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2)

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2)
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2)

中外城市地理学发展简析

【摘要】地理学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水平制约着城市地理学的发展,两者具有大体相应的发展阶段。西方发展史由于战争等原因欧洲的城市地理学发展主要集中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之后则主要依靠飞速崛起的美国来进行城市地理学的研究,直到二战结束部分西欧学者又继续开始了他们的研究。由于我们国家在1949年以前大部分时间处于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现代城市地理研究。中国近代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中基础较为薄弱的科学之一,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始于20世纪,其间随着整个人文地理学的沉浮经历坎坷。

【关键字】地理学分支中外城市阶段

城市地理的发展简史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地理学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水平制约着城市地理学的发展,两者具有大体相应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城市地理学作为相对后起的分支,对地理学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1.中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总体把握

(1)描述性的地名词典阶段(20 世纪以前)

西方最早的区域地理的代表作斯特拉菩(Strabo,B.C.63-24)的十七卷《地理学》就对城市有较系统的描述。同时代中国西汉史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也对全国 16 个州的 25 个重要城市做了描述。记叙城市的地理位置、行政隶属、人口、商业、物产等,15 世纪地理大发现后,不过是描述的城市更多,记叙的内容更广,对贸易和地理位置更重视。这时,城市地理是区域地理的一部分,尚未独立出来。属于古代地理学的阶段----描述。

(2)自然位置论阶段(20 世纪前 20 年)

西方经过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在 19 世纪上半叶

经德国的洪堡( A. Humboldt,1769-1859)和李戴尔(K.Ritter,1779-1859)科学地总结古代地理学后,开始进入探讨地理现象分布规律的转折。19 世纪后半叶确立了近代地理学。20 世纪早期人文地理异常繁荣,城市地理开始形成。代表人物迪肯森的《城镇位置》主张“让我们永远放弃把城镇、物产和名胜作为互不联系的事实加以罗列的学问,而要对分布和自然位置的逻辑结果有一般的但是综合的了解”。地理学的主体理论是“地理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拉采尔、辛普尔、亨丁顿,拉采尔对人文地理的贡献是把人的因素重新纳入地理学),城市地理的基本思想是用城市所在位置的自然条件的作用来解释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比描述进了一步。What→Why 标志性著作:1907 年卡尔。哈塞特的《城市地理学研究》;1911 年布兰查特的《格布尔:城市地理的研究》单个城市的研究为主;从描述进入解释,解释城市的决定作用是自然位置。

(3)区域分布论阶段(20 世纪 30、40 年代)

这一时期西方地理学有两个趋势,一是人文化,地理环境决定论在西方也受到批评;二是区域学派的确立,“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按地区联系的各种事物,包括自然事物和人文事物及其在各地区差异的科学”。反映在城市地理上:位置公式不能解释城市,更不能解释历史上繁荣过而已经不存在的城市。铁路交通的发展和小汽车开始普及,城市地域迅速扩张,位置公式不能解释Conurbation。代表人物奥隆索评论以前城市地理学的发展“把最大的兴趣集中于单个城市是令人吃惊的事情,地理学和事物的分布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对城市分布感兴趣显然是重要的,但对它的注意却不够。” 标志性著作:1933 年克里斯泰勒的《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从单个城市研究向城市体系研究转移;美国芝加哥人类生态学派提出城市土地利用的同心园模式。

(4)二战后的迅速发展阶段

地理学进入现代发展阶段。城市地理学后来居上。因为(1)初步基础在战前已经奠定,一些基本概念已经确立。有了理论。(2)大规模的战后城市重建,地理学家大量参加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有了实践。(3)商业资本家理解了商店区位和市场调查的重要性。有就业岗位。(4)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问题日趋严重,有挑战。在探讨区域差异下的人文地理现象的极端复杂性,用传统的定性叙述大量细节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导致地理学在方法论上寻找出路。这一阶段城市地理学的几个学派:区位学派(Locational school):代表人物:W. Garrison, B. J. L. Berry, W. Bunge , M. F. Dacey, R.J.Chorley, P.Haggett 特点:(1)由求异改为求同,寻找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性(过分追求空间差异细节的悲剧结果);(2)由文字描述转为数据处理,计量革命(强调公正客观的逻辑方法,有依据,能验证);(3)建立模型,力求有预测能力。Model: 小中见大;典型的理想化的东西;示范的与实际相象又并不是实际的东西。分图表式的模型和数学式的模型,数学式的模型又分定数模型和随机模型。哲学基础是实证主义,也有人称科学主义(自然科学化)。 40、50 年代兴起,60 年代高峰,走向极端,70 年代觉醒,反思。名言:Rubbish in , Rubbish out 正确的态度:计量是手段不是目的;要别人理解,不是个人欣赏;能简单者不要复杂;定量不能代替定性;定性→定量→定性到 60 年代中后期,区位学派受到批评: 1. 发现归纳出来的许多模型与预期之间有许多差距,模式并不有效(少数还可以,如中地论位序-规模律,重力模型,一些土地利用模式); 2. 世界并不象区位学派所想都是有序可寻,不能把人文地理与自然科学划等号; 3. 在

实证方法中,事实和价值被严格分离,算出来的就是对的。 4. 数量化无视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5. 数学基础不太好的传统学者早就不满在心。导致其他学派的兴起。(我认为原因在于:任何模型都有假设;任何一个好的地区性模型加以推广,由于区域差异就出问题;小样本大推广。寻找规律的理想还是可敬的,关键是对规律的理解,规律是有层次的。)行为学派(Behavioral school):代表人物:G. White, J. Wolpert 观点:任何地理现象,除纯自然现象,都与人或人的群体的决定有关;最优区位固然好,但人的行为并非是完全理性的,常由人的癖好、态度、心理等因素决定。特点: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决策来解释人的空间活动及其所导致的分布结果。(如:通过为什么人们选择易遭受洪水淹没的地区居住,来寻找治理洪水的办法。到哪个商店购物?移居到那里?作心象图),受心理学和社会学影响较大。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激进主义学派(结构学派)(Marxist school ) 代表人物:D. Harvey 观点:60、70 年代美国经济不稳定,社会不平等,环境遭破坏,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认为实证主义的空间科学方法不能解决这些问题;行为学派研究个人的行为也是不够的,一切行为都是在某种社会结构下的行为,不是真空中的行为;问题来自于制度,来自于社会结构。解决的办法社会革命。都从制度入手,最关心于研究城市居住模式,住房市场,第三世界的现代化,贫困问题,空间不平等的研究。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人文(人本)主义学派(Humanistic school)代表人物:段义孚观点:批判区位学派的地理学忽略了人的因素和人的作用,计量运动对知识的定义和看法有太多的排他性、垄断性及霸权心态,有学术帝国主义的味道,单单注重规律的寻找忽视了对独特性事物的探讨,忽视了大千世界的绝大部分。世间的事物并非早就客观地存在着,在等待学者去发掘其规律。世界是多元的,同一事物在不同的人看来也会不同。强调了地球表面的异质性及独特性,而不强调其通性。人文(人本)主义地理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要预测事件的后果和建立所谓的规律,而是要理解事物对人的意义。没有一套系统的方法和理论。主要是一种观念,主要在于批判科学主义学派。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t)西方较新的哲学观点,1984 年引起人文地理学的注意。一些人对他敌意甚强,认为他是一种怀疑主义,批判了所有的大理论,得罪了各阵营的人,有人对他怀疑,因为他的视野比人文主义更多元。建议阅读:马润潮(1999),人文主义与后现代化主义之兴起及西方新区域地理学之发展. 《地理学报》,54(4),365-372 注意:西方的研究都要纳入某种理论框架。数量地理学向传统的地理学(环境决定论、生态学派,区域学派)提出挑战,然后传遍了全世界,影响深刻。然后弱点逐渐暴露,正统地位开始动摇,其他派别纷起,但仍没有取代区位学派,其他学派实际起了修正和补充的作用。模式、法则、计量;人的个体行为;社会的制度和结构,都是重要的。地理学原来的方法,以及数学、物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的方法都值得结合起来运用。从 94 届 AAG 年会看美国地理学研究的若干动向。可见:(1)地理学要为社会决策服务受到美国地理学界的极大关注(2)美国地理界当前对人文地理领域的关注远远超过自然地理。对人文地理领域,包括城市、经济、政治、历史、文化、人口等地理分支的研究是比较活跃的,讨论会和论文的数量远远超过自然地理领域的各个分支。其中城市地理、经济地理、政治地理专业组位居以系统研究命名的各专业组的前 3 位。(3)从各区域研究专业组在年会上的活动看,美国地理界对原先和现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研究不是放松了而是加强了,中国专业组也很活跃。(4)对地理研究手段的研究非常重视。

2.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史

在综合的分析了中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过程后,我们首先分析下西方发展史,由于战争等原因欧洲的城市地理学发展主要集中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之后则主要依靠飞速崛起的美国来进行城市地理学的研究,直到二战结束部分西欧学者又继续开始了他们的研究。

(1)1920 年以前

城市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体系中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至今不过半个多世纪。在此之前,城市地理学属于聚落地理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19 世纪前后,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机器生产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城市开始以空前的速度向外扩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出现了飞跃般的增长。到20 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形成了许多世界瞩目的特大城市。与此同时,欠发达地区也出现了一批繁华的港口城市,尽管这些城市中的多数,带有严重的殖民主义色彩。这一期间,地理学家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研究聚落。城市研究没有独立的理论和方法,深受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影响,尤其强调地理位置决定城市的命运。研究城市的内部时,往往描述建筑的形式、当地的自然条件、建筑与街道的组合形式、屋顶的式样、材料的种类等等。

2.1920—1950 年

工业革命使世界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经济活动的重心转向城市,农村逐渐成了配角。城市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方式对农村人口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城市被罩上了绚丽的光环。世界开始进入城市主导人类生活的时代。

这些变化,引起了人们观察城市、研究城市的兴趣。随之,关于城市的各种理论和学说也陆续问世。城市是发生于地表的普遍宏观现象,有一定的空间组织,有很强的区域性和综合性。因而,研究城市的第一批理论,不管作者是否是地理学家,几乎都属于地理学范畴。

20 世纪20 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城市。社会学家帕克、沃思和伯吉斯对城市中的住宅区、工业区及中心商业区的形成和变迁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对人口的地域分布过程和机构设置、调整过程亦作了大量分析,创立了城市结构的同心环模式。在研究中,他们使用了生态学的方法,被称为“人类生态学的芝加哥学派”。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后来被广泛引用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三模式。

受芝加哥学派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城市地理研究转向实地考察,观察城市实际景观,研究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热衷于划分城市内部的功能区和城市的吸引范围。同时地理学对城市体系的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学说。克氏于1933 年发表了《南德的中心地》一书,首先揭示了城市规模等级、空间分布、职能层次规律,对城市构成的中心地等级体系作了深入的研究。

1950 年以前的城市地理研究有两大特点:第一,把物质环境的约束条件看成城市命运的决定因素;第二,对城市作形态上的研究,忽视成因的动态分析。此时,虽已初步奠定了城市地理学的研究重点,出现了一些理论,但城市地理学

尚未完全成为独立的分支学科。城市地理研究系统地、大规模地开展是在战后,尤其是1950 年以后的事。

(3)1950— 1970 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为了重建自己家园,就需要了解城市的结构和布局,需要对城市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规划,从而大大刺激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地理学经历了“数量革命”,1958---1962年达到高峰。到20世界60年代,克里斯塔勒的著作被强烈关注,中心地理论的影响迅速扩大,许多地理学者,后来还有经济学者、社会学者都投入了城市系统的研究。其中数量地理学家布恩.贝里,他用数学统计方法对中心地理论进行了许多实证研究,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和专著,他的《城市作为城市系统内的系统》一文,把城市人口分布与服务中心的等级联系起来,是城市系统的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0世纪50年代空间学派兴起以后,城市地理学的框架建立了起来,其研究对象分为两大部分:(1)宏观城市空间,即城市之间结构的空间,集中在城市体系研究上。主要内容包括空间的形成----城市化、城市规模分析、空间格局、职能结构和网络形式。(2)微观城市空间,即城市的内部空间,集中在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上。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用地分异过程、各功能要素的区位分析和土地利用模式。

(4)1970年以来

进入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美国和西欧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寻找新的解释,城市地理学也受其影响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探索新的理论。这一时期,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影响较大的主要是社会科学的研究。

曼纽尔..卡斯特尔斯是一位西班牙籍的社会学家,当代城市理论的带头人。卡斯特尔斯和他的同事全面批判了芝加哥学派呢城市社会学理论,认为帕克和霍思混淆了资本主义社会组织和具体的社会区位之间的因果关系。

以结构马克思主义为哲学基础的结构主义思潮进入城市地理学,出现了激进马克思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是英国地理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大卫.哈维。以他为首的这派学者认为,数量方法仅从统计入手认识从在的类型,而行为学派只注意个人行为,忽视了社会对人类决策的制约,割裂了主、客观的联系。他们以社会冲突为核心,强调一切应该从政治、社会、行政、文化背景加以认识,认为要解决城市的结构,必须了解资本主义制度,政治经济环境和政治权利作用。

因此,20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西方社会问题的日益严重,随着数量革命的热潮逐渐减低和数量革命所带来的问题逐一显露,伴随数量革命而出现的空间派受到挑战,以及受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的影响,城市地理学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多元发展的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信息化、生态化等全球性趋势更加明显,促使城市体系、城市功能、城市空间和城市社会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西方城市地理学研究领域具有明显的社会理论趋势,兴起新城主义,产生了所谓的“洛杉矶学派”。城市地理研究的哲学基础和方法呈现多元化态势。城市内部空间、城市地理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新领域、新方法的研究迅速增加,成为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城市化、城市职能的研究已经不是研究的重点。

3.中国城市地理学发展史

在分析了西方城市地理学发展的历史之后,我再来接触下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我们国家在1949年以前大部分时间处于战火纷飞的年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现代城市地理研究,是地理学中基础较为薄弱的科学之一。因此新中国的成立成为了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一道风水岭,直到近年来才得以迅速的发展。同时,对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表现出现明显的特征和趋势。中国近代城市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始于20世纪,其间随着整个人文地理学的沉浮经历坎坷,其发展大体可以分为5个阶段:

(1) 1949年以前的兴起阶段

鸦片战争结束以后,许多人提出向西方学习,因此这一时期的中国城市地理学受欧美的影响最为深刻。一方面中国派遣许多留学生扑欧美留学,包括学习地理;一方面不少外国地理学家到华考察和讲学。通过这两个途径,西方地理学传入中国。

1909年张相文等仿西欧的先例创立“中国地学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地质学和地理学的萌芽。20世纪许多留学生回国,他们给祖国的城市地理学的深造提供重大的贡献。1921年起,他们建立了地学系,1934年成立了中国地理学会,同年出版了《地理学报》,中国地理学有很大的成就。但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就陷入困境。知道抗战结束以后也未能恢复正常。

(2)1949---1966年的相对萧条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后,整个地理学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得到迅速发展,专业研究队伍日益扩大。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这一阶段受苏联的影响,地理学发展很不平衡。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地理界曾不适合当地展开了对西方地理学思想的全面批判,批判矛头主要指向人文地理学。地理学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1961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在上海举行了一次重要会议,提出要多想国际学习,包括西方的,先进经验,建立中国的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体系,特别要及早填补人口居民点地理等缺口。1964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本介绍西方地理学发展动态的书籍,中心地理学也开始使用。

(3)1967---1976年的停滞阶段

“文革”十年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66—1971年城市地理学几乎停止。1972年以后大部分地理学工作复原,1974年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杭州大学举办了为期一年的城市规划进修班,北京大学举办了为期三个月的城市规划培训班。随后各院校的经济地理学也展开了。但是由于当时的艰苦环境,经济地理学进展比较慢,而且普遍轻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与国外的学术交流和信息资料的往来几乎完全断绝,所以这一时期,我国人文地理学与世界水平的差距拉大了。

(4)1976---1990年的振兴阶段

1976年以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城市规划工作受到重视和普遍展开,带来了城市地理学研究工作的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达到历史以来最旺盛的发展时期。

1979年12月至1980年1月在广州召开中国地理学会第四届代表大会,李旭丹教授第一个提出了复兴中国人文地理学的战略口号。由于多方努力,1983年7月正式成立了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学专业委员会,具体负责推进经济地理学以外的人文地理学分支的发展。1985年在无锡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性的城市地理学术讨论会,许学强在会上宣读了《努力发展我国城市地理学》一文。这期间

城市地理学的两部著作问世,分别是于洪俊、宁越敏编著的《城市地理学概论》和许学强、朱剑如编著的《现代城市地理学》这两部综合性研究著作在借鉴外国理论和方法的同时,总结了国内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并指出当时城市地理学的发展问题。城市地理学已经成为我国人文地理学中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

(5)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

1994年正式成立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推动我国城市地理学发展。20世纪90年代,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更加多元化。不仅在新理论、新领域、新方法的研究日益增多,而且在传统的题目中也包含了新的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全球城市、全球城市体系的工作、数字城市等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学者在城市建模、GIS/RS等空间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城市地理学的新思维主要表现一下三个方面:从单要素到综合思维观的层面、从微观分析到宏观思维方面的研究和从线性思维到网络思维观的深入。

参考文献

【1】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003重印)【2】吴传钧发展具有中国特点的人文地理学《国外人文地理》1988(2)

【3】沈道齐崔功豪中国城市地理学近期进展《地理学报》1990

城市地理学期末试卷

《城市地理学》期末考试卷 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①中心地理论的提出者是() A卡斯特尔斯B廖什C克里斯泰勒D戈特曼②城市近域推进演化模型中第四时期首位城市体系的表现是() A绝对集中B相对集中C相对分散D绝对分散③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之一有() A区域差异变大B大都市化趋势明显C经济发展不平衡D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④霍伊特提出的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方法是()A普查法B残差法C区位商法D 正常城市法⑤城市基本活动引起的一种放大机制称作()A加数效应B除数效应C乘数效应D减数效应⑥以下不是中国城市职能分类特色的是() A理论基础B资料矩阵C方法论D多变量分析法⑦中心地理论的理论模型中K=4体系依据()原则A行政原则B市场原则C交通原则D最优原则 ⑧以下不属于城市空间分布类型阶段的是()A离散阶段B极化阶段C扩散阶段D聚合阶段⑨下列不属于城市土地特征的是() A自然特征B经济特征C法律特征D社会特征⑩城市内部的商业布局不包括() A多层次商业中心B带状商业网点C市场化商业区D专门化商业区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

?廖什的需求圆锥理论提出()越远,()越高,货物的实际价格(),结果对该货物的需求也就();?城市空间分布发展与演变的阶段性是()、()、()、(); ?学术界一般把城市规模分布分为()、()、();?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空间扩散的三种基本类型()、()、();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 ⒈大都市带⒉城市群⒊城市职能⒋首位城市⒌城镇体系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 ?、当代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空间相互作用的分类; 五、论述题(14分) 阐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理论模型。

几何学的发展简史

几何学的发展简史 上海市第十中学数学教研组王沁 [课前设计] 中国古代是一个在世界上数学领先的国家,用近代数学科目来分类的话,可以看出:无论是算术、代数还是几何、三角,中国古代数学在各方面都十分发达。而且在数学理论与实际需要的联系中,创造出了与古希腊等欧洲国家风格迥异的实用数学。 可惜的是,现行的教材对中国古代数学家的成就介绍得很少。即使教材中有,但是也基本上出现在阅读材料中,几乎没有老师会去介绍,当然,学生也很少去看。 我本人接触这些数学历史知识也是拜赐学校提供的再学习机会。我校有一个由秦一岚校长总负责、全校老师共同参与的市级课题:史情教育与各学科校本课程的整合。如何在数学学科上整合史情教育,在数学课中充分挖掘数学学科的民族精神内涵,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上海城市精神,渗透德育教育,探索出一条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互动,能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准备。 第一步,确定课题。高二正在上立体几何,于是确定上几何学(偏重立体几何)的发展简史。 第二步,收集资料。主要是阅读大量有关数学史的书籍。 第三步,理清脉络。把看到的大量信息进行梳理,按照时间顺序、

内容与教材内容的相关程度、在几何史上地位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选取。 第四步,组织教案。确定前一部分讲几何学发展简史,后一部分让学生用学习过的几何知识(主要是立体几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数学应用能力是基础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学生比较薄弱的环节。中学里的数学内容多半是纯粹的数学基础知识,而现在国家提倡数学素质教育,那么提高数学应用能力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为了提高同学对立体几何的兴趣,提高学生应用立体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选择了四道应用性较强的例题:平改坡问题,遮阳篷的角度,飞机高度测量和蜂巢表面积最小问题。鉴于学生的实际数学水平与能力,我没有让学生从数学实际问题出发自行建立数学模型,而是在帮助他们建立了数学模型后,指导学生如何看懂模型,如何联系学习过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我希望通过我的课,能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了解中国数学的历史,为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贡献而自豪。同时让同学看到数学是多么有用的一门学科,多么有趣的一门学科,希望无论是数学成绩好还是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同学都能对数学永远保持一分兴趣。 [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大致了解几何学(主要是立体几何)学在中外的发展简史;

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地理学 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明显的形成了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和现代地理学三个时期。 自远古至18世纪末,是古代地理学时期,主要以描述性记载地理知识为主,而且这些记载多是片断性的,缺乏理论体系,地理学内部尚未出现学科分化,各国的地理学基本上是在该国封闭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在早期,以中国和古希腊的成果最显著。中国的《尚书·禹贡》、《管子·地员》、《山海经》、《水经注》等著作,都是世界上比较早的地理学史料。到了后期,欧洲地理大发现涌现出了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地理探险家,他们的发现极大的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 地理学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是近代地理学时期。近代地理学形成的标志是德国洪堡德的《宇宙》和李特尔的《地学通论》两书的问世。 近代地理学是产业革命的产物,是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而成熟起来的。这一时期,各种学说分起、学派林立。地理学的各部门学科几乎都在这个时期出现和建立,因此也是部门地理学蓬勃发展的时期。 洪堡德为自然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奠定了基础,以后德国的李希霍芬、法国的德马东为自然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美国的戴维斯和德国的彭克分别创立了侵蚀轮回学说和山坡平行后退理论,标志着地貌学的建立;奥地利沃汉恩的《气候学手册》、俄国沃耶伊科夫的《全球气候及俄国气候》、德国柯本的世界气候分类,为气候学奠定了基础;英国的华莱士对世界动物区划分为动物地理学奠定了基础;俄国道库恰耶夫的土壤地带学

地理学 说为土壤地理学奠定了基础;李特尔和德国的拉采尔建立了人文地理学等等。其中,人文地理学家表达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愿望:理解人类经验的复杂性和精妙性,从而在实践上更多地注意质量而不是数量,形容词而不是名词,心理学而不是经济学。如果理想化一点,人本地理学家应该是这样一个亚历山大·洪堡,掌握着海量的事实——也就是名词。但是他还必须爱好自然、能感悟自然并寻求其意义,就像他哥哥威廉·洪堡一样。“它意味着什么?它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必须永远藏在人本主义地理学家的意识里,从而使他同时能成为一个道德家和哲学家。 地理学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现代地理学时期。现代地理学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其标志是地理数量方法、理论地理学的诞生和计算机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卫星等应用的出现。现代地理学强调地理的统一性、理论化、数量化、行为化和生态化。 地理学中方法性学科和技术性学科——地理数量方法、地图学等,将率先获得较多的发展;综合性分支学科、应用性分支学科,如综合自然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医学地理学、行为地理学、资源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等将有较快的发展;地理学中研究人文的趋势将会加强,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比重将会增大。 5地理学研究

赵荣《人文地理学(第二版)》课后习题详解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绪论 1.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 (1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 (2 )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作用 ①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②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答:(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人文地理学研究具有其特定的内核,即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以下三大主题: ①人地关系的传统 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人类活动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揭示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活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作用的变化和规律以及探讨如何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协调人地关系。 ②区域研究的传统 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创造了各种人文现象,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地域上进行的,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区域分布、区域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③空间分析的传统 人文地理学关注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区位和空间变化,强调地方和空间对过程与现象的重要性,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J性,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2 )人文地理学的内涵

《城市地理学》复习思考题2013-02

《城市地理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两个) 1、简要说明城市的概念和城市的基本特征。 2、简述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任务和主要内容。 3、简述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4、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区别与联系。 5、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6、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研究有何特点? 第二章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三个) 1、名词解释: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 、大都市带(Megalopolis )、城市化地区、城市建成区、都市连绵区、城市群 2、举例说明定义城镇的标准有哪些? 3、城市与乡村的区别有哪些? 4、为何要构建大都市区?构建大都市区的意义何在? 5、大都市带的地域组织特征有哪些? 6、简述世界上最早形成的6个大都市带。 7、简述大都市带的特征。 8、简述都市连绵区的形成条件。 9、以第四次人口普查为例,谈谈城乡人口划分的标准。 10、评价以市带县的利弊。 11、中国市镇建制标准和城镇人口统计发生过些什么变化?了解这些变化有什么意义? 第三章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1、名词解释:中心位置、重心位置、城市邻接位置、城市门户位置。 2、简述城市产生的根本动力、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 3、如何理解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4、我国城市根据其所在的区域地形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5、城市形成的区域经济基础包括哪些?

6、试举例说明自然地理要素对城市形成的影响。 7、简述城市地理位置对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的影响。 8、美国拉格教授认为,转运功能可分为哪三种类型? 9、从城市产生和发展出发,城市可分为哪三种类型,并简述不同类型城市的功能、特点和形成动因。 10、绘示意图简要说明伯德(Bird)关于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三角模式。 11、如何评价信息革命对世界城市体系的影响? 第四章城市化原理 一、简答题 1、简述城市化的定义及其含义。 2、城市化的两个过程:城市化Ⅰ和城市化Ⅱ分别指什么? 3、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是什么? 4、城市化空间地域过程类型可分为哪几种? 5、城乡人口迁移的模式有哪些?并简要说明。 6、简述城市化的主要类型。 7、简述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8、简述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概念。 9、简述霍尔的城市化近域推进演化模型。 二、名词解释 1、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 2、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 4、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三、分析题 根据教材P52图4—1分析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一般关系。 四、论述题 1、城市地域从一般地域向更繁华地域的转化,算不算城市化。 2、试评价我国现行的城市化指标及测度方法。 3、试用乡-城人口的“推——拉”假说分析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4、举例分析城市化近域推进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数学发展简史

数学发展简史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数学发展简史数学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数学形成时期(——公元前 5 世纪) 建立自然数的概念,创造简单的计算法,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算术与几何尚未分开。 二、常量数学时期(前 5 世纪——公元 17 世纪) 也称初等数学时期,形成了初等数学的主要分支:算术、几 何、代数、三角。该时期的基本成果,构成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 1.古希腊(前 5 世纪——公元 17 世纪) 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 阿基米德——面积、体积 阿波罗尼奥斯——《圆锥曲线论》

托勒密——三角学 丢番图——不定方程 2.东方(公元 2 世纪——15 世纪) 1)中国 西汉(前 2 世纪)——《周髀算经》、《九章算术》 魏晋南北朝(公元 3 世纪——5 世纪)——刘徽、祖冲之出入相补原理,割圆术,算π 宋元时期(公元 10 世纪——14 世纪)——宋元四大家杨辉、秦九韶、李冶、朱世杰 天元术、正负开方术——高次方程数值求解; 大衍总数术——一次同余式组求解 2)印度 现代记数法(公元 8 世纪)——印度数码、有 0;十进制

(后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也称阿拉伯记数法) 数学与天文学交织在一起 阿耶波多——《阿耶波多历数书》(公元 499 年) 开创弧度制度量 婆罗摩笈多——《婆罗摩修正体系》、《肯特卡迪亚格》代数成就可贵 婆什迦罗——《莉拉沃蒂》、《算法本源》(12 世纪)算术、代数、组合学 3)阿拉伯国家(公元 8 世纪——15 世纪) 花粒子米——《代数学》曾长期作为欧洲的数学课本 “代数”一词,即起源于此;阿拉伯语原意是“还原”,即“移项”;此后,代数学的内容,主要是解方程。 阿布尔.维法

人文地理学 第二版 赵荣 考研整理

第一章绪论 一、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征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属于社会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二、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1、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我国古代的人文地理记述包括《禹贡》、各种地理志等。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是德国两位大师洪堡和李特尔。洪堡的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 2、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古代:对人文地理物象的描述。 ○2近代—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 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重视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 美国学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 文化地理学的鼻祖: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 哈特向的区域观点:《地理学的性质》是代表作。 俄国学派:承袭德国思想,但在十月革命后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经济地理取代人文地理。 对西方人文地理学的批判削弱了苏联地理学界对人地关系的综合分析研究,导致了人地 分立的局面。 3、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 在美国,战后区域学派占据了上风;50——60年代,数量革命对地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发了理论地理学的发展。70年代后,出现了人本主义的倾向,行为地理学等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前苏联,50年代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分离的二元论观点。60年代以后建立起“统一地理学”的概念。70年代后经济地理学逐渐扩展为“社会经济地理学”,实际上已接近人文地理学的内容。近年来出现了经济化、社会化、计量化和生态化等趋势。在出现人口、资源、旅游、文化和民族等概念的基础上,还出现了建设地理学和工程地理学等应用性强的学科。 ○2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科学理论和方法论的建立:协调人地关系成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开始得到重视和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新的研究方法: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的广泛应用;心理学方法和行为地理学的研究;在观察和收集资料、信息的手段上有了根本性的变革。

数学的发展历史

数学的发展历史 数学是一门伟大的科学,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与自然科学相比,数学更是积累性科学,它是经过上千年的演化发展才逐渐兴盛起来。同时数学也反映着每个时代的特征,美国数学史家克莱因曾经说过:"一个时代的总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与这个时代的数学活动密切相关。这种关系在我们这个时代尤为明显"。"数学不仅是一种方法、一门艺术或一种语言,数学更主要是一门有着丰富内容的知识体系,其内容对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艺术家十分有用,同时影响着政治家和神学家的学说"。数学已经广泛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思想,是形成现代文化的主要力量。而数学的历史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数学的发展。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人是这一方面的创造者,因此人本身的作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表现为是否爱数学,是否愿为数学贡献毕生的精力。正是这主导着数学。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发展历史的学科,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和所有的自然科学史一样,数学史也是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数学史和数学研究的各个分支,和社会史与文化史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表明数学史具有多学科交叉与综合性强的性质。 数学出现于包含著数量、结构、空间及变化等困难问题内。一开始,出现于贸易、土地测量及之后的天文学;今日,所有的科学都存在着值得数学家研究的问题,且数学本身亦存在了许多的问题。而这一切都源于数学的历史。 数学的演进大约可以看成是抽象化的持续发展,或是题材的延展。从历史时代的一开始,数学内的主要原理是为了做测量等相关计算,为了了解数字间的关系,为了测量土地,以及为了预测天文事件而形成的。这些需要可以简单地被概括为数学对数量、结构方面的研究。数学从古至今便一直不断地延展,且与科学有丰富的相互作用,并使两者都得到好处。数学在历史上有着许多的发现,并且直至今日都还不断地发现中。 数学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根据一定的原则把数学史分成若干时期。目前通常将数学发展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1.数学萌芽期(公元前600年以前); 2.初等数学时期(公元前600年至17世纪中叶); 3.变量数学时期(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20年代); 4.近代数学时期(19世纪2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5.现代数学时期(20世纪40年代以来)

土壤地理学发展历史

一、土壤地理学背景 (一)土壤地理学萌芽期 土壤地理学就是一科次生科学,它融合了土壤学与自然地理学的特点,它主要就是研究土质成分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土质生长、土质发育、土质分异与土质分布规律等四个方面的次生科学。土壤地理学就是一科独立出来,仅有100多年历史的学科,人类的土壤地理知识早在19世纪中期进入萌发时期。 与土壤地理相关的文献,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前3世纪,中国《尚书·禹贡》篇记录并有描述中华九州的土质成分及其等级分类。在早期西方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作品当中也有关于土质成分与地理环境的记录。19世纪中期地质学开始兴起,早期研究地质的地质学家通过岩石的风化程度与残积、沉积物的移动与淀积划分土壤的类型与等次;如冲积土、风积土等,则就是通过堆积物成因类型来定名的土壤类型。以上这些早期的文献与相关学科的研究 都为后来的土壤地理学的创立提供了条件。 (二)土壤地理学创建期 经过早期的萌芽发展进入到19世纪的后期与20世纪前期,土壤地理学开始了关键的创建时期,其中作为重要的创建代表人物的就是俄国的道库恰耶夫,她的《俄国黑钙土》一书发表于1883年,书中说到了关于土质成分的地带分布学说并且详细阐述了相关的土质成分成因因素,她认为这部分的土壤成土因素有五大方面的影响,土壤的土质成分就就是在这五个 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历史自然体,她还在文中解释了土质成分具有明显地带性的形成过程, 并且提出了研究土质成分的方法,例如土壤调查与分布图绘制,把土质成分的剖面性状作为 土质成分分类的依据。以上这些工作都就是道库恰耶夫奠定了土壤地理学基础的理论依据, 使得土壤地理学具有了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基本条件。 (三)土壤地理学发展期 在经过了创建期,俄国的土壤学发展又遇到了农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在道库恰耶夫写的 相关理论在俄国学者的研究与发现中不断的壮大,研究了对自然环境与土质成分之间的关系,特别就是深入研究了气候与生物针对土质成分形成的影响,土质成分形成过程中土地中的生物循环在起着主导作用。 道库恰耶夫学说被马伯特引入美国地理学科体系中,该学说在美国学科体系中主要以 土壤剖面等土壤本身的性态为研究核心,制定出第一个关于美国土壤分类的系统。 (四)中国土壤地理发展 中国土壤地理学相关文献虽然很超前,但就是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研究发展,因此中国现 代的土壤地理发展得比较晚,但就是开国以来,中国现代的土壤地理学的研究不断的收获喜报,土壤地理学这科学科也在中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二、俄国土壤地理学的任务 俄国于1953年9月7日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发展的联合农业的决策”这一决议,这个决议就就是为了把农业发展的具体化任务落实到位。所有与农业相关的学科部门都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为了能够能加迅速的解决有关于如何利用俄国国土中丰富的资源这一问题,另一方面,这就是在加强科学在生产中的指导作用,促进农业与科学的合作,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生产力,

城市地理学课后思考题

《城市地理学》复习思考题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简要说明城市的概念和城市的基本特征 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P1) 城市的特征﹡属于历史的范畴﹡区域性(●)﹡综合性 2、简述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任务和主要内容。 ●研究对象: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P2) ●研究任务: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P2)●主要内容:城市的形成发展条件、城市的生长.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人的行为等。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城市住宅、城市贫困。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化、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分类。 3、简述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1、地理学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分支 2、在我国,城市地理学属于自然科学中的社会科学;在发达国家,城市地理学归为社会科学. 3、综述,城市地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地理科学,是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 4、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学科性质上的区别:城市地理学:地理科学;城市规划学:技术科学★研究方向上的区别:城市地理学研究区域中的城市和城市中的区域,理论性较强;城市规划学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平面设计,偏重工程组织和设计,工程性较强。联系★具有渗透关系的相互独立的学科。书上还有这里没空补充p8 5、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1、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 2、注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 3、注重城市化研究; 4、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与新方法的拓展和应用。 6、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研究有何特点?(此题答案不具体,详细请看课件或课本) 一、1920年以前 工业革命、城市发展----聚落地理学----城市区位、城市内部形态 城市地理学成为专门学科之前的阶段,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去研究聚落 二、1920-1950年 帕克、沃斯、伯吉斯(20年代)----住宅区、中心商业区、工业区----土地利用模式 克里斯塔勒(1933年)----《南德的中心地》----中心地等级体系 初步奠定研究重点阶段,从社会学科角度来研究城市。 三、1950-1970年 1、“数量革命”-克里斯塔勒 2、城市系统与城市空间分析 空间学派兴起和城市地理学独立阶段,从社会学科角度来研究城市。 四、1970以来年 人文学派、行为学派、激进学派的产生和城市地理学的多元化发展阶段。 第二章城乡划分与城市地域 1、名词解释:

旅游地理学课后习题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 1、试分析闲暇、游憩和旅游之间的关系。 闲暇是指人们扣除工作时间、睡眠时间、其他基本需求满足之外剩余的时间。 游憩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旅游是指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一个显著特点是要离开居住地或工作的地方,短暂前往一个目的地从事各种娱乐活动,同时,旅游目的地要提供各种设施以满足需要。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3、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有哪些? 旅游产生的环境及其地理背景;旅游者行为规律;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旅游通道;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旅游环境容量;社区旅游;新兴旅游;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旅游规划。 4、试分析旅游地理学与地理学科及旅游学科之间的关系。 (1)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部分,它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但与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都关系密切。 (2)旅游地理学也可以认为是介于地理学和旅游学科之间的边缘学科。 (3)旅游活动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旅游地理研究,要涉及到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旅游地理研究者要学习,掌握这些学科与旅游相关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20世纪30年代初,麦克默里发表了《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一文,被公认为旅游地理学的开世之作。

1、试述旅游地理学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国外学科发展史 中国的 1978—1989:理想主义阶段 旅游地理学主要进展

?自觉构建学科体系和研究框架 ?关注国外理论前沿,反思自身不足 ?教书育人,提携后生,传播思想 ?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回馈社会 ?建立组织,加强合作 理想主义研究取向的特征及意义 ?就旅游地理学研究本身而言,80年代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数量相对较少,研究范围较窄,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也难称规范,是旅游地理学发展中最为稚嫩的阶段 ?但是从研究的影响力来看,该时期对整个旅游地理学所彰显的“学术启蒙”意味难以抹煞1990—1998:现实主义阶段 旅游地理学主要进展 ?旅游地理学家成为旅游规划的主力军 ?研究内容的实践驱动明显,学科本位意识下降 ?研究视野狭窄,对国际前沿关注度下降 ?研究规范性不够,学术贡献不足 现实主义研究取向的影响 ?中国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当时注重实效的社会风气,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旅游地理学实用性、功利性的研究取向。研究选题的狭窄,理论研究的忽视,以规划代替学术、以社会实践代替学术贡献的评价模式等是现实主义研究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这种研究取向阻碍了旅游地理学的理论研究,使学科的中外差距和差异更加明显 1999至今:理想主义的理性回归,与现实主义相结合 旅游地理学主要进展 ?重新显示出对建构理论的重视 ?跨学科研究增多,研究领域获得较大拓展 ?国际交流增多,研究规范得到重视 ?学科获得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增强,对研究者的吸引力加大 理性回归的含义及意义 ?含义:其一,这一时期旅游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得益于知识分子内省后的自我选择,是对现实洞察后的冷静思考以及对理想追求的践行。其二,当前正在进行的理性回归并不彻底,且十分脆弱,是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理性回归 ?意义:功利主义的盛行和理想主义的缺失,是阻碍当今中国科学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提升中国的科学原创能力,培养顶尖的科学人才,需要理想主义的价值理念做支撑 2、从学科性质谈谈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国外:各国学者对自己研究领域的称谓虽略有区别,但总的趋势是将研究视野放到闲暇时间从事的所有活动,而重点则是旅游活动;研究旅游和休闲的地理学者中大部分还有其他研究

地理学史

地理学史 《山海经》 ·《山海经》中《山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自然地理著作。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全部共22000字,分东南西北中五部,共五卷,故称《五藏山经》。全书以山为纲,方向与道里互为经纬,次第分明。记述河流,必言其发源与流向;动植物分布,详述其形态、性能和医药功效;矿物特产分别记述其性状和色泽等。 《禹贡》 ·约成书于战国时,全书以1193字概述了当时中国地理上的重要内容。 ·以天然的山、河、海为标志,划全国为九州,各州分叙其山川、湖泊、物产、贡赋、交通等情况,区分各州土壤颜色、肥力及田赋等级。“导山”一章,根据山脉分布西高东低,西部集中东部分散的特点,依次描述。“导水”一章,根据河流水系按先北后南,先上游后下游,先主流后支流的顺序,依次描述。最后“五服”一章,以离京畿远近把全国划分为五个地带。《禹贡》对地理现象的记录与考证,已脱离《山海经》的原始形态而更为完备,是古代中国综合性地理著作的典范。 《管子.地员》篇 ·成书于战国时代,总结了我国远古时期农业生产实践的经验。 ·对平原、丘陵和山地三种不同地带的土地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作了比较与记述。探讨了高山地带植物的垂直分布。既具有地理学价值,又具有植物学价值。誉为我国最古的有关生态植物学的论著。 《水经》 ·我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据清戴震考订,成书于三国时期。 ·该书记述河流水道凡“百三十七”,并附《禹贡山水泽地所在》六十条。成就在于系统地以水道为纲,记述其源流和流经地方,确立了因水证地的方法。 但所记水道繁简不等,也存在一些错误。 《水经注》 ·六世纪初,北魏郦道元以《水经》为基础写成。四十卷,三十余万字。 ·以二十倍于原书的篇幅,系统描述了黄河、长江、淮河等主要水系1252条河流的源流脉络、古今变迁及水利开发。以水道为纲,记载沿河所经地区山陵、原隰、水文、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现象,以及城邑、关津的建置沿革、兴衰过程,有关历史事件、人物甚至神话传说,无不兼容并蓄。引用书籍多达437种,还记录了不少汉魏间碑刻,这些书籍和碑刻绝大部分都已亡佚,幸得郦注保留其吉光片羽。这部体例严谨、内容丰富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在当时世界地理文献中无与伦比。 沈括《梦溪笔谈》 ·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1031-1095)著《梦溪笔谈》,对自然地理现象作了深入观察与探索。

城市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 第一章绪论 1.城市的理解: 1)、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 2)、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它的兴起和发展受自然、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3) 、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 4)、城市本身是一个“面”,它的内部有各种构成要素的演变和组合问题。但从区域角度来看,城市也是一个“点” 2.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 3.城市地理学的任务:○1一般来讲,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2我国城市地理学的迫切任务,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解决社会经济建设中不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领导部门决策提供依据,以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 4.我国城市地理学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1总结我国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借鉴西方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加快城市理论建设 ○2学习外国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时,要考虑我国的国情 ○3要有发展的观点 ○4现代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理论和模式,其归纳范围主要是西方城市,没有经过世界上各地区 5.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 ◇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a城市化研究○b区域城市体系研究○c城市分类研究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a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演化○b城市土地利用○c城市市场空间、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 ◇4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环境问题、交通问题、城市社会问题、城市安全等 ◇5新领域、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 ◇6城市政策研究 思考:城市地理学与主要与那些相关学科有关? 答: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生态学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 1.城市和城镇:经国家批准设有市建制的城镇才称为城市,不够设市条件的建制镇才称为镇,市和镇的总称才叫城镇或市镇。我国城市规划法所称的城市就包括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2.乡村和城市的区别:①在产业构成上不同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②规模上区别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③景观上不同城镇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大于乡村,④物质构成上不同城镇具有许多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⑤职能上不同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还可以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许多方面寻找城乡间的差异 3.世界各国各地区根据各自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制订了不同的城镇定义标准。 4.(1)单纯用某级行政中心所在地为标准(2)单纯以城镇特征为标准(3)单纯以居民点下限人口数量划分城镇(4)用居民点的下限人口数量指标和密度指标相结合作为标准(5)用人口规模和城镇特征两个指标划分城镇(6)用人口规模和从业构成两个指标作标准(7)取两个以上指标作为标准(8)其它标准 5.城市的行政地域:按一定的标准或程序在行政上分别设置市、镇和乡、村等建制,并确定它们的行政管理边界。确定行政地域是为了管理 6.城市化地区:是美国为了确定城市的实体界限而提出的城市地域的概念与建成区

城市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复习参考 第一章 1、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规律性的科学,具体地讲,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 2、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4)城市问题研究 第二章 1、都市区: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 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中心县+外围县 大都市带:许多都市区连成一体,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相互作用密切,是一个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 城市群: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是大都市区 的联合体。 2、区分城市的行政地域、实体地域、功能地域 第三章 1、简述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形成的原因、功能与特点、分类、发展条件) 中心地型城市 形成动因:商品农业 功能:满足农村的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 特点:职能综合,发展稳定,等级鲜明 类别:集镇、城镇、县城 发展条件: 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城市 形成动因:交通地理位置 功能: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 特点:职能较单一,发展起伏较大 类别:铁路沿线、铁路枢纽、渡口、河海港、边境和特区、综合运输枢纽城市 发展条件: 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 形成动因:天赋的资源和人类特殊需要 功能:满足某种专门需要,集聚经济,规模经济 特点:职能较单一,对外联系广,联系内容单一,发展历史短但速度快,发展起伏大

类别:矿业、工矿、工业、风景旅游、科学文化城等 发展条件: 第四章 1、城市化: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郊区城市化:也叫城市郊区化,简称郊区化,就是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从大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 逆城市化:人口从大城市和主要的大都市区向小的都市区甚至非都市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 再城市化:城市出现的城市人口回流,城市中心区再现活力,而郊区出现形体再开发的过程。 2、城市化地区 3、乡村——城市人口迁移的动因分析(城乡人口迁移的推力、拉力,即推拉说、推拉理论)城市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把农村人口拉了进来,“拉因”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乡村破产使乡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造成城市人口膨胀,“推因”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4、简述城市化的类型划分 (1)以大城市为中心来考察城市化现象: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 (2)按照城市离心扩散形式的不同: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 (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 (4)积极型城市化与消极型城市化 (5)针对中国城市化状况提出来的:自上而下型城市化与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第五章 1、简述当代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征 (1)城市化进程波动性大 (2)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 (3)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 (4)郊区城市化开始显现 (5)都市连绵区成为国家经济核心地区 第六章 1、划分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 一个城市的全部经济活动,按其服务对象来分,可分成两部分: 1)为本城市的需要服务的, 2)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 (1)基本经济活动:为外地服务的部分,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所创造收入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导致城市展的主要动力。是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离心型的基本活动:例如,城市生产的工业产品或城市发行的书刊报纸运到城市以外销售;向心型的基本活动:例如,外地人到这个城市来旅游、购物、求学或接受医疗等。 (2)非基本的活动: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经济活动,随着基本部分的发展而发展,它被称为非基本活动部分。是为城市本身服务的活动。

旅游地理学

第一章:绪论 1、旅游地理学和旅游地理的区别 旅游地理学:理论的研究和阐述,以分析论述为主 旅游地理:在理论的指导下对某一特定区域内旅游实事的记述和分析,以叙述说明为主 2、三个基本概念 闲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的剩余时间。 休憩:人们在闲暇时间内所进行的各种活动,休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 旅游: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休憩活动的一部分,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活动的一部分。 3、旅游地理学是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和环境地理、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4、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旅游规划,旅游区划,旅游区划影响,旅游环境容量(自然环境容量、社会经济意义和旅游者感应气氛),旅游需求预测,旅游通道,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者行为规律,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旅游产生的条件和地理背景。 5、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分析与综合法,归纳与演绎法,类比法,计量法,实地调查法,现代技术手段与方法 6、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是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 与地理学学科关系:自然地理学旅游资源自然部分 人文地理学旅游行为偏社会文化 经济地理学国民经济的一部分经济产业 概念:分布规律与空间关系 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1、谈谈你对旅游地理学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的研究 国外: 各国学者虽然对自己的研究领域称谓略有差别,但总的趋势是将研究视野放到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所有活动而重点是旅游活动。 研究旅游和休闲的地理学者中大部分同时还有其他的研究领域如农业,城市,区域规划等。 地理学者对旅游的研究从传统的旅游资源、土地利用研究为重转为旅游者空间行为与目的地的推销、旅游对区域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影响的过程与机制等 理论和实用研究并重 参与多学科性的融合研究,注重新的技术手段的应用。 国内: 注重学科基本概念的研究和应用 在研究内容上从目前的以资源、旅游开发的区域社会经济条件为主,扩展到从相互关系的角度对资源、市场、环境的系统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坚持理论和实践并重

数学发展历史

数学在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方面,已经形成了一门特殊的科学。在数学的发展史上,有很多的例子可以说明,数学问题是数学发展的主要源泉。数学家门为了解答这些问题,要花费较大力量和时间。尽管还有一些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答,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创立了不少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这些才是数学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公元前600年以前◇据中国战国时尸佼著《尸子》记载:"古者,倕(注:传说为黄帝或尧时人)为规、矩、准、绳,使天下仿焉",这相当于在公元前2500年前,已有"圆、方、平、直"等形的概念。公元前21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人已有了乘法表,其中使用着六十进位制的算法。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埃及已有基于十进制的记数法、将乘法简化为加法的算术、分数计算法。并已有三角形及圆的面积、正方角锥体、锥台体积的度量法等。中国殷代甲骨文卜辞记录已有十进制记数,最大数字是三万。公元前约1950年,巴比伦人能解二个变数的一次和二次方程,已经知道"勾股定理"。◇公元前600--1年◇公元前六世纪,发展了初等几何学(古希腊泰勒斯)。约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宇宙的组织是数及其关系的和谐体系。证明了勾股定理,发现了无理数,引起了所谓第一次数学危机。公元前六世纪,印度人求出√2=1.4142156。公元前462年左右,意大利的埃利亚学派指出了在运动和变化中的各种矛盾,提出了飞矢不动等有关时间、空间和数的芝诺悖理(古希腊巴门尼德、芝诺等).。公元前五世纪,研究了以直线及圆弧形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指出相似弓形的面积与其弦的平方成正比(古希腊丘斯的希波克拉底)。公元前四世纪,把比例论推广到不可通约量上,发现了"穷竭法"(古希腊,欧多克斯)。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德谟克利特学派用"原子法"计算面积和体积,一个线段、一个面积或一个体积被设想为由很多不可分的"原子"所组成。公元前四世纪,建立了亚里士多德学派,对数学、动物学等进行了综合的研究(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等)。公元前四世纪末,提出圆锥曲线,得到了三次方程式的最古老的解法(古希腊,密内凯莫)。公元前三世纪,《几何学原本》十三卷发表,把以前有的和他本人的发现系统化了,成为古希腊数学的代表作(古希腊,欧几里得)。公元前三世纪,研究了曲线图和曲面体所围成的面积、体积;研究了抛物面、双曲面、椭圆面;讨论了圆柱、圆锥半球之关系;还研究了螺线(古希腊,阿基米德)。公元前三世纪,筹算是当时中国的主要计算方法。公元前三至前二世纪,发表了八本《圆锥曲线学》,是一部最早的关于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的论著(古希腊阿波罗尼)。约公元前一世纪,中国的《周髀算经》发表。其中阐述了"盖天说"和四分历法,使用分数算法和开方法等。公元前一世纪,《大戴礼》记载,中国古代有象征吉祥的河图洛书纵横图,即为"九宫算"这被认为是现代"组合数学"最古老的发现。◇1-400年◇继西汉张苍、耿寿昌删补校订之后,50-100年,东汉时纂编成的《九章算术》,是中国古老的数学专著,收集了246个问题的解法。一世纪左右,发表《球学》,其中包括球的几何学,并附有球面三角形的讨论(古希腊,梅内劳)。一世纪左右,写了关于几何学、计算的和力学科目的百科全书。在其中的《度量论》中,以几何形式推算出三角形面积的"希隆公式"(古希腊,希隆)。100年左右,古希腊的尼寇马克写了《算术引论》一书,此后算术开始成为独立学科。 150年左右,求出π=3.14166,提出透视投影法与球面上经纬度的讨论,这是古代坐标的示例(古希腊,托勒密)。三世纪时,写成代数著作《算术》共十三卷,其中六卷保留至今,解出了许多定和不定方程式(古希腊,丢番都)。三世纪至四世纪魏晋时期,《勾股圆方图注》中列出关于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关系的命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