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教学设计

泌尿系统教学设计
泌尿系统教学设计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浙江宁波中兴中学杨喜军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能描述出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

2 、会识别肾脏的纵剖结构。

3 、能概述出肾单位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4 、利用彩线,能制作出肾单位简易模型。

【能力目标】

1 、通过观察人体泌尿系统模式图、观察肾脏的外形与内部结构、观察肾单位

结构示意图与模型,进一步训练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

2 、通过小组讨论,加强交流和表达的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合作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对肾衰患者及医生的采访,了解有关肾透析、肾移植等社会现状,关注

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关注社会、关注健康、热心公益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 、通过动手实践,产生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

1、肾单位的结构。

2、学生初步形成关注社会、关注健康、热心公益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三、教学难点:

肾单位的结构。

四、教学方式

;

教师设计一系列可以引发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最终解决问题。

五、教学手段: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制作了相关的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的外形与纵剖结构、肾单位在肾脏的分布和组成、肾单位的各部分结构特点和彼此间的关系等内容,力求让学生对知识掌握准确,理解深刻,分析透彻。通过分组观察羊的肾脏实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用自制的肾单位模型,将微观、抽象的内容变得宏观、具体,帮助学生理解微观抽象的肾单位结构。展示医院肾衰患者的录像,使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健康,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

六、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展示课件:

资料一:北京新闻报道:为了挽救身患尿毒症的女儿,父亲将自己的一个肾脏捐献出来。肾移植手术很成功,父女俩得到了社会的关爱。

资料二:据不完全统计,肾衰导致的尿毒症比率逐年上升;每年每百万人中就有100-150人患病;每年有2200人需要肾移植;北京的发病率大于全国发病率。

讲述:根据社会中存在的现象,带着同学们关注的问题,观看医院录像。

展示录像。(让学生听一听、看一看,激发兴趣。)

\

了解有关肾透析、肾移植等社会现状,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关注社会、关注健康、热心公益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新课讲授】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展示模型:泌尿系统的组成。

展示课件: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

提问:泌尿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功能最重要的器官是什么为什么(观察。看书思考。)

进行直观教学,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运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学习模式,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示课件:flash 演示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

依图回答:泌尿系统各器官名称与功能。

及时反馈,检测自主学习效果,查缺补漏。

{

二、肾脏

展示课件:肾脏位置示意图。

讲述:依图和生活经验指出自身肾脏的大致位置。(明确肾脏在身体的位置。)展示课件:肾脏外形模式图。

提问:

1 、肾脏什么颜色外形像什么

2 、是否有管道与肾脏相连分别是什么

展示课件:肾脏的血液直接来自肾动脉。肾脏的血液供应很丰富,健康成年人安静时每分钟约有1000毫升血液流过两肾,人体总血量约

4000-5000毫升。

提问:全身血液只需几分钟便能流经肾脏一次有何意义(听、看。)(快速计算、回答。明确肾脏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及其意义。)

展示课件:肾脏纵剖数码照片。

提问:

1、肾脏由几部分构成各有什么特征

2、输尿管与肾脏的哪一部分相连

展示课件:肾脏纵剖面模式图。(讨论。填出相应的结构名称。训练观察能力训练概括能力。)

三、肾单位

展示课件:肾单位的显微照片。

讲述: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

展示视频:肾单位的结构。(观看。将微观抽象的重点知识转变成宏观、形象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

课件展示:肾单位在肾脏中的分布和组成模式图。

回答:

肾单位的结构,讨论肾小球、肾小囊、肾小体的特点。

借助于多媒体,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把微观抽象的知识传授转变成生动而形象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引导学生分析:血液流经肾脏的路线。

说出:血液经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毛细血管网→小静脉→肾静脉,离开肾脏。

让学生清楚肾脏中的“血路”,为学习“尿路”做铺垫。引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训练思维能力。

【课堂反馈】

展示课件:给出几个词语,通过你的联想,猜一猜说的是肾单位中的什么结构(从给出第一个词语时就可以开始抢答)

利于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进一步培养学生推理、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和竞争意识。检测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

]

【拓展延伸】

模型方法:请用红、黄两根毛线摆出肾单位中肾小球、肾小囊及肾小管三者正确的位置关系。(即肾单位的平面示意图)

要求:两人一组,合作完成。先讨论设计,再动手操作,最后用胶条粘在白纸上。

动脑设计、动口讨论、动手操作,提高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

展示成果,教师鼓励评价,增加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

【课外思考】

1 、血液流经肾脏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如何保护好我们的肾脏

(让学生带着问题出课堂。第一题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第二题与开始呼应。)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下

第4单元第11章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 第一节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2?概述肾的结构和特点。 技能目标: 通过解剖猪肾,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2?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泌尿系统各部分的功能以及肾的结构特点。难点:说出肾单位的结构。 三、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收集关于泌尿系统的结构以及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的资料。 2、教师准备:解剖猪肾所需的材料用具:猪肾、解剖盘、解剖刀等。 泌尿系统的结构模型,肾单位的结构模型。 3、FLASH : (1)概述肾的结构和特点;(2)泌尿系统的组成。 四、教学过程:

多,因此,肾皮质的颜色较深,而肾髓质颜色较浅。但是离体时间比较长的猪肾,肾皮质的颜色较浅,而肾髓质的颜色较深。 [填图]:出示肾纵剖结构模式图。 [讲述]: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大 约包含100万个肾单位。 [观察]:用显微镜观察肾单位的玻片标本。 [出示]:肾单位的图片,要求学生指出各部分名称及其特点。 [归纳]:板书 「肾小球 肾单位1肾小囊 肾小管 [提问]:肾小球的实质是什么?血液在肾小球中的 流经途径是怎样的? [讲解]: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球,其终端汇合成一条出球小动脉。血液从入球小动脉进入毛细血管,然后又汇集在一起从出球小动脉流出 来。填图,说出肾皮质、肾髓质、肾盂、输尿管。 2人一组,用显微镜观察肾单位的玻片标本,并对照课本认识肾单位的组成。 通过填图,进一步了解肾单位的组成。 说出肾小球实际上是一个毛细血管球。 积极思考,从名称上

生理学第章泌尿系统习题

生理学第章泌尿系统习题

————————————————————————————————作者:————————————————————————————————日期:

第八章肾脏的排泄功能 【习题】?一、名词解释:?1.肾小球滤过率 2.肾小球滤过分数3.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4.肾小管重吸收 5.排泄 6.肾糖阈7.球管平衡8.水利尿9.渗透性利尿 二、填空题?1.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是_____,它由_____和_____两部分组成。 2.供应肾单位血液的两套毛细血管网是_____和_____。 3.皮质肾单位的主要功能是_____和_____。 4.交感神经兴奋时,肾血管_____。 5.滤过分数是指_____与_____的比值。 6.Cl-在_____为主动重吸收。 7.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水的重吸收主要接受_____的调节。 8.肾小管和集合管有分泌_____,_____和_____的作用。?9.酸中毒时H+的分泌_____,H+-Na+交换_____,K+-Na+交换_____,导致血K+_____。?10.血管升压素由下丘脑_____和_____分泌,并在_____释放入血。 11.血管升压素分泌的主要刺激是_____和_____的改变。 12.醛固酮由_____分泌,能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_____的重吸收和对_____的排出。 13.醛固酮的分泌主要受_____和_____的调节。 14.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H+过程中,需要_____的参加。 15.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 16.机体的排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 17.肾脏的主要功能有_____,_____和_____。 18.尿生成的基本步骤为_____,_____和_____。 19.肾小球有效滤过压=_____。 20.糖尿病人的多尿属于_____利尿。 21.肾脏内与肾内分泌调节有关的感受器是_____和_____。 22.肾外髓部高渗梯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内髓部高渗梯度形成则与_____和有关。 23.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在_____。 24.正常人动脉血压保持在_____范围时,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 25.排尿反射的传出神经是_____和_____。 26.水利尿时,引起血管升压素释放减少的感受器是_____。 27.尿液的浓缩主要是小管液在通过集合管时完成,其关键因素是_____和_____的作用。

人体泌尿系统_高中生物教案_模板

人体泌尿系统_高中生物教案_模板 人体泌尿系统 [1] 教学教案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减数分裂》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减数分裂》这一课题是在高中生物第三章第一节的第二部分。这部分内容不仅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整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它以学过的细胞学知识、染色体知识、有丝分裂知识、生殖种类知识为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奠定细胞学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加深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性的认识,培养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1)教学重点:减数分裂概念和过程。这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又是遗传和变异和细胞学基础。 (2)教学难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其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初学者对此缺乏感性认识,较难抓住本质。 4.教材处理 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量有的特点,这部分内容我安排2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减数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第二课时学习卵细胞的开成过程,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异同点的比较。这里主要说明第

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二、教法 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应适宜的诱导,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来掌握知识,做到导中学,学中学,导与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1.课前预习:导读 导读,旨在培养学生的“读、思、问”的学习习惯。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教师依据教学大纲的认知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问题,将教学目标转化成富有针对性、启发性、探索性和趣味性的思考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阅读。通过预习,学生对本节课主要内容及重要概念有所了解,为上课打好基础,同时也是教师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良好机会,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课堂引入:导思,启发学 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物学知识,精心设计导语,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新问题,诱导思维进入新课。鲜明创意能扣人心弦,开启思维之门,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以高昂的热情进入学习角色,此时,学生心理处于积极主动的兴奋状态,便于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三)课堂教学:导法、导议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多媒体教学法,恰到好处的运用导法和导议。导法是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观察、总结、思维创造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导议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针对性、思考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或由各组推荐学生代表发言,如有错误或不完整,让其他学生踊跃进行修改、补充,最后由教师归纳讲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课堂充满生命力。教师通过启发、观察、比较、议论,使学生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去伪存真、获得科学结论。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质疑,各抒己见,在活泼和谐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使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通过学法的指导,学生学会了接受新知识的技能技巧,提高了学习能力。(四)形成性测试:导练 通过“导练”,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是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不可缺少环节。教师精心拟定符合教学大纲要求,难易适中,梯度合理,具有典型性、启发性的题目,采用抢答、讨论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解题训练,其作用就是让学生动脑思维,动口表述,动笔练习,达到巩固、深化、拓宽、应用的目的,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能根据检测,反馈信息,及时矫正补偿,顺利达到教学目标。 三、学法 结合本教材的特点及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知道下通过阅读,思考,观察,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学习活动,为了不使教师的指导活动落空,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

泌尿系统教学设计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浙江宁波中兴中学杨喜军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能描述出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 2 、会识别肾脏的纵剖结构。 3 、能概述出肾单位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4 、利用彩线,能制作出肾单位简易模型。 【能力目标】 1 、通过观察人体泌尿系统模式图、观察肾脏的外形与内部结构、观察肾单位 结构示意图与模型,进一步训练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通过小组讨论,加强交流和表达的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合作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对肾衰患者及医生的采访,了解有关肾透析、肾移植等社会现状,关注 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关注社会、关注健康、热心公益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 、通过动手实践,产生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 1、肾单位的结构。 2、学生初步形成关注社会、关注健康、热心公益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三、教学难点: 肾单位的结构。 四、教学方式 教师设计一系列可以引发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最终解决问题。 五、教学手段: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制作了相关的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的外形与纵剖结构、肾单位在肾脏的分布和组成、肾单位的各部分结构

特点和彼此间的关系等内容,力求让学生对知识掌握准确,理解深刻,分析透彻。通过分组观察羊的肾脏实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用自制的肾单位模型,将微观、抽象的内容变得宏观、具体,帮助学生理解微观抽象的肾单位结构。展示医院肾衰患者的录像,使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健康,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 六、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展示课件: 资料一:北京新闻报道:为了挽救身患尿毒症的女儿,父亲将自己的一个肾脏捐献出来。肾移植手术很成功,父女俩得到了社会的关爱。 资料二:据不完全统计,肾衰导致的尿毒症比率逐年上升;每年每百万人中就有100-150人患病;每年有2200人需要肾移植;北京的发病率大于全国发病率。 讲述:根据社会中存在的现象,带着同学们关注的问题,观看医院录像。 展示录像。(让学生听一听、看一看,激发兴趣。) 了解有关肾透析、肾移植等社会现状,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关注社会、关注健康、热心公益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新课讲授】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展示模型:泌尿系统的组成。 展示课件: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 提问:泌尿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功能?最重要的器官是什么?为什么?(观察。看书思考。) 进行直观教学,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运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学习模式,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示课件:flash 演示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 依图回答:泌尿系统各器官名称与功能。 及时反馈,检测自主学习效果,查缺补漏。 二、肾脏 展示课件:肾脏位置示意图。

家畜泌尿系统教案

家畜泌尿系统 ◆教学目标 1.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 2.掌握马、牛、羊、猪肾的外形、位置及内部结构特点 3.掌握肾门、肾窦和肾盂的概念 4.掌握膀胱的位置、形态结构及与相邻器官的关系,认识膀胱圆韧带 5.理解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在泌尿系统中的功能 ◆教学内容 一、泌尿系统组成: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二、各器官特点: (一)肾: 1.分类: (1)表面平滑单乳头肾:马、羊、犬、兔。 (2)表面平滑多乳头肾:猪、人。 (3)表面有沟多乳头肾:牛。 (4)复肾:由若干个独立的肾小叶构成,熊、鲸、水獭。 2.形态:(马)左蚕豆,右三角。(牛)左三棱形,右长椭圆形。(羊、猪、犬)均豆形。 3.结构: (1)被膜:健康者较易剥离,营养良好的,有脂肪包裹,称肾脂囊。 (2)实质:a.皮质,位于浅层,色深,富含血管,有肾小体;b.髓质,位于深层,色浅,有肾小管。注:相关概念 1.肾门:肾的内侧缘凹入,是肾的A、V、N、L管、输尿管进出肾的地方。 2.肾窦:位于肾实质内,是肾门深入肾内形成的漏斗状腔隙,以容纳肾盏和肾盂。 3.肾盂:位于肾窦内的输尿管起始段。 4.肾叶:由肾小体、肾小管、集合管、血管构成的结构单位,包括皮质和髓质部分。 5.肾锥体:肾的皮质、髓质与肾乳头形成圆锥形结构,其中呈圆锥形的髓质部分称肾锥体。 6.肾柱:伸入相邻肾锥体之间的皮质部分叫做肾柱。 7.肾乳头:肾锥体顶端形似乳头,对向肾窦,上有乳头管的开口,且不被皮质包围的结构。 8.髓放线:髓质部的集合小管呈放射状向皮质区伸延。 9.皮质迷路:两个髓放线之间的皮质区称为皮质迷路,内有肾小体。

(二)输尿管: 起自肾盂(马、猪、羊、犬)或集收管(牛)→→开口于膀胱颈背侧。 比较: 马、羊、犬:肾乳头→肾盂→输尿管。 牛:肾乳头→肾小盏→集收管→输尿管。 猪:肾乳头→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输尿管。 (三)膀胱: 1.结构:膀胱顶、体、颈。只有顶、体部分有浆膜。 2.固定:a.膀胱侧韧带 b.膀胱圆韧带:是胎儿时期脐动脉的遗迹。脐静脉的遗迹称肝圆韧带。 3.位置:当膀胱空虚时,位于盆腔内;充盈时其顶端突入腹腔。 (四)尿道: 1.尿道内口:其始于膀胱颈。 2.尿道外口:(雄)开口于阴茎头,(雌)开口于阴道与尿生殖前庭的交界处。 【思考题】 1.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2.肾脏可分为哪些类型?

(完整版)生理学第8章泌尿系统习题

第八章肾脏的排泄功能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肾小球滤过率 2.肾小球滤过分数 3.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4.肾小管重吸收 5.排泄 6.肾糖阈 7.球管平衡 8.水利尿 9.渗透性利尿 二、填空题 1.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是_____,它由_____和_____两部分组成。 2.供应肾单位血液的两套毛细血管网是_____和_____。 3.皮质肾单位的主要功能是_____和_____。 4.交感神经兴奋时,肾血管_____。 5.滤过分数是指_____与_____的比值。 6.Cl-在_____为主动重吸收。 7.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水的重吸收主要接受_____的调节。 8.肾小管和集合管有分泌_____,_____和_____的作用。 9.酸中毒时H+的分泌_____,H+-Na+交换_____,K+-Na+交换_____,导致血K+_____。 10.血管升压素由下丘脑_____和_____分泌,并在_____释放入血。 11.血管升压素分泌的主要刺激是_____和_____的改变。 12.醛固酮由_____分泌,能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_____的重吸收和对_____的排出。 13.醛固酮的分泌主要受_____和_____的调节。 14.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H+过程中,需要_____的参加。 15.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 16.机体的排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 17.肾脏的主要功能有_____,_____和_____。 18.尿生成的基本步骤为_____,_____和_____。 19.肾小球有效滤过压=_____。 20.糖尿病人的多尿属于_____利尿。 21.肾脏内与肾内分泌调节有关的感受器是_____和_____。 22.肾外髓部高渗梯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内髓部高渗梯度形成则与_____和有关。 23.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在_____。 24.正常人动脉血压保持在_____范围时,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 25.排尿反射的传出神经是_____和_____。 26.水利尿时,引起血管升压素释放减少的感受器是_____。 27.尿液的浓缩主要是小管液在通过集合管时完成,其关键因素是_____和_____的作用。 28.交感神经兴奋时,膀胱逼尿肌_____,尿道内括约肌_____。

第十一章第一节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苏教版

总第课时 第十一章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 第一节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2.说出肾的结构和特点。 (二)能力目标 通过解剖猪肾,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2.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点 泌尿系统各部分的功能以及肾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难点 肾单位的结构。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物,如果在体内积聚过多,会妨碍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因此,人体为了保持体内环境的稳定,每天都要将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

尿液是人体排出的一种废物,尿液是如何形成的?它又是怎样被排出体外的?要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首先来了解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二)新课学习: 1、泌尿系统的组成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P68的“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图片和泌尿系统的模型想一想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它们在人体内的具体位置怎样?它们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师生共同归纳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教师播放FLASH动画:泌尿系统的组成。 2、肾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教师请同学们用手指一下自己身体上肾脏的位置。 教师: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人体的肾位于腹腔的背面、脊柱的两侧。肾的背面和腹面有肋骨保护。 教师安排学生分组完整的猪肾,观其形,辨其味,并记录观察结果。 学生用解剖刀将猪肾纵剖,对照课本插图仔细辨认肾的内部结构。 教师在学生观察和解剖实验时巡视,及时发现学生的疑惑。 学生分组观察,发现肾髓质和肾皮质的颜色和书上所描述的不一样,提出疑问。 教师解释:活体或刚刚离体猪肾的肾皮质中血液比较多,因此,肾皮质的颜色较深,而 肾髓质颜色较浅。但是离体时间比较长的猪肾,肾皮质的颜色较浅,而肾髓质的颜色较深。同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今后去买猪腰子时应挑选什么颜色的?

任务1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其形态位置及结构教案.

《动物解剖生理》教案 教学内容模块一家畜解剖生理特征 项目9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征 任务1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其形 态、位置及结构 教学方式 多媒体、实 训室 班级畜牧兽医班授课学时 2 【教学内容目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熟悉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掌握各种动物肾的位置、形态及结构特点; 3.掌握肾的组织结构; 4.掌握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形态结构。 (二)技能目标 1.掌握尿液的形成部位和排出通道; 2.掌握泌尿系统各器官位置关系及临床导尿通路。 【主要知识点与能力点应达到的目标水平】 教学内容 职业岗位知识点、能力点 与基本职业素质点 目标水平 识 记 理 解 熟 练 操 作 应 用 分 析 知识点: 1.熟悉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掌握各种动物肾的位置、形态及 结构特点; 3.掌握肾的组织结构; 4.掌握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形态 结构。 能力点: 1.掌握尿液的形成部位和排出通 道; 2.掌握泌尿系统各器官位置关系及 √ √ √ √√√

临床导尿通路。 职业素质点: 理论指导素质、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策略】 1.采用启发引导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善于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教学过程组织】 知识点、技能点回顾: 气体的交换与运输及呼吸运动的调节。 导入新课: 采用衔接导入法,承前启后导入新课。 教学内容: 总结与布置作业: 教师进行总结,结合课程内容布置一些延伸作业,将课堂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学生学习情况检测 1.教师对有关知识内容提出问题,随机抽学生回答。 2.教师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参考资料及来源】 《家畜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家畜生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相关网上资源:材料、图片。 【作业及思考】 【指定学生阅读材料】 1.教材中相关知识 2.查阅图书馆图书资料,总结比较牛、羊、猪、马、犬、兔肾的形态结构特征。 课后分析: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累计学时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1.1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教案

第9章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 第一节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教学目标: (一)知识: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2、概述肾脏的结构特点。 (二)能力: 通过观察、解剖肾脏的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泌尿系统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泌尿系统各部分的功能以及肾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肾单位的结构 教学方法:讨论、实验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设疑:尿的形成与排出需要人体内的哪个系统来完成?导入课题:“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二)学生观察图11—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讨论个部分的功能 (三)、.关于肾脏的外形和结构的学习: 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也是泌尿系统的最重要器官。为了使学生更准确地了解肾脏的结构,先组织学生对肾脏外形的观察(注意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肾脏与输尿管的关系以及与肾脏相连的肾动脉、肾静脉)。然后组织学生解剖肾脏,观察内部结构(注意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指导)。 (四)、.关于对肾脏内部微观结构的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11—3,讨论肾单位的组成,利用模型进一步掌握肾小体的结构。最后让学生总结肾单位的结构。这样,让学生熟悉肾脏中血管的分布特点和血液流经过程,为下一节课学习尿液的形成作好知识储备。 (五)总结归纳: 通过以上的解剖实验、讨论,使学生从宏观到微观对肾脏的形态结构有了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产生飞跃,获得理性知识,教师因势利导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使学生获得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 (六)课堂小结、反思 (七)、.练习、反馈、矫正: 在新授课结束后,通过课后自我评价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并通过课堂小测验进行检测,反馈。 板书设计:

教案1泌尿系统概述

教案首页

(一)泌尿系统解剖及生理功能 教学过程设计 本单元课程教学总计(时间:90分钟)【步骤一】导入:通过回顾解剖学知识,简述泌尿系统的组成及生理功能(时间:20分钟)

【步骤二】任务一:肾性水肿的分类及临床表现、主要护理措施(时间:20分钟)

2、临床表现: ①肾炎性水肿:组织间隙蛋白含量高,水肿常从眼睑和颜面部开 始,严重时波及全身,出现胸腔积液、腹水等,伴血压升高,呈非可凹性水肿。 ②肾病性水肿:水肿较严重,由于组织间隙蛋白含量低,水肿多 从下肢开始,细胞外液量主要潴留在组织间隙,血容量常减 少,故无高血压及循环淤血的表现。多为可凹性水肿。 ③伴随症状:少尿、血尿、尿液混浊;尿频、尿急、尿痛及腰痛、 肾区疼痛等;头晕、心悸、呼吸困难;食欲减退、恶心、呕 吐等。 (三)、主要护理诊断:体液过多 (四)、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体液过多 护理措施如下: –休息与活动:卧床休息与体位等 –饮食护理:低盐、限水、优质蛋白、足够热量 –病情观察:血压、水肿部位与程度的变化、生命体征、体重、尿量或24h出入量、腹围、肾功能、电解质、有 无并发急性左心衰等。 –用药护理:利尿剂、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针对性健康指导 护理诊断: 1、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大量蛋白尿、血浆胶体渗 透压下降有关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水肿有关 护理措施: —保持皮肤的干燥和清洁,防破损、感染和褥疮 —穿刺或注射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水肿明显者,拔针时局部要加压或消毒纱布覆盖

【步骤三】任务二:尿路刺激征的概念、临床表现及其主要护理措施(时间:20分钟) 【步骤四】任务三:让同学们理解肾性高血压的病因分类(时间:5分钟)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教案

主备人:审核人:总节次:第20 课时 学习目标: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2、概述肾的结构和特点 3、概述肾单位的结构 重点难点:1、概述肾的结构和特点 2、概述肾单位的结构 一、练习检测 1、教师用媒体展示检测题。(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机抽测上一课自主探究和达标检测中学生错得多的题) 2、每组抽取一名下等成绩的学生上黑板测试,其他学生在检测本上测试。 3、由科代表公布答案,学生相互阅卷,在黑板上测试的同学交叉阅卷。 4、各组组长统计结果。 二、自主探究(自学) 1、识别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图,回答问题: (1)写出各标号的结 ①② ⑤⑥⑦⑧

构名称: (2)泌尿系统的组成: 包括 【 】 ,作用是 ; 【 】 ,作用是 ; 【 】 ,作用是 ; 【 】 ,作用是 。 (3)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4)怎样区别主动脉与下腔静脉? 2、识别肾纵剖结构模式图, 回答问题: (1)写出各标号的结构名称: (2)肾脏的结构包括: 位于浅层,颜色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较 ,呈 色; 位于内部,颜色 较 ; 还有呈漏斗状 的 ,下端连着 。 (3)肾的结构包括图中④吗? (4)怎样区别肾动脉与肾静脉? (5)肾动脉、肾静脉、输尿管分别流什么液体? (6)你能推出尿液与血液有什么关系吗? 3、识别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回答 问题: (1)写出各标号的结构名称。 (2)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是 ,它由 、 和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组成。 (3)肾小球是由分支 形成的球,其终 端汇合成一 条。 肾小囊的一端包裹着,另一端连着。 肾小管细长而曲折,最终汇集成,并与 相连。 (4)出球小动脉分支形成许多,环绕在周围。 三、合作交流 1、对学:徒弟就自主探究中不懂的问题询问师傅。 学生活动:徒弟就不懂的问题询问师傅,师傅帮助解决。 教师活动:巡视,找到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知识点,便于引导纠错。 2、群学: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活动:师徒未解决的难题交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后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做上记号,在展示提升环节向其他组提出,全班共同解决。如果小组内的疑难问题都已解决,则讨论重难点。 教师活动:巡视,适时点拨,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多鼓励学生,同时继续找到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知识点,便于引导纠错。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教案)

第4单元第11章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第一节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单元章节§11-1 课题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课型新授课第 1课时课型新授课 教材简析《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1章的内容。第11章和人体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内容直接相关。如人体尿液的形成和循环系统直接相关,尿液的排出和神经系统的调节直接相关。“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是11章——“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的基础内容,下一节有赖于第一节的基础知识。 知识目标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2、概述肾脏的结构特点。 技能目标1、通过观察猪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 2、通过观看影片,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2、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重点泌尿系统各部分的功能以及肾的结构特点难点肾单位的结构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预习,完成学案课前练习。 教师准备: 泌尿系统的结构模型。 收集体相关的视频文件,自制多媒体课件。 解剖猪肾所需的材料用具:猪肾、解剖盘、解剖刀、放大镜等。 教学方法讨论、观察法教学辅助手段PPT flash影片

板书设计 肾——形成尿液 泌尿系统的组成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贮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结构:肾皮质、肾髓质、肾盂 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肾肾小球:毛细血管球] 单位:肾单位肾小管 肾小囊 教学 过程 教师边导边教学生边学边练设计意图 课前预习布置学生预习本课内容。 课前作业检查。 课前出示解剖的猪肾,给 出任务。 课前预习 同桌互查,汇报情况。 观察。 培养学生收 集信息、处理信 息的能力。在此 基础上关注人体 的健康。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言]: 俗话说,人有三急。如 厕是每个人每天都要做 的事。 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物, 如果在体内积聚过多,会 妨碍人体的正常生理活 动。因此,人体为了保持 体内环境的稳定,每天都 要将产生的废物排出体 认同。 根据第一章学习的 “人体概述”内容,能 说出尿液的形成与排 出与泌尿系统有关。 简洁的起 始:学生知道尿 液可以排出身体 产生的废物,因 此对老师讲述产 生认同,但对于 尿液的形成不清 楚,产生探究兴 趣,激发起学生 的求知欲望。

任务2泌尿系统的生理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任务二泌尿系统的生理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教学活动设计《动物解剖生理学》教学活动设计 学习情境项目一家畜解剖生理特征 情境9 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征 任务二泌尿系统的生理功能及其影响因 素 课程 类型 专业基础 课 授课教师班级畜牧兽医教学场地校内实训室和校内实训基地学时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熟练掌握尿的理化性质;掌握尿的生成过程及 其影响因素;掌握尿生成的调节。 技能目标 熟练掌握掌握尿的浓缩与稀释原理;掌握尿的 排放过程,为后期临床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打 下良好的基础。 素质目标培养小组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教学的需求,整个过程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特色,创建具有多样性的教学手段,遵循“以人为本,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认真把握“教、学、做”三个环节”的教学思想;将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有机结合,将学生带到实验室,以标本和组织切片材料进行现场教学,将同学们8人分为一组,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辅助材料电子教案、课程课件、教学视频、复习题、图片资源 教学过程组织 一、知识点、技能点回顾: 教师对上一节课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随机抽取学生回答上个任务的知识要点,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二、导入新课 泌尿系统主要是尿液生成和排出的主要途径,尿液的生成需要三个过程,然后通过尿液的浓缩和稀释最终将尿液排入膀胱储存。 三、教学内容 项目一家畜解剖生理特征 情境9 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征 任务二泌尿系统的生理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内容设计梗概: 1.尿的理化性质;

2.掌握尿的生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3.掌握尿生成的调节; 教案内容(略) 四、总结与布置作业:交流——作业 五、学生学习情况检测 1.教师总结,并对相关内容提出问题,随机抽取学生回答。 2.教师主动与学生沟通,初步建立关系,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与需求。 能力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举一个代表向全班汇报完成此次情境过程并说明该小组活动中情境完成情况。教师对学生完成此次情境的表现进行小结。最后发放情境学习考核单,学生填写完成后,教师对此做出综合评价。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岚角山中学胡玲玲 一、设计依据与构想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是本章的基础内容。因为涉及到学生自身的问题,学生会比较感兴趣,但因为肾的结构比较复杂,学生缺少感性认识,学习起来会感到有一定困难。于是通过生活中录像片段倒入新课,激起学生在观看肾病患者为什么要这样的一种求知欲。通过对猪肾的实物观察、讨论和交流,完成对肾结构的学习。针对肾单位的结构这一教学难点设计了制作模型这一活动,让学生于动手实践过程中充分理解、记忆肾单位结构的相关知识,同时直观化地了解肾单位的功能,为下节课打好基础,铺好路。在动手实践中产生创新意识,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向发现式学习的转变” ,由“独立学习向合作学习的转变”。 二、教学背景分析 1 、学习内容分析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是江苏教材初中生物第二册第十一章“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有:( 1)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2)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肾脏。 教学重点: 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2、描述肾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描述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 2 、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对生物学的学习,已经有了关于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人体生理的基础知识,具有了一定的识图能力、观察能力,对“肾”、“膀胱”、“尿”等在生活中已获得了一些感性认识。但是,初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较弱,肾单位的各部分结构特点和彼此间的关系微观抽象,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1 、说出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2 、描述肾脏的结构和特点。 3 、描述出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

泌尿系统教学设计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昔阳县高级职业中学校董春梅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能描述出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 2 、会识别肾脏的纵剖结构。 3 、能概述出肾单位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4 、利用彩线,能制作出肾单位简易模型。 【能力目标】 1 、通过观察人体泌尿系统模式图、观察肾脏的外形与内部结构、观察肾单位 结构示意图与模型,进一步训练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通过小组讨论,加强交流和表达的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合作能力。 【德育目标】 1、通过对肾衰患者及医生的采访,了解有关肾透析、肾移植等社会现状,关注 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关注社会、关注健康、热心公益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 、通过动手实践,产生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 1、肾单位的结构。 2、学生初步形成关注社会、关注健康、热心公益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三、教学难点: 肾单位的结构。 四、教学方式 教师设计一系列可以引发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最终解决问题。 五、教学手段: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制作了相关的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的外形与纵剖结构、肾单位在肾脏的分布和组成、肾单位的各部分结构

特点和彼此间的关系等内容,力求让学生对知识掌握准确,理解深刻,分析透彻。通过分组观察羊的肾脏实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用自制的肾单位模型,将微观、抽象的内容变得宏观、具体,帮助学生理解微观抽象的肾单位结构。展示医院肾衰患者的录像,使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健康,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 六、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展示课件: 资料一:北京新闻报道:为了挽救身患尿毒症的女儿,父亲将自己的一个肾脏捐献出来。肾移植手术很成功,父女俩得到了社会的关爱。 资料二:据不完全统计,肾衰导致的尿毒症比率逐年上升;每年每百万人中就有100-150人患病;每年有2200人需要肾移植;北京的发病率大于全国发病率。 讲述:根据社会中存在的现象,带着同学们关注的问题,观看医院录像。 展示录像。(让学生听一听、看一看,激发兴趣。) 了解有关肾透析、肾移植等社会现状,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关注社会、关注健康、热心公益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新课讲授】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展示模型:泌尿系统的组成。 展示课件: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 提问:泌尿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功能?最重要的器官是什么?为什么?(观察。看书思考。) 进行直观教学,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运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学习模式,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示课件:flash 演示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 依图回答:泌尿系统各器官名称与功能。 及时反馈,检测自主学习效果,查缺补漏。 二、肾脏 展示课件:肾脏位置示意图。 2

(七年级生物教案)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七年级生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2.概述肾的结构和特点。 技能目标: 通过解剖猪肾,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2.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泌尿系统各部分的功能以及肾的结构特点。 难点:说出肾单位的结构。 ●三、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收集关于泌尿系统的结构以及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的资料。 2、教师准备:解剖猪肾所需的材料用具:猪肾、解剖盘、解剖刀等。 泌尿系统的结构模型,肾单位的结构模型。 3、flash:(1)概述肾的结构和特点;(2)泌尿系统的组成。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引言]: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物,如果在体内积聚过多,会妨碍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因此,人体为了保持体内环境的稳定,每天都要将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观察:肾的结构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尿液是人体排出的一种废物,尿液是如何形成的?它又是怎样被排出体外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 [自学]: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结合p68的“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图片想一想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它们在人体内的具体位置怎样?它们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归纳]:板书 肾——形成尿液 泌尿输尿管:输送尿液 系统膀胱:贮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播放flash]:泌尿系统的组成。 [感受]:请同学们用手指一下肾脏的位置。 [讲述]:人体的肾位于腹腔的背面、脊柱的两侧。肾的背面和腹面有肋骨保护。 [观察]:完整的猪肾,观其形,辨其味,并记录观察结果。 颜色气味形状 红褐色尿臭似蚕豆 [再观察]:用解剖刀将猪肾纵剖,对照课本插图仔细辨认肾的内部结构。 教师在学生观察实验时巡视,及时发现学生的疑惑。鼓励学生敢于怀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解释]:活体或刚刚离体猪肾的肾皮质中血液比较根据前面学习的人体概述,能说出尿液的形成与排出与泌尿系统有关。 自学阅读文字与图片,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并在自己的身体上指出各器官的想应位置。

泌尿外科教学大纲知识讲解

32、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外科检查及诊断 掌握内容: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外科疾病的主要症状、检查方法、诊断和处理原则; 排尿改变或尿液改变有关的症状;局部和放射性疼痛症状和特点; 泌尿系症状与疾病的关系;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外科器械检查方法;影像学检查。 了解内容: 尿道分泌物性质与疾病关系;性功能障碍症状定义;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外科体格检查方法;实验室检查方法。 33、泌尿系统损伤 掌握内容: 肾损伤的病因、早期病理类型及晚期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非手术疗法的具体措施及手术适应症;手术及并发症处理; 尿道损伤的常见原因及部位、病理、诊断方法、治疗原则。 了解内容:输尿管损伤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膀胱损伤的病因、病理类型、临 床表现、诊断、治疗、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的处理; 34、泌尿、男性生殖系统感染 掌握内容: 常见泌尿系、男生殖系统感染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方法;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的致病菌、诱发感染的因素、感染途 径、治疗原则; 急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治疗;无症状细菌尿的临床表现、治疗; 前列腺炎的临床表现、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附睾炎昀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 了解内容: 急性肾盂肾炎、肾积脓、肾皮质多发性脓肿和肾周围炎、急性前列腺炎、淋菌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诊断、治疗原则 35、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结核 掌握内容: 泌尿系统结核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鉴别诊断、治疗。以肾结核为主。 了解内容: 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抗结核药物种类及作用。泌尿系统结核手术方法。 36、泌尿系统梗阻 掌握内容: 常见泌尿系统梗阻的病因、病理生理;肾积水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急性尿潴留病因、治疗;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37、尿石症 掌握内容: 泌尿系结石的流行病学、病因、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诊断和预防、治疗方法;尿结石成分及特性;上尿路结石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预防方 法; 膀胱结石临床表现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方法;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教案3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 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2、概述肾脏的结构特点。 (二)能力 通过观察、解剖肾脏的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泌尿系统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泌尿系统各部分的功能以及肾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肾单位的结构 教学方法 讨论、实验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设疑:尿的形成与排出需要人体内的哪个系统来完成? 导入课题:“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二)学生观察图11—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讨论个部分的功能 (三)关于肾脏的外形和结构的学习 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也是泌尿系统的最重要器官。为了使学生更准确地了解肾脏的结构,先组织学生对肾脏外形的观察(注意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肾脏与输尿管的关系以及与肾脏相连的肾动脉、肾静脉)。然后组织学生解剖肾脏,观察内部结构(注意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指导)。

(四)关于对肾脏内部微观结构的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11—3,讨论肾单位的组成,利用模型进一步掌握肾小体的结构。最后让学生总结肾单位的结构。这样,让学生熟悉肾脏中血管的分布特点和血液流经过程,为下一节课学习尿液的形成作好知识储备。 (五)总结归纳 通过以上的解剖实验、讨论,使学生从宏观到微观对肾脏的形态结构有了感性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产生飞跃,获得理性知识,教师因势利导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使学生获得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 (六)课堂小结 (七)练习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的教学设计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的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 ①、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②、概述肾的结构和功能。 ③、掌握肾单位的结够。 2、能力目标: 通过对肾脏和肾单位模型、挂图的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观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认同肾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教学重点: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教学难点:肾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组织细胞利用循环系统输送的氧气,不断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在体内积存多了会破坏内环境的稳定。那么人体是怎样排出这些代谢废物呢? 二、自学感悟: 1、人体泌尿系统主要有哪些器官组成的?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用概念图法写出。 2、请描述肾脏的形态、位置和结构特点,并写出肾脏结构的概念图。 3、用自己的话描述肾单位的组成结构。 相关知识:(1)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形成尿液 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贮存尿 液 尿道——排出尿液 (2)肾呈蚕豆型,红褐色,位于腹后壁脊柱两侧。 肾皮质——红褐色,浅层。 肾髓质——色较淡,深层。 肾盂——内测凹陷处。 (3)肾单位是肾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 肾小球——毛细血管球 肾单位肾小囊——肾小管盲端 肾小管——外缠绕丰富毛细血管) 三、讨论质疑:你的问题是...... 四、反馈升华: 教师结合下列问题,反馈学生自学情况,巩固所学知识,拓展能力。 1、出示泌尿系统的挂图,让学生分别说出图中各器官的结构名称和功能。 2、完成课后P69自我评价.1. 3、出示肾脏模型,描述其形态和位置。 4、出示肾脏的解剖模型,结合肾脏的解剖挂图,说出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5、完成课后P69自我评价.2(1). 6、出示肾单位模型,识别肾单位各部分结构,描述肾小球的形成过程。 7、结合肾单位结构版图(教师提前绘好)填写各部分结构名称。 8、完成课后P69.2(2). 9、讨论交流P69.思维拓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