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分析考试试题

中药分析考试试题
中药分析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第一章

1.中药分析的任务是()

A.对中药的原料进行质量分析

B.对中药的提取物进行质量分析

C.对中药制剂进行质量分析

D.对中药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

2.中药分析的意义是()

A.保证中药有效成分的含量

B.保证中药质量稳定、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

C.保证中药有毒有害成分合格

D.保证中药质量符合质量标准规定

3.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是()

A.制剂工艺的复杂性

B.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C.中药材炮制的重要性

D.多由大复方组成

4.中医药理论在中药分析中的作用是()

A.指导合理用药

B.指导合理撰写说明书

C.指导制定合理的质量分析方案

D.指导检测贵重药材

5.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是指()

A.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物质

B.含有多种类型的无机元素

C.含有多种同系化合物

D.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

6.中药分析的主要对象是()

A.中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

B.有毒有害元素

C.中药制剂中的微量成分

D.中药制剂中的无机成分

7.中药分析与化学效分析的主要区别是()

A.中药被测成分含量较高

B.影响中药含量测定的因素较少

C.中药被测成分含量较低、干扰较多 E.中药成分简单

8.中药质量标准应全面保证()

A.中药质量稳定和疗效可靠

B.中药质量稳定和使用安全

C.中药量稳定、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

D.中药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

9.中药的质量分析是指()

A.对中药的定性鉴别

B.对中药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评价

C.对中药的检查

D.对中药的含量测定

10.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

A.光谱分析法

B.化学分析法

C.色谱分析法

D.电化学分析法

11.《中国药典》规定,室温(常温)温度系指()

A.0 ?10 C

B.10?20 C C,10-30 C D.20?30 C

12.《中国药典》规定,热水温度是指()

A.70-80 C

B.60?80 C

C.65-85 C

D.50-60 C

13.《中国药典》规定,温水温度是指()

A.20?40 C

B.30?50C

C.40?50 C

D.50?60 C

14.《中国药典》凡例中关于称重的精确度要求正确的是()

A.称取2g,指称取量可为1.8?2.2g

B.称取2.0g,指称取量可为1.95?2.05g

C.称取2.00g,指称取量可为1.99-2.01g

D.称取0.1g,指称取量可为0.09 -0.11g

1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精密称定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B.称取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C.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对体积的精度要求

D.取用量为“约”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土15%

第二章

1.中药材总件数是101 件,根据抽取样品的原则,取样时应抽取的件数为()

A. 5

B.6

C.11

D.10

2.通常不用混合溶剂提取的方法是()

A.冷浸法

B.回流提取法

C.连续回流提取法

D.超声提取法

3.原辅料一般保存到最后一批使用的成品效期后()

A. 1 年

B.2 年

C.3 年

D.1.5 年

4.中药鉴别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鉴别方法为()

A.紫外光谱法

B.薄层色谱法

C.高效液相色谱法

D.气相色谱法

5.中药的检查包括的范围是()

A.安全性、有效性、均一性

B.均一性和纯度

C.安全性、有效性

D.安全性、有效性、均一性和纯度

6.中药粉碎后过筛时,对于通不过筛孔的部分颗粒的处理方法是()

A.可以弃去

B.决不能丢弃,应将其并入已过筛的试样中

C.要反复粉碎或研磨,让其全部通过筛孔 E.其他

7.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现收方法是()

A.溶剂提取法

B.煎煮法

C.升华法

D.超临界流体萃取

8.中药质量分析是指

()

A.对中药的定性鉴别

B.对中药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评价

C.对中药的检查

D.对中药的含量测定

9.取样的原则是()

A.具有一定的数量

B.在效期内取样

C.均匀合理

D.不能被污染

10.粉末状样品的取样方法是()

A.抽取样品法

B.圆锥四分法

C.稀释法

D.抽取样品法和圆锥四分法

11.用于样品净化的方法是()

A.高效液相色谱法

B.气相色谱法

C.超声提取法

D.固相萃取法

12.无需过滤除药操作的提取方法是()

A.冷浸法

B.回流提取法

C.超声提取法

D.连续回流提取法

13.对水溶液样品中的挥发性被测成分进行净化的常用方法是()

A.沉淀法

B.蒸馏法

C.直接萃取法

D.微柱色谱法

14.对直接萃取法错误的描述是()

A.它通常是通过多次萃取来达到分离净化的

B.根据被测组分疏水性的相对强弱来选择适当的溶剂

C.常用的萃取溶剂有CHCI、CHCl、CHCOOCH和EIO等

D.萃取弱酸性成分时,应调节水相的pH=pK+2

15.用离子对萃取法萃取生物碱成分时,水相的pH 值偏低()

A.有利于生物碱成盐

B.有利于离子对试剂的离解

C.不利于离子对的形成

D.有利于离子对的萃取

第三章

1.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最适用于()

A.中药醇提取物的鉴别

B.水煎法制成制剂的鉴别

C.制取挥发油方法制成制剂的鉴别

D.含有原生药粉的中药片或制剂的鉴别

2.在六味地黄丸的显微定性鉴别中,海壁组织灰棕色至黑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为()的特征

A.山药

B.获苓

C.熟地

D.牡丹皮

3.六味地黄丸巾牡丹皮的鉴别特征是()

A.花粉粒

B.草酸钙簇晶

C.菌丝

D.以上均不是

4.六味地黄丸显微鉴别时,淀粉粒三角状卵形或矩圆形,直径

24?40呵,脐点短缝状或人字状,是()的特征A.山药B.获苓C.熟地D.牡丹皮

5.六味地黄丸显微鉴别时,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试液溶化;菌丝无色,直径24~40呵,是()的特征

A.山药

B.获苓

C.熟地黄

D.牡丹皮

6.大黄流浸音的显微化学鉴别,发生升华的是()物质

A.酚酸

B.游离蔥醒

C.结合葱配

D.揉质

7.强极性、热不稳定、低挥发性和相对分子质量高的有机化合物如阿胶的鉴别宜采用()

A.HPLC

B.LC-MS

C.GC-MS

D.UV

8.中药的理化鉴别中,首选的方法为()

A.UV 法

B.TLC法

C.HPLC 法

D.GC 法

第四章

1.烘干法测定中药制剂的水分时,要求连续两次称量差异不超过()

A.0.2mg

B.0.5mg

C.2mg

D.5mg

2.在碱性溶液中检查重金属常用()试剂作显色剂

A.硫代乙酰胺

B.氯化钒

C.硫化钠

D.氯化铝

3.在酸性溶液中检查重金属常用()试剂作显色剂

A.硫代乙酰胺

B.氯化钾C,硫化钠 D.氯化铝

4.硫代乙酰与重金属反应的最佳pH 值是()

A.2.5

B.2.0

C.3.0

D.5.0

5.冷蒸气吸收法可以用于测定()

A.铅

B.锅

C.伸

D.汞

6.古蔡氏法的反应灵敏度为()

A.I(ig

B.2 呃

C.5 |jg

D.10 |jg

7.神盐检查法中的醋酸铅棉花的作用是()

A.除去HSO B除去HS C.除去AgNO D.除去Ag2CO3

8.碑盐检查法中加入KI 的目的是()

A.除H2S

B.将五价碑还原为三价碑

C.使碑斑清晰

D.在锌粒表面形成合金

9.重金属检查时,炽灼残度必须控制在()

A.500 ?600 C

B.600 ?700 C

C.700?800 C

D.800 ?900 C

1 0.氢化物法可用于测定()

A.铅

B.锅

C.神

D.铜

11.采用Ag-DDC 法进行比色测定时,应采用的参比液为()

A. 甲醇

B.氯仿

C.Ag-DDC试液

D.水

12.在氣化物检查中,如供试液不澄明,可用谜纸过迷,但速纸应事先用含硝酸的水冲洗干净,其目的是()

A.除去CL

B.除去SO

C.除去CO3

D.除去纸纤维中的碱性杂质

13.采用甲苯法测定水分时,测定前甲苯需用水饱和,目的是()

A.减少甲苯的挥发

B.增加甲苯在水中的溶解度

C.避免甲苯与微量水混合

D.减少水的挥发

14.通常炽灼残渣法的炽灼温度须控制在()

A.500?600 C

B.600 ?700 C

C.700?800 C

D.800-900 C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