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固耦合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研究

热固耦合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研究
热固耦合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研究

拓扑排序课程设计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有向图拓扑排序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学号:021240616 姓名:黄秋实 指导教师:文军 2013年11月28日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拓扑排序 一需求分析 1.问题描述 本次课程设计题目是:用邻接表构造图然后进行拓扑排序,输出拓扑排序序列 拓扑排序的基本思想为: 1).从有向图中选一个无前驱的顶点输出;2).将此顶点和以它为起点的弧删除;3). 重复1),2)直到不存在无前驱的顶点;4). 若此时输出的顶点数小于有向图中的顶点数,则说明有向图中存在回路,否则输出的顶点的顺序即为一个拓扑序列。 2.拓扑排序有向图拓朴排序算法的基本步骤如下:①从图中选择一个入度为0的顶点,输出该顶点;②从图中删除该顶点及其相关联的弧,调整被删弧的弧头结点的入度(入度-1);③重复执行①、②直到所有顶点均被输出,拓朴排序完成或者图中再也没有入度为0的顶点(此种情况说明原有向图含有环)。 3基本要求 (1) 输入的形式和输入值的范围; 首先是输入要排序的顶点数和弧数,都为整型,中间用分隔符隔开;再输入各顶点的值,为正型,中间用分隔符隔开;然后输入各条弧的两个顶点值,先输入弧头,再输入弧尾,中间用分隔符隔开,输入的值只能是开始输入的顶点值否则系统会提示输入的值的顶点值不正确,请重新输入,只要继续输入正确的值就行。 (2) 输出的形式; 首先输出建立的邻接表,然后是最终各顶点的出度数,再是拓扑排序的序列,并且每输出一个顶点,就会输出一次各顶点的入度数。 (3) 程序所能达到的功能; 因为该程序是求拓扑排序,所以算法的功能就是要输出拓扑排序的序列,在一个有向图中,若用顶点表示活动,有向边就表示活动间先后顺序,那么输出的拓扑序列就表示各顶点间的关系为反映出各点的存储结构,以邻接表存储并输出各顶点的入度。 二概要设计 1. 算法中用到的所有各种数据类型的定义 在该程序中用邻接表作为图的存储结构。首先,定义表结点和头结点的结构类型,然后定义图的结构类型。创建图用邻接表存储的函数,其中根据要求输入图的顶点和边数,并根据要求设定每条边的起始位置,构建邻接表依次将顶点插入到邻接表中。 拓扑排序的函数在该函数中首先要对各顶点求入度,其中要用到求入度的函数,为了避免重复检测入度为零的顶点,设置一个辅助栈,因此要定义顺序栈类型,以及栈的函数:入栈,出栈,判断栈是否为空。 2.各程序模块之间的层次调用关系 第一部分,void ALGraph *G函数构建图,用邻接表存储。这个函数没有调

结构拓扑优化的组合准则及应用

结构拓扑优化的组合准则及应用 丁繁繁* 郭兴文 (河海大学工程力学系,江苏,南京,210098) 摘要:本文研究了拓扑相关荷载作用下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问题,探讨了ESO 方法中单独应用最大拉应变准则或主应力准则来删除单元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主压应力删除准则与最大拉应变删除准则的组合优化删除准则,给出了组合准则的迭代步骤.依据所提准则与迭代步骤, 应用Ansys 分析软件对一受拓扑相关径向均布荷载作用的连续体进行了拓扑优化设计,获得了相应的最优拓扑结构,算例表明,本文提出的组合优化法可以消除单一应力删除准则在优化过程中出现的迭代波动问题,能加快拓扑优化的收敛速度. 关键词:拓扑优化, 拓扑相关荷载, 主应力准则, 最大拉应变准则,组合准则 1.前言 结构拓扑优化设计是目前结构优化设计领域最赋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近十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结构拓扑优化设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有关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的最新发展,文献以综述的形式作了详细的叙述.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方法主要有均匀化法、两相法、内力法、变厚度法、变密度法、人工材料、渐进结构优化法及线性规划法等。其中渐进结构优化法(简称ESO)是通过一定的删除准则,将无效或低效的材料逐步去掉,结构将逐渐趋于优化。该方法可采用已有的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迭代过程在计算机上实现,该法的通用性很好。 ESO 法最早是由澳大利亚华裔学者谢忆民于1993年提出来的。随后得到了荣见华等人的发展,成功应用于包含应力、位移(刚度)、临界应力和动力学约束的众多结构拓扑优化领域。基于主应力的ESO 法考虑了实际材料在拉、压应力方面的特性差异,特别适用于一些拉压性质明显的建筑类型,例如桥梁工程,从而改进了ESO 法的工程适用性。 ]4~1[]5[目前,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研究主要集中在荷载作用位置及作用方向不变情况下的结构拓扑优化问题,而对于荷载作用位置变动情况下的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研究刚刚起步. ]6[本文研究了荷载位置随拓扑变化而变化作用下的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问题,该连续体结构是一混凝土受压结构。优化过程中在进行尝试使用不同删除准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主压应力删除准则与最大拉应变删除准则的组合优化删除准则.依据提出的组合优化删除准则, 应用Ansys 分析软件对一受径向均布荷载作用简支的矩形初始构型进行了拓扑优化设计, 获得了相应的最优拓扑结构,算例表明,本文提出的组合优化法可以消除单一应力删除准则https://www.360docs.net/doc/626036261.html,

教学计划安排检验程序(拓扑排序)报告书

设计题目: 示例数据:输入:学期数:5,课程数:12,课程间的先后关系数:16,课程的代表值:v1,v2,v3,v4,v5,v6,v7,v8,v9,v10,v11,v12。课程间两两间的先后关系:v1 v2,v1 v3, v1 v4,v1 v12,v2 v3,v3 v5,v3 v7,v3 v8,v4 v5, v5 v7,v6 v8,v9 v10, v9 v11 , v9 v12,v10 v12,v11 v6 输出:第1学期应学的课程:v1 v9 第2学期应学的课程:v2 v4 v10 v11 第3学期应学的课程:v3 v6 v12 第4学期应学的课程:v5 v8 第5学期应学的课程:v7

一需求分析 1.1 引言 通常,这样的线性序列称为满足拓扑次序(Topological Order)的序列,简称拓扑序列。简单的说,由某个集合上的一个偏序得到该集合上的一个全序,这个操作称之为拓扑排序。离散数学中关于偏序和全序的定义: 若集合X上的关系是R,且R是自反的、反对称的和传递的,则称R是集合X上的偏序关系。 设R是集合X上的偏序(Partial Order),如果对每个x,y属于X必有xRy 或 yRx,则称R是集合X上的全序关系。 比较简单的理解:偏序是指集合中只有部分成员可以比较,全序是指集合中所有的成员之间均可以比较。 一般应用:拓扑排序常用来确定一个依赖关系集中,事物发生的顺序。例如,在日常工作中,可能会将项目拆分成A、B、C、D四个子部分来完成,但A依赖于B和D,C依赖于D。为了计算这个项目进行的顺序,可对这个关系集进行拓扑排序,得出一个线性的序列,则排在前面的任务就是需要先完成的任务。 1.2 拓扑排序的了解 ①.问题的描述 在AOV网中为了更好地完成工程,必须满足活动之间先后关系,需要将各活动排一个先后次序即为拓扑排序。拓扑排序可以应用于教学计划的安排,根据课程之

几种网络拓扑结构及对比

局域网的实验一 内容:几种网络拓扑结构及对比 1星型 2树型 3总线型 4环型 计算机网络的最主要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拓扑、星型拓扑、环型拓扑以及它们的混合型。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把网络中的计算机和通信设备抽象为一个点,把传输介质抽象为一条线,由点和线组成的几何图形就是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的拓扑结构:分为逻辑拓扑和物理拓扑结构这里讲物理拓扑结构。总线型拓扑:是一种基于多点连接的拓扑结构,所有的设备连接在共同的传输介质上。总线拓扑结构使用一条所有PC都可访问的公共通道,每台PC只要连一条线缆即可但是它的缺点是所有的PC不得不共享线缆,优点是不会因为一条线路发生故障而使整个网络瘫痪。环行拓扑:把每台PC连接起来,数据沿着环依次通过每台PC直接到达目的地,在环行结构中每台PC都与另两台PC相连每台PC的接口适配器必须接收数据再传往另一台一台出错,整个网络会崩溃因为两台PC之间都有电缆,所以能获得好的性能。树型拓扑结构:把整个电缆连接成树型,树枝分层每个分至点都有一台计算机,数据依次往下传优点是布局灵活但是故障检测较为复杂,PC环不会影响全局。星型拓扑结构:在中心放一台中心计算机,每个臂的端点放置一台PC,所有的数据包及报文通过中心计算机来通讯,除了中心机外每台PC仅有一条连接,这种结构需要大量的电缆,星型拓扑可以看成一层的树型结构不需要多层PC的访问权争用。星型拓扑结构在网络布线中较为常见。 编辑本段计算机网络拓扑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是引用拓扑学中研究与大小,形状无关的点,线关系的方法。把网络中的计算机和通信设备抽象为一个点,把传输介质抽象为一条线,由点和线组成的几何图形就是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的拓扑结构反映出网中个实体的结构关系,是建设计算机网络的第一步,是实现各种网络协议的基础,它对网络的性能,系统的可靠性与通信费用都有重大影响。最基本的网络拓扑结构有:环形拓扑、星形拓扑、总线拓扑三个。 1. 总线拓扑结构 是将网络中的所有设备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直接连接到公共总线上,结点之间按广播方式通信,一个结点发出的信息,总线上的其它结点均可“收听”到。拓扑结构 优点:结构简单、布线容易、可靠性较高,易于扩充,节点的故障不会殃及系统,是局域网常采用的拓扑结构。缺点:所有的数据都需经过总线传送,总线成为整个网络的瓶颈;出现故障诊断较为困难。另外,由于信道共享,连接的节点

流固热固耦合分析软件

MpCCI 1.3.2 for MPICHNT 1.2.5 1CD 流固热固耦合分析软件MpCCI v3.0.6 WinALL 1CD 流固热固耦合分析软件MpCCI v3.03 Linux64 1CD 流固热固耦合分析软件MpCCI v3.0.6 Documentation 1CD MPI Fusion Meshing Details 1CD Moldflow 系列教程 Moldflow MPI 3.0 培训教程 MoldFlow 4.0 最新培训教材 Moldflow公司出的塑件设计原理 B14 模流分析中文教程(即B14仪表板上本体流动分析) 模流分析基础入门(中文版) HydroAnalysis Inc产品: EnviroInsite.v5.5.0.2 1CD(对地下水进行可视化建模的工具) SCHOUENBERG产品: Calcmaster.v6.1 1CD(最复杂的注塑模型计算工具,可以快速计算出模型造价,建造工时,注模数据) SIMCON产品: Simcon CADMould 3D-F v2.0 1CD(塑料注塑成型模拟软件)

华塑CAE: 华塑注塑成形流动分析系统HsCAE3DRF5.5 smart 1CD(企业版) 华塑塑料注射成型过程仿真集成系统HsCAE3D 6.1 中文帮助 塑料模具设计手册(软件版V1.0) 1CD Accuform产品: Accuform.B-SIM v2.32.WinNT2K 1CD(模拟吹塑成型加工的软件包) Accuform.T-SIM v4.32.WinNT2k 1CD(模拟塑料热成型加工的软件包) ▲★○●。。。▲★○●。。。。▲★○●。。。。▲★○●。。。▲★○● 做软件行业多年,用诚信节约企业成本,本站所有软件亲测,完整无限制 可以联系王小姐 电话早九点到晚六点有人接听 QQ早九点到晚六点在线:394623568 ▲★○●。。。▲★○●。。。。▲★○●。。。。▲★○●。。。▲★○● PACSYS INC.产品: PAFEC-FE.v8.8-ISO 1CD(提供完美的有限元分析设计技术,面向初级、高级技术人员,可用于静态、 动态、非线性、热力学、空气动力学的模型创建) INFRAGISTICS产品: Ultra Grid V2.0 1CD GetSolar产品: GetSolar Billing v9.0 Multilingual 1CD(太阳能热能系统的仿真软件)

升降辊床连杆摇臂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升降辊床连杆摇臂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升降辊床作为一种新型输送设备,具有高速、稳定、易于维护等优点,在各汽车焊装车间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对辊床连杆摇臂结构进行动力学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摇臂结构进行结构拓扑优化,改善机构应力应变并提升疲劳寿命。 标签:升降辊床;摇臂结构;有限元;拓扑优化;疲劳寿命 引言 “冲压、焊装、油漆和总装”被称为当代汽车制造的四大工艺[1],在上汽大众仪征工厂焊装车间,焊接工艺种类多达8至10种,用来转运车身的工艺生产线多达12条,拥有德国KUKA自动化机械臂800多台,工艺过程极其复杂,工位数量繁多。基于曲柄连杆摇臂结构的Siemens高速输送升降辊床的大量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节拍,使生产线实现了柔性生产,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2]。 1 辊床结构及动力学分析 本文以西门子公司11-0908-1200系列升降辊床为研究对象,主要参数如表1所示。升降辊床主要由底座、升降机構、水平输送辊床和控制系统四大部分组成,实现其升降功能的是一个典型的多连杆机构,并可拆分为两个四杆机构,即前半部分为曲柄连杆摇臂机构[3-4],后半部分为平行四杆机构,因此,在运动学分析计算中可以忽略后半部分的平行四杆机构,仅分析前半部分的曲柄连杆摇臂机构[5](图1)。 为了解曲柄连杆摇臂机构在其运动周期内各构件的受力情况,在Adams软件中创建升降辊床曲柄连杆摇臂动力学仿真模型,施加辊床框架及雪橇、车身的重力负载为13000N,直接作用在前后摇臂上,受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经求解,后摇臂受到来自连杆的峰值拉力为17588N,在升降辊床从低位向高位运行过程中,摇臂克服负载力并将其向上举升,拉力从峰值开始逐渐降低为0N。 2 辊床有限元仿真分析 对辊床连杆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摇臂的制造原材料为Q235B,建立摇臂模型并导入到ANSYS软件中,网格划分后共得到47478个节点、19295个单元。连杆与后摇臂相连的铰接转动副-单孔摇臂关节轴承处,其转动副处最大受力为17588N,选取此瞬态时刻,对后摇臂进行静力学分析,施加负载、约束后进行计算,得到其应力、应变分析结果情况如图2所示。 通过分析发现,在主轴中部轴颈与曲柄连接处是应力集中最严重的部位,从有限元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最大应力为91.36MPa,虽然小于摇臂材料的屈服强度235MPa,但这些应力集中部位极易出现疲劳裂纹,直至机械失效损坏,该分析结果与摇臂在实际生产作业中发生的断裂故障一致。

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分析与性能比较

第21卷第1期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V ol.21,No.1 2010年3月Journal of Suzhou V ocational University Mar., 2010 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分析与性能比较 余运江1,李武华2,邓?焰2,臧?曙1 (1.镇江船艇学院?工程系,江苏?镇江 212003;2.浙江大学?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7) 摘?要:太阳能并网发电技术日益成为研究热点,并网逆变器作为光伏阵列与电网的接口设备,其拓扑结构决定着整个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效率和成本,是影响系统经济可靠运行的关键因素.在简要介绍光伏并网逆变器常用拓扑方案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其有代表性拓扑结构的特点、效率及适用场所,并给出了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 中图分类号:TM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475(2010)01-0013-06 Compare and Analysis on Topologies of Inverters for a Grid-connected 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 YU Yun-jiang1,LI Wu-hua2,DENG Yan2,ZANG Shu1 (1.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Zhenjiang Watercraft College, Zhenjiang 212003, China; 2.Power Electronics Research Institut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China) Abstract: Photovoltaic (PV) grid-connected power system is becoming a hot research area. As the interconnection of the PV arrays and the power grid, the topology structure of the grid-connected inverter is very important. Because it determines the system efficiency, cost and reliability. The art-of-the-state topologies for grid-connected power system was classified and introduced. Furthermore, the performance, the efficiency and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main grid-connected inverters were analyzed. At last, the future trend of the grid-connected inverters were given and summarized. Key words:photovoltaic; grid-connected inverter; topology structure 光伏并网发电作为太阳能利用的主要形式之一,倍受广大科研人员的关注[1].寻求高性能、低造价的光伏材料和器件减小光伏发电系统的自身损耗是其研究热点之一.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逆变器作为光伏阵列与电网的接口设备,其拓扑结构决定着整个系统的效率和成本,是影响系统经济可靠运行的关键因素.由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结构拓扑种类众多、性能特点各异,其原理分析和性能比较,对于拓扑结构的合理选择、提高系统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光伏并网逆变器常用拓扑方案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具体电路拓扑众多,一般可按照有无变压器分类,也可根据功率变换的级数来进 收稿日期:2009-05-15;修回日期:2009-06-25 作者简介:余运江(1972-),男,河南商丘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光伏并网发电技术研究;?李武华(1979-),男,湖南郴州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新能源并网发电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邓?焰(1973-),男,四川宜宾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电力电子技术、开关功率变换相关理论、技术研究;?臧?曙(1961-),男,湖南长沙人,教授,主要从事电气工程研究.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课程设计题目2教学计划编制 班级:700 学号:09070026 姓名:尹煜 完成日期:2011年11月7日

一.需求分析 本课设的任务是根据课程之间的先后的顺序,利用拓扑排序算法,设计出教学计划,在七个学期中合理安排所需修的所有课程。 (一)输入形式:文件 文件中存储课程信息,包括课程名称、课程属性、课程学分以及课程之间先修关系。 格式:第一行给出课程数量。大于等于0的整形,无上限。 之后每行按如下格式“高等数学公共基础必修6.0”将每门课程的具体信息存入文件。 课程基本信息存储完毕后,接着给出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把每门课程看成顶点,则关系即为边。 先给出边的数量。大于等于0的整形。 默认课程编号从0开始依次增加。之后每行按如下格式“1 3”存储。此例即为编号为1的课程与编号为3的课程之间有一条边,而1为3的前驱,即修完1课程才能修3课程。 例: (二)输出形式:1.以图形方式显示有向无环图

2.以文本文件形式存储课程安排 (三)课设的功能 1.根据文本文件中存储的课程信息(课程名称、课程属性、课程学分、课程之间关系) 以图形方式输出课程的有向无环图。 拓展:其显示的有向无环图可进行拖拽、拉伸、修改课程名称等操作。 2.对课程进行拓扑排序。 3.根据拓扑排序结果以及课程的学分安排七个学期的课程。 4.安排好的教学计划可以按图形方式显示也可存储在文本文件里供用户查看。 5.点击信息菜单项可显示本人的学好及姓名“09070026 尹煜” (四)测试数据(见六测设结果)

二.概要设计 数据类型的定义: 1.Class Graph即图类采用邻接矩阵的存储结构。类中定义两个二维数组int[][] matrix 和Object[][] adjMat。第一个用来标记两个顶点之间是否有边,为画图服务。第二个 是为了实现核心算法拓扑排序。 2.ArrayList list用来存储课程信息。DrawInfo类是一个辅助画图的类,其中 包括成员变量num、name、shuxing、xuefen分别代表课程的编号、名称、属性、 学分。ArrayList是一个DrawInfo类型的数组,主要用来在ReadFile、DrawG、DrawC、SaveFile、Window这些类之间辅助参数传递,传递课程信息。 3.Class DrawInfo, 包括int num;String name;String shuxing;float xuefen;四个成员变量。 4.Class Edge包括int from;int to;double weight;三个成员变量。 5.Class Vertex包括int value一个成员变量。 主要程序的流程图: //ReadFile.java

互联网拓扑结构及其绘制

网络拓扑结构及其绘制 教学内容:网络拓扑结构及其绘制 一、教学目标 1. 能使用VISIO软件进行网络拓扑结构的绘制 2. 能判断小型局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 3. 能根据网络拓扑结构特点和组网条件进行网络结构的选型 二、学习内容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是计算机网络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 2.本节主要内容 网络拓扑是指网络中各个端点相互连接的方法和形式。网络拓扑结构反映了组网的一种几何形式。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总线型、星型、环型以及混合型拓扑结构。本课首先通过设定特殊的任务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于任务的思考。通过设计实际的拓扑结构图,促使学生应用知识。通过“实地考察”进一步激发其感知,加深对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感性认知。 3.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几种拓扑结构概念及其各自优缺点、应用比较。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三、学情分析 在开始本门课程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对网络技术有所应用,并初步了解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但是缺乏系统的学习过程,对于应用中碰到的很多问题存在疑惑。同时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网络应用带来的方便性以及网络技术的神秘性对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学生对网络技术具有天生的兴趣,充分培育和利用好学生的这些兴趣,将使教学更轻松。 学生初次接触拓扑概念,并且这一概念本身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因此拓扑结构这一内容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学生更好理解这一概念。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

交通地图进行类比教学。拓扑概念建立起来之后,网络的拓扑结构就比较好理解。本课设计了一个课堂任务,要求学生画出一个校园网络拓扑结构图,对于怎样去表达网络的拓扑结构,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引导,这里可以适当的演示一些简单的网络拓扑效果图,以便学生轻松上手。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通过校园网络的实地考察和任务驱动(网络拓扑图的制作)教学方式,促进实践与理论的整合,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通过小分组的教学组织,降低个体学习的难度,对于技术水平较高的同学,教师要鼓励其在分组内或分组之间充分发挥起技术应用特长,带动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同学,将学生的个体差异转变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并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各有所得。 五、教学过程

2-07 航发热固耦合分析

Simcenter3D: Gas-Turbine Engine Performance Scott Tucker, Siemens PLM Restricted ? Siemens AG 2018 Realize innovation.

Simcenter Portfolio Engineer innovation for aircraft performance Simcenter ? Engineer innovation. Simulate. Explore. Test.

Driving innovation through Simulation Thermo-Mechanical Performance Engineering Thermal management and aerodynamics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Thermal Fatigue Engine Operating Efficiency Whole Engine Vibration

Driving innovation through Simulation Thermo-Mechanical Performance Engineering Thermal management and aerodynamics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Thermal Fatigue Engine Operating Efficiency Whole Engine Vibration

Multiphysics Simulation Simcenter solutions Engines are governed by physics of aerodynamics, thermal, and structural Need scalability to analyze for single physics or multiple physics. Challenge Single Physics Solutions Best-in-class solvers. Accurate, robust, consistent, high performance, scalable. One-Way Coupling Chain single physics solvers Simcenter Pre/Post. Map response from one physics to load on another. Co-simulation Co-simulate two or more physics solvers. Efficient data exchange. CFD Solution Thermal Solution Structural Solution Flow Definitions Stress and Deflections Heat transfer dependence on structural contact

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分析

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分析 太阳能并网发电技术日益成为研究热点,并网逆变器作为光伏阵列与电网的接口设备,其拓扑结构决定着整个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效率和成本,是影响系统经济可靠运行的关键因素。由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结构拓扑种类众多、性能特点各异,其原理分析和性能比较:对于拓扑结构的合理选择、提高系统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按有无变压器分类 根据系统中有无变压器,光伏并网逆变器可分为无变压器型(Transformerless)、工频变压器型(Line-Frequency Transformer, LFT)和高频变压器型(High-Frequency Transformer, HFT)三种.图1是采用工频变压器型的拓扑结构,变压器置于工频电网侧,可有效阻止电流直流分量注入电网.高频变压器型中的变压器一般可放置在两个地方,如图2所示.图2(a)是把高频变压器置于DC-AC变换器内;图2(b)是把高频变压器置于DC-DC变换器内,两种方式均可实现隔离功能。 图工频电压器型拓扑结构图 图 a 图 b 图2 高频变压器型的两种拓扑结构图 工频变压器(LFT)与高频变压器(HFT)相比,体积大、重量重、价格上也无优势,因此,在有变压器拓扑方案的选择中,一般倾向于采用HFT来实现升压和隔离

的功能.为了尽可能地提高光伏并网系统的效率和降低成本,在直流母线电压足够高时,也可采用不隔离的无变压器型拓扑方案。 由于输入与输出之间无电气隔离,无变压器型拓扑产生的对地漏电流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光伏模块存在一个随外部环境变化而变化且范围很大的对地寄生电容,其容值在0.1~10 nF之间,所以由许多光伏模块串并联构成的光伏阵列对地寄生电容变得更大,从而可能导致相当大的对地漏电流.较大的对地漏电流一方面会严重影响变流器的工作模式;另一方面也会给人身安全带来威胁。 1.2按功率变换级数分类 按照功率变换的级数分类,并网逆变器一般可分为单级式(Single-Stage Inverter)和多级式(Multiple-Stage Inverter)两种拓扑方案,如图3所示。 图单极式 图多级式 图3(a)所示为单级式逆变器的结构框图,它仅用一级能量变换就可以完成电压调整和并网逆变功能,具有电路简单、元器件少、可靠性高和高效低功耗等诸多优点,所以在满足系统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单级式拓扑结构将会是首选[7]。图3(b)给出了三种多级式变流器(Multiple-Stage Inverter)拓扑结构:DCDC-AC、DC-AC-DC-AC和DC-AC-AC.它们需要多于一级的能量转换,其中前几级中通常具备升降压或电气隔离的功能,最后一级实现逆变并网的转换.DC-DC-AC为目前常用的一种拓扑结构,其前级为DC-DC变换器,用于实现电压调整和MPPT功能;后级为DC-AC逆变器,用于实现输出电流正弦化并网、孤岛效应检测和预防等功能。该拓扑结构简化了每一级的控制方法,使得每一级可以专注于各自控制方法的质量和效率。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拓扑排序备课讲稿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拓扑排序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计算机科学系 题目: 拓扑排序 初始条件: (1)采用邻接表作为有向图的存储结构; (2)给出所有可能的拓扑序列。 (3)测试用例见严蔚敏《数据结构习题集(C语言版)》p48题7.9图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按学校规定格式用A4纸打印(书写),并应包含如下内容: 1. 问题描述 简述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 设计 存储结构设计、主要算法设计(用类C/C++语言或用框图描述)、测试用例设计; 3. 调试报告 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对设计和编码的讨论和分析。 4. 经验和体会(包括对算法改进的设想) 5. 附源程序清单和运行结果。源程序要加注释。如果题目规定了测试数据,则运行结果要包含这些测试数据和运行输出。 说明: 1. 设计报告、程序不得相互抄袭和拷贝;若有雷同,则所有雷同者成绩均为0分。 2. 凡拷贝往年任务书或课程设计充数者,成绩一律无效,以0分记。 时间安排: 1.第17周完成,验收时间由指导教师指定 2.验收地点:实验中心 3.验收内容:可执行程序与源代码、课程设计报告书。 指导教师签名: 2013年6月14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拓扑排序 目录 1问题描述 2具体设计 2.1存储结构设计 2.2主要算法设计 2.2.1拓扑排序的算法总体设计 2.2.2将有向图表示为邻接表 2.2.3拓扑排序函数的设计 2.2.4顺序表的运算设计 2.3测试用例设计 3调试报告 3.1设计和编码的分析 3.2调试过程问题及解决 4经验与体会 5用户使用说明 6参考文献

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的三角网格进化法

第19卷 第3期应用力学学报Vol.19 No.3 2002年9月CHINESE JOURNAL OF APPL IE D MECHANICS Sep.2002 文章编号:100024939(2002)0320050204 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的三角网格进化法Ξ 罗 鹰 段宝岩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 710072) 摘要:针对进化式拓扑优化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新型进化式拓扑优化方法—三角网格进化法,该方法不仅能够同时进行拓扑、形状与截面变量优化设计,而且在优化过程中实现了退化和进化的统一,提高了优化效率。另外本文还首次对结构类型变量进行了优化计算,取得了有益的结果。最后几个数值算例证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拓扑优化;进化法;类型优化;遗传算法 中图分类号:039TB121 文献标识码: A 1 引 言 工程结构拓扑优化方法可分为两类:退化法和进化法。退化法又可进一步分为基结构方法(ground structural approach)[1]和均匀化方法(ho2 mogenization method)[2],退化法的基本思想是在优化前将结构所有可能杆单元(对基结构方法而言)或所有材料(对均匀化方法而言)都加上,然后构造适当的优化模型,通过一定的优化方法逐步删减那些不必要的结构元素(杆单元及节点)或材料,直至最终得到一个最优化的拓扑结构形式。当然,在删减的同时也可能伴随着少量结构元素的再加入。进化法[3~6]正好与退化法相反,它是从另一个途径考虑问题。根据给定的固定节点与载荷,首先给出简单拓扑结构形式,然后通过一定的优化策略不断增加结构元素,直到获得最优的拓扑结构。K irsch[5,6]曾对此类方法进行过分析与展望,并且由William在1995年提出了自然生长方法[3],Mc Keown在1998年又提出了节点增加方法[4]。它们的不足之处在于,优化过程中,只有结构元素(包括杆单元和节点)的增加而不能够删减。另外,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文献看,结构类型变量优化还未被问津。本文利用遗传算法(G A)将结构类型也作为一类设计变量,对它进行了数学优化计算的尝试。 2 优化模型 本文讨论的是结构的整体优化问题,设计目标是使结构整体重量最轻(或体积最小),而约束条件包括应力约束以及各节点坐标位移约束。设计变量包括结构类型、拓扑、可动节点坐标以及单元截面积四种参数。由于遗传算法(G A)[5,7,8,9]不能直接处理结构优化中各设计变量,而必须将它们转换成遗传空间中由基因个体排列组成的染色体或个体。为此,引入以下几组参数: 211 结构类型参数αi 杆系结构的类型不仅有桁架、刚架(梁)结构,还有杆、梁组合结构(即结构中既有杆单元又有梁单元)。为此引入参数αi(i=1,2,…,N)分别代表结构中各单元的类型。其中,N表示结构单元数。其数学表达式为: α i = 0 单元i为杆单元 1 单元i为梁单元  (i=1,2,…,N) (1)结构的总刚度方程为: Ξ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5635150) 来稿日期:2001202220 修回日期:2002202227第一作者简介:罗鹰,男,1970年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面向工程的广义优化1

Samcef 热烧蚀及热固耦合分析

Samcef Mecano 客户和应用案例 EADS Astrium 公司曾作为协助方之一与LMS SAMTECH 公司合作开发了Amaryllis 软件,而后不断帮助Amaryllis 软件在整个欧洲航天领域中的推广和使用,并且极其欣赏Amaryllis 软件分析结果的精确性给EADS Astrium 宇航研究带来的便利。如今Amaryllis 软件已在其热防护领域被大范围使用,而最初时EADS 集团利用Amaryllis 软件进行仿真实验相关性分析时就已经对软件的计算能力和精确性赞叹不已。 在AURORA 返回舱烧蚀热防护设计项目中,AURORA 返回舱结构呈倒置的伞状,返回舱在中心的球罐结构中被保护起来,再入大气层速度高达13km/s ,热流达6~9MW/m2 。 EADS ASTRIUM 采用SAMCEF Amaryllis 和BOSS Quattro 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热防护材料的优化选择和厚度设计,在考虑重量、温度和烧蚀厚度等约束的情况下,实现了返回舱不同部位分布采用不同材料的优化设计方案 图中所示,样件在等离子束喷射的环境下进行试验,样件为轴对称结构,另外就是需要考虑等离子束的偏离入射。实验进行之后,用户测量了样件的几何尺寸变化、残渣、气体量及能量,并从中评估了此烧蚀材料的各项主要性能指标。 烧蚀样件实验示意图 而后开始在Amaryllis 环境下建模并完成热解烧蚀计算,下图中是建模时输入的烧蚀材料密度分布,以及计算结果烧蚀结束时的温度和材料密度分布。

样件 2D 轴对称初始模型 样件2D轴对称模型(网格已退化)计算结果温度分布(左)及密度分布(右) 而后,EADS Astrium使用Amaryllis软件负责欧洲AURORA返回舱项目中对烧蚀热防护结构的分析。AURORA返回舱结构呈倒置的伞状,返回舱在中心的球罐里被保护起来。 瞬态过程中随驻点压力变化的温度历程曲线及物质消耗率曲线与实验结果的对比 AURORA返回舱热防护结构示意图

课程设计报告

扬州大学 《数据结构》 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自来水管架设问题姓名××× 学院广陵学院 系科班级软件812 指导老师陈宏建 日期

一、课程设计的题目 自来水管理架设问题 【问题描述】 若要在扬州大学的八个居民区(A区、B区、C区、D区、E区、F区、G区、H区)之间架设自来水管道,如何以最低的经济代价架设这个自来水管道。 【基本要求】 (1)利用二种方法(Prim算法和克鲁斯卡尔(Kruskual)算法生成自来水管道的架设方案 (2)将八个居民区设计成一个有向图,输出一个拓扑排序序列. (3)求出A区到其它各区的最短距离。 (4)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测试数据】 分别对每种方法选定三组测试数据进行测试,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程序设计的能力,训练学生灵活应用所学数据结构知识,独立完成问题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和编程实现等软件开发全过程的综合实践能力。巩固、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编程水平,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作风。为今后学习其他计算机课程打下基础。 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既动手又动脑,独立实践的机会,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生产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编程序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概要设计 1、抽象数据类型定义 ADT Graph{ 数据对象V:V是具有相同特性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成为顶点集。

数据关系R: R={VR} VR={(v,w)|v,w∈V,(v,w)表示v和w之间存在路径} 基本操作P: CreateMGraph1(MGragh &G) 操作结果:建立自来水管道图G的邻接矩阵存储。 CreateALGraph2(ALGraph *&H) 操作结果:建立自来水管道有向图H的邻接表存储。 prim(MGragh &G) 初始条件:图G存在。 操作结果:用Prim算法建立经济代价最低的自来水管道架设方案。 Sort(MGragh G,TreeEdge edge[]) 初始条件:图G存在。 操作结果:在G中选择经济代价最低的自来水管道。 Kruskal(TreeEdge edge[],TreeEdge tree[],int n) 初始条件:图G存在。 操作结果:用克鲁斯卡尔(Kruskual)算法求经济代价最低的自来水管道架设方案。 TopoSort(ALGraph *H) 初始条件:有向图H存在。 操作结果:求拓扑排序序列。 ShortPath(int path[],int I,int v0) 初始条件:有向图H存在。 操作结果:将源点设为v0。 Distance(MGragh G,int v0) 初始条件:有向图H存在。 操作结果:求出A区(v0)到其它各区的最短距离。 }ADT Graph 2、程序包含模块 1)主程序模块,其中主函数为 main() {初始化图形界面; 读入用户选择信息; 根据用户选择执行相应模块; 关闭文件及图形界面; }; 2)创建模块——实现将八个居民区设计成无向图G和有向图H的创建; 3)普里姆模块——实现图G的经济代价最低的自来水管道的架设方案; 4)克鲁斯卡尔模块——实现图G的经济代价最低的自来水管道的架设方案; 5)拓扑排序模块——实现图H的拓扑排序; 6)最短距离模块——实现有向网H从A区(v0)到其它各区的最短距离。 3、模块功能框图

结构优化设计的综述与发展

结构优化设计的综述与发展 摘要:结构优化设计,就是在计算机技术等高科技手段的支持下,为了提升机械产品的性能、工作效率,延长机械产品的工作寿命,对机械产品的尺寸、形状、拓扑结构和动态性能进行优化的过程。这是机械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结构优化设计,必须在保证机械产品满足工作需要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的计算来实行。文章将简单对结构优化设计的发展状况进行介绍,列举几种优化设计方法,以及讨论未来优化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结构优化设计发展优化设计方法 1 结构优化设计 结构优化简单来说就是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下,通过改变结构的设计参数,以达到节约原材料或提高结构性能的目的。结构优化设计通常是指在给定结构外形,给定结构各元件的材料和相关载荷及整个结构的强度、刚度、工艺等要求的条件下,对结构进行整体和元件优化设计。结构优化设计一般由设计变量、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三要素组成。评价设计优、劣的标准,在优化设计中称为目标函数;结构设计中以变量形式参与的称为设计变量;设计时应遵守的几何、刚度、强度、稳定性等条件称为约束条件,而设计变量、约束函数与目标函数一起构成了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结构优化的目的是让设计的结构利用材料更经济、受力分布更合理。 结构优化设计根据设计变量选取的不同可以分为截面(尺寸)优化、形状优化、拓扑优化三个层次。尺寸优化是选取结构元件的几何尺寸作为设计变量,例如,杆元截面积、板元的厚度等等[1]。而形状优化是选取结构的内部形状或者是节点位置作为设计变量。拓扑优化就是选取结构元件的有无作为设计变量,为0-1型逻辑型设计变量。 2 结构优化设计研究概况与现状 结构优化设计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伽利略和伯努利对弯曲梁的研究从而引发了变截面粱形状优化的问题。后来Maxwell和Michell提出了单载荷仅有应力约束条件下最小重量桁架结构布局的基本理论,为系统地分析结构优化理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缺乏高速可靠的计算手段和理论,结构优化设计一直无法获取较大发展。 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有限元技术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1960年Schmit在求解多种载荷情况下弹性结构的最小重量问题时,首次在结构优化中引入入数学规划理论,并与有限元方法结合应用,形成了全新的结构优化思想,标志着现代结构优化技术的开始[2]。 1973年Zienkiewicz和Campbell[3]在解决水坝的形状优化问题时,首次以节点坐标作为设计变量,在结构分析方面使用了等参元,在优化方法上使用了序列线性规划的方法。其后,众多的学者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了使用边界形状参数化方法描述连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