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6 图形的运动 图形与位置

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教材第97~99页)

1.复习有关图形的三种运动方式:轴对称、平移、旋转。使学生理解这三种运动方式,并能分辨这三种运动方式。

2.复习用“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的方法来表示图形的位置。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重点:理解图形的三种运动方式,并能分辨这三种运动方式。

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课件、实物投影仪。

师:下面我做一个动作,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运动形式?

师伸出两手掌心朝前成对称姿势。

师伸出一只手,作旋转式。

师直立,然后向左平移一步。

学生回答。

师:这节课我们先来复习图形的运动。(板书课题:图形的运动)

【设计意图:游戏的方式既有趣又有效,受到学生和教师的欢迎。这个游戏和复习内容紧密结合,导入的效果好】

1.复习轴对称。

举例说一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找出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

师让学生举例说一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后,阅读教材第97页第1题,找出图中的轴对称图形。

生1: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生2:我补充,中间的折痕所在直线就是对称轴。

生3:书上的图形中,第一、二、三幅图是轴对称图形。

师:你们说得很对,说明这些知识你们掌握得很好。我们来看一看教材第97页的“巩固与应用”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交流。

2.复习平移、旋转。

师:同学们,刚才老师做的哪些动作是平移?哪些动作是旋转?你还

可以设计几个动作吗?

学生自己设计动作,并交流。

师生评议并小结:平移就是沿一条直线运动;旋转就是图形绕着一

个点或轴运动。

【设计意图:用设计动作的方式来巩固复习知识点,既有趣又有效,

还能创造浓厚的学习气氛】

师用课件播放教材第97页“巩固与应用”第2题。

学生读题后做在书上,然后选择几个学生的答案用投影播放,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回顾、反思、总结的学习习惯】

3.复习图形与位置。

师:刚才我们复习了图形的运动,下面我们来看看怎样表示图形的位置。(板书课题:图形与位置)

师出示教材第98页“回顾与交流”第1题。

教师先让学生和同桌互相说一说教室里各种物品的位置,然后在走廊上说一说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在哪里,然后交流。

师:我们什么时候用上、下、左、右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呢?什么时候用东、南、西、北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呢?

生:离我们比较近的物体用上、下、左、右来表示,离我们比较远的物体就用东、南、西、北来表示。

师让学生阅读教材第98页“回顾与交流”第2题,按题目要求做一做,然后和同桌交流。

生1:我是先看图例,知道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生2:公园在邮局的北面,电影院在商店的西北面,商店在育英小学的东南面。

师:我们看图时要先看清图例,然后再找方向。

让学生完成教材第99页“巩固与应用”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

师生订正。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呢?

生1:我复习了图形运动的三种形式,即轴对称、旋转、平移。

生2:还复习了图形的位置的两种表示方法,离得近的用上、下、左、右来表示,离得远的用东、南、西、北来表示。

……

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

A 类

1.移一移,说一说。

(1)向( )平移了( )格;(2)向( )平移了( )格;(3)向( )平移了( )格。

(考查知识点:平移;能力要求:会用平移解决实际问题)

2.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

(考查知识点:轴对称图形;能力要求:认识轴对称图形,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B 类

测一测,填一填。

在你家所在的位置观察下面八个方向各有什么,将观测结果填在方框里。

(考查知识点:用东、南、西、北的方法表示位置;能力要求:会用东、南、西、北的方法表示位置)

课堂作业新设计

A 类:

1.(1)上 2 (2)左 4 (3)右 6

2. 略

B 类:

教材第97页“巩固与应用”

1.第一个和第四个是平移,第二个和第三个是旋转。

2、3.略

教材第98页“巩固与应用”

1.(1)右左(2)下

2.(1)北(2)东(3)西北(4)北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教案

《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本课时学习的是教材97~99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2.这部分内容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地整理已经学过的图形的运动以及图形与位置的相关内容。在复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通过对比感受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两种运动形式的异同;让学生能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3.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复习,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生活空间。这些知识是二年级下册“方向与位置”的提升,也是后面学习补全轴对称图形和在方格纸上对图形进行平移和旋转的重要基础。 设计思路说明: 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首先让学生说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并通过举例说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然后让学生通过实例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最后通过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关注了以下几点: 1.重视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进一步强调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不同特征,加深学生对这两种运动形式的理解,能利用所掌握的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重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中,把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与用8个方向描述地图上两地的相对位置作为重点复习的内容,结合教材提供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图形的运动及位置有关的问题,发展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结合实例感受平移、旋转现象;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3.给定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与位置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与位置.DOC 1、用数对表示点A 、B 、C 的位置。 2、用数对表示图中三角形三个顶点A 、B 、C 的位置。 3、算一算,填一填。 (1)书店在区政府( )面( )米处。 (2)银行在区政府( )面( )米处。 (3)图书馆在区政府( )偏( )( )°( )米处。 01 2 3 45 123456789106 78 111213 A B C 45 区政府超市 人民会堂 银行书店图书馆 科技展览馆 北020*******米 比例尺:12

(4)人民会堂在区政府()偏()()°方向()米处。 4、下面是新建地铁2号线的行驶线路图。 (1)地铁2号线由市医院向北偏()()。的方向行()千米到达中心广场。 (2)由中心广场向南偏()()°的方向行()千米到达少年宫。 (3)市立小学在体育馆()偏()()°的方向()千米处。

参考答案 1、用数对表示点A 、B 、C 的位置。 A (6,4) B (1,1) C (8,2) 2、用数对表示图中三角形三个顶点A 、B 、C 的位置。 A (6,7) B (4,4) C (6,4) 3、算一算,填一填。 (1)书店在区政府( 北 )面( 600 )米处。 (2)银行在区政府( 西 )面( 400 )米处。 01 2 3 4 01 2 3 4 5 123456789106 7 8 111213A B C 45 区政府超市 人民会堂 银行 书店图书馆 科技展览馆北020*******米比例尺:

(3)图书馆在区政府(北)偏(东)(45o)°(800)米处。 (4)人民会堂在区政府(南)偏(西)(45o)°方向(200)米处。 4、下面是新建地铁2号线的行驶线路图。 (1)地铁2号线由市医院向北偏(东)(40o)的方向行( 1.2)千米到达中心广场。 (2)由中心广场向南偏(东)(50o)的方向行(1.2)千米到达少年宫。 (3)市立小学在体育馆(南)偏(西)(80o)的方向( 1.8)千米处。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7.6-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教案

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教材第97~100页) 1.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旋转的认识,并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掌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使学生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能够看懂和描述线路图。能根据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2.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方向感与距离感。 3. 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蕴藏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重点:掌握图形交换的常用方法,并且能按要求动手画出图形。 难点: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能够看懂和描述线路图。 课件。 &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复习图形的运动及图形与位置这些相关的知识。 1. 教学图形的运动。(课件出示一些图案,给学生适当提示)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关于图形的运动的知识 生:我们学过图形的运动主要是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师:哪些运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哪些运动只改变图形的大小,而不改变形状 生: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只改变大小,不改变形状。 师: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

生:沿着一条线对着把图形对折,如果这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师:我们认识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学生可能会说: ·圆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 ·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4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 ·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2条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1条对称轴。 · …… 2. 教学图形与位置。 师:在小学阶段,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生1:用上、下、前、后、左、右确定位置。 生2:用东、南、西、北表示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生3:用方向和距离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生4:还可以用数对表示位置。 师:在确定位置时,还应用过哪些知识 — 生:还应用过与比例尺相关的知识。 【设计意图:目前的教学内容仍属于直观几何阶段,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从有利于学生直观生动的学习出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要复习的相关知识点,为逐渐过渡到整理与复习相关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作铺垫。教学时,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画图能力的培养,渗透化归、类比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区别与联系,从本质上理解概念。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体会。 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 图形的运动 {平移 旋转 轴对称 }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只改变图形的大小,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 图形与位置{数对 方向和距离

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图形的运动内容主要包括轴对称,平移和旋转。了解图形的运动对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感受和欣赏图形的美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和运用平移、对称、旋转设计有趣的图案,有利于学生初步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和具体情景复习图形的运动的相关知识,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平移、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根据指定的要求画轴对称图形或将简单图形按要求平移旋转。 2、整理学过的轴对称图形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思考、讨论、交流,整理学过的图形运动的相关知识点,并能灵活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操作、想象、设计图案等

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会数学的化价值,感受数学的美。 学情分析: 这部分知识比较简单,学生在新授时已有较好的掌握。本节复习,重点是运用。鼓励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进行知识的应用。 重点、难点: 1、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图形运动的常用方法,并能按要求画出图形。 2、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自主学习提纲 课型:复习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观察给出的图形,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图A是轴对称图形吗? 2、图1中图A经过怎样的运动可以得到图2? 3、图1中图A经过怎样的运动可以得到图3?要得到图4呢?试一试。 刚才我们解决了关于图形运动的一些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相信同学们已经将记忆中我们学过的有关图形运动的知识调动起了,下面我们将这些知识系统的进行整理。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位置

图形与位置 1、用数对表示点A 、B 、C 的位置。 2、用数对表示图中三角形三个顶点A 、B 、C 的位置。 3、算一算,填一填。 (1)书店在区政府( )面( )米处。 (2)银行在区政府( )面( )米处。 (3)图书馆在区政府( )偏( )( )°( )米处。 123451 2 3 4 5 6 7 8 9 10 67811 12 13 A B C 45 区政府 超市 人民会堂 银行书店 图书馆 科技展览馆 北 200400600米 比例尺: 12345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A

(4)人民会堂在区政府( )偏( )( )°方向( )米处。 4、下面是新建地铁2号线的行驶线路图。 (1)地铁2号线由市医院向北偏( )( )。的方向行( )千米到达中心广场。 (2)由中心广场向南偏( )( )°的方向行( )千米到达少年宫。 (3)市立小学在体育馆( )偏( )( )°的方向( )千米处。 动物园市医院 中心广场少年宫 第一中学 市立小学 体育馆 40 50 80 60012001800

参考答案 1、用数对表示点A 、B 、C 的位置。 A (6,4) B (1,1) C (8,2) 2、用数对表示图中三角形三个顶点A 、B 、C 的位置。 A (6,7) B (4,4) C (6,4) 3、算一算,填一填。 (1)书店在区政府( 北 )面( 600 )米处。 (2)银行在区政府( 西 )面( 400 )米处。 12345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A 123451 2 3 4 5 6 7 8 9 10 67811 12 13 A B C 45 区政府 超市 人民会堂 银行书店 图书馆 科技展览馆 北 200400600米 比例尺:

图形的运动及图形与位置练习题

图形的运动及图形与位置练习题 一、认真想,准确填。 1.在平面图上通常确定的方位是:上北下()、左()右()。右图中,B点在A 点东偏北的方向上,也可以说 B点在A点北偏()的方向上。 2.一个物体的位置可以用数对来描述,如A(5,3)表示这个物体在第5列,第()行。B(1,3)表示这个物体在第()列,()行。 3.小明看小兰是在南偏东45°的方向上,小兰看小明就是在()45°方向上。 4.正方形有()条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条对称轴。 5.看图填空。 A向()平移了();B向()平移了()格;C向()平移了()格。 6.这些现象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1)李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现象。 (2)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现象。 (3)妈妈用拖布擦地,是()现象。 (4)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现象。 二、精心比较,准确选择。 1.如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学校在小明家北偏东45°,600米方向上。 B.小明家在学校北偏西45°,600米方向上。 C.学校在小明家南偏东45°,600米方向上。2.下列日常生活现象中,不属于平移的是()。 A.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滑行 B.大楼电梯上上下下地迎送来客 C.时钟上的秒针在不断地转动 D.滑雪运动员在白茫茫的平坦雪地上滑翔 3.少年宫为观察点,学校在北偏西30 的方向上,下图中正确的是()。 4.在下列图案中,属于轴对称图案的是( )。 A. 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A B C D 5.下面四组图形中,经过轴对称可以重合的是( )。 6.图案是从()号纸上剪下来。 三、操作我最棒。 1.按要求画出下面四位同学家的位置。 (1)李红家在学校西偏南40°方向,距离300米。

图形的运动及图形与位置练习题

图形的运动及图形与位 置练习题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图形的运动及图形与位置练习题 一、认真想,准确填。 1.在平面图上通常确定的方位是:上北下()、左()右()。右图中,B点在A点东偏北的方向上,也可以说 B点在A点北偏()的方向上。 2.一个物体的位置可以用数对来描述,如A(5,3)表示这个物体在第5列,第()行。B(1,3)表示这个物体在第()列,()行。 3.小明看小兰是在南偏东45°的方向上,小兰看小明就是在()45°方向上。 4.正方形有()条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条对称轴。 5.看图填空。 A向()平移了();B向()平移了()格;C向()平移了()格。 6.这些现象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1)李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现象。 (2)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现象。 (3)妈妈用拖布擦地,是()现象。 (4)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现象。 二、精心比较,准确选择。 1.如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学校在小明家北偏东45°,600米方向上。 B.小明家在学校北偏西45°,600米方向上。 C.学校在小明家南偏东45°,600米方向上。 2.下列日常生活现象中,不属于平移的是()。 A.飞机在跑道上加速滑行 B.大楼电梯上上下下地迎送来客 C.时钟上的秒针在不断地转动 D.滑雪运动员在白茫茫的平坦雪地上滑翔 3.少年宫为观察点,学校在北偏西30的方向上,下图中正确的是()。

4.在下列图案中,属于轴对称图案的是( )。 A. 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A B C D 5.下面四组图形中,经过轴对称可以重合的是( )。 6.图案是从()号纸上剪下来。 三、操作我最棒。 1.按要求画出下面四位同学家的位置。 (1)李红家在学校西偏南40°方向,距离300米。 (2)王华家在学校北偏西15°方向,距离200米。 (3)张鹏家在学校东偏北60°方向,距离500米。 (4)高飞家在学校东偏南50°方向,距离400米。 2.图形变变。 (1)将三角形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90o。 (2)将旋转后的图形向右平移5格。 (3)以AC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作三角形ABC的轴对称图形。 (4)请按1:2的比例尺,画出小红旗的图形。 四、我能行。 1.根据下图填空。 (1)①号三角形绕A点按______时针方向旋转了______度。 (2)②号梯形绕B点按______时针方向旋转了______度。 (3)③号三角形绕C点按______时针方向旋转了______度。 2.看图完成下面的填空。(11分) (1)体育馆在钟楼北偏°方向,距离是米。 (2)新华书店在钟楼偏方向,距离是米。 (3)怡心公园在钟楼偏°方向,距离米。 (4)百货大楼在钟楼偏°方向,距离是米。 (5)人民广场在钟楼的西偏北45°方向,距离是1500米,请你在图上标出来。 3.李老师在一次旅游观光中,他发现车上的导航显示:客车现在的位置是(3,1),2小时后客车所在的位置是(7,1)。

图形的运动练习(六年级数学)

《图形的运动》练习题 一、先观察右图,再填空。 (1)图1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0到达图( )的位置; (2)图1绕点“O ”逆时针旋转1800到达图( )的位置; (3)图1绕点“O ”顺时针旋转( 0)到达图4的位置; (4)图2绕点“O ”顺时针旋转( 0)到达图4的位置; (5)图2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0到达图( )的位置; (6)图4绕点“O ” 逆时针旋转900到达图( )的位置; 二、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三、(1)画出三角形AOB 绕O 点 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4)绕O 点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8格 (2)绕O 点顺时针旋转90° (3)绕O 点逆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4格

四、画出三角形沿直线轴对称后的图形。 下列各题中图形旋转都是绕中心点进行的。 (1)图A 向右平移五个格得到图B.( ) (2)图A 逆时针旋转90度,再向右平移五个格得到图B.( ) (3)图B 顺时针旋转90度,再向左平移五个格得到图C.( ) (4)图B 逆时针旋转90度,向下平移三个格,再向左平移五个格得到图C.( ) (5)图C 顺时针旋转90度,再向右平移八个格得到图D.( ) (6)图B 顺时针旋转180度,向下平移三个格,再向右平移三个格得到图D.( ) (7)图A 顺时针旋转90度,向下平移三个格,再向右平移八个格得到图D.( ) 六.请将方格中的小旗子先向右平移8格,再绕O 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再画出按2∶1扩大后的图形。 七、按要求画一画。 (1)画出三角形A 向右平移5格后的图形B 。 (2)画出三角形B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后的图形C 。 (3)画出三角形A 按2∶1放大后的图形D 。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 图形与位置》总复习教案-word文档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图 形与位置》总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复习有关简单的路线图,进一步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和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有关简单的路线图,会辨认运动方式,并能根据要求画出相关图形。 教学难点 画出轴对称图形和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方位图。 1、复习。 (1)简单地让学生回顾一下有关方位的知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在教室里同学间的相互之间的位置情况。 2、书本上第87页的练习。 (1)教材示范:邮局在(华光路)和(柳泉路)的交叉路口的(西南)角。

让学生理解是填路名和方位。 (2)问题1:育英小学在电影院的()方向。 引导学生找到育英小学和电影院,然后根据它们的位置来判断。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3)问题2:公园在()和()的交叉路口的()角。 同样引导学生先找到公园,再找到与公园相邻的两条路,再判断其方位。 (4)问题3:张丽去上学,她可能沿着()向()走,到华光路再向()走,在马路的()侧就是育英小学。 让学生找到张丽家和小学,然后根据张丽所走的路线来完成此题。 (5)问题4:张丽上学还可以走哪条路线? 同学之间说一说后集体交流。 二、运动。 1、回顾。让学生回忆一下,像哪些物体的运动我们认为是平移,哪些物体的运动是旋转,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2、书本上第87页的练习。 逐一出示四幅图,让学生说一说分别是哪种运动方式? 思考后举手发表。 三、在方格纸上画图。 1、出示几幅图,让学生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

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数学《图形的位置专题课程》含答案

28.图形的位置 知识要点梳理 一、方向 1.基本方向是:东,南,西,北。东和西相对,南和北相对。在此基础上又有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 2.地图上的方向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因此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偏向的表述和确定 举例“北偏东30°”表示正北方向开始向东片转30°,“南偏西50°”表示从正南方向开始向西偏转50° 二、确定位置的方法 1.用上、下、前、后、左,右来确定位置,主要用来确定现实空间中物体的位置。 2.用数对来确定位置,主要用来确定平面图上物体的位置。 3.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方向来确定位置,或用方向和距离相结合来确定位置,既可以用来确定现实空间中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用来确定平面图上物体的位置。 三、观察物体 1.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画面可能是不同的。 2.观察的位置越高,看到的范围越大;观察的距离越远,看到的目标越小。 四、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考点精讲分析 典例精讲 考点1 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 【例1】以小明家为观测点,根据下面条件在下图中标出各地的位置

(1)小丽家在小明家东偏南30°的方向上,距小明家4Km (2)学校在小明家西偏北35°的方向上,距小明家5Km 【精析】(1)图中的线段比例尺为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Km,4÷2=2(cm),即小丽家在小明家东偏南30°的方向上,距小明家2cm处。 (2)5÷2=2.5(cm),即学校在小明家西偏北35°方向上,距小明家2.5cm处。【答案】画图如下: 【归纳总结】根据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小明家为观察中心,即可确定小丽的方向,再根据小丽家到小明家的实际距离及图中所提供的线段比例尺即可确定小丽家的位置;同样,以小明家为观察中心,即可确定学校的方向,再根据小明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及图中所提供的线段比例尺即可确定学校的位置。 考点二运动路线的描述 【例2】下图是303路公交车的行驶路线图。 (1)303路公交车从西环站到长途汽车站的行驶路线是:向()行驶()站到人民医院,在向( )行驶()站到养老院,在向()行驶()站到中心广场,接着向()行驶()站到体育馆,最后向()行驶()站到长途汽车站。 (2)贝贝家在幸福小区,她乘303路公交车去中心广场,行驶的路线是:向()行驶()站到(),在向()行驶()站到中心广场 (3)以体育馆为观察点,长途汽车站在()的方向上。以养老院为观察点,人民医院在()的方向上。 【精析】(1)303路公交车从西环站到长途汽车站的行驶路线是:向东行驶2站到人民医院,再向东偏南45°方向行驶1站到养老院,再向南行驶1站到中心广场,接着向东行驶2站到体育馆,最后向东偏北60°行驶2站到长途汽车站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

《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92-93页的内容。 【教学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图形运动的特征。能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 2.能力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蕴藏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图形运动的基本形式与特征,并感受图形运动的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难点:能按要求正确的在方格纸中画出图形。 【设计意图】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复习掌握图形的运动的特征,能开放性地应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加强知识的实践应用。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梳理、归纳学过的图形运动的知识,找出各自的特点,为弄清图形运动的几种方式的特征作出有益的探究。最后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了运用图形的运动设计的图案,使学生了解由一个简单的图形通过图形的运动得到美丽图案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中蕴藏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 【教法与学法】 教法:演示讲解,质疑回顾,引导练习。 学法:小组合作,动手实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彩笔,尺子。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教师课件出示下列图案。

教师:这些美丽的图案采用了什么数学知识?同桌交流后指名回答。 2.今天我们就来回顾相关的知识。(板书课题:图形的运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判断图案分别是怎样变换来的?引导学生回忆图形的运动的方法。 二、质疑回顾: 1.平移。 (1)举例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平移现象。 (2)什么是平移?平移的特征是什么?在方格纸判断平移后图形的位置,关键有几点? 学生小组交流后集体汇报。学生交流汇报如何判断平移后图形的位置。 一是平移的方向;二是平移的距离。 (3)随堂演练1: 1)将△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 2)再将△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 【设计意图】从实际生活中的平移现象过渡到平移图形,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旋转。 (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2)什么是旋转?旋转有什么特点? (3)判断旋转后图形的位置,关键有几点? (4)随堂演练2:将△ABC绕C点顺时针旋转90度。 【设计意图】先复习图形旋转特点及注意的问题,再在方格纸中作图,易于学生突破画旋转图形这一难点。 3.轴对称。 (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2)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画轴对称图形应注意什么? 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画轴对称图

图形的运动及位置与方向资料讲解

图形的运动 知识要点: 1、轴对称图形 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2、平移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 3、旋转 一个图形绕一点沿一定方向转动一定角度。 4、放大和缩小 图形的形状不变,只是大小发生变化。 5、对称、平移、旋转和放大与缩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试题精选:

1、下面每组图形中,都是轴对称图形的一组是( ) A. 平行四边形、等边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半圆、扇形 C.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D. 圆、梯形 2、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3、桌面上平放着一个边长是2分米的等边三角形ABC ,现将这个三角形按下图所示紧贴着桌面进行滚动。 (1)从图①位置滚动到图⑤位置,请你在括号中用A 、B 、C 标出对应点的位置。 (2)在整个滚动过程中,点A 经过的路线轨迹长( )分米。 ( ) ( ) A C A B C D

4、如图,在ABC ?的顶点A 的位置可以用有序数对(3,5)表示。当点B 、C 不动,点A 向左平移到位置( , )时,ABC ?变成直角三角形。它与原三角形相比,面积( )(填“变大”“变小”“不变”)。 5、画出正确的图形 (1)将图形绕点O 按顺时针旋转90°。 (2)将(1)中所得的图形画出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3)试求(2)中轴对称图形的面积(网格是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 6 6554312

6、填一填,画一画。 (1)点B的位置为(2,8),点C的位置是()。 (2)画出将三角形ABC向下平移4格后的图形。 (3)画出将三角形ABC按2:1放大后的图形。 7、图形观察,计算与推理。 (1)如果把右图每一方格的边长看成1cm,那么图中四边形的面积是()。 (2)在图中画出把四边形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的图形。

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 2.图形与几何 第4课时图形的运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旋转的认识,并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掌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蕴藏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掌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并能按要求画出图形。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投影出示图案(某烈士陵园进门时路道两旁美丽的迎客松)。 教师:这些美丽的图案采用了什么数学知识?(轴对称),今天我们就来回顾相关的知识。 二、归纳整理 1.课件展示教材第92页的轴对称图案。 (1)教师:这位少先队员剪出的图案采用了什么方法? 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这是一种几何变换——轴对称。 教师予以板书。 (2)教师:少先队员剪出的图形是一个什么图形?

(轴对称图形) 教师:教材第93页第1题中的四个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各有几条对称轴?剪纸的对称轴又是什么? 组织学生议一议,并互相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 (3)组织学生想一想、议一议:我们学过了哪些轴对称图形? 指名学生回答,全班集体评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圆。 2.课件展示教材第92页旋转设计图案。 (1)教师:这位少先队员采用了什么方法设计图案? 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这是另一种几何变换——旋转。 教师予以板书。 (2)教师:投影出示 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议一议,正方形的旋转中心是什么,旋转了多少度。 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指名学生汇报,(正方形的旋转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旋转了45°)并集体评议。 通过上面的图形,你知道什么叫旋转吗?(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图形与位置(教案)

第6课时图形与位置 【教学内容】 图形与位置。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白居易《远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能够看懂和描述路线图。能根据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2.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距离感。 3.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能够看懂和描述路线图。 2.能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情景导入】 提问:在小学阶段,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确定物体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也可以用方向和距离表示。)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表示方位的词? (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老师板书】

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用数对、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归纳整理】 1.课件出示教材上的街区平面图。 提问:仔细观察街区平面图,从图中你都知道哪些内容? 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提问:街区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20000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图上一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200m) 2.根据比例尺提出求实际距离的问题。 (1)如果从学校到公园大约需要走多少米的路? (2)学生讨论路线。 教师:这几条路线就是要走的路程,那怎样求出实际行进的路程呢?学生:先量出图上距离再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路程。 (3)学生测量,汇报图上距离。 (课件动态演示) 在练习本上计算出学校到公园大约需要走多少米的路。集体订正。提问:你们还想知道哪些距离? (学校到超市的距离、学校到邮局的距离、银行到医院的距离等。)3.复习用数对表示位置。 课件出示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可走?分别是哪几条?哪条路最近?(2)请你写出图上的七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上。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 2.图形与几何 第4课时图形的运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旋转的认识,并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掌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蕴藏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掌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并能按要求画出图形。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投影出示图案(某烈士陵园进门时路道两旁美丽的迎客松)。 教师:这些美丽的图案采用了什么数学知识?(轴对称),今天我们就来回顾相关的知识。 二、归纳整理 1.课件展示教材第92页的轴对称图案。 (1)教师:这位少先队员剪出的图案采用了什么方法? 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这是一种几何变换——轴对称。 教师予以板书。 (2)教师:少先队员剪出的图形是一个什么图形? (轴对称图形) 教师:教材第93页第1题中的四个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各有几条对称轴?剪纸的对称轴又是什么? 组织学生议一议,并互相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并进行集体评议。

(3)组织学生想一想、议一议:我们学过了哪些轴对称图形? 指名学生回答,全班集体评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圆。 2.课件展示教材第92页旋转设计图案。 (1)教师:这位少先队员采用了什么方法设计图案? 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这是另一种几何变换——旋转。 教师予以板书。 (2)教师:投影出示 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议一议,正方形的旋转中心是什么,旋转了多少度。 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指名学生汇报,(正方形的旋转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旋转了45°)并集体评议。 通过上面的图形,你知道什么叫旋转吗?(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一条轴运动) 在旋转方向上有几种情况?(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 教师小结: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一条轴运动时,可以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的同时再旋转不同的角度。 3.课件展示教材第92页平移设计的图案。 (1)教师:这位少先队员采用了什么方法设计图案? 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明确:这是第三种几何变换——平移。教师予以板书。

图形的位置与运动

图形的位置与运动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图形的位置与运动的整理复习。例3通过小组讨论、实际事例、人物对话等形式呈现了“说一说、议一议、填一填、算一算”等活动,帮助学生对图形与位置的知识进行巩固复习。例4第(1)题呈现了一组图形的设计流程,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图案的设计过程。在此基础上第(2)题则是让学生选图形设计图案,并交流设计方法。在教学时,让学生在活动中综合运用平移和旋转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课堂活动”是对图形与变换的复习。第1题用数对表示座位,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简略性,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2题复习平移和轴对称的相关知识。第3题让学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图,是进一步巩固平移与旋转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认识方向、确定位置的位置、描述线路图、用数对表示位置等内容,提高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复习图形与变换、轴对称图形、平移、旋转和图形的缩放等,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在空间与图形这个领域的内容中,不但学习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知识,还学习了方向与位置、图形的变换等内容。 议一议:怎样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你知道平面图形可以做哪些运动吗?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桌说一说,再指名全班交流。 (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要先知道物体所在位置的方向和它与观测点的距离;图形的运动主要包括:轴对称、平移、旋转和图形的缩放等。) 二、知识梳理: (一)图形与位置 课件出示第92页例3: 1、同学们,这是幸福村的平面示意图:一般地图是按怎样的方法绘制的?你能指出幸福村的四面八方吗?(指名上前指一指) 2、制作方向板,让学生填写完整。

【强烈推荐】六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练习及答案

一、填空 1.图形旋转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旋转的();二是旋转的();三是旋转的()。 考查目的:图形的旋转。 答案:中心;方向;角度。 解析:考查了对图形旋转三个关键要素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因为三个要素共同决定了图形的旋转;所以允许答案有先后顺序的改变。 2.图形(1)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图形(2)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图形(3)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 考查目的:旋转的中心。 答案:B;A;D。 解析: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定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通过观察题目可知;图形(1)是以B点为中心旋转的;图形(2)是以A点为中心旋转的;图形(3)是以D点为中心旋转的。 3.如图;指针从A开始;顺时针旋转了90°到()点;逆时针旋转了90°到()点;要从A旋转到C;可以按()时针方向旋转()°;也可以按()时针方向旋转()°。 考查目的:依据图形旋转的知识看图填空。 答案:D;B;顺;180;逆;180。 解析:观察图形可知;A、B、C、D四个点与圆心的连线把这个360°的圆心角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份所对应的角度是90°。指针从A点开始;顺时针旋转90°到D;逆时针旋转90°到B;而要从A点旋转到C点;既可以按顺时针方向;也可以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角度都是180°。 4.观察图形;填写空格。

①号图形是绕A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 ②号图形是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③号图形是绕()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90°; ④号图形是绕()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 考查目的:图形的旋转。 答案:顺;90;B;90;C;逆;D;顺;90。 解析:根据图形旋转的特征;一个图形绕某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一定的度数;某个点的位置不动;其余各点(边)均绕某个点按相同的方向旋转了相同的度数。通过仔细观察;依据图形旋转的中心、方向和角度这三个关键答题。 5.观察图形并填空。 (1)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达图()的位置; (2)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到达图()的位置; (3)图1绕点“O”顺时针旋转()°到达图4的位置; (4)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到达图4的位置; (5)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到达图()的位置; (6)图4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达图()的位置。 考查目的:综合运用图形旋转的知识答题。 答案:(1)2 ;(2)3;(3)90;(4)180;(5)1;(6)1。 解析:在明确旋转意义的前提下;培养学生观察图形的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选择 1.将下面的图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图案是()。 考查目的:将简单图形绕某一点旋转一定的度数。 答案:B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图形的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92-93页的内容。 【教学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图形运动的特征。能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 2.能力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蕴藏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图形运动的基本形式与特征,并感受图形运动的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难点:能按要求正确的在方格纸中画出图形。 【设计意图】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复习掌握图形的运动的特征,能开放性地应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加强知识的实践应用。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梳理、归纳学过的图形运动的知识,找出各自的特点,为弄清图形运动的几种方式的特征作出有益的探究。最后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了运用图形的运动设计的图案,使学生了解由一个简单的图形通过图形的运动得到美丽图案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中蕴藏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 【教法与学法】 教法:演示讲解,质疑回顾,引导练习。 学法:小组合作,动手实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彩笔,尺子。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教师课件出示下列图案。

教师:这些美丽的图案采用了什么数学知识?同桌交流后指名回答。 2.今天我们就来回顾相关的知识。(板书课题:图形的运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判断图案分别是怎样变换来的?引导学生回忆图形的运动的方法。 二、质疑回顾: 1.平移。 (1)举例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平移现象。 (2)什么是平移平移的特征是什么在方格纸判断平移后图形的位置,关键有几点 学生小组交流后集体汇报。学生交流汇报如何判断平移后图形的位置。 一是平移的方向;二是平移的距离。 (3)随堂演练1: 1)将△ABC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 2)再将△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 【设计意图】从实际生活中的平移现象过渡到平移图形,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旋转。 (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2)什么是旋转旋转有什么特点 (3)判断旋转后图形的位置,关键有几点? (4)随堂演练2:将△ABC绕C点顺时针旋转90度。 【设计意图】先复习图形旋转特点及注意的问题,再在方格纸中作图,易于学生突破画旋转图形这一难点。 3.轴对称。 (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2)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画轴对称图形应注意什么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画轴对

图形的运动练习及答案

一、填空 1.图形旋转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旋转的(),二是旋转的(),三是旋转的()。 考查目的:图形的旋转。 答案:中心;方向;角度。 解析:考查了对图形旋转三个关键要素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因为三个要素共同决定了图形的旋转,所以允许答案有先后顺序的改变。 2.图形(1)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图形(2)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图形(3)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 考查目的:旋转的中心。 答案:B;A;D。 解析: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转动一定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通过观察题目可知,图形(1)是以B点为中心旋转的;图形(2)是以A点为中心旋转的;图形(3)是以D点为中心旋转的。 3.如图,指针从A开始,顺时针旋转了90°到()点,逆时针旋转了90°到()点;要从A旋转到C,可以按()时针方向旋转()°,也可以按()时针方向旋转()°。 考查目的:依据图形旋转的知识看图填空。 答案:D;B;顺;180;逆;180。 解析:观察图形可知,A、B、C、D四个点与圆心的连线把这个360°的圆心角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份所对应的角度是90°。指针从A点开始,顺时针旋转90°到D,逆时针旋转90°到B;而要从A点旋转到C点,既可以按顺时针方向,也可以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角度都是180°。 4.观察图形,填写空格。 ①号图形是绕A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 ②号图形是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③号图形是绕()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90°; ④号图形是绕()点按()时针方向旋转了()。 考查目的:图形的旋转。 答案:顺;90;B;90;C;逆;D;顺;90。 解析:根据图形旋转的特征,一个图形绕某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一定的度数,某个点的位置不动,其余各点(边)均绕某个点按相同的方向旋转了相同的度数。通过仔细观察,依据图形旋转的中心、方向和角度这三个关键答题。 5.观察图形并填空。 (1)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达图()的位置; (2)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到达图()的位置; (3)图1绕点“O”顺时针旋转()°到达图4的位置; (4)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到达图4的位置; (5)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到达图()的位置; (6)图4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达图()的位置。

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2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教案新人教版

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 1.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并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掌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使学生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能够看懂和描述线路图。能根据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2.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方向感与距离感。 3. 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蕴藏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掌握图形交换的常用方法,并且能按要求画出图形。 难点: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能够看懂和描述线路图。 课件。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关于图形的运动的知识? 生:我们学过的图形的运动主要是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师:哪些运动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哪些运动只改变图形的大小,而不改变形状? 生: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只改变大小,不改变形状。 师:在小学阶段,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生:确定物体的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也可以用方向和距离表示。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复习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的知识。 【设计意图:目前的教学内容仍属于直观几何阶段,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首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要复习的相关知识点,为整理与复习相关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作铺垫】 1. 讲授图形的运动。 师:我们的生活因为有了图形的装点而变得更美丽,你知道下面的图形是怎么得到的吗?(课件出示:教材第92页第2题图案) 生1:蝴蝶图案是根据图形的轴对称特性剪出来的。 生2:右上角的图案是由正方形旋转得到之后,再逐渐缩小组合而成的。 生3:板报的花边是由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后,再利用平移得到的。 师:你能利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吗?试一试。 学生进行图案设计;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各自的作品,说说是怎样制作的;教师要及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 2. 讲授图形与位置。 师:如果以学校为中心,你用什么方法来确定其他地方的位置?(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图) 生1:可以用方格纸上的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小明家的位置是点(2,2)。 生2:可以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邮局在学校东偏北45°约280m的位置。 师: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在小组里跟同学说一说其他地点的位置。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分别用“数对”和“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不同地点的位置,只要叙述准确就要给予表扬和鼓励。 【设计意图:教学时,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画图能力的培养,渗透化归、类比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区别与联系,从本质上理解概念。合理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