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度量衡换算

中国古代度量衡换算
中国古代度量衡换算

xx古代度量衡换算xx古代度量衡

尺(cm)斗(l)斤(g)

xxxx

22.5

1.94 256

东汉

23.04

1.98

222.73xx24.12

2.023

222.73xx24.45

2.02

222.73xx29.51

5.944

668.19xx31.1

5.944

596.82

xx

30.72

9.488

596.82明31.1

17.037

596.82

清32

10.355

596.82

民国

33.3 10 500

xx历代度量衡制演变简表

以下仅供参考,部分内容学术上还有争议。

xx历代度制演变简表

时代度制统一换算(厘米)

商1尺= 10寸,1寸= 10分1尺=

15.8, 1寸=

1.58

战国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1丈= 231, 1尺= 23.1, 1寸=

2.31 1分=

0.231

秦1引= 10丈, 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1引= 2310,1丈= 231 1尺=

2.31 1分=

0.231

汉1引= 10丈, 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1引= 2310,1丈= 231 1尺=

23.1, 1寸=

2.31 1分=

0.231

三国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丈=242,1尺=

24.2 1寸=

2.42, 1分=

0.242

西晋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丈=242,1尺=

24.2 1寸=

2.42, 1分=

0.242

东晋及十六国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1丈= 245, 1尺= 24.5 1寸=

2.45, 1分=

0.245

南北朝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丈=245,1尺=

2.45,

1分=

0.245 1丈= 296, 1尺=

29.6 1寸=

2.96, 1分=

0.296

隋1丈= 10尺, 1尺= 10寸,1寸= 10分1丈= 296, 1尺=

29.61寸=

2.96, 1分=

0.296

唐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小尺:1丈= 300, 1尺=30 1寸= 3, 1分=

0.3大尺:1丈= 360, 1尺= 361寸=

3.6, 1分=

0.36宋元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丈=312,1尺=

31.2 1寸=

3.12, 1分=

0.312

明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

裁衣尺:1尺= 34, 1寸=

3.4

量地尺:1尺=

32.7, 1寸=

3.27

营造尺:1尺= 32, 1寸=

3.2

清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

裁衣尺:1丈= 355, 1尺=

35.5, 1寸=

3.55

量地尺:1丈= 345, 1尺=

34.5, 1寸=

3.45

营造尺:1丈= 320, 1尺=32, 1寸=

3.2

xx历代量制演变简表

时代量制统一换算(毫升)

战国

齐:1钟= 10釜, 1釜= 4区1区= 4豆, 1豆= 4升xx:1斛= 10斗, 1斗= 10升

楚:1筲=5升三晋:1斛= 10斗, 1斗= 10升

秦1斛= 10斗, 1斗= 10升1斛= 200, 1斗= 2000, 1升= 200汉1斛= 10斗, 1斗= 10升, 1升= 10合1合= 2龠, 1龠= 5撮, 1撮= 4圭1斛=200,

1斗=2000,1升=2001合=20,1龠=10,1撮=2,1圭=

0.5三国两晋1斛=10斗,1斗=10升,1升=10合1斛=20450,1斗=2045,1升=

204.51合=

20.45

南北朝1斛=10斗,1斗=10升,1升=10合1斛=300,1斗=3000,1升=300 1合= 30

隋1斛=10斗,1斗=10升,1升=10合开皇:1斛=600,1斗=6000,

1升=6001合=60大业:1斛=200,1斗=2000,1升=200 1合= 20

唐1斛=10斗,1斗=10升,1升=10合大:1斛=600,1斗=6000,1升=600

1合=60小:1斛=200,1斗=2000,1升=200 1合=20宋1石= 2斛,1斛= 5斗, 1斗= 10升1升= 10合1石= 67000,1斛=33500,

1斗= 6700, 1升= 670,1合= 67

元1石= 2斛,1斛= 5斗, 1斗= 10升1升= 10合1石= 95000,1斛= 47500, 1斗= 9500, 1升= 950,1合= 95

明1石= 2斛,1斛= 5斗, 1斗= 10升1升= 10合1石= 1000,1斛= 500, 1斗=100, 1升= 1000,1合= 100

清1石= 2斛,1斛= 5斗, 1斗= 10升1升= 10合1石= 1000,1斛= 500, 1斗=100, 1升= 1000,1合= 100

xx历代衡制演变简表

时代衡制统一换算(克)

战国

xx:1斤= 16两, 1两= 24铢

赵:1石= 120斤, 1斤= 16两, 1两= 24铢

xx:1镒= 10釿, 1釿= 20两

秦:1石= 4钧, 1钧= 30斤1斤= 16两, 1两= 24铢

1斤= 250,一两=

15.61铢=

0.65

1石= 300, 1斤= 2501两=

15.6, 1铢=

0.65

1镒= 3151釿=

31.5

1石= 30360, 1钧= 75901斤= 253, 1两=

15.81铢=

0.69秦1石= 4钧, 1钧= 30斤1斤= 16两, 1两= 24铢1石= 30360, 1钧= 7590 1斤= 253, 1两=

15.81铢=

0.69

汉1石= 4钧, 1钧= 30斤1斤= 16两, 1两= 24铢

1石= 4钧, 1钧= 30斤1斤= 16两, 1两= 24铢

1石=29760, 1钧= 74401斤=248, 1两=

15.5, 1铢=

0.651石= 26400, 1钧= 66001斤= 220, 1两=

13.8, 1铢=

0.57三国1石= 4钧, 1钧= 30斤1斤= 16两, 1两= 24铢1石= 26400,1钧= 6600 1斤= 220, 1两=

13.8, 1铢=

0.57

两晋1石= 4钧, 1钧= 30斤1斤= 16两, 1两= 24铢1石= 26400,1钧= 6600 1斤= 220, 1两=

13.8, 1铢=

0.57

南北朝1石= 4钧, 1钧= 30斤1斤= 16两, 1两= 24铢梁、陈:1斤= 220,

南齐:1斤= 330,北魏、北齐:1斤= 440,北周:1斤= 660隋1石= 4钧, 1钧= 30斤1斤= 16两, 1两= 24铢大:1石= 79320, 1钧= 19830, 1斤= 661, 1两=

41.3

小:1石= 26400, 1钧= 6600, 1斤= 220, 1两=

13.8

唐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1石=79320, 1斤= 661 1两=

41.3, 1xx=

4.13 1分=

0.41

宋1石= 120斤, 1斤= 16两1两= 10钱, 1钱= 10分1石= 75960,1斤= 633, 1两= 401钱= 4, 1分=

0.4

元1石= 120斤, 1斤= 16两1两= 10钱, 1钱= 10分1石= 75960,1斤= 633, 1两= 401钱= 4, 1分=

0.4

明1石= 120斤, 1斤= 16两1两= 10钱, 1钱= 10分1石= 70800,1斤= 590,1两=

36.9,1xx=

3.69,1分=

0.37

清1石= 120斤, 1斤= 16两1两= 10钱, 1钱= 10分1石= 70800,1斤= 590,1两=

36.9,1xx=

3.69,1分=

0.37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表

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其它表示式例频率赫[兹] Hz s-1 力、重力牛[顿] N kg?m/s2 压力、压强、应力帕[斯卡] Pa N/m2 能量、功、热焦[耳] J N?m 功率、辐射通量瓦[特] W J/s 电荷量库[仑] C A?s 电位、电压、电动势伏[特] V W/A 电容法[拉] F C/V 电阻欧[姆] S V/A 电导西[门子] Wb A/V 磁通量韦[伯] T V?s 磁通量密度、磁感应强度特[斯拉] H Wb/m2 电感亨[利] C Wb/A 摄氏温度摄氏度1m cd?sr 光通量流[明] 1x 1m/ m2 光照度勒[克斯] Bq s-1 放射性活度贝可[勒尔] Gy J/kg 吸收剂量戈[瑞] Sv J/kg 剂量当量希[沃特]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换算关系和说明 时间分 [小]时 天(日) min h d 1min=60s 1h=60min=3600s 1d=24h=86400s 平面角[角]秒 [角]分 度 (″) (′) (°) 1″=( π/640800)rad (π为圆周率) 1′=60″=(π/10800)rad 1°=60′=(π/180)rad 旋转速度转每分r/min 1r/min=(1/60)s-1 长度海里n mile 1n mile=1852m (只用于航行) 速度节kn 1kn=1n mile/h =(1852/3600)m/s (只用于航行) 质量吨原子质量单位t u 1t=103kg 1u≈1.6605655×10-27kg

体积升L,(1) 1L=1dm3=10-3m3 能电子伏eV 1eV≈1.6021892×10-19J 级差分贝dB 线密度特[克斯] tex 1tex=1g/km 常用压力单位换算表

度量衡换算表

度量衡换算表 长度 1千米(km),0.621英里(mile),0.54海里(nmile) 1米(m),3.281英尺 (ft),1.094码(yd) 1厘米(cm),0.394英寸(in) 1英里(mile),1760码(yd),5280英尺(ft),1.609千米(km) 1浪(furl),40杆(rad),220码(yd),660英尺(ft) 1杆(rad),5.5码(yd),16.5英尺(ft),5.029米(m) 1码(yd),3英尺(ft),0.9144米(m) 1英尺(ft),12英寸(in),0.3048米(m) 1英寸(in),2.54厘米(cm) 1密耳(mil),0.001英寸(in),0.0254毫米(mm) 水程 1海里(nmile)=1.852千米(km),1.1516英里(mile),6080英尺(ft) 1链[英制](cab),0.1海里(nmile),608英尺(ft),185.32米(m) 1链[美 制](cab),720英尺(ft),219.46米(m) 1测链(ch),11英寻(fm),20.117米(m) 1英寻(fm),6英尺(ft),1.829米(m) 1节[锚链长度],2.5米(m) 平面角 1度(?/deg),60分(′/min),3600秒(″/sec) 1弧度(rad),57?17′44.8″ 1[罗经]点,11.25? 面积 221平方公里(km),100公顷(ha),247.1英亩(acre),0.386平方英里(mile) 221平方米(m),10.764平方英尺(ft) 21公顷(ha),10000平方米(m),2.471英亩(acre) 21公亩(are),100平方米(m)

常用国际度量衡换算表

重量换算 7. 重量换算 (一) 公 制 英 制 美 制 中国市制 英 制 港 制 公 制 中国市制 英美制 公 吨 长 吨 短 吨 担 英 担 司马担 公 斤 斤 磅 (Metric (Long (Short (Hundred Kilo- ton) ton) ton) weight) (Picul) gram) (Pound) 1 0.984 2 1.102 3 20 19.68 4 16.53 5 1,000 2,000 2,204.62 1.016 1 1.12 20.32 20 16.8 1,016.05 2,032.1 2,240 0.9072 0.8929 1 18.144 17.857 15 907.2 1,814.4 2,000 0.05 0.04921 0.0551 1 0.9842 0.8267 50 100 110.23 0.0508 0.05 0.056 1.016 1 0.8402 50.8 101.6 112 0.0605 0.05954 0.0667 1.21 1.19 1 60.48 120.96 133.33 1 2 2.2046 0.5 1 0.1023 0.4536 0.9072 1 8. 重量换算 (二) 公 制 英 美 制 常 衡 英 美 制 金 衡 或 药 衡 中 国 市 制 公 斤 克(公分) 磅 两(盎司) 磅 两 (盎司) 两 (Kilo- (pound) (Ounce) gram) (Gram) (Pound) (Ounce) (Troy or A

pothecary) (十量制) 1 1,000 2.2046 2 35.2736 2.679227 32.15072 20 0.001 1 0.0022 0.035274 0.0026792 0.03215 0.02 0.45359 453.592 1 16 1.2152777 14.5833324 9.072 0.02835 28.3495 0.0625 1 0.07595486 0.91145833 0.567 0.37324 373.2418 0.82285714 13.1657 1 12 7.465 0.031103 31.1035 0.06857143 1.0971428 0.08333 1 0.622 0.05 50 0.11023 1.76368 0.13396 1.60752 1 单位长度重量换算 9. 单位长度重量换算 公 制 英 美 制 中 国 市 制 公斤/米 磅/尺 磅/寸 斤/尺 (Kilogram/Meter) (Pound/Foot) (Pound/Inch) 1 0.67 2 0.056 0.667 1.488 1 0.083 0.992 17.858 12 1 11.905 1.5 1.088 0.084 1 ? 单位面积换算 10. 单位面积换算

中国古代度量衡换算

中国古代度量衡换算 中国古代度量衡 尺(cm) 斗(l) 斤(g) 周秦汉 22.5 1.94 256 东汉23.04 1.98 222.73 魏 24.12 2.023 222.73 晋 24.45 2.02 222.7 3 隋 29.51 5.944 668.19 唐 31.1 5.944 596.8 2 宋元 30.72 9.488 596.82 明 31.1 17.037 596.82 清 32 10.355 596.8 2 民国 33.3 10 500 中国历代度量衡制演变简表 以下仅供参考,部分内容学术上还有争议。 中国历代度制演变简表

时代度制统一换算(厘米) 商 1尺 = 10寸,1寸 = 10分 1尺 = 15.8, 1寸 = 1.58 战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2.31 1分 = 0.231 秦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 2.31 1分 = 0.231 汉 1引 = 10丈,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引 = 2310, 1丈 = 231 1尺 = 23.1, 1寸 = 2.31 1分 = 0.231 三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1寸 = 10分 1丈 = 242, 1尺 = 24.2 1寸 = 2.42, 1分 = 0.242 西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2, 1尺 = 24.2 1寸 = 2.42, 1分 = 0.242 东晋及十六国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5, 1 尺 = 24.5 1寸= 2.45, 1分 = 0.245 南北朝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1丈 = 245, 1尺 = 24.51寸 = 2.45, 1分 = 0.245 1丈 = 296, 1尺 = 29.6 1寸 = 2.96, 1分 = 0.296 隋 1丈 = 10尺, 1尺 = 10寸,1寸 = 10分 1丈 = 296, 1尺 = 29.61寸= 2.96, 1分 = 0.296 唐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小尺:1丈 = 300, 1尺 = 30 1寸 = 3, 1分 = 0.3大尺:1丈 = 360, 1尺 = 361寸 = 3.6, 1分 = 0.36 宋元 1丈 = 10尺, 1尺 = 10寸,1寸 = 10分 1丈 = 312, 1尺 = 31.2 1寸 = 3.12, 1分 = 0.312 明 1丈 = 10尺, 1尺 = 10寸, 1寸 = 10分 裁衣尺:1尺 = 34, 1寸 = 3.4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 国际单位制 1.1、起源鉴于国际上使用的单位制种类繁多,换算十分复杂,对经济与技术交流带 来许多困难。根据1954年国际度量衡会议的决定,自1978年1月1日起实行国际单位制,简称国际制。国际代号为SI。我国于1977年5月27日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试约)》其中第三条规定:“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是米制逐步采用国际单位制。” 1.2、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规定七个基本单位,见表1-1,其 它单位均由这些基本单位和辅助单位导出。 表1-1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1.3、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见表1-2)有2个,平面角(弧rad)和立体角(球面 度Sr)。 1.4、表1-2 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

1.5、由词头和单位所构成的十进制倍数和分数单位(表1-3)

3、换算原则 3.1、换算后的量值应满足产品的使用要求。 3.2、换算误差应控制在误量值的规定换算精度值之内(表3-1) 3.3、换算后的量值应与仪器、仪表原定精度等级相一致。 4、计算值修约 4.1、计量值就修约到规定精算精度值的最左一位非零数位的前一位(例如:规定换算精度值为0。2,用β/G计算值应修约到个位数),并按国标0.5单位修约和0.2单位修约的顺序进行修约,直至换算误差小于等于规定换算精度为止. 4.2、极限的修约 不小于101.4→不小于102 不大于116.6→不大于116 4.3、例1、给定单向极限值的换算 例:将不低于2500kcal换算成以焦[耳](J)为单位的量值。 A、求计算值:

因1kcal=4.1868kj 故计算值为:2500*4.1868kj=10.467MJ B、计算规定换算精度值: 查表2-6换算精度值为计算值的1% 故规定的换算精度值为:△=10.467*1%≈0.10。 C、修约计算值: 因规定的换算精度值为0.10,故应修约到个位数。 按GB8170“进舍规则”修约:10.467→10 换算误差为:10-10.467=0.467>0.10 再按GB8170“0.5单位修约”:10.467→10.5 换算误差为: ︳10.5-10.467︳=0.038<0.10 所以:不低于2500Kcal→不低于10.5MJ 例2、给定带偏差值的换算 例1 将110±10kgf/mm2换算成以帕[斯卡](Pa)为单位的量值。a、求计算值: 因1kgf=9.080665Mpa, 故基本值换算为:110*9.80665Mpa=1087.73Mpa. 偏差值换算为:10*9.80665Mpa=98.0665Mpa. b、计算规定的换算精度值为公差值的5%,即规定的换算精度值为 [98.0665-(-98.0665)]*5%≈9.8 D、计算值的修约: 因规定的换算精度值为9.8,故应修约到十数位。 基本本值按GB8170:“进舍规则”修约:1087→1080。 其换算误差为:1080-1078.73=1.27<9.8符合要求. 偏差值按GB8170“进舍规则”修约:98.0665→100,其换算误码差为︳100-98.0665︳=1.9335<9.8,符合要求. 所以最后结果为: 110±10kgf/mm2→1080±100

中英文度量衡对照表

. 中英文度量衡对照表 英美制到公制转换 Linear Measure 长度 1 inch 英寸=25.4 millimetres 毫米 1 foot 英尺=1 2 inches 英寸=0.3048 metre 米 1 yard 码=3 feet 英尺=0.9144 metre 米 1 (statute) mile 英里=1760 yards 码 =1.609 kilometres 千米 1 nautical mile 海里=185 2 m. 米 Square Measure 面积 1 square inch 平方英寸=6.45 sq.centimetres 平方厘米 1 square foot 平方英尺=144 sq.in.平方英寸 =9.29 sq.decimetres 平方分米 1 square yard 平方码=9 sq.ft. 平方英尺 =0.836 sq.metre 平方米 1 acre 英亩=4840 sq.yd.平方码=0.405 hectare 公顷 1 square mile 平方英里=640 acres 英亩 =259 hectares 公顷 Cubic Measure 体积 1 cubic inch 立方英寸=16.4 cu.centimetres 立方厘米1 cubic foot 立方英尺=1728 cu.in. 立方英寸 =0.0283 cu.metre 立方米 1 cubic yard 立方码=27 cu.ft. 立方英尺 =0.765 cu.metre 立方米 Capacity Measure 容积 British 英制 1 pint 品脱=20 fluid oz. 液量盎司 =34.68 cu.in. 立方英寸=0.568 litre 升 1 quart 夸脱= 2 pints 品脱=1.136 litres 升 1 gallon 加伦=4 quarts 夸脱=4.546 litres 升 1 peck 配克= 2 gallons 加伦=9.092 litres 升 1 bushel 蒲式耳=4 pecks 配克=36.4 litres 升 1 quarter 八蒲式耳=8 bushels 蒲式耳 =2.91 hectolitres 百升 American dry 美制干量 1 pint 品脱=33.60 cu.in. 立方英寸=0.550 litre 升1 quart 夸脱= 2 pints 品脱=1.101 litres 升 1 peck 配克=8 quarts 夸脱=8.81 litres 升 1 bushel 蒲式耳=4 pecks 配克=35.3 litres 升American liquid 美制液量 1 pint 品脱=16 fluid oz. 液量盎司=28.88 cu.in. 立方英寸=0.473 litre 升 1 quart 夸脱= 2 pints 品脱=0.946 litre 升 1 gallon 加伦=4 quarts 夸脱=3.785 litres 升Avoirdupois Weight 常衡 1 grain 格令=0.065 gram 克 1 dram 打兰=1.77 2 grams 克 1 ounce 盎司=16 drams 打兰=28.35 grams 克

古代中国的度量衡

二、古代中国的度量衡 (一)原始社会度量衡的萌芽 中国古代计量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以前的原始社会末期[4-6]。古书记载,黄帝创立了度、量、衡、里、数五个量,命大挠作甲子以记日。尧命令羲、和两人参照日月、星辰制定历法。舜东巡时协调各部落氏族的日月和四时季节,统一音律和度量衡。夏禹使用规矩准绳治水患并以自己的身长、体重作为长度和重量标准等,这些传说记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古时代计量发生的萌芽情况[4,5]。 (二)商周时期计量器制的出现 商周时期已出现度量衡器制和计量年月日的历法[6]。商代甲骨文中有土地面积单位“田”字;采用干支记日法和“十三月”的记载。商代历法以366天为一年,一年分为12个月,每逢闰年加一个月。计量昼夜时刻的漏刻,相传始于黄帝,应用于夏商。西周的青铜器铭文中的符号,可推测在金属货币出现以前或同时,重量计量已经产生并得到应用。 (三)春秋战国—度量衡发展繁荣时期 春秋、战国之交,各国先后取消了共同耕作的“公田”,承认开垦的土地私有,按田亩征收田赋。晋国六家世卿在各自的领地内,废除井田制,竞相扩大田亩面积,相对减免赋税。齐国的卿大夫陈氏,创立一种五进位的容量制——“家量”制,取代豆、区、釜、钟四进位的“公量”旧制,还采取“小进大出”的办法。现今收集到的春秋晚期的权衡器和量器有齐国的右伯君铜权,楚国的铜环权等,说明春秋时期的一些诸侯国的量制已经建立[5]。 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计量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国均有不同的度量衡单位制和度量衡器具。容量单位:鲁国为釜、庾、秉;齐国为升、豆、区、釜、钟;秦国为升、斗、桶;魏国为斛、斗、益、秦、燕、楚、三晋的权衡单位为石、钧、斤、两、铢、累、益、齊等。公元前350年的商鞅变法,废除“阡陌”和“封疆”,采用二百四十步(六尺为步)为一亩、百亩为顷的大亩积制,实行百亩给一夫的授田制,确认自耕农的土地所有制。之后,商鞅又借鉴齐国量制,监制了标准铜方升,推行统一的度量衡制。 (四)国家统一,度量衡单位制也得到统一 公元前22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诏令,命令丞相隗状、王绾和李斯等立下法令,统一度量衡单位制。 西汉继承和发展了秦代统一的度量衡制度。西汉末年,王莽时的历学家刘歆修订了度量衡,制定了度量衡三个单位量的标准,设计制造了一批度量衡标准器。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审度?嘉量?权衡》,这成为我国最早的度量衡专著,标志着我国度量衡技术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唐宋元是我国封建社会全盛时期,明代中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唐代将衡重单位24铢1两改为10钱1两。宋代又将容量单位10斗1斛改为5斗1斛,2斛1石(10斗)。清末光绪二十九年规定以尺、升、两为度量衡的基本单位,终于建立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独特的、统一的、科学的度量衡单位制体系[6-9]。清宣统元年又制造了营造尺和库平两铂铱合金原器各一件,开始了用国际先进计量科学技术对中国古代度量衡的改造 42),使汉代的度量衡制度很快地建立起来。 据《汉书·律历志》记载,秦汉时期度量衡制度是: 度制:分、寸、尺、丈、引。进位完全采用十进位制,即1 引=10 丈=100 尺=1000 寸=10000 分。 量制:龠、合、升、斗、斛。除二龠为一合外,其它也都采用十进制, 即1 斛=10 斗=100 升=1000 合=2000 龠。 衡制:铢、两、斤、钧、石。1 石=4 钧,1 钧=30 斤,1 斤=16 两,1 两=24 铢。 两汉未闻有定制之举,在度量衡方面也没有颁布新的制度,其单位与进位完全与秦制相同。

国际常用度量衡换算

国 际 常 用 度 量 衡 常用度量衡有:长度、时间、质量、面积、体积、容积 长度 长度用字母表示为L。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字母表示为m。 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忽米cmm、丝米dmm、微米μ等。 英尺与英寸都是国际上较通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十二进位,,是讲、写英语时的用法,英尺英文foot,简写ft;英寸英文inches,简写in。 1英尺(1/3码)=12英寸,英尺与英寸和标准计量--米的换算:1英尺=0.3048米,1英寸=0.0254米 尺与寸是我国现用的市际长度计量单位的一部份,十进位,尺与寸和标准计量--米的换算:1尺=0.3333米,1寸=0.0333米 1千米(1km)=1000米(1000m) 1米(1m)=10分米(10dm) 1分米(1dm)=10厘米(10cm) 1厘米(1cm)=10毫米(10mm) 1毫米(1mm)=10忽米(10cmm) 1忽米(1cmm)=10丝米(10dmm) 1丝米=10微米(10μ) 英尺(ft)与米(m)的换算:1英尺(1ft)=0.3048米(0.3048m) 米(m)与英尺(ft)的换算:1米(1m)=3.28084英尺(3.28084ft) 毫米(mm)与英寸(in)的换算:1毫米(1mm)=0.039370英寸(0.039370in)英寸(in)与毫米(mm)的换算:1英寸(1in)=25.4毫米(mm) 1米=100厘米=1000毫米 1英尺=0.348米 1英寸=2.540005厘米 1米=3.28084英尺 1厘米=0.3937英寸 1英寸=2.5400 厘米

1英尺=12 英寸=0.3048 米 1码=3 英尺=0.9144 米 1英里=1760 码=1.6093 千米 1尺=0.33333米 1寸=0.1尺 时间 时间的标准单位是秒,字母表示为s。 有小时h、分钟min、秒s。 1h = 60min = 3600s 质量 质量用字母表示为m。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字母表示为kg。有千克kg、克g等。 吨=20英担(CWT) 1英担=50.8024公斤 美制1短吨=20短担(CWT) 1短吨

常用法定计量单位换算表

常用法定计量单位换算表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以下简称法定单位)包括: 1.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2.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 3.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4.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5.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 6.由词头和以上单位所构成的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其它表示式例频率赫[兹] Hz s-1 力、重力牛[顿] N kgm/s2 压力、压强、应力帕[斯卡] Pa N/m2 能量、功、热焦[耳] J Nm 功率、辐射通量瓦[特] W J/s 电荷量库[仑] C As 电位、电压、电动势伏[特] V W/A 电容法[拉] F C/V 电阻欧[姆] S V/A 电导西[门子] Wb A/V 磁通量韦[伯] T Vs 磁通量密度、磁感应强度特[斯拉] H Wb/m2 电感亨[利] C Wb/A 摄氏温度摄氏度1m cdsr 光通量流[明] 1x 1m/ m2 光照度勒[克斯] Bq s-1

放射性活度贝可[勒尔] Gy J/kg 吸收剂量戈[瑞] Sv J/kg 剂量当量希[沃特]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量 的名称单位名 称 单位符号换算关系和说明 时间分 [小] 时天 (日) min h d 1min=60s 1h=60min=3600s 1d=24h=86400s 平面角[角]秒 [角] 分度 (″) (′) (°) 1″=( π/640800)rad (π为圆周率) 1′=60″=(π/10800)rad 1°=60′= (π/180)rad 旋 转 速 度 转每分 r/min 1r/min=(1/60)s-1 长 度 海里n mile 1n mile=1852m (只用于航行) 速度节kn 1kn=1n mile/h =(1852/3600)m/s (只用于航 行) 质量吨原 子质量 单位 t u 1t=103kg1u≈×10-27kg 体 积 升L,(1) 1L=1dm3=10-3m3 能电子伏 eV 1eV≈×10-19J 级 差 分贝dB 线密度特[克 斯] tex 1tex=1g/km

古代中国的度量衡

二、古代xx的度量衡 (一)原始社会度量衡的萌芽 中国古代计量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以前的原始社会末期[4-6]。古书记载,黄帝创立了度、量、衡、里、数五个量,命大挠作甲子以记日。尧命令羲、和两人参照日月、星辰制定历法。舜东巡时协调各部落氏族的日月和四时季节,统一音律和度量衡。夏禹使用规矩准绳治水患并以自己的身长、体重作为长度和重量标准等,这些传说记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古时代计量发生的萌芽情况[4,5]。 (二)商周时期计量器制的出现 商周时期已出现度量衡器制和计量____年__月__日的历法[6]。商代甲骨文中有土地面积单位“田”字;采用干支记日法和“十三月”的记载。商代历法以366天为一年,一年分为12个月,每逢闰年加一个月。计量昼夜时刻的漏刻,相传始于黄帝,应用于夏商。西周的青铜器铭文中的符号,可推测在金属货币出现以前或同时,重量计量已经产生并得到应用。 (三)xx—度量衡发展繁荣时期 春秋、战国之交,各国先后取消了共同耕作的“公田”,承认开垦的土地私有,按田亩征收田赋。晋国六家世卿在各自的领地内,废除井田制,竞相扩大田亩面积,相对减免赋税。 齐国的卿大夫陈氏,创立一种五进位的容量制——“家量”制,取代豆、区、釜、钟四进位的“公量”旧制,还采取“小进大出”的办法。现今收集到的春秋晚期的权衡器和量器有齐国的右伯君铜权,楚国的铜环权等,说明春秋时期的一些诸侯国的量制已经建立[5]。 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计量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国均有不同的度量衡单位制和度量衡器具。容量单位: 鲁国为釜、庾、秉;齐国为升、豆、区、釜、钟;秦国为升、斗、桶;魏国为斛、斗、益、秦、燕、楚、三晋的权衡单位为石、钧、斤、两、铢、累、益、齊等。公元前350年的商鞅变法,废除“阡陌”和“封疆”,采用二百四十步

中国古代度量衡领先世界

中国古代度量衡领先世界 1、最早的度量衡器具商代骨尺 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骨尺是目前中国所见最早的测长工具。出土的商代骨尺的长度分别为16.95、15.78、15.8厘米,相当于中等身高者伸开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是商代一尺长度之参考。尺面十等分刻度线表示寸,而寸再十等分为分。 布手知尺的原型商代骨尺 图1布手知尺的原型商代骨尺 2、记载最早的度量衡标准器栗氏量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11年)齐国制造的标准量器“栗氏量”,可谓应用了当时数学、物理学以及冶金等方面的最新成就而制造。栗氏量器已不存,但《考工记》中对栗氏量作了详细的叙述:“栗氏为量,改煎金锡则不耗,不耗然后权之,权之然后准之,准之然后量之,量之以为鬴〔fu釜〕,深尺,内方尺而圜其外,其实一鬴。其臀一寸,其实一豆。其耳三寸,其实一升。重一钧。其声中黄钟之宫。概而不税。其铭曰:‘时文思索,允臻其极,嘉量既成,以观四国,永启厥后,兹器维则’。” 这段文字简要地阐述了制造标准量器的技术要求:铜量铸作的工艺过程、量器的形制、各器的规格、尺寸、容积以及校准的方法等。“金锡”是指青铜,即铜和锡的合金。古代度量衡器多用青铜制造。

青铜冶炼精纯之后,便可以铸成量器。 栗氏量包括鬴、豆、升三量,鬴是主体,呈圆筒形,深一尺,底面是边长为一尺的正方形外接圆。圈足深一寸,容一豆;两侧有耳,深三寸,容一升,即“以度审容”。 栗氏量不仅有尺度、有容积,还要求有一定的重量,即“重一钧”,这样便可以从一件器物上得到度量衡三个单位的量值。根据《考工记》记载,第一步“权之”,把铜锡金属按比例熔炼成青铜合金,用天平称出它的重量m;第二步“准之”,用排水法求得青铜合金的体积v,从m和v可以求出其密度ρ(ρ=m/v);第三步“量之”,根据设计要求做出一定容量的量器模型,同样用排水法求得模型本身的体积。体积乘以密度则为此金属量器的重量。如果容量不符合设计要求,可以调节模型的厚薄,然后用模型翻砂成型,经过浇铸,修整成器,使它达到设计要求。这种用水来测定物质比重的方法与阿基米德所用方法同出一理,可是中国劳动人民用这种方法却比阿基米德至少早了一百多年。 3、现存最早的以度审容的标准量器商鞅方升 商鞅方升在公元前344年设计制造,现藏上海博物馆。由于栗氏量已失传,商鞅方升是现存最早“以度审容”的标准量器。 现存最早的以度审容的标准器商鞅方升 图2现存最早的以度审容的标准器商鞅方升 商鞅方升内口长12.4774厘米,宽6.9742厘米,深2.323厘米,

国际常用度量衡换算

国际常用度量衡 常用度量衡有:长度、时间、质量、面积、体积、容积 长度 长度用字母表示为L。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字母表示为m。 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忽米cmm、丝米dmm、微米μ等。 英尺与英寸都是国际上较通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十二进位,,是讲、写英语时的用法,英尺英文foot,简写ft;英寸英文inches,简写in。 1英尺(1/3码)=12英寸,英尺与英寸和标准计量--米的换算:1英尺=0.3048米,1英寸=0.0254米 尺与寸是我国现用的市际长度计量单位的一部份,十进位,尺与寸和标准计量--米的换算:1尺=0.3333米,1寸=0.0333米 1千米(1km)=1000米(1000m) 1米(1m)=10分米(10dm) 1分米(1dm)=10厘米(10cm) 1厘米(1cm)=10毫米(10mm) 1毫米(1mm)=10忽米(10cmm) 1忽米(1cmm)=10丝米(10dmm) 1丝米=10微米(10μ) 英尺(ft)与米(m)的换算:1英尺(1ft)=0.3048米(0.3048m) 米(m)与英尺(ft)的换算:1米(1m)=3.28084英尺(3.28084ft) 毫米(mm)与英寸(in)的换算:1毫米(1mm)=0.039370英寸(0.039370in) 英寸(in)与毫米(mm)的换算:1英寸(1in)=25.4毫米(mm)

1米=100厘米=1000毫米1英尺=0.348米1英寸=2.540005厘米1米=3.28084英尺1厘米=0.3937英寸1英寸=2.5400 厘米1英尺=12 英寸=0.3048 米1码=3 英尺=0.9144 米1英里=1760 码=1.6093 千米1尺=0.33333米 1寸=0.1尺 时间 时间的标准单位是秒,字母表示为s。 有小时h、分钟min、秒s。 1h = 60min = 3600s 质量 质量用字母表示为m。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字母表示为kg。有千克kg、克g等。 1千克(1kg)=1000克(1000g)1斤=0.5千克 1千克=2斤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单位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单位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单位 我们学习文言文时,会遇到一些诸如“钟”“升”“斗”“斛”“锱”等古代的度量衡单位的名称。大家翻译时往往“照录不译”,直接搬入译文中。这种做法是没错的,但若想真正把握它们,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 大家知道,度、量、衡三个概念是有区别的。度,是指用尺等来计量物体的长短和面积;量,是指用升、斗等来计量物体的多少;衡,是指用称来计量物体的轻重。 度的单位名称古今大体相同,如丈、尺、里、亩等等,我们可举出几个例句为证: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贾谊《过秦论》) 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④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孟子《天时不如地利》) 值得注意的是,古今度的单位的名称虽然大体相同,但实际大小是有区别的,如古代的尺,就比现在的尺要小得多。 古代的量的单位较之度的单位要复杂许多。周代至战国,量的单位主要有升、斗、斛、豆区(ōu)、釜、钟。例如: ①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鱼我所欲也》) ②万钟则不辩礼仪而爱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以上两句中的“豆”和“钟”,指的就是量器。据专家考证,六十四斗为一钟。《左传》载:“晏子曰:齐旧四量,豆、区、釜、锺。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陈氏三量,皆登一焉,钟乃大矣。”这段文字中的“登一”,只由四进位加一,改为五进位,即陈氏以五升为豆,五豆为区,五区为釜,十釜为钟。它们之间的进位关系大体就是这样的。 西汉时通行的量器为龠(yuè)、合、升、斗、斛。据《汉书.律里忓》载:“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其进位关系是“合龠丸合,十合为升,十升丸斗,十斗为斛”。合、升、斗、斛,以后历代相沿直到清末。 古代衡的单位主要有锱、铢、两、斤、钧、石(shí)。例如: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度量衡的单位及换算1

课题:度量衡的单位及换算 班级:姓名:组 教师评价: 编制人:审核人: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的度量衡单位,熟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发展学生运用单位换算的能力。 3. 让学生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 重点:度量衡单位的换算公式 难点:运用换算公式。 【预习案】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通读教材,完成预习案.重点关注度量衡单位的换算公式。 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 一、相关知识: 1、长度单位3、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2、体积的单位及换算 二、教材助读: 1、长度单位:测量长度的常用计量单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用符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体积的单位:测量体积的公制计量单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又称_______)用符号_______表示。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符号分别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预习自测: 1、常用长度单位换算公式:1千米(公里)=_______米 1米=_______分米 1分米=_______厘米 1厘米=_______毫米 2、体积(容积)单位的换算公式:1立方米=_______立方分米(升) 1立方分米=_______立方厘米(毫升) 1立方厘米=_______立方毫米 3、质量(重量)单位换算公式:1吨=_______千克(公斤) 1千克=_______克 1克=_______毫克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表大全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表大全1.压力单位: 1 公斤力/厘米2(kgf/cm2) = 0.0981 MPa 1 毫米水柱(mmH2O) = 9.81×10-6 MPa 1 巴(bar) = 0.1 MPa 1 毫米水银柱(mmHg) = 1.333×10-3 MPa 1 标准大气压(atm) = 0.1013 MPa 1 英寸水柱(inH2O) = 2.49×10-4 MPa 1 磅/英寸2(psi,lb/in2) = 6.89×10-3 MPa 1 英尺水柱(ftH2O) = 2.984×10-3 MPa 1 盎司/英寸2(ozf/in2) = 4.31×10-4 MPa 1 英寸汞柱(inHg) = 3.386×10-3 MPa 2. 面积单位: 1 in 2 = 6.452×10-4 m2 1 mi 2 = 2.59×106 m2 1 ft 2 = 0.0929 m2 1 km 2 = 106 m2 3. 体积单位: 1 升(L,dm3) = 10-3 m3 1 in3 = 0.01639 L 1 美国加仑(USgal) = 3.78543 L 1 ft3 = 28.317 L 1 英国加仑(UKgal) = 4.54374 L 1 美国夸脱(qt) = 0.94636 L 1 美国桶(bbl,石油) = 158.98 L 4. 质量单位: 1 牛顿(N) = 0.10 2 kg 1 磅(lb) = 0.454 kg 5. 长度单位 1 英寸(in) = 0.0254 m

1 英里(me) = 1609.35 m 1 英尺(ft) = 0.3048 m 1 微米(μm) =10-6 m 6. 温度单位: (℉- 32)×5/9 = ℃ K - 273.15 = ℃ 7. 流量单位: 7.1 体积流量单位 1 m3/h = 0.01667 m3/min 1 UKgal/min = 4.546×10-3 m3/min 1 L/min = 10-3 m3/min 1 USgal/min = 3.785×10-3 m3/min 1 ft3/h = 4.719×10-4 m3/min 1 美国桶/天(bbl/d) = 1.104×10-4 m3/min 7.2 质量流量单位 1 kg/h = 0.01667 kg/min 1 lb/h = 7.56×10-3 kg/min Cv值:水流量(US gal/min)于60℉下,流经差压为 1psi 之阀门而所得出之流量定值。(Cv×1000=l/min) kv值:水流量(L/min)于20℉下,流经差压为 1kgf/cm2 之阀门而所得出之流量定值。 KV值: 水流量(m3/min)于20℉下,流经差压为 1kgf/cm2 之阀门而所得出之流量定值。 S值:气动元件有效截面积(mm2) S.T.P = 标准温度及压力(0 ℃及101.3 kPa绝对压力) N.T.P = 正常温度及压力(20 ℃及101.3 kPa绝对压力) M.S.C = 公制标准情况(15 ℃及101.3 kPa绝对压力) ANR = 温度:20 ℃及相对湿度:65% 流量系数之间的转换:CV = 1.17 KV S = 18.45 CV

中国古代度量衡换算

xx古代度量衡换算xx古代度量衡 尺(cm)斗(l)斤(g) xxxx 22.5 1.94 256 东汉 23.04 1.98 222.73xx24.12 2.023 222.73xx24.45 2.02 222.73xx29.51 5.944 668.19xx31.1 5.944 596.82 xx 30.72 9.488

596.82明31.1 17.037 596.82 清32 10.355 596.82 民国 33.3 10 500 xx历代度量衡制演变简表 以下仅供参考,部分内容学术上还有争议。 xx历代度制演变简表 时代度制统一换算(厘米) 商1尺= 10寸,1寸= 10分1尺= 15.8, 1寸= 1.58 战国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1丈= 231, 1尺= 23.1, 1寸= 2.31 1分= 0.231 秦1引= 10丈, 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1引= 2310,1丈= 231 1尺=

2.31 1分= 0.231 汉1引= 10丈, 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1引= 2310,1丈= 231 1尺= 23.1, 1寸= 2.31 1分= 0.231 三国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丈=242,1尺= 24.2 1寸= 2.42, 1分= 0.242 西晋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丈=242,1尺= 24.2 1寸= 2.42, 1分= 0.242 东晋及十六国1丈= 10尺, 1尺= 10寸, 1寸= 10分1丈= 245, 1尺= 24.5 1寸= 2.45, 1分= 0.245 南北朝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丈=245,1尺=

常用国际度量衡换算表

常用国际度量衡换算表 一、摄氏和华氏温度换算 华氏 'F(Fahrenheit)= ℃ X 9/5+32 摄氏℃(Celsius or Centigrade)= 9/5X('F-32) 二、粮谷重量、容积换算 一公吨折合蒲式耳一蒲式耳折合 (Metric ton to Bushels) 磅(Pound) 公斤(Kilogram) 小麦,大豆 36.743 60 27.216 玉米 39.368 56 25.402 大麦(英制) 44.092 50 22.68 大麦(美制) 45.931 48 21.773 1 英制蒲式耳(=1.0321美制蒲式耳) 合 36.3677 公斤 三、植物油籽榨油率 (每百公斤油籽榨油公斤数) 椰干 64 大豆 16 蓖麻籽 45 棉籽 16 棕侣仁 46 花生(去壳) 43 亚麻籽 34 菜籽 35 油橄榄 15 花生(带壳) 30 桐果 16 葵花籽 35 1 公斤去壳花生约等于带壳花生 1.5 公斤 四、稻谷折合大米(每百公斤稻谷加工成大米公斤数) 日本 73.7 美国 73.6 缅甸 67.9 泰国 65.0 实用上一般按 65% 计 五、小麦折合面粉 (每百斤小麦出面粉公斤数) 美国 71.5 澳大利亚,阿根廷及其他国家和地区 72 六、原糖,精糖换算 每百斤原糖大致可出 92 斤精糖和 8 斤糖蜜. 但最常用的换算率是: 原糖 100 公斤 = 精糖 90 公斤或, 精糖 100 公斤 = 原糖 111 公斤 七、鲜蛋,蛋品换算 1 吨鲜蛋一般平均约有鲜蛋 17,360 个. 1 吨冰蛋 = 1. 2 吨鲜蛋 1 吨干蛋 = 4.4 吨鲜蛋 八、活畜重量折合屠宰后重量 (活畜重量除去,蹄,皮,血等重量) 牛: 为活牛重量的 57 %. 猪: 为活猪重量的 65-75 %. 羊: 为活羊重量的 40-47 %. 九、棉花的计量单位换算 从棉株直接摘取的棉花,叫籽棉.籽棉经轧花后得到的棉花称为皮棉 (或原棉).皮棉通常占籽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

常用计量单位换算 1)长度单位 公制:米(m)、厘米(cm)、毫米(mm)。l米=100厘米=1000毫米 英制:码(yd)、英尺(ft)、英寸(in)。1码=3英尺,1英尺=12英寸 换算:1码=0.9144米,1英尺=0.3048米,l英寸=2.54厘米=25.4毫米 1米=1.0936码=3.2808英尺。 2)质量(重量)单位 公制:吨(t)、千克(kg)、克(g)。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英制:磅(lb)、盎司(oz)、格林(gr)。1磅=16盎司=7000格林,1盎司=437.5格林 换算:1磅=0.4536千克=453.6克,1盎司=28.35克,1格林=0.0648克。 1千克=2.2046磅, 1克=15.432格林,1千克=35.27盎司 3)面积单位 公制:米2(m2)、厘米2(cm2)、毫米2(mm2)。1米2=10000厘米2,1厘米2=100毫米2 英制:码2(yd2) 换算:1米2=1.196码21码2 = 0.8361米2 4)力的单位 公制: 牛顿(N)、厘牛顿(cN)、daN 。1牛顿(N)=100厘牛顿(cN),1千克力(kgf)=1000克力(gf),1 daN=10牛顿(N)。 英制:磅力(lbf) , 盎司力(oz) 换算: 1千克力(kgf)=9.807牛顿(N),1克力(gf)=0.9807厘牛顿(cN),1千克力(kgf)=2.2磅力(lbf) 1牛顿(N)=0.225 磅力(lbf), 1盎司力(oz)=28.35克力(gf)=0.06237磅力(lbf) 4)容积单位 公制:米3、升、毫升。1米3=1000升,1升=1000毫升。 英制:加仑、码3。 换算:1米3=1.308码3,1升=0.22加仑,1加仑=4.546升(英制),1加仑=3.78升(美制)。5)面密度单位 公制:千克/米2(kg/m2),克/米2(g/m2)。 英制:盎司/码2(oz/yd2)。 换算:1千克/米2=29.4535盎司/码2 1盎司/码2 =33.91克/米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