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对外贸易投资合作的法规和政策大全

法国对外贸易投资合作的法规和政策大全
法国对外贸易投资合作的法规和政策大全

3法国对外国投资合作的法规和政策有哪些?

3.1对外贸易的法规和政策规定有哪些?

3.1.1贸易主管部门

法国新一届政府部门中负责贸易的主管部门是欧洲与外交部0

3.1.2贸易法规体系

法国是欧盟的重要成员国之一,执行的是欧盟对外贸易法规和管理制度。《欧共体条约》第133条是实施共同贸易政策的法律依据。2003年2月1日生效的《尼斯条约》将共同贸易政策扩大到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技资领域。2007年12月13日,欧盟17国签署《里斯本条约》,该条约第188C条取代了原《欧共体条约》第133条,《里斯本条约》于2009年1月1日生效。

法国根据欧盟制定的共同对外贸易政策和规定,基于在其他国际组织和协议中承诺的义务,颁布行政法规,并制定对外贸易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受欧盟共同贸易政策的约束,法国不能单独与第三国签订贸易协定,欧盟与第三国签订的国际贸易协议直接适用于法国。

3.1.3贸易管理的相关规定

法国政府对对外贸易的管理,一般采用间接干预的行政手段,但有时也通过颁布法律、法令和对进出口商的通告进行直接干预,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方针、政策。

对于一些特殊商品的进口,法国根据欧盟有关规定,继续实施本国有关进口管理的措施。法国参与经贸管理的一些职能部门与欧盟总部的相关机构保持直接的对口联系,定期协商,并及时处理对外贸易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由欧盟有关指导性贸易法规转换成的法国立法、欧盟外贸法规的最新消息以及法国进口贸易管理规定,都是通过法国官方公报对外公布。

法国政府实行鼓励出口政策,一般商品都可自由出口,仅对少数产品施行出口管理,如对农产品出口进行补贴管理,以及对军事装备、高技术产品和核技术设备的出口进行管理。

3.1.4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

法国对进出口商品的质量和安全要求十分严格,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检验、检疫规定和有效的控制措施。这些规定和措施不但适用于进口商品,同时也适用于由法国生产、用于出口的商品,以及在法国市场上销售的所有商品。

[进出口商品检验标准]目前,法国对进出口商品所采用的检验标准主要有下列3种:

( 1)国际标准:主要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标准ISO9000。法国并不强制企业执行该国际标准,企业有权自愿选择是否申请获得该证书。

(2)欧盟标准:欧盟现有约3300余项产品质量标准。欧盟要求各成员国逐步修改本国质量标准,以便和欧盟标准相统一,并启动欧盟质量标准标签,即“CE”标准标签。根据欧盟规定,欧盟质量标准只是说明某种产品在质量和安全方面已达到的基本标准,各成员回国内现行的相应标准只能高而不能低于欧盟标准。

( 3)法国标准(简称NF):诞生于1947年,已有各类产品的质量标准1.77万项。颁发“法国标准”标签的权威机构是法国标准化协会(AFN O R)。根据规定,凡已获得法国标准标签的产品,可直接申领欧盟“CE”标准标签,不需要对该产品再作任何检验,只需办理简单于续。

3.1.5海关管理规章制度

法国执行欧盟统一的关税税率和管理制度。最基本的法规是欧盟1987年颁布的《关于关税和统计术语以及关于共同海关关税的第(EEC) 2658/87号理事会规则》,此外还有欧盟1992年颁布的《关于建立欧盟海 关法典的第(EEC) 2913/92号理事会规则》(以下简称 “《欧盟海关法典》” )及1993年颁布的《关于执行〈欧盟海关法典〉的第(EEC)2454/93 号欧委会规则》。

欧盟的关税税则分类采用的是根据世界海关组织《协调编码 制度》 制定的组合法编码(CN编码)。欧盟以委员会规则的形式每年对外发布一 次更新后的税率表。

欧盟给予发展中国家单向的关税优惠政策,包括对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国家协议关税和普惠 制(G S P),以及在自由贸易区协议框架下互惠安排(如EFTA国家、 墨西哥、智利、南非)。

法国税法规定,对出口货物实行零税率。适用零税率的货物在任何环节都不用缴纳增值税,即彻底免税;已纳税的,还可以退税。 这是法国政府鼓励出口的重要手段之一。

法国 主要商品进口关税在7%至14%之间。

3.2对外国投资的市场准入有何规定?

3.2.1投资主管部门

政府主管外国投资的机构为2015年1月成立的法国商务投资署( BUSINESS FRANCE),该机构为工商性质的公共机构,总部设在巴黎,工作人员约1500人,在法国国内设有28个地区办公室,在国外设有85个海外办公室,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的经合组织成员国。此外,还在140余个国家设立了约1.5万人的企业国际志愿者项目(V IE)。

法国商务投资署的主要职责是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其主要任务包括:向技资者和媒体宣传推介法国投资环境;寻找外资项目;协调企业、地方政府、行政机关、基础设施服务单位之间的关系,为投资者提供便利;协调各地吸引外资的政策措施;跟踪、研究国际投资趋势和影响投资地点选择的因素;促进企业出口。

3.2.2投资行业的规定

[外国技资法律法规]法国现行吸引和鼓励外国技资的法律文件分别是1966年12月28日的66-1008号法令、1996年2月14日的96-117号政令和2000年12月14日的2000-1223号法令。法国政府对外国直接投资实行国民待遇。法国的法律和法规,如《公司法》、《劳动法》、《商业法》、《税收法》、《合同法》等,不仅适用于本国的企业,也同样适用于外国直接投资企业。

[禁止的行业]原则上,法国没有设定禁止外国投资的行业。

[限制的行业]法国对外国投资限制的行业即所谓“敏感行业”,外国投资者对敏感行业投资需事先获得许可。据2005年12月30日颁布的2005-1739号政令,敏感行业包括:博彩;私人安全服务;禁止非法使用生物药剂或有毒药剂;窃昕设备;信息技术行业系统评估和鉴定;信息系统安全相关产品和服务;双重用途产品和技术;数字应用加密和解密系统;涉及国防安全的业务;武器、装备以及用于军事炸药和战争装备的业务;合同规定向国防部提供研究或供应设备的业务。

[鼓励的行业]法国明确鼓励发展技术创新产业。2005年在传统经济园区的基础上,推出“竞争力集群”项目,使之成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正式批准建立项目约71个,涉及领域包括汽车、航空航天、计算机系统、纳米、生物、微电子、环保燃料、海洋产业、图像和网络、工业化学、多媒体、神经科学、粮食生产新技术、癌症治疗、再生能源和建筑、高档纺织业、物流业、塑料成型、化妆品等。

[相关产业的股权限市门外国投资者收购敏感行业企业的控股权(如

大部分投票权)需获得许可。此项许可批准期限最多不超过2个月,否则视为默许。

[金融保险行业]法国对外国企业经营金融保险业务设置了保护门槛。非欧盟国家的外国企业投资法国银行业,需要特别许可和法国银行的介人;外国企业技资法国保险业,也要根据《法国保险通则》办理特别许可于续。

3.2.3投资方式的规定

除对公司和股权收购有一系列相关规定外,原则上,法国对外国技资者技资方式没有特别限定,也不限制外国“自然人”在当地开展投资合作。

[公司收购和股权收购]公司收购可以是两家公司之间协议,也可以是一家公司主动出价购买股份(恶意收购出价)。上市公司如发生5%的股份或投票权持有人变更,购买人应遵守金融市场透明度规则,向金融市场管理部门提供相关信息。为防止市场垄断,大规模资本集中必须通知反不正当竞争部门,并获国家和欧洲管理部门批准。

相关企业税后销售总额超过1.5亿欧元,或者两家或两家以上合伙公司在法国实现税后销售总额达到或超过5000万欧元的企业合并案,必须获得经济部长批准。

相关企业全球销售额超过50亿欧元,或者两家及以上相关公司在欧盟成员国内的销售额分别超2.5亿欧元的企业合并案,须向欧盟委员会提交情况说明。此外,某些公司商业活动涉及3个以上欧盟成员国的,虽然总销售额未达欧盟最低标准,也需向欧洲委员会提出申请。

根据法国2006年3月23日通过的《公开标价收购法案》,一旦有外资恶意收购法国上市公司,法国企业就可以免费方式发行股票认购券,增加股东实力,抬高企业资本,从而增强企业的自卫能力。

[收购财政困难公司挂国2006年1月1日生效的《企业破产法修正案》规定,公司面临严重财政危机可能破产时,可采取破产前保护措施。

出售公司资产必须遵守资产清算程序规定。因此,一且保护程序或公司重组程序启动,第三方可接受公司管理者出价,全部或部分购买公司业务,使公司继续运作,出价必须遵守资产清算程序规定。

如果没有任何使公司继续运行的解决方案或者公司不可能恢复运作,法院有权对处于财政危机的公司进行清算。一旦清算完毕,公司资产将被出售。

法国政府于2009年成立国家信息系统安全局,取代国家总秘书处下属的信息系统安全总局,负责加强国家通讯系统的安全,并于2010年3月颁布出台R226法律。R226法律要求任何设备制造商进口、销售、展示、使用包括合法侦昕功能的通信设备必须首先获得法国政府的R226认证;任

何一家运营商进口、购买、使用包括合法侦昕功能的通信设备必须首先获得R226认证;所使用的通信设备有大的软件新版本更新必须重新获得R226认证;所使用的硬件平台更新也需获得新的R226认证。

法国电信市场容量较大、辐射性强,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中兴和华为等企业积极开拓法国电信市场,参与了包括核心网、智能网、数据产品、元线产品和增值业务在内的多个电信项目竞争,与法国电信、SFR、布依格等法国电信运营商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在法国电信市场占有份额逐步提升。同时,中国企业积极开展属地化经营、努力融入当地社会、严格履行社会责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受到法国民众的肯定和欢迎。总体上看,中国电信企业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在法业务发展处于上升期。但法国潜在的一些贸易壁垒也使得中国电信企业今后在法业务发展面临严峻考验:一方面,中国企业在R226法律出台前已投放法国市场的电信设备必须获得R226认证,如不能通过,使用中国电信设备的法国运营商将面临停网的风险;另一方面,中国企业未来销售产品亦须按要求进行认证,且R226认证周期非常长,企业提交的认证申请往往需要数月或者更长时间,对法国运营商使用中国电信设备产生一定影响。

3.2.4 BOT /PPP方式

法国是对外承包工程大国,万喜、布依格、德西尼布等企业均为国际知名大型承包商,在国际承包工程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法国BOT工程项目大多由万喜、布依格等法国企业承建。除个别欧盟企业外,其他国家外资很难进入法国承包工程市场。法国承包工程企业在以E P C方式承揽工程项目的同时,还积极以BOT和PPP方式开拓国际承包工程市场,通过特许经营和公私合营等投资方式提升企业利润,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法国万喜集团注重以增强盈利能力为核心,注重业务流程的增值环节,扩大高附加值的服务范围,将经营重点有计划地从利润较低的建筑业务向利润较高的特许经营业务转移。2011年万喜集团特许经营业务只占营业总额的22%,却创造了40%的利润额。布依格集团也是公私合作开发业务(PPP)的倡导者,在世界各地投资开发了众多大型公共项目,如英国内政部综合体、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及天际万豪酒店等,带动了企业利润的提升。

3.3法国关于企业税收的规定有哪些?

3.3.1税收体系和制度

法国税收制度以方便企业投资、区域发展和国际发展为宗旨;同时,通过对不同利益集团区别对待,充分体现法国税收制度公平性。法国与100

多个国家签订税收协定,并保护投资者以避免重复缴纳税金。根据中法两国签署的《避免双重征税协议》,企业在法国已缴纳税收在中国可获减免。

法国税收制度十分完善,是西方国家税收体制的典型代表。1959年税制改革前,法国采取属地税制,而后改成综合所得税制。法国政府基于一系列原则设立、运转和改革税收制度。其基本原则包括:法制原则、公立原则、平等原则和富者多交、贫者少交原则。

3.3.2主要税赋和税率

法国税种大致可划分为四类:收入所得税、消费税、资本税、地方税。

[企业所得税]这是对法人征收的收人所得税。凡在法国开展经营活动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不论其经营活动属何种类型,也不论是法国还是外国公司,一般均需缴纳企业所得税。据《经济现代化法案》规定,部分此类公司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选择将收入纳入个人所得税缴纳。一些人员组合公司原则上无须缴纳此税种,公司人员自己选择将收人纳人个人所得税还是企业所得税管理,一旦做出决定便不可改变。此外,合作社、协会、公立部门,如果其活动是营利性的,也须缴纳企业所得税;一些互助组织、协会,如果其经营并非追求高额利润,则可享受免税待遇。

( 1)企业税税率。除临时附加税之外,企业适用如下税率:①利润在75000欧元以下的,税率为28%;利润在75000欧元以上的,税率为33.3%的标准税率(2020年后将统一适用28%的税率);②利润在38120欧元以下的,税率为15%;③非营利机构纳税:资产收益(房产出租等)按照24%缴纳;动产收益(债券等)按照10%缴纳;④当企业不含税营业额为763万欧元以上,且企业税超过76.3万欧元时,还应缴纳3.3%的社会保险金。

企业亏损可无限期向后延期计人,还可将本年度亏损从前几年收入中扣除(损失向前计人)。

( 2)税收合并制度:属于同一集团的公司及其持有95%股份的国内子公司可选择作为同一纳税主体进行申报,同一个纳税主体中的利润和亏损可以互抵。母公司和子公司会计期必须吻合。企业可在5年期内采用本制度。如企业所有权身份不再吻合,则自动停止使用。

法国企业所得税按会计年度缴纳,实行分季预缴,预缴数为上一会计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25%,在下一个会计年度的前3个月实行年终汇算清缴,补齐少缴的所得税税额。法国公司与其境外子公司可以合并申报企业所得税,各子公司可以盈亏相抵后缴税。税赋缴付可以用现金、支票或银行转账等方式,企业营业额如超过1500万欧元,必须在网上申报和缴付。

[个人所得税]这是对所有有收入的自然人征收的税,其原则是根据收人不同而采用高额累进制,即依据人们收人数目而划分不同征税档次。

同时,又根据每个人不同情况而扣除家庭、职业等开支,来计算有孩子的家庭征税参数。

2016年,政府在5个纳税级规定上,继续以减轻低收人家庭负担为宗旨推进幅度。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2016年的税级额度标准比2015年又有变动,免缴所得税家庭的净收入上限上调到不得超过9700欧元;而且税率中各个档次的收入上限全都有所提高,让受益范围扩大到一般中等收入家庭(附表所列是一个家庭税务商数(une pa吐出quotient familial )的标准)。

表3-1:个人所得税税率

税级税率(%)2016年需纳税净收入第一级。9700欧元

第二级14 9701-26791欧元

第二级30 26792-71826欧元

第四级41 71827-152108欧元

第五级45 152108欧元以上

资料来源:中国驻法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

[消费税]这是人们在消费时向国家支付的税种。这种税包含在商品价格内,由商人向国家缴纳,因此是间接税。消费税分为以下三类:增值税(TVA);酒精、饮料、烟酒税;燃料税。其中,增值税是最主要的消费税,也是国家财政收入中比重最大的税种。增值税税率主要分为四种:( 1)基本税率:20%(大多数商品销售和服务);

( 2)中间税率:10%(农业初级品,部分动物食品,社保不能报销的药品,某些艺术品的运输,外卖,剧场、动物园、博物馆、石窟、文化展示等门票收人,客运服务,某些改造、维护工程等);

(3)低税率:55.5%(水和无酒精饮品,残疾人用品,剧场经营,学生食堂等);

(4)超低税率:2.1%(社保可报销的药品,注册的新闻出版物、公共电视税,某些演出等)。

[资本税]包括各项与资本、财产有关的税,如注册登记税、财产转移税、财产升值税、巨富税等。税率根据不同情况不等。

[地方税】在法国,向中央交的税赋远多于向地方交的税赋。地方性的税务收入只占税收总额的20%左右。地方性税收的受惠者是大区、省、市镇三级地方政府。地方税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 1)建筑地产税。这是对拥有房产、厂房及其附属地产者按年度征收的税。根据出租价值计算税率,各地标准不一。

( 2)非建筑地产税。这是对拥有非建筑用地产者按年度征收的税,

税率各地不一。

( 3 )居住税。这是对居民按年度征收的税,不论是房东还是房客,均须缴纳。税率根据出租价值、居住者居住面积和收人情况等综合计算,各地差异很大。

( 4)职业税。这是地方对所有从事非工资性职业活动的法人或自然人征收的税。企业是这一税种收入的主要源泉。税率按各地出租价值再结合各行业参数等因素进行计算,一年缴纳一次。

3.4法国对外国投资有何优惠?

3.4.1优惠政策框架

为鼓励投资(包括外国投资),法国政府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和措施,总体来看,这些政策和措施具有激励效应,与法国国家和地区发展总体战略相配套。

法国的技资鼓励政策和措施内容极为庞杂。有关规定非常具体,大致可划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层面,包含行业性鼓励措施与地区性鼓励措施。这些鼓励政策和措施又可大致划分为政策性税收减免(抵偿)和财政补贴两类。

法国的政策性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包括其金额上限)都必须遵守欧盟有关法规。与此同时,由于外资企业在法国享有充分国民待遇,因此,各种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同样适用于所有在法国的外资企业。

法国商务投资署的官方网站比较集中地介绍了优惠政策的概况,但各种优惠政策的具体情况和申请手续,仍需到各主管部门官方网站查找。

3.4.2行业鼓励政策

法国中央政府的投资鼓励措施具有普遍性,即无论企业设在法国哪个地区,只要符合政策规定,均可享受有关政策优惠。

[研发税务抵偿机制(CIR) ]在这些鼓励措施中,最重要的税收鼓励政策是研发税务抵偿机制(CIR)。根据规定,企业可以四种方式利用研发税务抵偿机制。

( 1)将企业应享受的CIR额列人企业应上缴的税目中,等到第二年,按列人金额,以退税方式返还给企业。

( 2)为扶持新创办企业,在企业创办的第一年以及创办之后的四年内,企业都可当年享受返还的CIR。

( 3)对年轻的技术创新型企业以及成长型中小企业,予以当年返还。

(4)为方便企业获得流动资金,对那些无法立即获得返还CIR的企业,允许其向有关金融机构(BNP Pa ri ba s OSEO Societ e Generale)申请以C l R为担保的贷款。

2008年1月1日起,CIR抵免额可达企业年研发开支,总额的30%,年研发开支总额不超过100万欧元的企业,抵免额可提高到35%。如果公司是第一次申请研发税务抵偿,或公司近五年内未享受研发税收抵偿,申请第一年可由30%上调到50%,第二年调到40%。总研发税务抵偿额上不封顶。

可纳入CIR的企业研发经费包括企业为研发项目而支出的技术检测费、人力费、科研器材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科研分包、专利使用及保护费。

CIR是企业可终生享受的优惠政策,即使在公司因亏损而暂不纳税的情况下也给予保留,相当于一种补贴。这种抵免对损益表一直显示亏损的公司财务状况有重大改善作用,因为本会计年度内所发生研发费用可当成税收资产,弥补公司亏损。

2014年4月4日,法国税务机关更新了研发费用税收抵免准则,主要变化如下:

( 1)关于分包。新准则削减了得到教育和科研部核准的分包商把法国个人客户的税收抵免限额纳入自己的税收抵免限额中的能力。

( 2)关于补贴。新准则规定,公共补贴和政府贷款,不管偿还与否,它产生的符合条件的支出在被计提的年度,就应该从计算研发费用税收抵免的基础中扣除。而此前,在被实际支付的那一年才从计算研发费用税收抵免的基础中扣除。

( 3)关于专利保护费适用范围。在合法的专利保护费地域适用范围上,将其扩大到所有国家,此前仅限于在法国或欧洲经济区成员国发生的此项费用。

(4)关于人力成本。在高学历研发人员(博士或是拥有同等学历者)人力成本的额外抵免上,修改为研发人员数量不能少于上一年度便可满足抵免条件,而此前条件为全体雇员不得少于上一年度。

此外,被公司视为固定资产的研发费用也同样可以享受研发税收抵免。

[其他税收鼓励政策]除CIR外,法国中央政府为鼓励企业投资,还制定一系列税收鼓励政策。主要包括:

( 1)家庭税收抵免。对有孩子的企业雇员,企业可获得相当于员工社保费用支出额25%的税务抵免。补贴内容包括:日间托儿所,产假期间职业培训,女方、男方或者男女双方雇员产假期间补贴。每个企业每年税收抵免金额上限为50万欧元。

( 2)影视和多媒体税收抵免。凡从事电影、电视和相关多媒体经营活动的企业,只要正常缴纳公司所得税,均可享受与生产支出相关的税收抵免。电影税收抵免按会计年度计算,抵免金额相当于生产支出的20%。一部电影作品税收抵免额最高不超过100万欧元。故事片电影或电视按放映时间计算,每分钟放映时间生产支出税收抵免额不超过1150欧元,动画片每分钟税收抵免不超过1200欧元。

为宣传法国文化,自2009年起,法国国家电影委员会(Film France) 为到法国拍摄的剧组提供了一项新的税务抵免政策(C21),被称为TRIP。该政策规定任何在法国本地拍摄五天,花费超过100万欧元的电影项目,都可以得到20%的退税,最高为400万欧元。相关要求是电影中需要加人一定法国文化元素,如设一个法国角色,加一些带有文化特色的台词或内容,或者是在拍摄时雇用法国的技术人员等。

( 3)电视游戏行业税收抵免。对从事视频游戏开发业务的企业,按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支出总额,给予一定比例的税收抵免。税收抵免金额为该企业设备折旧费、版权费、员工成本以及管理费等支出费用总额的20%。每年最高税收抵免额不得超过300万欧元。2010年4月25日,欧盟委员会正式授权更新了法国对于游戏开发税收减免的相关规定。根据该授权,法国游戏业享受的税收减免的期限延长至2017年12月。

(4)高成长型中小企业税收减免。雇员人数超过20人的新成立中小企业,如员工成本支出额在企业成立后的前两年增长幅度达到或超过15%,可获相应税收减免。减免额根据欧盟相关规定最高限额确定。

( 5)鼓励可持续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税收优惠。凡利用再生能源或采用节能技术设备的企业,均可享受税收优惠。购买或生产节能环保设备的企业,其应缴地方营业税可获折半优惠。

( 6)对新创办企业的税收减免。对新企业临时免征企业所得税。这项政策视地区不同,减免幅度有些差异。例如,某些地区新成立企业可在两年内免征全部公司所得税,此后,随时间推移,企业开始缴纳公司所得税,比例逐步从40%提高到60%和80%,直至3年优惠期满。有些地区的政府有权决定某些类型的企业(挽救破产的并购企业和就业困难的地区企业)延长税收优惠期。

( 7)鼓励创新型企业的税收优惠。对科研开支达到或超过开支总额15%的新型企业,可免征部分公司所得税、营业税和地产税,政策优惠期长达8年。此外,还有其他配套的优惠政策,例如,在8年内,有关企业可免交研发人员社会保险金(该措施仅适用于中小企业)。创新型新兴企业股份转售,对持有股份3年或3年以上受让人免征资本增益税。

3.43地区鼓励政策

国际贸易在线作业答案

次考试结果 第1题(回答正确) 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 A 为多生产一单位其他产品而必须放弃的本来生产产品的数量 √ B 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相同满意感的商品消费组合 C 一国公民不愿意与别国进行贸易的比例 D 一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第2题(回答错误) 下列哪项不属于悲惨增长发生的条件() A 国外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是无弹性的 B 该出口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会影响国际价格变化 √ C 增加的生产要素是用于偏向出口产品

D 该出口产品的国际比价保持稳定 第3题(回答正确) 在金本位制下,如果英国出现贸易赤字,伴随着黄金外流和货币 供给量增加,英国将() A 调低利率,短期资本流出 √ B 调高利率,短期资本流入 C 调低利率,短期资本流入 D 调高利率,短期资本流出 第4题(回答正确) 可以帮助一国实现经济复苏和削减国际收支逆差的政策组合是() A 减少货币供给,货币贬值 B 增加货币供给,货币升值

C 减少货币供给,货币升值 √ D 增加货币供给,货币贬值 第5题(回答正确) 在纽约外汇市场上,美元即期汇率为USD1=JPY110.7889,三个月远期美元贴水200点,则3个月美元远期汇率为() √ A USD1=JPY110.7689 B USD1=JPY110.8089 C USD1=JPY110.5889 D USD1=JPY110.9889 第6题(回答错误) 从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收入分配的短期影响来看,自由贸易会导 致()

A 生产进口竞争品部门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水平下降 B 生产出口品部门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提高 √ C 生产进口竞争品部门使用的专门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提高 D 生产出口品部门使用的专门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提高 第7题(回答错误) 在货币主义的汇率决定理论中,与汇率(直接标价法)呈正函数 关系的变量有() A 外国国民收入 B 外国的利息率 C 本国国民收入 √ D 外国货币供给

1、中国国际贸易政策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很荣幸有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国际贸易相关知识。作为国际商学院的新人,我的理解可能还不够完善,希望各位老师、同学可以给出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 我想和大家探讨的第一个主题是:中国当前国际贸易政策。 本次演讲分为三个部分: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阶段简介;二、中国现行贸易政策分析; 三、中国应采取的贸易对策。 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阶段简介 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949-1978年:计划经济下的国家统制贸易 1979-1991年:作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一部分的贸易开放 1992-2001年:符合国际规范的贸易政策体系改革 2002-至今: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 1、1949-1978年:计划经济下的国家统制贸易 1978年之前,中国建立集外贸经营与管理为一体,政企不分、统负盈亏的外贸管理体制,中央以指令性计划直接管理少数的专业性贸易公司进行进出口,截止1978年底外贸公司共有130多家。 2、1979-1991年:作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一部分的贸易开放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国家战略,进行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包括外贸体制改革。为了配合外贸企业改革,国家采取了放宽外汇管制管制,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外经贸部下放部分权力等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增强了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宏观经济的能力,并为外贸企业利用市场机制,自主经营创造了外部环境。 3、1992-2001年:符合国际规范的贸易政策体系改革 1992年中国取消进出口调节税,1994年取消进出口指令性计划,此后中国进行了多次的关税降低,整体关税已经与国际平均水平接近,此外,中国的进口配额及其他非关税错输数量也在逐年减少。 4、2002-至今: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履行承诺,展现大国风采,中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外贸政策随之改革,实行有管理风刃贸易自由化政策。 以国民待遇原则和非歧视原则开放外贸经营权:中国进一步推进外贸放开经营,加快授予具备条件的国有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商业物资企业外贸经营权,加入WTO,中国国内已经有30多万家企业获得了贸易经营权,并且加快贸易经营机制,在外贸领域推行现代企业制度。 服务贸易:中国服务贸易领域逐步向外资开放,国家在金融、保险、房地产、商业零售、咨询等诸多领域积极进行试点开放,并陆续颁布了一些短期或者过渡性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管理。随着国内服务业改革的深入,中国的电信等敏感部门也开始同外资合作。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中国进行了外汇以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为核心的新一轮外贸体制改革,中国实施汇率并轨,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有条件的可兑换,并建立外汇指定银行间的外汇交易市场。 二、中国现行贸易政策分析 1、中国贸易保护的特征是平均水平较高,而且在结构上易变而分散。 由于我国存在大量的加工贸易和关税减免,走私和偷税漏税现象严重,我国的关税实际征收水平远低于名义关税。以配额和许可证数量限制为核心的非关税壁垒频数依然较高,同时关税和非关税措施之间呈现互补而非替代关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在贸易自由化方面采取了更为激进的改革,使贸易的扭曲程度和结构有了显著改善。加上加入WTO,中国

中国如何实行对外贸易政策

当今世界,任何国家都离不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是WTO的主要成员国之一当然也不例外。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贸易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们也不敢想象没有贸易的世界会是怎么样。那么,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发展而且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一极,针对中国当前的贸易模式以及其存在的问题,中国该在“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争中,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贸易政策呢? 一、自由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服务贸易自由经营,也就是说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或少加干预,任凭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在国内外市场公平、自由的竞争。自由贸易政策实施表现为关税的降低和应税商品的减少、非关税壁垒等的减少与取消。自由贸易政策是西方国家自由竞争时期的产物。自由贸易政策随资本主义建立而出现,随资本主义发展而演变。时强时弱,没有绝对意义上的自由贸易政策。在国家存在和不平衡规律作用下,自由贸易政策成为主流政策时期短于保护贸易政策时期。但自由贸易政策有利于资本扩张本性的追求。 二、保护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内市场以促进国内生产力

的发展。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并对本国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以鼓励出口。也就是说,国家对于贸易活动进行干预,限制外国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参与本国市场竞争,国家广泛利用各种措施对进口和经营领域与范围进行限制,保护本国的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的产品和服务给予优待与补贴。这与早期的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目的很不相同。重商主义限制进口,鼓励出口,其目的是为了积累金银财富;主张的保护贸易的目的则是为了提高创造财富的生产力。 三、我国当前的贸易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1、出口的快速发展不能有效提高国民经济效益和人民福利水平。 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是加工贸易,大多属于来料加工,大部分的利润被他国占有,我国所分得的是微乎其微的劳动力收入。 2、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为了尽快扩大出口规模,我国一般加工工业的技术装备需要大量进口,装备工业自身也极度依赖进口,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产装备工业的萎缩。统计数据表明,1994年以来,我国食品加工机械、纺织机械、建筑及采矿用机械、自动数据处理设备以及发电机组及旋转式变流机等一些支柱产业对进口设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在资本品上对进口的过度依赖,制约了企业通过

中国对外贸易的理论、政策、措施和实践6页

中 国 对 外 贸 易 发 展 史 11报关班聂冰楠 11070501058 2012-05-16 一、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 1.清朝以前,中国各代政府积极鼓励对外贸易,官方、民间贸易往来频繁。 1)构建: A.汉代的“丝绸之路”和“水上丝绸之路”:西汉张骞通西域后,西汉与西域、西亚的通商关系发展起来。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转运到安息,再经安息转运至西亚和欧洲的大秦,此乃“丝绸之路”,它成为中国与西亚、中亚、南亚和欧洲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前60年设立、后东汉恢复的西域都护,有效保护了东西商旅往来。与此同时,西汉从广东沿海港口

出发,向西沿海岸线、印支半岛南下,绕过今马来半岛,出马六甲海峡,到孟加拉湾沿岸诸国,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它加强了中国通往东南亚和南亚的联系,此乃“水上丝绸之路”,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 B.唐代对外贸易发达。唐代封建经济繁荣,交通发达,从陆路、水路都可东达朝鲜和日本,往西经“丝绸之路”可达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洲许多国家;经“水上丝绸之路”可达波斯湾。唐政府鼓励外贸,广州和长安分别为唐朝南北国际大都会,在广州,唐政府设立市舶使,管理外商外贸往来。 C.宋元政府鼓励对外贸易以增加财政收入。宋元对外贸易频繁,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征收商税。广州、泉州、明州是当时的重要港口,朝鲜、日本、越南、阿拉伯等是其重要外贸伙伴。 D.明代前期贡赐贸易发达。为显示国威,明成祖命郑和出使西洋,它是不计经济效益的外交活动,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民间经济文化交流。广州、泉州、宁波、福州是明代主要的港口。 2)特点:官方外贸与民间外贸共同发展;商品品种的多样化,有丝绸和丝绸制品、书籍、茶叶、中药材等;中国处于主导、出超地位,政府积极鼓励,保护商贸往来,征收税收,成为政府重要的收入来源;但中国官方贸易不以赢利为目的,以购取奢侈品为主,更与外交活动交织在一起。

巴西对外贸易的法规和政策

巴西对外贸易的法规和政策 2009-05-14 05:49 文章来源:驻巴西经商处 *贸易主管部门 巴西外贸委员会是巴西对外贸易政策的最高决策机构,发展、工业和外贸部是对外贸易政策的执行部门。巴西发展、工业和外贸部主要负责:工业、贸易和服务发展政策,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工业质量、计量及标准化,外贸政策,监管及执行外贸规划和措施,参与国际贸易谈判,实行贸易保护机制,提出支持微小企业及手工制造企业的政策,进行贸易登记备案。 巴西联邦税务总局是海关事务的主管部门,隶属于财政部,负责制定和执行海关政策、征收关税以及实施海关监管制度等。巴西中央银行是外汇兑换的管理部门。 *贸易法规体系 近年来,巴西采取了很多措施,使其所有立法和规则都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并且随时更新。巴西主要的海关程序都编撰在2002 年12月26日的第4543号法令中,2004年7月12日的5138 号法令对其进行了修改。关税管理的主要法律制度是1994年12月23日第1343号法令。主要的进口措施都编撰在2003年12月1日的《进口管理规定》,2004 年2 月2 日、2 月11 日和5 月3 日的部门法令对其进行了修改。出口措施都包括在2003 年9 月3 日的第12 号《出口管理规定》中,2004 年2月16 日、5 月3 日和5 月12 日的部门法令对其做了修改。贸易救济制度主要由下列法律法规构成:1994年12月15日第30号法令,1994年12月30日第1355号法令,1995年3月30日第9019号法令(2003年12月修订)、1995年第1602号法令等。

*贸易管理的相关规定 一.进口管理制度 2003年12月1日,巴西公布《部级法令合编》,将有关进出口管理的部颁法令进行了汇总。之后,巴西对其进行了数次修订。 巴西外贸委员会是巴西对外贸易政策的最高决策机构,发展、工业和外贸部是对外贸易政策的执行部门。“巴西外贸网”是巴西统一管理对外贸易的网络系统。巴西发展、工业和外贸部外贸国务秘书处、财政部税务总局、中央银行等外贸管理部门通过该网站对进口业务实施从审批进口许可到缴纳关税的一体化分步管理。所有进出口操作都必须通过该网站进行。“巴西外贸网”除了链接外贸管理部门外,还链接进口商、报关行、运输商、仓储商及金融机构。 巴西海关对进口报关货物实行抽检的方式,即按照绿色、黄色、红色三种不同颜色分类处理。绿色即报关货物可全部免检,并自动通关;黄色即仅检查报关文件,核实后,货物自动通关;红色即报关文件和货物均需经过检查后方能通关。根据规定,海关应在5个工作日之内提出验货结果,验货时当事人应在场,货物若需样检,所发生费用由当事人承担。 一。进口许可证 巴西进口大部分商品都必须办理进口许可证,分为“自动进口许可证”和“非自动进口许可证”两种。自动进口许可证审批过程比较简单且自动批准。非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的产品主要包括需要经过卫生检疫、特殊质量测试的产品,对民族工业有冲击的产品及高科技产品,以及军用物资等国家重点控制的产品,具体涉及大蒜、蘑菇、绝大部分化工产品、绝大部分医药原料和成品、动植物产品、轮胎、纺织品、玻璃制品、家用陶瓷器皿、锁具、电扇、电子计算器、磁铁、摩托车、自行车、玩具、铅笔等。申请非自动许可证的审批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出示各种文件和证明,并要经相关机构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 尊敬的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汇报的题目是“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明显减缓,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实力有所上升,全球经济步入调整发展新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市场化改革和积极的对外开放战略,国民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坚持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努力提升外向型经济的质量和水平至关重要。总体判断,中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应按照中央总体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全面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努力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向各位领导做一汇报。 一、对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形势的判断分析 本轮金融危机是西方国家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的一次总爆发,属于系统性危机,具有明显长周期特征。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虽已呈现缓慢复苏态势,但主要靠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刺激,内生的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尤其是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结构失衡、债务危机、财政赤字等问题频出。主要发达国家非但没有认真反思其政策失误,反而将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归结于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其结果导致了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合作动力不足,从而使得全球经济复苏基础很不牢固,复苏进程仍面临多重矛盾,致使中国面临的国际经贸环境更趋复杂。

(一)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经济受到重创,发展中国家虽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新兴经济体基本保持了增长的态势,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有所增强。201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球经济的份额比2009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欧盟下降了2.4个百分点,而“金砖五国”则上升了2.3个百分点,占全球经济的份额达到18.3%,新兴经济体成为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力量对比趋势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格局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但需要强调的是,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的格局短期内仍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表一 2010年世界主要国家GDP份额比例表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有所放缓 贸易投资增长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全球化快速推进的1985-2005年间,国际贸易出口额从2万亿美元激增到10万亿美元。金融危机使全球的贸易投资受到重创,国际贸易急剧萎缩,跨国资本流动骤减。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报告,2009年,全球货物贸易量下降12.2%,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全球货物贸易额下降23%,从2008年的15.8万亿美元降至12.2万亿美元。另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报告,200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锐减39%,从2008年的1.7万亿美元降至1.04万亿美元。2010 年虽然有所上升,但仍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1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幅将从2010年的12.5%降至7%。在过去的10年里,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发展过程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过程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以劳动力成本优势为依托的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长远看,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影响到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出现了很多现实问题。面对这些新的挑战,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又该何去何从?我想关键在于“变”,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国也不例外,下面我们试用对外贸易的理论来分析我国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变化过程。 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交替发展的历史。一国不同时期采用的贸易政策,往往取决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处的国际经济环境和政府的政策目标:当一个国家经济稳定增长,贸易交换的商品具有比较优势,并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时,就会倡导自由贸易政策;而当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分工地位及其利益与工业化发展之间出现矛盾时,必然转向保护贸易。 自由贸易政策主要基于传统的比较利益理论,并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不断深化发展和层次上的变化而产生了新的理论基础。如从需求角度解释贸易发生的重叠需求理论,从供给角度的规模经济、差异产品和不完全竞争来阐述的国际贸易新理论等。而保护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首先取决于政府要保护的目的,其理论基础包括早期的重商主义、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凯恩斯的贸易保护理论观点等,以及在新的市场竞争条件下的战略性贸易保护理论等。其次,根据政策目标选择适当的政策措施。由于全球贸易自由化发展的趋势,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对各国实施明显抑制了关税壁垒作用但是非关税壁垒却成为一种更加无法应对贸易保护。当前新的贸易政策措施层出不穷,并成为实现政府政策目标的工具。最后,这些政策措施实施的效果是否达到了政府的政策目标,从而成为继续或将来实施的依据。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和地位的提升,一方面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拉动了经济的总需求;另一方面与我国主要贸易对象——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凸显出来,而这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论文好写的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论文好写的 关键词:中国;国际贸易;政策 一、中国面临的国际贸易竞争环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面对世界经济的新变化、新挑战、新形势,中国国际贸易面临的国际竞争格局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对今后的竞 争行驶有着重大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快速发展,各种不利于中国国际贸易的因素在不断滋生,中国国际贸易发展的 道路仍然崎岖、坎坷。 1.国际市场及其制度环境相当严峻。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将 面临着全方位、多层次的挑战,首当其冲就是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建立。中国不像亚洲“四小龙”,不能单向地直接向国际市场迈进, 只能在逐步开放国内市场的同时进军宽广的国际市场。同时,中国 不得不全面接受以WTO为中心而制订的一系列国际贸易制度、准则,尽管这些制度、准则对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并不完全合理。 5.外贸企业的竞争结构发生重大变化。21世纪以来,国际并购 潮流盛行,“新寡头经济”形成,许多行业都开始为不完全竞争市场,各国大型企业的全球性战略眼光突显。但现在,中国企业与外 国的跨国公司的关系仍处在争夺中国市场的合作阶段。跨国公司不 断的在中国进行大规模系统化的投资,使得中国已成为他们全球战 略思想中的一部分,他们将国内市场跟国际市场紧密地结合起来, 使“国内竞争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国内化”同步发展,从而促使 中国经济更迅速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使得中国外贸企业 面临极其恶劣的国际竞争环境。同时,经济利益关系多元化的发展 以及中国政策协调能力失利,也加剧了中国外贸企业之间和地区之 间在国际贸易上的竞争,使得国内企业很难做到“一致对外”。再者,中国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贸易结构的不断重组以及利益结构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

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 自中国加入WTO后,国际经济竞争逐渐激烈,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国家保护主义也呈现出新的形式。面对各国对中国企业的贸易保护主义攻击,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 国际市场及其制度环境相当严峻。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将面临着全方位、多层次的挑战,首当其冲就是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建立。中国不像亚洲“四小龙”,不能单向地直接向国际市场迈进,只能在逐步开放国内市场的同时进军宽广的国际市场。同时,中国不得不全面接受以WTO为中心而制订的一系列国际贸易制度、准则,尽管这些制度、准则对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并不完全合理。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后逐渐与WTO规则相适应的规范的公平与保护并存的贸易政策。2007年,中国在前几年加强进出口调控的基础上,继续对外贸政策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主要措施有:调整和完善出口退税政策,进一步降低或取消了部分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以及容易引起贸易摩擦产品的出口退税;继续完善加工贸易政策体系,扩大了限制类和禁止类加工贸易商品目录;调整进出口关税税率,加征或提高了部分资源性产品出口关税,降低了部分国内需要的资源性产品和涉及百姓生活的日用品的进口暂定税率;取消了包括钢材、钢坯、塑料原料及部分机械设备、装备、仪器在内的338个税目的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同时,进一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加快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支持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增加能源原材料以及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进口。 针对国际竞争环境的越发激烈化,中国国际贸易在坎坷中经历了近二十多年

的改革,逐渐地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去,使得中国国际贸易政策不断趋于成熟,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及国民福利的提升。在中国参与APEC运作及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国际贸易政策也越来越趋于理性,向自由化的贸易不断迈进,贸易政策措施的选择也越来越具有针对性、规范性。 1.在WTO体制下推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中国已是WTO成员,中国贸易政策的制定必须依据WTO这个开放型的自由贸易体制,必须在WTO所确定的原则、规则下推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一般说来,WTO中对贸易政策及贸易行为而制定的准则、规范提倡的是使贸易自由化逐渐进行。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开放贸易制度。(2)建立并维护贸易环境的公平性。(3)采取规范的、透明的贸易调节政策。(4)允许WTO贸易政策规则以外的经济事项发生。在实际贸易交往中,一些交易和贸易政策部分的与WTO原则相冲突相违背的情况发生也是可以包容的。这些政策主要是:国际收支平衡、进口损害防御措施、区域经济一体化、幼稚工业保护以及发展中国家的一些政策等。在WTO贸易政策规则下,中国的贸易政策选择主要体现在推进国际贸易自由化趋势以及利用WTO‘的相关保护措施对国内市场、产业、企业进行适当的必要的保护。 2.立足于本国的发展现状,制定符合本国利益的贸易法律体系。不同国家的经济实力大不相同,因而对他采取的贸易政策也不相同。所以每个国家在制定国际贸易政策时,必须结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本国的具体法律制度,而不能盲目地采用西方国家的政策策略。在本国行业遭遇外国贸易保护主义冲击时,比如反倾销、反补贴、绿色壁垒、技术壁垒时,中国应适时地制定相关应对措施,加强贸易保护政策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遭受贸易保护主义打击最大的国家之一因此,中国必须制定实时的贸易政策来应对各个方向而来的保护主义攻击。如:利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历程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历程 摘要:本文主要从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开始、中国加入WTO以及现在的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来谈发展历程。 一、新中国成立 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社会主义独立自主的对外贸易体系。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并采用对外贸易保护政策,明确指出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保护倾向。采取高度集中统一的经营体制。1949-1978年,根据我国国情并借鉴原苏联经验,建立了高度集中统一的外贸经营管理体制,国家集外贸经营、管理于一体,统负盈亏。具体来说,根据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并采取保护贸易政策”的规定,我国确定了“独立自主、集中统一”的外贸工作原则和方针。1950年12月,政务院颁布了《对外贸易管理暂行条例》,贸易部颁布了《对外贸易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对外贸易基础。1957年对私营 进出口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的进出口业务全部由国营外贸专业公司垄断经营,结束了不同所有制企业并存经营的对外贸易格局,建立起高度集中统一、政企合一的外贸体制。进出口严格按照国家计划进行,出口实行收购制,进口实行拨交制,盈亏由国家统负。“文化大革命”期间,对外贸易受到了严重干扰和冲击,各项管理规章制度都被视为“管、卡、压”,受到批判和全面否定。但总体上,进出口贸易仍然在国家的集中安排下,继续根据国家计划的要求进行。(当时最大的外贸公司是华润公司,它是中国进出口贸易公司在港澳以及东南亚的总代理,成为新中国与世界贸易沟通的第一架桥梁。上世纪70年代,华润公司的对港贸易总额高达700亿港元。) 二、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贸体制经历了由指令性计划管理到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由经营权高度垄断到全面放开、由企业吃国家大锅饭”到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转变,倡导贸易自由 化。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了对外贸易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指导思想,由于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变成了商品经济,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1)、采取出口导向战略,鼓励和扶持出口型产业,并进口相应的技术设备, 实施物资分配、税收和利率等优惠,组建出口生产体系;实行外汇留成和复汇率制 度;限制外资企业商品的内销;开始实行出口退税制度;建立进出口协调服务机制 等一系列措施。 (2)、实施较严格的传统进口限制措施,通过关税、进口许可证、外汇管制、进 口商品分类经营管理、国营贸易等措施实施进口限制。 (3)、鼓励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鼓励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和引进先进 技术。在这一阶段,国家放开部分贸易经营权(包括对外资企业),以及贸易公司 自主化改革,这样加上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增强了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宏观经济的 能力,并为外贸企业利用市场机制,自主经营创造了外部环境。 与改革开放前的对外贸易政策相比较,这一阶段的贸易政策更注重奖出与限入 的结合,实行的是有条件的、动态的贸易保护手段,因此称此阶段的对外贸易政策

简析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演变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简析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演变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摘要: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脱离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而孤立的求得本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因为没有哪一个国家拥有发展本国经济所需要的全部资源,能够掌握世界所有的技术。各国通过对外贸易,取得了所需要的资源、市场和各国人民在长期创造的技术、积累的经验以及它的全部成就,加速了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经历了两段截然不同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206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2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不到1%;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贸易发生巨大变化,2008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25617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上升到近9%,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贸易大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贸易政策的制定和经济的增长息息相关。 关键词:对外贸易政策;经济增长;改革开放 Analy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foreign trade policy and the economic growth Abstract:Today's world, no country can be completely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world economy. Isolated country'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btained. Because no country has developed all the resources its needed for economic. Able to master all the technical world. States through foreign trade, to obtain the required resources, markets and people of all countries in the long term creation of technology, experience and achievements of all and accelera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China's foreign trade has experi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two distinct. Before the reform, foreign trade import and export volume 20.6 billion, the world number 32, representing the proportion of total world trade less than 1%. After the reforms, China's foreign trade witnessed tremendous changes, in 2008, foreign trade import and export volume reached 2.5617 trillion U.S. dollars, the world number three, the proportion of the world's total trade rose to nearly 9%. Keywords:Foreign Trade Policy; Economic growth; Reform and opening up

19春北交《国际贸易》在线作业一答案

(单选题)1: 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和内容不同分为: A: 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 B: 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 C: 过境贸易和转口贸易 D: 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 正确答案: (单选题)2: 进口差价税的征收办法是______ A: 按商品的国内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差额向本国进口商征收 B: 按商品的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差额向本国进口商征收 C: 按从价税额与从量税额之间的差额向外国进口商征收 D: 按商品国际市场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差额向本国进口商征收 正确答案: (单选题)3: 某项商品的主要出口国和进门国之间为了稳定该项商品价格和保证供销等目的所缔结的政府间的多边协定,称为: A: 国际经济协定 B: 国际商品协定 C: 进口协定 D: 出口协定 正确答案: (单选题)4: 跨国公司的管理体制是 A: 分散决策,集中经营 B: 集中决策,集中经营 C: 集中决策,分散经营 D: 分散决策,分散经营 正确答案: (单选题)5: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主张的国际贸易政策是 A: 强制性的保护贸易政策 B: 自由贸易政策 C: 保护贸易政策 D: 超保护贸易政策 正确答案: (单选题)6: 以下哪种关税不属于进口附加税 A: 反倾销税 B: 差价税 C: 反补贴税 D: 紧急关税 正确答案: (单选题)7: 国际市场是随着第____次产业革命的进展而最终形成的。 A: 第一次 B: 第二次 C: 第三次 D: 第四次 正确答案: (单选题)8: 下列因素中,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包括: A: 自然条件 B: 社会生产力 C: 国际生产关系 D: 上层建筑 正确答案: (单选题)9: 自1947年以来,GATT/WTO总共举行了_____多边贸易谈判。 A: 8次

2016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环境分析

2016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环境分析 2016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严峻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下行压力增大。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增长速度缓慢且分化严重,经济结构性问题突出,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前景总体不乐观。中国经济开局良好,一季度缓中趋稳、稳中有进,部分主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但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结构调整阵痛仍在持续,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不容忽视。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增长低迷且分化加剧。2016年以来,全球经济低速增长局面尚未出现明显改善,不同国家之间经济复苏进程的差异性进一步显现。发达国家经济出现回暖迹象,特别是美国经济复苏总体稳定,房地产市场稳步回升,制造业恢复扩张,劳动力市场不断改善,居民消费能力与预期提高,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热点纷呈,但经济增长水平仍低于危机前,企业投资波动性较大。欧元区经济在石油价格低迷、欧元贬值以及量化宽松政策的刺激下,经济增长有所加快,但需求不足问题依然突出,且“难民潮”加剧成员国内部的政治纷争和成员国之间的离心倾向,增加了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日本经济持续下滑,通缩风险并未解除,货币政策效力递减问题突出,短期难以走出经济困境。受结构性改革滞后、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及政策空间收窄等因素影响,多数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呈现较为明显的放缓趋势,但印度等国家在工业化进程加快、能源价格下降等因素的推动下,经济持续快速增长。IMF在最新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中再次下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预计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3.2%,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1.9%,新兴经济体增长4.1%;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3.5%,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2.0%,新兴经济体增长4.6%。 发达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可能加剧全球经济金融风险。美联储在2015年12月启动十年来的首次加息,市场预期2016年美联储将继续推进加息进程。而面临通货紧缩压力的欧洲央行和日本银行还在加码宽松货币政策,部分新兴经济体也倾向于进一步降低利率。各国货币政策走势分化,将增加国际资本流动的无序性,威胁全球金融稳定。美联储加息将驱动美元进一步升值,吸引国际资本流入美国,导致新兴经济体融资环境趋紧。国际金融协会预计,2016年新兴经济体资本净流出规模为5000亿美元左右。尤其是那些对外资依赖较大、财政和经常账户双赤字、对外债务规模高的新兴经济体,将面临偿债成本上升、经济增长减速的巨大压力,甚至可能形成局部性的金融危机。

巴西对外贸易的法规和政策

巴西对外贸易的法规和政策 *贸易主管部门 巴西外贸委员会是巴西对外贸易政策的最高决策机构,发展、工业和外贸部是对外贸易政策的执行部门。巴西发展、工业和外贸部主要负责:工业、贸易和服务发展政策,知识产权和技术转让,工业质量、计量及标准化,外贸政策,监管及执行外贸规划和措施,参与国际贸易谈判,实行贸易保护机制,提出支持微小企业及手工制造企业的政策,进行贸易登记备案。 巴西联邦税务总局是海关事务的主管部门,隶属于财政部,负责制定和执行海关政策、征收关税以及实施海关监管制度等。巴西中央银行是外汇兑换的管理部门。 *贸易法规体系 近年来,巴西采取了很多措施,使其所有立法和规则都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并且随时更新。巴西主要的海关程序都编撰在2002 年12月26日的第4543号法令中,2004年7月12日的5138 号法令对其进行了修改。关税管理的主要法律制度是1994年12月23日第1343号法令。主要的进口措施都编撰在2003年12月1日的《进口管理规定》,2004 年2 月2 日、2 月11 日和5 月3 日的部门法令对其进行了修改。出口措施都包括在2003 年9 月3 日的第12 号《出口管理规定》中,2004 年2月16 日、5 月3 日和5 月12 日的部门法令对其做了修改。贸易救济制度主要由下列法律法规构成:1994年12月15日第30号法令,1994年12月30日第1355号法令,1995年3月30日第9019号法令(2003年12月修订)、1995年第1602号法令等。 *贸易管理的相关规定 一.进口管理制度 2003年12月1日,巴西公布《部级法令合编》,将有关进出口管理的部颁法令进行了汇总。之后,巴西对其进行了数次修订。 巴西外贸委员会是巴西对外贸易政策的最高决策机构,发展、工业和外贸部是对外贸易政策的执行部门。“巴西外贸网”是巴西统一管理对外贸易的网络系统。巴西发展、工业和外贸部外贸国务秘书处、财政部税务总局、中央银行等外贸管理部门通过该对进口业务实施从审批进口许可到缴纳关税的一体化分步管理。所有进出口操作都必须通过该进行。“巴西外贸网”除了外贸管理部门外,还进口商、报关行、运输商、仓储商及金融机构。 巴西海关对进口报关货物实行抽检的方式,即按照绿色、黄色、红色三种不同颜色分类处理。绿色即报关货物可全部免检,并自动通关;黄色即仅检查报关文件,核实后,货物自动通关;红色即报关文件和货物均需经过检查后方能通关。根据规定,海关应在5个工作日之提出验货结果,验货时当事人应在场,货物若需样检,所发生费用由当事人承担。 (一)进口许可证 巴西进口大部分商品都必须办理进口许可证,分为“自动进口许可证”和“非自动进口许可证”两种。自动进口许可证审批过程比较简单且自动批准。非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的产品主要包括需要经过卫生检疫、特殊质量测试的产品,对民族工业有冲击的产品及高科技产品,以及军用物资等国家重点控制的产品,具体涉及大蒜、蘑菇、绝大部分化工产品、绝大部分医药原料和成品、动植物产品、轮胎、纺织品、玻璃制品、家用瓷器皿、锁具、电扇、电子计算器、磁铁、摩托车、自行车、玩具、铅笔等。申请非自动许可证的审批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出示各种文件和证明,并要经相关机构会签,通常在货物装船前进行。 2009年1月,巴西政府宣布将对包括纺织品,面粉工业用谷物、矿质燃料、铁矿、运输用材料、汽车、玩具、光学仪器及手术器材、玩具、鞋子、成衣和照相机在的24种进口产品实行许可证制度。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分析

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分析 财务管理133 小组成员: 赵雪瑞20130913086 高玉玉20130913087

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分析 一、亚当斯密和李斯特的贸易理论及其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新古典、新贸易理论以及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四大阶段。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等假设为前提,强调贸易的互利性,主要解释了产业间贸易。二战后,以全球贸易的新态势为契机,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从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等角度解释了新的贸易现象。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则以专业化分工来解释贸易,力图将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统一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框架之内。 1.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重商主义(2)重农学派(3)绝对优势理论(4) 比较优势理论(5)保护贸易理论(6)相互需求理论。 2.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要素禀赋理论(2)里昂惕夫悖论 3.国际贸易的当代理论——新贸易理论:(1)新生产要素理论(2)偏好相似 理论(3)动态贸易理论(4)产业内贸易理论(5)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4.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二、中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发展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8年):计划经济下的国家统制贸易 第二阶段(1979-1991年):作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一部分的贸易开放 第三阶段(1992年-2001):符合国际规范的贸易政策体系改革 第四阶段(2002年至今):"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 中国的对外贸易现状是良好的,中国进出口形势总体是好的。但是自从2007年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爆发后,中国就面临严峻的形式,为了逆转这种形式,于是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政策措施,推动企业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今年以来,企业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挖掘自身发展潜力,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附加价值,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同时,还应该采取措施支持优势企业和产品出口,增加国内需要的产品进口,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贷款,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这将有利于增强进出口企业信心,缓解企业经营困难,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 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明显好转,1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实现年内首次月度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

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对策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明显减缓,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实力有所上升,全球经济步入调整发展新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市场化改革和积极的对外开放战略,国民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坚持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努力提升外向型经济的质量和水平至关重要。总体判断,中国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应按照中央总体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全面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努力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一、对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形势的判断分析 本轮金融危机是西方国家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的一次总爆发,属于系统性危机,具有明显长周期特征。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虽已呈 现缓慢复苏态势,但主要靠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刺激,内生 的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尤其是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结构失衡、 债务危机、财政赤字等问题频出。主要发达国家非但没有认真反思其政策失误,反而将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归结于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 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其结果导致了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合 作动力不足,从而使得全球经济复苏基础很不牢固,复苏进程仍面临 多重矛盾,致使中国面临的国际经贸环境更趋复杂。 (一)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经济受到重创,发展中国家虽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新兴经济体基本保持了增长的态势,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有所增强。201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球经济的份额比2009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欧盟下降了2.4个百分点,而“金砖五国”则上升了2.3个百分点,占全球经济的份额达到18.3%,新兴经济体成为支撑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力量对比趋势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格局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但需要强调的是,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的格局短期内仍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表一2010年世界主要国家GDP份额比例表 单位:亿美元;%

大工春《国际贸易》在线作业 满分答案

大工18春《国际贸易》在线作业1 总分:100分 100分 一、单选题共5题,30分 1.某种商品外包装上标有“易燃易爆”的标志属于()。 A指示性标志 B警告性标志 C运输标志 D重量体积标志 答案:B 得分:6分 2.按INCOTERMS2010,在CIF术语下,买方应承担()的风险。A货物在装运港交至船上后 B货物在装运港交至船上为止 C货物在工厂至装运港 D货物在装运港至目的地 答案:A 得分:6分 3.我国采用的是以()为基础的法定计量单位。 A公制 B美制 C英制 D国际单位制 答案:D 得分:6分

4.“羊毛衫”是采用()命名方法。 A以主要用途命名 B以其外观造型命名 C以制作工艺命名 D以使用的主要原材料命名 答案:D 得分:6分 5.()就是在规定具体数量的同时,再在合同中规定允许多装或少装的一定百分比。 A数量条款 B包装条款 C溢短装条款 D运输条款 答案:C 得分:6分 二、多选题共5题,30分 1.按INCOTERMS2010,在FOB术语下,卖方的主要义务包括()。 A负担货物在装运港交至船上后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B在合同规定的日期或期间内,在指定装运港,将符合合同的货物按港口惯常方式交至买方指定的船上 C取得出口许可证或其他核准书,办理货物出口清关手续 D负担货物在装运港交至船上为止的一切费用和风险 E负责提供商业发票和证明货物已交至船上的通常单据 答案:BCDE 得分:6分 2.下列属于“凭文字说明买卖”的方式是()。

A凭规格买卖 B凭等级买卖 C凭标准买卖 D凭牌名或商标买卖 E凭说明书和图样买卖 答案:ABCDE 得分:6分 3.合同中的价格条款包括()。 A计量单位 B单价金额 C计价货币 D贸易术语 E佣金 答案:ABCDE 得分:6分 4.在出口合同中规定外汇保值条款的办法主要有()。A尽量使用“硬币”支付 B计价货币和支付货币均为同一“软币” C计价货币和支付货币均为同一“硬币 D”“软币”计价、“硬币”支付 E“软币”计价、“软币”支付 答案:BDE 得分:6分 5.在国际贸易中去除皮重的方法有()。 A按实际皮重 B按平均皮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