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半导体材料硅的基本性质

最新半导体材料硅的基本性质
最新半导体材料硅的基本性质

半导体材料硅的基本

性质

半导体材料硅的基本性质

一.半导体材料

1.1 固体材料按其导电性能可分为三类:绝缘体、半导体及导体,它们典型的电阻率如下:

图1 典型绝缘体、半导体及导体的电导率范围

1.2 半导体又可以分为元素半导体和化合物半导体,它们的定义如下:

元素半导体:由一种材料形成的半导体物质,如硅和锗。

化合物半导体: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形成的物质。

1)二元化合物

GaAs —砷化镓

SiC —碳化硅

2)三元化合物

As —砷化镓铝

AlGa

11

AlIn

As —砷化铟铝

11

1.3 半导体根据其是否掺杂又可以分为本征半导体和非本征半导体,它们的定义分别为:

本征半导体:当半导体中无杂质掺入时,此种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非本征半导体:当半导体被掺入杂质时,本征半导体就成为非本征半导体。

1.4 掺入本征半导体中的杂质,按释放载流子的类型分为施主与受主,它们的定义分别为:

施主:当杂质掺入半导体中时,若能释放一个电子,这种杂质被称为施主。如磷、砷就是硅的施主。

受主:当杂质掺入半导体中时,若能接受一个电子,就会相应地产生一个空穴,这种杂质称为受主。如硼、铝就是硅的受主。

图1.1 (a)带有施主(砷)的n型硅 (b)带有受主(硼)的型硅

1.5 掺入施主的半导体称为N型半导体,如掺磷的硅。

由于施主释放电子,因此在这样的半导体中电子为多数导电载流子(简称多子),而空穴为少数导电载流子(简称少子)。如图1.1所示。

掺入受主的半导体称为P型半导体,如掺硼的硅。

由于受主接受电子,因此在这样的半导体中空穴为多数导电载流子(简称多子),而电子为少数导电载流子(简称少子)。如图1.1所示。

二.硅的基本性质

1.1 硅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

硅是最重要的元素半导体,是电子工业的基础材料,其物理化学性质(300K)如表1所示。

表1 硅的物理化学性质(300K)

1.2 硅的电学性质

硅的电学性质有两大特点:

一、导电性介于半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其电阻率约在10-4~1010Ω·cm

二、导电率和导电类型对杂质和外界因素(光热,磁等)高度敏感。无缺陷的、无掺杂的硅导电性极差,称为本征半导体。当掺入极微量的电活性杂质,其电导率将会显著增加,称为非本征半导体。例如,向硅中掺入亿份之一的硼,其电阻率就降为原来的千分之

一。掺入不同的杂质,可以改变其导电类型。当硅中掺杂以施主杂质(ⅴ族元素:磷、砷、锑等)为主时,以电子导电为主,成为N型硅;当硅中掺杂以受主杂质(Ⅲ族元素:硼、铝、镓等)为主时,以空穴导电为主,成为P型硅。硅中P型和N型之间的界面形成PN 结,它是半导体器件的基本机构和工作基础。如图所示电阻率随杂质浓度的变化

1.3 硅的化学性质

硅在自然界中多以氧化物为主的化合物状态存在。

硅晶体在常温下化学性质十分稳定,但在高温下,硅几乎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硅的热氧化反应

~1100℃

Si + O

2 → SiO

2

~1000℃

Si + 2H

2O → SiO

2

+ H

2

在硅表面生成氧化层,其反应程度与温度有相当大的关系,随温度的升高,氧化速度加快。

2.硅与氯气(Cl

2

)或氯化物(HCl)的化学反应

~300℃

Si + 2Cl

2 → SiCl

4

~280℃

Si + 3HCl→ SiHCl

3 + H

2

上面两个反应常用来制造高纯硅的基本材料—SiCl4和SiHCl3。

3.硅与酸的化学反应

硅对多数酸是稳定的,硅不能被HCl、H2SO4、HNO3、HF及王水所腐蚀,但可以被其混合液所腐蚀。

(1)硅与HF—HNO3 混合液的化学反应

Si + 4HNO

3 + 6HF → H

2

SiF

6

+ 4NO

2

+ 4H

2

O

HNO

3

在反应中起氧化作用,没有氧化剂存在,H就不易与硅发生反应。此反应在硅的缺陷部位腐蚀快,对晶向没有选择性。

(2)硅与HF—CrO3混合液有化学反应

Si + CrO

3 + 8HF → H

2

SiF

6

+ CrF

2

+ 3H

2

O

此混合液是硅单晶缺陷的择优腐蚀显示剂,缺陷部位腐蚀快。

(3)硅与金属的作用

硅与金属作用可生成多种硅化物,如TiSi2,W Si2,MoSi等硅化物具有良好的导电

性、耐高温、抗电迁移等特性,可以用来制备集成电路内部的引线、电阻等元

件。

(4)硅与SiO2的化学反应

1400℃

Si + SiO

2

→ 2SiO

在直拉法(CZ)制备硅单晶时,因为使用超纯石英坩埚(SiO

2

),石英坩埚与硅熔体会发生上述反应。反应生成物SiO一部分从硅熔体中蒸发出来,另外一部分溶解在熔硅中,从而增加了熔硅中氧的含量,成为硅中氧的主要来源。在拉制单晶时,单晶炉内须采用真空环境或充以低压高纯惰性气体,这种工艺可以有效防止外界沾污,并且随着SiO蒸发量的增大而降低熔硅中的氧含量,同时,在炉腔壁上减缓SiO沉积,以避免SiO粉末影响无位错单晶生长。

1.4 硅的晶体结构和化学键

1.硅的晶体结构

硅晶体为金刚石结构,四个最近邻原子构成共价四面体。如图2.1和图2.2所示。

图2.1 共价四面体图2.2 硅的晶体结构

2.硅晶体的化学键

硅晶体中的化学键为典型的共价键,共价键是通过价电子的共有化形成的。具体说来,共价键是由两原子间一对自旋相反的共有电子形成的。电子的配对是形成共价键的必要条件。硅晶体中的每个原子都与4个最近邻原子形成四对自旋相反的共有电子,构成4个共价键。

硅原子的最外层价电子分布为3s23p2,3s能级最多能容纳2个自旋相反的电子,现已有2个自旋相反的电子配成对了。3p能级最多可容纳6个电子,现只有2个电子。根据洪特规则,即共价轨道上配布的电子将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平行。那么,两个p电子将分别占据两个p轨道,而空出一个p轨道。如此,硅原子的价电子配布为:

3s 3p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