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角观测表格

水平角观测表格
水平角观测表格

水平角观测记录(测回法)

日期天气班级小组

水平角观测记录(测回法)

日期天气班级小组

水平角观测记录(测回法)

日期天气班级小组

水平角观测记录(测回法)

日期天气班级小组

水平角观测记录(测回法)

日期天气班级小组

水平角观测记录(测回法)

日期天气班级小组

水平角观测记录(测回法)

日期天气班级小组

水平角观测记录(测回法)

日期天气班级小组

水平角观测记录(测回法)

日期天气班级小组

水平角观测记录(测回法)

日期天气班级小组

水平角观测记录(测回法)

日期天气班级小组

水平角观测记录(测回法)

日期天气班级小组

水平角观测记录(测回法)

日期天气班级小组

水平角观测记录(测回法)

日期天气班级小组

水平角观测记录(测回法)

日期天气班级小组

水平角观测记录(测回法)

日期天气班级小组

水平角观测记录(测回法)

日期天气班级小组

水平角观测记录(测回法)

日期天气班级小组

水平角观测记录(测回法)

日期天气班级小组

水平角观测记录(测回法)

日期天气班级小组

(简公开课)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第3章角度测量 第三节角度测量方法——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授课老师:王金福授课时间: 2011年12月19日教学目的: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基本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数据记录及内业计算。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较为直观地展示图、表,利于学生理解。进行现场示范操作,直观展现测量方法。利用日常物品作为教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学内容: 一、复习 1、水平角测量原理(教室内取点讲解) 水平角定义:地面上相交的两条直线投影到同一个水平面上所夹的角 度称为水平角,用β表示。 特点:顺时针0°~360° 计算公式: =b-a 当b≥a时β= b-a 当b<a时β= b+360°-a 2、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构造: a)对中整平装置(基座、垂球或光学对中器、水准器) b)照准装置(望远镜、支架、转动控制装置) c)读数装置(水平度盘及控制装置、竖直度盘及控制装置、读 数显微装置) 3、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操作: 对中,整平,瞄准,读数

二、讲授新课 的单个水平角测回法:两个方向之间上需要观测多个方向方向观测法:一个测站量{ 水平角测 盘左(正镜):竖直度盘位于望远镜视准轴方向左侧 盘右(倒镜):竖直度盘位于望远镜视准轴方向右侧 测回法观测水平角具体操作步骤:(现场操作演示) (1) 在角顶O 上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 (2) 以盘左位置瞄准左边目标A ,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 左。(样表: 教案P3表3-2) (3) 顺时针转动仪器,瞄准右边目标B ,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 左。 则盘左所测得角值为β左=b 左-a 左。 以上完成了上半测回。为了检核及消除仪器误差对测角的影响,应以盘右位置再作下半测回观测。 (4) 先瞄准右边目标B ,得水平度盘读数b 右;逆时针方向转动仪 器,瞄准左边目标A ,得水平度盘读数a 右,完成下半测回。盘右 时水平角值为β右=b 右-a 右。 计算角值时,均用右边目标读数b 减去左边目标读数a ,不够减时加上360°。 上、下半测回合称一个测回。用DJ6光学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上、下两个半测回所测角值之差不超过±40"时,取盘左、盘右两次角值得平均值作为一个测回得测角结果。即 β=(β左+β右)/2 若两个半测回得不符值超过±40"时,则该水平角应重新观测。 当测角精度要求较高时,需要观测n 个测回。为了减小度盘刻划不均匀的误差,每个测回应按180°/n 的差值变换度盘起始位置。

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

实训 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 一、 目的与要求 1、学会方向观测法的观测程序。 2、了解方向观测法的精度要求及重测原则。 二、 仪器设备 1、由仪器室借领:经纬仪1台,记录板1块。 2、自备:计算器、铅笔、记录表格、草稿纸 三、 方法与步骤 1、观测程序: (1) 在O 点安置经纬仪,选A 方向作为起始零点方向。 (2) 盘左位置照准A 方向,并拨动水平度盘变换手轮,将A 方向的水平度盘配置在0°10′ 00″附近,然后顺时针转动照准部1~2周,重新照准A 方向,并读取水平度盘读数,记入方向观测法记录表中。 (3) 按顺时针方向依次照准B 、C 、D 方向,并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将读数值分别记入记录 表中。 (4) 继续旋转照准部至A 方向,再读取水平度盘读数,检查归零差是否合格。 (5) 盘右位置观测前,先逆时针旋转照准部1~2周后,再照准A 方向,并读取水平度盘读 数,记入记录表中。 (6) 按逆时针方向依次照准D 、C 、B 方向,并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将读数值分别记入记录 表中。 (7) 逆时针继续旋转至A 方向,读取零方向A 的水平度盘读数,并检查归零差2c 互差。 2、起始方向度盘读数位置的变换规则 为提高测角精度,减少读盘刻划误差的影响,各测回起始方向的度盘读数位置应均匀的分布在度盘和测微尺的不同位置,根据不同的测量等级和使用的仪器,可采用下列公式确定 起始方向的度盘读数,即每测回起始方向盘左的水平度盘读数应设置为(n n 60 180+?)的整倍数。 3

4、计算与检验 (1)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瞄准目标后要进行两次测微,两次读数,且两次读数之差不超限。 (2)半测回归零差:即上下半测回中零方向两次读数之差。 ①上半测回归零差超限,应立即重测。 ②当下半测回归零差超限时,应重测整个测回。 (3)各测回同方向2c互差:上下半测回中,同一方向盘左、盘右水平度盘读数差,即2c=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当“盘右读数”>180°时取“—”,否则取“+”),反应了2倍视准轴误差。 ①零方向的2c互差超限时,则重测整个测回。 ②其他方向的2c互差超限时,则重测超限方向,并联测零方向。当一测回重测方向超 过1/3总方向数时,应重测整个测回。 (4)平均方向值:指各测回同一方向盘左和盘右读数的平均值,平均方向值=1/2[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 (5)归零方向值:为将各测回的方向值进行比较和最后取平均值,在各个测回中将起始方向值化为0°,并把其他方向值与之相减即得各方向归零方向值,两方向之差即为相应水平角。 四、注意事项 1、仪器高度适宜,三脚架要踩实,中心连接螺旋固紧,操作时勿手扶三脚架,旋动各螺旋要 有手感,用力适度。 2、尽量使仪器不受烈日暴晒或选择有利时间观测。 3、精确对中和瞄准,尤其对短边测角。 4、观测目标间高差较大时,注意仪器整平。 5、记录计算要及时、清楚,发现问题立即重测。 6、一测回内不得重新调整水准管,若气泡偏离中央较大,应重新整平仪器,重新观测。 7、选择距离适中、通视良好、成像清晰、竖角较小的目标方向做零方向。 8、每半测回观测前应先旋转照准部1~2周。 9、使用微动螺旋和测微螺旋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均应为“旋进”,以避免隙动误差。 10、进行水平角观测时,应尽量照准目标下部。

水平角的测量方法

水平角的测量方法 一、测回法 1.测回法的观测方法(测回法适用于观测两个方向之间的单角) 如图3-9所示,设O为测站点,A、B为观测目标,用测回法观测OA与OB两方向之间的水平角β,具体施测步骤如下。 (1)在测站点O安置经纬仪,在A、B两点竖立测杆或测钎等,作为目标标志。 (2)将仪器置于盘左位置,转动照准部,先瞄准左目标A,置零、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 L,设读数为0?01′30″,记入水平角观测手簿表3-1相应栏内。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右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 L,设读数为98?20′48″,记入表3-1相应栏内。 以上称为上半测回,盘左位置的水平角角值(也称上半测回角值)βL为:

βL=b L-a L=98?20′48″-0?01′30″=98?19′18″ (3)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倒转望远镜成盘右位置,先瞄准右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 R,设读数为278?21′12″,记入表3-1相应栏内。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逆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左目标A,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 R,设读数为180?01′42″,记入表3-1相应栏内。 以上称为下半测回,盘右位置的水平角角值(也称下半测回角值)βR为: βR=b R-a R=278?21′12″-180?01′42″=98?19′30″ 上半测回和下半测回构成一测回。 表3-1 测回法观测手簿 6 均值作为一测回角值β。

在本例中,上、下两半测回角值之差为: △β=βL -βR =98?19′18″-98?19′30″=-12″ 一测回角值为: 98?19′18″+98?19′30″98?19′24″ 将结果记入表3-1相应栏内。 注意:由于水平度盘是顺时针刻划和注记的,所以在计算水平角时,总是用右目标的读数减去左目标的读数,如果不够减,则应在右目标的读数上加上360?,再减去左目标的读数,决不可以倒过来减。 当测角精度要求较高时,需对一个角度观测多个测回,应根据测回数n ,以180?/n 的差值,安置水平度盘读数。例如,当测回数n =2 时,第一测回的起始方向读数可安置在略大于0?处;第二测回的起始方向读数可安置在略大于(180?/2)=90?处。各测回角值互差如果不超过±40″(对于DJ 6 型),取各测回角值的平均值作为最后角值,记入表3-1相应栏内。 ( 21 )(2 1=+=R L βββ=)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观测程序: 盘左 瞄准J ,读数j 左 瞄准K ,读数k 左 盘右 瞄准K ,读数k 右 瞄准J ,读数j 右 β左=k 左-j 左 β右=k 右-j 右

水平角方向观测计算方法

水平角方向观测计算方法! O点,观测方向有A,B,C,D四个,在O点安置好仪器,在A,B,C,D四个目标中选择一个标志清晰的点作为零方向,例如以A点方向为零方向,一测回观测?的操作程序如下: 1.上半测回操作。盘左,瞄准目标A,将水平度盘读数配置调制在0°左右(成A点方向为零方向),检查瞄准情况后读取水平方向度盘,记入观测手簿。松开制动螺旋,顺时针转动照准部,依次瞄准B,C,D点的照准标志进行观测,其观测顺序依次为A→B→C→D→A,最后返回到零方向A的操作称为上半测回归零,再次观测零方向A的读数称为归零差。规范规定,对于DJ6经纬仪,归零差不应大于18″。 2.下半测回操作。纵转望远镜,盘右瞄准照准标志A,读取数据,记入观测手簿。松动制动螺旋,逆时针转动照准部,一次瞄准D,C,B,A点的照准标志后进行观测,其观测顺序为A→D→C→B→A,最后返回到零方向A的操作称下半测回归零,至此。一测回的观测操作完成。 如需观测几个测回,各测回岭方向应以180°/n为增量配置水平度盘读数。 3.计算步骤: (1)计算2C值(又称两倍照准差) 上式中,盘右读数大于180?时取“-”号,盘右读数小于180?时取“+”号。一测回内各方向2c 值互差不应超过±18″(DJ6光学经纬仪)。如果超限,则应重新测量。 (2)计算各方向的平均读数 平均读数又称为各方向的方向值。 计算时,以盘左读数为准,将盘右读数加或减180?后,和盘左读数取平均值。起始方向有两个平均读数,故应再取其平均值,表1-3-2第7栏上方小括号数据。 (3)计算归零后的方向值 将各方向的平均读数减去起始方向的平均读数(括号内数值),即得各方向的“归零后方向值”,起始方向归零后的方向值为零。 (4)计算各测回归零后方向值的平均值

水平角观测中的主要误差和操作的基本规则(精)

§3.5 水平角观测中的主要误差和操作的基本规则 观测工作是在野外复杂条件下进行的,由于观测人员和仪器的局限性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观测中会有误差。为使观测结果达到一定的精度,需要找出误差的规律,研究和采取消除或减弱误差影响的措施,制定出观测操作中应遵守的基本规则,以保证观测成果的精度。 水平角观测误差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观测过程中引起的人差;二是外界条件引起的误差;三是仪器误差。仪器误差又包含仪器本身的误差和操作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对于人差,主要是通过提高观测技能加以减弱,这里不进行讨论。 3.5.1 外界条件对观测精度的影响 外界条件主要是指观测时大气的温度、湿度、密度、太阳照射方位及地形、地物等因素。它对测角精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观测目标成像的质量,观测视线的弯曲,觇标或脚架的扭转等方面。 1.目标成像质量 观测目标是测角的照准标的,它的成像好坏,直接影响着照准精度。如果成像清晰、稳定,照准精度就高;成像模糊、跳动,照准精度就低。 我们知道,目标影像是目标的光线在大气中传播一定距离后进入望远镜而形成的。假如大气层保持静止,大气中没有水气和灰尘,目标成像一定是清晰、稳定的。但实际的大气层不可能是静止的,也不可能没有水气和灰尘。日出以后,由于阳光的照射,使地面受热,近地面处的空气受热膨胀不断上升,而远离地面的冷空气下降,形成近地面处空气的上下对流。当视线通过时,使其方向、路径不断变化,从而引起目标影像上下跳动。由于地面的起伏及土质、植被的不同,各处的受热程度也不同。因此,空气不仅有上下对流,还会产生水平方向上的对流,当视线通过时,目标影像就左右摆动。 另外,随着空气的对流,地面灰尘、水气也随之上升,使空气中的灰尘、水气越来越多;光线通过时其亮度的损失也愈大,目标成像就愈不清晰。 由上可知,目标成像跳动或摆动的原因是空气的对流;目标成像是否清晰,主要取决于空气中灰尘和水气的多少。为了保证目标成像的质量,应采取如下措施。 (1)保证足够的视线高度 因为愈靠近地面,空气愈不稳定,灰尘和水气也愈多,成像质量愈差;反之视线愈远离地面,成像质量愈好。在选点时,一定要按《规范》要求,确保视线有一定高度,在观测时,必要时也可采取适当措施,提高视线高度。 (2)选择有利的观测时间 如果仅考虑目标成像的质量,只要符合下列要求,就是有利的观测时间:不论观测水平角还是垂直角,均要求目标成像尽可能清晰;观测水平角时,成像应无左右摆动;观测垂直角时应无上下跳动。 但是,选择观测时间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目标的成像质量,还要考虑到其他因素对测角精度的影响,如折光的影响等,不可顾此失彼。 2.水平折光 大家知道,光线通过密度不均匀的介质时,会发生折射,使光线的行程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曲线。由于越近地面空气的密度越大,使得垂直方向大气密度呈上疏下密的垂直密度梯度,而使光线产生垂直方向的折光,称为垂直折光。空气在水平方向上密度也是不均匀的,形成水平密度梯度,而产生水平方向的折光,称为水平折光。下面对水平折光加以讨论,垂直折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记录表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记录表 日期: _____ 年 ___ 月 ___ 日天气: _____ 仪器型号: __________ 组号: ________ 观测者: _______________ 记录者: _______________ 立测杆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记录表 日期: _____ 年 ___ 月 ___ 日天气: _____ 仪器型号: __________ 组号: ________ 观测者: _______________ 记录者: _______________ 立测杆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

竖直角观测记录表 日期:仪器型号:观测者:时间:天气:记录者: 竖直角观测记录表 日期:仪器型号:观测者:时间:天气:记录者: 竖直角观测记录表 日期:仪器型号:观测者:时间:天气:记录者:

点号转折角 °′″ 改正数 °′″ 改正角 °′″ 坐标 方位角 °′″ 距离 m 增量计算值改正后增量坐标值 点 号 ?x/m?y/m?x/m?y/m x/m y/m 1234=2+35678910111213 A B 1 2 3 4 C D 辅 助 计 算

点号转折角 °′″ 改正数 °′″ 改正角 °′″ 坐标 方位角 °′″ 距离 m 增量计算值改正后增量坐标值 点 号 ?x/m?y/m?x/m?y/m x/m y/m 1234=2+35678910111213 A B 1 2 3 4 C D 辅 助 计 算

注:合同范本有风险,使用需谨慎,法律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范本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最好找专业律师起草或审核后使用,谢谢您的关注!

水平角测量

测绘法测水平角方法和步骤 1.安置经纬仪于测站上,对中整平。 2.度盘设置:若共测n个测回,则第i个测回的度盘位置为略大于(i-1)*180°/n。如测两个测回,根据公式计算,第一测回起始读数稍大于0°,第二测回起始读数稍大于90°。转动度盘变换手轮,将第i测回的度盘置于相应的位置。若只测一个测回则可不配置度盘。 3.一测回观测盘左:瞄准左目标A,读取水平度盘的读数a1,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右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的读数b1,计算上半测回角值β左=b1-a1。盘右:瞄准右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2,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目标A,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2,计算下半测回角值β右=b2-a2。检查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是否超限,若在±40″范围内,计算一测回角值β=1/2(β左-β右)。4.测站观测完毕后,检查各测回角值互差不超过±24″,计算各测回的平均角值。 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方法和步骤 1. 在开阔地面上选定某点O为测站点,用钢钎或者记号笔桩定O点位置。然后在场地四周任选4个目标点A、B、C和D(距离O点各约15~30m),分别用钢钎或者记号笔桩定各目标点; 2. 在测站点O上安置仪器,并精确对中、整平; 3. 盘左:瞄准起始方向A,将水平度盘读数配置在略大于0°00′

00″的读数,作为起始读数记入表格中。顺时针旋转照准部依次瞄准B、C、D各方向读取水平度盘读数记入表格中。最后转回观测起始方向A,再次读取水平度盘读数,称为“归零”。检查归零差是否超限; 4. 盘右:逆时针依次瞄准A、D、C、B、A各方向,依次读取各目标的水平度盘读数并记入表格中,检查归零差是否超限。此为一测回观测; 5. 计算同一方向两倍照准差2C; 6. 重复1~5步骤进行第二测回观测。但此时盘左起始读数应调整为90°00′00″。

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实验报告记录

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实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3 第五小组《土木工程测量》课程实验报告 第三次《土木工程测量》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内容:方向法观测法测水平角 年级专业:__12交通工程___________ 组别:No.______5______________ 组员:彭杏华学号:12308028 林加贤12308021 潘兴龙123080 钱粮123080 龙礼12308024 郑艺宜123080 报告日期:_2014_年___10_月__28_日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方向法观测水平角的操作顺序、记录及计算的方法; 2.掌握方向观测水平角内业计算中各项限差的意义和规定; 3.进一步熟悉电子经纬仪的操作。 4.本次实验要求的限差为: 1)光学对中法对中,对中误差小于1mm; 2)半测回归零差不超过±18″; 3)各测回方向值互差不超过±24″。 二、仪器准备 主要设备:DT-02电子经纬仪(编号T45290)1台 三角架1副 花杆2根 记录表1张 三、方法与步骤 1.在开阔地面上选定某点O为测站点,用记号笔桩定O点位置。然后在场地 四周任选5个目标点A、B、C、D和E(距离O点各约15~30m),分别用明显标志点或记号笔桩定各目标点; 2.在测站点O上安置仪器,对中: 目的是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可以移动脚架、旋转脚螺旋使对中标志准确对准测站点的中心。 3.整平:电子经纬仪目的是使仪器竖轴铅垂,水平度盘水平。根据水平角的定 义,是两条方向线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以水平度盘一定要水平。 4.粗平:伸缩脚架腿,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5.检查并精确对中:检查对中标志是否偏离地面点。如果偏离了,旋松三角架 上的连接螺旋,平移仪器基座使对中标志准确对准测站点的中心,拧紧连接螺旋。 6.经纬仪精平:旋转脚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 7.盘左:瞄准起始方向A,将水平度盘读数配置在略大于0°00′00″的读数,作 为起始读数记入表格中。顺时针旋转照准部依次瞄准B、C、D各方向读取水平度盘读数记入表格中。最后转回观测起始方向A,再次读取水平度盘读数,称为“归零”。检查归零差是否超限; 8.盘右:逆时针依次瞄准A、E、D、C、B、A各方向,依次读取各目标的水平

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实验报告

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实 验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实验报告一、测区概况: 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的地点是D楼前的区域,当天天气阴,多云。二、目的与要求 目的: 1、掌握用DJ6按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方法及工作程序,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记录、计算方法和各项限差要求 2、掌握竖直角测量的方法,进行竖直角测量计算 水平角观测相关精度要求:DJ6光学经纬仪,半测回归零差不得超过18″,同一测回2C互差不得超过24″。 (3)仪器和工具 所需仪器DJ6光学经纬仪一台、花杆、记录板、铅笔 三、实验步骤: 水平角测量原理:安置经纬仪于地面O点,转动望远镜分别照准不同的目标(例如A、B二点),就可以在水平度盘上得到方向线OA、OB在水平面上投影的读数a、b,由此即得OA、OB之间的水平角β为β=b-a。 水平角的观测 先将经纬仪安置好,进行对中、整平并在A、B两点树立标杆或测钎作为照准标志,然后即可进行测角。一测回的操作程序如下: (1)盘左位置,照准左边目标A,对水平度盘置数,略大于0°,将读数a左记入手簿;

(2)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照准右边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 左,记入手簿。由此算得上半测回的角值:β左=b左-a左 (3)盘右位置,先照准右边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右,记入手簿; (4)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照准左边目标A,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 右,记入手簿。由此算得下半测回的角值:β右=b右-a右。 对于DJ6经纬仪,上、下两个半测回所测的水平角之差不应超过±36″。如需要观测多个测回,则各测回起始方向的置数应按180°/n递增。但应注意,不论观测多少个测回,第一测回的置数均应当为0°。各测回观测角值互差不应超过±24″。 观测记录:由于组内观测数据已上交,就以下面观测记录为例 注意事项: 1、在记录前应清楚记录表格的填写次序和方法。 2、每一测回的观测过程中,如发现水准管气泡偏离,应待本测回观测完毕后,下一测回开始前再重新整平仪器。 3、照准目标时,要用十字丝竖丝照准目标的下部,上下半测回应一致。 4、根据目标的明显程度应采用单丝切取或双丝夹中目标。 5、在选择目标时,最好选择不同高度的目标进行观测。 竖直角测量的原理:竖直角是同一竖直面内水平方向转向目标方向的夹角。目标方向高于水平方向的竖直角称为仰角,a为正值,取值范围为 0o~+90o;目标方向低于水平方向的竖直角称为俯角,a为负值,取值范围

(完整word版)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doc

实训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 一、目的与要求 1、学会方向观测法的观测程序。 2、了解方向观测法的精度要求及重测原则。 二、仪器设备 1、由仪器室借领:经纬仪 1 台,记录板 1 块。 2、自备:计算器、铅笔、记录表格、草稿纸 三、方法与步骤 1、观测程序: (1)在 O 点安置经纬仪,选 A 方向作为起始零点方向。 (2)盘左位置照准 A 方向,并拨动水平度盘变换手轮,将 A 方向的水平度盘配置在0° 10′ 00″附近,然后顺时针转动照准部 1~2 周,重新照准 A 方向,并读取水平度盘读数,记 入方向观测法记录表中。 (3)按顺时针方向依次照准B、C、D 方向,并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将读数值分别记入记录 表中。 (4)继续旋转照准部至 A 方向,再读取水平度盘读数,检查归零差是否合格。 (5)盘右位置观测前,先逆时针旋转照准部1~2 周后,再照准 A 方向,并读取水平度盘读数,记入记录表中。 (6)按逆时针方向依次照准D、C、B 方向,并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将读数值分别记入记录 表中。 (7)逆时针继续旋转至 A 方向,读取零方向 A 的水平度盘读数,并检查归零差2c 互差。 2、起始方向度盘读数位置的变换规则 为提高测角精度,减少读盘刻划误差的影响,各测回起始方向的度盘读数位置应均匀的分布在度盘和测微尺的不同位置,根据不同的测量等级和使用的仪器,可采用下列公式确定起始方向的度盘读数,即每测回起始方向盘左的水平度盘读数应设置为( 180 60 )的整倍数。 n n 3、方向观测法各项限差的要求(如下表) 仪器型号光学测微器两次 半测回归零差 半测回同方向各测回同方向重合读数之差2c 值互差归零方向值互差 DJ2 3 8 13 9 DJ6 18 24

水平角观测中的主要误差和操作的基本规则

水平角观测中的主要误差和操作的基本规则 观测工作是在野外复杂条件下进行的,由于观测人员和仪器的局限性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观测中会有误差。为使观测结果达到一定的精度,需要找出误差的规律,研究和采取消除或减弱误差影响的措施,制定出观测操作中应遵守的基本规则,以保证观测成果的精度。 水平角观测误差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观测过程中引起的人差;二是外界条件引起的误差;三是仪器误差。仪器误差又包含仪器本身的误差和操作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对于人差,主要是通过提高观测技能加以减弱,这里不进行讨论。 1、外界条件对观测精度的影响 外界条件主要是指观测时大气的温度、湿度、密度、太阳照射方位及地形、地物等因素。它对测角精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观测目标成像的质量,观测视线的弯曲,觇标或脚架的扭转等方面。 1.目标成像质量 观测目标是测角的照准标的,它的成像好坏,直接影响着照准精度。如果成像清晰、稳定,照准精度就高;成像模糊、跳动,照准精度就低。 我们知道,目标影像是目标的光线在大气中传播一定距离后进入望远镜而形成的。假如大气层保持静止,大气中没有水气和灰尘,目标成像一定是清晰、稳定的。但实际的大气层不可能是静止的,也不可能没有水气和灰尘。日出以后,由于阳光的照射,使地面受热,近地面处的空气受热膨胀不断上升,而远离地面的冷空气下降,形成近地面处空气的上下对流。当视线通过时,使其方向、路径不断变化,从而引起目标影像上下跳动。由于地面的起伏及土质、植被的不同,各处的受热程度也不同。因此,空气不仅有上下对流,还会产生水平方向上的对流,当视线通过时,目标影像就左右摆动。 另外,随着空气的对流,地面灰尘、水气也随之上升,使空气中的灰尘、水气越来越多;光线通过时其亮度的损失也愈大,目标成像就愈不清晰。 由上可知,目标成像跳动或摆动的原因是空气的对流;目标成像是否清晰,主要取决于空气中灰尘和水气的多少。为了保证目标成像的质量,应采取如下措施。 (1)保证足够的视线高度 因为愈靠近地面,空气愈不稳定,灰尘和水气也愈多,成像质量愈差;反之视线愈远离地面,成像质量愈好。在选点时,一定要按《规范》要求,确保视线有一定高度,在观测时,必要时也可采取适当措施,提高视线高度。 (2)选择有利的观测时间 如果仅考虑目标成像的质量,只要符合下列要求,就是有利的观测时间:不论观测水平角还是垂直角,均要求目标成像尽可能清晰;观测水平角时,成像应无左右摆动;观测垂直角时应无上下跳动。 但是,选择观测时间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目标的成像质量,还要考虑到其他因素对测角精度的影响,如折光的影响等,不可顾此失彼。 2.水平折光 大家知道,光线通过密度不均匀的介质时,会发生折射,使光线的行程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曲线。由于越近地面空气的密度越大,使得垂直方向大气密度呈上疏下密的垂直密度梯度,而使光线产生垂直方向的折光,称为垂直折光。空气在水平方向上密度也是不均匀的,形成水平密度梯度,而产生水平方向的折光,称为水平折光。下面对水平折光加以讨论,垂直折

水平角观测的作业要求与水平角观测限差

水平角观测的作业要求 水平角观测记录表(测回法) 水平角观测记录表(测回法) 倒成盘右要逆时针转,右盘测A也是逆时针 水平角观测限差 每蒸发1Kg水可吸收2.5kJ的热量,能使1m3空气的温度降低1.9℃,倾角(用于上、下山)用度表示 坡度(用于大巷平巷)用﹪、‰数表示

经纬仪使用 一、整平:可允许气泡有不超过一格的偏差 二、对中(再整平)误差在2mm以内 三、读数:顺时针测左角(后视-前视是测角)方位角=已知方位+180+测角(右角要减)方位求法 求方位=已知方位+180度+左转角(-360度) 坐标增量:X=S*COSα Y=S*sinα 施测采用的方法和精度报监理工程师,起算数据、外业记录和计算成果检查对算,重要的测量工作必须独立地进行两次或以上的测量和计算。 井筒中心及十字中心线设定后应以5″导线检查测量。两条十字中心线垂直度允许误差为±10″,测量精度必须与设备安装要求的限差相适应。要保证测角中误差小于±5″精度,必须复测。 前方交会的计算步骤 一、根据A、B两点的坐标,计算A、B边的坐标方位角和边长 北 α Y B—Y Aα tgαAB= X B—X A BP Y B—Y A X B—X A d AB= = sinαAB cosαAB 二、根据已知,推算AP和BP边的坐标、方位角和边长 从图得知αAP=αAB-α αBP=αBA+β

dAPsinβ AP、BP边长为d AP= sinγ dAPsinα d BP= sinγ 式中γ=180°-(α+β) 三、分别由A、B两点推算出P点坐标 X P = X A+ d AP COS Ap YP= YA+ d AP sinAP X P = X B+ d BP COS αBP YP= YB+ d BP sinBP A、B两点求出的XP、YP应相等 岩巷不超过10m,半煤岩、煤巷不超过5m 控制干密度Pd、压实度取90、实际干密度Po JS-500型强力搅拌机、PLD-1200型电子自动计量系统上料 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系统中央并列式矿井分量290m3/s开采顺序、盘区前进式煤综掘400 煤炮掘150m 岩炮掘120/月峒室500m3/月 YC-YB TagαBC= XC-XB YC-YB Xc-Xb S BC= = SinαBC CosαBC 增量X=Cosα*BC 计算机输入时的错误改正 COMP普通计算、SD 显示状态、指数显示 3*(5*10-9 )等号前“) 求880的百分之几为660 求2500增加15% 求3500减少25%

水平角测量标准

水平角测量评分标准 序号项目扣分备注 1 一、仪器安装( 5分)开箱未监视箱内状况 1 2 单手拿仪器 1 3 中心螺旋旋紧之前双手离开仪器 2 4 仪器高度影响观测0. 5 * 5 仪器安装好后未盖上箱盖 1 6 二、观测操作 (20分) 配盘不正确或未配盘既观测0.5 * 7 观测视线小于1.0m 0.5 * 8 倒镜配盘 1 * 9 观测过程照准部有倒转现象 1 * 10 观测过程有碰动仪器0.5 * 11 观测过程有手扶脚架、仪器等现象0.5 * 12 观测过程中操作员离开仪器2米以上0.5 * 13 因超限而重测0.5 14 微动螺旋转动至极限0.5 * 15 用力过猛过大、不熟练(如制动情况下 转动照准部) 1 * 16 对中误差大于3mm, 2 17 整平误差大于一格; 2 * 18 脚架着地拖拉等 1 * 19 三、装箱(5 分)装箱前未先松开制动 2 20 装箱前脚螺丝未回到中间位置 1 21 放进仪器箱后各制动螺旋未轻轻制动 1 22 箱盖不吻合就扣锁或未扣锁就示意结束 1 23 四、归零差限差 (8分)半测回归零差大于8秒8 24 25 26 27 五、2c互差(8 分) 一测回内2c互差大于13″ 4 * 28 六、同一方向值 各测回互差(9 分) 化归同一起始方向后,同一方向值各测 回互差大于9″ 3 29 七、角度限差 (12分)闭合差绝对值超过11秒 4 * 30 闭合差绝对值介于10~11秒, 2 * 31 闭合差绝对值介于8~9秒, 1.5 * 32 闭合差绝对值介于6~7秒, 1 *

33 闭合差绝对值介于4~5秒,0.5 * 34 八、记录(15 分)就字改字0.5 * 35 连环涂改0.5 * 36 擦、刮、涂改0.5 * 37 转抄10 38 字迹(包括作废的数据)潦草不清 3 39 划去不用的作废数据未注明原因0.5 * 40 九、计算(8 分)计算错误0.5 * 41 0.5 * 42 1 43 1 44 十、速度分(10 分)观测总时间大于指定总时间15分完成10 45 每提前一分钟少扣1分,到10分止。 46 注:*为累加扣分 每项扣分之后为得分,不出负分。 第十项在第五项、第六项、第八项和第九项合格的前提下记分。

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实验报告

第三次《土木工程测量》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内容:方向法观测法测水平角 年级专业:__12交通工程___________ 组别:No.______5______________ 组员:彭杏华学号:12308028 林加贤 12308021 潘兴龙 123080 钱粮 123080 龙礼 12308024 郑艺宜 123080 报告日期:_2014_年___10_月__28_日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方向法观测水平角的操作顺序、记录及计算的方法; 2.掌握方向观测水平角内业计算中各项限差的意义和规定; 3.进一步熟悉电子经纬仪的操作。 4.本次实验要求的限差为: 1)光学对中法对中,对中误差小于1mm; 2)半测回归零差不超过±18″; 3)各测回方向值互差不超过±24″。 二、仪器准备 主要设备:DT-02电子经纬仪(编号T45290)1台 三角架 1副 花杆 2根 记录表 1张 三、方法与步骤 1.在开阔地面上选定某点O为测站点,用记号笔桩定O点位置。然 后在场地四周任选5个目标点A、B、C、D和E(距离O点各约15~30m),分别用明显标志点或记号笔桩定各目标点; 2.在测站点O上安置仪器,对中: 目的是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可以移动脚架、旋转脚螺旋使对中标志准确对准测站点的中心。

3.整平:电子经纬仪目的是使仪器竖轴铅垂,水平度盘水平。根据 水平角的定义,是两条方向线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以水平度盘一定要水平。 4.粗平:伸缩脚架腿,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5.检查并精确对中:检查对中标志是否偏离地面点。如果偏离了, 旋松三角架上的连接螺旋,平移仪器基座使对中标志准确对准测站点的中心,拧紧连接螺旋。 6.经纬仪精平:旋转脚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 7.盘左:瞄准起始方向A,将水平度盘读数配置在略大于 0°00′00″的读数,作为起始读数记入表格中。顺时针旋转照准部依次瞄准B、C、D各方向读取水平度盘读数记入表格中。最后转回观测起始方向A,再次读取水平度盘读数,称为“归零”。 检查归零差是否超限; 8.盘右:逆时针依次瞄准A、E、D、C、B、A各方向,依次读取各目 标的水平度盘读数并记入表格中,检查归零差是否超限。此为一测回观测; 9.计算同一方向两倍照准差2C; 10.重复1~9步骤进行第二测回观测。但此时盘左起始读数应调整为 90°00′00″。 四、注意事项: 1.应选择远近适中,易于瞄准的清晰目标作为起始方向; 2.水平角观测时,同一个测回内,照准部水准管偏移不得超过一格。

第四节 水平角的测量方法

第四节水平角的测量方法 一、测回法 1.测回法的观测方法(测回法适用于观测两个方向之间的单角) 设O为测站点,A、B为观测目标,用测回法观测OA与OB两方向之间的水平角β,具体施测步骤如下。 (1)在测站点O安置经纬仪,在A、B两点竖立测杆或测钎等,作为目标标志。 (2)将仪器置于盘左位置,转动照准部,先瞄准左目标A,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L,设读数为0?01′30″,记入水平角观测手簿表相应栏内。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右目标B,读取水平度 盘读数bL,设读数为98?20′48″,记入表相应栏内。 以上称为上半测回,盘左位置的水平角角值(也称上半测回角值)βL为: βL=bL-aL (3)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倒转望远镜成盘右位置,先瞄准右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R,记入表相应栏内。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逆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左目标A,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R,设读数为180?01′42″,记入表相应栏内。 以上称为下半测回,盘右位置的水平角角值(也称下半测回角值)βR为: βR=bR-aR 上半测回和下半测回构成一测回。 (4)对于DJ6型光学经纬仪,如果上、下两半测回角值之差不大于±40″,认为观测合格。此时,可取上、下两半测回角值的平均值作为一测回角值β。将结果记入表相应栏内。 注意:由于水平度盘是顺时针刻划和注记的,所以在计算水平角时,总是用右目标的读数减去左目标的读数,如果不够减,则应在右目标的读数上加上360?,再减去左目标的读数,决不可以倒过来减。 当测角精度要求较高时,需对一个角度观测多个测回,应根据测回数n,以180?/n的差值,安置水平度盘读数。 2.安置水平度盘读数的方法 先转动照准部瞄准起始目标;然后,按下度盘变换手轮下的保险手柄,将手轮推压进去,并转动手轮,直至从读数窗看到所需读数;最后,将手松开,手轮退出,把保险手柄倒回。 二、方向观测法 方向观测法简称方向法,适用于在一个测站上观测两个以上的方向。 1.方向观测法的观测方法 设O为测站点,A、B、C、D为观测目标,用方向观测法观测各方向间的水平角,具体施测步骤如下:(1)在测站点O安置经纬仪,在A、B、C、D观测目标处竖立观测标志。 (2)盘左位置选择一个明显目标A作为起始方向,瞄准零方向A,将水平度盘读数安置在稍大于0?处,读取水平度盘读数,记入表方向观测法观测手簿。 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依次瞄准B、C、D各目标,分别读取水平度盘读数, 记入表,为了校核,再次瞄准零方向A,称为上半测回归零,读取水平度盘读数,记入表。 零方向A的两次读数之差的绝对值,称为半测回归零差,归零差不应超过表中的规定,如果归零差超限,应重新观测。以上称为上半测回。 (3)盘右位置逆时针方向依次照准目标A、D、C、B、A,并将水平度盘读数由下向上记入表,此为下半测回。 上、下两个半测回合称一测回。为了提高精度,有时需要观测n个测回,则各测回起始方向仍按180?/n

任务5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任务5 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一、目的与要求 1、熟悉经纬仪的使用。 2、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观测程序、记录和计算方法。 3、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不超过±40″。 二、计划与仪器工具 1.实训课时2学时,实训小组由4人组成。 2.实训设备为DJ6光学经纬仪1台。 3.在实训场地每小组打一木桩,设置测站点,周围布置A、B两个目标,供测角用。 4.在熟悉经纬仪使用后,每人用测回法测水平角,实训结束时,每人交一份实训报告。 三、方法和步骤 1.安置经纬仪于测站上,对中整平。 2.度盘设置: 若共测n个测回,则第i个测回的度盘位置为略大于(i-1)*180°/n。如测两个测回,根据公式计算,第一测回起始读数稍大于0°,第二测回起始读数稍大于90°。转动度盘变换手轮,将第i测回的度盘置于相应的位置。 若只测一个测回则可不配置度盘。 3.一测回观测 盘左:瞄准左目标A,读取水平度盘的读数a 1 ,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 准右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的读数b 1,计算上半测回角值β 左 =b 1 -a 1 。 盘右:瞄准右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 2 ,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 目标A,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 2,计算下半测回角值β 右 =b 2 -a 2 。 检查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是否超限,若在±40″范围内,计算一测回角值β=1/2(β左-β右)。

4.测站观测完毕后,检查各测回角值互差不超过±24″,计算各测回的平均角值。 四、注意事项 1、瞄准目标时尽可能瞄准其底部。 2、一测回观测时,注意盖上度盘变换手轮护罩,切勿误动度盘变换手轮,或复测手轮。 五、报告书 1.实训报告:上交测回法观测水平角记录表 表2.6 测回法测水平角记录 日期班组姓名

水平角观测的方法

水平角观测的方法 水平角观测方法一般根据观测的精度要求和目标的数目来定。常用的测角方法有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 (一)测回法 测回法适用于观测只有两个方向之间的水平角,如图2-18所示,经纬仪安置在测站点O上,对中整平后按下述步骤进行水平角观测: 图2-18 测回法水平角观测 (1)经纬仪置于盘左位置。所谓盘左(或称正镜),即观测者面对望远镜目镜,竖直度盘在望远镜的左侧。 (2)精确瞄准起始目标A并配置度盘。配置度盘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度盘刻划误差的影响并且也方便计算。各测回之间起始目标的读数间隔应在180o/n (n为测回数)。装有度盘变换手轮的经纬仪和装有复测卡的经纬仪配置度盘时有所不同,各自配置度盘方法如下: Ⅰ. 装有度盘变换手轮的经纬仪,使用这种仪器时,应先瞄准目标,后配置度盘。其方法是:先盘左瞄准起始目标(如图2-18中的目标A),打开手轮护盖(有的仪器是按下手轮盖),转动手轮,直至读数窗看到所需读数,然后关好手轮护盖(或弹回手轮盖) Ⅱ. 装有复测器的经纬仪,使用这种仪器时,应先配置度盘,后瞄准目标。其方法是:转动测微手轮,调节好测微尺上的分、秒读数,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转动仪器直至在读数窗看到所需读数位于双指标线附近,制动照准部,调节照准部微动螺旋使双指标线精确对准所需读数。扳下复测卡,然后再转动仪器(这时读数窗中的读数不会变化),精确瞄准起始目标,扳上复测卡。

但是应当注意,在转动度盘变换手轮和使用复测卡时往往会使经纬仪发生微 小变动。因此在读数前应仔细检查是否发生了变动,如存在则以实际为准。完成上述工作后,观测员即可读取目标A的盘左水平度盘读数A 左 =0o01′12″,每次读数后记录员须回报确认无误后将该读数记入手簿。见表2-1 (3)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照准目标B,读取水平度 盘读数B 左 =60o20′24″,记入观测手簿。 以上观测过程称为上半个测回,其观测角值β 左=B 左 -A 左 = 60o19′12″。 (4)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和望远镜制动螺旋,纵转望远镜,使经纬仪置于 盘右位置(竖盘在望远镜右侧,又称倒镜)。然后旋转照准部照准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 右 =240o20′42″,记入观测手簿。 (5)松开照准部制动螺旋,逆时针旋转照准部,照准目标A,读取水平度 盘读数A 右 =180o01′18″,记人观测手簿。 上述(5)和6)两步过程称为下半测回。下半测回观测角值为β 右=B 右 -A 右= 60o19′24″。上半测回和下半测回合称为一个测回。理论上β 左 与β 右 应相 等。受各种误差的综合影响,实际观测中当β 左、β 右 两者的较差(称半测回较差) 满足规范规定的容许值时(见表2-2),取两者的平均值作为该测回的观测结果。 β=(β 左+β 右 )/2 = 60o19′18″ 表2-1 测回法观测手簿 仪器等级:DJ6 仪器编号:982102 观测者:丁克良观测日期:2001年11月29日天气:晴记录者:任超

水平角方向观测计算方法

O点,观测方向有A,B,C,D四个,在O点安置好仪器,在A,B,C,D四个目标中选择一个标志清晰的点作为零方向,例如以A点方向为零方向,一测回观测的操作程序如下: 1.上半测回操作。盘左,瞄准目标A,将水平度盘读数配置调制在0°左右(成A 点方向为零方向),检查瞄准情况后读取水平方向度盘,记入观测手簿。松开制动螺旋,顺时针转动照准部,依次瞄准B,C,D点的照准标志进行观测,其观测顺序依次为A→B→C→D→A,最后返回到零方向A的操作称为上半测回归零,再次观测零方向A的读数称为归零差。规范规定,对于DJ6经纬仪,归零差不应大于18″。 2.下半测回操作。纵转望远镜,盘右瞄准照准标志A,读取数据,记入观测手簿。松动制动螺旋,逆时针转动照准部,一次瞄准D,C,B,A点的照准标志后进行观测,其观测顺序为A→D→C→B→A,最后返回到零方向A的操作称下半测回归零,至此。一测回的观测操作完成。 如需观测几个测回,各测回岭方向应以180°/n为增量配置水平度盘读数。 3.计算步骤: (1)计算2C值(又称两倍照准差) 上式中,盘右读数大于180?时取“-”号,盘右读数小于180?时取“+”号。一测回内各方向2c值互差不应超过±18″(DJ6光学经纬仪)。如果超限,则应重新测量。(2)计算各方向的平均读数 平均读数又称为各方向的方向值。 计算时,以盘左读数为准,将盘右读数加或减180?后,和盘左读数取平均值。起始方向有两个平均读数,故应再取其平均值,表1-3-2第7栏上方小括号数据。 (3)计算归零后的方向值 将各方向的平均读数减去起始方向的平均读数(括号内数值),即得各方向的“归零后方向值”,起始方向归零后的方向值为零。 (4)计算各测回归零后方向值的平均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