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大众文化

新媒体与大众文化
新媒体与大众文化

现代传媒与大众文化

——新媒体下的大众文化

早在1871年人类学鼻祖爱德华·泰勒出版《原始文化》时,就有了对文化的定义。他的这个定义一直为后人沿用至今:所谓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①

文化,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是人类的一种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产物。文化产生于人类对周围世界的体验、生活方式以及民族心里、习俗、信仰、和观念等密切相关。②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所著《文化的解释》中,对“文化”这样定义:“文化”我主张的文化概念实质上是一个符号学(semiotic)的概念。马克斯·韦伯提出,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所谓文化,就是这样一些由人宾值得意义之网。因此,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③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在英文中,Mass culture 和Popular culture通常都被译为“大众文化”,也有人将后者译为“通俗文化”、“流行文化”和“普及文化”。在西方,Mass 与Mass culture的使用,往往与大众社会理论联系在一起,包含着对群众(“群氓”“乌合之众”)及其文化的贬损;英国文化研究学者雷蒙德·威廉斯正是基于这种原因而不愿意使用Mass culture这个概念来描述普通民众所参与的那种文化,而更愿意使用中性的Popular culture这个概念。④

美国传播学者威尔逊认为,通俗文化(Popular culture)是某个社会中所有

①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②云德:《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选择》,人民文学出版社

③《文化的解释》(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译林出版社

④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三联书店2003

人的文化,并且认为:在人类历史上,每个社会都拥有它自己的通俗文化。由于今天的通俗文化都是大众化生产的、并且是借助于大众媒介而大批量传播的,因此诞生的另外一个词汇,即大众文化(Mass culture);在他看来,大众文化就是指“我们的文化中的哪些大众化产生的,并且/或者通过大众媒介共享的一切东西”。由于现代通俗文化无不是经由大规模生产或由大众媒介推动的,因此他认为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这两个概念几乎是可以互换的。并认为通俗文化是美国的主流文化,包括人们司空见惯的所有物质、风俗、时尚与活动。也就是说,这两个概念所指的对象实际上是一致的,它们的差别在于使用者对所指对象所持的价值立场不同。⑤

关于大众文化的定义可谓不胜枚举,其语义包含了从精英主义到极端民粹主义的一个复杂谱系。19世纪,欧洲的贵族知识分子认为大众文化就是“低能的人为低能的人所写的东西”。⑥20世纪3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的主将霍克海默与阿多诺也持精英主义的立场,在谈及大众文化时,他们常用“文化工业”这一概念来替代,他们认为大众文化作为文化工业的产品和结果,是自上而下地强加于大众的文化,具有标准化、平均化、伪个性化等特点。⑦到了20世纪后半期,英国伯明翰学派的学着约翰·哈特利则站在民粹主义的立场,以美国总统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政治理念来解释大众文化,将其界定为:“为普通民众所拥有;为普通民众所享用;为普通民众所钟爱的文化。”⑧

台湾学者杭之将大众文化界定为:“一种都市工业社会或大众消费社会的特殊产物,是大众消费社会中通过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等大众传播媒介所承载、传递的文化产品,其明显的特征是它主要是为大众消费而制作出来的,因而它具有标准化和拟个性化的特色”。⑨北大教授陈刚认为:“大众文化是在工业社会中产生,以都市大众为其消费对象,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无深度的、模式化的、易复制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⑩到了20世纪末,随着文化研究的深化,国内不少学者开始部分认同民粹主义的见解,如首师大教授陶东风指出,

⑤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⑥雷蒙德·威廉斯著吴松江、张文定译《文化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⑦阿多诺·霍克海默著,渠敬东、曹卫东译:《启蒙辩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⑧约翰·菲斯克等编,李彬译:《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⑨杭之:《一苇集》,三联书店,1991年版

⑩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

大众文化存在着两面性,是与公众联系密切的“日常生活的文化”,公众并非完全被动的消费者,他们也有能力积极地参与,解读出自己的意义和快感。本文趋于从比较中性的角度,吸纳精英主义和民粹主义两个流派各自所具备的合理性,描述性界定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是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社会中为普通民众生产,并为普通民众所参与和消费的一切物质、符号、观念和活动。或者简化为一句话,大众文化就是现代社会中普通民众的生活方式。11

大众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1、商品性

即它伴随着文化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大众文化活动属于一种伴随商品买卖关系的消费行为;

2、通俗性

即大众文化不是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为社会上散在的众多“一般个人”的文化;

3、流行性时尚

即大众文化是一种文化,呈忽起忽落的变化趋势;

4、娱乐性

大众文化偏重感性化、娱乐性的取向,以最大的限度满足了人们的感性娱乐需求;

5、依赖性

即大众文化主要是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大众传媒,也就没有大众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也是一种传媒文化。

作为一种工具,媒体的物质形态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从最早的口语媒介,原始壁画、结绳记事到文字的诞生、纸的普及、印刷术的发明以及书籍的产生、近代新闻报业的兴盛、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的壮大,知道现在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支撑的数字媒体的崛起,媒体的形态处于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演化的历史中。

在媒体发展历史中,每一次媒体技术的变革,都会带来所谓的“新媒体”,11刘自雄闫玉刚:《大众文化通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特别是在知识爆炸、技术更新迅速的今天,各类新媒体层出不穷,新媒体的外延更是不断地拓展。在信息时代,不仅是新的技术变革和物质形态的变化可以产生新媒体,新的软件开发、新的信息服务方式的推出,都可称之为一种新媒体的诞生。可以肯定,今天的新媒体在未来同样会被归为“旧媒体”的范畴。

本文所界定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书信、电话、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从技术界定上看,新媒体是指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根据这个定义,新媒体的种类非常繁杂,目前受到较多关注的新媒体不下几十种,包括网络电视(Web TV)、网上即时通讯群组、对话链(Chatwords)、虚拟社区、博客(blog)、播客、搜索引擎、简易聚合(RSS)、电子邮箱、门户网站、手机短信、手机彩信、手机游戏、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报纸、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楼宇视屏(各种大屏幕)等。其中有的属于新的媒体形式、有的属于新的媒体硬件、新的媒体软件、新的信息服务方式。12

新媒体的技术依托

(一)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是信息社会的基础,也是新媒体的核心技术,现阶段的新媒体无不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因此也有人称新媒体为数字媒体。

所谓数字技术就是伴随着计算机的发明而开发的一种新的信息编码方式。在数字编码的基础上,通过电子计算机、光缆、通信卫星等设备,来表达、传播、处理和存储所有的信息。首先,数字技术使多媒体的融合成为可能。统一数字编码技术使数字、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客观世界存在的任何信息都可以通过数字“0”和“1”来表达,各种信息媒介得以融合为一体,通过数字设备加工和传播。其次,数字技术使信息的交互成为可能。这使人与机器之间、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传播方便可行。最后,数字技术是软件技术的基础,是智能技术的基础。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

所谓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12宫承波主编《新媒体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互联网技术与数字技术相融合,使得网络肿的计算机实现了信息的数字化交互传播。

万维网(World Wide Web ,WWW)是无数个网络节点和网页的集合,它们一起构成了因特网最主要的部分。

(三)移动通信技术

所谓移动通信就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

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在移动状态中的物体。

移动通信与固定物体之间的通信比较起来,具有一系列的特点,主要是:

(1)移动性。就是要保持物体在移动状态中的通信,因而它必须是无线通信,

或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的结合。(2)电波传播条件复杂。因移动体可能在各种环境中运动,电磁波在传播时会产生反射、折射、绕射、多卜勒效应等现象,产生多径干扰、信号传播延迟和展宽等效应。(3)噪声和干扰严重。在城市环境中的汽车火花噪声、各种工业噪声,移动用户之间的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频干扰等。(4)系统和网络结构复杂。它是一个多用户通信系统和网络,必须使用户之间互不干扰,能协调一致地工作。此外,移动通信系统还应与市话网、卫星通信网、数据网等互连,整个网络结构是很复杂的。

(5)要求频带利用率高、设备性能好。

新媒体的传播特性

(一)超媒体

超媒体是指在多种媒体中非线性地组织和呈现信息。美国学者在《数字化生存》中指出,超媒体是超文本的延伸。所谓超文本是一种按照信息之间关系非线性地存储、组织、管理和浏览信息的计算机技术。在信息文本中含有指向其他文本的链接,受众不需要顺序阅读,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通过“点击”链接选择性地阅读文本信息内筒,受众完全掌握了信息的选择权和控制权。

虽然并未真正实现多媒体信息的任意转换和链接,但超媒体信息服务确是新媒体发展的方向。随着计算机芯片微型化和网络融合,手机、数字电视等装有微型计算机芯片的新媒体也可以同电脑一样连接至互联网。

(二)交互性

交互是新媒体的重要特性之一。它含有两个含义: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参与个体在信息交流过程中都拥有控制权。面对面的信息交流、电话就具有很强的交互性。而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报刊、广播、电视,其信息的传播具有单向性,信息反馈不方便,交互性比较差。交互性则是新媒体最突出的优势之一。

网络(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的普及以及使用成本的降低又为人们提供了廉价的传播渠道。这就使任何拥有联网信息终端的个人,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是发送者,真正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交流。新媒体的超媒体性,使参与者对信息交流过程具有平等的控制权,参与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性地交流信息。由此可见,新媒体环境中,交流双方真正实现了信息的交互传播。

(三)超时空

新媒体利用连接全球电脑的互联网和通信卫星完全打破了地理区域的限制,只要有相应的信息接收设备,在地球的任何角落都可以接受到新媒体传播的信息。两外,无线网络的发展,还使新媒体摆脱了有线网络的限制,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接收信息。

新媒体还大大缩短了信息交互传播的速度,甚至实现了信息的“零时间”传播。传统大众媒体的信息交流是单向的,受众不能即使反馈,即使有反馈也是延时的。新媒体提供的在线评论功能使信息反馈的时间大为缩短,电子邮件可以将任何信息在几秒钟内传至全球任何一部联网的信息终端,即使通讯服务则完全消除了交流双方之间在时间上的间隔,使信息的交互传播突破了时间限制。

(四)个性化信息服务

新媒体提供点对点的信息传播服务,使信息传播者可以针对不同的受众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终端在网络中都有一个固定的地址,如IP 地址、手机号、电子邮箱、QQ号码等,信息传播者可以根据地址确定一个或多个受众向其传播特定信息。另外,受众对信息具有同样的控制权,受众可以通过新媒体订制信息、选择信息、检索信息。这样,每一个新媒体用户都可以发布和接收完全个性化的信息,大众传播转变为“小众传播”。

(五)虚拟信息传播

数字化信息以比特的排列组合来表示和传播,人们可以方便的通过调整比特的排列来修改信息甚至制作虚拟的信息。利用各种软件,人们可以方便地毫无痕迹的修改文本、图片、声音、影响,也可以制作出逼真的虚拟信息。

新媒体的虚拟信息传播不仅指信息本身的虚拟性还指传播关系的虚拟性。在新媒体下,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是虚拟的。

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时刻是与大众传媒密紧密联系的。新媒体的发展,对大众文化的发张,带来了新的特点和气象。传播媒介本身也是重要的社会惯例构成,也是工业体系的延伸,与资本主义经济和现代政体,也是公司和民主国家,有着复杂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传媒重新组织日常生活交给人们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加强人们新近形成的日常礼节和习俗,为人们重建认同感和记忆提供新的素材。……在组织和倡导新的相互竞争的意义体系及其再现方面,大众流行传媒对普通老百姓来讲,已经成为重要的信息来源。大众传媒给人们提供各种话语、形象和解释框架,供他们在理解身在其中的社会变化时作参考,并帮助他们拿出个人的行动对策。13

在这种媒介化生存状态中,人际交往也由人与人之间直接交往演化为可以全天候与世界各地保持连线的人——互联网——人的间接方式。大众传播媒介提供的超时空、高密度、极为现成并且获得便捷的各类信息,在给人们提供切实帮助和服务的同时,也自觉不自觉地使人们逐渐漠视了自己拥有的思维与行为自由,形成了人对于物、对于现成答案的过分遵从和依赖,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疏远。日甚一日习惯于闭塞的环境,习惯于以来大众传媒来排解内心的寂寞,沉溺于在大众传媒信息所引发的喜怒哀乐之中,满足于在大众传媒牵引下自我营造的色彩斑斓且子虚乌有的交流幻觉,而忽略甚至放弃与外界的真实接触与交往。14

传播会把公众塑造成丧失辨别能力而不假思索的单面人、一维人,即只顺从并认同媒介媒介传播出来的现实世界,缺乏对其进行思辨的能力;同时媒介为了各种利益迎合受众,而降低鉴赏品味,导致大众文化水平下降;媒介以诱人的声

13格雷厄姆·默多克《媒体参与的现代性:本世纪末的传播与当代生活》,引自《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与跨万化对话》第1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色占用并“窃取”了人们的自由时间。15

新媒体时代带来信息的丰富与快捷是以往所不能想象的,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特征与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密切相关。

新媒体时代带来信息的丰富与快捷是以往所不能想象的,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特征与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密切相关。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特征之一就是文化的市场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加快了市场化的步伐,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在这样的背景中成为了文化市场的主力军。在大众文化日益流行的语境中,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到文化商品化、文化产业化,文化越来越走向了市场化。书籍、电影、戏剧,文化产品是影响人的思想—或者增加知识,或者提高审美素养,或者使人颓废甚至犯罪,它们对社会来说不是中性的,有真、善、美与假、恶、丑之分,一旦被作为商品来炒作,为出现以商业利益为宗旨的行为,而不是以充实知识,娱乐大众为目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现代社会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已成为人类社会一股不可忽视的整合力量。文化产业不仅建构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关系,而且与社会发展处于全面的互动过程中。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得满足人们多样的文化消费需求成为产业发展的动力,也使得文化生产与人们社会生活发生直接关系。人们在文化产业中的参与程度和享有程度,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也标志着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程度:正是这种实现程度的差异,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所达到的现代文明程度的差异。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特征之二为文化的娱乐化。在市场商品化与大众文化流行的背景下,文化已渐渐摆脱了历史的重负,历史的、批判的、教诲的色彩越来越淡,休闲的、消遣的、戏谑的色彩越来越浓。到了新媒体时代,娱乐不但普遍化、大众化还呈现出一种仪式化的现象。《新周刊》中“娱乐新世纪”有一段话,说现代的娱乐是一种哲学范畴的娱乐,这种娱乐的本质蕴涵着人类追求自由解放的全部含义。认为21世纪我们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娱乐,工作本身就可以说是娱乐。超女、好男儿、我型我秀等荧屏选秀节目的应运而生,便充分阐释了文化的娱乐化特性。追求休闲、渴望娱乐成为新媒体时代下各媒体的一种倾向,搞笑戏说、娱乐至死成为新媒体时代的独特现象。在极端娱乐化的追求中,在渴

望被关注渴求成名的心态中,伦理的道德的意识隐匿了,自我的个人的追求凸现了。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特征之三为文化的符号化。商品经济日益发达,大众文化越来越流行,消费文化格外兴盛,文化成为了一种符号。有时,以金钱为主要衡量价值标准,文化的诸多内涵往往被弱化了,文化的丰富性往往被简单化了,凸显留下的仅仅是其外壳。在铺天盖地的包装与广告的声势中,文化的符号化日益突出。在消费文化的左右下,文化的生产也就具有了符号化的特点,传统经典的文化遭到忽视,平面化的、浅显化的、官能刺激的文化产品得到青睐。在媒体的策划包装中,在大肆的炒作与宣传中,文化产品的符号化特征更为突出。媒体以诸多影视明星、文化名人、成功人士作为报道、出镜的重点,竭力打造传媒红人,使其成为某种文化符号,吸引众人的目光,以扩大媒体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媒体文化的市场化、娱乐化、符号化,可以说成为了一柄双刃剑,既繁荣了文化市场、丰富了文化生活、满足了文化需求,但又一定程度降低了文化品格、消解了文化深度、弱化了文化理想,造成的文化的低俗化和趋同化。总的来说还是利大于弊,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特征与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密切相关,并非新媒体时代没有了传统文化、经典文化,而是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经典的文化被弱化了,大众文化、消费文化被强化了。

【文献综述】

1、刘自雄、闫玉刚《大众文化通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介绍了大众文化的缘由、定义简史、电影与大众文化,流行音乐与大众文化,流行文学与大众文化,西方大众文化批评理论,中国大众文化批评理论,大众文化观,大众文化与经济发展,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战略等。

2、宫承波《新媒体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介绍了新媒体的定义、特点、技术依托等,并分别介绍了门户网站、搜索引擎、虚拟社区、RSS、电子邮件、博客、维客、网络文学、网络动画、网络游戏、手机媒体、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等新媒体的定义、特征和发展前景等。

3、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作者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印证了大量民族学材料,对原始人类的精神文化现象,特别是宗教信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开创性研究,并且阐述了他关于文化发展阶段和脉络的见解。其中这几个问题尤为重要:人类文化的起源、文化与文化的分类、文化遗留、万物有灵论等等。

《大众文化研究》教学大纲

《大众文化研究》教学大纲 崔蕴华编写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1454 目录 前言 (1456) 一、本课程性质、编写目的、课程简介 (1456)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1456) 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1456) 第一章现代大众传媒与中国大众文化 (1457) 第一节当代传媒与传媒理论 (1457) 一、当代传媒与大众 (1457) 二、法兰克福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1458) 第二节批判理论流行的背后 (1459) 一、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契合的价值基础 (1459) 二、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相契合的文化基础 (1460) 教学环节设计 (1461) 复习与思考题 (1461) 拓展阅读书目 (1461) 第二章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现象分析:告别“先锋” (1463) 第一节先锋现象的消失 (1463) 一、“先锋”现象的消失 (1463) 二、失落的冲动 (1463) 第二节新文化现象的崛起 (1465) 一、新生代艺术的崛起 (1465) 二、市民/商业文化意识的出现 (1466) 复习与思考题 (1466) 拓展阅读书目 (1466) 第三章当代中国大众文化“休闲”现象 (1468) 第一节休闲文化的产生 (1468) 一、休闲的产生与盛行 (1468) 二、休闲的产生原因与特点 (1469) 第二节市民文化与休闲文化 (1470) 一、“第三种力量”的产生及特点 (1470) 二、休闲文化与主流文化的调整 (1471) 教学环节设计 (1472) 复习与思考题 (1473) 拓展阅读书目 (1473) 第四章大众文化与中国电影、消费文化现象 (1474) 第一节电影与大众文化 (1474) 一、当代电影的大众化 (1474) 二、电影的消费意识 (1475) 第二节“消费意识形态”的浮现 (1477) 一、消费文化的出现 (1477) 二从“芙蓉现象”看当代中国社会的消费主义文化 (1478)

浅析中国大众文化的影响

浅析中国大众文化的影响 摘要: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正以一种满足人们的娱乐需要的文化形态影响着人们 的生活,很好地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要,尤其对青少年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大众文化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要合理地吸 收与利用大众文化,摒弃其中的不利效应,从而推进大众文化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大众文化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大众文化是发达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以都市大众为主要消 费对象的、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集中满足人们的感 性娱乐需要的文化形态。在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已成为主流文化,对人们的生活产 生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了不良的负面影响,尤其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影 响极其深刻。本文详细阐述了中国大众文化的利与弊,以及我们今后应如何正确 合理地规范与引领中国大众文化。 一、大众文化的积极影响 1.打破了文化等级秩序,极大地满足了大众的精神需要。大众文化的出现打破 了以往固有的单一文化格局,使文化呈现多元化。文化不再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 独占,大众也可以尽情享受大众文化带来的愉悦和轻松。大众文化对于占绝大多数 的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群众来说是易于接受的形式,文化脱去神圣的光环,以平民 化的面孔使大众亲近,它对娱乐功能的强调则大大舒展了人们的生命张力,使人们 享受到生活的快乐。 2.促进社会进步,提高文明质量。大众文化以其蕴含的科技意识、商品意识、 开放意识、自主参与意识等富有时代特色的内容,冲击着传统社会里的各种消极价 值观和思想意识,填补了社会转型期文化需求的巨大空缺;大众文化与现代化同步,是对农业文明的超越和批判,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企盼和推动;大众文化体现了平 民意识;体现了民主化,是对民主的促进和推动。 3.弘扬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大众文化尤其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具有积极的影响:一是大众文化作为新时代的一种文化形态,在实践功能上具有消解权威、提倡个性、解放思想的作用,有利于大学生追求个性的解放。二是大众文化的娱乐性丰富了大 学生的生活空间。其中具有较高艺术性的作品和有益的影视文化,以通俗化、生活 化及娱乐性的形式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为大学生们提供了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和 广阔的生活空间,使他们的生活色彩多样化。三是大众文化本身的多元化价值取向,使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视角多元化,文化选择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青年大学 生价值观念多元化发展和形成。 二、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 1.标准性、齐一性导致人的单向度发展,人格的片面化。大众文化是一种标准化、公式化、重复和肤浅的文化,它赞美浅薄的、多愁善感的、当下的和虚假的快乐,牺牲了严肃的、理智的、时代赋予的本真的价值标准。大众文化缺乏智力的挑 战和刺激,偏爱一无所求的幻想和逃避现实的舒适。它否定思考的努力,创造了自 己的情感反应模式,而不是要求其受众运用自己的头脑进行努力,作出他们自己的 反应。 2.商业化导致媚俗化,进而摒弃了文化理想。大众文化产生的语境决定它的商 业性,大众文化无疑是一种商业文化。现实表明文化艺术的商品化、市场化是大众 文化应有之义,意味着文化艺术成为获取利润的手段,成为赚钱的工具,以致文化艺 术工作者主要关心的是上座率和经济效益,而不是关注艺术作品质量和内在审美

新媒体时代网络迷群的文化实践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215852253.html, 新媒体时代网络迷群的文化实践探析 作者:杨思宇 来源:《新闻世界》2018年第01期 【摘要】本文以新媒体技术和泛娱乐化浪潮下粉丝社群内的文化生产实践活动为主要研 究对象,分析粉丝以偶像文本为原素材创作衍生文本及零盗猎原创两种文本生产形式,以及粉丝基于文本展开的阐释和互动行为。由此说明粉丝群体在大众文化景观中的地位和其庞大的“粉丝效应”,进而呈现新媒体语境下的粉丝画像。 【关键词】文本生产;阐释性;群体互动;身份认同;社会区隔 工业社会的发展和传播技术的进步,使大规模批量化的文化生产成为可能。与此同时,受众消解了大众传媒对传播技术的垄断,开始以多种形式进行文本创造与自我表达。作为积极受众的粉丝,无疑是新媒体时代“生产型消费者”中的突出代表。在网络虚拟社区中,“身怀绝技”的粉丝借助传播技术平台,利用大众传媒提供的原文本综合偶像特质和自身情感进行再创造,赋予原文本以粉丝个体或社群整体的意志和意愿。这些文本一经发出,便得到流通和使用,经过搜集、储存、编辑加工、重组整合、意义阐释与重新赋予等多环节完成意义生产,形成粉丝特有的辨识力与创造力。其生产与消费行为正如费斯克所描述的,粉丝对原始文本积极重构,通过阐释、重读、盗猎、挪用等策略,将媒介上的原始文本转化为与自己社会情境相关的意义和快感,构建一个粉丝自己独有的文化世界。[1] 一、挪用拼贴与原始创作 保罗·威利斯在对比共同文化与通俗文化后提出:共同文化与日常的、每天的实践活动有关。日常文化、日常感知和意义生产,将以划时代的方式,从形形色色的顺从和偏狭,转化为各种各样的开放性和世俗的自主性。[2]在粉丝社群中,粉丝作为熟练的媒介使用者,善于将 媒介技术为己所用并不断融合创新,通过文本生产、传播、解读与交流等日常性活动,不断构成粉丝独特的生活方式。正如詹金斯所言:粉丝是所有新媒介技术的最早使用者和推广者之一,但与此同时,粉丝也凭借强大的生产能力成为自身家园的建设者。 费斯克将粉丝生产力分为闲聊、文本创造、对原始文本的建构三种。可见,再生性文本和原创文本大量存在于粉丝社群中。原创文本多为粉丝编辑和拍摄,包括原创歌曲、录像、日志后记、粉丝小说、信件等。其中包含个人经历、经验和叙事习惯,突破了批量生产的同质化。再生性文本则是粉丝以官方提供的图文视频素材为原文本,以群体价值规范和阐释标准为基准进行再创作,为其他粉丝提供可供观赏和使用的衍生文本,作为“礼物经济”在社群内免费分享。拥有修图、剪辑、手绘、手工、词曲制作等技能的粉丝对原始素材进行拼贴和拟像,形成文字、图片、影像、手绘、手工作品在社群内流通。部分粉丝文本还转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实物,如钥匙扣、台历、玩偶等,通过赠送和售卖实现私人占有和价值最大化。除以上基本生产实践外,规模庞大、机制成熟的粉丝社群还出现了专业化的自媒体工作室。因此,在粉丝的生

大众文化的特征及成因

大众文化的特征及成因 我们知道,西方马克思主义延续了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思想,从科技、消费、文化等各个维度切入来批判现实,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社会批判理论,这其中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尤其值得重视,因为,大众文化批判不仅仅是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视角,而且成为当前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当务之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笔者认为只有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前提,审视当今的文化建设,才能在文化问题上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一、大众文化特点的透视和分析 大众文化已经成为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导文化形态。就如同中世纪的宗教、十九世纪初德国的哲学和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自然科学一样,它以其自己的方式得到确立并深入人心。正如伊格尔顿所言“:高雅与后现代文化日益融合,成为西方社会的文化‘主导’”〔1〕81。因此,我们要深入探讨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和价值取向,从而对大众文化进行整体的透视和分析。 (一)大众文化使文化由高雅走向世俗。在传统社会里,文化的力量非常强大,伊格尔顿就指出,在宗教正在失去它对劳动大众的控制时,文化曾经是作为一个代用品在场的。我们可想而知文化力量的

强大。而大众文化的出现,使得文化已经由原先作为高雅、追求真、善、美和激发人们欲望的精神物品转变为受市场所主导、被消费所控制的商品,是人人都可以得到的东西。在传统社会里,文化意味着教养,肩负着教育的作用,起着引导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作用。伊格尔顿认为“,国家要繁荣,它就必须向其国民灌输适当类型的精神倾向;而这正是文化或教育的观念根据一种从席勒到马修?阿诺德的古老传统所预示的”〔1〕7。到了后现代社会,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受到身份政治、市场文化和后现代的意识形态怀疑主义的攻击,文化从精英阶层走向普通大众,从贵族式的“文明生活”变成了普通民众的“文化生活”,文化成为了人人都可以有的东西,文化曾经意味着巴赫和巴尔扎克,现在它已经扩展到海滨文化、警署文化、天空穿越文化等。文化也不仅限于少数的工艺作品,而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 (二)大众文化成为一种商品。在后现代社会,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文化和工业、贸易、金钱紧密相联,大众文化就像生产汽车一样被制造出来。它的生产主要是关心什么可以出售,而不是什么有价值,更不管使用价值,只追求交换价值。更为可怕的是,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成为商品,甚至理论也成了商品,大众文化已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消费品,文化成为商品生产的一部分。对此,伊格尔顿认为,“晚期资本主义宣称,如果艺术品是商品,那么商品也总是艺术品。‘艺术’和‘生活’的确近亲繁殖,即在一个密封的循环里,艺术向已

文化工业理论下的大众文化

文化工业理论下的大众文 化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文化工业理论下中国的大众文化述评 摘要:20世纪8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传入中国,其精英主义立场迅速得到中国知识分子的认同。他们很快地接受了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并以这一理论为指导,对中国的大众文化进行猛烈攻击。本文立足于法兰克福文化工业理论批判对中国大众文化的影响,旨在更好的认识中国本土的大众文化。 关键词:文化工业大众文化语境发展趋势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论”提供了一种有典型意义的大众文化批判模式。这种模式把文化工业所操纵的文化活动的标准化、模式化、商业化、单面性、操纵性、强制性看作是当代工业社会文化艺术的根本性特征。法兰克福学派详尽揭露了大众文化的消极作用,对大众文化的平民化趋向采取激烈的拒斥态度,毫不客气的说,正因为有了文化工业理论,中国大众文化的众多“负面性”被放大化,变得所谓的“显而易见”。法兰克福学派典型的誓死扞卫精英文化的立场,在中国兴起大众文化的时代,得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认同,并对中国的大众文化也进行猛烈的抨击。但是我国大众文化与西方大众文化生成语境及其不同,不能片面的照搬其文化工业的批判模式对我国大众文化进行批判。我们要肯定大众文化在中国的意义,正确的看待我国大众文化的发展趋势,以便更好为我国文化建设服务。 一、文化工业理论影响下对中国大众文化的批判 大众文化在法兰克福学派眼中,是一种非文化、反文化或虚假文化。“文化工业”这一带有强烈批判色彩的概念集中代表了法兰克福学派主流的大众文化观,也成为中国学者引用最多的术语。而标准化、模式化、商业化、操纵化、单面性、强制性等这些由“文化工业”衍生的语词也经常被中国大众文化研究所套用。在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大众文化的着作《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导论”中,尹鸿认为,大众文化在生产方式上是

新媒体与大众文化

现代传媒与大众文化 ——新媒体下的大众文化 早在1871年人类学鼻祖爱德华·泰勒出版《原始文化》时,就有了对文化的定义。他的这个定义一直为后人沿用至今:所谓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① 文化,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是人类的一种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产物。文化产生于人类对周围世界的体验、生活方式以及民族心里、习俗、信仰、和观念等密切相关。②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所著《文化的解释》中,对“文化”这样定义:“文化”我主张的文化概念实质上是一个符号学(semiotic)的概念。马克斯·韦伯提出,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所谓文化,就是这样一些由人宾值得意义之网。因此,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③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在英文中,Mass culture 和Popular culture通常都被译为“大众文化”,也有人将后者译为“通俗文化”、“流行文化”和“普及文化”。在西方,Mass 与Mass culture的使用,往往与大众社会理论联系在一起,包含着对群众(“群氓”“乌合之众”)及其文化的贬损;英国文化研究学者雷蒙德·威廉斯正是基于这种原因而不愿意使用Mass culture这个概念来描述普通民众所参与的那种文化,而更愿意使用中性的Popular culture这个概念。④ 美国传播学者威尔逊认为,通俗文化(Popular culture)是某个社会中所有 ①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②云德:《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选择》,人民文学出版社 ③《文化的解释》(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译林出版社 ④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三联书店2003

浅谈大众文化

浅谈大众文化 最近上课讲到有关于“大众文化”的一些东西,其实一直以来我对“大众文化”都比较模糊,社会上对于“大众文化”的争论也让我越来模糊,今天我就系统了看一些有关于“大众文化的”一些东西,并发表一些关于大众文化的看法。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大众文化蓬勃发展。流行音乐、香港搞笑片、台湾言情片、历史肥皂剧、好莱坞大片、时装show、music video等等五彩缤纷的文化快餐盛行,在中国形成了一种壮观的文化景观,“大众文化”于是成为人们用来描述这一文化景观的常见词语。正是由于大众文化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中国对大众文化的研究主要是在90年代,此后大众文化也一直是国内理论界的一个重要话题。国内学者致力于大众文化的研究,并定义大众文化,比较权威的像金元浦在《定义大众文化》中的定义王一川《大众文化的含义》中的定义,还有陈刚在《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中的定义等等。涉及比较全面,比较容易理解的对大众文化的定义是:大众文化是在工业化时代、市场经济的导向下产生的,以文化产业为特征,以现代科技传媒为手段,通过各种文化形式反映社会大众日常生活,适应社会大众文化品味并在社会大众中广泛流行,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和参与的意义的生产和流通的精神创造性活动和成果。具体来说,广告艺术、影视文化、流行歌曲、网络文化、时尚文化、消费文化、服饰饮食文化、街头艺术等,都属于大众文化,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复杂多样,大众文化的形式还将不断衍生。 大众文化有其自身产生的背景,具有其自身明显的特点。 1.大众媒介性。大众文化主要以报纸、杂志、书籍等机械印刷媒介和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具有这种媒介所规定的特点。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量比以往文字媒介大得多,而且传播的速度也快的多。大众文化主要就是通过这些大众媒介去传输的,利用这种媒介成批的制作和传输大量信息并作用于大量受众,是所有大众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 2.商业赢利性。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以后才出现的文化形态,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介入使它获得与众不同的手段后出现的。它带有消费倾向性,按照市场规律去运作。文化市场完全跟从大众的需求走,把满足大众的需求走为其发展走向的作为其首要目的。大众文化和市场紧密结合,赚钱成为大众文化产生发展的首要动机。 3.休闲娱乐性。西方著名社会学家洛文塔尔称大众文化“是一种取悦消费者的商品”。娱乐性是大众文化的又一特征,可以说是大众文化的中心。大众文化是日常的,使人能感受到愉悦性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竞争非常激烈,人际关系复杂,人们心里承受着过重的压力,所以渴望获得休闲和放松,以释放自己的精神压力和紧张。因此人们在接受大众文化的时候,只是为了娱乐和消遣,并不企图从中得到启示甚至是精神的升华。大众文化是一种软性文化,它消解一切意识形态,又十分迎合大众,以轻松、快乐的姿态赢得各个阶层大众的欢愉,而不是去追求精神的超越性。 4.强烈渗透性。大众文化的通俗性、愉悦性对大众产生了强烈的诱惑力,因而大众是自愿的主动的接受大众文化的。而且社会大众是大众文化的主体,他们直接参与大众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在大众文化作品中反复的出现,就有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在大众思想深处扎根,使大众受其影响。大众文化有着强大而持久地渗透力,不断强化其所含观念在大众当中的影响。所以强烈渗透性是大众文化的一大特点。

大众文化消费时代的通俗讲史

大众文化消费时代的通俗讲史 10历史郑亮才其实此题是中南大学文学院杨雨博士在赣南师院明湖讲坛的演讲题目,她所著的《莫道不销魂—杨雨解密里清照》将李清照从历史的高堂拉回了世俗,好赌、好酒、好色,着实让我们震惊了。她是从电视中走出来的,这与易中天等百家讲坛教授相似。在易中天热之后,谁还在想考这个问题,葛红兵以被“乙醚”逼得声明不对此事件作任何看法,《百家讲坛》依旧兴盛,在书屋里的教授学者依然埋头,广大读者和观众以旧在追逐和寻找。 杨雨博士讲李清照的名目是还原一个真实全面的李清照,将单一脸谱化的李清照复活使其真实而可爱。易中天是想通过通俗的方式将模糊的三国历史说给观众,让观众看到人性的真实。其实很多通俗讲史的学者教授都是打着还原历史人物,剖析人物人性而服务现实的旗号的,也有很多学者专家对此现象作了看法,有些也确实有理很深刻,我也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现象,来表达所思所感。 我认为通俗讲史者们所谓的还原历史人物,剖析人物性格都只是过程,那结果是什么呢,我想有以下几点: 一方面是积极的。其一,易中天讲三国火爆的浅层次原因是其讲述方法(虽然这也是他被批的主要原因,但也还有其积极意义)。把枯燥的历史以现代的通俗的方式来讲述,不失为普及历史知识的良好方法,对于广大中小学老师来说也不失为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式,对于人事交际来说更不失为活跃气氛彰显实力的好策略;其二,

对于广大中等知识阶层想了解历史有无力无心阅读原著的观众来说,这是一个学习了解历史的机会,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再者也有普通节目的普遍价值即娱乐大众,特别是易中天的幽默语言不时引起观众的笑声。 另一方面是消极的。首先在学术界,一个接一个的学者挤进作家富豪排行榜,让埋头书屋的学者也不时的向他们看了看(当然并不否认有文化操守的存在),也许也会走出象牙塔到荧光灯下晒晒研究成果,渐渐地还有谁来继承在书屋中耐住寂寞抵住诱惑专心研究的学者传统,一个民族的崛起发展有怎能仅仅依靠那些明星化世俗化了的的学者,这是一个关系民族存亡的问题。第二,针对科研普及方式来说,类似戏说的传播方式将会颠覆严谨专业以及严肃的传播方式,方式可以创新,但不是言语低俗现实、思维浅显,为迎合低俗市场而改变的现象。第三是在社会消费大众,对于中端的知识学者来说有点利,但对于大学等精英教育阶层来说是无益的,专业的学者教授也应是对此忽视的。但是《百家讲坛》引以自豪的“100所名校最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之类的荣誉却是当代大学生的悲哀。易中天品三国很多只是个人视角、个人思维、个人偏向,而杨雨博士只是从李清照的诗词中死钻字眼,从中臆想,很是牵强。第四,对于社会风气也是不利的,官场上暗,商场奸,他们就讲权术、讲利益。社会上赌酒色流行,他们就讲赌酒色,在迎合之后又推广了这种思想。最后是对出版业和电视等媒体,当易中天的品三国版权被一出版社以天价买断之后,其他出版社又该怎么思索出路,而百家讲坛不也是因阎崇年、易中天等教

大众文化研究

第一章(第一节) 1、“文化”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其中不包括(B) A 与文明同义 B 文学意义 C 美学意义 D 人类学意义 2、下列形态中不属于描述性意涵(D) A 华夏文明 B 印加文明 C 西方文明 D 有教养文明 3、下列形态中不属于规范性的意涵(B) A 文雅的文明 B 基督教文明 C 懂礼貌的文明 D 有教养的文明 (第三节) 1、中产阶级出现后,文化图谱由一分为二变成了三分天下:即上层阶级文化、(A)下层阶级文化。 A 中产阶级文化 B 中层阶级文化 C 中下层阶级文化 D 中上层阶级文化 2、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这对概念则建立在(C)的主题划分的基础上的。 A 管理学 B 经济学 C 社会学 D 新闻学 3、精英文化属于(B)的文化 A 和风飘絮 B 阳春白雪 C 春风飞扬 D 春暖花开 4、大众文化是(A)的文化 A 下里巴人 B 乡下人 C 农村人 D 平民 5、在中国当下,文化的类型划分则必须具有特殊性,我们依照(D)的论述将其划分为五种类型。 A 中心 B 重点 C 主旨 D 主流 6、(A)是指在国家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建构起来的文化,具备一定的政治经济权利。 A 主导文化 B 传统文化 C 民间文化 D 精英文化 7、英国传播学者威尔逊认为,(C)是“某个社会中所有人的文化”。 A 主导文化 B 传统文化 C 通俗文化 D 民间文化 8、英国伯明翰学派学者(D)将大众文化界定为“为普通民众所拥有,为普通民众所享用,为普通民众所钟爱的文化。 A 雷蒙.威廉斯 B 威尔逊 C 托马斯 D 约翰.哈特利 9、在我国传统的用法中,通俗文化与民俗文化指的都是一种(A)的文化形态。 A 前工业社会中 B 后工业社会中 C 中期工业社会中 D 中后期工业社会中 10、文化的外延,指向三个领域:物质、(C)和社会实践。

大众文化的特点

1. 商品性 即它伴随着文化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大众文化活动属于一种伴随 商品买卖 大众文化通论 关系的消费行为; 2. 通俗性 即大众文化不是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为社会上散在的众多“一般个人”的文化; 3. 流行性 即大众文化是一种时尚文化,呈忽起忽落的变化趋势; 4. 娱乐性 大众文化文本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最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 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 5. 依赖性 即大众文化主要是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大众 传媒,也就没有大众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也是一种传媒文化。 6. 大众媒介性 即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具有这种媒介所规定的特点。 大众媒介,通常包括机械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等)和电子媒介(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两大类。 7. 日常性 与欣赏高雅文化带有更多的个体精神性不同,公众对于街头广告、电视剧、流行音乐、时装、畅销书等大众文化的接受,是在日常生活的世俗环境 中进行的。 8. 类型性 编辑本段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 大众文化的和谐价值 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罗森贝格认为大众文化的不足之处是单调、平淡、庸俗,以及容易在富 裕生活中产生的诱惑和孤独感。大众文化往往通过大众化媒体(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来传播和表现,尽管这种文化暂时克服了人们在现实中的茫 然和孤独感以及生存的危机感,但它也很可能大大降低了人类文化的真正标准,从而在长远的历史中加深人们的异化。 大众文化理论滋养的土壤是现代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伴随高 科技生产而呈现纷繁的物质文化消费。文化消费是现象,不是文化本身;文 化是精神产品,不是具体的物质。工业化生产解决的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即提供丰富的生活物质,文化解决的是人类生存的高级需求,即精神提升和 美的建构,亦即人类如何实现自身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实现对人性的终极 关怀。大众文化的倡导者显然忽略了这个简单的事实。社会生产所追求的是 物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尽可能为人类提供纷繁复杂的消费构成。大众文 化的平面化、批量复制是以消解文化个性和创造性为目的的,物质追求的丰 富多样性与文化追求的简单标准化显然构成了一个人类生存的悖论。从某种 意义上说,西方大众文化思潮是一场反叛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运动。它是建 立在西方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进程,大众的自由 意识、思想解放达到某种高度之后产生的。 编辑本段 中国大众文化的崛起

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与社会

尹鸿: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与社会 核心提示:时代的性质往往会影响到这个时代的方方面面,会影响这个时代所有的空间和时间。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是新媒体的使用者,我们都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存在,在这个新媒体时代,我们前所未有地感受到整个媒介环境给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带来了深刻的改变。 尹鸿清华大学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影视传播研究中 心主任 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早上好!感谢大家在周末的休息时间, 这么早过来一起分享对新媒体和现代社会关系的一些想法。我们每个人 都是新媒体的使用者,我们都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存在,我们前所未有地 感受到整个媒介环境给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带来的深刻改变。最近,党和 国家领导人在各种场合三番五次强调互联网和新媒介环境对现代政治、 经济、文化的深刻影响,也包括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的深刻影响。

因此,这个问题对我自己来讲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把自己在研究观察、使用分析新媒体过程中的一些感想跟大家一起分享。虽然不一定正确,我们对于新的知识、新的领域,未必都能提供正确的结论,但是可以提供启发性的思考。我们一起来探究这样一个新的传媒时代会带来什么改变。大家都知道,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媒介如此广泛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如此深刻地把天各一方和近在咫尺的人们联系在一起,所以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应该是战略性的。我们要这样理解新的媒体与环境。 一、互联网信息时代 大家都知道,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关于互联网时代,在1980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有表述,这本书是未来学家托夫勒写的。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向知识界推荐过这本书,也向当时的管理层推荐过这本书。这本书已经在描述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的新型革命,但是那个时候它还只是未来学家的一个想象,今天它正在变成现实。 实际上,今天我们进入信息时代,整个信息媒介对一个社会的变革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在这里推荐一位在传播学界被大家公认的具有里程碑地位的学者叫麦克卢汉。他有两个著名的观点,第一个是媒介是人的延伸,第二个是媒介即信息。所有的媒介本身就是信息,而这个信息首先是人的延伸产生的信息,所以麦克卢汉是第一个从媒介角度探讨人类社会变革的学者。马克思的经典表述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我们在劳动中会使用工具。而麦克卢汉强调的是媒介工具,媒介工具让人

浅析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本质

浅析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本质 摘要:中西方大众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中西方语境中对“大众”和“文化”的理解也不同,这决定了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具有不同于西方的本质特征:大众文化是一种大众之文化,具有大众性;大众文化是一种通俗文化,具有文化的一般本性和自身的文化特性;大众文化是一种实用文化,具有满足大众精神需要的功能;大众文化是一种商业文化,具有文化与经济的双重品格。 关键词:大众文化,本质,文化,精英文化 Abstract: Chinese and western popular culture of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soci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Chinese and western context of “the mass” and “cultural”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and the decision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a is different from western popular culture ha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mass culture is a kind of public cultural, has the general audience; Popular culture is a kind of popular culture, with the general nature and culture of its own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Popular culture is a kind of practical culture, have to meet the spiritual needs of the public function; Popular culture is a kind of business culture, has the cultural and economic dual character. Keywords: mass culture, nature, culture, elite culture 西方语境中的大众文化 西方有学者认为,“‘大众’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社会学范畴;它无法成为经验研究的对象,因为它并不以客观实体的形式存在。”[1]如果以对通俗文化或感性文化的消费为界限和标准,“形形色色的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内,可以属于不同的大众,并时常在各层理间频繁流动。”[2]这些认识反映了界定“大众”的困难,但实质上它又为我们理解“大众”提供了线索,即在大众文化的语境中大众与文化是相互规定的,脱离对方任何一方都无法获得规定。大众文化中的“文化”代表着一定文化的层次和特质,规定了它是大众文化,而不是精英文化或别的;稳定地处在这个文化层次中或者说他们的文化素养使他们经常地偏好和消费这种文化的人才能是“大众”而不是精英。以此我们可以对大众进行界定:从大众文化的主体而言,始终稳定的人群是社会公民的大多数,大众是社会的普通公众,处于平均水平的人。在西方是指城市市民,“大众”的对应词应该是精英。从文化的层次而言,大众文化是指以通俗、感性文化为主要消费对象的文化层次,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就是通俗文化。它包括流行音乐、商业电影,街头时装,广告等即一切大众化或者被大众喜欢的用以满足大众精神生活的东西。 中国语境中的大众文化

对新媒体时代大众文化的影响的思考

对新媒体时代大众文化的影响的思考 当今文化一般主要被分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三个层次,其中,大众文化在新媒体时代受众面最广、影响最大。大众文化也在我国意识形态斗争中占有重要的领地,它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社会意识的生成和发展。因此,对大众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分析了大眾文化的积极价值及其负面影响,以便于正确认识大众文化,从而促进其健康发展。 标签:新媒体;大众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 新媒体技术对社会思想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流意识形态在众多的媒体声音中逐渐被冷落、被淡化,意识形态工作日益复杂艰难。当前在主要由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构成的文化领域中,大众文化的生产和流通规模极大,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下,其发展十分迅猛,对我国的文化传统、人们价值观念和大众的生活方式都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一、大众文化的内涵 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不同于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也不同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鲁迅先生提出的“民族革命战争中的大众文学”,其最根本点在于他们得以出现的文化环境不同。后两者都是农业文化环境中的产物,而且是出于非常时期的一种特殊政治需要而提出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众文化则是工业文化的产物,它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属性,突出了大众性、商业性和娱乐性等特点。在新媒体时代,大众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日益数字化和技术化,促使其在我国的文化形态中逐渐占据了主体地位。 我国学术界对大众文化有不少的研究,对大众文化的定义也较多,在《大众文化导论》中,王一川是这样界定大众文化的:“大众文化是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或的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包括通俗诗、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广告等形态。”一般认为这个定义还是比较恰当的。 二、大众文化的积极价值 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它在当今社会也有着一定的积极价值。 1、满足了普通大众的精神需要。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需求。在现代社会,由于时代的快节奏,普通大众也都能感受到强烈的精神压力与精神冲突。大众文化显著的娱乐性特征能够很好地缓解大众日常生活工作的压力,给人们带来一些欢乐与放松。大众文化产品很了解大众的心理,往往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内容轻松

论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消费_陶国山

2012.04 LAN ZHOU XUE KAN 论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消费 陶国山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所,上海200241) [摘要]大众文化的美学是在商品逻辑验证下,以大众传播媒介为传导,加上现代高科技包装后,被大众主动接受的。大众文化时代,世俗的审美意识成为人们思考或日常审美化的主要理论资源。美学日益走向多元共生并体现在世俗生活的日常消费中,大众在购买、享用产品的过程中让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化的消费因而成为消费时代大众的主要美学体验。 [关键词]大众文化;消费社会;审美消费 [中图分类号]B8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492(2012)04-0045-05[收稿日期]2012-01-17[作者简介]陶国山,男,安徽天长人,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理论、西方文论。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经典文艺作品的阐释研究”(课题批准号:11YJC752019)的阶段性成果。 从美学的角度关注大众消费是将后者纳入文化范畴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同样是当下审美文化的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需要。大众文化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结果,从积极的层面看,它使得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能感受到技术进步的力量下文化所能发挥出来的日常效应,大众文化毕竟也还是文化的一种类型。而自美学诞生那一刻起审美与文化就有着天然的对应。尽管美学在过去通常被看做是只与艺术和哲学有关的学科,但在今天,人们对大众文化现象的分析普遍都带有审美的倾向。换句话说,在文化大规模生产的状况下,人们越来越能从大众文化产品而不只是过去的高雅艺术中获得审美的提升。实际上,大众文化生产本身也并不是全然机械性过程,在其设计、制作与加工的任何环节都会带有审美的因素,审美在生产出来的物品身上更是获得了直接的外在体现,人们也正是根据这种创造的美的标准(而不仅仅是实用的标准)选择购买所需要的产品的。因此,大众文化的美学范畴、美学特征、审美功能及审美接受等都是值得探讨的内容。大众文化的日常审美性主要与人们日益主动介入的消费选择性有关,也即日常的消费也不再只是简单地购买一件物品。在消费环节,对物品的选择性购买激发了人们对美的追求,是故,大众文化与消费社会时代人们的审美消费需要是相吻合的。 一、大众文化的审美意识形态性 当代社会的审美追求是人们探讨大众文化的重要方面,它与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艺术生产密切相关。在一个物质丰裕的社会形态里,人们的审美感受也必然会相应获得提升,这无疑也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 大众文化美学维度的突显也是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大众文化的产业化、商品化使得审美本质也发生了倾斜,大众文化使得文化走向世俗,走向娱乐化、欲望化和享乐化,这反而促使了审美与生活的全面互相渗透。在强势的市场主导和信息技术的强大渗透下,精英文化与高雅文化日益走向边缘化,以产业化为特征的大众文化的物质化与世俗化倾向越来越明显,被称为舶来品的消费文化走向大众的生活。人们对美的追求正在为这些世俗化产品所取代,过去的高雅正在逐渐没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也是将美学从感性投向现实,从观念上切合到日常生活中的语境式转换。另外,大众文化也多数已经被整编为以主流意识形态主导的日常文化现象,这部分大众文化代表的是政府及其统治阶层的利益。这也使得大众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传播,大众文化就有了巨大的市场,文化生

《大众文化研究的系谱》

大众文化研究的系谱 蒋原伦写下这个题目,使我想起了几年前由《文艺研究》等学术机构在武汉大学召开的流行文化研讨会,会上,学人们在交流中笼统地交替使用大众文化、时尚文化、消费文化、流行文化等等概念术语,这些概念术语有时是指同一个对象,有时又指互相包含交叉又不完全重迭的现象,众说纷纭,各有表述,相互间既有默契也有抵牾,所以进行相关概念的梳理,厘清思想谱系的脉络,有助于学术交流和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拓展。 “大众文化”在我这个年龄以上的人来看,绝对是个好词,在五四新文化传统和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里,它是正面的、积极的,有着十分肯定的意义。 可以简单地回顾陈独秀和胡适等当年有关著述,如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的三大主义:推到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到陈腐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到晦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就有着大众文学或大众文化的含义。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等与陈独秀同工异曲,五四一代革命者的观念往前追溯,可以到列宁的“两种民族文化”的理论,即每个民族的文化里面,既有一些为劳动群众和被剥削群众所欢迎的“哪怕是还不大发达的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化成分”,也有资产阶级的文化,当

然后者是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参见列宁的《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一文《列宁全集》第20卷,第6页)。 向后延伸,通过当年的左翼文艺运动和毛泽东的文艺思想(这是由《新民主主义论》、《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论联合政府》等一系列著作共同构成),一直可以到上世纪80年代,提起大众文化,人们想起的仍然是革命的,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鼓舞劳动大众斗志的文艺作品,如《放下你的鞭子》、《兄妹开荒》等街头剧,歌舞剧,赵树理的小说,或者是王朝闻先生在其《喜闻乐见》一书中关注和研究的民间曲艺和通俗文艺等等。 大众文化在革命年代,虽然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背景,但是其最主要的形式特点是通俗易懂和大众的“喜闻乐见”1,在这一点上,人们关于大众文化的概念没有太多的歧见和争议。 上世纪90年代,大众文化研究的兴起,情形发生了变化,关于大众文化的研究是在法兰克福学派的有关著作的翻译出版影响下而发动的,因此大众文化有了以往不同的含义,虽然在80年代,已有徐崇温、江天骥等人译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理论时,将大众文化的批判理论引入国内,指出了资本主义商业利益在推动文化和艺术向与人的个性解放相反的方向发展,但是国人还不能从现实社会生活的感受中来认识这一问题,有关论及大众文化的文章,基本上是从大众文化的审美功能,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高雅文化之间的关系,大众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来论述的,只有少数批评家在开始在批判意义 1王朝闻的《喜闻乐见》一书所收“喜闻乐见”一文是为纪念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而作,文中强调了毛泽东的革命文艺是为工农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的观点。见作家出版社,1963年。

理解大众文化

对电视剧泛娱乐化现象的批评报告 电视的内容是基于一定社会基础而存在的,内容又决定了其呈现在大众面前的形式。对于当今电视媒体节目娱乐化的趋向,可以理解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转变和过渡,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泛娱乐、迎合大众口味的非理性化以及“愚乐”大众的被动娱乐化。 电视娱乐化是以电视剧《渴望》为开端的。发展到今天,娱乐元素在电视节目中广泛渗透,电视的娱乐功能已经被无限扩大。各种参差不齐的穿越剧、抗日剧、家庭剧、偶像剧批量生产面向市场,泛娱乐化已有一种普通的生活方式俨然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模式。 探究这种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无非有以下三点:以“收视率是上帝之手”媒体市场化的驱动使广大电视剧目制作人只凭逗乐主题抓人眼球;单一的盈利模式所催化的质量、品位和格调的“群氓”性质;受众的海量需求对故作深沉的守旧文化心态和空泛许诺的文化思想的批判冲击和否定。以电视为代表的视像文化所形成的元媒体,调动各种魅力化手段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占据受众以达到电视“多义性”与“大众性”的符号意义。 在传统媒介时代,印刷控制思想,主动权掌握在受众手上,“受众本应有自己对大众文化和产品的认识和理解,但是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价值性受到了工具理性的挑战,受众的真实需求和虚假幻求越来越模糊”。“电视的发明可以说是企图大限度地满足个人获取信息的

需要,因此,它是工具性的胜利,是技术的胜利。它强调的是形式,忽略的是内容,它用形式‘颠覆’了内容”。在当代社会之市民社会,市民的需求就是大众的,新媒介应运而生、蓬勃发展,是泛娱乐化最为深刻的实践载体。 娱乐活动区别于审美活动,其自发性与商业性更为明显。电视节目娱乐化使“人们最终毁于自己所热爱的东西”——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单纯重视奢华的物质展示、爱情至上的价值取向、不劳而获的生活幻想,很容易对青少年造成负面影响;靠极致情节和离奇故事来吸引眼球的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构成的极大威胁,实则是现实意义的空洞化。完全淡化意识形态领域文化主旋律的作用,削弱现代观众对人文情怀和艺术的体悟与表述意识。 电视产品是一个消费品,不可摆脱的就是其消费属性,必定带 有商业色彩,必定会考虑到满足大众文化的需求。换言之,电视产品不是从商品到商品,而是从商品到文化,而且是或多或少地带有艺术加 工痕迹的世俗化了的文化。这使得当今电视审美出现了一个显著走向———“审美泛化”,即人的审美从理性层面、想象的天地退回到感觉层面和实用目的。电视“审美泛化”的结果就是社会受众审美层次的降低、审美角度多样化及审美心态的变异。 当下中国的电视剧缺少的不是对故事情节本身的演绎,它超越的是单纯轻松娱乐的风格、人物中蕴涵浓浓的人情味却遗憾地不及有力整合民族精神、对唯美与浪漫感情追求的精神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