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试验检测方案

市政道路试验检测方案
市政道路试验检测方案

明光市滨河大道建设工程试验检测细则

审核:

编制:

广东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2015年5月20日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地点:明光市工业园区.

2、工程规模:本次滨河大道(嘉山路~中宁路)建设工程为新建道路,项目起嘉山路,自南向北分别与规划的柳湾路、灵秽=迹大道、中宁路相交,道路全长1700m,规划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沿线规划为商业用地及城市绿化,目前基本为农田及沟塘。设计速度50Km /h,规划红线宽50米。为明光市境内规划路网中一条南北向道路,本次设计主要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标志、标线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

3、设计单位:江苏省科佳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4、建设单位:明光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5、施工单位:铜陵益建工程有限公司

6、监理单位:广东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7、总投资: 42073484.83元.

8、路面设计:(1)、机动车道路面结构:上面层:4cm细粒式沥青砼AC-13(C)(SBS改性剂3%-4%)(施工过程中压实度为实验室标准密度的97%,渗水系数K渗﹤200ml/m,沥青面层横向力系数SFC60≥50,宏观构造深度TD≥0.5mm;乳化沥青粘层PC-3;中面层:6cm细粒式沥青砼AC-20(C)(SBS改性剂3%-4%)(施工过程中压实度为实验室标准密度的97%,渗水系数K渗﹤200ml/m,沥青面层横向力系数SFC60≥50,宏观构造深度TD≥0.5mm;

下面层:8cm粗粒式沥青砼AC-25(C)(施工过程中压实度为实验室标准密度的97%,渗水系数K渗﹤300ml/m);乳化沥青透层PC-2﹢希浆封层;基层采用36cm4.5%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度98%,其7天设计

抗压强度≥3.5MPa);底基层采用20cm10%石灰土(压实度96%,其设计抗压强度≥0.8MPa);路床(压实度≥95%)。

(2)、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上面层:4cm细粒式沥青砼AC-13(C)(施工过程中压实度为实验室标准密度的97%,渗水系数K渗﹤200ml /m,沥青面层横向力系数SFC60≥50,宏观构造深度TD≥0.5mm;乳化沥青粘层PC-3;

下面层:5cm粗粒式沥青砼AC-16(C)(施工过程中压实度为实验室标准密度的97%,渗水系数K渗﹤300ml/m);乳化沥青透层PC-2﹢希浆封层;基层采20cm4.5%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度97%,其7天设计抗压强度≥3.0MPa);底基层采用20cm10%石灰土(压实度95%,其设计抗压强度≥0.6MPa);路床(压实度96%).

9、排水设计:雨水:1)、根据建设单位要求,道路西侧设置明沟,本次在道路K0+227-K1+140段西侧开挖土质明沟,具体位置参见明沟逐桩坐标表,全长916.917米。本次明渠设计河底宽度2米,上口宽度14~17.8米,边坡为1:2,由于该区域地势较平坦,本次设计纵坡i〓0.5‰,深度约3~3.95米,起点渠底标高11.052米,与现状水塘顺接,全段共设置一处跌水。明渠东侧堤岸自然边坡顺接至滨河大道设计人行道标高。本次结合榄菊园景观进行设计,后期可根据地块的最终实施进行调整。

KO+030~KO+430段:由两端向中间汇集至KO+430处再排至设计明渠中,且在K0+430处沟通两侧水系,管径为d400~d1200;

KO+464~KO+810段:由两端向中间汇集至KO+610处再排至设计明渠中,且在K0+610处沟通两侧水系,管径为d400~d1200;

KO+847~KO+927段:由南向北汇集至KO+927处再排至设计明渠中,且在K0+927处沟通两侧水系,管径为d400~d1600;

KO+970~K1+371段:接灵迹大道两侧雨水由两端向中间汇集至K1+050处再排至设计明渠中,且在K1+050处沟通两侧水系,管径为d400~d1400;

K1+431~K1+380段:由两端向中间汇集至K1+525处再排至设计明渠中,管径为d400~d1400;

污水:污水由南向北排入下游污水管道中,沿途分别接柳湾路、灵迹大道、中宁路污水d400~d600。

本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全部委托第三方进行。在建设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人员的见证下,由施工单位的现场试验人员对工程中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在现场取样,并送至云南恒建工程技术检测有限公司进行检测。

二、编制依据

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2、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3、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

4、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

5、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T70—2009)

6、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

7、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UTG E50—2009)

8、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GB 50021—2001)

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17671一1999)

10、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2011)

11、水泥纽度检验方法筛析法(GB/T 1345—2005)

12、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13、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 232—201O)

14、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l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28.1-2010) 1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16、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0 E20一2011)

17、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98—20LO)

18、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 50266—99)

19,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20、项目施工图纸

三、试验检测项目

四、试验检测计划

五、试验检测质量保证制度

1.试验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才能在指定岗位上进行试验工作。

2.试验人员要依照标准、操作规程、等进行试验检测工作,工作要精益求精,数据要真实可靠,对试验数据负责。

3.试验设备要按照设备仪器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4.试验设备有故障或过期未标定不得投入检测工作。

5.保持设备运行完好率,试验室的环境、温度条件符合检测工作的要求。

6.读取数据与记录数据必须按有关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与步骤进行。

7.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如实准确填写在试验记录中。8.检测报告是判定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质量主要依据,要履行审核手续,签字齐全后对外发出。

9试验室内设备、安全、卫生等应设专人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