是P=10,用第一题中垂直相加得到的市场需求曲线找出市场均 衡产量。 4. 给定下列需求曲线:Q = 32 – P 和Q = 16 – (P/2) ,垂直加总得到市场需求曲线。 5. 假设公共产品的市场供给曲线是:X = (P/3) – (32/3) 。进一步假定该产品的市场 需求是X = 25 –P。求公共产品的均衡产量。 计算题答案 1. 水平加总:Q = 33 –P,垂直加总:P = 66 –4Q. 3. Q* = 1 4. 4. 需求曲线有两部分:Q 介于0 和16之间,需求曲线是Q = (64/3) –(P/3);Q 介于16 和32之间,需求曲线是Q = 32 –P。 5. 两条曲线不会相交,因而公共产品的最优提供量是0。 计算题 1. 假设一家工厂A生产假发。由于生产假发,还会有相应的副产品,必须排放有毒 的气体。汽车制造厂B紧邻工厂A,受到了假发厂外部性的影响。假设假发厂的私人边际成本曲线(供给曲线)是X=(2/5)P- 2,市场需求曲线是X d=15 - P/2。假发的生产导致的边际损害是X=P – 1/2. 。 a. 求假发厂假发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b. 求社会最优的假发产量水平和价格。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31428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案例:美国加速老龄化15年后或引发经济危机 美国老人事务局的数字显示,2005年美国65岁以上人口为3680万,占总人口的12.4%。虽然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人口统计学上关于人口老龄化10%的指标,但是,比起其他发达国家,美国的人口形势还不算十分严峻。 人口统计资料显示,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慢性疾病、保险和养老金以及社会福利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都开始意识到,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劳动力、贸易、移民、以及国家安全都会造成影响。 华盛顿国际战略研究所全球人口老龄化项目主任杰克逊表示,虽然美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有一些优势,经济强劲,劳动力市场也充满活力。但是,好的前提不一定保证人口老龄化就不会造成问题。 杰克逊说:“在美国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虽然我们拥有不那么昂贵的公共养老金体系,但是与欧洲和日本相比,美国老年人口的医疗保险极其昂贵。老年人口的医疗保健费用的不断高涨,将会给未来的美国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在美国,很大程度上依赖私营企业提供的养老金。劳动力人口有一半没有任何养老金计划。所以说,尽管人口统计数字方面美国有一定优势,但是,15至20年后,由于人口老龄化,美国可能面对非常严重的社会财政和经济危机。” 案例分析: 不仅仅是美国,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也是新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特征。然而,美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进入老年社会的时间长,美国步入老年国家之列到现在已持续了70年;二是人口老龄化发展较慢,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处于中等水平。一方面是由于较高的生育率,2005年美国总和生育率为2.0,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吸纳了大量的青壮年移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进程;三是高龄老年人口比重大。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美国老年人口比重还将不断提高。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的过程中,美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国去借鉴。 根据人口——经济动态模型,老龄化程度越高、上升的速度越快,其对经济增长的阻力就越大,经济增长的速度也越慢;反之,老龄化程度越低、上升的速度越慢,对经济增长的阻力就越小,经济增长的速度也越快。这种负面影响不仅体现在社会抚养的人口负担增大,而且通过影响消费、储蓄、劳动人口数量和质量、劳动生产率而体现出来。 1、人口老龄化导致被抚养人口负担增大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领取退休金和养老金的人数将不断增加,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等社会福利的支出将不断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中用于老年人

公共经济学(财政学)第二版(蒋洪)第十八章复习资料及答案

第十八章所得税和其他税收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我国企业所得税条例规定,纳税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款,在汇总纳税时,下列哪项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 A.不允许 B.限定条件准予 C.准予 D.无条件 答案与解析:选B。 2.下列项目中允许在个人所得税前扣除一部分费用的是()。 A.分得的红利 B.股票转让收入 C.有奖销售中奖 D.租赁财产所得 答案与解析:选D。 3.外国投资者将从企业分得的利润,在中国境内再投资举办、扩建产品出口企业或先进企业,经营期不少于5年的,按哪个比例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纳所得税税款?() A.40% B.50% C.60%

D.100% 答案与解析:选D。 4.下列资源中,属于我国资源税的应税资源有()。 A.森林资源 B.矿产资源 C.水利资源 D.土地资源 答案与解析:选B。资源税是以各种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为了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并体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而征收的一种税。 5.房产税的计税依据是()。 A.房产市价 B.房产余值 C.房产原值 D.房产净值 答案与解析:选B。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 1.企业所得税征收时,允许在税前列支的税是()。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城市维护建设税 答案与解析:选ABCD。 2.下列个人所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每月减除费用800元的项目有()。 A.偶然所得 B.工资薪金所得 C.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D.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E.股利收入 答案与解析:选BC。 3.关联企业间的购销业务不能按照独立企业间的业务往来作价时,税务机关有对其交易价格进行调整,调整的方法是()。 A.按照独立企业间同类业务活动的价格 B.按关联企业之间协定的价格 C.按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 D.按再销售的第三者的价格 答案与解析:选AC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维护建设税按纳税人所在地的不同分别规定不同的税率B.城市维护建设税应当保证用于城市的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的维护建设 C.城市维护建设税分别与消费税、增值税和营业税同时缴纳

MPA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MPA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方式的改革——以各国教育为例 [案例正文] [案例A] 国际视野下政府提供教育公共物品的方式 (一)美国的合同学校与特许学校 美国的私营机构管理公立学校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当地的学校委员会直接与一个教育管理组织签订合同,由其去管理一所公立学校。这称为合同学校。第二种形式是非直接的合同形式,教育管理组织作为学校特许经营实体管理特许学校。 尽管合同学校是由私人管理的,但是学校所有权和投资仍旧属于公共部门。学生进入这类学校不需要支付费用。私营机构通常被引导进去学区内一个最薄弱的学校。私营机构的学校管理或者按照“管理合同”模式,或者按照“操作合同”模式经营学校。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教学和工作人员的聘请权在当地的学校委员会,并接受教师协会合同管理;后者由私人经营者聘请,待遇和条件都有别于教师协会合同的规定。 (二)菲律宾教育服务合同 菲律宾的教育服务合同计划,是政府“资助私立教育学生

和教师”计划一系列项目之一。教育服务合同在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试验项目开始,80年代后期就作为一项永久项目固定下来。教育服务合同是政府与私立学校签订合同,为那些公立高中不足地方的学生提供入学机会。每个学生付给私立学校的费用不能超过在公立高中的费用,达到4000菲律宾元。 “资助私立教育学生和教师”计划的资助一般限定于收取低额学费的学校的学生身上,也优先资助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资助私立教育学生和教师”计划是由私立教育资助基金会组织——一个非营利组织——管理。该国教育部最近对参与教育服务合同项目的学校进行了资质认证,目的是强调要关注这些学校的教育质量。 2005-2006年,有383000名学校在1800个该项目的私立学校上学,他们获得了教育服务合同计划的补助金。1986-1987年,受资助的学生是4300名,参与学校仅158所。2002-2003年,教育服务合同项目资助了私立高中22%的学生(占全部私立学校学生数的13%)。2005-2006年的教育服务合同预算是150亿菲律宾元,差不多是2003-2004年69亿元的两倍。 (三)英国的地方教育当局职能让渡合同 在英国,当地方教育当局的教育政绩被英国教育标准办公 室的报告评估为不良时,让渡教育合同可能就会产生。在2002 年4月合同让渡法案(2002年)(可以合同让渡的功能有103项)和合同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案例:美国加速老龄化15年后或引发经济危机 美国老人事务局得数字显示,2005年美国65岁以上人口为3680万,占总人口得12、4%.虽然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人口统计学上关于人口老龄化10%得指标,但就是,比起其她发达国家,美国得人口形势还不算十分严峻。 人口统计资料显示,随着老龄化趋势得加剧,慢性疾病、保险与养老金以及社会福利方面得压力越来越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得政府都开始意识到,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劳动力、贸易、移民、以及国家安全都会造成影响。 华盛顿国际战略研究所全球人口老龄化项目主任杰克逊表示,虽然美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有一些优势,经济强劲,劳动力市场也充满活力。但就是,好得前提不一定保证人口老龄化就不会造成问题。 杰克逊说:“在美国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忧得问题。虽然我们拥有不那么昂贵得公共养老金体系,但就是与欧洲与日本相比,美国老年人口得医疗保险极其昂贵。老年人口得医疗保健费用得不断高涨,将会给未来得美国社会造成极大得负担.在美国,很大程度上依赖私营企业提供得养老金。劳动力人口有一半没有任何养老金计划。所以说,尽管人口统计数字方面美国有一定优势,但就是,15至20年后,由于人口老龄化,美国可能面对非常严重得社会财政与经济危机。" 案例分析: 不仅仅就是美国,人口老龄化就是21世纪得一个重大社会问题,也就是新世纪人类发展得主要特征。然而,美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特点:一就是进入老年社会得时间长,美国步入老年国家之列到现在已持续了70年;二就是人口老龄化发展较慢,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处于中等水平。一方面就是由于较高得生育率,2005年美国总与生育率为2、0,另一方面就是因为美国吸纳了大量得青壮年移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进程;三就是高龄老年人口比重大。随着人口预期寿命得延长,美国老年人口比重还将不断提高.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得过程中,美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积累了丰富得经验,值得我国去借鉴。 根据人口——经济动态模型,老龄化程度越高、上升得速度越快,其对经济增长得阻力就越大,经济增长得速度也越慢;反之,老龄化程度越低、上升得速度越慢,对经济增长得阻力就越小,经济增长得速度也越快.这种负面影响不仅体现在社会抚养得人口负担增大,而且通过影响消费、储蓄、劳动人口数量与质量、劳动生产率而体现出来。 1、人口老龄化导致被抚养人口负担增大 随着人口老龄化得发展,领取退休金与养老金得人数将不断增加,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与医疗卫生等社会福利得支出将不断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中用于老年人得费用份额大幅度增加,势必限制社会扩大再生产,影响生产部门得资本投资与

公共经济学案例

《公共经济学》课堂案例分析题 1.政府能不能经营城市? 绍兴市区内的环城河有2400多年的历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沿河民宅密布,工厂混杂,污水排放,导致河水发黑发臭。1999年以来,绍兴市先后投入12亿元进行环城河综合整治。通过清淤、砌坎、布绿、造路、设街,使环城河旧貌换新颜。 在环城河整治中,绍兴市政府不是就河论河,而是把整条河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规划和建设。在城北建设了一个袍江开发区,把沿河的300多家工厂和3000多户居民都搬迁到了开发区。腾出的河边土地价格因环境改善而飙升,政府通过出租、出售商铺筹集资金,实行市场化运作,结果,12亿元的总投资中,市政府只投资了5000多万元。绍兴市环城河综合整治被认为是政府经营城市的成功先例。是这样吗?地方政府经营城市是否与土地公有和财政体制有关? 2.地方政府该不该重奖纳税大户? 某省已经连续几年评选纳税状元活动,省长亲自颁奖。1997年评出11名,纳税起始金额为100万元;1998年评出21名,纳税起始金额为200万元;1999年评出22名,纳税起始金额为300万元;2000年评出22名,纳税起始金额为500万元;2001年评出51名,纳税起始金额仍为500万元,但有24户纳税超过1000万元。 有关部门领导表示,这次重奖表明了政府对在经济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们的重视、厚爱和支持,这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后对于纳税大户的奖励会更多。重奖纳税大户是否违背公平原则?如果奖励标准过高,企业会不会缴“过头税”? 3.我国行政成本为何偏高? 中国科学院发布的《200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表明,中国经济运行的成本越来越高,如果用1美元在世界平均状况下可办到的事,在中国就需要花费1.25美元。中国是世界上行政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有人在乡镇财政调查时发现,许多乡镇领导甚至没有行政成本和运行效益之类的概念,政府管理不算效益账。1999年全国地方行政管理费中公务员人均开支的办公费、邮电费、差旅费和会议费之和为2968元,占公用经费总额的58%。2002年中央政府决定将某事业单位按照市场化原则推向市场时,有关职能部门为此花费了100亿元人民币的改革费用。有人建议将“业绩等于GDP”调整为“业绩等于GDP减去发展成本”,你认为怎样? 4.献礼工程为何成了“献丑大道”? 2003年10月,常熟投资5亿元的新世纪大道通车了。该大道作为昆常公路的一部分,是向常熟撤县建市20周年的献礼工程。新世纪大道全长7.11公里,是常熟路幅最宽的城市道路,双向4车道,总宽达到80米,绿化率超过40%。工程从2001年12月开工,原计划在2003年12月竣工,后来调整到国庆节以前竣工通车。然而,就是这个献礼工程,开通不到1年就“暗伤”迸发,路基沉降,小一点的有3-4厘米,最大的达10多厘米;两侧行道树大量死亡,特别是直径达15厘米到45厘米的银杏,不少根部腐烂,散布在人行道和水塘边。不少地方的树枯死约1/3,个别地段超过一半以上。请思考:政绩工程失败的体制原因是什么?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案例1: 在2002年的最后一个周日,中国为电力行业的垄断画上了句号。拥有占全国46%发电资产和90%输电资产的原国家电力公司被拆分重组为11家独立的公司,这些公司在12月29日同时宣布正式成立。 从1987年持续至今的中国民航业改革在2002年也有突破性进展。随着6大民航集团10月11日的成立,中国民航总局与下属的民航企业彻底脱钩。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为基础组建的三大航空运输集团,其资产总和将占据中国民航总资产的80%。 问题:政府对市场失灵的纠正。 案例2: 1998年5月18日,美国司法部和20个州向最高法院递交诉状,控告微软公司利用其“视窗”操作系统来迫使消费者使用它的其它软件产品——其中最重要的是“网络探索者”Internet 浏览器。1999年,该案做出了一审判决,在长达270页的判决中,法官杰克逊列举了微软一系列反竞争,保护垄断势力的行为。微软一直在努力拓展其势力范围,使其超越软件行业,而进入日趋有利可图的电子商务和网络连接行业,他们已经投资数以百亿计的资金在通讯和科技公司中(如AT&T)。由于微软的“视窗”操作系统具有垄断状态,把Internet浏览软件“网络探索者”(Internet Explorer)与“视窗”捆绑在一起也就相当于垄断了消费者和与电子商务有关的厂商上网的交通通道。 问题: 1、结合该案例分析垄断和反垄断对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2、美国的反垄断法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案例3: 中国电信改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4年中国联通公司的成立。当时联通的总资产虽然只有中国电信的1/260。但此举使邮电部独家垄断国内电信市场的局面开始改变。1999年2月,信息产业部决定把中国电信的寻呼、卫星和移动业务剥离出去。原中国电信被拆分成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卫星通信三个公司,寻呼业务并入联通公司。2001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新的电信

公共经济学热点问题

是否应该延长退休年龄 1.寿命延长就该推迟退休吗? 2.延迟退休,违背经济发展的目的 3.延迟退休,应充分考虑社会责任 4.延迟退休对个人养老账户的影响 5.延迟退休对统筹账户的影响 是否应该延长退休年龄 1.寿命延长就该推迟退休吗? 2012年6月5日,人社部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应该说是一种必然趋势。 人社部提出的推迟退休年龄的理由之一就是中国人的寿命延长了,并列举少数发达国家的退休年龄比我们高,认为我们应该与国际接轨。中国人的寿命延长就一定要推迟退休年龄吗?提出推迟退休年龄,不能只看到少数国家退休年龄比我们高,却不分析人家的退休年龄与寿命和工作年限的关系。 我们先看寿命。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0年中国人口预期寿命为73.3岁,世界排名第80位,仅高于非洲、太平洋岛国,以及其他地区有限的几个国家,甚至连利比亚、叙利亚、越南、巴勒斯坦、马来西亚、委内瑞拉、阿根廷、巴西、智利、墨西哥都不如。 中国60岁退休,领取养老金的年限为13年。2010年日本人口的预期寿命为83.2岁,60岁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年限为23年,几乎是我们的两倍,即使日本把退休年龄提高到70岁,他们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年限也与我们现在的相当。 工作年限不仅取决于退休年龄,还取决于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龄。由于中国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不小差距,我们很多人初中毕业后就进入了劳动力市场,而发达国家大多读完大学或职业学校才进入劳动力市场。根据联合国的报告,中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5年,发达国家一般都在10年以上。 我们按中国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平均年龄为18岁计算,到60岁退休要连续工作42年,工作年限占预期寿命的66.1%。日本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龄比我们长4年,同样是60岁退休,日本人只工作38年,工作年限占寿命的45.7%。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案例 如何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我国政府的机构改革 案例题目:如何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我国政府的机构改革 案例来源:中新网2009年1月9日电香港《大公报》 案例内容: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机构臃肿和人员膨胀已经到了极限。一个县十七名副县长,有之;一个乡镇机关四五百人,有之;一个镇正副镇长五十多人,有之。公共财政呢,已演变为“吃饭型”的财政,老百姓怎堪其负? 但这么多年,我们并未停止政府机构精简,何以在每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之后,吃皇粮的反倒越来越多,机构也是越简越繁?原因就在于政府机构编制立法滞后,缺乏刚性的制度约束,始终未能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困局。今天削减机构,明天增设机构;今天精简裁员,明天又放进一大群。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为腐败留下了缺口。 在这种制度格局下,且不说分流多余人员是目前一大难题,财政奖励也未必能打动官员的心,即使有人为谋取个人

政绩表现一下,只怕最终也可能沦为一场秀。中央财政呢,奖金没少发,而基层政府之“肿”不见得就真的能够起到“药到病除”之效。 所以,遏制政府机构臃肿和人员膨胀惟一的就是立法。让政府机构和人员编制成为一道没人敢踩的“红线”,才是最根本之策。(纪卓瑶) 案例分析: 一、原因分析 我国政府改革的模式取向是由原来的政治型、管理型政府模式转变为民主型、服务型政府模式。当前在我国的政治市场中,有关政策失误的因素仍然存在,科学决策和决策的有效实施还困难重重,政府干预引起的寻租活动依然存在,而且由于经济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同模式的政府行为也不可能在时间上截然分开,很容易出现将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理经济的行为模式简单地移植到市场经济体制中去。而我们所期望的一种更有效率的新的政府模式,必须在新确立的基本规则之下才能形成,这正如布坎南所指出的:“要改变一种游戏,或者竞赛的结果,改变参加竞赛的人并不重要,重要的事改变竞赛规则。”传统政府体制的根本弊端不能对于某些具体操作上的失败。 在机构改革进程中,对指导原则的理解和实行不全面。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说课讲解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用税收杠杆调节奢侈品消费 【案例来源】根据《证券日报》记者马红雨于2010年2月采访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教授,就我国上调奢侈品税的税率很有必要的内容改编。 【案例内容】据统计,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奢侈品消费的重要市场,不仅包括豪车等日常消费类的奢侈品,像商务飞机、游艇等也成为中国部分富豪日常消费品,当然这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表明中国经济的日益强盛。但是要关注奢侈品消费的税务问题,这不仅是关于税法执行的严肃性的问题,还关涉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问题。 据刘桓委员介绍,消费税在中国还没有立法,现在只是消费税的暂行条例,它的法律层级比立法要低,是通过国务院授权某些部门进行税目及税率调整的。如大排量汽车的消费税,2009年从20%提高到40%,没有通过人大的立法,而是通过国务院授权通过。目前有很多法学家包括一些经济学家,都在呼吁消费税立法层级的提高。 【案例分析】 一、奢侈品税的政策背景分析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新富阶层迅速崛起,开展高尔夫运动以及购买游艇、豪华型轿车和高档名表成为中国少数富裕人群所热衷的消费活动。2005年9月美国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发布《中国:新的奢华风潮》报告指出,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年销售额约为20亿美元,并预计在2008年之前,中国奢侈品市场销售额的年增长率将达到20%,2008年以后年增长率为10%左右;2015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的销售额将突破115亿美元,占全球消费总量的29%。与之

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05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93元人民币,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为3255元人民币,同时,中国还有3000万农民的温饱问题有待解决。鉴于单纯的市场调控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政府有必要借助各种经济、法律、行政的手段对市场分配进行矫正。于是2006年4月1日调整消费税税目,以缩小中国日益严重的贫富差距。 但是,既然对奢侈品课税是以调节收入分配为目的,政策所希望的结果当然是高收入阶层在购买应税奢侈品的同时,能够向政府缴纳更多的税收,从而增强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帮助低收入阶层的实力和基础,而绝非抑制奢侈品市场,杜绝高收入阶层的奢侈性消费。事实上,奢侈品市场正是政府奢侈品税收收入的来源,也是政府利用转移支付进行再分配的基础。 二、奢侈品税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分析 在中国,奢侈品的消费群体大约可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首先是顶级富豪,他们是真正的贵族,对奢侈品的消费强调品质与细节,注重品位与文化内涵;其次是富裕的中产阶层,他们是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与此同时,并不富裕却不乏购买欲望的一个群体正在兴起。 (一)奢侈品税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1、对顶级富豪消费行为的影响。 作为主导奢侈品市场的领袖群体,顶级富豪们的财富却接近于无穷大,其消费能力无可限量。据长期跟踪研究中国富豪的胡润估计,积累财富超过1 000万美元的有5万人,其中有200人的财富超过1亿美元。这一类人群对奢侈品的欲望与要求几乎完全不受其支付能力的限制和约束。所以,即使对奢侈品课税导致商品价格上升,顶级富豪们的消费行为也几乎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公共经济学考试试题答案解析汇总

公共经济学考试重点:粗体字为我们考试时考过的题目,不完全记忆 1、名词解释 公共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的学科(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部门核心主体是政府,也称政府经济学)。见书P22。采用经济学方式方法,是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一种融合方式。 实证分析 与事实相关的分析。即对某种可以验证的经验事实(如现状)做出的描述,回答这一经济现象“是什么”(what is?),简言之就是分析经济问题“是什么”或“是怎样的?”的研究方法。 合作收益 当个人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认识到了采取集体行动的潜在或预期收益时,分散的个人行动才有可能汇聚成为集体行动。这时利益主体之间是一种正和博弈。这种合作基础上的集体行动而带来的额外好处称为合作收益 2、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①资金渠道与用途不同。私人部门的活动依赖于个人资产,所取得的收入属于个人。公共部门则依赖纳税人的钱为社会目标的实现而行为。 ②行为效果不同。在民主政治体制下,政府的干涉行为主要是向选民负责,而私人部门的行为则主要是向投资者负责。 3、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时什么? ?主要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以及包括官方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经营的企事业的存在意义和经济行为。(书P2) ?包括三个层次:政府的财政收支;财政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财政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的管理和必要性; ?传统与现代公共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不同 传统:如何为政府和政府部门服务,为其管理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寻求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 现代:如何促进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方面。 第二章 1、名词解释 市场失灵 涵义: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而低效率地配置资源。即在有些情况下仅仅依靠市场的价格调节机制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 政府失灵 就是指由于存在政府内在的缺陷而导致政府干预的低效或无效性,无法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资源的最优配置。即:当政府政策或集体行动所采取的手段不能改善经济效率或道德

公共经济学 案例三

案例3 中国景区门票跨入“百元时代” ——公益性景区价格上涨是否合理2012年春,随着旅游淡季渐入尾声,景区门票涨价声又起。国内一些旅游景区纷纷启动调价程序,票价“你追我赶”地跨入“百元时代”。据不完全统计发现,全国130家5A 级景区中将近一半门票价格过百元,其中超过一成门票价格在200元以上。全国范围内出现的旅游景点门票的涨价潮,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2012年景区门票再现涨价潮 2012年,山东省一些景区启动调价程序,景区门票价格再创新高。目前,山东省一些景区启动调价程序,景区门票价格再创新高。目前,山东省有8家5A级景区,几乎全部迈入“百元序列”。调查显示,2月1日,青岛海昌极地海洋世界悄悄调价,其旺季通票由以前的150元上涨到180元。而从4月1日起,自重建开放后一度实行免票的枣庄台儿庄古城景区,票价政策再做调整,由每张100元上调为160元。另外,对于法定节日、平时散客以及本、外地游客票价均做出调整。济南九如山景区票价2012年也由110元调至120元。 山东省景区的涨价,只是全国景区门票涨价潮中一部分。根据2012年3月20日在井冈山召开的景区门票价格调整听证会方案,井冈山核心景区门票基准价格拟由原130元/人次调整为162.5元/人次,调整幅度为25%,同时实行淡旺季票价浮动。据悉,井冈山景区原来的门票价格为130元/人次,实行淡旺季上下浮动,经江西省政府于2004年9月8日同意批准执行。2011年,井冈山接待游客671.0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9.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94%、48、52%。据公开信息显示,2010-2012年井冈山景区年度平均运营成本为11582.95万元,按年度平均游客接待量77.59万次计算,人均成本为149.29元,成本已经超过它实行门票价格。同样,在2012年“十一”黄金周即将到来之时,四川省发改委发布了一则重大旅游景区调价消息——峨眉山景区门票调整为旺季185元,淡季110元。即峨眉山景区旺季门票比原来的150元上涨了35元,淡季门票则比原来的90元上涨了20元,涨幅在18%~23%之间。根据景区规定,旺季时间为1月16日~12月14日,淡季时间为12月15日~次年1月15日。此外,赵云庙景区、赵州桥、龙兴寺等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大多上涨20%以上。 值得警惕的是,除了知名景区外,一些和市民生活相关的城市公园也进入此轮门票涨价的行列。例如,武汉植物园的门票将由30元/人次调整为49元/人次;石家庄动物园门票将由40元/人次调整为50元/人次。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纵观目前的旅游景点,从过去6年调整的幅度看,张家界从158元调到248元;莫高窟从80元调到160元;黄山从130元调到230元。在过去的两轮调价周期中间,我国世界遗产类景区门票的价格整体调高了65.42%。 调查显示,国家对全国177个重点风景名胜区每年仅拨款1000万元,很多景区需要通过加大力度创收保障正常运营。同时,部分景区(包括世界遗产景区)收入被用于补充地方财政,如北京八达岭景区门票收入的40%上缴延庆县财政,十三陵景区门票收入的30%需上缴昌平区财政。因此,门票收入成为各景区甚至地方财政直接依赖的经济来源。 有专家认为,尽管景区维护需投入经费再加之有通货膨胀压力,门票上涨有一定合理性,但景区门票总体已偏离公益属性。 近半5A级景区门票价格已过百

公共经济学教学大纲

《公共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原理,了解国内外公共经济发展状况和前沿理论,熟悉公共经济问题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研究我国公共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二、教学方法 1、集中讲授与个人自学相结合。 2、学习专业知识与培养研究能力相结合。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重点关注公共经济理论在中国的应用。 三、教学计划 课堂教学总计32学时,内容包括本课程的基本框架、主要理论及其应用。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讲、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公共部门经济 一、公共经济学概述 (一)公共部门与公共经济 1、公共部门的含义和构成 2、公共经济及其存在形式 (二)公共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早期经济学家对公共经济问题的分析 2、公共经济学的产生 3、公共经济学的发展 (三)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构成 (四)公共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 二、资源最优配置与“市场失灵” (一)资源最优配置的含义和标准 1、资源最优配置含义 2、资源最优配置的效率标准:帕累托最优

3、资源最优配置的公平标准:基尼系数合理 4、资源最优配置的稳定标准: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 (二)市场对资源的配置 1、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 2、市场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 (三)市场失灵与公共部门从事经济活动的合理性 1、市场失灵及其表现 2、公共部门从事经济活动的合理性 三、混合经济下的公共部门经济职能 (一)混合经济的含义和特征 (二)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 1、改善资源配置 2、调节收入分配 3、稳定宏观经济 四、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一)由“政府失败”引发的关于政府作用的争论 (二)处理市场与政府关系的实践模式 (三)我国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的原则 (四)经济发展新时代的中国政府经济职能 复习思考题 1、概念: 公共经济、公共经济学、帕累托最优、市场失灵、混合经济 2、问答: (1)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有何不同? (2)公共经济学研究那些基本理论问题? (3)公共经济学是如何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4)简述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以及市场配置资源过程和结果。

公共经济学计算题及答案

第3章 1。?有两个公民得埃奇沃思盒子:张三与李四,只有两种商品A与B。A得总数量就是12单位,B得总数量就是12单位。回答:如果张三得效用函数就是: U C(B,P)=B+P,李四得效用函数就是UT(B,P)=B+P,找出帕累托最优点。 2、假设一个只有两个消费者得经济:张三与李四。如果社会福利函数就是W =U L + UP,效用可能性边界就是:UPF = UL +2U P,,求解最优点。 3、如果张三得效用曲线就是下式所述,她在商品X与Y之间得边际替代率就是多少?U= 2X1/4Y3/4? 4. 一个交换经济,两种商品之间得边际转换率比这两种商品之间得边际替代率大,就是帕累托均衡吗? 5、?假设一家竞争性厂商得边际成本就是MC=2+2q。假设厂商产品得市场价格就是$13。 a) 求厂商得产量、 b) 求生产者剩余。 1。因为埃奇沃思盒子中得每一点MRSs都相等,所以每一点都就是帕累托最优点2。最优点就是一个边角解,好像商品就是完全替代品,李四什么都没有,张三得到全部 3。?为了求MRS, 分别求X得偏微分与Y得偏微分,得到(1/3)(Y/X)。 4。可能沿着生产可能性边界选取点,使得边际转化率等于MRS,从数学得观点来瞧,找到这些点就是很困难得,有时根本不可能、 5、?q= 11/2. 生产者剩余= ?(11/2)11 = 121/4、 计算题 1。?假设有两个人,需求曲线相同,都就是Q=(33/2) – (P/2),求水平相加与垂直相加得需求曲线。? 3、如果市场供给曲线就是P=10,用第一题中垂直相加得到得市场需求曲线找出市场 均衡产量、 4. 给定下列需求曲线:Q= 32 –P与Q = 16–(P/2) ,垂直加总得到市场需求曲 线。 5、?假设公共产品得市场供给曲线就是: X = (P/3) – (32/3) 。进一步假定该产品得市场 需求就是X = 25 –P。求公共产品得均衡产量。 计算题答案 1、?水平加总: Q = 33–P,垂直加总: P = 66–4Q、? 3. Q*=14. 4。?需求曲线有两部分:Q 介于0 与16之间,需求曲线就是Q= (64/3) –(P/3); Q 介于16与32之间,需求曲线就是Q= 32 –P、 5、两条曲线不会相交,因而公共产品得最优提供量就是0。 计算题 1、假设一家工厂A生产假发。由于生产假发,还会有相应得副产品,必须排放有毒得 气体。汽车制造厂B紧邻工厂A,受到了假发厂外部性得影响。假设假发厂得私人边际成本曲线(供给曲线)就是X=(2/5)P—2, 市场需求曲线就是X d=15 - P/2。假

公共经济学案例

我国第一个跨省域生态补偿试点方案 一、案例介绍 新安江景美、水美,可是如果没有到位的补偿机制,这样的美景能延续多久? 背景 发源于安徽黄山市境内的新安江流域总面积达到11674平方千米,流入邻省浙江后,汇成著名的千岛湖,是我国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战略备用水源,上下游该如何履行好保护和治理的责任一直是困扰两地政府的问题。 多年来为了保护新安江流域生态环境,上游黄山市累计舍弃了40多个投资额达40亿元的污染企业入驻,彻底关闭了造纸、印刷、水泥等污染严重的企业,以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为主,与下游地区的浙江相比,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延缓。也就是说上游为了生态环境,在产业发展上做了牺牲,下游浙江从中受益后应对上游区域进行适当补偿。即政府间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对因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及其功能,经济发展受到限制的地区给予的经济补偿。 启动 2011年4月13日,安徽省黄山市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工作领导组召开第一次会议。这次会议标志着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对全面推进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具有里程碑意义。 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的实施意见》、《2011年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实施意见》。 黄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福宏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宋国权,市政协主席张开南,市委副书记程迎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范典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万以学,副市长舒志民、黄林沐出席会议。 王福宏指出,保护新安江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也是我们黄山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是系统工程,也是民生工程;实施好这一工

程是政治任务,也是战略任务。此次会议是正式启动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的全面动员会,是试点工作批准实施后新安江流域新一轮高水准保护、治理、利用的战略部署会,也是今年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工作的强力推进会。这次会议必将对新安江及下游千岛湖的保护、对沿岸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致富、对加快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王福宏强调,随着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进入实质阶段和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的正式启动,我们的思维方式、发展方式、工作方式以及沿江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都要发生相应变化,工业、农业、旅游业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也迫在眉睫。因此,我们要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中利用、在保护中发展。一要把握难得机遇,机遇必须紧紧抓住而不能丧失。要主动作为,最大程度地把战略机遇转化为现实成效,更好地推进新安江保护、治理与利用。二要明确目标任务,任务必须清晰具体而不能虚化含糊。总体目标就是坚持“用好机遇、严格保护、科学规划、加快治理、永续利用、富裕百姓”方针,努力实现保护、发展、惠民三大具体目标。其中,保护目标就是要确保水质标准达到相关规定要求,发展目标就是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惠民目标就是要改善沿岸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并加快群众致富步伐;战略任务就是从今年开始用3年或者更长一点时间,抓好500多个总投资约400亿元的项目,包括防洪保安、水资源保护开发、生态保护、污染防治、村镇整治、航道航运、交通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旅游开发、土地开发利用、生态移民、环保能力提升等十二个方面。今年要启动并着力抓好8个方面、18项试点工作,以及新安江延伸段开发、月潭水利枢纽、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等项目。三要强化项目支撑,项目必须实实在在而不能大而化之。新安江治理能不能取得实效,关键要靠项目支撑、拿项目说话。项目要排好、排实、排准,形成梯次推进的格局。尤其是今年展开的项目必须排具体,包括哪些项目、投资多少、谁来抓、什么时候干好、干好干坏有什么奖惩等,都要逐项细化、逐一落实。四要加强协调配合,工作必须齐心协力而不能各自为战。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方面、多个部门、多个领域,规划上要统一,机制上要协调,工作上要衔接,时间节点上要对接好。五要狠抓工作落实,干好干成任何事情关键都在于落实。要在深化认识、强化领导、细化责任,硬化考核、实化机制、加强宣传上下功夫,确保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王福宏还就《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