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标准】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标准

【党建标准】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标准
【党建标准】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标准

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标准

(试行)

一、总则

1.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关于加强流动党员规范化管理的意见(试行)》及中央和省、市、县委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本标准。

2.本标准适用范围是流动党员党支部(总支、党委)。

二、党的组织设置

3.设置形式:正式党员人数达到3人以上的设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原则上,党员人数超过50人、不足100人的设立流动党员党总支,党员人数达100人以上的设立流动党员党委。

4.组建方式:在流动党员较为集中的村(社区)、项目工地、商务楼宇和集贸市场等,可专门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流出地党组织可在外出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党组织,依托驻外办事机构党组织或委托流入地党组织进行管理,条件成熟后移交流入地党组织管理和领导。探索建立网上流动党员党支部。

5.党组织隶属关系:流动党员党组织成立或撤销,由上级党组织决定;所有流动党员党组织,都要明确有负责主管的上级;跨村跨乡建立的流动党员党组织,原则上谁批准谁主管,或由县委组织部确定隶属关系。

6.设置调整:每年对流动党员党组织设置情况进行1次摸底,做到设置规范、调整及时。

7.纪检机构:流动党员党委设立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或纪律检查委员;党总支委员会、设委员会的党支部设纪律检查委员;不设委员会的支部,应指定专人负责纪检工作。

8.配套组织:具备条件的流动党员党委,可以建立健全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

三、班子队伍建设

9.班子职数:流动党员党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委员3-5人,设书记1人,党员数不足7人的,可只设书记1人;总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委员5-7人,设书记1人,副书记1人。基层委员会,一般设委员5-9人,设书记1人,副书记1-2人。

10.班子任期:流动党员党支部(总支、党委)任期为3年,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与同级党的委员会任期一致。期满按时换届,严格执行基层党组织换届情况定期报告制度。

11.骨干队伍: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按照党性强、威信高、有奉献精神的要求,选优配强流动党员党组织书记。有条件的地方,可向流动党员党组织委派书记或党建工作指导员。

12.自身建设:流动党员党组织领导班子每月至少开展1次集中学习。流动党员党组织书记每年至少参加1次集中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

3天。新任流动党员党组织书记要接受任职培训。流动党员党组织领导班子应严格贯彻党风廉洁建设各项规定,做廉洁履责的表率。

四、党员教育管理

13.发展党员工作:发展党员有计划,坚持标准、规范程序、保证质量。按照“三联三管”工作机制,做好在务工创业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

14.党员教育培训:党员教育突出党性教育重点,集中性教育扎实开展,经常性教育措施落实。注重运用共产党员网、安徽先锋网及QQ 群、微信群等网络阵地开展党员教育;共产党员微信易信和安徽先锋网微信党员订阅率不低于10%、党组织负责人订阅率不低于90%。

15.党费缴纳管理:及时核定党员交纳党费具体数额,党员自觉按时足额交纳党费,每半年公布1次收缴情况。

16.组织关系管理:每年对党员组织关系进行1次集中排查,党员组织关系隶属清楚;积极开展党员组织关系网上转接,组织关系转接规范有序。

17.党员日常管理:坚持流动党员持证管理,《流动党员活动证》由流出地党的基层委员会盖章后,党支部登记发放,每年审核1次。每年开展1次流入、流出党员情况排查,积极开展流动党员网上登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五、党内组织生活

党建标准化建设的意义和方法

党建标准化建设的意义和方法 摘要:中国共产党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将党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对待,重视党建工作也是我党有效应对不同发展阶段挑战,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而要全面保障党建工作实践开展的效率与质量,强化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党建标准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当前阶段要更加深入的认识党建标准化建设的开展意义,并要从党建工作的实际出发,探索党建标准化建设的科学方法,为新时期的党建工作开展提供指导,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党建标准化建设的意义与方法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党建;标准化建设;意义;方法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对于党的建设明确提出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要求,而党建科学化必然要以标准化建设作为基础,与此同时,一些基层党组织所表现出来的纪律涣散、战斗力弱、党建工作缺乏实效等问题,也需要通过加强党建工作的标准化建设来予以解决,加快推进党建标准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阶段各级党委及基层党组织的必然选择,这也是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对于党的发展的重要作用与价值,实现党的健康成长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党建标准化建设的内涵 党建标准化建设就是党的建设与标准化的有机结合,因此,要理解党建标准化建设的内涵,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标准化。从定义上来看,标准化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化建设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改善相关事物的运行秩序,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效率。放在党建工作中来看,就是通过对党建工作的标准化建设,以标准化所涵盖的简化、统一化、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以及模块化等方法手段,优化党建工作中所涉及的各项因素的结构及运行秩序,在科学规划、分工的基础上提高关键要素的有效共享与合理化利用水平,进而保证党建工作的规范化、高效化开展,提升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强化各级党委、党组织的生命力、战斗力以及对广大基层党员的凝聚力与号召力,带领

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流动党员管理问题及对策 随着企业改制、职工身份置换,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频繁广泛,流动的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强党内民主、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使流动党员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现就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几点肤浅认识。 一、存在的问题 党员的流动,给基层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有的基层党务工作者认为,流动党员毕竟人员少、距离远、时间短,因而不愿多想办法,以致疏于管理,导致了流动党员“所在单位管不到,所到单位管不了”的现状。使流动党员一时成为边缘人,缺乏归属感。就目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去向难掌握。由于外出党员的流动性很大,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党组织对外出党员管理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教育管理不严,制度不全,流入、流出无登记,导致部分党员“来去自由”,外出前不向党组织报告,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此外,还有因受灾等原因造成家庭贫困的外出党员,由于情绪低落,对党组织有怨言,逐步疏远了党组织。二是活动难开展。外出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无法参加原党支部的活动,就是春节回家过年,也是来去匆匆。有的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入的党员不闻不问,多数党员不

能参加从业地的党组织过组织生活,与从业地党组织保持联系的很少。有的党员因怕受约束,不愿暴露党员身份,成为“隐性党员”。相当部分外出党员存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去挣钱”的心态。由此造成外出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以及教育培训等,都难以落到实处。三是管理难到位。有的基层党组织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外出党员管理措施,致使部分外出党员学习活动和思想教育几乎等于空白。在外出的党员中,多数从业于个体私营企业,特别是目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建设还不够健全完善,适应不了对流动党员管理的要求,外企表现最为突出,对流入党员管理也不够重视,出现了管理上的“真空地带”。在外出党员中,有的还处于预备考察期。外出前,既不向党组织报告,外出后又不向党组织主动汇报思想,不按时提出转正申请,以致于预备考察期间的表现难掌握,培养考察难落实,转正手续难办理。此外,由于党员目标管理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对于外出党员都难以落实,致使外出党员疏于管理和监督。特别是党章规定的“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要求难以落实。四是组织隶属关系难接转。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未转到其工作地党支部。据了解,现在流动党员外出很少有人到县(市)组织部接转组织关系。其原因除了外出时间、地点不固定外,主要还存在接转组织关系的程序繁琐,花费的时间也很多。若遇经办人员出差或有事不在,那就不知道要多长时间了。据了解,有的流动党员虽然想接转组织关系,但因程序多,耗时多而未接转;有的把当地的组织部门所开的组织关系介绍信开好了,但不知道务工所在地的组织部、党委在什么地方,从而导致党员的组织隶属关系和工

基层党支部建设标准

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 一、总则 1.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省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及中央、省委、**党委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本标准。 2.本标准适用范围为全辖党组织。 二、党的组织设置 3.基本设置形式:原则上正式党员人数达到3人以上的部门、分支机构设立党支部,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部门、分支机构,按照部门工作性质相近、分支机构距离相近、便于开展党的活动原则建立党支部。 4.设置调整:每年3月底前,党委对全辖基层党组织设置情况进行1次摸底,做到设置规范、调整及时。坚持党的建设与机构建设同步谋划、党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建工作同步开展。 5.纪检机构:设委员会的党支部设纪律检查委员;不设委员会的支部,应指定专人负责纪检工作。 三、班子队伍建设 6.班子配备职数: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委员3—5人,设书记1人;党员不足7人的党的支部,不设支部委员会,设书记1人。 7.班子任期:党的支部委员会以及不设支部委员会的支

部书记,每届任期3年。期满按时换届,严格执行基层党组织换届定期提醒、报告、延期换届请示制度。 8.班子产生审批: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选举结果报党委审批。 9.骨干队伍:党支部书记一般由本机构(部门)党员负责人兼任,实行一岗双责。 10.自身建设:严格落实学习制度。班子思想政治、履职能力、工作作风、廉洁自律建设制度健全。 四、党员教育管理 11.发展党员工作:发展党员有计划,发展党员工作坚持标准、规范程序、保证质量。“把业务岗位骨干培养成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经营管理骨干”活动扎实开展。重视在业务岗位员工和青年员工中发展党员,及时吸收技术能手、青年骨干入党。入党积极分子人数与发展对象人数之比一般不低于3:1。 12.党员教育培训:建立经常性教育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长效机制,经常性教育有措施,集中培训有记录。党员每年集中学习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32学时。党支部书记和班子成员每年集中学习培训时间不少于56学时,至少参加1次集中培训。注重运用共产党员网、安徽先锋网或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开展党员教育,共产党员微信易信和安徽先锋网微信党员订阅率不低于60%、党支部负责人订阅率不低于90%。

关于印发直属机关流动党员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直属机关流动党员管理 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基层党委,直属党总支、支部: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根据师市直属机关流动党员的实际,现将《师市直属机关流动党员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到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要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仔细摸清各级党组织流动党员的底数,切实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领导,可采取摸底数、建制度、抓具体等措施,做好流动党员的管理、服务工作。 一是做到“三查四访一结合”,清查流动党员底数。“三查”,即查档案、查小组资料、查登记;“四访”,即访家人、访亲戚、访朋友、访邻居;“一结合”,即把流动党员清理与行政管理归口结合起来。 二是建立“五项制度”,加强流动党员管理。 ①外出报告制度。党员外出前要向党支部报告外出原因、时间、地点、从业情况及联系方式等,经党组织同意后方可外出。 ②登记制度。基层党组织要设立《外出党员登记薄》和《外来党员登记薄》,记录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以及现实表现等情况。 ③双向联系制度。流出地党组织采取书信、电话等方式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的联系,了解党员在外的工作、生活情

况。 ④定期汇报制度。流出党员必须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在本市工作的流动党员每半年向党组织书面汇报一次,在本市外的流动党员每年至少向党组织书面汇报一次。 ⑤交纳党费制度。流出党员要及时按标准向流入地党组织交纳党费,并要求在流动党员证上做好登记;因其他原因未能在流入地缴纳党费的,应及时向所在党组织补交党费。 三是实行“三定一跟踪”,为流动党员服务好。“定人”,就是基层党组织确定专人对流动党员采取“一包一”的方式,随时掌握和了解流动党员的具体情况,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定责”,明确责任人的义务和职责,随时向党组织汇报党员的工作和思想状况;“定时”,就是要求流动党员每半年或每年至少一次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党组织也要及时通报近期大事要事;“一跟踪”,就是责任人对所结对子进行跟踪教育,随时向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党的一些活动信息。各基层党组织在5月28日前将流动党员情况书面报直属机关党工委组织科。 附:师市直属机关流动党员管理暂行办法中共八师石河子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二00七年五月十七日

基层党组织如何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

基层党组织如何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加强对流动党员管理是新形势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面临的新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农村外出人员数量迅速增加,流动人员中的党员数量也逐步增加,这给基层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 一、组织活动难以正常开展。有的党员外出期间,无法正常参与原党支部的活动,又不主动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两边组织生活都不能参加,成为了管理上的“真空地带”,据调查,我镇流出的党员,90%不能坚持过正常的组织生活。 二、流动党员外出不辞而别,外出流向难与掌握,关系难以转接。有的流动党员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组织观念淡薄,接受党组织管理的意识越来越淡,不开具党员证明信,也不转组织关系,不持《流动党员证》,外出时不向党组织汇报,不辞而别,回来后也不主动与党组织联系,成了“挂名党员”和自由党员,部分党员在外不愿暴露身份,把党员证明信、《流动党员证》等组织关系证件装在自己的口袋里,成了名副其实的“口袋党员”,造成了“流出地党组织管不到,流入地党组织管不了”的局面。

三、党费收缴难。流动党员外出期间,没有向党组织报告,党组织不知其流去何处,在收缴党费时,与流出党员无法联系,加上流出党员思想意识淡薄,导致党费收缴难。 四、流动党员分散,教育管理难。一方面由于外出党员绝大部分是劳务外出,工作地点、工作单位不固定,工作繁忙,加上远离属地党组织,每年只在春节期间回家过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无法参加原党支部活动。另一方面,部分流动党员的理想信念开始淡化,党性观念不强,党员关系放在口袋里,不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时间一长,逐渐疏远党组织,加之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入党员不闻不问,由此造成流动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及教育培训等都难以落到实处。 五、权利义务难以监督。流动党员不向原党组织汇报自已的工作、学习、思想等方面的情况,又不到流入地党组织去参加活动,使原党组织难以了解和掌握他们的近况,又不在流入地党组织的监督之下,也给流动党员正常履行义务和行使权利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六、流动党员中预备党员转正难。预备党员外出,党组织无法了解其日常表现,支部内其他党员也因情况不清难与发表意见,尤其是预备期满预备党员不与党组织联系,这给预备党员转正工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 一、总则 1.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及中央、省委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本标准. 2.本标准适用范围是乡镇党委、村党支部(总支、党委),村级党组织所属党组织参照适用. 二、党的组织设置 3.乡镇党组织:乡镇设立党的委员会,乡镇机关、站所根据党员人数、工作需要及便于开展党的活动等设置党组织. 4.村党组织:正式党员人数达到3人以上的设立党支部,原则上,党员人数超过50人、不足100人的设立党总支,党员人数达100人以上的设立党委. 5.功能型党组织:依托农村社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组织、农民工聚居地等设立功能型党组织,确保应建尽建. 6.流动党组织:积极依托驻外办事处、服务机构以及商会、行业协会等,在流动党员集中地建立党组织,努力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党组织的有效管理就覆盖到哪里.探索建立网上党支部. 7. 党组织隶属关系:党组织成立或撤销,由上级党组织决定;所有基层党组织,都要明确有负责主管的上级;跨村跨乡经济社会服

务组织中建立的党组织,原则上谁批准谁主管,或由县级组织部门确定隶属关系. 8.设置调整:每年对党组织设置情况进行1次摸底,做到设置规范、调整及时. 9.纪检机构:乡镇党委设纪律检查委员会.村级党委设立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或纪律检查委员;党总支委员会、设委员会的党支部设纪律检查委员;不设委员会的支部,应指定专人负责纪检工作. 10.村级组织体系:建立健全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自治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群团、集体经济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各种经济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的村级组织体系. 三、班子队伍建设 11.班子职数:乡镇党委领导班子职数一般7至9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职数,党支部一般3至5人、党总支、党委一般5至7人.提倡村“两委”正职一人兼、“两委”成员交叉任职. 12.班子任期:乡镇党委任期为5年,村党支部(总支、党委)任期为3年,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与同级党的委员会任期一致.期满按时换届,严格执行基层党组织换届情况定期报告制度. 13.骨干队伍:乡镇党委书记符合“一好四强”要求,村党组织书记符合“三有三带”要求.软弱涣散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实现全覆盖;乡镇配强抓党建工作的副书记、组织委员,至少配备1名专职组织员和1名组织干事,村可根据实际,配备副书记,配齐组织委员;村民组长队伍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完善,提倡党小组长兼任村

【精品】党建工作信息(30篇)

党建工作信息范文(30篇) 1、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示范点建设。一是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建立责任包保制,示范点做到有领导联系、有组工干部蹲点、有上级单位帮建。二是聚焦亮点,打造品牌。按照“体量较大、基础较好、软件完善、干部得力”的原则,结合各领域党组织自身特色,打造特色品牌。三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在重要路口、显目路段统一设置宣传标语,在主干线公交车上张贴宣传画,坚持每周发送手机短信,建立立体化宣传格局。 2、“四强化”力促标准化建设工作取得成效。一是强化思想引领。深入动员部署,制定工作方案,指导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开展业务培训,发放各领域《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指引》。二是强化薄弱环节整体提升。调整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领导小组,选派新的党建指导员队伍,出台考核管理办法,制定工作任务清单,实施工作月调度制度。三是强化典型示范。分领域树立基层党组织示范标杆,对照清单,重点推进,精心打造,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模式。四是强化工作保障。安排党建工作专项经费XX万元,安排XX万元党建经费着力打造基层党组织标准化电商企业党建品牌。 3、“四个统筹”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出亮点、见成效。坚持指导和督查相统筹。三级指导督查队伍对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实行不间断、不定期督导走访,以问题为导向,确保边查边改边提升。坚持硬件和软件相统筹。大力推进场所、标牌标识标准化,统筹推进教育管理服务制度等软件方面的规范,力求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坚持达标和示范相统筹。严格对标对表,工作进度往前赶,工作质量力求精

细化,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坚持创建和发展相统筹。牢牢立足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创建为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发展为创建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4、“主题党日+”激活基层党建“神经末梢”。明确活动目标。统一定于每月1日集中开展支部活动,明确活动时间、内容、程序要求,科学制定主题,引导党员发挥作用。实化活动内容。通过实施X项规定动作,增强党员党性观念,自觉向先进看齐;结合实际开展X项自选动作,拓展活动内涵外延,为基层党组织留足创新空间,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活动成效。将活动开展纳入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参加所在党支部的活动。成立X个活动督导组,采取随机抽查、巡回检查等方式,定期对基层党支部开展活动情况进行督查。 5、“三早”确保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落到实处。早宣传。在十九大召开之前,专门制定宣传方案,利用宣传牌、条幅、电子显示屏等积极宣传“喜迎十九大”内容,营造良好宣传氛围。早部署。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集中收看十九大开幕会盛况,并开展讨论,及时领会十九大报告精神。早落实。各级党组织通过中心组学习会、党支部学习会等形式,及时学习十九大精神,并将组织宣讲团深入各地宣讲十九大精神,将会议精神送入基层、送进千家万户。 6、“123”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热潮。出台1个方案。十九大开幕后,迅速出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工作方案》,要求各级党组织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头等政治任务,把十九大精神传达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和社会各界。采取2种形式。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两种形式相结合,通过召开中心组学习会、党员

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试行)

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 意见 各乡镇党委、县直局以上单位党组织: 为进一步规范我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使流动党员能够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央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从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出发,建立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网络,规范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方法,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服务,建立起健全系统、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机制,进一步提高流动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基本原则 流动党员,是指离开原党组织所在地,较长时间不能正常参加原党组织组织生活的党员。包括外出务工、经商、居住,连续时间6个月以内(含6个月)的党员;部队转业、复员军人和大

中专毕业生及其他流动人员中尚未落实组织关系的党员;外出学习进修、借调工作、办理公务、休假探亲,连续时间6个月以内(含6个月)的党员。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要按照“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员作用”的要求,具体把握以下原则: (一)双向共同管理原则。坚持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流出地党组织要对流动党员登记造册,掌握去向,采取有效办法加强管理,并向所去地方、单位党组织通报;流入地党组织也要承担起管理的责任,组织流动党员学习、开展活动。做到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密切配合、共同负责,经常联系、及时沟通,协调解决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碰到的问题。 (二)因人制宜管理原则。根据流动党员的就业形式和居住状况,合理确定党员的管理方式。就业比较稳定、工作单位建立党组织的,由单位党组织管理;工作单位未建党组织的,由行业协会党组织或单位所在地党组织管理。未落实工作单位,人事档案挂靠在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或劳动力流动服务机构的,由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或劳动力流动服务机构党组织管理。就业稳定性不强、居住地比较固定的,由居住地党组织管理。 (三)信息动态管理原则。结合党员信息数据采集工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流动党员信息网络,逐步实现流动党员信息实时网上传输、查询。流动党员情况由所在党组织定期向上级党委报告。各基层党委把流动党员基本情况输入信息库并及时更新,逐步实现流动党员信息动态管理。

中组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

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类人员在产业之间转移和地区之间流动日益频繁,其中有不少是共产党员。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是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为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有关规定,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原则 流动党员是指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党员。 (一)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从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出发,创新管理方式,落实管理责任,努力使流动党员都能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始终保持先进性。 (二)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主要原则: 1.坚持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构建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有机衔接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2.坚持区别情况、动态管理。根据流动党员的分布状况、职业特点和居住地点等情况,采取单位管理、行业管理和社区管理等多种方式,努力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管理就覆盖到哪里。 3.坚持教育、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强化服务意识,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增强流动党员的党性观念、组织观念和光荣感、归属感与责任感 二、党组织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的主要责任和对流动党员的基本要求 (一)流出地党组织的主要责任 流出地党组织要了解掌握外出流动党员情况,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的联系,配合流入地党组织共同做好流动党员外出期间的教育管理工作。

流动党员管理实施方案意见

**乡流动党员管理实施方案 各党支部: 根据**乡特殊的山区地理环境,外出务工人员和迁移人口有增无减,其中不乏是共产党员的这种状况。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乡党委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有关规定研究决定,特制定如下流动党员管理实施方案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原则 (一)总体要求 流动党员是指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党员。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从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出发,创新管理方式,落实管理责任,努力使流动党员都能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始终保持先进性。 (二)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主要原则 1.坚持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构建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有机衔接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

2.坚持区别情况、动态管理。根据流动党员的分布状况、职业特点和居住地点等情况,采取单位管理、行业管理和社区管理等多种方式,努力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管理就覆盖到哪里。 3.坚持教育、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强化服务意识,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增强流动党员的党性观念、组织观念和光荣感、归属感与责任感。 二、党组织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的主要责任和对流动党员的基本要求 (一)流出地党组织的主要责任 流出地党组织要了解掌握外出流动党员情况,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的联系,配合流入地党组织共同做好流动党员外出期间的教育管理工作。 1.在党员外出前进行教育并提出要求,按规定登记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 2.掌握外出党员的流动去向、外出时间、地点和联系方式等情况。 3.了解党员外出后的思想、就业和生活等情况,及时向外出流动党员通报党组织的重要情况,通知外出流动党员按规定参加党内选举等重要活动。 4.外出流动党员返回后,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

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标准

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标准 一、机关事业单位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标准 1.建设一个好班子。领导班子成员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较高,年龄、知识、专业结构合理,带头执行市委关于实施“蓝色××、科学崛起”战略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建、行政业务知识。建立党委(党组)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行“一岗双责”制度,抓党建工作有思路、有措施、有成效。领导班子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落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议事决策规则,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带出一支好队伍。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具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市委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勇于承担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在本职岗位上作出优异成绩。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党员干部认真执行党组织决议决定,坚持讲党性、顾大局、重团结,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模范履行党章规定的各项义务。 3.形成一套好机制。建立健全并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等

党内各项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定期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创新组织生活的形式,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促使每个党员都能得到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全年党建工作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得当、落实到位、成效明显,各类会议、学习、活动记录完整。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坚持党务公开和党性分析评议。积极开展各类主题鲜明的组织活动,在工作思路、形式内容、方式方法、活动载体等方面推陈出新,形成具有典型性、创新性、真实性和可推广的鲜活经验。 4.建成一个好阵地。建设功能完善、整洁美观、设置合理、能够充分展示党建亮点的党组织活动场所,制作完善的党务公开、党建宣传栏,各类党组织会议记录、学习记录、活动台账、学习心得装订成册,党员教育培训设施齐全并得到充分使用。 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标准 1.领导班子建设方面。领导班子结构合理、职能明确、运转协调、凝聚有力,领导和带领企业发展能力强,能够带头执行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落实议事决策规则,建立落实企业党政领导在重大问题决策前沟通机制,不断完善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程序和办法。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确保党组织参与决策、带头执行、有效监督,政治核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2.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机构健全,

流动党员管理办法

定远县流动党员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党章》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流动党员是指离开本乡镇、本单位党组织时间超过3个月不足6个月,或者连续离开时间虽然超过6个月但外出地点或工作单位变化频繁的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它正当职业的党员。 第三条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坚持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构建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有机衔接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 (二)坚持区别情况、动态管理。根据流动党员的分布状况、职业特点和居住地点等情况,采取单位管理、行业管理和社区管理等多种方式,努力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管理就覆盖到哪里。 (三)坚持教育、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强化服务意识,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增强流动党员的党性观念、组织观念和光荣感、归属感与责任感。 第二章流动党员管理职责 第四条县委组织部负责对全县流动党员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加强督促检查,强化考核评比,开展评先评优活动,总结完善推广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 第五条各乡镇、各单位负责对本辖区流动党员党组织及其党员的具体管理,要依托县计生以及公安系统相关数据,准确掌握本乡镇、

本单位流动党员的流出地点、时间、从业内容以及党组织开展活动情况并进行管理。 第六条同一乡镇或单位集体外出、从业地点相对固定的流动党员,采取“集出集管”的方式,党员流出地党组织在流动党员集中的地方成立流动党组织或党小组,指派专人负责,随时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 第七条流动党员实行《流动党员活动证》管理和党员证明信管理。《流动党员活动证》在县委组织部领取,由各基层党(工)委统一组织发放给流动党员。各基层党(工)委每年至少查验一次党员的《流动党员活动证》,使用满三年的,应及时换发新证。党员证明信由各基层党(工)委出具证明,到县委组织部开具,党员证明信应注明有效期,超出有效期将不再证明其党员身份。 第八条流动党员要按章依规办理组织关系的转移。 外出前,应主动向所在党组织提出书面报告或口头向党组织书记报告。按规定领取《流动党员活动证》或党员证明信。外出返回后,及时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给所在党组织查验。 到达流入地后,应及时到工作单位党组织、单位所在地党组织或居住地党组织报到,并将报到情况主动通过电话等形式向正式关系所在党组织反馈。 在流动期间,组织关系发生新变化的,要同时向流出地党组织和流入地党组织报告。 第九条党员外出期间要按照规定的比例和标准按月向流入地党组织缴纳党费,对不按规定交纳党费的党员,要及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对没有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交纳党费的,要与其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地党组织联系,由其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地党组织按自行脱党处理。 流入地党组织要如实填写该党员在流入地的表现和参加党的组织

中组部流动党员管理办法

关于加强党员流动中组织关系管理的暂行 规定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及人事劳动制度改革的深入,党员流动的数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为了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流动的党员能够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监督,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现对党员流动中组织关系管理问题作如下规定: 一、党员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正当职业,有固定地点、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党员所在党组织应将党员组织关系转至所去地方或单位组织;时间在3至6个月的,应出具党员证明信,由所去地方或单位党组织负责安排其参加党的有关活动。党员应及时主动与所去地方或单位党组织联系,转递党员组织关系。 二、党员短期外出3个月以内,或外出时间较长但无固定地点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应通过适当方式主动与原所在党组织保持联系,汇报外出活动情况,按时交纳党费。 三、党员3人以上集体外出、地点相对集中的,原所在党组织应在他们中建立党小组或党支部(或临时党支部)。对外出时间在3个月以上的,应同时出具有关证明,委托所去地方或单位的党组织负责管理这些党员,原所在党组织应继续同他们保持联系。 四、外来经商党员较多的集贸市场,应在这部分党员中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根据不同情况,这些党支部或党小组可由乡镇、街道党组织领导,也可由当地工商管理部门党组织或个体劳动者协会党组织领导。 五、党员要求流动应向所在单位及其党组织提出申请,凡符合人员流动有关政策规定的,党组织应予以同意并及时为党员转移组织关系。所去单位尚未建立党组织的,应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到所去单位上

级主管部门的党组织,或转到所去单位所在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 六、县以上政府人事(劳动)部门所属的人才(劳动)流动服务机构的党组织,具备管理条件并经同级地方党委同意,可以接收在人员流动过程中尚未落实工作单位或因某些原因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的组织关系,并根据不同情况,组织这些党员过组织生活,收缴党费。 七、在人员流动问题上,因单位与单位或单位与个人发生争议,而提交仲裁机构或有关主管部门进行仲裁的,有关单位党组织应根据仲裁结论确定是否办理转移党员组织关系手续。 八、党员擅自离职,党组织应给予批评教育;本人坚持不改的,可区别不同情况作必要的处理。涉及党籍处理的,应慎重对待。 九、在党员流动中,没有转来党员组织关系或没有出具党员证明信的,所去地方或单位的党组织,不得承认其党员身份和安排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措施

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措施 **省**县22个乡镇共有农村流动党员946名。县委在充分把握流动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全县农村实际,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收到明显成效。 一是建立专门档案。对全县农村所有流动党员建立档案,达到"六个掌握",即掌握党员基本情况,掌握外出时间,掌握所从事的个体经营项目,掌握新住址,掌握联系办法,掌握党费缴纳情况。 二是确定专人联系。支部在每名流动党员的:同一村民小组中指定一名党性强、责任;心强的党员与流动党员结成联系对子,定期联系。 三是利用流动证卡。全县22个乡镇党委都向流动党员发放了流动一员活动证或流动党员管理卡,要求他们主动与流入地党组织取得联系,把他们的从业表现和参加组织生活情况填入证卡,结束流动后上交原支部。

四是行业归口管理。县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99年初制定下发了>,对流入县城的农民党员实行行业归口管理。 五是建立完善制度。22个乡镇普遍健全并认真执行了四项制度:1.登记制度,党员外出前写出申请,注明拟外出的时间、地点、从事行业以及联系办法2.谈话制度,规定流动党员每次回乡至少同联系人和支部谈话一次,支部根据其思想状况提出新的要求。 3.思想汇报制度,要求流动党员在外每年至少向支部以书面形式汇报两次,汇报材料存入本人档案。 4.补过组织生活制度。每年以党委为单位,以乡镇党校为阵地,利用七一或春节前后对外出回乡党员进行集中培训和补课。 六是职能部门制约。针对前几年出现的个别党员组织观念淡薄,外出不打招呼,造成组织不掌握去向的问题,各乡镇党委把各支部党员名单印发给本乡镇各职能部厂,各职能部门办理党员外出事宜时进行"三年一沟通",即看是否办理了流动党员活动证或管理卡,是否交纳了当年党费,是否和支部

2019年最新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总结 按照省、市委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的部署要求,XX紧扣“推进党建标准化建设、推动党建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牢牢把握“强化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建强战斗堡垒”这个根本,以标准化为抓手,以做成事为标准,采取“八字推进法”,扎实推进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催生了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一、主要做法 1.领导联系“抓”。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精心制定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推进方案和推进计划,建立市级领导联系乡镇指导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制度,落实组工干部每人蹲点包抓1个乡镇、2-3个村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将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融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铁人精神”主题教育、“三会一课”,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专题辅导、流程复述、现场答疑等方式,引导农村基层党支部对标学标、对标整改、对标争创,确保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推进有力。 2.跟踪指导“推”。精心选取党建基础比较好、发展业绩比较突出的4个乡镇,布设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监控点8个,选定18个农村党建示范点,制定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流程

图、推进表,细化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目标任务、推进措施、时限要求和责任主体,全市成立8个工作组,重点深入农村监控点、示范点抓培训、抓指导。联系乡镇的组工干部、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包村干部、第一书记,点对点指导抓推进,实打实全程跟进抓提升。 3.查漏补缺“改”。坚持问题导向、实用导向,组织部牵头成立调研组,查清摸准农村党组织战斗力,重点对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10个移民村班子进行综合分析研判,优化调整设置村级党组织36个,专项部署研究解决农村党员人数超过100人的较大党支部6个。全市59个行政村党组织以标准化为标尺,对照7个方面42个具体规范,逐项对标查漏补缺,逐项建立问题整改清单和整改措施,集中解决了部分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落实不规范、组织生活不严肃、党务干部业务不精、党建与乡村振兴“两张皮”等6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4.对标规范“做”。各乡镇党委采取“一周一学、一学一做、一做一规范”的办法,明确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做什么、怎么做和做到什么程度,严格按照各项具体规范对标立标,对已经规范的制度标准、活动标准、程序标准,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常态化抓好规范落实;对暂时未达到标准的具体规范,建立工作台账,一项一项盯上补齐工作短板,有力推动了“三会一课”、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发展党员

2019年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自查报告范文

2019年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自查报告范文今年以来,党支部在机关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创造条件,精心制定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切实抓好落实,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对照标准化党支部建设的具体要求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工作报告如下: 一、党支部基本情况 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人,其中在职党员人;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人;35岁及以下青年党员人;女性党员人,党员队伍结构合理,素质良好。支部委员会现有委员名,其中书记名。支部广大党员能服从组织决议,顾全大局,爱岗敬业,遵纪守法,从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党支部各项制度健全,活动开展正常,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二、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工作与成效 一年来,党支部坚持以党的十九大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域推进、全面提升”主题,按照上级文件要求,严格对照党建标准化建设目标要求,全面开展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推进党支部工作规范运行,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提升党支部建设工作水平。 (一)加强领导,认真部署 接到上级文件后,党支部高度重视,根据市直工委的文件要求,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制定

了支部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使标准化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 (二)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为了提高全体党员对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认识,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组织学习了市直工委文件。通过学习,使广大党员明确了党建标准化建设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深刻领会党建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共识,共同做好各项工作。 (三)对照排查,认真整改 党支部对照市直工委的要求,组织开展了党支部党建工作大排查。在此基础上,对照《党建标准化建设评分标准》逐条进行自评,从根源上挖掘党支部党建工作存在的不足。通过排查,发现在党的组织建设、班子队伍建设上仍存在不足,如党支部委员会班子尚未完成换届选举,未设置专人从事支部纪律检查工作等。 (四)全面实施,成效显著 1、不断完善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按照局机关党委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在广泛征求党员意见,充分考虑支部委员配置条件的基础上,实行差额选举,进行公开投票,选举出新一届支部委员会,并选出支部委员名,其中书记名。按照党组织纪律检查的要求,设置纪检委员,具体从事支部纪律检查相关工作。配置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具体从事支部党建日常工作。 2、不断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年初,印发2019年党员发展工

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最重要的就是抓基层、打基础,与时俱进地加强基层组织工作创新,逐步形成有序高效的基层党建工作标准体系,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先进性、规范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奠定基础。 一、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标准化体系建设是构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具体措施。要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制度建设是根本。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依赖于体现制度要求的标准化体系,也就是用体系把制度具体化,使制度的各项规定和要求成为党建工作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并使各工作环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便于操作的工作流程,确保制度落实在各项具体工作中。 其次,标准化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生动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企业党组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问题就是要把党建工作纳入到科学发展的轨道,推进党建工作科学发展。通过研究建立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体系,把改革创新的精神、科学的方式方法、先进的理念等更好地融入基层党建工作,使其不断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 再次,标准化体系建设是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者工作水平的需要。基层党务工作者是党建工作具体落实的第一责任人,要让他们当“有心人”,“明白人”、“带头人”,就必须建立一套“简单、方便、实用”的标准化体系,使其成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应用载体,在推广应用中不断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工作水平。 二、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基本目标 第一、整合资源,确保规范性。标准化体系建设要将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活动、创先争优活动中形成的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整合、提升、创新,按照

【党建标准】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标准

流动党员党组织建设标准 (试行) 一、总则 1.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关于加强流动党员规范化管理的意见(试行)》及中央和省、市、县委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本标准。 2.本标准适用范围是流动党员党支部(总支、党委)。 二、党的组织设置 3.设置形式:正式党员人数达到3人以上的设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原则上,党员人数超过50人、不足100人的设立流动党员党总支,党员人数达100人以上的设立流动党员党委。 4.组建方式:在流动党员较为集中的村(社区)、项目工地、商务楼宇和集贸市场等,可专门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流出地党组织可在外出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党组织,依托驻外办事机构党组织或委托流入地党组织进行管理,条件成熟后移交流入地党组织管理和领导。探索建立网上流动党员党支部。 5.党组织隶属关系:流动党员党组织成立或撤销,由上级党组织决定;所有流动党员党组织,都要明确有负责主管的上级;跨村跨乡建立的流动党员党组织,原则上谁批准谁主管,或由县委组织部确定隶属关系。

6.设置调整:每年对流动党员党组织设置情况进行1次摸底,做到设置规范、调整及时。 7.纪检机构:流动党员党委设立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或纪律检查委员;党总支委员会、设委员会的党支部设纪律检查委员;不设委员会的支部,应指定专人负责纪检工作。 8.配套组织:具备条件的流动党员党委,可以建立健全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 三、班子队伍建设 9.班子职数:流动党员党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委员3-5人,设书记1人,党员数不足7人的,可只设书记1人;总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委员5-7人,设书记1人,副书记1人。基层委员会,一般设委员5-9人,设书记1人,副书记1-2人。 10.班子任期:流动党员党支部(总支、党委)任期为3年,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与同级党的委员会任期一致。期满按时换届,严格执行基层党组织换届情况定期报告制度。 11.骨干队伍: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按照党性强、威信高、有奉献精神的要求,选优配强流动党员党组织书记。有条件的地方,可向流动党员党组织委派书记或党建工作指导员。 12.自身建设:流动党员党组织领导班子每月至少开展1次集中学习。流动党员党组织书记每年至少参加1次集中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