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填空答案

基础知识填空答案

————————————————————————————————作者:————————————————————————————————日期:

2

3 / 7

2013中考政治必背的基础知识填空

【初三部分】

1、责任的两层含义:责任是一个人 应当做 的事情或一个人 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2、责任的来源:责任产生于 社会关系 之中的相互承诺。责任可以来自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命令、职业的要求、 法律规定 、传统习俗、公民身份、 道德原则 等。

3、承担责任伴随着 回报与代价。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 权利 ,同时也是履行自己应尽的 义务 。

4、约定守时、终身 信守诚实 、 自尊自信 、自立自强,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用合理、合法的方法, 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同样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 他人、对 社会的责任。

5、 慎重许诺、 坚决履行诺言,是我们负责任的表现;当我们做错事时, 承认错误也是负责任的表现。

6、当今世界, 和平 与 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中国是世界上 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坚持走 和平发展道路。但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7、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 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 各项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9、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 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 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 实现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 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 根本保障 ,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11、科学发展观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 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立场是 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 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 统筹兼顾。

12、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坚持 改革开放 ,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4、民族平等是民族政策的 基石 ;民族团结是民族政策的 根本原则、 核心内容;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政策的 根本立场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 基本 政治制度。新型的民族关系:民族 平等 、团结、 互助 、 和谐。

15、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为了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制定了“一个国家,两种度制”的基本方针,简称为“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 基本方针。坚持 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

4 / 7

平统一的 政治基础。

16、坚持“ 引进来 ”与“ 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始终把 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17、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都是 发展 问题。我国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 经济的发展 和 人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

18、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 , 计划生育 , 保护环境 , 节约资源 , 男女平等 。

19、我国的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 科教兴国 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创新驱动 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 。

20、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就是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 优生 。

21、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 社会的生产力 ,有利于增强国家的 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 生活水平 。

22、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 相当严峻 , 不容乐观。

23、我国严峻的资源形势: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 不尽合理、不够科学,资源 浪费 、损失十分严重,同时,资源 储备 紧缺,已对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制约。

24、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已走在世界的 前列;但从整体上看,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 差距 ,还面临着发达国家在 科技 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2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26、面对 人口、 资源 、 环境 方面的国情,我国必须实施 可持续发展 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的文明发展道路。

27、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 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28、中华传统美德具有 生生不息 、 历久弥新的品质;同时,中华传统美德也具有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 丰富和发展的特性。

29、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 精髓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 根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 魂 。

30、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制度保障。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

3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基本方略 。 “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 前提 ;“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 中心环节 ;“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 关键 ;“违法必究” 是依

5 / 7

法治国的 必要保证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 重要环节;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依宪治国 。

3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它的确立是由我国 社会主义性质 和 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33、我国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 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健全 劳动 、资本、技术 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3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有: 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立法权 ; 任免权 ;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

35、宪法规定的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国家的性质 、 根本制度 、 根本任务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标志等。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 根本 问题;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 最高 的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 根本大法 。

36、“三步走”的最终目是实现 共同富裕 。现在正迈向 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更高阶段。

37、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 国有经济 和 集体经济 ,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8、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的主导力量;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 公有制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私营等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

39、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体说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 思想道德 建设,二是 教育、科学、文化 建设。

40、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 重要内容 和 中心环节 。 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 基础工程 。

41、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4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 兴国之魂 ,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包括:马克思主

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 爱国主义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 改革创新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 爱国 、 敬业 、诚信 、友善 。

43、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我国人民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举,也是加强中国 先进文化 建设的有效形式。

44、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全民族的 思想道德 素质和科学文化 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 、 有道德 、 有文化、 有纪律的公民。

45、我们的最高理想是 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社会主义 经济 建设、 政治 建设、 文化 建设、 社会 建设、 生态文明 建设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6 / 7

46、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 创业精神 。

47、我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和谐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48来社会对人的素质的新要求: 创新 精神、团队精神、扎实宽厚的 科学文化知识 、开放的胸怀、 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提高终生学习的能力等。

【初一初二部分】

1、人的生命的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人类的生命最具有 智慧 。

2、自尊的含义: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也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知耻 是自尊的重要表现,虚荣是一种 扭曲 的自尊。

3、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规则包括: 道德 、 纪律、 法律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有以下几层含义:①所有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权利 ;②所有公民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义务;③国家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予以保护,对所有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平等地追究法律责任;④任何公民个人或组织不得享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4、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分类如下: 行政违法 、 民事违法 、 刑事违法 。

5、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犯罪是具有 严重社会危害性 的行为。第二,犯罪是一种触犯 刑法 的行为。第三,犯罪是应受 刑罚处罚 的行为。

6、刑罚又叫刑事处分、刑事处罚,是指 人民法院 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7、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 主刑 和 附加刑。主刑包括: 管制 、拘役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 死刑 五种。附加刑包括: 罚金 、 剥夺政治权利 、没收财产 三种。

8、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语言文明 、 态度亲和 、 举止端庄 ,都是与人交往必备的素质。诚信,即 诚实守信 。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守信 、对事负责 ;诚信的基础是 尊重客观事实 ;诚信的核心是 善 。

9、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 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0、广义的义务,既包括 法定义务 ,也包括 道德义务 。法定义务是宪法和 法律 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道德义务集中表现在遵守“ 爱国守法 、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11、公民的基本义务的内容包括:维护 国家统一 和全国 各民族的团结 ;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 服兵役 和参加民兵组织; 依法纳税 ;等等。

12、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 文化教育 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 物质帮助 的权利。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的 人权 。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7 / 7 13、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具有 强制性 、公益性和 统一性 。

14、消费者享有的权利有: 安全权 、 知情权 、 自主选择权 、 公平交易权 、依法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教育权、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监督权等。

15、消费者也要履行自己的义务,维护市场秩序,做 有修养 、 守秩序 、 道德高尚 的“上帝”。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