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燃料的计算公式

各种燃料的计算公式
各种燃料的计算公式

Q=Vq

Q表示热量,q表示热值,m表示固体燃料的质量,V表示气体燃料的体积

各类能源折算标准煤的参考系数

能源名称平均低位发热量折标准煤系数

原煤20934千焦/公斤0.7143公斤标煤/公斤

洗精煤26377千焦/公斤0.9000公斤标煤/公斤

其他洗煤8374 千焦/公斤0.2850公斤标煤/公斤

焦炭28470千焦/公斤0.9714公斤标煤/公斤

原油41868千焦/公斤1.4286公斤标煤/公斤

燃料油41868千焦/公斤1.4286公斤标煤/公斤

汽油43124千焦/公斤1.4714公斤标煤/公斤

煤油43124千焦/公斤1.4714公斤标煤/公斤

柴油42705千焦/公斤1.4571公斤标煤/公斤

液化石油气47472千焦/公斤1.7143公斤标煤/公斤

炼厂干气46055千焦/ 公斤1.5714公斤标煤/公斤

天然气35588千焦/立方米12.143吨/万立方米

焦炉煤气16746千焦/立方米5.714吨/万立方米

其他煤气3.5701吨/万立方米

热力0.03412吨/百万千焦

电力 3.27吨/万千瓦时

兆=千×千,

如题:41.8兆焦=41800千焦。

41.8兆焦/立方米=(41800×1000千焦)/千立方米。

天然气热值为8700大卡/立方米,各地天然气的热值有差别,高位热值在9000大卡左右,与原油、液化气的热值比分别为1:1.15:1.38。

天然气的计量单位,用立方米更实用一些。这样每立方米的热值:

37.59MJ/立方米(相当于9000大卡/立方米)

7.1~8.8*10^7J/kg

基本单位:1焦耳=0.24卡,

1卡=4.186焦耳=0.004英热单位

1英热单位=1055焦耳=252卡(0.252千卡)

灰分:

把粉碎后的煤粉称一克,放入850度的电炉中燃烧一小时后取出,冷却后称量(温度低烧时长)。

计算:灰分=(试后重-空重)÷(试前重-空重)×100%

挥发分:

把粉碎后的煤粉称一克,放入900度的电炉中燃烧7分钟后取出,冷却后称量(温度时间要准确)。

计算:挥灰分=(试前重-试后重)÷(试前重-空重)×100%-分析水

分析水:

把粉碎后的煤粉称一克,放入145度的干燥箱中烘干10分钟后取出,冷却后称量。

计算:分析水=(试前重-试后重)÷(试前重-空重)×100%

全水:

取13MM以下的原煤10克,放入145的干燥箱中烘干30分钟后取出,冷却后称量。

计算:全水=(试前重-试后重)÷(试前重-空重)×100%

固定碳:

100-(灰分+挥发分+分析水)

发热量的计算:

烟煤:35860-73.7×挥发分-395.7×灰分-702×分析水+173.6焦×zha特性

无烟煤:34814-24.7×挥发分-382.2×灰分-563×分析水

(2)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23×分析水+分析基低位发热量)×(100-全水)】÷(100-分析水)-23×全水

氢=2.888+0.393×-0.0023×灰分

H=2.888+0.393×-0.0023×A

实验三燃料热值测定

实验三 燃料热值的测定 一、 实验的理论基础 燃料的燃烧热(或热值)是指单位质量(g 或gmol )的燃料在标准状态下与氧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完全燃烧是指燃料(常指碳氢燃料)中的C 完全转变为二氧化碳,氢转变为水,硫转变为二氧化硫。如果燃烧发生于定压过程,这是的燃烧热为定压燃烧热,又称燃烧焓,如果燃烧过程保持容积不变,这是的燃烧为定容燃烧热。 假定有N 中组分参与反应的方程式为: [][] γγ11 11 '"M M I n I n ==∑ ∑ → 式中[]M 代表组分分子式,γ1为分子前指数,“'”,“"”分别为反应物和产物,则 ()() ()()Q E T Q H T C i i i I o o P i i i i o o = -= -∑∑γ γγ γ ' " '" ()E T i o o ,()H T i o o 分别为标准定容生成热或生成焓(kcal/gmal ,kcal/kg )。上标“o ”代表标准 H E R T N i o i o o o =+? R o 为通用气体常数,?N=0, 一般情况下,由于E R T N i o o o ???,常常可以用生成焓代替生成热,即 H E i o i o ≈ 根据反应产物中水的状态不同,热值又有低热值和高热值之分。如产物水为蒸汽,这 是的热值为低热值,如产物为液态水,热值为高热值,两者的差值为水的蒸发潜热(Qr=10.52kcal/gmal )。 工业上常用燃料的元素分析法确定高低热值的关系。若用符号Q gw y 和Q dw y 表示应用基 () Q Q H W dw y gw y y y =-+69(kcal / kg ) H W y y ,分别为应用基氢百分含量和全水份含量。 本实验测定的是分析基弹筒热值,用Q Dr f 表示。它与高位热值间的关系为 () Q Q W W Q S a Q W W gw y gw f y f DT f DT f DT f y f =--=-+?? --100100225100100. 式中:S DT f 为分析基硫百分含量;W f 为分析基水份含量;a 为修正系数;无烟煤和贫煤取 0.001,其它煤种取0.0015。 二、 实验原理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

第四节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 、井架基础的计算公式 (一) 基础面上的压力 nQ O +Q P 基= 4 式中:P 基——基础面上的压力,MPa ; n ----- 动负荷系数(一般取 1.25~1.40); Q O 天车台的负荷=天车最大负荷+天车重量,t ; Q B ——井架重量,t ; (二) 土地面上的压力 P 地=卩基+W 式中:P 地——土地面上的压力, MPa; P 基——基础面上的压力, MPa; W ――基础重量,t (常略不计) (三)基础尺寸 1、顶面积F i = 式中:F i 基础顶面积,cm2 ; B 2―― 土地抗压强度,MPa ; P 地——土地面上的压力, MPa 。 3、基础高度 式 中: H ――基础高度,m ; 2 F2、F1分别为基础的底面积和顶面积, cm ; P 基——基础面上的压力, MPa ; B 3 混凝土抗剪切强度(通常为 (二)混凝土体积配合比用料计算 1、计算公式B i ――混凝土抗压强度(通常为 28.1kg/cm2=0.281MPa) 2、底面积 式中:F 2 F 2= 2 基础底面积,cm ;

配合比为1 : m : n=水泥:砂子:卵石。根据经验公式求每 1m 3混凝土所需的各种材料如下: 1 一 □[十 n 2、混凝土常用体积配合比及用料量,见表 1-69。 混凝土 用途 体积 配合比 每立方米混凝 土 每立方米砂子 每立方米石子 每1000公斤水 尼 水泥 kg 砂子 3 m 石子 3 m 水泥 kg 石子 3 m 混凝 土 3 m 水泥 kg 砂子 3 m 混凝 土 3 m 砂子 3 m 石子 3 m 混凝 土 3 m 1?坚硬土壤上的井 架 脚,小基墩井架 脚,基墩的上部 分。 1 :2 : 4 335 0.45 0.90 744 2 2.22 372 0.5 1.11 1.35 2.70 2.99 2?厚而大的突出基 墩。 1 :2.5 : 5 276 0.46 0.91 608 2 2.20 304 0.5 1.10 1.57 3.10 3.6 3 3?支承台、浇灌坑 穴 及其他。 1 :3 :6 234 0.46 0.93 504 2 2.15 25 3 0.5 1.08 2.0 4.0 4.27 4?承受很大负荷和 冲 击力的小基墩。 1 :1 : 2 585 0.39 0.78 1500 2 2.56 750 0.5 1.28 0.67 1.34 1.71 5?承受负荷不大的 基 墩。 1 :4 : 8 180 0.48 0.96 375 2 2.08 188 0.5 1.04 2.70 5.40 5.60 二、井身质量计算公式 (一)直井井身质量计算 1、井斜角全角变化率 式中:G ab ――测量点a 和b 间井段的井斜全角变化率,(° /30m ; 水泥=2340 l+m+n kg g 5):十△購朋亦

曲线计算公式

一、曲线要素计算 已知:JDZH 、JDX 、JDY 、R 、L S1、L S2、L H 、T 、A 1、A 2(L H =L S1+L S2+圆曲线长) 1、求ZH 点(或ZY 点)坐标及方位角 ?? ? ??-=-=-=11sin cos A T JDY ZHY A T JDX ZHX T JDZH ZHZH 2、求HZ 点(或YZ 点)坐标及方位角 ?? ? ??+=+=+-=22sin cos A T JDY HZY A T JDX HZX L T JDZH HZZH H 3、求解切线长T 、外距E 、曲线长L (1)圆曲线 ?? ? ??=-==180/)1)2/cos(/1()2/tan( απααR L R E R T (2)缓圆曲线 )2/(2/)2/cos(/)(2180/)21()2/tan( )(02 0R l l l Rl l R p R E l R L q p R T s s s H s H H ===?????-+=+?-=+?+=ββαπβα时当其中 二、直线上各桩号坐标及方位角计算 已知:ZH 、X 、Y 、A ??? ??+=+==-=A L Y DY A L X DX A T ZH DZH L sin cos 三、第一缓和曲线上各桩号点坐标及方位角计算 已知:ZHZH 、ZHX 、ZHY 、A 1、R 、L S1、i (Z+1Y-1) ?? ? ???-+=?++=??-==-=-=1111121132 125cos sin sin cos /180)2/() 6/()40/(A y i A x ZHY DY A y i A x ZHX DX Rl l i A T Rl L y l R L L x ZHZH DZH L s s s π 四、圆曲线上各桩号点坐标及方位角计算 已知:ZHZH 、ZHX 、ZHY 、A 1、R 、L S1、i (Z+1Y-1) ?? ? ???-+=?++=?+?-=?? ???=-==++-=-++=--=11111212311102 1123 1111 cos sin sin cos /180)/2/(24/240/2/2/24/)]/2/cos(1[240/2/)/2/sin(A y i A x ZHY DY A y i A x ZHX DX R L R l i A T R l p R l l q R l R l R L R l R y R l l R L R l R x ls ZHZH DZH L s s s s s s s s s s πβ其中 五、第二缓和曲线上个桩号坐标及方位角计算 已知:HZZH 、HZX 、HZY 、A2、R 、L S2、i (Z+1Y-1) ??????--=?+-=??+==-=-=222222223 2 225cos sin sin cos /180)2/()6/() 40/(A y i A x HZY DY A y i A x HZX DX Rl l i A T Rl L y l R L L x DZH HZZH L s s s π 六、边桩坐标求解 已知:DZH 、X 、Y 、T 、BZJL (Z+Y-)、DLJJ 、N (距中桩距离,左正右负) ?? ? ??-=-=+=T N Y BDY T N X BDX T T sin cos α 七、纵断面高程计算 (1) 直线段上高程计算 已知:直线上任一点桩号(ZH )、高程(H )、纵坡(i ) )(*ZH DZH i H DH -+= (2) 竖曲线上高程计算 已知:竖曲线起点桩号(ZH )、起点高程(H )、竖曲线半径R 、起点坡度(i )、k (凸曲线+1、凹曲线-1) ) 2/(2 R l k il H DH ZH DZH l ?-+=-= 注: JDZH 、JDX 、JDY :交点桩号、交点X 、Y 坐标 R 、L S1、L S2:半径、缓和曲线1、缓和曲线2 LH :缓和曲线1长 +圆曲线长+ 缓和曲线2长 A1、A2:方位角1、方位角2 T :在曲线要素中代表切线长;在坐标计算中代表被求解点的坐标方位角。 DLJJ :道路交角(右夹角α)。 BZJL :边桩距中桩距离:左为正值,右为负值 DZH 、DX 、DY 、DH 、BDX 、BDY :被求解点桩号、点X 值、点Y 值、点高程值、边桩点X 值、边桩点Y 值 i (Z+1Y-1):JD 处道路转向:左转时+1,右转时为-1

BT1板式楼梯计算方法

LT3-BT1板式楼梯计算书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 设计者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 一、示意图: 二、基本资料: 1.依据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2.几何参数: 楼梯净跨: L1 = 2800 mm 楼梯高度: H = 1376 mm 梯板厚: t = 120 mm 踏步数: n = 9(阶) 上平台楼梯梁宽度: b1 = 250 mm 下平台楼梯梁宽度: b2 = 250 mm 下平台宽: L2 = 560 mm 2.荷载标准值: 可变荷载:q = 3.50kN/m2面层荷载:q m = 1.70kN/m2 栏杆荷载:q f = 0.20kN/m 3.材料信息: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f c = 14.30 N/mm2 f t = 1.43 N/mm2R c=25.0 kN/m3 钢筋强度等级: HRB400 f y = 360.00 N/mm2 抹灰厚度:c = 20.0 mm R s=20 kN/m3 梯段板纵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a s = 20 mm 支座负筋系数:α= 0.25 三、计算过程:

1.楼梯几何参数: 踏步高度:h = 0.1529 m 踏步宽度:b = 0.3500 m 计算跨度:L0 = L1+L2+(b1+b2)/2 = 2.80+0.56+(0.25+0.25)/2 = 3.61 m 梯段板与水平方向夹角余弦值:cosα= 0.916 2.荷载计算( 取B = 1m 宽板带): (1) 梯段板: 面层:g km = (B+B·h/b)q m = (1+1×0.15/0.35)×1.70 = 2.44 kN/m 自重:g kt = R c·B·(t/cosα+h/2) = 25×1×(0.12/0.92+0.15/2) = 5.18 kN/m 抹灰:g ks = R S·B·c/cosα = 20×1×0.02/0.92 = 0.44 kN/m 恒荷标准值:P k = g km+g kt+g ks+q f = 2.44+5.18+0.44+0.20 = 8.26 kN/m 恒荷控制: P n(G) = 1.35g k+1.4·0.7·B·q = 1.35×8.26+1.4×0.7×1×3.50 = 14.59 kN/m 活荷控制:P n(L) = 1.2g k+1.4·B·q = 1.2×8.26+1.4×1×3.50 = 14.82 kN/m 荷载设计值:P n = max{ P n(G) , P n(L) } = 14.82 kN/m (2) 平台板: 面层:g km' = B·q m = 1×1.70 = 1.70 kN/m 自重:g kt' = R c·B·t = 25×1×0.12 = 3.00 kN/m 抹灰:g ks' = R S·B·c = 20×1×0.02 = 0.40 kN/m 恒荷标准值:P k' = g km'+g kt'+g ks'+q f = 1.70+3.00+0.40+0.20 = 5.30 kN/m 恒荷控制: P l(G) = 1.35g k'+1.4·0.7·B·q = 1.35×5.30+1.4×0.7×1×3.50 = 10.59 kN/m 活荷控制:P l(L) = 1.2g k'+1.4·B·q = 1.2×5.30+1.4×1×3.50 = 11.26 kN/m 荷载设计值:P l = max{ P l(G) , P l(L) } = 11.26 kN/m 3.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左端支座反力: R l = 26.51 kN 右端支座反力: R r = 24.54 kN 最大弯矩截面距左支座的距离: L max = 1.79 m 最大弯矩截面距左边弯折处的距离: x = 1.79 m M max = R l·L max-P n·x2/2 = 26.51×1.79-14.82×1.792/2 = 23.72 kN·m 相对受压区高度:ζ= 0.182544 配筋率:ρ= 0.007251 纵筋(1号)计算面积:A s = 725.10 mm2 支座负筋(2、3号)计算面积:A s'=αA s = 0.25×725.10 = 181.28 mm2 四、计算结果:(为每米宽板带的配筋) 1.1号钢筋计算结果(跨中) 计算面积A s: 725.10 mm2 采用方案:f10@100 实配面积:785.40 mm2 2.2/3号钢筋计算结果(支座) 计算面积A s': 181.28 mm2 采用方案:f8@100

燃料热值换算..

标准煤 英文名称:standard coal consumption for power generation coal其他名称:煤当量定义:按煤的热当量值计量各种能源的能源计量单位。通常1kg煤当量等于29.27MJ。所属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 ;能源资源学(二级学科) 标准煤亦称煤当量,具有统一的热值标准。我国规定每千克标准煤的热值为7000千卡。将不同品种、不同含量的能源按各自不同的热值换算成每千克热值为7000千卡的标准煤。 能源折标准煤系数=某种能源实际热值(千卡/千克)/7000(千卡/千克) 在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之前,首先直测算各种能源的实际平均热值,再折算标准煤。平均热值也称平均发热量.是指不同种类或品种的能源实测发热量的加权平均值。计算公式为: 平均热值(千卡/千克)=[∑(某种能源实测低位发热量)×该能源数量]/能源总量(吨) 各类能源折算标准煤的参考系数 能源名称平均低位发热量折标准煤系数 原煤20934千焦/公斤0.7143公斤标煤/公斤 洗精煤26377千焦/公斤0.9000公斤标煤/公斤 其他洗煤8374 千焦/公斤0.2850公斤标煤/公斤 焦炭28470千焦/公斤0.9714公斤标煤/公斤 原油41868千焦/公斤1.4286公斤标煤/公斤 燃料油41868千焦/公斤1.4286公斤标煤/公斤 汽油43124千焦/公斤1.4714公斤标煤/公斤 煤油43124千焦/公斤1.4714公斤标煤/公斤 柴油42705千焦/公斤1.4571公斤标煤/公斤 液化石油气47472千焦/公斤1.7143公斤标煤/公斤

炼厂干气46055千焦/ 公斤1.5714公斤标煤/公斤 天然气35588千焦/立方米12.143吨/万立方米 焦炉煤气16746千焦/立方米5.714-6.143吨/万立方米 其他煤气3.5701吨/万立方米 kva KVA = KiloVolt-Ampere 千伏安 变压器在额定状态下的输出能力的保证值,单位用千伏安(kVA)表示(伏安VA与兆伏安MVA不常用),由于变压器有很高运行效率,通常原、副绕组的额定容量设计值相等。 KV.A是变压器中的容量 KVA为视在功率,它的大小和功率因素有关! 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视在功率S有如下关系 P=S×cosΦ(Φ是功率因素) Q=S×SinΦ S平方=Q平方+P平方 例如:功率因素cosΦ=0.8 有功功率为P=1Kw 则tgΦ=0.75,所以视在功率S的平方=P的平方+P*tgΦ的平方 即S=1.25KVA 功率因数为1时,1KVA=1KW KW 与KVA 的区别是什么? KW是指有功功率,KVA是指容量, 对于用电器来说,VA*功率系数=W 在电阻类器件上,VA=W它的功率系数是1 在电动机上,功率系数是0.7-0.9不到1 在发电机上,W指的应该是主动机的功率,比如说汽油机或柴油机的输出功率,VA应该指的它的带负载能力.

石油钻井常用计算公式

常 用 公 式 一、配泥浆粘土用量 二、加重剂用量 W 加=) ()(加重后加重剂原浆加重后泥浆量 加重剂 ρρρρρ V 三、稀释加水量 Q 水=) ()(水稀释后稀释后原浆原浆量 水ρρρρρ V 四、泥浆上返速度 V 返=) d (7.122 2钻具井径 D Q 五、卡点深度 (1) L=9.8ke/P (㎝、KN) (2)L=eEF/105P=Ke/P (㎝,t ,K=21F=EF/105 ,E=2.1×106 ㎏/㎝2) 5” 壁厚9.19 K=715 3 1/2壁厚9.35 K=491 ) ()(水土水泥浆泥浆量 土土ρρρρρ V W

六、钻铤用量计算 L t. =m.q.k p 式中p ---钻压,公斤, q --钻铤在空气中重,量公斤/米, K ---泥浆浮力系数, L t ---钻铤用量, 米, m---钻铤附加系数(1.2至1.3) 七、 泵功率 N=7.5 Q p (马力) 式中p -实际工作泵压(k g /cm 2), Q –排量(l /s ) 八、钻头压力降 p 咀=4 e 22 d c Q .827.0ρ (kg /cm 2) 式中ρ-泥浆密度(g /cm 3), Q –排量(l /s ), C ---流量系数(取0.95-0.985) d e ---喷咀当量直径(cm ),d e =2 3 2221 d d d 九、喷咀水功率 N 咀=7.5 Q p 咀=4 e 23 d c Q .11.0 十、喷射速度过 v 射=2 e d Q 12.74c 十一、冲击力 F 冲 =2 e 2 d Q .12.74ρ 十二、环空返速V= 2 2 d D Q 12.74- 式中ρ-泥浆密度(g /cm 3), Q –排量(l /s ), C ---流量系数(取0.95-0.985) d e ---喷咀当量直径(cm ),d e = 2 3 2221 d d d ++ 十三、全角变化率—“井眼曲率”公式 COS ⊿E=COSa 1 COSa 2+Sina 1 Sina 2COSB 或⊿E=(a 12+ a 22-2 a 1 a 2 COSB )1/2

各种燃料折合成标准煤的计算方法

各种能源折算的原则 1.应符合GB3100-82/GB3101-82的规定 2.计算综合能耗时,各能源分别折算成一次能源的规定的同一单位即吨标煤 3任一规定的体系实际消耗的燃料能源都应用基低位发热量为计算基础,折算为标煤 4应用基低位发热量等于的燃料称为1kg标准煤 5任一规定的体系实际消耗的二次能源以及耗能工质均按相应的能源等价值折算为一次能源:本企业自产时,他的能源等价值按投入产出的原则自行规定;外购外销时其能源等价值必须相同。当未提供能源等价值,可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折算系数进行折算。比如说蒸汽作为一个整体来计算只是计算用去多少燃料和产出多少蒸汽,不会来计算具体产出多少高压蒸汽多少中压蒸汽,所以在折标系数上高低压蒸汽是没有区别的。当然根据规定你也可以企业自己的计量结果来规定不同工质的折标系数,但是在报能源管理部门和统计局的时候都应该统一折标系数,否则不同企业就无法比较。 公用工程比如冷冻水、工艺水、锅炉水、氮气、压缩空气等等均属于二次能源,等价热值的概念是加工转换一个度量单位的某种二次能源与相应投入的一次能源的当量。因此等价热值是一个变动值,随着能源加工转换的效率而改变。我们目前所用国家统计局所颁布的折标系数是一个平均的水平。 1公斤重的标准煤的热值为kg 即生产一度电不少于约0.12KG的标准煤. 各类能源折算标准煤的参考系数 能源名称平均低位发热量折标准煤系数 原煤 20934千焦/公斤 0.7143公斤标煤/公斤 洗精煤 26377千焦/公斤 0.9000公斤标煤/公斤 其他洗煤 8374 千焦/公斤 0.2850公斤标煤/公斤 焦炭 28470千焦/公斤 0.9714公斤标煤/公斤

钻井各种计算公式

钻头水利参数计算公式: 1、 钻头压降:d c Q P e b 42 2 827ρ= (MPa ) 2、 冲击力:V F Q j 02.1ρ= (N) 3、 喷射速度:d V e Q 201273= (m/s) 4、 钻头水功率:d c Q N e b 42 3 05.809ρ= (KW ) 5、 比水功率:D N N b 21273井 比 = (W/mm 2) 6、 上返速度:D D V Q 2 2 1273杆 井 返= - (m/s ) 式中:ρ-钻井液密度 g/cm 3 Q -排量 l/s c -流量系数,无因次,取0.95~0.98 d e -喷嘴当量直径 mm d d d d e 2 n 2 22 1+?++= d n :每个喷嘴直径 mm D 井、D 杆 -井眼直径、钻杆直径 mm 全角变化率计算公式: ()()?? ? ???+?+ ?= -?-?225sin 2 2 2 b a b a b a L K ab ab ?? 式中:a ? b ? -A 、B 两点井斜角;a ? b ? -A 、B 两点方位角

套管强度校核: 抗拉:安全系数 m =1.80(油层);1.60~1.80(技套) 抗拉安全系数=套管最小抗拉强度/下部套管重量 ≥1.80 抗挤:安全系数:1.125 10 ν泥挤 H P = 查套管抗挤强度P c ' P c '/P 挤 ≥1.125 按双轴应力校核: H n P cc ρ10= 式中:P cc -拉力为T b 时的抗拉强度(kg/cm 2) ρ -钻井液密度(g/cm 3) H -计算点深度(m ) 其中:?? ? ? ?--= T T K P P b b c cc K 2 2 3 T b :套管轴向拉力(即悬挂套管重量) kg P c :无轴向拉力时套管抗挤强度 kg/cm 2 K :计算系数 kg σs A K 2= A :套管截面积 mm 2 σs :套管平均屈服极限 kg/mm 2 不同套管σs 如下: J 55:45.7 N 80:63.5 P 110:87.9

平曲线要素计算公式(给学生用的)

第三节 竖曲线 纵断面上两个坡段的转折处,为方便行车,用一段曲线来缓和,称为竖曲线采用抛物线拟合。 一、竖曲线要素的计算公式 (2)曲线主点桩号计算: ZH(桩号)=JD(桩号)-T HY(桩号)=ZH(桩号)+l s QZ(桩号)=HZ(桩号)-L/2 YH(桩号)=HY(桩号)+L y HZ(桩号)=YH(桩号)+l s JD(桩号)=QZ(桩号)+J/2 30-3 336629-3 4028)-(3 )(227-3 2 sec )(26-3 225-3 2ls 180)2(m 18024) -(3 2 )(23) -(3 9022)-(3 23842421)-(3 )( 24023 4202 30003 422 3m R l R l y m R l l x m L T J m R p R E m l L L R l R L m q tg p R T R l m R l R l p m R l l q s s s s s Y s s s s s s -=-=-=-?+=-=+??-=+??=+?+=???=-=-=α π βααπα πβ

相邻坡段的坡度为i1和i2,代数差为ω=i2 -i1 ω为正时,是凹曲线;ω为负,是凸曲线。 2.竖曲线诸要素计算公式 竖曲线长度或竖曲线半径R: (前提:ω很小) L=Rω 竖曲线切线长:T=L/2=Rω/2 竖曲线上任一点竖距h: 竖曲线外距: [例1]、某山岭区二级公路,变坡点桩号为K5+,标高为,变坡点桩号的地面高程为,i1=+5%,i2=-4%,竖曲线半径R=2000m。试计算竖曲线诸要素以及桩号为K5+和K5+处的设计高程,BPD的设计高程与施工高。 解:1.计算竖曲线要素 ω= |i2-i1|= | =,为凸型。 曲线长L=Rω=2000×=180m 切线长T=L/2=180/2=90m

各类能源热值换算方法

各类能源热值换算方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各类能源热值换算方法(完整) 日期:2016-08-01作者:admin分类:浏览:234次 各类能源热值换算方法(完整) —–天津金优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 表1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注:此表平均低位发热量用千卡表示,如需换算成焦耳,只需乘即可。 1、各种燃料的参考热值: 液化石油气:23000-24000kcal/kg 天然气:8500-9250kcal/m3 柴油:11000kcal/kg

电:860kcal/kwh 煤油:10250kcal/kg 这三种气体的热值:液化气最高,天然气次之,城市煤气较低。所以使用这三种气体的灶具等是不一样的,不能直接互换使用。 1)天燃气每立方燃烧热值为8000大卡至8500大卡,取8300。 2)管道煤气每立方米热值:3550千卡。 3)电每度热值:860千卡。 4)液化气每公斤热值:10800千卡。 管道天然气、管道煤气、电与液化石油气价钱比较:. 每公斤液化气燃烧热值为10800千卡。每瓶液化气重公斤,总计燃烧热值156600千卡。以100元每瓶算,100/156600=元/千卡。 例如:将10公斤20度的水加热到50度,需要351千卡的热量,用液化气要:351*=元。 用天然气要:351/8300=立方米;

用管道煤气要:351/3550=立方米, 则用电要:351/760=度=*=元; 管道天然气、管道煤气、电与液化石油气价格比较: 1.天然气:156600/8300= 即:T<液化气价格/时,用天然气实惠; 2.管道煤气:156600/3550= 即:M<液化气价格/时,用管道煤气实惠; 3.电:156600/860= 即:D<液化气价格/时,用电实惠; 以上:T、M、D分别代表天然气、管道煤气和电的单位价钱。 2、换算方法: 例①:500kg液化石油气相当于多少天然气 500kg×23000kcal/kg÷9000kcal/m3=

最常用钻井液计算公式

钻井液有关计算公式 一、加重:W= Y(Y-Y)/Y)-谡 W :需要加重1方泥浆的数量(吨) Y:加重料密度 Y:泥浆加重前密度 Y:泥浆加重后密度 二、降比重:V= (丫原-丫稀)丫水/ 丫稀-丫水 V:水量(方) 丫原:泥浆原比重 丫稀:稀释后比重 丫水:水的比重 三、配1方泥浆所需土量:W= 丫土(丫泥-丫水)/丫土-丫水 丫水:水的比重 丫泥:泥浆的比重 丫土:土的比重 四、配1方泥浆所需水量:V=1-W 土/丫土 丫土:土的比重 W 土:土的用量 五、井眼容积:V=1/4 U D2H D :井眼直径(m) H :井深(m) 六、环空上返速度:V 返= 1 2.7Q/D 2-d2 Q: 排量(l/S ) D: 井眼直径(cm) d: 钻具直径(cm) 七、循环周时间:T=V/60Q=T井内+T地面 T: 循环一周时间(分钟) V: 泥浆循环体积(升) Q: 排量(升/秒)

八、岩屑产出量:W= T D2* Z/4

W:产出量(立方米/小时) Z:钻时(机械钻速)(米 /小时) D:井眼直径(米) 九、粒度范围 粗 中粗 中细 细 超细 胶体 粘土级颗粒 砂粒级颗粒 粒度》2000卩 粒度2000- 250卩 粒度250-74卩 粒度74-44卩 粒度44- 2 粒度W 2 1 粒度w 2 1 粒度》74 1 十、API 筛网规格: 目数 20 30 40 50 60 80 100 120 十一、除砂器有关数据 除砂器:尺寸(6-12 〃) 处理量( 除砂器:尺寸(2-5 〃) 处理量( 28-115立方米/小时) 范围(除74 1以上) 6-17立方米/小时) 范围(除44 1以上) O I ” O n -=1.195 *(‘600 - -00) T c =1.512*( ... 6可00 -「600 ) 2 孔径 (1 ) 838 541 381 279 234 178 140 十二、极限剪切粘度 十三、卡森动切力:

公路工程常用公式

公路工程常用公式 一、三角函数公式: 1)、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如果∠C=90°,∠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那么 ○1三边之间的关系为(勾股定理) ○2锐角之间的关系为∠A+∠B=90° ○3边角之间的关系为 (4)其他有关公式 面积公式:(hc为c边上的高) 2)、正弦公式,即为正弦定理 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 等。 即a/sinA=b/sinB=c/sinC=2R(2R在同一个三角形 中是恒量,是此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的两倍) 这一定理对于任意三角形ABC,都有 (1)a/sinA=b/sinB=c/sinC=2R R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 (1) a=2RsinA, b=2RsinB, c=2RsinC; (2) sinA : sinB;sinC = a : b : c; 3)任意三角形余弦公式:a2=b2+c2-2bc(cosA) ;cosA=(b2+c2-a2)/2bc 二、弧长公式:n∏r/180;扇形面积公式:n∏r2/360 公路测量常用公式: 一、圆曲线:曲线要素的计算若已知:转角α 及半径 R ,则:切线长:;曲线长: 外距:;切曲差: (1)主点里程的计算 ZY 里程 =JD 里程 -T ; YZ 里程 =ZY 里程 +L ;

QZ 里程 =YZ 里程 -L/2 ; JD 里程 =QZ 里程 +D/2 (用于校核) 二、缓和曲线 (spiral) 的测设 1、概念:为缓和行车方向的突变和离心力的突然产生与消失,需要在直线(超高为 0 )与圆曲线(超高为 h )之间插入一段曲率半径由无穷大逐渐变化至圆曲线半径的过渡曲线(使超高由 0 变为 h ),此曲线为缓和曲线。主要有回旋线、三次抛物线及双纽线等。 2、回旋型缓和曲线基本公式 ——缓和曲线全长。 (1)切线角公式:——缓和曲线长所对应的中心角。 (2)缓和曲线角公式:——缓和曲线全长所对应的中心角亦称缓和曲线角。 (3)缓和曲线的参数方程: (4)圆曲线终点的坐标:

九年级:物理教案-燃料及其热值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 / 九年级物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物理教案-燃料及其热值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2)知道什么是燃料的燃烧值和单位,会查燃料燃烧值表. 能力目标 会计算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燃料. 情感目标 结合有效利用燃料的途径,使学生懂得节约和充分利用能源的重要意义.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有两部分,“燃料的热值”从生产和生活的一些现象出发,说明了现代社会中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内能,且由燃料燃烧得到.又提供了科学资料,列举了几种燃料的热值,并给

出了热值的定义和单位,本处要求学生能做简单的计算. “有效利用燃料”直接联系实际介绍了燃料燃烧利用的情况,并分析现代的大型锅炉,说明了提高利用率的方法,最后结合具体数据介绍了提高燃料的利用率的实际意义.教法建议 引入新课的方法,可以由学生联系生产和生活的实际来举例分析,而知道在现代社会中,使用能量主要还是从燃料燃烧中获得的内能. “燃料的热值”,学生观察和分析教材的或教师提供的科技资料,学习热值的概念,并用简单的数学方法,会进行有关的热值计算. “有效利用燃料”,教师分析,使学生知道燃料实际很难完全燃烧,只有一部分被利用,引出了使用效率问题,可以用画比例图的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炉子的效率.接着学生阅读资料(课本上的或教师提供的)得出提高锅炉的效率和燃料的利用率的方法.本部分内容可以学生小组讨论.对于提高燃料利用率,也是采用提供学生学习资料,学生可以课下收集相关内容学习,提高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学生从学习中体会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教学设计方案 燃料及其热值 【课题】燃料及其热值

缓和曲线常用计算公式

一、缓和曲线常数 1、 内移距P : 3420268824R l R l P n -= 2、 切垂距m : 2 302402R l l m -= 3、缓和曲线基本角: R l R l πβ000902== 3、 缓和曲线偏角: R l R l πδ000306== 5、缓和曲线反偏角: R l R l b π000603== 缓和曲线常数既有线元素,又有角元 素,且均 为圆曲线半径R 和缓和曲线 长0l 的函数。线元素要计算到mm ,角元素要计算到秒。 二、缓和曲线综合要素 切线长:()m P R T +?? ? ??+=2tan α 曲线长:()0022l R L +-=βα 外视距:R P R E -?? ? ??+=2cos 0α 切曲差:L T q -=2 曲线综合要素均为线元素,且均为转向角 α、圆曲线半径R 和缓和曲线长0 l 的函数。曲线综合要素计算到cm 。 三、缓和曲线任意点偏角计算

2020202902306Rl l Rl l Rl l Rl l t t t t t t πβπδ==== 0202603Rl l Rl l b t t t π== 实际应用中,缓和曲线长0l 均选用10m 的倍数。 四、偏角法测设缓和曲线遇障碍 ()()T B B T l l l l Rl 2610 +-=βδ ()()()()T F T F T F T F F l l l l Rl l l l l Rl 23026100 +-=+-= πδ —B l 为靠近ZH(HZ)点的缓和曲线长; —T l 为置镜点的缓和曲线长; —F l 为远离ZH(HZ)点的缓和曲线长。 五、直角坐标法 1、缓和曲线参数方程: 520 2401a a a l l R l x -= 30 373033661l R l l Rl y a a a -= 2、圆曲线 m R x b b +=αsin ()P R y b b +-=αcos 1 式中,b α为圆心O 到切线的垂线方向和到B 的半径方向所形成的圆心角,按 下式计算:

楼梯工程量计算方法

楼梯工程量 ⑴、现浇楼梯面积; ⑵、楼梯的实际体积; ⑶、楼梯栏板、栏杆; ⑷楼梯装修: 楼梯侧面装修;楼梯底面装修。⑸楼梯模板 楼梯工程量计算方法: ⑴楼梯的水平投影面积 现浇混凝土楼梯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不扣除宽度小于 500mm的楼梯井,伸入墙内部分不计算。 楼梯的水平投影面积包括踏步、斜梁、休息平台、平台梁以及楼梯与楼板连接的梁(楼梯与楼板的划分以楼梯梁的外侧面为分界)。 ②当整体楼梯与现浇楼板无梯梁连接时,以楼梯的最后一个踏步边缘加 300mm为界。 楼梯体积=踏步体积+梯板体积 三角弄面积公式底*高 踏步体积=三角形面积(踏步宽度*踏步高度)*梯板净宽*踏宽数。(其中:踏步个数=踏宽数+1; 踏宽数=楼梯净长/踏步宽度(楼梯净长:

等于踏步段水平投影净长,即扣减(墙)后的长度); 踏步高度=楼梯高度/ (踏步个数+1); 梯板净宽= 楼梯宽度扣减墙后的宽度。) ②梯板体积=梯板净宽*楼梯斜长*梯板厚度。 (其中: 楼梯斜长=K*?梯水平投影长度(楼梯水平投影长度=楼梯净长;K=[SQRT (踏步宽度八2 +踏步高度A2) ]/踏步宽度) ③休息平台体积: 计算同板。 如果休息平台与墙相交,扣除与墙相交部分体积 ⑶楼梯栏板、栏杆 ①栏板按面积或者体积计算 栏板体积=栏板面积於板厚度计算 栏板面积=栏板xx栏板高度计算 栏板xx是楼梯的实际xx,即斜xx ⑷楼梯装修: 楼梯侧面装修;楼梯底面装修。 其中: 踏步侧面面积踏步宽度*踏步高度*踏步个数; 梯板侧面积=楼梯斜长*梯板厚度。

③楼梯底面装修=楼梯底部面积 ⑸楼梯模板=楼梯侧模+楼梯底模;计算同装修面积

各种燃料折合成标准煤的计算方法

各种能源折算的原则 1.应符合G B3100-82/G B3101-82的规定 2.计算综合能耗时,各能源分别折算成一次能源的规定的同一单位即吨标煤3任一规定的体系实际消耗的燃料能源都应用基低位发热量为计算基础,折算为标煤4应用基低位发热量等于29.3076M J的燃料称为1k g标准煤5任一规定的体系实际消耗的二次能源以及耗能工质均按相应的能源等价值折算为一次能源:本企业自产时,他的能源等价值按投入产出的原则自行规定;外购外销时其能源等价值必须相同。当未提供能源等价值,可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折算系数进行折算。比如说蒸汽作为一个整体来计算只是计算用去多少燃料和产出多少蒸汽,不会来计算具体产出多少高压蒸汽多少中压蒸汽,所以在折标系数上高低压蒸汽是没有区别的。当然根据规定你也可以企业自己的计量结果来规定不同工质的折标系数,但是在报能源管理部门和统计局的时候都应该统一折标系数,否则不同企业就无法比较。 公用工程比如冷冻水、工艺水、锅炉水、氮气、压缩空气等等均属于二次能源,等价热值的概念是加工转换一个度量单位的某种二次能源与相应投入的一次能源的当量。因此等价热值是一个变动值,随着能源加工转换的效率而改变。我们目前所用国家统计局所颁布的折标系数是一个平均的水平。 1公斤重的标准煤的热值为29.308MJ/kg 即生产一度电不少于约0.12KG的标准煤. 各类能源折算标准煤的参考系数 能源名称平均低位发热量折标准煤系数

原煤 20934千焦/公斤 0.7143公斤标煤/公斤 洗精煤 26377千焦/公斤 0.9000公斤标煤/公斤 其他洗煤 8374 千焦/公斤 0.2850公斤标煤/公斤 焦炭 28470千焦/公斤 0.9714公斤标煤/公斤 原油 41868千焦/公斤 1.4286公斤标煤/公斤 燃料油 41868千焦/公斤 1.4286公斤标煤/公斤 汽油 43124千焦/公斤 1.4714公斤标煤/公斤 煤油 43124千焦/公斤 1.4714公斤标煤/公斤 柴油 42705千焦/公斤 1.4571公斤标煤/公斤 液化石油气 47472千焦/公斤 1.7143公斤标煤/公斤 炼厂干气 46055千焦/ 公斤 1.5714公斤标煤/公斤 天然气 35588千焦/立方米 12.143吨/万立方米 焦炉煤气 16746千焦/立方米 5.714吨/万立方米 其他煤气 3.5701吨/万立方米 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计算方法 ?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是指企业每万元工业增加值所消耗的能源量(吨标准煤)。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是指企业每万元工业产值所消耗的能源量(吨标准煤)。万元增

钻井计算公式精典

钻井计算公式(精典) 1、卡点深度: L=eEF/105P=K×e/P 式中:L-----卡点深度米 e------钻杆连续提升时平均伸长厘米 E------钢材弹性系数=2、1×106公斤/厘米2 F------管体截面积。厘米2 P------钻杆连续提升时平均拉力吨 K------计算系数 K=EF/105=21F 钻具被卡长度l: l=H-L 式中H-----转盘面以下的钻具总长米 注:K值系数5"=715(9、19) 例:某井在井深2000米时发生卡钻,井内使用钻具为壁厚11毫米的59/16"钻杆,上提平均拉力16吨,钻柱平均伸长32厘米,求卡点深度与被卡钻具长度。 解:L=Ke/P 由表查出壁厚11毫米的59/16"钻杆的K=957 则:L=957×32/16=1914米 钻具被卡长度: L=H-L=2000-1914=86米 2、井内泥浆量的计算 V=D2H/2或V=0、785D2H 3、总泥浆量计算 Q=q井+q管+q池+q备 4、加重剂用量计算: W加=r加V原(r重-r原)/r加-r重 式中:W加----所需加重剂的重量, 吨 r原----加重前的泥浆比重, r重----加重后的泥浆比重 r加---加重料的比重 V原---加重前的泥浆体积米3 例:欲将比重为1、25的泥浆200米3,用比重为4、0的重晶石粉加重至1、40,需重晶石若干?解:根据公式将数据代入: 4×200(1、40-1、25)/4、0-1、40=46吨 5、降低泥浆比重时加水量的计算 q=V原(r原-r稀)/r稀-r水 式中:q----所需水量米3 V原---原泥浆体积米3 r稀---稀释后泥浆比重 r水----水的比重(淡水为1) r原---原泥浆比重

缓和曲线计算公式

当前的位置】:工程测量→第十一章→ 第四节圆曲线加缓和曲线及其主点测设 第四节圆曲线加缓和曲线及其主点测设 §11—4 圆 曲线加缓 和曲线及 其主点测 设 一、缓和曲 线的概念 二、缓和曲线方程 三、缓和曲线常数 四、圆曲线加缓和曲线的综合要素及主点测设 一、缓和曲线的概念 1、为什麽要加入缓和曲线? (1)在曲线上高速运行的列车会产生离心力,为克服离心力的影响,铁路在曲线部分采用外轨超高的办法,即把外轨抬高一定数值.使车辆向曲线内倾斜,以平衡离心力的作用,从而保证列车安全运行。 图11-10(a).(b)为采用外轨超高前、后的情况。 外轨超高和内轨加宽都是逐渐完成,这就需要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加设一段过渡曲线——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 其曲率半径ρ 从∞逐渐变化到圆曲线的半径R 。 2、缓和曲线必要的前提条件(性质): 在此曲线上任一点P 的曲率半径ρ与曲线的长度l成反比,如图11-12所示,以公式表示为: ρ ∝1l 或ρ. l = C (11-4) 式中: C 为常数,称曲线半径变更率。 当l= l o时,ρ= R ,按(11-4)式,应有 C = ρ.l= R .l o (11-5) 符合这一前提条件的曲线为缓和曲线,常用的有辐射螺旋线及三次抛物线,我国采用辐射螺旋线。 3、加入缓和曲线后的铁路曲线示意图(见图11-J)

二、缓和曲线方程 1、加入缓和曲线后的切线坐标系 坐标原点:以直缓(ZH)点或缓直(HZ)点为原点; X坐标轴:直缓(ZH)点或缓直(HZ)点到交点(JD)的切线方向; Y坐标轴:过直缓(ZH)点或缓直(HZ)点与切线垂直的方向。 其中:x、y 为P点的坐标;x o、y o为HY点的坐标; ρ 为P 点上曲线的曲率半径;R 为圆曲线的曲率半径 l 为从ZH点到P 点的缓和曲线长;l o为从ZH点到HY点的缓和曲线总长; 2、缓和曲线方程式: 根据缓和曲线必要的前提条件推导出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的坐标为 实际应用时, 舍去高次项, 代入C=R*l o,采用下列公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