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明末清初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明末清初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明末清初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一、明初商人的社会地位

“重本抑末”是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长期奉行的一种经济政策。《汉书·食货志上》载:“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学以居位曰士,辟土殖谷曰农,作巧成器曰工,通财鬻货曰商。”在士农工商的“四民”中,商被排在了最末位。朱明王朝建立后,继续奉行“重本抑末”政策。朱元璋曾言:“若有不务耕种,专事末作者,是为游民,则逮捕之。”①洪武十四年(1381)还规定:“农民之家止穿绸纱绢布,商贾之家止穿绢布。如农民家但有一人为商贾,亦不许穿绸纱。”②“重本抑末”,主题在于“重本”,“抑末”是为了“重本”。所谓抑末,主要是政府制定贬黜商人的政治社会地位的政策法令,包括不准商人人仕、限制商人的生活水平,把商业看成“奸伪之业”,把商人看成末等之民。中国的封建社会统治者为什么要推行这一经济政策呢中国的“重本”,不同于西欧18世纪的重农学派③,鼓吹理想农业,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营大农业,而是重地主制经济的农业,对于土地利有权和封建剥削关系的确认及对封建剥削对象小农经济的讴歌。换言之,中国的“重本”,是重在为封建剥削基础的农业土地关系,抑末的基本出发点是巩固封建经济,因此“重本”就特别强调巩固小农经济。此可谓中国封建重农思想的基本特征。小农经济是一种独立的经济形态,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并非同义语(如日本的独立经营农户,现仍依附于现代资本主义)。但在中国封建社会,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形式二者达到和谐一致。中国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小农加上家庭手工业,再加上家庭饲养业,形成了中国几千年来的生产方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中国……因农业和手工业制造的直接结合而造成的巨大的节约和时间的节省,在这里对大工业产品进行了最顽强的抵抗。”④小农经济所以能在中国长期存在,其原因有二:一是自然因素。中国的自然条件宜于发展种植业,由此而形成农户经营农业并力求自给自足;二是社会因素。中国封建社会缺乏严格的土地等级制度,土地的自由买卖和平均析产的继承制,造成了小土地的所有和家户经营农业的持久条件。因此,旧中国主要是封建地主,而很少经营地主。因为封建地主是靠租税、徭役过活,小农经济则很适合其剥削形式。这种“重本抑末”政策的特点,就是重封建生产关系下的小农经济。换言之,就是压低商人的地位来防止农业劳动力外流,以解决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矛盾。以上可谓“重本抑末”政策产生的第一原因。

其次,民以食为天。中国封建统治者很知道这个道理,《史记》载:“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⑤朱明建国后,朱元璋很注意总结元朝灭亡的原因,从中汲取教训,深恐“民急则乱”。为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在制定统治政策时,主张“四民之业,莫劳于农”;

⑥“农为固本”。⑦认为农业生产如不能恢复和发展,其政权是难以支持下去的。这也是封建统治者制定“重本抑末”政策的又一个原因。

第三,商人的经济实力构成了对统治者的威胁。商人富埒王侯⑧,如进一步将是权倾王侯,专制皇权怎能容忍于是历代有种种贱商的规定,这样就形成一个衡量社会贵贱的标准是权的大小,而不是财富的多少。在至高无上的皇权面前,皇帝可以让贫贱者富贵,也可让富贵者贫贱,全在皇帝一句话。一贫如洗的仕子,只要一进龙门,马上就身价百倍。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学而优则仕”是通向权力和荣华富贵的捷径,因而仕居四民之首。商人经商获利高,人们趋之若鹜,舍本求末,则动摇了专制皇权的国本一一农业的稳定。要巩固国本,让农民过安于艰苦的农业生活,就必须厉行抑商、贱商。不难看出,商为四民之末,乃是由传统的社会结构所决定的。

由此可见,“重本抑末”政策的出现,是明代封建统治者为巩固其封建统治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这种政策的支配下,商人的社会地位自然就屈居末位了。

当然,明朝统治者奉行“重本抑末”政策,并不是一概不准商业进行,而是在经济政策上充分发挥了商品经济对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封建经济的补充、调节、支持作用,使商业为巩固其统治服务,只不过在“四民”中把商排列最末而已。朱明建国后,曾经针对宋元重税及税制混乱状况进行征课清理,规定商税“三十而取一,过者以违令论”⑨。洪武十三年(1380),下令军民“嫁娶丧祭之物,舟车丝布之类,皆勿税”。⑩是年,又裁撤了税收额米不及500石的364所税课司局。⑾又针对元末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状况,于洪武七年(1374)设宝钞提举司,造大明宝钞,便利民间贸易和商人贸易。这样,商业就在有限的范围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与此同时,商人也在夹缝中逐渐得到发展和改变着其社会地位。

二、商人对国家权力影响的增强

由于明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商人对社会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商人还通过钻营仕宦,或者通过其代理人(亲属、乡亲、观点一致仕宦职者),对国家政权发挥其影响,来逐渐改变其社会地位。下面就商人对国家权力的影响,略举三例:

(一)对蒙古地区的政策

小野和子教授曾写过一篇《山西商人和张居正》⑿,对此有深刻而详尽的论述。蒙古地区是单一的游牧区,非常需要中原的粮食、绸布、铁锅、茶叶、药材等商品。但双方又处于敌对状态,明朝对蒙古采取防范态度,即便与蒙古进行贸易也是有限的、朝贡式贸易。这就更满足不了蒙古地方的需要,因此蒙古统治者常常率军人关,攻击明军,抢掠财物,以致双方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隆庆四年(1570),蒙古首领俺答的孙子把那汉吉因与俺答发生矛盾,投降明朝。由处理把那汉吉而引发了通过此事件与蒙古议和与开马市,还是继续采取强硬军事手段的朝议之争。宣大总督王崇古、吏部侍郎张四维、内阁大学士张居正等主张议和与开马市;巡按御史饶仁侃、武尚贤、叶梦熊、赵贞吉等主张采取强硬手段。到隆庆五年(1571)三月,议和派终于占了上风,明朝政府决定与蒙古议和,封俺答为顺义王,允许开马市双方通商贸易。从表面看,隆庆议和是王崇古、张四维、张居正等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推动这一历史进程的还有出于扩大贸易动机而力主议和与开马市的商人。关于这一点,我们从上述官僚王崇古、张四维的家世与其言行即可看出来。对此,小野和子教授在《山西商人与张居正》一文中已经明确指出,王氏、张氏均为山西商人家族。王崇古的父亲王瑶、伯父王现、长兄王崇义、从弟王崇勋、舅父沈廷珍、姐夫沈江均为山西商人,而张四维家与王崇古家为姻亲,即张四维的母亲为王崇古的二姐。张四维的父亲张允龄、叔父张遐龄、弟张四教、岳父王恩、妻兄王诲等也是山西商人。王氏、张氏均为大商⒀,主要在沿边进行粮食、绸布、盐业等贸易。与蒙古扩大贸易,将会使他们获取巨额利润,因此,通过在朝中做官的家族之望,在朝中鼓吹议和与开马市不遗余力。如王崇古上疏曰:“先帝既诛仇鸾,制复言开市者斩,边臣何敢故违禁旨,自陷重辟。但敌势既异昔强,我兵亦非昔怯,不当援以为例。夫先帝禁开马市,未禁北敌之纳款。今敌求贡市,不过如辽东、开原、广宁之规,商人自以有无贸易,非请复开马市也。”⒁隆庆议和后,“崇古乃广召商贩,听令贸易。布帛、菽粟、皮革远自江、淮、湖广辐辏塞下”⒂。张四维则在“俺答封贡议起,朝右持不决”时,“交关於(高)拱(时内阁首辅),款事遂成”⒃。不难看出,在隆庆议和与开马市问题上,商人已通过在朝官僚发挥了较大的影响。

(二)东林党的活动

东林党是明末统治集团中为巩固封建王朝统治,适应历史发展潮流,推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治集团。在这个集团中,首领人物顾宪成就是商人家庭出身,其父顾学“家徒四壁,寄身屠沽”;“生于粗僻之乡,长于贾,老于布衣”⒄。顾宪成的两个哥哥也帮助其父经商,这样才使宪成及其弟允成能攻举子业。此外,顾宪成的叔父龙洲公也“尝贸米溧阳”⒅。东林党人与商人有瓜葛者,为数不少。据李琰《东林党籍考》,其成员籍里主要集中在江浙和山陕。请看图表1:

图表1 东林党籍考

合计

江浙

山陕

江西

山东

福建

河南

其他

295

101

51

34

16

15

14

62

100%

34%

17%

23%

6%

5%

5%

21%

由图表1可知,江浙占全部人数的34%,山陕占全部人数的17%,二者相加占全部人数的51%,为全部人数的一半强。这不是偶然的,江浙(含安徽),为徽商、江苏商、浙江商活动的区域。山陕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商帮。东林党人中有的是盐商出身,有的是官僚地主兼营工商业,有的虽非工商业者出身,其社会关系却与商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明万历年间,矿监税使横行。东林党人极力反对矿监税使,除因为是有识之士的缘故外,与其家庭出身和社会关系有着很大关系,也是无可置疑的。因而东林党入主张罢税,严惩税棍,革除积弊,兴工商业。东林党人高攀龙在《罢商税揭》中说:“商税之失人心倍蓰于加派。加派之害以岁计,商税之害以日计。”⒆他又说:“矿税流祸,四海困穷。……商税一事,言之痛心。”⒇东林党人、凤阳巡抚李三才接连上疏,指责神宗派矿监税使四出聚敛说:“奈何陛下欲崇聚财贿,而不使小民享升斗之需;欲绵祚万年,而不使小民适朝夕之乐。自古未有朝廷之政令、天下之情形一至于斯而可幸无乱者。”[21]他指出:税监“孤人之子,寡人之妻,拆人之产,掘人之墓,即在敌国仇人,犹所不忍,况吾袵席之赤子哉!”[22]他们还要求体恤商铺行,反对官府对商贾铺户横征强买“须照时价给现银,与市民两平易买,不得倚官减值,亏短赊欠,不得纵容买办人索取铺行钱物”。[23]有些东林党人还积极支持市民的反税监斗争,如应天巡抚曹时聘疏劾税监孙隆、刘成。万历四十二年(1614)税监高寀为虐闽中,周起元、周顺昌也不断上疏弹劾高寀,为商民请命。苏州织工领袖葛成为反税监而死,东林党人文震为他写碑,朱国桢为他写志铭。同样,当东林党人遭到朝廷迫害时,商人也给予东林党人同情。如天启六年(1626)三月十五日,锦衣千户张应龙率缇骑到苏州逮捕东林党首领周顺昌[24],在苏州的山西绛州大商人张国纪等“倡诸贾,欲缗贿缇骑,毋为忠介苦”。[25]不难看出,东林党人在明中后期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并形成经世实用之学,对当时的政局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在他们的背后有着商人的影子。也就是说,东林党人的社会背景与商人有着密切关系,以致影响到东林党人的政治主张,此可谓明末商人影响国家政权的又一表现。

(三)清初政府与商人的结托关系

早在明末清兵人关前,一些商人即以张家口为基地,往返关内外,从事贩贸活动,为满族政权输送物资,甚至传递文书情报。据《清实录》载,天命三年 (1618),时有山东、山西、河东、河西、苏杭等处在抚顺贸易者16人,努尔哈赤“皆厚给资费,书七大恨之言,付之遣还”。商人在关内外的贸易活动,对人关前清政权在物资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清政权对于商

人也给予礼遇和重视。商人对清统治者加强对蒙古地区的统治起到了配合作用。后金崇德三年 (1637),皇太极曾命满族贵族带领100名内地汉族商贾,携带货物到归化城贸易。清兵入关,军费支出猛增,财政十分困难,对此,都察院参政祖可法、张存仁曾建言:“山东乃粮运之道,山西乃商贾之途,急宜招抚,若二省兵民归我版图,则财赋有出,国用不匮矣。”[26]因此,清政府对商人多采用招抚政策。顺治初年,清政府将山西旅蒙富商范永斗召为内务府皇商,人内务府,赐产张家口,受朝廷委托,往来关内外,岁输皮币内府。清在统一全国过程中及历朝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中,大都得到过商人的财力资助。康熙中叶,清政府

在平定准噶尔部封建主骚乱期间,曾组织一部分汉族商人进行随军贸易。他们跟随清军,深入到蒙古草原各地,贩运军粮、军马等军需品,同时与蒙人做生意。这些“旅蒙商”绝大多数是清廷命名为“皇商”的山西商人,还有一部分是直隶(河北)等地的汉族商贾。他们为清军的军事行动保证了后勤之需。当然,清政府也给予了这些商人独占其利的经商特权,使他们大获其利。清政府与商人这种非常形式的结托关系,自然对清政府的政治和经济政策的制定有着相当影响。

三、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商人欲求得自身发展,就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即以新的价值观对抗传统的贱商价值观。商人的新价值观,集中表现在对自身社会价值的估量。明中叶以后,随着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业作用的扩大,商人对国家政权影响力的增强,商人对自身社会价值的估量越来越突出。如:明人李维祯记陕西商人王来聘告诫其子孙说:“四民之业,惟士为尊,然无成则不若农贾。”[27]韩邦奇记山西商人席铭:“幼时学举子业,不成,又不喜农耕”,曰:“丈夫苟不能立功名于世,抑岂为汗粒之偶,不能树基业于家哉!”[28]于是做了商人。归有光则指出:“士与农商常相混”,记述新安程氏“子孙繁衍,散居海宁、黟、歙间,无虑数千家,并以诗书为业。君岂非所谓士而商者欤”[29]不难看出,王来聘是士不成,不如业贾;席铭是士不成,农不屑,决心业贾;归有光是“士商常相混”。明清之际商人的四民观,其排列已是:士、商、农、工,四民可分为二大类,士、商为社会上层阶层,农工为社会下层阶层。特别是在商人势力比较强的地区,出现了商人已在四民中排列在前的社会现象。例如,《歙风俗礼教考》称:“商居四民之末,徽俗殊不然。”万历《徽志》称明中叶商人在徽州“昔为末富,今为本富”。在盐商汇集的扬州“俗喜商贾,不事农业”;[30]常州府靖江县“农人贱而商贾贵”;[31]山东“不贱商贾”;馆陶“俗多弃农矜贾”;潍县“则民务农贾”;临邑“地无遗制,人惯贸易”;安丘“富人则商贾为利”。[32]河南一带,偃师“为农商者,重耕货”;郏县“民务耕商”;睢宁“庙湾民庶,食货得流,后多富者”。[33]陕西各地,“泾阳为西安县县政繁而道冲,俗美而习敝,民逐末于外者八九”,[34]三原县“士勤学问,民多商贾,……商贾远出,每数年不归,……思欲转移令务本轻末,其道良难”。朝邑县“富者皆弃本逐末,各以服贾起其家,蜀卓宛孔之流,甲于通省”。[35]江西“吉(安)土薄繁,虑走四方为生”;[36]南昌一带“人挟子母线,入虔人粤,逐什一之利,趾相错也”;[37]抚州府“金溪民务耕作,故地无余地,土狭民稠,为商贾三之”。[38]浙江常山“闽楚之会,地狭人稠,习尚勤俭,业事医贾”;[39]江山“民殷富,人肩摩,庐舍鳞次,商贾辐辏”。[40]福建西北山区的将乐县“乡有苎布之利,喜于为商”;建宁“土地膏腴,专有鱼杉油漆苎麻之利,以通于商贾”;永定“民田耕作之外,辄工贾”。[41]安徽徽州“商居四民之末,徽俗殊不然,歙之业鹾于淮南北者多缙绅巨族”;[42]休宁县“百姓强半经商”。[43]山西汾阳府“民率逐于末作,走利为鹜”;泽州蒲州“民去本就末”;[44]临县民“勤于商贾”;[45]就连雍正皇帝也说:“山右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人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46]在这里,四民已经排列为“商农兵士”。

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还表现在改变着过去仕人不屑交往和婚姻的状况。如明人董含说:“昔士大夫以清望为重,乡里富人,羞与为伍,有攀附者必峻绝之。今人崇尚财货,贿拥资厚者,反屈体降志,或订忘形之交,或结婚姻之雅,而窥其处心积虑,不过利我财耳,遂使此辈忘其本来,足高气扬,傲然自得。”[47]

四、商人的新文化观

随着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在明末清初还逐渐形成了商人的新文化观。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儒贾相通观

对于儒贾,社会上的一般看法是“儒为名高,贾为厚利”,[48]认为儒贾追求目标不一。但明末清初的商人则提出了名利相通,义利相通的观点。明人吴长公自幼业儒,后父客死异乡,遵母命业贾承父业。吴长公说:“儒者直孜孜为名高,名亦利也。籍令承亲之志,无庸显亲扬名,利亦名也。”[49]山西代州商人杨近泉,“独喜与士人游,……江淮数千里间,皆籍重翁名,无敢以贾目翁矣。”[50]蒲州盐商展玉泉,上数百金,得授归德之商丘驿丞,对其经营之沧盐,命其子掌之。临行时,高兴地对其子说:“我仕矣,得间或视而。”展玉泉虽然得了个小小驿丞,且受到了同业者的羡慕,“荣其贾而能仕。仕而不失其世业”。[51]前述张四维、王崇古家,则是一个家族中,既有为宦者,又有从商者,互相支持,相得益彰。另外,山西商人在河东盐池为其商籍子弟设立了运学;在淮扬盐场,山西之阎李,科第200年。

(二)义利相通观

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道德规范,也是禁约人们行为的准则。孟子说:“义,人之正路也”。[52]荀子说:“夫义者,所以限禁人之为恶与奸者也”。[53]明末清初商人认为,义利相通。明代蒲商王文显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善士者引先王之经,而绝货利之途,是故必名而有成。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各守其业,天之鉴也。”[54]在义利相通观的影响下,先义后利,以义制利,作为商人经营哲学的思想基础,成为商人精神价值观的核心。所以,在山西商人会馆中很崇祀关羽。这是因为:①关为山西解州人氏,武圣人为同乡也;②关以义气为主,敬奉关羽,作为义利观的精神偶像。正如《山陕会馆志》所载:“夫子读麟经深明大义,故身陷贼,志百折而不回,以刘豫州分固君臣而恩,则为手足,千古君臣相得无有逾……今秦晋商人亦既轮涣辉煌,朝夕告虔春秋俎豆矣,而能仰体夫子之心,以事君则忠臣也,以事父则孝子也,以敬先则悌弟也,以交友则良朋也,言必忠信,行必笃敬。”

在义利思想影响下,诚信戒欺,重视商誉,则成为商人的商业道德观。义利思想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诚”与“不欺”。宋人范仲淹说:“惟不欺二字可终身行之”。司马光从《中庸》中得到的精义是“诚者天下之道”。这些对经商者的商业道德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明末清初“不务仁义之行,而徒以机利相高” [55]的商人大有人在,但奉行诚信不欺的商人仍为主流。明代陕西扶风商人樊现(1453—1543)经商足迹南至江淮,北尽边塞,其取胜之道是“贸易之际,人以欺为计,予以不欺为计,故吾日益而彼益损,诚谓天道难信哉”[56]诚信不欺,以诚信重义作为商人处世立业之道,“诚召天下客,义纳八方财”,可谓商人精神价值观的体现。

(三)谋略竞争观

义利思想是中国商人的精神价值观,也是经营管理哲学。但商品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与人相对而争利,天下之至难也”,[57]深谋略,通权变,作为商场上的竞争之道,则体现出明末清初商人文化观的又一特色。明人张四维说:“蒲俗,善贾者必相时度地居物而擅其盈,故其业有不终身(生)变者,有不终岁变者,其

有一业不变而世守之者。”[58]蒲人王海峰,奇人也,“始亦以居货走四方,而中负隐隐与众不类。……青沦者故太公管仲与盐策之区,陶朱公据以累致千金者也。国家亦有榷务存焉,法弊利雍。诸贾过,不以正目视之。公独曰:此可居也。遂相地计宜,审时观变,究览鹾政。……人所弃我则取之,人所去我则就之。……而公之业益饶”。[59]

(四)修身正己观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培养人才之道是“修身,正己,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自我修养为基础。“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60]这就是说,修身正己,在教化中使人具备担当治国、安天下重任的基本素质要求。关于这些基本素质的标准,孟子主张“仁、义、礼、智、信”,兵家对为将者的要求是“智、信、仁、勇、严”,《三略》概括为“道、德、义、仁、礼”,诸家对修身正己的标准虽然提法不一,但其核心内容都是相同的,目标是一致的,构成了中国人文思想的重要内容。从事商业的商人,在人文思想的影响下,与诸家思想家一样重视修身正己,并结合经商活动的特点,提出了经商与人才的关系。明代广东布政张君毅曾弃仕从商,正如他所说,“用儒意以通积著之理,不屑纤细,惟择人委任资计出入”。[61]

经商虽是商人致富捷径,但他们很重视劳动节俭。春秋商人白圭作为富商,却坚持“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共苦乐”。这位治生之祖的节俭风范为后世经商者效法。顾炎武说:“新都(即新安)勤俭甲天下,故富亦甲天下。徽州人四民咸朴茂,其起家以资雄闾里,非数十百万不称富也,有自来矣。”[62] 这就是说,徽商之富由勤俭起。明人沈思孝说:“晋俗勤俭,善殖利于外。”[63]谢肇涮说:“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新安奢而山右俭也。”[64]可见,勤俭经商是明末清初商人修身正己的一个重要内容。

(五)科技应用观

数学、地理、交通与商人的经商活动有着密切关系,明末清初商人很注意对数学、地理、交通等科技的实际应用。明人张四维之弟张四教,年16即服贾远游,所经纪废居,咸出人意。张四维说他“尤精九章算术,凡方田粟布句股商分等法,厘中白首不得肯綮者,弟皆按籍妙解,不由师授。……弟治业滋久,谙于东方鹾科原委,分布、调度具有操纵,末年业用大裕,不啻十倍其初”[65]。明人王文素,随父到河北饶阳经商,自幼涉猎书史诸子百家言,尤长算法,所编《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是一部优秀的应用数学之作,内容之丰富,科学性之强,胜过明代钱塘吴敬《九章算比类大全》、安徽休宁程大位《直指算法统宗》。闽商李晋德《客商一览醒迷》,则是记述从商经验和商人训戒之书,着重阐述商人在投牙、找主、定价、过秤、发货、付款、索债、讼诉等过程中应予注意的各个环节,介绍了观察天气变化、选择出行吉日、警惕不良之辈、留意人货安全、防止发生意外的经验,总结了商人必须遵守的商业道德,告诫商人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此外,还有许多经营、治家、理财方面的经验。徽商黄汴编纂的《天下水陆路程》,是根据各种程图和路引汇编而成的明代国内交通指南,它详细记载二京十三布政司水陆路程、各地道路的起讫分合和水陆驿站名称,它如食宿条件、物产行情、社会治安、行会特点、船轿价格等,也间有所记,是古代士商行旅的必备之物(以上已由杨正泰点校,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以上数学、地理、交通著作的编著,充分反映了明末清初商人重视科技应用的思想与作风。五、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及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使明末清初的社会舆论对商人与商业有了比较恰当的评论。明人庞尚鹏说:“民家常业,不出农商。”[66]万历年间湖广按察佥事冯应京说:“阜财通商所以税国饷而利民用。行商生贾,治生之道最重也。”[67]汪道昆主张农商“交相重”,认为“厉商则厉农,商利而农亦利”。[68]清人沈走说:元明以来“天下之势偏重在商,凡豪杰有智略之人多出焉,其业则商贾也,其人则豪杰也”。[69]清初大思想家黄宗羲主张工商为本,他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因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意出于道者,盖其本也”。

[70]

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使一些原来重农贱商的封建士大夫也开始热衷于商业。一些儒生士子在这股“竞事商贩”潮流的影响下,弃儒经商。归有光说:“虽士大夫家,皆以商贾游于四方。”[71]山西蒲州任光溥,“幼盖尝攻举子业,有成绪矣,乃不获究其志,弃而服贾”。[72] 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造成了区域民众心态的转变,汇成了一股汹涌的拜金思潮,冲击着明末清初的传统社会。如薛论道在《题钱》一文中描述道:“人为你跋山道海,人为你觅虎寻豹,人为你把命倾,人为你将身卖”。“人为你亏行损,人为你断义寡思,人为你失孝廉,人为你失忠信”。“人为你心烦意恼,人为你梦扰魂劳,人为你易大节,人为你伤名教。”[73]由于捐纳之风盛行,已使官场酷似市场。明人周顺昌说:“方今仕途如市,人仕者如往市中贸易,计美恶,计大小,计贫富,计迟速。”[74]这种拜金观念的思潮,还反映到了民间传说中。明末人赵南星在其《笑赞》中说:唐三藏西天取经,到了雷音寺,迦叶长者索要小费,三藏无奈,只好将紫金钵给他。猪八戒忿忿不平,在释迦牟尼面前告了一状。“佛说:‘佛家子弟也要穿衣吃饭,向时舍卫国长者请诸弟子下山,将此经诵了一遍,讨得了三斗三升麦粒黄金,你那钵盂算有多少金子也在话下!’说得个猪八戒好似箭穿了雁嘴,恼恨恨地走出来说道:‘逐日家要见活佛,原来也是要钱的’”。[75]金钱魔力如此之大,上至天理,下至人伦,无不趋钱附利,在拜金主义观念的思潮下,商人们可以理直气壮去经商,不能说不是一个变化。

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对明末清初的文学作品产生了相当影响。由于明末清初商人经济实力的增强,地位的提高,社会影响的扩大,因而在文学作品中对商人描写的比重越来越大。例如,《金瓶梅》是明中叶以后的文学巨著,其主人公西门庆就是一个豪商。是书一开始就对西门庆作了个交待,称:“原来是清河县一个破落的财主,就县门前开着个生药铺。从小儿也是个浮浪子弟,使得些好拳棒,又会赌博,双陆象棋,抹脾道字,无不通晓。近来发迹有钱,专在县里管些公事,与人把搅说事过钱,交通官吏。因此满县人都惧怕他。那人复姓西门,单名一个庆字,排行第一,人人都叫他做西门大郎。近来发迹有钱,人都称他做西门大官人。”西门庆后来娶的孟三姐,其前夫杨氏也是商人,第七回说:“这位娘子,说起来你大家也知道,是咱这南门外贩布杨家的正头娘子,手里有一份好钱……不幸他男子汉去贩布,死在外边,他守寡了一年多。”西门庆的好友应伯爵,也是商人家庭出身。第十回说:“西门庆是个大哥,第二个姓应,双名伯爵,原是开绸绢铺的应员外儿子,没了本钱,跌落下来。”在《金瓶梅》中还有“合伙而商”和如何分利的描写。第二十回说,西门庆拿出2000两银子,“委托伙计贲地传”开药店,叫女婿陈经济掌管钥匙,寻购药材,“贲地传只是写账目,秤发货物”。第五十九回,“又寻了个甘伙计作卖手,咱(韩伙计自称)每和崔大哥与他分利钱使”,“譬如得利十分,西门庆五分,乔大户二分,其余韩道国、甘出身与崔本均分”。《石点头》第八回,则描写了徽州富商汪姓,遭受荆州监税提举吾爱陶掠索的故事。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回“卖油郎独占花魁”,描写了心地善良的小商人秦重得到美妇的故事。第七回“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则描述了江苏洞庭商人的活动,称:“话说两山之人,善于货殖,八方四路,去为商为贾,所以江湖上有个口号叫做‘钻天洞庭’”。

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还影响社会上礼制、生活风气。宋明以来所奉行的“兴天理,灭人欲”的礼法观念,遭到挑战,在商人的推动下,僭越礼制现象日甚一日,是非荣辱已出现

商品化。顾炎武感叹当时是“金令司天,钱神卓地”。[76]明人李贽针对摧残封建女性的封建礼教,提出了某些妇女“才智过人识见绝甚”,“男子不如也”[77]的观点。尤其是商人一掷千金的追求奢华风气,改变着过去朴实、俭约、守成之规。如乾隆《震泽县志》载:明初“风尚诚朴,非世家不架高堂,衣食器皿不敢奢侈……万历以后迄于天崇,民多世富,其奢侈乃日甚一日焉”。[78]

总之,明末清初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及其对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它反映了明中叶以后中国的封建社会进入了“天崩地裂”的时代,标志着古老的中国社会结构已经发生变化,并对中国近世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注:

①《明太相宜录》卷,208。

②胡侍:《真珠船》卷2。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第399页,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④马克思:《资本沦》第3卷,第373页,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⑤司马迁:《史记》卷97,《鄙生传》。

⑥见《明太祖实录》卷250。

⑦见《明太祖实录》卷41。

⑧万历《潞安府志》卷9。

⑨《明史》卷81,《食货志》。

⑩《明太祖实录》卷132。

⑾《明太祖实录》卷81,《食货志》。

⑿见《东方学报》第58册。

⒀“四维父盐长芦,累资数十百万,而崇古盐在河东,相与控二方利。”(王世贞《嘉靖以来内阁首辅传》卷7)

⒁⒂《明史》卷220,《王崇古传》。

⒃同上,卷219,《张四维传》。

⒄顾宪成:《泾皋藏稿》卷21,《先赠公南路府君行状》。⒅同上,卷18,《龙洲顾公暨室徐孺人合葬墓表》。

⒆⒇高攀龙:《高子遗书》卷7。

[21] 《明史》卷232,《李三才传》。

[22] 《明史纪事本末·矿税之弊》。

[23] 高攀龙:《高于遗书》卷7。

[24] 周顺昌,吴县人,万历中任福州推官,天启中“历(吏部)文选员外郎,罢选事”,后“乞假归”。为人“刚方贞介疾恶如仇,魏党建国起元,魏大中、顺昌斥骑尉,顺昌‘好为德于乡’,逮顺昌骑尉到苏州,士民闻讯‘咸愤怒,号冤者,塞道”。

[25] 《绛州志》卷11,《张国纪传》。

[26] 《清世祖实录》卷5,顺治元年5月己亥。转引《明清晋商资料选编》,第3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7] 《大泌山房集》卷106,《乡祭酒王公墓表》。

[28] 《宛落集》卷6,《大明席志铭》。

[29] 《震川先生集》卷13,《白庵程翁八十寿序》。

[30] 万历《扬州府志》卷3;《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760,《扬州府部风俗考》。

[31] 崇祯《靖江县志》卷10,《风俗》。

[32][33] 引自傅衣凌:《明代经济史上的山东与河南》,《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3期。

[34] 雍正《陕西通志》卷45,《风俗》。

[35] 同上,卷45,转引《三原县志》,民国《同州府志》卷21,《风俗》。

[36] 《紫原文集》卷5,《吴香山姻丈七十序》。

[37] 郭子章:《郭青螺遗书》卷12,《山溪白溪石塘三桥碑记》

[38] 嘉靖《金溪县志》,引自《西江志》。

[39]《衢州府志》卷25,《风俗》。

[40] 《浙江通志》卷100,《风俗(下)》。

[41] 何乔远:《闽书》卷38,《风俗》。

[42] 《歙事闲谭》第18册,《歙风俗礼教考》。

[43] 引自傅衣凌:《明代徽州商人》,《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44] 《郭青螺先生遗书》卷16,《圣门人物志序》。

[45] 崇祯《山西通志》卷6。

[46] 《雍正朱批谕旨》第47册,雍正二年五月十二日朱批。

[47] 董含:《三冈识略》卷63,《吴风俗十六则》。

[48] 《大泌山房集》卷73,《胡仁之家传》。

[49] 汪道昆:《太函集》卷54,《明故处士溪阳吴长公墓志铭》。

[50] 张正明:《明清晋商资料选编》,第115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51]《条麓堂集》卷28。[52]见《孟子·离娄上》。

[53]见《苟子·强国篇》。

[54] 张正明:《明清晋商资料选编》,第110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55] 李梦阳:《空同先生文集·贾论》。

[56] 《康对山集》卷38,《扶风耆宾樊翁墓铭》。[57] 《孙子十家注·张预》。

[58][59] 《明清晋商资料选编》,第111、第112页,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60]《札记·中庸》。

[61] 余英吋:《中国近代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内在超越之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62] 《肇域志》,引自谢国祯:《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中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63] 《晋录》。

[64]《五杂俎》卷4,《地部》。

[65]《条麓堂集》卷28。

[66] 《庞氏家训》,见丛书集成。

[67] 冯应京:《月令广义》卷2,《岁时》、《授时》、《商贾》。

[68] 《太函集》卷65,《虞部陈使用榷政碑》。

[69] 沈矗:《落帆楼文集》卷24,《黄席山先生七十寿序》。

[70]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71] 康熙《徽州府志》卷2,《风俗》。

[72] 《条麓堂集》卷27。

[73]《石林逸兴》卷3。

[74] 《周忠介公烬余集》卷2,《与朱德升孝廉书》。

[75]见《赵南星全集》。

[76] 见《天下郡国利病书》。

[77]《初潭集》卷2。

[78] 乾隆《震泽县志》卷25,《风俗序》。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程标准】 (1)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2)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3)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4)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张謇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概括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发展特征;能分析出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的原因。 2.知道轮船、火车、电车等新式交通工具;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张謇办实业的了解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原因的探究,使学生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社会习俗的变化。【教学难点】 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及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图片展示:火柴、铁钉等基本生活生产用品。 经济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民族工业的过去值得我们去探究、回味!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元实业家张謇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2.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3.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 4.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民族工业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处于夹缝中的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顽强地挣扎着,出现了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 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它们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而且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2020年锦州市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模试题含答案

2020年锦州市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 的发展一模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58.民国时期,西装在沪上极为流行,银行职员,大的百货公司店员,再穷也要“淘”一件二手西装。而头戴礼帽,手拿手杖,眼戴金丝眼镜,西装革履……已成为“摩登先生”的标准装束,这说明了() A.社会性质的改变 B.习俗风尚的变革 C.辛亥革命的成功 D.人们生活的富裕 2.下表中学校和学生数据变化的总体趋势表明 1912- 1923年全国各级学校及学生数量简表 A.科举制度发扬光大B.资本主义不断发展 C.近代教育不断发展D.全国人口不断增长 3.以下为1913-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表。,出现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外商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B.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C.西方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实力雄厚 4.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1908年某天某宴请,面对左一个“大人”右一个“老爷”,迎客师张某把头都叩晕了B.1910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 C.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 D.1915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 5.抗日战争中,全国各阶层民众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身于民族解放战争的洪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聂耳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对抗日战争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B.著名画家徐悲鸿创作了许多反映民族精神的画作 C.科学家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为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做出了贡献 D.广大海外华侨,踊跃捐献财物,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 6.近代报纸引领着中国思想和政治的潮流,爱国、救国、治国是它们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主旋律。下列近代报纸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报纸是 A.《时务报》B.《大公报》C.《民报》D.《申报》 7.张謇说:“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讲格致,通化学,用机器,精制造,化粗为精,化少为多,化贱为贵,而后商贾有懋迁(即买卖货物)之资,有倍蓰(即数倍)之利。”这反映出他主张( ) A.民主共和B.师夷长技C.维新变法D.实业救国 8.如图展示了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图中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原因不包括 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外国人在华创办工厂,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C.辛亥革命的冲击 D.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 9.1922年以后,日、美、英等国加紧向中国倾销商品和输入资本,利用我国丰富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开办工厂,占领市场,使大生纱厂等企业受到严重打击。材料反映出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是 A.官僚资本的摧残B.列强的经济侵略 C.封建主义的阻挠D.落后的生产技术 10.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一现象说明了 A.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B.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11.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1958年4月井冈山会师 B.20世纪30年代在抗日救亡的高潮中。聂耳谱写了《义勇军进行曲》 C.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根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影响深远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影响深远 李小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民对物质文化需要的升级版,反映的是人民对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的要求。一是从数量到质量、到品牌的消费升级和服务升级,对产品、文化和服务有更高质量的要求;二是对宜居环境的需求升级,现在人们对大气、水、

绿化等生态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态绿城的要求越来越高;三是城乡发展由不平衡到均衡:城乡居民收入要均衡、城乡基础设施要均衡、城乡公共服务要均衡;四是地区发展由不平衡到均衡:东部沿海地区、大城市的经济发达,收入较高,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收入有差距;五是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方方面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已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新时代阶段性的历史使命和任务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凝聚全社会之力,通过化解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来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解读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解读 中央党校教授:中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在哪里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那么,怎样理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有哪些内涵和具体体现?如何破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央党校教授辛鸣。 迈进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为什么变了?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不可能因主观好恶随意选择;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要科学理性、及时敏锐,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 ●“美好生活需要”内容更广泛,原来的“硬需求”并没有消失,呈现出升级态势,新生的“软需求”则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在什么发展阶段干什么事。“发展起来后”的中国不是说不需要发展了,而是需要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发展,是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 记者:1956年党的八大就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将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为何会在当前这个历史时期发生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 辛鸣: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判断社会主要矛盾要注重两点:一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不可能因主观好恶随意选择;二是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要科学理性、及时敏锐,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不准确、不到位会极大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损害社会发展进步。 之前提出的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建立在当时社会生产力相当落后的大背景下。这一主要矛盾判断是科学准确、积极有为的。根据对应的社会发展阶段,这一矛盾我们可以称为“发展起来前”的矛盾。 经过6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已经告别贫困、跨越温饱、即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生产力水平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渐成熟定型。这一切有目共睹的巨变,都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也当然会发生相应变化,我们可以把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称之为“发展起来后”的矛盾。 透过现象看本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还是来自生产力的发展,导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最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

2017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张謇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概括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发展特征;能分析出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的原因。 2.知道轮船、火车、电车等新式交通工具;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张謇办实业的了解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原因的探究,使学生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和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社会习俗的变化。 【教学难点】 正确了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及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图片展示:火柴、铁钉等基本生活生产用品。 经济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民族工业的过去值得我们去探究、回味!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元实业家张謇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2.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3.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 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 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 4.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民族工业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遭 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处于夹缝中的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顽强地挣扎着,出现了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 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它们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而且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 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1.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伴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开始发生深刻变化。辛亥革命后, 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废除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 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3.人们的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旗袍、中山装 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也受人青睐。 4.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的主要原因。 结论:(1)辛亥革命的推动(或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政策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2)“一战”的 影响(或帝国主义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3)“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探究二】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及特点。 结论:原因:(1)西方的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冲击;(2)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3)资产阶级政治、文化运动推动;(4)清政府和民国政府推动。 特点:(1)殖民化色彩:随列强侵略传入,由沿海到内陆;(2)近代化色彩:随中国近现代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现代化的不断演进而变迁;由闭关自守转到面向世界,由封建传统到近代文明;(3) 地域发展不平衡: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的人们社会生活近代化进程明显,农村和内地变化不大;(4)新旧并存,中西合璧,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 总结归纳提升能力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同时期的发展 近代民族工业特征 社会生活的变化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 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经济和社会生活.doc

经济和社会生活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掌握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划分、原因和特征(明确“謇”与“骞”的写法以及两人之间的区别)能力训练过程方法归纳概括从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进程中,划分阶段,训练归纳概括的能力分析判断形成观点认识民族工业发展各阶段速度的不同是内外因34 2019-07-18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掌握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划分、原因和特征(明确“謇”与“骞”的写法以及两人之间的区别)能力训练过程方法归纳概括从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进程中,划分阶段,训练归纳概括的能力分析判断形成观点认识民族工业发展各阶段速度的不同是内外因34 2019-07-18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掌握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划分、原因和特征(明确“謇”与

“骞”的写法以及两人之间的区别)能力训练过程方法归纳概括从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进程中,划分阶段,训练归纳概括的能力分析判断形成观点认识民族工业发展各阶段速度的不同是内外因34 2019-07-18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掌握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划分、原因和特征(明确“謇”与“骞”的写法以及两人之间的区别)能力训练过程方法归纳概括从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进程中,划分阶段,训练归纳概括的能力分析判断形成观点认识民族工业发展各阶段速度的不同是内外因34 2019-07-18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掌握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划分、原因和特征(明确“謇”与“骞”的写法以及两人之间的区别)能力训练过程方法归纳概括从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进程中,划分阶段,训练归纳概括的能力分析判断形成观点认识民族工业发展各阶段速度的不同是内外因34 2019-07-18

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二、巩固训练 1.张謇放弃高官厚实录,回家创办实业,但他的工厂最终倒闭,下列对此事评价正确的是(C) A.他舍本逐末,失败毫不足惜 B. 他一介书生,不懂市场、失败是必然的 C.在多重压榨下,中国民族工业创业艰难 D.实践证明,“实业救国”的口号是错误的 2.假如你生活在1905年的中国,你不能(A) A.通过电影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最新情况 B.看到电影中人物在阅读《申报》 C通过《申报》。了解中国电影的诞生 D.看到电影中的学生,使用商务印书馆的书 3.下列事件未受到辛亥革命影响的是(D A.中国的民族工业迎来了“黄金时代” B.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 C.剪发辫、改称呼 D. 科举制度被废除 4.晚清大臣李鸿章为办理外交事务曾多次出国访问,下列交通工具中他无缘选择乘坐的是(B) A.汽车 B.飞机 C.轮船 D.火车 5.清末,一位政府官员在1900年整理出他曾参与过活动的四张请柬,其中错误的一项是(D) A.轮船招商局成立 B. 京师大学堂成立 C.大生纱厂成立 D.京张铁路通车 6.下列各项是小明自编的历史小说中描写的一位近代富商在1894年的生活场景,你认为不可能出现的是(C) A.乘火车出行 B. 用电报联系生意 C.无聊时看电影解闷 D.看〈〈申报〉〉了解四甲午海战 7.有一位同学编辑了一部历史记录片,〈上海的一天〉〉,再现了20世纪20年代上海的历史场景,你认为下列哪种情况在当时是不可能出现的(D) A.早上人们乘火车出行 B .上班时,有人用电话联系业务 C.大街上,不少人在购买〈〈申报〉〉 D.晚上,一位外国人用欧元买晚餐 8.张之洞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的主要贡献有①开办汉阳铁厂②创办京师大学堂③开办湖北织布局④奏请废除科举,兴学堂(C)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时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之后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30 多年,我国都在通过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着力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经过近40 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现了极大跨越,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综合国力实现了大幅跃升,我国已经总体上实现小康,正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再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来概括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因此,九大科学分析,精准概括,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科学论断。其立论根据就在于,我国已经稳定解决了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因此,我们面临的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

充分问题。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也构成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事关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就要求在继续推进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巨变教案北师大版

《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巨变》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内容,分别是2008:舞动的北京,发展的中国;“中国速度”;城乡人民生活的巨变。知道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以来我国取得的新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迅速,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以来我国取得的新成就,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例加以说明; 2.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了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图片展示给学生最直观感受; 2.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迅速,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迅速,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教学难点】 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出现了历史性巨变:人们餐桌上的主副食品充裕而丰富,服装服饰从单一化走向了多姿多彩和个性化,手机、电话的普及使人们的日常交往变得更为便捷,外出旅游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激情阶段: 导入新课: 一、2008:舞动的北京,发展的中国 1.申奥成功 (1)时间:2001年7月13日。 (2)地位:这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标志。 2.三大理念:“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 3.成功举办 (1)时间:2008年8月,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2)成就:中国体育健儿以51枚金牌的优异成绩荣登奥运金牌榜榜首。 (3)影响:极大地激发了全国民众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也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一次集中展示。 二、“中国速度” 1.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迅速,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2.含义: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建设成就,被世界各国誉为“中国速度”。 3.代表: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一个缩影。 体验阶段: 三、城乡人民生活的巨变 “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治安基本靠狗。”这是网络上曾风靡一时的句子,调侃了落后的经济状况,其实,在中国古代,人民的社会生活也大多如此。 1.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发展,城乡居民逐渐告别了物质生活相对短缺的时代。 2.表现: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出现了历史性巨变:人们餐桌上的主副食品充裕而丰富,服装服饰从单一化走向了多姿多彩和个性化,手机、电话的普及使人们的日常交往变得更为便捷,外出旅游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导行阶段: 【问题1】我国能够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探究:(1)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2020新课标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版强化练习:专题五 中国近代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转型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滨州一模)统计表明,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一以贯之的产业结构是商业资本大大强于工业资本。这主要缘于() A.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B.近代工业发展不平衡 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 D.商业的利润高于工业 解析:选C。由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民族资本主义资本不足,故选C项;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跟资本构成比例无关,排除A项;近代工业发展不平衡是指产业结构和地理分布的不合理,排除B项;“商业的利润高于工业”的说法是错误的,排除D项。 2.(2019·济宁一模)据统计,1846年,从广州出口的丝茶共450万磅,纳税13万两;1847年,出口增至460万磅,纳税为9.5万两。19世纪50年代初,外商向广州出口的货物常常只交纳法定关税的1/2或2/3。这种现象说明() A.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根深蒂固 B.西方对华商品输出呈激增趋势 C.广州海关未能有效地行使职权 D.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扩大侵略 解析:选C。通过题干可知,广州海关的出口商品逐年增加,而其纳税收入却逐年减少,说明广州海关没有很好地行使职权,故选C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海关的税收与自然经济根深蒂固没有关系,排除A项;题干体现的是中国对西方国家的商品输出,而不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排除B项;题干体现的是中国对西方国家的商品输出,不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排除D项。

3.(2019·日照一模)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创办军械所。为表示这个兵工厂是湘军内部的一个兵工厂,湘军并没有全国视野,只是一支地方武装,曾国藩绞尽脑汁地在名称中加了个“内”字,取名为安庆内军械所。“内”字的添加反映出() A.洋务派缺乏走向世界的意识 B.洋务企业生产与市场相分离 C.清政府对汉族官僚心存猜忌 D.曾国藩对西学认识上的局限 解析:选C。根据材料“为表示这个兵工厂是湘军内部的一个兵工厂,湘军并没有全国视野,只是一支地方武装,曾国藩绞尽脑汁地在名称中加了个‘内’字,取名为安庆内军械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曾国藩的湘军是由地方乡勇组建而成的,不直接隶属于清廷,加一个“内”字是表明湘军只是一支地方武装,并没有图谋不轨和“放眼天下”的野心,这反映出清政府对汉族官僚心存猜忌,故选C项;洋务派学习西方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具有走向世界的意识,排除A项;根据材料“为表示这个兵工厂是湘军内部的一个兵工厂,湘军并没有全国视野,只是一支地方武装”可知,材料主旨强调中央与地方关系,未涉及生产与市场关系、中学与西学关系,排除B、D两项。 4.(2019·高考北京卷)为下表选取表名,最恰当的是() A. B.北京近代民族企业简表 C.洋务运动时期北方企业简表 D.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简表 解析:选A。由材料“1878年建”“1880年建”“1902年建”“1908年建”可知为晚清时期,由材料“唐山”“北方”“天津”“北京”可知为京津冀地区,故表格信息反映了京津冀地区晚清民族企业的发展,故选A项。 5.19世纪9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分布表

近现代中国社会及社会主要矛盾 运动变化线索

近现代中国社会及社会主要矛盾运动变化线索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 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其中有: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与地主 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之间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争夺的矛盾等。在这些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主要任务: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它们是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 2.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 (1新中国成立到土地改革完成前主要矛盾: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新生共和国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彻底解决同三大敌人的矛盾;二是动员人民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破败的国民经济。 (2从1953年到1956年底主要矛盾:到1952年,随着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被消灭,镇压反革命运动取得伟大胜利,特别是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使国内的阶级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中国还存在两种基本的矛盾,国内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随着土改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这一主要矛盾的解决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 (1中共八大: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的无产 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单元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 【课标要求】 以张謇兴办实业为例,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掌握近代中国尤其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2.通过分析民族工业发展的困难及原因,培养史料分析的能力;通过总结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中呈现的特征,培养用发展和联系的眼光观察历史现象、总结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前后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归纳、概括能力。 3.通过总结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中呈现的特征,认识到近代中国的落后是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所导致的,并深刻体会到没有独立的国家主权,没有和平稳定的环境,经济就不会发展。 通过分析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使学生认识到西方科技的传入,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发展,并与辛亥革命一同影响着社会习俗的变化,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难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和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 教师: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品出口大大增加,像华为、中兴、海尔集团等都走向世界市场。但在旧中国,很多日常生活用品前都加了一个“洋”字。你能说出哪些?为什么要加“洋”字?这表明了什么?民族工业的过去和现在形成强烈反差,这其中的历史很值得我们去探究、回味!现在,就让我们翻开历史,重新回到半个世纪之前的中国,

去了解这段不平凡的往事,探索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教师讲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民办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阶段。 学生回答: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的发展阶段有:甲午战争后、辛亥革命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民党时期。 3.教师出示:《张謇》《大生纱厂》 提问:张謇原来的人生目标是金榜题名,后来为什么又转向办实业,创办大生纱厂? 学生回答: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在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实业家张謇积极发展本国工商业,以抵制列强对中国的剥削,以挽回中国的利益。 4.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回答: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主义,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障碍;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③各种实业团体和个人、海外华侨纷纷投资创业; ④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5.教师提问: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战后继续发展,但到了20世纪30、40年代却为什么陷入了萧条?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受到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受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 6.教师展示材料:《民国初年江浙地区民族工业分布图》

经济和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经济和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economic and social life

经济和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本教案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掌握张謇兴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划分、原因和特征(明确“謇”与“骞”的写法以及两人之间的区别)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归纳概括从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进程中,划分阶段,训练归纳概括的能力 分析判断形成观点认识民族工业发展各阶段速度的不同是内外因共同作用下造成的,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联系比较解释现象培养学生用发展和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解释历史,准确把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用张謇等人兴办企业、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历史使命感 思想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之一,它在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阶级基础;它的两面性决定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和特殊国情 教学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萌芽→“黄金时代”→凋谢萎缩) 教学难点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形成的内外因和过程短暂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用课本目录回顾前面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鸦片战争后,为了反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哪些探索?结果如何?(洋务运动“师夷长技”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鼓吹民权,革命派主张共和,都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2.这些探索都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它们归于失败后,中人民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场革命的开端是什么事件?胜利于什么事件?(开端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胜利于1949年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百余年的近代史中写满了屈辱、抗争和探

第18课 近代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怎样的趋势? (A.经济上:自然经济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在曲折中发展,出现工业化趋势;B.政治上:封建帝制解体,出现民主化趋势;C.思想文化上:出现了提倡民主科学的趋势。)

教师设问导入:我们今天看看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布置学生阅读104——109页全课内容,对外国传入的重要交通通讯工具、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事实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119世纪初,火车、轮船的传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A. 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交通便捷]; B. 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C. 也便利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2你知道中国第一条铁路和第一艘轮船的名称吗?(淞沪铁路、“黄鹄”号轮船) 教师小结、过渡: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科技发明对中国的影响,使得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和物质生产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与世界“接轨”。19世纪70年代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发明陆续传入中国,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的物质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并在这个基础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使得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也发生了剧烈的变迁。 文化生活的变迁 19世纪70年代以后,传入的通讯工具是什么?(有线电报)对社会生活哪些方面产生影响?(商业、新闻、家庭联系等) 2 当时还从西方传入哪两样发明,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照相和电影) 3中国电影历史上的三个“第一部”分别是什么?(组织学生“对号入座”: A. 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 B.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模拟试题(附答案)(2)

【易错题】中考八年级历史上第八单元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 发展模拟试题(附答案)(2) 一、选择题 1.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42个项目中,大生纱厂在名单之列。大生纱厂(如图)是民族实业先驱张謇创办的近代纺织企业,其纱锭总数曾占全国纱锭总数的11.9%,但最终陷入了绝境。阻碍大生纱厂这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国内市场狭小B.帝国主义的侵略 C.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D.封建主义的压迫 2.下表中学校和学生数据变化的总体趋势表明 1912- 1923年全国各级学校及学生数量简表 时间(年 1913年7月1914年7月1915年7月1916年7月1923年7月月) 学校(所)87272所108448所122286所119739所178981所 学生(人)290万人360万人400万人430万人680万人 A.科举制度发扬光大B.资本主义不断发展 C.近代教育不断发展D.全国人口不断增长 3.抗日战争中,全国各阶层民众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身于民族解放战争的洪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聂耳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对抗日战争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B.著名画家徐悲鸿创作了许多反映民族精神的画作 C.科学家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为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做出了贡献 D.广大海外华侨,踊跃捐献财物,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 4.历史照片是可视的历史。如图两幅照片反映出中国近代()

A.文学艺术的繁荣B.交通方式的变革C.科学技术的进步D.社会习俗的变迁5.如图是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A.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B.民族工业分布极不平衡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短暂春天”D.民族工业的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6.58.民国时期,西装在沪上极为流行,银行职员,大的百货公司店员,再穷也要“淘”一件二手西装。而头戴礼帽,手拿手杖,眼戴金丝眼镜,西装革履……已成为“摩登先生”的标准装束,这说明了() A.社会性质的改变 B.习俗风尚的变革 C.辛亥革命的成功 D.人们生活的富裕 7.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革命文艺蓬勃发展。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其中创作的作品“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顾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此作品的应是 A.《义勇军进行曲》 B.《黄河大合唱》C.《毕业歌》D.《暴风骤雨》8.张老师在讲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按发展阶段设计了四个标题:“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其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是指民族工业的 A.产生B.初步发展C.黄金时代D.衰落 9.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这说明( ) A.清政府创新科举制选拔B.清政府决意废除科举制 C.科举制不利于人才选拔D.京师大学堂已停止招生 10.如图反映的是我国某时期社会习俗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讲稿: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变化,作出了我国主要矛盾转化的新判断。 十八大之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是党的八大报告指出的,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是党的八大对主要矛盾的表述。是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剥削阶级已经消灭,国内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不再是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才宣布有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只是后来我们轻易改变了这个正确判断,社会注意建设遭受严重挫折。) 在党的八大对主要矛盾判断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又对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了新的表述。 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种表述反映了当时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我们面临的矛盾不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而是人民的需要也是动态,不断增长的。 比如不只是要求吃得饱穿得暖,对生活质量有了新要求,如服饰上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前服装基本上都是中山装、军装、学生装(老三装),改革开放后,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著名设计师郭培回忆,80年代她曾设计了一款白色的一粒扣的西装,用的原料是9毛钱一米的库存的桌布,生产出来后,“卖得那个好

啊,买时装就像卖大白菜一样。机关干部,工地上的工人、市场上卖菜的----满大街,不分人群,全社会都白领了。” 拍摄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部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第一次直接以时装为题材,记录了80年代开放初期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劳动模范敢于穿上“袒胸露臂”的红裙子上街,而且还到各个服装店去“斩裙”,是继《庐山恋》之后又一部引领时尚的作品。反映了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 也是基于这样主要矛盾的判断,我们才下定决心改革开放,坚定不移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有两个特点:一是对人民的需求表述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升级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表述更具涵盖性,比如,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就能包括在其中,反映的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阶段的提高。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二是对现实的表述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延展为“当前的发展状况”,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这就不光是生产力层面,也包括诸如分配等领域的生产关系的内容。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判断。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征程的伟大实践中,已经解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新时代人民的需要已经从“物质文化需要”发展到“美好生活需要”,“落后的社会生产”发展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高三中外历史复习基本线索·中国近代史 2006-9-18 18:1【大中小】【我要纠错】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开始到终结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民主革命从发生、发展到胜利的历史。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最主要的矛盾。但不同时期,主要矛盾也发生着不同变化和演变。 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内容: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斗争的历史;先进的中国人民探索各种救国道路直至最终取得民主革命伟大胜利的历史;中国近代化即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产生和缓慢发展的历史。 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鸦片战争到大平天国运动失败(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式农民战争时期。 迅速成长的欧美资本主义与封建末世的中国,以鸦片问题为引子,爆发了两次鸦片战争。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失了领土主权、关税自主权和贸易主权、司法主权、领海主权和内河航行权,中国被动地卷入资本主义市场,封建自然经济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高峰,但也有鲜明的时代内容。鸦片战争严重冲击了闭关、落后的中国,在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中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在两次鸦片战争时期,外国侵略者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居主导地位;而太平天国时期,则是阶级矛盾居主导地位。 第二阶段: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到义和团运动失败(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地主阶级改革派推行洋务运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时期。 清政府适应当时局势,设立总理衙门,开展洋务运动。在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情况下,列强先是造成了中国边疆地区的危机,继而对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 此后,竞相向中国输出资本,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中外“和好”局面又一次打破,列强组成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彻底被降服,通过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