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课时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课时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课时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课时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小数乘小数。(p.4~5页的例3、例4和“做一做”,练习一第5—9题。)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过程与方法: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小数的意义和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0.3×6 0.8×4 7.2×0 4.2×8

0.25×4 3.6×3 4.3×5 0.6×9

2、说出下列小数所表示的意义。

0.7 0.39 0.824

3、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4、引新:对于3.84×0.04这样的小数乘法又该怎样计算呢?它表示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想不想学?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个数乘以小数。(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二、尝试

1、小数乘小数的意义

⑴ 出示例3:

⑵ 引导学生分析:

① 题中已知什么?求什么?谁能说一说?

② 它与例1、例2有什么不同?能用加法算吗?

③ 怎样列式?(板书:1.2×0.8)

⑶ 画图分析:

⑷ 让学生得出:一个数乘以一位小数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一个数乘以两位小数就是求这个数的百分之几……

⑸ 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是什么?(板书: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2、一个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1) 让学生分组讨论:上节课学习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时,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

6.5×0.5和6.5×0.82 呢?

如果能,应该怎样做?(指名口答,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示范:

6. 5 扩大10倍 6 5

× 0. 5 扩大10倍× 5

3.2 5 缩小100倍 3 2 5

6. 5 扩大( )倍 6 5

×0. 8 2 扩大( )倍× 8 2

1 3 0 1 3 0

5 2 0 5 2 0

5. 3 3 0 缩小( )倍 5 3 3 0

生在书上填空。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 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它们有什么联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

② 一个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按整数法则进行计算,再点小数点。)

③ 通过学习例l和例2,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3) 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3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

3、示范后练习:

做一做:先判断积里应该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67×0.3 2.14×6.2

三、应用

1、p.4做一做。

第(1)题:先让学生说:“十分之三、一半各用小数表示是多少?”再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第(2)题:学生独立列式后集体订正。

2、p.4页6题。

按题中的要求让学生口答,并讲明理由。

3、p.5页8题。

学生独立计算并将结果填在书上后集体订正。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知识点整理 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5×1.8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规律: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c=a+ 减法:减法性质:a-b-c=a-a-=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c=a×乘法分配律:×c=a×c+b×c【×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0、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法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第一单元测试 一、口算 0.4×5 1.2×4 4×1.5 1×0.5 1.8×0.01 0.25×40 0.01×0.1 1.25×0.4 0.36×0.2 0.8×0.9 12.5×0.8 0×0.365 二、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运算的要简便运算 7.06×2.4-5.7 2.33×0.5×4 0.65×105 3.76×0.25+25.8 4.8×0.25 1.2×2.5+0.8×2.5 0.34×2.5 1.5×1.7 0.28×0.39 4.2×2.4 6.52×27 0.32×1.25 0.008×0.425 10.9×0.38 1.2×0.25+2.8×0.25 0.65×104 3.2×1.25×2.5 1.25×8.08

三、比较大小 1.01×1.01○1.01 36.7×0.99 ○ 36.7 0.09×1 ○ 0.09 2.4×3.5 ○ 24×0.35 7.3○1.2×7.3 0.8×0.8○0.95 5.43×0○5.43 4.9○49×0.01 四、在下面算式的积里点上小数点,使等式成立。 2.5×0.4=100 0.44×98=4312 0.35×42=1470 1.05×2.7=2835 五、判断 1、两个小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因数。() 2、4.67乘一个小数,积一定小于4.67。() 3、两个小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其中的一个因数。() 4、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就比原来的数大。() 5、38×0.26与3.8×2.6的积一定相等。() 六、我会运用 1、每千克鸡蛋6.5元,奶奶买了5.6千克,一共多少钱?

小学五年级数学带小数点计算题

①5.25×1.8 ②12.6÷2.8 ③17.48÷7.6 ④70.3-17.48 ⑤3.24×1.02 ⑥0.35÷1.4 ⑦1.28×0.45 ⑧1.45+18.5 ⑨26÷1.6 ⑩1.365÷0.35 ①7.6÷0.32 ②1.56÷0.13 ③36.8+1.56 ④108÷2.7 ⑤20.5×5.8

⑥5.8÷0.25 ⑦62.5×4.08 ⑧104.78÷26 ⑨79.5÷0.3 ⑩3.85÷2.5 ①6.48÷1.2 ②16.06÷5.5 ③4.5×1.8 ④6÷1.5 ⑤15.2÷0.37 ⑥62÷0.6 ⑦0.25÷1.8 ⑧124÷53(保2位) ⑨74÷0.014 ⑩58.5÷0.39

①0.246÷1.2 ②192÷1.2 ③394.8÷0.28 ④0.315÷0.18 ⑤21.05÷4.5 ⑥0.66÷0.3 ⑦0.9÷0.045 ⑧162÷8.1 ⑨52.5÷0.75 ⑩50.4÷0.014 ①27.3÷0.12 ②18÷0.54 ③9.6×40 ④17×10.2 ⑤25×0.18

⑥10.2×17 ⑦9.6÷40 ⑧6.42÷24 ⑨3.91÷0.17 ⑩0.492÷12 ①1.38×20 ②5.46÷1.5 ③5.06÷23 ④2.05÷0.82 ⑤3.95+33.6 ⑥22.78÷3.4 ⑦9.07+2.278 ⑧1.08×0.8 ⑨44.28÷4.1 ⑩71÷2.5

①7.28+13.2 ②32÷2.5 ③0.75×180 ④18÷0.15 ⑤0.23×4.5 ⑥2.07÷0.23 ⑦10.8÷45 ⑧19.76÷0.52 ⑨8.84÷0.17 ⑩21÷0.14 ①48÷0.6 ②0.96÷0.03 ③25.8÷6 ④22.8÷3 ⑤19.76÷5.2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练习题

小数除法测试题1 一、填空题 1、保留两位小数,近似数是())。 2、÷的商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3、÷=()÷82 ÷=()÷34 4、两个因数的积是,其中一个因数是,另一个因数是()。 5、写出下面各循环小数的近似值。(保留三位小数) …≈()…≈() 6、一个数的倍是,它的倍是()。 7、()×18= ()÷= 78÷()=12 ×()= , 8、在○里填上“>”“<”或“=”。 ÷○○÷÷25○1 ÷○1 81÷○54 ÷○÷24 9、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 二、判断题。 1、…可以写作63。() 2、17÷4的商是无限小数。() 3、保留一位小数是。() 4、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 5、÷=÷25。() — 6() 7、精确到是。() 8、求商的近似值的时候,一般要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 9、(保留一位小数)≈() 三、计算 1、口算 ÷3= ÷6= ÷23= ÷4= ÷12= ÷4= ÷6= ÷13= ÷5= ÷5= ÷= 6÷= ÷= ÷= ÷= ÷= 36÷= ÷= ÷= ÷= ) 2、竖式计算 ÷3= ÷14= ÷29= ÷27= ÷15= ÷11= ÷24= ÷52=

÷= ÷= ÷= 21÷= ! 3、计算下面各题,并且用乘法验算。 ÷= ÷= ÷= ¥ ÷= ÷= ÷= 四、列式计算 - 1、两个因数的积是,其中一个因数是,另一个因数是多少(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平均分成12份,每份是多少 3、减去的差,除以与2的积商是多少 五、应用题 1、修路队在一周的前3天共修路千米,后4天平均每天修路千米。修路队这一周共修路多少千米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递等式计算

400÷4+20×5 10+12÷3+20 70+(100-10×5) 0.25×3.2×4 37.8-16.4-13.6 1.8+0.2-1.8+0.2 93÷0.31÷3 2.5×7.5+2.5×2.5 63×10.1 6× 3.9×1.25 35.72÷0.047÷0.32 0.138×6.4÷0.12 1÷0.25×(1.28÷3.2) 4.87×2.34+48.7×0.266 4.4×25 6.25÷0.25×0.6 68.04÷(0.21×3.6) 0.486+0.01÷3.99 19.75-6.45-3.55 2.02×(1.027÷0.26) 2.5×1.25×0.32 2.37×6.3+2.37× 3.7 0.65×101-0.65 (80÷20+80)÷4 2.64÷5÷0.2 3.8×10.1 81.25×0.6×9.3 15×3.6+4.83 98.42×2.583.7 700×0.34×2.9 1.25×11×4×0.8 90÷25÷4

36÷(97.28÷0.32) (3.2+0.8) ÷0.8 3.25-0.84-1.16 (6.8-5.4)×2.75-0.9 0.25×27×4 45×36+64×45 1.25×320×25 0.96×25 9.9×999+9.9 1.08×125 8×25×1.25×16 489×101-489 33×1.03 28×45+30×13 5.6×9+56 0.98×54 8×25×1.25×16 45.55-(6.82+15.55) 3.2×99+3.2 4.8×39+61×4.8 34.52-17.87-12.23 2.5×56+4.5×65 489×101-489 4.57+3.17+3.43+ 5.83 (85+40)×(20-5) 2.5×1.25×0.32 0.25×39+0.25 0.125×72 46×0.33+54×0.33 9.5×99 (8×5.27) ×1.25 6.81+6.81×99 2.5×( 3.8×0.04)

五年级数学上册 小数乘以整数教案 人教版

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通过观察比较以及实际的动手操作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具准备: 教师将教科书第1页的“复习”中的表格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整数的乘法,同学们还记得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吗?”让两个学生说一说整数乘法的意义。 教师:“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被乘数、乘数、积。) 教师:“被乘数和乘数还可以叫做什么?”(因数。) 2.复习整数乘法中因数变化引起积变化的规律。 教师出示小黑板的复习题。让一名学生在小黑板上做,其他学生打开教科书,在书上自己独立做。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订正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第2栏与第1栏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第2栏与第1栏相比,第一个因数扩大了10倍,第M个因数没变,积也扩大了10倍。) “第3栏与第1栏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第3栏与第1栏相比,第一个因数扩大了100倍,第二个因数没变,积也扩大了100倍。)

“第4栏与第1栏比较又怎样呢?”(第一个因数扩大了1000倍,第二个因数没变,积也扩大了1000倍。) “我们现在再倒过来观察,第3栏与第4栏比较有什么变化?”(第一个因数缩小了10倍,第二个因数没变,积也缩小了10倍。) “那么,第2栏、第3栏与第4栏比较呢?”(第一个因数分别缩小了100倍、1000倍,第二个因数没变,积也分别缩小了100倍,1000倍。) “根据上面的观察、比较,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可以让学生适当讨论,从而得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积也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教师:“这个规律非常重要,对我们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同学们一定要很好地掌握。” 二、新课 1.教学例1。 (1)教学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例1的前半部分)。 教师出示例1。 教师:“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怎样解答,该怎样列算式?”多让几名学生回答,教师把学生的列式写在黑板上。(如果学生中没有列出乘法算式,教师可以借助加法算式启发学生想:“加法中的各个加数有什么特点?还能用别的方法计算吗?怎样列式?”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学生列出算式以后,着重让列出乘法算式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6.5×5表示什么意思?”(5个6.5。) “还表示什么?”(求6.5的5倍是多少。)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除法》知识点整理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除法》知识点整理 知识点整理 1、计算 (1)小数乘法 会计算小数乘法。 小数乘法计算法则: ①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或个位)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求积的近似值:算出精确值后再根据要求保留相应位数 4、求近似数的方法⑴四舍五入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能用简便方法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32+4.9-0.9 4.8-4.8×0.5 (1.25-0.125)×8 7.09×10.8-0.8×7.09 4.8×100.1 56.5×99+56.5 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也扩大(缩小)多少倍。 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积就扩大它们的乘积倍。 小数乘法中的比大小 当一个因数大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0)当一个因数小于1时,积小于另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0)

当一个因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因数。 练习 2.14×8()2.14 0.84×0.27()0.84 0.35×14()0.35×8() 1.06× 2.5()1.06 2.56×8.32()8.32 1.8×23()23 2.7×0.43()2.7 3.6×0.15()3.6 (2)小数除法 会计算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法则: 利用商不变性质,将除数变成整数,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再根据除数是整数的方法进行计算,除到哪位商哪位,被除数的小数点和商的小数点对齐。 求商的近似值:根据要求除到所需保留位数的后一位即可。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

一、认真思考填一填。 1. 5.46×0.34的积中有()位小数。 8.04×4.5的积中有()位小数。 2.根据28×15=420,我能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280×15= 2.8×15=0.28×15= 28×150=0.28×150=0.028×15= 二、正确答案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算式中,计算结果是0.18的是 ( )。 A. 1.2×1.5 B. 0.12×0.15 C. 0.12×1.5 2.两个小数相乘,积的小数位数是这两个小数位数的( )。 A. 差 B. 和 C. 积 3.两个因数的积是9.65 ,一个因数扩大为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扩 大为原来的100倍,积扩大为原来的()。 A.10倍 B. 1000倍 C. 1100倍 三、巧比大小,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15×× 1.2× 4.5× 0.85××0.9 我发现: 四、我是计算小能手。 1.口算大家练。 0.2×0.3 = 1.7×0.4 = 0.5×0.8 = 1.4×0.5 = 0×3.5 = 9×0.008 = 2.竖式计算。 1.5× 2.4 = 1.08×2.5 = 1.2×0.35 = 0.72×3.1 = 4.6×1.02 = 3.05×1.4 =

3.列式计算我在行。 (1) 6.8的十分之四是多少? (2) 2.5的5.3倍是多少 ? (3) 甲数是0.64,乙数比甲数的2.5倍多1 ,乙数是多少 ? 五、生活真体验。 1. 1千克西瓜3.2元,妈妈买了6.5千克西瓜,花了多少钱 ? 2. 实验小学的长方形花坛长25.4米,宽20.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 3、有一根钢管长10.8米,把它锯成6段,锯断一次用的时间是3.2分钟,锯完6段后共用几分钟? 一、认真思考填一填。 1. 8.697精确到十分位约是(),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2. 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约是4.7,那么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 最小是()。 3. 4.5×2.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4.0.32×0.51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二、火眼金睛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 1.5和5.0的大小相等,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2. 6.995精确到百分位是7。() 3.在表示近似数时,8.0可以写成8。()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单元练习题[人教版]

小数乘法单元练习 一、直接写得数。 二、耐心填一填。 1、2.4+2.4+2.4+2.4 = 2.4×( ) = ( ) 2、根据56×1.3=72.8,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56×13=( ) 0.56×1.3=( ) 5.6×13=( ) 3、根据乘法的运算定律填空。 3.12×0.5=□×□12.5×8.7×0.8=(□×□)×□(2.5+0.6)×4=□×□+□×□ 4.1×1.5+ 5.9×1.5=(□+□)×□4、在○里填上>、<或= 924×0.6○924 1×0.44○0.44 7.3×1.8○7.3 5、两个因数的积是8.45。如果两个因数同时扩大10倍,则积是()。 三、请你来当小裁判。 1、0.35×7的积是两位小数。() 2、48×0.2>48 () 3、9.276保留一位小数大约是9.3。() 4、1.25×(0.8+1) = 1.25×0.8+1 () 5、两个小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1。() 四、用心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0.25的12倍是()。 A、0.03 B、0.3 C、3 2、一个数乘0.01,也就是把这个数缩小到它的()。 A、1/100 B、1/10 C、10倍 3、0.7×0.2与7×0.02的积()。 A、相等 B、不相等 C、无法判断 4、0.065×45=2.925,如果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则是()。 A、3.0 B、2.9 C、2.93 五、细心算一算。 1、用竖式计算。 4.2×0.8= 1.5×62= 2.7×0.11= 2.9×0.56(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6.23×4.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五年级数学上册 小数点位置变化教案 冀教版

小数点位置变化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探索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及应用规律进行计算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课前准备 价值5分钱的扣子一枚。 教学方案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纽扣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谁能给大家说说,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纽扣? 学生可能会从纽扣的不同材料来说,比如:金属纽扣、塑料纽扣等等;也可能会从纽扣的不同外形来说,如:两眼的纽扣、四眼的纽扣等等。 师:看来同学们对纽扣的了解还真不少。老师这里也有一枚纽扣,(出示课前准备的纽扣)猜一猜这枚纽扣大概多少钱呢? 学生猜测纽扣的价钱。 如果学生猜到了纽扣的价钱,就直接提出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如果没有,老师就告诉学生这枚纽扣的价钱是5分一枚。 二、解决问题 师:1枚纽扣5分钱,10枚多少钱呢?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 师:谁能把你的计算方法和结果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说算法,教师作必要的提问。如: 生1:1枚纽扣5分钱,10枚就是50分,也就是5角。 师:5角写成以元为单位的数是多少? 生1:0.5元。 生2:1枚纽扣5分钱,10枚是5角,也就是0.5元。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说,教师板书: 5×10=50(分) 50分=5角=0.5元 …… 对于学生的说法,只要合理都要予以肯定。 师:一枚纽扣5分钱,10枚纽扣是0.5元,你们能把5分写成以“元”做单位的数,并写出算式吗?试一试! 学生写算式,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写出的算式是什么? 生:我是这样想的,5分改写成以元为单位的数是0.05元,求10枚纽扣多少钱,列式是0.05×10,根据前面的计算结果,列出算式是0.05×10=0.5(元) 教师板书: 0.05×10=0.5(元) 师:1枚纽扣5分钱,10枚纽扣0.5元,100枚纽扣多少钱呢?自己试着算一算。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并列算式。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算的,结果是多少?

五年级上册小数专项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专项练习 一、填空。 2、把3.67扩大10倍是(),扩大100倍是(),扩大1000倍是()。 3、把560缩小10倍是(),缩小100倍是(),缩小1000倍是()。 1、不计算,在里填上>、<或= 198×0.8()198 95×0.9 ( )95 168×1.5 ( )168 132×4.6 ( )132 第二节小数乘小数 一、填空 1、6.3×16.789的积里有()位小数。 2、根据47×14=658,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0.47×14= 4.7×14= 0.47×1.4= 47×0.14= 0.47×0.14= 470×0.014=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乘数比1小时,积一定小于被乘数。() 一个数的1.5倍一定比原数大。() 一个两位小数乘一个一位小数,积的小数位数最多是三位小数。() 4.37×3.8=166.06( ) 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应把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 三、计算下面各题 31.5×24.5 0.8×0.56 4.23×0.028 0.63×1.05 36×0.56 0.32×0.2 第三节积的近似数 一、填空: 1、6.9628保留整数是();保留到十分位是();保留两位小数是();保留三位小数是() 2、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如果保留三位小数,要看小数第()位。 3、4.3×0.83的积是(),保留两位小数后约是()。 4、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后得到3.0,这个数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近似值4.0和4的大小相等,精确度一样。() 2、 7.995精确到百分位是8。() 3、一个自然数乘小数,积一定比这个自然数小。() 4、两个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2.16,这个准确数可能是2.156(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第一课时 小数乘以整数教学设计 (陡溪小学:叶海勇) 教学内容:P2例1、做一做,P3例2、做一做,P7练习—第1~4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 3.5 0.201 5.02 ②把353缩小到时它的1/10是多少?缩小到它的1/100呢?1/1000呢? 二、导入新课 (一)大家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1)例1:燕子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3.5元=35角 35×3=105 105角=10元5角=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3)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扩大10倍 3 5 ×3 × 3 1 0. 5 元缩小到它的1/10 1 0 5 105角就等于10.5元 (5)买5个4.8元的风筝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P2做一 做 (二)、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 0.72×5你们会算吗?能不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呢?(生试算,指名板演。) (1)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然后板书,并指名说是如何算的.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 0. 7 2 扩大100倍 7 2 × 5 × 5 3.6 0 缩小到它的1/100 3 6 引导性提问: 0.72变成72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72×5算完了,再该怎么办? 为什么要缩小到它的1/100? (4) 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到它的1/100。(提示: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 将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练习题

“小数除法”练习题 班别:姓名:成绩: 一、小数乘法 1、列竖式计算。 27×0.43 0.86×1.2 1.2×1.4 (计算并验算)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精确到十分位)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运算的要简便运算。 7.06×2.4-5.7 2.33×0.5×4 0.65×105 3.76×0.25+25.8 4.8×0.25 1.2×2.5+0.8×2.5 二、小数除法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68.8÷4=(2)85.44÷16=(3)67.5÷15= (4)289.9÷18=(5)101.7÷9=(6)243.2÷64= (7)16.8÷28=(8)15.6÷24=(9)0.138÷15= (10)1.35÷27=(11)0.416÷32=(12)3.64÷52= 2、下面各题,商保留一位小数。 (13)14.36÷2.7≈(14)8.33÷6.2≈(15)1.7÷0.03≈ 3、下面各题,商保留二位小数。 (16)32÷42≈(17)1.25÷1.2≈(18)2.41÷0.7≈

二、解决问题 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9.48米,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2、小汽车8分钟行12.8千米,公共汽车12分钟行14.4千米,谁的速度较快?快多少? 3、小红、小表、小兰、小花、小梅一起去开心乐园玩,车费用去了9.5元,门票费32.5元。 平均每人用去多少元? 4、解放军某部急行军3小时行了18.8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5、王老师从家骑车到学校要用0.25小时, 家离学校有多远?如果他改为步行, 每小时走5千米,用0.8小时能到学校吗? 6、双休日爸爸带小勇去登山。从山底到山顶全程有7.2千米,他们上山用了3小时,下山用了2 小时。上山、下山的速度各是多少?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 7、汽车每行驶5小时要用汽油0.8千克。如果汽车现有汽油50千克,要行驶325千米,还需加 油吗?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小数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小数练习题 一、填空 1,把3.67扩大10倍是(),扩大100倍是(),扩大1000倍是(). 2,把560缩小10倍是(),缩小100倍是(),缩小1000倍是(). 二、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6.5×10=0.56×100= 3.78×100= 3.215×100= 4.08×100= 2,用竖式计算 4.6×6=0.18×15= 025×14= 3.06×36= 三、根据13×3=39,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积. 130×3=13×30= 1.3×3=

1300×3=130×30=0.13×3= 2,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0.03与0.04的积是0.12.() ②,一个数的1.65倍一定大于这个数.() ③,53.78保留一位小数是53.8.() ④,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3,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①,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右移动2位,再向左移动3位,这个小数(). A,扩大了10倍B,缩小10倍 C,扩大100倍D,缩小1000倍 4,下面各式得数小于0.85的是(). A,0.85×1.01B,0.85×0.99 C,0.85×1 5,直接写出得数. 0.6×0.83×0.9 2.5×0.4 3.6×0.4 12.5×850×0.04

80×0.3 1.1×9 6,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用简算) 12.5×0.4×2.5×89.5×101 4.2×7.8+2.2×4.20.87×3.16+4.64 四、应用在线 ①1.25乘4.2减5,差是多少 ②比4.7的1.5倍多3.05的数是多少 ③商店运进14筐苹果,每筐35.8千克,卖掉了400千克,还剩下多少千克 ④甲车和乙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8小时后相遇,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的速度是甲车的1.02倍,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除法计算练习

一、直接写出得数。 3.2×0.5= 0.8×1000= 1.25×80= 0.8×0.9= 0.16×0.05= 9 ×0.13= 二、列竖式计算。 0.53×86= 0.67×3.6= 3.08×35= 5.34×0.25= 0.25×0.046=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得数 保留两位小数) 三、用简便方法计算。 2.5×106 (25-2.5) × 4 8.3×2.3+1.7×2.3 1.25×2.3×0.8 四、用梯等式计算。 29.4×5.1×2.3 5.06×2.5-5.8 10.4 +72×0.81 五、填空。 1、根据76×48=3648,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0.76×48= 7.6×0.48= 76×4800= 0.76×0.48= 2、填上“<”“>”“=”。 1.5×3.8○3.8 0.5×0.69○0.5 100○100×1.25 3.8×9.69.6×3.8 5.8 ×2.1○2.3×5.8 3里填上合适的数。 (25+0.25)×4=×6.9+3.8×3.1× (+) 六、判断题。 1、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2、0.56×0.36的积有四位小数。……………………………() 3、两个小数相乘,积可能比1大,也可能比1小。…………………………() 4、两个小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有0的,先去掉0,再点小数点。…()

七、解决问题。 1、牛奶每袋1.25元,牙膏每盒3.70元,买5袋牛奶和3盒牙膏需要多少钱? 2、李老师每小时骑车23.6千米,照这样的速度,李老师骑1.5小时,能骑多少千米? 3、一把椅子35元,桌子的单价比椅子的3.5倍少6元,一张桌子多少元? 1 、口算 3.6÷1.2= 0.72÷0.9= 3÷8= 5.6÷1.4= 4.8÷0.4= 4.4÷4= 2.6÷13= 3.8÷1.9= 7.2÷0.4= 1÷0.25= 0.78÷6= 2.4÷24= 5.5÷11= 6.6÷0.6= 0.18÷2= 34÷0.2= 2、列竖式计算 2.688÷0.56 10.625÷25 0.375÷0.025 0.16÷0.25 38.2÷2.7 204÷6.6 23÷3.3 (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 28÷18 2.29÷1.1 153÷7.2 (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 255÷625 7.8÷1.4 305÷3.5 (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

一、认真思考填一填。 1. 5.46×的积中有()位小数。 ×的积中有()位小数。 2.根据28×15=420,我能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280×15=×15=×15= 28×150=×150=×15= 二、正确答案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算式中,计算结果是的是 ( )。 A. 1.2× B. ×0.15 C. × 2.两个小数相乘,积的小数位数是这两个小数位数的( )。 A. 差 B. 和 C. 积 3.两个因数的积是,一个因数扩大为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为原 来的100倍,积扩大为原来的()。 A.10倍 B. 1000倍 C. 1100倍 三、巧比大小,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 × 我发现: 四、我是计算小能手。 1.口算大家练。 ×=×=×= ×= 0×= 9×= 2.竖式计算。 ×=×=×= ×=×=×=

3.列式计算我在行。 (1) 的十分之四是多少 (2) 的倍是多少 (3) 甲数是,乙数比甲数的倍多1 ,乙数是多少 五、生活真体验。 1. 1千克西瓜元,妈妈买了千克西瓜,花了多少钱 2. 实验小学的长方形花坛长25.4米,宽20.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3、有一根钢管长10.8米,把它锯成6段,锯断一次用的时间是分钟,锯完6段后共用几分钟 一、认真思考填一填。 1. 精确到十分位约是(),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2. 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约是,那么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 最小是()。 3. 4.5×得数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4.0.3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二、火眼金睛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 1.5和的大小相等,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2.精确到百分位是7。() 3.在表示近似数时,可以写成8。()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除法知识点整理

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教学知识点: 1、计算 (1)小数乘法 会计算小数乘法。 小数乘法计算法则: ①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或个位)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求积的近似值:算出精确值后再根据要求保留相应位数 4、求近似数的方法⑴四舍五入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能用简便方法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32+4.9-0.9 4.8-4.8×0.5 (1.25-0.125)×8 7.09×10.8-0.8×7.09 4.8×100.1 56.5×99+56.5 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也扩大(缩小)多少倍。

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积就扩大它们的乘积倍。 小数乘法中的比大小 当一个因数大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0) 当一个因数小于1时,积小于另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0) 当一个因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因数。 练习 2.14×8()2.14 0.84×0.27()0.84 0.35×14()0.35×8() 1.06× 2.5()1.06 2.56×8.32()8.32 1.8×23()23 2.7×0.43()2.7 3.6×0.15()3.6 (2)小数除法 会计算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法则: 利用商不变性质,将除数变成整数,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再根据除数是整数的方法进行计算,除到哪位商哪位,被除数的小数点和商的小数点对齐。 求商的近似值:根据要求除到所需保留位数的后一位即可。 能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小数除法的简算,能进行小数除法的估算。 循环小数: ①能正确的识别循环小数、有限小数 ②能根据余数的特点正确的找到循环节,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③能够进行循环小数和有限小数的比大小。会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④循环小数相关概念 有限小数: 小数位数是有限的小数。 小数 循环小数 无限小数: 小数位数是无限的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教案

第一二课时:小数乘法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并会解答求一个数的若干倍的应用题. 2.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自觉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较复杂的. 教学难点: 根据的意义正确判断积与被乘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 : 一、课程引入:整数的乘法、乘法的定义。 例题一:7X5=35 表示7个5相加 7x0.5=3.5 表示7个0.5相加 二、说出下面各算式表示的意义 2.4×0.8 0.2×6 5×0.2 三、指导 1.学生独立计算,. 2.指出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教师提问: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不同之处? 板书模拟:小数乘法其实跟整数乘法是同样的道理,在整数乘法的基础上,加上小数点。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小数乘法过程中从右边的数开始对齐。小数点无需对齐。 3.指导学生验算方法 乘法的定义是表示有多少个数相加 小数的乘法同样是表示有多少个小数相加

教师提问:怎样检验计算是否正确? (运算乘法交换律检验;再重新算一遍;检查尾数和积的小数位数等) 四、讲解、练习: 书本上P3做一做 小数乘以小数 引入:小数乘以整数,把整数变成小数其实是同样的道理,同样的意义所在,所不同的是因数里面都是小数会增加计算的难度 讲述课本p4l;例题4 教师提问:小数乘以小数的小数点应该怎样点 注意的地方: 1、因数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数就在乘积上点几个小数 2、乘的积小数位数不够时应该在前面加0 板书讲解例5 P6 3、完成练习一 检查评讲练习一 4、讨论:在什么情况下,积小于第一个因数? 在什么情况下,积等于第一个因数? 在什么情况下,积大于第一个因数? 小数乘法是否适用于整数乘法里面的结合律和分配率? 5.小结:当第二个因数比1小时,积比第一个因数(零除外)小; 当第二个因数等于1时,积等于第一个因数(零除外); 当第二个因数比1大时,积比第一个因数(零除外)大; 6.练习:不计算,判断下面各题的结果是否正确. 0.72×0.15=1.08 0.36×1.8=0.648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点位置变化》教学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点位置变化》教学|小数小数点数学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探索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及应用规律进行计算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会口算小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会把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改写成较小单位的数或复名数。 3.能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探索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及应用规律进行计算的过程。 教学难点: 能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课前准备: 价值5分钱的扣子一枚。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纽扣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谁能给大家说说,你见过什么样的纽扣?知道一枚纽扣大概多少钱? 生:我见过妈妈衣服上有一种比较大的、很漂亮的纽扣,大约是5毛钱一个。 师:好,你请坐。其他同学呢?

生:我毛衣上有一种比较小的蓝色的纽扣,它的价钱大约是5分钱。 师:看来啊,纽扣的大小不一样,它的价钱也不一样。(看见有同学举手示意)哦,你还想说,你来。 生:在低年级的时候,学具里使用的单色的小纽扣,它的价钱大约也是5分钱。 师:看来同学们对纽扣的了解还真不少。老师这里也有一枚纽扣,(出示课前准备的纽扣)猜一猜这枚纽扣大概多少钱呢? 生:5分钱吧。 师:你太厉害了,一下子就猜到了正确答案。这枚纽扣的价钱就是5分钱。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研究关于买纽扣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 1.解决“10枚纽扣多少钱?”的问题。 师:大家想一想,1枚纽扣5分钱,10枚呢? 生:10×5=50(分)=5(角)。 师:我也可以说是:5×10。 边说边板书:5×10=50(分)。 师:5角我们要改写成用元作单位的数是多少呢? 生:0.5元。 师板书:5×10=50(分)=0.5(元)。 师:一枚纽扣5分钱,10枚纽扣是0.5元,你们能把5分写成以“元”做单位的数,写出算式吗?请同学们写在自己的本上。 学生写算式,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竖式计算500题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竖式计算50题3.5×3= 0.72×5= 2.05×4= 12.4×7= 2.3×12= 6.7×0.3= 2.4×6.2= 0.56×0.04= 6.7×0.3= 0.56×0.04= 3.7× 4.6= 0.29×0.07= 6.5×8.4= 56×1.3= 3.2×2.5= 2.6×1.08= 0.87×7= 3.5×16= 12.5×42= 1.8×23= 0.37×0.4= 1.06×25= 7×8.06= 0.6×0.39=

27×0.43= 1.7×0.45= 1.2×1.4= 0.37×8.4= 0.86×1.2= 2.34×0.15= 21×2.84= 4.32×8= 6.8×25= 2.58×3= 58×1.6= 36×2.4= 2.56× 3.7= 1.56×0.08= 1.03×5.3= 0.208×2.5= 1.12×1.1= 0.326×1.3= 6.5×6.5= 3.3×2.6= 0.98×5.5= 2.1×2.15= 5.2×2.9= 0.48×8.1= 26.4×0.063= 0.15×0.65= 6.7×0.3= 0.56×0.04= 3.7×4.6= 0.29×0.07=

6.5×8.4= 56×1.3= 3.2×2.5= 2.6×1.08= 0.87×7= 3.5×16= 12.5×42= 1.8×23= 0.37×0.4= 1.06×25= 7×8.06= 0.6×0.39= 27×0.43= 1.7×0.45= 1.2×1.4= 0.37×8.4= 0.86×1.2= 2.34×0.15= 21×2.84= 4.32×8= 6.8×25= 2.58×3= 58×1.6= 36×2.4= 2.56× 3.7= 1.56×0.08= 1.03×5.3= 0.208×2.5=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点位置变化教案-第1课时

小数点位置变化第一课时 主备:程岩从备:泥娜李增梅蔡小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探索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及应用规律进行计算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会运用规律口算小数乘10、100、1000的乘法,会把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改写成较小单位的数或复名数。 3.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会运用规律口算小数乘10、100、1000的乘法,会把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改写成较小单位的数或复名数。 教学难点: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课前准备 价值5分钱的扣子一枚、相应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纽扣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谁能给大家说说,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纽扣?

学生可能会从纽扣的不同材料来说,比如:金属纽扣、塑料纽扣等等;也可能会从纽扣的不同外形来说,如:两眼的纽扣、四眼的纽扣等等。 师:看来同学们对纽扣的了解还真不少。老师这里也有一枚纽扣,(出示课前准备的纽扣)猜一猜这枚纽扣大概多少钱呢? 学生猜测纽扣的价钱。 如果学生猜到了纽扣的价钱,就直接提出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如果没有,老师就告诉学生这枚纽扣的价钱是5分一枚。 二、解决问题 师:1枚纽扣5分钱,10枚多少钱呢?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 师:谁能把你的计算方法和结果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说算法,教师作必要的提问。如: 生1:1枚纽扣5分钱,10枚就是50分,也就是5角。 师:5角写成以元为单位的数是多少? 生1:0.5元。 生2:1枚纽扣5分钱,10枚是5角,也就是0.5元。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说,教师板书: 5×10=50(分) 50分=5角=0.5元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